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吃食教学课件

2024-07-26

小鸡吃食教学课件(精选13篇)

篇1:小鸡吃食教学课件

小鸡吃食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他们最熟悉的生日宴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以达到边学边玩的目的。这样,不仅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且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这节课从整体来看,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对知识的掌握还不错,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说出10的分解和组成,并能正确算出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只有少数学生能说出10 的分解和10 的组成,但不用10的分成与组合来计算有关得数是10 的加法,而是仍然用数手指的方法计算。课后还需对这些学生进行训练。

篇2:小鸡吃食教学课件

饭庄部小学 宫丽

《小鸡吃食》一课是有关10的加减法,这个内容是后续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节课主要通过孩子们动手活动,探索出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很快计算出正确得数。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课堂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也让我深深明白:游戏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及学习生活中数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有成功,也有不足,反思整节课,不足之处体现在:

教学时,我根据教材,采用与主题图一致的课件来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个别学生能举手说出自己从中得到的数学信息,而很多学生不举手,是看不懂吗?还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呢?我先请没有举手的小朋友试着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被叫到的学生站着回答不出来,接着我换种通俗的方式又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了?”这下他开口说了,有小鸡,我接着追问:“你看到有几只呢?”“有9只,那边还有1只。”此时,我顿然醒悟,赶紧给学生们解释“数学信息”是以后数学课中会常相伴的话语,“数学信息”就是从题目的文字或图中告诉我们的数据及其中的一些相互关系。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是从零开始的,问问题也应根据他们已有的实际经验和基础出发,同样的问题,通俗、生活化的问法,他就能理解。而对于一些新鲜的词语或事物还需一个接受、消化的过程。

篇3:小鸡吃食

它们不仅叫人怜爱,吃食的样子更是历历在目。

一天上午,阳光明媚,我把小鸡们带出去晒太阳。我给它们拿来了泡好的小米,结果小鸡只吃了两口就去土里啄来啄去了,好像在寻找更好吃的东西。小鸡们东啄啄西啄啄,虽然没有收获,但也津津有味。果然,没多久,一只小鸡叼出了一条蚯蚓,另一只小鸡看见慌忙过去抢,被追的小鸡小黄说时迟那时快轻轻一闪,给那只小馋嘴扑了个空。小馋嘴不甘心,跳起来就追,小黄也不甘示弱,连忙向别处跑去,这下所有小鸡都看到了小黄叼的这条蚯蚓,争先恐后地追了过去,小黄吓坏了,东躲西藏,一会就不见了。另一只小鸡终于找到小黄,猛地扑了过去,眼疾手快地叼住了蚯蚓的头,使劲一拉,蚯蚓一下子断了。这两只小鸡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这只可怜的蚯蚓。

篇4:小鸡吃食教学课件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的:

1.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 的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2.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耐 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得数是10 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整理出10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今天这些小鸡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景图)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谁能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课 1.10的加减法。

师:这些小鸡跑到盘子那开始吃食了,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又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幅图)师:说说你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这么多呢,大家帮着解决一下吧,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10的组成。

学生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10个珠子,然后分成两部分,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页的表格里。

3、巩固练习

课本44页的“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作业设计:

连一连,合成10 ② ⑦ ⑤ ① ⑨ ⑥ ④ ⑤ ⑧ ③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3至44页 教材分析:

《小鸡吃食》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

(一)中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开始,而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小鸡吃食》一课是有关10的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借助“小鸡吃食”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整理出有关 10的加减法算式。这样既调动了多种感官的的协调发展,又使学生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而且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比较活跃。学生们在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已接触过10的加减法计算的知识,因而学习本课的内容,不会很吃力。经过开学以来的常规训练,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一理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培养了能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探索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

2、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倾听与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掌握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表格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瞧,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小鸡们在绿绿的草地上玩得可真开心啊!玩着玩着就到中午了,小鸡们感觉肚子好饿呀,于是它们决定回家去吃饭。同学们,走,我们也跟着去看看小鸡们吃午饭的情景吧。

