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灾的措施

2024-06-23

抗旱救灾的措施(精选7篇)

篇1:抗旱救灾的措施

马路乡“三措施”抓好抗旱救灾工作

中共马路乡委员会

马路乡人民政府

2010年4月2日

自去年十月份以来,我乡发生历史上少有的少雨、高温、干旱天气,全乡不同程度受到灾害。这场旱情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旱情严重困扰着广大群众,同时也牵动着乡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心,马路乡党委积极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职工,带领灾区广大群众奋力抗旱救灾,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一、认识到位,领导亲临第一线

截至目前,全乡4个村都不同程度受旱,危害特别重,干旱导致上千亩的油菜没有收成,800余亩的苹果树受灾;有3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出现用水困难,共计6954人、826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部分农户要到1公里以外挑水吃,马路乡的董家堡、新场、长虹新村、长青、青山等寨子的村民要在几里外的水源地挑水。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50万元。

如此严重的旱情牵动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乡党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旱情形势的严峻性、持久性,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多次召开抗旱救灾以及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分析旱情、研究对策,成立了抗旱救灾协调领导小组,及时下发了《马路乡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全面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旱情,关心农民生产生活,及时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深入广泛地发动、组织群众全面开展生产自救。1

二、措施到位,灾情损失降最低

马路乡党委高度重视旱情的发展形势,精心组织,对全乡抗旱救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并紧急调集抗旱救灾资金3万余元,派出4个工作组,帮助重旱村抗御旱灾。乡党委书记张楠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尹维红等乡领导多次亲临一线指导抗旱。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抗旱饮水、防火灾、夺丰收的工作目标,组织机关干部进农家,有条不紊地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全党动员,把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抓紧抓实。组织全乡干部职工与农民群众一道投入到抗旱保春耕、抗旱保生产、抗旱保丰收的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干之所急,解群众干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在抗旱工作中真正体现出来,为夺取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提供组织保障。

——全民动员,积极发动群众投入到抗旱工作中。针对旱情严重、经济条件差、群众抗旱能力弱、抗旱经费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要求乡农业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深入农村,搞好科技服务,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做好春耕备耕作物堆肥、育苗、补种、改种工作;

——全力以赴,努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一是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摆在抗旱救灾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积极发动群众,充分利用零散水源,保障人畜饮水安全。二是发挥抗旱服务组织的主力军作用,针对我乡的实际,充分调动我乡的人力物力,每天投入抗旱的人力达30余人,三辆专车送水解决了孤儿、五保、留守儿童、老人、困难户的饮水问题近1000余人,解决了800头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三是认真做好协调工作,维护好饮用水秩序,及时调解

水事纠纷,维护好用水秩序,确保用水和谐。

——抗旱夺丰收,落实生产保自救。一是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力度,千方百计抗旱保苗。二是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针对我乡实际,加强对烤烟、油菜、精品水果等农作物的管理工作。

——严防死守,狠抓抗旱防火灾。一是强化防火知识宣传教育,严肃处理火灾责任人员,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增强全民防火意识。同时深入开展森林火险隐患排查工作。二是切实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召开全乡森林防火工作会,与各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并要求各村必须与农户签订责任书,并加大对重点林区的监测巡查密度,严防死守,消除隐患,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野外烧荒,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消防监督检查,全面强化执勤备战措施,及时发现和整治各种火险隐患,及时启动森林防火预案,加强对火灾扑救工作的组织领导,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三、资金到位,确保工作开展到位

截止4月2日,全乡共投入抗旱人数800余人次,有38名干部职工战斗在抗旱第一线。投入资金3万元,投入专车3辆,临时解决了孤儿、五保、留守儿童、老人、困难户近6900余人的饮水问题,以及800余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把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马路乡目前尚未发生因干旱造成的人畜伤亡事故,确保了全乡社会稳定。当前,全乡的抗灾工作正紧张有序推进,乡党委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增强,群众从党委的行动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抗灾自救的信心,同时也给抗旱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篇2:抗旱救灾的措施

