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感动人心的励志演讲稿

2024-08-05

一份感动人心的励志演讲稿(精选8篇)

篇1:一份感动人心的励志演讲稿

绿叶感动地扑向大地,是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鲜花无悔凋落于风雨,是因为它曾拥有一段生命的美丽。

就像绿叶和鲜花一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拥有自己的一份感动。

或轰轰烈烈,或平平凡凡。

或感动于亲情的温暖、或感动于爱情的点滴、或感动于生命的坚守。

我心底的那份感动,却源自于市林科所一群“为民务实清廉”的务林人。

这是一个励精图治、爱岗敬业、坚守清贫、长期扎根基层的集体;这是一个团结战斗、无私奉献的集体。

他们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生命演绎着基层务林人的动人乐章,他们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务林人。

可能有人会笑话我说:你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我的回答是:对!因为他们的感人事迹还鲜为人知。

他们把为民造福作为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了改善职工居住条件,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凭着艰忍不拨的毅力,打赢了苗木补偿、买断安置、建房搬迁三个战役。

每一个战役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还记得20**年9月,是职工搬迁建房的关键时期,首批开工建房的有25户,住宅新区施工现场却一无水,二无电,三缺钱。

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他们积极筹措资金,请来施工人员安装自来水,架设了1公里长的临时三相用电线路,对先期开工建房的职工每户给予奖励性补偿。

所委会一班人日夜坚守在工地上。

酷暑烈日之下,一个个汗流夹背,皮肤被晒的黑里透亮。

当看到一个崭新的住宅小区、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展现在人们面前、职工们乔迁新居时,他们会心地笑了。

后来职工们感慨地说:三个战役是靠所委会一班人的心血和汗水流出来的。

他们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了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务求实效。

为了解决我市林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他们创建了“张兴虎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几年来,共开展了20多项林业科学研究,取得了10多项科技成果,每年培训500多人次,每年解答80多项技术难题,发表20多篇技术论文。

当我看到40大几的科技人员不惧自身安危,反反复复地爬到30多米高的杂交架上采集杨花、人工授粉、采摘杨树果实的时候,我从心底里感到敬佩。

去年7月22日清晨,佘口村林农舒士军向林科

所求救,要求解决鸡爪槭死亡问题,创新工作室立即派专家前往,并请来省林科院森防博士现场诊治,迅速找到了对症下药的办法,当我们将代森锰锌等药物送到舒士军手中的时候,他感动的热泪盈眶,逢人便说:是林科所的专家救活了我的树苗

他们有严明的工作纪律,至始至终坚守上班考勤制度、财务财产管理制度、三公开制度、工作结帐制度等等,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他们自觉打扫清洁卫生。

他们坚守“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准则”、“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委“六项禁令”,以廉为重,正派做人,坦荡为官。

他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自创了“森林羽毛球俱乐部”,每天下班后,干部职工齐聚运动场,挥拍潇洒,强身健体,灯火通明,欢声笑语。

小小的羽毛球,将干部职工的心凝聚到一起。

他们以健康的娱乐远离打牌赌博等腐朽奢靡。

我身边的这个集体成员中,有省市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有省管专家、科技特派员、高级工程师;有在职的,有退休的。

他们只是一群极其普通的基层务林人,他们的名字叫“水乡园林务林人”!他们的感人事迹我一刻也讲不完。

有幸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我从心底里感到荣幸和自豪。

我感动着,因为他们一心为民!

我感动着,因为他们勤奋务实!

我感动着,因为他们清正廉洁!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2:一份感动人心的励志演讲稿

我叫XXX,来自XX分公司。

我演讲的题目是《XXX的家在加油站》。

“XXX的家在加油站。”这是我们XXXX加油站站长XXX的爱人常说的一句话。

的确,自XXX任加油站站长至今,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加油站。

所以,常常受到爱人的`埋怨。

今年51岁的XXX,先后在XXX分公司的四座加油站任过站长。

这四座站的基础设施、经营环境完全不同,可在他任站长期间,加油站的成品油销售量,总能在XXX公司名列前茅。

在这里我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作为加油站一“家”之长的“治家”理念。

一、客户就是我们“家”的上帝。

今年“三夏”的一天晚上八点多,三辆货车各拉着一台收割机进了XXX所在的XXX加油站。

刚停下车,司机们就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着急地打听哪里有卸车台。

由于卸车台距加油站较远,又因口音沟通有困难,站长XXX反复解释,对方还是不明白卸车台到底在哪。

看着对方着急的样子,XXX没再犹豫就上了货车,亲自为他们带路。

卸完车,已是夜里十点多了,想到他们几位在XXX人生地不熟,住宿也一定是

问题。

于是就把几名收割机手带到站内,安排到自己的休息室内休息。

而他则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将就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本不该加油,几名收割机手硬是将油箱补满后,才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加油站。

XXX站周围10公里内就有大小加油站10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XXX带领员工跑机关,进企业,下工地,积极开发市常对新客户,他亲自为其加油,了解相关信息;对老客户,他打电话,发信息,节日问候,生日送祝福。

就是用这种“客户永远是上帝”理念,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回头客。

XXX站说是省道站其实也是一个乡村站,距县城有10多公里,仅有5名员工,站内基础设施破损严重,今年上半年所临道路又一直处在维修之中。

止九月份,该站成品油销量达到2300吨、非油品完成18万元,分别占年计划的82.14%、81.81%,均大幅超过时间进度。

二、立了“家”规就应严格执行。

无论是春夏秋冬,如果不住在站内,他大都会在早晨6点之前赶到加油站。

了解销售情况、询问存在问题、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站内卫生、召开班前会等,一项都不少。

加油站内部实行联量计酬,进行薪酬二次分配。

这是XXX公司多次强调的,由于多年形成的平均主义思想,使得该办法推进阻力很大。

,XXX率先在本站推行。

他把轻油、非油品销售任务细化到每名加油员身上,每月按照销量多

少,结合工资总量,按量取酬。

这一机制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油站晚上睡岗的没有了,等靠推诿的没有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主动与顾客攀话打招呼的增多了,这一少一多的变化带来了销售的大幅增长。

对待违规违纪员工,他从不姑息迁就。

今年三月,一名员工与客户吵架,在妥善处理该事件后,按规定对那名员工实行了待岗处理。

这名员工先是找人说情,后又当面吵闹,XXX始终不为所动,坚决按制度办事。

三、先有安全后有“家”。

做好培训员工安全知识、保养消防设备、演练消防预案,这还不够,XXX还琢磨如何既方便客户又能保证加油站安全的办法。

按照规定,摩托车进站加油时必须熄火,加完油后,需将摩托车推离距加油机5米外,方可发动。

可在现实工作中,很少有客户能这样做。

经过反复琢磨,他在距加油机5米外设立了“摩托车加油处”的标牌。

摩托车进站加油时,加油员引导客户把摩托车停在标牌处,使用加油桶为其加油。

加完油后,客户可直接发动摩托车驶离加油站。

这样不但方便了客户,又避免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该办法迅速在县公司全面推广。

四、家庭和谐方为“家”。

XXX的爱人是做个体经营的,起早贪黑是常有的。

XXX却经常在加油站。

孩子又在外地工作。

所以,家里时常是“铁将军”把门。

可在加油站,他却是一名合格的“家长”。

员工家庭生活有困难,他主动带头捐款;员工家里有红白喜事,他忙前跑后热心料理;员工生病住院,他陪着去检查治疗;三夏三秋保供高峰,他亲自下厨为员工做饭。

自任站长以来,他每年的除夕都是和值班员工一起度过的。

每次都是他从家里带来年菜,配上公司送来的饺子、饮料,和员工们度过一个个欢乐的除夕,迎来一个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新年。

