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2024-07-11

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通用15篇)

篇1: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直线运动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篇2: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法之一: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58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3、分类:

(1)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篇3: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一、必修模块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1》和《物理2》是共同必修模块, 也是为学生设计的, 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 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它的主要内容是力与运动 (简称为力学) , 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学习, 不但能了解并掌握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还能通过物理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 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过程, 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 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也为进一步选学物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原大纲版教材的章节结构对比

从课标教材和原大纲教材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课标教材的编排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框架, 特别是将大纲版教材中的“直线运动”细分为两部分, 并且放在第一、二章, 这样的安排缩小了初、高中物理之间的差距, 降低了初中和高中之间的台阶, 妥善地解决了由初三向高一的过渡问题。像这样正确分析新内容与学生已有认识之间的落差, 帮助教师搭设合适的教学台阶的编写思想和编写艺术在实验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现仅列举“矢量”一例加以说明:

《物理1》的第一章第1节先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接着通过“思考与讨论”, 初步领悟矢量相加具有特殊的规律 (笔者在教学中回避了平行四边形定则, 而称之为“几何”法则或作图法) 。《物理1》的第三章第4节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两力合成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物理1》的第三章第5节得出矢量相加的法则, 继而对矢量进行科学的定义。接着, 通过“说一说”栏目进一步深化矢量相加的法则《物理2》的第五章第6节通过又一次运用矢量之差求曲线运动速度的变化量, 使学生对矢量的认识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课标实验教材栏目设置多样, 内容丰富, 体现出选择性和开放性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除了传统的“正文”、“问题与练习”、“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外, 还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栏目, 如“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科学足迹”、“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 ”、“课题研究”、“课外读物及网站推荐”等。与原大纲版教材栏目设置及安排数量的比较可以见下表:

“说一说”既有利于巩固和深化理解知识, 又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激发探究欲望;“做一做”把我们的物理教学从课本、课堂、实验室扩展到家庭生活, 使物理走向了社会,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让学生亲切地感受和亲密接触奥妙无穷的物理世界, 在物理学习中酝酿了创新意识;读读“科学漫步”、“科学足迹”, 找寻科学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STS”栏目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与生活、社会联系的思考, 充分领略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人文精神。

总之, 这些栏目的设置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使教师能够教得生动, 学生可以学得主动, 使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真正实现交互, 从而全面达成三维课程目标。

四、课标实验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精神贯穿始终

为了将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移, 改变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途径的状况, 使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尽量融为一体, 课标实验教材安排了几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案例, 例如,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等, 并且把探究实验由过去的独立设置转变为有机地嵌入教材, 使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尽量融为一体。课标教材虽然没有专门设置“探究”栏目, 但在许多栏目中都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像“演示”和“实验”栏目里只写用什么器材, 进行什么操作, 注意观察什么, 而不把实验的现象写出来, 更不写由此得出的结论, 这些编排都是为了突出科学探究的本质, 避免对探究产生“行而上”的认识。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在进行高一物理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深深地感到科学探究被当作一种精神自始至终地贯穿了高一物理的整个课程。新课标指出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进行探究是学习“怎样进行探究”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 教科书在第二章第5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 (见物理1的第二章第6节) 中展示了前人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科书以醒目的大黑体字方式给出了伽利略研究的线索:绵延两千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设→可检验的结论→实验验证→……但这绝不是科学探究的固定模式, 其实科学探究并没有一定的模式。新课标给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七个“要素”并不是七个“环节”, 环节缺一不可, 缺了一个环节锁链就要断裂, 而要素只要存在一些就能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正如2006年11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省教科所、市教研室等有关专家来我校开展高一物理“新课程改革”调研工作的座谈会上物理教材编委张颖和省教研员梅小景指出的那样:“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断中, 有一两个、两三个科学探究的要素, 它就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不一定要七个要素一应俱全、把科学探究的要素程序化, 特别是没有实验的教学片断照样可以充分体现探究精神”。例如, 在《物理1》的第三章的第1节引入强相互作用之前有一个“说一说”:质子带正电, 但质子却能聚集起来构成原子核, 根据你的推测, 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学到这里时会想:是啊, 我在初中时就知道原子核里有质子, 质子带正电, 还知道“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有想过?难道质子之间除了相互排斥的静电力之外还有别的力……这些思考的过程里面有提出问题, 有猜想和假设, 有简单的分析……它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虽然没有实验, 但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会形成质疑的习惯, 不断提高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像这样体现科学探究精神的例子在教科书中俯拾即是, 这里不一一枚举。

