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2024-07-09

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精选6篇)

篇1: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教学法

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摘要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多元教学思想的结合点、交汇点,可以说,现代许多教学思想,都可以在启发式教学思想中找到它的原型。国内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境教育等,在不同方面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关键字:启发式教学

孔子教学思想

传承 正文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基本观点

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启发式教学与最早的注入式教学有着本质的差异(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表现出如下的基本观点: 教学目的观:

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相统一。

全面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内容指向。它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突出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的陶冶。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儒家的孔老夫子,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后,对自己的学生也实施类似的教学模式,他倡导对学生因才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性情和品格,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算得上是非常先进的教学理念。

主动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工具指向。主动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能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出来,并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古时在正常的情况下,知识和才能就象征着地位。因此作为儒家经典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才成了社会的风尚。人才的培养一定是以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导向的。想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寻求发展,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就必须从思想上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这一点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教育案例之一黄冈中学做到了最全面的继承。2

教学过程观:

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

(1)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

孔子强调的“愤悱”与“启发”,是从学与交的交互作用来阐述教学的动力源泉的。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还是知识学习“困窘”状况的发生,都与教师教的外因有着直接的联系。

(2)

教学过程是解决至于不知矛盾的过程。

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以往的教学理论界已经取得了普遍的共识。教学认识过程索要接军的矛盾,包含着由“不知到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完全确切的知到比较确切的知”的过程,这是教学索要解决的几个

基本认识问题。

(3)

教学过程是知情意完满人格协调发展的过程。

“愤悱”的内涵意蕴,既阐明了教学的认知因素,又肯定了教学过程是在知情意、真善美的协调统一中获得发展的。这不仅充分体现在“愤悱”的教学思想中,而且体现在它所倡导的“好学”﹑“乐学”的思想中。在知情意的发展中,认知因素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情意因素起着动力的调节作用。因此说,启发式教学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是知情意的统一。

(4)

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的过程,而且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不仅要重视间接经验的认识过程,而且要注重实践、体验的活动。

(5)

教学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

启发式教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即注重学法指导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6)

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

通过知识传授发展学生能力是启发式教学过程的又一基本规律。启发式教学过程不仅强调知识传授过程,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发展的思维活动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有机统一。

教学对象观:

学生具有发展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

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身心发展的未成熟状态,客观上决定学生是一个潜在的主体,它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依存性、受动性和模仿性,另一方面具有潜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是现代启发式教学对象的又一基本特点。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认知能力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情感、动机、行为习惯等非智力、个性等方面,即人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师观: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同时也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启发式教学的高标准、高难度,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多元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知识的加工者和转换者,教师是一个自觉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为胜任教育者的工作,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知识观:

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

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倡导者们认为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是创造的能力。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因此,知识应为学生思考、感情、行动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得,必须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产生较大的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升华,我们在总结、提炼已有的启发式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四阶段”课堂结构模式。一般来说,一堂设计完整的启发式教学课应该包含连续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温故导新,提出问题。

学生在温习已学过的知识时会产生新的想法和问题,有想法这是主动学习的

表现,老师也应该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才会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一直延续。除此之外老师也应该在上课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同过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师便用较短的时间带领学生复习了旧知识,紧接着,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从温故导入新知。

第二阶段:

讨论分析,阅读探究。

把问题呈现给学生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问题本生做一番讨论和分析,而不是立即寻找问题的答案,当所有的学生对问题本身有了清晰的印象后,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上相应部分的具体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带着前一阶段提出的问题,自己反复阅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独立寻找和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将探究结果,即每位同学对问题的回答让学生写在作业本上。

第三阶段:

交流比较总结概括。

当多数同学根据对教材的阅读已经探究出答案时,教师宣布停止阅读,让学生回答对问题的探究结果,进行相互交流,并比较答案异同。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第四阶段:

练习巩固,反复强化。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获得了新的知识,但这些新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还未达成预定状态,易于和其他知识混淆,易于遗忘。因此在课堂学习的最后阶段还要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化。

最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肯定起到了鼓励学生学习的目的。当学生做过练习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答案,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中小学阶段,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机会很多。因此,教师的及时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尤为的重要。在这样的教学理论和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良好的保持下来,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理论对老祖宗“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思想的良好传承。

参考文献:

