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信息化建设规划

2024-07-10

工厂信息化建设规划(共8篇)

篇1:工厂信息化建设规划

九江石化信息化建设暨智能工厂试点启动5月28日,九江石化信息化建设暨中国石化智能工厂试点(九江)项目可研工作启动。项目将建设三大平台、十二大系统共48个子系统,体现“实时化、自动化、模型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特征,实现计划调度、装置操作、安全环保、能源管理、IT管控五个方面的智能化,计划2015年基本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总部信息系统管理部副主任齐学忠、处长宫向阳,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潘欣荣、副总裁马长东、蒋白桦,九江石化领导覃伟中、徐盛龙、谢道雄、蔡智、马新华出席了启动会。齐学忠在讲话中对九江石化把信息化建设与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这将成为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的样板,为中国石化建设智能石化发挥积极作用。

九江石化信息化规划暨中国石化智能工厂试点方案编制工作于2011年3月正式启动,2012年2月8日获得总部评审会通过,并建议作为中国石化“智能工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暨试点方案本着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的原则,以中国石化“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为指导,以打造世界一流信息化能力为目标,以支撑九江石化特色管理模式需要为主线。

规划暨试点方案主要包括建设三大平台(经营管理、生产营运、基础设施与运维)、十二大系统共48个子系统,覆盖了九江石化生产经营、发展建设、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三大领域业务,有五大特点:一是将中国石化“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与九江石化的业务需求相结合;二是体现“实时化、自动化、模型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特征;三是实现计划调度、装置操作、安全环保、能源管理、IT管控五个方面的智能化;四是注重核心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五是积极采用物联网、知识管理、移动平台、云计算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充分体现了智能工厂的建设目标。

2012年2月23日,九江石化启动了塑造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九江石化特色管理模式工作,全面开启了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新航程。项目可研工作的启动,是塑造九江石化特色管理模式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启动会后,12个专题项目组即开展调研对接工作,编写项目详细计划,确定建设范围,拟于6月份完成对接、详细调研工作,9月份完成首批项目方案及上报工作。(曾天舒)

九江石化做好内控信息系统上线工作

为贯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内控工作要求,做好内控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工作,5月25日,九江石化召开2012年内控工作会,进一步明确内控责任分工,对近期内控重点工作进行部署。17个内控责任流程单位近30人参会。该公司强调,一要做好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宣贯培训的策划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把内控系统上线作为近期内控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为顺利实施系统上线奠定基础。二要明确内控责任。各单位的一把手是内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责任单位内部要明确具体分工,指定专人负责流程的日常管理和季度测试工作。三要结合机构调整做好内控系统的数据更新工作。四要完善风险清单,修订内控实施细则。五要提高相关人员上线操作的能力。参加培训的人员不仅自己要学会应用,还要担负起二次培训的职责,要承担本单位内控系统应用指导和运行维护的任务。六要筹划二季度穿行测试工作。二季度测试采取先线下再线上进行的方式,企管部要对重点流程进行跟踪,确保测试的质量。七要将内控系统上线工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会后,企管部组织各单位日常工作责任人和联系人进行了内控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培训,由企管部、信息中心、财务部参加过总部内控上线培训人员授课,分别讲授了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背景、功能;系统管理和权限管理;内控实施细则编辑;企业自查等课程。为让学员们尽快掌握系统功能和熟悉系统操作,培训采取了“边授课边操作”的形式。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将尽快获取各自账号,熟悉系统运用,为下一步在线上修订实施细则和季度测试打下基础。(徐筱安)

中国石化炼化企业信息化工作专题座谈会召开

5月31日至6月1日,中国石化炼化企业信息化工作专题座谈会在宁波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1年度炼化企业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对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明确了炼化企业下一步信息化重点工作任务。会议强调,要从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高度出发,加深对信息化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各企业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共享经验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炼化企业智能工厂试点建设;抓好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工作,扎实抓好ERP深化应用登高计划的实施工作;大力推进制度、流程、标准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建设,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会上,燕山石化、镇海炼化、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等11家企业分别介绍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经验做法。会议还邀请IT厂商就智能工厂建设、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等专题进行交流和探讨。(艾信)

篇2:工厂信息化建设规划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你们好!

