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论文

2024-07-28

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论文(共18篇)

篇1: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论文

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已成为广大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之共识。那么,如何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呢?笔者听了涞源县坛山小学董涛老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深受启发,愿就其中两个片断,谈一些想法。

片断一:

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画的我们班的教室平面图,谁能够从图上找到自己的座位?

生:我的座位在这里。

生:这是我的座位。

师:你能告诉大家图上的讲桌和最后一排桌在哪里吗?

生:这是我们的讲桌,这是最后一排桌。

师:老师准备了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想请几位同学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出讲桌到最后一排桌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组织学生测量,然后汇报测量结果)

生:我用米尺量出了讲桌到最后一排桌的图上距离是30厘米。

生:我们选用的测量工具是卷尺,量出讲桌到最后一排桌的实际距离是3米。

师: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你能自己算出讲桌到最后一桌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几比几吗?试试看。

(组织学生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算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生:我是这样算的,先把3米化成300厘米,再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最后结果是1:10。

师:1:10这个比,我们叫它是这幅图的比例尺。(生小声说)

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什么叫比例尺?

生: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评析: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充满着许多学生熟悉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人的生活行为事件,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从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包装”,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易学乐做。董老师用他的慧眼,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了这一原型,巧妙地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上]。

片断二: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如何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同学们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

生:我还不很明白。

师:x x同学还不很明白,老师想请班长帮助他,班长从自己的座位起要走几米路,才能帮助XX同学呢?这就需要知道两个人座位之间的图上距离,现在请XX同学到前面来,量出你和班长座位之间的图上距离。

生:(量后回答)我和班长座位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0厘米。

师:根据图上距离是20厘米,比例尺是1:10,怎样求出班长要走几米路才能帮助这位同学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做,班长帮助xx同学做。

[评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董老师审时度势巧妙地设计出“请班长帮助XX同学”的问题情境,既亲切,又生动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急于探索的心理态势,这样的教学设计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

[1][2][3]

篇2: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论文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教材、教法、学法都有较大改革。从教材内容调整看,尤其明显;在数学新课标中,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分为四大版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而把训练目标也划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在学习内容标准方面,把“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看出数学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学生今后发展学习是十分重视的。

其实,这是远离学生生活实践的,在学生生活中,早就见过,甚至用过“正”字统计法和相关统计图表。在新教材编排中,把“统计与概率”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的一个方面。在课标总体要求方面,每一学段要求对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每二学段明确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并且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方法方面:第一学段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统计过程、方法;第二学段是进一步学习与分析。统计结果:第一学段要求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二学段则是能作出判断与预测;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方面:第一学段是初步感觉,第二学段是能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且第一学段对统计图表了解是初步的,第二学段则是较全面的了解,根据“统计与概率”的学段不同要求,教材的编排在各学段也依据课标有所侧重。

至此,初步的统计的几种方法,学生已初步感受,并且这些统计内容出现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因此,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一、联系实际,灵活教学。数学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一个素材。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根据教学安排,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作一些调整,便于学生学习,以达到课标的培养目标。如在一年级中,学生对全班同学生日的统计时,不知道生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先想办法统计小组,再用同样方法统计全班。这样,不至于让学生束手无策。又如,一年级1册让学生分类时,可以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既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篇3:灵活运用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关键词:教材,灵活运用,生活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包装, 用生活感受数学

数学这门课程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数字打交道。数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数学教材中有好多的例题都是我们身边的实例。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引进课本知识, 把课本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可塑造化。如《平面图形的密铺》一节的学习, 首先在课前一周布置学生去留意步行街地砖的铺设, 并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探讨每种图案的密铺图形, 研究每种图形的实验性质及拼接点处各角的关系, 最后分组动手制作不同的图形进行实验以验证自己的结论。让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把生活搬进课堂, 使课堂教学设计具有现实感, 从而让学生领略“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深刻意义, 让知识的学习过程充满生活的气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让学生探索数学

我们要理性地对待课本, 不能死板、机械地记忆课本, 要理解着去记忆一些数学知识, 把课本上的公式和定理生活化。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数学。数学这门课程里有好多有趣的实例,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探索勾股定理”一节的学习中, 我打乱了教材的安排, 先向学生展示《课题学习》中介绍的“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会标, 会标的中央图案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弦图”, 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又像一只转动着的风车, 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熟悉的问题往往会有极大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场景引入, 通过情境教学,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 能够感受到知识和生活的紧密关系, 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 除了利用教材中数格子的方法得到勾股定理外, 还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分成小组自己动手拼出“弦图”, 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拼摆出正方形, 并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弦图”与正方形的面积, 将数与形结合起来, 由所拼图形的面积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代数恒等变形得到并验证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还有学生拼出其他的图形, 通过合作、交流、验证也得出了勾股定理, 感受了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外多种方法的理解, 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手段, 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通过充分的实践, 既验证了数学的真实性, 又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同时贯彻了新的数学教学理念, 让课程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 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且这样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篇4: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用活教材;数学与生活