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纲要

主编

刘洁

林森

长春出版社

篇2: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范洁梅

摘 要:本文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历史背景、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与实践和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对后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影响进行评析,论述了因材施教在现行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展示了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因材施教 个别差异

一、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历史背景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年龄不一,出身不同,地区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材施教也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在那时,因受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的制约,教师在教学时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系,即使学生有几十个人甚至更多,但由于年龄、知识程度、学习内容等原因,教师对学生也只能采取个别对待方式,这就使得教师有机会了解每个学生的“材”,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二、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与实践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较古代西方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早500年,他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

1、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

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

像孔子曾经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说明孔子早就注意到学生在智力灵活性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孔子还在他的言论中反映了他对性格气质差异的看法,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由也谚”。“师也过,商也不及。”又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在他看来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不得中行而为之,必也狂狷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曾对孟武伯评价他的学生的才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还说“雍也可使南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才能差异的洞察。子路愿意拥有“千乘之国”,并且“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求只想管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做到“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公西华则只想“宇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而曾点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孔子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孔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缺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孔子也进行不同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教学要讲究由浅入深,因人而宜。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回答说:“无违”。当时由于孟懿子的理解能力的限制,没有进一步要求“无违”的内容,孔子也就不再讲下去。后来,樊迟向孔子问起什么叫“无违”,由于樊迟的理解能力已达到相应的水平,孔子才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违”就是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礼的规定对待他们,不能违反。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孔子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孔子主张把统一要求和培养特长结合起来。

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有统一的要求,但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发展,不要象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十名“尖子生”又各有所长。其中长于德行的有:颜回、闵子骞、仲弓、冉伯牛;长于言语的有:子贡、宰予;长于政事的有子路、冉求;长于文学的有子游、子夏等。

三、因材施教对后世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其间几乎每一位重要的教育家或思想家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加以发展。

孟子作为孔家学说的嫡传人物,继承发扬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强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对学生有的应及时点化,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入门者则可以间接地受教,甚至“予不屑之教诲也者,足亦教诲之而已矣”。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事实上也成为一种教导。因此,“教亦多术”,一切因人而宜。

《学记》则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心。”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差异,认识到它有两重性。即“多、寡、易、止,虽各有失,但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于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所以《学记》要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长善救失”使“因材”与“施教”的关系更加明确。

唐代的韩愈、北宋的张载也曾经提出培养学生要象处理木材一样做到“各得其宜”。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一不知名的驼背老人种的树不仅棵棵能活,而且都长得很茂盛来说明教育者只有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即“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传授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真正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理论化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教育活动家郑玄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郑玄把孔子的“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概括为“各因其人之失而为之”,首先使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原则化。朱熹把它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才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很重视运用和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办校时间虽然不长,但因重视因材施教,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有:认知方面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和认识结构差异;性格类型的差异;气质类型的差异;能力方面的差异,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才能差异等。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就是教学与学生差异之间的本质联系,也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内涵。

四、现行中小学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对上、中、下的学生典型作重点的个案研究,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研究和了解的方式主要通过课内外活动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分析,与其他任课教师交谈、家访、“教育会诊”或心理测试等。

2、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这里“共同的基本要求”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这是使教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教育和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各门功课与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关系,使他们努力学好国家为中小学开设的各门基础课。在这个前提下,根据个别差异进行重点指导,使学生充分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和特长。

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学生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又相当复杂。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处。或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从思维类型上讲,也有长于形象思维和善于逻辑推理之分。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一分为二,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后进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总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全面评价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继承并发展这份珍贵的遗产,以应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作者单位:浙江省椒江教师进修学校)

孔子具有“因材施教”思想和行为的考证

孔子教学思想浅析 赵玉慧

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学过程本身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遗憾的是孔子未能对这些卓有成效的观点方法加予综合成理论。后人从《论语》二十篇中分散的论述不断整理归纳,终于挖掘出了一个古老、规模宏大的教学论体系,尽管它不是充分完备的,但它的学术价值和运用价值却光彩照人。我国大多数学者把孔子的教学思想集中归纳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这四条教学原则和方法上。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它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研究和运用已进入比较成熟、完善的阶段,特别以美国和日本最为突出。他们注意这一原则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教育目标和观念,把培养自由发展的人作为重点,强调个性的充分解放。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大一统思想使我们忽视了这一点,使本民族在“因材施教”这一优秀遗产的继承和运用上反而落后于外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⒀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虽然如此,孔子的教育实践确实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教学。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

