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论文

2024-07-31

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论文(通用6篇)

篇1: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论文

初中英语活动课模式研究实验报告

武平县实验中学

陈玉惠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已适应不了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无法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开设英语活动课是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的一项大胆尝试。“英语活动课”是指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完成语言交际任务,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针对新教材以话题、任务为主线的编写特点,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帮助,完成语言实践任务,让学生在使用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生成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此外,英语活动课还能弥补我国的大班教学体制给英语教学带来的不利因素和影响,解决课堂活动中点和面受限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对英语活动课模式的实验研究,对英语活动课的开设和课堂模式进行一些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英语活动课、教学方式、课堂模式、一、实验背景

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所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包括五个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并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强调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开放式的合作探究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此外,目前大多数学校班生数都很大,每班五、六十人,学生活动的点和面无法达到有效的要求。为了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作为课题负责人带领我校初一英语备课组进行了《英语活动课的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从2003年9月起每班根据教学活动安排,每周开设一堂英语活动课,其目的就是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大胆交流、乐于合作、积极体验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用英语做事的机会,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开设英语活动课,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构建英语知识,发展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二、理论依据

英语活动课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理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性学科,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约翰杜威(John Deway,1895---1952)是早期活动课程的倡导者。在他的著名演讲《学校与社会》里他是这样描述传统教育的:在教室里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行课桌,很少有移动的余地,学生被“固定”在那,只好坐着“静听”,被动地吸收知识。在学校里学生是作为一个整体,不能表现自己的个性。杜威描写的美国当时课堂与我国目前的课堂颇为相似。教师的作用是如何将课本知识点、各类语法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囫囵地将知识背下来。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下来的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差,在真实交际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不知所措的状况,无法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不知道如何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根据知识建构主义的原理(MarionWilliam&RobertL.Burden外研社2001年),知识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建构的,而并非由他人传递的。语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由学生自己进行意义的建构,而不是令其接受现成知识,直达结果。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的才学得更好。You hear, you forget.You see, you remember.You do, you understand.”。《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这本书里也写到:“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所有这些所强调的都是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重要性。在英语活动课上,学生能通过亲身体验,在随意、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所以说,开设英语活动课,既能克服英语课程结构单一性的弊端,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语言的本质,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Learning English by doing it。

三、实验方式

本课题的实施时间从2003年的9月到2006年的6月,为期三年。实施对象为初一各班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英语活动课,每节活动课根据一周所学教学内容制定一个活动的主题,为学生提供展示英语学习成果的机会。模式有游戏活动、角色表演、手工制作、交际话题、户外活动等。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现实生活及重大节假日制定每周的话题。初一英语备课组六名成员参与这一课题的研究,参与选择话题、设计活动方案,组织活动课的开展、评价等研究。在活动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并进行小组竞赛,对每周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真实的语言实践。每次活动内容、主题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创造型、实用性为一体。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完成各项语言学习任务,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等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在英语活动课上,教师起导演、编剧、演员、观众和评委的作用,激活师生、生生互动,优化各种课堂活动。

四、实验过程(一)准备阶段

1、活动设计。统一思想、更新理念、明确目的、研究策略、整体设计活动方案是我们课题组的前期任务。课题实施之前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现代教育里理论,领会活动课的特点和实质。认真理解活动的内涵,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并根据教材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活动方案、制定任务。我们把教材的内容进行整体备课,有效整合,使活动的设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在学生中进行动员,让学生明确开设英语活动课的目的和作用及具体的任务。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在每次的活动课中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什么,就可以有目的地准备和积累与活动有关的素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从做中学”的经验学习方式。

2、合理分组。把学生按好、中、差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四人为一小组,并对他们进行角色分工。按小组打印名单,制作小组活动记录袋,准备记录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让好生担任小组长,并对各小组长进行适当的培训,使他们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工,指导他们如何在活动过程中组织组员积极参与,使人人都乐于表现,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解决将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使他们成为活动的骨干,以点带面,保证活动的质量。

3、材料准备。组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整体设计活动,制定主题,编写每节活动课的话题内容,及时补充相关材料,找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点,预测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词汇、语言表达等障碍,并把相关补充词汇、话题等打印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熟悉与某些话题有关的词汇及表达方式,扫清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同时教会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询有关信息的方法,为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努力使所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想说、会说。

