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

2024-07-16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精选14篇)

篇1: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①生产上的联系。②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两种类型:

①产品轻、小、价格贵,

②产品极其复杂,如飞机。

(2)工业分散的条件:

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三、主要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1)概况:

①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②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

③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④兴盛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结束。

⑤特点:生产规模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2)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整治措施: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拓展交通。

④发展科技。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新兴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小区

(1)生产特点:

①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

②生产过程分散。

③资本集中程度低。

④分散在农村或小城镇。

(2)生产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3、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

(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高。

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区位条件:

①位置优越。

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③有高等院校。

④交通便利。

⑤军事订货(美国特有)。

篇2: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最高。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

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③要避开低湿地区;

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

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

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

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篇3: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 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 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 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 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 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 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 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 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 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 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 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 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 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 教学重点。

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 案例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 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 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 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 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 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 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 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 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 引入新课, 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 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 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 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降湿。其次, 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 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 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 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 顺流航行船速快, 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 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 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 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 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 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 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 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 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 受到陆地阻挡, 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 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 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到大洋东岸时, 一部分折向高纬度, 加入极地环流, 一部分折向低纬度, 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 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 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 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 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 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 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 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 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 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 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 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摘要: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授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本文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为例, 分析了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课的教材编写顺序和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教学过程的展示, 论述了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 灵活调整教学顺序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不论是对于出版机构编写中小学教材, 还是一线教师在具体授课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参考文献

[1]黄显华, 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58.

[2]金祖孟, 陈自悟.地球概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208.

篇4: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53-01

新课标的实施特别要求学生探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地理课教学更应该把探究教学放在高中教学的首位,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性教学,是我们要找准的方向。把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教学与本乡本土的地理知识融合点找出来,这既是地理兴趣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落脚点又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做到的。

一、区域和区域的差异

课本: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探究点:乐都盆地是一个区域。

乐都区域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要素。乐都在行政区域上和化隆、民和、平安、互助有明确的边界,在语言上、生活习惯上等没有明确界限。乐都区气候属于高原性与大陆性的气候,它与周围区域没有明确界限,区域范围有大有小,乐都区从大的方面可以看成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区域,再依次化分为高原边缘二级区,湟水谷地三级盆地区等,乐都区在湟水河谷地带区域中呈现河谷相似性、与南方区域表现出差异性。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课本:自然区域差异的产生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自然区域。

探究点:乐都区自然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乐都区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着河谷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这些差异从小范围看是多种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海拔高度因素是基础,因此从全国大范围可以划分到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带,但同时该地处于一个过渡带上,也具有青藏高寒区的特点,垂直差异影响下形成河谷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三大地域。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课本: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

探究点:乐都区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三大地域人类活动的差异。

乐都区平坦川水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平坦的湟水谷地及其支流带几乎全部被开垦而发展农业,是乐都区最主要的农业区,该区域聚落稠密,交通较便利,是乐都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区域以碾伯为重心呈放射状发展模式。

四、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本:人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而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无时无刻不对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产生着影响,并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探究点:乐都不同区域地带的地理环境对乐都人的生活和生产影响。

乐都区区域地理环境存在着海拔不同地带的差异性、距离碾伯镇距离不同发展的差异性,因此这种差异性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生活方式、人们行为习惯的差异性。乐都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区,所以这种差异在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对象等方面的差异性。例如:传统农业发展中湟水谷地农业区以小麦、蔬菜种植为主,浅山干旱农业区以小麦、洋芋种植为主、脑山高寒农业区以青稞种植、山地畜牧业为主。该部分知识探究立足于调查和实践,从生活中来落实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联系实际能力。

五、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本: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上就是人们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如果顺应自然规律,将使人地关系协调,造福社会;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将会对本地区甚至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探究点:乐都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使区域地理环境发生改变。

