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影评

2024-06-04

梁祝影评(共6篇)

篇1:梁祝影评

杭州西湖边凤凰山北麓万松书院相传为会稽书生梁山伯与烈女英台三年同窗读书之处,为慕梁祝爱情流传之凄惋,英台之贞烈作蝶恋花词一组以颂上古民风。

蝶恋花•英台思学

藕白罗襦飞粉蝶。纤手拈针、翻舞生花叶。

搏弈旋珠心慧黠,临池抚瑟音清绝。

谁识女儿兰蕙质。身染芸香、思学千千结。

魂凭黉窗迷史札,诗书惹梦钱塘月。

蝶恋花•钱塘寻梦

玉水鳞鳞柔橹促。心向钱塘、翠鬓玲珑束。

云影山光雏燕沐,红巾檀扇遮娇淑。

妙语连珠人刮目。鸿鹄天涯、意合春波绿。

奕奕书生同璞玉,草桥义谱金兰曲。

蝶恋花•万松情结

九里霞昕兰桂室。共沐春光、共咏寒江雪。

问字松筠声哑哑,平湖弄月横轻笛。

心事萦逥怀内积。烟雨朦胧、三载梅花匿。

百结柔肠难舍割,子规夜半犹啼血。

蝶恋花•心有灵犀

十二青峰云雾绾。杜宇声声、讔语芳心展。

鸾凤和鸣春意暖,金兰应接梁鸿案。

七巧解迷情海卷。倜傥同窗、竟是娇娥伴。

月泻银光风泛泛,心魂长系神仙眷。

蝶恋花•情天恨海

寂寞妆台离别后。惆怅相思、点滴成红豆。

珠盒迟开金凤旧,镜中人比梅花瘦。

但愿一生长伴守。字字堪珍、莫把痴心负。

天道不公人不寿,婵娟情愫空回首。

蝶恋花•化蝶圆梦

长袖半拖魂半摄。鼓乐喧天、逼嫁声声急。

自许无门悬念绝,满怀热望摧冰雪。

自古情真心也烈。不冀同生、但冀归同穴。

滚石走沙天地裂,千秋绝唱双飞蝶。

文:李国林

公众号:中国风文学网

篇2:梁祝影评

杜甫有诗说:“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李白也有诗云:“八月蝴蝶黄, 双飞西园草。”以此, 蝴蝶常被比作热恋的情侣。蝴蝶既是男女爱情的象征, 相爱至深的男女任何一方死后灵魂变成蝴蝶是十分自然的, 殉情而死的双方同时变成蝴蝶也合情合理。提起蝴蝶, 说到灵魂与蝴蝶的“对位”, 人们就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 想到他们情爱至深、灵魂化为蝴蝶、双飞双栖的故事。

因为“化蝶”, 梁祝故事方成“永久的艺术”, 这是悲剧里的“欢喜”, 是带泪的微笑, 是由“死亡”中飞翔而出的“生命”。“化蝶”这一笔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与特定的文化思维有关系的, “化蝶”表现了中国人对自由永恒的追求和对爱情至上的向往, 也体现了中国人的“蝴蝶情结”。

一、“化蝶”:对爱情的向往和自由的追寻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颂生生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泪染双翅身化彩蝶, 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 天长地久不分开”。梁祝“祷墓化蝶”是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照下, 谱写出的一首美妙的生命之歌, 是自然与人格心灵冥和的最高审美境界。

封建婚姻的基本原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 但这在梁祝之间是不见踪影的, 经过同窗三年的朝夕相处, 他们之间的爱是在彼此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萌发出来的。他们的爱情是以爱者和被爱者的互恋为基础的, 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羁绊, 没有门当户对的思想阻挠, 有的只是人格上的平等与心灵上的相通。他们的爱是两个人心灵的契合, 没有以权、钱、才、貌作为取舍条件, 他们摒弃了封建时代的种种婚恋畸形, 表现了对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追求。

梁祝的爱情在遭受家庭的重重阻挠后, 他们没有放弃, 而是以死、以鲜活的生命作为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他们死后, 人们也没有放弃, 人们让他们化成了美丽的蝴蝶, 永远双宿双飞, 自由自在地流连于万花丛中, 随心所欲地飞舞于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蝴蝶翩然而舞, 是造化的代表, 是自由、放达的象征。梁祝三年在外求学, 相对远离了压抑的社会、远离了家庭、远离了那沉重的封建婚姻制度, 在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书院, 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恋爱。梁祝死后化蝶, 他们的身体虽死, 但他们的精魂却没灭, 而是化成了可以自由飞舞的蝴蝶。这是人们给他们创造的自由, 它激起了历代青年男女对真挚爱情和自由恋爱的憧憬, 也蕴藏了人们对自由的恋爱环境、自由的婚姻制度和未来自由的生活的理想。

