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2024-09-06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5篇)

篇1: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概况

一年级共有学生 名,其中女生 名。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第一单元-我上学啦,第二单元-祖国妈妈,第三单元-秋天来了,第四单元-我的家真好,第五单元-和冬爷爷交朋友。

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喜欢、适应学校和集体生活,积极愉快,自信,合作友爱,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措施

1、坚持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实践新的儿童教育观。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要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儿童与自我、与自然的对话,通过学生真实的体验,使其对自己的生活获得思考,从而实现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2、依据一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突出教学活动性与实践性特征。教学要力求适应儿童学习与表现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要贴近儿童现实生活,强调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接受性,在重视儿童自身经验的同时,为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留有空间。

3、遵循综合构建的原则,力求合理安排活动主题,引导儿童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为前提,有针对性地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整合品德、社会、科学、生活等学习领域内容,实现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生活的统整,实现儿童健康安全、积极愉快、负责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4、采用新的教学观,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的开放性。课堂的开放性,就是要为儿童创造一个开放的、能动的、高效的引发儿童积极活动学习的情境。这个课堂,既可以是学校的教室,也可以是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

5、注重西部教育特色,注重校本内容的开发。结合家乡实况,通过身边的实例,让儿童关注其生活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如适龄儿童入学与性别差异

问题,民族文化的多元及尊重理解问题(主要是回汉两个民族)。教学内容可以适当选择能够体现家乡悠久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独特物产、民族风情、生活习俗、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优势,让学生感受到家乡人文景观的在丰富性和习俗的多样性,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篇2: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用儿童的心灵体会,用儿童的头脑思考,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特制定本计划。

二、基本情况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重难点:

重点:学会珍爱生命,关心家人,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难点:学会沟通,学会交往。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环境,遵守学校纪律,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学会与老师和同学交往。

2、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初步养成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的习惯。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4、能体验到长辈的关爱,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关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主动为他们着想,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自己对长辈的爱,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5、了解祖国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感受自然的美,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必需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开学准备工作,定好计划。第二周 1.我上学了

第三周 2.认识新朋友 2 第四周 3.走,看校园去 2 第五周 4.参加升旗仪式 1 第六周 国庆放假

第七周 5.早早起,上学去 2 第八周 6.课堂上 1 第九周 7.课间十分钟 1 第十周 期中复习、考试

篇3: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引导学生认识危险的地方和游戏, 明白“不到这些地方玩耍、不参与这些活动”是保护自己的重要内容。

2.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勇敢的行为、哪些是蛮干的做法, 养成较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3.使学生能尝试动手、动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远离危险。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危险陷阱。

活动重点难点:学生能尝试动手和动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远离危险。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 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 我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孩子们谈过新年的感受。

师:过新年的确很快乐, 快乐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远离危险”这一话题。

板书课题:远离危险

2.分组探究, 合作交流

(1) “燃放烟花爆竹”引出“危险陷阱”

师:过新年你最喜欢干什么?孩子们纷纷表示喜欢做的事。

师:有的同学喜欢放烟花爆竹, 你是怎样放鞭炮的?谁能给大家讲讲?

生畅谈。 (在铁桶里放, 拆开放, 在玻璃瓶里放, 孩子们一个个神采飞扬, 说放鞭炮的兴奋。)

师:大家放鞭炮的形式多种多样, 五花八门, 但是有没有危险事情发生?

孩子们形容见到的惨状。

师:每年我国都发生大量的因燃放鞭炮产生的安全事故。而且这些事故, 主要是发生在青少年当中, 尤其让人痛心的是, 很多青少年还因伤致残, 这造成的残疾, 往往是断手、失明、毁容, 事故一旦发生, 一个孩子的美好人生就会化为苦难人生, 为了让身边的悲剧不再发生, 我们要提醒那些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什么呢?

孩子们说放烟花爆竹时的注意事项:用砖头等物体将烟花筒夹住, 悬挂在室外固定物体, 不能向人群中扔放……

(2) 生活中的危险

首先, 交流准备。

师:不仅是放烟花爆竹有危险事情发生,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 哪些活动存在着危险陷阱, 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做了调查, 请大家拿出安全爱心卡, 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找到的危险陷阱。为了让咱们小组合作的更加有效, 汇报的更加精彩, 老师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温馨提示:

(1) 组长安排好组员的汇报顺序, 做好汇报准备。

(2) 划掉与本组同学重复的, 把不同的汇集到小组长的调查表上。

(3) 汇报时以小组长为主, 同小组可以补充, 其他同学请认真倾听。

其次, 小组合作。

附:安全爱心卡:

哪些活动存在着危险的陷阱 , 给大家说说:

我发现了 ( ) 不安全,

因为 ( ) ,

我建议 ( ) 。

3.精讲点拨, 引导内化

(1) 交流准备

师:我看到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那咱们就来比一比, 看看哪个小组汇报的最精彩!他们在汇报时, 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

生:认真倾听。

师:对!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尊重, 更是一种智慧!等他们说完了, 咱们再进行补充。

(2) 全班展示

师:刚才这几个小组合作的非常棒。不仅组长汇报精彩, 组员还做了适当补充, 咱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同时, 我还要奖给这个小组一颗星, 因为在别人汇报时, 他们一直在认真地倾听, 非常会学习!

(3) 引导内化

师:我听到这几个同学说到一些危险地方不能去, 容易发生危险, 我也观察到这几个地方不能去玩耍, 请看屏幕?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能在施工的地方做游戏, 容易被高出坠落的物体砸伤, 绊倒摔伤。

生:不能在高压线下面、有车辆来往的地方、人多拥挤的地方放风筝, 会发生危险事情。应该在空旷的地方放风筝, 风筝才会飞得高。

师:生活中的危险形形色色, 还有谁发现了其它方面的危险?你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除了危险地方不能去, 我还听到同学们说危险游戏不能做, 还有哪些危险活动不能做。

师:我也拍了几张同学们活动的图片, 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位小朋友做法会有什么后果发生?

