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整体语篇教学

2024-05-21

小学英语整体语篇教学(共6篇)

篇1:小学英语整体语篇教学

In the past his village was poor in rice while ourvillage was rich in wheat. But now his village is rich inwheat while our village is poor in rice.

我们对新教材中的practice和grammar 等项目都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两年多来,我们一直在探索阅读课的语篇整体教学模式,举办了多次市级公开课,得到了兄弟学校和教研 部门的赞扬。今年在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中,我们采用该方法授课荣获了一等奖。

上一页[1][2]

篇2:小学英语整体语篇教学

摘 要:语篇整体性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境创设在语篇整体性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语篇教学的起始阶段,情境创设要能调动学生情感,引起学生思考,为语篇教学创造时机;在语篇教学中,通过整体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语篇学习易于接受、乐于表达;在结束阶段,情境创设要能将语篇学习拓展延伸到语篇之外、学生的生活当中。通过在语篇教学的各个阶段创设恰当、优秀的情境,促进语篇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英语语篇 整体性教学 情境创设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A部分的语篇,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材料。但是在实际的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呈现的同时为了急于去解决一个个小的词汇或语言点,对课文进行肢解,逐段呈现讲解操练,而忽视整体语境的创设。导致学生不能整体感受语言,完整理解语篇的意思,变成了教B、C部分词汇、句型课,语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下面就以牛津小学英语5A《Halloween》为例,谈谈自己在本课是如何做的:

一、挖掘教材内涵,有效指导学生预习

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如果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适应。会增加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内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预习,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5A Unit4 Halloween是关于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的语篇,我就在课前布臵学生向家长了解或者上网查找一些有关万圣节的知识以及如何度过等相关的预习作业,学生通过预习,对即将学习的文本的大环境有所了解后,才能更有激情地投入学习。

二、热身活动,引生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名家曾经这样说过。小学高段的语篇中生词和句型越来越多,加上语篇本身没有多少特别的趣味性,加之插图的减少学生自然会对语篇内容越来越不感兴趣,教学开始我对学生说:“底下你看到的是一些画面,画面是有关一个特殊的节日,画面播放完毕后,请告诉老师这是什么节日?”学生个个精神抖擞,观察时学生不由地联想起预习时自己有所了解的万圣节。通过这个活动的创设再现了学生对万圣节了解后的记忆,让学生的预习得到有效的反馈。学生在看完画面后,踊跃举手发言,说出了他们所了解的万圣节。随后我仅需要稍加总结,突出今天话题的中心“Halloween party”,以参加万圣节聚会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三、巧妙运用插图和背景介绍

不难发现牛津英语的语篇对话的开头都有背景,一种是文字说明,它用3~5句话交代一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二是图画背景。教师可充分挖掘教材的实质,从较容易忽视的插图信息中,提取线索为教学所用。在本课我巧妙运用插图,降低了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从而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书上Ben和家人在客厅谈话的这一张插图,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Ben的一家似乎在讨论什么,他们究竟讨论什么话题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找到日历上的日期:10月30日。这时候,我问:“这天(10月30日)是万圣节吗?”学生说:“不是,明天才是。”既而我引出:“Yes,It’s Halloween,tomorrow.”课件呈现这句话后,教读并理解单词:“tomorrow”。在课件中制作一个笑脸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明天就是万圣节了,那么Ben的一家肯定很高兴,他们正在谈论为万圣节聚会做准备的话题,同时先让学生们猜测一下,他们可能需要什么?在学生热烈的发言中,万圣节所特有的南瓜灯,面具等单词就自然地呈现出来了,因为给予学生恰当的情境,学生学习这些生词就觉得是件必要的事情,不会显得枯燥无味。

四、有效整合情境,理解大意

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容易走进这样的误区,就是专门把生词提炼出来教,遇到某个新句型,也是反复操练,把一堂语篇教学课上得完全走了样,变成了一堂纯粹的单词和语法教学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抓牢语篇整体性理解的教学,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因此在本课中让学生回答文中人物要为万圣节买什么物品时,让他们自己通过听录音,阅读文本直接在文中划出他们需要的物品,这一语段也就结束任务,接下来语篇第二段讲在商店购买这些需要的物品与营业员对话的过程,这时候我精心的挑出最能反映大意的三个问题:

1.What masks do they need?

2.How much are the things?

3.Change means____

以让学生通过做选择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去理解大意,在降低学生阅读难度的时候,也让学生自己通过上下文,理解新单词“Change”的意思。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去自主阅读。

五、巩固拓展,提高成效

语篇教学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因此语篇的巩固练习环节必不可少,这一环节应注重反馈和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拓展,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中,我通过读和写两种形式开展。

1.读

分角色朗读,这是学生们都喜欢的,难度也不高,适合每一位学生练习。主要反馈学生对新词和新句型的音准问题,操练面可以集中在班里的中等学生。

2.写

在学习完语篇后,教师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在重组的passage中将部分关键词、四会词或词组去掉,让学生填空练习。这样可以及时的反馈学生当堂掌握语篇知识的情况,避免学生单纯地背记语篇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句型和语言点。

任何语篇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包括一定的情景和完整的情节。教师只有将语篇作为整体来处臵,才不会其完整性和连贯性。我们要将这两种模式相结合,以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语篇的能力,达到整体输出的目的。有效的导入,有效的情景,关键的提问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情境的创设要注重恰当性

【案例一】

某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7 A busy day的A部分语篇时,创设了语篇情境——“David一天的生活”。教授语篇当中的“a quarter past seven”时,该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纸片并折叠成四分之一的圆,然后引出“a quarter”的教学。然而课后了解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时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语篇中的“a quarter”是“四分之一”的意思,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语篇中的“a quarter”是“四分之一的圆片”,只有少数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猜出语篇中的“a quarter”是“一刻钟”的意思。

【反思】

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独特性,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用圆片可以代表钟面,圆片的四分之一就是一刻钟。然而她在设计圆片时并没有在圆片上画出表示钟面的刻度,导致学生没能走向教师所设计的思维轨道,于是他们对“a quarter”的理解出现错误。其实对于“a quarter”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带一个真实的钟表到课堂上,当堂给学生演示“a quarter past seven”。这样,学生自然能明白语篇中的“a quarter”是“一刻钟”的意思。

