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贫困申请书

2024-09-05

农村家庭贫困申请书(精选8篇)

篇1:农村家庭贫困申请书

农村家庭贫困户贫困申请书范文(精选6篇)

现今社会公众的追求意识不断提升,申请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请注意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申请书。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申请书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家庭贫困户贫困申请书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家庭贫困户贫困申请书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xxx,是一个偏僻农村普通的农民,今年49岁,长期患病全身颤抖无力,无半点劳动能力,经多方求医,至今也未确诊,已花去家中所有积蓄,并欠下数万元的债务,平日家庭正常生活已受影响,然亲朋尚念一丝亲情,邻里且念点点旧恩,些许时日为我全家伸出援手,方能有衣暖身,有饭糊口,权且一家老小勉强度日。

家中还有二老,已年过八旬,膝下尚有两子,现家中无劳动力,xx年10月大儿子因严重的鼻窦炎在渭南中心医院诊治,花费了1万多元至今依然未痊愈,不能正常干活,还需别人照料,xx年8月妻子又患胆结石、梗阻性胆管化脓先后在白水县红十字会医院和渭南中心医院进行了两次手术治疗,现在也未根治,经常服药、打针,再加上我重病在床,根本无能照顾家中所有一切,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开船又遇顶头风”,回想昔日全家老小其乐融融,放眼今朝一家零乱不堪,痛在我心,然却无回天之力,无半点办法,只有打掉牙往肚里咽,如此之痛,如此之苦,唯有我这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之人方能真切体验。

全家人的生活至今没有着落,让我非常的揪心,不知道明天的路在何方。幸好,我听说我们的这种情况可以向政府申请贫困补助,党和政府能解我全家于倒悬之中,我异常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们的家庭于水火。于是商量之后,我们一家六口人特向您们申请,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并向相关部门求助,想及早得到诊治,照顾好家人。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跪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农村家庭贫困户贫困申请书2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x,是x乡x村人,家中4人,是家庭贫困户、低保户。我的妻子因病常年在家需要药物维持,且需要人照顾,故此我无法外出打工,只能留在家中照顾生病的妻子。

我的大女儿在x读书,现在因胃穿孔住院,家中竟然没有一分钱能够拿出来带给女儿,好在有她的朋友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女儿暂时垫着住院费用,但是之后要还是要把钱还给那些好心人,我想尽办法都拿不出钱来。

我的小儿子还在x读书,每个月都需要给他寄生活费,虽然小儿子很懂事,很节省,但对于现目前没有收入的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现在我已经是走投无路,真的没有办法了,因此向关心农民的各位领导申请,恳请政府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帮我渡过这个难关,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农村家庭贫困户贫困申请书3

尊敬的领导:

你好!

我是xx市xx街xx社区居民xx,借住父母家。我父亲由于脊椎折断、并患有糖尿病,退休的薪金还不够吃药药费的开销,糖尿病已到严重时期,不能进食,四肢浮肿,随时都有危险。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加之年岁以高不能操劳。同时家庭收入仅靠老父亲的微薄退休金来维持全家生活。

现在生活举步维艰。我本人由于长期失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一直靠政府的低保补助维持生活,我的妻子也没有工作,只能在照顾父母的空余时间打打零工贴补家用。今年春节我又添了一个女儿,但遗憾的是没有母乳吃,只能靠昂贵的奶粉供养,这一切在我的生活中都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希望政府伸出援助友爱之手拉我们全家一把,特恳请困难补助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深信政府会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全家期待着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x

日期:

农村家庭贫困户贫困申请书4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x,是x乡x村x人,家中4人,是家庭贫困户、低保户。

我的妻子因病常年在家需要药物维持,且需要人照顾,故此我无法外出打工,只能留在家中照顾生病的妻子。

我的大女儿在x读书,现在因胃穿孔住院,家中竟然没有一分钱能够拿出来带给女儿,好在有她的朋友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女儿暂时垫着住院费用,但是之后要还是要把钱还给那些好心人,我想尽办法都拿不出钱来。

我的小儿子还在x读书,每个月都需要给他寄生活费,虽然小儿子很懂事,很节省,但对于现目前没有收入的.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现在我已经是走投无路,真的没有办法了,因此向关心农民的各位领导申请,恳请政府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帮我渡过这个难关,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农村家庭贫困户贫困申请书5

敬爱的学校领导:

我来自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一个农村,现在就读于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生物一班,我叫xx,由于家庭贫困特向学校申请贫困补助。

我家是一个五口之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我来自农村,家里以种地为生,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去年奶奶做了肿瘤摘除手术,现在身体还很虚弱,一直吃药。爷爷奶奶下不了地,农活就只有父母干,长此以往,身体也不好,母亲的身体还可以,父亲患有风湿病,一道换季或下雨阴天腿就疼。家里一年的收成,除去药钱、家里生活费用和人情来往也剩不了多少了,但还要供我上学,家里的负担就大了。近期我也生病住院,给家里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为了我的学业,父母已经付出了很多,所以当听说学校里可以申请助学金,我马上就报名了,希望这样可以减轻家里的压力,也可以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业。

