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编辑实习工作总结

2024-09-07

大学生编辑实习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大学生编辑实习工作总结

大学生网络编辑实习总结

今天是XX年3月1日,来中国军网实习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时时刻刻都想着写一些实习总结或实习日记之类的,但由于许多的事情耽误了,没有写成,一直拖到这个时间。到3月1日,蓦然回首,看看QQ空间,发现有好多同学都在些实习日记,而自己在这过去的一个月里没有动一个字,今天,距离“两会”进了,距离学习雷锋的时间也近了,整个单位的人都在忙这些事,发现自己也该写写东西了,所以决心在今天写写上一个月的实习总结,在以后争取些实习日记或者实习周记。

一、实习篇:

来北京一个多月了,实习也一个多月了,先谈谈实习的情况。经学院的推荐,来到中国军网——国防部网站来实习,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国防部网有了一些了解,对实习的环境也有了一定的熟悉。

初到中国军网,没想到的是先和军网的门卫交流,之后就见到了军网的主编——张x(大校),张主编的热情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始料不及的(亲自为我倒了一杯水,那个感动啊)。在一阵寒暄、了解之后,张主编叫来张姐(老乡啊),将我安排到国防部网实习。

一到国防部网,就接收了张文达编辑(少校)的考核,对这次考核,我自己不是那么的满意,之后就让我写了一篇评论,有关兽皮女孩的事。这让我崩溃啊,无比的想念冯祖宗啊,最后是将我安排到网络舆情部,进行网络舆情的监测,重点是涉军舆情(以微博为主),而带我的老师是——舒天翼大哥(山东人),起初的几天就是熟悉熟悉军网的环境,了解了解网络舆情是什么,在这期间,舒天翼大哥让我看了一本书《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说实话,在看完之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2月7日,终于参加了一次国防部网的会议,也就是以后的选题报告会(之后就定在一周的周一和周四开),在这次会议上,张编辑让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做笔记,而且推荐了《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曾经推荐过,可惜自己在学校的时候没有看,那个后悔啊。之后就讲了有关新闻策划的事宜,重点是要画选题的思维导图(作用和反作用图),这是学到的又一个知识点,是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之后各位老师都报了自己的选题,和冯祖宗在课堂上的做法那个一样啊。

终于有事可干了。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搜集与军事有关的媒体及媒体人的微博。现附表如下(以后可能有用,也是自己的成果):

篇2:大学生编辑实习工作总结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 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范文网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闻,我写好后马老师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说法,到发表时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闻了。没有来实习之前就听说实习的时候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注意到了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自己以前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编辑部做过学生记者,平时对新闻还算比较关注,但都是一般性的关注新闻事件。现在自己也算一个将要入行的准记者了,只关注关注新闻事件是不够的。我注意到马老师每天来了之后就是在网上找新闻线索,我写的那篇就是他发现的觉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之后让我写的。来报社后自己看新闻也比以前有心了,会想一些和新闻背后记者的工作情况,从发现新闻线索到采访、新闻见报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我觉得现在作为都市类报纸就是给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读者。像商报这样只在省会郑州发行的报纸就应该抓住服务读者的功能。就像我写得那篇稿子,那是国家信息产业部7月10日发的一个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会看到,而且公告写得比较专业,不容易理解。经过我们记者对河南本地的情况(这是市民最关心的)核实与了解,把具体的情况告知给读者,就是为读者服务。热线部记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报纸为读者着想了,才会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样报纸读者的忠实度才会提高,报社有发展。做新闻要真实做新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实,这一周我遇到了好几件新闻不真实的事件。周三马纪朝记者让我去听一个因为大河报女记者写的一篇买钢琴的黑幕引起商家不满、对内容真实性怀疑举行的一个媒体与商家的座谈会。记者可能是因为对钢琴行业没有深入了解弄出一些错误,给商家带来了一些麻烦。有些记者会为了写稿制造一些虚无的新闻要素,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新闻要素自己没有采写到就不能想当然的。

采访要抓足新闻要素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该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要是记者本身没有足够的经验,在现场就要尽力采访相关人员,记录现场的新闻事件、人物等,以备后期新闻写作时查用。而且有详细的现场记录还可以防止出现新闻细节的虚假。现场采访结束之后,针对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打电话咨询专业人士、新闻事件的负责人,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告诉他们,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在新闻现场找不到的东西,如领导讲话、背景资料、相关部门反映等。记者应该为自己写的新闻负责,因为失实新闻对当事人的影响是不能预见的。记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保证采写是真实的,万一失实要保证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一个环节上。这次实习结束了,不过我对这次实习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感觉实习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写文章也不是那样的简单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怎么去写才能让大家接受,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是会得到巨大的进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篇3:大学生编辑实习工作总结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学习型编辑

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为谋求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 国家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要求, 大学出版社在三年之内 (2008年~2010年) 必须完成转企改制工作。转企改制意味着出版主体恰逢“浴火重生”的机遇, 更意味着严峻的挑战——“脱离”大学母体, 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出版单位的主体的编辑, 应思考如何在转企改制后做好编辑工作, 推动出版社的良性发展, 成为当务之急。