语言和语境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Hymes认为:“理解语境中的语言并不是从语言本身出发,而是从语境入手。”语篇教学更是离不开语境,我们只有依托语境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需要指出的是,语言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语言知识。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仔细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充分考虑情境创设的恰当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篇情境的作用,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11 A good idea A部分语篇时,我事先画了“游泳”、“溜冰”、“滑雪”等简笔画,以便在教学语篇时为课堂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简笔画呈现新知、教授语言点。然而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却没有预期的活泼、流畅。最后,当我拿着简笔画和学生对话时,大多数学生都一脸茫然,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课后我找来几位学生问明原因,原来他们没有看懂简笔画,所以课堂上无法理解语篇,更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反思】

课后我将自己准备的简笔画与课本中的语篇绘图进行比较后发现,课本上的绘图颜色鲜明、充满童趣,符合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思维、操练、记忆以及运用新的语言知识点。而我所选择的简笔画对于没接触过简笔画的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够明了透彻,导致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简笔画所表示的英语含义,影响了语篇学习的效果。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我们的英语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反复研究、推敲后才出炉的,它是我们学习语言最佳的、最典范的教学素材,其本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语境内容。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当首先选择、运用课本中的素材来创设语篇情境,将语篇内容和文本素材情境有效结合,减少学生阅读思维的障碍,从而切实提高语篇教学效果。

三、情境的创设要强调多样性

【案例三】

某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9 Shopping A部分的语篇时,采用了“三步走”的教学流程:呈现新知——阅读语篇——拓展活动。这样的教学流程看似清晰合理,然而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所创设的每一个情境几乎都被CIA“承包”,整节课成了CIA的展示课。刚开始,孩子们还兴趣十足,到了课堂的后半段,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反思】

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如果创设单一的情境组织语篇教学,很难激发孩子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语篇教学时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充满趣味、灵活多样。只有让孩子们沐浴在有趣的语境中,他们才会在语篇教学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的思维才会在语篇教学的殿堂里自由飞翔。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

每周一摘: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情境创设探微

本文剖析了当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三大误区:零碎、虚假和无趣,并结合课堂案例从情境创设的整体连贯性、恰当真实性和生动有趣性三个方面提出了避免陷入误区的相应策略。文中沈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在一些课例中发现的一些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存在的一些误区:

1、以零碎的情景扫除语篇学习的障碍;

2、情境的创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3、以无趣的情景拓展语篇。沈老师提示我们在语篇教学时创设的情境应立足语篇话题,直观、整体、恰当而不失趣味,让我们的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篇。策略有以下3种:

1、创设的情境应注重整体连贯性;

2、创设的情境需体现恰当真实性;

篇3: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尝试

步入高年级,教科书中的语篇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难教、怕教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受“应试”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单词和句型教学,影响了语篇教学的整体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语篇整体性教学成为高年级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步骤

语篇教学的三个基本步骤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Pre-reading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背景知识,引出话题,解决语言障碍。While-reading的目标是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体信息,培养阅读技巧。这个步骤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强调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习得所学语言。Post-reading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进行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

二、基本方法

经过学习、探索与实践,我摸索出“找—读—练—用”这简单易行的“四字”教学法。它既是处理教科书的方法,又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这“四字”教学法其实就是紧紧围绕教科书重点展开的。以下以《英语》六年级下册第23课“Travel around the world”为例,来解释这“四字”教学法。

(一)找——感知文本

“找”,就是教师就对文本理解的重、难点提出问题,学生在阅读中查找理解文本的单词和句子。如,教师提出问题:“How many countries are there in the passage?”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答案:“America Australia Canada Britain.”在“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习得语言。

(二)读——获取信息

“四字”教学法的主线就是“读”,就是朗读找出来的重点单词和句子,细读课文,捕捉具体信息。如,Please listen and read the part of America and think:How many places are mentioned?What are they?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读这段文字,在读的过程中习得新的语言元素。目前,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并不多,而外语学习又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英语教学应该大力提倡“读”这种方式的语言输入,以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课文。

(三)练——学习语言

“练”,就是对学习重点的口头训练、对课文内容的讨论与理解。在学习“美国名胜”时,屏幕出示:

_____is the capital of_____.

Disneyland is______in the world.

_____is the______in America.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

(四)用——体验交流

“用”就是围绕学习重点,体验交流,综合运用。“找”是为了“读”,“读”懂了就能“说”,能“说”就能“用”,在“说”和“读”的同时也练习了“听”。课的最后环节,教师提问: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Why?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学生说:I would like to go to Disneyland.Because it is the greatest theme parks in the world.There are some famous cartoon stars in it.It is very beautiful.All the children enjoy playing there.还有的学生说:I would like to go to Washington DC.Because it is the capital of America.I can go to the White House that the president works and lives in.I think it is fantastic.这一扩展延伸环节,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形成了新旧知识的整合、构建,表达了学生真实的思想,这正是学习英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基本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激情引趣,主动参与

语篇教学要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应以兴趣为支点,以任务为基础,尽量设计活泼有趣的教学任务。如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通过话题来了解文化背景知识;提出富有趣味性或技巧性的问题,或是设计调查性任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语篇。教学实践证明:越能让学生感到有趣或愉快的任务,越能激发他参与任务学习的欲望,学生就越乐于加入任务学习中。

例如:导入话题“Food and Drink”时,一边用视频出示色彩鲜艳、自然逼真的pizza,hotdog,hamburger等多种食品饮料,一边要求学生快速说出各食品单词。学生很快说出了近20种食品。教师随即以记者身份现场采访:What’s your favorite food?引导学生回答:My favorite food is.../I like...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使学生在形、音、义三方面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开始阅读做铺垫。短短的几分钟导入,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语量很大,学生兴趣也很浓。

