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

2024-09-07

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精选9篇)

篇1: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

《为什么读经典》读书报告

本学期的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老师们多次提及“文学经典”的话题,比如在张柠老师的“当代文学史”课中谈到了意识形态对文学经典标准建构的影响,在陈雪虎老师的文艺美学和大众文化中也谈到了文学经典的流变等,而在“文学理论专题”这门课中,专门有一讲谈论“文学经典问题”。在听取了多位老师对这一话题的讲解之后,在阅读了一些相关文献著作之后,我想我有可能对这一话题来进行研究探讨了,于是我选择了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这本书,并辅以《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进行理解,借此简单谈谈我对“经典”的看法。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他于194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从此致力于小说创作及小说叙述艺术的理论研究。卡尔维诺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看不见的城市》、《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等等。

《为什么读经典》出版于作者死后,是由“为什么读经典”一文和三十五篇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文章组成。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卡尔维诺阐述了他的经典观,并为全书树立了一个标杆;三十五篇评论文章则分别谈论了对他有着重要意义,或者他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每一篇都是独立的文章,有着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在卡尔维诺的文本中看不到职业批评的模式,他并没有试图在作品中寻找系统的概念体系,而是利用自己所提出的观念,结合时代的潮流,投射到作品本身,去寻求共鸣。所以读者在其批评中看不到严密的逻辑体系,却能感受到自然流露的感悟和思想迸射的火花。

接下去,本报告将从卡尔维诺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他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的评论思路,总结其文学批评的特点并谈谈我个人对经典阅读的观点。

一、卡尔维诺其文学经典观

关于经典,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卡尔维诺总共列举了经典的十四条特点,在此我选择几条列举:

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

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嗓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从卡尔维诺的这十四条经典的描述来看,这位老先生的概念模糊、晦暗,甚至会让人第一感觉带有一些老套、腐朽的味道。但是在我们耐心理解,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领会他相对读者们表达的意思,那就是阅读对人类文化素质提高和文明进步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学经典的不可取代性、不可超越性以及人们阅读原著的必要性。在他看来,经典作品具有被阐释的广阔空间,有着深刻的文化痕迹,经典可以对人类构成影响,使人们在认同或反对中不断地认识自己。

首先,在谈到什么时候读经典和重读经典的时候,卡尔维诺强调了经典作品在人性格形成时期对人产生的作用之巨大,他首先是鼓励青少年多读经典的,他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关于重读,卡尔维诺认为随着人自身的成长,再读经典作品会有新的“阐释”,这是重读的意义所在,同时也说明了文学经典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这一方面是因为经典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个人或社会观念的变化。

再说说经典作品的作用模式——主要是作用和反作用两个方面。一方面,卡尔维诺认为,对青少年来说,阅读经典具有构建价值衡量标准,美的范式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模式是缓慢的,隐性的,并能够将某种恒定物质融入我们的内部机制,在意识上被遗忘,而在潜意识中一直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变或者增加其内涵,这种改变或增加并不是其本身性质的变化,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作品本身与过往的历史和现在的环境反应产生的,产生的结果就是经典作品不仅包含其诞生时期的文化,也包含着它所经过的文化或多种文化的痕迹。从这点上,卡尔维诺提出了读第一手文本的建议。

最后要说的是经典作品的地位问题。从纵向历史上来看,经典作品具有历史定位的系谱标志,这使得它能够被无论是有怎样的阅读经验的读者教准确地认出它所处的文学系谱位置;从横向现时来看,经典作品则具有影响社会声音的作用,它可以自己本身成为时代正音,如果它与现时实在格格不入,它至少也是时代噪音,发出声响。卡尔维诺认为,我们的书架上,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半应该是我们打算读的可能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外我们还也要准备好迎接一些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的书。

虽然卡尔维诺并没有在十四条中谈到这一点,但是关于读经典作品的目的,他也是有其鲜明的态度的,“我还真的应该第三次重写这篇文章,免得人们相信之所以一定要度经典是因为它们有着某种用途。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换新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既然读经典并不具有某种用途,那么读经典的目的究竟何在?关于这点,卡尔维诺倒是没有给我们作解答,我将在尝试在下文中寻求答案。

二、卡尔维诺其文学批评及其批评思想

卡尔维诺对于文学作品或者说小说的批评,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的,尽管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的三十五篇评论,几乎不能算是严格形式上的文学评论,但他对作品的高度自觉和强烈热爱,让他的评论提升到了一个美学的高度。

要谈论卡尔维诺的文学批评思想,那么就不得不提他的另一部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在该书中,他提出了五个小标题作为评论众多作家与作品的尺度和纬度,分别是:轻逸(lightness)、迅速(quickness)、确切(exactitude)、易见(visibility)、繁复(consistency)。围绕着五点,我们就从这五点着手,具体看看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的评论中是如何这五点来评价作品的。