其实, 多数探究活动都不会包括所有七个要素, 例如, 有些探究活动不一定包括实验。我相信谁都不会否认爱因斯坦的工作是科学探究, 但谁能找出他亲手做实验的证据?更不用说那个全身瘫痪、躯体瘦小扭曲、头部歪向一边的史蒂芬·霍金了。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指实验可以为物理学提出问题, 而且物理学理论的正确与否最终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 但不是说每个物理学家都要做实验, 更不是说高中物理的内容都要通过做实验才能得出来。笔者认为, 体现新课标, 落实科学探究精神既不能搞激进的形式主义, 也不能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 更不能以安庆二中目前处于基础建设过渡时期的实验条件滞后为由而拒斥新课改。

过去的教学方式基本是“老师讲, 学生听, 学生练”, 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全盘否定过去, 笔者认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老师还要讲, 学生还要听, 还要练, 但是在讲、听、练的过程中, 我们提倡“独立思考, 同伴交流, 师生互动”。教科书以探究的方式讲述物理内容, 教师通过智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知识, 并逐渐习惯于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 一天天, 一年年, 长此以往, 我们的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从最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做出解释, 这不正是科学探究的精神吗?

五、课标实验教材版式新颖, 版面设计图文并茂, 形式活泼

课标实验教材版式新颖, 16开版面, 大气端庄, 每页都留有适当空白, 用以配置图表, 彩色图片和旁批等, 使整个版面图文并茂, 以直观的方式传递着大量有效的信息。为了突出重点, 用不同的字体区分不同的内容:正文、实验、问题与练习等;在重要的公式、定律和演示实验下, 铺设彩色封底。与以往教材相比, 课标实验教材还首次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采用中英文双语版, 使学生明白了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缘由, 如力 (force) 用F表示, 加速度 (acceleration) 用a表示, 等等。

当然, 我们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 课标实验教材并非尽善尽美, 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物理1》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定义有失科学性 (参见物理1的第四章第7节) 。再如,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三个概念在教材 (参见物理1的第一章第3节) 中的表述显然有失严密性。又如, 物理量符号的使用仍不能统一, 速度 (velocity) 和速率 (speed) 都用υ表示, 不便于区分;而位移 (displacement) 的表示则又是几改几易, 在第一章用Δx, 在第二章用x表示, 在必修部分的第五章又用l表示, 尽管更改在对应章节的过渡文字中有暗示, 但对学生来说, 还是让他们感到困惑, 等等。当然也还有一些印刷错误, 如《物理2》的第一宇宙速度 (first cosmetic velocity) 中的cometic是指化妆品, 正确的应该是cosmic,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篇4:浅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

关键词:贴近生活;注重基础;激发兴趣;丰富全面

新课改的实施首先会在教材上体现,教材的更新是为了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改变旧的不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汲取必要的物理知识。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教材应该在教材编排上下足工夫,不仅要体现出教材内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更要注重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效率。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有以下特点:

一、导学部分贴近生活实例,让学生有想象空间并对本节课程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弹性势能的学习中,导学部分给出的就是一幅图片,图片描绘的是一个人在拉弓射箭还有一个人在用力拉橡皮绳,这幅图片可以让学生迅速联想到生活中切身体会过的相似东西,这就使得学生对弹性势能的存在和形式有了一个更加形象的认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学部分的简易有趣就提起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极大兴趣。

二、在课程目标上,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详细的概念,力求做到难易结合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水平

教材内容的编排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顺序,以物质、运动和能量为三大部分详细展开,物质部分的学习与引入和初中的物理知识体系接轨。比如,在完整地学会物质部分后引入以物质为载体的运动,任何物体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在运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还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在详细地给出参照物 的概念后,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吸收知识。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偏科的现象。

三、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参考案例针对性强,易激发起学生的自我研究和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学生获得的扎实的理论知识需要实践去证明、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即物体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竖直落下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塑料球和铅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的实验,在保持它们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材中还给出了让学生自己练习观察记录雨滴从屋檐下落的参考案例。这种针对性强的参考案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案例合理并且人性化,鼓励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和实践。

四、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问题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题型丰富和全面的特点

