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格类型

2024-08-01

孩子的人格类型(共6篇)

篇1:孩子的人格类型

以性格类型进行不同的激励方法

在实施激励时,不能对所有的员工都使用同一方式,而应该针对其不同的性格类型来进行。

一、对 指 挥 型 下 属 的 激 励

【忠告】

1、别试图告诉他们怎么做

2、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3、让他们承担需要高效率完成的任务

4、鼓励竞争 1.别试图告诉他们怎么做

指挥型的人有自己的主意,他们倾向于告诉别人怎么做,而不是让人来告诉他们怎么做。假如你善意的想对他们进行指导时,他们的反应可能是:“知道了,知道了。”其实,他们并不一定什么都知道,但是他们愿意自己决定如何行事。对他们进行辅导时,你要特别注意使用较为委婉的话语。

2.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指挥型的人可能极度相信自我,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不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如果他们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给予正面的鼓励;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让他们找出自己的失误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3.让他们承担需要高效率完成的任务

指挥型的人比较注重效率,他们需要快节奏的工作。给他们分配需要高效率完成的工作,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鼓励竞争

指挥型的人重视结果,懂得竞争,可以利用他们这一特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对关系型下属的激励

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 给他们安全感 及时与他们沟通 安排工作时,强调工作的重要性,指明不完成工作对他人的影响 表扬他们对团队所做的贡献 1.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

关系型的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对于你的关心,他们回报的可能就是努力工作。

2.给他们安全感

关系型的人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假如你疏忽了这点,他们可能觉得你对他们产生了不好的看法,他们可能整天发愁,“他是不是瞧不起我?”所以,你要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朋友。

3.及时与他们沟通

及时与关系型的人沟通,是使他们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手段。

4.安排工作时,强调工作的重要性,指明不完成工作对他人的影响

他们会因此为关系而努力拼搏。

5.表扬他们对团队所做的贡献

关系型的人与指挥型的人对团队的感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后者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他们对团队的贡献对他们没有多大作用,而前者则刚好相反。

三、对智力型下属的激励

与他们探讨问题 / 让他们自己制定方案 / 不要试图说服他们 1.与他们探讨问题

智力型的人喜欢刨根问底,与他们交流时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有事实和数据的支持。作为管理者,你要与他们一起探讨问题,这会使他们觉得受到尊重。

2.让他们自己制定方案

智力型的人喜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工作中,可以让他们自己制定方案,然后你再对方案进行审查和修订,最后把方案返回给他们,再次与他们一起探讨方案修订后的效果,这是对他们的信任和认同的一种表示。

3.不要试图说服他们

智力型的人有探索精神,他们较难接受别人的想法。如果他们的想法不会影响到工作,那么,别指望说服他们改变想法,因为你可能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

四、对工兵型下属的激励

为他们做出决定 / 经常鼓励他们 / 不要勉强他们 1.为他们做出决定

工兵型的人愿意在别人的安排下工作,他们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总是一板一眼地按照规章制度行事。

2.经常鼓励他们

工兵型的人之所以愿意听别人的安排,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信心。困难可能会使他们没有信心继续下一步的工作,他们面对问题,会困惑不安,也不会主动向别人请教,而是一个人钻牛角尖。作为上司,要经常鼓励他们,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3.不要勉强他们

工兵型的人只做份内的事情,喜欢在旧环境中从事熟悉的工作,不要太勉强他们做他们不愿去接触的事情。

【自检】

试对你的下属进行人格扫描归类,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激励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总结】 本讲从人格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对不同的下属实施激励。人格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指挥型、关系型、智力型和工兵型,每一种类型都有明显的特点。实施激励时,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

篇2:孩子的人格类型

《荣格人格类型》读后感

在很多人眼里,卡尔.荣格的理论就和他的姓氏一样充满了玄妙、神奇的色彩。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不少人坚持认为,荣格的理论只不过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境分析以及力多比原理的延伸,但实际上,正是由于和恩师弗洛伊德的观点发生了分歧,荣格才走上了自我探索的道路。荣格不但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发阳光大,并且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他花了毕生的精力将心理学理论简单化和浅显化。对荣格来说,他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对潜意识理论的追根溯源。他向世人揭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

荣格的成就就在于,在弗洛伊德“前意识”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心灵层次分析理论,并且将前意识深入剖析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来,荣格的理论基础带着弗洛伊德的影子,但却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集体潜意识”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中最受推崇的理论。它的核心就在于,相对于其他生物,人类的脑海中残留下来的先祖记忆会让一个人显现出足以同其他生物相区分的“特性”。而这种经过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先祖记忆又会在人类内部形成一种共性,投射到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本能。

除了潜意识之外,荣格对心理学的贡献还有梦境的研究、情节和原型理论等等。在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荣格还提出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人格面具等不易被人察觉,但却真实存在的心里学现象。所谓“阿尼玛”,就是男性人格当中的女性气质,而“阿尼姆斯”则恰恰相反;人格面具则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当中会用另一种面貌示人,以博取众人的好感。在荣格眼中,即便是在野性的男士也会在特定的时刻彰显出柔弱的一面,而个人面具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荣格人格类型》这本书主要讲述荣格对人格类型的理论及应用。读后对比其他衍生自荣格观念的人格的类型学派(如MBTI的十六中人格类型),发现,荣格人格类型最大的特点是:无法用测验来判断,它更需要深入的探讨与分析。MBTI及类似的人格分类测量与量表,固然有其特点与用处,也确实引用一些荣格的观念,但与荣格的人格类型有非常根本的而重要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荣格认为了解人格类型,可以让我们对普遍的人性心理有更佳的认识。据他的说法,他探索人格类型的最初动机,是想了解为什么弗洛伊德对精神官能症的看法,与阿勒德的看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两个人的理论都非常精彩简明、清晰易懂,问题是,他们怎么都只能看见一面,而且各自坚持己见?荣格因此展开关于人格类型的研究,包括对文学、神话学、美学、哲学和精神学的历史回顾,加上在心理学实务领域工作近二十年的观察成果,他归纳出人性心理学的重要坐标:两种人格倾向(内倾型、外倾型),以及四种功能(思考型、感官型、直觉型和情感型)。荣格的人格类型并不是把人分类、贴上标签,而是了解自己的最佳工具。尤其,当一个人在自己心里的暗礁搁浅时,它就像指南针和罗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方位,走出焦灼困境,到了今日他的人格类型已被大量运用,在商业界广泛流行。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荣格类型学,这是荣格类型观念的架构,包括两种倾向:内倾、外倾与四种功能:思考、情感、直觉、感官,并论及劣势功能与潜意识的角色,也对告诉我们研究类型时必须注意的危险。第二部分详谈外倾特质分别与四种功能结合时的类型特征。第三章是内倾特质分别与四种功能结合时的特征。第四章,主要讨论类型研究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及相关的临床应用。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外倾特质河内倾特质的临床意义