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积极阅读关于专业方面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另外,我还获得过奖学金,以后我会更加的努力。

进入大学,是我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一年中,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班的贫困生是比较多的,我想有贫困生也不是什么坏事,贫困能更磨练我们的意志.我是一名贫困生,我有我自己的经历,我的经历使我认识到,贫困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阻碍,我们最大的阻碍在我们心中,只有你克服了自己的贫困心理,你才能做的更好,“人穷志不穷”,穷且益坚",这么一句古语已经告诉我们了,我想我自己不会被贫困击倒.而且会更加努力.来改变我们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贫困,否则我们会一直贫困下去.贫困不是我们的绊脚石,相反塌实我们的动力.我会更努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农村家庭贫困户贫困申请书6

尊敬的领导:

你好!

我叫xx,是xx省xx镇xx组的农民,家中有四口人,现在居住在惠民路自家的房子里,房屋是多年前自己动手建的,住房面积为40左右平方米。我家月收入只有400元,还要抚养两个小孩,供两个小孩读书,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

我本人,刘xx,xx年生,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五年。慢性气管炎,颈椎凸出一毫米,腰椎膨出两毫米,长年有病。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

妻子,周xx,xx年生,没有参加工作,身体又长期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大女儿,刘xx,xx年出生,现就读于安顺学院,依靠助学贷款与学校的支持读书,她自己也很困难,不能给我们生活费用。

小女儿,刘xx,xx年生,就读于黔西二中,无工作无收入,从小体弱多病。

由于我和我妻子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加上积劳成疾,昂贵的医药费让我们没敢再跨过医院的门槛,现在生活举步维艰,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特请求政府给我解决实际困难,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我将万分感激。希望领导们能体察和批准。

我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篇2:农村家庭贫困申请书

您好!

我叫郭永军,是一个偏僻农村普通的农民,今年49岁,长期患病全身颤抖无力,无半点劳动能力,经多方求医,至今也未确诊,已花去家中所有积蓄,并欠下数万元的债务,平日家庭正常生活已受影响,然亲朋尚念一丝亲情,邻里且念点点旧恩,些许时日为我全家伸出援手,方能有衣暖身,有饭糊口,权且一家老小勉强度日。

家中还有二老,已年过八旬,膝下尚有两子,现家中无劳动力,10月大儿子因严重的鼻窦炎在渭南中心医院诊治,花费了1万多元至今依然未痊愈,不能正常干活,还需别人照料,8月妻子又患胆结石、梗阻性胆管化脓先后在白水县红十字会医院和渭南中心医院进行了两次手术治疗,现在也未根治,经常服药、打针,再加上我重病在床,根本无能照顾家中所有一切,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开船又遇顶头风”,回想昔日全家老小其乐融融,放眼今朝一家零乱不堪,痛在我心,然却无回天之力,无半点办法,只有打掉牙往肚里咽,如此之痛,如此之苦,唯有我这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之人方能真切体验。

全家人的生活至今没有着落,让我非常的揪心,不知道明天的路在何方。幸好,我听说我们的这种情况可以向政府申请贫困补助,党和政府能解我全家于倒悬之中,我异常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们的家庭于水火。于是商量之后,我们一家六口人特向您们申请,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并向相关部门求助,想及早得到诊治,照顾好家人。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跪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篇一:农村建房用地申请书

xxxx县国土资源局:

我是xxxx镇村小组成员,因xx需要在本村(地名)的xxx上兴建。长xx米,宽xxx米,面积xx平方米,东至xx;南至xx;西至xx;北至xxx交界,现申请上级国土部门给予批准用地手续。

村小组会议讨论意见(盖章)[本小组共有xx户]

村委会讨论意见(盖章)镇规划部门意见(盖章)

申请人:xxx

篇3:农村家庭贫困申请书

在当代, 贫困问题一直是政府、学者和公众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人均收入和平均生活水平较低, 贫困现象也一直较为普遍, 而农村贫困更为引人注目。目前中国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重点和关键在农村, 因此探讨农村贫困现象,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探讨贫困现象, 解决贫困问题, 首先要弄清贫困产生的原因, 即贫困何以产生?何以再生?对此, 各种经济学理论和各种社会学学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力资本逐渐成为贫困研究的一个有效的解释概念和分析起点。不少中国学者也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对中国的农村贫困进行了研究, 并涌现了许多研究成果。然而, 综观中国目前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农村贫困成因的研究, 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在概念的把握上, 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 即对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大都侧重于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方面, 而忽视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思想水平状况;二是在研究方法上, 大部分研究都是直接以农村贫困户为研究对象, 没有运用比较的方法, 即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作比较研究, 因而其研究结论往往缺乏说服力。