(二)整体性原则——把握阅读步骤,整体呈现语篇

语篇教学强调语言意义的教学,因为学生的阅读技能只能在完整的篇章阅读中取得。所以,在处理语篇中的单词和句型时,一定要适度,要从整体入手,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引导学生对语篇信息进行疏理、归纳、总结和拓展,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材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教学“Jobs”这一语篇时,在“Pre-reading”环节中,用课件揭示标题,提出问题:Teacher is one kind of jobs.Children,what other jobs do you know?生答:Policeman,nurse,worker,farmer...通过谈论学生已经知道的工作,调动学生相关知识储备,为进入课文阅读进行铺垫。师:This is Bing Bing’s family.Look and guess:what do they do?(课件出示人物剪影)生:Bing Bing’s father is a...这一环节教师引入课文情景,通过看剪影预测人物职业,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提供背景知识,引出话题,跨越语言障碍。

在“While-reading”环节,教师精心设计了以下步骤:1.Skim the passage and circle the jobs of Bing Bing’s family.2.Read the text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underline what these jobs are.整体呈现语篇,指导学生运用速读法提取有效信息,通过细读文本指导学生了解各职业特色,联系上下文解决生词而非孤立教授。3.Listen,repea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why do they like their jobs?生1:Bing Bing’s mom likes her job,because she can make our city clean and beautiful.生2:Bing Bing’s father likes his job,because he can save people.生3:Bing Bing’s uncle likes his job,because it’s exciting.师:All jobs are important.教师简单的一句话,巧妙有效地升华了文本主旨。4.Reading the text in groups.“Whilel-reading”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捕捉具体信息,培养阅读技巧。充分体现了“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强调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习得所学语言。

在“Post-reading”环节,师:I’ll introduce other jobs.His name is____.He’s 25.He’s strong and brave.He loves his jobs because he can help people in need.His job is____.

And then let students introduce a job and guess each other.“Post-reading”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

这节课教师只用两个问题便将整个语篇统一起来。1.Skim the passage and circle the jobs of Bing Bing’s family.2.Read the text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underline what these jobs are.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支架,帮助学生建立语篇实体。还很好地将新旧知识巧妙地结合,使英语学习成为不断滚雪球、不断形成语篇的过程。小组内互助学习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再次回顾课文,而且体现了总—分—总的阅读策略。整体性语篇教学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又有益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体验性原则——活学活用,体验交流

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水平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引导学生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活用所学语言。在教学“饮食”这一话题内容时,在学生理解“膳食平衡”概念后,布置小组任务。选择给文章中的三个小朋友Mike,Lily and Mary提供饮食建议。这是一个真实的任务,这是一个师生、生生体验互动、活学活用的过程,学生们根据语篇中三个小朋友不同的偏食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Mike,you should eat fresh vegetables and fruits.

Lily,please don’t eat too much sweet.

Mary,we need fish,chicken and bread.

We should keep a balanced diet.

这一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将阅读文本中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人文性原则——提炼文本育人价值,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英语课程要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在语篇教学中关注学生非语言目标方面的,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学习家庭成员这一语篇时,语篇最后一句话是:My family is full of love.为了让学生体会对家人的不同情感,教师这样处理: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amily?Please answer with the words of this passage.学生很快地答出:His family is full of love.接着教师追问:How do you understand this sentence?学生答道:Jim loves his parents,his parents love him.They love each other.So his family is full of love.等等。最后,教师通过大屏幕出示这样一段话:There are____people in my____.They are____.I love____.Because____.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your mother or your family?或What do you often do for them?_________.这两个环节充分凸显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既着眼于对语言形式的训练,又将情感内涵寓于语言之中,升华了学生爱家人的情感,做到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思想的有机结合。

板书也别有创意。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心”形,包住了所有的家庭成员。教师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heart.师再问:What’s the meaning of heart?学生回答:It means Love.教师适时小结:Love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教师有效地提炼了语篇的育人价值,适切地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扩展性原则——课外延伸,发展语言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教师可根据情况,布置相应的拓展任务,选择生活化的拓展语篇让学生阅读。在学习“旅游”这一语篇后,我布置了“Task after class———Getting to know Beijing”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有关the Forbidden City,the Temple of Heaven等名胜古迹的文章,让学生利用在课内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的阅读课文以外的文章,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篇4: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语篇整体教学 词句结合 创设情境 立体阅读

随着小学英语的深入开展,教材编排从传统的词句分离、句段分离、段章分离的格局逐渐过渡到现在的融词入句、融句入篇的微语篇和长语篇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建立语篇整体教学观,即以学生为主体,将语篇整体呈现,创造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寻求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策略,使学生在有语义交流的过程中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和综合语用能力。

一、语篇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1.利于学生篇章意识的建立

小学英语很长时间都是围绕词汇教学而展开的,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单词和词组以及随之进行的活动、游戏等,但他们语篇意识淡漠,语言表达能力弱,因此有必要进行语篇的整体教学来提升学生对篇章的认同。

2.利于学生由“引领性阅读”进入“真实性阅读”

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绝大部分都是在教师的引领和支撑下进行的朗读、背诵等,能动的、自由的、体验式的真实阅读很少,而真实阅读才是学生今后阅读的最终目的,语篇整体教学担负着学生实现真实阅读的责任。

二、语篇整体教学的策略

PEP教材中,Let??slearn、Let??stalk、Readandwrite,每单元的这几个板块中,不管是简短的小对话,较长篇幅的短文抑或是图文结合的故事,它们都有相对完整的语意、语境和较完备的语用功能,因此,教学中应该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针对各个板块,笔者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1.纳词入句,感悟语篇

PEP教材六上Unit4PartALet??slearn中,文本呈现的是几个动词的ing形式:ridingabike,diving,playingtheviolin,collectingstamps,makingkites以及一对问答句What??syourhobby?Ilike...。在进行这一板块教学时,笔者采用“词句结合,语篇感悟”的方法,没有一味地反复读单词、读句子、讲语法,而是在新授生词的过程中、自然地过渡到句段环节上去,为此,笔者设计了几个步骤:

(1)简单填空,词句结合:Mikelikes .LiuYunlikes .Theotherboylikes .将词融进句,避免反复读背词组的枯燥。

(2)替换对话,语篇初现:T:What??syourhobby?S:Myhobbyis ./Ilike .

