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高考文科综合热点

2024-07-27

2024年中高考文科综合热点(通用7篇)

篇1:2024年中高考文科综合热点

政史地热点

1、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3月5日,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出席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为云南昆明火车站严重的暴力恐怖事件遇难群众默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3月3日会议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程草案。俞正声主持开幕会。(政治协商制度)

4、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5、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清理“车轮上的腐败”,从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构筑“1 20”制度建设框架,从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员干部身上的紧箍咒越念越紧,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牢笼越扎越密,老百姓感受到的新变化越来越大。

2013年12月26岛争端。

2014年2月7日,第22 2014年3月1

1894120周年

1894120周年 191995周年)

1934年1080周年

198430周年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导火线;100周年

篇2:2024年中高考文科综合热点

2011-5-6

一、广州亚运会1、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亚运会将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将在亚运会后举办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闭幕式于27日晚20时在广州市海心沙岛举行。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199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金牌数和奖牌数都高居榜首。韩国、日本、伊朗和哈萨克斯坦紧随其后。此外,中国还包揽了篮球、沙滩排球、中国象棋、蹦床、花样游泳、皮划艇暖流回旋、乒乓球、体育舞蹈和跳水等9个项目的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本届亚运会也是中国代表团夺得金牌总数最多的一次亚运会。不但取得了金牌和奖牌的第一,还体现出中国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道德风尚,很好地完成了赛前制定的‚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双丰收‛的目标,为备战伦敦奥运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一起来,更精彩!‛,这一口号是对所有希望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志愿者的号召。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标志是志愿者口号的形象展现。标志将乐于奉献的‚爱‛与不畏艰苦的‚行动‛结为一体,强调‚有心,更有行动‛;标志设计把‚心、脚‛进行了融合。红色的心,是志愿者的纯朴的微笑与真诚的服务的象征。而心灵下方的那一双的脚,代表了切实的行动。志愿者标志唤起了人们的心灵共鸣,代表着志愿者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号召大家一起来,举办一场更精彩的亚运会。

3、16届亚运五羊吉祥物:广州亚运的吉祥物有五个,为历届亚运会中数量最多的吉祥物。‚五羊‛是广州市最为知名的标志,广州也被称为‚羊城‛,以五只羊作为吉祥物,充分体现了东道国、主办城市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这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乐羊羊‛,合起来就是‚祥和如意乐羊羊‛,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传达了本届运动会‚和谐、激情‛的理念。

(一)知识链接:

1、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4、创新意识、价值观。

(二)命题角度分析:参考时政热点专题三《贯彻五中全会 提升文化实力》P14

1、办好广州亚运会有何重要意义? 答:(1)对世界: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展示各国文化精神.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促进各种文化多元和谐、共同发展。有利于传播节约、环保.低碳的城市发展理念.凝聚全球共识.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2)对中国: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的感情,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3)对广州:通过财政支出,用于各类交通、通讯和环保设施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承办亚运会能增加就业,促进消费需求,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的文明素养,提升城市管理,完善服务功能。

2、我国为什么能成功举办2011年的亚运会? 答:(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是根本保证。(2)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能够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团结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3)党的正确领导领导,政府

决策的正确。

二、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

1、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6日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讲话中对经济特区提出五点要求:第一,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第二,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第三,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第四,继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五,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2、温总理‚五字决‛为特区办得更好‚开良方‛。

8月20-21日,温家宝在深圳特区考察,与深圳特区干部群众一起回首30年风雨历程,总结特区发展经验,展望特区美好前景。他强调,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要坚持‚特‛、追求‚好‛、突出‚新‛、敢争‚先‛、立足‚干‛,适应新形势,瞄准新目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3、2010年5月31日,中央已经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深圳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从2010年7月1日起实行。特区总面积将由现在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

(一)知识链接: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政府职能、中共的执政方式、国际竞争的实质。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创新精神与发展的观点。

(二)命题角度分析:

1、运用哲学中“矛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30年前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作出设立深圳经济特区这一重大决策。

答;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对内改革是特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发展特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作出的英明选择,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来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坚持改革开放,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设立特区实行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深圳特区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答:①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深圳取得的成就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结果。②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深圳特区取得成就提供了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

3、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了深圳,他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最 终只会是死路一条。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答:⑴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⑵解放思想必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应对改革开放实践带来的新挑战。⑶解放思想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走适合中国国情、人民拥护的科学发展之路。⑷解放思想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⑸解放思想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三、顺德大部制经验全省推广

去年9月7日,顺德将区属19个部门涉及的3197项行政管理事项划归镇街行使,事权划分之后,顺德10个特大镇(街)正式获得了县级管理权限。9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从法律层面赋予顺德地级市管理权限,这是广东首次以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形式为地方改革保驾护航。11月25日,省委、省府两办印发《关于推广顺德经验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在除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以外的所有地级以上市设25个县(市、区)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借鉴顺德‚大部制‛改革的经验推动改革。

哲学角度分析提示:(可参考时政热点(下)专题三P13哲学视角2的分析)

顺德大部制改革经验向全省推广,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广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争创科学发展优势

1、‚十二五‛时期,广东省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现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企业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这么个目标迈出重大的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2、当前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大,但发展方式仍旧较为粗放,产业规模大,但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不强,区域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但发展的差异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

3、2010年10月13日,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推进‚十大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明确了这一区域未来几年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十大工程‛中珠三角‚双道‛建设工程将带动珠三角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居民的生活质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实现‚广东制造‛加快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变,需要加快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还要求加快推进‚双转移‛(‚双转移‛,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向广东的东西部和北部地区转移;而东西部和北部的劳动力,则在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中,自然实现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命题角度分析: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试谈如何推进珠三角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

答: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⑵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内生增长;⑶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率先建立创新型区域;⑷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⑸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⑹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五、广东建设文化强省

1、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三强一好‛:一是文化事业强,基本形成全国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二是文化产业强,既有强大的文化生产能力,又有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规模、结构和质量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三是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文化传播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枢纽;四是广东文化形象好,公民文化素养高,初步形成开放、崇文、理性、文明的现代广东文化新气象。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

印发《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

战略定位和总体布局: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达到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水平,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力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及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示范区。