(二)活动模式

活动课与普通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既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又要让学生遵循一定的活动规则和程序,避免出现自由放任的现象,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有序。这就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学期来我们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案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组织和安排,确保每节活动课的质量。活动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游戏活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把游戏纳入到活动课中,就可以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引导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推动力。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且容易操作,既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趣味性,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又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友谊。我们所做的游戏内容有:猜测活动(根据英语描述猜词、猜物、猜人物等);抢问抢答、快速反应(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小组问或答的次数多少记成绩);单词、句型、故事接龙;句子滚雪球、句子传球接力;英语谜语、脑筋急转弯;故事搬家等。如在猜测活动中,我们在猜人物的游戏中,给每个学生的背上贴上人物画像或名字,让学生通过一般疑问句询问出“自己”是谁。在“故事搬家”的游戏活动中,我们给每个小组一篇故事,并把它们张贴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让小组成员分工,口头传递句子,让其中的一位同学把故事写下来,然后再互相合作把它背下来,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互讲故事。这样的一节活动课每位同学都有事可做,有所收获,亲身体验了听、说、读、写各项活动,小组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课堂气氛好,寓教于乐。

2、角色表演: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日常生活用语,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这些对话可作为很好的表演题材供学生们表演,或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为课件上的对话配音。在活动课中,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改写剧本,分角色表演。这样既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又达到了交际目的。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小品、相声、话剧、情景对话等进行表演。还可以通过现场采访、举行记者招待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交际体验。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得到了应用、巩固,而且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解决了实际问题,获得了不少信息,从而产生了应用语言的能力。一次好的表演,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留下美好的记忆,并产生强大的后续学习动力。三年来,学生成功表演了《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项链》等著名话剧,收到

了很好的效果。

3、情景交际。现实生活离不开语言,离不开交际。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由课堂、家庭逐渐向社会各方面展开的,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紧紧相连,是我们进行真实语言交际的现成素材。如交际话题“Shopping”,“Talking about friends”,“All about me”,“Eating habits”, “Festavals and celebrations”, “Food and drinks”,“People and jobs”,Making telephone calls"等。我们对每个话题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布置活动场所、准备表演的道具,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交流。如在购物训练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购买欲望,学校在做赔本“生意”,高价买进,低假卖出,使“商场”生意兴隆,气氛热烈;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自己或向他人了解情况,我们特意设计了一张个人信息表格,要求每位学生事先到指定班级了解与自己同座号的学生情况,并在活动课上进行汇报交流。

4、手工制作。该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事的过程中使用英语。一般在学了相关的课后进行。如学习“Fly a kite”后,我们让学生自制风筝,并用英语标注各种颜色、名称等;学了“Business cards”后,我们让学生各自制作一张20年后的个人名片及写一张“All about me”的个人信息资料海报;学了英文书信后,让学生用英语给老师或同学写封信,发E-mail等;学了有关购物的内容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营一家商店,并动手做商店标志牌,广告牌并销售“商品 ”;学了球星Michael Jorden和Ronaldo后,让他们上网收集资料,建立这两位球星的个人档案并制作海报张贴在走廊的墙上;学了 “favourite”一词后,让他们用图表的方式列出家人的兴趣、爱好,并贴在墙上大家互相交流。结合元旦、春节、圣诞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让他们制作各种贺卡等并赠送给亲人或朋友。我们在活动课开设前为每位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习成果。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都产生了极大的成就感。大大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课外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我们在课后还开展了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每周布置一个英语演讲话题并在全校学生中征集演讲稿,然后从来稿中选出优秀习作,在宣传栏张贴,并挑选一位学生在每周一升旗仪式时进行国旗下英语演讲,在期末结束时把每周的优秀习作进行排版、印刷,装订成册发给每位学生;在教室里用小黑板悬挂每日一句英语,每天由小组检查检查过关;在校园宣传栏张贴日常生活英语,并定期更新内容,布置校园英语环境;借助各种节假日举办贺卡制作比赛、课本剧创作、表演比赛;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诗、英语绕口令、新概念英语等,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经常召开各班级、各年级英语晚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英语水平的舞台。暑期还请了外教来校授课、交流,让学生感受地道的英语学习氛围,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

五、实验效果

三年来,通过英语活动课的开设,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有了质的变化,师生共同提高,受益匪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开设活动课后,为了更出色地完成任务,不少学生经常三五成群地在课后用英语交谈,自编对话、短剧、小品等,以便在活动课上展示英语风采。还有不少学生为了更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经常查字典、上网、与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碰到的问题,对英语显示出极大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欲望。

2、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有了活动课,学生说的机会大大增加,且由于小组活动情况较多,说话的环境比较自由、宽松,即使是性格内向,生性羞怯的学生在这小环境中也会有较强的表现自己的欲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全面地发展。学生养成了大声、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良好习惯,口头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听、说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读、写能力的发展。