基于此, 本研究在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全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用社会问卷调查的方法, 通过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的比较, 侧重考察了农村家庭中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其家庭贫困的影响。在本研究中, 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存在于人体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健康、思想观念、迁移能力等质量性因素的总和;贫困主要是指相对贫困, 即同一时期不同家庭之间生活水平的差异, 按世界银行的标准[1], 家庭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50%便可视为相对贫困状态。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与其家庭贫困有某种联系, 而究竟是如何联系的, 则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重点, 图1的研究框架可以粗略勾画出它们之间运作的结构关系。

本次研究的调查地是湖北省秭归县。该县位于湖北省西部, 长江西陵峡两岸, 辖12个乡镇、192个村 (居委会) 、38.7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2.2万人。全县国土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 耕地39.57万亩。2007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2.69:23.80:53.51, 人均GDP为787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507元[2]。我们的具体调查过程是:首先按照简单随机原则从12个乡镇中抽取5个乡镇, 然后在5个乡镇中随机抽取300个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于2008年1—2月由调查员进行入户发放自填式问卷, 结果回收问卷261份, 回收率为87%。其中有效问卷187份, 有效回收率为71.6%。按相对贫困的划分标准, 即以2007年湖北省秭归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07元的1/2即1253.5为标准, 统计得出, 样本中贫困家庭有90个, 占总体的48.1%;非贫困家庭97个, 占总体的51.2%。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农村劳动者知识存量对家庭贫困的影响

知识存量是反映人力资本存量高低的一种重要指标, 它一般是后天所获得的, 而且获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正规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等。在知识社会, 经济的发展不再依赖于人口数量, 而是要有很高的人口素质。实证研究中, 学者们往往以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来判断其知识存量的大小。当地农村劳动者的受教育途径绝大多数均依赖于学校的正规教育, 因此, 我们将家庭主要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该家庭劳动者知识存量的主要指标, 分组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家庭主要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在9年 (即相当于初中水平) 以下的家庭占了总数的67.4%以上。将这一指标转化成分组的定序变量与农村家庭收入作相关分析, 相关指数达0.409, 通过似然卡方比值的检验 (P值为0.033) , 表明知识存量与农村家庭收入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知识存量越低, 家庭收入也越低。将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进行比较发现:主要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在9年 (大约相当于高中或中专水平) 以上的家庭在非贫困家庭中有着36.1%的比例, 在贫困家庭中则降到了28.6%。而在6年 (大致相当于小学水平) 以下的区间, 两类家庭的比例分别为11.3%和23.8%。这就表明, 农村家庭主要劳动者的知识存量低下与其家庭贫困有较强的相关性。

在传统农耕社会, 农民主要从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劳动, 更多的是凭借世代相传的精耕细作经验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意志力, 知识的作用并不明显。然而时至今日, 农村产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下降, 多元化的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很多地区甚至淡出了种植业, 转向发展林业、渔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即使是在种植业内部, 受到工业化的驱动, 农业劳动者也需要较多的农业科技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农业生产。数据显示, 就职业分布而言, 属于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已达40.2%。毋庸置疑, 劳动者在从事这些劳动和工作过程中, 对各种知识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其它有研究也表明, 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越高, 劳均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越强[3]。但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知识存量已经先于对其需求的增长而相对稳定下来, 现实状况也基本上没有给劳动者留下多少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因此, 知识存量低下的现状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这一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农村贫困家庭的贫困状况。

(二) 农村劳动者技能存量对家庭贫困的影响

技能存量体现着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 它从本质上不同于知识, 它更多地需要人们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来获得;同时它反映着人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对于当下的农村劳动者而言, 技能的内涵业已发生了变化, 该要素与经济收入的转化过程也变得更为复杂。在本次研究中, 我们主要对家庭中掌握技能的人数及其技能类型进行考察 (见表2和表3) 。

随着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的逐渐下降以及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的迅速上升, 各劳动岗位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日趋明显。调查结果显示, 家庭主要劳动者掌握技能人数与家庭贫困状况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卡方检验中P值为0.007) 。50.0%的非贫困家庭拥有1个以上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者, 而69.9%的贫困家庭没有1人拥有特定的劳动技能。

在所有技能类型的被选频次中, 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的差异也明显, 分别为36.5%和63.5%。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家电维修、车辆驾驶、美容美发等服务型技能的掌握上, 两者在总频次中的比例分别为13.5%和29.7%;其次表现在建筑、装潢等工业生产相关技能方面, 对应比例分别为9.5%和14.9%。而在木工、石匠、屠宰等传统农村技能方面, 两者相差不大, 仅为1.3%。