外倾特质和内倾特质是典型的体质倾向,外倾的主要的兴趣在客体,而内倾者则在主体。如果想研究这种基本倾向可能有什么医学上的重要性,就必须先了解主体和客体出现的时刻。主体和客体总是出现于原本由神秘参与决定的关系面临批判的时候,无论是来自于主体本身或他人的批判。这种事件会影响整个人格,例如在幼童或大部分仍在潜意识或分化的人。但即使是已分化的成人,仍有需要发展的潜意识部分。这种处境容易引发批判的冲突,而造成神秘兴趣的消解。

书中认为,透过冲突,特定关系中的两个人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完全和谐。体验到这种和谐问题的人就是主体,而他觉得不和谐的冲突对象就是他的客体。可以观察这种问题如何在个体身上展现出来:一种牵涉到阿尼玛—阿尼姆斯问题的情绪被制造出来。还有一种问题是要适应现在被客体化的环境,这会制造出另一层影响,汇聚出阴影的问题。

小孩身上可以见到典型的例子:他们父母总是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完美。被制造出来的情绪是对父母生气:接下来的坏脾气则导致适应性的问题。小孩现在要面对如下怀疑:我是什么人?或爸爸、妈妈是什么人,接下来则是这个我是什么?爸爸、妈妈是什么由此诞生了主体和客体。这种处境很快汇聚出母亲的原型,因此往往具有大量的情绪能量。

当神秘参与消解时,每一个人都会升起相同的问题。虽然问题是共通的,但处理的方式则依据这个人的主要兴趣被导向或主题或客体而有所不同。个人解决问题方式能指出他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内倾者面临的客体的敌意

内倾型的人基本关注的是主体,所以会觉察主体里面的困扰因素,这事情绪升起,他有压抑这种情绪的偏向,欣然致力于寻找崭新而可靠的导向。对客体外在适应性困难对他比较不重要,或完全不重要,基于这个理由,内倾的人常常显得负面、阴沉,罢自己表现的奇特、古怪、傲慢、甚至带有恶意。他不会更大察觉和理解来处理这种困难,而是逃避。于是内倾型的人可能因此一步步缩小他的朋友圈,选择最无害的人。但他常常突然碰到外在世界的现实问题。客体的敌意会是他的绊脚石:他总是运气不好,即使是年轻的内倾者也会在楼梯跌断腿,他不注意阶梯,却忍不住对阶梯上可怕的红地毯发脾气(他事后会针对客体说:我不在乎是什么颜色或我不喜欢这种红色,因为不适合我)。

释放情绪对他自然有益,举个例子,情绪平息下来,于是他免于受到代谢的困扰。外科医生比较可能被他找来,大部分却只是为了不太重要或不太严重的治疗。

这个发展阶段就像是心灵得满足,但本能却被忽略。内倾型的人在心智上占优势,却与环境疏离,不断与世界碰撞,不过,通常不会危及他的生命。内倾型的人有可能是以不充分而压抑的方式呼吸(为了保持平静避开世界),所以极容易得肺结核。

外倾型的人基本上关心的是客体,他喜欢安排他的客体关系。他为他们放弃自己,只剩一点模糊的身影。他忽视自己里面发生某些事。某些东西已经被启动的事实。尽管外倾型的人能成功适应客体,但会不时出现上述的疏忽,而被低估的情绪会以偶然出现的心情变化表现,且很快会发展出敌意。未被了解的情绪也会影响代谢:肝脏的问题有代表性,甚至心脏也可能会受影响。到了这个发展阶段,他比较需要内科医生。而不是外科医生。一般说来,外倾型的人跟随自己的本能而忽略本能时,并没有致命的危险。

可是发展的第一阶段之后还有别的阶段。在内倾型的情形,外在适应的欠缺愈来愈多,尽全力尝试逃入内在,也尽管他透过选择来限制客体的数量,他还是会选

择与世界撞击,以至于客体的现实强加于他身上。现在再也无法使情绪平静:它表现的非常清楚,内倾者展现的敌意通常表现的敌意通常也比无害的外倾者更为激烈许多。

另一方面,外倾者会到达一种情形,情绪呐喊着要得到满足。情绪激烈地破出,破坏了他原本的对外在世界的适应,黑暗的阴影面变得明显。外倾者开始面对主体的问题、他自身现实的问题。

在这种处境下,内倾者必须变得更为外倾,把他的兴趣导向客体。而外倾者必须变得更为外倾,把他的兴趣导向客体,而外倾者必须更为内倾,转向自己这个卑微的人,就是主体。倾向反转的任务不被接受时,就会发展出临床的疾病。

旧系统的瓦解为身体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的顽固、偏于一方的试着坚持原有的倾向类型,但这已经不合时宜,能量遗留到相反的转向,而挣扎的结果就是心智层次的贬抑原本的优势不再可靠地作用,变的劣势,旧系统的瓦解会带来身体上的影响。

内倾者变得很容易得到突然而危险的感染。过度的情绪可能如此严重地干扰他的代谢,以至于发生非常危险的状况,甚至致命。危险来自内在:内倾者需要内科医生,以免危及生命。

外倾者如果尝试维持偏于一方、过时、原初的倾向,也有重大的危险。他对外在现实的适应已不在可靠,他现在可能发生意外,需要外科医生。外科治疗的需要可能会非常紧急,因为失去补偿的外倾者发生的意外通常很严重(车祸或登山的意外)。