3、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弘扬了人文精神。合作与竞争是实际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英语活动课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式学习的情境,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搭建了舞台。现代中学生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存在“自我中心”的思想,不善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在活动课上,不少内容是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的,要求学生要有集体意识,分头行动,合作完成才能取得好成绩。在这种合作与竞争的环境中,学生亲身体验互相帮助、相互协作的氛围,形成共同分担责任、分享快乐的意识,学会理解与欣赏他人。

4、增强了知识的巩固效果,延伸课堂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缺少语境,缺少有真实意义的操练,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往往靠反复抄写,操练死记硬背,学生学得很吃力且遗忘较快,而且除了英语课就几乎没有用英语的机会。增设了英语活动课后,由于增加了说的机会,优化了说的环境,加强了说的训练,学生想说、敢说、能说、有机会说,对所学的知识反复应用、灵活运用,学得轻松、记得牢固。所以产生了良好的积极效果,形成了一种“兴趣——追求——成功——新的追求——新的成功 ”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如何有效地开展英语活动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用英语做事的活动平台;如何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是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要想做到课堂放得开,收得拢,讨论、表演既热烈活泼,又井然有序,除了要有好的活动模式外,还需要教师们的教学艺术、人格魅力。所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H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2、Marion Williams&RobertLBurden《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年

3、《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I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5、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成晓光:《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思考》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

7、彭秋荣:《中学英语活动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篇2: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论文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与时俱进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改革突破。“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模式开始被逐一淘汰,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从全国各地英语水平测试情况表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英语教学与其他学校课程相比,仍然存在着费时多、学生负担大、效率较低的状况。

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从沉重的课程负担中走出困境,我校初

一、初二分别推出5个班级在当地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开展了以“活动单导学为”模式的第一轮教学实验,该模式以“活动单”为载体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不断竞争展示,收到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2.兄弟学校类似教学实验研究综述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模块”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模块”时,让学生展示、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在“反馈模块”上,让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在展示讨论中比较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江苏洋思中学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改革,每堂课都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明确。“先学后教”的“教”就是一种“点拨”,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内容很少。每堂课上都能让学生做到“当堂训练”,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3.实验的基本理论依据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引路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把教师的讲授改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学、探究、质疑、互动、交流,教师的课堂点拨已不是课堂的主导。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法,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地获得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构建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协作”指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到友好、平等、支持和帮助。科德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一、初二年级各选5个班级试行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上课,开始是几堂课用一次“活动单”逐步过渡到每堂课都用“活动单”,其他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达到下列目的。

a.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和方法,化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b.改革传统的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建立新型的课堂模式,切实解决学生课余负担的问题。

c.检验该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和可行性,为本市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和实践经验。

3.实验过程

a.活动单的制定与完善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周三进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备课、上课实践实验活动。每次活动有两个议程:第一个议程,对上周活动单使用情况进行研讨并由主备人上研究课,然后集体分析课堂成败得失;第二个议程,以下周上研讨课的老师为主讲,与教研组成员一起讨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拿出下周每一节课活动单的初步方案,提出活动单制作过程中个人所遇到的困难。

b.活动单的班级要求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使用活动单的班级必须对该班学生进行调位、分组、编号。即依据英语学习水平分别把每班分成6至8个小组,每组6至8人,让学生“餐桌式”面面而坐,尽可能让每组学生的英语水

平相当,并把每组学生进行编号。这样便于教师、学生在课堂中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每个组的任何同一个号码的学生展示课堂成果,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对成绩优秀的进行加分奖励,每课都评出“本课之星组”、“最佳活动小组”、“全员参加小组”等等。

c.活动单基本结构

活动单通常分为预习案、学习案和检测案三部分。

预习案要求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组内讨论找到答案,课上或展示在小黑板上、或直接把预习案拿到投影仪上展示,组内代表发言讲解,全组人人参与,教师有时是“裁判员”、有时是“记分员”、有时也是“运动员”。

学习案根据任务型课堂要求分成以下三类。

Pre-task——呈现和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活动的要求和实施步骤。

While-task——活动单上设计若干个活动构成活动链,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根据活动单要求充分做好展示前的准备。活动单的设计力求体现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知识呈现一步,操练一步。

Post-task——让学生不断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相互答疑。

检测案是活动单的第三个部分,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容量准备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书面练习,让学生尽可能地当堂完成,极少数的作业留在课后。

三、实验结论综述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试验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且课余负担明显底于非实验班级。以初一学年笔试水平测试为例,1至5班实验班级成绩优于6至10班非实验班级,详见下表(因涉及到班级成绩不准排名,班级实际序号已做调整)。

从实验的整体情况看,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实验发现,“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精心准备活动单

精心制作每一堂课的活动单是教师课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每份活动单必须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活动安排清楚、活动过程简洁,活动单的质量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同的课型活动单的设计要有所不同。不仅新授课、复