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势在必行

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出版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20世纪50年代, 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中发展壮大。目前全国共有200多家大学出版社, 占出版社总数的1/5, 而年销售码洋占1/5强。 (1) 几十年来, 大学出版社一直遵循建社之初提出的“弘扬学术, 服务大学”这一办社宗旨。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与诸多社会领域一样, 旧有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严重阻碍其向前发展。一场变革势在必行。变革并非对原有一切的否定, 办社宗旨仍然不变, 变革只是将其调整至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坚守学术阵地”仍是大学出版社矢志不渝的追求, “拓宽服务视野”是新时期其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只有做到“拓宽视野”, 才能保证“坚守阵地”。大学出版社编辑应以此两点为行动指南, 并在工作中体现之。

依托母体大学,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大学出版社建社之初是以大学为母体, 作者多是教师和科研人员, 出书范围也以大学内部学术著作、教材等为主。据近年来统计数字显示, 在依托母体大学出版的学术专著和教材这一巨大的“蛋糕”市场中, 大学出版社分割到了大部分:全国大学出版社数量约为出版社总数的1/5, 其每年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数量占同类书市场的半数以上。 (2)

与其他出版社相比, 大学出版社与母体大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注定在这两类图书的出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院校是学术专著的沃野和主要来源, 各个学科人才济济, 思维活跃, 成为学术著作的写作主体;他们掌握着本学科学术资源与最新科研成果, 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现——学术专著的出版也是不断更新。高等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也是教材的写作者和使用者。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不断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招生人数的扩大、多类型教育的开展, 服务于教学第一线的新教材的出版也如火如荼。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可以给大学出版社带来经济与社会利益的“双丰收”, 是大学出版社一直所珍视并充分利用的。根据统计数字显示, 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约1万种, 其中学术专著和教材的数量占到70%。 (3)

近年来在内外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下, 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范围有所扩大, 编辑确定图书选题有些内容与大学联系并不紧密, 例如图书写作主体并非来自大学, 图书用途也主要投入大众市场并非母体大学等。对此现象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之。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大学出版社有了一定实力的积累, 编辑开始涉足更多的图书出版领域, 并在一些领域具备了竞争力。与建社之初的外部环境相比, 面对市场存在诸多的赢利点, 采取不为之所动的一味回避当然不正确。大学出版社编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依托大学母体, 同时顺应经济规律, 努力寻找学术著作与市场读物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这既是要求大学出版社编辑在大学母体的优势学科中, 积极策划适合教师和科研人员写作的选题, 同时全方位了解市场状况, 在写作体例和风格等环节中指导作者尽量按照市场需求去实施选题。策划教材类图书, 利用现有作者资源, 应考虑开发服务视野的多层次、多用途。在“服务大学”这一宗旨的指导下, 除了出版与母体大学有直接联系的图书, 也可以开发一些间接相关的衍生产品。

所谓拓展服务视野, 即在新形势下, 要求大学出版社编辑依托大学母体, 利用现有资源, 积极寻找更多更合适的写作主体;寻找更广泛的读者群;寻找更畅通的营销渠道。当然, “拓宽”并非意味着无限制, “服务大学”与“弘扬学术”是底线。如果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一味跟风, 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 将办社宗旨抛于脑后, 试图与其他类型的出版社在自身毫无可资利用的资源的领域展开较量, 策划一些“另类”选题, 结果或许侥幸成功, 但过程可能很艰辛。而这对于大学出版社行走自己的路线, 创建特色品牌的长远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做一名主动的学习型编辑

编辑是出版单位的主体, 其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主观能动性是出版单位发展之源。如何做到“坚守”, 怎样进行“拓展”, 是需要编辑不断学习, 大练内功得以实现的。大学出版社建社之初, 编辑均为学校正式编制人员。他们的工作表现与收入报酬、职称晋升关系并不紧密。在旧有体制下, 出版社竞争并不激烈, 编辑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 他们安于现状, 工作较为被动:学校老师找上门出书就接受书稿, 编辑是一个仅在书稿的编辑加工环节有用武之地的“文字匠”, 对于图书的事前策划、事后营销等环节几乎没有主动费过心思。随着市场经济渗透至教育领域和出版领域, 新专业、学科层出不穷, 招生人数连年递增, 一些非大学出版社瞅准商机, 开始涉足母体大学, 试图抢占学术专著和教材这块阵地。出版社之间竞争加剧, 编辑的原来那种作风已不合时宜。“上门出书”这种原始的出书方式越来越少, 所带来的微薄的收益仅维持工资收入都相当困难, 毋论其他;而人事制度的变革, 更多“新人”进入出版社, 他们没有事业编制这一后盾, 有着更多背水一战的实干劲头, 所引发的竞争更使这些“老人”无法被动下去。无论“老人”、“新人”, 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待遇、晋升等方面渐趋统一, 充满斗志, 积极学习,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编辑才可以成为出版社发展的生力军。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编辑应:主动策划选题、主动组稿、主动更新知识结构、主动参与市场营销。

主动策划选题。策划选题是编辑工作的起点。优良的构思是成功的一半。要做到这一点, 编辑就要改变“出书上门”的传统思维, 改变“文字匠”的单一身份, 广泛调研, 利用现有资源, 构思适合市场需求的选题, 提出成熟可行的图书出版策划方案, 在图书出版的事前环节发挥作用。

