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2024-08-05

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通用10篇)

篇1: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关于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

有关问题的宣传提纲

人社部发〔2010〕15号

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印发了《关于适当解决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4号,以下简称人社部发[2010]14号文件),在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政策出台前,先行适当调整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这是经过反复研究采取的政策措施,对于适当缓解部分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相对偏低的矛盾,平稳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根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4号)精神,1999 至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家科研机构、中央所属的178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原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的134家科研机构分三批进行了体制改革,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中央科研机构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主要分布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纺织、电信、化工等行业,自成立以来逐步发展壮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转制以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效益逐步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过去长期工作在科研、生产、管理一线,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单位转制过程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服从大局,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转制工作。

二、准确理解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一直高度重视,有关政策是明确的。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转制单位的实际情况。

1999年第一批单位转制时,科技部等12个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科发政字[1999]143号)规定,转制前已经退休人员,原退休费计发办法不变,退休费发放和日常管理由原单位负责。由于执行过程中转制单位反映负担过重,2000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后有关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

[2000]2号、以下简称劳社部发[2000]2号文件)规定,转制单位从转制之日起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转制前已退休的人员,原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2001年,国家两次增加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企业退休人员只调整了一次基本养老金,转制前退休人员按劳社部发[2000]2号文件规定增加的养老金低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反映较大,要求执行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办法。为此,经报国务院同意,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关于转制科研机构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等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5号,以下简称劳社部发[2002]5号文件)规定,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从2001年开始,转制前退休人员退休待遇纳入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范围,由财政部门按统一的补助标准和现有的经费渠道安排所需经费;没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政策时,转制前退休人员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

劳社部发[2002]5号文件的规定,从政策上确保了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与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平衡,执行总体比较平稳。

三、正确认识部分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偏低的问题

2006年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地方和部门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进行清理规范。考虑事业单位情况比机关更为复杂,单位分类和财务管理等配套政策尚未到位,先行开展了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相应对机关退休人员发放了补贴,一些机关退休人员补贴水平有所提高。由于事业单位没有同步开展规范工作,绩效工资没有全面实施,除义务教育单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外,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和相应的退休人员补贴政策没有出台,一些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水平也相对偏低。同时,大多数省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时,不同程度地考虑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中央事业单位因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不同,其退休人员不能执行地方政策,部分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水平低于所在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另外,国家从2005年起连续六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不能参加调整,待遇偏低的矛盾相对比较突出。随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的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将实施绩效工资,相应对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待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劳社部发[2002]5号文件的规定,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偏低的矛盾将得到妥善解决。

四、准确把握解决部分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偏低的政策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符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各自特点的分类管理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与此相适应,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实行不同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和退休养老政策。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按单位有无正常事业费执行不同的办法,有正常事业费的,由财政安排资金执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政策;没有正常事业费的,可由原单位自筹资金补齐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在待遇水平上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致,而不是执行机关退休人员的待遇政策。

解决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问题,总的要继续落实劳社部发[2002]5号文件的规定,按照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政策,妥善加以解决。一方面,继续加紧研究中央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和相应对退休人员发放补贴的政策。由于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现行补贴情况复杂,差异较大,经费渠道不规范,出台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政策需要一个过程。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尽快出台。另一方面,考虑转制前退休人员的特殊情况,为体现照顾,在中央事业单位补贴政策出台前,先行采取措施,适当提高其待遇水平。人社部发[2010]14号文件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执行范围。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家科研机构、中央所属的178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原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的134家科研机构(以下简称中央转制单位)中仍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科技部、建设部关于转制科研机构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等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

[2002]5号,以下简称劳社部发[2002]5号文件)的转制前退休人员。

二)是补贴水平。从2009年1月1日起,适当增加在京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补贴。从2009年1月1日起,京外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参照执行所在地政府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时统筹考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的政策。

三)是经费政策。所需费用按照劳社部发[2002]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考虑到个别没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比较困难,对这项政策与近几年企业基本养老金调整水平的差额部分所需经费,可以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予以酌情考虑。