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其原因就在于孔子认为两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所给的回答也就各有不同。

孔子因人而异的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这个基础上的。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如果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忽视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的差异,那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

孔子在“因材施教”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14)“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15)正因为如此,他的教育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教学中自然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个性差异也不可能实现统一目标。孔子时代教育的统一要求还没有形成,因此教育目的基本上是孔子的仁学框架,实施个别教育也比较容易。基于这种原因,现在许多教师在领会、实施孔子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时,往往缺乏信心,认为很难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事实上,现在每位教师一个学年需要深刻了解的学生不过百人,有的甚至还更少,如果用心去做是不难办到的,关键在于思想上缺乏这种认识。关于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实践中用得比较多,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16)同样身通六艺,在孔子看来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论: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7)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尚且能如此教学,我们现在的教师为什么不能呢? 注:

〔13〕朱熹《论语集注》《先进·从我于陈蔡青章》 〔14〕《论语·先进》,南怀瑾·《论语别栽》下册,第508、48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15〕《论语·雍也》 〔16〕《论语·公冶长》 〔17〕《论语·先进》,南怀瑾·《论语别栽》下册,第508、48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孔子如此因材施教

文/张洁

“因材施教”这一术语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的教学方法时提出来的。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成功地把因材施教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教育的成功也代表了他教育理念的成功。在《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很多。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先进》)

冉有畏缩不前,故鼓励他前进;子路好胜过人,故抑而退之。颜渊、仲弓、司马牛和樊迟都向孔子问仁,孔子作了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区别受教育者的才智高低进行不同的传授,“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门弟子中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樊迟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含义,平时生活严肃庄重,处理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解答也深浅不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

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弟子们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子游注意照顾父母的生活,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如果对父母缺乏敬爱之心,与犬马没有什么差别)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难在儿子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碰到事情,由年轻人效劳;遇到好吃的好喝的,让年长的享用,就认为这是孝吗?)

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里有数。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予不仁”“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等。

对于为政之道,也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如: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再如《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季氏》中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真可谓变化无穷。难怪宋德叹服“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篇3: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小学,思想品德,启发

信息加工理论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都有着良好的实践意义,能够让课程教学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合理的信息加工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这同样能够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化大家对于教学内容的感知与体验。

一、进行有组织的课堂教学

信息加工过程首先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良好组织,能够让教学设计更为合理,进而深化大家对于教学内容的领会。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大家更好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深化对于知识点的体验与认知,可以通过更多好的教学组织与设计来给学生们创设丰富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活动,这对于推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将会很有帮助。有效的信息加工则能够促进这些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随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这不仅有助于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打造,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更多收获。

在学习《面对欺负和威胁》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更好的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大家勇敢的面对这个话题,这需要教师很好的进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通过合理的信息加工对于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展开如下设计。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者在向少数有代表性的学生咨询之后,再将教材上的内容改造成适合所教学生认知特点的内容。比如说对于教材一开始所引用的给别人起绰号的事例,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予以改造:班级中一般都会存在类似的事例,但程度有所不同,像教材上那种具有侮辱性的称号可能相对不多,但无论有还是没有,利用班级上存在的这些现象加以改造(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身边的现象,又不能让学生意识到是针对某个具体学生的),在教学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对于信息加工的教学策略的体现,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很好的拉近学生和教学知识点间的距离,也能够深化大家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情感认知,这些都非常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让练习丰富多样

信息的加工同样能够体现在教学练习的设置上,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合理的创设教学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同时,这也能够有效的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大家的知识探讨与实践能力。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往往十分单一,作业的形式也非常乏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们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透过合理的信息加工则能够极大的丰富教学练习,能够让学生们在多样化的练习中深化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样以《面对欺负和威胁》一课的教学为例,教材上在“不做小霸王”这一内容中设计了一个问题,即“我班”的乒乓球迷对二年级同学的“小霸王”行为,并让学生对此故事进行续编,续编的角色选择分别是“我”“、二年级同学”“、大个子球迷”等。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改进,改进的一个角度是让学生自己到学校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事例,改进的另一个角度是让学生去思考这类事情出现的原因。前者是一种变式练习,而后者则将学生的视角从对现象的分析导向对原因的分析。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这不仅极大的丰富了作业习练的形式,这种多样化的练习也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引导大家对于这个事件背后的一些道理有所认知。这不仅能够为知识的教学提供重要推动,这也能够很好的发展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控制