纲要提出实施《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十项工程》: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工程、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程、文化‚走出去‛工程、文化改革创新工程、高端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文化建设保障工程。

2、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硬实力日益强大,软实力长足发展,但我们也清醒看到,软实力不强始终是制约广东进一步发展的软肋。比如,在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方面,广东与国内先进省市区还有相当差距;在法制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广东与世界发达地区还有更大差距;在改革激情、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方面,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有明显差距。我们要正视差距,明确方向,切实克服‚重硬轻软‛倾向,在不断壮大硬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软实力,大力推进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优化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强化改革创新精神,以软实力的增强促进硬实力的提升,增创广东综合实力新优势。

3、2010年12月27日,广东‚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揭晓,分别是: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和六祖慧能。官方表示,这些名片能折射出广东厚实文化‚家底‛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实力,将成为岭南文化的符号。

4、2010年广东文化建设的几件大事也将对文化强省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南澳Ⅰ号‛发掘成为国家级‚一号工程‛;丹霞山成为广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命题角度分析:

材料:2011年1月8日中共广东省委第十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文化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深层支撑,是增强软实力的战略重点。要全面落实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等规划纲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建设区域人才中心和文化中心,努力满足全省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

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广东省加强文化强省建设的理论依据。

答:①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③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④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⑤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建设“幸福广东”

2011年1月6日上午~8日上午,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提出《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进一步开创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新局面。

全会在肯定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仍然繁重;二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四是一些地方社会建设滞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任务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亟待加强等。

命题角度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提升广东居民的幸福感?

答:⑴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⑵加快社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各地政府要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卫生、文化、教育、交通等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

位,提高社会就业率,同时要通过加强对市场的法律监管,切实保证当地居民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提高地方群众收入,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⑶改革分配制度,使全民共享改革成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⑷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推进产业、科技、医疗、旅游、劳动力转移等专项扶贫工作,要有步骤地推动扶贫,加大向老区、偏远山区的支持力度。⑸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要注重建设民生型、服务型政府,提高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医保待遇水平。⑹创造良好的生态、城市环境和平安的治安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建立真正解决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达机制。

2、其他角度分析:参考印发的专题五《“幸福中国“考验我国体制建设》

七、广东援建汶川地震灾区

2010年10月1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与汶川县委、县政府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举行简朴而隆重的仪式,庆祝广东省对口支援汶川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国家发改委高度肯定广东援建工作,认为广东对口支援汶川,无论是投入的资金,援建的力度,还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都无愧于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称号,很多建设项目、典型做法成为了灾后重建的样板和示范,充分展示了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科学理念,雷厉风行、分秒必争的工作作风。广东省对口支援工作,必将对汶川恢复重建和长远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成为全国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成功实践的一个典范。

广东省副省长朱小丹在庆祝大会上作讲话。他指出,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和排头兵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规划先行、城乡一体、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口支援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全省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举全省之力援建汶川。经过广东广大援建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广东对口援建汶川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合力重建、科学重建、高效重建、安全重建、廉洁重建、和谐重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广东援建模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肯定,得到汶川各族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我省将不断巩固发展援建成果,不断深化双方的交流合作,共同努力把汶川建设成为文明富裕、幸福安康、和谐美丽的川西新城。

(一)知识链接:

1、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

2、中共的性质、宗旨、领导和执政地位,政府性质、宗旨和职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4、意识的特点和作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命题角度分析:

1、材料: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重建家园,是一项极其艰难繁巨的任务。‚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被誉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赈灾试验。其中广东惠州对口援建的汶川县三江乡成为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第一个恢复重建项目整体竣工的乡镇。三江的重建,严格统筹于‚恢复提升‘水乡藏寨’特色‛、‚发展旅游为主,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为辅‛的规划之下,在倾力打造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悉心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质,为未来持续发展存续了最宝贵的资源。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三江奇迹”的合理性。

答: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强调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正是国家在灾区重建和恢复发展经济问题上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体现。②三江的重建,严格统筹于“恢复提升‘水乡藏寨’特色”、“发展旅游为主,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为辅”的规划之下,体现了注重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③在倾力打造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悉心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质,这体现了援建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地震灾区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

2、汶川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分布着藏、羌、回、汉等民族。‚5•12‛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制定‚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科学重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重建目标,实施‚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方案,举全国之力,汇八方资源,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19个省市组成的10万援建大军迅速奔赴四川、甘肃、陕西的19个重灾县,摆开了19个战场。‚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幅出自青川县枣树村村民之手的标语,成为灾区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顽强地站起来,与援建者一起,携手重建新家园。如今的汶川,百万栋新房从废墟上拔地而起,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焕发勃勃生机。地震灾区重建奇迹,见证了中国的伟大民族精神,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

(1)从意识能动性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能创造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奇迹?

(2)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地震灾区重建的奇迹是如何见证中国的伟大民族精神的? 答:(1)①努力发挥意识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科学制定灾区重建的目标和方案,选择19个省市对口支援19个重灾县,极大地促进了灾区的重建工作。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灾区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③尊重客观规律,利用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举全国之力,汇八方资源,全力投入灾后重建。

(2)①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举全国之力,援助灾区重建,体现了团结统一的精神在巨大的灾害面前迸发出强大的力量;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精神鞭策着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创造重建奇迹的精神支柱。

八、广东水利建设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于1月29日发布。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

广东既是水利大省也是水患大省。由于广东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潮、咸潮等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任务艰巨,水利问题一直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约束。当前,广东省水利突出的问题是:防洪除涝体系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部分地区水资源供应矛盾突出。广东省今后将全面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命题角度分析:(可参考时政热点(下)专题一P3经济视角分析2和哲学视角分析1-2)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治水使中华民族走向融合和统一。但时至今日,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称之为“最大硬伤”、“明显短板”。现代社会,水利是“重要条件”、“基础支撑”、“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注重科学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1)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矛盾的观点,说明我国加快水利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性。(2)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答:(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构成事物发展,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农业的“重要条件”、“基础支撑”、“保障系统”。没有水利事业的发展,就