我们民间文化中的悲剧和悲观是无缘的, 它总保持着理想主义精神, 周恩来总理就曾指出:“我们的《梁祝》就超过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因为它那个悲剧没有理想”。1《梁祝》的理想正主要表现为“化蝶”, 它不是天真文人的浪漫幻想, 而是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对两性关系的深邃体悟和求索的诗意表达, 它昭示人们:人类社会只有男女比翼齐飞, 才会更完美。

蝴蝶是有生命的, 但是它本没有人的那种情感, 也没有人所具有的思想和意识。但在《梁祝》中, 在化蝶的最后情节, 故事的创造者用十分大胆的想象力, 将死与活很融洽地结合在一起, 赋予蝴蝶人的思想感情。

二、多种文艺样式搬演梁祝传说

《梁祝》不仅渗透到了我们的心中, 还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中, 对我们的日常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 梁祝故事的传播是多种形态并存的:散文体的口头故事;韵文体的歌谣、俗曲、宝卷;戏曲曲艺的表演;年画、剪纸、雕塑等样式的播布, 交相辉映, 还有不少专业的作家、艺术家参与其间, 进行着梁祝故事的改编和再创作, 出现了讲述梁祝传说的电影、话剧、歌剧、舞剧、小提琴协奏曲、通俗小说、连环画……各种文艺样式都曾对梁祝故事的传播和发育成长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各种文艺样式之间的交融和互动频繁地发生, 盘根错节、难分难解。

由其改编的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已成为享誉世界艺苑的杰作,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梁祝》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古典戏曲, 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喜爱。”21954年6月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看了戏曲影片《梁祝》后说:“影片好极了!”“就是需要有这种影片, 这种贯串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影片, 希望你们发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对美的观念。”3日本著名音乐家1987年听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后称:“这支曲子是很神圣的。”上述评述表明:《梁祝》这个传说已在它的传承过程中渗透到了文化生活中,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化蝶情节成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代表, 蝴蝶也凭借梁祝故事的出名而更著称于世。现在, 当我们一看到蝴蝶, 便马上会联想起梁山伯与祝英台:“俗传大蝶必成双, 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蝴蝶自此成为情人恩爱的象征, 成了美丽纯真、贞洁爱情的化身。蝴蝶的这个涵义也成为广大诗人笔下所习见的典故:如唐代李商隐《青陵台》“莫讶韩凭为蛱蝶, 等闲飞上别枝花”;宋代钱惟演《柳絮》“陆凯传情梅暗落, 韩凭遗恨蝶争飞”;清代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若解相思, 定与韩凭共一枝”。

直到现在人们还不断地在运用这个意象。比如民国时有“鸳鸯蝴蝶派小说”之称, 流行歌曲这样唱着:“花花世界, 鸳鸯蝴蝶”, 以双蝶为装饰品十分流行, 还有很多影视作品运用这个典故, 使剧情更富诗意和感染力, 等等。蝴蝶这种美丽的小动物就这样不但飞进中国古代文人的梦里, 其精神流淌在古人的笔下, 还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

结语

短暂——爱情的稀罕和美丽, 就好像蝴蝶那样快速地飞逝与丧亡, 往往只展示“瞬间之美”;

永恒——爱情虽然如蝴蝶一般容易转瞬即逝, 但是它所显示的纯洁、华美、坚贞, 又是恒久的, 正如年年都有春天, 都有蝴蝶飞舞一般。

蝴蝶意象, 蝴蝶文化的发展变迁, 也正是古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然需要所致。蝴蝶意象主题内蕴的上述种种, 虽然因时代、个人和主体心境际遇不同而有所偏重, 但常常交织融汇, 共同体现在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中。蝴蝶寄寓着一种自由的生命境界, 以“情结”的形式积淀在人们的心里, 在艺术表现中体现为“真”;蝴蝶表达着一种向善的人生关怀, 它的自然物性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相似性, 激发了人们的无限想象, 在艺术表现中体现为“善”;蝴蝶呈现着一种美好的生存形态, 它的外部形态契合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在艺术表现中体现“美”。蝴蝶集“真善美”于一体, 成为人们所迷恋和歌咏的对象, 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熊华源.廖心文.周恩来总理生涯[Z].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2]陈荒煤.周恩来与电影[M].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

[3]钱南扬等著, 陶玮选编.名家谈梁山伯与祝英台[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

[4]萧兵.蝴蝶梦.爱、灵魂、复活与审美[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

篇3:效仿“梁祝”的悲剧

妙龄女香消玉殒

现年19岁的刘巧云出生在河南省西峡县军马河乡台子村的一个幸福家庭,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均已成家,唯她年龄最小,在家特受父母宠爱。

2003年春,富有闯荡精神的刘巧云决定下山出去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只身来到了离家30多公里的军马河街,应聘到一家迎宾馆做服务员。在酒店打工期间,刘巧云因手脚勤快、头脑灵活,深得酒店老板的喜爱,成为酒店老板的得力助手。

2006年过春节,刘巧云打工回来。2月20日晚,刘巧云的父亲刘志国和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后到教堂参加聚会活动。而刘巧云则来到姐姐家串门。回来时,因天黑,刘巧云害怕走夜路,其姐姐就陪送她回到家中。待妹妹刘巧云洗罢脚上床睡觉后,姐姐这才放心地离开。