让学生更好的实现对于知识的控制,这实际上是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拓宽。合理的信息加工能够让学生在问题分析与探究时有效的实现延伸,能够让大家从一个问题的思考中逐渐发散,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思考相关的问题。这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这个过程也能够让大家对于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挖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的核心意思。

在《擦亮眼睛》一课的教学中,教材提供了“瞧,天狗吃月亮啦”等四种现象。学生们对于这些现象普遍有着很积极的探究欲望,不少学生也能够就现象做出一些合理分析。教师应当以这一问题为基础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知识控制能力,能够引导大家实现思维的发散与延伸。例如,可以提出的问题除了课本已经说明的“你相信这些吗?”之外,还可以是: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这些说法为什么不科学?科学的解释是什么?为什么这些说法是科学的?只有通过这些问题的追问,学生对此类现象的理解才不会局限在“这是迷信,不可信”的简单认识上。对于知识的控制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而信息加工的过程则能够非常充分的对于学生的这种能力展开锻炼。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更多好的思考问题,并且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都是信息加工理论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推动所在。

篇4: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摘 要】阐述孔子德育载体中的语言载体和行动载体,从师德、语言文字驾驭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探讨孔子德育载体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 德育载体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27-02

孔子的思想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一生广招弟子,在育人过程中始终抓住德育这一根本,因材施教。孔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德育载体”一词,但他在德育过程中,对如何充分发掘德育载体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有许多独到之处。研究孔子德育载体思想,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德育载体的主要内容及运用

孔子所处的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在农业劳作过程中,思想表达、情感交流等主要依靠语言文字和各种活动。在德育过程中,孔子就主要运用了语言载体和行动载体。

(一)语言载体。由于条件的限制,孔子所用的德育载体是最基本最原始的,主要表现为语言和文字。孔子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言语在德育中的作用。

1.口头语言载体。在科技落后的古代,教育教学手段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言传”就自然而然成为“教者”的首选。如何运用语言这一载体,孔子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要善于发问。他把善于发问的人比作善于劈柴的人。面对坚硬木头的劈柴能手,他不会胡劈乱砍一通,会先找清木材的纹理,从容易部位开始,然后到硬节,最后功到自然成,难题自然解。其次,为师者要善于回答。他把善答者比作钟,对不同力度的敲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面对学生,应该是浅问浅答,深问深答。如果浅问深答,会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让学生疑惑;深问浅答,则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达不到教育效果。那些想问问题,但又无法表达、无从问起的学生,要讨论交流点拨,如果还是不明白的,可以先搁置。等到学生的学识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度时,“然后尽其声”。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硬套照搬书本知识来应付学生问题的人,“不足以为人师”。

学生善于问,教师善于答,这一问一答,在师生互动中长知识。例如,要帮助弟子们树立远大志向,孔子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先让大家各抒己见,然后逐步朝正确的方向引导。《论语》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盍各言尔志?”子路先说:“我十分乐意把自己的座驾、衣物等东西拿出来,跟我的朋友一起使用,即使坏了也毫无怨言。”颜渊道:“我愿意低调做人,不炫耀长处,不邀功。”子路就对孔子说:“我们愿意听您谈谈您的志向。”孔子道:“让年老者安心,朋友信任,年轻人得到关心,这是我的志向。”孔子不把自己的思想直接强加给弟子,而是各抒己见,通过比较后让他们自己取舍。正是因为他善于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让其弟子受益终生。

2.文字载体。口头语言是一种听觉载体,既不便于留存也不便于传播。孔子要传播他的教育思想,必须修订并依靠文化典籍这一载体。据记载,孔子率弟子在外周游列国14年后,于68岁时又回到鲁国。鲁国当时新继位的国君鲁哀公虽然对他礼遇有加,“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也无意于官,就致力于修书来传播他的思想。当时王室已日落西山,礼崩乐坏,《诗》《书》残缺破烂不堪。面临此种状况,孔子异常忧虑,他一边研究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一边整理《尚书》遗留下来的文献,把上起唐尧、虞舜,下至秦穆公所有篇章,“编次其事”。孔子编书,并非全搬古书,而是根据礼义教育的需要进行删减,“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晚年的孔子更是对《周易》爱不释手,不断钻研,详解《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育他的学生,三千人就有七十二人精通“六艺”。