主动组稿。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选题策划方案, 主动组稿是将方案付诸实践的第一步。在组稿之初, 编辑首先应在现有作者资源中寻找合适的写作主体, 然后制定一个科学、详细的计划表, 写作分工、到稿时间、编写体例、写作要求等, 做到未雨绸缪。在到稿阶段, 编辑应监督计划表的实施情况, 督促作者及各方面人员严格按照计划书执行, 必要时作出适当调整。

主动更新知识结构。当书稿到稿, 进入编校环节, 编辑此时的身份是“文字匠”。但是在新形势下, 此文字匠非彼文字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身处大学出版社的编辑, 唯有不断地主动学习, 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才能实现与母体大学中前沿学者的“对话”, 也才能挖掘更多选题, 读懂这些新知识、新观点, 编辑出版有价值的学术专著、教材或者其他类型图书。

主动参与市场营销。市场是出版社生存的外部环境, “适者生存”。首先, 编辑要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 明了图书的购买对象, 同类书面临的竞争对手等, 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推销自己的产品。其次, 编辑应该根据掌握的外部环境情况, 积极参与产品的营销, 制定营销方案。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前后, 采取了多种营销手段, 如建立高校图书代办站、印制出版图书书目、媒体新书宣传等。编辑可通过撰写书评、与营销人员一同制定营销方案、深入市场调研等途径, 积极参与图书出版的事后环节, 逐步成长为营销型编辑。对市场熟悉且驾驭能力的提高, 会促进编辑策划图书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会在组稿中有更强的针对性与有所取舍, 指明知识更新的方向。

每所大学都有独特的办学特色、学术专长, 可统称之为“大学精神”。鉴于大学出版社与母体大学二者之间的“皮毛”关系, 形成与“大学精神”一致的“出版精神”是大学出版社发展的追求。一方面, “大学精神”是附之于其大学出版社的无形资产, 另一方面, “出版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精神”的稳定与传播。“坚守学术阵地”是传承“大学精神”的底线, 而“拓宽服务视野”是新形势下传播“大学精神”, 使大学出版社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经之路。

注释

1刘振军.我国大学出版社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发行研究.1999 (12) .

2张宏.中国大学出版:去从两相知.出版广角.2010 (4) .

篇4:时尚编辑实习记

上午9点小卷很守时地来到摄影棚,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衣服,小卷震惊了!服装编辑看到小卷走过来,对着她说“先把沙发上的这些衣服给我熨平,之后把所有的配件单品一件件地摆放整齐。”刚刚拿起一件衣服的小卷,又听到编辑的声音“对了,把所有的鞋子底下全部粘上鞋底胶!”小卷熨烫完衣服,摆好单品,拿起剪刀开始按照鞋底的形状剪着胶条,一个个粘好排得整整齐齐地等待着服装编辑来搭配。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完工了,那你就异想天开了,编辑拍片的过程中,小卷可没闲着,一边要看模特换衣服时候不要让口红蹭到衣服,一边又要记录着模特每套服装的价钱,新人小卷完全手忙脚乱,很多价钱都没有记上,被编辑骂得狗血淋头,小卷默默地难过了起来。

一天的拍摄让小卷心力交瘁,晚上回家想睡个好觉,编辑的一个电话让小卷完全没有了困意“你这个服装是怎么搞的?怎么有这么大的一个油渍?”小卷回想起来,模特换衣服的时候好像没有看到,蹭到了什么东西让衣服粘上了油渍,惊慌的小卷问编辑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赔呗”,编辑砰的一声挂了电话,坐在床上的小卷默默的掉下了眼泪。刚刚两天,已经让小卷近乎崩溃的状态,和她幻想的时尚工作完全两样,到底是自己的梦想出了错,还是完全被电影迷惑?真正的时尚工作者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

篇5:大学生编辑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目的主要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习工作,通过实习体会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差别。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兴趣所在,最终给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定位。

我有幸到太平洋亲子网编辑部实习。该网站是太平洋科技发展集团旗下“太平洋专业网站群”的第五个专业门户网站。太平洋亲子网以专业母婴、育儿、亲子互动门户为起点,秉承做最专业的中文育儿网站的宗旨,传播快乐、成长、分享的理念,打造集资讯、互动、导购三大功能的强势亲子专业媒体, 具有极大的品牌影响力及商业市场价值。短短时间内,太平洋亲子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快速成长,不断创新。

太平洋亲子网前身为太平洋女性网亲子频道,自201X年3月上线以来,随着频道内容的不断丰富,在众多频道中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忠实用户数不断增加,访问量节节攀升。

我的岗位是实习网络编辑,其实网络编辑是指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内的网民进行信息发布,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网络编辑的工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集素材,进行分类和加工;

2、对稿件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审核以及监控;

3、撰写稿件;

4、运用信息发布系统或相关软件进行网页制作;

5、组织网上调查以及论坛管理;

