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2024-08-22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通用6篇)

篇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资料

一、填空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 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是首先要改革旧的 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 素质教育 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3.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 参与 乐于 探索 勤于 动手,培养学生 收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4.新课改中的有关教学观关注(1)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 开发 的过程?(2)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 交往、积极 互动、共同 发展 的过程?(3)教学重结论还是重 过程 ?(4)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 人 ?

5.新课改中的学生观说的是(1)学生是 发展 的人(2)学生是 独特 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 意义 的人。

6.新课改中的教师角色说的是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促进 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 研究 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 建设 者和 开发 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7.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尊重和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帮助和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 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合作。

8.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9.新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1)重视 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 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 性 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 参与 与 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 形成性 评价相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Ⅹ)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Ⅹ)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Ⅹ)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Ⅹ)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Ⅹ)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Ⅹ)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Ⅹ)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Ⅹ)

13、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构建知识意义与价值理念的过程。

(√)

14、让学生人人参与、受益一生的课就是好课。

(√)

15、我校的资源中心是图书馆。

(Ⅹ)

16、新的教材处理的基本观点是“以学论教”,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问题、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收获出发,强调教材处理的过程性、生成性、体验性。

(√)

17、情境体验式、和谐发展式、过程活动式、发现探索式、自主交往式”中只有“发现探索式”才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Ⅹ)

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臵的 课程,自小学 年级开始设臵,每周平均 课时。(A)

A.必修 3 1 B。必修 1

1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B)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C)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臵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四、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

后的括号内。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CD)A.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BD)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 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BCD)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五、简答题:

1、本次课程究竟要改什么?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2、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4、结合自己的学科谈谈为什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6、为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工作,你阅读了哪些理论书籍或文章?有些什么收获?

7、通过新课程理论学习,你在教育教学中有什么新举措?请你结合自己的所任学科谈谈。

8、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答: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9、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

答: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10、、如何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

答: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位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

11、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

六、分析说明题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臵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臵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臵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臵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臵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4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学生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篇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1.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2.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3.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4.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

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 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学会合作与分享; 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5.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②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③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④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受到尊重、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把“孩子看做孩子”。(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代替和包办;

③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6.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比学习方法高一个层次的概念,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7.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重视操作实践。它要努力让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经验,提高能力。8.新课程的评价有何特点?

新课程的评价有如下特点: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改革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参与的交互活动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

②评价内容多维化。即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关注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③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④评价方式多样化。即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丰富评价和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9.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

成长记录袋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运用成长记录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成长记录袋的内容通常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成长记录袋的形成一般应包括明确目的、确定评价的内容、确定评价的对象在什么年级水平和技能水平、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及频率、调动学生参与这几个步骤。成长记录袋的评分程序一般为:

①向每一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②制定、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整个形成过程通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

10.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标尺有哪些?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标尺有:①是否体现了目标多维,即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融合。②是否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与氛围,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③是否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面向全体,全员参与。④是否体现了平等对话,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⑤是否能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发表不同意见。⑥是否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经验、体验,是否能联系社会实际、生产实际。⑦是否能适度向课外延伸,体现课内外结合。⑧是否能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到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动脑动手。⑨是否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学习,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11.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策略的五项修炼

①学习:实现自我超越。未来的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的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

②实践: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的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在教育工作中,它影响着个人如何对待外在客观世界,如何采取行动,决定自己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什么时候做,到底怎样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反思、研究、创新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③培训:建立共同愿景。教师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专业发展。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与新课程培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培训目标的达成休戚相关,自觉地把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和培训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加快角色转变,改进工作方式,始终实现专业提升。

篇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一、进行分层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接受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新概念和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对于实践教学来说, 课堂教学比较抽象。要搞好课堂教学, 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方面需要教师多下功夫,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因材施教;另一方面, 需要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带着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由于地区基础教育差异和个体差异, 学生在基础和悟性上有一定的差距。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 高分甚至满分的学生比例较高, 而低分不及格的也有相当比例, 对于较好的和较差的两个极端, 鉴于传统分班的弊端, 为了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必须因材施教, 打破现有的分班模式, 有必要根据受教对象不同实行分层次教学, 每个层次制订相关的与之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详细的教学计划。具体做法是:分班开课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测试, 之后通过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进行课堂教学。高层次的课堂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可以加快教学进度, 有针对性地加深加宽其知识面;低层次的课堂在保证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要求的同时, 侧重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每个层次的课堂配备教学方法、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教师, 在教学八周左右再进行一次测试对每个课堂的学生微调。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排课时间上可以统一安排, 各方面在实施分层次课堂教学上都不存在问题。期末理论课的考试题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 注意把握题型和难度, 适当加大基础知识考核的比例, 同时通过一定比例的灵活运用题目拉开分数差距, 客观合理地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