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次述职的机会,我叫xxx,09年8月进入xxx信息部,经过3个月的培训学习,11月份到,负责公司信息化实施工作。

我的报告分为两部分:

一、2009年工作总结

1.在总部的学习:8月份进入信息部后,由于7月份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已经完毕,所以领导让我们直接下车间,边学习,边实施。我先是被派往xxx学习了两周时间,在此期间,一边熟悉车间工艺流程,一边对各个工序进行数据在线采集培训。9月份被派往物流公司学习,学习物流公司及各工厂之间的出入库、销售流程,9月下旬去xxx学习原辅料接收及低温知识。

2.在异地公司的锻炼:经过3个月的实践学习,我被派到xxx实施数据化信息采集。来到之后,对xxx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先去原料库、成品库进行调研,和库管员进行交流,了解出入库流程以及工作习惯,然后确定设备安装的位置,安装实施并对9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现在已正式使用。

在11月底对车间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排查,并和车间领导协商之后,确定了设备安装的位置。接着对车间进行布线,共布设网线26条,设置11个数据采集点。在布线的同时,制定数据采集的工艺

流程。电脑回来之后,根据布线位置,安装电脑26台。在对电脑调试的过程中,发现网络传输速度较慢,特增设一条光纤,确保数据库与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稳定快捷。调试完毕后对三个班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现已培训完毕,进入试运行阶段。经过数据采集的安装,实现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数据的实施监控,首先是对原料利用率的监控,使车间的成本能真实的体现出来;其次是对腌制班的工艺有了更高的要求,每种原辅料的投入都精确在工艺范围之内,控制肉馅的搅拌时间和出锅温度,给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2010年工作思路

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知识准确地应用于实践,作用于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安排了以下计划:

1.继续钻研信息化知识:把信息化的数据流程熟记在心,帮助公

司更好的掌握新的数据动向,更有效的指导生产,并时常在生产中总结经验教训,将信息化流程运行的更加顺畅。

2.做好深层次的培训工作:将信息化给生产带来的便利,给车间

职工详细讲解,使大家认识到自动化的良好效果,并使他们积极主动的配合信息化工作。

3.制定与xxx实情相匹配的信息化程序:根据车间的流程,比较

与总部流程的具体区别,同时也根据本工厂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什么样的程序、怎样操作才能更加的适应本厂的生产,而且我会时时总结,及时向总部汇报,更改程序,使我公司的信息化向更新的方向发展,早日实现数据化采集与ERP系统的对接。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那就是要加紧学习,更好的充实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我也会向其它同事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经验,共同进步。争取更好的工作成绩,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我的述职完毕,谢谢大家!

篇3:自动化与信息化工厂建设

1. 工厂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定义

工厂自动化,也称“车间自动化”,指自动完成产品制造的全部或部分加工过程的技术。工厂自动化就是以生产中各种参数为控制目的,实现各种过程控制,在整个生产中尽量减少人力操作,而能充分利用人力以外的能源与各种资讯来进行生产工作。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需要,自动化技术才冲破了束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自动化技术也促进了工业的进步,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工厂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工厂自动化与信息化发展简介

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分散式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进行单参数自动调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50年代,开始把检测与控制仪表集中在中央控制室,实行车间集中控制,一些工厂企业初步实现了检测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60年代,开始采用单元组合仪表,大大提高了工厂自动化程度。70~9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智能化自动化仪表的开发,实现了对整个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使生产过程自动化进入了新的高水平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无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IT技术、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工厂自动化在经历了单机自动化、车间自动化、全厂集中控制等几个重要阶段之后,正向工厂综合自动化发展,即把过程控制、监督控制、产品设计、质量监测、工厂管理等方面融为一体。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在我国,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进行了定义。

企业信息化的结构自上而下可以分三层:企业管理层、制造管理层和过程控制层。与它们相对应的功能:一是对企业价值链以及运作各业务流程的分析,特别是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分析,各类管理信息的整合,包括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相关信息在内,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力。二是企业对外经营信息的管理如产品推销、市场行情反馈等。三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支撑环境,企业管理对象或企业运作过程的信息控制,如企业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等,对系统的完善、升级、集成和整合提出了需求。以上三个层次所产生的作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需要对这些不同作用的分层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二、当前在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方面采用的技术

1. 企业管理决策系统(ERP)

从1990开始,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目前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目前,在各企业实施ERP过程中,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尤为重要,数据准备和维护贯穿了ERP项目实施的全过程。ERP在实施中需要从上游研发部门获得足够的电子图纸、各种明细表,还要及时从生产一线得到有关设备、工装、原材料的变更信息。以上这些描述制造对象和制造过程的各种形式的文档就是我们所说的制造数据。这是ERP数据准备的第一步——数据收集和编码的过程。在输入ERP数据时,需要录入产品结构、产品材料定额、外购件乃至工序内容。

