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2024-07-07

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通用9篇)

篇1: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近年来,##县通过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县城建设同发展产业相结合,同聚焦生产要素相结合,同改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强县城的竞争力,县城经济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效果。

一、坚持产业兴镇,为县城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城镇产业

是城镇发展的动力之源和重要支撑,是提高城镇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城镇产业的壮大,城镇的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就不可能发挥最佳效益,难以形成城镇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根据##县城的实际,我们从三个方面加强县城的产业建设。一是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坚持“产业关联,特色立园”的方针,在县城东区创建了桃花江民营创业园,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引资,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主动接纳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园区采取“零收费”、“低地价”、全程代理服务等优惠政策,边建设边招商、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该园自去年11月挂牌组建以来,已有7家企业入园动工建厂,其中6家为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达2.2亿元。预计在3-5年内,园区企业可发展到30家,将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二是加大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近年来,我们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采取兼并联合、股份制或股份制合作改造、租赁经营、分块搞活、“两个置换”等办法,引进外来和民间资本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对国有、集体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有新兴管件、力威制药、纸厂等工业企业和几家上规模的商业零售企业重现生机,产销两旺,安置劳动力3000余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使县城的三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确立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三产业发展的思路。一方面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县城总的定位是“留山水风光,建旅游新城”,以桃花江竹海为龙头,突出“美女和竹”两大特色,把县城的各景点有机结合,建设生态旅游城,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去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26万人次,其中县城20万人次。另一方面是搞活商贸流通。在县城建成了4个投资超过500万元的综合性超市和7个市场,发展个体工商户2664户,去年,县城的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扩大城镇规模,为县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一是精心做好县城规划。规划是县城建设的灵魂,决定县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一方面是突出特色编制规划。围绕“打造江南名镇,创建花园城市”的目标,将县城定位于建设融山水风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新城,把我县独有的天问台、桃花江竹海、桃花江女子旅游学校等自然、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县城规划,并以此来开展对县城的基础设施、各功能区及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确定县城的发展方针为“西改东建,以建为主”。县城东区的规划面积为13.8平方公里,根据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分设四个功能区,即民营创业园区、文化艺术园区、生态旅游园区和住宅服务园区;县城西区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建成为商业贸易区。另一方面是高质量编制县城规划。对县城的整体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详规,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编制。东区的整体规划和四个园区的详规,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编制;对县城内旅游景区的规划聘请湖南师大旅游学院的教授进行编制,现已通过专家中期评审;各小区严格按照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绿化用地3个三分之一的要求规划。同时,严格规划管理,成立了高规格的县级规划审查委员会,实行二级规划例会制度,全面审查方案的建筑造型、高低、颜色等内容,坚持“一支笔审批,一张图到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们把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了县城堤防、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投入7000多万元修好了7.5公里的高标准城市防洪大堤;投入5000余万元修建了桃益一级公路,拉近了##同外界的距离,使县城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发展县城的聚集拉动效应,通过多方努力争取了总投资6500万元的资江大桥建设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使县城以北的7个乡镇20余万人口受益;硬化了县城6条主干道,城区的道路骨架建设已全面启动。去年,县城道路总长度已达70公里,总面积110万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6,人均建成区面积达105平方米,电话入户率达73.68。三是多方筹集县城建设资金。通过采取运作土地资本、盘活国有资产、拍卖出租车经营权和广告经营权等措施,对县城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用市场手段进行经营,引导银行和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集县城建设资金。近三年来,在县城的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其中政府在没有动用财政预算资金的情况下投入6528万元。四是取消入学、就业、入伍、社会保障等城镇限制性政策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敞开城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经济能人进城落户兴业。近三年

来,县城新增人口1.8万人,总人口已达近10万人(不含流动人口)。

三、改善人居环境,为县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一是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目标,以“建文明小区、创文明单位、兴文明家庭、做文明市民”为主线,点面结合,层层推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立了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机构,专门抓县城的创建工作;着眼市民素质提高,扎实开展了“建文明城,做文明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立市民学校,在干部职工、经营业主中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市民守则》培训,在中小学校开设文明教育课,在居民户中开展创“五星级”文明户活动,开办有线电视专题节目进行系列报道等一系列举措,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大大增强,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二是以县城秩序整顿为重点,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突出抓了县城的基建和治安秩序的整顿,对阻工、扰工、强行参工参运、强买、强卖等影响基建秩序,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打击;建立健全治安网络系统,加大社会治安环境的整治力度,在县城设立了两个派出所,实行警长分片负责制,建立了群防群治队伍,实行24小时巡逻防护,使工作、生活在县城的投资者和居民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县城环境质量。近年来,我们把县城的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围绕提高县城环境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对县城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摸底,开展专门整治。对工厂和服务业的污水、锅炉烟气、噪声、油烟污染和建筑工地、医疗单位的污染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工业设备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不予批准立项,对可批项目,在审批前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由环保部门指导选址并要求采用最新的治污技术。我们还根据县城执法部门集中、对辖区内事物的管理力度相对较大的特点,着重抓了“行风评议”工作,避免因部门过多干预而阻碍县城经济发展。将建设、国土、交通、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环保、林业、公安、法院、检察、教育、电力、卫生等15个部门的执法行为作为行风评议的重点,每年由县委牵头组织,纪检、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对这些部门优化软环境工作进行一次公开点评,好坏典型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接受群众监督。