第一、轻逸。作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一章的小标题,“轻逸”一词往往是从评价语言的风格开始,进而具体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评价由语言构成的典型模式与形象,因为现实生活中难免沉重,人们总是试图借助轻逸的文学来反抗生活的压迫感,从而让人们暂时忘记现实中的沉重。所以在这点上,“轻逸”这一要素体现的是文学对现实与艺术关系的阐述。在卡尔维诺眼中,“轻逸”表现为语言的轻松化,对内在思想脉络和心理的外化叙述,即对抽象的描写,以及视觉形象具有象征价值三个方面。以卡尔维诺评价奥维德的《变形记》为例:首先《变形记》的主题是神话,这在情节上就与沉重的现实就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语言上,卡尔维诺强调了奥维德对细节的精确描写,这样真实和幻觉结合的语言是具有魔力的;最后是在象征意义上,卡尔维诺认为《变形记》中神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渗透并不是等级性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系统,这对现实中的实况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轻逸”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判经典其功能的有效坐标。

第二、迅速。这一要素主要讨论的是关于叙事的时间与节奏,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涉及叙事时间、故事时间和感知时间三个方面:在叙事中,叙事时间如果小于故事时间,那么就可以在最小时间里获得最大限度的叙述力量,而这对作品的要求就是“简洁”二字。迅速可以使叙述简洁、明晰、逻辑鲜明和节奏轻快,这就是卡尔维诺所追求的叙事模式。叙事时间和感知时间的关系则是以感知时间为主导,因为人的思维时间是一定的,如何调控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使之便于人的思维的接受,这就对作品的内部结构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是对作者的才思和技巧的考验。卡尔维诺在对《老实人》的评论中就着重提到了关于叙述速度这一点,并毫不掩饰地高度评价了其严整而富有张力的结构:“今天《老实人》最令我们激赏的,并不是‘哲理小说’,也不是它的讽刺,也不是逐渐显现的道德性和世界观,而是节奏。”伏尔泰所采用的看似分岔跳跃的结构,将这种迅速的叙事技巧发挥到了极致,这种以无情的速度堆砌起来的故事轰炸,包含一种近乎无端发作的荒谬感,旋风式的世界游历和人物关系史,一个彻底无序的世界,都使这部作品足以被封为经典。这一技巧后来成为了喜剧电影屡试不爽的噱头。再谈谈作品的结构,以卡尔维诺评论的《疯狂的奥兰多》的结构为例:如果说《老实人》将迅速发挥到了极致,那么《疯狂的奥兰多》则是在离题上作出了精彩的创造,它的独特在于它是一本可以或者说必须“独立来读而不必参考它之前或它之后任何文本”的作品。那些诗行似乎随心所欲地做着迂回曲折的运动,让读者永远把握不清它的叙述情节的方向。在此,卡尔维诺是如此细致地审视着作品中的技法,以及叙述结构和情节铺排,正如这部诗通过结构上的逆转,反过来定义自身的方式一样,卡尔维诺所采用的从技法上来摸索内涵的批评方式也值得借鉴。

第三、确切。卡尔维诺为确切做了一个界定。他认为确切首先是指三件事:1.为一件工作制定的规定明确、计算细致的计划;2.引发出清晰、鲜明容易记忆的视觉形象。3.在造词和表现思想和想象力的奥妙时,尽可能使用确切的语言。卡尔维诺担心的正是对语言使用的掉以轻心——这也是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即文学大众化通俗化带来的商品化、程式化。这点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的评论文章中并未体现,我将在下文中另作讨论。

第四、易见。但丁说,“想象力是一个有雨飘落的地方”。“易见”这一要素考察的正是作品中的想象力,也就是作品语言对形象的视觉化呈现,其中形象包括一般层面的形象和哲学层面的形象。卡尔维诺认为西拉诺的《月球之旅》是充满想象力的,西拉诺的诗意想象源自真正的宇宙感知,它影响着我们的技能和意愿,悄悄地让我们离开这外在有形的世界,把我们带进一个内在的世界。他的智性和诗意使得他的作品富有自由思想和高超技艺,这两者又都反过来体现了他出色的想象力和对抽象概念的表述能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卡尔维诺阅读经典作品的类型之广泛。

第五、繁复。现代小说的“繁复性”已经成为其必然属性,因为现代社会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人们对权威的迷信日益严重,这就导致不同领域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体系。经典作品的一大功能就是直面这类挑战,将这些多层次、多面性的世界观进行反复、转换和排列,或者将人们原本熟知的文本、经典的文本进行二次叙述等,从而形成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卡尔维诺评价有着“意大利的乔伊斯”之称的加达的作品时,就提到了这一点。卡尔维诺引用了加达《米兰沉思录》中的一个概念——“包含众多系统的系统”,他肯定了加达的风格中融合通俗与博学的表达方式;他指出了加达的《梅鲁拉纳大街上的惨案》高于侦探小说与哲学小说的社会性,其中包括从最终等的中产阶级,到罪恶的地下世界,体现在方言语调和内在潜意识中。卡尔维诺从加达其人的身份、性情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他的矛盾性,表现主义革命性,以及极尽完美的循规蹈矩的结构形式等的来源。卡尔维诺对这样一篇复杂反复的作品的解读是全面的,是重点突出的。

