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举起手来》后感

2024-07-23

观《举起手来》后感(精选15篇)

篇1:观《举起手来》后感

观《举起手来》后感

《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剧。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从日军手中夺回国宝——金佛,八路军、爱国的村民、机灵的孪生兄弟和淳朴的大叔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经过重重困难,重重惊险。最后安全地把我们的国宝金佛运送出被鬼子炸得不堪入目的石桥村,并消灭了占领村子的日本鬼子。剧后,那个幸存下来呆呆的滑稽的鬼子看着落日发呆,突然远处传来一句“举起手来”。鬼子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许多年后,滑稽的鬼子的后代来到中国,表示当年他爷爷曾随日军侵略中国,做下许多坏事而感到惭愧,他爷爷不久前去世时留下一个遗愿:希望他一定要替爷爷来中国,向所有被伤害的中国人谢罪。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很痛快,但眼泪快夺眶而出。我想:作为一句新时候的学生,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拥有优良的学习环境,夏天有风扇、上课有先进的多媒体教育系统,还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书本„„这一切的一切都抗日英雄用他们的生命给我们夺回来的,没有他们的不屈不挠与敌人抗争到底,哪儿来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应该珍惜所有的一切,努力学习,培养优良的品格,用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建设祖国。

我们的祖国像一只雄鸡,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东方,让我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一起维护和平。

篇2:观《举起手来》后感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举起手来》,这部影片主要讲了一位老伯受八路军的委托,运来一尊金色的菩萨像,而且发现箱子里还有一个小姑娘,他们与寻找佛像的日本鬼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风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抗日战士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靠智慧和团结在一起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决心。虽然这部电影看过已经很久了,但精彩的一幕幕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难以平复。

其中最搞笑的一个片断就是,鬼子们吃猪食。片中的汗奸让大叔给鬼子做饭,大叔做的饭中一桶是面条,一桶是猪食,结果女大学生把面条倒进了猪圈,而把猪食端上了鬼子的餐桌。等到鬼子们都坐好了,准备吃饭时居然还问:“什么味道?”原来他们连猪食都吃不出来啊。后来,那个汉奸发现了猪吃的是面条,恍然大司悟,连忙跑到日本人的餐桌前,结结巴巴的说“吃。。吃。”日本人就把猪食全喝了,哪知他想说的是“吃不得啊。”可是也没有办法了,猪食已经都让他们吃了。看到这,真的是很解气,想想他们日本人侵占我们的领土,让他们吃点苦头是应该的。此外还有两个机智的小男孩把自己身上那带有腥味的尿和癞蛤蟆装

篇3:“举起手来”

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和促进教学协调发展等工作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不仅是教学内容预设是否科学合理的反馈,更是学生发表看法、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过程,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从教多年,但时常仍有困惑:在现今的中学课堂上,课堂气氛沉闷,举手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这种情况很多同行也感同身受,每每聊起此事,感慨颇多。为什么学生的课堂发言越来越少?为什么许多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不升反降?

关注“不举手”现象并探索引导策略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应该从教学环境、教师、学生三方面着手,探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和“不举手”学生的心理动向,并探索改进的措施,以帮助和促使这些学生能积极自如地举起手来表现自己,大胆地畅所欲言,健康自信地成长。

教学环境因素

1.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创设宽松、民主的育人环境,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强调师生人格平等,引导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自觉形成好学上进的学习态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愿意在学习上“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平等、包容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他们才敢想、敢问、敢说,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当学生有了有表达的愿望,教师应用赏识的目光注视他们,再加以引导和鼓励,便可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动因。动机与学习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学到的知识反过来也增强学习的动机。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能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厌学为乐学,变学生不愿发言为主动发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使学习动机具有持久性。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新知识。

教师因素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多多思考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的原因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只有经常反思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互动尝试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 提问要有效

一些研究数据表明, 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问题”应该是用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及根据教师所组织的材料进行行动的工具,也就是说,问题即有效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词句,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提问有很多方式,每种方式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任何口头的说法或者手势,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回应或回答,就可被看做是问题;如果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那么,这种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

2. 提问有质量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寻找最佳思维角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不问或少问,以减少和控制提问的数量;对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并优化提问的质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深刻性和灵活性。问题过于简单,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但问题过难,学生则无从思考。加之目前课本中的部分课文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如果课堂上老师不做铺垫性的介绍,而是让学生凭空想象回答提问,对学生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望梅止渴。