由师生示范过渡到同桌对话、小组对话,这组对话形成的微型语篇,难度浅,减轻了学生的表达焦虑,学生参与面广,生词复现率高,口语输出实现了学生初步的语篇感悟。

(3)小组汇报,形成语篇:由文本而生活,面对身边熟悉的同学、朋友和家人,表达更流畅,不仅操练了新知,已学过的内容也不断出现,S:HeLilingandHuangLileiaremygoodfriends,He??shobbyis...,Huang??shobbyis...,myhobbyisplayingfootball/painting/swimming/flyingkites/playingcomputergames/climbingmountains/fishing.等,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潜移默化得到加强,尤其说到家庭成员的爱好时,大家积极踊跃:S1:Myfatherisadoctor,hishobbyiswatchingTV.Mymotherisaworker,shelikesplyingMajiang(麻将)...Ilikeplayingtheviolin.Ihaveahappyfamily.(当说到麻将时,大家都笑起来,太符合生活实际了,我们的学生家长十有八九都打麻将。)

形成语篇有利于学生语感和英语思维的培养。同时,这一环节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家人的喜好,不失为一次良好的情感教育机会。

2.创设情境,整合语篇

PEP教材每单元A、B两部分的Let??stalk板块,对话内容关联性很强,分开在不同的课时有人为割裂之嫌,创设情境对具有相关主题的对话进行意义整合,形成内容更充实的语篇,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系统把握。

六下第一单元A、B部分Let??stalk里分别出现“Howtallareyou?”和“Howheavyareyou?”的对话,将它们合为一体反而更能体现对话的完整性,于是笔者将测量工具带进教室,课前测量全体同学并让他们自己记下,同时将几个身高、体重悬殊的同学测量得出的数据绘表板书。

T:Howoldareyou?

S1:I??m12yearsold.

T:Howtallareyou?

S2:I??m172cmtall.

T:Howheavyareyou?

S3:I??m46kg.

根据前面的测量和表格呈现,旧知识点“Howoldareyou?”起到对话触发器的作用,紧跟的“Howtallareyou?”和B部分”Howheavyareyou?”得以运用,学生不会感到新句型呈现的突兀,笔者在师生对话引领后,接着让学生猜测笔者自己的体重和身高,旨在利用真实生活情境引出形容词比较级的学习,学生大多对老师的各项信息都很感兴趣,猜测活动气氛活跃。

经过整合,文本在语义上更趋完整,有利于学生语言输入的连贯性,不仅仅让学生为了学对话而对话,而是坚持以自然引入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输入真实信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模仿所学语言,培养语感。

3.立体阅读,深入语篇

小学高年级段语篇长度逐渐增加,词汇量较大,学生阅读和学习比较困难,甚至有部分学生一看到篇幅长的文字就条件反射,产生畏惧心理,不想看,不愿读,更不用说去理解和分析了。如何使学生感知语篇、获得信息以及对语篇个性化理解和体验?立体阅读是个好办法,即多种方法多层次的阅读,步步深入语篇。先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导入,进而通过提出任务、抛出问题来提取语篇信息,激励学生对语篇内隐含和分散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有任务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整合文本信息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文本材料:PEP六上Unit4PartB的短文Mynewfriend

(1)导入。笔者用PPT展示了一张照片,让学生猜测“Whoisshe?”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图片和猜测活动能很好地激活他们的兴奋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减轻学生对长语篇的焦虑情绪,为接下来的阅读理解环节做好铺垫。

(2)略读。这是整体感知语篇很关键的一步,小学生往往习惯于逐字逐句发声朗读,碰到生词容易放弃阅读,所以笔者限时让学生从标题开始迅速进入文本,可以忽略生词,只要了解文章大意即可,不需要细节化文本,这对学生构建整体语篇意识和提高阅读速度至关重要。

(3)寻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WheredoesAlice??sfatherwork?HowdoesAlicegotoschool?What??shermother?DoesAlicehaveasister?Who??sshe?...有任务驱使,学生的应激和文字代码转换速度会瞬间加快,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精读。语篇给学生提供的是材料,是物质基础,而语篇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产生意义,学生读通读懂文章的过程,就是一次感知、理解、体验、享受、赋予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支点和框架,让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文化和学习策略上有所收获。

a.比较Alice父母的有关信息,小组内交流。

Alice??sfatherisa .He ina .He towork .

Alice??smotherisa .She ina .She towork .

b.对比Alice和Ann的相关信息,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参加班级汇报比赛。

这是在前一节课does提问和yes/no答句的基础上设计的稍微细化的任务,需要学生对语篇较深入的阅读和信息提取,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有一种任务感、紧迫感,以任务促进学生阅读,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整体把握语篇的能力,同时实现语言的意义交流。

(5)讨论。根据文本,小组讨论:Alice和Ann性格爱好如此不同,她们是好朋友吗?然后男生组和女生组PK,不论观点如何,言之有理即得分。

一女生:Ithinktheyareverygoodfriends.Ihaveagoodfriend.Wearedifferent.Sheisquiet.ButIamactive...

一男生:Ithinktheyarenotgoodfriends.Theyaretoodifferent.Theyhavedifferenthobbies.Ihaveagoodfriend.Wegotoschooltogether,weplaycomputergamestogether,wecleantheclassroomtogether...