可是,必须帮助他的并不总是外科医师,因为他的问题常触及法律层面。对主体面的盲目无知,加上黑暗的阴影,往往导致他破产、诈欺和做出其他违法的事。所以,外倾的人可能会因为意外或愚蠢的罪行而让自己身陷困境„„不是只有死刑才能会毁掉一个人:监狱或少年感化院也能做到这一点。

这个发展阶段非常关键。内情的人会用自杀来逃避危机,这种情形会发生在突发情绪的压力下,而面对破坏他主观平静的可恨情绪的力量感到惶恐的时候。外请的人也可能用自杀来逃避问题,他会在黑暗阴影的深思熟虑中安排自杀,以逃避不得不处理心爱客体——安全感——的状况、在这种危机中,内倾型的人会发展出外倾者的所有症状,而且达到更险恶许多的程度。正因为他不接纳自己的外倾面,所以它会以自动化、古老的形式出现,且带着更棘手的问题。不过,现在比二十年前更可以成功地处理这些危险的疾病,危险的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原本致命的代谢疾病也有了治疗的药物,比如Serpasil和Largactil.不过,当过度的情绪对代谢作用干扰到很严重的程度,而发生心智退化时,还是有心智毁减的危险;当情绪的力量破坏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时,也有身体死亡的危险。再次强调,危险来自于内在外倾的人在危机中,随着他所不了解的内倾特质以危险的古老形式支配他,或发展出夸大形式的内倾者症状。如果外倾的人透过意外和严重的受伤与世界碰撞,现代外科手术在科技上的进步,特别是高度发展的麻醉技巧,可以有很大的助益:骨科手术的重建可以使他恢复活跃的生活,而这些人在过去恐怕会终身残废。

当阴影使外倾者碰撞世界,而遇到法律上的后果时,我们必须记住,死刑已逐渐减少,走上废除的方向,现在更加常用的刑罚是为了教育,而不是破坏的目的。可是,不论是出于意外或刑判,仍然有来自外在的生命危险。意外可能致命,失去社交生活也可能摧毁精神生活。

内倾者容易发展成精神分裂,外倾者则可能引发躁郁症

内倾者的劣势外倾特质也有正式的表现。他可能被外在世界吸引而产生直觉,但这种直觉的品质很差,于是他知觉到的可能性并不是分化的直觉功能对这些事物产生的直觉,而只是不可能的可能性。这种情形已经离妄想不远了。如果是透过感官功能而有的知觉,也不会以条理的方式理解外在的世界,他的情形往往也是病态的。

外倾者的劣势内倾特质表现出来时,即使他被迫考虑和省思主体。但往往也只是变成无助的焦虑状态,主要是因为缺乏辨别力。省思自己时,他会用部分取代整体,为了一个缺点而彻底否定自己。接下来可能生起内疚和罪恶感,造成疯狂。此外,他虽然完全知道个人发展的自主性,却视之为大灾难。整体的图像就是忧郁症的样子。有时,主体的沉迷会再度让位给原本的外倾特质,但他的外倾特质现在已经变得低劣,而以躁症表现。

由此可以清楚看见,内倾者的劣势倾向容易发展成精神分列状态,而外倾者可能引发躁郁症。如果精神症状已明显表现,那么,劣势倾向的汇聚就变得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只需要聆听他们所说的内容,当内倾者把他的注意力导向外在,可能显示出妄想的反应,他对客体的病态着迷会显示为如下的沉迷:是他做的,他可能做了,他一定没有,他应该会,他将会。以这种方式把外倾特质的劣势行投射到客体:因为另一面是坏的、蠢的、卑劣的。另一方面,应该转成内倾的外倾者变忧郁时,他的想法会无止境的围绕着主体,他会说:我做的,我应该,我是内倾特质的劣势性被强加与主体,于是忧郁的病人认为自己是有罪的。没有价值、可悲的、贫乏的。

精神医学的经验也有助于了解两种类型。大家都知道,精神科医师要精神分裂患者尽可能早点出院,所谓早期释放,而躁郁症病人则会延迟出院。从劣势倾向的问题来看这种情形,我们可以说:精神分裂患者基本是内倾的,在疾病中表现其劣势的外倾特质,应该被送到外面世界练习他的外倾特质。但躁郁症患者有外倾的性格,应该在病房留久一点,有机会练习他仍然为发展的内倾特质。

不论精神病人多么清楚地显示出某些问题,毕竟是异常的。在正常人里,劣势倾向的问题会在人生的后半段汇聚起来,但病态的情形,往往在很早期就出现。原因之一可能是家庭或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原本的性格在早年受到扭曲。

有可能是生来外倾的人忍受强加于他却与他不相容的内倾倾向,而发展的相反趋势就朝向尽快恢复真实倾向的目标。健康却未发展的外倾特质与扭曲而不相容的内倾意识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非常复杂,甚至病态的状态。内倾的人也容易有相应的扭曲,这个问题的细节还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不过,我相信环境因素对天生倾向的扭曲是精神病症状和所谓精神病模式的主要来源。当然了,如果相反倾向的正常发展能不受干扰的发生,是最理想的。但在医学中,特别是心理学,我们很少见到这种情形,因为不太有机会观察正常的发展。干扰出现时,自然会出现各种细微的差异和明显的变形。

可以再多谈一点细节:必须发展外倾特质的内倾者,比较容易得到消化性溃疡。必须内倾的外倾者,根据我的经验,有过早得到动脉硬化的危险。大家都知道,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以透过心理治疗解除症状,但可能较少人知道,即使是比较严重的动脉硬化也可以从适当的心理治疗得到相当大的帮助,即使所有的教科书都可见到失败主义者对精神医学预后的评估所以必须处理内倾特质者产生忧郁、动脉硬化的症状时,请不要太在意预后的评估,心理治疗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症状不是病态的失常,而是迈向的道路

从医学角度总结两种基本倾向类型的影响:

内倾者基本活在自己的情绪里,与世界发生冲突。他容易有轻微或中度严重的意外。外倾者适应世界,忽略情绪,他的危险在于心脏和代谢系统。因此,两种倾向类型早晚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发展相反面,也就是他们内在的劣势。