ERP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实际上ERP系统就是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获取最高利润的行为。

2. 过程控制(PCS)

根据控管一体化的策略,过程管理能力的过程控制概念,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设备管理。过程控制是开放式结构,是基于FF现场总线的工厂网络,“Web”概念就是连接了设备系统和软件的网络。凡是FF现场总线产品的供应商的设备、系统和软件均可纳入过程控制概念结构里。这样给最终用户带来了设备兼容的好处。

工厂管控网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即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和业务管理与执行。过程控制结构,如图1所示。

过程控制系统不仅能有效和可靠地完成各种控制任务,覆盖常规DCS/PLC的所有功能以外,还能实现“任意地点的控制”,即用户能够把控制功能下装到现场设备或系统中执行。任意地点的控制是工厂网络结构与FF现场总线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于一些基本的控制回路来说,把控制功能下装到现场变送器或阀门中执行,既能加快回路信号响应,改善调节品质,又能减轻控制系统负担,使其完成较复杂的优化控制等任务,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分散度,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3.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Fieldbu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按照传输数据的大小可分为3类:传感器总线(sensorbus),属于位传输;设备总线(devicebus),属于字节传输;现场总线,属于数据流传输。

目前国际上有40多种现场总线,但没有任何一种现场总线能覆盖所有的应用面,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领域应用不同的现场总线技术,在系统的不同部分选取不同的现场总线产品:在过程控制领域应该以FF和Profibus为主;在数据的远传和监控(SCADA)领域以CAN、Profibus为主;在楼宇自控领域以Lonworks和CAN总线为主。

4. 智能化仪器仪表

包括智能压力、温度、流量等多参数变送器、智能分析仪,以及具有预测性维护和诊断能力的阀门等。工业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不仅是计算机的重要门类,而且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优质、高产、低耗,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发展工控机对实现工业现代化、促进产业信息化和振兴经济有重要意义。

三、工厂自动化系统与工厂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1. 工厂自动化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工厂自动化系统通常分为5级:企业管理级、生产管理级、过程控制级、设备控制级和检测驱动级。前两个管理级涉及的高新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过程控制级涉及的高新技术主要是智能控制技术和工程方法;设备控制级和检测驱动级涉及的高新技术主要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交流数字变频调速技术。工厂自动化系统5级结构,如图2。

也可将上述5级分层归纳为: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ERP)、生产执行系统层(MES)、过程控制系统层(PCS)三层结构和计算机支撑系统(企业网络、数据库),并实现系统集成,从而实现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ERP)、生产执行系统层(MES)必须建立在设备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基础上。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和过程控制系统层结构,如图3。

在以ERP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按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和应用操作层。它对内与生产车间的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系统相连,在线采集数据:对外通过因特网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网络、营销网络和电子商务,形成广义的综合信息系统。由于流程管理思想的应用,使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对管理系统而言,原始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础性因素,也是发挥其潜在价值和倍增效用的关键所在。

2. 工厂自动化与信息化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整体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将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以提高总体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经济产业中,能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敏捷化的方向发展。可见,企业自动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信息化需要与自动化融合,在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做到既使信息化带动自动化,又使自动化促进信息化,从而使两者都能顺利、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共同促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发展信息化的正确途径。

总之,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工厂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工厂自动化基础建设投入,保证工厂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等优势,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造升级。重视工厂自动化系统同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注重运用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 I MS)思想,以信息集成和协同运行为目标,做好统一规划和设计,为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提供支撑,实现工厂自动化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协调发展。

摘要:工厂自动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自动化的集成,工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信息化。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又可以推动工厂自动化的提升。工厂自动化必须与信息化充分融合,才能显示其无形、长远的效益。

篇4:工厂信息化建设规划

面对这种行业发展的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必然,西安理工大学印包与数媒学院和包装印刷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陕西北人,在包装印刷核心装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实现途径和技术探索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印包学院充分发挥了其所属的陕西省印刷包装重点实验室在信号与信息学科和轻工技术学科上的理论积累和技术探索上的优势,而陕西北人则是从产业引领、服务需求、工程装备、管控协同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双方进行了包括印刷机生产管理系统、印刷机智能数据系统、智能工厂系统、北人云服务等多个装备信息和智能化模块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针对包装印刷装备智能信息化服务需求的基础性技术和应用系统,为实现陕西北人从装备制造型向服务型的总体战略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为包装印刷重大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探索和应用,目前,北人装备智能化服务的技术体系包括3个层面的解决方案。

