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2024-07-31

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精选11篇)

篇1: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一)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施工导致触电

一些单位或农户为了自身利益,未经电力部门和国土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擅自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建造或装修房屋,并在施工时引发触电事故。

(二)管理措施难到位,运行的设备不达标

一些使用时间长而老化的线路设施,没有及时进行维护、改造,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治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在风雪雨前后,没有及时组织力量检查,对存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早年安装的电气设施未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在架设安装线路及设施时违规操作,许多技术系数达不到要求,如线杆间距离过大,电力线对地距离过低,电力线与建筑物水平距离过小,变压器平台高度过低,未设置安全围栏,线杆拉线上端缠在横担角铁上等等。

(三)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安全用电意识非常薄弱,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一些人为贪图方便,节省钱财,在架设安装电力线路时,多数人不经过我们,而是自行组织实施,从而出现有线电视、专用电线、电话线同杆架设,电力线路安装在生长着的树木上,电表后的进户线采用裸线等达不到技术规程要求的私拉乱接现象,留下大量的安全隐患。

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对策

(一)明确产权,加强管理,排除隐患 明确电力线路和电力设施的产权,进一步落实各方的责任,确保电力设备有人管。同时,要加强管理,对私拉乱接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督促整改;对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筑,种植作物等影响电力安全的,要强制拆除,设立警示标志,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对使用时间长、老化的设备要进行维护更新。

(二)严格技术规范,提高农电架设标准

在进行线路改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要求严格施工、规范操作,不能为了省钱或贪图方便而马虎应付,私拉乱接,制造用电安全隐患。确保电力设备安全。

(三)加大宣传,强化教育,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充分发挥电视台、报刊、手机信息等工具的作用,宣传安全用电、依法用电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使辖区内群众深入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其他相关法规,提高人们的依法用电和安全用电意识。

篇2: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1)使用有缺陷的电气设备,触及带电的破旧电线,触及未接地的电气设备及裸露线,开头,保险等;

(2)无保护性的地线或地线质量不良;

(3)非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电器维修;

(4)不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的便携式灯具;

(5)缺少电气危险警告标志。

触电事故的预防

1首先必须保证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安全要求。由专业电工或技术职员进行安装;并且按设备的技术要求做好接地(零)保护,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安全措施。各用电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的各种规程和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2 有使用、维护、检验电气设备时,尽可能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危险场所(如高温、湿润地点),严禁带电作来。必须带电工作时,要使用各种安全用具,如尽缘手套、靴(鞋),尽缘钳(棒)以及必要的仪表,并设专人监护。

3 对各种电气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尽缘损坏、漏电等事故隐患,及时处理,不得使设备带“病”运行,更不能在检验、维护过程中降低或破坏设备的安全性能。

4严禁非电气作业职员乱装乱拆电气设备。电工必须经专门培训,取得当地政府主管部分的《特种作业操纵证》方可上岗操纵。

5 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在全社会开展以“防触电、保安全”为核心的安全用电教育,努力进步全民的安全用电水平。

篇3:农村触电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1 假冒伪劣电气产品多

众所周知, 只有选用优质电气产品, 才能减少用电故障, 才能有效降低火灾、触电等事故率, 人们才能安心用电。相反, 用了劣质电器, 就会麻烦不断。但我国农民是低收入群体, 在购买插座、开关、导线、家用电器等电气产品时, 往往只考虑价格因素, 购买劣质电气产品是常有的事。劣质电气产品常有破损、金属元件外露和绝缘性能差等问题, 使用时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2 电器没有漏电保护技术措施

电器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绝缘损坏、老化、失效、受潮以及使用不当等原因, 都有可能发生漏电现象。电器一旦漏电, 接触电器的人员就有触电的危险。家用电器是人体经常接触的电器, 万一漏电对人体危害更大。在技术上防止家用电器 (包括其他低压电器) 漏电伤人的技术措施是, 在对电器采取保护接地 (或保护接零) 的基础上, 在电器的电源回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即采用双重保护, 两种保护方式互为补充, 当其中一种保护方式失效时, 另一种保护方式起安全保护作用, 提高安全性。但部分农户为了省钱拒绝安装漏电保护器, 而农村家庭几乎100%没有接地线, 即使极个别农户采取了保护接地, 也不规范、不标准, 存在安全隐患。因此, 农家使用的电器一旦漏电, 由于没有任何保护, 接触电器的人员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3 家用电器超期服役

电器使用时间过长, 超过其正常使用寿命, 是农村使用电器普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近几年农民进城打工从城市带回的旧家电, 使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每种电器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 超过正常使用寿命后, 电器元件会老化, 内部会绝缘不良。使用时出现故障后, 用户常用拍拍打打的方法来解决, 这样, 随时可能发生外壳带电现象, 给使用者带来伤害。家用电器超期服役除存在触电危险外, 还存在自燃爆炸、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增加耗电量以及维修成本提高等多方面的危害。因此消费者应有“电器使用寿命”的概念, 让旧电器按时“退休”。

关于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消费者应明确, 是按出厂日期算起而不是从购买日期算起的。国际通用的常用家电使用年限标准规定的使用寿命为:彩电8~10年, 电熨斗9年, 电子钟8年, 电暖炉18年, 电热毯8年, 电饭煲10年, 电冰箱13~16年, 录像机7年, 个人电脑6年, 电风扇16年, 野外烧烤炉6年, 煤气炉16年, 电热水器12年, 洗衣机12年, 电吹风4年, 微波炉11年, 电动剃须刀4年。

4 依法用电观念淡薄

泵水、灌溉以及农忙季节照明等临时用电不申请, 私扯乱接, 甚至直接用导线挂、勾架空输配电线路获取电能;擅自接线 (窃电) 用于泵房、电炉、空调等大负载用电设备;私自改变计量装置偷窃电;采用一线一地制窃电;私设电网, 用于防盗、电鱼、电鼠等;用到城镇打工低价买回的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等。以上种种, 既违法又易导致触电, 千万不要使用。

5 缺乏安全用电常识

以下种种情况均易导致触电: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钓鱼, 爬上高压电杆掏鸟巢;低压架空线路断线后不停电, 就用手去拾火线;黑夜带电接线手摸带电体;湿手接触电器, 操作开关, 插拔电器插头;用手摸破损的胶盖刀闸、电缆线等;在潮湿场所用电仍采用36 V的安全电压;不采取绝缘措施, 操作带电设备;赤手抓住触电者的身体拖拉;电器与电源的连接不用插头, 直接将电源线插在插座中使用;任意将刀开关、通电的电钻等放在地上;将插座上的接地孔误接电源火线, 导致电器金属外壳带电;用非绝缘材料 (常用医用胶布) 缠绕绝缘导线接头部位或电器、导线绝缘破损处;把照明导线缠绕在树木、门框、铁丝或钉子等导电物体上;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用铜线、铝线或铁线代替保险丝;家用电器长期待机;雷电天气接打电话、手机或靠近室内照明线路;用湿手拧灯炮;电线杆上栓耕牛等。