如果这种发展不够充分,接下来就可能出现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内倾的人可能得到感染症或恶性的代谢障碍。外倾的人容易发生危险的意外和违法的事。此外,内倾的人也容易得到消化性溃疡,外倾的人则是动脉硬化。内倾的人对外在世界的沉迷可能导致妄想症,而外倾的人对内在世界的沉迷可能导致他烈士的内倾倾向以忧郁症表现。

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必须强调,即使在危机中,自发、原初、基本的关系仍是显而易见的(就像Kretschmer描述得很出色的体质类型一样)。瘦长体型的精神分裂患者以幻觉的方式转向外在时,他的自然倾向是朝向主体,而他和外在世界的情感交流就会相对的贫乏。当肥胖体型的忧郁症患者把注意力导向内在时,仍然保持自然朝向客体的导向,他的情感交流是良好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使既有的意识会建立抗拒,精神疾病仍会帮助劣势倾向突破而出。内倾的精神分裂患者透过攻击性的爆发,而与外在世界接触。外倾的忧郁症患者关闭自己,脱离世界,而发展出没有人能了解他、没有人想了解他,也没有人帮助他的想法:所以他被用力推回自己的内在。

那么,从现在医学对两种类型倾向的了解,可以期待什么样的治疗呢?一般来说,发展过程出现的内科、外科、精神科并发症,是需要根据医学和经验的一般法则来治疗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是,除此之外,重要的是在诊断时把病人视为必须透过他的危机而接纳其劣势的人类。

这个关键的处境制造出特别的危险,需要特殊的照顾和密切的注意。举例来说,如果内倾者的内在稳定性崩溃了,他的整个系统可能突然地被感染症入侵。这时必须适时给予抗生素,否则就可能来不及。对还不明确的病人,就必须定期计算白血球的数量,光是记录脉搏和体温是不够的。如果白血球的数量超过一万,就必须立刻开始抗生素的治疗。另一方面,如果外倾者的外在适应性崩溃了,就必须密切预防意外增加的危险性,例如,必须禁止登山,甚至禁止开车。

篇3:孩子的人格类型

关键词:通货膨胀,霍兰德人格理论,理财方法

依照我国多年来的传统习惯, 大多数居民会把手边的闲钱存到银行, 但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即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严重。央行从2014年11月22日开始降息以来2015年又出台了三次降息。将钱放在银行里其升值的幅度远远小于贬值的幅度, 仅仅使用储蓄这样的理财方式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是不够的。使用多种理财方式对于我们管理资产是必要的。理财在实际操作上是有一定的工作性质, 那么我们可以选择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进行一些科学的辅助性分析。分析各种人格类型适合使用的理财方式, 以提高人们的理财效率。

1 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人格类型

1.1 正确认识自身人格类型对理财的意义

相同是暂时的, 不同才是永恒的。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和别人有着这样和那样的差异。人们在进行一系列行为活动之前, 要认真地了解和认识自己这些独特的个性以便于选择与之适宜、匹配的行为活动。就像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选择好了适宜自己的路径, 就会大大的简化做事情的程序。了解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进一步选择适宜自己的理财工具。这正与霍兰德的理念不谋而合。霍兰德的理念是:人的内在本质必须在职业生涯的领域中得以充分扩展, 期待一个人能在适当的生涯舞台上充分的展现自我, 实现自我, 不仅能安身, 更能立命。他的这种理念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寻找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 在迷茫中寻求自我。为了可以达到自我实现又可以抵御经济风险的目的, 就是我们研究这个话题的意义。而想要达到这种目的就要先了解自身的人格类型。

1.2 依照霍兰德人格类型论区分自身人格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创立了“人格类型论”。他把人格划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艺术型、研究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他认为六种人格类型可以对人们对职业经历的总取向进行说明。理论中所指的这六种人格类型以及他们的特征分别是:

(1) 实际型 (R) 。其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喜欢机械化的事物, 对一些规则明确的、系统化有内在联系的活动更加偏好。顺从、朴实、不擅长与人交往是这些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征。

(2) 研究型 (I) 。其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具有智慧, 喜爱分析探究事物本原, 比如对物理生物、社会文化这些理论性学科的探索, 对自我的监控能力较好。

(3) 艺术型 (A) 。其基本的人格倾向是:非常具有想象力, 但有时仅凭自身感觉做事对实际状况不看重, 不愿服从, 对社会他人的要求理想化成分相对比较多, 对美有追求, 且具有创意性。

(4) 社会型 (S) 。其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喜爱与他人交往并且交往能力也很强, 和社会事物的关系密切, 在社会其他人进行合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答应他人的事情一般都能做到, 为人很善良, 也比较愿意帮助他人。

(5) 企业型 (E) 。其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冒险偏好型, 对影响他人操控他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有干劲、社会资源广泛、较自信。喜欢追求各种目标, 然后实现这些目标。

(6) 常规型 (C) 。其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做事情很稳重, 对自我的掌控也很成熟, 通常表现出来的是比较顺从、谨慎、保守的性格。

2 各人格类型理财建议

(1) 实际型:适合基金, 余额宝以及各“宝宝”类型理财产品。简单通俗的说基金人们将大量的资金搜集起来, 再由专门的技术人才来打理, 当赚到一定的钱时, 在以红利的形式将这些利润分发给基金持有人。比如有保险基金, 信托基金各个形式。而证券投资基金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最经常会购买的。余额宝是由阿里巴巴旗下支持淘宝运作的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共同打造的一种余额增值服务。将资金存入余额宝, 简简单单的操作, 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获得一定的高于银行储蓄的收益。并且也不会耽误淘宝支付。这些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低、投资方式简单外, 其收益率和流动性都有过人之处。不用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因为实际型人格的人通常不会是风险偏好者, 所以基金余额宝等具有稳定收益且风险小的理财工具对于他们再适合不过了。