没有农业农村协调发展。②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事物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洪涝灾害频繁,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明显短板”,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减少洪涝灾 害的危害,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的整体发展。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统筹水利改革发展、完善水利扶持政策。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引导社会科学用水、依法用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③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的作用。财政支出重点向农田水利倾斜,确保建设资金。切实加强金融对水利建设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及水利建设信贷投放力度。④积极研发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水利建设发展水平。⑤企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效结合起来,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⑥广大居民要增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积极促进现代化水利发展。

一、2010年广东省十大新闻:

1、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2、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4、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出台,5、珠三角绿道网一年基本建成,6、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7、顺德大部制经验全省推广,8、投100亿支持11大新兴产业,9、14万农民工积分入户城镇,10、富士康连环坠楼事件。

二、2010“广东十大新闻人物”:

1、捐资慈善事业已近3亿元的揭阳籍企业家黄畅然;

2、被称为“高州模式”并向全国推介的高州县人民医院院长钟焕清;

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4、用十年时间,让白云山中药厂从濒临倒闭发展壮大到营业额超8亿元的广药集团总经理兼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楚源;

5、在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用真挚微笑和热情服务感动世界的59万亚运志愿者“绿羊羊”;

6、当了27年刑警连开4枪解救被抢市民的神枪手“秀姐”;

7、两年前向省委书记汪洋发贴一举促成广东代课教师“代转公”的山村教师龙剑喜;

8、中国最年轻的研究院院长、我省首批引进的世界一流科研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刘若鹏;

9、由10多位民工组成,从广场上一路跳到《中国达人秀》舞台上的深圳民工街舞团;

篇3:2024年中高考文科综合热点

一、注重基础, 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2014年安徽文综卷地理试题考查内容涉及广泛, 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三大主题, 涵盖了《考试说明》所规定的三个必修和一个选修模块内容。具体包括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 (大气、水、地壳物质) 和能量交换、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从各题设问角度和考查内容看, 都力求立足本学科主干知识、原理与规律, 不回避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按分值比值来看, 其中自然地理约占2/3, 人文地理约占1/3。

二、考查能力, 彰显学科特色

2014年地理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提高了对考生应用材料和地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的考查, 彰显了地理学科“地图语言”、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色。例如, 第34题, 以甘肃及其附近为背景, 考查了地理位置、农业的区位优势和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的有利影响。同时2014年试题信息呈现形式多样, 有区域图、景观图、平面坐标统计图等,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及调动和应用学科相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热点, 突出学以致用

试题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关注社会热点是今年地理试题设计的一大特色。例如, 霾、2022年冬奥会申办、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一些人们关心的话题就出现在了2014年高考试卷中, 同时乡土地理特色浓郁。2014年考题再次引导学生平时要多积累, 知识面要广, 另外也让考生感觉到自己学习的东西贴近生活、学地理有用。

篇4:2024年中高考文科综合热点

1.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体现了

A.按劳分配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

B.财产性收入已成为我国目前的主要分配方式

C.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D.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就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旧的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把“增长”改为“发展”,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集中体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有

①经济结构的优化 ②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 ④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过去老百姓传统的投资方式就是把钱存到银行里,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开始把更多的钱投入资本市场,投资股票、债券等。凭借股票、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

①财产性收入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劳动收入 ④非劳动收入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2007年,国家安排了49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加上地方财政,达到了几百亿元。这部分财政属于

A.经济建设支出 B.科教文卫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5.CPI是反映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升幅度较快。CPI上涨表明了

①为了维持同样的生活水准,老百姓需要支出更多的货币 ②为了维持同样的生活水准,老百姓需要支出更少的货币 ③老百姓同样的货币支出,所能消费的实物量减少了 ④老百姓同样的货币支出,所能消费的实物量增加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明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没有稳定性

B.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与客观无法实现统一

C.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维持经济的平衡运行,当经济环境变化时,需要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事物发展的趋势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2008年奥运会奖牌的创意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壁造型,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而成,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对此正确认识是

A.艺术创作是由一定价值观决定的

B.艺术创作是源于客观实际生活的

C.艺术创作的成功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

D.艺术创作要体现传统的思想观念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专门就政党制度发表白皮书。回答9—10题

9.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

①科学执政 ②民主执政 ③联合执政 ④依法执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白皮书系统介绍了多党合作在加强国家政权建设中的作用,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以下体现民主党派参政的有

①参加国家政权 ②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③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④制定和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1.白皮书指出,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

①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决定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首要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由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到文化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④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08年我国调整了节假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将传统节日变为法定假日,有利于

①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 ②弘扬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 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导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说明我国

A.政体发生了重大变化

B.开始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高度重视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D.人民真正享有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15.到2007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初步建立起了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贫困人口2500多万人。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

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②让困难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为控制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多责任。这体现了

A.我国对世界的主导力量加大

B.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提高

C.我国努力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D.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二、非选择题

17.材料一: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茉莉花》、《云南映象》走出国门,到动画片《中华小子》热播法国并摘得法国动画大奖;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到上海城市舞蹈公司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卷起强劲的“中国风”……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越来越热。

材料二:除文化交流外,通过文化贸易输出文化产品,是文化走出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翼。但长期以来,严重的“文化逆差”。使得文化贸易成为我国的软肋。为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出台了《关于促进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的通知》,公布了《国家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指导目录》,对文化走出去给予重点扶持;2005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全面启动,2006年有1000多种图书被纳入对外推广计划的推荐书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资助中国图书对外推广;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搭建起拉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重要平台……

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实际,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谈一下你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必要性的认识。

篇5:2024年中高考文科综合热点

以寓意型漫画选择题为例。

1. 一般程序:读懂漫画;审题干;审题肢;干肢相连,依干求肢。

(1)读懂漫画。

第一,读懂漫画的内涵或寓意是前提。要弄清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形象和各种事物的表面特征直接反映了要讽刺和批判的是什么思想或行为,这种错误思想或行为的实质是什么。第二,看清漫画中的文字、符号。漫画中的文字对解读漫画起着提示、补充、说明、深化的作用,特别是漫画的名称、标题更是对漫画意图、主旨起着直接点化和揭示作用。在阅读中将漫画的事物与文字联系起来进行理解,有助于把握漫画的中心意图。