6、进行网站专题,栏目,频道的策划以及实施。

而我的主要职责是听从带我的编辑的安排,负责论坛的管理,帖子撰写,论坛首页更新和组织线上活动的发起等等的工作。工作大多都是很琐碎的,但也是很重要的。

开始实习的时候,我的工作很轻松,负责带我的编辑,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师姐,她首先让我熟悉一下太平洋亲子网的论坛模式。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很简单,对论坛的线上活动进行汇总,方便网友的查找。于是我每天就开始工作便是逛论坛,找活动。所有事情开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简单。但随着工作的日子越来越多,我的工作也变

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了。其实网络编辑的工作看起来很轻松,但实际上却不然。为了网站的点击率,太平洋里的编辑们常常都需要加班的。

经过一周的熟悉,编辑开始让我撰写帖子。我第一次写的帖子是关于信用卡的汇总推荐的内容。我看着编辑师姐给我的要求,楞了一下,我心想从来都没用过信用卡,怎么写啊?但我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务,便开始在网上浏览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当我写完了,自信满满地给编辑看的时候,却被告知帖子完全不合要求,要重写。师姐告诉我信息那么多的帖子网友是不会看的,他们想知道这些信息会自己去查找,而且我们写帖子要想清楚帖子给谁看的。我看着自己花花绿绿,内容堆砌的帖子,感到有点灰心丧气,努力得不到认同的滋味真不好受啊!但是,后来编辑师姐鼓励我,一开始是写帖子是不容易的,因为常常要写的内容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她叫我多与她沟通,有什么不懂的就要找她。所以我在写帖子的时候常常找她帮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马上改。后来,我写的帖子终于可以挂上论坛推荐了,看着它的点击率一天一天的增加,感觉真满足!

除了写帖子以外,我还要写论坛帮助文档和进行论坛主页的活动每周更新。这两项工作其实也是不易的。写论坛帮助文档的时候,我几乎浏览遍了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帮助,除了借鉴其他网站的论坛帮助,还要编写出一个有太平洋亲子网论坛特色的论坛帮助。从论坛简介,论坛规则到论坛的操作技巧,都要自己一点点地总结归纳和编写。论坛帮助文档的编写是我其中之一的任务,而另一个任务是论坛

活动的主页更新。而做网络编辑,除了基本文字知识,最重要的是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其中dreamweaver、photoshop是最基本的。主页更新的任务要求我要对网友上传的图片通过ps进行编辑才能更新在首页上。因此,对ps略懂皮毛的我,必须一边工作一边认真学习photoshop软件了。在太平洋工作,我有很多的新尝试,也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经历,我对网络编辑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首先,网络编辑的摘录工作是无可厚非的,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是信息获取的合法渠道。但是,网编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简单复制粘贴,我们面对海量的信息必须重新加工整理,才能进行发布。可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要每一个编辑都对每一条信息做细致的分析,做好文字与观点的把关,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走马观花的阅读是网编必须具备的素质。而网编唯一可为的所谓“自己的思想”便只有在每条信息的标题上下功夫了。而且这个标题的拟定偏偏是自己不能随心所欲,投其所好的。

其次,一定要抓住热点,焦点。网民喜欢看什么,关心什么。这要求网络编辑一定要对新闻敏感,关注国内外大事。不仅仅包括国家大事,花边小道消息也要做,还要让它名正言顺,不能是不见得光的地下情人。

网站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流量,看的人多了,网络编辑的工作才有意义,后面的工作就更好开展了。如今上网,不管是门户也好,专业网站也好,网站的内容就是卖点,对内容的要求是速度快,内容新,数量大。这关系到页面的点击率,广告的购买力。因此,网络编辑的工作压力也是很大的,任务也是很艰巨的。

除此以外,对这几个月的实习经历,我还有很多的感悟和体会。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打开视野,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实习更为重要,因此,在201X年4月7日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的专业实习。通过实习以了解社会、了解编辑业的情况、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通过实习熟悉和掌握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走向社会,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为今后的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

201X年4月7日——201X年5月7日

河南

#有限公司

在####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我经历了采访、写作、排版、校对的过程,用亲身实践的方式,巩固了课本中的知识。此外,在闲暇时间还会帮办公室同事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比如图片的下载与制作、校对等。

我这次的实习单位是####公司编辑部。实习总指导老师是王主任,实习期每个人都安排有帮带老师,帮带老师安排每天的任务,以及检查任务的完成效果,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最初的一段时间,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公司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老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还有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成绩和教训

记得第一次采访是和王主任一起去的,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采访。这次和王主任一起去,我知道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可以肯定自己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到了采访地点,王主任向学校领导做了简单介绍,说到我时,他说这是我们公司的实习编辑。这让我感到很荣幸,别人已把我当成了一名工作者,而非一个不懂事的在校生。采访大概用了三小时的时间。回来后王主任让我写篇简讯。虽然简讯对我这个大学生来说是小事,但当我把稿子交上去的时候还是被批的一无是处。就连最基本的地点也写得不够准确。王主任说别看简讯简单,但想写好也不容易,它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名称要求要精确,不能出现错误。做编辑,语言一定要严谨。还有,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随手记下你看到的东西。