这表明, 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的技能受人青睐, 而在传统社会比较吃香的“九佬十八匠”已经风光不再。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 劳动者凭借传统技艺获取经济收入和劳动交换以及在农村社区的社会地位。但是, 现代工业带来的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和生活资料获取方式的改变, 使得现今农村社会对技能类型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对于那些年龄相对较大的劳动者而言, 旧有的技能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 而对新的技能学习又由于年龄、体力和健康等原因显得十分困难。这便为家庭陷入贫困提供了可能。即使是在主要劳动者年龄不高的贫困家庭, 由于技能的学习需要较高经济的投入而使这些劳动者止步。因此, 农村家庭劳动者掌握技能的情况可以成为反映家庭贫困状况的一个窗口。

(三) 农村劳动者健康存量对家庭贫困的影响

健康存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状况或身体素质, 它是人力资本的最基础的自然指标。健康存量高的劳动者,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劳动成果, 并减少看病、治病和护理的时间, 直接导致劳动参与时间的延长;而健康存量低下的劳动者则刚好相反, 不仅如此, 看病、治病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一笔收入, 这样的劳动者家庭往往就会陷入贫困。本次研究主要调查了农村家庭劳动者生病次数、患慢性病 (见表4) 和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

调查显示, 对于生病的平均次数, 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差异显著, P值为0.021。在“4.0次以上”的区间内, 贫困家庭的比例达26.2%之多, 而非贫困家庭则仅为13.4%。劳动者生病的频率较高意味着该劳动者身体状况欠佳, 劳动能力不强, 所能承受的劳动强度较低。而农村当下仍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 这类劳动者创造的经济收入自然要大打折扣。

在检验家庭患慢性疾病的劳动者人数与家庭贫困的相关性时, P值为0.027, 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的差异也显著。其中43.5%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慢性疾病患者, 而非贫困家庭的这一数据只有26.8%。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 慢性疾病对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 它制约了劳动者的劳动区域和劳动强度, 严重的还会束缚其他家庭成员的劳动空间。

在医疗支出方面, 非贫困家庭全年人均医疗费用为604.8元, 而贫困家庭则达到了720.9元。同时, 我们计算家庭医疗支出在全年收入中的比例时也发现, 贫困家庭中的均值0.38, 非贫困家庭中却仅为0.17。从这方面看, 劳动者的健康存量低下会直接导致其家庭贫困。

总之, 劳动者由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不良而全部或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 或者由于疾病的困扰消耗着家庭的人力和财力, 导致家庭贫困的发生和延续。此外, 劳动者的健康存量低下不仅反映在体力的不济、时间的损耗和对家庭收入的消极影响之上, 还由于该要素“对于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4], 因而具有作用于家庭贫困的多重路径。

(四) 农村劳动者迁移能力对家庭贫困的影响

劳动力迁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这里所说的劳动力迁移是指劳动者的劳动空间发生持续性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职业、劳动类型等涉及劳动性质的变化。迁移可以是工作居住地的变化, 也可以是所从事的职业种类的变换, 既包括劳动者的远距离迁移, 也包括就地迁移。劳动者能够实现迁移不仅需要以体力、健康等生理因素为基础, 还需要拥有获取迁移信息、做出迁移决策等一系列能动性条件。在一般情况下, 迁移能力强的劳动者无疑会获得较高的收入。本研究主要对农村家庭劳动者的迁移人数与远近距离迁移情况进行了考察。 (见表5和表6)

数据表明, 就外出务工这种远距离迁移而言, 有50.6%的贫困家庭无一人前往, 而在非贫困家庭中这一比例则降低了8个百分点, 为42.6%。并且, 随着家庭中迁移人数的增加, 贫困家庭越发表现出显著劣势。家中外出务工达两人次以上的非贫困家庭占27.3%之多, 而贫困家庭中则仅为9.1%。也就是说, 由于难以实现远距离劳动迁移, 贫困家庭难以享受“打工经济”所带来的好处。

对于近距离的劳动迁移, 即劳动者的就地转移, 贫困家庭显得更为力不从心。因为就地迁移的劳动者大多从事的是客运、美容美发、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行业。从事这些行业通常需要寻求资金支持、学习新技能、转向非农行业、承担一定风险、适应新行业劳动场景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要求成为阻碍贫困家庭劳动者进入就地迁移的“门槛”。我们看到, 在贫困家庭中劳动者从事农业劳动的占到了73.8%, 而非贫困家庭中则仅为46.3%;贫困家庭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只有16.7%, 而非贫困家庭却占30.5%之多。由此可以看出, 贫困家庭劳动者的就地迁移能力与非贫困家庭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无疑凸显了两类家庭的收入差距。