2、板书课题——小鸡吃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创设故事情境,通过画面、语言铺陈渲染,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图,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图中的信息学生定会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鸡?”这样的问题,教师相继板书。师:能用算式表示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9+1=10 1+9=10 师:真了不起,不仅能说清图中的信息、提问题,还能列式计算,老师奖励你一个可爱的鸡宝宝。

2、说一说,摆一摆。

师:鸡妈妈想鸡宝宝们玩了一上午一定很累,为了给孩子们补充营养,鸡妈妈将粉色盘子里的食物加了蜜糖,有8只小鸡闻到蜜糖味跑到粉色盘子这边香喷喷地吃起来,可是有2只小鸡不喜欢吃蜜糖,就到另一个盘子边去吃,看看你又有什么问题?我们该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小朋友们用学具代替小鸡来摆一摆,并把你摆的过程和同桌交流,比比谁摆得快,说得棒?(学生动手操作,并和同桌交流)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并整理板书如下: 8+2=10 2+8=10 10-2=8 10-8=2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种算式。

3、师:看这组算式(第①组)有哪些数字?(1、9、10)也就是1和9合起来凑成10。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得出(2、8、10)2和8合起来凑成10。

4、拨一拨,填一填。

学生先利用计数器自主拨珠,之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设计 “摆一摆”、“拨一拨”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由表达见解的宽松氛围,孩子们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听一听、填一填等活动,亲历10的加、减法算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儿歌激趣,升华情感

1、学儿歌

师:合起来是十的数有这么多,咱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老师这里有一首《凑十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好伙伴,四**六一起走,五五伸出一双手。

2、手指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大家。现在我们来玩手指游戏。师:我出9 生:我出1 师:9+1=10 生:1+9=10 师:10-9=1 生:10-1=9(同桌之间练习)

四、愉快活动,巩固新知

1、小鸡们吃完午饭后,到葫芦架下面去乘凉了。课件出示练一练1,学生看图列式,说清算理。

2、机灵狗爬楼梯

师:小鸡们的嬉笑声,吸引了机灵狗,我们瞧瞧机灵狗在做什么,原来呀机灵狗正准备上台阶去午餐呢,总共有10级台阶,它爬到了第1级上,还有几级呢?你会算吗?生说:10-1=9(一组喊加油,一组说算式)。

师:机灵狗爬上第2、3、4……级呢?引导学生相继说出算式。

3、播放歌曲《小猫钓鱼》

师:机灵狗吃完午餐后加入到了小鸡们的行列,这不小猫咪咪也来凑热闹了,课件播放歌曲《小猫钓鱼》,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做事一定要专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

出示习题:请你来算算小猫钓了几条鱼。(学生试着说一说,并独立列式解答。)找学生说计算方法和结果,教师课件演示。

4、猜猜淘气家的电话号码

师:玩累了,小动物们想去淘气家做客,但却不知道淘气是否在家,还是打个电话问问吧,可是他们谁也猜不出淘气家的电话号码,我们快帮帮它们吧。课件出示七道计算题,得数连起来就是淘气家的电话号码。

5、拓展题

师:淘气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1+2+3+4+5+6+7+8+9=(设计意图: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将练习巧妙地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辨,不仅实现巩固10的加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兴趣。)

五、总结与评价

篇5:小鸡吃食反思

《小鸡吃食》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开始,而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小鸡吃食》一课是有关10的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借助“小鸡吃食”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拨一拨、算一算整理出有关 10的加减法算式。这样既调动了多种感官的的协调发展,又使学生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1.创设故事情境,通过画面、语言铺陈渲染,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2.通过做游戏—手指操,让学生学会10的组成。3.让学生猜电话号码,提高了计算的积极性。不足之处在于:1.教学过程不够生动有趣,学生没有全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2.亲和力还是不够,不能完全融入到学生中去。3.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在拨一拨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合作,没有动起来。4.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做的不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如2和8合在一起“变成了”10,在这里用“变成了”不够准确。在手指操中,用“弯一下”不准确,最好用“弯一根”或者“弯一个”较好。

