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诗词

2024-07-26

孔子的诗词(精选5篇)

篇1:孔子的诗词

先秦及汉魏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孔子论《诗》的内容,其中多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对后世《诗经》的研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形式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诗词论文

不久前,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孔子诗论》公之于世了,虽然只有29枚完、残竹简,但其学术价值不可限量,它不仅关乎到《诗经》学研究,也关系孔子思想,尤其是孔子《诗》学思想的研究。本文拟以《论语》等传世典籍中记载的孔子对《诗》的讨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加以比较,以期对孔子《诗》学思想进行更为全面具体的考察。

诗与礼

孔子十分重视《诗》与礼的关系,强调《诗》对礼的构建作用和礼对《诗》的约束作用。《礼记·仲尼燕居》载孔子语:“不能诗,于礼缪”,此与“不学诗,无以言”文异而义同。又《论语·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即强调一个人欲修身成性,《诗》、礼、乐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诗》与礼、乐的关系。唐李翱云:“《诗》者,起于吟咏性情者也。发乎情,是起于《诗》也;止乎礼义,是立于礼也;删《诗》而乐正《雅》、《颂》,是成于乐也。三经一原也。”(韩愈、李翱《解论语笔》,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十五)所以当子夏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中明白“礼后”,即一个人最终当立身于礼的道理后,孔子便对其盛赞有加,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孔子重视《诗》、礼二者之间关系的思想,也见于上博简《孔子诗论》。如第5简,其论《清庙》云:“《清庙》,王德也,至矣。敬宗庙之礼,以为其本,秉文之德,以为其业。”在孔子看来,《清庙》之所以为“至”,就在于其能体现敬宗庙之礼。第10简,其评《关雎》云:“《关雎》之怡。”“《关雎》以色喻于礼。”第12简又云:“好,反内(纳)于礼,不亦能怡乎?”《说文》云:“怡者,和也,从心,台声。” 其以“怡”评《关雎》,就因为其能“喻于礼”,“纳于礼”。于此可见,孔子论诗对礼的要求,一首诗,如果能体现礼就是一首好诗,哪怕它是一首谈情说爱的情诗。

第20简,孔子云:“其离志必又(有)以俞(逾)也。其言又(有)所载而后内(纳),或前之而后交,人不可角干也。”角干,释“干”,廖名春先生《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引周凤五语:“当读为‘干’。《公羊传·定公四年》:‘以干阖庐’注:‘不待礼见曰干’”。这里孔子再次强调了礼对《诗》的约束作用。“诗言志”乃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古者诸侯大夫交接邻国,则赋《诗》言志,如言语得体,于礼为合,则可以完成其外交使命。反过来,如赋《诗》与志不称,则不仅失礼之甚,甚至会 招来杀身辱国之祸,如庆封不答《相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伯有之赋《鹑之奔奔》。(《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故《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语云:“志之所志,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孔子诗论》第1简,其云:“诗亡离志”。在孔子看来,诗若离志就会有所逾礼,诗要体现出一个人的情志,也要遵从礼的约束,故云:“人不可角干也。”

诗与乐

在孔子时代,诗与乐不分,二者都关乎礼的建设。《礼记·仲尼燕居》: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所以孔子论《诗》常与乐相并提。

以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为例。《论语》中,孔子两评《关雎》,一见于《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见于《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或以为于此论乐,而非论诗,其实不然,两评都是本诗、乐为说。先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乐的角度来说,即所谓“人之情闻歌则感,乐者闻歌则感而为淫,哀者闻歌则感而为伤,《关雎》之声和而平,乐者闻之而乐其乐,不至于淫;哀者闻之则哀其哀,不至于伤。此《关雎》之所以为美。”(郑樵《通志略》,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六)从诗的角度而言,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故谓之和。上博简《孔子诗论》评《关雎》为“怡”,就因为其能以色喻于礼,能反纳于礼。故其声则节,其文则礼,得中和之美,合中庸之道,是谓“哀而不淫,乐而不伤。”再说“《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一般把“乱”解为音乐的卒章,如朱熹《四书集注》云:“乱,乐之卒章。”但“乱”也可以理解为诗的卒章,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引张文 语:“《春秋传》,《那诗》以末章‘自古在昔’六句为乱,为卒章;《武诗》以末‘耆定尔功’一句四字为卒章,则《关雎》当以末四句为卒章”。《楚辞》也以卒章为乱。《关雎》卒章文意写君子以琴瑟钟鼓悦好所求之人,正如《孔子诗论》第14简所云:“其四章则俞(愉)矣,以琴瑟之说,亦好色之爱,以钟鼓之乐。”有琴瑟之乐,有钟鼓之乐,故云“洋洋乎盈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自己也说其“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孔子这种论诗及乐,论乐及诗,诗乐相通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于上博简《孔子诗论》中。第一简其即以诗、乐并提:“ 诗亡离志,乐亡离情。”在论述《讼》、《夏》、《邦风》时也兼及其音乐特征:

第二简:寺也,文王受命矣。讼坪(平)德也,多言后。其乐安而迟,其歌绅而,其思深而远,至矣。大夏盛德也,多言

第三简:也,多言难而悁退者也,衰矣少矣。邦风其内(纳)勿(物)也,溥观人谷(俗)安(焉),大敛材安(焉),其言文,其聖(声)善。孔子曰:佳(唯)能夫

所谓“多言后”,“多言难而悁退者也”,“丌内勿,溥观人谷安”等都是诗歌内容为说;所谓“丌乐安而迟,丌诃绅而,”“丌聖(声)善”等均是就乐来说的。“绅”和“ ”,据整理者所释,为两种乐器名称,即“壎”与“篪”,《小雅·何人斯》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之句。李学勤先生释“伸”为“引”隶“ ”为“ ”,释作“逖”。(李学勤,《〈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一期)。廖名春释“绅”为“伸”,释“ ”为“引”。(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一期)。“引”,“逖”,“伸‘说的都是音乐的风格。按竹简文势,其论《夏诗》也当言及其音乐特征。

诗与用

学以致用,这既反映了儒家的济世情怀,也反映儒家的用世之心。孔子为学并不囿于书斋,而十分重视为学之用,所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因此在《论语》等书中,其数言《诗》之实际功用和学《诗》的现实意义。如:

“兴观群怨”说。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兴”,孔安国注云:“引譬连类”,其说乃汉儒之《诗》学阐释方式,如《毛传》标“兴”,郑玄以“喻”释之,不确。当如“兴于《诗》”之“兴”,其意在于修身养性,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观”,“观”有两用,施用政治,即为观人情之厚薄,识风俗之盛衰。如郑玄云:“观风俗盛衰”。朱熹云:“考见得失”,皆可谓得之。施用于个人即为观志,以别贤愚。“群”,孔安国云:“群居相切磋。”朱熹云:“和而不流”。其实所谓“群”既为赋《诗》言志,赋《诗》以别贤愚合之则群,不合则散。杨树达《论语注疏》云:“春秋时,朝聘宴享,动必赋诗,所谓可以群也。”“怨”,孔安国及郑玄均以“刺上政”释之,其实这又是汉儒释《诗》之一大陋习,以政治比附《诗》意,而忽略诗人个性情感。《诗》固然可以怨刺上政,但绝不仅限于此。翻开《诗经》,怨词满眼,有悯乱嫉恶之怨,有旷夫思妇之怨;既有时代所致之怨,也有一已之私情,如统统归结为“怨刺上政”,则殊为无据。“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之用的全面评价,它既揭示了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批判作用,也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对后世影响深远。

“达政专对”说。见于《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所谓“授之以政”,朱熹《论语集注》云:“《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知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其言温和而平,长于讽谕,故诵之者必达于政而能言也。”所谓“使于四方,不能专对”,官懋庸云:“《春秋》专对之才,如甯戚之不答《彤弓》、《湛露》,穆叔之不拜《肆夏》、《文王》,叔弓之辞郊劳致馆,韩献子之称《易》象、《春秋》,范宣子追念襄王,谨其官守;西乞术徼福周公,致其瑞节;国庄子将事克敏,见称于臧孙;叔孙豹式礼无愆,受赐于周室;他如七子言志,六卿讥客,子范之让赵衰,叔向之屈子木,皆其最著者也。若高厚之歌《诗》不类,伯有赋《鹑奔》之失伦,华定不解《蓼萧》,庆封不知《相鼠》,适足以辱国而召釁耳。”(官懋庸《论语稽》,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十六)故程子悠然而叹:“穷经将致用也。世之诵《诗》者,果能从政而专对乎?然则其所学者,章句之末耳,此学者之大患也。”(朱熹《论语集注》卷七引)

上博简《孔子诗论》也表现了孔子这种“学以致用”的《诗》学思想。其论《邦风》,即着眼于其“内勿也,溥观人谷安”的社会功用。其论《诗》也数言“ 吾得之”,“吾取”,显然也是着眼于其实际功用。如第20简,曰:“ 吾以《折杜》得雀”,第23简曰:“兔 其甬(用)人,则吾取”,第24简:“吾以《甘棠》 得宗庙之敬,民眚(性)古(固)然。甚贵其人,必敬其立(位),悦其人,必好其所为,亚(恶)其人者亦然。”

第4简是枚残简,其曰:“诗其猷坪(平)门,与 贱民而豫之,其甬(用)心也,将可(何)女(如)?曰:邦风氏(是)也。民之 惓也,卡:(上下)之不和者,其甬(用)心也,将可(何)女(如)?”接下去似乎应该说“少夏氏也”。诗简残损,已不得可知,但毫无疑问,这里谈的也是《诗》之为用,缘《诗》可以考见民情,察见得失。亦即所谓“兴观群怨”,“授之以政,使于四方”之意。尤其是第1简,其曰:“行此者其又(有)不王乎?”更可以看出其以诗为用的理论特色。