总的来看, 劳动者就地转移对劳动者迁移的主观能力要求与外出打工相比实际上更高。而外出打工受劳动者的健康、技能存量和家庭成员状况等客观因素限制较大。对贫困家庭劳动者而言, 或者主观能力难以适应非农产业的需求因而近距离迁移困难, 或者客观条件制约个体外出的步伐因而远距离迁移受限。无论迁移距离远近, 他们与非贫困家庭相比都更容易失去这种迁移的机会, 从而增加了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

(五) 劳动者思想观念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

思想观念可以说是人力资本存量高低的综合体现, 它是人们对某一特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或者基本看法。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的任何行动都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或影响, 劳动者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动精神、创造精神和自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思想观念状况息息相关。“一切导致家庭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发展的劳动者素质低下的原因都可以在劳动者思想观念素质低下那里找到终极原因;在现代人的诸多素质中, 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区别于传统人的思想观念素质。”[5]“思路决定出路”, 那些思想观念趋于传统和保守、对市场反应迟钝的农村劳动者便容易进入贫困的泥潭。

在调查中, 我们假设政府拨给被调查家庭1万元的扶助金, 询问户主在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有保障且没有债务之后使用这笔款项的选择 (见表7) 。

结果显示, 选择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对待生产性投资的问题上。贫困家庭中的劳动者选择“拿来做点小生意”和“用来学一门技术”两项的次数比例要明显少于非贫困家庭, 分别相差4.5%和6.1%。而前者选择“把钱存到银行”这种传统储蓄方式的比例则要高出后者5.4%。这说明, 贫困家庭的劳动者面对新事物缺乏尝试的勇气、不愿接受挑战, 而非贫困家庭中的劳动者面对扶助金的假设有着较为明显的投资倾向和意识, 反映了他们对市场的敏感程度。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者的家庭收入。

在对贫困的原因归纳中, 贫困家庭的户主对“健康/体力状况”和“知识水平”的感触比非贫困家庭更深, 也更倾向于寻找“政府发挥作用情况”和“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原因。与此相反, 较多的非贫困家庭户主对“思想观念”、“个人努力程度”和“社会关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可以看出, 非贫困家庭的劳动者对贫困的归因更加侧重与个人能动性相关的因素, 贫困家庭的劳动者对贫困的归因更侧重于外在因素, 怨天尤人的倾向明显, 呈现出消极的思想状态, 这种消极的思想状态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策略, 继而成为其家庭贫困的一大诱因。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农村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劳动者人力资本各存量差异性的比较,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总体结论:农村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低下是导致其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第一, 知识存量的低下会使农村劳动者的劳动和生产能力受到制约和削弱, 他们提高劳动能力的空间也因此受到限制, 从而增加了其家庭贫困的可能性;而知识存量的相对丰富则意味着劳动者在学习、掌握劳动技能以及思想观念转变上具有速度优势, 这种优势便是农村家庭拒绝贫困的重要武器。第二, 农村生产方式和就业结构的转变使得劳动者传统技能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 那些没有一技之长或仅具有传统技能的劳动者家庭往往会陷入贫困状态;而技能拥有人数较多、技能类型现代化、技能使用自主性较强的家庭一般与贫困无缘。第三, 农村劳动者的健康存量低下一方面通过经济消耗诱发家庭贫困, 另一方面因其对劳动能力的制约而阻碍其家庭走出贫困;健康存量较高的家庭既维持了较低的医疗开支, 也保证了较高质量的劳动实践。第四, 对于农村劳动者而言, 无论是远距离外出打工还是近距离就地转移, 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储备, 那些迁移能力低下的劳动者容易陷入家庭贫困;那些成功实现迁移流动的劳动者则可以为家庭带来较高的收入, 使家庭远离贫困。第五, 部分农村家庭的劳动者尚未跟上农村社会变革的步伐, 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保守倾向,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而其家庭走向贫困的可能性较大。相反, 思想观念上的开放倾向使得有些农村劳动者在劳动力迁移过程中步伐轻快, 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 避免家庭陷入贫困。

因此,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投资, 给农民子女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并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提供各种帮助, 避免贫困的克隆。其次要对农民进行多种渠道的技能培训, 重点关注贫困家庭的劳动者, 使他们成为一技之长或多种技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三是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增强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四是要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并为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的迁移提供方便和帮助。五是要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 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理念。

摘要:人力资本是研究中国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农村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健康、思想观念和迁移能力等人力资本存量对其家庭贫困有着重要的影响,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本,家庭贫困,农村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贫困与对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6.

[2]湖北省秭归县统计局.秭归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7.

[3]白菊红, 袁飞.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3, (1) .

[4]张艳华, 李秉龙.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06, (6) .

[5]秦其文.人的思想观念素质是人力资本的最重要内容[J].重庆社会科学, 2007, (10) :26.

[5]申明浩, 周林刚.农民就业选择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 2004, (1) .