乐都区是一个典型的青海农业区,全区以种植业为主,在这里不同区域地带发展农业的规模、形式、类型等都不同,因此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过程不同、深度不同、方式不同。例:平坦川水地,在碾伯区近年来随着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湟水河北地带以乐都区中心为圆心向北门、西门、东关、邓家庄等辐射状的城市开发,湟水河南大致以康泰宾馆区域为重心向东上、下教场、西岗、东岗。向西马家台、七里店轴向拓展为城市区。各沟谷地带从农业用地逐步向工业用地转换,浅山地区大力发展地膜洋芋种植、脑山在畜牧业基础上也逐步发展特色产品,这些改造使原有的原始地貌发生了不同的改观。

篇5:高中地理必修三3.1山西煤矿

材料一:山西省以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素有“煤海”之称;分布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煤炭种类齐全;煤质优良,具有低硫、低灰、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煤层厚,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

(1)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多,质量好;易开采;开采成本低。(4分)

(2)靠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2分)

(3)铁路公路分布,交通便利。(2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材料

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全省铁路的98%用来运煤,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煤炭工业的产值及上缴利税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和上缴利税的37%,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材料

二、为了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满足全国对煤炭的需求,山西省不断加大煤炭的开采规模。2002年,山西省煤炭产量4.8亿吨,煤炭输出量为2.78亿吨,占总产量的58.4%,其中出口煤炭约4300万吨,占总产量的9%。

生产结构单一,以采掘工业为主;(2分)

煤炭开采量大,运输量小,煤炭外运紧张,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4分)

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近年来,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既输出煤炭又输出电力,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焦炭,并向外输出焦炭。山西省加强能源的转换的主要意义是什么?(6分)

缓解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压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调整山西能源结构.四、结合图中所给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山西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图:铁、铝土、铜的原料分布

煤炭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电力工业、有色冶金工业

2、山西省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表现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篇6: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

1.洋流分类(按性质)

(1)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2)寒流:是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影响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受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3.主要洋流及分布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北半球冬季)

(2)中低纬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考点:洋流及其分布

1.洋流分布与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2.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的区别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图乙)。

3.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

(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

(2)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

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3)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

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以下特点: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从海底带来营养盐类);沿海大陆架地区(通过光合作用自己生产营养物质);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营养盐类)。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等。

篇7: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盘点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②产生地方时差异;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带的分布。

5、公转、自转周期

自转 公转

1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1太阳日=24小时

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6、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赿高,昼赿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地赤道与南、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7、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及原因

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9.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及原因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因为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10.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地球持续不断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11、目前人类对宇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内容

空间资源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

12、太阳的结构

(里-------外)光球、色球、日冕

13.九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14.宇宙探测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5.太阳能量和地热能的来源

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地热能来自地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16.太空垃圾的内容

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航天员扔出飞船舱的垃圾

17.清除太空垃圾的措施

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它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

18、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重要条件?

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

内部条件: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海洋的形成。

19、电离层和臭氧层分别在哪一层大气层?

高层大气,平流层

20、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组成分别是什么?

原始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氢、一氧化碳、水

现代在气:氮气、氧气。

21、小行星带在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

火星,木星

篇8: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指瑕

第一册

1. P4第二节第1行:

“宇宙是无限的, 但人类所认识的宇宙都是有限的。”这种表述将科学上的宇宙与哲学上的宇宙相混淆。科学上所讲的宇宙 (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象的能量大爆炸, 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 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这个概念不同于哲学上所讲的宇宙概念, 即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结合下文内容, 这一句话宜改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或“人类认识的宇宙是有限的”。

2. P31:

关于条目“内力作用的‘足迹’”。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而课本上只介绍了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类型, 即褶皱和断层。严格地说, 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建议将条目“内力作用的‘足迹’”改为“地壳运动的‘足迹’”。

3. P37第二节第1行:

“由实验得知,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这句话未能全面、准确地叙述辐射定律的相关内容。建议将其改为“由实验得知,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4. P48倒数第6行:

“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作用。”这句话叙述不够全面, 漏掉了岩石圈。因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 热量传输不可能没有岩石圈。因此, 建议该句改为“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作用。”