课件出示教科书的几幅图片。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生:跟同学亲密要有一定限度, 耳朵被人大喊了一声,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平常放鞭炮我们都要捂着耳朵, 就是怕伤着耳朵, 把耳膜给震破了, 这种危险的玩笑还是少开。

生:由于为单脚独立, 不易保持身体平衡, 在运动过程中, 极可能造成游戏参与者身体倒地, 甚至受伤。

生:玩弹弓不安全, 弹弓迎面打来, 那太危险了。

(4) 真实再现—危险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小飞右眼失明, 小飞一家人多么难过, 没有了以前的幸福快乐, 只有远离危险, 我们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4.情感升华, 总结拓展

师:本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咱们班的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不但能发现危险, 还能想出办法远离危险。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安全, 就一定能远离这些危险, 健康快乐成长。

下课后, 我们可以把刚才的卡片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 让他们也能远离危险, 快乐生活。今天 也做了一张爱心卡想送给你们, 同学们让我们拍起手来, 就在这首安全拍手歌中结束我们的课吧。 (安全拍手歌)

5.结束语

篇4: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引导学生认识危险的地方和游戏,明白“不到这些地方玩耍、不参与这些活动”是保护自己的重要内容。

2.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勇敢的行为、哪些是蛮干的做法,养成较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3.使学生能尝试动手、动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远离危险。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危险陷阱。

活动重点难点:学生能尝试动手和动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远离危险。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孩子们谈过新年的感受。

师:过新年的确很快乐,快乐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远离危险”这一话题。

板书课题:远离危险

2.分组探究,合作交流

(1)“燃放烟花爆竹”引出“危险陷阱”

师:过新年你最喜欢干什么?孩子们纷纷表示喜欢做的事。

师:有的同学喜欢放烟花爆竹,你是怎样放鞭炮的?谁能给大家讲讲?

生畅谈。(在铁桶里放,拆开放,在玻璃瓶里放,孩子们一个个神采飞扬,说放鞭炮的兴奋。)

师:大家放鞭炮的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是有没有危险事情发生?

孩子们形容见到的惨状。

师:每年我国都发生大量的因燃放鞭炮产生的安全事故。而且这些事故,主要是发生在青少年当中,尤其让人痛心的是,很多青少年还因伤致残,这造成的残疾,往往是断手、失明、毁容,事故一旦发生,一个孩子的美好人生就会化为苦难人生,为了让身边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要提醒那些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什么呢?

孩子们说放烟花爆竹时的注意事项:用砖头等物体将烟花筒夹住,悬挂在室外固定物体,不能向人群中扔放……

(2)生活中的危险

首先,交流准备。

师:不仅是放烟花爆竹有危险事情发生,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哪些活动存在着危险陷阱,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做了调查,请大家拿出安全爱心卡,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找到的危险陷阱。为了让咱们小组合作的更加有效,汇报的更加精彩,老师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温馨提示:

(1)组长安排好组员的汇报顺序,做好汇报准备。

(2)划掉与本组同学重复的,把不同的汇集到小组长的调查表上。

(3)汇报时以小组长为主,同小组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请认真倾听。

其次,小组合作。

附:安全爱心卡:

哪些活动存在着危险的陷阱,给大家说说:

我发现了()不安全,

因为(),

我建议()。

3.精讲点拨,引导内化

(1)交流准备

师:我看到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那咱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汇报的最精彩!他们在汇报时,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

生:认真倾听。

师:对!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智慧!等他们说完了,咱们再进行补充。

(2)全班展示

师:刚才这几个小组合作的非常棒。不仅组长汇报精彩,组员还做了适当补充,咱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同时,我还要奖给这个小组一颗星,因为在别人汇报时,他们一直在认真地倾听,非常会学习!

(3)引导内化

师:我听到这几个同学说到一些危险地方不能去,容易发生危险,我也观察到这几个地方不能去玩耍,请看屏幕?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能在施工的地方做游戏,容易被高出坠落的物体砸伤,绊倒摔伤。

生:不能在高压线下面、有车辆来往的地方、人多拥挤的地方放风筝,会发生危险事情。应该在空旷的地方放风筝,风筝才会飞得高。

师:生活中的危险形形色色,还有谁发现了其它方面的危险?你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除了危险地方不能去,我还听到同学们说危险游戏不能做,还有哪些危险活动不能做。

师:我也拍了几张同学们活动的图片,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位小朋友做法会有什么后果发生?

课件出示教科书的几幅图片。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生:跟同学亲密要有一定限度,耳朵被人大喊了一声,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平常放鞭炮我们都要捂着耳朵,就是怕伤着耳朵,把耳膜给震破了,这种危险的玩笑还是少开。

生:由于为单脚独立,不易保持身体平衡,在运动过程中,极可能造成游戏参与者身体倒地,甚至受伤。

生:玩弹弓不安全,弹弓迎面打来,那太危险了。

(4)真实再现—危险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小飞右眼失明,小飞一家人多么难过,没有了以前的幸福快乐,只有远离危险,我们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4.情感升华,总结拓展

师:本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咱们班的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不但能发现危险,还能想出办法远离危险。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安全,就一定能远离这些危险,健康快乐成长。

下课后,我们可以把刚才的卡片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让他们也能远离危险,快乐生活。今天也做了一张爱心卡想送给你们,同学们让我们拍起手来,就在这首安全拍手歌中结束我们的课吧。(安全拍手歌)

5.结束语

篇5: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书包括5个单元,18个主题活动(其中一个选择活动).教科书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选取了5个典型生活场景和事件:校园里、一日生活、秋天里、健康生活、过年,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融合其中,体现活动内容与儿童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教科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要求:

从学生自己的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就校园生活,与老师、同学的交往,料理自己的生活,常见的自然现象,年俗礼节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开展活动、游戏,进行探究,使儿童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学习初步的生活常识;初步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喜欢和同学交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自信、求上进等情感态度。

三、教材重点难点: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3、尊敬国旗,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4、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5、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6、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7、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8、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9、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10、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11、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的方法。

12、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13、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14、有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15、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大约在15分钟左右),又有好群、好奇、好乐、好胜、好表现、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一年级学生有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知识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同时,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如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昂的,态度是端正的,加上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训练过程,学生又能运用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知识就有可能转化为有实用性的能力。也只有学生在充满好奇心,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才会逐渐的掌握学习方法,才会感悟到实用性。也只有在感悟到实用性时才会对学习兴趣保持高度的热情,这股热情才会持久。,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五、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和勇于探究、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取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教育内涵丰富的“典型生活事件”作为基本素材设计活动内容。同时,依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品德发展需求,把各项目标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安排在教科书中,使之形成综合化、立体化的结构体系。

2、在教学中突出问题式、探究式,为儿童“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开辟广阔的背景和空间,以利于引领儿童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每个主题活动之前都首先呈现一个生活背景,引领学生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引起儿童的探究活动。从展现生活场景开始,到活动过程、活动总结、活动评价大都是以问题形式呈现的。每个活动小结及我的收获,只给学生一个指向和提示,一般不给具体的答案。

3、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来全面体现课程标准。本套教科书主要体现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因此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要渗透这个理念。

4、在课堂上运用好种子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由“他律”实现“自律”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认识新朋友。

第二周:校园里转一转。

第三周:操场上。

第四周:升旗了。

第五周:小闹钟响了。

第六周:上学去。

第七周:课堂上。

第八周:小伙伴一起玩。

第九周:秋天的果实。

第十周:秋游去。

第十一周:秋天的画。

第十二周:月亮圆圆。

第十三周:我是洁洁。

第十四周:胖胖和瘦瘦。

第十五周:抬头挺胸123。

第十六周:我长了一岁了。

第十七周:做张货卡送给你。

篇6: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本班共有学生50人,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踏进学校的大门,他们充满好奇心,模仿能力很强,对于周围的事物能用自己的观点进行初步的认识。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对教师充满崇拜。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可能会有一些缺陷。同时,本班大部分学生为外地生,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每个学生都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在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打好人生最重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同时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本教材主要以单元的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点:

1、从儿童的生活实践出发,并关注儿童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较浅,对于事物的进一步认识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教材,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生动且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也更能在学习中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以适应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为编写宗旨,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义,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促进三者的和谐统一

本教材贴近生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利用,使其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以自主探索性学习,构筑开放性教材系统。

3、以活动为载体,实现体悟式学习。

四、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实际,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儿童主动地学习,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努力创造适合儿童品德发展的学习氛围,并能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3、注重教材的创造性利用,不照搬课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并能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3.《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4.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设计

5.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6.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模板

7.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计划

8.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计划

篇7:1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1)班共有学生 50 人,其中男生27 人,女生23 人,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儿童。

二、课程目标:

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论。进一步钻研课程标准,把握精神实质,明确具体要求和方法,与课程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正确的把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目标要求。注意突出引导儿童形成良好品德和学会做人的核心价值导向。

三、课标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5个单元,一级主题5课(我上学啦、祖国妈妈、秋天来了、我的家真好、和冬爷爷交朋友)。二级主题14课(做好朋友吧、我们的校园、快快乐乐上学去、1.2.3.大家做、您好,祖国、欢度国庆、做个好孩子、一起找秋天、秋天的问号、秋天的乐趣、秋天的交流会、瞧,我们这一家、小手牵大手、今天我当家、冬爷爷来了、和冬爷爷一起玩、迎新年、快乐的寒假)等。

四、教材分析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喜欢、适应学校和集体生活,积极愉快,自信,合作友爱,形成基本得胜后习惯。

六、具体措施: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精选学习内容,注重在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重视真实生活情景的创设,重视儿童生活不同与成人生活的需要,尊重儿童生活的自主权、选择权和真实的体验。以学会做人为核心,培养儿童积极的生活太度、初步的生存能力,发展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和家长一起收集风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教师: (1) 有关大自然中“风”的课件、蜡烛、扇子、风扇。 (2) 准备做风车的材料。

活动过程:谈话激趣:今天老师手里有好多的小奖品, 要奖给那些整节课都坐得很端正, 能认真听讲, 认真思考, 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 你们想不想得到它? (想) 那就看大家这节课的表现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最大的学习动力, 而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 贪玩, 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在一起, 我就利用学生平时特别喜欢玩的贴纸吸引他们, 鼓励他们认真思考, 大胆发言, 端正课堂纪律。

一、猜谜激趣, 揭示课题 (出示谜语课件)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谜语, 谁来把两则谜语读给大家听, 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思考, 谜底是什么?2.对, 就是风, 这个单元我们将要感受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了解风的作用, 和风一块玩, 大家高兴吗?来, 让我们一块儿读读本课的题目吧! (板书:8风儿吹呀吹) 3.听!“风姑娘”来了。 (多媒体播放风声。)

二、感受风, 制造风, 了解风

1.风, 我们看不见它, 摸不到它, 但是却可以感受到它, 找到它, 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或者课本P32的图,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图, 说说你从哪儿发现了风姑娘?

2.你还能从这些图上找到风吗? (出示课件) 小结:同学们的眼睛真亮, 风姑娘藏得再好也能把她找出来。

3.风我们是这么熟悉, 不同季节的风, 吹在你的脸上, 你都有什么感觉?

4.师小结:我们的同学真棒, 那么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空气, 物体移动, 空气也跟着动起来了, 这样就形成了风。

5.制造风。 (1) 有些风是天然的, 而有些风却可以人工制造, 老师制造一阵风让大家看看。 (开风扇) (2) 同学们都很聪明, 你们也能制造风, 现在有哪位同学也能制造出风, 让蜡烛熄灭? (3) 谁还有别的办法?