教材课后的问题与练习多以问答题、简述题和计算题为主,并且题目内容与本节课程的内容顺序相同,可以让学生针对性地练习自己的薄弱环节。同时问题与练习在立足基本的物理基础知识上逐步增加试题的难度,层层深入又让学生在不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比如,有的章节的问题与练习结合了两节课程的内容,比如在力的学习过程中有两节是关于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在力的合成的问题与练习中穿插着力的分解的知识点,这些试题必须结合力的合成和分解才能正确地解答,这样就帮助学生成功地将两节内容串联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会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区别与联系,再遇到相似问题时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总而言之,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它以学生为本,利于教师不断创造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让教师在教材的帮助下形成最佳的教学模式,并且学生可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物理知识。一本好的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就是一盏指明灯,为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进程指明了方向。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教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摒弃了传统应试教育教材的弊端,并且符合新世纪下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项红专.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科书中的科学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8(4).

[2]孟芳,郑修林,刘春兰.人教版与沪科版两种高中物理教材比较浅析:以“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内容为例[J].硅谷,2009(22).

篇5:初中人教版物理总复习重点资料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二、熔化和凝固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 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 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6)FG 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三、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很快就干);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4、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液化);压缩体积(生活中、生产中、工作中的可燃气体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雾凇、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篇6:人教版八上物理复习资料

l 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l “B超”

l 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

l 超声波探测仪

2. 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等。

3. 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l 计算公式:s=vt/2(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

l 应用:回声定位、圜丘等。

l 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 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 m)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篇7: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有哪些

2.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激光准直等。

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 显示光路的方法:

① 让光线通过烟雾。

②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③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6. 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108m/s=3×105km/s。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篇8: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篇9: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关键词 机械运动 教材分析 修改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用类比法推测弹性势能

教材(第60页)这样表述:“在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时,可以参考对重力势能的讨论,……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被拉伸的长度l有关。”[1]显然,教材力图引导学生把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进行类比,从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类比得出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被拉伸的长度l有关。然而,教学中把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进行类比是否恰当值得商榷。类比是人类认知方式之一,类比认知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只有对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存在相似性有所认识,才能根据已知事物的属性特征,类比得出未知事物可能具备的属性特征。事实上,弹性势能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概念,并不了解弹性势能跟以前学过的重力势能是否存在相似,因此也就不可能按照教材的引导,把重力势能跟弹性势能进行类比,从而得出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被拉伸的长度l有关。显然,教材引导学生用类比法推测弹性势能由哪些因素决定,会因学生缺乏双方相似性的认知而不能展开类比。

2.判断动能表达式的依据

教材(第72页)这样表述:“w=1/2mv22-1/2mv12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1/2mv2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因为这个量在过程终了与过程开始的差,正好等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所以1/2mv2应该就是我们寻找的动能表达式 。”[1]这段关于动能表达式的判断比较模糊。原因在于教材所说的“因为这个量在过程终了与过程开始的差,正好等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是阐述了功能关系,而“1/2mv2”究竟是什么能,还应该从表达式的物理量构成和单位来判断:其一,1/2mv2中包含了动能因子m和v;其二,当m单位取“kg”,v单位取“m/s”时,推得1/2mv2的单位是“J”,与能量单位相符。所以1/2mv2是动能表达式。总之,单纯从功能关系出发不可能作出确切的判断。

3.预设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的前提

教材在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第76页)这样表述:“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关系?这里以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为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讨论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1]教材显然把“我们讨论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作为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前提。然而这是不妥的,原因在于这个前提的出现割断了与教材演示实验的联系。教材在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开始,就已经设置了细线悬挂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的演示实验。对实验进行分析可得到:(1)小球受重力、拉力以及空气阻力的作用。(2)只有重力与空气阻力对小球做了功,重力做功使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发生转化,空气阻力做功使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据此可以提出这样的推断: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这个推断是否正确,无疑就是接下来要通过理论推导来论证解决的问题。然而教材却声明“我们讨论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这显得有些突兀,使得演示实验分析与推断论证的衔接失去连贯性。

二、修改建议

第一,采用实验方法探究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如图1所示,用小木块A压缩一端固定的弹簧,放手后因弹力做功小木块被推出一段距离,弹簧压缩量越大,小木块被推出的距离越大,利用功能关系分析可得弹簧压缩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改用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再次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弹簧劲度系数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此实验所用器材简单,操作便捷,可在较短时间内判断得出: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簧的形变量x和弹簧劲度系数k。