总结这五点要素和《为什么读经典》中卡尔维诺具体的批评,可以看出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品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具体的,因为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所提出的批评理论,我们几乎可以在他的每一篇批评中得到印证,这种与具体作品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是富有生命力的;第二是寻美的,卡尔维诺所写的批评中,对作家或者作品都是充满热情,发自内心地去一一点数那些吸引他、打动他的地方,然后用分享的心情写出来,这正是他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美的独特的敏锐,从而避免了职业批评家对于文本冷漠、机械化思维等的职业病;第三是全面的,卡尔维诺重视语言的使用规范和技巧,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局限于文本的言语关系,他对于一部作品关注的东西非常繁杂,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小说的叙事技巧,小说的精神层面,任何一个值得他欣赏的地方都可以是他驻足之处,故而阅读他写的文学评论,可以使我们全面地看清一部作品。

三、从卡尔维诺的经典观说起

在上文中,我就提到关于卡尔维诺所指出但未作解答的关于文学经典的目的的问题以及关于文学经典所面临的确切因素的挑战,接下去将就这两点具体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虽然卡尔维诺并未在其十四条对经典的阐释中明确指出阅读目的,但是他所列数的种种好处绝对是一大理由,他所一再强调的关于经典阅读对人的经验之塑造以及给人带来的文化痕迹正是他推崇经典阅读的目的所在,只不过他所推崇的目的附带着矛盾的担忧,他担心尤其是青少年阅读“没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缺乏人生经验”等等。再联系到卡尔维诺其自身的文学创作,我们可以发现它暗藏在乐趣、轻松、活泼语言下的思想深处,我们可以在阅读中,自然而愉快地抵达他所希望引导我们去的充满睿智的文学世界。一个集创作和批评于一身的作家,其作品必然能代表和印证他的批评思想。

布鲁姆在《论经典》中说,“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我认同卡尔维诺对经典塑造人经验的说法,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但是,我认为这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盏明灯的同时,也向我们读者提出了阅读的要求。

首先是读,从青少年时期就应该进行经典阅读,这是一个习惯的养成,只有有了阅读的习惯,才有后续的一切可能;第二就是选择地读,读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卡尔维诺同样未具体讲到如何选择,但是他说“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这么说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我们还是无法据此去选择,但是我们大概知道他的意思是读那些能够引发人思考和争论,并且最终能够在各种质疑和评论中留存下来的作品吧;第三就是正确地读,卡尔维诺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建议,比如怀着兴趣地去读,坚持地去读,包容地去读,重复地去读。

最后剩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文学经典所面临的确切因素的挑战,这也就涉及到经典作品和时代的关系问题。上文中也谈到过,卡尔维诺在他对经典的第十三、十四条阐释中也提到了经典作品的地位,而针对当今社会的印刷复制来说,经典作品的地位似乎受到了来自通俗作品的冲击,许多商业化商品化的作品风生水起。我的观点,借用一句话来表达,“存在即合理。”以具体的青春文学来做为例子吧,我认为它所面向的受众群体是存在并稳定的,和我们所说的经典的存在也并不相悖。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在“中国与世界文学”国际研讨会上说:“我们不能不承认新一代存在,如果不承认,我们永远就处在中年时期,也许会进入老年时期,我们文学活力就丧失了。” 《收获》曾有篇长篇专号收录郭敬明玄幻作品《临界·爵迹》,引发很大争议。《收获》作为纯文学杂志中旗帜性存在,实际是在彰显自身开放心态:所谓严肃文学、纯文学圈子并不是死板一块,纯文学和市场之间的裂隙正被逐渐弥合。我认为这种对待当今文学发展的态度才是正确的,片面强调文学非功利性、去市场化不见得明智,在市场统治的时代,一味排斥市场意味着速朽。承认市场的合法性,反而会成为文学自信与不自欺的体现,能为文学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环境。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去包容,给予各种文学以发展的自由,最终由历史来选择,因为只有经历时间,沉淀文化和丰富内涵,好的文学作品才能够成为经典。

【参考文献】

[1][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2]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M].杨德友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4]续小强:为什么读经典和《为什么读经典》[J].小说评论,2011,03:147-151.[5]闫红:数字媒介下的经典阅读——关于《为什么读经典》的一点想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176-178.