四)是转制前退休人员今后的补贴政策。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中央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及退休人员补贴的政策。相关政策实施后,由中央管理的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按照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政策及劳社部发[2002]5号文件规定的待遇调整办法执行。

五)是组织实施。由中央转制单位的主管部门协调,各有关中央企业(有关单位)按原渠道申报实施,由中央管理的有正常事业费的转制单位,主要由科技部和相关部(单位)协助落实。划归地方管理的转制单位由地方落实。

五、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解决部分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偏低的矛盾,当务之急是落实好人社部发

[2010]14号文件,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次先行适当解决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退休人员待遇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转制前退休人员的关心和照顾。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把落实人社部发[2010]14号文件作为保持转制前退休人员稳定的一项重大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及时落实到每一位转制前退休人员。转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投入精力抓好转制前退休人员维稳工作,切实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责任。

二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中央转制单位的主管部门、相关地方要发挥协调作用,督促各有关单位抓紧落实。各单位人力资源(人事)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工作,根据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拟定具体落实办法和措施;财务部门要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及时将相关政策所需经费落实到位,确保尽快将补贴发到转制前退休人员手中。

========================

人社部发[2011]2号

在京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标准:

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

正司局级3120元教授级职务2980元高级技师2100元 副司局级2830元副教授级职务2460元技师1950元 正处级2590元讲师级职务1980元高 级 工1780元 副处级2340元助教级职务1630元中 级 工1620元 正科级2100元技术员1530元初 级 工1530元 副科级1860元普 通 工1520元

科员1630元

办事员1530元退职人员1520元

=========================

关于规范京外中央事业单位

退休人员津贴补贴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1] 3 号

经国务院同意,从2010年 1 月 1 日起,规范京外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津贴补贴。现通知如下:

一、规范京外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津贴补贴的实施范围,限于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中的京外单位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中央、各人民团体所属京外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退休费制度的退休人员(含仍由中央管理的京外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

退休人员)。

二、全面清理部门和单位在国家统一政策外自行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的各种津贴补贴基础上,取消资金来源违法违规的项目,将京外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执行的津贴补贴项目(包括生活补贴、节假日补贴等其他收入,不含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和改革性补贴)统一归并为“退休人员补贴”。

三、京外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执行所在地政府规定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标准。现行津贴补贴实际发放额低于所在地政府规定的事业单位相应层次退休人员补贴标准的,执行所在地政府规定的事业单位相应层次退休人员补贴标准;实际发放额高于所在地政府规定的事业单位相应层次退休人员补贴标准的,由单位采取一次性冲销或分步冲销的办法妥善处理。所在地政府尚未规范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津贴补贴的,京外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参照执行所在地政府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时统筹考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的政策。

四、今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调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政策和标准,应同时抄送所在地京外中央事业单位。

五、规范京外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津贴补贴所需经费,对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原水平部分,按照事业单位性质由现行经费渠道解决;新增水平部分,在扣除现有经费渠道、动用结余、部门预算调剂后的经费缺口,结合单位现行财政补助水平情况通过部门预算管理有关程序申报解决。其中,在职人员政策外津贴补贴奖金(或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相当于退休人员统一规定补贴平均水平2.5倍以上的单位,所需经费自行解决。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行解决。

六、规范京外中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津贴补贴后,各单位一律不得在统一的退休人员补贴之外自行发放津贴补贴,不得自行提高退休人员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对违反国家政策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将政策落到实处。要注意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退休人员提高认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积极协助当地京外中央事业单位落实政策。

篇2: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标准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012事业单位退休改革最新消息

昨天,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前启动的5个事业单位改革全国试点,目前仍在试点阶段,并未停滞。

他也表示,事业单位改革在制度设计上会有合理安排,不论是北京还是其他地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必要因此提前退休。

改革试点并未停滞

京华时报:国家层面近年来屡推事业单位改革,但据了解,2008年开始试点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试点地区没有细化的实施方案,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你对此如何看?