二、面向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的发展愈加需要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 同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各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理论知识的验证和灵活运用环节, 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门于2012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文中针对加强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措施。其中第5条指出: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实验教学, 实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它对培养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变过去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发展实际能力的弊端, 同时也有利于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大一学生首次接触电路实验, 要求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严谨的作风,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民族高校, 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各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基础和素质差异较大, 导致了实践动手能力上的差别, 在实验环节上不能做统一标准的要求, 有必要在教学上区分对待, 实现不同模式的培养方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用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其实践主动性和积极性, 挖掘其最大潜能, 有利于为学好后续课程, 最大限度地培养其实践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 为提高其专业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1. 因材施教, 实行分层次教学。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要求完成必做的验证性实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除完成基本要求之外, 安排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对有潜力、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分成兴趣小组, 由任课教师专门指导其完成设计性和自定项目实验, 并且在条件成熟时开展教学提高型、科技活动型活动, 如举办讲座、组织实验竞赛、发表论文等。

2. 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将内容僵化、形式单调,

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实验教学方式转变为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都让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在时间上, 实验室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开放;在内容上, 除必做实验外, 还安排有选作实验和采用现场指导、网络答疑等多种指导方式;充分利用视频、实物模型和演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对不同程度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3.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电路基本理论》实验。

在实验前给学生介绍仿真软件并进行演示,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 自己首先上机实践, 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学生在实物操作时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数据和现象能够完全了解, 实验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对复杂的实验过程在计算机仿真过程中会更便捷高效, 可保证一些高压强电实验的安全性。

4. 完善实验教材, 扩充实验内容。

教材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提高实验技能的根本。为此, 将重新编写实验讲义, 增补各种类型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电气性能、常规仪器仪表的使用操作说明、实验数据误差的分析、电路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增加一些直观的感性认识, 包括增加最新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另外, 还可以考虑增加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基础性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牢固记忆并透彻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切实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为后续课程服务, 为完成专业培养方案服务。综合提高型实验教学的实施, 是实验教学的延伸, 不仅能加强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知识, 充分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个人专长,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促进智能的发展。通过自定设计实验项目实验,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大学生创新活动和竞赛活动输送人才。我校计算与实验中心是“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为《电路基本理论》课程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学校的创新创业中心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的科技兴趣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我院的《电路基本理论》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 每位任课老师都可以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设计性的和自定的实践项目, 校院两级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项目, 每年都有申报活动。这一切为创新活动和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有力的保障。

教学必须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 由此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很有必要, 是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由于有了新的教学理念, 并付诸于行动, 近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创新创业活动, 人数逐年增加, 已形成良好的氛围, 并在全国各类电子竞赛中取得多项大奖, 为社会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摘要:《电路基本理论》是电气与电子类工科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在电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中起着奠定基石的作用, 是学习电子技术与电子线路等相关后续课程的基础。针对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目前在《电路基本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分层次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翰荪.电路分析基础[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校级精品课程《电路基本理论》.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http://www1.scuec.edu.cn/dxxy/dlfx/.

[3]《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摘录)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6) .

[4]周常森.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篇4: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摘要:电路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课程组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我们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电路理论;课程考核;教材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课程组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结合学校招生改革、基础课大平台建设,对基本电路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该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就基本电路理论课程组在近几年中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作一介绍。

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措施

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它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课程考核方式对课程建设具有引导和约束的作用,它反映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改变传统的一考(期末考试)定成绩的简单考核方式,基本电路理论课程提出课程考核改革的目标为:把课程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转移。课程组进行了三届考核方式改革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具有可操作性、方案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该项改革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与肯定,并于2006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具体方案为:

1、“基本电路理论”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末成绩和小论文成绩等组成。

2、平时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并批阅(作为试点,部分教学班的平时作业在课程网站的习题系统上独立完成,其成绩由习题系统给出)。