诗与志

《论语》等传世典籍中也多言及孔子引《诗》中文句去品人议政,明理述事,这种“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似的用诗乃先秦时代风气,非独孔子为然,故可略而不论。就其对单篇诗歌的评价而言,也多属借题发挥,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而非对诗旨的阐发。以《论语·子罕》篇一则记载为例,“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云:“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其诗不见于今本的《诗经》,当属逸诗,但显然出自一首情诗,诗人以微风中翩翩起伏的唐棣之华起兴,由唐棣之华想起了远方的爱人,于是表白说:“我真的很想你呀,只可惜两家离得太远了。”孔子读后,借题发挥,云:“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如果把孔子的话看作是针对诗所作的评价,认为孔子斥责诗中主人公太虚假,实属误解,也于理不通。主人公说“室是远而”,只是说见面太不容易了,不是说远到不能思念的程度,当不致于招来孔夫子的呵斥。其实孔子在这里乃是有意误读,借以表现其对诸如仁、礼、道等儒家伦理的要求,如“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致矣。”(《论语·述而》)“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之类,而非阐发诗旨。故冯厚斋云:“古人说《诗》不必求其本指也,诗人之指,谓思其人室迩人远尔,夫子谓道不远人,思则得之,故反诗人之言以明之也。”(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十八引)

又如,《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所问之诗,前两句见于今本《毛诗·卫风·硕人》,后一句无,或逸。诗称美一女子巧笑动人,美目流盼。子夏不明“素以为绚”何意,故有问,夫子以“绘事后素”为答,盖谓其人既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之美质,又加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动人举止,真如素底而加以彩色,愈发的美丽动人。于是子夏恍然称悟,云:“礼后乎,”意谓一个人欲明礼,须先培养忠信之质。孔子听后不胜欣喜,对其大力赞赏,称可与之言《诗》矣。其实就《诗》学阐释而言,子夏所云实在不着边际,而孔子称赏之,可见孔子解诗重在借题发挥。此或即所谓“兴于《诗》”吧。

那么这是不是孔子解《诗》的全部呢?换句话说,是否孔子对《诗》的理解是这种借题发挥似的呢?今据《孔子诗论》可知,孔子论《诗》既有这种为我所用似的解诗,也有仔细揣摩,准确把握诗旨的阐释。如第8简,其论《小雅》诸篇:“《十月》善谝言也。《雨亡政》、《即(节)南山》皆言上之衰,王公耻之。《少旻》多疑矣,言不中志也。《少 》其言不亚(恶),少又 安(焉)。《少牟》,《考(巧)言》,则言 人之害也。”其说对诗旨的把握非常准确,较《毛诗序》的理解更加接近诗旨。又如第10简,其解说一组《风诗》:“《关雎》之怡,《梂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甘棠》之褒,《绿衣》之思,《燕燕》之情”,也都精辟允当,不借题发挥,旁逸斜出。

上博简《孔子诗论》对诗旨之所以有如此把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以“诗言志”为理论指导,把诗置于个体情感的笼罩之下,努力去探求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志”。在上博简《孔子诗论》中,有数简谈及“志”的问题,第1简:“诗亡离志。”第8简其论《小旻》云:“《少旻》多疑矣,言不中志也。”第19简有“溺志,既曰天也,猷又(有)悁言。”第26简计《蓼莪》云:“《蓼莪》有孝志。”等等。可见《孔子诗论》对作者于诗中所表现“志”重视和发掘。

除了重视发掘诗歌创作主体的“志”以外,《孔子诗论》也注重在“情”的层面上阐释诗歌。尽管“志”作为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心理意志结构方面偏重于理性,但其与“情”并没有壁垒森严的界限,在很多的情况二者可以互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太叔答赵简子问礼,云:“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孔颖达《正义》云:“此六志,《乐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故《孔子诗论》中,也数言“情”,如第9简,其说《小雅·黄鸟》:“《黄鸟》则困而谷(欲)反其古也。”第10简其说《燕燕》:“《燕燕》之情”,第18简其说《杕杜》:“《杕杜》则情喜其至也。”第19简说《木瓜》:“《木苽》又(有)藏爱而未达也。”第25简说《兔爰》:“《又(有)兔》不逢时。”第26简说《邶·柏舟》:“《北白舟》闷。”等等。可见《孔子诗论》对“情”的重视。

解《诗》重“情志”也是《孔子诗论》与汉儒释《诗》所表现出来的阐释差异之所在。在汉儒的眼中,《诗》是经,是政治风教标志,其可以作为谏书。故而其释《诗》往往是在预设的理论背景下完成的,对《诗》进行政治阐释,“发掘”其中的蕴藏的政治含义。以《梂木》为例,《孔子诗论》第10简云:“《梂木》之时。”第11简云:“《梂木》之时,则以其录(禄)也。”第12简云:“《梂木》福斯在君子。”而《毛诗序》的解释则为“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两相比较则可以看出,《孔子诗论》较《毛诗序》理解为准确,其本诗每章的后二句为说,以此诗为对君子的颂美。对前面两句起兴的句子只当作一种手法来看待,而不作意义上的阐释。而《毛诗序》则恰恰相反,其有意忽略了诗的每章的后二句,只以前两句起兴的句子为释,作主体性阐发。在《毛诗序》作者的眼中,高大而又下曲的梂木正喻后妃,弱小而性喜攀缘的葛藟正喻众妾,梂木能下曲,使葛藟能缘木而上,正喻后妃无嫉妒之心能接引众妾俱得幸于文王,使上下俱盛。《毛诗序》避实就虚,其目的正在于欲完成对一首诗的旁解。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论语》等传世典籍记载的只是孔子论《诗》的一面,上博简《孔子诗论》则揭示了其论《诗》的另一面,二者结合,才是真实而全面的孔子解《诗》。