6.大家想不想制造风, 让泡泡飞得高高的?请各小组组长把泡泡吹向你的前后左右, 大家努力制造风, 看谁让泡泡飞得最高。

7.风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和家长一起讨论风都有什么作用。现在请大家看课本32页的画面,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 把你知道的风做了哪些好事, 又做了哪些坏事?在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可以先交流风做的好事, 再交流风做的坏事。

8.现在我们先来说说风为我们做了那些好事? (说对的老师有小奖品哦) 师小结:同学们真厉害,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风做的好事,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风做的好事, 现在请大家看屏幕, (欣赏图片) 风还可以用来发电, 风能是真正的绿色能源, 全世界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风能, 它不会造成大气和环境污染、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危害人类健康……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风力发电的视频。风的作用可真大, 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你们喜欢她吗?

9.但是风姑娘也会生气哦, 她生气的时候就会做坏事, 给我们带来了麻烦, 大家联系实际说说看, 她做了哪些坏事? (奖给智慧星) 我们的同学真聪明, 现在请大家看屏幕, 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会做坏事的风 (幻灯出示台风、龙卷风、沙尘暴的图片, 师补充说明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形象、直观, 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 课前收集了一些跟风有关的图片和视频, 在课堂上展示, 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 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 唤起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

三、和风一块玩, 动脑又动手

1.同学们一定很担心吧, 不过风虽然会带给我们麻烦, 但是有了我们人类的共同行动, 风是能和我们永远做朋友的。比如:我们植树造林就可以减少或防止沙尘暴的发生。现在, 你最想和这位好朋友玩什么游戏呢? (放风筝, 玩风车, 放纸飞机……)

2.大家真聪明, 想出的玩法可真多。今天, 老师就和大家一块儿动手来做一个和风儿玩的玩具吧! (出示风车, 问:这是什么?谁有办法让它转动起来?) 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做风车。 (先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然后在优美的《献给爱丽丝》的钢琴曲中小组合作, 完成风车的制作。) (1) 做风车。A.现在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B.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个小组, 团结协作, 互相帮助, 做风车。使用剪刀和大头针时要小心点, 不要伤到你们那胖乎乎的小手哦。C.做好风车的同学试一下, 风车能不能转动起来, 然后帮助一下还没完成的同学。 (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风车, 先送给你们玩吧。) (2)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风车, 一起来欣赏儿歌《大风车》。会唱的可以大声唱出来。

3.玩风车:大家想不想让你们的风车也转起来? (想) 那就请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车, 收拾好自己的文具, 跟老师到操场玩风车, 和风儿一起玩游戏, 好吗? (好) 玩的时候不要跑得太快, 小心摔跤哦。 (师生一起到操场尽情地玩风车、吹泡泡……)

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一个是动手制造风, 一个是小组合作制作风车, 一个是集体到操场上跟风做游戏, 玩风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还让学生在玩中感受风带来的快乐, 一举多得。

摘要:本文以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以积极、主动、愉悦的状态学好课堂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 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了解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体会风的积极与消极的作用。也从情感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 亲近自然, 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从中能明白要保护环境。在游戏中感受风带来的快乐。在实验中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乐趣。

篇9: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学生是幼小过渡阶段,从幼儿大班进入小学,时间仅差几个月,两者心理相差并无明显差别。为避免学校在思想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现象,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游戏活动,对学生的总结教育有良好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和高尚情操,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有能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游戏这种教学形式,能使课程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活动中开展游戏

教学游戏以小型、多样、易于模仿和故事性游戏为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游戏形式:

模仿性游戏:一般是分角色模仿成人活动或将动物、植物等拟人化进行表演。如教学《小心,被伤着》一课时,要让学生分清怎样才是真正的勇敢,让学生受到生动活泼的教育故事性游戏。故事和童话对一年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那可根据内容,选适当的故事进行讲述,如教学《受伤以后》一课时,针对47页最后一幅插图,我结合亲身经历的事,给同学讲诉了,“受伤以后不要告诉爸妈和老师”的真实故事。启发学生理解受伤后告诉爸妈和老师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竞赛性游戏。竞赛性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运用中要具有对抗性,使游戏双方产生竞争的思想并使双方团结友爱,不应因此发生争吵。

智力游戏。智力型游戏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敏锐等品质,发展学生思维和记忆能力,一般以记忆性游戏为常见。在复习课时,组织学生“集体答题”游戏,教师事先做好题签,先选出人一个人做“出题人”。自由抽取题签,按一定方向让学生依次轮流回答,如:出的题是:五讲四美内容是什么?这时大家就可以轮流讲,每人每次只能讲一个,别人讲过的不能重复;谁讲不出、讲错了或讲重复却要判失败,由失败者做一个模仿性动作,如:洗脸、刷牙、剪指甲等,然后由失败者做出题人,游戏继续进行。

创造性游戏。这种游戏富于创造精神,兴趣比较稳定,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如创造性表演。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除按课文中的情节线索表演外,让学生想象荷叶圆圆绿绿的,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喜欢荷叶。要求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带着头饰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表演得出结论,荷叶是夏天的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跳动的绿色音符,从而提高对语言的理解。

二、游戏的运用

通过游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完全把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没有掌握一定的行为方式,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言行脱节等问题。所以,要运用游戏这一教育手段,从低级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开展游戏活动。如:有的学生不友爱,就请他当医生、护士,学会关心爱护同学;有的学生想开汽车,又很好动,就请他当司机,培养他们的坚持性与稳定性。也可以通过儿歌,拍手歌等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预防近视》时,针对学生写字姿势不端正和执笔方法不正确,教授他们“肩平背直头摆正,两脚平放有精神,写字时候笔要直,眼离桌面要一尺,手离笔尖要一寸,身离桌边拳一只”的口诀,同时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编成拍手歌的形式,并让全体同学齐说“看书时间要适当,看了一会要远眺,暗光溺光不看书,光强看书也不好,躺着看书害处大,坐车看书最不要,要把眼睛保护好,还要做好保健操,有了一双好眼睛,工作学习更有效。”这是学生预防眼疾的办法。