5. P48倒数第5行:

“水循环过程中, 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 改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过程中, 不仅产生流水的侵蚀地貌, 还产生流水的堆积地貌。建议将该句改为“水循环过程中, 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侵蚀作用, 并通过搬运、堆积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6. P5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下方将亚热带气候分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这与教材中气候类型判断教学的内容不一致。建议将亚热带气候仍分为两种, 即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或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 将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分别归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并建议换上相应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另外, 为体现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建议将P58《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下方的亚热带荒漠和草原带分别归入热带荒漠带和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用不同的图例分开, 并换上相应的《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 P60第3行:

“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表现出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表述不科学, 因为海岸线不一定就是东西向延伸的。建议该句话改为“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表现出大致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8. P64“活动”第3行:

“由于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将富含磷酸盐等营养盐类的下层冷海水带到表层, 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繁衍迅速, 大量鱼群来此觅食, 因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渔场成因说法欠妥。秘鲁渔场的形成得益于沿岸上升流, 而非秘鲁寒流。因此, 建议第一句改为“由于秘鲁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 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 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 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

9. P84第二节第1行: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要强调的是适度开发, 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可再生资源, 对非可再生资源显然不合适。建议最后一句改为“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第二册

1.P4:从“人口增长模式图”可以看出, 原始低增长阶段的出生率波动大, 死亡率波动小。但这与实际不符, 在原始低增长阶段, 由于受灾荒、战争及瘟疫流行的影响, 死亡率的波动应很大, 而出生率则相对稳定。建议该图作适当修改。

2.P23第二节第1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 例如,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前面已讲过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等因素有关, 最后一句又说:“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等有关。”前后重复叙述。建议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改为“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社会分配制度、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

3.P57第1行:“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样叙述不够完整, 因为如蘑菇等微生物的生产显然属于农业生产的范畴。建议将“动植物”改为“动植物和微生物”。

4.P90倒数第2行:“在商业活动中, 生产是起点, 消费是终点, 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并以“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图”作形象化说明。这种叙述将生产、消费作为商业活动的环节, 显然扩大了商业概念的内涵。因为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所以收购为起点, 销售为终点。建议将该句改为“在商业活动中, 收购为起点, 销售为终点, 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图中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也应删去。

第三册

1.P42:关于“稳定战略”的叙述:“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现代汉语词典》对“归宿”的解释是“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归宿点”应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目的, 也就是说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或归宿点。因此, 建议将文中的“归宿点”删去。

2.P77倒数第1行:“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句话本身没有错, 但将旅游资源放在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的条目下叙述就欠妥了, 因为长江流域许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景观资源。建议将其改为:“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3.P97“知识窗”中第1行:“湿地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及海岸带的滩涂等。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 被称为‘地球之肾’”。这样叙述将湿地的防旱功能漏掉了, 应将文中的“蓄洪防洪”改为“蓄洪防旱”。

篇9: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事物、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与学十分关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

1.案例的选编和课前的组织。

首先,要有效、正确地选编案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取应当以课本案例为主适当扩充。比如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为例;探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等。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选取学生关心的事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选择不同的乡土案例,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收集和整理身边的地理案例,加强地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例如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的教学:可让学生调查3s技术在泉州市各行业的运用状况。

其次,课前准备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两方面。学生主要从搜集材料、整理案例并分析其在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方面做准备;教师应从内容的掌握、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着手准备,其中教学的组织最重要。

2.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

必修3案例教学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自然地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的原理加以支撑论证。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要加强对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正确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必修3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一节中,要正确分析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该产业往往选择在具有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价因素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学生只有抽取了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地理原理,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之间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了“东亚产业转移”后,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迁往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的原因,分析珠江三角洲这个区域哪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不利,而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存在哪些对企业有利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能使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升,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师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1.第一阶段:展示案例—阅读感知。

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一般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有印发的地理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上几种方式也可以兼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设疑指导—自主探究。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本阶段教师应加强巡回检查指导及课堂纪律调控。

3.第三阶段: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究,获得了关于案例问题的个人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果,小组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发表看法,供大家讨论、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百家争鸣,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4.第四阶段:组织交流—展示互补。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可采用辩论会、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形式,学生在展示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成果的同时,通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这一阶段的讨论,教师要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要尽量做到人人参与、有效参与。