孔子的《诗》学思想内涵丰富,远非一篇短文所能涵括。就上博简《孔子诗论》而言,其所给我们所提供的启示也不止这些。如第2简,其云:“寺也,文王受命矣。”短短的七个字似告诉了我们孔子对《诗经》所载诗篇产生的年代的认识。又如其记载了一些不见于今本《诗经》的逸诗,如第25简“《肠肠》少人。”第29简:“《亻聿而》士,《角 》妇。《河水》智。”等。这就为我们思考孔子删诗说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就其所论诗中尚有这么多不见于今本《诗经》者而言,似乎今本《诗经》不为孔子删定,司马迁记载或有误,其或仅据《论语·子罕》“吾自己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为说,等等。凡此种种都告诉我们,上博简《孔子诗论》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这不仅是研究孔子《诗》学思想的必要,也是《诗经》文本研究及《诗经》学史研究所必须的。

二、孔子诗词论文

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旧制度溃败(天子失去号召力),新制度未建立。各地方势力崛起,军权高过相权,利益角逐激烈,存在各种新格局建立的可能性,给知识分子提供了制度建构多选的可能。

关于君子的品德,孔子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阐述。“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由此可见,仁、智、勇是君子最重要的三种品德。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君子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之后的《中庸》更是将仁、智、勇三者称为“天下之达德”。

君子,作为孔子理想人格的现实版,是有可能实现的。孔子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由此可知,塑造君子人格也应该从“质”和“文”出发,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唯有将二个方面完美地结合起来,一个人才能最终成为受众人敬仰的谦谦君子。总结孔子塑造君子人格的途径,主要有立志、好学、内省和依礼而行四种。其中前三种偏重于“质”,最后一种偏重于“文”。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一般儒学 研究 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关于这两句话的讨论,实在已经很多很多了,用不着我再罗嗦。

仁当然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仁,有爱,有不忍人之心。需要说清楚,孔子的爱,并不是卿卿我我、男欢女爱的那种爱。孔子的仁是本体的爱,这种爱的体现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总之,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而这种爱的根本是仁。孔子讲仁,是从本体上、人之为人的根本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的核心,在“三达德”中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智与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达到仁的境界而服务的。作为孔子理想人格的君子,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仁的。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 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而且他还强调,君子在实践仁的过程中,要做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将“仁”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仁,是君子人格的基础,君子必须要以仁为本。总的来说,在《论语》一书中,仁有四种主要含义。即仁是爱人、是忠恕、是克己复礼、是做到了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其中,忠恕,是对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一个最重要诠释。曾参在总结孔子学说时,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孔

子本人也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一个人能从自身角度出发, 真心诚意地为他人着想和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此即为“忠”,是仁的积极一面;能从自身角度出发,不让有害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便是“恕”,是仁的消极一面。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便成为了仁者待人处事的一种尺度、一种基本准则。此外,孔子思想体系的两大核心——仁与礼,通过“克己复礼为仁”而联系在了一起。礼,成为了实现由一个普通人向一个仁者转变的关键性一环。这也就要求他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如何做君子

1.立志 一个人能否成为君子,首先取决于他是否立志成为像君子那样的人。孔子认为,人要先有其心,然后才能有其行,并以“仁”为例,说到“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而且对于“志”的重要性,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可见,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志向尚且不能够被轻易地改变,更何况是作为孔子理想人格的君子呢?立志成为君子,关键是要做到和君子有着同样志向,做到为之奋斗一生。君子的志向在于“道”,在于“修己以安人”,在于“修己以安百姓。”正是这些远大的志向,促使他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以实际行动去实现它们。既然已经立了志,就要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实现,做到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对此,孔子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这表明了即便是成功就在眼前,也会因自己的停止而功亏一篑;反之,只要自己一直努力,即便只是刚刚开始,却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其实,君子也正是这样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并从中得到不断地提高,进而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和理想人格。

今人往往误以为读的书多、知识多就是有智慧,甚至以为智慧不过是聪明的另一种说法。其实不然。知是知,智是智。知至多不过的技能,依靠它,人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造出常人做梦都想不出来的机器、武器。智却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关系到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知识多不一定解决人生的困惑,智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2.好学 要成为君子,持之以恒、刻苦勤奋地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学的重要性,孔子提出了著名的“六言六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显然,如果失去了“好学”,仁、智、信、直、勇、刚这些原本好的品德,也会因此而变质。虽然,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季氏》)但即便是被称为“至圣”的他,也仅仅只是自评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本人的修养历程,便是从“志于学”开始的。在他那里,学习的 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君子不但要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本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10](P43)同时,学习为人的道理,学习各种优良品德也是必须的。在学的过程中,孔子主张,不仅要注意向身边的人学习,还要有所选择,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朝闻道,夕死可也”。(《里仁》)学习与体验高明的修养之理是成为君子的必经之途,没有经过这一阶段,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道德修养的内涵。[11] 同时,孔子还指出了“好学”在君子身上的体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不去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向有道之人虚心求教来端正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好学。综上所述,可知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好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3.内省 一个人在向着成为君子这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