3. 提问勿单一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几乎篇篇课文都是雷同的提问。每篇课文都是套用一个模式: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各讲了什么?……长此以往,学生怎能不厌烦呢?此外,老师的提问语言单调,每个问题又较单一,没有问题的转换,这也是学生不愿发言的原因之一。

有些老师为了保证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指定一些“得意门生”发言。但事实上长期以来老师的教学对象只限于个别单一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衬”。一些学生就有了一种心理:即使我举手老师也不会叫我。因此课堂上多了一些习惯静听的乖学生,表面看来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学效果也很好,实际上则是少数人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发展,而大多数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在学习中他们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缺乏参与和体验的机会。日积月累,会使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发展了。

4. 提问分层次

布朗和拉格(1993)及布朗和爱德门德松(1984)的研究表明,针对个别学生、小组或全班,应该使用认知复杂性层次不同的问题。有时候,如果提出的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难的,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是容易的,会使得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沉浸在学习过程中。要在课堂教学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在课堂教学提问中渗透分层次教学的思想,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寻找教学与各层次学生认知水平的结合点,分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确定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5. 提问讲艺术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时机和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一节课的优劣成败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实际出发,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问并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使问题真正问在“知识关键处、教学当问处、难易适中处和学生需要处”。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6. 回答必鼓励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鼓励性评价,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是一种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予肯定评价,使其优点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教育方法,并对自己的进步有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学生增强巩固和发展优良品质的信心。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时常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或希望。教师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评价语言环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和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是对每一个展示了个体学习行为的学生,都必须想方设法鼓励一下,即使答错了问题,也应以鼓励为主。学生受到鼓励,在有效激活他们学习内驱力的同时,对全体学生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使评价不着痕迹却又及时、恰到好处。

学生因素

1.树立自信心

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

一个人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学习、锻炼逐步养成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时代环境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可目前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剖析,认清自己的客观条件。这样学生才能扬长避短、知难而进、奋发图强。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要珍视学生的成功。教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能确立学生的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励志书籍、名人故事等,让学生自己到书中、到名人身上找寻答案,找寻学习的榜样。在教师和榜样的影响下自我激励,做个自信的敢于表达的学生。

2.丢掉懒惰习性

一些同学常抱着“应付”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消极学习。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接受结果性的知识和静态的事物,不愿意自己探索和发现。就像笔者经常对学生所说的那样:“有的学生喜欢吃别人捉的鱼,而不愿亲自去捉鱼,这样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初中学生懒惰心理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成绩,会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压力构成威胁。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当从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开始,只有先从思想上端正认识,才能克服懒惰行为。加强对初中学生学习懒惰心理的研究,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惰性,恢复健康的学习心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正确地认识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不断追求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克服羞涩心理

初中学生的自我心理需求是导致课堂上举手现象剧减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表现为爱面子、害羞、自我意识增强等。害羞是常见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交往过程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这些学生有潜在的表达的欲望,可同时又害怕表达。他们格外敏感,尤其在意老师与同学的看法,回答问题总是战战兢兢。

教师、家长要帮助他们克服害羞心理,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励少批评,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促使他们多发言,多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克服害羞心理,从而在各种场合都有得体的表现。

4.丰富的知识是回答问题的根本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就必须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要获得丰富的知识,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通过丰富的学生课外知识,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表现在课堂上,便是学生因了解有关知识而踊跃发言。

掌握学生课堂上“不举手”的原因,并探寻科学合理的引导策略,指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课堂发言的习惯,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从不举手到敢举手、愿举手、抢着举手。当课堂上出现争先恐后举起的小手时,教师会感到由衷的高兴、欣慰。

篇4:孩子,举起手来

那么,该怎样使孩子们在课题上爱上“举手”呢?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氛围,尊重学生是基础。上了高年级,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再像低年级那样唯命是从,不会老师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做什么,因而我们的师生关系应该由一味的“师道尊严”向人格平等转化。我们教师不能只靠自己的职业地位和权利管束学生,而应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去热爱,做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引领学生“爱”上自己,爱上学习,爱上举手。同时,教师应努力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觉得上课踊跃发言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让学生理解回答得对错都是正常的,因为教室本就是“出错的地方”。

二、优化提问,引领学生勤思考。学生上课不举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师的问题感到“难以回答”。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问题难度很大,而是教师提的问题的内容或方式学生无法接受。我在听公开课《6和7的认识》时,就发现问题了:

在课的开始,教师出示主题图,问:你在图上发现了什么?生1:同学们在扫地;生2:老师在擦桌子;生3:有人在擦黑板;生4:他们在很认真的做值日……学生积极地举手,却始终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一一找到图上原来有6个小朋友,又进来了一位,就有7个小朋友。几分钟过去了,但还没有解决到应该解决的问题,其实这里,只要老师一开始就问:从图上可以看到多少位小朋友啊?有几张桌子?我相信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还会积极地举手么?因此要想使课堂呈现出入人思考的学习状态,积极举手,教师的问题设置要有效,努力使每个问题都有价值。

三、评价得当,激发学生乐参与。一句得当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一整节课都保持高度的参与感,因而,对学生的回答,无论优劣、对错,教师都应及时、恰当地进行评价。教师非常武断,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的评价,早已不合适宜。而一味肯定、鼓励式的评价,如“你真行!”“你真棒!”之类,对于高年段学生而言,已有些做作,也不宜过多使用,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评价不中肯,甚至太廉价。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的过程,在学生困难时拉一把,在学生收获时接一把,在学生前进时推一把,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力戒平淡,务求有针对性,有变化,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表现予以不一样的评价,让学生在感知教师自身丰厚的语言表达功底的同时,感知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灵活多样性,激发学生勇于自我表达的欲望。长此以往,哪还有学生不爱举手的呢?

四、方式变革,让学生动起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管怎样努力,有个别学生仍旧毫无热情,无法排除畏难情绪和瞻前顾后的积习。此刻,我们该做些什么?我认为,除了个别交谈之外,还可以对举手做些“技术处理”。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尝试在起步阶段告诉学生有把握的可以“高高地举起手”,没把握的可以“低低地举起手”,从而促使学生从“低低地举手”向“高高地举手”发展。同时还可以丰富举手的形式:除了举左手、举右手外,用手指数做选择题,用“~/”和“×”的手势来判断,用“OK”和拳头表示支持和反对等。这种方式的变革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有效教学,都是很有意义的。

五、关注差异,帮助学生举起手。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后,教师要注重过程的反馈,这是关注差异、实现人人参与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每周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了解一周内学生有无举手、举手的次数、被叫到的次数等,从而做到及时了解班级中的“举手弱势学生”,并进行追踪记录,展开个案研究。而更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帮助这部分学生建立自信心,引导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候,要善于抓住闪光点,并把它放大,让孩子们享受到举手后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六、刻苦钻研,更新观念活课堂。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不断地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让几十位学生一个个都成为课堂、课后的教学主体呢?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学生才会喜欢呢?作为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刻地感悟到:惟有教师自身先成为教育事业的主体才有可能达成目标,实现自我提升、烦恼不再。

总之,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孩子们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课堂教学。相信,只要我们能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结合学习内容,抱着一颗把教学搞好的热心,一定可以不断创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活跃,让孩子们都举起手来!

篇5:观《举起手来》有感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姑娘手里的一本红色的本子,本子上记录着鬼子侵略中国时的种种罪行。鬼子不想自己的丑陋行为在中国流传,所以只好死命追捕这位姑娘。这位姑娘在逃难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伯伯和两个小男孩。两个小男孩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鬼子斗智斗勇,最后鬼子吓得魂飞魄散,心惊胆战。最后日本人终于全军覆没了。

胜利的背后也有着辛酸,我们现在抗战是胜利了,但我们也付出了很多。为了抗日,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挖草根,渴了喝雪水,他们长途跋涉,终于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我们是时代的小皇帝,和他们相比,我们是太幸福了,我们吃的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我们节假日的旅游,享受着父母给予的爱。

篇6:观《举起手来》有感

这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从日军手里夺回来的国宝——金佛的头像,八路军、老百姓和机灵的儿童团员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安全地将国宝运送出石桥村,并消灭了占领石桥村的日本鬼子。

其中有一段至今让我难忘: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图将村子唯一的出路——石桥炸掉,然后再在村里慢慢搜查。当日本兵点燃导火线,正在洋洋得意时,村民的驴却慢悠悠地走上石桥,不慌不忙地把导火线踩断,还张开嘴夸张地“大笑”起来,这可笑的一幕,让残暴的日军惊呆了。日本鬼子们,你们看到了吗?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你们践踏我们的领土,我们是不会饶恕你们的。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当看到惊险的一幕,我心里就为那里的人民捏一把汗,要知道敌人是如此狡猾和丧心病狂;当看到中国人民巧妙地反抗日本鬼子的侵略时,我的心里又感到十分畅快。在片尾,一个幸存的日本兵蹣跚着走上山头,看着落日发呆。突然,远处传来一句刚劲有力的话:“举起手来!”被吓傻了的日本兵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

这生动的一幕,表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了!中国人民八年的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终于胜利啦!