当天深夜11时许,刘志国从教堂回到家中,没有见到闺女刘巧云在房间休息,就问老伴闺女去了哪里。刘志国的老伴是个聋子,只说晚饭后看见刘巧云一人出去到其姐姐家串门,对于后来的事就不知道了。刘志国心想闺女到其姐姐家,肯定不会有事的,也就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就回炕房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刘志国起来,喊闺女起床吃早饭,仍没有见到刘巧云的踪影。一种不祥之感涌上刘志国的心头,他赶紧到附近的山沟里寻找,力竭的呼喊声响彻山沟也没有女儿的回应声。刘志国又接着往其亲戚、朋友家里打电话询问,都回话说没有见到刘巧云。

这下,刘志国慌了神。当他路过邻居潘某家废弃的房屋前时,不由得停下了匆忙的脚步。潘某几年前因车祸死亡,其女人已改嫁他乡,留下这座房子多年没有人住。刘志国下意识地朝潘某家院子里扫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眼前的情景让刘志国惊呆了,只见刘巧云已死亡,尸体靠在堂屋门边上。刘志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抱着女儿的尸体号啕大哭:“天哪,这是谁造的孽害我女儿!”

2月21日上午11时,西峡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了军马河派出所的报警电话。

糊涂男服毒被救

经现场勘查,警方发现刘巧云是被人掐死的,系机械性窒息死亡,死亡时间应在2月20日夜10时左右。但死者无任何反抗迹象,也无抓伤痕迹,面容安详。

于是,“2.20”杀人案指挥部在案发现场台子村就地成立。当天深夜,村委会会议室内灯光通明,县局周青林局长、高岭政委和刑警大队长杨小兵等人主持召开案情分析会。各小组反馈的调查信息表明,死者刘巧云为人老实,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其父亲刘志国也没有与谁结下怨恨。与会人员经过分析,一致认为此案可以排除报复杀人、图财害命的可能,情杀的可能性很大。据调查,案发当天晚上,死者是在回家睡觉后被人喊出来后被杀的,能将刘巧云从卧室顺利叫出来到案发现场,该嫌疑人必定与死者关系密切,很可能是死者的恋人、朋友。

侦查方向明确后,一条信息反馈到专案指挥部,据死者父亲刘志国反映,2005年春天,他听说女儿与本地一个叫曹洪飞的小伙子谈过恋爱,后因刘志国不同意,两人分手。

2月22日上午,办案民警赶到了刘巧云的男友曹洪飞家,曹母告诉民警说:“洪飞还在房间里睡觉。”民警就上前喊门,但始终没人答应,破门而入后只见曹洪飞躺在床上一丝不动,床头有两只装安眠药的空瓶。

在卧室写字台上,民警还发现了一封遗书。遗书上这样写道:“父母与兄弟姐妹: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走了。只可惜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就永别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老天这样的狠心,带走了她?我心中对她的那份情、那份爱,向谁诉说?她曾经对我也那么的好过,我又怎能忘记?而如今留在我心中的只有悲痛和凄凉,对未来更是万念俱灭,只希望能够很快地追上她一起走,到了地府也要为她找出害她的人。我虽然走了,但是我会想着你们的。请不要怪我,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做个好儿子。过年过节时别忘了到坟头看我。不孝子洪飞……”

遗书中的“她”会不会是刘巧云呢?

救人要紧!专案民警立即将曹洪飞送往卫生院抢救,医生告诉民警说,曹洪飞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药性已渗入血液,如果再晚来一个小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曹洪飞终于睁开了眼睛,说的第一句话是:“刘巧云死了,我也不想活了。”后来在民警的开导下,他才慢慢敞开心扉,讲述了他与刘巧云从相恋到结婚受阻而相约殉情的经过……

生死恋酿成悲剧

今年28岁的曹洪飞在家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其为人忠厚,与刘巧云同在一个村,从小就认识。曹洪飞与刘巧云的哥哥非常要好,曹经常到刘家玩,有时天色晚了就住在刘家。一来二往,时间长了,曹洪飞就注意到了活泼可爱的刘巧云。曹洪飞虽然没有英俊的外表,但其朴实精干的外表吸引了刘巧云羞涩的眼神。2004年,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

从此,在长探河边的树林旁,每到黄昏,河边留下了两人漫步谈情的身影。两人畅谈打工感受,生活细节以及未来的打算。渐渐地,两人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一遇到什么烦心事,总向对方倾诉。

2004年2月,曹洪飞去广东打工,刘巧云也到西峡县城一个酒店做服务员。分别之后,两人电话不断。随着空中电波的无线传情,两人最终在电话里确定了恋爱关系。

曹洪飞所在的广东省惠州市工艺品厂,专门生产出口工艺品,由于曹洪飞肯吃苦耐劳,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很快由一个打工仔变成了车间负责人。为了能给心目中的知心爱人在广东也有个发展空间,两人能够相处在一起互相照应,双方约定,两个人一起到广东打工。凭着曹洪飞在工艺品厂里的良好人缘,到了年底,厂领导同意在另一个车间为曹洪飞留一个岗位。