5.第五阶段:总结评价—能力提升。

篇10:高中地理必修一盘点知识

1、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的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的逆时针方向和南极上空的顺时针方向。关键是要找出地球自转方向与地球上经线的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或者根据自转方向来推断经线的经度。

②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晨昏线的变化和应用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掌握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很重要,一般来说可以根据“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昼西夜为晨线,东夜西昼为昏线”来判断。晨线和昏线与赤道相交的两点分别是6时和18时,是晨昏线知识的重要应用。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的关系也是判断日期的重要依据。

③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与经度的变化相关,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区时的计算随时区的变化而改变,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地方时和区时都是“东早西晚”,因此在计算时一般采用“东加西减”的原则。

④“北京时间”。关键是要区别开“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这两个概述。“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是我国目前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而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经线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要晚约16分钟。

2、地球公转的规律和黄赤交角。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从文字上表述为自西向东,但要与地球的公转轨道结合起来,因为从不同的方位看,地球的公转会有不同的表述,关键是要掌握地轴与地球公转方向的关系。而地球上的四季又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有关。

②黄赤交角与五带。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叠加而形成的,是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的平面——黄道平面之间形成的一个夹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26′。地球上的五带范围随着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示意图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结果,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①昼夜长短变化可以分为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篇11: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生产过程:在工厂中,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工业的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产出:产品、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2、工业选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好的利润。

3、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原料、科技、政策、乡土情感、信息的通达度

环境: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4、工业的类型(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

5、科技:随科学技术进步,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技因素,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增大。同时,对交通、科技、市场、信息的要求也增大。例如:钢铁工业的区位变化 :

6、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若在季风区应该分布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2)污染水源的工厂应该设置在居民区河流的下游,避免污染居民区水源。 (3)排放固体垃圾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优质环境为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7、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因素选择的影响: 国防需要——“长虹”、军工企业、卫星

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工业区布局秒纺织厂 工业惯性——不合理但仍在那

发展:煤铁复合体型(鲁尔区)——临海型(福山)——临空性(高新技术区)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导致 形成 扩展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1.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投入、产出;零部件生产与组

装件的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2、工业集聚:

①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②分类: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③优势:A、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区的规模效益。B、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3、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的分类比较: 分类方法

类型

知识点差 集聚目的

自发形成的

按成因分类

规划建设的 工业地域

业区)

发育程度低的工

按发育程度分类

业地域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4、工业分散

①成因:在各地寻找最佳区位。

②表现:价格低、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共产之间,可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工业区饱和,新工业外迁。

5、工业的地域联系:

①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②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信息等的流动。

工业部

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 钢铁、石油化工、机

面积大,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潜力小。

降低建厂成本(如五里工

多空间上的联系,很少生产上的联系

工业地域

取得规模效益(如钢铁城)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加强交流协作、降低成本、工业之间存在生产上和信息上的联系

特点

门 械制造、汽车工业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况

(1)发展基础:多数建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2)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 (3)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4)面临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5)衰落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第11 / 15页

2.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地区。 3.案例: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 ●

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 2)充沛的水源 3)便利的水陆交通 4)离铁矿区较近5)广阔的市场 衰落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世界性钢铁过剩 5)环

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

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 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消除污染 5)拓展交通 二、新工业区 1.概况

1)时间: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开始,20世纪50年代后 2)地区:经济薄弱的乡村地区 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的新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日本九州岛、印度班加罗尔、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台湾新竹 3.案例:㈠、意大利新工业区

①形成条件:大量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②特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③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如萨索罗瓷砖工业小区。 ④区位因素:经济的高度开放;廉价的劳动力;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方便。 ⑤意义: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㈡、美国硅谷

①高技术工业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②硅谷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军事订货(特别)

③主要部门: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程 ④硅谷扩散:将电子装配工业移向劳动力、低价低的地方。 温州乡镇、晋江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何不同?