吴江:这并不是有没有细化方案的问题,可以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涉及全社会、涉及公务员,情况比较复杂。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事业单位没有为纳税人提供最完美服务产品。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当然是非改不可了。2008年国家启动的这项改革在全国5个城市进行试点,目前仍然在试点阶段,现在也并不是停滞,国务院还是决心将这项改革试点好。现在的情况是,要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放在前面来做,实现事业单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和岗位管理,由此来推进改革。

京华时报:你刚才提到的复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江:首先是事业单位分类的问题,分类不清楚,就很难确定哪些事业单位是要加强它的公益性,哪些要进行改制推向社会,无法分类清晰就无法将改革推行下去。

此外,事业单位改革的复杂性还体现在我国还存在大量的民办事业单位,如民办的公益

单位、公共服务机构,民办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机构,其中一部分也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这类事业单位在经过明确分类之后,也需要与公办单位一样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公务员改革也是必然

京华时报:很多人认为在公务员改革按兵不动的情况下,对事业单位大刀阔斧地改革有失公允。

吴江:确实,我们现在很多人老跟公务员比较,其实,客观来讲,公务员是一个运用行政手段的执法单位,我们很难评价公务员个体的绩效。当然,从长远来看,公务员也要打破“铁饭碗”,也要引入竞争机制,也要“有上有下”,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要实现聘任制,这一条路也是必然的。

急需引进竞争机制

京华时报:你刚才讲了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那么,目前推进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

吴江:事业单位目前存在这些突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缺乏竞争机制造成的,因此,迫切需要引入竞争机制。这就是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绩效工资、绩效考核机制的原因,通过你对纳税人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质量,来评定你的职称,这样一来双方都有个约束,结果就会不一样,因此绩效在事业单位非常重要。

进一步来讲就是,事业单位的“铁饭碗”一定要端掉!不能够拿“铁饭碗”,这个饭碗谁来给,需要纳税人老百姓来给,大家认可你,你就有饭碗,你服务得好就有好饭碗,反之就没有好饭碗或者失去饭碗。

但是,需要明白,这种通过竞争机制来提高对老百姓的公共服务质量的方式,并不是“甩包袱”。在设计改革路径上,不能简单化地对待,既不能把他们全部推向社会,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也不能回归到公务员队伍,而是走一条既要使他们很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又要使他们积极性调动起来的中间路径。

提前退休没有必要

京华时报:北京市目前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规划尚局限在国家的制度设计范畴,仿佛没有细化和突破。你怎么看北京在这方面的举动?

吴江:步伐不一样,大的指导思想是中央定的调子,只是有的地方走得快一点,有的走得慢一点。但是,有些内容是坚定不移,有些路径从长远看早晚都得走。比如下一步的操作路径可能就是养老、工伤、医疗都要社会化,对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采取“新人有新办法,中人有中办法,老人有老办法”的方式,国家都有不同的制度设计安排。

京华时报:你刚才提到的养老社会化的改革在一些试点地区出现了提前退休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进行吧?

吴江:我们改革就是要形成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在改革过程中,如果想要国家全都包下来是不现实的。但是确实也产生了一些恐慌心理,怕政策变动之后,对自己的退休收入有所影响。退还是不退,首先要看是不是符合国家规定,实际上国家制度的设计是没有空子可钻的,针对不同人群设计的办法不同,对于有条件退休的这部分人,国家会对他们考虑

补偿,换句话说就是待遇不会降低,因此也需要对制度设计有信心,没必要提前退休。

篇3: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整合管理结构, 发挥好管控效益

以2006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 财政部相继颁发了《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文件, 对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监管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 明确了管理目标、理清了职责权限、严格了操作规程、确定了监管策略、提出了问责的具体要求, 使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走上了良性、科学的发展轨道,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 财政部、主管部门监管, 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以该体制为基本框架, 形成了三层星形管理链的工作机制, 链条最上端是财政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中层是各主管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底层是各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资产管理“三原则”中, 有两条要求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 分别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管理链的工作机制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的基本要求, 使“链”中的任何一层, 都要经常发生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 而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职能部门是平行关系, 基层单位表现尤为明显, 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中通常编设在办公室内, 而财务工作则单独编为财务部门。这便形成了依托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两条链”协同动作、共同支撑的事实上的工作机制。这种工作机制, 在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初期发挥了专项专抓的优势作用, 理顺了关系、摸清了底数、完善了制度、积累了经验。随着资产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 “两条链”协同动作的弊端日渐显现, 主要表现在机制上的复杂和操作中的衔接不畅。