篇2: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2012年2月24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新的一年全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强决心。我们**镇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教育优先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发展教育摆在全镇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由党政主要领导担当第一责任人,对教育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问题,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分管领导抓教育

工作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到工作考核体系。广泛宣传发动全社会积极主动地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向教育事业倾斜,在全镇上下形成时时想着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联动格局。同时不断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和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

二、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打牢教育基础

教育投入是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为此,我们将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优先保障的理念,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撑。充分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教育事业,扩大社会投入规模,凝聚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镇村发展总体规划,在新农村建设和新镇区开发中留足、留好教育用地,并确保新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内全部配套建设幼儿园。

三、立足惠民根本,不断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人生发展起点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所在,也是必不可少的民生实惠。我们将把教育惠民,为人民群众创造平等的教育环境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切实抓

好、抓出成效。一是配置好教育资源,既要增加资源投放,做大优质资源“蛋糕”,更要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着力缩小镇村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孩子都尽可能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保障好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确保让每一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让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重视学生宿舍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服务体系,使留守儿童能够正常接受教育,在社会关爱中健康成长。三是巩固好义务教育成果,在继续巩固免费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补助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推进教育惠民利民。与此同时,坚持用规范管理来维护教育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篇3: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1、推动工业经济的增长。

目前, 我国人均国民产值已超过1000美元, 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但城市化率却仅为42.99%, 只有工业化初期水平。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导致我国目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初期水平, 经济和需求本应迅速增长时却出现了市场的相对过剩和持续疲软。因此, 通过做“大”县城, 充分发挥其聚集生产要素、服务经济产业的作用, 以要素的集聚为重点, 不仅促进人口的集聚、生活的集聚、产业的集聚、资金的集聚、信息的集聚, 而且可以节省空间和时间, 降低公共事业成本, 大力促进产业与城市对接融合, 以产业集聚加快县城成长, 以县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促进产业发展, 产生规模效益。

2、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县城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就必然促进县城人口和第二产业快速发展, 当县城人数和第二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时, 金融、商贸、运输、餐饮、娱乐、文化、体育、卫生等三产服务业会相应发展起来, 这又可以吸纳众多的劳动力就业。收入有了一定保障后, 在相对较为齐全的基础设施支持下, 必然推动群众传统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的悄然转变, 除了原有的消费档次会相应提高外, 用在文化、娱乐、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开支肯定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从而为扩大各类工业消费品, 包括传统日用工业品和现代农机产品在小城镇和农村销售提供有利条件。

3、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

良好的环境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因素。通过经营县城, 美化环境, 可以给市民和外来投资者创造多样化的栖息空间, 带给人们美的享受;通过经营县城, 完善功能, 可以满足人们对食住、休闲、娱乐、运动及精神文化消费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带给人们生产、生活上的极大便利。因此, 加快县城的城市化水平是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因此, 县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将直接决定县域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加快推进县城建设, 优化投资环境, 完善县城功能, 提高县城的整体竞争力, 在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

二、当前县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障碍

1、观念旧。

一方面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对于提高县城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性, 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还没有完全把推进城市化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因此, 在推进县城城市化的实践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县城建设观念旧、套路少、力度小, 对县城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 在用足用好可用资源和政策上存有思想障碍。另一方面对如何“经营县城”存在认识偏差, 不少地方在县城建设过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县城建设管理的模式和思维方式, 仍然将县城资产作为不变资产, 把县城建设作为市政公用事业看待, 固执地将政府作为县城资产所有者而自居。

2、规划乱。

目前, 各地在县城建设中都意识到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但在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上却严重滞后, 没有大的视野和思路、没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无法应对县城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的挑战, 也无法指导和控制县城的建设。这些年来不少县城的建设基本受政府决策者的意志与开发商的利益驱使, 县城规划的决策缺乏超前性、全局性, 只考虑建筑环境, 不考虑自然环境, 不注重环境效益, 建筑密度过大, 致使县城的整体开发改造不能上档次、上品牌。许多县城特别是欠发达县在城市化过程中, 往往片面注重发展速度, 忽略科学规划, 导致盲目建设。一是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了老问题, 出现了新问题, 缺乏综合考虑。二是县城规划建设缺乏前瞻性。今天建设, 明天拆除, 有时候科学的规划设计因此而被打破, 这已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三是一些规划没有进行深入的前期研究和科学论证, 规划相对滞后, 导致不少地方只能够边规划边建设, 甚至边建设边规划。