(二)行动载体。行动是人们有意识的动作与作为的“动态载体”。在德育过程中,言传与身教是不可分的,甚至身教更有说服力。孔子强调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真知,所以他把“行”作为教学的四大要求之一。他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同时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为了用好行动这一德育载体,他对行动载体的主体、目的、外律和内化等作明确规定。

1.行动载体的主体:个体和集体。从个体来看,首先是发挥行动榜样的作用。孔子处处以身作则,践行“仁”的思想。他周游列国,劳累困顿,有时受尽讥讽,甚至遇险,但他毫不气馁,初衷未改,豁达面对。《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及弟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的一片荒野里,干粮吃尽,饿得弟子躺在地上,但他依然不停地讲学、诵经、歌唱和弹琴。他这种一心向人“仁”的精神对其弟子影响很大。其次,发挥自省的作用。自省是孔子首创的十分重要的儒家德育方法,其要求人们经常要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是非善恶辨析,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弟子曾子更是把自省内容具体化,每天都要从与人共事、与朋友交往、学习等方面“三省”自身。自省方法至今还有重大借鉴意义。

从团体来看,充分发挥相互学习的作用。众多弟子,他们言行可以相互影响;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各自的长处与短处,然后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孔子认为,“相观而善之谓摩”,那些闭门造车,不与人交流的人,则孤陋寡闻。他的弟子就是在相互比较、相互学习中不断进步。

2.运用行动载体的最终目的:向“仁”。没有目的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它贯穿于孔子教育活动的始终。孔子对什么是“仁”的回答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即使面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回答也不一样。弟子樊迟多次问孔子什么是“仁”,而孔子的回答迥异。第一次的回答是“爱人”,第二次回答是经过磨炼后有所收获,第三次则是把“恭”“敬”“忠”作为仁的核心。他为什么这样回答呢?主要是根据弟子的领悟程度作相应地引导。虽然回答各不相同,但我们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仁”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的准绳。endprint

3.运用行动载体的外律:礼。什么是“礼”?《礼记·仲尼燕居》记载:“即事之治也。”礼能让人明辨是非,不道听途说,办事的分寸拿捏恰到好处。“礼”在德育中有什么作用呢?孔子认为,“礼”是一种外在约束,使人成为“人”。鹦鹉能说人话,但始终是鸟;猩猩也能言,但还是与禽兽为伍。如果人不讲究礼节,跟能说话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以礼来教化人们,让人们知礼讲礼,“知自别于禽兽”。同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离不开它。孔子指出,发扬道德仁义,教化训导民俗,都得依靠礼仪;君臣、父子和兄弟关系,无礼制约束则乱;无论是平时祭祀鬼神,还是在朝当官、整治军队,失去礼法就会失去威严。

4.运用行动载体的内化:诗、乐。孔子异常重视诗乐对人的内化作用,他不仅把诗乐视为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而且把它作为移风易俗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诗可言志,抒发感情,陶冶性情,引人向上。孔子把编订的《诗》用做教育弟子的教材。与诗相比,孔子似乎更看重乐的作用。他说:每个人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从学《诗》开始,然后学礼以帮助自立,最后“成于乐”。因为乐可使人从善,让家和国兴天下平。如果君臣百官一起聆听演奏先王之乐,崇敬之情油然升起,无人不恭敬和顺服;在乡里演奏音乐,男女老少一起聆听,人心教化,社会和谐;在自家演奏音乐,全家一起聆听,家人和睦相处,亲情融融。另外,音乐可以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人民的情绪。统治者可以从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体察人情世事的变化,了解民意,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

二、孔子德育载体思想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孔子在德育过程中,把语言载体和行动载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启示。

(一)高尚的师德是上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高职生源录取批次一般属于最后一批,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比较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较强,如果一味地理论灌输,其课堂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在言传的同时,必须依靠身教来共同完成。其实,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载体。孔子之所以在教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有“圣人”的高尚品德。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和感化着他的学生。虽然我们不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圣人”,但是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是必要的。