(2)审题干。

主要把握两点:一是漫画的名称或对漫画的内容给予的提示和说明;二是提出的选择要求,要求不同,对题肢的取舍标准就不同。

(3)审题肢。

搞清楚每个题肢的含义、内容、正误、角度,以及题肢之间的联系。主要从题肢本身的正确与错误角度分析。

(4)干肢相连,依干求肢。

就是在审清题干和辨明题肢的基础上,把题干和备选题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便从备选题肢中选出正确的题肢。这是解题的最后一环,也是对题肢进行正确取舍的依据和关键。题干与题肢间的联系是正确取舍题肢的关键和依据。一般来说,题肢的取舍分三种情况:一是与题干明显无关或与选择要求不符的题肢肯定不选。二是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的题肢存在选与不选两种情况: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正确题肢应选;与题干仅有间接关系的正确题肢不选,这种情况属于二级引申。三是本身错误但符合漫画意图和选择要求的题肢,应该入选。

2. 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1)四审。

(1) 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

(2) 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

(3) 审题肢(正确或错误)。

(4) 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2)五排。

(1) 排谬法(排错法)。

(2) 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3) 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4) 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5) 排乱法:题肢的共性或个性,与题干共性或个性不符题肢。

二、简析题

1. 题型特点。

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2. 命题特点。

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3. 失分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

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

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

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答题质量次。

书写潦草,难以评判;术语不准,辞不达意;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4. 答题基本步骤。

第一步:简析题的审题,从内容看包括审材料(或图表)、审设问、审背景。从具体要求看,包括五个要素:

(1) 问题———本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或哪些问题。

(2) 角度———围绕“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分析,还是其中某一个或两个方面。

(3) 知识范围———运用哪个分册的知识,有没有更具体的限制。

(4) 答题条件———设问中对于解答该问题有没有指向性或限制性条件,如“从……角度”、“结合(联系)……”等。

(5) 时政背景———试题考查的是不是国家正在高度关注的问题,与什么重大时政有关,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有什么规定或政策(这些内容可能也是答案的组成部分)。有些要素是试题直接呈现出来的,有些还需要进行分析、比较和认真思考才能获得。

必须明确:五大要素不清,就不能去组织答案,否则就会导致答非所问、丢三落四,既浪费时间,又不能得分。

第二步:要用较短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题目要求回答的主要内容,体现一个“准”字;要求思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体现一个“清”字;答题的角度要求面面俱到,体现一个“全”字;语言要简约明了,惜墨如金,叙述时要体现一个“简”字。

5. 简析式辨析题。

(1)一般性的辨析。

(1) 叙述命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 认可简析命题中的正确或合理成分,并着重分析原因。

(3) 指出命题中不足的表述,分析原因,并使之完善。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极端性的危害,关系的成立缺少的必然性或条件性,与关系主体中的结果性因素相关的应该是(或还有)哪些因素等。

(4) 简要得出结论,简要指出错误的性质;简要说明应该怎么做。

(2)运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评析某种观点。

(1) 用相关哲理分析观点中的正确成分,原理可能有几个,注意多角度分析。

(2) 用相关哲理分析观点中的不合理成分,原理可能有几个,注意多角度分析。

(3) 简要得出结论,简要指出错误的性质;简要说明应该怎么做。

三、探究题

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其一般研究范围如下:

1. 选择研究课题。

选题要具有相关性、现实性,要与所提供背景材料(中心或主题)相关,且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课题名称要新颖独特、简明扼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切入口不宜太大,要以小见大。如:×××面面观或从×××事件或现象看。

2. 说明选题理由或研究目的。

说明选题理由有三点要求:相关性、重要性、可行性。

3. 选择研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常用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走访座谈法、经验总结法、统计法、小组合作法。

4. 设计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的方案一般包括:(1)选题、分组、定方案;(2)搜集文献资料;(3)开展社会调查;(4)统计整理,撰写论文;(5)展示研究成果,提出建议等。

5. 设计具体活动。

设计的方案可以分为:设计调查方案、设计服务方案、设计参观方案、设计主题班会方案、设计辩论会(辩论赛)方案、设计听证会方案等。

设计活动方案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调查)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形式;活动手段;活动过程(步骤);活动总结(反思、感悟)。

6. 形成研究成果。

篇6:如何搞好文科综合的热点教学

【关键词】文科综合;热点教学;高考试题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eaching arts integrated hot

Sun Xiuli

【Abstract】In normal politics, history, geography teaching in three subjects,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dge of human society, the fact that awareness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hot current events, from different angles, from a point to a line to face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phenomena, which prompt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Building a better a better well-being of our socialist homeland.

【Key words】arts integration; hot teach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每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都会考到大量的与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有密切关系的国内外时事热点,以考查学生运用各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就动摇了广大师生的“文科只需死记硬背”的观念,是对新课标下高中文科综合教学的一种挑战。

在中学的文科课程中,政治学科研究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现实环境中人类的经济政治问题,以及在处理这些问题中体现的哲学思想;历史学科侧重传述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地理学科则着重研究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环境。文科考生要想在高考中金榜题名,就必须对和文综有关的时事热点倍加关注。

高考文综热点试题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考查理理论联系实际,即能够运用教材课本知识分析时事热点。无论是显性的时事热点还是否隐性的时事热点,试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往往以人文社会现象为背景,设问质疑,这就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提取有效信息,灵活应用政治、历史、地理相关知识,进行筛选、判断、分析、论证热点时事的能力。

目前中学没有综合课,政治、历史、地理还是分科教学。面对“分科教学、综合考试”,“教师分科教,学生综合考”的教考现实,作为中学文综教师如何应对?那么我们这些一线的文科教师在文综教学中如何把握热点教学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总结:

1 热点问题整体把握,细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对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自然、环保等热点时事进行渗透,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其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引发事件、导致的结果。分析热点时要能运用教材观点分析。因为时事热点材料只是一种载体或外壳,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选好材料后,设计问题时要源于教材,但应该宽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不要受教材限制。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学生要通过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学习增强素质和能力,这样,才可能自如应对多种背景、载体及多变的设问角度。因此在教学和复习中就必须在注重知识和热点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这样在长期的教学中会改变学生抬头不识天,低头不识地的窘境。也为学生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做好准备,打下基础。考生要注意关注时政、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不要一味地死记硬背。