3、资金少。

当前, 资金短缺是制约县城建设的主要瓶颈, 没有资金, 县城建设就难以为继。加大建设投入是搞好县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据联合国开发署研究, 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一般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到5%,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0%至15%。从一些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 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 大约需要3至5万元的基础建设投资。

三、多措并举, 建设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县城

1、千方百计做足做活土地文章。

建设好、经营好县城的重要方面在于经营好土地, 恢复和发挥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的重要价值。要想盘活城市土地资源, 即政府要想在取得、储备、出让土地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收益, 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储备制度, 从整体上提高土地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地域空间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积极进行经济运行机制创新, 依靠市场运作增加建设资金来源, 加快县城建设, 使县城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政府要控制好土地的一级市场, 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发挥土地储备中心的作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如果把土地储备制度比作一个蓄水池, 就要求这个蓄水池一个渠道进水, 一个龙头放水, 其主要思路如下:第一、将所有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土地纳入土地储备中心, 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确保一个渠道进水。第二、将纳入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进行整理加工, 把“生地”变为“熟地”, 提高土地的价值。第三、土地出让时, 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方式, 坚持“县长一只笔”审批制度, 确保一个龙头放水。然后根据需要, 通过拍卖、招标、挂牌等形式有序投入市场, 以最大限度提高县级政府从土地上的直接收益。对于县城中心地带土地, 要结合县城规划, 搞好土地置换, 发挥县城土地最大效益。

2、建立县城建设发展基金。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中国县城建设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城镇的供水、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欠帐甚多, 很难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数量、规模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设施标准低, 完好率低。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的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 为了适应深化县域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 政府应当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在中央财政支出中拨出专款, 在省级建立“县域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 重点支持具有县域中心作用的县城建设。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合理规划布局。

县城规划是县城建设发展蓝图。县城规划主要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 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 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 处理好远期规划与近期发展的关系, 指导县城合理发展。县城总体规划一般为20年, 同时应对20年后的县城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设想。县城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县城性质和城市发展方向, 划定县城规划区范围;提出规划期内县城人口及发展用地规模, 确定县城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的位置;确定县城对外交通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确定县城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 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信、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和方法;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包括3-5年内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建设、住宅建设等内容。

4、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规费优惠。

凡在县城内建设星级以上宾馆, 投资开发2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类市场, 以及投资兴建学校、医院、科技、文化、体育设施且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 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基金、散装水泥发展基金、教育地方附加费等四项建设规费。

120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5、市场建设税费优惠。

鼓励投资市场建设。对市场建设用地, 可以根据需要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等方式供地, 对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在土地出让金和税收上实行先缴后奖的优惠政策, 其中项目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 成交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地方留成部分的40%奖励给投资者, 地方建设规费全免, 建筑营业税奖励50%;项目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 成交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地方留成部分的70%奖励给投资者, 地方建设规费全免, 建筑营业税奖励70%。对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市场的经营者, 前两年免收工商管理费, 后三年减半收取工商管理费;税收实行先缴后奖政策, 由同级财政按年度结算。

6、按市场规则运作。

被授权或被委托国有专业型大公司, 在全面承担市政设施的建设与经营过程中, 应遵循商业化原则和竞争机制, 按市场规则运作。在筹集市政建设资金时, 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 其中特别应在存量城市基础设施的资产经营方面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在组织市政工程建设时, 应通过招拍挂竞标方式, 依靠竞争机制择优选择承建商。在经营市政设施, 提供市政服务时, 按市场化原则, 分别采取自营或转让经营权 (如承包、租赁) 等不同方式, 实现市政设施的资产化经营。

参考文献

[1]薛国文.县域经济发展探索[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一、广西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成效

(一)在人才总量增长质量提升方面取得新进展

截至2010年底,广西人才资源总量约为220万人,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约430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体制内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提高到39.8%,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提高到46.7%,分别比2005年底增加了18和9.3个百分点。各类人才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以人才小高地建设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10年末,广西先后建立了32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96个区直部门和市级人才小高地;建成36个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85个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4个博士后“两站”,组建23个自治区级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突破,“八桂学者”、“特聘专家”选拔工作全面启动。累计培养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377名,其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7人。包括柔性引进50多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在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方面迈出新步伐

积极推进国际国内区域人才开发与合作。认真组织实施国际人才培训与交流。“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371项,外国专家637人,实施出国培训项目220项,出国培训4300人,培养了一批如同传翻译等急需紧缺的外向型人才,吸引了2500多名留学人员回桂创业。积极推进区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自治区市县三级人才市场、泛珠三角九省区人才市场网联系统、中国—东盟人才资源交流合作广西基地、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广西市场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引智示范区等五个区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全区共有323家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基本形成了覆盖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五级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四)在营造聚贤用才环境方面得到新优化

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健全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机制,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基层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用人导向和培养导向愈加鲜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社会的人才意识显著增强,北部湾人才开发深入推进,具有广西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吸引、留住、培养、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不断改善。