篇6:小鸡吃食作文

很快,蚯蚓被吃得差不多了。这时,有两只小鸡同时吃到一条蚯蚓,一只咬着蚯蚓的头,一只咬着蚯蚓的尾,它们一扯,蚯蚓就一分为二了。奶奶又挖了一些蚯蚓,小鸡们看见了,更加高兴极了,围了过去,围成了一个圆形的阵型,尾巴向上翘,嘴巴不停地啄着。吃完蚯蚓后。就跑到奶奶家门前的沙堆里去了,我很好奇,他们干什么呢?啊,有几只在啄沙子吃。

鸡怎么吃沙子呢?是不是没吃饱呀?所以才吃沙子呢?我赶忙跑去问奶奶:“奶奶,鸡为什么吃沙子呢?”奶奶说:“因为沙子可以帮助消化。沙子吃到鸡肚子里后,可以把食物磨碎,磨碎的东西更容易消化吸收。”

篇7:小鸡吃食评课稿

主评人:张建飞

今天听了张晓婷老师的课,下面是我听课后的一些感受:

一、准备充分,条理清晰

能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通过情境图的导入,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突出了教学的难点。创设儿童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意图,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整节课教态大方,表情丰富,语言亲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三、课堂调控能力强

对一年级的课堂能控制的井然有序,并且能够灵活的调整教学过程,做到从容、淡定。

四、注重生动评价,强化有效引领

篇8:小鸡吃食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小鸡吃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前面1-9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同时10的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实现学生由看图数数计算到想数的组成计算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迁移的应用。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掌握,我希望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3个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自主学习和尝试法为辅、讲练结合的优化组合。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学流程

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数字卡片。对已有知识10的组成进行复习和巩固。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今天这些小鸡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景图)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谁能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课

1.10的加减法。

师:这些小鸡跑到盘子那开始吃食了,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师:说说你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这么多呢,大家帮着解决一下吧,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交流)

十的组成。

小组讨论十的分法。看看有哪些分法?可以分成几部分?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灵活多样。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时我采取了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常短,为此课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即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本环节原本是作为收尾活动。研讨中得力与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做课中活动更为适合,也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第四环节:总结全课、学生针对本节课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教学中我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情境。虽然我们提倡慎用情境,但慎用不等于禁用,慎用更说明我们对教学情境的高要求、和知识的高契合、实际应用的高效率。再设计的主线是“新课教学——反馈练习——深入巩固——总结全课。知识脉络清晰,环节流畅,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我的说课完毕。

篇9:中班艺术《小鸡吃食》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掌握用种子或其他物品粘贴画的技能。

2、进一步巩固幼儿对黄豆和小鸡的认识。

3、体验操作活动带来的愉悦心情并尝试发挥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黄豆、葵花籽。

2、胶水或胶棒。

3、画好小鸡的基本形状的纸、油画棒若干。

4、事先做好的作品一幅

5、小鸡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小鸡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作品,让幼儿观察它是什么,是怎么做的,引入种子贴画的主题。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用种子粘贴小鸡。

2、教师拿出一张画好小鸡基本形状的.纸。

3、在圆圈内涂上胶水。

4、用黄豆给小鸡做头,用黑色葵花籽给它做眼睛,用花葵花籽给它做小嘴。

5、用黄豆给小鸡做肚子,并用油画棒给小鸡画脚。

6、穿着黄衣服和黑鞋子的小鸡就做成了。

7、教师在小鸡的嘴旁蘸上大米:“给小鸡喂食吧”。

8、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幼儿自己制作小鸡吃食。(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欣赏,看谁做得好。

四、活动延伸与拓展

1、教师建议幼儿将作品带回家给父母欣赏。

篇10:小鸡吃食的说课稿

屈原小学 傅梦丽

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0—9这10 个数字,并能熟练地计算9以内加减的基础上教学的。10的加减法在计算学习中非常重要,是后续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知识基础。

说教学目标

1、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特点呈直观形象。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通过出示课件,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列出有关10的加减法的所有的算式。

3、利用摆学具、手、画数学符号,探索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由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