基层事业单位资产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财政资金采购的, 这部分资产在财务账面得到了准确体现, 并能及时移交给资产管理人员, 录入资产管理账;二是上级部门统一调拨的;三是外单位赠送的。对于后两个渠道新增的资产, 均通过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操作, 虽然及时录入资产管理账, 但由于跟资金使用无关, 往往被忽视了与财务部门间的衔接, 导致财务账面上没能及时补充这部分新增资产, 从而造成了“账账”不符、“两条链”不同步。这不仅给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准确性带来误差, 也不利于维护国有资产管理的安全完整。2011年11月14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全国财政教科文暨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 今后3年, 要进一步理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强化职能, 建立起“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工作格局。在理解和落实张副部长指示要求方面, 可以考虑将各层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合并为一体, 变“两条链”为“一条链”。结构决定功能, “两条链”的合并, 从结构上能为实现“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创造良好资产h (ÜŒ管理 (ZICHAN GU (ÈÝAÜŒŒNLIHÚÚŒŒˆÚŒˆ¨ÈÝÝŒŒèÙŒÈÞŒ

条件, 能从根上解决“账账”不符、“两条链”不同步的问题, 也能为用好资源、发挥好管控效益奠定基础。

二、完善制度体系, 提倡全员管理, 促进资产管理的有效落实

国有资产管理是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不完全统一的财产管理模式, 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不是国有资产的使用者, 也不是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中央级事业单位的国

管部门是上游管理单位èÜŒ, 权h力ÚŒ和任ˆ务ÞŒ主要è表ÝÞŒ现¨ŒÞ在ŒßŒ组织和监管, 基层事业单位是末端管理单位, 权力和任务主要表现在使用和管理上。末端管理单位是管理链条中唯一用和管统一的单位, 是资产管理工作的根本和基础, 上级的组织和监管都是围绕推动和监督末端单位的落实而展开。怎样才能让使用者用所有者的心态去管, 是发挥和挖潜末端单位履职尽责的关键。末端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质是末端单位的人在管, 确切的讲应该是末端单位的所有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地齐抓共管。而当前的普遍现象是负责资产管理工作的人在管, 其他人有的报着

与己无关的心态置之不管, 有的被动地应付管,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资产管理工HhÞ作Œ的有效落实。

2009年4月, 温总理在接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光靠觉悟不行, 根本要靠制度”。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一是“文件”中增加“提倡全员管理”的内容。这方面内容“三个文件”虽有体现, 如《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提到了“落实到人”, 而这个“落实到人”是针对办公用资产管理提出的具体约束, 不是在全局位置提出的总要求。为此, 建议把“提倡全员管理”写入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原则中, 凸显其重要, 彰显国家的重视, 更有利于发挥其对基层单位的指导作用。二是抓好基层事业单位全员管理的落实。与工作分工挂钩, 制定资产管理分工责任制。不局限于办公用资产, 不局限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固定资产, 在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国有资产管理的全领域铺开, 让每名同志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门前雪”, 让每名同志都担当起应有的资产管理责任。发挥集体作用, 改变以往资产管理靠专门的人或专门的部门的单一局面。三是抓好每

名同志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考评能从另一个侧面促动资产管理的有效落实。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的绩效考评只注重员工胜任岗位情况的考察, 不关心甚至不涉及资产管理, 这是滋生“与我无关”的外因。以责任分工为抓手, 将资产管理纳入到员工业绩的考评体系中, 通过外因影响内因,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催生“国家资产我要管”的主动作为意识, 推动使用者用所有者的心态去管理。