二、广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突出问题

1.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不适应。截至2009年底,广西人才资源总量仅占广西总人口的4.12%,人才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有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05%,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25个百分点;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领军人才仍维持在“十五”期间的水平,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人才奇缺,无法支撑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2.人才的行业、区域、学科分布不平衡。人才分布大中城市多而中小城市和城镇少;基础学科多而应用学科少。70%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3个中心城市,且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企业人才相对不足。同时高层次专业人才老化现象比较严重,50岁以上人才比例接近30%,不利于实现广西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发展。

3.阻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政策不完善,企事业单位人才管理和使用的行政化尚未完全消除,人才自由流动和自主就业创业能力较弱;少数部门人才使用效率偏低,人才价格与人才价值背离等问题还较为普遍。

4.人才载体承载吸纳人才的功能较弱。大多数企业规模不大且分散,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不长;非公有制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科研机构、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层次不高,在全国的知名度偏低等,客观造成了我区对人才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能力不强。

(二)原因分析

1.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加剧,广西引才聚才困难加大。随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才争夺战日益加剧。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而广西由于历史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引才聚才的困难进一步加大。

2.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效益不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广西目前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和资源消耗,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2009年我区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比例为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人才培养、科研经费、高层次人才津补贴、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等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无法持续,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现有人才不断流失。资金投入成为制约广西人才开发的关键因素,人才和智力资源未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3.人才开发政策不够配套完善,执行力不强。广西近年来虽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才聚才、让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才政策,但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不够完善,操作和实施仍有一定困难,人才政策对人才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加上部分用人单位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对人才政策的执行力不强,没能让人才政策充分发挥聚才引才的实际作用。

4.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全区人才市场建设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分散、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缺乏资源共享和区域协作意识;服务方式、内容单一,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三、实施“三个优先”发展战略对广西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广西实际出发,决定集中优势资源,实施交通、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的战略(简称“三个优先”发展战略),是广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广西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对人才开发模式和开发重点提出了新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三个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人才开发模式和开发重点,要围绕自治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自治区重点扶持的产业园区,引进和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要把人才开发重点转移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转移到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转移到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上来;要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擅长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的外向型人才。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以科技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以人才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对人才规模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实施“三个优先”发展战略,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要求我们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层次合理、能基本满足各行业领域需要的人才队伍。截至2010年底,我区现有人才总量为220万人,据测算,到2015年,广西人才总量要达到27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要达到23%左右;“十二五”期间,全区需要设置“八桂学者”岗位50个左右,吸引和培养50名左右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50个以八桂学者为核心、200-300名中青年科研骨干为中坚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选聘100名左右各行各业自治区“特聘专家”,带动培养5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遴选3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高层次科研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基本达到院士后备人选资格条件,选拔100名左右具有较大潜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企业家人选,要力争建立总数达到50个的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形成一批国内有影响的品牌人才团队,才能支撑“三个优先”发展战略。

(三)对技能型人才提出新要求。目前,广西已进入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工业化进程呈后发加速趋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交通、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重点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这就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作支撑。当前广西每年有数百万产业工人在外省工作,而广西产业发展却面临着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吸引和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为广西产业建设服务,需要广西出台更好的吸引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政策措施,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需要提供更好的就业发展和教育培训机会,为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

(四)对外向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广西开放合作的不断深入,外向型人才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外向型人才,对推进以“三个优先”发展为牵引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紧迫。特别是涉外公共管理人才、骨干企业经营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对提高全区涉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以中国—东盟合作为重点的国际区域合作,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对人才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新要求。留住人才、集聚人才,以人才优先支撑“三个优先”发展,关键是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的观念;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成长氛围,完善人才评价办法,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以更加成熟的政策体系集聚人才,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四、服务“三个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广西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以人才优先发展服务自治区“三个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北部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人才发展政策措施,大力激发人才活力,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不断增强人才的凝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对策建议

1.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桂发〔2010〕30号),完善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财政优惠政策。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高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自治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优秀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于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项目为载体,以业绩为导向,大力吸引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组建一批以“八桂学者”为核心、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为中坚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选聘一批各行各业的自治区“特聘专家”,带动培养一大批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引进并有重点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新创业;选拔一批具有较大潜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作为企业家培养人选,形成一批国内有影响的品牌人才团队。

二是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出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院校为基础,以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加快培养大批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随着产业发展迅速壮大,到2015年全区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达28万人。其中,新培养和引进工业产业高技能领军人才1万名以上,自治区重点培育的14个千亿元产业和4个新兴产业占80%以上;高技能产业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比例达到20%以上,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比例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围绕“两区一带”重点产业发展,加强重点工业产业人才开发

围绕自治区“两区一带”重点产业布局,依托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和优势企事业单位,突出抓好千亿元产业人才开发。优先培养和引进食品、汽车、冶金、石化、有色、机械、电力、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的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突出抓好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重点产业园区人才开发的支持力度。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重点工业产业专门人才65万人,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千亿元产业技术研发中心、50个左右工业产业紧缺高技能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