2 单科是中心,兼顾相关学科 高考文综试题往往以政治挂帅,历史搭台,地理展开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考生在新情境中,将各学科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整体,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在知识的交融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寻求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文综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以自己所授学科为主,以单科为基础,兼顾其它学科。在选择时事热点进行单科教学时,要尽量选取能够与其它两科有联系的热点,并发尽量能够渗透挖掘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相关知识点,交叉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对于学科间的交叉点知识与问题,在平时单科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进行学科间的纵横联系与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全方位看问题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科学性与综合性。

3 总体设计,综合教学 为培养学生对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科间的时事热点教学应该相互配合与联系。在选取重大热点时事材料时,文综教师可以集体备课,开放式备课,共同探讨研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突破时间限制,师生同聚一堂,同时授课。课前给学生布置好相关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相关材料,自己设计问题。这样文综同时授课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趣味性,实现学生的学科知识与时事热点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知识就是“工具”,是改选社会的武器的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鉴别的能力。

4 教师思维模式的转变 时事热点在文综科目的教学,决不能搞简单混合的“大杂烩”“拼盘”现象,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各自“守好自家门”,使文科综合授课流于形式。因热点结合需要,教师应打破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注意汲取其它文综学科知识,使各学科教师得以开阔视野,借别人的头脑丰富自身知识积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实现教学中多种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协作。尽量由单一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在文综教学中应尽力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科分别学习同时进步,同时提高。

由于热点问题在高考文综中的分数较高,比重较大。在平时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授课中,要注意人类社会边缘,事实,意识三大要素热点时事,能够从不同角度,从点到线到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整合,进而提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系统知识,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建设我们美好幸福的社会主义大家园。

篇7:2024年中高考文科综合热点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世界某区域图, 回答1~2题。

1.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盛产小麦,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甲、丙两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C.甲区域水旱灾害频繁, 对农业发展影响大

D.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快, 城市化水平高

2.乙海域 ( )

A.有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

B.沿岸多优良港湾和世界著名港口

C.洋流从乙向西流向丙沿岸

D.是世界飓风、风暴潮多发海域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的土地、运费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 (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 , 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

A.a、b、c B.b、a、c

C.c、b、a D.c、a、b

4.综合考虑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 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图中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5.下图为民居景观图。关于甲、乙、丙景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丙两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同 ②甲、丙两地区的传统民居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③甲、丙两地区的植被均为阔叶林 ④甲到乙的变化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⑤夏至日丙国北部的居民可见自己影子朝南的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读我国2005~2050年人口变更图, 回答6~7题。

6.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口构成的情况为 ( )

A.劳动力增加 B.性别比平衡

C.老龄化趋重 D.独生子女减少

7.人类学家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剧烈的人口结构变更。”引起我国该种人口结构变更的原因并非是 ( )

A.多子多福的驱动

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计划生育的惯性

D.现代人生育观念的变化

读澳大利亚1月、7月的气压分布形势图, 回答8~9题。

8.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差的最大值接近 ( )

A.14 B.18 C.20 D.22

9.图中粗实线代表某次台风的移动路径, 当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 中心接近达尔文港时, 达尔文港此时的风力风向最可能是 ( )

“鲇鱼”是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强台风。据此回答10~11题。

10.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 主要涉及的水循环过程有 (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 ⑤地下径流 ⑥下渗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④

11.从水循环的角度看, 台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①促进水资源的更新 ②促进高低纬度的热量交换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等物质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2.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中指出:“盖小学者, 国故之本, 王教之端, 上以推校先典, 下以宜民便俗, 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 巧伪斯甚。” “小学”最初主要指的是 ( )

A.目录学 B.文字学

C.考据学 D.训诂学

13.联合国大厦里有一幅名画, 是美国近代著名画家诺曼·洛克威尔的作品。画面上, 各种肤色、各种民族男女老少们默默地思考着。画面上写着: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这与我国古代一位著名思想家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他应该是 ( )

A.孔子 B.韩非子

C.顾炎武 D.朱熹

14.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说:“即使在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统治半个中国的时期, 在蒙古人、满族人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 汉人依然在中国史上起着主导作用。”这说明 ( )

A.各民族之间主导的关系是和平相处

B.汉族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C.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D.汉族人口多, 建立政权最多

15.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 至乾隆时已经是“人民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 水无不网之波, 山无不采之木石, 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以下各项对材料和右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农具的革新推动了荒地开垦

B.垦荒活动需要得到政府许可

C.清朝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

D.垦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16.在1895—1898年的民族工业中, 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55家, 年均13.75家, 而1904—1910年间, 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276家, 年均39.4家, 是前者的2.87倍。造成1904—1910年工业增长加快的原因是 ( )

A.《马关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清末新政鼓励创办近代工业

D.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7.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 为光绪帝提供了三种变法模式以供选择, 分别为上策、中策、下策。在康有为看来, 能行上策则国家可以强盛;能行中策则国家尚可维持积弱的局面;即使是行下策, 中国也不至于亡国。如果皇上不采纳这些建议, 则国家将会灭亡。这三种模式分别为 ( )

A.择法俄日以定国是 大集群才而谋变政 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B.择英美日以定国是 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大集群才而谋变政

C.大集群才而谋变政 择法俄日以定国是 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D.择法俄日以定国是 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大集群才而谋变政

18.在收集粮食遇到困难情况下, 相当多的地区为完成任务不得不强行摊派, 瑞金、长胜等地有农民因缴不起粮食被催逼自尽, “引起中农的恐慌与一般群众的不满”。胜利、于都等地因催收粮食发生群众“要捉突击队员”并向苏区请愿的严重事件。材料中反映的粮食问题发生在 ( )

A.大革命时期的广东国民政府所辖区域

B.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C.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D.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

19.下表主要反映了 ( )

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A.建国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B.“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协调发展

C.“一五”计划钢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

D.“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20.巴黎公社建立后, 对外发表公报宣称:“巴黎所追求的, 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的特权, 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作出一个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 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表明巴黎公社是 ( )