实习期间也有单独外出采访的机会。其中一次王主任给我们安排任务,让我们每个人去一所学校采访。采、编、写全过程都是自主安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检验自己实力的机会。此次采访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首先,采访中语言不够流畅,也许是前期准备不足的缘故吧,访问起来问题之间衔接不好。其次,对采访的进度难以把握,不能及时将被采访者的思想锁定在预设问题上。对于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好。不过整个采访还算顺利完成了。

除了常规的人物访谈采写,我还参加了编辑工作的具体操作。编辑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它对排版的要求很严格。一般一个版面要有三幅图片,这也是他们俗

称的“三足鼎立”。这样才能撑起一个版面。版面不能太挤,这样读者看起来会觉得吃力。也不能太空,否则会让人觉得没内容。

这次的实习我收获很多,在帮带老师的指导下我所编写的栏目多次直接运用到彩信中,也参与到上级部门彩信的审核过程中,从中了解到更多本行业的有效信息,为以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校对工作是一项细活,校对时一定要细心,还要有耐心,不能漏掉文章中上出现的每一处错误。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需要各个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制作部门。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得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此外,通过实习,我还认识到了以下问题:

1.任何一份成功的杂志都需要一个准确的读者定位。我觉得,给杂志选择读者群就好像给种子选择生长的土壤,只有根据种子自身的生长特点,准确地选择最适合其生长的土壤,种子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健康的成长起来。

2.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刊物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认为,编辑自身除了要有专业的学识和广泛的知识外,最关键的还是应具备人文主义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编辑进行稿件选编不仅要紧扣刊物的市场定位,同时要注意舆论导向和对读者高尚情操的引导、培养。

3.通过实习,我还感觉到,最理想化的报道应该是中性的、人性化的报道。编辑不要参与其中,进行中性的报道和分析,最大程度的展现事实和背景给读者;要人性化地报道,避免主观偏见和偏激的修辞,留下足够的空间给读者自己去进行思考和评判,从而形成真正的源自于民众的舆论呼声,以此来反作用于社会。我认为,这种舆论引导过程是最理想的。当然,这种观念也是建立在对受众的独立认知能力的信任基础之上的。

4.在实习中,我还认识到,刊物要多记录“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的事,和发生在不平凡的人身上的平凡的事”,这也是人性化的报道的另一个方面。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实习的时候,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师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呢等等吧!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安”,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编辑们以及其他实习的学生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编辑们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部门时,他们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识,所以跟编辑们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

通过沟通了解,主管以及负责中文内容的编辑我我有了大体了解,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知识。在对故事以及资讯的编写工作中,真正学到了教科书上所没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甚至在实践中推翻了书本上旧有的不合实际的知识,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此外呢,还多次参加了威盛的几次员工活动,例如拔河比赛,篮球赛和爬楼梯比赛等,在活动中增强了团队配合意识,对外企公司的管理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嵊州电视台实习报告

在嵊州电视台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见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许多以往从未见过的场面,把为人处世之道和专业攻略之术深深体会了一遍,这为我将来走出社会跨出了重大的一步,令我印象深刻。

在开始的两天里,那里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的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了解了新闻中心,在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引用老师总结中的一段话“重视镜头,用画面说话;用好话筒,用声音说话;跟拍进程,用情节说话;选好视角,用思想说话。”就可以很好的说明什么是电视新闻的好写法。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稿子写的普遍冗长,这是在以后的写稿过程中要改进的地方。

在第二个星期的实习期间,这里的老师指点我,让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比较一下,找出给我启迪的东西。这个星期我开始了新闻制作的实习,新闻的制作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一是因为它短,二是因为要求没有记录片、专题片那么严。在台里,新闻一般都是用线编。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播音的不再是只会读稿了,同时也需要会采写新闻。通过这次招聘演练,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完善自己。

第三个星期中,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在记者业务方面,我懂得了不同的题材新闻的写作方法。新闻写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多练习。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告诉我必要的设计圈套还是需要的。还有我觉得这个社会弱者还是比较多的,需要的帮助的人也很多,这让我觉得做记者能帮助人的自豪。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的一些不光彩的层面,社会复杂的层面,有些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改变的。怎么样在之间做好平衡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每个记者考验,我想这也是我要慢慢积累学习的。!

第四个星期的实习计划是学做新闻专题。新闻专题是比较详细和有一定深度的报道,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很难单个人去完成的,所以工作时的分工协调是很重要的。老师告诉我这里面的核心人物就是电视编导,能够有很好的组织能力。电视编导有主要的三个工作任务:首先是进行节目策划。电视编导确定主题后需要收集文字资料,图像素材进行初步的策划,做好主持人、摄像的部署安排。新闻专题是有一定准备的,它不是扛着摄像机去现场就能解决问题的。一些人物的