第二,判断1/2mv2是否就是动能,教材应增加相应的提示,如“可以从表达式的物理量构成和单位来判断”,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做出确切的判断,加深对动能表达式的理解。

第三,把教材中“我们讨论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这句话,改为论证实验推断的表述。如:“通过演示实验分析我们得到这样的推断:在只有重力做功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这个推断是否正确,可以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如此表述使演示实验与推断论证保持了研究思路的连贯性,同时也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篇1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料

一、温度

1、温度:(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传递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2、温度计:(1)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的热胀冷缩制造的;(2)用法:①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 分度值 (每1小格的数值),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 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温度计);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 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底 ;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体温计:(1)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2)测量范围:35~42 ℃;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但使用之前要把体温计里的水银甩下去而普通液体温度计不能甩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物质在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叫物态变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熔化与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 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 热,凝固要 放 热;

3、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可分为晶体和 非晶 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时温度 不变 ,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2)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升到 熔点且能继续吸收热量;(3)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降到凝固点且能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

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 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 放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 沸腾: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 吸热;

3、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温 、压缩体积(加压)。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 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 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 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钨丝变细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篇11:人教版八上物理复习资料

4. 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篇12: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它不能离开 物体 而单独存在,要产生力至少要有 两个 物体,它们之间 不一定 接触,其中一个是 施力物体 ,另一个是 受力物体 。。力一般用大写字母 F 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其符号是 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

2、力可以产生 两种 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大小 、方向和 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 力的三要素 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 力的示意图 。 练习:画出放在桌面上的重力为20N的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互为 受力物体 和 施力物体 。它们每个物体都既是 施力物体 ,同时也是 受力物体 。

第二节 弹力

1、直尺、弹簧等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如橡皮泥、面团等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的 拉力 、提力 、压力 、支持力 都属于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测量力的工具是 测力计 ,常用的测力计是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5)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在静止或匀速直线拉到中示数稳定后读数。

练习:读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第三节 重力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用符号 G 表示。

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是 G=mg ,其中G表示 重力 ,单位是 N ,m表示 质量 ,单位是 kg ,g表示 重力与质量的比 ,其值是g=G/m=9.8N/kg ,它表示的含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小为9.8N 。公式变形可计算m=G/g

3、其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即与水平面相垂直。利用铅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和利用铅垂线与三角尺(T形架)检验桌面是否水平都是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这一原理工作的。

4、重力的作用点叫 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 悬挂法或平衡法 来确定。

练习:画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第八章 运动与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相同,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表面滑行的距离的长短。

可得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收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由此可推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时,总保持 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总保持 原来的运动 状态,原来 运动 的则会做 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 静止 的仍保持 静止。

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惯性定律 ,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快慢无关。 解释惯性想象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你,阐明其原来的运动状态; (2).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到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

(3). 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说明结果。

练习:解释下列现象: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 答:乘客原来随行驶的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因此 身体会向前倾。

4、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助跑,紧固锤头,扔铅球、标枪,拍灰尘, 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系安全带,保持车距,限速限载,

5、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越大,运动状态越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第二节 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几个力称为平衡力 。

物体在受平衡力时处于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称为平衡状态 ,

在不受力时处于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能称为平衡状态。

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种状态,如物体处于不是这两种状态的其它状态时,则一定运动状态在改变。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1) 判断物体是否受一对平衡力

A根据状态: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求不能直接测量的未知力(如支持力,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未知力与已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练习: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如果已知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说出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 ∵ 跳伞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 ∴ G和f是一对平衡力 ∵ f=G=1000N ∴ 方向是竖直向上

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条件:受非平衡力作用 第三节 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间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的力,叫滑动摩擦力。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面粗糙且相互存在

压力(3)发生 相对滑动(要发生是指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间的接触面上,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 重心 上。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理解时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时摩擦力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2、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 的大小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做到匀速拉动,且读数时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不易读准示数。将实验改为拉动木板,而不拉木块,这种设计从实验操作角度来说,不必控制匀速拉动,实验操作容易;从实验误差角度来说,读数时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容易读准示数。