2005年春节,曹洪飞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刘巧云,并特意从广东赶回西峡接刘巧云去广东。刘巧云听到曹洪飞为她找了一份工作,高兴地说:“好哇!”可是,短暂的喜悦过后,刘巧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父亲听说女儿的事后坚决反对,原因是嫌曹洪飞家里穷,姊妹多,没有房子,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春节过后,曹洪飞继续到广东打工,刘巧云到了军马河街的一家酒店做服务员。

曹洪飞到了广东之后,因耐不住日夜思念刘巧云的煎熬,于2005年4月又回到了家中。这期间,他多次到军马河街刘巧云打工的那家酒店去找刘巧云。见了两次之后,两个人公开同居了,并立下海誓山盟:一个非他不嫁,一个非她不娶。

到了2006年春节,两人事先约定2月20日晚再见面,商定婚姻大事和外出打工之事。

2月20日晚上8时30分,曹洪飞悄悄地来到刘巧云家,看见刘巧云的姐姐离开后,就到刘巧云的卧室窗前轻声将刘巧云叫了出来,到房后的山坡上,对她说:“我准备最近到广东打工,你跟我走吧!”

“不行啊,爸爸不同意。”刘巧云说后哭了起来,曹洪飞听了也跟着流泪。

曹洪飞说:“我一个人在广东,心里老想着你,还不如死了算了。”

刘巧云说:“你走了,我也很难受。”

曹洪飞说:“不如我们跟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一起死了算了。”

刘巧云说:“好,死就死。”

曹洪飞说:“我过去治失眠的安眠药还有很多,可惜没有带来。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随你去。”

刘巧云说:“不管你咋弄死我,我都不会埋怨你。”

随后,曹洪飞上前就把刘巧云掐死了。因为刘家隔壁的潘家没有人住,房屋长期空闲,曹洪飞就将刘巧云的尸体抱到那里。第二天曹洪飞帮爸爸买好东西后,坐在班车上听人们议论说刘巧云死了,公安局正在调查,就回到家里吃了30多片安眠药后趴在写字台上写遗书,写完后睡在床上等死。

民警问曹洪飞:“你为什么在遗书上写‘到了地府也要为她找出害她的人’?”曹洪飞说:“我不想让我的爸爸妈妈知道刘巧云是我杀的,怕他们在村里混不下去,怕他们有罪恶感,怕伤害他们,所以就写了这一句。其余的话都是我的真实意思。”

民警又问道:“当天晚上,你为什么让刘巧云先走一步?”曹洪飞回答说:“第二天,我爸爸过生日,还要我帮他买些东西。”

民警告诉笔者,根据曹洪飞的供述与现场勘验到的证据,可以认定是曹洪飞涉嫌杀害了刘巧云。至于是不是如他所说的是两个人商定一起殉情的,现在刘巧云死了,死前也没有遗书和日记,已经无法对证。因此,是刘同意让曹杀害,然后一起殉情,还是曹在刘不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杀害,然后畏罪自杀,现在只有曹的一面之词口供。对此,警方还在继续侦查。但是,无论怎样,都属于故意杀人行为。

2006年3月8日,西峡县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曹洪飞批准逮捕,等待曹洪飞的将是法律的公正判决。

后悔没能和她一起走

3月18日,笔者在西峡县看守所采访了曹洪飞。

笔者:“现在婚姻自由,你们为什么没有想到通过媒人或者法律途径来解决?”

曹:“不行!其他的路都走不通!她爸爸坚决不同意。”

笔者:“为什么非要殉情?”

曹:“感情上的事,说不清楚。”

笔者:“后悔吗?”

曹:“十分后悔。”

笔者:“后悔什么?”

曹:“后悔我没有能够和巧云一起走!我觉得对不起她。”

事发后,双方父母的态度和认识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曹洪飞的母亲在儿子被拘留时还在别处帮人干活,是邻居将她接回来,才知道儿子出事了。开始曹洪飞的父母亲看了遗书后,以为儿子想到心目中的女友死了,一时想不开才服毒自杀,后来才知道儿子竟然干出这种违法犯罪的傻事。

刘巧云的父母亲事发以前总想着让女儿嫁一个好婆家,毕竟曹家没有房子。女儿死后后悔两家中间没有人提亲。现在人也没有了,说什么也没有用。还不如同意他们私奔,在外打工,也好知道他们的住处,去看看他们。说这些话时,老人情绪十分激动。末了,刘巧云的父亲十分后悔地说:“早知道是这个结局,还不如同意孩子们的婚事。”

编辑:盛汉卿

编后

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男女双方绝不能为了所谓的爱情,用殉情去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曹洪飞欲演绎的现代版“梁祝化蝶”在军马河上演,整个家乡的人们都为之震惊,更为法律所不容。这是因为,在现代法制社会殉情是愚昧之举,法盲之举,更何况他们的殉情是以男方掐死女方在先,这是十足的暴力犯罪!这样愚昧丑陋的殉情方式,与在封建社会无法追求婚姻恋爱自由的梁祝的殉情相比,试问有什么美好可言!有什么积极意义!