习课要有活动单,就是习题评讲课也可采用活动单形式。从活动单的设计到打印,并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预习,任课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

2.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活动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切忌堂堂一个样、节节一个调,教学中要能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授英文数字表达时,课堂检测中就有老师设计“拍卖大会”,将学生自己的文具、书籍、身边的一些零食等拿出来进行拍卖,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明显。但这样的设计要做到每堂课都能独特、新颖,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3.适时评价,不断激励

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活动单设计基本流于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然后班级交流,时间长了,学生会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学习效率往往得不到保证,有时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尤其是组与组之间交流时,容易出现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有的学生会借讨论之名相互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所以课堂适时评价在这样的课上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一声“Yes.”、一句“Right.”、或简单的“Good.”显得课堂仍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教师要根据各组的活动情况,不断给每个组记分,这不仅是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把他们引进了竞争的“赛场”。

4.转换角色,协调关系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主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向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面对多个小组、众多学生,必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创设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这种课堂的改变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主发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用最快捷的方法来引导完成,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交往的需要、言语求知的需要。学生的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失误时,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并及时更正;当学生的活动“冷场”时,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活动单的设计与学生的活动实际操作仍有距离,教师应视课堂要求随机应变,“因材施教”。

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尝试,活动单让学生学习的负担有所减少,但给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明显不足。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英语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3: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论文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与时俱进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改革突破。“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模式开始被逐一淘汰,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全国各地英语水平测试情况表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英语教学与其他学校课程相比,仍然存在着费时多、学生负担大、效率较低的状况。

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从沉重的课程负担中走出困境,我校初一、初二分别选出5个班级在当地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开展了以“活动单导学为”模式的第一轮教学实验,该模式以“活动单”为载体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不断竞争展示,收到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2.兄弟学校类似教学实验研究综述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模块”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模块”时,让学生展示、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在“反馈模块”上,让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在展示讨论中比较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江苏洋思中学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改革,每堂课都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明确。“先学后教”的“教”就是一种“点拨”,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内容很少。每堂课上都能让学生做到“当堂训练”,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3.实验的基本理论依据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引路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把教师的讲授改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学、探究、质疑、互动、交流,教师的课堂点拨已不是课堂的主导。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法,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构建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协作”指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到友好、平等、支持和帮助。科德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初一、初二年级各选5个班级试行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上课,开始是几堂课用一次“活动单”逐步过渡到每堂课都用“活动单”,其他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达到下列目的。

a.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和方法,化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b.改革传统的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建立新型的课堂模式,切实解决学生课余负担的问题。

c.检验该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和可行性,为本市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和实践经验。

3.实验过程

a.活动单的制定与完善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周三进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备课、上课实践实验活动。每次活动有两个议程:第一个议程,对上周活动单使用情况进行研讨并由主备人上研究课,然后集体分析课堂成败得失;第二个议程,以下周上研讨课的老师为主讲,与教研组成员一起讨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拿出下周每一节课活动单的初步方案,提出活动单制作过程中个人所遇到的困难。

b.活动单的班级要求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使用活动单的班级必须对该班学生进行调位、分组、编号。即依据英语学习水平分别把每班分成6~8个小组,每组6~8人,让学生“餐桌式”面面而坐,尽可能让每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并把每组学生进行编号。这样便于教师、学生在课堂中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每个组的任何同一个号码的学生展示课堂成果,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对成绩优秀的进行加分奖励,每课都评出“本课之星组”、“最佳活动小组”、“全员参加小组”等等。

c.活动单基本结构

活动单通常分为预习案、学习案和检测案三部分。

预习案要求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组内讨论找到答案,课上或展示在小黑板上、或直接把预习案拿到投影仪上展示,组内代表发言讲解,全组人人参与,教师有时是“裁判员”、有时是“记分员”、有时也是“运动员”。

学习案根据任务型课堂要求分成以下三类。

Pre-task——呈现和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活动的要求和实施步骤。

While-task——活动单上设计若干个活动构成活动链,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根据活动单要求充分做好展示前的准备。活动单的设计力求体现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知识呈现一步,操练一步。

Post-task——让学生不断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相互答疑。

检测案是活动单的第三个部分,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容量准备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书面练习,让学生尽可能地当堂完成,极少数的作业留在课后。

三、实验结论综述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试验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且课余负担明显底于非实验班级。以初一学年笔试水平测试为例,1~5班实验班级成绩优于6~10班非实验班级,详见下表(因涉及到班级成绩不准排名,班级实际序号已做调整)。

从实验的整体情况看,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实验发现,“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精心准备活动单