三、注重手段创新, 构建一体化系统平台, 实现全面动态监管

当前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完备, 作者在系统初期培训和日后实际应用中, 切实感受到了系统功能的全面, “三个文件”规范的各项制度都固化到软件中, 资产管理、清查、登记、统计等实际工作需要的业务, 软件都给予了很好的支持。因此要进一步升级系统软件, 使其成为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日常办公为一体的一体化系统平台, 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全面动态监管。

第一, 与财务管理系统综合集成, 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这需要进行大量工作, 有的需要探讨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措施;有的需要进行两套软件兼容性研究;有的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定准两套系统嫁接方案;与财务系统综合集成既是“一条链”工作机制的系统支撑, 也是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账账相符”的基本手段。

篇4: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指导意见》分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等9部分。

《指导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篇5: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退休金改革压力大

事业单位改革一直是大家备受关注的话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帮您更好的选择自己的职位,更好的备考事业单位考试,河南人事考试网祝您成功!如果现行退休金政策不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到2035年约达2.7万亿元。清华大学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透露了上述信息。报告在此部分得出结论称,在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趋势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应当尽早退出。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一位人社部人士表示,“调结构、不降收入”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改革越晚压力越大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是这份名为《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与制度整合》的课题报告负责人。

杨燕绥表示,报告测算的金额是由政府支付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费当年的发生额,主要包括现在列入财政预算中的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

如果现行退休金政策不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退休费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初始值设定为0.8,基于历史数据,报告对未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进行了测算,2010年约有2000亿元,2020年约7000亿元,2035年约为2.7万亿元。

根据该报告的测算图可以推算,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约为4000亿元。

杨燕绥表示,报告中测算的数字是财政当年支出额,并不包括事业单位员工视同工龄等转制成本。她认为,如果要求财政同期支付事业单位老人的退休金、中人的工龄补偿、新人的部分养老保险缴费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隐形债务将达几万亿元。

报告建议,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应尽早退出,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补偿工龄”原则改革。

调结构、不降收入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将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同时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制度。

这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大方向。简单而言就是像企业一样,雇主缴费参加社会统筹,个人缴费建立个人账户,同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建立职业年金。

按照现行费率,单位缴费为20%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8%入个人账户;职业年金最高缴费标准为16%,也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小,如果做到8%,单位和个人都要交纳4%。

机关事业单位虽然会统一进行改革,但实际上内部可以分为两大类:

http://ha.huatu.com/

公务员和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可以归为一类,他们的养老金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全额拨付;另一类则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被纳入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如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作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政只负担其职工的一部分养老金,其他的由单位自筹。

后一类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在杨燕绥看来,筹资责任是当前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达用人单位20%的缴费责任,政府财政和用人单位应该如何分担?用人单位如何列支?因此加大的公共服务成本由谁承担? 上述人社部相关人士称,社会高估了公益类事业单位筹资难度,在他看来,这些单位虽然要承担20%的企业缴费,但一旦进入社保之后,他们也不需要再承担已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单位的负担也会大幅减轻。

该人士称,“调结构、不降收入”是即将出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的养老金绝对额不会下降,但比例会发生改变——基本养老金部分会和企业持平,减少的部分会有职业年金来补充。改革之前就退休的人员则是“老人老办法”,待遇不变。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与只有少数企业职工有企业年金相比,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将全面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这位人士还称,人社部内部非常重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不仅要“并轨”,而且将之作为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三大举措之一,其他两项为加大扩面征缴力度以及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之后将并入目前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大盘子”中统一运行,不会为他们另设制度。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因此分为“职工”和“居民”这两个独立运行的体系。

注:本消息来自互联网采集信息,仅供参考

华图官方面试备考课程购买入口:http://t.cn/RAOVaej

http://ha.huatu.com/

2015年针对河南乡镇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华图网校联合出版发行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联考密卷。华图连续五年出版发行联考密卷,每年行测试题题型命中率达90%以上,热点词汇类申论多次命中考题题干和问题,华图出版的密卷几年来成为考生考前必备的备考神器。