1.机器智能化方案

本方案如图1所示,其服务对象是陕西北人的各类凹印、柔印、复合和涂布设备的先进机型。方案的核心是设备内置的机载智能数据系统。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生产现场网络和云服务网络接口;嵌入式设备生产现场管理(包括工单、配方、机台、数据统计等)功能和工位视频等。能够方便地形成生产现场网络下的完善的单机管理和信息服务功能,同时实现了基于App的外网环境下的远程管理及监控功能。

2.智能工厂方案

智能工厂的组成和框架如图2所示,系统以车间工业以太网为骨架,形成以MES、WMS为核心的智能工厂平台,实现了WMS自动仓库、MES控制中心和机台终端三位一体下的信息流(包括工单流、配方流、物料流)和物资流(包括叫料、自动运输、取料、退料)的整个生产流程上的自动控制。提供了生产流程的透明和远程监控,实现了基于工单和物料单驱动下的流程控制算法。

3.设备云服务方案

北人云服务框架原理如图3所示,其中企业生产云提供企业MES、WMS等软件的云端化的服务模式。设备服务云是北人所有的,能够为北人设备客户提供一系列确保设备的可用性、提高设备的总体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的增值服务,其中包括基于设备运行数据分析的设备及其子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价、故障分析和监控的系统;还包括基于专业实验室的设备生产配方实验和配方数据库支持平台;同时云服务能够提供全面的从设备安装、操作、维修手册到故障分析自助信息等信息,并实现设备端与北人服务端的远程交互通道。

总之,作为陕西北人的信息化服务转型和实现工业4.0产业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关键的技术进步,为进一步地深入应用和技术开发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同时,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体现了企业的制造和服务优势与学校的知识和研究的潜力相结合,能够将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取长补短,取得很好的效果,也是实现新技术进步的有效模式和高校提高自身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篇5:关于SMT工厂职位招聘信息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男

【学历要求】: 本科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工程经理/主管

【工作经验】: 五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自动化、机械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至少6年以上大型电子制造企业SMT工艺从业经验,其中至少2年SMT工艺团队管理经验;

 有丰富的SMT工艺知识积累和沉淀,为曾服务过的企业在SMT工艺技术改善、项目管理和典型工艺研究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 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英语应用能力。

二、SMT计划专员 【工作地点】: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不限

【学历要求】: 大专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计划员/调度员

【工作经验】: 二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大专或以上学历、英语四级以上 ;

 对手机产品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对供应链领域计划运作相关环节熟悉掌握;熟悉生产计划、订单管理、数据统计与处理、熟练掌握MRP原理;为支撑PCBA交付的柔性响应能力,对物料供需平衡、控制库存具有很好的前瞻性、敏感性和规划能力;

 执行力强、优秀的协调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 有大型电子制造企业计划工作经验者优先。

三、SMT线长

【工作地点】: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不限

【学历要求】: 高中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生产主管/生管员/督导

【工作经验】: 二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

 熟悉SMT工艺、SMT设备的操作及维护、手机网络测试技术、SMT电子元器件; 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培育下属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四、SMT程序技术员

【工作地点】: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不限

【学历要求】: 高中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SMT技术员

【工作经验】: 二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机电或电子类专业,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

 掌握电子线路分析、机械结构识图、气动元件及气路分析;

 编辑并调试试产程序,跟进试产,协助工程师分析试产过程中的问题代理,并填写试产分析报告;

 及时准备好上线程式,优化到最佳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 及时更改ECO和EN,作好相关记录,保证程式的准确性。

五、SMT生产管理专员

【工作地点】: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男

【学历要求】: 大专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生产主管/生管员/督导

【工作经验】: 三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大专及以上学历,2年以上生产管理工作经验,具有SMT生产管理经验者优先;

 熟悉生产管理、物料管理、SMT基本知识,具备品质控制、现场管理与改善、工艺管理、5S管理技能;

 良好的理解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执行能力。

六、SMT工艺工程师

【工作地点】: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男

【学历要求】: 大专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工艺工程师

【工作经验】: 三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通信/电子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的SMT工作经验和1年以上的SMT工艺工程师工作经验;

 熟悉电子电路和通信原理,熟悉手机工作原理及SMT工作原理;  要求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团队合作意识强。