篇4:农村家庭贫困申请书

关键词:家庭教育;贫困农村;问题;对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兴旺发达。

一、贫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农村教育得到了发展,但贫困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非常有限的土地难以留住这么多的农村劳动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农村劳务输出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夫妻双方外出务工的相当普遍,他们的小孩大多为2岁到15岁之间,由于城市生活的支出高,特别是借读费高,他们的务工收入不足以在城市生活,因此绝大多数孩子被留在家里。据调查,一所农村学校有203名学生,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的学生有143名,占学生总数的70.4%。大多数父母外出,其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多的弊端。他们在监护和施教时,较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乏在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即使明知不对,大多也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总是认为“孩子还小,由他爸妈回来管”。导致孩子们从小就变得骄娇之气严重,放任甚至放纵的性格特点。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特别是那些老年人,绝大多数是文盲。因此,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在孩子学习方面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再说,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有些父母把孩子托给亲戚朋友来监护,尽管亲戚朋友对孩子非常关心,但他们的关心也主要体现在物质上,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较少关注。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或者使孩子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特征。还有一些父母因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孩子自我监护。因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均不强,这就等于没有监护。再说这些父母一般认为自己长期在外,又无人照顾孩子,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金钱上就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奢侈、浪费、不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不良行为习惯,而且由于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容易沾染上打牌赌钱等坏习惯。

(二)家庭教育设施严重缺乏

孩子的家里除了学校分给他们的教科书以外,再没有其它书籍了。根本见不到诸如激励孩子认真学习、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有益孩子身心发展、发展孩子艺术素质的娱乐设施极少,娱乐活动场所几乎见不到。由于没有健康的娱乐设施与场所,孩子们一旦放学回家,就三五成群在外面玩耍,玩一些玻璃弹子、跳皮筋、你追我赶等简单游戏;有些孩子整天沉溺于电视剧里;还有一些男孩子一有空就召集伙伴去打牌赌钱。导致孩子们沾染打赌、吸烟、打架、偷窃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都不知道。大部分家长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笔者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时,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他们也不责怪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是由“八”字排定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有出息的不用教育也会有出息;没有出息的就算再花多少功夫也是白费劲。

二、贫困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

鉴于以上问题,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贫困农村经济落后

受经济状况影响,大部分农村家长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抛下子女离开农村到城里去经商打工,将更多精力用在赚钱养家糊口上。有些留在农村的家长也是整天忙于劳动,很少有闲暇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也就导致了许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学校和教师。因农村经济落后,大部分家庭条件差,家庭收入只能是解决温饱问题,家长们根本无能为力从事家庭教育设施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农村家长素质偏低

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笔者抽取某农村小学100名三年级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家长的学历、教子态度、方法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01

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都非常低,远远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许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有一些家长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导向,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三、解决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现就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设立农村家庭教育基金,应付必要的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政府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创建有益孩子身心的娱乐活动场所。尽最大努力发挥农村的家庭教育功能,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广大民工在城里做工,工资低,无力支付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再加上城市学校仅凭一纸户籍就把儿童挡在校门之外,致使广大农村儿童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进城学习、生活,难以得到基本的家庭教育。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家长要想方设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其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陶冶情操。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机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节目,指导孩子收看;可以带孩子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以为孩子选购有关书籍,订阅报刊杂志,并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欣赏。

要办好寄宿制学校,为孩子创设安心学习、快乐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能放心地把孩子委托给学校管理,由教师负责孩子的学习、衣、食、住、假日生活等内容。学校教师要当好孩子的第二任父母。教师应该多奉献一份爱心,给孩子多一些关注。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应多多留意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生活中的烦恼,在感情上的困惑等,以弥补家庭教育责任缺位及远离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亲情缺失。

(二)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

农村中小学应注重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章程,规划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素质当成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学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家庭教育论坛内容既包括知识讲座也包括家长发言、提问,使家长、教师形式互动,在互动中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提高家长素质和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总之,处于经济落后,家长素质偏低条件下的农村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努力创建优良的家教环境,切实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农村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家庭教育的作用,并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育人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黄河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教育研究,2001,(4).

篇5:农村家庭贫困申请书

我是高三(5)班XXX。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我现在非常需要的学校给予我一定程度的贫困补助,帮助我和我的家人度过难关,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关于我的家庭状况:我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家中现有三口人,爷爷爸爸和我。

爷爷已经78岁了,患有糖尿病、脑梗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父亲意外导致二级残疾,腿脚不便,半自理状态,基本上丧失劳动力。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三亩农田微薄的收入。我现在在读高二花费较大,只能靠低保金、亲戚救助读到现在,如今,得知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能够帮助到像我一样的弱势群体,因此提出助学申请。

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积极阅读关于专业方面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另外,我还获得过奖学金,以后我会更加的努力。

在思想品德方面,本人在校期间品行成绩良好,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诚实守信,做事遵守承诺。在生活上,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所以生活俭朴,勤俭节约。