(二)提升教师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型教学载体层出不穷,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新颖,一味在新载体上下工夫,却忘记了修炼自己的语言文字,忘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甚至有的老师由于长期依赖电脑,常常提笔忘字,授课时也词不达意。目前,我国高校所采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全国一本通。用同样的教材来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教材内容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如何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要求教师不断地修炼语言文字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种活动中。高职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走工学结合之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与高职教育总目标一致,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孔子的行动载体理论表明,选好载体后,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过程,教学可以在活动中完成,而且效果更佳。孔子带领其弟子或讨论,或周游世界,通过不断实践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当今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同样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可以通过举办晚会、辩论赛、小品表演等,让学生在快乐中明辨是非、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贺才乐.论人类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2]贺才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及其特点[J].理论与改革,2003(6)

[3]吴怡颖.孔子[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58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A193)

【作者简介】岑忠干(1972- ),男,广西东兰人,硕士,北海职业学院社科部讲师。

篇5:浅谈启发式教学理论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传承

孔子是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的首创者,因此启发诱导式在教育界具有深远意义。

一、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简单地说,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注意把握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孔子的启发是循序渐进的,所谓循循善诱。第四,孔子的启发是一以贯之,举一反三的。

国家也非常重视启发诱导式教学的施行。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应该确实转变角色,做课堂教学的导演,而非“演员”,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真正学习的主人,还学生课堂学习权。

做为我看了孔子启发诱导式诱导式教学后。

要学会转变观念。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教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对于学生而言,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面对各种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比如画图中学会几种工具画出几种形状的图后,两个椭圆相交组合能月牙,再用橡皮擦去多余部分,让学生大胆创作,哪些图形组合一起可能拼出其他图形,努力寻找各种途径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胆地将该方法运用于实践中。在学生有疑难的时候,把握住这个时机,给予引导。这就是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的真正意义之所在。还要教师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顺序行和有序性。并且例子与教材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点。

篇6:孔子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发

一、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读《论语》,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的地方很多, 他往往都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以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 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 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 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 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 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 所以加以抑制。

二、启发式教学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偶不以三偶反, 则不复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的主张, 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们把孔子的这一教学方法称为启发式教学法。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 他对学生态度和善,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 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 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 让学生受益很深。正是由于孔子教育方法得当, 才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三、温故知新

把“温故”作为求新、求进的必经之路, 作为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 只有在大量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求新。“温故”是“知新”的基础, “知新”是“温故”的目的和升华。孔子这里讲的“温故”, 不是引导学生去做无谓的重复, 而是在加深对旧知识认识的基础上向新的知识升华, 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的抽象。这种以旧促新、立新依旧的知识发展的辩证关系,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以少至多、以浅至深、以窄至广的“学习迁移”, 这是温故的真正含义, 也就是孔子说的“告诸往而知来者”、“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通过“温故”达到“日知其所无, 日知其所能”的知识积累效应, 从“温故”中得到升华, 其辩证法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

四、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 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 共同讨论, 互相启发, 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 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 长于文学。有一次, 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 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论语八佾》) 意思是, 《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 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 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先有白色底子, 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 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 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 孔子勇于向弟子学习, 其精神令人敬佩!

通上观之, 孔子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从《论语》中反映出来的一系列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学原则和方法, 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继承, 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学习孔子的教学方法, 要把“愤”、“悱”、“取比”等方法用于德、智、体、美、劳的教学实践中, 以促使学生思维形式多样化, 扩大知识面, 加深知识层次;要加强感性知识的传播, 从“广见”、“广闻”、“广识”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在接受大量的感性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向理性知识过渡;要注重教学情感和意愿的创造, 使学生在产生求知欲的心理情感和必须学习的意愿中去创造性地学习,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注重师德建设, 做到为人师表, 重教、爱教、专心致志从教;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 “博学于文”;要加强自身的行为培养, 努力树立自身的人格力量、榜样力量。只有这样, 才能使师生亲密无间, 才能收到言教和润物于无声的良好效果。

孔子以他正直的人品和对理想执着的追求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的许多有意义、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求得知识的方法, 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在人类文化史上确实是一位具有开创性的伟大教育家, 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笔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摘要:孔子是我国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的许多有意义、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求得知识的方法, 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下一篇:初中寒假结束日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