4、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10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模型探讨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提供的教学情境,列出有关10的加减法所有的算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10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说教法

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具体形象的,因此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教具的使用;教师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起主导作用,当学生思维出现困难时,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采用谈话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说学法

学生通过摆学具、借助手、画数学符号理解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横式计数器珠子的变化情况,丰富对10的认识和理解。说教学程序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学习新知。所以教学的第一步:出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小鸡吃食的课件,启发学生应用加法意义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然后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有关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通过摆学具、利用手、画数学符号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中,思维水平由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第二步:通过谈话法,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情景中,猜测想象小鸡在吃食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现象,鼓励学生说出有关10的加减法所有的算式。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把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有序排列。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通过这两步的学习,学生对10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拨珠子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和理解10 的意义,并在记录分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优越性。第四步,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10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

说教学效果

篇11:《动物怎样吃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一些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以及与吃食物的方式相适应的牙齿、口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整理图片和资料的能力。通过观察活动、搜集资料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者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一些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以及与吃东西适应的牙齿、口器等构造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牙齿形态不同,动物所吃的食物也就不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打开电脑,请同学们看看电脑中有哪些动物?(马、蜗牛、兔子、鹦鹉、瓢虫等)学生观察、汇报。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什么是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汇报了这些动物所吃食物的种类。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看看是否和你们所说的一样。

蜗牛、鹦鹉、马、兔子以植物为食。瓢虫、避役、鱼鹰以其他动物为食。狗熊、乌鸦、猪有时吃植物,有时也吃动物。根据刚才的资料,你有什么发现?

2、认识几种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

蟋蟀、蚂蚁和蝗虫各是怎样吃食物的?蚊子和蝉各是怎样吃食物的?松鼠和猴子各是怎样吃食物的?

请各小组的同学们讨论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注意一定要说出“怎样吃”。小组活动。个别汇报、表演动物怎样吃食物。教师介绍一些动物怎样吃食物。

3、根据牙齿的形态判断,哪种适合吃植物?哪种适合吃动物? 电脑课件:动物牙齿模型图。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两种动物牙齿模型图,判断一下哪种牙齿适合吃植物?哪种牙齿适合吃动物?并说明原因。学生:观察、汇报。

4、阅读:蛇为什么能吞下比自己头还大的食物? 阅读书上的资料。

三、表达交流,形成结论: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组间讨论。

篇12:乌龟吃食作文

但是,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发现乌龟池里面的小鱼全都不见了,连一点屑子都没有发现,我和妈妈一致同意两个观点,那就是被乌龟吃掉了,或者是清洗乌龟池的时候掉到下水道里去了。

我们就开始做一个实验,我先拿出几条放在冰箱里的小鱼放到乌龟池里,看看乌龟有没有开始吃食,只见他们慢慢地靠近这些鱼,等离鱼差不多一分米的时候,就猛地扑过去,用前爪按住鱼,疯狂地撕咬着鱼,就这样,他们狼吞虎咽地把这些鱼吃光了,它们吃完鱼之后,开始悠然自得地爬来爬去。

我又在乌龟池里面放了几天活鱼,但还是被乌龟逮到了,我把乌龟赶走,它们非常不情愿地离开了刚到嘴边的食物,我让妈妈清洗一下乌龟池,但那些鱼不但没有掉进下水道,还在池子里面跳来跳去呢!

篇13:乌龟吃食作文

每过两到三天,我就要给它喂食。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要是把食物放进去,旁边要是有人,它就不吃;如果旁边没有人,它就快速地把美味的食物吃光,一般它若还想吃,它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食物,每次我看着它那天真的眼光,我就知道了它还想吃食物,然后我就再喂它,直到它不看着食物的时候,我就知道它吃饱了,所以我也就不再喂它了。喂了它很长时间以后,我感到有些失望了,因为花了钱买乌龟食,也花了很多时间喂它,它却一点儿也没长,真是气死我了。

后来,我搜集了一些关于乌龟的资料,我的结论是:乌龟寿命长,所以生长就非常缓慢。

上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一篇:探究土壤污染与我国农业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