数学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将生活融入于数学活动,将数学教学寓于生活实际当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所以,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生活体会进行关注,将数学教学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有机结合,将数学中的问题通过生活情节进行分析解决,使数学来源于生活,且生活可以运用数学来解答。要想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便要对学习过程加以丰富,不再仅局限于书本教材,努力的对教材进行改变,使其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加的喜爱数学。

一、细致观察生活,挖掘数学素材

生活中有大量的教学实例,这便需要教师花费时间进行总结,将它利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将生活中实际事例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展开数学学习活动,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的进行课前的准备,为学生预留出下节课相关的学习任务,寻找生活中的实例,在课堂中根据实例进行归纳总结数学问题和知识。利用其他时间让学生发现生活实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1]。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寻求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将问题寓于生活实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进行数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其积极地对数学进行探索与研究。最后,可以根据书本或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必要地延伸,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加重视。

二、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生活情境

要想使学生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加深对生活中的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兴趣不断保持,教师在教学时,就要不断的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运用于生活中,以及对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的理解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可以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以及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可以分辨出数学问题和现象[2]。

教师要对生活进行观察,总结各式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生活实践的体验,使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定义和定理。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不断的让学生对数学充满热情。善于对生活情境的创立,使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运用创新来进行数学的学习,提高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通过情景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情感进行交织,使学生不断地加深理解,体会学习的乐趣以及数学的魅力。

三、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不要按照已经设定好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反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对于教材中的未体现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渴望进行适时地教育,使学生不会失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将教材用“活”,对于教材中的知识要由学生进行评价,与生活内容关联不大,且学生对于知识无法充分理解,可以将知识点调整到适时时间再进行传授。

四、科学处理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全力对教材进行处理、重组或改编。数学教材里和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替换为学生了解并有兴趣的生活实例来进行代替,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建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欢快的娱乐中将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心态都得到更好地培养[3]。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服务生活,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要将以往的应试教育彻底的摒弃,根据实际学生的需求对课程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将教材用“活”,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全面的学习数学,对数学充满兴趣,愿意学习、交流、接近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创新,使用生活中的数学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知识与思想上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薛桂兴.让生活融入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11:69-71.

[2]贾昌发.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我见[J].学周刊,2016,07:97.

篇5: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达玉才

数学生活化是新课堂理念的具体化,它要求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学习的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容易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那么,在学生的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更具有活力,更加有效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精选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意义。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数学中,教学要善于依据数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实”,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

例如,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买过吃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素材。在学习小组里,每人领一袋(10粒),分别按每串是2粒、3粒、4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是10粒,由于串法不同,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有的还余几粒等现象,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选取“串糖葫芦”这一生活素材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意义,学生感到现实、亲切,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得到一步的发展。

二激活生活经验,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隐性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往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三、设计生活情景,培养应用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

一。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质。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设计生活情景,开展实际活动。

篇6: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教学植根于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只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探索。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8、80、800”,问学生:“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加上元、角、分,有的说加上分米、厘米、毫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数学学习已变成学生的一种自我需要,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时,我创设了“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要了解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各景点的门标及乘车所需的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最后还要计算出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目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争论,激发创新情感。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进入角色”,这样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故意提出:“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为什么?”学生好胜心马上被激发,展开争论。一学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既然除数不能是零,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是零。”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比的后项可以是零,我是体育迷,在电视上看到记分牌上有2:0的。”课堂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篇7: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一、源于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教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关于数与形的提炼和抽象。小学生数学的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活动。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且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篇8: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论文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要想创设一个服务课堂教学的好情境, 必须要有情趣, 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所设问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智能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到问题情境既熟悉又具有适度的挑战性。运用实物、实例、媒体等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例如, 我在教学“小数”时, 结合实际生活问题, 从实际需要出发导入的。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新课程提倡生活情景化, 几乎每一节都有情景主题图, 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

课堂教学是学习过程的关键, 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 突出了重点, 降低了难度, 形象化的语言, 让学生倍感亲切, 再加上与生活密切联系, 所以学生记忆深刻, 学得扎实。使学生不在害怕数学, 不会觉得数学难学,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我在教学“三角形”时,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 通过学生大量观察, 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 从中让学生发现并归纳出特征的。