七、SMT设备技术员

【工作地点】: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男

【学历要求】: 高中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SMT技术员

【工作经验】: 二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机电或电子类专业,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熟练使用计算机;  掌握电子线路分析、机械结构识图、气动元件及气路分析;  协助设备工程师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解决问题,使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并做好维修分析记录;

 定期对SMT设备进行保养,并做好相应保养记录;

 熟悉西门子、飞利浦设备者优先。

八、SMT设备工程师 【工作地点】: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男

【学历要求】: 大专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SMT工程师

【工作经验】: 三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机电或电子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3年以上工作经验;  掌握电子线路分析、机械结构识图、气动元件及气路分析;

 对所跟进线体生产品质进行监控,异常时做调机处理,降低不良率;  SMT设备现场进行管理优化;  技术员、操作员管理及优化;

 有西门子、飞利浦设备经验者优先。

九、SMT品质课长

【工作地点】: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不限

【学历要求】: 大专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品质工程师

【工作经验】: 二年以上

【年龄要求】: 不限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大专以上学历,5年以上SMT加工厂质量管理同等职位工作经验;  熟悉电子产品质量管理方法;

 熟悉SMT和生产工艺工程(包括工艺流程,原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具有很强的过程质量控制能力。

 熟悉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及ISO9000和IPC-A-610D质量管理体系;  工作积极主动,良好的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富有团队精神。 具有现代企业品质管理理念与知识,对制造企业组织整体运作娴熟,结合管理理论与实际状况、有效激励员工、发挥协作精神,使团队达到良好绩效。

 负责品质部的日常工作管理,对其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跟进,对其工作结果负责;

 公司品质标准的制定,以及品质标准的培训和判定;

 生产异常和来料异常的分析、处理、跟进,以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对结果的跟进;

 主导品质事故的处理,对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跟进,对结果进行通报;

 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对生产过程的质量信息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传递和应用、统计和分析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 负责与客户就品质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以及标准的确认;

 有担待,判断能力准,责任强。

十、SMT生产主管

【工作地点】: 深圳/深圳市

【月

薪】: 面议

【性别要求】: 不限

【学历要求】: 不限

【招聘方式】: 全职

【职位类别】: SMT工厂/工艺类/工程经理/主管

【工作经验】: 二年以上

【年龄要求】: 48岁以下

【发布日期】:

【截止时间】:

相关经验及技能要求:

 学历大专或以上!性别不限!

 有多年SMT实际生产和管理经验

 熟悉ISO9000质量体系;  熟悉Windows XP操作系统;  有较强的责任感,能吃苦。

十一、ICT工程师

待遇水平: 面议

学历要求: 中专 以上 工作经验要求:2年以上 性别要求: 不限

技术要求:

 担任ICT工程师2两年以上, 熟悉程序编制,测试针床制作,设备保养, 熟悉JET 300机台者优先。

十二、计划 待遇水平: 面议

学历要求: 高中 以上 工作经验要求:2年以上 性别要求: 女

具体要求:

有SMT生产管理经验2年以上,要求女性,高中文化以上。熟悉YAMAHA贴片机操作优先考虑。对人员管理有一定的方法,及时跟进出货进度。对物料管控有一定的经验,能吃苦耐劳,工作细心有责任,工资面谈。

十三、波峰焊工艺工程师 待遇水平: 面议

学历要求: 大专 以上 工作经验要求:2年以上 性别要求: 不限

岗位职责:

 负责产品波峰焊焊接质量的控制,确认产品的过炉效果,并调试设备、确定参数,以达产品品质要求;

 做好各项测试,炉温曲线,锡的特性等,分析过炉效果和特性,并指导作业员作业;

 能做各种PCB过炉试验,对其质量情况进行如实的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 熟悉DIP良率的改善,熟练波峰焊机台的调试,波峰焊设备安全管理。

 全面管理波峰焊及周边设备,预防及创新能力较强。

 产品可焊接性评估。

任职资格:

 大专以上学历,机械、电子或金属材料等专业,电子行业三年以上同等职位工作经验;

 对波峰炉焊接、设备、波峰工艺有深刻的理解并熟练DOE分析试验;

 熟练有铅及无铅制程,对产品的焊接品质控制及改善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篇6:压铸工厂规划概述