6 非电工人员带电作业任意蛮干

如非电气工作人员冒充专业电工进行入农网作业;少数农民不懂得安全规程, 侥幸、粗暴地进行电气作业;带电搭接电源线或修理电气设备而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未切断电源, 带电移动或操作有漏电故障的电气设备;在架空电力线下面违章建房或起吊器材又无安全措施;趁供电停电之机, 擅自在停电设备上工作等。另外有许多村民, 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后胆子越来越大, 私拉乱接的现象十分普遍, 甚至有许多不懂电的人带电检修, 错误地认为漏电保护器是万无一失的“保命器”。

7 农村电工违章作业

农村电工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培训学习, 农村配电设施也相对简陋。因此, 农村电工技能水平较差, 安全意识淡薄, 违章作业多。例如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带电操作时不穿绝缘鞋, 不载绝缘手套, 没有监护人;停电作业不放电, 不验电, 不挂接接地线, 不悬挂标示牌;约时停送电;用低压验电笔试高压电;趁停电之机, 擅自在停电设备上作业;恶劣天气 (雷电、雨、雪、大雾或大风) 时仍在供电线路上作业;登高作业时不使用安全腰带;杆塔作业使用工具不用绳索传递, 抛上扔下;雨雪天使用没有防雨伞形罩的绝缘杆操作跌落式熔断器;使用绝缘工具前不仔细检查工具的绝缘性能;在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时碰触有电导线;在高压线路下建大棚、修房屋接触高压线;带电修理电动工具、接电焊机、换行灯变压器或搬动用电设备等。

8 检修维护不及时

如电动机长期停用后, 使用前不测量绝缘电阻是否不低于0.5Ω就投入运行;对室内外供电线路不定期检修;低压架空线路下面的树木不及时修剪;大风刮断线路或刮倒电杆不及时修理;电杆拉线锈蚀, 导线断股及接头老化, 引发断线倒杆;胶盖刀闸的胶木损坏不及时更换;电动机导线破损, 使外壳长期带电;瓷瓶破损, 使相线与拉线短接, 设备外壳带电;接户线、引出线绝缘老化或破损;电器受潮、绝缘老化漏电;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断开;橡胶绝缘线护套、软电缆护套和绝缘层破裂;护套线、软电缆线的接头绝缘包扎物选用不当或松散脱落;开启式负荷开关 (胶盖闸) 、灯头及插座的绝缘护罩、护盖失落或破碎等。

9 供电线路架设和用电设备安装不规范

在农村低压线路的建设过程中, 因资金不足、农村电工综合业务素质不高以及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 使农村低压线路架设和用电设备安装不规范, 不能满足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技术标准, 成为农村低压触电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常见的电线路架设问题有:低压架空线路高度过低, 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低压电杆拉线固定部位不合理, 工艺不良, 又无隔离绝缘子;用破股线、废铝线或铁丝作电线;接头处连接不合格;用绝缘层破损或老化的电线作进户线或电器引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 既有交叉, 又有跨越, 但间隔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强弱电混乱、交叉或搭连。常见的用电设备安装问题有: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螺口灯头零线与相线接错, 使灯泡金属螺口带电外露;单极控制开关误接在零线上, 使灯头长期带电;购买电器时不考虑使用环境;不按电气设备的要求正确安装;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不安防护罩也不放到不易接触到的高处等。

1 0 儿童活动场所用电环境达不到安全标准

好奇与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大多数儿童喜欢用手玩弄电器, 用湿手触摸电源, 用手指或用一些金属丝之类的东西塞进电源插座, 喜欢爬在电线杆上玩弄电线等。儿童的这些特点和无知, 决定了他们是易发生触电事故的群体。因此, 要求儿童活动场所要有安全的用电环境。例如使用安全插座或插座高度不低于1.8 m;家用电器的摆放, 应尽量远离孩子经常玩耍和活动的地方;临时用电设施应考虑用适当的物体加以遮盖, 使儿童无法靠近等。可是目前农村居民家庭、农村幼儿园、农村小学以及农村儿童活动的公共场所, 用电安装很不规范, 导致农村儿童易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1 1 其他

篇4: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关键词:电气运行人员;触电原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7-0107-01

1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

分析近年来电气运行人员触电事故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违规操作

①无票作业或操作时未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引起的带负荷分合闸而弧光触电;

②挂接地线不验电或使用不合格验电器验电引起带电挂接地线而触电。其关键点是平时不重视安全规程学习,不熟悉电气倒闸操作条款或抱有侥幸心理,图快导致违规操作触电。

1.2 个人安全防护不当

①违规穿纤维服装、插取保险未戴护目眼镜、操作时操作人与监护人所站位置失当,短路迎面电弧灼伤;

②雷雨天气巡视未穿绝缘鞋、操作未戴绝缘手套造成感应电或静电伤害。其源头是个人安全意识差,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电气运行规程学习不够,防护不当导致触电。

1.3 业务技能差

①摇测绝缘前后未对被试设备对地放电或作业中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不够造成感应电或静电伤害;

②处理缺陷时手持金属工具碰电、挂地线时触及带电侧、以及误入带电间隔等引起误触电。其关键点是电气业务技能培训不够,平时又不注意学习与接受安全教育,吸取触电事故教训,安全技术水平低,作业时引起触电伤害。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安全教育

坚持有效的三级安全教育与安全良性暗示教育,请安全先进典型与安监人员做报告,在提高现场员工遵章守纪自觉性的同时,加强电气运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培训。落实做好“事故追忆”工作,对企业历年来发生触电的不安全事例及电力系统出现的事故通报组织学习、讨论、分析,在接受事故教训的同时,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落实执行。积极开展“心存侥幸,万祸之源”安全警句宣传与“珍惜生命,远离违章”安全文化系列活动,现场更换与补充悬挂规范的“当心触电”、“止步,高压危险”安全警示标志、安全宣传漫画,提高触电预患意识。

2.2 严格规范操作

①严格执行现场“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现场“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制度,不折不扣落实违章考核与管理人员连带考核违章责任,安监人员走动式督查现场操作、监护、开票、办票、许可、结束工作。坚持推行使用《危险点预控卡》、《安全注意事项交待卡》、《四不伤害卡》,编制执行“电气运行工作危险点预控措施”与“电气运行工作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措施”,岗位人员除了要求自身严格遵守安规外,还应督促周围作业人员遵守规程,对危急人身和设备安全者立即制止;推行电气倒闸操作质量保证模式,执行操作前“四明确”与“四对照”、操作中“三严格”与“三禁止”、操作后“三查”、全过程把好“六关”并贯彻“六不操作”,确保倒闸操作质量,防止违规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