(2) 研究型:适合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就是由传统的金融产品中衍生出来的, 它的价值取决于基础的金融资产或者是一些指数。远期、期货、掉期 (互换) 和期权是它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但金融衍生品远比这要复杂的多, 它可以是几种产品的组合, 所以衍生品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衍生产品吸引人的远不止这些, 它的盈亏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基础工具价格的不确定性。研究型的人喜爱理论偏爱钻研, 可能会喜欢这种对未来的预测的实际研究操作, 将实际所学投入理财活动中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表现。衍生品交易虽然具有风险性, 但它的杠杆性也决定了高收益的特点。虽然它会给投资人带来优厚的收益或是惨重的损失, 但研究型的人的分析研究特性应该会极大的降低这种损失的可能性。

(3) 艺术型:适合时尚买手, 收藏投资。时尚买手是指那些从市场上找寻特定的设计交由需要这些设计的企业, 并由企业下设的工厂将这些设计作为模板生产出成熟的商品, 或者是直接购买已经成熟的商品然后进行销售, 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利润的人。收藏投资是对古玩画作等艺术品进行低买高卖获得利润的活动。做一个合格时尚买手要对流行趋势有研究, 对市场把握精准。收藏投资也需要有精准的眼光。而艺术型人格具有的最大特质就是对美的追求, 审美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 所以这两种理财方式是十分适合这一类型的人。

(4) 社会型:风险投资。最初提出风险投资这种概念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的美国。进行这种投资的一般是指那些愿意为了获得高收益而承担高风险的人。对于投资方来说, 这种投资资金一旦投出便不用偿还。真正的风险投资可能十个方案中未必会成功一个, 但这一个成功所获得的回报足以偿还之前的失败。对于处于创业阶段的人来说, 获得了风险投资基金后可以不用背债, 为创业成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需要风险投资的往往是创业急需资金的年轻人, 他们寻求资金帮助, 而社会型人的合作、助人、友善的品质很适合做这一活动。这样不仅帮助了别人, 也给自己带来了收益的可能性。

(5) 企业型:适合股票投资。股票投资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理财方式。最近的大牛市也让股票的概念更加普及。市场瞬息万变, 跌宕起伏。购买股票的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抵御这种动荡。决策力、情绪稳定性、独立性、冒险性、聪慧性、专注耐心性是对投资成功有益的心理素质。企业型人格喜欢冒险、精力充沛。这种高风险的又需要有决策力的理财方式较适合他们。

(6) 常规性:保险理财。因为这类人谨慎、保守、实际, 风险厌恶, 所以这种“买保险, 就是买平安”的理财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 给予人们一种安全感。

3 总结

人的性格是较为复杂的, 具有单一型人格的人并不多见, 也实在不该对任何一种人下定义。然而这种分析又是必要的。我们只能通过这种简化的人格进行分析, 省去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这样才能得出以上的结论有关理财建议的结论。在现在大环境下, 政府降低利率也是希望人们将资金投入市场中, 带动经济的发展, 所以我们也要积极的投身入市场, 做经济建设的一份子。

参考文献

[1]王韦韦, 徐君.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与成人职业选择[J].职教通讯, 2010, (10) :9-12.

[2]徐菁.中国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篇4:孩子的人格类型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人格特征

分类号 B849

1 问题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新兴产业不断进步,从而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遇。不仅如此,网络技术也对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1998到2005年,中国大学生总数从108万激增到2000多万(董增云, 2010)。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有年轻人的消费观,又存在一些不同于同龄人的特点。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万晓霞, 郑雪, 2008; 卓兰芳, 汪秀英, 2008)。

1.1 概念定义

人格一词的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人格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让外界所能看到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展现给别人的人格成分,这也叫做人格的内在特征(于馨, 2008)。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有: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艾森克人格类型论以及MBTI人格理论。此次研究主要是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基础。

“大五结构”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词汇学研究者Goldberg提出,用来概括词汇学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现代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这几个维度。外倾性包括喜欢交流沟通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开放对含蓄;情绪稳定性包括烦恼对安静、危机感对安全感、自怜对满足;开放性包括富于幻想对务实、寻求刺激对遵守纪律、自由对顺从;和善性包括热情对冷漠、信任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配合;自律性包括:有条理对混乱、细心谨慎对粗心大意、自制力强对意志薄弱。

网络消费者行为理论涉及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等多种领域,它是一门跨领域的综合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人们从事评定、获得、使用和处理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身体活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关于个人、群体与组织如何选择、购买、使用及处置产品、服务、构想与经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的一种消费行为 (陈林芬, 王重鸣, 2005)。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人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搜集、购买、使用、评判和处理希望满足其需要的服务、产品、资源和思想时所体显出来的行为(李保娜, 2008)。综合以上定义,网络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网络这种虚拟的空间中去寻求、买卖、利用、评价和拥有希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服务、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消费行为。

张红明和李庆梅(2007)基于网络消费的目的将大学生网络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别。类别一:信息搜集型。该类大学生主要利用网络去搜集和整理一些学习信息,网络对于该类别大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学习工具,是深造专业技能和获取职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主要工具。对其他网络活动没有特别需求。类别二:游戏娱乐型。该类别大学生比较喜欢在网上休闲娱乐,网络成为了他们放松自我、缓解压力的工具。此外,他们还通过QQ空间、校内、微博等网络产品来表达和展示自我。类别三:网络交易型。该类别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个性张扬,网上购物是他们表现自我个性的一种途径。对于他们来说,网络上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而且价格实惠,运送便捷,是他们理想的购物平台。类别四:沟通交流型。该类别大学生表明他们使用电脑主要是为了与人沟通交流。MSN、 QQ、电子邮箱、论坛等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使该类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与人交流沟通的乐趣。

1.2 研究意义

互联网帮助大学生平等自主地学习、实践和交流,是一个自由地表达观点、张扬个性的平台。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途径,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从相关研究来看,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大多围绕社会学、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從纯粹的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还比较少。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以此来建构心理学领域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理论体系(朱海龙, 2009)。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和塑造期,正确的消费观念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恰当的网络消费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刘庆武,肖水源,曹晖,徐慧兰,周亮,罗丹,2009)。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同时,网络消费已成为了当今大学生生活的一大部分,他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学习、娱乐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消费。这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胡平, 刘俊, 董冰, 2003)。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 (总第28期)渠立松 大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与人格特质的关系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综合前面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定义,我们认为上网即是一种网络消费行为。结合前人研究发现,以往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常将网络消费行为简单归结为网络购物来进行研究探讨,并没有系统和完整地将所有的网络消费类型整合到一起进行研究。此外,关于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的研究也非常少。本文在已有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原则,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做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nlc202309021617