从大家观点不一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很到位,已经能跳出文本,整合旧知新学,既能消化吸收文本提供的信息,又能活学活用地输出信息,由输入转换成输出,深层次地对语篇进行解码和内化。

更有一小组慧眼独具,他们质疑文章标题与内容不符,理由是文本内容是关于一家人的信息,而标题却只是“Mynewfriend”一个人,建议标题改为“Alice??sfamily”。敢于质疑教材的权威,说明他们对篇章的整体把握意识主动而积极。

(6)抓住契机,说写迁移。由以上几个步骤铺垫,学生由口语表达转向笔头输出,有话可写,有话能写,有话会写,学生的语言产出自然实现。

三、语篇整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老师为了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人为地将语篇分段呈现,逐段分析讲解,脱离完整的语篇语境,学生的整体语篇意识更无从建立。另外,任务的设计仍停留在语法、词汇层面,与整个语篇语境缺少关联,教师提问以Yes/No的猜测性问题为多,学生回答投机成分高,缺乏阅读责任感。

四、结语

篇5: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 力

一、小学英语读什么

小学英语高年级的语篇教学,是眼下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英语老师发现不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好像有所下降,不像刚开始那么积极了。尤其是高年级在简单日常会话基础上逐步增加了语篇阅读的内容之后,很多老师一下子不太适应,也有些老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提高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关键,是激发和维持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想象问题的另一方面: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读?具体原因有哪些?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小学生不喜欢阅读英语的常见原因有:内容不引人、形式古板、难度过大读不懂、阅读过程枯燥、不会读、读后活动跟不上等等。了解了这些影响阅读兴趣的障碍之后,再来回答上面的问题,也就应该更有针对性了。为了方便,我们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注意事项总结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十有法”,供老师们阅读教学中参考。具体说这“十有法”是:内容适合有趣味;形式多样有变化;选材难度有依据;过程快乐有方法;师生互动有交流;方法对路有策略;读后活动有技能;循序渐进有层次;综合提高有速度;持之以恒有收获。

先谈第一点:内容适合有趣味。小学英语教学,兴趣第一。兴趣可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孩子们对英语有兴趣了,你的教学就成功一半了;如果学到了六年级该上初中了,你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还是很有兴趣,那你就成功一多半了。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孩子爱读英语了,就成功一半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孩子们比一开始更爱读英语了,就说明你的英语阅读教学基本成功了!

怎么让孩子爱读呢?办法之一就是:他爱读什么你就给他提供什么。套用新课程标准的说法,就是对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样他们才能爱读。至于孩子们究竟喜欢什么,我想每个小学英语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直觉判断,这些直觉是很好的教学依据,如果还不够放心,可以进一步在孩子们中间作个调查,或者跟同事们讨论讨论。这样就更清楚更有把握了。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认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一般对神话、童话、历史、伟人传记、武打、传说、侦探等题材感兴趣,说他们喜欢那些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强的文字。不清楚是不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因为我没有真正调查过。而且,也可能不同地方的不同学校,学生会有不太一样的阅读兴趣。有一次我借听课之便,在北京东城的一个小学做过一个很小的调差,结果一个班的学生跟同校的另一个班的学生,阅读兴趣就有些不一样!后来再去的时候了解到的情况是,当时该班学生中流行的动画片儿和男孩子们喜欢的电子游戏,跟另一个班的都不太一样。不管怎么说,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趣味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普遍性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所以别人的经验老师们可以借鉴,也可以亲身去观察了解,还可以直接向自己的学生询问,掌握第一手资料。

掌握了学生的喜好,教师就有了“投其所好”的根据。准备英语阅读课的时候,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去搜寻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让学生读。如果有条件,最好连图文、动画、声音等,都精心设计在一起。不难想象,面对这样的“大餐”,很少有哪个孩子能抵挡它的“诱惑”,就连不喜欢读语文书的学生,也会来读你特意准备的“英语书”。现在的英语图书、报纸、期刊、网络等资源很丰富,老师只要掌握一点儿搜索技能,再花一点儿时间,就能得到不少好的材料。当然,有些材料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结合教学话题稍加改造,不宜拿来直接用。但是改造,要注意一定不要改成错的,如果对自己的英语不是很有把握,就要问问别人。记住,要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们提供真实、自然的、好的语言材料读。

搜集、改造加工阅读材料的工,全靠一个人来弄,很累,而且极有可能根本应付不过来。所以同一个学校的老师,甚至同一个区域的老师,可以商量一下,分一分工。可以按学生喜欢的话题分工,也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来分工,比如擅长搜索的去找素材,擅长做课件的搞加工,经验丰富的做设计,总之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最后得到东西,比任何一个人单独备课做出来的东西肯定都好很多。公开课上用的阅读材料不就是这样做的嘛,多好啊!平时也应该这样!你一定会说:“平时哪有时间啊?课太多了!”我同意。但可以少做,一点一点儿地作,不用每节课做,比如一个月时间大家分工共同准备一个话题的材料,总能做出来吧?关键是要有人组织,要合作,要积累。这样一年后就有十几个话题的资料库了,而且以后肯定会越做越有经验,越快,也越好。不用两三年就可以把小学所有地话题备齐了,以后不论是自己用还是别人上课用,稍加调整就可以,非常方便。照现在新课程的理念说,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校本教研,也是教师发展的好办法。当然,如果有哪些教研部门或者机构地教学研究专家们,愿意帮助或者跟老师们一起来做这些工作,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大家共同研发的阅读资料,就是非常好的科研成果。另一个收获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知不觉慢慢成长为好教师、优秀教师和科研型教师了。

当然,阅读内容的选择不能只顾投其所好。因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还要跟孩子们一起成长,所以,读什么英语也不能完全随着孩子们的性子来,那样可能会造成“偏食”性的“营养不良”。那些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好处的阅读材料,教师还有责任来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一些知识性、趣味性都优等的资源。由于这些东西学生不是天生就喜欢地,那就更需要教师经常想想办法,诱导孩子“上当”,让他们慢慢地喜欢上这些东西,丰富他们的阅读经历,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小结一下。一是阅读教学的内容要适合有趣味,二是选择阅读材料既要投其所好,又要循循善诱,三是给学生他爱读的,让学生喜欢他该读的。

二、小学英语为什么而读

上面谈了小学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问题。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材料,语篇阅读教学就万事大吉了呢?当然不是!适当的阅读材料只是阅读教学最终成功的一个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明确学生阅读这些材料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就是说,要清楚阅读过程结束后,希望在学生脑子里面留下哪些东西。

从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来看,语篇教学的目标并不单一,它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不同维度的小目标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复合体”。按课程标准的说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目标至少包括这样一些更小的目标:知识学习层面,技能训练层面,策略培养层面,智能开发层面,情感熏陶层面和文化意识层面,也就是说,希望通过英语语篇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多元文化,享受阅读过程,养成阅读习惯,开启人生智慧并发展独立人格。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一级、二级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针对小学英语语言技能的“读”二级目标提出了“六能”,其中要求学生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和小短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短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学习策略的二级目标中提出了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等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如果说中学阶段以后的语篇阅读教学更多地强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运用,那么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的首要目标应该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养护。