精心制作每一堂课的活动单是教师课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每份活动单必须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活动安排清楚、活动过程简洁,活动单的质量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同的课型活动单的设计要有所不同。不仅新授课、复习课要有活动单,就是习题评讲课也可采用活动单形式。从活动单的设计到打印,并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预习,任课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

2.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活动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切忌堂堂一个样、节节一个调,教学中要能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授英文数字表达时,课堂检测中就有教师设计“拍卖大会”,将学生自己的文具、书籍、身边的一些零食等拿出来进行拍卖,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明显。但这样的设计要做到每堂课都能独特、新颖,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3.适时评价,不断激励

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活动单设计基本流于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然后班级交流,时间长了,学生会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学习效率往往得不到保证,有时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尤其是组与组之间交流时,容易出现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有的学生会借讨论之名相互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所以课堂适时评价在这样的课上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一声“Yes.”、一句“Right.”、或简单的“Good.”显得课堂仍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教师要根据各组的活动情况,不断给每个组记分,这不仅是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把他们引引进了竞争的“赛场”。

4.转换角色,协调关系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主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向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面对多个小组、众多学生,必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创设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这种课堂的改变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主发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用最快捷的方法来引导完成,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交往的需要、言语求知的需要。学生的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失误时,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并及时更正;当学生的活动“冷场”时,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活动单的设计与学生的活动实际操作仍有距离,教师应视课堂要求随机应变,“因材施教”。

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尝试,活动单让学生学习的负担有所减少,但使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明显不足。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英语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长中.初中英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报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5(4).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叶芗美.构建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40).

[4]赵联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在英语课堂中的体现.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

篇4: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关键词:初中;英语;活动课;实验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148-01

一、问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打破了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听说读写 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的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 ,加大听说读写的力度,增加语言实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和环境。这些任务的完成,单 单依靠课堂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二、实验的目的和原则:

实验目的:创设语言环境,为实现交际而初步运用英语。以新教材、新大纲和新《课程计划》为指导,探索英语活动课的性质、内容和活动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听、说、阅读及书面表达能力。

实验原则:

1、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

3、注重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活动课编排体系相适应的原则

三、实验的主要做法:

1、挖掘知识交叉点,确立活动课实施进度

附:初三上学期英语活动课进度表: 周次 活动主题(内容) 活动形式 教材依据 2 Tcachers'Day 手工制作和庆贺活动 Unit 1 3 A sports meeting 小品表演 Unit 2 5 An accident 作品展览(写作竞赛) Unit 5 8 Borrow a pan 小品 Unit 8 9 Talk about sb's past 演讲 Unit 9 10 Passing on a message 智力竞赛 Units 6,7,8,9 13 What did he say? 知识接力赛 Units 10,12 15 A class meeting 班集体活动 the whole units 16 Christmas Day 节日庆贺 Unit 13

2、制定学期活动课实施方案 对每一节活动课都确定活动目标、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并以课程形式 将其固定下来。

3、精心设计活动课教案,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也需要师生 双边的配合。教师提前将主题告知学生并备好教案,深挖教材中潜在的知识,找出教材能力培养方面与活动课 的联系点,预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疑点,精心安排活动进程,以防止散乱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作为活 动的主体——学生,也要在知识的反馈方面下功夫。活动课的开展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乐中学 ,在乐中思,在乐中用。要想很成功地开展好一节活动课,学生必须做好心理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工作。对于实 践性强的活动课,如:Make a Teachers' Day/Christmas Day card,学生应该提前熟悉有关贺词的书写格式 和内容,预先做好贺卡。对于表演性质的活动课,如:对一篇课文进行改编后的小品、一个专题性问题的模拟 演讲,学生须提前复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并在各小组组长的督导下分角色记忆台词。那些具有竞争性的活动课 ,如智力竞赛、写作比赛、召开“记者招待会”等,要让学生注意使用所学过的知识和语法。

四、实验形式:

本校开展活动以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主要以室内活动为主,采取了下列方式开展活动课。

1、手工制作式的庆贺活动 在教师节和圣诞节来临之际,我们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制作一 张贺卡,并用英语写上美好的祝愿,在活动课上进行展览、交流、评比,有意识地复习相关知识。

2、小品表演 在学过Borrow A Pan之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扮演the man and the woman,熟悉台词, 策划动作。 活动课上让那些平时不善于说话的学生也大出风头。

3、智力競赛和知识抢答 在学习现在完成时后,我们开展了击鼓传花的智力游戏,鼓止花落,持花者抽签 答题,答对有奖。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又及时复习了现在完成时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在学习了宾语从句的基 础上,开展Passing on a message活动,把班级分为8个小组,第一个人说一句教师所给的话,依次后传,然后 对证,正确者累计分最高获奖,让学生在快乐中巩固了宾语从句的三个主要问题(引导词、语序、时态)。