篇7:观电影《举起手来》有感

今天,我们去电影院观看电影举起手来。影片讲述了八路军智斗日本鬼子的故事。最令我佩服的是电影里的两个小男孩。

两个小男孩可聪明啦,他们趁日本鬼子去找水时把他们车子的一个轮胎拆了下来,鬼子刚开出一点点,车子就爆炸了;他们又指引日本鬼子去找到那个里面有炸弹的西瓜,鬼子的队长在切西瓜时就被炸死了。他们还把日本鬼子喝的水里改为他们的尿和一只癞蛤蟆,一个长着罗圈腿的鬼子喝了后嘴巴里总是“呱呱”的叫着,并且,还把他们吃的面条变成了猪食。两个小男孩又把鬼子喝的白酒换成了汽油,趁鬼子喝所谓的“白酒”时把一根蜡烛用弹弓射进了他的嘴巴里,从那以后,“喷火鬼子”的嘴巴里就不停地喷出火来,害得在他旁边的鬼子吓得都趴在了地上,有的甚至还四处乱窜,使他发疯似的不去找八路军了,而是象着了魔似的不停地追那些逃走的鬼子,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看了这个电影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八路军有多么勇敢、机智,而那么日本鬼子又是那样的愚蠢不堪。也让我深深的知道,一个国家要不受外来侵略者的欺辱,我们自己首先要强盛起来,团结起来。我望着自己胸前的红领巾,立志要铭记这段历史,好好学习,将来保卫好自己的祖国,决不让外来者再来入侵我们的国家。

篇8:举起手来

“举起手来。”他边喊边掏出一把左轮手枪。

“举起手来?”加油站的男人似乎并不害怕。

“听见没有,叫你举起手来。”伯尼明白,他必须装出很残暴的样子,抢劫才能成功。

“你真的要我举起手?”加油站的男人问道。

“当然,谁跟你开玩笑。”伯尼说。

那男人乖乖地举起手。

伯尼打开钱柜,把钞票往口袋里塞。

那男人说:“哈,你已犯了两个错误,小子,你知道吗?第一,这是间三面玻璃墙的房子,只要外面有人见我正举着双手,就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伯尼刷地红了脸,“那好吧,把手放下。”

那男人放下手。

“另一个错误是什么?”

那男人说,“这时如果有车来加油,你该怎么办?”

“不会的,”伯尼非常得意,“我能笨到随便就冲进一个我一无所知的加油站抢劫吗?我花了整整一星期时间踩点,晚11点到11点半这段时间不会有车来加油。”

“那你怎么不戴手套?”那男人问,“你在这儿到处都留下了指纹。”

“奇怪,你倒像是个专家。”伯尼警觉起来。

“我有东西给你看。”那男人径直走向一间小办公室。

“站着别动!”伯尼大声叫道。

“很快的。”那人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伯尼只好紧跟着,以防他打电话报警。

那人从墙上撕下一张过期了的报纸图片,“瞧。”他举给伯尼看。图片上是两名警察正押着一名带着手铐的罪犯,图片下写道:在押犯克雷伦斯·范内,以持枪抢劫罪被捕。

伯尼看了看图片,又看了看那男人,惊叫道:“你是克雷伦斯·范内?”

那男人点点头,“那已是7年前发生的事了,我之所以保留至今,是因为它对我有特殊意义。每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就看看它,一切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好吧,这次算我倒霉,”伯尼嘟哝道:“钱我还你。”

“你花了一星期时间准备,你估计你能抢到多少钱?”范内问。

“五十五元左右吧。”伯尼答道。

范内顿了一下,“我正物色个年轻伙计,准备合伙干。有个工作我俩都干得下来,而且很安全。”

“真的?”伯尼两眼放光,“什么工作?”