本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汽车第二大生产国,摩托车、五金产品第一大生产国,压铸工业是上述 三大产业不可缺少的支撑行业。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发展,对外加工连续增长,跨国公司在激烈 的国际竞争中竭力寻求低成本的生产企业,国际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使中国成为重要的世界铸造业加 工基地。目前,我国拥有压铸生产企业 12000 余家,压铸生产从业人员近百万。国内众多压铸工厂实力相差悬殊,规模小的仅有几台压铸机,年产量不足百吨;规模大的压铸工 厂拥有上百台压铸机,年产压铸件上十万吨。近年来,随着压铸工厂的快速增长和加工成本的增加,压铸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压铸行业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生产成本高,附加值低的压铸 厂生产经营困难;而那些实力雄厚,附加值高的压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随着规模不 断壮扩大,有的压铸企业还同时从事铸件的各种后续加工,直接生产成品零件;有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如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则成立专业压铸生产车间,实现压铸件的自我供应。我国压铸行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仍集中在广袤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等方面。随 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压铸行业对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引进先 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压铸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于优化压铸工艺过程,提高压铸车间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升生产高性能高精密铸件的能力,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厂房规划是压铸工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厂房规划目 的,是按照国家工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吸取国内外压铸行业的 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选择合适的厂房;确定适宜的生产 规模;设计各项工艺流程;选择合理的生产设备;配备必要的 劳动人员;科学地制定车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压铸厂房的厂址选择,需综合考察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交通运输以 及其它配套工业供应情况等因素。确保交通运输便利,原材料、水、电、气等动力资源丰富,同时配 套工业完善,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交通、能源和环保治理成本。压铸厂房的规模,需根据企 业自身的经济条件、目前的生产任务和今后的发展前景确定,必须既能满足企业目前的生产需求,又 为今后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对于大型压铸项目,可以分期分批投资建厂,以充分利用企业资金和 人力。压铸厂房的结构,应根据具体压铸项目而定。新建铝合金及镁合金压铸厂房,建议采用单层、多 跨、轻型钢结构厂房;而锌合金压铸厂房可采用多层、多跨砖混厂房。厂房的高度、跨度和柱距要根 据压铸机的大小和车间自动化水平的高低而定,要充分考虑车间的周边设备的安装和物流通道、采光 照明、通风排气、废水废气治理等因素。国内采用最多的压铸厂房跨度在 9m-24m,柱距 6m-8m。大跨 度、大柱距、高空间厂房固然有利于压铸设备的安装,但同时会使厂房的造价增高,在厂房建造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尽量降低厂房建设投资,提高厂房的利用率。压铸车间的工艺流程设计,是压铸厂房规划的主体部分。从产品设计到模具研发制造、从压铸件 生产到铸件的后续加工,压铸车间的工艺流程与车间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产品质量高低的要求有 很大关系。在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优化工艺流程。根据工厂类型和产品性质不同,压铸车间的生产设备配置亦有很大区别。一般压铸车间主要设备 有熔炼设备、压铸设备、清理抛光设备、加工设备、表面处理设备等。辅助设备有循环冷却水供应设

备如冷却水塔、冷水机,起重运输设备如行车、叉车、输送带,压缩空气供应设备,通风排气、烟尘 治理设备,检测化验设备等。根据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有的设备还配置有各种类型的周边设备,如压 铸机的周边设备有自动配汤机、自动给汤机、自动喷雾机、自动取件机等。

压铸车间的平面布置,需根据厂房的具体情况规划,遵循的原则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空间,发挥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物流和安全通道顺畅;工序合理衔接,避免重复交叉;符合节能、安全、环保要求。车间主要生产设备压铸机的布置通常有两种方式:

1、对于中小吨位的压铸机(800 吨以下),可 以横列布置在车间一侧或两侧,中间留货物通道。

2、对于大吨位的压铸机,可横列或竖列布置在车间 的中间,两侧留有通道,其中一条通道作为合金液的专用输送通道,另一条通道作为压铸件的输出通 道,合金液输送通道与产品输送通道分开,互不干涉。在布置压铸机时,要预留周边设备的安装位置,同时要考虑压铸机的维修方便以及模具装卸方面,当压铸机有抽哥林柱装置时,要保证哥林柱的抽出 空间。辅助生产设备如空压机、冷却水塔、脱模剂罐、燃油罐等,从散热、安全、环保、厂房利用等 方面考虑,一般安装在车间就近的室外。

篇7:工厂车间管理规划

一、建立团队:

1、确定团队目标:

2、团队宗旨:

3、推行团队精神、培养团队品质意识等等.........二、员工生产技能的培训:1)、车间管理制度:

2)、焊接技能及注意事宜:

3)、组装技能及注意事宜:

4)、包装技能及注意事宜:

5)、维修技能等等

三、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1)、生产工作的计划及安排:

2)、专业生产技术指导:

3)、生产品质的控制:

4)、生产效率的提升:

5)、生产车间物料的管理:

6)、安全生产事宜等等

四、推行车间5S:1)、生产看板:

2)、5S看板:

3)、企业宣传栏等等

五、生产作业人员配备:建立3条线

1)、焊接A1线15人(焊接8人其中1人维修简单不良品,测试3人、组装2人、杂工2人,每日11小时产量1500pcs)

2)、焊接A3线15人(焊接8人其中1人维修简单不良品,测试3人、组装2人、杂工2人,每日11小时产量1500pcs)

3)、包装15人(每日11小时产量3000pcs)

4)、维修员3人、5)、老化1人

6)、超声波2人

7)、看外观PQC 2人

直接作业员人数:53人直接生产员工

维修人员:3人

拉长1人、技术员1人、组长2人 物料员2人包括填写生产看板等工作(包装组长1人、A2组长1人 从拉线挑选培训可以适当工位补贴)

车间生产总人数:62人(正常标配月产量78000-85000pcs注:周一至周五11小时 周六

8小时)

篇8:工厂信息化建设规划

1炼化行业智能工厂的定位和方向

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商品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 国际市场动荡和市场竞争加剧。 大宗原料价格持续波动,炼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持续上升,绿色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在炼化行业面临巨大压力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升级发展契机。 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煤炭和煤能源化工规划、 智能制造等一系列惠及能源化工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 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高质量低成本的能源化工产品,国产能源化工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仍将存在。

炼化行业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设备装备的依赖程度很高,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针对国内炼化企业,智能仪表、集散控制系统DCS、先进控制、油品调合、流程模拟、计划、调度优化、MES、ERP等自动化和IT技术均有在炼化企业应用。 同时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炼化行业也在积极的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设备远程巡检、安全管理、企业IT治理等方面进行应用尝试。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国内炼化企业在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明显缺项并不多,特别是近几年的大规模信息化建设,部分先进信息系统的部署速度甚至超越了国外同行(例如优化排产)。 但是, 大家普遍感觉企业的智能化制造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升,基层用户应用系统所带来的效益红利不明显等问题时有反映。 究其原因,抛开人员素质,本文认为有六个方面的内容有待提升。 一是基础仪表自动化方面还有欠账,重点部位仪表、自控的缺失直接影响上层物料平衡、区域优化的应用效果。 二是装置级优化操作技术(流程模拟、APC、在线调合、RTO)的长效应用模式和投资维护模式有待改革。 三是生产管理类信息系统亟待集成,完整的计划、调度、排产、操作执行、操作监控、平衡分析、绩效考核PDCA管理循环还没有形成,其上的优化基本没有实现。 四是现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缺乏新技术支持,是炼化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盲点,环保监测有待加强,炼厂无线互联应用需要展开。 五是设备装置的运行机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不足,设备装置的检维修、挖潜增效工作难以科学评估。 六是自动化信息化投资管理、项目管理各自为政,步调不一致,没有形成相互促进与弥补的螺旋式上升模式, 没有形成应用合力,产生“1+1>2”的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国内炼化企业工业4.0 或智能工厂建设,需要在深刻分析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建设模式。 作为相对弱市场竞争、高危、大规模流程加工行业,炼化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炼化行业智能工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围绕成熟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完善提升,以及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通过两化融合的过程推动技术和管理的优化进步,达到企业设备智能、管理智能、决策智能,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具体到炼化“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的标志或特征,可以总结为下面四个方面:

数据:首先要能够最大化利用各类传感器、计量设备、存储设备,实现炼化企业工厂设计数据、产品数据、设备动静数据、研发数据、物料数据、运营数据、销售数据、客户数据的采集和信息化管理。 满足对企业“透视”的需求。

互联:要能利用工业以太网/无线网/4G、智能手持或穿戴终端实现设备、人员、通信设施的网络化连接。 通过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形成互联,满足人员与设备装置的信息交互和操作交互。

优化:在数据和互联的基础上,在过程控制层实现高自控率,同时结合计划、需求以及效益数据,实现装置、局域的操作优化控制;在生产管理层实现生产管理PDCA闭环,同时结合ERP信息进行全厂计划、调度优化以及设备维护优化; 在经营决策层实现供应商原料采购、企业资金资源、产品销售的优化。