篇2: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

2017级本科生“读史读经典”项目读书报告模板(精读书目)

读书汇报主标题

(标题自拟,方正小标宋简体、三号字、单倍行距)——读《……》有感

(楷体、四号字、单倍行距)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手机: 电子邮箱:

(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信息请如实填写,以便辅导员反馈指导意见)

读书汇报正文……

(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0.5行,不少于2000字)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在读书报告末尾单独列出)

1、……

2、……

3、……

……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在读书报告末尾单独列出)

1、……

2、……

3、……

……

注:以上括号内斜体字为注释,请自行删除

中国人民大学2017级本科生“读史读经典”项目 读书报告模板(泛读书目)

《……》阅读体会

(方正小标宋简体、三号字、单倍行距)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手机: 电子邮箱:

(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信息请如实填写,以便辅导员反馈指导意见)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

2、……

3、……

……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

2、……

3、……

……

篇3:读诗读书读经典

读 诗

古诗,韵律极美。“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是爱国诗人屈原对橘树的绝唱;“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是作者对一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赞颂……吟诵这样的诗句,不只诗中的故事感人肺腑,更令我爱不释手的是它们的语言韵味。还记得我喜欢的第一首诗《再别康桥》,“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使我一个十岁的小姑娘惊叹徐志摩语言之妙。这些表意丰富含蓄蕴藉的诗句总令我沉溺其中。读诗,培养语感。

读 书

《傅雷家书》的苦心孤诣,也教会了我处世的哲理;《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繁华到最后的败落,发人深省;《平凡的世界》则是近段时间对我启迪最大的一本书。书中描绘勤劳肯干的孙少安,追求更高理想的孙少平,高干子女要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田晓霞,每个故事都能感动我。同时,那个时代淳朴的民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激励了我。读书,启人心智。

读经典

刚上小学,爸爸就把我抱在怀里共读《论语》,以至于我从小就熟背“学而时习之”;《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现在常常拿出来一品,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五年级背的《弟子规》,每序每节的道理都不容小觑。从小熟读的经典,长大才会有意细细品味。读经典,令人言行慎独。

斟一杯月光,读诗赋,可陶冶情操;撷一段烛光,读书籍,启人心智;采一缕墨香,读经典,慎人言行。读诗、读书、读经典,伴我一生。

篇4:《朝读经典》《好读书》教案

——《朝读经典》二年级第二单元《好读书》教学设计

武昌区柴林小学李攀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喜欢诵读中国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学习了解一些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喜欢读书,为提高语文素养打好基础。【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喜欢诵读中国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学生中爱读书以及读书的故事。【教学过程】

聊故事——读经典——说理解——诵名句——会运用

一、爱书的故事

1.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ppt出示“天一阁”和“昭明太子读书台”图片)? 2.出示“天一阁”,学生朗读关于“天一阁”和“昭明太子读书台”的介绍。3.天一阁为什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对,因为它代表着中国人爱读书的精神。

5.读书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不信你们看汉代的刘向在《说苑校证》里写道(出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6.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这一段读准确,通顺。

7.你们明白什么意思吗?自己读一读文意,想一想,跟同伴说一说。8.试着跟同伴互相背一背。

二、读书的故事

1.咱们中国人自古就有许多爱读书的人留下了许多读书的故事。读《葛洪抄书》,你明白了什么?(自由读,自由说)

2.是啊,正式因为葛洪这么勤奋才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就像韩愈说的那样勤奋。

学生自读《焚膏继晷》,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师生一起练读一起背诵。

3.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爱读书的人都不想浪费,这里还有几个勤学苦读的典型人物,孙敬和苏秦,车胤和孙康,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坚持读书的呢?读读《三字经》这一段,想一想说一说。生对着29页,读《勤学苦读》,师出示:头悬梁,针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生自由读,自由背)

三、读书的方法 1.读《朱熹读书法》,结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说一说哪些读书方法是你喜欢用的?

2.朱熹给我们总结了很多有用的读书故事,还用一首诗表达了他的读书感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教师正音。说一说古诗讲的什么? 同伴互背。

3.书是我们的朋友,司马光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他的书,我们一起读一下《司马光惜书》。

4.书带我们这么多,但是还是有些人不愿意跟书交朋友,我们一起来劝劝他吧。读《劝学》。

四、比一比,背一背。

1.同伴之间互相提问,看谁背得准,背得多。2.评出背诵优胜小赢家。

五、板书

篇5:读书读经典的话题演讲稿700字

在二十一新世纪,祖国将希望寄托于新一代学生的身上,希望我们能传承美德,学以致用,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自古以来,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希望,身上也继承者将“国学”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的重大任务。当然,要想继承“国学”,就一定要先从做人开始,奠定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品德良好,节操高尚的人呢?首先,待人要诚实,不能对人有欺瞒,欺骗的行为;其次,要心怀天下,怜悯苍生,平等待人,不见利忘义,有同情心;再次,要有一颗乐于助人、宽容善良的心。最后,要勤学好问,勇于攀登,将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牢记于心。能够做到以上四点,相信一定可以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为施行在山东视察工作时提到的要求,山东省各市区正努力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本市区也十分重视中华文明精神的弘扬行为,教师常常为学生讲述中华从古至今的名人名传以及各种经典文明故事,其内容丰富多彩,充实有趣,学生们在娱乐的同时,也更好地学习到了中华文明传统美德,并将它传扬下去。