采访稿都要做好设计。接下来就是带领并协同摄像记者完成前期图像素材的拍摄,人物同期声的采访,要做到素材详尽全面,但又要节省,保证拍下来的都是有用的。然后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撰写解说词。在地方电视台人少,一个新闻专题部就五个人,所以能调配的人不多,电视编导也不是固定的一人,专题的题材谁想出来的,在某题材上比较在行的,他就可以是编导,这里的老师有很多都是一人兼多职的。在学习做专题期间,最锻炼我的就是耐心,要一个个画面的核对编辑无误,编完之后还需要给台长审片,有时候编改就需要七、八次。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实习的三个月就结束了。回想这三个月的成长经历收获还真不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是新闻这一行业必备的素质之一,在实习阶段我们就能感觉到这句话是真理。对所有的实习生来说,实习就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接触一大群完全陌生的人,和这群人工作在一起,而且还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把他们工作经验说出来。这群人还是一个小的群体,面对实习生的还有这个几乎陌生的社会生活,要接触的不是几个群体而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在这个社会中,一群步入的实习生就像是牙牙学语的婴儿,充满好奇,充满疑惑。

在电视台的日子,每天都要看到陌生的面孔,不经意间从身边走过的就可能是这个电视台的主要负责人。我们的言行不仅影响我们的实习生活,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形象。这些细节透露出的个人修养问题是我们搞好人际交往的首要问题。

实习生要把自己融入所在的生活圈中,工作之余,与老师多交流。语言这时是增进彼此间感情的最有效工具。人人都需要别人了解,人人也都需要了解别人。找到彼此间的共同点,才能把自己很好的融进去。

之前早就听说过电视台工作的劳累和辛苦,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果真如此。况且拍摄只是电视台工作前期的一个环节,拍摄完以后还要用电脑将带子采集出来再进一步做后期的剪切编辑合成,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往往拍摄了几个小时的片子要剪辑其精华的部分拼贴在一起,最后只剩下简短的几十分钟。这其中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然后还要编辑音乐、配音、上字幕,做完这一集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完成进度,其中几天同事们几个好几次晚上下班都七点多了,而且碰上比较忙的周末晚上还要忙着准备去拍摄其他节目。即使是这样,同时在劳苦中收获并快乐着!

人有时可以伪装自己的面目、自己的心,但是真诚的力量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在进入新闻中心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细心地记下了老师的名字,每每上下班时候,总会喊上一句: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在与同事们交往中我真诚地向他们虚心请教,并与他们打成一片。由于是不同专业的我们秉着真诚彼此沟通交流,互相学习,收获颇多!

工作上,在电视台的几位老师面前,我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小字辈,但我觉得对待工作我们,不应该论资谈辈,有意见或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在刚开始老师剪辑片子时,总是会征求下我们的建议,我会很客观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说出来,看到自己的建议有时候被采集运用,我的心理面也是特别的美,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真诚,让我走出了显示了自身的价值的第一步!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在电视台工作,学会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电视台的几位老师都不是专业出身,以前没学过扛摄像机,也不懂得编辑剪片。他们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到现在,不是因为学会了摄像技术和剪片技术,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样选取镜头,知道怎么把片子剪得精彩??其实,后期剪辑的技术很好掌握,但是关键是当我们面对眼前一大堆的素材时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在后来我初步地自己剪辑片子时,我的缺点就逐一表露了出来,我只是简单地把一些拍的平稳的镜头对在一起,对好口型声音身体动作,再稍加上一些过渡时的效果,简简单单地就做完了。后来自然地也得到老师给指出的一大堆毛病,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自己的创意,少了创意画面就凸显了太多的平庸俗套,就不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

通过在电视台的实习, 认识到专业知识的不足。平时的学习中自己大多都是对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质性的锻炼实习,这样很容易造成自己眼高手低的毛病,理论与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脱节。对平时常用的几门软件,以前学起来只是浅显地接触皮毛,大多都是浅尝辄止!实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对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除此以外还应该多涉猎学习一些专业基础课以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紧紧局限于专业课程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是在镜头前和被采访者的沟通还是在背后和人们的沟通都非常重要,有助于记者更好的掌握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才会得到更及时准确的报道,才会出现优秀的新闻。

新闻不是坐着等出来的,是靠双脚走出来的。主动的去采集新闻,做任何事情都要主动,任何让自己得到成长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主动去寻找、发现、请教,且事无巨细。诚意,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

勇敢面对错误,错误是大树枝繁叶茂最好的肥料。任何错误都会比之前的成功更记忆深刻,错误是完善自我的良方。

篇6:记者编辑大学生实习报告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 “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星级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

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可是我总不能说:“不好意思,没有”吧?这样的不安之下,耳边一个声音响起:小姐,请问可以交换一下名片吗?转过头,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刚刚发完了……

篇7:大学生网站编辑实习报告

在这几天里,有所得也有所失,我逐渐习惯了上班,逐渐习惯了把上班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按点早起,吃早饭,习惯了穿正装,像这里所有上班的人一样,习惯了在小汽车和公交车、脚踏车和摩托车,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之间穿梭,并保证不碰到他们的衣襟一角,不和任何人有发生口角、争斗和说笑的机会。

有人向我抱怨实习工作的无聊和枯燥,有人向我抱怨实习没有工资,有人因为没有找到实习单位而怨天尤人,甚至有人半途而退......我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很平凡的一个,我也曾抱怨过,也曾因为找不上实习单位而怨恨过,也曾为雪片般发出去的简历得不到回复而暗暗心焦过。现在是平静的七月的下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平静如同这里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树木,在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奔波,像所有刚走出校门的人一样,在定量的工作面前学会了平静地看待这一切。我会默默地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在电脑这个最忠实的伙伴面前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的时间,在定向的压力和窗外喧嚣的吵杂声中,我一件接着一件地、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感到与从前真的是告别过了,起码在心态上,我觉得自己每一天都在成熟。因为有所向往,在挣扎和内心的抗拒中,我服从着冥冥中命运的安排,在一件事情上饶有兴味地坚持着、痛苦并快乐着。