三、教学手段“生活化”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 根据生活实际及新课程标准,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数学引入生活, 使数学学习从现实的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数学规律, 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现代教育形式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学习也由僵硬式转为开放式。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同时, 手段的采用也要因地制宜, 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 而且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 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出示学生熟悉的飞机模型、风筝、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图案中所蕴涵的轴对称关系, 让学生很快的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跃然于脑海之中。

四、教法选择“生活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 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主总结学习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 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 这样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 结合实际生活,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原有的生活知识通过交流达到资源和快乐的分享。例如, 我在教学“分数”时, 就运用让学生动手手工操作, 摆出各种“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 从中体验了“生活化”的数学, 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数学应用“生活化”

学习数学知识, 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每一次学完新课后, 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 让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时, 让学生自己根据每人成绩计算出本班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 并比较、分析、评价自己学习成绩的优差情况。

篇9: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一、联系生活现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爱上数学课,是因为觉得上数学课好玩有趣,贴近生活且富有挑战性。而讨厌数学的同学一般是因为觉得数学枯燥、繁、难。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学好数学,学习过程要尽量生活化。如在学习“直线”这个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我就问:“大家对西游记中孙悟空拿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最有印象呢?”同学们大都回答是神奇的“金箍棒”,我就让学生把直线想象成能缩能伸的无限的“金箍棒”,学生一下就豁然开朗了。

二、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体现生活问题数学化

学数学首先是为了应用,应用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学习《时、分、秒》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把自己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的时间安排好,并按照时间表来学习和休息,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惜时、守信的良好习惯。又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教师提出要粉刷房顶和四周墙壁,要求学生量出有关数据,计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分析问题中学会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创新。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者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个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地数日子,盼着爸爸早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临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是多样化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重庆市长寿区桃花九年制学校 严明全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生活化”的。“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只有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事物,才能真正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篇11: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2、体现探究性学习,改变数学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处理信息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盲目的学为边学边用。

3、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改变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要求。学生的个性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兴趣爱好、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信息的层次、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各方面反映出来的通过本次活动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提供比较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问题,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达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体现合作学习,资源共享,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还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之间的关系,教学是在这种网络关系中进行的。在这种关系中以各种信息为媒介的沟通,通过思考、发表见解和知识交流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这种形式里,学生不是唯一的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也不是唯一的传递知识信息。他们都借助于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满足情感与交往的需要。合作学习把封闭型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型,有利于学生的身心获得整体的、协调的、主动的发展。

5、体现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想是指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观念去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处理或解决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与生活关系中的一种思维模式。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变的越来越聪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打下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他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削弱、只可加强的目标之一。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对这节课作了以下几点定位:

(1)通过超市购物中的实际计算,帮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购物设计、实际购物,使学生能根据需要,设计购物方案,合理消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超市购物,把学生带到了虚拟的现实生活中去,通过一系列虚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我对走进生活学数学的一种尝试。从课堂教学过程看学生,他们学的很积极,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范围里参与了,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但在基础知识上又达到共同的要求。超市购物从设计到实施,使我体会到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没、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篇12:让生活走进培智教学数学课堂

【摘要】:智障儿童各方面的思维活动大大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孩子,对他们来说,学习数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重度智障学生,就算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最简单、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依然很难习得。在教师的千遍万遍教学之下,有些学生好不容易学会了知识,却不会将其运用于现实的生活之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让重度智障生学习数学。但是,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很多,要提高重度智障学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很多常用的数学知识非学不可,并且要学有所用。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 数学知识 智障学生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智障儿童由于智商低,反映慢,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数学便是一大难题。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突出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把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学科都称之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这是为了进一步弱化学科色彩,强化生活教育的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设计富有生活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和教学成为一对“伴侣”,以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将来自理生活、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

智障学生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理解能力差,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便能吸引这些智障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数前概念“配对”的时候,我便创设了“好朋友在哪里”的问题情境,我先拿出牙刷,一部分学生问:“牙刷的好朋友在哪里?”另一部分学生会一边找出“牙膏”,一边说:“牙刷的好朋友在这里?”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创设故事情境

智障学生对童话故事和动画片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百看不烦。因此,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创设故事情境,把学习内容编成简单的生活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便能有效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1+1=2”时,我先出示了一个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小花猫,然后说小花猫要去钓鱼。同学们都很高兴,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的动作演示,接着就让学生数,小花猫先钓了1条鱼,又钓了1条鱼,合起来钓了2条鱼。最后让学生编出故事、说出算式。这不仅引出了学习内容,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