2.2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在山西大学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0份,有效回收率88%。其中男、女分别为147 (33.4%)、293 (66.6%)名,文科249(56.6%)名、理科191(43.4%)名,一至四年级被试数量分别为90(20.5%) , 152(34.5%), 102(23.2%), 96(21.8%)名,城市、城镇、农村的被试数量分别为124 (28.2%)、104 (23.6%)、212(48.2%)名。

2.3 研究工具

采用朱晓春(2011)参照前人编制的网络消费行为问卷并发放开放式问卷,编制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问卷,共22个题目,4个维度分别为:网络休闲、信息收集、网络交易和沟通表达,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大五人格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在1987年编制成,中文版由中科院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量表共60个题目,5个维度分别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64~ 0.814之间,平均0.793(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0)。

2.4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在被试填写问卷之前,主试先宣读指导语,简要介绍施测的内容和目的,然后提出施测要求,说明答题方式,解答被试提出的问题。确信被试已明白后,要求其开始填写问卷。所有问卷的答题时间没有严格限定,只要凭第一印象尽快回答就可以。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3 研究的结果

3.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口学变量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M=65.79)显著高于女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M=64.13),t=1.225,p< 0.05,其中男生在网上交易、交流沟通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女生,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年级之间的网络消费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网络交易的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大四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交易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详见表2。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對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生源地为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在农村的大学生(p< 0.01)。在各维度上比较发现,在网络交易维度上城市大学生的得分(M=10.21)和城镇大学生的得分(M=10.46)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M=8.73),而在其他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表3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3.2 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为了检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对数据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中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人格特质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类型之间是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的。具体表现为:和善性与沟通交流呈负相关,与网络交易、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自律性与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与信息搜集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与游戏娱乐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开放性与信息搜集、游戏娱乐呈显著正相关。表4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注:

4 分析与讨论

4.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就性别而言,在量表总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网络交易、沟通交流维度上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说明男女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消费行为,具体表现在网络交易、沟通交流维度上。在沟通交流方面,可能是因为男生比较主动,更乐于去和别人去进行沟通,尤其是在恋爱方面,男生会更加主动地去进行交流,因此表现在沟通表达上的行为会比女生多。在网络交易上,男生的网络交易行为明显比女生的高,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使得男生会更多地关注与金融、财富有关的信息,并且很多男生喜欢玩网络游戏,而很多网络游戏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这也可能导致男生在网上交易的行为高于女生。

4.2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

经过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信息搜集、网络交易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信息搜集方面,大四学生信息搜集的平均分最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面临着就业和考研的压力,他们开始借助网络的资源,搜寻与自己专业或特长相关的工作信息,谋求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人生道路,他们想从网络上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因而在信息搜集的维度上,大四学生比其它年级学生得分要高。在网络交易方面,大四学生和大二学生的平均分最高,这可能与大四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有关。一般而言,到了大四年级的时候,由于课程较少,很多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论文之外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会较其它年级多些,他们中有很多在闲暇时间里会选择玩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等,这就导致了大四学生的网络交易维度得分比其它年级的学生更高。对于大二年级来说,在大一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后,此时的他们有了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网络打交道(罗蓉,刘铁川,朱德龙,蒋寅泉,徐伟强,魏丽威,2014)。

4.3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来自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们在网络消费行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市生源的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大学生。具体到各维度上,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在网络交易维度上,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城镇生源地的学生在网络交易上的得分比农村生源地的学生要高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城市生源或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他们成长于城市中,各种新鲜的事物接触较多,也较早地使用了网络,因而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交易这种途径来购买一些时尚潮流的商品。因此,我们发现,生源地为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网络交易的行为要比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高(张晓丽, 2008)。

nlc202309021617

4.4 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类型之间是存在着显著相关的。和善性与沟通交流呈負相关,与网络交易、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发现,和善性维度得分高的人往往具有热情、信任、乐于助人、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受欢迎程度都较高,他们容易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身边朋友较多,不会轻易地和别人发生冲突,总体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正是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他们能够很好的与别人进行沟通,在空闲时间他们会选择和朋友在一起消遣,不需要再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与别人进行联系,因而他们利用网络与外界沟通的情况较少。这也就导致了和善性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类型中的沟通交流、网络交易和游戏娱乐呈负相关。

自律性与网络消费类型中的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自律性的人所具有的特点是:有条理,细心谨慎,自制力强。而相关文献表明,有不少青少年之所以网络游戏成瘾,大多数是因为其自我克制力太差。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娱乐节目,刺激火爆的网络游戏,丰富多彩的电影电视剧,使得越来越多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所以,自律性高的人,能够时时提醒和克制自己,能够理智地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很好地控制自己,掌握好使用网络的尺度,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内外向与信息搜集和网络沟通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外倾型的人比较外向、开朗和冲动,他们比较喜欢参加学校里的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他们拥有广泛的社会爱心,喜欢与人结交,不喜欢独处。对外向型的人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可以去倾诉,在他们看来,与朋友交流更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他们不需要在网上进行沟通表达。而内向型的人比较喜欢安静,他们比较保守,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可能只会拥有几个好朋友,交际圈子比较狭窄。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拘束、非常矜持,还会感到有些紧张不安。但研究发现,有些内向的人,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或熟悉的人面前则可以表现得偏向外向,紧张感、拘束感会消失,他们也可以变得开朗和健谈。这意味着没有绝对的内向人和外向人,其实内向的人也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只是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时可能会出现紧张和不安。然而在互联网上,由于大家都是通过呢称来彼此认识的,大家可以把呢称当作自己的人格面具来和别人进行交流,内向的人就会很愿意在网上与别人交流聊天,敞开自己的心扉。另外,内向型的人内心体验极为深刻、情绪兴奋性弱、爱独处,他们更容易在网上进行资料搜集的消费行为(任亮宝, 张国英, 2010)。