3、平时测验分为两次完成,都在课程网站测验系统上独立完成,并由测验系统给出成绩。

4、期末成绩参加课程期末统一考试后,在统一阅卷的基础上给出。

5、学生必须自拟题目或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并在一定形式下进行宣讲、答辩。课程论文答辩首先在学生组中进行,评出名次,前几名将在教学班上进行宣讲、答辩,这些在教学班上答辩的论文将公布在课程网站上。最后,根据课程论文及宣讲、答辩情况评定课程论文成绩。

6、作业成绩、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为:作业成绩10%,测验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课程论文成绩10%。

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如下预期的效果:

1、实现了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移。一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应该是一个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与之相适应,考核也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组设计的考核方案中,作业成绩的给出需跨越整个教学历程。两次测验的时间节点分别为第8周左右、第13周左右,每次测验的时间为一学时,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期末考试在第20周,时间为2小时。从实践来看,网上测验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阶段小结的机会,学生对平时测验给予和考试同等重要的对待,而通过测验,教师也可适当调整、改进教学,以解决测验中暴露的问题。

2、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知识外,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组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着重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小论文撰写,教师提供一部分选题,同时鼓励并允许学生自主选题,自己查阅科技文献,以提高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既鼓励独立思考又强调相互交流。为了保证小论文的质量,采取小组的形式,既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又培养协作、沟通的能力。论文宣讲、答辩首先在学生组中进行,评出名次,前几名将在教学班上进行宣讲、答辩,这些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和独立处理事情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即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由于改革了考核模式,采用了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课堂教学秩序好,气氛活跃,课后师生交流频繁。对网上测验,同学们普遍反映形式新颖、灵活、简便。小论文的撰写与宣讲,提供了展现学生能力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家根据兴趣,志愿结成讨论小组,小组内积极讨论以至于争论,小组间相互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究的氛围。

4、为课程建设特别是教材建设积累了经验、指明了方向。考核方式的改革既重教学结果,更重教学过程和细节,这就要求合适的教材或教材体系与之配套。

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课程建设的关系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其实施效果取决课程建设的其他方面。课程组认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应与课程建设同步进行,随着课程建设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使考核方式改革的措施落到实处。

1、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

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基本电路理论课程面向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000余名学生,实现大平台教学,课程组包括9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为了使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顺利进行,课程组采取了如下措施:

(1)通过开会、讨论、教师直接参与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方式,让课程组教师充分了解和认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意义、具体实施步骤。

(2)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与实施课程教学。为保证课程考核效果的客观性,课程组对整个教学采用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和评分标准、统一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

(3)定期召开课程教学会议,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的讨论,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组织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听课交流,让每位教师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能够有的放矢地加强学习。要求教师根据生活实际、结合相关科研成果及时更新授课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内容深入理解,制作知识点课件,广泛交流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以及制作经验;进行网络交流讨论,回答学生问题,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进一步拓展受益面。经常听取教学督导和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4)对双语教学班采取和中文教学班同样的教学要求。虽然双语教学对英语有较高的要求,但考核方式与中文班完全一致,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有非常扎实的双语教学能力。课程组通过选派青年教师去英语国家学习,进一步加强英语授课能力的培养。

(5)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契机,鼓励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小论文写作的指导,教给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从已知知识得到学习掌握未知知识的方法。总的来看,在学生的小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包含学生自己的观点。对其中特别突出并具有学术价值的小论文,推荐到有关刊物予以发表。

2、与课程网站建设的关系

课程网站是支撑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平台之一。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课程网站还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

撑。为了提高考核的工作效率,考核中的两次测验都是在课程网站上进行的。由于学生数庞大,这就对网站的技术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大批量学生在网上同时进行测验,课程组对网站建设采取了如下措施:

(1)实验室加大投入,准备专用的测验场地,保证能供250人同时进行测验;配备超过250台高性能的联网计算机,保证网路畅通。经过近3年的努力,目前网上测验的硬件设施配备完善。

(2)组织技术人员开发完善的网上测验系统。网上测验系统经过3届学生的使用,其实时性、网络畅通性、评分准确性等各种技术指标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整个网上测验系统包括题库、实时测验与界面、测验结果评价等几部分。在网上测验系统的开发中,课程组还要求教师开发其中的题库部分,以保证测验题目的客观性。题库中所有题目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以适应网上测验这一有别于纸质测验的形式。