篇10: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农力小学

罗辉

本学期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思路是:“加强学习,优化设计,积极实践,积累反思。”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领会课改精神实质

以教研组为活动平台,组织品德与生活教师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认真领会课改的基本精神和课改的基本目的,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树立品德与生活课程“回归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做人”的核心理念。

二、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任课教师分析新教材,研讨主题活动的设计。优化教研活动方式,采用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大组互相交流研讨的参与式活动方式,让教师思考合作、交流体验,在亲身介入的活动中熟悉和把握教材,深入理解编者意图,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材重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同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和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帖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提问,针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中心组教师共同探讨教材与教法,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主题活动的能力。

三、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

为积累经验、促进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任课教师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学期末每位教师撰写并上交一篇教学论文,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

四、收获与思考

篇11: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课程,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型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回顾以往的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拿到了新教材时,一开始还很茫然,不知如何去教。细看时觉得新教材与以往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新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慢慢地,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的方法去教学生。接下来我就谈一谈我用了新教材之后的一点感受。

《手拉手,交朋友》是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一篇课文,一年级的儿童是刚从幼儿园进来的,此时的儿童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的,他们将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其中首先要碰到的是如何熟悉环境,认识老师和同学,并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学校生活的愉悦。于是,我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游戏,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游戏,在游戏中,让小朋友懂得班内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见到老师和同学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时,我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上,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

《我与春天在一起》这一活动教学时,我则是站在尊重学生学习独立性的立场上,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前,我先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春天,让学生通过找找、看看、读读、写写、画画、唱唱跳跳、剪剪贴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带着独立学习的成果进课堂与师生交流、探讨、合作。学生们有的带来了找到的资料,有的带来了自己画的春天图画或剪贴的作品,有的边歌边舞。与此同时,学生们还说到了春的节气,春天里的节日,春天的草木花鸟,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显现着独立学习的魅力。

上完这些课,我反复琢磨,总结出几条小经验: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做,教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大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行为。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课后要反思。不论是老师或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的结束时,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让反思成为下一次课取得成功,进步的前奏。第四,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并采取生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品德与生活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我们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和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篇12: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思路是:“加强学习,优化设计,积极实践,积累反思。”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领会课改精神实质

以教研组为活动平台,组织品德与生活教师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认真领会课改的基本精神和课改的基本目的。

二、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任课教师分析新教材,研讨主题活动的设计。优化教研活动方式,采用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大组互相交流研讨的参与式活动方式,让教师思考合作、交流体验,在亲身介入的活动中熟悉和把握教材,深入理解编者意图,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材重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三、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

为积累经验、促进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任课教师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学期末每位教师撰写并上交一篇教学论文,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

四、收获与思考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师、学生、课堂在发生着转变。教师力求创造适宜的活动情景、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来接受和体验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教学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说教和灌输,而是师生互动、对话、交流,孩子们自己去感受、领悟和表达的过程。

春平

篇13: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关键词:回归生活,体验,激趣,能力

一、回归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品社课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让品社课回归生活, 是搞好品社课教学的前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表象阶段, 感性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 尽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或情境, 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 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同学之间》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和同学之间的事例, 或融洽、或误会, 并说出是怎样相处或解除误会的。学生讨论得很热烈, 争相发言:有的说同学帮自己辅导功课;有的说下雨的时候, 同学打雨伞送他回家;有的说自己和同学发生了误会, 最终通过写小纸条又和好了……这些真实又不乏真诚的例子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我在肯定了他们的做法的同时, 又指导学生应该如何与人相处——首先要尊重他人, 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做人要以诚为本;要向有困难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同样, 我在教品社课的其他内容时, 都会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并组织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切实的感受, 懂得一些常识和道理,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启发学生, 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 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 发展学生的心智, 并有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认识并学会区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 因为很多学生平时总是把父母对自己的疼爱视为享受阳光一样自然, 很少去回味、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针对这种情况, 我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 把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用绘画、诗歌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认识到了家长的苦心和自己以前的不懂事, 并且产生了新的感悟和认识。基于平时上课的内容, 我大致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的。

1.有目的地激发学生。教师要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 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

2.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体验。例如通过开展“我是小摄影师”“小型辩论会”“故事大王”等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和调查的过程中, 产生美妙的感受, 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3.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小学生喜欢被表扬, 尤其是得到教师的夸奖后, 学生会获得一种价值感。因此, 教师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让学生慢慢趋向于社会道德标准, 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4.组织讨论会, 让学生收获更多的认识和感悟。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认识事情比较简单, 因此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 组织一些讨论会,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这样, 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在教师的肯定、学生之间的竞争和激励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品社课课堂增添了活力。

三、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实施思想品德的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让他们认识、理解和感悟所受的教育, 并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增强其参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和经验。在实际教学中, 我是这样让学生参与实践的。

1.让学生参与模拟实践。小学生模仿能力强, 我常常根据所教内容, 鼓励学生依照生活里的真实物象, 做出模拟表演。学生在可爱、逼真的表演中会运用所学知识, 巩固教师所讲的内容, 从而增加了知识技能训练, 并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例如学生在《平安回家》一课中的表演, 惟妙惟肖:有的学生扮演交警, 有的表演闯红灯的叔叔……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想象, 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还运用了一些交通标志, 用行动体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另外, 我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缺少安全标志的岔路口, 模拟了人车混杂、横穿马路的危险情境, 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每逢节假日, 我都会组织学生以参观或走向街头展开调查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讲《社区——我的大“家”》一节内容时, 我安排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社区的设施和发生的新鲜事, 以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例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社区调查, 问题包括:你调查的社区开展了哪些活动?说说你参与社区活动的情景?社区里有没有志愿者活动?你想做志愿者吗?想不想伸出友爱的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等。教师在学生活动后, 要肯定学生的做法,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大胆和同学交流意见和看法。