②正确装设接地线。装设前严格验电,验电前使用与受验设备相同电压等级的完好验电器,在带电部位验证可靠后正式进行受验设备分相验明确无电压,之后立即三相短路接地。同时,装拆地线前注意检查接地线夹装牢,并顺杆拉住地线,严禁拆地线时乱挑,以防地线夹脱落至有电设备一侧短路电弧灼伤。

2.3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①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电气安全用具。如穿棉织服装,正确使用绝缘手套、绝缘垫、外壳绝缘手电筒,插取保险配戴护目眼镜,以及上班佩戴近电报警器等;在使用绝缘棒、验电器、绝缘手套、绝缘鞋前,要仔细查看其在试验合格使用期限内,并保证完好性。

②规范操作。为防止操作人员站位不当可能引起的短路电弧灼伤,在6~10 kV开关室内的刀闸操作时,监护人及协从人员站在操作左侧,操作的开关柜右侧坚决不站人;进行户外隔离刀闸操作时,监护人站在刀闸操作机构的一侧,其它操作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与刀闸两侧引线下边保持一定距离;注意设备能远方操作的不就地操作,当操作发生疑问或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并报告值班负责人,如需变动操作内容,重新填写操作票,只有消除疑问并得到明确指示后方可继续进行。

③巡视设备时应注意的问题。正常巡视设备时,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其他工作;雷雨天气巡视穿绝缘鞋,雾天巡视时,空气绝缘水平低,设备容易发生放电,严禁扬手;当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按《安规》要求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 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 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外壳和构架时戴绝缘手套。

2.4 加强安全技术措施

①持证上岗,开展学习及培训等活动。通过《安全规程》、《运行规程》、《两票补充规定》学习考试,以及技能鉴定、电工取证、触电紧急救护法取证,执行持证上岗;积极开展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以防误操作为中心的创安全“五无”考核与“千次操作无差错”、“百次办票无差错”竞赛活动,举行“电流对人体伤害与安全电压”、“触电急救”、“电气运行作业危险点及预控”等专题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尤其是防触电技能水平。

②加强监护,严防试验电压感电或引发击伤。测绝缘时,按正规的步骤将设备转冷备用后进行,手持绝缘杆触试被试设备,并注意摇测前后被试设备对地放电。当被试设备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如小于规程规定时,应加装绝缘板,并检查测量人员和摇表的安放位置选择适当,移动引线时,加强监护,严防试验电压感电或引发击伤。

③严格维护管理,杜绝违规使用万能锁匙解锁。设备安装、改造时,补充加装运行设备“有电”显示器,使运行的开关柜或设备的围栏上能警示性“有电”显示;强制性装设具有“五防”功能的防误闭锁装置,进行微机与机械防误闭锁装置的使用培训,使电气运行人员掌握其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严格维护管理,杜绝违规使用万能锁匙解锁,严防误入带电间隔而触电。

④保证接地良好,防止触电危险。各检修箱加装漏电保护器,凡临时电源接线,电源板进线从检修箱漏电保护器插座引接;对于三相四线制的用电设备,保证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与低压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良好,防止触电危险。

3 结 语

电“触”不得,电气运行人员必须提高安全素质与自我防护能力,落实安全规程、制度,落实安全组织、技术措施,防范发生触电事故。

参考文献:

[1] 韩麟凤,李新华,鲁金山.一起高压试验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2,(30).

[2] 夏小燕.电气调试事故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2,(2).

[3] 任鑫.高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3.

篇5: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农电“两改一同价”之后,我国农村的用电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今天电力已成为农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由于农村的地理环境、用电特性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村触电伤亡事故的屡屡发生。在我国农村,每年都有几千人触电伤亡,这些触电事故不仅给本人和亲属造成了极大地痛苦和伤害,同时也给当地的电力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无数的触电伤亡事故教训,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对此的各外关注和重视。

1、农村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发生在农村的低压触电事故中,70%以上是在农村的架空线、接户线和临时用电线路上发生的。在所有构成触电事故的诸多因素中,仅有一个因素引起的触电事故不足10%,其余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因引起的。由于触电事故往往发生的很突然,且常常是在刹那间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找出触电事故的原因,恰当地实施相关的安全措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安排正常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农村的触电事故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用电知识普及不到位,缺乏用电常识使得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和用电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因此,安全用电自我保护意识的严重不足,是造当前成农村触电伤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村尤其是经济比较贫穷的地区,由于相当一

部分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在安全用电上仍处在一种盲区,不知道那些能动,那些不能动。由于缺乏应有的安全用电常识,所以随时都有发生触电的可能。因缺乏安全知识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形式:

1.1.1用湿手去触摸、插拔电器(如檫灯泡、开关、插座)时触电,或在灯头上装插销不慎触电。

1.1.2带电移动电气设备,因设备漏电造成触电。1.1.3用水清洗一些带电的家用电器。

1.1.4看到电线断落地面,不管有没有电,就赤手拨拉断落的带电导线。

1.1.5发现有人触电时,赤手拖拉触电者。

1.1.6使用不合格或报废的电器产品,电器外壳带电,人体碰到造成的触电。

1.1.7儿童触摸灯头或插座造成的触电。1.1.8儿童爬登电杆或变压器形成的触电。1.1.9非法窃电或盗窃电力设施形成的触电。

1.2不按规定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又称漏电保护器)或选用劣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随着农网改造工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低压配电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电网自投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之后,农村用电触电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但是由于一些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能可靠动作,致使一些部分农村地区的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投运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当前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其表现形式为:

1.2.1对于采用TT配电系统的配电台区,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没有严格执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DL/T736-2000)等标准,并实行“分级保护”原则的。

1.2.2因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而查不清动作原因,无法恢复送电时私自退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2.3不按规程要求做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定期试跳测试实验,导致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能正常运行使用。

1.2.4选用使用劣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农改后随着末级保护器安装率的提高,使得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涌入农村电网,使得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去其应有的保护作用。

1.2.5总保护器选择使用不当,剩余电流动作整定值过大,使得采用多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总保护器误动作太多,且无法保护人身安全。1.3.1大风刮断导线或洪水冲倒电杆后未及时处理。