技能和策略。谈到语篇和阅读,老师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策略的培养,事实上,各种有关英语阅读教学的文献中,谈的最多的也正是培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各种方法。尽管不同文献的内容表面看各有特色,实际上却大同小异,内容不外乎利用已有背景知识预测阅读内容,利用上下文猜测词语,通过略读、扫描等技巧来提高速和寻找细节信息,寻找并利用主题句和关键词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利用语体(故事、书信、议论、说明等)特征和各种常见图式来提高阅读速度等等,诸如此类的策略培养在小学阶段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很简单,阅读兴趣需要愉快的阅读体验才能更长久地保持,而愉快的阅读体验又必须靠一定的阅读技能来支持。

阅读技能和策略培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很多老师认为小学生根本没办法达到那么高的要求,实现那么高的目标。的确,这方面的很多理论和经验都是从中学大学甚至成人学习者那里来的,针对小学生学习外语的技能策略研究成果很少,加上我们的教学实践积累也有限,所以,老师们有这种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看,首先,目标通常都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理想色彩,不一定眼下就能成为现实。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不断深入,教学中所能实现的目标会越来越高。其次,每一种技能和策略都没有规定具体的行为表现,因此可以作不同水平的要求,一些原则性描述的伸缩性很强,只是指出了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关的方向。至于每个方面具体要求到什么程度,则需要立足教学实际来调整。比如“利用文本信息进行阅读内容预测”的策略,可简单也可复杂,让小学生利用跟文字配合的插图来猜阅读内容的大致范围,就很容易;又如,“根据句子之间的衔接成分判断句段之间的逻辑层次”也不是一点都没法实现,至少and,but这样的词语,小学生是可以理解和利用的。让学生猜词如果给的任务太难学生根本猜不出来,就容易挫伤阅读积极性,产生阅读困难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但没有学到猜词技能,反而把兴趣也影响了,那就得不偿失。总之,目标是可高可底的,具体的要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掌握。小学教师作为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对这些目标可能达到的程度最有发言权,如果能把日常教学中的有关细节和体会不断积累下来,就能为课程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很好的素材。

谈到阅读技能培养还要附带说一下阅读理解题,因为不少小学英语课堂上会使用类似的材料。由于这种题目在中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初高中英语教学中常用它作为阅读训练的手段。虽然不能说阅读理解题跟阅读没有关系,但是阅读理解题至多是特定阶段出于特定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检测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所在地区仍以这种形式作为教学检测手段而无法避免,可以适当做些类似练习,但是阅读理解题本身并不是语篇阅读教学的必有内容,更不是目的。

兴趣和习惯。阅读技能和策略培养诚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能策略毕竟是技术层面的,其价值和意义不能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等同,尤其在小学阶段,技能培养应该为兴趣和习惯培养服务。虽然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几个方面目标实际上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应该兼顾而不宜厚此薄彼,但是如果必须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定出一个主次排序的话,我觉得首先还是兴趣。因为小学阶段其实学不了多少语言知识,听说读写技能也只能是刚刚起步,阅读技能策略也不可能要求太高,关键还是一个阅读兴趣的启蒙。如果经过几年学习,比如到升如初中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很喜欢阅读英语,那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就算成功了。如果这个兴趣能保持下去,学生就能在不断积累的阅读过程中开启智慧,发展人格,学习和运用更多的知识技能,发展阅读策略,了解多元文化。相反,如果这个兴趣被过早地淹没或毁灭,知识和技能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他各层次的目标也就失去实现的依托。

培养兴趣,关键是起步阶段不能过急。起初阶段的阅读要求要降低,同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习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只要读出来一些信息,不管多少,都应该受到肯定鼓励!如果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期待过高,学生经多次努力后仍觉得老师对他不满意,他们就容易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过早放弃。兴趣的养护,要点是循序渐进并随时提供辅助。语篇难度提高不要太陡,一次提出的要求不要太多,任务设计一定要让多数学生能够有能力完成。不能以教师的水平来设计任务,要蹲下来,站在学生的水平上假设和预测问题。给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不能太短,阅读课上最常见的不当操作是学生根本没读完,就急着提问让学生回答。

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宽松的氛围,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创造这种氛围。开始的时候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他能大致看懂的语篇,不作任何要求,让他们自由地读,自由地交流。让孩子们知道英语也可以像中文的儿歌、故事、童话、笑话、谜语、急转弯、绕口令等一样来阅读来欣赏;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一点一点地体验到跟母语阅读同样性质的愉悦和满足,让孩子们体验到语篇是传递某种信息和意义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些排列在一起的枯燥的符号;尽可能让孩子们把阅读跟“学习”“单词”“句子”“语法”“作业”“背诵”“记住”“必须”“应该”等带有强制倾向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并不容易做好,有的是出于老师经验不足,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的是是由于课时安排赶教学进度,比如课程标准里面小学英语阅读中有一个10到12万字的参考量,四年平均下来每节课有200多词的阅读量,这个目标对一年级起始学英语和部分发达地区的学校可能还能接受,更多地方的老师会觉得完成有困难。除了上课时少,教师经验不足,还有课程管理等问题,这些因素集中到一起,很容易导致教师表现出急躁情绪。结果是两三年下来,学生可能学会了一些单词,能背诵几段课文,能说几句会话,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甚至对整个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排斥、厌倦的负面情绪,这样的话,教师为完成所谓教学目标而急于塞给学生的那点知识,远不能掩盖小学英语教学整体上的失败。当然,评价的影响也很大,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评价问题也是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焦点问题,评价改革的课题和相关标准目前正在研究中,一线教师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语言知识学习和运用。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实在有限,在知识方面的要求不可能太高,只要有学以致用的意识就好。具体的表现,比如能体验到在其他地方学到的词句在尝试享受阅读的时候能用得上,再比如阅读过程中遇到语言上的障碍时,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并在解决问题之后把阅读过程接续上,而不是半途而废。