我是青岛市的一名小学生,平时,在学校中,老师也经常为我们讲述许多出色的经典故事和寓言故事,每一次我都听得格外认真,并且都深深的记在了脑海里,在听故事的时候,我还记住了许多蕴含深刻意义的谚语,而且,我还做了一件最让我值得骄傲的事情!

记得那是一次冬天,快临近期末考试了,我到一位同学家送作业,我刚刚交作业交给他,没想到,他随手将作业一扔,飞快地坐在电脑桌前,入迷地打着游戏,看着他这样沉迷于网络,我又气又急,突然,我想到了平时老师教给我们的一条谚语,我耐心地对他说:“你这样沉迷于网络,是很不好的行为,老师曾经教过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不能再这样虚度光阴了,快写作业吧!”没想到,他心不在焉地对我说:“作业是得写,我先打一会游戏再说!”我看他这样执迷不悟,便说:“你口上是这么说,但是电子产品是一种无形的,一玩起来就没有时间概念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你如果现在不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等你老了,会后悔的!”听了我的劝说,他羞愧地低下了头,认认真真的写起作业来,而且以后的上网时间也减少了很多!

大家看,几条谚语就能唤醒一个人的上进心,就能让一个人改邪归正,中华的传统文化真是一种神奇的“丹药”!

篇6: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

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娱乐的多样化和通讯工具的便捷化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转变为电子阅读,纸质书籍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全民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越来越多的市民拾起书籍,静下心来,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读书日的由来

篇7: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

1、只要你能正视困难,积极想办法,想对策,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2、我有一种甜蜜的感觉,晨读真好!

3、你在松懈,有人警惕。

4、学海泛舟,需要不懈地努力去擎起理想高悬的风帆。

5、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活在当下。

6、从现在开始,就是最好的时间。

7、晨读,清晨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快乐的人生,幸福的世界!

10、不晨读的一天就不是完整的一天。

11、整个世界都在进步,要想成功,想超过千万个甘于平庸的人,你就得不断的学习。

12、晨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让我的知识面更加宽广。

13、晨读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

14、努力就会成功、坚强毅力。

15、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

16、晨读,就是在早晨这个最美好的时光。

17、爱晨读,它让我每天都有好心情,伴我日日成长。

18、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19、读书,或许是人生里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20、找准自己的方位,一路开心就好。

21、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22、愿孩子们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

23、早晨的记忆力是一天里最好的时段,所以晨读的收效是事半功倍的!

24、捧起书本读书吧,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25、让我们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多读书多记知识。

26、你必须叫醒那个沉睡的自己,因为你不对自己狠,生活就会对你狠。你不逼自己一把,命运就会逼你一辈子。

27、一生专注,一生坚持。

28、我爱晨读,愿在有生之年的每一个清晨读书!

29、养成良好的晨读习惯,为我们美好的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3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31、晨读,在享受中获取知识,静心感知世界。

32、你必须叫醒那个沉睡的自己,因为梦境再美,终将一切归零。

33、你在偷懒,有人努力。

34、书山跋涉,需要用勤奋的步伐,在无边的莽野中,踏出一条通向顶峰的道路。

35、只要勤奋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会成为飞过沧海横过大洋的海鸥。

3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7、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

38、晨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境界。

39、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要勤奋好学,才会有所收获。

40、书此时是通往心灵大门的一把钥匙,带着我领略人生的另一道风景。

4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4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43、爱晨读,因为它的.静谧。

44、为梦想奋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4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46、每天五点半晨读英语的人就是不一样。

47、走一步,再走一步,持之以恒,才能走出困境,到达理想的彼岸。

48、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49、目前为止,每天的晨读都在进步,希望不要帅不过三天。

50、晨读,是划破天际的流星,是雨后悬空的彩虹,是战场冲锋的号角。

51、希望每一天都能早睡,按时起床,坚持晨读,认真对待每天的早餐午饭晚饭。

52、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上帝关上一扇门,总会打开一扇窗。

53、“书”之旅,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54、晨读真好,我喜欢晨读。

55、这书香相伴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56、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

57、我爱晨读,它让我每天都有好心情,伴我日日成长。

5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9、让我们伴着初升的阳光,展开笑颜迎接新的一天!