四、品社课堂要延伸至生活和社会

完美的教学活动, 会把课堂内的教学延伸到课堂外的生活中去,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会生活, 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来自社会的爱》一课时,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安排的:首先, 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为了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心血, 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爱, 并懂得回报;其次, 让学生知道除了学校和家庭, 社会各界都在关心和爱护着少年儿童;最后, 让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 并从中体会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总的说来, 在品社课教学中, 教师要树立“教学来自生活, 生活即为教学”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分析, 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活的美好, 能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真正的乐趣, 真正实现品德和社会的紧密相连, 实现品社课教学的生活化和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吴菊云.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 (11) .

篇14: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浅见

一、导入要新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我在导入新课时,总是力求做到“新颖”,不落俗套。小学生爱唱歌、爱听故事、爱看表演……我就采用了读儿歌、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导入;小学生容易被新鲜的和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我就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吻合的情境导入新课。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健康、活泼的好孩子,大家都有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疼爱,是不是很幸福呀!

生:是(齐答)。

师: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生活着许多残疾人,你们能告诉老师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

生:1:眼睛看不见的人。

生2:没有手的人。

生3:嘴巴不会说话的人。

……

通过以上方式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浓。

二、说理要透

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差,而品德与生活课的要求则是使学生每堂课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德。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道德观念、知识、规范时,充分利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插图、课文里的故事,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道理阐述透彻,把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置一个故事会——身残志坚故事会。

师:大家感受到残疾人的艰辛了吗?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克服了这些困难,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故事会吧!

(学生上台分别讲故事。)

师:大家的故事真感人,老师这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电视台还给故事的主人公进行了采访报道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录像)

师:大家看完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她真勇敢

生2:她的生活好苦啊!

……

师:大家说的都对,残疾人用自己的毅力克服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以后要尽量了解他们,关心他们。

三、辨析存真

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一环就是深入理解,辨析是非。低年级学生辨别能力较差,往往是真假难辨,美丑不分,我常常采用学生身边经常出现的典型事例设计辨析题,让他们辨是非,分美丑。如在教学《眼睛与耳朵的诉说》一课时,有一位教师就创设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眼睛耳朵作用大

1.猜谜导入,引出话题。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你要猜不着,对着我瞧瞧。(眼睛)

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天天在一起,永远不见面。(耳朵)

2.现场体验活动。

A.蒙眼走路。(用干净的毛巾将学生双眼蒙住,在教室里走一个来回)

B.塞耳传声。(用干净的棉花将学生耳孔塞住,进行传话游戏)

师:经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耳朵和眼睛的作用都很大。

师:是啊,眼睛和耳朵对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没有了它们,我们几乎寸步难行。可是,我们的好朋友盼盼却是这样对待它们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眼睛和耳朵的诉说。

活动二:眼睛与耳朵的诉说

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脏手揉眼、强光下看书、走在路上、躺在床上看书等不好的习惯。

师:大家知道眼睛为什么那么痛苦了吗?

生:就是刚刚那些不好的习惯。

师:你们在生活中有这些不好的行为吗?还有哪些行为会伤害我们的眼睛呢?

生1:拿着尖锐的东西打闹。

生2:放鞭炮。

……

师:大家听到了吗?耳朵也在伤心地哭泣,出什么事情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多媒体播放挖耳、长时间用耳塞听音乐等场景)

师:你也有过这样的行为吗?当时是什么感觉?

生:有,会伤到耳朵。

师:还有什么危险的动作吗?

生3:玩闹时拉同学的耳朵。

生4:往耳朵里乱塞杂物。

师:看了这么多,我们要不要保护眼睛和耳朵呢?下面让我们自己当一回小医生吧!

活动三:我当“小医生”

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护眼、护耳高招)

通过以上的精心设计,品德与生活课就不再乏味,学生也能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受到教育。

篇15: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增强对严寒中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的尊敬和热爱。

2、行为与习惯:寒冷的冬天里,会保暖御寒,增进身体健康,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和有关的自然现象,掌握御寒保暖的方法。

2、难点。增强对严寒中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的尊敬和热爱。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冬季来临,天气冷了的信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各地冬天的景色、儿歌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 天气冷了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揭题。

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观察了天气的变化。我们发现气温越来越低,看来,冬天向我们走来了。(引出课题《天气冷了》)

2、感受冬天大自然的特点

(1)、冬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到冬的世界里去探寻一下吧。

(出示一组冬景,如雪景图、小河结冰图、小朋友穿棉衣图、动物冬眠图等)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了?(通过看图,学生明白冬天到了,天冷了,好多地方都下雪了,有些动物冬眠了。)

(2)、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观察我们的生活,你又有哪些发现呢? 学生交流课前观察到的冬天里动、植物的变化以及人们穿戴的变化。

3、学会保暖,防感冒

(1)、天气很冷,我们应注意身体。怎样使自己暖和起来防止感冒呢? 让学生一起归纳方法。(冬天外出时,搓搓手、跑跑步、活动一下身体,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身体就会变得暖和,出门要多穿衣服,戴手套、帽子、系围巾穿棉鞋这样可以保暖,用热水袋,捂冰冷的手和脚很舒服。)

(2)、冬天,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呢?(洗脸洗手后擦点护肤品,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开裂。使用取暖器或空调,让房间温度升高就不会冷了。)

(3)、模拟表演。课堂小结:

第十二课 天气冷了(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和有关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走一走,看一看,观察冬天;讨论、表演的形式,学习保暖御寒的方法;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冬季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的内心感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和有关的自然现象,掌握御寒保暖的方法。

2、难点。增强对严寒中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的尊敬和热爱。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冬季来临,天气冷了的信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各地冬天的景色、儿歌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 天气冷了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观察冬天里动、植物的变化以及人们穿戴的变化。

2、调查、访问冬季坚守岗位的人们,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揭题。

冬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到冬的世界里去探寻一下吧。

2、学会保暖,防感冒(1)、天气很冷,我们应注意身体。怎样使自己暖和起来防止感冒呢? 让学生一起归纳方法。(冬天外出时,搓搓手、跑跑步、活动一下身体,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身体就会变得暖和,出门要多穿衣服,戴手套、帽子、系围巾穿棉鞋这样可以保暖,用热水袋,捂冰冷的手和脚很舒服。)

(2)、冬天,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呢?(洗脸洗手后擦点护肤品,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开裂。使用取暖器或空调,让房间温度升高就不会冷了。)

3、认识寒冬里坚持工作的人

(1)、天气很冷,各种植物都枯萎了,连青蛙、蛇等动物都冬眠了,但是我们却能吃到各种新鲜的蔬菜,是谁在寒冷的冬天里辛勤的劳作呢?

(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是不怕寒冷,坚持工作的?他们怎样工作?(3)、我们怎样做一个不怕寒冷、勇敢坚强的小学生啊?说说你的打算。

5、小结。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做一个不怕寒冷,意志坚强的小学生。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活动使孩子了解冬天是四季最寒冷的季节,大自然发生了变化:气温降低,树叶落地,河水结冰„„发现更多属于冬季的自然现象,在寒冷的天气里要让孩子了解一些御寒常识,增进身体健康。以身边冒着严寒工作的人为榜样,学习他们不怕寒冷坚持工作的精神。

雪花飘飘(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了解冰雪等自然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滑冰、滚雪球、堆雪人,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点

1、重点。欣赏雪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通过户外活动,体验雪中游戏的快乐。

2.难点。通过欣赏冰花、冰灯等工艺品,引导学生用冰雪进行创作。教具准备:

1、收集雪景图片。

2、剪刀、纸以及绘画材料。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 板书设计:第十三课 雪花飘飘 教学过程

1、谈冬天印象,揭题。

(1)、同学们,冬天到了,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2)、(出示图片,认识雪花。)是啊,冬天真是雪花飘飘,冰清玉洁的世界,太美了。(板书课题)

2、走近美丽的雪花

(1)、让我们动手剪个美丽的雪花吧。

(2)、将学生剪出的雪花汇聚到一起,贴到黑板上。

3、欣赏雪中美景

(1)、师:同学们剪出的小雪花真美,当一片片,数不清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空中落下时,那样的景象是不是更美呢?谁来说说下雪时的景象?

(2)、(出示雪景图片)同学们,现在,你看到了什么景象,谁来描述一下。

(3)、师:白雪覆盖的屋顶,雪压枝头弯,银装素裹的大地,美丽的雪花吧大自然装点得多么神奇啊!让我们铺展开画纸,把你心目中的雪景画出来吧!

(3)、你能用冰做什么呢? 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 冬天里的节日(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乐于参加新年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

2.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进行有创意的小制作活动,能以此准确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祝愿,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雪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通过户外活动,体验雪中游戏的快乐。

2.难点。通过欣赏冰花、冰灯等工艺品,引导学生用冰雪进行创作。教具准备:

1、收集雪景图片。

2、剪刀、纸以及绘画材料。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

板书设计:第十三课 冬天里的节日 教学过程

1、学生小组活动

(1)、小组讨论:你希望我们学校以什么方式来庆祝新年?

(学生讨论以什么方式庆祝新年,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营造新年气氛;办壁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编排节目,召开新年联欢会或故事会。)

(2)、学生交流。(交流中,可以让学生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制作活动。

(1)、学生自制新年礼物。(不仅要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和利用多种材料,包括利用废物进行小制作的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还要通过欣赏和研讨祝福语,认识其中蕴含着的亲情与友情。)

(2)、新年小礼品展示。

3、课后延伸

(1)、将你制作的小礼品送到朋友的手中。(2)、迎新年,打扫并布置教室。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第十四课 迎春节(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节日的热闹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培养学生在人多拥挤环境里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知道在人多的时候怎样自我保护,怎样爱护公共卫生,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春节时哪一天,知道庙会上都能干什么,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培养他们在拥挤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在拥挤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进行方法:愉快教学法 教具:课件

板书设计:第十四课 迎春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那你知道今年的春节是几月几日吗? 迎接春节的到来,家里的大人都会做些什么准备?你呢?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春节展览会

1、大屏幕出示过年时的热闹景象:赶庙会、舞狮子、贴对联、挂灯笼、帖窗花、穿唐装、买糖葫芦等等图片或录像。

2、大家知道这是干什么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活动二:七嘴八舌话庙会

要过春节了,大人们为了置办买年货都要去逛庙会或赶大集。你去过庙会吗?庙会上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还有什么难忘的事?

活动三:展示我的小收藏

1、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窗花(或别的小玩意),并介绍一下。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小玩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特色的小玩意可做特别介绍。

活动四:模拟活动——逛庙会

1、这么多好玩的玩意是从哪儿来的?(庙会或大集上买的)

2、大家想不想去逛庙会啊?参照逛庙会的录像,教师布置成庙会一角,摆上风车、灯笼、糖葫芦等,让孩子们模拟商贩和游客进行买卖。(注意买卖时的礼貌用语)

课堂小结:

第十四课 迎春节(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人多拥挤环境里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知道在人多的时候怎样自我保护,怎样爱护公共卫生,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春节时哪一天,知道庙会上都能干什么,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培养他们在拥挤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在拥挤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进行方法:愉快教学法 教具:课件

板书设计:第十四课 迎春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那你知道今年的春节是几月几日吗? 迎接春节的到来,家里的大人都会做些什么准备?你呢?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脑筋急转弯——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1、录像出示一个小朋友走丢了,在哭着找妈妈?