反封建礼教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虽说是戏台上演的,但他俩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追求,却也不妨说他们是为现代婚姻恋爱自由而斗争的先驱。在当今婚姻恋爱自由的社会里,相信绝大多数青年男女都会认为“梁祝”精神可嘉,但绝对不可取。

篇4:“梁祝”的三重“味”

国交的乐队首席刘云志经常作为独奏家在音乐会上演奏《梁祝》,在呈示部自由华彩中的一组连续八度音程处,我看到他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快速度来演奏,这样,穿插在它们之间的经过音便自然地被弱化了,我们清晰地听到了一组八度音的D徵调式音乐走向。这组八度需用艰难的伸指八度技巧来演奏,他能够用如此之快的速度来演奏,令人惊叹。

在中央电视台3月25日举行的“音乐频道开播三周年庆典音乐会”上,柴科夫斯基音乐大赛获奖者薛伟对《梁祝》的演绎也是别具匠心。当演奏到再现部爱情主题时,他在第一、二、四个音符的音头上加了个小重音,重音占时值的三分之一,就如同三个“微型华尔兹”,听来飘然欲仙,成为全曲的点睛之笔:“梁祝化成蝴蝶,翩然起舞”。在经历了前面“抗婚——投坟”中的叙述性语意的音响高潮后,这里又达到了一个情感的、哲理的高潮。这种将一个音符“微型华尔兹”化的手法在20世纪初的早期摇摆乐中可以听到。薛伟的这一处理既符合音乐发展的逻辑又新颖独特,为这部经典作品的演绎带来一丝新风。

在4月28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交响音乐会上,吕思清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的《梁祝》是一次激情跌宕的演绎。协奏曲中包含着音乐和戏剧两大因素,不同演奏风格的演奏家往往喜欢突出其中的一个因素。我认为在中外众多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梁祝》是戏剧比重最大的“文本”之一。那么,突出悲剧因素,是演奏《梁祝》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当晚吕思清在演奏中有效地调动了小提琴的多种表现手法,突出一个“悲”字。在展开部表现强烈矛盾冲突的音乐中,乐谱中注明“散板,激昂地”的几个上行音阶,对运弓的功力是一个考验,一路的渐强后还要有足够的保持,强收既要有足够的冲力,又要有足够的张力。抒情还需“霸王弓”,吕思清在这些地方的运弓有着千钧的压力,万丈的激情,情感的宣泄毫无保留,收音后弓子顺势在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弧线,听来撕心裂肺,令人血管贲张,产生了戏剧的震撼力。连续下弓的和弦声声都“砍”在人们的心头,其烈度如同中国戏曲中的“武场”打击乐器。在十六分音符的模进乐句中,配合乐队换和弦的一刹那他加了一个乐谱上没有的重音,如同在色彩凝重的油画中突然出现了一抹“高光”,和声色彩突变,陡然加剧了情绪的紧张度。乐谱上的滑音和抹音在吕思清手中不仅仅是对二胡技巧的模仿,更是一种悲剧色彩的运用,他做得非常夸张,产生了低回婉转、悲痛欲绝的效果。小提琴的指法中,左手四个手指具有四种不同的音色,甚至有着四种不同的性格。在强抒情段落,吕思清往往用三指代替四指,这样虽然在换把和音准上增加了难度,但三指的音质更为宽厚,揉弦更强烈,悲剧色彩更浓厚。对此,早年学习过小提琴的作曲家、国交团长关峡甚为赞赏,认为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的指法堪称是技巧服务于音乐表现的典型范例。记得在1988年芬兰萨沃林纳歌剧节,我当时所在的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为刚刚获得帕格尼尼金奖的吕思清协奏《梁祝》,他的演绎均衡浪漫,而今天的吕思清善于挖掘音乐更深层次的戏剧性,演奏风格更加激情跌宕。

篇5:陈钢《梁祝》还不够

陈钢,因为是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者之一而家喻户晓,他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上海三四十年代最著名的作曲家陈歌辛,其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是中国第一首飘洋过海的曲子;父子两代都见证了中国的翻天覆地,灵与肉都饱受大起大落的涤荡。难得的是陈钢“身上看不到一点伤痕”,心中永远有一抹明媚的中国红,他说:“红色,是我们花样年华的一抹朝霞,是我们蹉跎岁月里的血色浪漫,是我们心中永远开不败的玫瑰”……这样美的语言和那样坎坷的经历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人不由心生敬意。

很少见他穿冷色调的衣服,他身上几乎都是大明大亮的鲜艳,他心中有团火种,燃烧了自己,也燃烧了周围的人。

《梁祝》已经诞生49周年,中国还没有一首曲子能超越它,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大的影响。陈钢作为《梁祝》的作曲者之一,对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到底有怎样的思量?

