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

2024-07-17

浅析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通用7篇)

篇1:浅析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

浅析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7-28 17:44:15 | 作者: | 来源: | 浏览:36

4次 ] 中小学学生书写的整体水平造成一定的难度。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滞后的原因,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均有责任,解决的方法就是对症下药。

一、落实常规检测,提高对书法教学的重视。

学校领导应对书法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都分,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入口。

在日课表中单独设置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时,首先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要求各任教书法学科的教师不得将书法课挪做他用,切切实实地将书法教学开展下去。学校教务部门加强对书法课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纳入年度常规考核之中,使每位任课教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二、完善书法教学硬件设施,搭设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每所学校配备书法活动室,条件允许的配备书法专用教室,条件不许可的配备与其他学科如美术等合用的活动室,并装配实物展示仪,为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活动场地的保证。要定期在校宣传橱窗,各校所编校报、班级里的墙报、学校的走廊上展示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营造一个浓厚的书法氛围。每年学校举办一个艺术节,在艺术节里学生可以举办书法展,可以进行现场书法表演,可以进行书法作品义卖等形式,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学生可以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组织教师订阅书法报刊;鼓励师生向报刊投稿等。学校还要充实图书室(馆)里的书法报刊,以供师生借阅,充分调动师生的学习书法的热情。

三、教师要重视“三笔字”的训练。

中小学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临摹古代书法家的字帖,提高自身的书写技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一笔字,决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临池功夫。字写好了,在教学上能够灵活多变,使用多种字体,让学生在感受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的集中,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也会提高很多。

四、学生要有练好字的强烈意识。

中小学阶段正是练字的黄金时期,如果此时对自己不严格要求,书写上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一旦形成定势,成年后再想纠正,不仅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就好。所以学校和家长在培养孩子书法兴趣这个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鼓励学生练好字,并积极创造良好的练字环境。如果能形成良性的书法氛围,则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滞后的局面将很快得到改观。

今天,随着我国教育大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是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摆脱困境,突出重围,以现代书法学科的崭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应当是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指导意见》

2、《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庞维国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成功教育的基本模式》 刘京海

4、中国美术网、中国艺教网和教之初网站

5、《青少年书法》 2003年1-12期 河南美术出版社

篇2:浅析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

随着城乡经济收入差距的增大,农民进城务工现象越来越普遍。父母们背井离乡,孩子们则托付给家里年迈的老人或亲朋照顾。这些被寄养的孩子便是被称为留守学生的特殊群体。如何教育培养留守学生便成为农村中小学面临的新题。现就本地本校实际对这一课题作简要分析与思考。

一、留守学生的现状分析

1、学习兴趣缺乏。大多数留守学生因缺少学校和家长的有力监管没有学习动力,缺少自控能力,很难养成自觉学习看书的习惯;加之没有适当和及时的家庭辅导,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自然很不理想。时间一长,厌学情绪就滋生了。

2、心理素质较差。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许多留守学生亲情缺失,与父母的沟通极少甚至无法沟通;而负责监护的老人或亲朋又不会或无暇交流。于是留守学生很容易就养成了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偏激,少言寡语或幼稚简单,乖张跋扈,敏感多疑等不良心态。一遇上不顺心如意的事很容易走极端,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诸多难题。我曾任教的班级有个叫王敬的学生,因受不了同伴过生日收到父母时尚的礼物并享受了父母的生日宴请在班上的炫耀而嫉恨自己父母对他生日的忽略而负气离家出走一个星期,使学校老师和家里的爷爷奶奶四处寻找乃至最终报警……。

3、行为习惯不良。父母因常年在外觉得亏欠孩子,所以对孩子有求必应。多数留守学生零花钱都比较多,养成大手大脚花费的习惯,同时也能极大的满足在同学面前的虚荣心。加之爷爷奶奶的娇惯放任,致使他们任意妄为,无视校纪班规,自由散漫,懒惰成性且屡教不改,成为最难管教的对象。

4、感恩意识匮乏。因为从小被娇惯宠爱,一些留守学生视祖辈父辈及师长的关爱付出为理所当然,不知感恩回报并将逆反进行到底。一点小愿望小要求没被满足或因犯错被批评教育,就觉得自己被歧视被遗弃从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甚至将自己的错误归咎到在外辛苦谋生的父母身上。他们在家不做家务,在校不服班务,在外拉帮结派,长辈的无可奈何老师的苦口婆心父母的舐犊之情均可麻木不仁。