1.3.2开启式负荷开关(胶盖闸)、灯头及插座的绝缘护罩、护盖失落或破碎而未及时更换。

1.3.3瓷瓶破裂后漏电接地。1.3.4相线与拉线相碰。

1.3.5电动机绝缘或接线破损使外壳带电。1.3.6低压接户线、进户线绝缘老化或破损漏电。

1.3.7电杆拉线锈蚀,导线断股及接头老化,造成断线倒杆。1.3.8电器受潮、绝缘老化。

1.3.9电气外壳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断开。

1.3.10橡胶绝缘线护套、软电缆护套和绝缘层破裂。1.3.11软电缆接头绝缘包扎物选用不当或松散脱落。

1.3.12不按规程要求进行接地电阻摇测或检修巡视,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规程要求或接地点连接处接触不良,人碰到接地线触电。

1.4违章作业

1.4.1在检修线路或电气设备时,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约时停送电,以致造成线路还未停电或工作还未结束就开始工作或送电,致使工作人员触电。

1.4.2在带电线路附近检修另外的停电线路时,误登带电线路触电。

1.4.3未切断电源,带电移动有漏电故障的电气设备造成的触电。

1.4.4在架空线下面建房或起吊器材又无安全措施造成的触电。1.4.5趁供电停电之机,擅自在停电设备上工作。

1.4.6在带电线路附近新架线路时,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新架线路导线弹跳或碰触未停电线路上,造成触电。

1.4.7在线路防护区内违章作业,导致作业人员误触正在运行的带电线路,造成触电。

1.4.8带电搭接电源线或搭接熔丝时不慎触到闸盒上方带电部位,或带电修理电器时不慎触及带电部分造成触电。

1.5违章用电

在农村用电中,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用电图省事,不找电工安装接线,自己随意乱拉乱扯,违反供电部门用电先申请,安装修理找电工的规定是造成农村触电多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1.5.1私拉乱接电力线路用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等。1.5.2违反规定使用一线一地制照明,拔接地线时触电。

1.5.3临时用电时,直接用导线挂、钩架空线路上用电。1.5.4私设电网电鱼、电鼠的。

1.5.5电源电压不符,在380伏的电源上使用220伏的串联灯照明。

1.5.6不用插头将导线直接插在电源插座上,或将插头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线上用电。

1.5.7潮湿场所用电未采用安全电压。1.5.8随意操作带电设备。

1.5.9私自电器,比如用两根钢筋或铁条自制简易热水器,私接非标准电炉取暖等。

1.6设备不合格、工艺不规范

1.6.1低压架空线过低,对地高度、与建筑物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如架空线路和临时线路未按《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架设,交叉和跨越距离不够,当人误触这些“碰头线”、“拦腰线”、“地爬线”时造成触电。

1.6.2低压电杆拉线固定部位不合理,工艺不良,又无隔离绝缘子。

1.6.3导线接头不合格或用废铝线、铁丝等作电线。

1.6.4电杆和导线的机械强度不够,导线接头绑扎不牢,长期失修或受外力破坏,导致倒杆断线,人误触、误踩、误拾带电导线,造成触电。

1.6.5广播线、有线电视线与电力线安装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相互搭连。

1.6.6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

1.6.7用绝缘层破损或老化的电线作进户线或电器引线。1.6.8螺口灯头与灯泡不符合标准要求,且零线、相线接错,使灯泡金属螺口带电外露。

1.6.9室内线路安装不规范,电器开关未控制火线,在断开电器开关检修时,虽然电器已停止工作,但由于开关控制的是中性线,电器内部仍然带电,从而发生触电。如单向开关误接在零线上,使灯头长期带电;将三孔或四孔插头、插座的保护极误接在相线上,造成电器设备外壳带电等。

1.6.10任意将刀开关放在地上运行。1.6.11用非绝缘物包裹导线接头或破损处。

1.6.12室内外布线安装不合格,导线绝缘层破损,电气设备带电部分外漏,人误碰造成触电。

2、农村发生触电事故的规律

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结合农村触电事故的发生频率我们从中可找到以下规律,即一强七多:

一强是指发生在农村触电事故的季节性强。每年的二三季度事故多,六~九月份最为集中。

七多是指:一是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二是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三是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四是临时用电事故多;五是电器误操作事故多;六是文化素质低的多、七是中青年、非电工的事故多。应当指出,在农网整改的前后,触电事故的规律可能随之变化。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其规律,为制定和完善安全措施、搞好安全用电提供可靠的依据。

3.1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和用电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增强农村电力使用者的安全用电观念,强化农村电力使用者的产权管理意识。

电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商品,用电设备、电线和电线的敷设等必须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而用电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和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才能确保安全用电。供电部门应该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协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来加大在农村的安全用电宣传力度。一是要积极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来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普及教育。比如和学校结合把安全用电常识带入课堂;把安全用电的电影送到农村;利用农村的赶集日印发一些安全用电常识等资料发给群众。总之,调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来宣传安全用电常识,让人们杜绝违章用电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思,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二是通过在在危险地带设立警示牌和警示标语用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比如,在鱼塘附近有高压线,就要在鱼塘边写上“附近有高压电,垂钓注意安全”等警示牌;在变压器上应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在配电区域要有“行人止步,高压危险”,在极易攀登的杆塔上要写“禁止攀爬,杆上有电。”等标示牌。三是要广泛宣传《电力法》中按产权管理电力设施的规定,以增强电力设施产权所有者对用电设施的管理责任。一般情况下电力的使用者,就是用电设备、电线等产权的所有者。产权属于谁,谁就要对其安全性负责。如果因使用、维护、管理不当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以及设备损坏,产权人就负有责任。有些农村电力使用者认为,只要是因电引发的事故,就是供电企业的责任,孰不知这是一种片面和错误的观点。

3.2加强技术投入,加大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力度,确保正确配置和选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农村安全用电最有效和最易实现的技术措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使用在避免和减少农村人身触电伤亡、监测电气设备漏电、减少电能损失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因此,供电企业作为“两改”的具体实施部门,在安全技术上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伪劣的产品进入农村电网。同时,还要大力推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分级保护,实行低压总保护(分支保护)、家庭保护,从技术上提高防范能力。事实已经证明: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级保护方式是实现我国农村安全用电防护工作,减少触电事故,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低压电网的供电方式、经济条件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生产等情况来看,在农村低压电网中采用分级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方式是可行的,也是最有效的。