没有形成产、供、销网路,企业间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而是彼此成为竞争对手。

何有措施:A、加强科技投入;B、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C、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D、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国中关村

区位条件:A、交通便利;B、靠近高效、科研机构;C、政府支持

不足:A、研发费用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B、科技创新不够,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靠近市区,环境较差;交通拥挤,低价高。

篇12: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低等生物着生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植物有机质

土壤肥力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组成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海洋矿产资源大陆架:油、气等滨海带:砂矿海盆:锰结核

海洋能源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海洋空间资源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其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和特殊。其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14、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待查)

15、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

气象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台风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暴雨洪涝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干旱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寒潮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地质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成因上的关联性如地壳活跃之地,往往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原发性的主灾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如地震引发滑坡、

篇13: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小结

一、文字内容表述不准确、欠恰当

1.P3“知识窗”第8行说彗星“密度很小”, 不准确。一般来讲, 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发、彗尾是气体物质, 密度很小。但是, 彗核是由尘粒和冻结的水、甲烷、氨、一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冰块, 因此, 彗核密度不一定很小。建议把“密度很小”删除;或者, 把这句话修改为“彗发和彗尾的密度都很小。”然后改添在介绍“彗星”这段文字第三个“。”后。

2.P9“知识窗”倒数第2行:“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但能够反射太阳光线, 对地球起到夜晚照明的作用。”这段表述不够确切、严谨, 缺少应有的限定条件, 易引起学生错误的理解, 认为不管什么时候月球都能够反射太阳光线“对地球起到夜晚照明的作用”。建议把这段话修改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但能够反射太阳光线。当月球承受太阳照射的部分朝向地球的时候, 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会对地球的夜晚起到照明作用。”

3.P27第4行教材以实然命题的表达方式讲“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不妥。因为我们讲“软流层”处是岩浆, 是基于地震波在此传播速度减缓降低, 推测组成物质可能是岩浆。到底是不是岩浆,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验证。而以实然命题的表达语气讲“软流层”处是岩浆, 堵塞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淡化了学生的好奇心, 降低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因此, 建议将这句话由实然命题修改为可能模态命题, 即修改为:“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P30正文第2行:“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它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这段表述主谓搭配不合理, 表达意义不清晰。这是因为:这段话分为三句, 从语法上来讲, “能量”是第一句的主语, 也是第二句、第三句的主语 (“它”应代指“能量”) 。但从语意上来讲, “能量”作为第二句、第三句的主语显然不合适。从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来看, “内力作用”才是第二句、第三句语意上的主语。所以, 为了表达的准确、清晰、具体, 建议把这段话修改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它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同样, 这段话后面有关“外力作用”的表述也存在主谓搭配不合理的问题。建议在“表现”二字前面加“外力作用”一词。

5.P32倒数第4行:“坡面受流水作用, 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表述不准确、涵盖性差。因为除了坡面受流水作用, 可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外, 平地也可被流水冲刷、下切形成沟谷。所以这段表述可修改为:“地面受流水作用, 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

6.P34“知识窗”倒数第6行:“海浪携带沙砾对海岸的冲击和磨蚀作用, 叫做海蚀作用。”表述不够完整、全面。因为除了海浪携带的沙砾会对海岸产生冲击和磨蚀作用外, 海水形成的海浪本身也会对海岸产生冲击和磨蚀作用。所以, 可以把这句话修改为:“海浪和海浪携带的沙砾对海岸的冲击和磨蚀作用, 叫做海蚀作用。”

二、内容呈现前后相矛盾、欠统一

7.P27第1行介绍“地壳”时讲“它是一个连续圈层”。P30“知识窗”第2行介绍板块构造学说时讲“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地壳是构成岩石圈的一个圈层部分, 教材一处讲地壳“是一个连续圈层”, 另一处讲“不是整体一块”, 前后表述矛盾。因为P27“它是一个连续圈层”可有可无, 所以建议将这一句删除。

8.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把气候分为1种类型, 与通常的分类 (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共13种) 类型数量相同, 但划分方法、名称明显不同。把“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单列一类, 较为少见;以“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名称取代通常所称的“地中海气候”名称, 让人感到另类。明确标注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并把它们列入“温带大陆性气候”显得繁杂、琐碎;而且, “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 令人疑惑不清。