5、安全隐患严重。多数留守学生因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很容易使他们义气用事,进而滋生打架斗殴吸烟赌博早恋逃学等事端,给学校家庭社会带去很多负面影响和管理难题。

二、留守学生的管理难度分析。

1、家庭难以监护。现在的中小学生基本属于独二代,本来就备受祖辈父辈的宠爱;而外出务工的家长因与孩子生活时间少更增溺爱之举。一些家长本身文化素养不高,也缺乏教育孩子的艺术,他们普遍认同钱的万能作用,认为满足了孩子的吃穿住行已是功德无量,而孩子是否成人成才只能顺其自然。家中的爷爷奶奶亦只注重孩子是否每天或双休日回到家里。至于别的时间孩子在哪里在做什么完全无关紧要。这样的监护怎能让孩子身心都健康的成长?

2、班级难以管理。孩子在家里被宠,到学校却被校规班纪约束,有规有矩张弛有度公平公正的学校教育就让孩子无从适应;而学习任务的繁重成绩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心生厌倦;再加之经常违纪,同学不喜欢老师不放过,长此以往,同学之间闹矛盾师生之间产间隙,致使一些留守学生视读书为坐牢想方设法要逃之夭夭。这就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3、学生难以自保。留守学生父母均不在家,监护人年事已高精力缺乏,孩子手上又基本不缺钱用,加之孩子们年纪尚小思想单纯好奇心重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里好玩就去哪里。星期天节假日,可以水里游池边钓道上飞网吧混餐厅欢街道

闹……家长鞭长莫及老师望洋兴叹监护人束手无策。留守学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三、留守学生的教育措施思考。

1、建立健全系统的管理档案机制。学校应 对每个留守学生进行认真摸底,全面准确地了解留守学生的真实情况,建立单独的档案和联系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力,跟班教师协助掌握第一手资料。诸如学生家长姓名,在外打工的详细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学生监护人地址,对方身体状况,年龄,与学生关系,联系方式等,并及时根据实际补充和变更档案。班主任要与科任老师随时座谈以了解所有留守学生状况,做到不忽略任何一个留守学生,以便使帮扶关爱工作行之有效。

2、落实关爱留守学生的责任帮扶制度。以学校政教处牵头,年级组统筹安排,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老师为辅助,学生干部为助手的留守学生帮扶体系。将留守学生的帮扶关爱任务分配到人头上,并让老师签定承包合同,填写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校务日志,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部分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要求负责帮扶的教师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的和留守学生谈心,随时了解他们在身体生活心理生理学习思想等方面的现状变化及需求;定期家访并常保持与监护人和家长的电话联系,及时反馈留守学生在校的情况同时了解家长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并告知学生,有的放矢的对留守学生进行管理、帮扶、关爱、教育。学生之间可以设立“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手拉手帮扶队伍,并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制定出具体的帮扶方法,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人帮。这样由面到点全面铺开,形成合力,让关爱帮扶活动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上,看得见听得到,以期留守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3、加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部分留守学生因长期被寄养或被娇纵,心理素质偏差或行为比较偏激,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设置心理咨询时间,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疏导并培养其感恩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做到让家长放心。学校或年级组亦要定期要求班上开展以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或主题队会,经常开展帮扶小组课外活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让留守学生切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爱护及生活的美好,从而摆脱孤独与自卑,增强自信与活力,进而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4、强化负责帮扶老师和监护人的管理意识。学校宜定期召集负责帮扶留守学生的教师会,汇报总结阶段性工作,不断明确责任提升管理教育水平,检查通报实施情况及落实效果。树立榜样激励先进并填补缺漏。以年级或班为单位根据班级实际不定期的召开监护人会议,加强与监护人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向他们通报近期学生在校的一切表现,具体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商讨共同的管理教育关爱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如有条件,还可以与社区取得联系,设立关爱帮扶留守学生的广泛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关注局面,让留守学生的校内外生活都得到应有的保障并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这样也可避免留守学生的流失与流离。

篇3:浅析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

1. 学校课程落实不到位

虽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教基[2002]8号) 文件近十年前早已出台, 但学校课程安排书法教育课并能保证其课时的并不多, 编写或审定出版规范的写字教材更少, 有组织开展写字师资培训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学校虽将书法课列入学校课程, 然而形同虚设, 书法课被挪用现象普遍存在。