A.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

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

D.巴黎工人建立的城市自治政权

21.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对中国需求, 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 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 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22.“Shuttle”除“梭子”这个意思外, 在美国英语中还有“市内公交汽车”的意思, 在英国英语中有“定期往返客车”、“定期往返轮渡”、“定期往返航班”等意思。下列选项能够用“Shuttle”命名的是 ( )

A.宇宙飞船 B.航天飞机

C.运载火箭 D.人造卫星

23.1971年, 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 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24.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A商品, 1件A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能生产2件A商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 那么, 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 )

A.25% B.30% C.35% D.40%

25.实用、安全、经济、新颖等是对产品设计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原则之间常存在矛盾。 一般说来, 要提高产品的性能, 就要增加成本, 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要考虑经济性, 就制约了产品性能的提升。图中, 体现性能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的曲线是______;为了使价格与性能关系体现为另一曲线, 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______ ( )

A.曲线① 资本 B.曲线① 技术

C.曲线② 技术 D.曲线② 资本

26.效率与公平问题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下列有关效率与公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效率就是经济发展速度快 ②公平是指收入分配上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③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的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经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 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 而是注意力。硬通货不再是美元, 而是关注。”在信息爆炸和产品丰富的经济社会中, 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 也不是信息本身, 而是大众的注意力。如何抓住消费者注意力这种稀缺的商业资源, 便成为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这对企业经营者的有益启示是 ( )

A.企业生产的根本出发点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B.企业之间竞争成败的关键之一是信息是否畅通准确

C.企业应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大众培养潜在的消费者

D.企业必须拥有能引导消费市场的全部经济资源

28.“有意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诗与下列名言名句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

A.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B.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C.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D.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29.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文物工作者在火焰山北部戈壁发现大面积罕见神秘“怪石圈”, 这片神秘“怪石圈”的形成及历史至今仍是个谜, 有待专家考证。这主要说明 ( )

①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③世界上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④世界上还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①④

30.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写道:“一切现实的东西, 唯有在它具有理念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在《美学》中他又说:“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 因为在这种实在里, 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由此可见,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属于 ( )

①机械唯物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1.“生于忧患, 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 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 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对霍英东先生一生的高度评价。霍英东先生的一生表明 ( )

A.金钱作为劳动报酬无法体现劳动者的人生价值

B.在为社会做贡献时,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了统一

C.人获得的金钱越多, 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32.2010年9月26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 全面介绍过去一年间我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我国在促进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 ( )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我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④人权高于主权, 促进和保障人权需要加强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33.我国现在不少领导干部在为政一方时, 习惯于“拍脑袋”决策, “拍胸脯”作保证, 出了事“拍屁股”走人。群众戏称这类干部为“三拍”干部。要改变这种“三拍”现象, 领导干部需要 ( )

①转变工作作风, 增强服务意识 ②健全干部考核机制,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③审慎行使权力, 科学民主决策 ④积极行使立法权, 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 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50多年来, 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近年以来, 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 援助西藏建设了1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______政策和______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 )

A.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35.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 我国政府多次表示, 我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不会改变, 这是中国基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具体改革措施不会在外部压力下推进。这说明 ( )

①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②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③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④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第Ⅱ卷 (综合题共160分)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4小题, 共160分)

36. (36分) 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

材枓二 甲国铝土资源缺乏, 炼铝业生产却在该国冶金工业中占的比重最大。甲国是西欧最大的初级铝生产国, 2001年产量为105万吨, 所生产铝的80%~90%出口。

(1) 简析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其成因。 (17分)

(2) 炼铝业是______导向型工业, 结合题中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 分析甲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 (7分)

(3) 据图分析说明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公路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12分)

37. (3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曾被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称为“一次警察行动”。由于美国并没有打赢这场战争, 以至多年来, 朝鲜战争在美国被称为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而2000年, 在朝鲜战争五十周年之际, 美国官方却指出朝鲜战争是“在联合国旗帜下打的第一次战争。由美国领导的来自22个国家的联合国军队使共产主义陷于停顿。我们那些老兵50年前所做出的牺牲拯救了一个国家使之免受共产主义的奴役, 并帮助创造了它今天所享受的和平和民主自由”。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三 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 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书中说:“对中国军队来说, 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 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 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 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 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材料四 在海湾战争当中, 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实施远距离超视距打击, 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行为, 即使是双方陆军坦克部队的交火, 美军也最大限度发挥己方M1A1主战坦克的火炮射程优势, 始终在伊军T-72坦克的火炮射程之外开火射击, 使得伊军坦克部队只能被动挨打。……美军又以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打击伊军地面部队, 以巡航导弹打击伊军军队集结地区, 以海军航空兵打击伊军反舰导弹阵地, 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等。

(1) 结合所学知识, 如何理解朝鲜战争是“在联合国旗帜下打的第一次战争”。 (4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联合国在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中的图片指出朝鲜战争爆发和抗美援朝战争发动的真实原因, 批驳美国政府的错误言论。 (12分)

(4) 依据材料三 (含图片) 、四, 分别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的不同特点。 (8分)

38. (32分) 2010年10月15日, 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 。

材料一 《建议》指出, 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 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 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1)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从三大转型中任意选择一个, 分析说明如何实现其目标。 (12分)

材料二 《建议》强调, 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同时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2)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建议》为什么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又要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 (12分)

材料三 《建议》指出,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3) 有人认为, 建设和谐文化, 就要尊重文化差异, 包容多样。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8分)

39. (60分) 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2日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海心沙岛精彩开幕。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 让世界更了解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图甲为广州市区局部地图。

材料二 据报道, 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育场馆及重要配套项目投入60.15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入277.28亿元;从2007年至2010年, 广州投资41.01亿元用于城市绿地建设;关、停、搬有污染企业147家;增加了30.4万个就业岗位;亚运会期间, 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观众和游客预计达到300万人次;亚运会为广州带来8000亿的“GDP大礼”。

(1) 图中的海心沙和二沙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 其中二沙岛是广州有名的高级住宅区,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 图甲中的珠江新城是广州的中心商务区 (CBD) , 图乙中能反映该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______曲线。 (2分)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概括第16届亚运会对广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0分)

材料三 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七条国际贸易航线

——据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4) 根据材料三, 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12分)