再者, 与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相比, P55表2-4-3中所列气候类型缺少“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前后所述气候类型不统一。这可能是遗漏、遗忘造成的, 也可能是因为表中所列气候类型不是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类系列, 而是采用通常的分类系列造成的。同时, 把“温带大陆性气候”列入“夏雨型”似有不妥。因为根据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标注, “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而“温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应属“少雨型”。

还有, 一般来讲,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有着明确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但是, P58图3-1-2“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与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相对照,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却存在明显的不对应性。

因此, 为了避免教材内容的“难、繁、偏”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无谓的负担, 为了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 建议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使用通常的分类方法和通用的气候名称, 建议P55表2-4-3中所列气候类型和P58图3-1-2“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与修改后的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的气候类型和名称对应、统一起来。

9.P55表2-4-2“热量带的判断”中, 把热量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度和寒带四种;P59课文介绍“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时, 第3行把热量带分为热带、温带、寒带三种。两处表述的热量带分类前后不一致, 和通常的分类也不统一。通常把热量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度、亚寒带和寒带五种。因此, 建议教材中的热量带分类还是按通常的分类方法为好。

10.P63图3-2-2的标题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图中的环境要素有: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图的标题和图的内容不相符。这是因为“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而图中的环境要素只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而不含“人文地理环境”要素。所以, 建议把图的标题修改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三、地理插图绘制不精致、欠科学

11.P6在图1-1-12“太阳结构”中, 太阳圈层结构层次不清, 尤其难以区分“光球层”和“色球层”的内外位置关系。在画法上, “光球层”、“色球层”和内部圈层画成三维立体模型图, 而“日冕层”画成平面图。画法上的不统一, 容易引起人们视觉上和思维上的混乱。建议画法要统一、层次要清晰。

12.P12图1-2-4“理论时区”画得颜色不鲜亮, 缺乏视觉美感;图的放置不合理, 学生难以辨认。建议把此图转动180°, “中时区”位置在下, “东西十二区”在上。这样, 学生读图时就易于辨识时区的画法、易于推算区时的差异、易于理解日期的更替。同时, 图的颜色要改变, 要画得有质感美感, 让学生看着舒服, 爱看想看。

13.P14图1-3-1“‘阳光花园’正午阳光变化示意”和P37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中, 都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 这种画法在强调图像内容形象性的同时, 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 如果在一幅图上把地球直径画成10cm的话, 太阳直径就要画成1090cm,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就应画成11748.6cm。而在这两幅图上, 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和距离关系。当然, 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 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 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 同时, 在图中所画“太阳光线”旁标注上文字“太阳光线”或“太阳辐射”。

14.P15图1-3-3“黄赤交角”中, 黄赤交角标注的是23°26′, 实际画成了25°;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标注的是66°34′, 实际画成了65°。为体现教材的规范性和示范性,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建议把黄赤交角画成约23°26′, 把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画成约66°34′。

15.P29图2-1-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 把“地幔”全部画成土黄色, 让土黄色的地幔物质转变成红颜色的“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 显然不合乎传统的颜色表征意义。这是因为, 图中地幔的一部分应是软流层。一般来讲, 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按照随类赋彩所形成的人们习以为常的颜色表征手法, 岩浆应画成红色。因此, 图中地幔的软流层部分应画成红色, 并要和“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相连接。

16.P38在图2-2-6“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中, 最好给四幅分图标上序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第三幅分图要修改, 要在A地画出表示空气上升的箭头, B、C两地画出表示空气下沉的箭头, 要把低空由B、C指向A的表示空气水平运动的箭头去掉。修改后, 四幅分图就能够准确地表现出热力环流形成的前因后果, 大气运动的先后关系。

17.P44图2-2-16“锋面示意”中, 在锋区处标上了“锋面”, 会让学生对锋面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建议把“锋面”换成“锋区”, 或者把锋区画成一个几何曲面, 在旁边标注上锋面。