3、创设操作情境

智障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印象最为深刻,记忆也最牢固。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张口表达、用耳倾听、动脑思考这一过程获取知识,那他们获得的知识将是难以忘怀的。例如在教“长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让同学们找一找,看一看教室里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讲桌是长方形的,黑板是长方形的,凳子是长方形的,门是长方形的……我再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通过这些过程来感知长方形的特点。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乐,达到激趣乐学之目的。

二、寻找生活化内容,解决数学问题

1、寻找教材中的生活内容

生活是一切教学现象发生的场所,是一切素材的来源,是知识和能力运用的广大空间。教学生活化就是以生活为根基,讲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教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使学生在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题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例如在教“钟面认识”的时候,我找来几种款式不同的钟表,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数字,认识时针、分针,认识整时。再对照教室里张贴的学生作息时间表,再如学生早上7点吃饭,我先演示把钟表拨到7点,告诉学生这个时间是吃饭的时间,8点上第一节课,“谁上来把时间拨到8点?”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来操作,通过一系列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了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而教育学生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快乐生活。、2、寻找生活中的教学内容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了“教育为生活做准备说”。斯宾塞指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他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我们有责任吧完满的生活作为要达到的目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以便我们在培养儿童时能审慎地根据这个目的来选择施教的科目和方法。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出既包含一定的数学知识,又能被智障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小数的认识”前,我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超市看看各种物品的价格,引导学生尝试读读商品的标价,这对认识小数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参与生活化实践,享受快乐数学

1、在校园生活中实践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活中的丰富资源,努力挖掘知识的生活背景,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以引起学生对生活情境的回忆,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从而引导学生从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发现知识,习得知识。在校园、教室尽量为智障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场景,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所学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技巧,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例如在教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后,我先指导学生量一量教室中课桌的长、宽、高和黑板的长、宽,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到校园里走一走,看看1米大约有几步?再围绕操场走一圈,看看有多少步?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教学时,也并不一直在教室内,而是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与生活,到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学习知识,了解情况,同时还能实践运用,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以后,我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到超市进行实践购物活动,这些孩子非常高兴。拿了10多元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应付多少钱?钱够不够?如果够的,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这让智障学生通过辨别不同商品、计算价钱、独立到收银台结帐,将学到的知识通过日常实践活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高不可及的,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进而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参考文献:

篇13: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

一、捕捉生活素材, 唤起学习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 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觉他们学的数学“学了就用处处行”。比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 让学生回家收集百分数的资料, 准备在班上交流对百分数的认识, 看谁的认识深刻, 学生积极性很高。上课时一位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瓶白酒说:“这瓶白酒的酒精含量是54%, 也就是酒精占这瓶酒的54%, 我就对我爸爸说, 爸爸呀!你喝了这瓶白酒就等于喝了半瓶酒精啊!”另一位学生上课时拉开自己衣服的拉链, 露出了羽绒服的商标说:“我这件羽绒服羽绒90%羽毛10%, 也就是羽绒量占这件羽绒服填充物的90%, 羽毛量占这件羽绒服填充物的10%, 我对我妈说, 不要只看哪件羽绒服便宜, 而要看它的充绒量。”学生们对自己能运用所学知识充满了自豪, 他们感觉学数学不枯燥, 却有一种幸福感。当然捕捉生活素材, 也要切合学生实际, 抓准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 一位老师为了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 设计这么一个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班男生30人, 女生18人, 体育老师要把24个实心球发给大家, 应该怎么分?学生冷场, 他们在积极思考该怎么分呢?有学生毫无根据随意说了一些分法, 老师有点着急提示说:能平均分吗?学生说:不能。于是老师随机点课题———按比例分配。可以看出教者希望通过这个情境让学生说出“平均分”的错误方法, 可学生看见男女生人数不等, 知道不能平均分了。可见我们在教学中, 也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注意“预设”, 让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和谐状态中, 这样才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

二、活用生活数学, 增强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要挖掘素材, 创造机会, 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在学习了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时, 有这么一道题:苹果每千克2.8元, 用5元能买多少千克?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学生出现了两种得数, 1.7千克或1.8千克, 于是我给学生充分辩论的机会。一部分同学说:我认为答案应是1.7千克, 用5除以2.8等于1.785……用去尾法保留一位小数得1.7千克。为什么用去尾法呢?因为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可以想到, 商贩都精明得很, 他怎么会白白送0.1千克给顾客呢?所以我坚决认为答案是1.7千克。另一方反驳说:因为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如果买到1.8千克, 可以验证用1.8乘2.8等于5.04元, 而联系实际想一想, 又有哪个商贩跟顾客要0.04元 (也就是4分钱) 呢?……学生们越辩越明, 最后有学生反思:对呀!我怎么没有反过来想一下呢?看来, 平时做题不能生搬硬套, 而要灵活运用啊!学生们在辩论的过程中理解了取近似值的实际意义, 更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在教学中教者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这样不但可以理解数的概念, 又可以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数感。比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 要让学生把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 各相当于哪个实物面的大小, 这样才会灵活运用。例如在单位运用时填合适单位名称:课桌的面积是4000 () , 学生难以想象4000究竟有多少, 那就引导学生换算成40个面积单位, 参照已建立的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再选择那就容易多了。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 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可感知的背景, 学生才会真正理解。