6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1、让我插上翅膀,带我飞翔知识的天堂。

62、学习是自己的事,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

6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篇8: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

我之体会

读书思考写文章,理论临床两提高

——“读经典,做临床”我之体会 傅文录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000)内容提要:读经典,做临床,是一个学习好中医者的必经之路,多年临证体会到“读书思考写文章,理论临床两提高”,这个通过自己读书体会,集多年临床之结晶,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学习“火神派”郑钦安的医学三书,临床疗效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关键词:读经典 做临床 学习体会

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就是要有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多年的总结及认真阅读当代名医他们的成才之路,我感到多读、多写、多反思,是成功之路上的有效方法。而我把这个体会总结为两句话:读书思考写文章,理论临床两提高。

读书有道,善于比较。有人说过:“经书文字不是智慧,它的语言内容也还不是智慧。要经过心的吸收,再通过意志、思考、默想所到的领悟才是自己的智慧。”山东的张珍玉教授曾说过:“黑字落在白纸上,念书的人所看见的都是一样,只是每个人的领悟不同,反映出来的也不一样。”如《伤寒论》中谓“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就“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一语,自古至今,争议颇多,认识不一。北京的印会河教授所采取“抓主证”的方法就源于此理,其内容的实质即为“叶落知秋”,即其中蕴含由现象或部分推知本质或全体的道理和方法。此外,此意还含临床推广应用到辨证论治的实践中去,而望文生意则是比较局限的。

善读书者,要当知一反三,以常御变,始得参悟之机,领略奥妙,熔古今于一炉,远变化于一心。笔者读书也发现,中医的经典理论,不只是在其字面上,而要反复阅读,认真领会其内涵,熟能生巧,巧能生华,华能生精,熟读精研常实践,才能深刻领悟到中医智慧中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体验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与科学内涵。只有这样,临证才能运用以中医理论而灵活到行方智圆,感悟到中医“神圣工巧”的妙机。如《内经》有“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从字意及自然界的四季变换我们可以认识到它的现象,然而到病人病证表现中,把其真正的内涵应用到临床中去并非容易。笔者临证发现,部分脾胃虚寒症患者,常自述胃中灼热,但却不能进食生冷之物。参阅世古今有关脾胃虚寒证的辨证及治疗,此即为寒极生热,若单纯温补为主,尚不可能改善此虚火上扰症,必先应用升阳散火汤,发散寒极之内在郁热,而后再用附子理中汤就会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熟读精思经典理论之后,才能在临证中感悟到中医奥妙无穷的智慧。一些名家大师们,就是他们所能独具慧眼,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能够发现问题,并于以解决。中医的经典名句名语,就像是一首好诗,需要反复地吟咏才能把字里行间的意义完全吸收,在反复的、小心翼翼地阅读之后,才能把表层下的意义完全领悟出来;它的意义,就像是一个诗人选择的字眼带着某种特殊的音调,相联起来会打着某种特殊的节拍,整体上会传达某种不一般的感觉一样,这是你自已才会有真正的新感觉、感悟、顿悟或是带来灵感来。

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手勤奋,要养成善于积累资料,多做笔记,读书时,一边阅读,一边把重要内容和读书心得记下来,这不仅是理解经典医书原文和累积资料的重要方法,同时对于积累当代名医专家专病经验汇粹的好途径。但是,由于中医内科涉及面很广,且古今医药资料可谓是普天盖地,怎样选择一个突破口是非常重要的。为找一个终生奋斗的目标,我选择了肾病,我不仅收集了中医肾病方面的图书资料,同时还订阅了国内不少的中医药学杂志及文摘资料,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还注意书写关于肾病方面的当代文献资料,并参加了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时振声教授生前编写的《时氏中医肾脏病学》。在书写文章的同时,不仅使自己的肾病理论水平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外,最大的收获还再于使自己的肾病理论更进一步的系统化与条理化,使自己对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有了一个较高层次的认识,并逐渐摸索出了中医肾病方面的治疗优势和困境之处,发挥优势高起点,攻克难关搞研究。通过书写文章,使自己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写作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搞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读书读出书本以外的真知灼见。古人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当一个临证多年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想把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感受与体验,想通过书面语言来表达出来,并非易事。加之文字自我理解与认知能力与差别,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种没有品味出“清香的茶味”来。如笔者在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时,开始总觉得许多问题老是弄不明白,为了一个一个的弄明白心中的迷团,开始动笔总结出一个一个的题目,来撰写文章,这样逐渐地弄清楚了为什么左右手上脉会出现差异、升陷汤的应用辨证要点、来复汤的应用规律等问题,同时也在各级杂志上陆续发表系列研究论文。此外就是,当临证想要越过一个难坎儿的时候,需要大量读书开眼界,而更需要读有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思路的书。如近年笔者研究“火神派”清代名医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读了之后,总觉得是有很多问题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此,笔者开始进行了系列的郑钦安学术思想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积累,不仅写出了近五万多字的学习体会与论文,同时也弄明白了郑钦安大师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想要表达的真知灼见,使自己对附子的应用有了一个全新认知和定位,临床进行重复验大师的经验与理论,临床治疗效果大大的提高,特别是郑钦安的首辨阴阳之法、万病一气论、重扶阳气学说等观点,对于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确有大的促进,同时,多方位、多角度的反复读一本书,旁引诸多经典著作,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研究,使自己真知灼见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与促进。