5、摩擦力共有三种: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在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 小于 滑动摩擦力。 6、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压力 ,例如车闸(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例如各种花纹,(3)变滚动为滑动,例如紧急刹车 7、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例如滑雪板很光滑(3)变滑动为滚动,例如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分离,例如加润滑油,滑冰有水膜,气垫船用高压气,磁悬浮列车用电磁场

第九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压力 ,

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指向其内部,作用点在受力面上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的大小F = G物: (2)有的和重力无关。 练习:重力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画出下列各图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 和受力面积大小 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即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计算公式:P=F/S ,其中P代表 压强,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F代表 压力,单位是N,S表示 受力面积,单位是m2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1 Pa=1 N/ m2,表示物体1米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公式变形还可计算:F=PS S=F/P。比例公式为 P1/P2=F1/F2 ·S2/S1 。

6、增大压强的方法:(1) 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2)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例如:蚊子的口器很尖,锯、剪刀、斧头、针要很薄很尖,啄木鸟的喙坚而长、破窗锤做成锥状 (3)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1) 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2)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例如:滑雪板面积大,骆驼的脚掌大,拖拉机、坦克用履带,铁轨扑在枕木上,书包带要宽,多轮的平板货车;(3)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1、液体能产生压强是由于液体具有重力和流动性。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④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中P表示 压强,单位是Pa,ρ表示 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 h表示 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 m 。公式变形还可计算:ρ= P/gh h=P/ρg

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ρ一定,h越大,p越大,

h一定,ρ越大,p越大, p一定,h越大,ρ越小,

4、液体的压力和压强的计算题: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容器所盛液体的重力G液的关系:①上大下小容器FG液 。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的计算题:先计算压力(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F=G=mg=ρvg, 后计算压强P=F/S,

规则柱形容器底部液体的压强也可以用固体的压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规则柱体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也可以用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5、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 连通器,

连通器特点是: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 等都是连通器的应用。 第三节 大气压强

1、大气对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它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重力并且有流动性,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实验,1个标准大气压= 760mm水银柱的压强= 10.3m水柱的压强 = 1.013×105 Pa 。

水银柱的高度是指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它不随管的倾斜、粗细、上提、下压而变,水银管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若管中混入少量空气,则会使高度差减小,若管顶开孔,则管内水银面会下降至内外相平为止。

3、常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无液)气压计,(用于氧气瓶和灭火器上。 4、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表面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这一性质的应用:高压锅。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

5、用吸管喝水、活塞式抽水机、医生用针筒抽药水,吸盘都利用了大气压。

第四节 流体的压强

1、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 流体 。

2、在气体和液体中,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同理应用有:赛车的尾翼,鸟的翅膀 练习:为什么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

答:因为高速运动的火车会带动旁边的空气高速运动,因而人靠近火车一侧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远离火车一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一个推向火车方向的压强差,因而就会对人产生向火车一侧的推力,因而可能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 浮力

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叫 浮力,其作用点在重心上,方向是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入的物体 2、浮力的测量: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F浮=G物—F示(G一定,F示越小,F浮越大)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的压力差。(F向上>F向下)F浮=F向上-F向下 (计算时只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

4、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和 液体的密度有关(控制变量法)

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篇13: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一、处理资料卡片时应以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中心

例如,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节课, 核心内容就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的要求。”这主要讲的是为什么要实现统一。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原因很简单, 很重要的前提因素就是国家的强大。国家强大的表现之一就是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时值中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家各项事业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着并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时期的中国人民是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收回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 于是才有了资料卡片引用的邓小平同志的一段讲话: “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 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 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资料卡片中邓小平同志讲话的核心就是表明中国政府对收回主权及实现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1997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近20年的时间, 这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在迅速的提升, 国家领导人充满信心。同时也是中国领导人的高贵品格和国格素养的必然结果。因此, 教师在处理资料卡片的时候一定要以实现祖国的统一为核心, 抓住为什么要统一?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如何实现统一?就是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思路去实现。这样既较好地处理了资料卡片, 又通过资料卡片升华了本节课的核心主题。

二、坚持站在资料卡片背景的立场上去解读材料才能真正领会设计真谛

上文提到了为什么要统一、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 接着就要思考为什么能实现统一的问题了。通过资料卡片所提示的背景应当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初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此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统一、对收回晚清政府时期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的割让领土等主权是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同时亦能与教材76页右下角1982年9月,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图片背景相吻合。所以, 教师在处理时还应站在资料卡片中引用材料背景的立场上去解读, 让学生明白能够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大提升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因此, 很好地抓住谈话的背景亦是理解教材的关键。