今春以来,由于连续长时间降水严重偏少,致使建中镇大面积受旱。据统计,全镇受旱面积达8500余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水库干涸1座,山塘干涸5多口,小溪断流3条,,1千余人饮水发生困难。持续干旱,造成我镇2000亩的新建茶园、2000亩玉米、1000亩烤烟、1500亩洋芋受旱严重,1500亩以上的水田无法耕种。面对灾情,建中镇党委、政府,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来抓,并召开全镇抗旱救灾会议,制定抗旱救灾工作措施,确保全镇抗旱救灾工作的胜利,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重性和艰巨性,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抓大春生产的基础上,把当前的抗旱工作重点转移到解决人畜饮水、维护社会稳定、烤烟生产和防汛工作上来。

三、成立抗旱工作组指导村民抗旱,筹措资购买抗旱设备,发动干部群众挑水抗旱保苗,组织运水车为饮水特别困难的村组农户送水。

四、依靠科技力量,做好技术服务,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角,指导和帮助农民抗旱抢移栽、抢播种,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尽一切力量减少农作物灾害损失。

五、强化救灾资金、物资管理,把有限的资金和物资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

六、本着“重灾重救、轻灾轻救、无灾不救”的原则,公正、公平、公开地对全镇生活确有困难的农户要及时给予困难救济。

七、准确、客观和及时地做好灾情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八、加大抗灾救灾宣传工作力度,引导舆论,鼓舞人心,为全镇的抗旱救灾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九、严肃工作纪律,在抗旱救灾期间,除特殊情况,机关干部职工一律不得外出,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中。

建中镇党政办

篇3:我院抗旱救灾期间医疗保障体会

自2009年入秋以来, 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 致使当地人民的生产受灾严重, 生活用水困难。由于此次干旱受灾面积大、持续时间长, 持续不断的旱情导致各种疾病开始蔓延, 抗旱救灾的医疗保障已成为我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面对旱情, 启动应急响应

在全省旱情不断加重之时, 我院立即起动应急响应, 由备战时的野战医疗队临时转为抗旱救灾应急医疗分队。我院野战医疗队长期担负驻昆某部及周边抢险救灾等应急突发事件的医疗救助和医疗技术援助任务, 野战医疗队主要由指挥组、医疗1组、医疗2组、医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5组组成, 我所在的医疗保障组主要是负责医疗物资的筹措、维护及供应。2010年3月18日, 接到通知后, 应急分队即, 转为抗旱救灾医疗队, 进行抗旱救灾医疗救援。药械科立刻组织专家对旱区旱情和流行病情况进行评估, 并由经验丰富的执业药师对药品、器械及物资进行组织和调配。2h完成医疗物资准备工作, 随后就进入昆明周边农村地区展开抗旱救灾医疗服务。

2 医疗应急分队深入灾区, 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控

根据医疗应急分队几天的询诊和对救治疾病情况的归类, 目前旱区主要在饮用水卫生处理、传染病防控、中暑防治、食品卫生与食物中毒的预防等方面积极做好各项防控工作。首先, 旱灾是一种渐进性灾害, 危害群众健康的首要问题是大面积人蓄饮用水短缺;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 清洁、消毒条件受限, 最易引起的疾病有胃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眼科疾病以及由卫生条件而导致的妇科疾病的暴发;另外, 由于旱情的持续, 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为此, 我们医疗应急分队都备有烧伤、灼伤等次生灾害导致的突发病的救治药品物资。

3 体会

篇4:农田水利:抗旱救灾的治本之策

兴建小型水源 增强调蓄能力

小山塘、小泵站、小水窖,看上去不起眼,供水量也不大,但在大旱之年,这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提供了宝贵的抗旱水源,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被群众称作旱区的“生命工程”。

湖南省连续三年累计投入8亿元,对10万余口山平塘进行清淤扩容,新增蓄水能力1.9亿方,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59.76万亩,在这次抗御特大旱灾中发挥显著作用。流经新化县科头乡的汝溪河基本断流,全乡14个村有10个村饮水困难,但汝溪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却基本未受影响,正忙着抢插晚稻。去年村里刚整修过的一口山塘,不仅提供了生活用水,而且满足了灌溉需求。

湖北省广水市陈巷镇境内没有大水库,4.5万亩农田过去完全是“望天收”。2012年通过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全镇新建塘堰325口,增加塘堰蓄水300多万方,实现了“雨时蓄水”、“旱时用水”。今年遇上大旱,广水市其他乡镇很多地方春耕时节栽不上秧,但是陈巷镇的4.5万亩水田却栽秧4万亩,做到了“育秧不差水,栽秧不缺水”。