看录像回答:小朋友怎么了?这时该怎么办?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请同学勇敢发言。

交流中让学生明白在人多拥挤的地方不要乱跑,一定要和家长拉着手,或是跟紧家长。如果不小心走丢了,千万别乱跑,也不要着急,请在原处等待父母来找,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

2、继续讨论庙会上还会出现哪些危险,该怎么办?(会丢东西,丢钱包,拥挤等等)

3、录像:有人扔垃圾,对不对?为什么?该怎么做?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4、继续讨论在逛庙会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卫生,买东西要排队等等)

活动二:整理回顾

同学们,庙会好玩吗?你想不想再去呀?那请你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逛一次庙会或集市吧:那要怎样说他们会很高兴地答应你们的请求呢?(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庙会有多热闹、我会怎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卫生、自我保护等等)

三、小结

和家人一起过春节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希望小朋友在逛庙会,购年货的时候,要注意做个文明好孩子!

教学反思:

增强探究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第十五课 过大年(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从与家人共进团圆饭过程中,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生活的美好,体会团聚的可贵。懂得礼貌待人,文明进餐。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发现能力,知道社会上还有哪些特别需要照顾的人,向他们表示关心和祝福,知道春节期间还有哪些工作岗位上的人还在坚守岗位,对他们表示尊敬和感谢。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懂得礼貌待客,文明进餐。

2、难点。让学生感受家人共进团圆饭的温馨和美好生活。体会团结的可贵。对坚守岗位的人们表示感谢、对弱势全体表示关心和祝福。

教学方法 : 谈话法 讨论法 教具:课件

板书设计:第十五课 过大年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谁会讲“年”的故事?(有一个传说,相传“年”是一种怪物,每年冬尽春来的时候,就要出来吃人。人们为了对付它,就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将肉放在自家门口,同时,人们还要聚集在一起,燃气篝火,并将竹子放入火中,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的响声,将来叼肉的“年”吓跑。第二天一早,人们为此相互道平安,彼此祝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节日了。)传说并经是说,无法证明,其实因为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将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贺,人们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留下希望和祝福。

活动二:春节团聚真好

1、体验:播放除夕夜家人团聚吃团圆饭、包饺子、看春晚、守岁、放炮竹的录像。大家看这是什么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看着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2、展示与交流: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过春节时的照片,与大家交流家人团聚的情形。

3、拓展:老师拿出花生、橘子、年糕、汤圆、饺子、鱼等,向学生提问:过年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常常吃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时候吃?学生尝试回答,教师补充。

活动三:待客和做客

1、小组根据已有经验,编一个拜年的好节目,在班上表演。大家评议谁表演得好,说说为什么?

情景一:怎样做个好客人?

(1)、到亲友家拜年,事先应该怎么做?(2)、去亲友家拜年,服装有什么讲究?(3)、路上遇见熟人,怎么寒暄?

(4)、到了主人家门口,应该怎样说,怎么做?(5)、喜欢玩主人的玩具,怎么办?(6)、和主人告别时,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情景二:如何做个好主人?

(1)客人到了家门口,应该怎么做?

(2)客人给压岁钱,应该怎么说,应该怎么做?(3)客人家的小朋友想玩自己新买的玩具,该怎么做?(4)与客人告别,应该怎么做?

2、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或表演。(1)奶奶给压岁钱的时候,该怎么做,怎么说?

(2)叔叔给的压岁钱多,姑姑给的少。你是否认为叔叔对你更好?你会对叔叔、姑姑说什么?

(3)你知道除了登门外,还有哪些拜年的方式? 课堂小结:

第十五课 过大年(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发现能力,知道社会上还有哪些特别需要照顾的人(特别是老人),向他们表示关心和祝福,知道春节期间还有哪些工作岗位上的人还在坚守岗位,对他们表示尊敬和感谢。

2、知道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懂得礼貌待客,文明进餐。

2、难点。让学生感受家人共进团圆饭的温馨和美好生活。体会团结的可贵。对坚守岗位的人们表示感谢、对弱势全体表示关心和祝福。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谁会讲“年”的故事?因为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将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贺,人们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留下希望和祝福。

活动

二、模拟活动——应该怎么做?

1、爸爸妈妈忙着准备年夜饭,我能做什么呢?(拜访碗筷、放好座椅等)

2、家人未入座,自己却很想吃点儿什么,该怎么办?(请长辈先就座)

3、自己想吃的菜不在眼前,该怎么办?(请人代夹,不可拦在眼前)

4、讨论:除了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外,还有什么时候会和很多人一起吃饭?这时候要注意什么?

5、教师小结用餐礼仪:(1)好吃的东西不能独吃;(2)别人帮自己夹菜时,要表示感谢;(3)咳嗽时,要用手帕或餐巾捂住嘴;(4)不撒饭粒,不乱吐骨头;(5)对不喜欢的吃的菜不要做评论;(6)有事离开,要先打招呼;(7)注意饮食卫生;(8)不暴饮暴食等

活动三:问候与祝福

1、观看课本插图:少先队员春节期间探望老人。

2、教师出示敬老院、儿童福利医院人们的照片,说明他们因为特殊原因无法与家人团聚。

3、讨论:怎样做,可以表示我们的关心与问候?(访问、寄信、慰问演出等)

4、看课本插图: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人们!

5、提问:还有哪些人和他们一样,不能与家人团聚?怎样表示关心与同情? 活动四:小结 过年有趣吗?你都知道过年做什么了吗?过年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祝愿大家也能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教学反思:

上一篇:电影中经典哲理的句子下一篇:政治老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