骄傲篇:《梁祝》的巨大影响

一位马来西亚华人说:“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梁祝》诞生49周年,其影响之大,已经成了中国音乐的符号,中国文化的符号。

香港·西崎崇子·《梁祝》胜贝多芬、莫扎特

对陈钢来说西崎崇子是不得不提的。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听西洋古典音乐。当时定居在香港的西崎崇子就拉了《梁祝》,还灌了唱片,因唱片销量超过1万张而在1981年得到了香港古典音乐的金唱片奖,包括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都没有得过该奖。

1981年,陈钢正好从美国回来在香港住了几个月,西崎崇子得知后,请陈钢去她家讲授《梁祝》。陈钢发现西崎崇子家的地毯上绣的是蝴蝶,穿的T恤上绣的也是蝴蝶,为了演出《梁祝》还特地做了蝴蝶服装,这种用心连中国的演奏家都没有。陈钢后来多次去探访西崎崇子,随着西崎崇子的事业节节攀升,其住所从浅水湾搬到半山腰、从半山腰搬到山顶,房子越来越大,地毯上的蝴蝶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从西崎崇子身上,陈钢发现,外国人对中国音乐也是可以如此迷恋,而且也正是中国音乐使她走向了更多地方。

北京·杜梅&沙汉姆·世界级大师演奏《梁祝》

陈钢还有件很得意的事情,就是《梁祝》得到了世界级小提琴大师的认可。2006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陈钢聆听了法国小提琴家杜梅演奏的《梁祝》。陈钢称身高2米的杜梅是世界上最高的梁山伯,琴在手上就像玩具一样。因为人高,杜梅只能低着头看琴谱,但他拉得非常认真、细腻。陈钢对记者说:“杜梅演奏本身超过他拉得怎么样。他的演奏表明大师对《梁祝》的认可。中国音乐被如此级别的大师认可,《梁祝》之外无他。”

2007年听到沙汉姆拉《梁祝》,陈钢赞叹不已:“杜梅有陌生感,沙汉姆拉得就非常好,闭着眼睛听不出是外国人拉的。明年在《梁祝》诞生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我建议请沙汉姆来拉,说明《梁祝》的国际性。”

深思篇:《梁祝》如何拥有了国际护照

陈钢并没有止步于《梁祝》,他还创作了其他深入人心的乐曲,比如《王昭君》、《金色炉台》……但影响力都没有超过《梁祝》,陈钢对此的思量,也许能为我们的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打开一扇窗户。

中国音乐的精神而不是中国乐器

“《梁祝》的成功创作过程好比是链条,缺一个环节都没有《梁祝》。”

首先,《梁祝》建立在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的基础上,特别是1958年第一部彩色戏剧故事片《梁祝》的问世,使这个传说更加深入人心,这就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成功奠定了深远的群众基础。

第二,相反相成撞出火花。

1958年,青年都有一股劲,想为国家做点事情。这时候就产生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民族学派”小组。该小组邀请陈钢去作曲,这就成就了陈钢同何占豪之间相反相成的合作。陈钢是音乐世家,何占豪是农民子弟,何占豪等人从民族化的思维过来,陈钢从国际化的思维出发。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于是相反的地方就碰撞出火花来,诞生了成功的《梁祝》。

陈钢曾经也对“民族化”有过狭隘的认识,觉得要加民族乐器才算是民族化,于是有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梁祝》中间有段节奏较快的地方,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共读共玩,他们当时考虑要不加点弹拨乐器,于是叫了三位民乐系的同学来。第一次排练,民乐器的声音听不到;第二次排练,陈钢让他们尽量响,这次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但全部是噪音;第三次排练,他们请假没来,一听,陈钢等人反而觉得很好,干干净净的。

陈钢总结道:“民族化不是要把民族的乐器放进去,而是要把民族的精神融入进去。但是《梁祝》里面还是用到了板鼓这种民族乐器,在‘哭灵投坟’的时候,板鼓的声音好像是打在心上,这种效果,西洋乐器是表现不出来的。所

以,要根据音乐的需要来选择乐器,而不是相反。”

民族化要走向国际化

“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必须要在共同的平台上,这个平台就是交响音乐,因为它是全世界共有的。所以,后来《梁祝》被改编成了很多版本,比如二胡版的《梁祝》等,我都认为是倒退,把我们已经非常国际化了的《梁祝》又变得地域化。”

《梁祝》能够走向世界,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国际的眼光,之后化成音乐的语言。2006年,陈钢到伦敦去观赏伊顿公学的演出,伊顿公学是英国的贵族学校,该校自己的管弦乐队水平很高,经常演奏门德尔松等大师的乐曲。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是个华人孩子,2006年夏季音乐会之前,他问老师该拉什么乐曲,英国老师说你是中国人,就拉中国协奏曲吧,于是那个孩子就由妈妈带着,特地两次来中国找陈钢讲授《梁祝》。