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方两个方面,实际上是阅读的结果,教学的功能主要是启发和引导,这方面目标的开放性决定了不好预先设定特别明确具体的细目。

以上按课程标准中的五个层面谈了小学英语的语篇阅读,其中重点谈的是策略技能和兴趣习惯。如果跳出英语课程之外看,让小学生通过体验阅读的愉悦来逐步培养其阅读习惯,这实际上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语文教学在这个维度担负的责任更大。跟语文的阅读教学相比,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积累更有限,其实很多方面都可以也应该到语文教学中去取点儿经。小学英语老师常跟语文老师聊聊,或者常去听听他们的课,相信对英语教学会有些启发。强调外语教学和语文教学的相通之处,不是说二者差不多,毕竟外语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跟母语教学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如何处理,也正是外语教师需要动脑筋研究的地方。

从人的终身发展来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阅读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类知识累积的速度从来没有像过去一百年来这样惊人,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短短二十年间时间,人类积累的知识就超过了过去漫长的两千多年的总和,从那时到今天这个数量又不知翻了多少倍,而这些信息中85%是以英语为载体的。面对这样的飞速发展,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而阅读正是这种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道,必在于读书”,让孩子学会并享受阅读实际上就是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大量信息,更能发展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独立人格,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比如美国教育部1983年发布的《成为阅读大国》报告,核心内容就是强调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

再过几天就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了,4月23日,这天也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节日只有一天,而漫长的人生路上,阅读应是时时相伴的一种乐趣、一种习惯,每天都是“读书日”。学生的每次阅读都是一次独特的体验,是他通过文本与别人的一次交流,正是在这种不断积累的交流中,人得以逐步成长。阅读应当是现代人自觉的内在需求和理想的存在方式,小学英语老师也有责任为培养“能享受阅读的孩子”而努力!

三、小学英语怎么读

前面谈了小学英语“为什么而读”和“读什么”的问题,接下来谈“怎么读”的问题。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都非常有限,决定了“怎么读”的问题只能落在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读”上来。这个问题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微观分析可以具体到一节课、一个活动设计、一个具体环节等,宏观分析主要是方向和原则。这里先从宏观上讨论一些原则问题。

1.兴趣维持原则。兴趣培养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旦没有兴趣,学生的思维大门一关,教师的教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兴趣原则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兴趣原则包括激发和维持两方面,兴趣激发比较容易做到,从目前情况看,很多老师注意到了且做得不错;兴趣维持就困难得多,不少学生中高年级就开始分化,这一直是个难题。应对的办法目前还没有细致的研究,大家讨论过的办法,比如阅读教学的分层处理、阅读问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处理,降低对部分学生的要求,分层评价鼓励为主,方法策略个别辅导,实施情感影响等都可以试试。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教学中都应始终把维护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好的学生—的积极性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2.信息语言并重原则。小学英语阅读,除了兴趣(reading for fun),还应该包括信息获取(reading for information)和语言学习(reading for English),三个目标虽不在一个层次上,但都很重要。阅读的最终目标固然是获取信息,但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阅读课中也不能忽视对语言知识的积累。没有语言素材做基础,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不可能走远。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实际的阅读活动来训练;阅读能力的提高又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所以阅读课并不是只讲阅读技巧、只讲获取信息,重要的词语、句式、惯用法等语言结构知识的学习也是阅读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该被排除到阅读教学课堂之外,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其中的语言片断单独拿出来学习消化。当然,在信息获取与积累语言的平衡之间,阅读课的重心最终应该落在在具体语境中对意义的理解上,尤其不要把阅读活动分解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句分析。

3.多维互动原则。阅读不是单一的活动,它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因素和多种智能活动的综合过程。因此,在阅读技能培养过程中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互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比如通过标题、插图等线索对文本内容的预测,生成、验证或否定假设,再预测、再验证或否定假设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读者与写作者之间的互动。二是师生互动,阅读过程中没有权威,师生之间是公平的交流,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本人也是学习者。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能更细致地体察到学生的阅读困难所在,学生更高效地接受教师的技能指导。三是同伴互动,由于学生兴趣、个人经验、英语水平等各种不同,阅读所获取的信息和感受都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成为语言交际的条件,是语言学习和合作学习发生的好时机,因此,对生生互动中生成地这些学习因素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四是课程目标的综合互动。阅读课不单是培养阅读技能,语言学习、技能发展、策略培养、文化感悟、智能提高和人格发展等课程目标都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现渗透,有机整合。虽然不是每次阅读课都可以渗透所有目标,但根据每次课阅读内容的不同特点,重点突出其中某些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4.策略渗透原则。阅读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起步阶段离不开教师的引领,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对教师依赖越来越少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让他通过读学会读,策略渗透必不可少。逐阅读策略有很多类别和层次,比如速度训练中的眼动、视野训练、扫描、找读等微技能;涉及语言基础的词汇意义反应时、句符串解码时间、意群形成等;涉及理解力训练的文化语境理解、标题利用、插图利用等,涉及语篇知识的主题句、关键词、衔接词、图式形成和套用等等。这些策略和技能训练,哪些适合小学生,可以要求到什么程度,都还需要教学实践中探索,因为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策略渗透也是结合实际阅读材料不断积累的过程,材料不同,所需要的阅读策略也不同,策略渗透是阅读课教学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

5.层次性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阅读水平来说的。从阅读文本的难度层次,阅读速度和理解地不同要求等几个方面都应该照顾到学生的不同层次。让能力强的学生感觉到挑战,可以要求他们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深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基础不那么好的,可以慢点儿、问题简单点儿,让他们读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收获,更差的,只要能读懂一点就是收获,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不至于丧失信心,过早放弃。必要时,可以准备不同难度的材料来训练不同的学生。当然也要积极想办法帮基础不牢的把基础补一补,以便让他们及早赶上来。如果分组得当,小组中的不同成员具体安排不同层次难度的任务,小组阅读活动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6.适切性原则。这个原则针对的是教学法选用和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地操作。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地方法和手段非常丰富,教师的选择余地很大。但这些方法手段的选用也不能太随意,而应该在分析学生需要和当地教学实情的基础上,以“适切性”为基本原则进行选择。