3.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加大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率和投运率,末级保护以防止直接接触触电为主要目标,各自保护面小,不干扰其他用户。城乡家庭进户线处和人们广泛接触使用的移动式电气设备、电动工具等都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高灵敏度、快速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单相用电客户要优先选用带漏电、过压、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保护器,这样,单相用电户的所有异常情况都能受到保护。对发生触电后会产生二次性伤害的场所,如高空作业或河岸边使用的电气设备等,可装设漏电动作电流为10mA的快速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次是重视 处或各分支线的首端,其保护范围为低压电网的主干线(或分支线)、下户线和进户线,同时也作为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后备保护。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根据被保护线路和设备实际漏电流来确定。由于这两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构成了一个漏电分级保护网,省以下各级电力部门,包括乡(镇)供电所,都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对电网安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管理。使用单位在选用某一产品时,应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使用前的测试,只有经过功能性能测试合格的产品方可允许安装到现场。各县级供电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测试设备和合格的专职人员,以保证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时应单独设立或分片设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维修点,以确保对损坏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能及时进行维修。县、乡供电部门应定期抽检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情况。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属用户资产,供电部门有责任宣传、指导、检查,监督其安装使用和加速普及,为保证质量,方便管理,有条件的可统一采购、统一安装,以户建档。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是电力部门的资产,应选用投运率高,同末级保护能合理配合的剩余电流动作总(分支)保护器。每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投运,都应明确运行责任人,配备试跳运行记录,正确记录投运试验情况、定期试跳情况、运行中跳闸情况、恢复送电时间、故障原因及异常情况等。县级供电部门还应给乡级供电所配备漏电保护性能指标的现场测试仪器,组织对农村电工培训。乡供电所每年组织对配电台区实际漏电电流和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性能进行一次现场测试,做好记录、评价,以确保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处于完好状态。

3.3加强设备的日常巡视、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农电体制改革之后,许多地方的农村配电设施在尚未接收,但管理权已转为供电所管理,维管费也收归供电部门,配电设施每年进行维护检修的费用,农村集体一般不愿支出。他们认为,属于供电方管理,就应由供电方出资。但供电方未接受产权,不愿出资维修。这样

就容易造成设备失修,出现事故。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的配电设施未移交供电方的情况下,供电方应及时提取折旧和维护费用,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一是通过农电工的常态督查,及时指出和整改居民用电中的不安全隐患;二是要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帮助农民树立顾全大局保电网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思想观念。通过让居民用户树立安全用电意识,自觉遵章守规来支持和协助电力部门做好电力线路防护区的清障工作;三是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积极协同村委会做好电力线路防护区内树木的修建工作,适时和绿化部门做好沟通,避开电网保护区进行植树造林。四是要加强农村的动力和临时用电管理工作。由于农村用电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动力和临时用电多,给安全用电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加之本地农电工的减少,在农忙季节,可能管不过来,因此要根据季节特点及时调配,加强农村用电管理人员。同时注意及时与农户签订临时用电安全责任书,发放安全用电须知,加强三级保护和安全用电巡查。五是要经常对电器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的主要项目有:①检查有无漏电情况。②检查绝缘老化程度。③检查有无裸漏部分。④检查设备安装有无违规情况。六是电气设计和安装必须遵照有关规范进行:①实行单机单闸,不允许一闸多用。②一般不要带电操作,断电检查时,必须挂“告示牌”。③带电操作时,必须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用绝缘工具。由专业人员讲解操作要领,并现场监督。④对有关人员经常进行安全用电常识教育。

3.4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安全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自觉性。严格进行两票的考核与贯彻,重视电气安全公用器具的管理,切实落实好 理,要逐步建立以社会保险赔偿为主的新的运行机制,并可通过家用漏电保护器设备投保,进一步增大用电投保范围。

3.7建立和完善农电安全经济保障体系

物价部门在确定同网同价时应考虑一定比例的农电安全基金和电力设施维修基金,主要用于人身触电事故、电力设备丢失、损坏的经济赔偿和奖励保护电力设施的有功人员。

3.8加强居民客户端的线路安装,规范室内配线,提高安全用电的可靠性

一是规范客户受电端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和要求,通过对新建或改造的客户建筑物的室内配电部分,实施以局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取代TT或TN-C系统中的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二线制配电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客户端的保护接地。所谓“局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就是在低压线路接入客户后,客户要改变原来的传统配线模式,在原来的三相四线制和单相二线制配线的基础上,分别各增加一条保护线接入到客户每一个需要实施接地保护电器插座的接地线端子上。为了便于维护和管理,这条保护线的室内引出和室外引入端的交汇处应装设在电源引入的配电盘上,然后再根据客户所在的配电系统,分别设置保护线的接入方法。

二是规范客户端的室内配线和安装工艺,严格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电器安装。同一场所的电器进线方式要统一,如配电盘的开关进线为面向配电盘,三相四线从左到右为N、A、B、C;单相排列为中性线、相线。所有电器设备的开关均应控制相线。要特别注意插座的接线要求,必须是:单相2孔插座,水平安装时面对插座的右接线柱接相线,左接线柱接中性线,垂直安装时插座的上接

线柱接相线,下接线柱接中性线;单相3孔插座,面对插座的上孔接线柱在TT系统接接地线,在TN-C系统接保护中性线,右孔接线柱接相线,左孔接线柱接中性线;三相4孔插座,面对插座的上方接线柱在TT系统接接地线,在TN-C系统接保护中性线,相线则由左孔接线柱起分别接A、B、C三相。不同电压的插座安装于统一场所时,应有明显区别,且插头不能相互插入。

3.9杜绝违章用电行为,提高安全用电意识,防患于未然 客户在使用电能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农村安全用电规程》,杜绝用电违章行为。一是要严格按照电器使用的说明书操作,对需要采取保护接地的电器设备,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在的电力系统选择相应的保护接地方式。二是要经常试验RCD的动作可靠性,对不能正常动作的要及时通知供电部门进行更换或维修,在发现RCD动作后无法正常投远时,要及时检查故障原因,待故障设备排除后,方可送电,严禁私自退出RCD的运行,强制送电。三是要根据自己的用电负荷合理选择熔断器和熔丝的大小,严禁用铜、铝线替代熔丝,尤其是采用接零保护的电力客户,如果不按规定选择使用熔断器和熔丝,电器设备一旦发生漏电故障,短路电流就不能使熔丝及时熔断,断开电源,使得接零保护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该系统是利用设备绝缘损坏碰壳时,形成的单相金属性短路,产生的足够大的短路电流而使过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来切断漏电设备电源的。如果熔丝选择的熔断电流值大于短路电流值时,熔丝就不能及时熔断二失去切断电源之作用。四是不能以为安装了RCD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任何丝毫的侥幸心理都会成为安全用电的隐患。

4、结束语

总之,要减少或杜绝农村人员触电,必须引起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从人的思想上,装备的配备上都应该不断提高,同时,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做到在使自己不受伤害的同时,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人员的触电伤亡越来越少,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会平安、稳定、巩固、发展。15 页 共 15 页

篇6: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

1、为节省成本,不顾机器老化,安全装置失灵。新机器、先进的机器比旧机器贵,添加安全装置同样要花钱,为节省成本,许多厂家宁愿购买旧的、被淘汰的没有防护装置的机器。工人受伤致残的几率因此增加,大部分工伤事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发生的。