2. 学生写字行为习惯差

学生对于书法的兴趣欠缺, 写字姿势正确率不足三成, 其具体表现为: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等。笔者调查了所在小学32个班级的1800名学生, 发现执笔方法不正确约占七成, 表现为:靠拇指根部、食指指尖的力把笔杆压在虎口内。手腕内抠, 掌心转向前胸, 笔夹朝内, 笔杆朝外倾斜等。学生写字技能低下;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等现象屡见不鲜。

3. 教师书法功底不扎实

以笔者所在福建省罗源县为例, 小学书法专职教师没有一个。书法课大多由语、数教师兼任。根据一份资料显示: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 (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 , 教师中能写一手漂亮毛笔字, 并且具备指导学生书写毛笔字能力的均不超过10%。教师书法功底普遍不扎实。

二、多管齐下, 提高小学书法教育水平

上海市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 年轻人写钢笔字不合格的达70%~80%。强化写字教育, 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书法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 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探究有效教学方法

儿童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 兴趣动机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因材施教, 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 多讲小故事。中国书法史上, 有许多书法家的轶闻趣事。给学生讲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献身书法艺术的故事, 能激发他们书写的兴趣。如:苏轼故居“墨池”的来历、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观浆悟笔法”的故事、书法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拜师的典故……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 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愿望。

(2) 妙用形象语。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老师要把书法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抽象术语形象化, 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如:教学“竖弯钩”这一笔画时, 引导学生把竖弯钩想象成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 仰着长长的脖子, 高傲地唱着歌, 明确运笔和结字的规律, 便于提高其书写水平。

(3) 巧编顺口溜。在书法教学中, 若能自编一些顺口溜, 可以让学生牢牢地记住写法要领, 还能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如:教学钢笔字的运笔方法时, 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 提钩尖折要记牢。横要平, 竖要直, 认真练习功夫到, 撇出锋捺伸脚, 笔画健美字才好。”寓教于乐, 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 又增添了情趣, 两全其美。

(4) 善用多媒体。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或播放书法名家的有关讲座、欣赏名碑名帖, 从感官上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 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书法兴趣, 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万丈高楼平地起——严抓写字行为习惯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凡学写字, 必学执笔”, 正确的执笔是写好字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可将其作为教学考核的重点内容, 采取多种措施, 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1) 编口诀。把写字姿势、坐姿及握笔的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生动地教给每一位学生, 将书写姿势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写字时, 要做到:头正、身平、脚放松;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尖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心静认真写好字。”软笔书写教学中, 老师也编了姿势口诀:“脚分开, 与肩宽;头微倾, 肚不挺;手握笔, 掌中空, 我是一个小书家!”学生熟记背诵, 做到“练字先练姿”。

(2) “木头人”游戏。如写字姿势的教学中, 推出了“‘木头人’写字”的游戏, 让学生保持正确书写姿势, 如果谁没能保持好写字姿势, 就要为大家表演节目, 促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

(3) 树立榜样。教师结合教学给坐姿及握笔姿势正确的同学拍照, 展示给大家看, 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小明星”, 让身边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学生, 改掉不良的书写姿势。

(4) 家长配合。把家长请进学校, 观看孩子的书写水平, 观察孩子的写字姿势, 让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成为家长提醒孩子书写姿势的一扇窗户。加强家校联系, 每周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中书写姿势的情况。老师、家长齐抓共管, 能收到良好效果。小学生年龄小, 可塑性强, 是培养良好写字习惯的最佳时期。新学期的第一堂课、第一次作业、第一项活动都是这种良好习惯培养的契机, 教师要及时狠抓训练, 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就顺手得多。

3. 润物细无声——探索多样化评价方式

书法教育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可尝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1) 真切的口头评价——唤起孩子积极情感。教师的口头评价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 影响最直接快速的一种评价方式。应以激励性为主, 用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 做到评价语言清楚。具体分析一个字的写法时, 如竖中线、横中线、左上格、右上格都应说清楚, 字的类型如左小右大、上小下大等应讲明确。语言实现儿童化, 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和同学竞争、和自己竞争, 在横向和纵向比较中提高自己。

(2) 多样的书面评价——激起孩子书写兴趣。一些直观具体的事物, 比较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可以用简笔画作为评分方式。如一个苹果表示还可以, 两个表示很不错, 三个表示你真棒。还可采用图章来评价, 如大拇指章、红花章、笑脸章、哭泣章等。此外, 尽量用激励性评语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写字情况, 如“欣赏你的字是一种享受, 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快乐。”“祝贺你, 你进步了。”