四、回归生活实践, 强化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处, 才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条拓展题:阳光超市搞促销活动, 一等奖50元, 二等奖10元, 三等奖2元, 如果你是超市的老板, 你怎样设计转盘?不少学生说, 把圆片分三块, 从三等奖到一等奖依次减少指针停留面的大小。反馈时, 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 充分辩论交流:老板肯定不愿意让顾客每次得奖, 因此应该设计较大面积的空门, 再设计从三等奖到一等奖依次减少指针停留面的大小。这是打破本节课的常规思维, 回归生活实践的思考, 经常训练, 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14: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论文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理性认识,数学定律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掌握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与其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提高学生对定理的认识程度。如在“周长”的学习中,老师可带学生参观菜园或花圃,指导学生对菜园或花圃的围栏进行测量,帮助学生理解围栏的长度即为菜园或花圃的周长。在认识物体的形状的学习中,可指导学生说出教室内常见的书桌、课本、时钟等物品的形状,提高学生对形状的认知能力。在“认识米和厘米”的学习中,让学生测量自身或者同学的身高、文具盒里的橡皮长度等,提高对长度单位的认知能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此外,联系生活实际,基于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二、挖掘生活中的教学教材

时代变化较迅速,但是教材的更新相对较慢,难以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甚至与实际生活出现脱节现象,导致教材普遍出现“不实用”现象。此外,课本教材中的案例大多古板、严肃,小学生大多喜欢新鲜事物,因此教科书中的大多数内容较难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教材的选择尤为关键。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善于改装原有教科书中的案例,将教材塑造得生活化、趣味化。如在“大与小”的学习中,教科书中的案例是“3个猴子分苹果”,可将其换成学生生活中较常见的“小朋友过生日切蛋糕”案例。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进行说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此外,挖掘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作为授课的教材,能在很大程度上向学生说明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各类事物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能力与认知能力。老师对教材案例的选择应当基于学生的理解,保证学生能通过教材学到相应的知识内容,充分体现教材的实用性。

三、课堂教学用语生活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不足,但是教科书上的语言普遍为书面语,多数时候学生较难理解老师的授课用语。因为学生对老师授课用语的不理解,学生在课上开小差、交头接耳等现象并不少见,影响了课堂纪律及授课进度。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上的书面语变得口语化,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如在“加减法的估算”中,对于“估算”一词,老师可进行简单、直白的解释,如“粗略的结果、大概结果”等。此外,教学用语还要避免严肃、古板,要适当增加趣味性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循环小数的学习中,计算“10除以3”,求其结果时,可说当下流行的“臣妾做不到”等语言,形象、生动地说明其结果,同时也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

作业在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业不仅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小学数学作业大多以书面形式为主,且题目大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相关。学生普遍对作业产生抗拒心理,对作业敷衍了事甚至是不做作业。因此,老师应该转变作业的布置方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在作业的设计上形式要多样,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的作业布置,可布置学生回家数家里的认识、椅子数及鞋柜里的鞋子等,并将数字记录下来。在长度单位的作业布置中,可指导学生测量教室里能有厘米、分米及米做单位的物品。通过上述方式,在体现数学的实用性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书面作业相比,学生更倾向于上述作业类型。此外,还可开展合作探究完成作业,如在形状的认识中,可指导学生分组到超市观察各种形状的物品。通过合作探究完成作业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五、结语

篇15:让数学走进生活 教案教学设计

一、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彼地学习。如:在教学线段时我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学习相遇问题应用题,我布置了一个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应用题中的情节作表演,并口头编应用题,再解答。在活动时,两位同学站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两地),面对面地站着,喊预备走,一齐面对面走来(同时相向),经过一定时间,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相遇)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忙,你一个人可以表演这个节目吗?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将两手掌竖直,掌心对掌心,慢慢靠拢,经过一会儿两手掌合在一起。经过活动,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