喜迎河南华图扎根中原八年庆典之际,凡与2015年4月4日至4月20日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均可享受最低折扣,原价173元/套,现价128元/套(含邮费)。

联考密卷活动QQ交流群:VIP一群397082462,VIP二群144196997(加群与群主直接沟通购买即可,邮寄地址要详细)。联考密卷活动抢购电话:0371-87095130转828。特别说明,凡是在活动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我们均会在邮寄的时候再赠送一套微礼包,价值千元(含一个档案袋+980学习卡+公考知识图册+便签本)。

篇6: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即日调整

1500万退休人员受益

事业单位改革: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点击事业单位考试网。

5月26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增加离退休费相关工作步骤及要求的通知”,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于文件下发之日起调整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

此前,人社部门表示,在今年6月底前,全国将有接近40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500多万离退休人员因此受惠。对此,省人社厅曾表示,离退休人员工资将按照国家方案统一实施,省内不会再制定相关细则,离退休人员工资将先行调整。按照通知要求,各主管部门收到本通知后,应积极组织所属各单位按辽人社发[2015]123号文件要求,对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并于6月25日之前,经由主管部门审批后上报到人社厅工资福利处进行审批。本次调整离退休费仅包含省直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9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留任的除外),不含出生日期为10月1日之后的退休人员。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2016国考、京考0元备考指导课程 】

【暑期大型直播课堂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 就是让你过】(需要预约,才能获得听课密码)【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 全协班/高分专项班/封闭班火爆开课】

北京中公教育 http://bj.offcn.com/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信息点击查看】

http://bj.offcn.com/html/shiyedanwei/baokaozhidao/?wt.mc_id=bk2827

篇7: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养老退休

改革方案两步走

欢迎访问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事业单位管理条例》中“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规定,再一次引发养老金“并轨”改革话题。

在很多研究社会保障的学者看来,事业单位的社保改革已成定局。

在李建忠看来,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非新提法,“《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方向,方案形成需要过程。”

但是,“养老金并轨”怎么并?钱从哪里来?《条例》并没有给出可操作性的规定。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等5省份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6年半前的这个方案,改革思路非常明确,拟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对事业单位队伍进行分类,其中行政类事业单位可直接并入机关单位,按公务员对待;经营类事业单位则直接转为企业,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对接。最终的改革对象是那些“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步,对这部分人实行与目前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即要求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单位缴费比例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养老待遇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方案实施前就已退休的可享受原退休待遇;方案实施后开始缴费,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参照企业模式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对于方案实施前即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中人”,则由财政按照“每工作一年视同缴费一年”的原则,代为一次性补足应缴保险费,再参照企业模式计发养老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此外,该方案提到要建立职业年金,以提高事业单位人员改革后的养老待遇。但由于方案并未给出任何具体措施,职业年金具体如何操作,试点地方并无明确做法。

篇8:中央明确渐进式延迟退休

近年来,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不断, 学界普遍认为:实行延迟退休是一种趋势。据了解,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人均寿命的增加, 再加上养老金统筹账户给财政造成的负担不断增大, 学界对于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呼声较高。

人社部发布的《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0427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2036万人。其中, 参保职工22981万人, 参保离退休人员7446万人, 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16万人和619万人。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0001亿元, 比上年增长18.4%,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941亿元。

然而, 累年递增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并不能抵消社会对于养老金未来支付压力的担忧。

2012年12月,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 中国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额继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 2011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 达2.22万亿元。

此外, 养老金当期 (2011年) 结余是4130亿, 但是剔除高达2200亿财政补贴, 再剔除补缴1500亿, 当年收支余额仅是300亿, 再剔除预缴的以及清除历史债务, 2011年结余几乎是零。

实际上, 从个人自身来说, 在延迟退休问题上, 每个人或许也都有自身的考虑。

篇9: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财政部表示,各用票部门和单位要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作为规范财政票据使用、落实“收支两条线”措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