建议:选择有安全保险和安全系数较高的机器。一旦工人操作失误或发生意外,可以自动停机。安全装置要有保证,经常检修,避免出现失灵现象。经常检修机器,防止老化。此外,还应注意采取消音措施,减轻工人的噪音伤害。

2、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很多工厂整天讲质量讲产量,却不讲安全培训,因为会“浪费时间”。新员工不熟悉安全事项,难免出事。一些老员工为了图简便,在清洗油墨和版辊上的杂点,或给印刷机送纸的时候,不按规范要求做,抱侥幸心理,也很容易出事。太高的产量要求,订单期限的催迫,或工作时间太长,都加剧了出事的可能性。

建议:在技术培训之外,加强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操作工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习惯于规范和安全操作。

3、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也是工伤多发的重要原因。工人穿着不规范,操作时缺乏配合,或者行为散漫,都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建议:制订完整有效的安全操作规范,严格贯彻执行。工人应有工作帽和统一、合格、合身的工作服:缩腰、紧袖口。开机和清洗机器、版辊上的污物时要采用最安全的方法。

工人哪些不良操作容易引发事故?

① 清洗墨辊还戴手套,容易连手卷进机器;

② 穿戴不规范。比如:衣服袖口较长;没有将长发塞进工作帽里,以致头发或手臂被卷入滚筒;

③ 安装印刷版时,其他人不小心按了开关,机器启动后把装版工人的手卷进机器压伤;

④ 当机器还在高速运转时,用刮刀甚至指甲刮掉版辊或进纸辊上的污垢或杂物,不小心手卷入机器致残;

篇7:农村触电伤亡事故案例

【案例1】小学生爬电杆掏鸟窝 触碰高压电线把命丢

某星期六,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余XX与同学一起到一水塘边玩耍,余XX突然提出要上水塘边的电线杆上掏鸟窝,不顾其他同学的劝阻便开始徒手攀登电杆,上至杆顶后触电,直到导线烧断人才从电杆上掉下来,当场死亡。

防范措施:学生家长应加强未成年人的监护,教育儿童不玩弄电气设备、不爬电杆、不摇晃拉线、不爬变压器台,不在电线附近打鸟、放风筝和其他损坏电力设施、危及安全的行为。

教育儿童懂安全 攀登电杆、变台有危险

=1= 【案例2】乡政府在高压线下违法建房 致建筑工人触电死亡

XX乡政府在其10kV专用线路下建办公楼。某日,施工队工人丁XX一人到已完工的一楼楼顶检查现浇模板,触及正上方的10千伏线路边相导线,当场死亡。

防范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兴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

高压线旁别建房 一家老小喜洋洋

=2= 【案例3】传输带电动机电线老化漏电 致雇工触电死亡

某日,粮食收购经营户张XX使用传输带搬运粮包,雇工秦XX赤脚站在地上操作传输带,因电动机接线部位电线老化漏电致秦XX触电,经现场抢救转送医院途中死亡。

防范措施:低压电力用户必须安装防触电、漏电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做好运行维护工作。

电力设备常维护 发现破损莫接触

=3= 【案例4】捡拾断落的接户线 老妪触电身亡

某日,胡老太太外出回家,发现自家的接户线断落在地面上,胡老太太用手去捡,手触碰到断线的带电部位,触电死亡。

防范措施:发现电线断落,无论带电与否,应与电线落地点保持8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并及时告知电工或拨打电话95598。

断落导线不要捡 八米以外才安全

=4= 【案例5】高压线下忙钓鱼 小伙触电惨身亡

某日,李XX去钓鱼,在一鱼塘“高压危险 禁止钓鱼”安全警示标志附近,竖起6.3米长的钓鱼竿,钓鱼竿触碰到上方110kV线路,顿时浑身衣服着火,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防范措施:钓鱼爱好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在电力线路附近钓鱼。

电力线下莫钓鱼 滋生祸端悔不及

=5= 【案例6】潜水泵无保护 漏电致人死亡

某日,朱XX等三人用潜水泵对水塘进行排水。水泵突然不打水,朱XX提起潜水泵检查时,被水泵漏电击伤身亡。

防范措施: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要配备移动式配电箱,内设闸刀或空气开关,并要安装使用漏电保护装臵,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安全用电要牢记 稍有疏忽出问题

=6= 【案例7】带电施放临时电源 导线漏电致准大学生死亡

某日,装潢工马XX带领其侄子马X(已被XX大学录取)为严XX装潢,将一卷临时电源线接在严XX户内闸刀下端、漏电保护器上端,叫马X施放。在施放过程中因临时电源线绝缘层破损漏电,造成马X触电死亡。

防范措施:用户接用临时电源时应使用合格的电源线,先将临时电源线施放完毕后,才能接通电源。禁止带电收、放临时电源线。

破旧插座和电线 及时更换保安全

=7= 【案例8】拆除漏保埋祸根 “热得快”漏电致人亡

用电户王XX因室内线路漏电,家用漏电保护器无法投运,便私自解除运行。某日,王XX使用“热得快”烧水,因“热得快”漏电,造成触电死亡。

防范措施:居民用户必须要安装家用漏电保护器,每个月至少要检查、试跳一次,不得私自解除运行。居民用户不要购买、使用“热得快”、带插座的灯头等易发生漏电的用电器。

家用漏保不可少 安全用电平安保

=8= 【案例9】违章植树酿恶果 树倒线断致己亡

几年前,李老汉在自己的院墙外栽了一排小树苗,小树长大距离低压电线近,电工多次劝砍,李老汉就是不同意。某日夜一场大风刮倒三棵树,砸断了低压线,次日清晨李老汉早起出门碰到断线,触电身亡。

防范措施:农民不要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种植危及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树、竹等高杆植物。

电力线旁莫栽树 树枝碰线有事故

=9= 【案例10】高压线路附近吊楼板 吊车碰线致人残

某日,王XX盖新房,雇了一台小型吊车吊楼板,因吊车驾驶员操作失误,不慎碰到附近的10kV线路,造成站在吊车附近的王XX被放电烧伤,经医院救治,右臂截肢。

防范措施:施工单位要增强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时,应当经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盖楼起吊预制件 当心触碰架空线

=10= 【案例11】违章挂电捕鱼 不慎触电身亡

某日,林XX发现自家门前的水塘水已不多,便想用电捕鱼,于是找来两根导线,一端挑挂在附近的低压线路上,另一端分别绑在竹竿上,直接插入水中。林XX不慎滑入水塘,触电身亡。