有人告诉我说,实习就是给人做无偿服务的义工,就是为他们做着他们早已做过而现在早已经做腻味了的事情。我不敢说自己是否就是那样的人,甚至这实习的本身,是否也在向我们暗示一些什么东西:无论自己做过的还是未曾做过的,你都要慢慢地平静地适应这一切。在这种半饥半饱的精神状态中,我想起了生活。是否就是因为我离生活太近,所以我才离自己太远;或者生活欺骗了我而我尚不自知,依然在自欺欺人地为他人作嫁衣裳?我不知道,我想起了普希金的诗歌,想起了他的鼓励和温情脉脉的关怀,虽然他已经远去。

在流放的日子里,普希金遍尝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和艰辛,在这样一种沙皇监视的囧境之下,他为穷人而歌,为自己不曾泯灭的诗心而歌,在冰天雪地的行走中独自面对太阳每天升起的拷问而歌。在这样简练而朴实的诗歌语言背后,有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有他对苦难认识的深刻和对心灵家园的坚守,也许他一辈子都是党派斗争和婚姻不幸的牺牲品,可即使在这样一种艰难的生活中,他依然散发着自己对理想对朋友的关怀。是啊,我的朋友们啊,相信吧:“面包会有的/ 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面对人生,面对生活,我们往往会在这种直接和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太阳底下像苍白的远方湖面上的水鸟一样不知所措。而今天,我所要说的,是我自己的故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所感受的点点滴滴,我愿意把它写下来,和各位一起去分享这人生中应该或者必然所经历的,愿在这种成长中,让你们也能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平淡,或者生活会欺骗了你,或者是你欺骗了生活。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助人为乐,自己快乐。是的,我感受到了。原来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以如此平凡的方式去帮助他人,并在这种互助中感受到人世生活简简单单的快乐和幸福。

篇8: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工作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1]。我们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每一位毕业生在毕业前需经历一个实习阶段, 并填写实习周记和实习总结。实习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 温室里种不出万年松”, 而只有实习实践才能让千里马奔腾, 万年松屹立, 才能让大家学以致用, 真正的成长成才。

1 学生实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一般大部分同学从上学以来基本上都只是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 所以在实习期间, 同学们会碰到许多问题, 或因身份的转化, 或因所处环境的变化, 使得同学们可能会在思想上、情绪上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和波动。那如何适应实习环境, 进入工作状态, 这需要我们克服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首先是环境变化的不适应问题。大家从学校走向企业或社会, 从原来一个相对狭小封闭的“小圈子”进入开放的社会。在学校以学为主, 而企业则以“真做”为主[2]。在学校大家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进行业余活动, 而工作以后可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由自己安排了。

其次是身份转化的不适应问题。由以前的学生变成了准职业人或社会人, 由于对工作的适应性还较差, 或难以承受劳动的强度, 或不善于与人交往共事, 或不习惯企业严格纪律的约束[3]。身在企业, 心为学生, 两重身份不能合二为一, 导致同学们在情绪上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

最后是安全问题。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安全问题。电烙铁焊接也可能会不小烫伤自己。在生产车间或者施工现场若是操作不当也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 如交通安全, 饮食安全, 住宿安全等等, 这些都值得大家小心注意。

2 如何解决或者避免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认识到这些问题后, 那学生在实习期间该怎么做, 怎么来减少或者避免这些问题呢?

2.1 明确实习目的

实习是安排学生离开学校走入生产一线, 进行的一次实践锻炼;是为更好地培养同学们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是大家从大学生活切换到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我们通过实习, 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处于工作状态, 可以了解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也可以磨练和增强大家的岗位责任感, 增强工作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为今后的就业和自我发展奠定基础。

2.2 端正实习态度

面对实习工作, 有些同学可能认真对待, 但是部分同学还是存在一些焦虑和紧张的心理, 觉得自己在大学里什么都没学会, 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单位里的工作环境, 能不能处理好单位里的人际关系等等。也有可能部分同学觉得实习就是去单位里玩一下, 混一下, 或者是形式一下, 并不认真对待。以不同的心态对待实习, 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可能有些收获累累, 自我发展良好, 而有些却纯粹是消磨时间, 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实习中, 我们要消除焦虑、紧张、消极的实习心理和态度,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同时要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夫,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这样的心态。将实习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 当作一份正式工作去对待, 将自己看成一个职业人, 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这份工作。