二、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小小采购员这一实践活动,教学时要求结合班级联欢会采购物品这一题材,让学生设计一个采购计划。于是学生必须确定需要买什么物品,为什么要买这些物品,买多少,再要想办法了解各种物品的单价,做出预算,然后计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手里有多少钱,够不够,等等。通过这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学生兴趣倍增,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篇16: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论文

内容摘要: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数学,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数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产生了对数学这门课的探索和研究。如今,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关 键 词:数学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兴趣

正文:

从远古时代结绳记事到近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再到“神六”“神七”的顺利升空;从普通老百姓对柴米油盐的计划到科学家对精密数据的计算。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数学,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数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产生了对数学这门课的探索和研究。如今,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一、寻找、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创设情境”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非常关键。如果教师创世的情境来自于学生的身边,或是学生所数学的事物,那么学生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处处留心,注意收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小

数加减法”这节课时,我把平时在超市购物时收集的电脑小票分发给各小组,请学生帮我计算其中两种商品的总价。在超市购物是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事情,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商品的价钱和每次购物的总价大多是小数,学生通过计算很快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更有细心的学生发现:不同小票上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一样。我及时告诉学生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的,它会根据供需情况和不同超市的经营状况时时发生变化,所以小票上的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会不同。然后请学生算出贵了多少或便宜了多少,并回答在哪家超市买划算。这样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让学生了解到购物的一些知识,更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二、演示、再现数学中的生活场景。

一些深奥、抽象的数学道理,如果仅用语言来解释的话,往往令教师口干舌燥,而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一片迷茫。此时,如果把这些数学道理用一些鲜活生动的场面展示出来,不仅生动真实,而且省时省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追尾问题”时,题中已知快车与慢车开始时的距离和两车的速度,求快车多长时间能追上慢车。我先在教室前的空地上画出一条直线表示路线,在上面点上两点A、B分别表示快车和慢车的出发点,然后让一名学生走路表示慢车,让另一名学生跑步表示快车。让两名学生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当后面跑别的同学追上前面走路的同学时,我喊“停”,把他们这是所在的位置确定为C点。然后提问:“快车”从哪里出发,在哪里停止?“慢车” 从哪里出发,在哪里停止?引导学生

得出:AC是快车的路程,BC是慢车的路程,AC-BC=AB(两车出发前的距离)。

由于:路程=速度×时间,两车所用时间相等,所以设时间为X小时,学生很快列出方程,最后再由方程推导出追尾问题的公式:

V快×X-V慢×X=两车出发前的距离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已知两车速度,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经过几小时相距m千米?然后如法炮制,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很快得出公式:V快×X-V慢×X=m最后,我再让学生演示相向而行然后相遇;相向而行不相遇等等问题。由于演示形象而直观,所以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积极而热烈,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中,许多思维难点迎刃而解,变得简单而易懂。整个课堂在情趣与理趣的相互交融中变得和谐而充满活力。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中国历代教育学家都主张学以致用,新课程改革更是明确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如果能让学生利于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学生就会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某个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他们走进生活,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后,我让学生利于所学知识说说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距离学校大概有多远。通过交流,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再例如:学习了四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游戏公平”中关于可能性的估计后,我让学生对彩票中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活动,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了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明确了学习数学的目的。

李新萍

2009年6月30日

论文:

数学,因为生活而精彩

姓名:李新萍

学校:付 家 小 学

篇17: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作者单位:江东镇初级中学

作者姓名:李政权

论文内容摘要:

各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身边的事引入课堂,提醒大家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引用古诗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增添课堂气氛而又略带些文学色彩;巧用实验来解释课堂问题,瞎猜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自制简单教具,化抽象为直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时事热点,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地理知识教活学活等讲授地理课 的方法,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歌曲《一剪梅》中唱道,“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如果我们教

师能将其中意思体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做到“无怨无

悔”,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啊!

要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感受地理知识的价值,如何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地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使用的是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许多的教师对此有些不适应,其实这是时代进步、教育变化、观念流

动的具体体现。

一、谈身边的事、兴趣引入课堂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是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材,教材在编著上有着明显地域性特点,而且在“绪论”部分给出了三个

内容,即“地理学习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和“怎样学

好地理”。

在学习“地理学习什么”这一小节时,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没有

按书上的内容进行直接解说,而是首先提问:“今天大家上学带雨衣

了吗?”“没有!”“那为什么没有带呢?请同学们在教材上找出的在何种情况下该带雨衣的内容。”学生在书上的小男孩撑雨伞避雨的插图中立即就找到了答案,学习兴趣初步被激发起来。