4、写作竞赛 第5 单元The Accid ent , 第11 单元A GreatInventor,第3单元A Good Teacher,我们都要求学生以课文为例,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当堂写作比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5、演讲比赛 在第1单元English Names 和第9 单元Uncle Wang'sFactory的学习中,我们为了让学生学 会分层次对课文和单元知识进行整体性理解,开展了知识演讲竞赛。

另外,还开展了一些其它形式的活动课。在活动中,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表演中设 立“最佳表演奖”、“最佳参与奖”。在竞赛中设立不同等级的奖励办法,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知识信息 。

活动后,及时写出活动小结,对活动效果作简单全面的回顾,以便为下一节活动课提供并积累经验材料。

五、实验的效果:

活动课的开展,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落实,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 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达到了活动课实验目的。

通过开展活动课,实验班的综合评估明显高于对比班,从九六年春全县的水平测试成绩来看,实验班的及 格率、优秀率和综合指数均居县级前列,受到学校的一致好评。

六、今后的设想:

篇5: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论文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2012年7月创办的公办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91人,30个教学班,学生2100余人。学校位于庐城中心地带,她的前身是百年老校——庐江中学。我校建立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办学行为规范,学生课业负担不重,无乱收费现象。

二、具体做法

(一)规范招生和分班行为。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入学制度,确保辖区内适龄人员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2012年8月招生后,我们严格按照户口和家庭住址录取七年级新生。学生入学后,按性别、毕业学校等因素,合理搭配,平行编班。整个招生及编班过程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没有重点班,不以小升初成绩编班。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同时按要求做好学生变动及普及资料更新工作,目前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二)规范教育教学活动。我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严格杜绝教师补课。

(三)规范作息时间。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日在校时间约7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不足5小时。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调休通知,不私自调整教学时间,不随意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坚持“三操一活动”(两次眼保健操、大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制度,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四)严格控制作业量。学校严格要求教师精讲精练,练习基本都在课堂上完成,班主任协调各科任教师,控制课后作业量。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提倡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类作业,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杜绝教师以做大量作业惩罚学生的现象。

(五)规范考试科目、次数和教育评价。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不组织参加未经县教育局批准的各种考试、竞赛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按新课程标准确定考试题型,做到难易适度,每学期举行期中检测、期末考试各一次。严禁按名次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更没有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六)规范教师行为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利用多种途径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的师德规范。

2、学校制定了教师常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等环节提出了基本要求,教师能按要求进行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学校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周活动,每周一科,每天一课,每周一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教师也不得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学校与每位授课教师签订协议,杜绝有偿家教、有偿补课和有偿推销教辅资料行为,并把此项活动与教师评优联系起来。

(七)加大素质教育力度。我校自成立之日起,高扬素质教育旗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是强调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努力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到知识和能力同步提升,不搞培优培尖。二是千方百计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此,我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如经典诵读、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合肥工业游、重大节日书画展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如演讲比赛、普通话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三是组建学生社团,经常性开展校内外各种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三、活动反思 通过开展“减负万里行”自查活动,学校注重师德建设,树立新型教师行业形象,通过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使全体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思想与技术,加强教师的知识积累,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素养。

开展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实现高效。定期开展“班主任论坛”主题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作用,认真组织骨干和青年教师开展校级和组级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集体研究,共同提高。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评优交流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减负。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开展了篮球、乒乓球、经典诵读、音乐、舞蹈等个性飞扬的课外活动。

通过自查,我们意识到规范办学行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今后,我校将继续努力,在课改、教科研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减负,致力于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庐江中学实验初中

篇6: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论文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的构思受张思中教学法的启发,始于8月,在山中学初一4个教学班进行。实验实施以来,我们在使用JEFC教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实验中,对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编排体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感悟了一些教学体会。这对于我们冲破传统的框框,反思英语课堂教学,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验的背景及思路

一、实践背景:自使用新教材以来,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费时多。初中英语新教材单词量大,但每课时的单词量不均衡。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课堂教学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学习单词方面,句型、对话等重点教学内容的训练量不够,达不到教学要求,单词问题已成为课堂教学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

第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低。由于没有彻底解决单词问题,在学习对话时,单词就成为继续学习的障碍,直接影响着对话的掌握与运用。更多情况下,学生对于对话的掌握仅能达到有意义操练程度。甚至是机械操练层面上,不能熟练上口。

第三,部分教材的编排不太恰当。有的内容太零碎,缺乏整体性,有的内容编排轻重不一,需要调整。这些情况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种种习以为常的做法。