2.3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唐骏从刚加入微软时普通的程序员, 仅用7年的时间就成为微软中国区总裁。他是唯一一位3次被授予微软公司最高奖———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和杰出管理奖的员工, 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微软 (中国) 公司终身荣誉总裁的人。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勤奋, 他说:“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 勤奋到我自己都会感动。这就是我的全部秘诀。”或许我们做不到像唐骏那样的勤奋, 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做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不迟到不早退, 兢兢业业工作, 好学习, 肯钻研, 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实习过程中, 也可能会遇到被安排做一些扫地、倒水、打印等一些杂活, 有些同学或许不屑一顾, 其实这些看似很小的事, 却是在锻炼你, 领导会觉得, 如果这么小的一件小事你都能认真对待, 那由小见大其他事也能认真对待, 觉得你是值得委以重任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谦虚上进、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企业, 被企业所认可。

2.4 保护自己, 及时解决问题

实习前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签订各种实习协议, 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我们在实习工作中可能还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比如经常无条件加班, 实习单位有用工不当的地方, 或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或矛盾时不要一直藏在心理, 任其滋长, 要及时与学校和实习单位沟通交流, 及时将其解决, 否则矛盾将会逐渐激化。当然我们也要严于律己, 做好自己,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谨言慎行, 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 开开心心工作, 顺顺利利实习。

2.5 实习中认识自己

在实习中, 可能很多人会发现所做的这份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所以大家可以通过实习, 找准自己的位置, 明确自己适合做什么, 是适合做行政、做技术、做销售还是做其他工作?明确自己所想要的, 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但你若仍旧是在实习时, 还是要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善始善终, 给企业留个好印象, “散买卖不散交情”, “买卖不在仁义在”, 为自己留条后路, 同时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下一步行动计划。

3 总结

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同学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4]。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 同时希望同学们在实习中更好、更快地成长, 为自己毕业后的远行, 做好扬帆起航的准备。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重要性, 分析实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分析了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或者避免。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就业

参考文献

[1]葛伟.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认识的几点考虑[J].管理方略, 2013.

[2]韦林.努力改进工学结合中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中国职业教育, 2007, 10 (286) :30.

[3]黄会雄, 丁良.南高职毕业生毕业实习的思想教育研究与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 2010 (1) :92-94.

篇9:记者实习编辑工作实习报告

我们副主任说,做产经新闻,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熟悉这一行。很显然,我的实习期没有那么长。可是,我绝对不甘心只是这样默默无闻。每天强迫自己浸泡在 财经网 , 轻工网 ,关注的全部都是那些枯燥的轻工新闻。这期间,我确实有过动摇。因为,面对当初去出版社还是报社的双重选择,我放弃了名气更大、待遇更好的轻工出版社,只因为,不想单纯的坐在办公室,只因为,心中的记者梦。纵然和我大学四年的英语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依然坚定的来了。但是当我面对所有在学校我没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时,我也确实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去实习之前,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一次都要从头开始,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你,在这里,曾经的荣耀并不属于你。这样的心理暗示却依然没能阻止我最初的心理落差感。这种落差,在当时,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孤独感。还好,我的孤独感并没有持续太久。

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也不确定,未来的职业与理想,与专业有多远,有自己的喜好有多少的差距。但是,两个月不到的实习,给了我一份对未来的期许。纵使自己并不喜欢,纵使自己并不擅长,纵使与专业毫无关联,我依然可以去做。而且,只要我愿意,我依然可以做好。

记者实习编辑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篇3

在这实习的期间,使我的生活很充实,自己感觉很快乐。衷心地感谢栏目组里老师们的的指导,让我我从每个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这会是我一生的财富。

一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心理更加成熟稳重,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次走进办公室,给我的感觉是每个人都那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实习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辛苦和压力,充分了解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同时,我见证了节目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感受到了什么是专业态度铸造职业辉煌。

和第一天来报道的时候一样,当我实习结束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学生,但唯一不同的,是我心间增添的那份对新闻工作的喜爱。或许以前,我更多的是把新闻当成一个专业来学习。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学会了思考,让我更加的现实化,我未来的努力也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下一步该做什么。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 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 ,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近三个月的实习结束了,虽然实习时间很短暂,但是从中我却已经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这次,通过学校的介绍,我来到武汉电视台新闻中心实习,部门为《百姓连线》栏目组,《百姓连线》是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它专门报道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

刚开始,也就是头两三天,我可以说是在大喜大悲中渡过的。还记得踏进电视台大门的那一刻,我是极度的兴奋,满怀着憧憬,准备接受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可是当听到我的工作是接电话做记录时,我傻了眼。实在很难相信我的身份是 接线员 。因为电视台的指导老师指着一个长桌上摆放的十几部电话告诉我们说: 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的阵地了,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接这些热线,并要将观众的暴料、投诉、意见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对待观众要客气有礼貌,哪怕对方只是无聊打得好玩。 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发扬阿q精神,自我安慰。可是谁知道,当后来当这些电话同时响起的时候,我们(实习生)手忙脚乱的情景更是令人自嘲,难以想象就连自己瞧不上眼的工作竟然做得有些吃力。那几天我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以接电话的方式,处理热心观众的报料和投诉。而我却分不清哪些报料是有价值的,哪些没有;哪些投诉有必要建议观众第一时间找相关职能部门妥善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媒体介入从而发挥舆论力量的,没有经验的我就一股脑儿地将每一条信息向记者反映,幸好得到多位记者老师的指点,让我在实践中一点点的学习,一条条的处理。

上一篇: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模拟试卷二下一篇:相声、小品大赛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