他把员工当作兄弟姐妹,员工也把他当成知心朋友,有话愿意和他说,遇事先找他商量。

员工有时也会犯一些小错误,这时他会私下和员工沟通、谈心,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让员工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帮助他们加以改正。

站里的桌椅有了毛并无塔供水设备出了故障,能自己维修的,他就找来工具自己解决。

每逢下雨,严重损坏的南出入口地坪就会积水40多公分,给前来加油的客户带来极大不便。

雨一停,他就会下到水里,使用水泵把积水抽到加油站旁边的水坑里。

即使在冬季,水凉刺骨,也从未停止过。

扬帆力排千重浪,迈步更上一层楼。

如今,XXX正带领站内员工,以站为家,扎实工作,决心再创新的佳绩,回报新老客户以及各级领导的关怀!

篇3:一份感动人心的励志演讲稿

缘于《当代护士》杂志, 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护士这个特殊的群体, 并从她们身上, 逐渐读懂了女性的柔弱与坚强, 职业的崇高与平凡, 生活的酸甜与苦辣, 还常常被她们身上蕴含的人性的力量所感动。就此, 我想讲述我所见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 以表达我对全国护理工作者的敬意, 也以此纪念《当代护士》杂志走过的风雨历程。

孙海欣:一位养猪的护士

大约是1996年冬季, 本刊在古城西安举办全国护理学术会议。开学第一天晚上, 一位约五十岁的代表风尘仆仆赶到会务组报到, 并婉转地提出, 能否减免部分会务费。问其原因, 她说, 她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乡镇卫生院的一名护士, 因单位效益不好, 护士出省参加学术会议不能报销路费和会务费。她还说, 她家里条件不好, 平时除了工作, 每年还养一两头猪贴补家用, 这次来西安开会, 是临时卖掉一头猪才凑齐盘缠的, 路上转了四趟火车, 走了三天三夜。最后, 她说, “我们医院技术比较落后, 职工也很穷, 但我们真的很想学习。”听到这里, 会务组工作人员无语, 全免了她的会务费。第二天, 本社一名职工自己掏钱买了一张回程车票悄悄塞给她。

这名护士的长相, 我记不清了, 但她的名字, 孙海欣,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

林菊英: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

不知何故, 《当代护士》一创刊就与林菊英先生这位护理界的泰斗结下了不解之缘。

面世之初, 《当代护士》杂志以其独特的风格受到全国广大护士姐妹的热情追捧和无私的支持, 好多护理人员主动投稿且不计稿酬, 还有不少护士主动捐款。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 德高望重的林先生多次利用她的影响联系国内外的护理专家为《当代护士》写稿, 一有机会就向全国有影响的护理专业组织介绍《当代护士》这本新创办的护理期刊。《当代护士》组织举办的全国护理学术会议, 多次邀请林先生讲课, 林先生总是有求必应, 从不推辞。

林先生晚年因病在家休养, 很少参加社会活动, 本刊的工作人员从负责人到普通编辑记者有机会到北京出差, 总会去看望她老人家, 林先生也总是热情接待。记得一年冬天, 本刊一行三人去拜望在北京南五环边上休养的林先生, 她与我们交谈了整整两个小时, 向我们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管理, 指导《当代护士》如何突出护士文化的特色, 又能站到国内外护理专业的制高点。交谈中, 她不断地招呼我们多喝水, 说北京的冬天干燥, 还坐在轮椅上够着身体给我们拿水果。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 暮色下沉, 我们怀着对这位慈祥老人深深的敬意告辞了。离开北京后的一个星期, 得到林先生病危住院的消息, 我们深感不安, 有着亲人般的牵挂。

郭燕红:为护士说话的管理者

由于工作关系, 我多次拜访国家卫生部医政司郭燕红副司长, 也多次邀请她吃一顿饭或喝一杯茶, 她从未接受。不是我的诚意不够, 而是她确实太忙。每次约她, 不是开会就是在外地出差。然而, 一进办公室, 她总会热情地接待我, 总会兴致勃勃地谈起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总会如数家珍地谈起全国各地的她所认识和不认识的护士。谈到护士, 谈到我国护理业的发展, 她的时间似乎不那么贵重了。交谈中, 不时有电话打进来, 不时有工作人员进来请示工作, 我们的谈话会有所中断, 但不会因此匆忙结束。

作为全国护理管理的高层领导, 我们诚恳地征求郭燕红副司长对办刊的意见以期得到她的指导和帮助, 她总是说:“《当代护士》办得不错, 我没有什么意见。”只有说到全国护理工作的现状以及护士的待遇等问题, 她才会具体地讲一些她对媒体如何宣传护士以及《当代护士》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等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当代护士》作为全国唯一一本集新闻纪实、护理理论、护士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护理期刊, 本刊一直以新闻纪实和专题报导的方式分析研究我国护理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多次报导我国护理工作者的待遇问题。郭燕红副司长说, 你们的报导我几乎每期都看, 有的文章的观点可能有失偏颇, 有的分析不一定到位, 但你们在为护士说话, 而且你们的性质是媒体, 你们有你们的优势和空间, 所以我没有把我的意见反馈给你们。只希望你们的有关报导更深入、更全面, 对问题的分析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每次与郭燕红副司长交谈, 她总是强调, 我们的护士队伍是一个可爱的群体, 而且是一个值得崇敬的队伍, 我们应爱护她们, 理解她们, 尊重她们, 并肯定她们, 媒体正好有这种功能和作用, 你们《当代护士》正好有这种特点和优势。

郭燕红副司长也是护士出生, 每每谈到她所熟悉或不熟悉的护士, 她会像说她的同事一样亲切。聆听者也会受其感染, 也会让我对护士增加一份亲切和尊重, 以及对护理这个行业的亲切和尊重。

陈永强:一个把工作当成爱好的男护士

中华护理学会原理事长黄人健给本人推荐过一名护理专家, 是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ICU专科护士, 男的, 叫陈永强。我请他讲过课, 也专程到香港采访过他。印象深刻的是, 采访过后, 他请我到一家星级宾馆吃海鲜自助餐。我吃得很少, 讲话较多, 主要想借吃饭的机会更多地了解他的情况。陈永强先生吃得比较多, 也很认真, 好象要趁机大吃一顿, 而且好多种海鲜问他品名, 他都答不上来。他笑着解释说, 他虽然是香港人, 就住在海边, 但平常很少进餐馆吃饭。问其兴趣爱好, 他说, 他的生活比较简单, 白天愿意呆在病房照顾病人, 晚上喜欢回家上网与同行交流业务, 尤其是与内地的护理同行探讨并接受他们的业务咨询。

看得出来, 陈永强先生是一个很专业的ICU护士, 也是一个把护理工作当成爱好的人。因为敬业, 也因为专业, 后来, 陈永强先生被香港卫生署指定为全港ICU培训师, 再后来, 调到香港理工大学做讲师。