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是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区。通过项目建设,共整治山坪塘33座,修建蓄水池4口,整治渠系4.6公里。今年高温干旱季节,全镇3300亩苗木依然能够得到灌溉,与非项目区比,降低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树人镇项目区整治的23座山坪塘和14口蓄水池,大旱之年保证了灌溉用水需求,全镇8000亩花椒基地喜获丰收,花椒产量比非项目区平均高出30%以上,增产花椒近5万斤,农民增收约60万元。

重庆市涪陵区2011—2012年实施了喀斯特地区水利建设攻坚行动,修建了大量“五小水利”工程,在今年抗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武陵山乡今年8月在场镇水厂完全断水的情况下,全乡完全依赖“五小水利”工程供水,妥善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该乡角帮寨村新增蓄水池20口,新增蓄水1.7万方,新增管道66公里,今年该村无一户缺水,干旱数月仍有蓄水8000方,有效保证了农民生产生活用水。

减少输水损耗 提高用水效率

末级渠道与田间输水管道是农田水利体系的“毛细血管”。有的灌区即使水库和干支渠有水,但由于“毛细血管”不通,干渴的农田也喝不上及时水,年久失修的渠道跑冒滴漏严重,导致宝贵的水资源在输水过程中损耗严重。近年来,中央财政瞄准农田水利建设薄弱环节,大力支持末级渠道配套改造,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抗旱保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湖南省石门县蒙泉镇大同桥村2012年实施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不仅对山塘、堰坝、渠道进行了维修,而且还新修了3.4公里渠道,形成了“干渠绕山、支渠绕户、U槽串田、路随渠转”的农田灌溉渠系网络。高热无雨的时节,这里的水稻却郁郁葱葱,长势正旺。“幸好去年冬季把水渠修好了,否则碰到今年这样的旱情,不知道要损失到什么程度。小工程起大作用,老百姓非常高兴。”村支部书记蔡相金说出了全村群众的心声。

湖北省京山县在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中,对罗店镇中小型灌区渠系进行硬化改造,新建17公里新建引水渠,无需泵站就可对沿途村组农田进行自流灌溉,实现“水流顺畅,沟渠通畅”。群众形象地说:“以前是人等水,现在是人赶水。以前水几天几夜到不了田,现在一支烟的功夫就到了,给我们送来抗旱及时水”。南漳县项目区,通过对渠道清淤衬砌和渠系建筑物配套后,降低渠道渗漏水量,缩短了渠道供水时间,灌溉有效率由0.45提高到0.65,灌溉定额由原来的亩均650方减少到325方,每年可节约用水5000万方。

化解用水矛盾 和谐干群关系

由于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人工赶水”是很多地方农业灌溉用水的分配方式,干旱时期由于水量紧张,不少群众争水抢水,造成很多矛盾和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湖北省当阳市黄林岗村以前每年水库放水的时候,村干部都要组织老百姓“护渠押水”,家家还要派人在田头搭帐篷,日夜值班“守水”。上游的水被截了,就要去“抢水”,自家田被扒开了口子,就得去堵水,极易引起用水矛盾。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后,渠道好了,水流快了,损失少了,即使遭遇严重旱情,用水纠纷也极少发生,全市近20余万农民直接受益。

湖南省石门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群山叠翠,平岗交错,水旱灾害多发。“天晴三日要抗旱,雨过一日就防涝”,农民群众对此议论很多,干群关系也因此有些紧张。2010—2012年,石门县采取“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方式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三年累计完成投资3924万元,衬砌渠道148.55公里,新建排水沟21.99公里,整修山塘12口,整修河坝34处,新增灌溉面积0.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33万亩,大大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真正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大旱之年,“农民有水喝,农田有水浇”,不仅大大稳定了农民群众的情绪,消除了不稳定因素,而且使地方党委政府能够腾出更多精力集中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

实践证明,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抗旱保丰收的重要基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抗旱救灾的治本之策。2005—2013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681亿元支持各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2009年以来,按照“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思路正确、效果显著,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更是集中暴露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薄弱环节,警示我们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今年的抗旱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的认识,广大农民群众对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更加迫切。下一步,要抓住有利时机,把基层群众所需及时转化为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总结推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的管理机制与成功经验,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宗宇翔