3、与教材建设的关系

随着高校新一轮的建设,给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专业、大平台、大院系的建立进一步整合了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高校扩招使得大班授课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同时也为了保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顺利实施,课程组加强教材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材体系。

(1)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为主教材,以《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为配套教材,以《电路基础试题集解考研指南》为辅助教材的教材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行的平台。

(2)电路教材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其内容已基本稳定。主教材《电路基础》在内容选材上加强基础、结合实际、逐步更新、突出重点、利于教学。同时,注重教材的适用性。上海交通大学目前以大电类专业组织教学,教材的内容覆盖包括电气、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测控等6个一般学科,以反映高等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在主教材中加强电路的工程应用。全书挑选了1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应用实例,这些应用实例既注重和电路理论的紧密联系,又注重工程应用性,它们涵盖了电气、电子、控制和计算机等专业方向的应用。应用实例部分既可以作为学生自学内容,也可作为教学内容,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了解电路应用的概貌。这些应用实例也为学生撰写小论文提供了范例。

(3)与主教材配套,课程组还出版了《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以及《电路基础试题集解考研指南》辅助教材。辅助教材是对主教材的补充,它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和巩固教学效果。如《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给出了基本电路理论的所有知识点和主教材的全部习题解答,还包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些教学资料都可以辅助学生对完成的作业进行检验,帮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复习与思考。又如《电路基础试题集解考研指南》提供了上海交通大学历年本科生期末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电路理论试题,这些内容可进一步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系

电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必要的练习,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特别对于一些数值不凑整的习题,所花计算时间要更长。完成一道习题花费1~2小时在电路教学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教师在备课中为准备例题,往往也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计算或验证。因此在电路的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时间花费在电路公式的推导和数值计算上。

从本质上看,电路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列写电路方程和求解电路方程。而从学习电路知识的角度看,列写电路方程是电路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列写电路方程,从而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这正是电路学习的核心部分。尽管求解电路方程也是电路学习的任务之一,但相比较而言,求解电路的任务在概念和方法上要简单一些,技巧性也弱一些,但求解过程十分花费时间。因此,在电路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来简化电路的计算,从而节约时间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在电路课程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组采取了如下措施:

(1)鼓励学生在撰写教学小论文时开展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的研究与探索,在三届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中,每届都有约20%的同学选写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的论文,参与的同学普遍兴趣浓厚,思考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网上测验中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编程分析电路测验题。课程组在测验题库中有意设置一些具有一定计算量,反映工程实际的电路测验题,这些题目的数据一般不具凑整性,适合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这样引导学生注重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技能的掌握。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能力,实际上也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5、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需求在迅速增加,我国高等教育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培养更多的具有较强的国际间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的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和有效手段的双语教学已成为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所谓双语教学就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英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将学生的英语或者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这是各高校经过双语教学探索研究希望达到的效果。

在上海交通大学电路课程中,设有双语教学班,采用全英语语言授课,教材为Charles K.Alexander著Fundamentals D,Electric Circuits。为了监控双语教学质量,在课程考核中,规定双语教学班的考核标准与中文教学班一致。这样就要求对双语教学班,除了英语语言上的要求之外,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要符合电路课程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两点思考

1、现在各高校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如何使考核方式的改革常态化而不流于形式,从而带动整个课程的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2、电路理论的工程应用背景极强,如何在考核方式改革中体现电路的工程应用性,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篇5: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涵义的理解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

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

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

――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

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与策略,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新课程。

二、课程理论的概述

课程理论是关于课程认识的知识及其体系。尽管课程思想源远流长,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却在20世纪初。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教授研究认为,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进步时期”初年,“随着进步时期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迅速增长,有关课程编制的文献日益增长,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实体……”一般认为19博比特出版《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标志着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特研究领域。课程理论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课程流派。对我国有较大影响的是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一)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也是一种知识中心的课程理论。它重视人类文化的传递,强调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及分科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育思想史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1.“知识中心”的课程理念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持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念,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即真理的发现过程。因为真理是永恒的,所以知识也是恒久不变的,具有全真、全善、全美的特质和永恒的价值。知识体现了文化的共同性,是文化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美国教育家威廉・C・巴格莱认为,知识有两种价值,即工具价值与背景价值:“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他认为前者能满足学习者当前的需要,解决学习者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后者则能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深刻、持久和广泛的影响。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强调以普遍的、稳固的、基本的人类知识为课程的中心,强调重视“文化上各种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