我曾问他, 每天上班工作, 下班也工作, 是否单调, 是否乏味?他回答说:这份工作我喜欢, 这份职业很崇高。

以上只是我编辑生涯中的记忆片断, 不足以表达这份职业带给我的内心的感动。《当代护士》创刊二十年之际, 还有一些人不能不提及, 每每说起他们的名字, 本刊和我本人都会心存敬意。

《当代护士》面向全国, 根在湖南, 历届编委会领导和成员对这本刊物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庇护, 如湖南省卫生厅原副厅长王蔚文、原厅长刘家望、现任理事长孙向明, 以及罗秋月大姐, 周娴君老人, 安昆利、蒋冬梅、姜冬九、雷立良主任等都为本刊的创办和发展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还应该说, 湖南省卫生厅的各级领导和处室一直以热情的目光关注着这本杂志的的成长并给予了方方面面的支持, 尤其是省卫生厅党组肖策群书记, 几次在《当代护士》期刊整顿中遇到困难时, 他都极力维护本刊, 如此, 《当代护士》得以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当然, 湖南省护理学会及会员单位, 特别是全省各级护理人员和全国广大护士姐妹对《当代护士》的关心和支持更是不待言说。

正因为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和呵护, 《当代护士》历经风雨, 日益美丽, 不断壮大, 发行量呈几何级数增加。近几年期刊如林, 市场竞争激烈, 《当代护士》的发行量仍有不少的增长。

为此, 我们倍加感激曾经为本刊发展作出贡献和现在一直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界人士。对于他们的支持和贡献, 我们无以回报, 只有把感动留在心底, 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好。

《当代护士》创刊的二十年, 是我国护理事业高速发展的二十年, 也是我国护理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的二十年, 据此, 本刊追踪时代的步伐对我国护理事业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这个行业涌现的众多可敬可爱的护士和她们的事迹给予了记录。

也算是一本杂志对一个时代的见证, 也算是一本杂志对一个时代、一个行业和一个群体尽到了一份责任。

作为一本杂志, 我们只能做到这些, 但我们用心在做。

最后, 要说的是, 对于护士这个可爱并令人崇敬的群体, 作为一名职业编辑, 我常常想为她们做点什么。

但是,

除了感动, 只有见证;

除了见证, 还是感动。

结缘《当代护士》书一生“编读”情谊

★编辑部主任李小玲

随着2014年的钟声敲响, 我们又进到了一个新的年轮。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界, 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人们在忙着迎新送旧的同时, 也在忙着沉淀, 沉淀流逝的岁月, 也沉淀过往的美好记忆, 然后让这些沉淀在心中漾开, 绽放出动人的花来。

屈指算来, 我和《当代护士》结缘已经整整20年, 学校毕业后, 我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文字编辑。但我接触的第一本杂志并不是《当代护士》, 而是一本卫生政策类的杂志。

工作五年后, 我便调到了《当代护士》杂志工作, 那时《当代护士》刚正式创刊, 所有的工作都要从零开始, 编辑工作面临的困难也相当的多。一是没有稿源。护士这个群体虽然很大, 也人才济济, 但是因为工作繁重和家庭牵绊, 护士们静下心来写稿的并不多。特别是当时电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写文章都必需要用笔一字一字的手写, 因此杂志刚创刊时几乎没有稿源。二是稿件质量不高。当时的护士, 中专毕业生占绝大多数, 虽然她们初中毕业时都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专的, 但到底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 文学的基础功底还很差。投来的文章大部分要么是很质朴的情感的宣泄, 要么是记流水账似的叙述。还好, 我们在艰难中创业, 先是大量发约稿信, 二是对来稿进行精心的修改, 发现有比较好的作者就重点培养, 鼓励她们写稿。毕竟护士群体这么大, 爱好文学的人那么多, 所以我们的稿源也就慢慢多了, 也有了固定的作者群了。

做《当代护士》编辑这几年来, 体会最深的就是感动。我一直都在被感动着, 被作者感动, 被读者感动, 被作者们的作品所感动。我负责的主要是文学版块, 作为一个文学编辑, 在选择作品时首先要考虑整篇文章的立意、再看结构、再看文字, 然后最重要的是看贯彻整篇文章的情感, 如果没有真实的情感, 细腻的细节描写, 连编辑都不能打动, 又怎么能打动读者呢?

《当代护士》在护理类杂志中最有特色的、也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是新闻版块和文学版块。护理队伍里爱好文学并有志进行文学创作的写作者很多,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成功被采用呢?也就是说做为一个文学编辑选稿的标准是什么, 我想这一定是大家非常好奇的。我们选稿的标准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标题。标题要新颖、时尚, 能吸引大众的眼球, 也能打动读者的心。大而泛的标题尽量少用, 毕竟我们做的工作也是细微事业, 强调的是精准真。二是内容。内容要真实感人, 要有真实的情感、细腻的细节描写。我们的“护士手记”和“病房写真”侧重的就是“细微情节”。病房里每天都发生着许多这样那样的故事, 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做有心人, 努力地去发现它并将它描写出来, 让读者感动。三是结构。如果说“护士手记”和“病房写真”强调的是细节, 那么我们的“护士的故事”“情感递带”“护士文苑”里的小说和连载强调的就是精巧的故事情节、感人的情感、缜密的文章结构、优美的文字语言。“护士文苑”是大家练笔上升为真正文学作者的地方, 因此它的文字素养要求比“天使心语”和“护士手记”要高一些。我们热忱期待有更多爱好文学的护士们给我们写稿。

做《当代护士》编辑这么多年, 最让我欣慰的是结识了许多爱好写作、认真写作的护士朋友。在我刊发表过几部中篇小说的吕艳茹, 她是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一名护士, 本人是一个非常有智慧、非常朴实的人, 她的文字功底相当好, 对文章结构的把握、细节的描述、故事的起承转接、情感的描述也很到位, 即使和专业作家相比也毫不逊色;风沙也是我喜欢的一个作者, 她是河南的一名护士, 她的文章很活沷、生动, 大都是描写护士们的工作中的感悟和爱情, 充满了正能量;武汉的李霞写作的特点是平实, 她的文章娓娓道来, 就像是在说生活中的某件事, 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 但你可以感悟到其中的哲理;江苏周萍的文章你可以看出有很精心的结构, 现代的构思, 简洁的文字;孙会欣散文写得很好, 参加凤凰笔会时她朗诵的自己的一首诗曾经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一直坚持写作的护士们, 正是因为有了她们, 才有了《当代护士》今天的成就。

感谢《当代护士》让我们结下了这份缘, 也希望在今后的岁月我们能继续这份情。

篇4:一份感动人心的励志演讲稿

近年来,广西贺州市站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就业工作的扎实开展。据统计,2011年,贺州市城镇新增就业17036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1.05%;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5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25.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96人,完成年度任务的443.56%;城镇登记失业率3.38%,控制在上级下达任务的4.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4396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3.23%;全市贺州生源高校毕业生报到人数4147人,就业率81.32%,比年初目标任务75%高出6.32个百分点。在这组数据背后,是贺州市人社工作者用“民生之笔”奋力写下的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创业工程:打造人才聚集地