防范措施:电力使用者要自觉遵守农村安全用电规程,严禁私设电网防盗和捕鼠、狩猎、捕鱼。

禁止用电来捕鱼 造成事故悔不及

=11= 【案例12】贪小便宜挂钩用电 不慎触电把命丧

为了节约抽水电费,某夜,贾X带着抽水泵和电线赤脚走向自己田里,接好抽水泵后,在水里用竹竿挑起电线往220伏线路导线上挂接,潮湿的竹竿导电,造成贾X触电死亡。

防范措施:农民灌溉、建房等临时用电不要私自挂钩接电,要到供电所申请电工安装接电,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用电必须先申请 私拉乱接绝不行

=12= 【案例13】疏忽大意惹祸端 更换灯泡把命送

某日,杨X发现卫生间内的灯泡坏了,没有拉开室内闸刀,便赤脚站在地面上更换灯泡,因手上有汗,造成触电身亡。

防范措施:居民用户必须要安装家用漏电保护器,不要用湿手去触摸或用湿布擦拭带电的电器或设备。维修室内电器要先拉开闸刀,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

湿手不要摸电器 干燥绝缘应牢记

篇8: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1 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路灯供电电压为380/220V低压电缆供电系统, 电源一般就近引自公用变压器或路灯专用变压器, 通过路灯控制箱或箱变用三相四 (五) 线低压电缆 (或架空线) 配出, 每只路灯控制箱供电半径小于500米。路灯系统发生触电事故, 究其原因,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没有遵守操作规程, 路灯检修人员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 (2) 在路灯系统检修中, 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 接线错误, 造成触电事故。 (3) 由于路灯系统管理不当或老化, 使绝缘损坏, 发生漏电, 人体碰触漏电路灯、控制箱。 (4) 高压线路落在路灯上, 在路灯地面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 (5) 其他偶然因素, 如路灯遭受雷击, 对接触或路灯周边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1.1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2001) “6.

2.1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路灯低压网中, 金属灯杆、配电箱等电气设备的外壳宜采用接零保护”, 接零保护采用熔断器或自动开关作为保护装置, 相当于金属灯杆、配电箱外露部分与零线电气连接, 当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使保护设备能迅速动作断开故障设备, 减少了人体触电危险。这种保护方式在上述原因 (2) 中, 金属灯杆、配电箱外壳直接带220V电压, 对接触到的人员的伤害是致命的;在上述原因 (3) 中, 如接零保护断线, 路灯发生非短路漏电, 熔断器或自动开关不动作, 金属灯杆或配电箱外壳带超过50V电压不易察觉, 周边行人触电概率大大增加;在上述原因 (4) 、 (5) 中, 瞬时的高压大电流极易烧断零线, 剩余的高压大电流在路灯处形成跨步电压, 对路灯20米范围的行人形成跨步电压触电, 在路灯送电的情况下, 由于零线断线, 部分金属灯杆带220V相电压, 对接触到的人员的伤害是致命的。

1.2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2001) “6.

2.6在用电设备较少且分散、接零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时, 可采用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采用漏电断路器作为保护装置, 相当于金属灯杆、配电箱外露部分与地线电气连接, 当发生对地短路、漏电故障时使漏电断路器能迅速动作断开故障设备, 减少了人体触电危险;在漏电断路器故障拒动情况下, 由于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人体电阻1~100千欧姆, 最终人员接触电压较低, 极大程度的减轻触电对人体的伤害。这种保护方式在上述原因 (2) 中, 相线与零线接反, 由于零线对地绝缘, 没有触电危险, 相线、零线及地线之间接反, 则漏电断路器迅速断开;在上述原因 (3) 中, 如接地保护断线, 路灯发生非短路漏电, 漏电断路器故障拒动, 接地线断线情况下, 金属灯杆或配电箱外壳带超过50V电压不易察觉, 周边行人触电概率大大增加;在上述原因 (4) 、 (5) 中, 瞬时的高压大电流就地线泄流, 即便在恶劣情况下剩余的高压大电流在路灯处形成跨步电压, 对路灯20米范围的行人形成跨步电压触电, 对相线及零线无影响, 故障排除后路灯系统能正常运行。社会发展, 城市规模的扩张, 道路照明随着市政道路建设数量急剧增加。路灯管理人员匮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疏忽等诸多因素造成路灯系统发生触电事故的隐患越来越多, 在全社会对人身安全越来越重视的今天, 如何防止或减轻因路灯系统触电事故造成对人身的伤害显得尤为重要。

2 解决问题的措施

防止或减轻因路灯系统触电事故造成对人身的伤害, 一是迅速切断电源, 尽量缩短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 根据IEC标准规定,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 A, 动作时间小于0.1s;二是降低人体接触点与地之间的接触电压,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参照IEC标准规定, “正常环境, 人身电击安全电压限值为50V”, 根据不同的环境, 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 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 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 分别为:42V、36V、24V、12V、6V等几种。

根据路灯系统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采取如下措施予以应对: (1)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如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运行管理规程、维护检修制度等, 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所有从业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持证上岗, 定期轮训,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在路灯线路上作业或检修时, 应一人防护一人操作, 在停电后进行, 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切断电源、验电、装设临时地线, 检修完毕人员复查路灯系统、人员撤离、拆除临时地线、送电调试 (确认检修后路灯接线正确) 、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确需带电检修时必须佩戴使用电气安全用具, 一人防护一人操作, 保证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2) 加强路灯系统管理:定期巡检、恶劣天气随检工作。定期对路灯系统的箱变、控制箱、熔断器、自动开关、漏电断路器及重复接地装置进行巡查, 对电缆、路灯及配电箱等进行绝缘测试, 对自动开关、漏电断路器进行试验, 看性能是否完好, 对接地装置定期测试其接地电阻, 发现故障的缆线、设备及装置及时更换或处理;定期夜间对每盏路灯、配电箱金属外壳进行拉网式漏电测试, 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处理;雷暴雨天气加大巡查力度, 发生路灯线路跳闸故障必须查出跳闸原因并处理完毕后方可送电, 特别关注采用接零保护的路灯系统, 检查路灯故障未亮是否存在零线断线情况, 如存在则该回路需拉闸停电, 处理完成后方可送电。 (3) 对既有的路灯系统进行摸排, 本着安全的原则, 完善路灯的接地系统, 确保每盏路灯及每个配电箱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以降低漏电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电压;对采用接零保护的路灯系统, 如具备条件拆除零线上与路灯及配电箱外壳的连接, 增加接地改为接地保护, 熔断器及自动开关更换为漏电断路器, 使发生漏电的设备或线路在人体接触之前或接触时迅速切断电源, 防止或减轻电流经过人体对身体造成伤害。 (4) 对新建路灯系统, 本着安全大于天, 安全投入不计成本的原则, 接线方式采取三相五线TT系统与TN-S系统相结合的模式, PE线接路灯系统所有金属外壳, 并在变压器及路灯每隔150米处重复接地, 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线路开关采用漏电断路器,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 A, 动作时间小于0.1s。前期虽然投资稍微大点, 但对于路灯系统运行后的安全隐患将大大降低。 (5) 加强民众的避险意识, 涉及雷暴及雨天, 避免靠近路灯等金属杆件、避免在大树下躲雨, 这些在道路边有可能成了天然的避雷针, 在下方极易遭雷电袭击。