3.围绕交通优先发展,加强交通产业人才开发

主动适应公路、铁路、航运发展建设的需要,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现代交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交通信息网络技术、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紧缺人才。加大投入力度,统筹交通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学制,强化职业教育与交通产业需求的互动联系。加强交通职业培训,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开展交通行业职工全员技能培训。

4.围绕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北部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加强政府对经济区人才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设立经济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推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动态管理,逐步统一经济区津贴补贴标准,促进人才向经济区集聚。健全保护和支持人才到经济区创新创业的服务保障机制。鼓励经济区内各市探索试行政府特聘专业人员、事业单位专才特聘等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和交流锻炼力度,培育区域产业人才小高地集群,推进区域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强广西北部湾人才市场建设,形成统一规范的区域性人才市场。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薪酬定价、信息交互机制,加快推进人才与资本、技术、产权等国际要素市场的融合和对接。

5.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建设

一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人才开发。加强党政人才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和知识技能培训,加快引进和培养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网络管理、法律服务、社会救助和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完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健全鼓励各类社会管理人才向基层流动机制,大力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建立健全社工和义工联动机制。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薪酬激励体系,实现社会管理工作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5年间培养社会管理工作人才20000名,2015年全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达到28000名。二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政府在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等方面的各项政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享受。政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开放。政府开展人才宣传、表彰、奖励等方面活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参与。

6.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1)以党管人才为重点,创新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提高党管人才水平,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健全配套的科学决策机制、协调落实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人才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中的分量。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健全人才工作相关部门职责体系,规范行政行为。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以人才开发为重点,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为主导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和多元化的人才投资模式,确保对教育、科技、卫生的投入增幅,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较大幅度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人才开发项目。

(3)以完善教育体系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职业教育模式,统筹规划继续教育,鼓励各行业各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全员培训。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4)以科学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改革为重点,创新人才发现评价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和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推行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方法。进一步健全举才荐才的社会化机制。发挥用人单位评价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组织。

(5)以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健全人才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推动各类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完善“人才居住证”制度,逐步实现人才在全区范围内的“无障碍流动”。完善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竞业避止制度,维护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合法权益。鼓励人才向基层和边远地区流动。对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才,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6)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改革人才选拔使用方式,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才尽其用,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继续深化党政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等制度,探索建立竞争性选拔干部的长效机制;加大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公务员交流力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全面推行地方党委全委会讨论决定重要干部票决制度。二是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和行业特点,分类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试行关键技术岗位、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逐步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三是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市场化为重点,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取消行政级别管理方式,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派出制和选举制,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继续推行经理人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

篇5: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彰武县人民政府

以前,彰武县房地产始终处于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状态,无论是自身发展的速度,还是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都不是很明显。近年来,彰武县着力改变这种状况,坚持把发展房地产业作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做强地方财政的一个主导产业来抓,科学规划,打造空间,优化环境,完善配套,规范运作,使我县房地产业步入了规范发展、快速发展的轨道。彰武县城乡建设局作为全县房地产业的主管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经营城市的理念,牢牢把握发展房地产业这条主线,始终坚持发展和规范并行、管理和服务并重的两个方针,逐步强化开发项目、开发资质、开发经营三项管理,在彰武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四个阶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喜人成果。

目前全县已有房地产开发企业9家,均为四级资质; 2003年至今全县共开发土地70.83万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让金1.7亿元,收取配套费2000万元,拆迁房屋2300户,计37.46万平方米,土地净收益达9100万元;仅2006年以来,全县房地产投资总额就达3.23亿元,房地产税收年均增幅达29.1%。

一、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在突显规划作用中健康有序地发展房地产业

城市建设必须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发挥其“蓝图”作用,保证城市建设健康发展,避免决策的主观性、随意性及决策不当导致的盲目建设、无序建设。几年来,彰武县城乡建设局牢牢把握了这一点,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主线,坚持“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居民进小区”的规划理念,不断拓展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调整城区产业布局。先后协助国内知名的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为沈彰新城编制概念性规划。占地50平方公里的沈彰新城将为我县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先后完成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彰武东六工业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达20.87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县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先后完成了大型超市和星级宾馆的规划设计。规划选址在解放商场后平房区至畜牧局所辖的长方形地块,规划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平方米,除建设大型百货超市和星级宾馆外,配套建设商业步行街,步行街长400米,宽为25米,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展开;在城市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完成四中开发、屠宰场选址、火车站改造、客运站选址等规划设计任务。通过这一系列规划的龙头先导作用的发挥,初步形成了我县“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居民进小区”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我县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商品房地产“三箭齐发”、全面升级,成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规范运作,净化市场,做大做强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这个收益,前提必须是公开透明,严格管理,规范运作。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全面实施了土地市场和建筑市场整治,建立完善了土地交易招拍挂、政府拆迁、净地出售、开工许可、销售许可等一系列房地产开发新规则,严格了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开发税费征管,使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得到了全面规范,显化了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应该说政府拆迁、净地公开招拍挂,打破了房地产业发展的竞争壁垒,消除了外地投资者的畏惧心理,打开了外地投资者进入彰武投资兴业的大门,新民等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到彰武投资,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也开启了彰武住宅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崭新局面。