说到贺州市就业工作的亮点,其极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桂粤湘人才创业工程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记者走进项目建设现场,亲身感受了这一促进就业的大手笔给贺州这个后发展城市带来的变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西桂粤湘人才市场招聘大厅,这里有12块标准的羽毛球场地,一场激烈的球赛正在进门左边的球场上演。贺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实介绍说,他们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的公共服务,既不需要政府投钱,也不需要企业和求职者买单,而是用球馆“养”市场。举办招聘会的时候,球馆会停止营业,布置成会场。说起过去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的艰辛,他深有感触:“过去我们举办招聘会都是在露天场所,日晒雨淋,条件艰苦。穷则思变,现在我们有更好的条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这只是贺州市创新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

2009年,贺州市依托自治区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贺州市桂粤湘人才创业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形式,招商引资开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90亩,总投资约6亿元,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分为三个功能区:一是人才市场综合服务区。主要建设功能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大楼、人才人力资源市场、人事考试中心等,规划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居工程功能区。主要建设安排在贺高校毕业生就业住宅约1000套,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三是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创业开发建设区。主要建设集商业、高新科技产业(软件开发)、民俗、特长文化、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办公写字楼、商业服务大楼、汽车会展中心、商住楼等功能区,占地面积约11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人才人力资源市场、考试中心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大楼、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居房主体工程已竣工。项目建成后不仅会改善贺州市人才服务基础条件,同时可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吸纳4000人以上就业,为促进就业、维护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黄实局长指着不远处一栋栋整齐林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居房说:“桂粤湘人才创业工程给贺州这个人才匮乏的城市带来的变化是相当明显的。过去,很多人才都往先进发达的地方去了,本科生都不愿到贺州来。2009年开始,到贺州就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项目的建设,对于实施民生工程,提升贺州市城市品味,提高吸纳、引进、培养人才实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与毗邻省、市人才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劳务输出:开渠引得活水来

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交界处,历史上有“三省通衢”之称。随着贺州从身无寸高(高速公路)、手无寸铁(铁路),到如今立体交通框架逐步形成,其交通差距在缩小,区位优势也进一步凸显,为开放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契机。近年来,贺州市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据测算,2011年贺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纯收入达38.64亿元,已成为全市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繁荣的劳务经济背后,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和问题,如部分企业待遇较低,工作环境差,有的甚至不愿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所以留不住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少部分是初高中文化,外出务工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和体力劳动;农村外出务工无组织状态突出,导致就业难度大、务工时间不稳定、缺乏组织管理、缺乏维权意识等问题;留守老人、儿童问题突出,给农村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这些都需要贺州人社部门主动作为,加强引导。

近年来,贺州市不断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形成了市技工学校等职业学校、乡镇成人文化中心校相结合,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务培训网络;吸纳、招收农村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引导,实行“服务贺州,面向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的“订单式”办学模式,通过培训专业技术技能,提高其基本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钟山县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乡镇农民工素质与用工企业对劳动者技能水平需求不匹配,造成了“找工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用工荒”的假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迫切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钟山县以引导性培训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为目的,加强对口输出。如初中毕业后进入印刷学校的学生,由于参加培训后掌握印刷技术,深受深圳等地企业的欢迎。

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时,贺州市人社部门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活动,把就业岗位送到农民工家门口。对有外出就业意向的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推荐服务。对已输送出去的农民工,一方面对部分用工单位进行回访,一方面对外出返乡务工人员进行回访,掌握外地用工单位的用工情况、工资待遇和权益保障等,把维权保障作为劳务输出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并且通过回访得到信息,及时将本地外出务工的劳动者介绍给相关的用工单位。

针对留守老人、儿童问题突出的情况,贺州市人社部门还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到广东等地实地考察,尽力收集一些方便儿童上学、食宿条件比较好的企业用工信息,推荐农民工就业,方便务工人员携带子女、老人到务工地生活学习,有效减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

通过对工作方法、思路的创新探索和实践,贺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1年,贺州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4396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3.23%,跨省(区)市就业新增人数34432人,向广东省转移就业新增24119人,向其他省(区)市转移就业新增10313人,跨县就业新增9535人。

公共服务:专项行动暖民心

走进贺州,看着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满面春风地走上公益性岗位,看着年轻的农民工在机器前辛勤劳作,看着高校毕业生欣喜地签下就业合同,一种暖暖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工作的快乐,是最简单而又是最大的快乐。为了让更多人拥有工作的快乐,让更多家庭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贺州市认真落实就业政策,突出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组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各类群体就业。

“就业援助月”助就业困难群体“度难关”。为切实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有效缓解“零就业”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难,贺州市人社部门坚持在就业援助中帮扶就业,动态消除就业困难人员,在201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696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653人,组织专场招聘会8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505人,认定的零就业家庭35户,帮助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35户,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5人。

“春风行动”帮农民工“找饭碗”。2011年“春风行动”期间,全市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6万多份,组织专场招聘会29场次,组织进场招聘单位901家,提供涉及电子、文员、机器操作、装配、服务员等上百个专业工种的就业岗位57852个,提供免费服务29765人次,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9145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10700人,就地就近自主创业成功575人,组织参加创业培训89人,组织参加技能培训631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5154人。

“民营企业招聘周”为民企和求职者“搭平台”。在2011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期间,贺州市人社部门共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会18场次,参加招聘周活动的企事业单位215家,其中民营企业192家,提供岗位信息17166条,与招聘单位达成就业意向2812人,签订职业技能培训意向(含企业委托培训人数)525人,提供维权及法律援助2475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40560份。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给毕业生就业“铺好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期间,全市共举办招聘会6场次,503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5182个,参加求职登记2607人,提供职业指导1172人次,发布岗位信息7689条,达成就业意向2020人次。

篇5:收获一份感动演讲稿

很高兴能在这儿代表全体学员发表一下学习感言,既骄傲,又激动。说真的,在座的每一位学员都是优秀的班主任,都是我学习的楷模。时光荏苒,步履匆匆,不知不觉从11月29日结束全国万名骨干班主任网络培训学习到现在已经二十天了,可是那四十多天紧张而繁忙的学习却历历在目。仿佛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打开电脑总是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首页,看看有没有新的公告;到学习班级去转转,瞧瞧有没有新的话题;看着QQ群上学员灰色的头像心里涌起的是阵阵失落感。

回首那四十五天的日子,我们很忙,很累,但我们却很快乐。在与研修网相伴的日子里,我们的知识充实了,我们的思路开阔了,我们的思想成熟了,我们的阅历丰富了。一路走来,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不光有知识层面的、能力层面的,还有精神层面的。我们辛勤地采撷着,忙碌地收获着,我们的工作因研修而精彩,我们的生活因研修而充实,我们的思想因研修而澄澈。在这45天里,我们收获着人生难得的精彩,收获着生命难觅的感动!

记得接到培训通知的第一天,我还在心里偷乐,呵呵,又可以借机让紧张的工作喘喘气,可以到外面放松放松心情了。谁知道一个全新的、

艰巨的课题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网络学习。对于我这样比较爱和电脑做伴的人来说,可能用这种学习方式问题不是很大,可是对于我们当中一些很少接触网络,很少摆弄电脑的老师来说,无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然而我们的班主任虽然口中有些抱怨,心中有些急躁,可是却在磕磕绊绊中学会了电脑操作,学会了QQ软件聊天,学会了沙龙探讨,这点点滴滴的进步怎能说不精彩,怎能说不感动?