(5)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8分)

材料四 广州亚运会从筹办到成功举行期间, 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通过市长热线、新闻媒体、“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等途径, 对人居环境整治、场馆建设、交通优化以及大气治理等方面, 积极提出建议和批评。政府也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接受舆论监督, 如市政工程扰民了, 领导就出来道歉安慰;交通免费拥挤了, 政府知道了及时改正。正是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和相互包容, 确保了亚运的成功, 得到了市民的充分肯定。

材料五 广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竞技体育盛会, 也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会。亚运会期间, “广场舞会”、“群众歌会”、麒麟舞、木偶、古琴、客家山歌等传统艺术表演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数百台堪称世界各国精髓的文艺演出, 亚洲各国多元的民俗、宗教与风情文化的近距离展示, 让广大市民在饱览和品阅之时, 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6) 材料四是如何体现公民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 (10分)

(7) 结合材料五,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谈谈文化交流的意义。 (10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共140分)

1.C 从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 该地区是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水旱灾害频繁, 对农业影响大。

2.D 乙海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大量降水集中在夏季, 该区有恒河与步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 易引起泛滥, 恒河下游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孟加拉湾特有的喇叭形海湾易吸收飓风和夏季风带来的海水。

3.D 只要了解各成本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即可。一般, 距离城市中心越近, 土地成本就越高, 运费就越低。而劳动力一般集聚在城市里的素质要高些, 所以劳动力成本也要高些。

4.B 该工业部门的布局, 应综合考虑三种成本, 只要在图中四地选出成本较低的地方即可。①地离城市中心太远, 土地成本虽然低, 但是运费太高。③地只有运费最低, 其余都是最高的, 不合理。④地和②地离城市中心的距离一样, 但是②地土地成本较低。

5.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傣族的竹楼主要反映的是湿热环境, 其位于高温多雨的低纬地区, 而瑞典的尖顶小木屋反映的是冬季多雪的气候, 其位于高纬地区。故①③错。

6.C 该人口变更图中间大两头小, 属于人口增长衰退型, 因此老龄化趋重。

7.A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论是经济还是人的观念都是向前发展的, 多子多福已经不是现代人的观念了。

8.D 从图中的等压线可以看出, 7月份高压中心最高气压接近1024百帕, 而1月份低压中心的最低气压接近1002百帕, 因此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差的最大值接近22。

9.A 从图中的粗实线可以看出, 台风的移动路径是从东向西移动的, 该天气系统是顺时针旋转的低压中心, 受该系统西部影响的地方吹西南风。而强热带风暴风力高于10级, 因此选A。

10.A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台风的知识。台风形成必须有足够的水汽, 台风的移动需要水汽过来补充, 所以涉及水循环中蒸发、水汽输送和降水三个环节。

11.B 从台风形成和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来看, 台风对地理环境有更新水资源和促进高低纬度的热量交换的作用。

12.B “小学”最早并不专指学校, 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后称“小学”为字学, 使其扩大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金石学的总称。

13.A 从翻译的内容看, “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与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一致的。

14.B 汉族能够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 不仅因为其人口众多, 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比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即便汉族被其他民族征服以后, 仍是如此。

15.A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项中的农具的革新从材料中看不出来;B项从图片开荒执照可看出来;C项由文字材料可以看出来;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6.C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运用。要注意题干的时间:1904—1910年。A项发生在1895年之后;B项发生在1894年之后;C项发生在1904年后;D项发生在1914年后。

17.A 上策是“择法俄日以定国是, 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 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中策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下策是“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18.B 经过数年战争, 粮食生产受到影响。1933年春, 已出现严重缺粮问题, 再加上奸商富农的抬价及囤积, 以及国民党方面对苏区实施粮食封锁, 更加剧了粮食的紧张局面。

19.A 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表中可知, 钢铁、机床生产属于重工业, 而食品加工、纺织业、棉花产业等属于轻工业, 因此选A。“一五”计划的时间是指1953年至1957年, 武汉钢铁公司是在1958年成立的。D项从表中看不出来。

20.D 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城市应享的特权” “自己的自治权”, 即可判断。

21.C 材料中“反共论调失声”、“政治目的的需要”等信息表明文章依然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其余三项中“确认”、“束手无策”和“放弃”的表述均与题目材料表达的本意相悖。

22.B 宇宙飞船 (space ship) , 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航天飞机 (Space Shuttle, 又称为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 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 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

23.D 本题考查的是对苏联经济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可知,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 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 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选D项。

24.B 先求出今年A商品的价值量:400/2=200元;再假设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 则1*260= (1+x) *200, 经计算x=30%。

25.C 性能提高导致价格上升, 故选曲线②, 排除A、B。提高技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 从而降低商品价格, C符合题意。

26.C 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效率与公平的认识。①说法不科学, 不能入选; ②说法错误, 也不入选。故选C。

27.C 如何抓住消费者注意力这种稀缺的商业资源, 便成为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 说明C符合题意。

28.C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遵循客观规律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 B、D体现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

29.D 一定阶段内,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但从进程上讲, 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错。

30.A “现实”与“理念”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逻辑学》中的观点属于②, 《美学》中的观点属于④。

31.B 他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称赞, 体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A、C、D均错。

32.D 材料主要讲我国人民民主权利得到了促进和保障, ②④材料未体现。

33.B ②是从制度上改变的, ④是通过人大才能改变的。

34.A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排除B、D, 材料主要讲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应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选A。

35.D “改革措施不会在外部压力下推进”表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②表达错误, ③材料没体现。

二、综合题 (共160分)

36. (36分) (1) 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 (2分) 降水丰富, 季节分配均匀, 气温年较差小。 (3分) 成因:西临大西洋, 终年盛行西风, (2分) 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 地处迎风坡, 多地形雨, 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分) 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 (2分) 降水相对较少, 集中在夏季, 气温年较差较大。 (3分) 成因: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 所临海域面积小, 海洋水汽较少。 (2分)

(2) 动力 (2分) 甲国降水丰沛, 河流流量大, 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2分) 国家大力开发水能, 发展水电, 电能充足且廉价。 (3分)