我衷心希望领导给我一个顺利完成学业的机会,我将以200%的努力投身学习,不断进步!将来做一个能够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的人。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篇6:农村贫困家庭申请书

我叫_,今年28岁,是___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现因自身属于过敏体质,经过多次治疗未果,且家中还有一位出于车祸但还在世的85岁高龄的奶奶和一位正在上学的弟弟,给家庭经济造成严重的困难,得知单位正在给有困难的职工办理困难补助,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经过再三考虑,特此申请职工困难补助:我于20_年2月进入___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因为曾对醋酸丁酯的严重过敏,多次在__医院治疗后依然未果,久而久之便引发严重的慢性支气管哮喘和cop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也因此耽误自己的终生大事,试过很多偏方后也收效甚微。

后经同事介绍,在___有一位老中医专门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使用后效果不错,但还是不能除根,只要稍微有点感冒便又重新复发;不仅如此,即使是看似正常的时候稍微用点力气便也会复发,基本上不能从事一般人正常的体力活。中药也是相当的贵,基本上每月仅医药费的开支就接近1500元。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也出现,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整个身上出现严重疹子,奇痒难忍,不得不接二连三的吃药才能缓解,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样下去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很想一次性治好,哪怕是花再多的钱,但就是找不到能彻底治愈的医院。附院每次开的药物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药费贵的吓人,根本不是我现在能承受的得,心理上也担负很大的压力。

家中现在还有一位85岁高龄的奶奶,20_年4月因一次交通事故伤脑部神经,肇事人虽然赔付医疗费用,但出院后因留下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现在依然在世,不仅生活上需要人照顾,而且也需要药物来维持,也因此借不少钱。弟弟现在还在上学,每年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父母都是农民,整个家庭的收入就只剩下我的工资和父母不到2亩地的收入。考虑到家里实在困难,特此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困难职工补助,希望予以审核批准!此致敬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篇7:农村贫困家庭经典申请书

我叫_____,男,__岁,住______。全家____人,其中,________(写清家里成员的情景),全家生活仅靠______。虽然我一向努力克服困难,但由于______(贫困的原因),家庭依然一贫如洗,无力交纳孩子上学费用,也无力承担_____的医疗费用。无奈之下,只能请求党和政府,对我伸出援助之手,帮我渡过难关。如果申请得到批准,我将牢记并教育孩子们,永远不忘党和政府的恩情,竭尽所能回报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篇8:农村家庭贫困申请书

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调查和创建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 2005年数据, 主要是基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机制进行了解读, 为了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 我们进一步引入了区域变量、家庭人口特征变量、劳动就业变量。

关于被解释变量 (贫困虚拟变量) 的构造。为了使收入具有可比性, 我们通过两个步骤构造可比性收入:首先, 本文以1988年的各省城市的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数, 对2005年的名义收入进行平减。其次, 为使得家庭之间收入具有可比性, 我们采用家庭人均收入作为考察对象。另外, 对于贫困线的选取, 本文结合OECD的相关研究, 以当期可比收入中位数的50%作为贫困线。

关于经济增长变量, 我们以1988年为基准年对各省2005年名义经济增长率进行平减, 从而得到2005年各省城市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关于人力资本变量, 我们选取受教育程度、培训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变量的工具变量。关于教育程度变量, 我们根据CGSS提供的教育程度数据, 构造相应的虚拟变量。关于培训变量, 我们根据CGSS提供的是否参加过培训的数据, 构造相应的虚拟变量。关于健康变量, 我们根据CGSS提供的是个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满意度指标, 构造了健康满意度的虚拟变量。表1列出了本文所使用的变量及其设定:

注:CGSS数据库将务农也作为一种职业, 因而户主是否就业主要反映户主是否具有劳动能力。

二、中国农村家庭的致贫因素:实证分析

(一) 模型设定

鉴于所有家庭均处于贫困和非贫困两种状态中的一种, 我们认为被解释变量具有0—1分布特点, 属于二元离散变量。当被解释变量为二元离散变量时, 残差项存在异方差问题, 同时被解释变量不满足一般回归分析的假设。因此, 无法采用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而需要采取离散被解释变量回归模型。Logit模型是贫困分析中最常用的模型形式, 它是根据logistic概率密度函数而来的。

Logit模型的概率公式具体形式为:

其中l为自然对数的底, 约等于2.718, F为逻辑概率分布函数, Wi=α+βLi, α, β为待估参数, L为影响因素矩阵, 对于给定的Li, Pi为事件发生概率。

本文以家庭贫困状况作为被解释变量, 将家庭处于贫困定义为y=1, 将家庭处于非贫困定义为y=0。故相应的Logit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Pi表示家庭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 i为家庭编号, βj表示第j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 j为影响因素的编号, n表示影响因素的个数, Lij是自变量, 表示第i个家庭样本的第j个影响因素, α表示回归的截距。