陀螺——形容班主任工作是最恰当不过了。记得那些日子,每天等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真想痛痛快快冲个澡倒头便睡,可是今天的任务不完成,明天就要赶时间,再说每天不上网看看,还真睡不踏实呢。于是,浏览专题,看视频案例,和班主任对话,听专家分析,从班主任的每一天,到班主任的每一年,从班主任与每次活动,到班主任与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认真梳理着每个故事,细心品味着导师的寄语,仿佛走进了一个我从没有到过的国度。之前一直自负地认为自己不仅是个合格的班主任,甚至觉得比其他班主任优秀一筹:班级卫生永远最好,各项比赛名列前茅,学习成绩更是出类拔萃,任课老师都喜欢到我带的班级上课。可是现在的我如同鲁迅当年一般,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贝壳,西瓜有危险的经历,原来小小的班主任工作却有着如此丰富的世界,那些五彩斑斓的故事都有着深邃的理念。原来我的班主任保姆观念是多么幼稚可笑啊!这思想的洗礼,知识的收获怎能说不精彩,怎能说不感动?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所有学员一样,迷迷糊糊的,一切那么新鲜,一切那么陌生,一切那么期待。时间怎么计算?日志写什么?跟贴

在哪?沙龙是干嘛的?话题是什么?资源从哪儿传?作业写多少字?每天都在刷新自己的时间,兴奋地感受数量带来的满足。渐渐的,我们心平和下来了,从开始的盲目,到逐步的清醒;从数量的追逐,到质量的提高;从简单的提问到复杂的思考;从完成作业任务,到内化成行为,无不感受到这次班主任网络学习带给我们全新的撞击和洗涤。记得刚弄明白班级沙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只有人浏览,没有人跟贴,甚至都不知道评论就是跟贴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摸索,班级沙龙活跃起来了,话题的质量越来越高,大家跟贴的积极性也越来越足,很多话题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例如,我印象很深的有杨琼英老师的《讲台边的“专座”好吗?》,张经纬老师的《如何有尊严的向学生承认错误呢?》,王玉琴老师《你是不是常着脸》,胡旺莲老师的《学生老忘带作业怎么办?》,陈绍君老师的《班主任如何建立自己的职业幸福感?》,黄凤琴《统一穿校服好吗》,刘颉飞老师的《家长这样说怎么办?》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进行互动,对老师的发言进行再评价。在探索中,我们学会了复杂性的思考;在交流中,我们学会了取长补短;在学习中,我们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些收获怎能说不精彩,怎能说不感动?

在六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我像一个贪婪的孩子栖居在网络课堂里。整整45天,每天我都在聆听着自己生命成长的拔节声,充实的学习给我带来真真切切的快乐和满足,一种享受过程的满足。每晚都兴奋地和学友在QQ上聊一番,然后静静地投入到学习中,开着轻轻的音乐,点击着一个个通往神秘世界的按钮,悄悄写下今天的感悟;认真随着专家引领,

感受班主任工作的神圣;和学员一起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慢慢学会复杂性思考;信心十足地探索网络班级建设,和孩子家长一起分享快乐 ;仔细分享着学员的作业,汲取着丰富的营养。《 孩子,我站在你心灵的门口,等你》,王莉英老师结合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的经验与教训的案例让我流泪;《让细节开花》,石彩娥老师让我明白班主任工作细节多么重要;《老师,你偏心》,潘丽萍老师的案例带给我深深的震撼;《“遗憾之败笔”带给我的思考》,马学琴老师的思考,也给我带来了思考;《教育需要爱和等待》,龚班长真是一个有耐心的老师;《方寸之地、孕育成长》,年轻的邹功勤老师点子就是与众不同;《抓住契机》,潘莞尔老师真是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我认真拜读着每位班主任老师的作业,精彩在我心中溢满,感动在我心中流淌!

精彩纷呈,感动无限!

研修网的培训内容,让我们感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注,让我们感动; 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热情鼓励,让我们感动;一份份精致独特的简报,让我们感动;QQ群里的七嘴八舌,让我们感动……

篇6:一份感动人心的励志演讲稿

2503班

杨诗韵

“位卑为敢忘忧国”。我时常在心底默念这句话,却始终无法呼欲出。面对头顶灿烂的星空,只能将这种情感压抑内心深处。

这是献给伟大生命中最生动灿烂的画面——那些值得尊敬而远去的人。他们留给这个世界最宝贵和精神财富,是我们更认真更诚实更美好地活下去的真实理由。古希腊的布里克里曾说“他们共献了他们的生命给国家和我们全体,至于他们自己,他们获得了永远常青的赞美,他们英名生根在人们的心灵中,而不是雕刻在有型的石碑上。”岁月的流逝,尘封了曾经泪光盈动的又眼,也变忘了灵魂深处的记忆。我不知道实现的感动中国,到底动了多少国人,当我看到在场人们并未泯灭的良知。又是一年军旗红。但愿这人世间最美的颜色,能够唤醒人们心底的那份珍藏的记忆和无声的感动!

朋友们,您看解放军报吗?您登陆国防网站吗?2003年9月25日的解放军报和有关网站都报道了一个女孩支持哥哥建功军营不惜牺牲的事迹。我在伤感的同时也为了她感到幸福。她就是江苏省东海县黄川乡的农家女孩王丽丽。

丽丽15岁时哥哥入伍了边防。多病的父母需要照顾,七亩农田靠她耕耘。她毅然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就在哥哥入伍不久,父亲就离外受伤半身不遂。面对突如其来横祸,丽丽器红了眼睛,茫然不知所措。虽然乡亲都劝她写信叫哥哥回来,然而坚强的她却擦干眼泪向哥哥报平安。

十年的风霜雨雪、十年的默默奉献!年仅25岁的丽丽在一个丹桂飘香的季节,悄悄的“走”了。留下了72封写不尽,道不完的兄妹情;献出了 唱不停、说不够的英雄赞。她“走”的那天,上苍都为她伤心落泪,马路两旁站满了冒雨送别的人们,村民来了,乡镇干部来,扛着“献给敬爱的好军妹”花圈的驻地官兵。也来了„„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凄婉诉说?为什么她受到人们如此的崇敬和爱戴呢?因为她无么奉献的精神可歌可泣;因为她爱国拥军的情怀感人肺腑;因为她用生命谱定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青春之歌!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太平盛世,那么认真干什么”,告诉你“你错了,记得陈毅无帅说过“如果有中国解放军的强大 ,没有原子弹、没有导弹,我这个外交部长说话就不硬了。”如此我不难体会到,国家的安危多么重要,国防的强大的何等重要。祖先告诫我们“国家强大,忘战必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听惯梨园歌舞声,不识旌旗箭与弓。如果乐不思危变化国家国防意识。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将措手不及。

是谁便部队官兵安心服役信心百倍驰骋

场上?又是谁使我们伟大的祖国安然无恙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是军嫂、是兵妈妈更是千千万万个像五丽丽那机关报军妹妹。我为他们的付出而自豪!我更为他伞兵默默奉献而感到骄傲!