据《关于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方案》规定,从2013年开始,在中央部门和单位实施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凡在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办理《财政票据领购(用)证》,并领用财政票据的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均应按照统一部署,安装运行财政部组织开发的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通过票据系统用票、管票。票据系统提供两种运行模式:在线模式和离线模式。在线模式通过互联网实现用票单位与财政部票据中心的实时信息交换;离线模式通过智能加密卡媒介滞后一定时间与财政部票据中心交换信息。试点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情况选择票据系统运行模式。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可以独立部署票据系统,在主管部门配置一套票据系统管理端,对本部门所有单位的财政票据进行统一管理。

财政部要求,各用票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作为规范财政票据使用、落实“收支两条线”措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

此外,财政部表示,各用票部门和单位应根据《关于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方案》规定,结合本部门和单位的管理情况,认真做好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本部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的部署工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各单位在改革试点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财政部票据中心。

(本刊编辑部根据财政部网站内容整理)

篇10:中央事业单位退休改革

预算编制说明

一、住房改革支出预算的编制范围

住房改革支出预算包括三部分: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和购房补贴预算.(一)住房公积金预算的编制范围。包括:人员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含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以下简称中央单位)。不包括:人员经费自理的中央事业单位等其他单位以及转制科研单位。

(二)提租补贴预算的编制范围。包括:人员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的中央在京行政事业单位(含中央企业所属在京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以下简称中央在京单位)。不包括:人员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的中央京外行政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以下简称中央京外单位),人员经费自理的中央事业单位等其他单位以及转制科研单位。

(三)购房补贴预算的编制范围。包括:人员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的中央在京单位;人员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且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已经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中央京外单位。不包括:人员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的尚未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其他中央京外单位,人员经费自理的中央事业单位等其他单位以及转制科研单位。

标准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

2.提租补贴。按照中央在京单位预计2010年在职在编职工人数和离退休人数以及相应职级的补贴标准确定。具体补贴标准:正部级240元/月,副部级210元/月,正司级130元/月,副司级115元/月,正处级100元/月,副处级(包括技术工人中的高级技师)90元/月,科级(包括技术工人中的高级工、技师和25年以上科员、办事员、初中级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80元/月,科以下(包括技术工人中的初、中级工人和25年以下普通工人)70元/月。

3.购房补贴。指中央单位无房职工和住房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按照现行房改政策规定以及财政部规定的购房补贴预算编制范围,2010年需要发放的购房补贴资金。中央单位申请购房补贴资金需具备以下条件:单位已经为职工建立住房档案,并按要求对申请购房补贴预算资金的职工进行了公示,同时,对拟申请的购房补贴预算资金预计2010年能够发放到位。

(1)中央在京单位的购房补贴需求按照下列公式测算:

①按月补贴。指无房老职工(1998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和新职工((1999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按月领取的购房补贴。1999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按月补贴计算公式:职工当月标准工资×月住房补贴系数(0.66)。2005年1月1日以后的按月补贴,实行定额发放。补贴标准为:科级以下800元;副科级900元;正科级1000元;副处级1100

房补贴的工龄补贴时,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工龄按实际工龄计算。

③住房未达标补贴。指1998年12月31日(含)前参加工作的有房老职工住房面积未达标的,由所在单位根据其差额面积计算的一次性购房补贴。住房未达标补贴要根据职工是否已享受购房优惠分别处理。享受购房政策优惠,是指已经按照房改政策购买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单位自建住房、集资建房以及按上述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购买的腾退已购公有住房、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其中:对于已享受购房政策优惠的住房面积未达标职工,计算公式为:(基准补贴额1265元/建筑平方米+每年13元/建筑平方米×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工龄)×差额面积;对于未享受购房政策优惠的住房面积未达标职工,计算公式为:(基准补贴额2000元/建筑平方米+每年16.5元/建筑平方米×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工龄)×差额面积。