这就要求他必须不断地内省,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而内省的最主要表现,便在于思。“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思, 作为一种内省的修养方法,不但是达到君子人格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而且也是君子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中心环节。同时,只有把思与学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在修己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否则,就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君子区别于他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思考,特别是对自己一举一动的反思,从思想到行为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自己的言行与仪表的完美。[12]其具体表现,便是“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又说:“躬行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他的弟子曾参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君子,不会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担心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因此要不断地内省。又正因为如此,君子在做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继而不会受到他人怨恨的同时,还能够不忧不惧。总而言之,一个人唯有经常地、不间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存在的错误,才能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更快地达到君子的境界。

4.依礼而行 要成为君子,光靠立志、好学和内省还不够,还必须做到依礼而行。

行,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内在修养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体现。对于一个想成为君子的人而言,就是要将自己具备的很高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带动他人,做一“躬行君子。”[11]孔子十分强调“行”,认为这是判定一人是否为君子的一个重要标准。他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然而,真正的君子之行并非不受任何约束,它要以礼作为尺度和准则。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君子博学 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礼,在孔子那里被引申为一切符合道义的社会规范和规则。对于礼的重要性,孔子在强调“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的同时,还指出了:“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泰伯》)可见,如果缺乏礼的约束,即便是恭、慎、勇、直这些优良品德,也会因此而产生不好的结果。君子要把礼贯穿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具体来说就是应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更有甚者,在《论语》一书中记载了关于君子服饰的规定。“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乡党》)显然,在君子那里,就算是穿衣这种看似平常小事也依然要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从而体现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维护其良好形象。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去做到并坚持依礼而行,一个人才能实现其成为君子的目标。孔子所塑造的君子人格,或许因为太过理想化,而让人觉得过于遥远,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让君子人格成为了我们心中追求的目标。又或许因为君子人格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烙印和局限性,让人觉得似乎与当前实际情况不太相符,但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其所具有的经过时间考验的、恒久不变的内在价值。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将孔子的君子人格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篇2:孔子的诗词

【作品介绍】

《孔子世家赞》是《史记·孔子世家》的结束语。孔子原本不是王侯将相,但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世家”。他不是完全按照官本位来处理历史人物,他把孔子当做古代的圣人来看待。这说明司马迁颇具远见与卓识。

【原文】

篇3: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主要讲述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春, 以“水”为话题, 借物寓理, 教育弟子。课文洋溢着比泗水春意更浓的师生情谊, 读后令人回味。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可以归纳为以下五方面。

一、兴趣先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注意激发兴趣, 教育就是低效的。课文所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故事, 只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他们才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涵。

课前一周, 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孔子生平的资料, 了解孔子的著作, 选择一两句自己熟悉的或读后能够理解的孔子的名言, 领悟孔子的思想。利用晨会让学生交流所获, 引起学生对孔子的兴趣与关注, 促成了之后学习课文时学生能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二、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 他认为学生是存在差异的, 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 从而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其实,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以学定教, “没有适合教育的学生, 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择相应的教法, 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

《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主要分为“论水”和“述志”两部分。怎样指导学生领会孔子“论水”中所蕴含的道理, 实现课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阅读要求, 体现小学高年级重视阅读技能训练的要求呢?孔子“论水”, 上承春色描绘, 下启师生言志, 抓住这一关键, 就能纲举目张, 领会全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 在学习“论水”这部分时, 让学生自由通读文本, 选择自己能读懂的语句做批注, 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理解, 相互启发, 求得进一步的领悟。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紧扣“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中自己体会较深的一个方面,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学生在读中比较, 读中体味, 读中感悟, 掌握了理解文本的方法, 思维得到了发展。当学生理解了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碧波中发现深奥的道理, 借水喻人, 巧妙教导弟子做人的道理后, 我及时出示原文:“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何也?’孔子曰:‘夫水者, 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 似德;所及者生, 似仁;其流卑下, 句倨皆循其理, 似义;浅者流行, 深者不测, 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 似勇;绵弱而微达, 似察;受恶不让, 似包;蒙不清以入, 鲜洁以出, 似善化;至量必平, 似正;盈不求概, 似度;其万折必东, 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让学生逐句对照课文 (白话文) 用自己的话进行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了孔子论水的内容, 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文言文。该班学生基础较好, 我自觉这一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况且新教材也确实在第三学段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

三、循循善诱

孔子主张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颜回也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填充知识的容器, 简单地塞给他们现成的答案, 这样看似学到了知识, 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一个人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对学生应“循循善诱”, 注重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能力, 而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握了这一教育规律, 不得不叹服孔子的高明。