沿着关征路上的足迹,披着抗日战场的硝烟,踏着渡江战役的浪涛,满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丰硕成果,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

篇7:一份感动人心的励志演讲稿

a: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雏鹰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我是***,今天和我一起为大家广播的是***同学。

b:大家好,我是***。今天是20xx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2周年纪念日。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娘妈。根据传说,一艘渔船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渔民们处於危急关头。这时,一位少女站了起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名为妈祖阁。织梦好,好织梦

澳门由秦朝起成为中国领土,从明朝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租借。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也是欧洲国家在东亚的 澳门历尽磨难之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是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的。

织梦好,好织梦

a:

XX年来,澳门特区政府与广大澳门市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白驹过隙般短暂的XX年里,澳门发生了斗转星移、翻天覆地的变化,送给世界一个又一个惊奇,澳门也一跃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澳门宛若抹去历史尘灰的宝石,在中国南海之滨散发出瑰丽的光芒。澳门人口中90%是华夏儿女,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后代,祖国的昌盛,使他们和内地同胞一起分享国力强盛的骄傲和经济繁荣的喜悦。祖国和他们血脉相连,他们比谁都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深刻含义。

激励人心的励志演讲稿

为各位推荐励志演讲稿,请看

你慢慢睁开你的眼睛,环顾四周,发现那里的光线进入你的房间;仔细听,看看是否有新的声音,你能认识你的身体和精神的感觉;,看你是否能感受到新鲜空气中的,是的,是的,是的,它是新的一天,它是与众不同的一天;和它的光明的一天!和最重要的,它是为你开始新生活的开始,你要去哪里,做出新的决定,采取新的行动,结交新朋友,你的生活,并采取一个史无前例的水平,在你的头脑小号眼睛,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你想拥有的东西,你打算去的步伐;你渴望发展的关系;你渴望达到(励志)的立场,可以听到你的笑声,欢乐和幸福的一天,一切发生时,你的梦想,你可以看到你周围的人微笑时的神奇时刻罢工,你可以感觉到你的脸已经红了,你的心脏跳动快;和你的血液被赶了过来,你的身体;你生命的每一个单一的角落!

您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你将永远不会屈服于;艰辛的挑战(投降屈从),你会住你绝对激情的生活的每一天,你会通过你说的话,你所采取的行动表明你的激情,你知道这一切都是现实,只要你有信心,热情和坚定的!你是热情;你是坚定和有信心的效忠!

你将不再恐惧新的声音,呈现出新的面部表情,以新的方式使用你的身体接近新的人;和提出新问题,在追求卓越(动摇),毕竟,你永远不会动摇,你是最好的,你应该得到最好的!

作为你的朋友,我可以向你保证,在世界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会向你敞开大门,但是这扇大门的钥匙在你手中,你必须做你的一部分,你必须忠实遵守你的计划你打算采取行动,你必须永不放弃,你必须永不畏惧,我知道你必须这样做,你可以做到这一点,你可以做到,并且你一定会成功!现在坚定地站起来,握拳,兴奋起来;和我一起大喊:

篇8:感动学生的励志演讲稿

一个婴儿生下来,没有人会问是生下一个xx还是一个部长;是生下一个老板还是一个打工仔;是生下一个教授还是一个流浪汉,人们只会问: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是个少爷还是个千金?对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来说,将来的一切都未知数,没有谁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由此说来,人刚生下都是一样的,要有差别那大体上就只有男女之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学习的艰难,世道的艰辛,人情的冷暖,人们的心灵和意志就会慢慢地发生改变,这样的改变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于是,有些人很成功,有些人很失败;有些人很出色,有些人很平庸;有些人很幸福,有些人很痛苦。你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成为一个很成功、出色、幸福的人,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永远不冷不死的心!有没有一股不很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打不垮的意志!

人活世上,谁不希望能有作为于社会,回报于家庭,慰藉于自己?可是,岁月的风霜,世事的艰辛,人情的冷暖,使许许多多的人变得麻木失望,心无爱恨,漠然无情,不思进取,怯于奋争。这些年来,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谁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在茫茫的人海中,是谁是哪几个人最关心你最疼爱你?你出门在外,是谁总是牵挂着你惦念着你?是谁总是盼着你回家等着你吃饭?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谁最紧张最着急?在你最高兴的时候是谁比你更高兴?在你最痛苦的时候又是谁比你更痛苦?在你最失落无助的时候,是谁来安慰你鼓励你?在你最孤独寂寞的时候又是谁来陪伴你?是谁对你的生命影响最大?在你的心目中谁占的位置最多?

你或许在乡村长大,你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为了生存为了你也能象别人的孩子一样体体面面地生活、成长,你的爸爸妈妈艰难度日终年劳作,但只要自己的孩子能有书读肯上进,再苦再累他们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夜幕降临,每当你上教室上晚自习的时候,你爸爸妈妈或许都还没回到家吃晚饭,要是他们离家在外漂泊在外做生意打工捡破烂,也许因为贷不出手工钱未得到身无分文常常不知道晚饭在哪里;当你进入梦乡的进修,你的爸爸妈妈还常常为带来你的学费和为生活一家老小的生活费而发愁,常常整日整夜睡不着觉......他们知道现在的社会要靠本事吃饭,你虽然读了书,可是社会上竞争的人很多饭碗很少,竞争很激烈,孩子能存在能够照顾自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所以他们的后半辈子也不敢对你抱有太大的指望,他们晚年生活也许还得靠他们自己。其实你的爸爸妈妈累死累活无非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受人尊敬让人看得起,不白费他们的一番心血!想想你自己,能做到了吗?作为农民或作为民工的爸爸妈妈到他们真正老了实在做不动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将没有任何依托,在很大的程度上将要依靠他们的孩子才能度过他们生命中最凄凉的岁月,而倾注了他们一辈子心血又是他们生命中唯一可以依靠的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

你一天天长大,可是你的父母却一天天变老了。你平时有没有看过他们的模样?你有没有仔细打量过他们?他们的模样已经老到什么程度了呢?你知道不知道?他们或许已经变得很老了,由于新陈代谢的缘故,人总会自然变老的,但如果老得太快衰老得太早那就不正常了。这些年来,他们为生活奔奔波波,为工作劳劳碌碌,为孩子忧心忡忡。你或许还常常跟他们顶嘴、吵架,惹他们生气伤心,你的学习又不怎么理想,你的行为总让他们很不放心,他们常常为你将来的前途和出路担忧发愁,他们还能年轻到哪里去?况且他们身上可能还有很多病痛,他们又舍不得上医院看医生,怕检查怕住院,老这么硬撑着,他们的生命有没有危险?他们能活多久?无论如何你都要抽点时间,给自己一个机会好好看一看你的爸爸妈妈!是时候了!

如果你没有了父母你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父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挣钱供你读书的?他们过得好不好?他们对你好不好?你常惦记他们吗?你常问候他们吗?你还时常跟他们有说有笑吗?你还常常牵着他们的手上街吗?你很乐意让他们来学校看你吗?在同学面前你能很自豪地介绍他们吗?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吗?你记住他们的生日吗?

你现在还是个学生,是个未成年人,是个消费者,还不需要为父母承担什么责任,如果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他们,他们就很高兴了,甚至别人还夸你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可是,在你长大成人,自立成家,你也有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就行了吗?如果,需要开刀,需要几成几十万,才能治好他们的病,甚至才能保证他们的生命的时候,你将怎么办?你能拿得出多少?你肯不肯去借别人?为了他们健康和生命,你能不能全力以赴?就象当年他们对你一样?万一有一天,你的父母突然撒手离开了你,你哭一下,流几滴眼泪,别人或许也会夸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是,在很多后的将来,你回想起来,回想起父母的疼爱父母的恩情父母的容颜,你仅仅哭就行了吗就够了吗?