孩子的演出非常成功,英国凤凰台告诉陈钢,听众们都非常感动。夏小曹在美国演了三场《梁祝》,老外都掉眼泪。“所以,音乐不需要解释,不需要完全按照‘十八相送’等故事程序,人家不需要听故事,也听不懂故事。乐曲只需在音乐逻辑上成立,其他无需解释,所有解释都是多余的。”

《梁祝》诞生半个世纪了,回头看一下,类似《梁祝》的作品很多,为什么不能走向世界?国学大师文怀沙讲得非常好:“越剧本是地方小戏,到了上海进行了改革,有了城市户口,得以传遍全国,成为很大的剧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出来,就拿到了国际护照,成为全世界交响乐的共同财富。

《梁祝》首演结束后开了个座谈会,当时的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问了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梁祝》为什么出在音乐学院,为什么不出在越剧团?”陈钢对此的理解是:“这就说明,我们必须要把中国的元素融入到世界这个大平台上,民族的元素才能世界化。沙汉姆没有表面化地模仿我们的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他拉《梁祝》一样有味道,一样能让人感动。过于强调民族化反而地域化。”

篇6:偷听“梁祝”

作为庆祝新中国十周年的献礼作品,《梁祝》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好评,只可惜那时我年纪尚幼,加上媒体又不发达,无缘听到它。“文革”风起,它难逃厄运,被打成“毒草”,从人们的耳边消失了。但事情总有例外,我第一次听到它,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那是一个颠覆的年代,以往熟知的许多文艺作品都变成了“封资修”的黑货,搞得人一下子失去了基本的判断。那时社会上盛传着一份江青评点众多作品的讲话,像个记录稿,三言两语就判了一部作品的死刑。比如说王晓棠在《英雄虎胆》里的演出像美国的吉普女郎;雷振邦《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是靡靡之音,是伪满歌曲的翻版;《达吉和她的父亲》是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五朵金花》专谈恋爱,不讲进步;《战火中的青春》宣扬个人英雄主义;《青春之歌》美化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不讲政治进步,专搞三角恋爱。《燎原》《洪湖赤卫队》是为刘少奇、贺龙树碑立传等等。点名之多,几乎囊括了新中国建国以后所有知名的作品。虽然看到的只是油印材料,也无从辨别真伪,但以江青的名头出现,人们便被认为是“中央文革”的声音,它成了辨别革命与非革命文艺的标准。革命群众的觉悟,在于能够领会精神,由此及彼,发扬光大,用此讲话为准绳,重新审视一切。一时间,凡是那些缠绵的、抒情的、忧伤的等等,就都变成了资产阶级情调,不待上边点名,自己就先把它批倒了。取而代之的是“拿起笔做刀枪”,“东风吹,战鼓擂”之类的激昂腔调。宣传队演节目,除了语录歌、八个样板戏,舞台上对口词、三句半就成了主要的形式,演员不但要扯破嗓子地吼,还要用脚拼命地跺地板,再配以锣鼓,如果还嫌不够劲儿,从工厂找一块铁皮来,用榔头使劲敲,美其名曰:增加革命气氛。

应该说江青还是有“眼光”的,她所批判的,几乎都是我们这样的小子最感兴趣的地方:看《英雄虎胆》,念念不忘的就是妖艳的阿兰和曾泰跳探戈的场面。就像看《列宁在十月》,最喜欢的是跳《天鹅湖》的那一段。也曾羡慕雷振林的英俊帅气,能够得到高山的芳心。《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的所有插曲,当时风靡了全国,在伙伴们中间,谁要是会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并且不跑调,就成了我们佩服的对象。现在让“旗手”一点,敢情都是资产阶级情调。自己对这些感兴趣,说明中毒匪浅,不立马“斗私批修”还等什么呢!

不过人总是会有一点叛逆精神的,或者说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尤其是十几岁的少年。你越说是“毒草”,我们就偏要找来看一看。倒不是为了批判,我们既没有那种觉悟,也没那份水平,只是为了在伙伴们聊天的时候,有点吹牛的资本。这倒是一种有趣的现象,你要是一点“毒草”都没看过,在同学闲侃的时候,就没有话语权,显得跌份。有专家曾评论说,“文革”实际上存在着官方和民间两条线,并不完全一致,我觉得有道理,从我们身上,便可略见一斑。尽管造反的大潮席卷而来,那些作家艺术家都变成了牛鬼蛇神,谁也不敢对他们表示丝毫的同情,但以批判的名义观看这些作品,却可以大张旗鼓地进行,因为上边有话,坏作品要拿出来交给群众去评论。于是许多造反组织,纷纷举办批判电影专场,这倒为我们提供了满足心理需求的机会。只要打听到哪里有放映,我们就千方百计挤进去看。什么《舞台姐妹》《逆风千里》《北国江南》《清官秘史》《不夜城》,包括前苏联的《一个人的遭遇》之类,都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看到的。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内部电影”风靡大陆,可能就是发端于此。相对于那些革命作品,“毒草”却总是给人一些别样的感受。记得看完《早春二月》出来,我和同伴许久都没有说话,虽说这是出了名的大毒草,可萧涧秋的儒雅,陶岚的美丽,古朴的江南水乡风光和影片中那缠绵悱恻的情调,却完全遮盖掉批判的话语而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我无法正面表达对它的好感,只能借助当时流行的最高指示说反话:看来还是领袖说得对,内容愈反动的作品而又有艺术性的,就愈能毒害人民。