课文中孔子“论水”部分对怎样循循善诱做了很好的诠释。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玩, 当孔子凝视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的泗水时, 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 其中一定有道理, 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弟子们已经进入“愤”、“悱”的状态, 孔子便开始了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谈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 都没想到“老师从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弟子们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遵循这一原则, 由谈孔子的至理名言入手, 直插课文“论水”这一重点, 围绕孔子关于“水是真君子”四个方面的观点, 引导学生自选其中一个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逐一感悟, 进而全面领会“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并把学习“论水”的方法迁移到学习“述志”。在学生热烈讨论时, 我随机增加了一个相对较难的问题———“比较师生的志向”。通过评价和比较, 学生对孔子更加敬佩, 也更深入地体会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力量。

四、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既重学, 又重思, 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是学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也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学离不开思, 思有助于学,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 提高推理和归纳能力, “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 做到融会贯通。

在学习过程中,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与思的关系,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 在学生对孔子“论水”有了一定的领悟后, 我抓住该段中省略号提问: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你能代孔子说下去吗?学生从孔子论水中获得启发, 充分展开想象, 纷纷谈出自己的观点, 不仅加深了对水的认识, 还联想到了做人应具备哪些品质。再如, 理解课文的结尾:“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为什么说春意更浓呢?学生回顾全文, 说出自己的体会:这春意盎然的阳春三月, 泗水河畔桃红柳绿, 令孔子和他的弟子心旷神怡;孔子则因引导弟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心情愉悦;当孔子听到弟子们的远大志向后, “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样的学思结合,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教学相长

孔子认为学无常师, 主张向一切人学习, 他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主动向受教育者学习, 自觉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 即“教学相长”。

篇4:《孔子随喜》:孔子的气象

林谷芳先生说张大千“气象万千,富贵逼人”,富贵逼人是其特殊之处,但再如何富贵却无半点俗气,就令人歆羡了,但你却不嫉妒,因为学也学不来,只余下欣赏的份。薛仁明笔下的孔子正是这样气象万千者,他不执着于某一念,而是胸襟开合,出入自如,对人应景,不拘于成法;于事于境,不画地自限。他可以消遣弟子,也可以被弟子质疑;他批评管仲,却也为其辩护;弟子问仁,不同的人不同的对答……从这样的孔子去比对后世之儒,尤其是宋明的儒者,才可以检出孰高孰低。本书从细微之处着笔,却处处见出孔子的大精神,见出作者的大见识;直接从孔子开始,绕过后人的注解,直接与孔子素面相对,直接进入《论语》,还原你一个真实不一样的孔子。原来孔子可以笑,而且笑得灿烂;即使身处涸辙,依然心境澄澈,即使被围追堵截,被骂为“累累若丧家之狗”,依然弦歌不断,心以为然。这个孔子和我们一样奔走劳碌,一路走来,一路辛苦,但也高于我们。“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他岂止是“君子儒”,是大儒,而我们只是小儒或者连儒士都不是,所以他能适然、坦然,能够安静地对待一切,固守着心中的那一份志向,所以他能“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居停挥洒,该是何等的气象?

然而薛仁明并不止于此,除了谈孔子,他还以孔子为一个准绳、一个标杆来比对衡量一下当代的儒士和知识分子,言辞恳切,旁征博引,而又并不说教,令人反感生厌,他可以信手拈来直陈台湾当政者的气象不足,也可以针砭当下之事,谈古籍却不遥远,评今事还可幽深,这是薛仁明的过人之处。尽管所谈不多,但是和孔子素面相对的倡导,对孔颜的遥想与描绘,甚至是仅有的十一则《论语》的解读,无不令人击节赞赏。

孔夫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薛仁明可谓能写之人,文笔优美,措辞得当,如汩汩流水而出,直觉清新;又如缕缕清风拂过,心生波澜。孔夫子又讲:“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文字的华美缺乏实质内容的支撑就不相称了,《孔子随喜》的每一篇都可独立成篇,是对孔子和《论语》某一角度的阐发,创见迭出,历史的梳理,传统的追寻,人心的变迁,与时下的局勢相联,针砭时弊,颇具气象,内容上的厚重和洋溢于字里行间的人文情怀忧患意识与文字上的优美正相契合。

作者在《书成后记》中谈道:“前半年,我在《人间副刊》谈孔子;后半年,我在《联合副刊》写论语。而今,结集出版。”一则一则写下来,独立成篇,却也差了一点构建的体系,一篇与一篇之间的联系也不是那么紧密;而这在我看来也并不是什么缺点,随意翻开一页,流连于笔墨,跟随作者一起沉吟,一起感受,萦绕于内心。可惜太少,要是有一本大书,一则一则,那该有多好啊,那将是怎样一种淋漓的幸福。

读过本书之后,重读《论语》,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智慧的、通达的孔子,他一定不是你心目中那样严肃的样子,一定带着微笑,一定有你不曾察觉的气象。