同学们,不管你的父母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处在社会的上层还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日夜都渴望他们的孩子——你,将来能有出息,能体体面面堂堂正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管你情不情愿来学校读书,学得好还是不好,也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以什么方式谋生,在你的内心深处在你的骨子里面你都一直渴望着将来做一个在别人面前能让别人看得起的人!做一个父母永远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人!

可是呀,同学们,这些年来你一直在追求什么?在期待什么?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你,让你显得那坚强,那么自信,那么发奋?又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东西在迷惑和诱惑着你总让你显得身不由己,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有时候,你在游戏室、在网吧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你莫名其妙地想打人骂人;有时候,你又无端地折腾、伤害和糟蹋你自己,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有没有勇气面对你自己?在光天化日之下,你敢不敢正视别人?是什么最让你的良心感到无愧?又是什么最让你的良心感到不安?你还能发自内心的微笑吗?你还会感动得落泪吗?你还属于你自己吗?你还是你吗?

这些年来,你都是怎么走过来的?你的每一步都留下什么脚印?你有没有努力过?你有没有成功过?你做过哪几件事情最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你小时候那些美好的梦想现在还剩下多少?你对自己还有多少信心?你对将来还抱多大的希望?每一天都在充实都在进步中度过吗?在做人、读书和做事上,你都尽力了吗?你还敢说自己很想说的话吗?你还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吗?你的父母还能为你感到骄傲吗?你是否能扪心自问理直气壮地说:爸爸妈妈,你的儿子很用功!你的女儿很优秀!你的独生子不会让你们白生白养的!你的女儿不会给你们丢脸的!你的儿子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你的女儿一定会让你们幸福的!

每天,天刚朦亮,你就很耐烦地睁开双眼,一脚踏进这个的世界,又以一脸的茫然无奈走进学校跨进教室,然后木然地坐在座位上,呆呆地望着黑板,对你来说一切都是那样的枯燥乏味,一切都是那机关报无可奈何没有法子。你常常听不进一句话,看不进一个字,心里不知道都想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课时一节节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内外没有什么收获也没有什么感受,心里依然是空空的,可是又不知道拿什么来充实。你就常常在这样空虚迷惘无所事事中耗费时日荒度年华,任由环境的左右命运的摆布,让生命的小船漫无目的地漂流摇晃。这就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你吗?这就是小时候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的你吗?这就是满怀亲人希望肩负父母重托的你吗?这就是拿家人省吃俭用靠花费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上大学奔前程的你吗?

处在社会的底层、人生的低谷,特别是在理想和前途都很渺茫的时候,往往有两种力量能从人的骨子里面把人激起,催人奋进让人走向成功走向发达。第一种力量就是:亲情的力量,即父母和亲人的关爱和为了报答父母亲人的恩情;第二种力量就是:无情的力量,即别人的冷眼、漠视、看低、看扁,为了做出来给别人看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的雄心壮志!

人的大彻大悟多半来自大灾大难。由此看来,让自己走投无路一回又何妨?!

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话说得很响亮很堂皇,但是绝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和资格的。生活在社会最边缘最底层的人,很多都想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出一份国,可是家乡和祖国却不给他们机会,因为他们或许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格,他们可能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本事没有什么技能......你如果有心要为家乡为国家出力,你就必须全心全意先为你自己出力,全力以赴为你自己奋斗,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不理,那么家乡和祖国就会懒得爱你懒得理你,你就将永远被社会所遗忘和抛弃!

你订的计划和目标总是坚持不了几天;你连一个人独处一个人走路都不自在,总是很违心地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转,白白消磨了大好时光;困一点,累一点,你就把今天该做的事推到了明天——所有这些,你能说努力了吗?全力以赴了吗?虽然付出未必就有回报,努力和成功不能划等号,但是,不付出就绝不会有回报!不努力就绝不会成功!同学们,不要担心努力后的结果如何,得不得到回报,请你记住一句话:尽心就是优秀,尽力就是成功!

人生在世,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就是不能没有勇气。英雄和伟人最富有的就是勇气,一般人内心有时也会充满激情,但是骨子里却常常缺乏勇气,常常在最关键的时候,在最需要勇气的时候,犹犹豫豫畏畏缩缩,以致错过了有利时机耽误了大好前程。其实,勇气这个东西,不需要花钱买,很多时候,你想有它就有。

俗话说得好:“哀莫大于心死,穷莫大于志穷。”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历来是人们顽强生存,建功未来,战胜一切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一时的感动容易做到,把激情留住几天也不难,但是,你要把感动和激情植入你的心田烙进你的骨头,化成你一生向上的信念,变成你永远源源不断追求成功的动力!

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每一次感动,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在不久的将来在一个都让我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地方相逢!

教师应具备哪些管理智慧?

前面我们讨论了教师的两个专业智慧。第一是课程智慧,这是第一道关口。一个好的老师,他就是应该不断地阅读,寻找新的资源,那样,他讲课会比较丰富。第二,教学智慧。如果只有课程智慧而没有教学智慧,就不能落实到课堂。课程智慧与教学智慧这两个智慧加起来,基本上能够构成一堂好课。什么是一堂好课呢?我们可以提出几个标准:第一,这个人上课资源比较丰富,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标准。第二,这个人能够唤醒、激励、感染他的学生,我们把它叫传道。第三,他不仅是传道,他还能够讲知识,讲得明白。他能够把简单的知识讲得明白,会讲课的老师就是这样:从总体上讲细节,一旦从总体上讲细节,他就能够把简单的知识讲明白。反过来,你要是只讲细节,回不到整体,他就会把简单的知识搞复杂。

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我提出几个说法:第一,要能够把简单知识搞复杂,你有没有这个本事?这个本事很重要。大学老师一般有这个本事,他就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但是,仅仅具备这个本事是不行的。有些大学老师一到中小学上课,就上不下去了。学生听不懂。他不讲学生还有一点懂,他一讲,学生就一点都不懂了。为什么呢?他就只知道把简单搞复杂。他不知道,接下来应该还要做一道工序:能够把“复杂”还原为“简单”。这才是高手。这就是“教学智慧”。可以概括为几条原则。第一条原则叫“深入”,就是把简单搞复杂。第二条原则叫“浅出”,就是由“复杂”再回到“简单”。这叫“深入浅出”。这样,他讲课就会讲得精彩。一个老师既能够深入,又能够浅出,这个老师讲课就有某种“节奏感”。有时候,你去听课,感觉某个老师善于讲课,但你又不知道他好在哪里,你说不出来。其实,他就是有“节奏感”。他不会一下子把学生搞懵。他会像唱歌那样,慢慢地引入,忽然达到一个小高峰。然后,慢慢地徘徊一阵子。忽然,往上面升上去,又再往下走。这就是节奏感。任何好听的歌都有节奏感。我给老师们推荐的一首歌,你去把它找来听一听。当然,其他歌都有节奏感,我最喜欢听的歌就是这一首,我是说它有节奏感。这首歌叫《i’ll always love you》(我永远爱你)。这是美国的黑人歌手休斯敦唱的。她的歌就唱得好。我缺乏激情的时候,我就听一听她的歌。听她的歌,就会坐得很直,干工作就有劲了。这样的歌曲就是好。它有节奏感。这是我们说的教学智慧。