情绪性与游戏娱乐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的人容易焦虑、害羞和紧张,自尊心较低,危机感较强,在现实生活中不太愿意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比较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对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网上的匿名性给了他们很大的交流空间,但由于情绪性的人往往对人有敌意且自我意识较强,所以他们并没有改变现实中形成的交往模式,即使他们在网络上与人聊天,也是选择那些很熟的朋友,甚至就是一两个人,而不会与陌生人交流。另外,由于他们易冲动、脆弱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由于害怕失败,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波动,这导致了他们对于网络上的游戏娱乐方式也不热衷。

开放性与信息搜集和游戏娱乐呈显著正相关。开放性的人其特点为:富于幻想,寻求刺激,渴望自由。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追求新鲜、创造、智慧等特征。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喜欢创新和变化,而网络作为一个大众的信息平台,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其中汇总,开放性格的人会更加喜欢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网络游戏富于刺激性、可操作性和可玩性,而这也符合开放性人格的人喜欢幻想、寻求刺激的特征。因此,具有开放性人格特点的大学生们更加喜欢玩网络游戏。

参考文献

陈林芬, 王重鸣. (2005). 网络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关系. 消费经济, 03, 78-81.

董增云. (2010).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642-644.

胡平, 刘俊, 董冰. (2003). 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 网络道德人际SEM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02, 29-34.

李保娜. (2008).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刘庆武, 肖水源, 曹晖, 徐慧兰, 周亮, 罗丹. (2009). 不同网络使用程度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2, 138-142.

罗蓉, 刘铁川, 朱德龙, 蒋寅泉, 徐伟强, 魏丽威. (2014).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网络元认知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探新, 04, 372-377.

任亮宝, 张国英. (2010). 网络成瘾的人格特质归因及对策. 河西学院学报, 04, 79-82.

万晓霞, 郑雪. (2008).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3, 279-282.

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0).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初步编制Ⅰ: 理论框架与信度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545-548.

于馨. (2008).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人格特质、适应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张红明, 李庆梅. (2007).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细分——基于网络消费目的的实证研究. 商场现代化, 19, 66-67.

张晓丽. (2008).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 西北医学教育, 05, 847-848.

朱海龙. (2009). 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其援助. 教育探索, 05, 121-122.

朱晓春. (201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征、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卓兰芳, 汪秀英. (2008). 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03, 292-293.

篇5:孩子的人格类型

MBTI 是近20 年来世界上广为使用的一个人格测验,其全称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用于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倾向。它是美国的 Briggs 和 Myers 母女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Carl.G.Jung 的心理类型理论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经过 60 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个人性格和团队合作的测评工具。

一、MBTI 人格类型测验的内容

该量表从四个维度来解析人格:首先,从人们倾向于将心理能量集中在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的角度,可将人格分为外倾型(Extroversion,E)和内倾型(Introversion,I)。外倾型的人较多关注外部世界的人和事物,他们的心理能量是指向外部环境的,他们偏好通过交谈的方式沟通,喜好社交和表达,兴趣广泛;内倾型的人则倾向于将心理能量指向自身的观念和经验,他们喜欢反思,不喜欢与人交流,喜好独处,兴趣不广泛但比较执著。其次,从人们如何获取信息的角度,可将人格分为感觉型(Sensing,S)和直觉型(iNtuition,N)。感觉型的人倾向于通过感觉器官获取真实存在的信息,不依赖于理论上的解释,他们相信自己所看到、听到和触摸到的,通常有敏锐的观察力,注重具体细节,比较实际;直觉型的人往往依靠直觉来获取信息,关注现实背后的可能,喜欢寻找事物发展的可能性,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性。再次,从人们如何处理信息和作出决策的角度,可将人格分为思考型(Thinking,T)和情感型(Feeling,F)。思考型的人处理信息和作出决策时依靠的是事实和逻辑,擅长逻辑思维、客观分析,不以感情为转移,理性公平;情感型的人对于别人的情感很敏感,喜欢权衡事物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在决策时过多考虑人的因素而不是客观事实,具有同情心、理解力。最后,从人们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上,可将人格分为判断型(Judging,J)和知觉型(Perceiving,P)。判断型的人喜欢用判断的方式对待外部世界,他们生活得有计划、有秩序,他们擅长使用系统、有组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做事有条不紊,有计划、有目的;而知觉型的人喜欢灵活,会随着信息的变化调整工作目标,喜欢用感知的功能来对待外部世界,他们容易冲动,适应性强,对事物的变化持开放态度(吴志明、孙健敏、武欣等:《人事测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年版)。以上每个人格维度都有两种不同的功能表现形式,经组合可得到 16 种人格类型。每个人都可以归为这 16种类型中的一种。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行为特征和价值取向,均有相应的优点和缺点,可以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一种参考。

二、MBTI 人格类型测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有助于实现人职的最佳匹配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任职者的人格特征有不同的要求,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适合的工作岗位也不尽相同。具有与某种职业相适应的人格特征会表现出更好的职业适应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中,采用 MBTI 测验进行人事评价和人员选拔,有助于实现人职的最佳匹配。1996 年 Gardner 等人研究发现,管理者 MBTI 人格类型中成对的功能性偏好 ST 居第一位,其次是 NT。他们认为,这是因为管理工作需要通过感觉获知客观且细节化的信息,并通过思考作出理性判断,而 ST 组合的人格类型与这一过程最为相符(曾维希、张进辅:《MBTI 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6 年第 2 期)。我国学者唐军的研究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者最适合的 MBTI 类型是 ESFJ,比较适合的类型 是 ISFJ、ESTJ、ESFP(唐 军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者 的MBTI 类型研究》,《人口与经济》2002 年 S1 期)。杨慧芳等采用 MBTI-M 对 255 名企业管理者的人格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STJ 型和 ISTJ 是企业管理者的典型人格类型,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位、管理领域、企业性质等变量对管理者的典型人格类型没有显著影响(杨慧芳、赵曙明:《企业管理者人格类型研究》,《心理科学》2004 年第 4 期)。如果人格类型与岗位要求相适应,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很有成就感。例如:ISTJ 型的人通常喜好组织事实和概念,他们在律师行业比较适合;而ESTJ 型的人倾向于组织他们的环境(人、物体、任务),因此,选择经商或工业管理部门比较适合。一个人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自身具有的优势,就很容易找到动力和令他满意的工作。相反,如果不具有岗位所要求的个性特征的人选择了该岗位,不仅会导致他们工作绩效的下降,而且不能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因此,从企业用人的角度来说,使用 MBTI 测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拔那些具有岗位所需要的关键人格特征的个体,增加个体与岗位的匹配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充分地发挥和利用组织的人力资源,提高