三、坚持走“以城养城”、“以城兴城”之路,在发展房地产业中促进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以政府实施对出让土地征收拆迁为主导,采取货币化、回迁安置等多项保障措施,使被征收拆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回迁安置楼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拆迁户需求,保证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几年来,共拆迁2300户,拆迁面积37.46万平方米;二是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6年来,“以城养城”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县人民大街西段、柳馨家园、老城街、建设街、东环路等多项开发建设,共建楼房249栋,建筑面积78.58万平方米,目前全县住宅楼人均建筑面积达32.3平方米;同时,先后完成了中心转盘、文化广场、天歌广场、体育休闲广场、实验幼儿园小区广场等五个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广场建设,新修油路13.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58基,新植绿化大树6000余棵,供水管网改造170千米、新铺设排水管线32千米;三是通过房地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带动建筑业、建材业、交通运输业、中介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拉动彰武经济的发展。

四、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在加强管理中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规范地发展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市关于房地产开发的调控政策,及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平房区改造力度,确保全县商品房价格平稳上涨;二是针对全县房地产市场实际采取严格市场准入、实行整顿清查制度、引入竞争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全县房地产市场健康规范地发展;三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全县物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相关部门和社区联合加大对物业小区的管理力度,全面推进物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篇6: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 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 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援助政策, 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 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培训, 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 开展就业需求预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 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 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 ■

篇7: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一、科学分析形势,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思维

在推进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作出了人才发展“四个优先”的决策部署:位置优先,把人才发展摆在最突出的位置;積累优先,瞄准未来发展,作好人才储备;投资优先,优先投资人才开发,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开发优先,在整体发展中,优先开发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使人才优先发展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采取非常举措,强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是抓好科学规划,提升人才先发的导向力。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人才先发。在人才总量上,科学预测趋势,确保人才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在人才结构上,以“两高”人才为重点,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在人才引进上,推动人才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转移;在人才培养上,体制内外同等对待,提高人才发展整体效应。

二是坚持优先投入,提升人才先发的驱动力。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理念,优先保障人才投入。设立人才小高地建设专项资金、高新技术发展基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资金等,为人才创新创业加油助力。

三是完善配套服务,提升人才先发的吸引力。坚持“高端人才、高度支持,特殊人才、特别对待”,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重点扶持,给予安家补助,重奖优秀人才,集聚、培养、激励产业人才的配套政策得到落实。

四是加强载体建设,提升人才先发的集聚力。积极打造人才汇聚的创业平台,先后建成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9个经济园区,聚集了全市70%以上人才。鼓励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和实验室,推进人才与产业对接、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融合。近年来,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小高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孵化器等平台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400多名,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

三、服务产业发展,把人才先发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一是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集群互动。突出在石化、电子信息、临港、旅游等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上引进和培养人才,催生了一批高科技企业。特别是近两来,全市累计吸纳近千名电子信息类人才前来创业,中电集团、德昌电机等龙头企业纷纷进驻。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占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二是加快人才集聚与自主创新融合。选择在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生物能源等8大特色产业建立人才智力引进示范基地,启动“百名博士北海创业行动”,引导高端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近年来,北海工业经济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

篇8: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许瑞生指出,过去一年,全省教育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以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为目标,认真实施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教育发展五大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突出表现在“六个新”:一是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达到新高度。切实把教育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幸福广东建设、地方党政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体系。二是教育事业发展有新成效。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5%。三是教育经费投入有新突破。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计提教育资金,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经费投入保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四是教育改革有新进展。深入实施国家和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第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任务全面完成,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五是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新提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六是促进教育公平有新举措。各级政府将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纳入民生工程,惠及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进一步得到落实。

许瑞生强调,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教育工作,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根本,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创强争先建高地”的工作总要求,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努力推动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八个更加注重”,提高“八种能力”:一是更加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提高教育发展统筹能力;二是更加注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促进教育创新发展能力;三是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提高“创强争先建高地”执行能力;四是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提高学校竞争能力;五是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六是更加注重依法治教,提高现代管理能力;七是更加注重组织领导,提高教育发展保障能力;八是更加注重和谐稳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全面总结了2011年全省教育工作,并对2012年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罗伟其强调,要继续围绕国家“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坚持“统筹谋划、全面创优、积极解难、深化改革、加强保障、营造环境”的工作原则,突出重点抓关键,坚持分类指导,在欠发达地区,以创建教育强市(强县、强区、强镇)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在发达地区,以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同时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奠定基础。