紧接着在讲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时,我先让学生按照

衣、食、住、行的顺序看书上的内容,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去自我发现

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快就集中起来。“衣”的内容很快就得到了

解决;“食”的问题稍难,但通过“北方人与南方人的主食不同”的对比,教师并对此现象稍作点拨,并且把“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

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的鲜活内容引进课堂,并且“将辣就辣”,告诉同学们在给他们上地理课的老师“我”就是怕不辣的湖南人,同

时还将当初来潮州时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半月瘦七斤的事实也搬上了

讲台,听得有的同学的竖起了耳朵,答案找到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连新学期的老师自我介绍也就此完成了。还有一项“调查水果产地”的课堂活动内容,“荔枝”和“香蕉”不用教师提醒,教室外的荔枝

树和香蕉林就是答案。而对于“苹果”和“水蜜桃”的产地问题,我提醒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结果他们在家里水果的包装箱上找

到了答案。至于“住”,当明确了教材中不同民居的分布特点之后,我重点选择了近在咫尺的“客家围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民居

分布在福建、江西和我们广东潮汕地区的饶平县境内。我提问学生:

“客家围屋为什么会名扬海外而成为我们潮州旅游的重点开发项目

呢?” 故意设下了一个悬念,同学们见问的是身边的地理事物,兴

趣自然地又被激发起来,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我明确,这事与美国有关。美国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太空中拍摄到中国

这一种民居时,误认为是中国的核试验基地,曾一度引起惊慌,因为

这种民居的外形酷似核试验基地建筑物,而且还派情报人员进行侦

察,“客家围屋”也由此而出了名。“行”的内容是地理知识的应用

价值,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同样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怎样学习

地理”的问题我则要求同学们从教师的教态中去领悟。此类课堂兴趣的激发不一而足,这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

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二、古诗句的适当引用

上地理课是我的兼职,我的专业是语文,但能将语文知识用在地

理课上来,那又是另一种教学收获,同样也会收到另类课堂教学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我在《认识地球》这一章的学习开始时就采用了引用古代诗歌激发兴趣的办法。

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的阶段,最后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才真正地证实了地球是一巨大的球

体,教材上配有“阿波罗”号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则用现代科学方法更

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以前所学过的古代诗句来

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见同

学们一时想不出来,我就将《登鹳鹊楼》的头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念,很快在座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读道:“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并顺势立即在黑板

上画了两个表示地球的大圆,分别添上两个大小一样的小孩样子的图

象,一个站在地平面上,一个站在高出地面许多的高塔顶上,再分别

指出他们视野所涉及的范围,简单明了。“同学们还能找到类似的诗

句吗?”没有让学生思考,我又脱口说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见——长——江——天——际——流。”大家说兴趣激发的效果

如何呢?其实这句诗的联想是来自课本的“活动”实验,实验说将带

帆小纸船把它分别沿球体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所得到的结

果是: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我通过逆

向思维,联想到了此句,同时将刚才的实验反过来做一次,解释给大

家看,从另一首诗中再一次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特

点,使学生觉得反复而又不累赘,这又与后面用毛泽东“坐地日行八

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来证明地球的周长相得益彰。此时我发现班内还有的同学拿出手中的小地球仪来并做了一个小纸船,自己

试着做实验呢。这样既增添课堂气氛又略带些文学色彩。

三、实验说话,别瞎猜测

在《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我过去曾遇到学生瞎

猜测的情况,基于此,我在课前要求每人自备小地球仪一个,教师则

准备一个大的教学用地球仪,以便用来解答课堂问题。

新地理课程标准统摄下的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彩色插图形象直

观,上课时要求学生对照手中的地球仪进行观察,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课时将手中的地球仪与书中的插

图一对照,老师略作提示,地球仪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比如南、北极的位置、经纬线的特点、方向的辨别、自转的方向以及在南极上

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的问题等等,就会迎刃而解,教师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瞎猜

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样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

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这也

是教师教学的职责所在。

四、简制教具、即兴发挥

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而言比较简陋,没有专用的多媒体教室。

在学习“地图的运用”一节时,地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

和注记都是基础。如何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知识轻松地传授给学生

不难,但得之不难失之必易,就得想法转变它,让知识得之不难失之

也不易。我就尝试自制方向标进课堂。其实办法十分简单:将两条一

样的长方形硬纸条钉成一个“十”字架,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法,在四端分别用钢笔标明“东”“西”“南”“北”字样