那时的复课闹革命,也是在应付事,老师们讲完了课,早溜得不见踪影,剩下一群百无聊赖的学生,在教室里边打牌边闲聊。我这人对棋牌均无兴趣,便和几个知己的同学侃大山,自然还是比试各自的见闻,不知怎的,一天话题忽然说到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说,听说这个曲子特别棒,只可惜没听过。说时无意,却被我的铁杆哥们儿赵振先认了真:“你想听吗,我家里就有。”他悄悄对我说。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几个人一商议,就决定马上去听。也有不敢去的,但答应一定守口如瓶。说来荒唐,现在谁都知道《梁祝》何其高雅,可当时密谋听它时的鬼鬼祟祟,倒有点像今天有人偷偷请你去看A片,怎敢张扬。我们几个人像作贼似地,悄悄溜出校门,来到三不老胡同他的家,钻进他和哥哥共住的小房间内。

关好房门,拉上窗帘,赵振先取出一台很旧的电唱机,放在桌上,又拉开柜子的大抽屉,我见到里边满满当当全是唱片,真不知他们家是怎么躲过“破四旧”的,居然还保存了这么多。赵振先翻了许久,终于找出一张,放到唱机上,把手一挥道,你们听吧。

唱针在黑色胶木唱片上轻轻划动,先是传出悠扬的长笛,又引出小提琴缠绵的旋律。几个从没接触过交响乐的少年,刚才还满怀着诡异的心态,只想干一件出格的事来寻求刺激,却顷刻之间被这旋律给吸引住了。我们那时不知道什么叫奏鸣曲的曲式,也不明白什么大小提琴对答的表达方式,更没有关注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只觉得那乐曲好听得难以形容,就像是天上传来的,能使人灵魂出了窍,随着它飘来飘去。它时而清新秀丽,仿佛春日的阳光;时而低回婉转,那弯儿拐得人荡气回肠;时而哀怨凄婉,如泣如诉,让人心酸得想哭。它好似一溪清泉,源源不断地淌进了干涸心田,浸润了板结的外壳,唤醒了久别了的柔情,那是和社会上打打杀杀你争我斗全然不同的一种情感,如果此刻身边坐着一个女生,我很可能情不自禁地吻她一下。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老师也介绍过一些作品,可都没有像今天听到的这样让我感动。几个少年全无了往日的喧嚣,只是呆呆地坐着,听着,全曲结束了,很长时间,大家都没说话,就像做了一场梦。

随后一整天,我都沉浸在《梁祝》的旋律里,回味着刚才的那种感受,它就像一层无形的膜,暂时隔开了贴满大字报的校园,使我意识到另一种美好的存在。这可能就是“毒草”的“魅力”,让人心甘情愿地被它俘虏了去。骑车回家的路上,经过德胜门古老的箭楼,看到夕阳将它染成金色,归鸟在琉璃瓦的重檐上盘旋,我忽然觉得,那旋律和这景色颇有相通之处,虽然京城在翻天覆地地折腾,可这箭楼却依然如故地保持着一份古韵,孤独而略显悲凉。其实生活中不只有一种旋律,就看你能否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没有向别人夸耀偷听过《梁祝》,倒不是怕人戴帽子,而是心里的这份感受,不愿意随便抛出来,变成无聊的闲侃。我珍视它在那普遍蔑视人性的年代里,给我带来的一点点真情的温暖。

再次听到《梁祝》,已是“文革”以后了。它和众多作品一样,被平了反,进入音乐厅、电视和讲台。如今的音响效果,也不是那台留声机可比的。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也逐渐了解了它的奏鸣曲式的结构,什么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哪一段是草桥结拜,哪一段是投坟、化蝶。细节的发掘对于深入了解一部作品无疑是必要的,否则就会埋没了创作者的苦心。但音乐的欣赏如果每一小节都要按照固定的解释,无疑会束缚听者的想象。虽然每次欣赏这部作品都会有新的感受,可我依然觉得,“文革”时的那次偷听,有如初恋般的令我难忘。尽管那时懵懂无知,但作品中最想告诉人们的东西,我想,我还是听懂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梁祝影评】相关文章:

《梁祝》随想05-22

《梁祝》教案05-12

梁祝课件09-06

梁祝爱情诗歌04-12

搞笑话剧梁祝04-29

梁祝英语剧本08-16

梁祝(搞笑小品剧本06-08

梁祝 教学设计07-04

关于梁祝的论文题目05-07

l联谊剧本《梁祝》04-30

上一篇:浅谈高效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塑造下一篇:团委的学生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