员工的工作效率。

2.有助于团队成员的配置与团队建设企业在进行员工选拔与配置时,不仅要关注个体的人格特征是否与岗位的要求相吻合,还要考虑团队中不同成员的人格特征的组合。每一种类型的人都是具体特征的综合体,每一种类型都有令人欣赏之处,也有令人烦恼的问题,不同人格特征的组合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整体绩效。kley 提出了一种叫 CAI(CommunicationAdjustmentIndex)的沟通分析技术,通过观察属于不同 MBTI 人格类型的一对个体在交流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确定人格类型对沟通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类型相似或接近的双方更容易实现轻松、高效的交流,沟通过程轻松愉悦,容易产生共鸣;而不同人格类型的双方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才能彼此适应,而这一过程一般比较艰难。2004 年,Reynolds 以不同的 MBTI 人格类型组合为自变量,以团队目标达成、成员满意度、角色意识清晰度、团队凝聚力以及绩效为因变量,考察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结果表明,团队成员人格类型的多样化与各个因变量的高得分有高相关,人格类型相似的团队成员之间有着较高的人际相容度。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对于那些是同一种人格倾向的人而言,通常会容易沟通,容易理解彼此的感受,享受共同的价值观;而对于不同倾向的人组成的团队,由于性格各异,相互之间可以性格互补,也能提高工作效率。总之,一个高效团队的人格组成应该是均衡的。根据 MBTI 可以识别团队的优势和潜在的劣势,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类型偏好,合理搭配工作团队成员,分配适合的工作任务,可大大减少团队摩擦,减少组织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

3.可以为中、高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提供参考MBTI 测验作为一种人格测评工具,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当前的个性特质,还可以预测其未来的工作和管理风格,因此,MBTI 测验也常常被用在对员工未来工作能力、风格的预评中,用在对未来中、高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中。1993 年,Reynierse 调查了 1952 名低、中、高层企业管理者,发现这些人与一般人群相比,在外向、思考、判断这三个功能上表现突出;在信息获取方式上,低层管理者更倾向于感觉,随着管理层级的升高,逐渐向直觉过渡,高层管理者中以直觉方式获取信息者占多数。2007 年,Moutafi 等人采用 MBTI 测验探讨了人格特质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MBTI 测验中的直觉性倾向与管理层级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内向性倾向与管理层级之间存在负相关。1993 年,Furnham&Strinafield 在中国和欧洲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探讨 MBTI 中所测量的人格特质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行为以及部门气氛之间的关系。管理者的实际管理行为包括创新、指导、支持、决策、计划、承诺和参与。部门气氛包括认可、参与、沟通、部门内关系、部门间关系等。结果发现,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内向—外向这个维度与管理者行为以及部门气氛之间关系最为密切;在欧洲文化背景下,则是理性—情感维度与管理者行为以及部门气氛之间关系最为密切。我国学者敖小兰使用 MBTI 修订版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共 745 名领导干部进行测试,得出我国领导干部的人格类型以 ESFJ 居多,其次为 ESTJ,并且更多地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推断,一个人格偏向外向、判断型的员工未来更适宜担任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这为企业中、高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篇6:孩子的人格类型

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理论观点在于:

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1)现实型:

人格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职业类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通常需要一定体力,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械。

主要职业: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实际型(Realistic):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具有这种类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农民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2)研究型:

抽象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筋,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职业类型:主要指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

主要职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化学、冶金、电子、无线电、电视、飞机等方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飞行驾驶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研究型(Investigative):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

(3)艺术型: 人格特点: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具有特殊艺术才能和个性;乐于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艺术创造工作。

主要职业: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演员、艺术家编导、教师;文学、艺术方面的评论员;广播节目的主持人、编辑、作者;绘图、书法、摄影家;艺术、家具、珠宝、房屋装饰等行业的设计师等

艺术型(Artistic):其本的人格倾向是,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务工作。

其典型的职业包括艺术方面的(如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等)、音乐方面的(如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等)与文学方面的(如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等).(4)社会型: 人格特点:喜欢从事为他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欢参与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直接为他人服务得工作,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生活服务等。主要职业:教师,保育员、行政人员;医护人员;衣食住行服务行业得经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福利人员等。

社会型(Social):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教导别人的能力。

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教育工作者(如教师、教育行政工作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如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

(5)企业家型:

人格特点:精力充沛、自信、善交际,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喜欢权力、地位和物质财富

职业类型:主要指那些组织与影响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工作。主要职业:经历企业家、政府官员、商人、行政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

企业型(Enterprising):具有冒险、野心人格特征。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独断、自信、精力充沛、善社交等,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

(6)传统型: 人格特点:喜欢按计划办事,习惯接受他人的智慧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位;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工作踏实、忠诚可靠,遵守纪律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类文件档案、图书资料、统计报表之类相关的各类科室工作。主要职业:会计、出纳、统计人员;打字员;办公室人员;秘书和文书。图书管理员;旅游、外贸职员,保管员,邮递员,审计人员,人事职员等

传统型(Conventional):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等人格特征。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秘书、办公室人员、计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员、出纳员、打字员、税务员、统计员、交通管理员等。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人格和职业的关系方面,霍兰德提出了一系列假设:①在现实的文化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②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③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congruence)。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霍兰德在其所著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了六种人格类型的相应职业。

然而上述的人格类型与职业关系也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霍兰德在研究中发现,尽管大多数人的人格类型可以主要地划分为某一类型,但个人又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其人格类型在某种程度上相近于另外两种人格类型,则也能适应另两种职业类型的卫作。也就是说,某些类型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关性,同时每一类型又有种极为相斥的职业环境类型。霍兰德有一个六边形简明地描述了六种类型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拍卖执行笔录范文下一篇:会计职业道德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