三、坚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解读材料, 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上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站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进行解读。资料卡片中的内容如卡片内容提到, ‘如果不收回, 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其本意是落后的、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为了继续维护苟延残喘的封建统治, 在西方列强面前妥协退让而丢失主权, 现代化建设时期强大的、蓬勃发展的中国如果不能收回主权, 其实质上与晚清没啥两样, 值得注意的是要对‘如果不收回, 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这句话的准确解读。材料引用的本意是晚清国家领导人李鸿章的外交妥协退让, 才导致卖国。这里教师如果不再进行额外的、深入的分析, 学生就会再次陷入对人物评价的片面性甚至还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的境地。为此, 笔者认为, 这时候教师一定要趁热打铁教会学生怎样客观公正的评价李鸿章。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 教师只需重新整合便可得出如下结论:李鸿章既爱国、误国也卖国。“李鸿章创办了许多企业是为了抵制外国, 分洋人之利。从军事来说, 他创建的北洋水师主要是对外的, 威海卫炮口是对准外国侵略者的。你能说这不是爱国主意之心、民族主意之情吗?甲午海战虽做准备, 但寄希望列强干涉日本, 特别是沙俄帝国的幻想, 这不是误国吗?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的条约, 说起卖国虽有点牵强附会, 但从《中俄密约》的签订, 足可看出卖国的行为”因此, 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分析历史人物。如果不帮助引导学生, 他们就有可能陷入误区。这既能彰显教师的知识素养, 又能体现敢于担当的高贵素养。

篇14:人教版物理高中复习资料的

关键词:人教版;物理教科书;科学观

情感价值、科学态度、知识水平、学习过程与科学方法等,都是高中物理教材需要考虑的方面。因此,教材编写时应当在阐述科学道理的同时注重价值观和科学观的传递。为了能够对高中生产生更加积极的正面引导,探究教材中的科学观体现和传递尤为重要。

一、知识体系方面的体现

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教材中科學观的最重要体现。教材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书籍,因此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即是教材编者对知识脉络的理解。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在教材中,牛顿的第二、第三定律是穿插在一起进行讲解并在后面章节中进行实际应用的。教材中首先利用一个实验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几个因素,用以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对第二定律进行介绍后,教材穿插了关于力学的单位制介绍,用以对牛顿运动定律概念的理解。但是,教材并没有在此处加入过多的实践应用,而是直接介绍了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介绍。在介绍过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后,才穿插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失重和超重等。且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同时利用二、三定律。这充分说明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设方面力求完备和详尽,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并对此知识架构的方方面面均进行阐述。在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后,深入研究如何将知识具体进行运用。

二、探究实验方面的体现

笔者依旧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举例阐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观体现情况。高中的物理知识有些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利用各类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思维的重要手段。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探究实验是教材中较为典型的探究性实验。从实验的设计来看,教材首先将影响加速度的几个因素以控制变量法分别列举,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在实验方法方面,除采用控制变量法外,教材还十分重视如何通过定性描述的实验现象推导至定量描述的科学规律。这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有益之处。实验结合数学手段,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在进行过三个变量的探究后,教材指出了实验中值得注意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加速度的测定,二是恒力的获取。上述两个关键点是物理实验中的“工具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其余物理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更加注重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和普适性。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在教材编写的结构设置上有着明显体现。科学体系的普适性在实验的设置中体现。实验除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充分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教学水平的差距。因此,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能够对我国的高中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邓磊,廖伯琴.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J].教育学报,2015(3):56-57.

篇15: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资料

一、磁场

1、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

第九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音频电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叫数字通信。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 108 m / s,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和频率f的乘积: c = f 单位分别是 m / 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三、广播 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无绳电话是家话中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沟通的一种家用电话,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4、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了发射能力很强的射频电流。

VIDEO IN 视频输入 VIDEO OUT 视频输出

AUDIO IN 音频输入 AUDIO OUT 音频输出

RADIO IN 射频输入 RADIO OUT 射频输出

S-VIDEO S端子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10m ~ 1mm之间,频率在30MHz ~ 3 105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同步地球卫星。在一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上一篇:出游策划huidan下一篇:面试技巧的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