创新: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实施过程应该会深刻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 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 势必伴随技术、产品、管理模式的创新。 如果单纯是强调技术,拼装备,不能对企业的运行模式进行优化提升,也不能代表实现了智能制造。

2炼化企业两化融合及 “智能工厂”重点建设内容

围绕自动化和信息化相关系统完善提升,特别是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炼化企业智能工厂建设的核心思路。 炼化智能工厂建设主要内容围绕三条业务主线进行, 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生产管控一体化,对ERP、MES、RTO、APC、PCS等系统进行纵向集成;二是从原油采购、原油加工、原油运输到终端客户服务的供应链一体化,进行横向集成;三是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工厂的项目筹建、项目设计、到建造交付,再到工厂运行与设备维护,直至资产的报废退出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1 生产管控一体化

生产管控一体化主要依托MES2.0、APC、流程模拟、油品调合4 个项目设计和实现, 各项目之间通过数据流的无缝衔接,协同实现生产管控优化目标。

计划调度统计闭环管理:进行MES与APS的集成,实现炼厂生产运行管理的PDCA闭环。

生产运行优化控制:进行APC系统推广应用,同时与流程模拟、调度模块进行模型数据的集成交互。 增强操作控制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安全环保质量管理:对能耗、危险源、重点区域视频、环境监测、质量信息进行整合集成。 建立完整的企业QHSE管理系统。

2.2 供应链一体化

基于当前总部的APS系统为基础,增加产品价格信息(包括价格和基本趋势等,需要从销售ERP获取数据),生产成本信息(需要从生产ERP处获取),运输成本信息(需要从大区运输部门获取),结合销售需求和产品生产能力等要求,建立合理的线性规划模型,优化企业效益。 在示范企业进行罐区自动化系统建设。

在化工业务领域,建立化工产品供应链一体化,实现化工品从客户需求预测、生产计划下达、排产、生产、销售配置、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技术服务全流程一体化。

在推进炼化ERP应用集成的同时,考虑建设中国化工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具有特别强的互联网特征,技术、运营、资金是三个核心关键点,网站的成功需要前期大量风险资金的投入进行市场推广,同时需要专业的互联网营销团队进行长期运行维护,并且按照互联网企业“数一数二、不三不四”的生存特点(只有做到行业第一第二才可能生存,排名靠后的企业基本无生存空间)。 建议该项目采用中钢网等行业网站的运营模式,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资控股共同打造化工品电子商务平台。 化工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长期良好运行,将极大的促进企业化工品销售以及行业需求信息的收集,占领国内化工品市场销售渠道。

2.3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长周期运行:围绕设备检维修和运行管理,与ERP进行集成,实现设备检维修业务链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监控。

在数字化工厂设计的基础上, 进行炼厂三维数字化实施,将数字化工厂三维模型与设备、生产运行数据进行集成,将虚拟和现实结合, 从三维数字化模型可以快速进行设备故障定位,设备运行模拟,提高设备故障预知预判。 同时与ERP进行集成,实现设备资产的财务管理和报废管理。

3结语

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将对企业现有专业应用系统进行提升和整合,智能工厂建设将实现工厂的卓越运营,实现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能耗物耗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通过搭建炼化一体化全流程优化平台,实现计划、调度、操作的全过程优化,形成完整的PDCA闭环和协同生产新模式。 面向生产操作,内外操协同联动提高现场处置效率,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面向能源管理,应用能源管理在线优化技术,实现能流可视化、能效最大化与在线优化。 面向HSE管理,结合物联网、移动终端和网络技术,实现现场作业、人员、环境三位一体的闭环监控模式。 面向设备,实现设备、工艺、HSE数据以及视频的三维可视化, 提高检维修决策能力和设备管理水平。 面向决策支持,建设运营实时监控及经营综合分析,实现综合实时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分析和移动访问。 为管理者掌握全局、发现问题、分析及决策提供全方位支持。 通过运用无线互联技术,搭建统一的融合通信平台,为进一步智能化应用奠定基础。

摘要:以炼化企业为背景,论文结合中国制造2025关于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要求,分析国内炼化企业智能制造建设基础,借鉴国内外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思路,提出了中国炼化企业智能工厂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建设内容。

上一篇:给毕业生的重要通知下一篇:免疫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