篇5:孔子的诗词

孔子一直以圣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让后人敬而又敬。事实上孔子首先是一个“人”。北大教授李零说: “历史上的孔子有两个, 一个是《论语》中的, 有血有肉, 活生生的; 一个是孔庙中的, 泥塑木胎, 供人燃香磕头。”因此如果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孔子形象, 首先应该从《论语》中去了解, 而不是从后代君王给孔子的封号里去拜读。《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黄济先生曾说, “回到孔子”就是要回到孔子语录的原意上去, 真实而全面地理解孔子的思想。这也是我教学本课的目的: 引导学生走进《论语》的真实情景, 感受真实的孔子及其智慧和魅力。

【教学展示】

一、导入

先出示“文圣尼父”“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等孔子称号; 再出示“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 燕居, 闲居。“燕”, 优雅自在快乐安闲的样子。申申: 干净整洁的样子。夭夭, 桃花满树、满枝盛开的热烈模样, 在这里用来形容人积极达观的生活态度) 。

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形象是统治者封的, 孔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是闲适、达观的。

二、进入论语

孔子在我们的眼里似乎总是忧国忧民, 为实现济世安民理想而奔走列国, 这样“高大”的孔子似乎距离我们很遥远。如果我们沉下心来读《论语》, 那么真实的孔子就在我们眼前。

1. 三月春风: 孔子的理想观

( 1) 我们先看一篇出自《论语》的故事, 故事原名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很长, 也有一定阅读困难, 以后读高中时会读到, 今天发下的是这篇文章的白话版, 请全体同学阅读后讨论相关问题。

请同学们说说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等四人的理想分别是什么?

明确: 四个弟子都有高远的理想。分别表现在:

子路———三年之内就可以使老百姓勇敢无畏, 而且明白道理。

冉有———使老百姓富足。

公西华———想做一个司仪。

曾皙———没有说出具体职业, 而是说: “在暮春时节, 穿上做好的春装, 邀上一些朋友和孩子, 在沂水中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然后唱着歌回家。”

( 2) 各组继续讨论思考: 孔子欣赏谁的志向, 这是一个怎样的理想状态? 为什么孔子会喜欢他的理想?

明确: 四个弟子都有高远的理想, 孔子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学生有更大的出息, 因此才会有“如果公西华只能为诸侯做小事, 那谁能为诸侯做大事呢?” (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的感叹。但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 却喟然感叹说: “我和曾点想得一样啊! ” ( 吾与点也。)

曾皙言志与他人不同, 洒脱自然的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 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 人们潇洒自得, 其乐融融。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 即以礼治理国家。他也主张“入仕”, 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不仅着眼于弟子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才能, 他更关注一个人内心的安静、充实与完善。和曾皙的对话说明, 孔子认为理想应该是温暖而轻松的。这种可触摸的理想, 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圣人形象, 而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偶像。

2. 厩烧问马: 孔子的仁慈观

孔子是圣人, 但他首先是一个人。如果前面的材料, 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孔子是踏踏实实地憧憬着自己的美好理想, 那么下面的材料我们又可以从中看到孔子怎样的情怀呢?

材料一: 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 孔子只用鱼竿钓鱼, 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鸟, 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材料二: 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 1) 学生朗读材料并为材料二划线句断句。

明确: 学生一般会出现三种断句情况:

1厩焚。子退朝, 曰: “伤人乎?”不问马。解释为: 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 问道: “伤人了吗?”没有问马。

2厩焚。子退朝, 曰: “伤人乎不?”问马。解释为: 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 问道: “伤人了吗?”再问马。

3厩焚。子退朝, 曰: “伤人乎?”“不! ”问马。解释为: 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 问道: “伤人了吗?”管马厩的人回答说: “没有伤着。”孔子转而问马。

( 2) 同学们的三种断句, 也是后人争论的三个焦点。小组讨论: 根据材料一, 依照孔子的理想与处世哲学, 哪一种版本更贴合孔子的性情?

明确: 朱熹说: “贵人贱畜, 理当如此。”他赞成第一种。韩愈认为: “圣人岂仁于人, 不仁于马。”因而赞成第二种, 而第三种是第二种的更具体描述, 加了一问一答, 对马仍然是表示关注的。联系“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不要觉得只要问及人, 表现以人为本, 就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对鱼和鸟都心怀仁慈的孔子, 不仅问人, 也问马的安危, 应该最符合他的情怀。这样的举动正是孔子的真实的写照:他对自己周围的普通人的命运及生死祸福的热切关注。

3. 乐以忘忧: 孔子的忧乐观

孔子一生为推行仁政到各个国家游说, 周游列国的孔子吃了多少苦。理想的实现的确是困难的, 面对困难孔子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

( 1) 学生自读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论语·述而》)

材料二: 孔子适郑, 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 “东门有人, 其颡似尧, 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 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 “形状, 末也。而似丧家之狗, 然哉! 然哉! ” ( 《史记·孔子世家》)

( 2) 从这些材料中你感受到孔子是如何对待困境的?