应注意的问题:路灯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都有人的参与, 关注过程质量、把控安全要点,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 (下转137页) (上接65页) 把好每道关口, 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才成使我们的工作落到实处。

3 结论

综上所述,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路灯系统的管理、改进或完善既有路灯系统的安全措施、增加新建路灯系统的涉及安全方面的投入及加强向民众贯彻防雷意识, 从很大程度上能防止或减轻因路灯系统触电事故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为城市及广大市民提供可靠安全的照明环境。

摘要:论述了如何防止或减轻因路灯系统触电事故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通过分析当前路灯系统运行方式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提出了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路灯系统的管理、改进或完善既有路灯系统的安全措施、增加新建路灯系统的涉及安全方面的投入及加强向民众贯彻防雷意识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篇9: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指引发的质量事故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及经济上的原因,滋长了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导致出现质量事故。例如,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无立项、无报建、无开工许可、无招投标、无资质、无监理、无验收的“七无”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屡见不鲜,几乎所有的重大施工质量事故都能从这个方面找到原因;某些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利润而不顾工程质量,在投标报价中随意压低标价,中标后则依靠违法的手段或修改方案追加工程款,甚至偷工减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篇10: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按省公司2010年公司严防农村低压触电事故志项活动督查,要求我所积极行动,全力贯彻省公司活动的精神,组织全员对事故专项活动开展的深入学习,对辖区范围内的131个台区的检查作了统一布置,确定以边缘农村为重点的52个重点检查区域,进行了总保、农用、分支保逐级检查,针对村级安全管理薄弱的几个自然村进行了逐户检查。

共检查分支保51台,单机80台,家保711户,对农村正常投用的排灌站、农排线路及二次漏电保护器不能正常运作的,责令村委会立即整改,经所内检查人员到位检查合格后正式投用。

结合宣传工作到校园,服务社区的流动组织,我所以实际开展了电力安全保障进校园活动,为保证中考期间重要设备“零缺陷”运行,组织人员对镇中学,各考点进出线开关进行检查维修,并落实专人防护责任。

针对农村河道、鱼塘、垂钓、捕鱼的严重影响线路安全隐患活动,进行了专项治理,在河道、村级道路口、醒目处安置禁止钓鱼、高压危险、警告牌及安全用电宣传牌共计45块。并派专人结对村级安全用电管理,要村民会议上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并播放安全用电宣传片,使安全用电深入人心。

篇11:造成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在中小型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数采用原木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的支撑。支撑属受压构件,除了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稳定性要求。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坍塌事故,究其原因,均属模板支撑系统失稳造成的。因此,对模板支撑的安全性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模板支撑失稳的原因

1.1 支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

工地上常见的有:用腐朽变质或干裂、虫蛀木材制作的支撑。

1.2 支撑不够平直。检查时,常发现轴心偏移达5cm以上的原木也用来制作支撑,使支撑的受力状态由轴心受压变成偏心受压。

1.3 支撑的长度不符合要求。为了节约材料,一些工地在安装模板支撑时,采用“长杆短用”或“短杆长用”,致使支撑倾斜或在其底部垫上石块、砖块。

1.4 支撑的基地处理不好。有的支撑支承在松软的土层上,使个别支撑受力后下沉,增大了附近支撑的荷载而致失稳;也有的支撑在砂土上,一场大雨冲走砂土,使支撑失去支承。

1.5 支撑的直径太小,支撑间的拉杆不可靠。工地上常发现有小头∮5-∮6cm的原木支撑;也有用小树枝或边角料拼凑而成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且多数水平拉杆不与墙、柱拉结

1.6 对大跨度或高支模工程,支撑安装前没有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稳定性验算。《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规定:模板施工前,要进行模板支撑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和工程监理单位批准。对大跨度或高支模工程,这项工作相当重要。很多坍塌事故,分析原因,大多是无模板支撑的方案设计或设计不合理造成的。

1.7 质检人员对安装好的模板工程没有进行认真检查,埋下了事故的隐患。

1.8 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没有派出专门人员在下层巡视、观察模板支撑受力后的变形情况,是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1.9 施工作业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工作粗放、蛮干,加大了施工荷载。预防支撑失稳的措施

2.1 支撑的选材应按现行《木结构设计规范》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用木材作支撑时,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2.2 应尽量选择较为平直的材料作模板的支撑,安装时要垂直,若采用多层支模,上下层立柱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线上,防止“长杆短用”和“短杆长用”,安装时严禁在支撑的底部采用砖块垫高的办法进行加固。

2.3 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支撑的基底要进行妥善处理,如支承在基土上,基土应整平夯实,支撑下加垫木楔子和通长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并做好排水措施。

2.4 木支撑的选材不能过细,常用小头直径不小于∮8~∮12cm的原木,其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纵横方向应设相互垂直的水平拉杆,一般离地50cm 设一道,然后每隔1.5-2m 设一道,立柱每增高1.5~2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承外,尚应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拉杆的材料及其与支撑的联结应满足计算,作为铰支承点的要求;当层高大于5m 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的方法;对于高度、跨度较大的工程要适当设置剪刀撑,以增强支持的整体稳定性。

2.5 支撑安装前应编制施工方案,现浇式整体模板的施工荷载一般按2.5KNm2计算,并以2.5KN的集中荷载进行验算,现浇的混凝土按实际厚度计算重量。当模板上荷载有特殊要求时,按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检查。要根据具体工程进行必要的稳定性验算,并报上一级技术部门和工程监理部门审批。

2.6 审批后的施工方案应严格执行,模板工程安装后,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验收。对验收结果应逐项认真填写,并记录问题和整改后达到合格的情况。

2.7 施工过程中,要派出专人在下层观察支撑的受力变形情况;模板上荷载堆料和施工设备合理分散堆放,不应造成荷载过分集中。教育施工作业人员文明施工,操作轻放,以减小实际的施工荷载。

2.8 应建立模板拆除的审批制度,模板拆除前应有批准手续,防止随意拆除发生事故。模板安装和拆除工作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正式工作之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支撑计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1 关于支撑控制设计的条件:任何结构、构件要使其安全、可靠,满足使用要求,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接头方法,构造打样及剪刀撑的设置要求等均应详细注明并绘制施工详图。

上一篇:合同中关于发票的约定下一篇:牛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