理性主义的课程观坚持按照科目分类设置课程,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如我国先秦时期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体现了该课程思想。

在当代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中,钟启泉教授把“学科中心”的内涵和特点概括为“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三个显著的特点。

学问化是指课程内容的知识必须是学问化的知识,只有学问化的知识才是适宜教与学的,以儿童兴趣、生活经验等为依据的知识不应纳入课程内容。专门化是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中,学科应以独立的、专门的、体系化的面貌出现,课程内容不应打破学科界线,即强调课程的分科设置。结构化是指知识的组织和教学要强调“知识的结构化”与“结构化的知识”。通过形成和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把握事实和材料的意义和逻辑。

3.“教师中心”的接受教学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要求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道德的训练者,具有一种“中心”或“核心”的地位,是教学的主宰者和控制者。与之相对,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者。在这里,提倡的是建立教师的“权威主义”,教师与学生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教学要有严肃性、计划性,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兴趣需要“必须经过教师的熟练技巧加以改造”;要通过系统的、严格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群体的经验”和“成人的责任感”。

(二)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是20世纪初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标志着课程理论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对课程领域的贡献是空前的。

1.“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沦强调“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杜威的经验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经验”为基础,杜威提出了他的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组”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哲学,使我们对教育和课程的认识扩展到了整体的、动态的、主观的、将来的(未来新创造的)领域和世界,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群体经验和个体经验等整合统―于学校职能中。

2.“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般认为,儿童、社会、文化(知识)是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向度。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真正重视了儿童的价值,杜威坚决主张不成熟的儿童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儿童的不成熟恰恰是他不断生长的条件。因此,课程设计与开发应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将社会、知识统一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

杜威提出了课程编制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怎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生活关系密切?

――怎样使历史、文学、科学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的价值?

――如何使读、写、算等学科的教学在儿童平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并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

――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需要和能力?

由此可见,课程改造的思路以儿童的兴趣、活动、生活和生长为中心,把课程设计和开发的“社会”、“知识”的向度和基点整合起来。

3.“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

杜威指出,“学校科目互相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就试图通过“活动性作业”实现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之间的沟通。

这种活动性作业可分为不同水平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8岁),“做中学”。儿童主要从事直接的、外向的、社会的活动,学习怎么样做、且立即应用。

第二阶段(8.9―11.12岁)主要形成读、写、算、操作等能力。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做事的正确方式、获得结果的方法。

第三阶段(12岁以后),学习以分科形式展开的课程,掌握有组织的、系统性理论性的科学知识、规律和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坚持教育与课程的出发点是儿童及其活动,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发展其天性与个性。希望通过实践性活动来整合儿童、社会和知识,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课程理论。

(三)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这是目前成为热点和时尚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有许多流派,其中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知识建构”的教育和课程理念

――“知识建构”是指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必须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与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积极主动的建构方式获得。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意义发现的过程、意义赋予的过程,也是意义创造的过程。

――“知识建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策略、经验方式与情感态度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是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决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学生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自我管理者。

――教育教学是一种以“知识建构”为核心,为之创设良好环境与支撑的过程。课程实施与设计主要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中获得发展。

2.创设“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所指的“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种新要素:

[1][2]下一页

(1)情境。建构主义所说的学习环境特指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要求把学习任务全部置于情境中。

(2)协作。建构主义特别强调特定情境中学习活动的交往性、合作性、互助性,合作中的交流、沟通、讨论等群体互动对知识建构的意义与价值,希望通过社会交往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个体的经验、方式与信念的内化和提升。

(3)资源。建构主义对资源的理解是多维的:一是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提供学生共享;二是将教师与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视作一种学习资源;三是将学习环境中的特定问题情境和合作性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四是将与学生个体相对的学生群体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五是重视学习资源知识表现方式的多样化,认为进入学习环境,支撑学习活动的所有因素、事物、人物等都是学习资源。

3.倡导“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为中心是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强调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主动学习的要求:

(1)情境创设。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同化与顺应”新知识,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

(2)自主探索。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搜集、分析和处理所需的信息→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3)协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和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环节。

(4)效果环节。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每个成员的评价。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提倡开放的、多解的、多元的评价,以充分反映学生的水平差异。

总而言之,“主动学习”就是要为学生营造发挥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

篇6: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涵义的理解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

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

在我国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中关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

上一篇:省工商局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下一篇:大学线性代数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