对 (2) 式变形可得:

对 (3) 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

从而最终得到本文所使用的回归方程的形式:

其中, Pi表示家庭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 表示处于贫困的概率与不处于贫困的概率之比, 定义为处于贫困状况的机会比例。解释变量Lij的含义为家庭处于贫困的状况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选取宏观经济增长变量 (各地区农村实际经济增长率) 、人力资本变量 (户主受教育程度变量、户主技能培训变量、户主健康状况变量) 以及控制变量 (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婚姻状况、户主就业状况、家庭规模、家庭区位) 。βj表示第j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 其取值等于机会比例的变化比率。正的系数表示该解释变量会造成家庭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增大, 并且系数越大表示家庭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越大;负的系数表示该解释变量会造成家庭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减小, 并且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家庭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越小。εi为随机扰动项。

(二) 计量分析结果

本文使用Stata10.0统计软件计算了二元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 表2报告了估计结果的具体情况:

1. 回归结果的总体分析

首先, 对数据的平行线检验。从表2提供的LR chi2数值表明, 本文所使用的二元Logit回归所对应的chi2 (Chi-Square) 统计量为504.77, 其所对应的P值为0.000<0.01, 这说明CGSS数据库提供的样本数据适合建立二Logit模型。

其次, 对模型的似然比检验。从表2提供的Log likelihood数值表明, 本文所使用的二元Logit回归所对应的Log likelihood统计量为-1732.18, 而自由度为11的x2统计量在0.01的显著水平下所对应的值为24.725<|-1732.18|。这说明至少有一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不等于0, 本文所选变量的整体显著性较高。

2.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第一, 从经济增长变量来看。从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出,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实际经济增长率与贫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但是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确实存在“涓流效应”和“扩散效应”, 但是对于农村贫困而言其效果并不显著。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其原因可能在于:对于穷人来说, 由于其初始资源禀赋有限 (如较低的人力资本、较少的社会关系网络等) , 使得其不能有效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故而从整体来看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并不会自动产生。

注:表中结果均采用stata统计软件计算获得, *表示在0.05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0.01水平下显著。

第二, 从人力资本变量来看。从模型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人力资本与贫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具体而言, 从教育程度来看, 在农村样本中户主的教育程度对其家庭贫困的边际效应为负的0.07;从技能培训来看, 在农村样本中户主的技能培训对其家庭贫困的边际效应为负的0.15;从健康状况来看, 在农村样本中户主的健康状况对其家庭贫困的边际效应为负的0.15。这说明对于中国农村家庭而言, 其户主的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家庭贫困状况的重要因素, 其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能有效的降低家庭处于贫困的可能性。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教育、技能以及健康等形式的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而对于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家庭来说, 他们在就业岗位、职业选择以及工资收入方面拥有更有利的条件, 故而能较为有效地降低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性。

3. 其他控制变量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 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婚姻状况、户主就业状况、家庭规模以及家庭区位特征对其家庭是否处于贫困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户主的性别、户主的婚姻状况以及户主的就业状况的边际效应为负, 这说明女性户主所在的家庭更容易处于贫困状况, 而且若户主处于正常的婚姻状态则其家庭处于贫困的可能性将会减少, 同时户主处于就业状态也能有效地缓解其家庭的贫困问题。另外, 户主的年龄、家庭规模以及家庭的区位特征的边际效应为正, 这说明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 其所在家庭处于贫困状况的可能性也不断提高, 而且家庭规模的扩大也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处于贫困的可能性, 同时地处中部和西部的农村家庭相对于东部农村家庭来说更加容易处于贫困状态。

三、结论

借助计量分析方法, 主要从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视角对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机制进行了实证验证, 其主要的检验结果如下:

首先, 经济增长具有减贫效果, 但其并不会自动地通过涓流机制和扩散机制来实现农村相对贫困的缓解。其次, 教育程度、技能培训以及健康状况这三种形式的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家庭的相对贫困状况均产生显著的缓解作用再次。再次, 中国农村家庭的家庭人口特征、家庭区位状况也会对其家庭的贫困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上述结论我们可以看出, “中部崛起”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置和反贫困的“区域开发战略”和“整村推进计划”等反贫困的经济增长策略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 其实际绩效的发挥取决于贫困家庭相应资源禀赋的积累, 取决于贫困家庭脱贫能力的构建。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性资源, 对于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的缓解至关重要。因而, 未来农村反贫困政策调整应加大对相对贫困问题的治理力度, 并通过相应政策提高农村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 从而提高其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能力, 并使得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最终得到有效的缓解。

参考文献

[1]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边艳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3) .

[3]程永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 2007 (4) .

[4]明赛尔.人力资本研究[M].张凤林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5]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2.

[6]王朝明, 姚毅.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1990-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3) .

上一篇:大客户营销体系下一篇:绿化工程的售后服务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