据介绍,在欠发达地区,我省教育将以“创强”为抓手,统筹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安工程”、规范化学校建设、布局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工作,调动和发挥各个镇、县的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推进教育强镇、强县(市、区)、强市工作;在发达地区,以“争先建高地”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市的建设。全省高等学校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力争建设成为国内同类型学校的强校。省将制定“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方案、评价标准和资金分配方案,省财政教育专项资金将围绕“创强争先建高地”目标进行分配和安排,突出以奖为主。

我省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认真实施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切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民办教育管理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对外交流和开放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积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不断完善学生助学资助体系,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据悉, 2011年全省有高中阶段学校1848所,在校生451.1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34%,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全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达46.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国领先,中高职对接的通道进一步畅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逐步形成。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普通高校134所,研究生在校生7.76万人,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2.8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8.5%。高校实到科研经费超55亿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从2012年起实施“强师工程”,省财政在每年新增的教育经费中安排5亿元用于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全省有教育强镇(乡、街)654个,教育强县(市、区)51个,均占41%。

各地级以上市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局长,各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各民办高校董事长、校长,部分省直单位及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篇9: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一、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钦州产业发展,整体谋划产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钦州市从统筹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的高度,牢固确立产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把产业人才优先发展体现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钦州市工业区规划建设之中,做到制定发展战略目标优先考虑人才保证,制定政策优先考虑人才导向,谋划产业发展优先考虑人才培养,以人才优先发展推进钦州科学发展。

(一)编制产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石化、造纸、能源、冶金、粮油食品、电子、物流等临海产业群初步形成。面对产业迅速发展与人才开发滞后的严峻形势,钦州市把解决产业人才问题作为全市重大研究课题,多次集中学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确立了“产业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根据钦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从产业人才开发的整体性和长远性的角度,做好各类产业人才需求预测,编制至2015年临海大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从2008年起,我们先后研究出台了《钦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暂行办法》、《钦州市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10多个人才政策文件,初步构建培养引进、使用流动、激励评价和管理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

(二)建立人才发展资金保障机制。钦州市研究出台《钦州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把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优先保证,并对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作明确规定。重点支持解决全市性人才项目研究、人才小高地建设、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才评选管理、人才慰问疗养等活动的经费支出,保证重点人才工作有序开展;重点支持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安家费、工资待遇补贴、生活补贴、家属安置补助等,保证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待遇得到及时兑现;重点支持解决“钦州市突出贡献人才奖”、“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奖”、“钦州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奖”等奖项的资金,激励创新创业。目前,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每年按GDP增长速度逐年递增,形成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正常增长机制。

(三)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钦州市委认识到,临海工业迅速发展,到2015年全市人才需求总量将达17.68万人,当前在抓好急需人才的外部引进的同时,必须坚持外部引进和本地培养“两条腿走路”,加快构建符合本地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本地高校增设临海产业型学科体系,围绕临海核心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在钦州学院增设海洋学院,开展各类紧缺产业人才的培养。积极筹办北部湾大学,大力支持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发展扩大;努力整合壮大职教资源,由市政府投入3.06亿元建设钦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对部门管理的机电中专、财经中专、机械学校等多所市内中专学校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建设规模大、软硬环境好的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与区内外知名大学、企业及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或投资办学,促使产业工业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通过搭建人才与企业对接大平台,推动重点产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的互动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委托式培养”,快速有效地培养人才,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个性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个性化服务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举措。针对企业对人才服务不同的需求,积极构建各类引才育才载体和平台,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切实增强党委政府人才服务的针对性、高效性。

(一)坚持以小高地聚集高层次人才服务优势企业。人才小高地是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载体。钦州市对临海产业进行分类指导,运用政策、税收、项目等综合措施积极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直接参与对人才小高地指导和协调,研究制定扶持优惠政策措施。发改委、财政、科技、国土、税务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为人才小高地建设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市财政每年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设立市本级人才小高地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小高地对高层次急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及对科研项目等资助和扶持。目前,已建立以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为载体的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石油化工人才小高地和以钦州港口集团公司为载体的东盟现代物流人才小高地等10个市级人才小高地。这些优势企业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引进了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65人,教授127人,副教授124人,博士172人,硕士研究生301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明显的高层次人才群体。