18.P91在图4-3-2“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中, “过去”时间里的气温变化是经过考证过的、发生了的气温变化, 应该用实线画出, 但是, “未来”时间里的气温变化是预测的、可能的、确实还没有出现的气温变化, 所以不应用实线画出, 而应用虚线画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篇14: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法小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时分配;课型选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在设置文综考区的省市,地理占分为100分,其中自然地理一般占的分值为45分左右,自然地理部分内容主要位于必修一,因此,为了应对高考,必修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高一离高考还有很久,学生的意识不到位,学生在初中很多又没学过地理,一般中学高一由于开的科目较多,所以,地理的课时一般都为每周2节,所以,在课时紧、任务重、学生基础不好的情况下,怎样完成课标的要求又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成了任课教师要好好斟酌思量的事情了。下面结合教学经验谈谈我是如何把握课时分配和课型安排以及做了哪些必要的活动的。

一、课时分配

1.引言课或是称作开门课必不可少,安排1课时。老师知识渊博与否,口才如何,这节课就可以见分晓,能不能牢牢抓住学生就看这节课是否精彩,是否感兴趣。

2.第一章《行星地球》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听天书,但是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所以课时上稍作倾斜,第一节安排2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5课时,第四节1课时。

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说天天都能用上,但学生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高度的东西学生浑然不知,而且与物理化学联系的比较多,所以,课时上也要适当增加。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1课时。

4.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现在的教材与原来的相比,省略了海水的理化性质和洋流的成因,因此,内容较精练,在课时上也省些,还由于时间的关系,安排课时为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0.5课时。

5.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章节,只要一出门旅行,或是看一些诸如国家地理杂志等,看到一些地貌图片学生就很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所以,课时上也可以多些,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2课时。

6.由于时间的关系,第五章就只有放在下学期开学后挤时间来上了。因为我们的课时已经很满了。

二、课型选择与安排

1.精讲多练型:(1)地球的运动;(2)气压带和风带;(3)常见天气系统;(4)大规模的海水运动;(5)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类的课不管是高一的各种考试还是高考,都是重点考试章节,因此,老师把这种课要上成导学案学习型课,课前制作导学案,让学生可以在课前做预习,也可以在课上前几分钟给学生做预习,学生通过各种设问的内容,对本节知识先要有个全面的认识,把不会的内容先勾画出来,老师在验收预习内容时要问问学生哪些弄不明白,如果学生觉得从来没有了解过,或是对于一些原理性很强的东西弄不明白,这时老师可以用一些动画的播放,设计一些比较式的图表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如,在上“锋面与天气”时,老师可以制作锋面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配上音乐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上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时,可以模拟大洋中洋流在盛行风吹拂下怎样流动,遇到陆地时怎样沿着岸边往南北流或遇到陆地倒流回去的状况,学生看了后印象深刻,很久都会记住的。又如,讲解板块运动时,就可以模拟两个大陆板块相撞产生的现象并且配点远古时代的音乐那真是绝了。

2.地理实验型。其实上地理课时要设计很多实验课。主要安排在以下章节:(1)地球的圈层结构;(2)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3)山地的形成;(4)河流地貌的发育。比如,热力环流的形成,教师硬是需要准备一个成功的实验,才会让学生明白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老师可以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一边放一只燃烧的蜡烛,另外,一边放上一个冰袋,蜡烛燃烧后的火焰就会在里面运动,老师可以让几个学生上台看老师的实验,并请他们说出看到的现象。只要有学生能说出空气从蜡烛燃烧的位置往上走而后从有冰袋得到位置下沉,那你的实验就成功了。在上“河流形成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的内容时,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对新原理一目了然,在一张倾斜成40度的厚纸板上,把细沙、粗砂和小石子混在一起后从上面倒下去,粗砂迅速就沉积下来了,而细沙还要冲很远去,最后的形状就是一个扇形,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物质根据粗细能被带走的远近不一样,也就是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泥沙的颗粒大小也不一样。

3.阅读课型。这类课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也很浅显,因此,课上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如:(1)地球的圈层结构;(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3)全球气候的变化。

以上是我多年教地理必修一摸索出来的方法,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星明,张国友.中国地理学会2013华中地区学术年会在武汉举行[J].地理学报,2013(11).

上一篇:全面小康与脱贫攻坚作文素材下一篇:家长必读:10个小细节养育快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