(3) 有利因素:河流下游、海湾沿岸地区地势平坦, (3分) 主要聚落 (城市) 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 (3分) 海湾沿岸地区人口密集, 经济活动频繁。 (3分) 不利因素:铁路、公路线跨众多河流, 需要修建大量桥梁。 (3分)

【解析】第 (1) 问, 甲地位于沿海岸, 终年受西风影响, 处在迎风坡, 降水均匀, 温差小,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位于波的尼亚湾沿岸, 海域小, 山脉的走向和海岸平行, 且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降水少, 大陆性突出,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第 (2) 问, 炼铝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 而甲国终年降水多, 河流流量大, 可以开发水电站提供动力。第 (3) 问, 铁路和公路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来分析。

37. (32分) (1) 1950年, 美国借口朝鲜内战, 操纵联合国通过对朝鲜出兵的议案, 组织十五个国家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4分)

(2) 作用:在朝鲜战争中, 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工具, 未能起到维持世界和平的作用;但在海湾战争中, 联合国发挥了维和的作用。 (4分) 原因:联合国在成立初期, 受美国操纵;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 联合国开始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坛。 (4分)

(3) 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二战后, 美国推行全球战略, 企图独霸世界。朝鲜内战爆发后, 美国企图通过对朝鲜的战争, 把朝鲜作为反苏反华的基地。 (5分) 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侵朝后, 朝鲜政府要求中国出兵朝鲜。美国还轰炸中国, 反华反苏, 威胁到中国的安全。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干涉中国内政。为保家卫国, 中共中央决定出兵。 (5分) 美国政府的言论完全是美化战争, 为自己错误的战争辩护。 (2分)

(4) 朝鲜战争:以战壕为依托的阵地战;近距离的短兵相接;强调军队的数量优势, 体现传统常规战争的特点。 (4分) 海湾战争:以电子战、信息战为主;远距离精确打击;强调多军种协同作战, 体现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4分)

【解析】第 (1) 问, 联合国成立之初为美国所操纵, 在苏联缺席和大批亚非拉国家没有加入联合国及国民党当局占据联合国席位的情况下, 通过了一系列干涉朝鲜内政的决议, 组织十五个国家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开了以联合国的名义干涉他国内政的先例。第 (2) 问, 联合国成立之初为美国所操纵, 未能发挥其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但在海湾战争中, 联合国发挥了维和的作用。这是与第三世界以及爱好和平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第 (3) 问, 二战后, 美国推行全球战略, 企图独霸世界, 朝鲜战争的爆发, 为美国的这一行动提供了条件。第 (4) 问, 朝鲜战争属于传统常规战争, 主要从地形、双方距离、军队数量等方面来考虑;而海湾战争是现代高科技战争, 主要从电子信息、远距离作战、多兵种合作等方面考虑。

38. (32分) (1) 从外需向内需转变: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居民收入;②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③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 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

从高碳向低碳转变:①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企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大科技投入, 进行科技创新,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③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 倡导绿色消费,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从强国向富民转变: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提高居民收入提供制度保证;②调整分配政策, 协调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增加居民收入;③在再分配领域, 要通过税收政策和分配政策的调整,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三大转型中任意选择一个, 12分, 其他答案要点可酌情给分)

(2) 中国共产党: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坚持民主执政;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因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分)

人民代表大会: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维护人民的利益;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决定权、监督权等国家权力, 保证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4分)

人民政协:①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4分)

(3)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4分) ②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 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弘扬主旋律,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分)

【解析】第 (1) 问, 带有开放性的特点, 可以选择性的回答。从外需向内需转变, 主要从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统筹城乡, 缩小收入差距;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方面回答。从高碳向低碳转变, 主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绿色消费观等方面回答。从强国向富民转变, 主要从分配制度等方面来考虑。第 (2) 问, 主要从其职能方面来阐述。第 (3) 问, 从文化多样性相关知识分析即可。

39. (60分) (1) 河流 (流水) 堆积 (沉积) (2分) 环境优美 (2分) 近文化区 (2分) 交通便利 (2分)

(2) D (2分)

(3) ①完善基础设施 (或改善了交通条件) ;②扩大绿地面积, 改善人居环境;③改造旧城区, 促进城市合理规划;④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⑤促进旅游业、商贸的发展;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收益。 (每个要点2分, 答对其中五点得满分10分, 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 特点:中国对外贸易范围遍及各大洲 (扩展到美洲) ;广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澳门成为 (中国广州) 对外贸易的中转港;出口商品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以白银和当地土特产为主 (或:白银大量输入) 。 (12分,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5) 原因:15—16世纪的航海活动使分散隔离的世界逐渐联系为一体;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清政府在实行“海禁”的同时, 唯独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 (8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6) ①广州市民和社会各界对亚运工程的批评和建议, 体现了公民依法有序、主动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保证了政府的亚运工作能够反映民意, 集中民智, 也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提升。 (5分) ②广州市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履行好管理和服务职能, 以及自觉接受市民监督的勇气, 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 造福人民。 (5分)

(7)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体育、文化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广州亚运会传播中华文化和亚洲各国文化, 提高了广州市民的文明素质。 (3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广州亚运会促进了中华文化和亚洲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播, 对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分) ③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广州亚运会促进了中华文化和亚洲各国优秀文化的交流、传播, 开阔了市民的视野, 有助于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 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4分)

【解析】第 (1) 问,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 海心沙和二沙岛都处在与两岸不相连接的淤积地, 其形成作用为流水的沉积或堆积作用。二沙岛处在河流中间, 四周环水, 交通便利, 靠近城市, 生态良好, 风景优美。第 (2) 问, 商务区主要是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应从一天的商业活动来分析人数变化。第 (3) 问, 可从材料中直接分点概括。第 (4) 问, 依据表来概括, 主要从贸易的范围、出口商品、广州和澳门的地位等方面来考虑。第 (5) 问, 主要从贸易的背景 (新航路开辟) 、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后期“海禁”的同时, 唯独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等方面来考虑。第 (6) 问,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对亚运工程的批评和建议, 体现公民依法有序、主动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二是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第 (7) 问, 主要从文化对人的影响、国家的影响等方面阐述。

上一篇:标点符号易错点练习下一篇:作文 心跳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