熟读精思悟性出。古人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医的古典医籍只有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才能知其要领,领会原文精义,悟出其中的奥妙。因为中医典籍的精华内涵,不是在其字里行间,而是在于每位学习者心中;从其中的精文中悟出了一个哲理与感悟,则思之过半矣。如《素问·六元正气大论篇》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后世医家以此段经文发挥甚多,如朱丹溪的越鞠丸、杨粟山的升降散等。开始我对这些经文的理解只限于文字表意上,经过长期的反思与顿悟,后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进行体验,从大禹治水,疏通水流而治水灾的启迪,联想到:发水之势,势不可挡,只能顺从水势,化害为利,从中感悟出,《内经》此段的中心内涵是“顺势”治疗思想,在此段经文的感悟下,笔者悟出在临床上诸多的治疗之中,“顺势”治疗思想可谓是无处不在,特别是在肾病领域中,开创了洗浴法治疗肾性水肿的思路与方法,同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其学术论文一经发表,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学者的认可,其文献多次被引用。这都是熟读精思经典原文受到的启发。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表明中医的精华闪烁,就在于她临床有效的生命力。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她的经验原始是从偶然实践中得来的,不是先有认识而后有经验,而是先有实践然后才有认识。此后又在临床中反复使用,经验不断地扩大增多;经验与哲学结合,又进一步上升成为理论。正为因中医经验不是纯经验,还杂有哲学中的玄学,因此中医经验中的不纯是理所当然的。要用好这样一门哲学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并非是一件易事,加之中医评定效果时,治疗愈者则收录,不愈者则删去,虽统计起来疗效极佳,然重复之结果便可想而知。因此,而要真正领悟掌握四诊的技巧,除书本基础理论外,只有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细心揣摩,深刻领悟其中的奥妙,掌握辨证识病的决窍,从而进一步抓住辨证论治规律,在这种感性认识层次上领悟,才是最深刻、最全面的继承,才能成为一名高明的好医生。由感而此,在多次的临床工作中,逐渐摸索重复先贤经验方药,临床中虽然也取得了部分效果,也学会了“辨证论治”,但这只是初级阶段,并逐渐达到了形似;如果要学会决死生,处百病,可以预知未来的炉火纯青,想要到了神似的阶段,需要时间来走过。是否有一种更佳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漫长的过程呢?我在不断的思索着这个问题。

临证多年,感悟颇深,可谓是“苦辣酸甜”五味具全。汤证论虽说应用得心应手,可临床疗效并事事“效若桴鼓”,却时时困扰着自己。自从学习“火神派”创始人清末名医郑钦安先生《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之后,可以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种突然省悟的感觉,真正的理解了《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真正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现就就学习验案介绍如下。1

心衰、心房纤颤案

王某某,女,62岁,农民。2006年6月24日就诊。患者心慌、气短、胸闷乏力3年余,曾确诊为“慢性心衰、心房纤颤”,长期服用中西药物,但情况时好时坏,并未明显的改善,近段时间进行性加剧,现症见:心慌、气短、胸闷、乏困无力,动则尤甚,面色藜黑,畏寒肢冷,双下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心电图报告:心房纤颤、心肌缺血、心率165次/分。证属心阳虚衰,虚阳上越,治宜温阳潜镇,方用郑氏补坎益离丹化裁,药用:肉桂10g,制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30g,生龙牡各30g,红参10g。服药三剂,情况明显改善,自感体力明显恢复,畏寒肢冷减轻,心率65次/分,律整齐。按原方再服三剂,病愈大半,后服附子理中丸巩固治疗。

按语:心房纤颤是比较顽固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征表现在心房与心室的跳动不一致,即脉搏慢而心率快,脉沉迟无力,舌淡苔白滑,均为一派心肾阳虚之表现;虽然自觉心跳快,但这个心率快则为一种假象。很显然是一种心肾阳虚、虚阳外越的病机特点,因而形成心房与心室跳动相互分离现象。治用郑钦安先生创制的补坎益离丹化裁,补坎者,补肾阳也;益离者,益心火也;“补先天之火以壮君火也”,同时佐以潜镇上越之阳,“真火旺则君火始能旺”,心肾火旺,肾阳得潜,心病自然得愈也。2