第四,课堂教学中心不突出。如果按照教材一课课的教,既学单词、对话还要训练知识点,重难点不集中,各环节平均耗时,导致学生学的囫囵吞枣,许多环节夯的不实,花架子多。

第五,教学目标单一和短暂。课堂教学的目标只完成了课本知识的传授,实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缺乏稳定性、持久性和创新性,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二、理论背景: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学者提出的英语课堂整体教学的思路以及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张思中教授“十六字”教学法对我们的实验也很有启发。整体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布鲁纳提出的:“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观点,都有力地说明了让学生整体、全面地去学习某一学科,有利于学生更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初中英语新教材按单元安排教学内容,每一个单元设置一个交际项目(即功能话题)。单元内的四课既围绕话题展开又相对独立成篇,构成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单元整体教学实验旨在适应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方式,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内容各课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实验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集中学音标,为学生集中识词做准备。音标是学生认读单词的拐棍儿,在学生识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学习音标:

(一)利用字母名称音学习音素。根据字母表顺序熟读字母,在熟读字母学字母歌的基础上,学习字母名称音的音标。尤其是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在熟读的基础上,可把它们的音分解,并按长短音进行比较归类,学生掌握很快。

(二)利用歌谣学习音素。可利用初一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以及他们爱说爱唱的天性,把音标的学习与汉语拼音相结合,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学习部分音标:大海上面大雁飞,汉语ddd英语[d][d][d],汉语ttt,英语[t][t][t],泥人玩泥巴,汉语nnn,英语[n][n][n]……

(三)利用卡片熟记音素。老师制作卡片教音标,按音的归类,让学生熟背音素,学生自制卡片,自由提问、竞读,利用小组活动,及时复习音素。

(四)利用迁移练习拼读音标。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已积累了 一些拼读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练习英语音标的拼读,尤其是辅音+元音式的音标,学生特别容易掌握。

二.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形成灵活、开放的教学体系。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优化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我们的课堂,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认知规律,抓住主干,每节课给学生设计好任务,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作为基础的目标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课型:

(一)自主预习课

自主预习课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对难点内容以讨论质疑、互相释疑的方式,合作突破。教学的侧重点在学生熟练记忆,掌握本单元词汇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运用,在用的过程中在去理解记忆,该课型应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强化学生遣词造句,语用感悟上。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单词正音—→初步运用—→集中预习—→ 创设情景、总体感知。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1.A free talk:尽可能地运用刚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内容可涉及到本课即将学习的有关内容。

2.检查预习:1.学生读单词发现难点,集体突破。2.听录音、正音,训练学生的发音。

3.学生自读,记忆单词,并运用联想、比较、归纳等方法,加深对单词的理解。

3.初步运用:可让学生造句,翻译词组和做练习题,让学生初步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并在运用中,把对单词的学习从表层深化到内层。

4.集中预习:可利用翻译句子,翻译段落或做练习等,集中预习本单元的内容,对本单元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找出难点,做下标记。

5.总体感知:老师可事先设计,如一段文,内容尽可能多地包括新 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单词、运用单词。

6.总结课堂,布置作业:作业要有深度、有梯度、面要广,要照顾到学困生,不能让他们一开始就掉队。

(二)对话交际课

新教材每一个单元设置一个话题,单元中的所有内容围绕话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和教材的特点,重组教材内容,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功能性,对话交际课通过重组教材,把知识、功能、话题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知识结合,采取“知集技循”的方法。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交际—→创设情景(导入话题)—→机械操练(抓住话题主干)—→有意义操练(开拓思维)—→回扣课本(搜集素材配合听力训练)—→交际性操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交际能力)。

对话讲练课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总之对话讲练课要以听导说,以析助说,读后仿说,创设语境多方练说,导入要新,分析要简,情景要真。该课型的高潮应达到大部分学生能脱离教材,自主运用功能话题进行交流。

(三)阅读课

新的教学大纲规定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0万字,同时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教材增加了许多阅读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限制,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阅读课旨在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课以学生的阅读为主,采用泛读、精读、朗读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阅读能力。整个的教学思路是采取总——分——总的策略。

上好阅读课的原则:

1.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课本知识已有所预习,知识点的讲解并不重要,读材料一定要读的充分,且不可搞形式主义。老师要预测难点,适时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2.新旧相连,精泛结合:对于材料的处理,老师要处理好旧语言材料与新语言材料的衔接联系和搭配,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可把教材内容划分精泛两种,精以衍泛,泛以保精。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学生要有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其次老师要注意阅读方法的引导。

①快速略读的习惯,可不求甚解,不穷抠一字一句,加快理解速度,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②设计好问题,避免盲目阅读。