(如图1所示)。插图中所举的辨向方法先由学生自己去观察,教师授新课后明确并归纳地图上的三种辨向方法即经纬线定向法、指

向标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后,出示自做的“方向标”教具,建议学生

也都亲手做一个,以备以后在遇到类似方向问题时使用。

门(图1方向标)(图2 教室平面图)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概念是抽象的文字表达,较难理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办法来诠释概念,化抽象为直观,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课前准备好教学用的皮卷尺带,课堂先要求大家准备纸笔和直尺,用以描绘本班教室平面图,明确概念的含义后,请两位同学来丈量教室的长、宽并报出数据。首先量得长为10.20米,再量得宽为7.25米。随即提问:“大家如何在纸上将本班的教室平面描绘出来呢?长度单位怎么确定?”“用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对!这就叫做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且长度单位为厘米。”并板书该图所需要的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1= 实地距离100

比例尺概念含义问题解决后,紧接着要求大家详细地标出讲台、教室门的位置,制出座位表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比例尺在地图三要素中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如何判断比例尺大小,比值是关键。比例尺是分子为1的一个特殊分数式,我结合读图给学生明确: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再根据比例尺公式分别要求写出求图上距离的公式和求实地距离的公式(即: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接着再用同样大小的纸画一张本校的校园平面图,问:“现在应该选择多大的比例尺较为合适?用画本班平面图的比例尺如何?”“不行!”最后大家商讨决定选择1:5 000的比例尺为标准较为合适。完成校园平面图后要明确标示出本班所在的教学楼位置,然后提问:“现在能否找出我们的座位?”“不能!”水到渠成请同学们记住书上的结论并朗读:“图幅一样,比例尺大小不同,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程度就不同。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粗略。”学生当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此时,我看见早晨的阳光正好从教室的前门射进来,便顺势“就地取材”,来了一个即兴发挥,利用在序图中 “有太阳时利用影子辨别方向”的提示,要求大家在本班教室平面图上添加表示阳光的箭头符号(如图2所示),教师亦绘出一幅同样的平面图在黑板上。提问:“我们的教室与学校的大门是平行设计的,请问我们学校的大门朝什么方向?”此时,我拿出自做的方向标(如图1所示),将带“东”字的一端对准太阳光源一对比,让同学们来判断,结果很快就得出学校是朝东南方向的答案。这样巧妙地将方向和比例尺的知识综合运用,课堂效果理想。

五、引时事进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要读,而且要多读,但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知识教活学活。

这学期在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时,学习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得出的结果是板块之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而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知识难度不大,学生也容易懂,但要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则无从谈起,因为没有鲜活的东西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将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引进课堂来,所起的效果则明显不同。比如我在给学生讲完这一节内容时,及时将2005年11月刚在巴基斯坦发生的地震新闻内容引进课堂,引导学生查找该地的位置。提问:“巴基斯坦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谁能用刚学过的板块构造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反应积极并立即开始查找,此时及时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和配套《地理地图册》中的序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照。被提问的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因为巴基斯坦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了地中海在将来会消失的结论。其实这就是知识的时代性、流动性的一个具体体现。此时再一次用我的一句口头禅 “学地理不会图,越学越糊涂”送给学生,强调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重要性。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要求,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学生能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运用,懂得知识的价值所在。这些只是我个人在地理教学中的一点浅薄见解,只想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目的在于希望大家真正做到“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地理》(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二版

《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上册);

《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自助游·旅游者大全》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

篇18: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

一、找数学,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素材,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由于低年级学生刚接触数学, 因此, 教师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 让低年级的学生写数学日记, 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 星期天和妈妈上街买了哪些东西, 共用了多少钱?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大约要多长时间?等等。也许, 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比较幼稚, 语句不太通顺, 但他们确实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内容改编成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 学生能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参加数学活动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 要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必须要测量学校的建筑物和操场的实际长和宽, 然后才能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来;再如, 通过填空一个鸡蛋大约 () 克、你的体重大约 () 千克、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 () 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学数学, 结合生活情境掌握数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逐渐掌握数学思想, 不断增强数学意识, 还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活动,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

如, 教学“植树问题”时, 首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马路边的电线杆广告牌引出“间隔排列”现象, 然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各种间隔现象, 为寻找间隔排列的规律积累丰富的经验。接着又以其中的间隔现象为例抛出问题: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 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分析, 并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规律, 使“找规律”具有了现实意义, 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还使他们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三、用数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真正做到在实际生活中学, 在实际生活中用。

如, 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教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说:“我喜欢吃身子, 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说:“我喜欢吃爪子, 也应按1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螃蟹分开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 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现上了当。请你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学生因好奇积极思考, 进而加深了对乘法分配率的理解, 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还认识到, 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的生活当中, 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真正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下一篇:产业结构演讲讨论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