顽固性失眠案

郑某某,女,45岁,市民。2006年7月5日就诊。患顽固性失眠3年余,长期靠服大量安眠药入睡,近段加大用药剂量也难以入睡3小时,经常是夜晚反复服用安眠药,由此而导致第二天头昏脑胀,并且因此而影响生活。自述3年前产后由于操劳过度,身体自感很差,一天至晚头脑昏沉而难以入睡,后来逐渐到不服药就难以入眠,曾经中西药物服用年余也未明显的效果,只好靠安眠药助睡。现病人畏寒肢冷,白天头昏,无精打采,晚上则头脑清析难以入眠,舌淡苔湿润,脉沉细无力重按几乎消失。证属心肾阳虚,虚阳外越,治宜潜阳安神,方用潜阳丹合封髓丹加干姜。药用:制附子30g(先煎2小时),龟板10g,砂仁10g,炙甘草30g,黄柏10g,干姜30g。服药三剂,效果明显,安眠药可减量,又服原方二剂,安眠药可减半量,再服三剂后,不用安眠药可入睡6小时左右,且白天自感精力增加,但畏寒肢未冷减轻,上方附子量逐渐增加50g、60g,其服20余剂,停服药也能入睡。

按语:《内经》认为白天为阳,夜晚属阴;白天阳在外而人则动,夜晚则阳入阴,而阴盛而静,故而入睡。白天阳动则人应该有精神,无精打采则显然是阳气不升,清阳不升而头脑昏沉;夜晚应是阳入阴而阴盛,但阳不入阴,虚阳外越而阳不入阴,因而无法入睡。这就是失眠顽固难疗的根本,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自序》中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以识症。亦不难于识证症,而难于识阴阳”。因此抓住阳虚这一重要的环节,补阳潜镇,阴阳交会,白天阳用事,夜晚阴主导,阳升阴降,升降有序,则阴阳各司其职,因而顽固性失眠得以调整,近年来笔者应用这种思路与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郑氏之潜阳丹(附子、砂仁、龟板、炙甘草)正是为此设,而合用时方封髓丹而更提高潜阳之效果,对种阳虚失眠的确有意想不到之疗效。3

腰扭伤案

李某某,女,60岁,市民。2006年7月10日就诊。患者腰痛半月余,曾在市级、省级医院等诊治未结果,经CT、核磁共振、彩超等检查未发现异常,始终未弄明白突然腰背痛的原因,经多种治疗也未明显的效果。现症见:腰痛沿脊柱两侧疼痛,活动后加剧,不敢过度伸展身体,不能坐橙子,蹲下弯腰则疼痛少轻,夜晚睡觉不敢伸展平身,追问病史,得知在20天前拉车子后有扭腰史,舌淡白滑,脉浮细重按无力。证属外感风寒,经脉凝滞,闭阻不通,治宜温肺散寒,温肾固本,舒筋缓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药用:麻黄10g,制附片15g(先煎),细辛10g,赤白芍各30g,炙甘草30g。服药三剂,腰背疼痛大减,已可平卧伸展,病减六七成,但病人汗较多。处方调整剂量:麻黄6g,制附片20g(先煎),细辛10g,赤白芍各60g,炙甘草60g。又服三剂病愈。

按语:老年体弱,劳作后汗出,皮毛疏松,外寒易侵,太阳受邪,故而腰背疼痛;寒则收引,故喜倦体而不敢伸展;虽病有半月之余,但外邪不祛,脉浮而无力,一派正虚感寒之势。故而调治用《伤寒论》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一太少并治,二柔筋舒肌,三剂而病轻,六剂而痛愈。4

膝关节肿痛案

李某某,女,57岁,农民。2006年10月11日就诊。患者右膝关节肿痛数年余,曾多种方法治疗时好时坏,近来又有加剧的趋势。现症见:右膝关节肿痛、发凉,白天行走困难,活动后肿胀加重,畏寒肢冷,腰背酸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亏损,阴寒凝滞,关节经脉闭阻。治宜温肾扶阳,散寒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药用:生麻黄30g,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细辛10g,熟地黄100g。三剂水煎服;同时用白芷100g,加白酒点燃热后外敷关节,每天1~2次。服药三剂后,全身微微汗出,右膝关节疼痛大减,肿消,原方药再进三剂,以强化治疗效果。

篇9: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

1.用各种方式向父母、邻居、同学传播保护臭氧层的知识。

2.提醒爸爸妈妈,买无氟冰箱等环保产品,使用环保发胶,规劝爸爸不吸烟、不乱扔烟头。

3.少用空调,少用杀虫剂。

4.不玩火,避免火灾,减少灭火剂的使用。

5.分类回收垃圾,少用一次性泡沫餐盒和一资性木筷。

6.少乘汽车,多骑自行车。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支持我们的行动,救救地球妈妈,把蓝天、碧水和清新的空气留给我们,让我们世世代代健康地生存下去!

上一篇:试生产批复请示下一篇: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