职工已经承租或购买可售住房,并同时承租不可售住房的,住房面积核定时应合并计算,待其腾退不可售公房后不达标的,由所在单位按规定计发差额补贴。

④级差补贴。指有房老职工在其现住房面积经达标、未达标、超标处理后,因职务、技术等级晋升,按晋升后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与晋升前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之差一次性计算级差面积补贴。级差补贴要根据职工是否已享受购房优惠分别处理。其中:

日单位账面累计财政拨付的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的结存数额,包括事业单位将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转入事业基金形成的累计结余。按照《财政部关于2006年住房改革支出预算执行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05]59号)的规定,二级预算单位上交主管部门住房改革支出预算拨款结余资金时,相应减少本单位的“2009年末结余-小计”;二级预算单位收到主管部门再分配的住房改革支出预算拨款结余资金时,相应增加本单位的“2009年末结余-小计”。

“2009年年末结余-其中:安排本年支出”:指单位按照财政部规定动用预计2009年末结余的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包括转入事业基金形成的累计结余)分别安排用于2010年的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的支出数额。

(四)2009年末售房收入结余。

“2009年末售房收入结余-小计”:指预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各单位账面累计结余的公房出售收入结存数额,不包括应计提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

“2009年末售房收入结余-其中:安排本年支出”:指单位按照财政部规定动用2009年末售房收入结余的20%安排发放2010年购房补贴的支出数额。

(五)用预算外资金安排本年支出。指单位用预算外资金安排发放2010年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的支出数额。

(六)用其他资金安排本年支出。指单位用其他自有资金安

三、关于编制《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购房补贴预算基础数据表》(附件2)的说明

(一)职务(职称)。指职工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实际职务或职称,二者只能选其一。

(二)标准职务(职称)。指按国家规定应当对应的职级。

(三)是否提职。指职工职务(职称)的变化情况(下同)。

(四)现住房建筑面积。指职工家庭已按房改成本价购买的房改住房建筑面积,或者已承租的可售公房建筑面积(下同)。

(五)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工龄。指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国家承认的实际工龄(下同)。

(六)1998年月标准工资。指符合发放购房补贴条件职工1998年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下同)。1998年以前已离退休无房老职工,其“职工1998年月均标准工资”按“职工1998年月均基本离退休费”计算,基本离退休费不包括国家规定的各种津贴、补贴和各部门自行发放的各种补助。1998年各职务月均基本离退休费标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确定,行政人员:正司局级800元,副司局级700元,正处级570元,副处级510元,正科级440元,副科级及以下380元;工人:高级技师480元,技师和高级工430元,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370元。

四、关于编制《2010年中央事业单位购房补贴预算基础数据表》(附件3)的说明

(二)标准职务(职称)。指按国家规定应对应的职级或职称。分为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及以下四个级次。

五、关于编制《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符合领取购房补贴条件职工基本情况表》(附件4)的说明

(一)已解决人数。

“已解决人数-按月补贴”:指预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央单位已离退休并领取按月补贴的无房职工人数。

“已解决人数-无房一次性补贴”:指预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央单位已领取无房一次性补贴的无房老职工人数。

“已解决人数-未达标补贴”:指预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央单位已领取未达标补贴的职工人数。

“已解决人数-级差补贴”:指预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央单位已领取级差补贴的职工人数。

“已解决人数-其他补贴”:指预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央单位已领取其他补贴的职工人数。

(二)尚未解决人数。

“尚未解决人数-按月补贴”:指预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央单位按现行房改政策规定,符合领取按月补贴的无房职工人数(包括无房老职工和新职工))。

“尚未解决人数-无房一次性补贴”:指预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央单位按现行房改政策规定,符合条件但尚未领取无房一次性补贴的无房老职工人数。

(一)1999-2009年已解决购房补贴额。指单位1999-2008年购房补贴决算数额以及预计2009年发放购房补贴数额之和。

(二)2010年需要解决购房补贴额。指单位按照现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政策规定,2010年需要发放给职工的购房补贴数额。

上一篇:电话会议通知下一篇:客运公司驾驶员安全培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