明确: 材料一说出了孔子对自己的评价: 为了理想他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都忘了年岁已暮。

材料二告诉我们, 周游列国时, 孔子来到郑国, 和弟子们失散了, 一个人在那里茫茫然地站着, 四下环顾。其中的困境可想而知。但在这样的境遇下, 他听子贡转述别人形容他为丧家之犬时, 并不生气, 还很高兴地自嘲: “是啊, 我是像一条丧家狗啊!”这样的精神境界, 说明了孔子对实现理想的艰难困苦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 喜不满悲不忧, 这才是一个伟人的真实人生。

( 3) 孔子笑对“郑人”对他的评价,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所谓的“丧家犬”呢? 请各小组结合所学过的有关《论语》的材料进行讨论。

明确: 我们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孔子, 他强挣扎, 时而得意, 时而沮丧, 但总是保持自身的魅力和良好的幽默感, 也不惜自我嘲弄。这是真实的孔子, 他并不是儒家学者和西方汉学家欲使我们相信的那种圣洁完美、无可指责的人物。 ( 林语堂《孔子在雨中歌唱》)

孔子的一生颠沛流离, 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论语·述而》) , 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 他被“斥乎齐, 逐乎宋卫, 困于陈蔡之间” ( 《史记·孔子世家》) , 但他却能“知其不可而为之” ( 《论语·宪问》) 。他并不是指天骂地, 牢骚满腹, 而是自有一种平淡与幽默, 对苦难坦然接受。平淡幽默, 也是动人心魄的力量, 这种人生的积极态度是值得后人尊重的。

由于到处碰壁, 孔子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 特别是晚年回鲁国后避世的思想很突出。中年老成的孔子在政治上失败后彻底放弃政治抱负, 潜心从事学问研究, 著书立说。

纵观孔子一生的言行, 他绝不像“丧家狗”那般“可怜”, 更不像“堂吉诃德”那般“可笑”。

4. 孔老夫子: 一个真实的伟人

结合上述内容, 给孔子画像: 他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明确: 他充满理想, 既有远大的愿景, 又有对脚踏实地的生活场景的向往。其理想使人如沐三月春风。他爱百姓, 也同样爱万物。他也有陷入困境的时候, 也会出现消极的念头, 但他还是会坚持, 也会潇洒地自嘲。他是劳碌的, 同时也是闲适的。他是追求理想的, 但也是超脱淡泊的。他是快乐而率真的, 他至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这不影响他成为伟人。这样的老人是脱去后代帝王戴给他的各种冠冕后的真实的孔子。这样的老人才值得我们同学去敬仰他。

三、结束语:

乔羽写过《千年孔子》, 其中有这样的话: “你仍旧是你, 你仍旧是你, 你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你仍旧是你, 永远活在众生之间。”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 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 呼吁全世界: “21世纪人类要生存, 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仁说和礼说, 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 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孔子的学说一直以开放的姿态生发扩展, 为世界文明形态的延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是一个伟人, 但千万别忘了, 他首先是一个真实的普通的伟人。

【教学后记】

初中阶段关于孔子的了解, 大概就在《〈论语〉十则》的课文里了。学生一般对孔子作为教育家的一面有一定认识, 对于学习上的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等名言都有理解。正好学校推行国学校本读本, 这当中《论语》的内容也占了不少, 学生在每天的诵读中又积累了孔子更多的言论。但是再深入一步还了解孔子有哪些品质? 他有哪些理想? 他的为人如何? 学生就不清楚了。这是我想给学生上一堂“真实的孔子”一课的初衷。

另外, 讲到孔子总免不了讲孔子的政治理想与道德规范, 讲孔子创导的“儒家”学说。孔子太伟大了, 怎样去讲都不为过。但面对初二的学生, 所接触的仅仅几则语录而已, 我只能选择冰山一角, 从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了解这位伟人。这便是我的教学定位。

其次, 毕竟初二的学生接触文言文还很困难, 而《论语》距离学生年代久远。如果仅将文言文抛给学生去学习, 光是梳通文字障碍都要好几节课。因此, 我选取原文与白话故事相结合的材料给学生。特别要求之处如关于“问马”, 因为要让学生在断句中体会孔子的真实想法, 就保留原文。这样既让学生能根据白话翻译了解原文的意思, 又可以在较浅易的文言学习中获得古文知识。因为课时紧, 材料力求精要。在初始备课中, 本来还想展示孔子从小生活穷困却因此而自独立自主的一面, 以及多才多艺, 尤其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一面, 还有生活中更多的自嘲与可爱的一面, 但一节课的课时不能展示更多, 所以作了取舍。但我想如果这一节课的学习能够指引学生更多地去阅读《论语》, 接近真实的孔子, 也是可喜的。

第三, 跟初二学生讲《论语》,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多让学生讨论交流, 从中悟出学习材料中的内涵,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 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学习也是课堂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进入孔子的真实世界, 而不是由老师告诉他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上课的最后, 让学生在几则材料学习后谈谈对孔子的认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的感受, 不一定深刻, 但确实是自己的认识, 因此是比较有意义的一次尝试。

上一篇:第一次戴上眼镜下一篇:语文走月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