一节课的设计思路,粗略的分类可以有两种基本模式,“总-分-总”和“分-总-分”模式。前者是语篇整体呈现和阅读后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再总结的一种思路,后者是先根据需要分解处理阅读任务和难点,再总体把握文意,最后强化一些具体目标的一种思路,它更多地依赖阅读者对英语词汇、句子和语篇结构的解读,通过语言符号和语篇结构知识来建构意义,即有语言符号到意义的过程。这个分类是大略的,还可以有很多变化形式。对于阅读教学老说,两种方法原则上并没有高下之分。

教学环节安排上,一般有读前,读中和读后几个阶段。读前通常是热身,包括阅读动机激发和背景知识激活等,目的是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这个环节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入性质的问题,比如根据题目、插图等线索对文章内容的猜测;读中就是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不断形成假设和验证或否定假设的过程,对于语言积累非常有限的小学生来说,也是在新的语境中再认所学词语,形成意义解码的过程。阅读过程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可以一遍也可以多遍,要求层层递进,因此这也是最需要用心设计的环节。读后活动除了检测学生对语篇阅读的理解,还可以包括单独的技能强化训练和某些语言知识的积累,另外读后环节中引导学生评估和反思自己的阅读策略的使用也很重要。

强调适切性,就是强调没有哪种阅读教学模式是最好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学生年龄,语言学习认知风格,社区环境,教师外语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者教师所采取的具体教学方式。不同的语篇性质和不同难度,阅读的不同阶段等都会影响具体活动方式的取舍。比如导入阶段并不是一定要用PPT视听整体导入,整体导入、分解导入、语音(听)导入、文字(读)导入、综合(听读同时)导入等都可以试试。另外,方法和设计都需要经常变化。再好的方法,如果每次课都以同样的顺序、同样的模式来实施,时间稍长,学生都会感到腻烦。所以,阅读课也要常变变样儿,让学生常有点儿新鲜感,兴趣才容易持久。变花样儿不是依赖华而不实的活动,虽然偶尔用一下也无不可,但主要不是靠这些东西,而是要根据阅读材料本身的特点,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来变化教学措施。变的只是手段,阅读课的根本教学目标不能背离。

7.渐进原则。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时间和积累,不会短期明显见效。没有经验的老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过于急切。要知道这种急切的情绪会不自觉地带到课堂上无意中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产生“阅读难”的印象,继而产生畏惧心理。尤其是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孩子,他们会过早放弃努力。所以,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沉住气,从容易的语篇入手。语篇不仅包括语段,只要有具体语境,有特定的交际目的、传递特定信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都是语篇。比如Exit.Lady’s.Sale!Dangerous!No smoking!在词表或者词典上孤立出现时是词语,一旦进入交际,它就都成了语篇。词汇和基本句子结构知识的积累与语篇阅读的推进是互动式的,从最简单的语篇开始,带领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过程,盯着学生的进步,留意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并据此来调整教学难度进度和方法,这样才能逐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没有足够的量,阅读能力提高很难实现,但很多地方小学英语课时非常有限,有的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课时都不能保证,这种情况下要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确实有难度。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教师动脑筋把阅读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其实,跟听说教学相比阅读延伸到课下更有操作性。比如有的老师给学生订几份辅导类的报纸或期刊,每周精选其中的一些材料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孩子,让他们课下完成。有的把全班分成几个课外阅读小组,布置每周的固定阅读量,材料则由小组内的同学在图书、报纸、辅导材料或网络上自主选择,每周找个时间安排一次全班交流,或者用某种书面形式进行汇报,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百科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效果都还不错。课外阅读形式好解决,重要的是要落实,布置任务要适当,回到课堂中要有检查、有反馈,而且要持之以恒。

小结:上面简单讨论了小学阅读教学的几个原则,包括始终保护学生的兴趣,信息和语言并重,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维互动,通过阅读渗透策略培养,阅读任务分层要求,立足教学实际设计教学,以及循序渐进等。以这些宏观原则作背景有助于老师们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大方向,防止阅读教学走偏。至于微观的操作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准备在下一次接着讨论。

上面所谈的三个问题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由于小学英语篇教学开始的比较晚,积累的经验十分有限,所以更需要大家一起来积极探索,愿更多的老师能把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和感悟记录下来并及时梳理总结,以便于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篇6: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反思

郭翠凤

最近,外出听课,听到这样一堂课,内容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 A部分的Read and write教学。教学设计如下:

热身:学生自由对话: What can you do?(大部分学生选择与同桌对话,有些学生选择与前后学生对话,少数学生则独自一人自问自答。)

新课呈现阶段:听录音跟读,四人小组角色表演对话,自己读一读对话,根据对话独立完成4个句子(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听录音跟读,但没有自己读对话,而是直接写句子):(1)What can the monkey do? He can ______(2)What can the rabbit do? She can _________(3)What can Zip do? She can __________(4)What can Zoom do? He can _____ 反馈,板书正确答案。

拓展与巩固阶段:猜谜语: It’s black and white.It has two big eyes.It has a fat body.It can climb trees.Guess!What animal is it? 猜出后,老师就让学生自己写一个谜语(学生程度不一,自然个别学生在一两分钟内完成了谜语,但许多学生都拿着笔愣着,愁眉苦脸,无从下笔)。

小学英语语篇(Read and write)教学一直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讨的话题。反思以上教学片段,不难发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忽略兴趣的教学

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在A、B部分的第三课时安排了“Read and write”教学内容。由于此部分涉及的内容都是“Let’s learn”和“Let’s talk”中已经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因此,许多老师都轻描淡写,只是简单地听录音跟读或反复朗读。本课的设计也是如何,这种设计形式单

一、枯燥,学生参与积极性显然不高。

2、忽略读写前的听说训练

事先没有充分的听说训练,学生对语言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读写这种有难度的短文,学生的书面输出自然比较困难。

3、忽视“写”的示范指导。

学生对单词的书写,规范程度,熟练程度都还远远不够,不能眼高手底,毕竟他们还没有掌握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所以能正确书写单词有一定的难度。

上一篇:汽车零部件采购协议下一篇:进出口企业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