(二)坚持项目集聚研发人才支撑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自主创新企业必须以项目为载体集聚一批创新团队,领衔科技项目攻关,才能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优势。钦州市率先出台了《钦州市政府雇员和高级顾问管理试行办法》、《钦州市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试行办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聘请发展战略咨询专家44名、政府高级顾问2名和专业技术类政府雇员4名,形成专家团队,围绕石化能源、粮油食品、电子冶金、港口物流、经贸金融和新技术等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开展项目论证、筛选和研究,为临海产业或企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同时注重从科研项目、土地、融资、税收、人才等方面扶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自治区知名强优企业力顺机械公司在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中,政府大力扶持公司投入2.5亿元进行异地搬迁改造项目建设,聚集广西大学、广西工学院等30多名教授、博士或高级工程师,成立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自主研发节能环保的产品20多项,产品畅销东盟国家。华成自控设备是经科技部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以“不求最大、只求最好”的理念,聚集20多名技术人才,财政安排科研项目经费154万元,支持承担的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糖厂澄清工艺在线测控装置”,拥有5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投发电公司承担的“等离子点火及配套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聘请黑龙江电厂和沈阳重型机械厂的7名国内技术专家,成功研发无油点火冷、热态启动技术装置,每年节约成本1100万元。东油沥青公司聘请中国石油大学等专家,完成“苏丹三七区劣质原油生产道路沥青研究”项目,使公司年增销售收入6000万元左右。通过政府扶持科研项目,逐步形成一批强而精的自主创新企业。目前,依托“三重一优”领域的有关单位已经建成了国家级实验室2家。

(三)坚持以实习基地吸引高素质人才支持传统产业企业。大学生实习基地是加强校企合作、引进高素质产业人才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市委专门成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大学生实习基地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立健全建设管理制度,创新高素质产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以培养引进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推动传统企业改造升级。根据临海产业发展战略,优先选择规模较大、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人才需求量较多、行业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2009年,确定金桂纸浆、港口集团、明利磷化工、恒荣钢铁、桂鑫冶炼等10家单位为首批“钦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落实见习岗位280个。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有计划地引进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钦州港口集团公司通过“实习—就业”模式正式招聘580名本科毕业生就业,计划引进1200名毕业生到公司实习,满足港口泊位吞吐量快速增长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需求。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营造识才用才、重才爱才的良好环境

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钦州重视抓好人才软环境建设以弥补人才硬环境先天不足,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努力以快速便捷、贴心关怀和真诚务实的服务措施,真心实意为人才改善条件,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一)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对引才事项简化手续、特办速办是优化人才环境的重要举措。钦州市成为全区引进国外智力行政许可延办授权试点城市后,已开展执行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1个。对引进人才的招聘协议、人事关系代理、医疗保健、社会保险、户籍转移、出入境管理等事项采取限时办结的方式给予集中优先办理。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采取补充养老保险、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提高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对辞职、离职的外地高层次人才,其工龄合并计算,由用人单位补办养老保险,其技术职称随到随聘。几年来组织企业组团赴全国相关院校举办人才招聘会7次。通过集中招聘、快速办理通道,东油沥青公司由建厂初10多名骨干人才发展到目前的410多名,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由建厂初10多名技术人才发展到目前的300多名。对高层次人才的随迁配偶、子女就业就学给予优先安排、自由选择的优惠政策。目前,已为中石油广西公司、国投发电等重点企业19名人才家属就地安置就业,189名人才子女安排就读本市自治区级示范中小学校。加快推进人才引进安居乐业工程,率先规划建设北部湾国际人才创业基地,在滨海新区配套规划50亩用地、投资2.5亿元建设以人才大厦、人才公寓、人才国际大酒店和人才公园为一体的人才居住休闲中心,项目分三期建设,第一期人才公寓建设工程将于今年下半年内开工建设,重点解决引进领军型人才的住房休闲,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着力完善人才关爱机制。关爱人才是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钦州市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专家制度,采取领导“一对一”联系办法,每位市领导联系一个企业或一个领域人才群体,通过上门走访、约谈联系对象等方式,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通报市情和有关政策,发挥他们在领导决策中的智囊和参谋作用。如,建立拔尖人才评选等表彰制度,重新修订出台《钦州市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每隔3年评选“经营管理拔尖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技能拔尖人才”,给予每年3600元政府津贴,每年安排1次体检和外出疗养,优先安排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家属就业就读等,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才的尊重和关爱。积极推荐参评全国全区“劳模”和推荐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激发成就感和荣誉感。

(三)建立健全人才奖励制度。奖励人才是后发展地区引进和集聚人才的有效办法。按人才级别层次进行政府补贴,根据《钦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暂行办法》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每年2万-20万元的住房补贴和1万-10万元的安家费补贴等。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给予50名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和安家费补贴103.5万元。按综合效益给予政府奖励,设立“钦州市突出贡献人才奖”、“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奖”等奖项,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经费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市财政按照资助经费额度的2%奖励,对年纳税大户企业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进行奖励。几年来对年纳税5000万元以上的中石油炼油厂、东油沥青、国投发电、永盛锰业等6家企业160名高层管理人才给予奖励达236.2万元,有效地激发了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年出台的《钦州市加快引进领军型人才的实施意见》,对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一次给予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提供不低于300万元的风投资金,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以优厚的条件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引进一批领军型人才,以领军型人才引领钦州产业发展。

当前,钦州正处在多重历史机遇叠加的发展时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各类人才创业的空间前所未有。钦州将贯彻落实《广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着力打造“2+6”人才体系,为钦州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上一篇:见习日志1下一篇:2023春电大本科行政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