篇5:抗旱救灾的措施

面对严重的旱情,老店镇结合该镇实际,采取六项措施 进行抗旱救灾保稳定。

——加强领导,群策群力。实行“三包一线”:驻片领 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所有的镇村干部都深入一线指导抗旱工作,调解好抗旱中的纠纷,化解各种矛盾;实行“三防一确保”:加强防疫、防火、防安全事故,确保生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实行值班常态化管理和值班责任追究制,确保信息畅通和应急工作处理到位。

——开辟水源,增强水的供给。充分利用镇辖区内的18条河渠、2座水库的水资源,为抗旱提供水源。同时做好人工增雨的准备,待降雨时蓄水。

——合理用水,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饮水与灌溉的关系,把饮水放在首位;处理好抗旱与养鱼的关系,把抗旱放在首位。

——加强调度,确保抗旱物资供给。要求供电所、加油站做好抗旱用电、用油的供给,农业服务中心协调好提灌农机具的购置和维修。——加强指导,搞好技术服务。农业服务中心配合供电所为该镇的抗旱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对提灌用水过程中的搭电、安装、调试等进行全程指导和协调。

——未雨绸缪,制定应急机制。首先是制定人畜饮用水调度的应急机制,根据水源储水量和用水需求情况,合理进行调度,保证人畜饮用水安全。其次是畅通灾情上报渠道,由农业服务中心和社会事务办建立灾情台账,对各种灾情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为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准确的情报。

老店镇

篇6:抗旱救灾的活动方案

一、广泛开展抗旱救灾宣传活动

为加大对抗旱救灾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旱情的发展,为抗旱救灾工作贡献一份力量,2月24日,团县委联合县总工会、县妇联共同发出倡议,呼吁所有爱心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行动起来,向灾民伸出热情援手,慷慨解囊,及时捐赠,帮助灾区人民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同时,2月26日 至28日,在县城中心广场设置捐款箱,举行“新平县向旱灾灾区献爱心捐助活动”,向过往群众发放捐款倡仪书。广大人民群众纷纷慷慨解囊,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一些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也来为灾区献出一份爱心。在县城中心广场三天的捐助活动里,共发放捐款倡议书1500余份,共收到热心公众捐款3621元。此外,团县委及时发动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捐款,5名职工捐款达1500元,所捐款项及时送交县民政局救灾救济科,为我县抗旱救灾保民生工作做出共青团应有的贡献。

二、开展新平县“3·5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

在第1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共青团新平县委向全县各级团组织发出《关于开展新平县“3·5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的通知》(新青字[2011]4号),于2011年3月3日至5日开展主题为“齐心协力共抗旱·众志成城度难关”的活动。

1、组织开展“抗旱——我们共同的责任”志愿者服务宣传活动。各基层团委立足当前新平旱情,及时成立抗旱志愿者服务队,积极组织开展“四进”活动。一要进“农村”,做好第一线旱情的调查了解工作;二要进“社区”,做好节约用水的标语宣传和抗旱救灾捐赠倡议书的发放;三是“进学校”,在食堂、宿舍等地方张贴节水宣传标语并召开主题班会,向在校学生传达旱情,树立他们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四是进“农家”,深入到农村困难户,倾听取受灾群众疾苦并细心做好开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并帮助做好水源的消毒、净化工作,防止发生中毒和疫情,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团县委也将于 3月5日 在县城中心城区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开展抗旱救灾爱心捐助活动。在全县共同抗旱保收的关键时刻,发动全县广大群众献爱心,整合社会资金,最大限度的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组织志愿者在学校、街道、社区设置“抗旱救灾爱心捐助点”,向当地群众发放抗旱救灾捐赠倡议书,接收来自各界有条件有爱心人士的捐款。

3、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整治活动。组织发动志愿者走上街头,对卫生死角,环境卫生较脏较差的地方做及时的清扫消毒,有效防止病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篇7:防汛抗旱救灾的应急预案

一、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汛工作方针,积极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仓库安全度汛。

二、成立防汛组织,加强汛期领导。

防汛小组:组长:xx洁

副组长:x瑛、xx山

成员:x斌、xx梅、x琴

三、防汛措施:

(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坚守岗位,随时掌握汛情,发现紧急情况立即报告,并电话通知所有防汛人员,防汛值班电话:xxxxxxxxxxx

(二)汛前对仓库房屋、下水管道、排水系统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物资抢险:接到汛情报告,立即将各种物资、账务转运保管。

上一篇:法律知识培训讲稿下一篇:上海建筑工程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