“工作时间是从九点到十七点,一星期工作六天,有一半时间作为加班算。要你做的是:微笑、查看油表、清洁来加油车的挡风玻璃。”

“你搞错没有,”伯尼说,“你以为我会要这份无聊的工作?”

“如果你神经没问题,你就该接受这份工作。”范内仍然试图说服他,“你只在白天工作,而不需夜晚出击,最重要的是,你不用害怕警察了。”

“你说从九点至十七点?”伯尼问。

范内点点头,“星期四休息。”

“我对换轮胎什么的可一窍不通啊。”伯尼老实相告。

“我现在就教你,如何?”

“可以试一试——只是试一试。”

“行啊,”范内说,“快把钱放回抽屉里。”

范内对走回来的伯尼说:“实话告诉你,说服你接受这份工作,比我以前干一票还要难。”

篇9:观《举起手来2》有感[模版]

长安区五星街道进步小学五年级吕佳怡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举起手来2》,主要讲述中国老百姓如何战胜日本鬼子的故事。电影非常的好看,也非常的搞笑,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九四五年,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侵略军已经濒临战败的前夕。一间密室中,一位教授正在密写一份情报,是关于日军将进行一个叫‘风’字的绝密行动。忽然,一把匕首从他前后刺来!教授拼死挣扎到一个酒楼,刚刚说出一句话,就被追踪的特务杀害。酒楼的厨师郭大叔拣起教授临死前扔给他的一只汽水瓶,并马上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我军,指挥员派女兵小刘与郭大叔一同进城去寻找那个汽水瓶,可郭大叔意外地被汉奸翻译官抓去为日军司令官“轮椅太君”做寿宴,而小刘却被一个陌生女人劫到一辆汽车上。从那女人的口中,她才得知日军已将一批从中国偷抢的珍贵文物装上一艘货轮,即将偷运回日本。这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件旷世珍贵的考古文物。为此,重庆和延安方面与美军情报部门都在争分夺秒地展开追踪,而日军特务机关也围绕着这批文物设下重重陷井和圈套,双方已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智谋与勇气的拼杀

最后,当追踪国宝的中美人员汇集到了日本货船“阿多丸”号上时,却震惊地发现了日军隐藏在船上的真正目的,一个惊天绝密的大阴谋——日军的“风”字作战计划。紧要关头,那个赵小姐却用手枪

指住了人们,轮椅太君的笑声从背后响起??最后他们靠着自己的智慧逃了出来。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日本人的残酷、阴险和狡猾。想到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是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的繁荣富强。指导老师:刘亚亚

时间:2011-11-15篇二:观看《举起手来》有感-王琦昕

观看《举起手来2》有感

长安区五星街道进步小学五年级王琦昕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举起手来2》,主要讲述中国老百姓如何战胜日本鬼子的故事。因为我以前看过《举起手来》第一部,所以对这部续集非常期待。

我感觉这部电影最惊心动魄的就是中国人抢毒气弹,然后逃生的场面,我也跟着一起很紧张,心情随着剧情起伏。当看到中国人都安全坐上热气球的时候,我的心才放下,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汗。

这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人是潘长江,他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位日本小兵。他扮演的角色非常的滑稽可笑,不信你听我给你说说吧。片段一:他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日本小兵,在轮船上做清洁工,遭到了美国兵的鱼雷轰炸,其他的人都死了,只有他活着。过了几天,一架日本轮船经过了这片海域,他就连忙呼救并爬上来了。没想到日本人并没有训斥他,而且还奖赏他了一枚勋章。片段二:还有最搞笑的地方就是日本军官过生日,刚做好了一个蛋糕,可他把蛋糕坐到屁股上,日本头领吃不了。最后笨士兵摔倒海底,掉到美国鱼雷上,坐着鱼雷到处跑。到了钓鱼岛,问一位渔夫说:“这是日本吗?”渔夫说:“不,这里是中国的钓鱼岛”然后说:“举起手来!”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真是太解气了。我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指导老师:刘亚亚 ***篇三:观《举起手来》有感

观《举起手来》有感

星期二,老师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叫《举起手来》。

等啊等电影终于开始了,里面出来一个人说:“今天讲我姥姥的故事,我姥姥的那个年代正是日本鬼子出没中国的时代。

当她姥姥从大学里出来时,碰上了日本鬼子,她跑呀跑,最后只好钻进一个箱子里,日本鬼子把装她的箱子运走了,正好有几个中国人把日本鬼子打死了,又把箱子运走了。当他们打开箱子的时候,她姥姥被救了出来。