③学会猜词,不要认为只有读懂了才能往下读。

④帮助他们学会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读文章按群阅读,再深入字里行间。再者,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把困难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不求全面开花,只求重点突破。

(四)听力、写作课

修订版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初中学生听力训练不少于40小时。同时,新教材从初一年级起就注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课堂教学中听力训练、写作训练量往往不足。听力写作课着重于加强学生的听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听力、写作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A free talk——听力训练(听单词、听句子对话、听力材料)——写作训练

1.A free talk:先讲个笑话,表演对话或值日报告等,创设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渐入佳境。

2.Hare a revision:对话背诵、复述表演等或课文复述,最好以口头表达为主,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训练学生的听力。

3.听力训练:可采取由易到难,听写结合的方法。

①先听单词,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生词是否能听、说、读、写,老师可事先对本单元的生词进行改编成题。

②听句子对话:对本单元的重点对话进行改编,空出生词和句子,让学生填写,老师语言控制时间,数量控制难易。

③听文章:本单元的听力材料,力度加大,检查学生综合听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或利用本单元的课文朗读磁带,挖空改写。训练学生的听记能力,不仅训练了学生听力,而且对课文是一次巩固,加深。

(五)发展课 可能是知识训练课,也可能是活动课,表演课等。一切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宏观调控,让发展课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舞台。

如果是知识训练课,则应做到: ①不能孤立地教语法。

②不能抛开语法去培养听、说、读、写。

③对待讲解与练习,要做到精讲精练,讲不离练,练不离讲,练习难度要适中。

④要有学生个体学习的时间。如果是活动课等:

①形式多样:单词竞赛、一句话练习、演讲比赛、对话表演、问卷调查、话剧比赛、课本剧等。

②组织要严密,老师要备好课,设计好,形成要自然有序,千万不能临时抱佛脚。

③要收放自如,无论是活动组织,还是参与人员,以及所要进行的内容,老师可宏观调控,具体实施由学生完成,老师不能包办。

④要有始有终,要让学生玩有所 获,学有所乐,体会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任何的活动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活动课不在课堂内结束,课堂只是中间站。

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的初步成效

一、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比如演唱英语歌曲,课前演讲,看英语课外书,坚持英语周记,大胆主持英语广播等。

二、学生自主识词能力明显增强。由于集中学习了音标,现在90%以上的同学能够自主识词,不需要模仿识词,熟练运用拼读规则归纳、总结单词识记的方法。如:比较记忆、联想记忆、语境记忆等。

三、坚持课前演讲。演讲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听完演讲后,可就内容问答,一篇文章有时能提出20多个问题。

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我校开展了各项活动,使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多:如初一学生英语作业展览,英语歌曲演唱会、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语法集锦、英语广播站、英语演讲大赛、英语黑板报、英语手抄报、泛 听力测试等。

五、经过两年的实验,学生的成绩稳步提高。整体成绩列年级前两名,及格率在90%以上,优秀率在40%以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英语自学能力均比以前有明显提高。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在集中识音标中,注重了学生音素的强化,而忽视了整体音标的学习,和对拼读规则的积累,尤其是学生对元音在前、辅音在后、元音与元音相邻、辅音与辅音相邻以及多音节词的拼读掌握得不好,以后的初识音标中,需强化训练这几种形式。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它,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集中拼读、分类拼读、比较拼读,让学生多动口,在实践中探索,然后再进行使用。

二、忽视了逆迁移对音标学习的影响。比如采用直呼式学习音标,产生了汉语拼音、字母和音素相混的现象,应尽快摆脱引进音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强化训练,可先循序渐进,按顺序掌握→熟练→打乱顺序记忆→熟练→分类记忆→应用。

三、缺乏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有时与理论脱节,甚至走了弯路。

四、调查、研究不够。信息输出的反馈回收工作还需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及时强化正确信息,避免错误信息的输入。在检查中尽量少用选择题型。

五、实验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整体成绩还要继续提高,还要对优生的培养策略进行整体构建。学生的个性发展策略还不够完善。

继续进行的几点尝试:

一、加强小组活动。由于班额较大,要想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学生的实践量,必须加强小组活动,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二、精心设计“任务型”、“运用型”教学活动。

(一)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三)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和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能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要通过活动发现和使用人才。

三、整体单元教学的课堂设计要更加灵活开放 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应当是相对固定的,但课堂教学的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针对初一学生特点可适当增加对话讲练课,初三学生可适当增加阅读课;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单靠写作课培养,每节课的free talk就是练习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的最好机会,听说读写练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上课下创设英语氛围等。

上一篇:成立部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同桌100学习网让我对高考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