如果一个人有课程智慧,有教学智慧,基本上就可以说,这个老师能够上一堂好课。但是,仅仅能够上好一堂课,还是不行。有的老师上课不错,但是这个老师被学生讨厌。所以,我们讨论了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之后,我们要讨论教师的“第三种智慧”。我把它叫做“管理智慧”。

再推荐一个案例,请老师们到网上去下载。现在班主任遇到一种新的制度,叫做“导师制”。这是说,每一个老师都是班主任。这是第一个说法。第二个说法是:每一个班主任都是导师。

每一个导师都是班主任。这怎么可能呢?当然有可能。大学老师往往就是这样做的。每个老师带几个学生,他们成为“研究生导师”。怎么辅导学生,这是导师的责任。他提供个别辅导,必须这样做。每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这跟一个班主任带一个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很不一样。大学里有辅导员,同时还有导师。辅导员跟学生的关系是不错的,但是无论关系怎么不错,还有一种交往更重要:就是导师跟学生之间的交往。导师带几个学生,他的人格魅力,他的生活方式,他的学术激情慢慢地会影响他指导的每一个学生。可是,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一个班就那么几个老师,却有那么多的学生,怎么办呢?他做不到。因为,一个老师不可能带30个学生,那会回到班主任的状态。所以,凡是有导师制推行的地方,最后都会有一个策略作为辅助,叫做“导生制”。就是说,总有一些学生,相当于是小组的组长。遇到小事情,由组长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由导师出面解决。一个导师带20个学生。20个学生可以分成5组,每组4个人。或者,分成4组,每组5个人。然后,每组有一个组长。这就是“导生制”。把“导师制”和“导生制”结合起来,估计这是中国班主任制度变革的未来方向。

现在很多初中和高中,开始有这样的制度变革。第一个学期只有一个班主任,没有导师。一个学期之后,各个老师给学生上课,有了一个学期的交往。学生都知道哪一个老师有什么性格,他喜欢哪一个导师。从第二个学期开始,学生就开始选导师。学生选导师,这是很尴尬的事情。有时候,一个导师,学生普遍喜欢。一个班50个人,就有20个学生选这个老师。有的老师性格古怪,生活方式萎靡不振,学生在这个老师这里找不到感觉,他们会躲避这样的老师。他们不会选择这个老师做导师。

这种做法慢慢的会带来一些改变。现在中国有很多学校——南京、山东、广东、海南等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在试行“导师制”。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资料和相关的报道。教育中的民主,在魏书生这里,我觉得,在导师制这里可以获得一些补充。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是有意义的,但需要有另外的补充。魏书生管的范围还是多了一点。魏书生的说法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就是说,每一个时间都有事情做,每一个事情都有时间做。我后来听了他的报告,我感到有点疑惑,或者说不太赞成。按照他的方式,会把学生的时间完全分割掉。学生来到学校,一天八个小时。他基本上把八个小时安排得满满的了。在那里,没有哪个孩子敢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我就喜欢发呆。这是绝不允许的。你说:“发呆当然不允许嘛,在学校怎么能发呆呢?”我觉得发呆也是可以的嘛,我做学生的时候经常发呆,也不影响我今天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发呆是人的权利,有时候人就需要发呆。如果学生忽然想到:“我要看另外的书,我哪里也不想去,就想在教室里面看书”。那魏书生说:“不行’。魏书生老师的办法是:你一定要跑出去,每天要跑多长时间,是有规定的。魏书生老师有很多规定,一系列的规定,太细节了。如果管得太细节,就把一个人的时间全部瓜分掉了。你知道什么是独裁吗?最独裁的方式就是:把人的自由时间全部剥夺掉。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魏老师的方法是值得人们借鉴的。魏老师的这些经验如何借鉴,如何通过阅读来理解他的经验,在最后一个专题中,我们还会讨论,我们暂时过渡到下一个部分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管理的技巧”。

管理技巧

民主管理是重要的,但是,还有一点很重要。它是民主的辅助策略,我把它叫做“管理技巧”。魏书生的说法是“科学”。他说,做班主任,第一要讲民主,第二要讲科学。我看魏书生老师所讲的“科学”,其实就是“技巧”。他把他的“技巧”叫做“科学”。这样说当然也是可以的,因为科学和技术两个词,原本就连在一起。但是,我个人还是愿意直接谈“技巧”。

关于管理技巧,我推荐老师们看一个人的书,但是,也不要迷信这本书,里面的技巧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本书的作者叫万玮。万玮老师的书在很多地方可以找到,叫做《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出版。这几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书,有一个“大夏”系列,做得很不错。全国教师都在读这个系列的书,比如郑杰的《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等等。

《班主任兵法》可以在市场上很容易就买到,大小书店都可以找到这本书。这本书介绍了万玮老师做班主任的经验,你可以看看什么叫做“管理技巧”。

我个人对万玮老师的某些做法不太赞成,因为他太讲“技巧”了,光讲“技巧”,让人感觉到:这是在跟学生在“玩技巧”,好像在学生那里搞“阴谋诡计”。

实际上,有些班主任就是在跟学生搞“阴谋诡计”。有些班主任有很多经验,其实那些经验不过是一些“阴谋诡计”。你也不能说那些经验不好,我只是认为,那些做法顶多只是一些“辅助策略”,不能成为“主策略”。它只能提供辅助。

我们来看万玮老师的第一个技巧:刚柔相济。

什么叫刚柔相济?我们看他怎么处理以下这件事:

有个叫杨良的同学受到同学的围攻,老师到现场后,也对杨良提出批评。没想到,这个杨良同学大声喊叫,冲出教室。

各位老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我相信我们在座可能有老师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年,我在一家中学教英语。我让学生调换座位,以便相互交流。怎么调换呢?我说:“你想跟谁坐一起,就跟谁坐一起。”但是,我没有想到,一个女学生,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学生,谁也不愿意跟她坐一起。她没办法,就坐到后面去了。我就走过去,问她:“你想跟谁坐一起?”她就说:“我谁也不想。”我说:“你谁也不想?你最好找一个吧。”她说:“我就不想!”我说:“好吧,好吧,你就坐这里。”她说:“我也不坐这里了。”我说:“你想干什么?”她说:“我什么也不想干。”然后,她大叫大喊,哭着冲出教室了。

我吓坏了。做老师的人最怕这种事情。老师遇到这种事情,都害怕。后来,我赶快让学生把她追回来。追回来之后,怎么处理呢?

我们来看万玮老师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的。万老师也让学生把他追回来,追回来之后,怎么办?你把他追回来了,拉回了教室,怎么办?你看这个万玮老师怎么说的。他说:“有一点我想请大家考虑。如果全班所有人都批评你,你的感觉怎么样?你能承受得了吗?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你去办公室,所有老师都批评你,你也会难以接受。所以,这次杨良同学虽然犯了错误,但是可以原谅的,大家说是不是?”学生当然说:“是!”万玮老师接着说:“如果我说欢迎杨良同学回来,我们就一起鼓掌,表明我们的态度,好不好?”大家就赶快鼓掌。那个杨良同学一看大家鼓掌,他就很开心。万玮老师把这个叫做刚柔相济,这是有道理的。

上一篇:党员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上,讲话稿领导讲话稿x下一篇:第八课革命先行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