日本鬼子想抢劫几户人家,没想到聪明的老奶奶把豆子撒在台阶上,把一个日本兵滑了下去,撞到石碑上,又被后面的几个鬼子撞了又撞,结果骑着猪跑了。

她姥姥又经历了许多事情,靠着大家的智慧把敌人打退了。

篇10:观《举起手来》后感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从网上下载了一部爱国主义轻喜剧。妈妈说,这部电影十分有趣,她很喜欢。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从日军手里夺回来的国宝——金佛,八路军、爱国村民和机灵的儿童团员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安全地将国宝运送出被日本鬼子侵占的石桥村,并消灭了占领石桥村的日本鬼子。 其中有一个片段另人开怀大笑: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图将出村的唯一路线——石桥炸掉,然后再在村里慢慢搜查。当日本兵点燃导火线,正在洋洋得意时,村民的驴却慢悠悠地走上石桥,不慌不忙地把导火线踩断,还张开嘴夸张地“大笑”起来。搞得日军再也笑不出来了。 在片尾,一位幸存的日本兵蹒跚着走上山头,看着落日发呆。突然,远处传来一句刚劲有力的话:“举起手来!”被吓呆了的日本兵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

这一幕,不正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了吗?侵华日军对中国的“三光政策”就此终结;对中国人民残暴的蹂躏和践踏就此终结;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抗争中就此结束。中国人民终于可以不当亡国奴了。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感觉十分的畅快,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在这样的日子看这样的影片对我震动很大。一方面我祈望和平,让战争远离人类;另一方面我知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再受人欺负。拿破仑一世说过“中国,那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当他醒来时,他将震撼世界。”是啊,现在,21世纪,中国终于向世界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了!

看完后,我心中感慨万分,我想:做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拥有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用我们努力的学习、用我们优良的品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建设好我们的祖国。想到这儿,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写下了作文题目……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爱国主义教育片《举起手来》。影片讲的是郭大叔赶着装国宝金菩萨的驴车,在运回村的途中阴差阳错的救了女大学生,却因此未能赶在鬼子之前藏好国宝,当鬼子们苦苦寻找宝物时,村民们和八路军联合。同鬼子们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取得了最终得胜利,在血红的夕阳中,日本兵举起了他们沾满罪恶的双手,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经历过屈辱,但也有过伟大的光荣历史。想想过去,展望未来,如今我们的祖国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以前中国军民的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和不屈不饶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精神,依然存在着。而今,我们的祖国正从一种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热爱我们历经磨难的祖国吧!

篇11:《举起手来》观后感

啊!举起手来,大家一定知道是投降吧!。那我就讲一讲有关于战争时期投降的故事吧。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了,名叫《举起手来》。故事叙述了一个姑娘在危险时的不知所措、郭大叔的机智、二位小孩的聪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二位小孩的聪明。日本军叫二位小孩去泉边给他们打水,二位小孩没有把水打到壶里,而把自己的尿洒进壶里,还捉一支青蛙扔进水壶里。后来,一位日军正巧喝到那瓶水,把小孩的尿和青蛙都一起喝了下去……通过这个喜剧形式,把日本鬼子的愚蠢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在笑过之后有了深深地思索。

它让我知道了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鲜血染红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用自己的才能来建设祖国,强盛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那么阴谋家才不敢来入侵我们,欺压我们。

篇12:《举起手来》观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号》。

这部片子主要讲述了一位中国教授是唯一知道中国被日本人盗走的文物目录的人,日本派人将他杀害了。临死前,他把目录装在一个汽水瓶里给了汪师傅。这天,正是那个日本太君的50大寿,日本军方在一起开宴会庆祝,他们借此机会设计了一个“风”字号计划,谎称是一艘伤兵船送日本伤兵回国,把中国的文物藏在这艘船上带到日本去。为了蒙骗美军,日本军方盗取了美国的军事密码,假冒美国船出发了,汪师傅等人为了不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乔装打扮混上了船,刚开始以为那个装有珍贵文物的箱子不在这艘船上,便用镜子反光提醒司机另外寻找。但后来发现那个箱子就在这艘名叫“阿多丸”的船上。于是,在船上与日本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生死搏斗,经过共产党员的随机应变,终于打败了日本兵,最终将“阿多丸号”沉没在了中国海,把中国文物留在了中国境内。

这个电影既滑稽又诙谐,揭示了日本侵略者懦弱无能的一面,展示了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篇13:《举起手来》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故事的缘起是由保护国宝--一尊金身菩萨开始的,影片中,一位中国农民和一队鬼子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周旋战斗,最后敌人严重受挫,八路军和老百姓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保护国宝的过程中,日本鬼子丑态百出,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

最让人痛快的是,女大学生误将猪食当作饭盛给日本鬼子,两个机智的小男孩把自己身上那带有腥味的水和癞蛤蟆装进了鬼子们的水壶里。当看到日本鬼子吃着老百姓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这些食物时,我不禁大声高喊:“中国人太棒了!”

当看到结尾,那个日本兵在夕阳中举起双手的时候,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曾经历过的屈辱,为了不在受别人的欺负,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建设好我们的祖国。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来为中国人叫好,作为中国人,我骄傲!

篇14:《举起手来》观后感

电影以一个偶然之中进入山西的北京女大学生的视角,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队精锐的日本兵冲进小山村,寻找一尊金菩萨头像。

电影开头部分,还是冯式战争场面,特别是在火车上的打斗,而在进入农村环境中,日本鬼子便彻底成为中国人民眼中的恶魔和笑料。在我看来,侵略者是一群蠢猪。既然日本在当年给中国制造了那么多灾难,我们是最后的胜利者,更有权力进行对历史的塑造。

电影的主题歌是老少爷们儿,姑娘媳妇儿,村头来了群小鬼子儿,大枪上挑着面小旗子儿,鼻子下留着撮小胡子儿,抢咱的东西还杀咱的人儿,行吗?啊呸!

篇15:《举起手来》观后感

光泽县杭西小学五(1)班曾莹莹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举起手来 》。看完电影,回到家里,我的思想依然沉浸在电影里,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日本鬼子那凶恶的嘴脸,那机智勇敢的双胞胎小男孩„„

有这么一个镜头:两个双胞胎小男孩,大概六、七岁。他们可聪明了:他们拿一条绳子,爬上树,把绳子头上绑了上个小勾勾,再把绳子放下去,把日本鬼子喝的白酒钓上来,把白酒倒了,往里装汽油,再放回原位。一个日本鬼子走过去,拿起就喝刚喝进去,就吐了出来,张着嘴巴,用手指着嘴。乘这个时机,那对双胞胎兄弟把一个鞭炮用弹弓射到鬼子嘴里,弄得鬼子嘴里一直吐火。双胞胎兄弟在旁边乐得直笑。看到这里我感到很惭愧,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记得上学期的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出去办事了,留下我一人在家。九点,我做完了作业,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开始不安了。我感到四周特别安静,我越来越害怕。突然电话铃响了,我跑过去接电话一听是妈妈打来的,我马上雨转天晴。可妈妈在电话里叫我自己早点睡,因为他们还有事情没做完,可能要到十一点才能回家。我刚要说不,妈妈就挂掉电话。

我气得两眼汪汪,无可奈何地到卧室去等他们。忽然阳台上“咚咚咚„„”一直响,我吓得直冒冷汗,把脚缩起来,用手抱着腿,一动也不敢动。我想平时的时间过得那么快,可是这个晚上的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阳台上的声音越来越大,我赶紧跑到厨房里拿了一把刀,又跑到床上,心里想要是谁敢进来,我就用刀劈他。外面依然“咚咚”不停,我只能竖着耳朵听着。

一秒、两秒„„门铃响了,吓了我一跳,我顾不了三七二十一,以为是小偷来了,跑到房间里拉出写作业的桌子,堵住门口,颤抖着说:“你是谁,我家不欢迎你?”我举着刀对着门口,上下的牙齿不停地打架。“是我,女儿。”是妈妈,我赶紧把桌子拉走,把门打开。见到妈妈,我扑到她怀里在大哭起来。妈妈半天才明白过来,只好哄我去睡觉。

和电影中的两位双胞胎兄弟比,我真是没用。他们那么小,面对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一点儿也不怕,还勇敢地与鬼子作斗争。可我,一个人在家都不敢,真是无地自容。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要像电影中的双胞胎兄弟一样,做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敢于面对困难的人,一个不畏强暴的人。

指导老师:杨秀叶

上一篇:谈谈对中国国防的看法下一篇:装饰画《漂亮的手套》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