(3) 鲜明的实物评价——诱发孩子书写激情。运用铅笔、橡皮、五角星、卡通人物形象等实物奖励学生,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一个本子, 一支铅笔, 一张帖纸……学生从父母那里唾手可得, 但教师将实物奖励给学生的时候, 意义不同, 让学生说说心里话, 给予他们祝愿等, 可有效激发其书写热情。

篇4:农村小学书法教学现状与对策

肤浅看待,似乎有理;深入分析,其实不然。殊不知,一手好字,不仅仅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更是学生将来终生学习和职场工作的名片。《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写字教学。”“加强写字教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老师的共同任务。”基于以上因素,我校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校本课程《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研究,并确定《欢乐腰鼓》、《象棋》、《书法》三个子课题。笔者承担了《书法》子课题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两年来,我们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优化,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校发展、满足学生兴趣需求且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农村小学书法存在问题

1.唯成绩论严重影响书法教学

长期以来,衡量一所学校、一位老师或者一名学生教与学的优劣标准,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学校的升学率,教师的教学业绩,学生的学业成绩,是评价三者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三位一体”构成的评价体系,让学校、老师和学生只认成绩,不重过程,导致师生与家长对学生的书写重视不够甚至忽视,学校安排的写字课程“形同虚设”,成了语文、数学老师私自瓜分、各取所需、挪为己用的“自留地”。这种唯成绩论的思想严重影响书法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开展和推进,成为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最大的障碍。

2.学生对书法学习缺乏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最大推动力,书写训练及书法指导对农村小学生而言,略显单调无趣甚至枯燥乏味。在现代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冲击之下,有的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有的学生留恋于电视影音的动态世界,书法学习这种相对需要孩子耐心、细致、恒心、专注的训练,很难激发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观念与方法有待改进

首先,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侧重学生对所学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忽视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书写或完成作业时,只求速度而不顾书写的质量,教师批改也只注重字写对错,忽视对字写得是否美观、规范的评价。其他学科则认为书法教学属于美术教学的范畴,是美术老师的分内之事;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学生工整、规范、漂亮地书写理所当然地是语文老师的本职工作。这种观念对于小学书法教学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作业和卷面不整洁,滥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等。

其次,教师书法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和更新。大部分教师只把书写课当做简单的抄写训练,由教师讲解写字知识,学生按照要求抄写;或者简单示范之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至于笔画笔顺、字体结构等方面内容,则略讲甚至不讲,由学生自由发挥。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课题组采取的应对措施

学校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书法教学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研讨,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创新教学教法,从几个方面着力加强书法教学训练与指导,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1.融书法于各科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为了促进各学科对学生书写的重视,也为了让课题研究得以有效推进,取得预期的实践效果,学校改变过去唯学科成绩论的评价体系,在各学科教学效果评价中增加学生书写分值,以促进其他学科老师对学生书写的重视。

其次,实行学生书法动态评价体系,如竞赛激励法。即把学生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并对那些写得好的字进行加分奖励;或进行小结性评比,对阶段性书写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加分;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优胜者给予加分奖励;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通过这些动态式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书法方面日积月累的进步,从而增强学生进一步成长的信心和兴趣。

2.通过成果展示激发书法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进一步成长的最大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的兴趣长期保持,是每个课题组老师最关注的话题。我们把学校“书法园地”建设作为学生书法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积极鼓励各班定期、及时地把各自的书法作品或写字作业展示在学校“书法园地”,让全校师生观摩和鉴赏;或者把学生参加各级书法比赛的作品及证书复印后张贴在“书法园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或者把书法优秀和书法进步明显同学的心得体会展示在“书法园地”,让大家分享其成功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又通过书法成果展示激发其他学生的兴趣。

3.加强书法教学的规范化指导

书法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过程,更是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体验到成长、成功喜悦的过程。因此,加强书法教学的规范化指导,是提高学生书法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狠抓低年级书写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骨骼发育不健全,对写字有较重的畏难心理。因此,我们从一年级起,就着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尤其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和端正的写字姿势。其次,加强基本笔画教学。对于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这些笔画的正确书写,更要指导他们懂得字的书写顺序,从描红到仿影、从仿影到临帖和从临帖到创作。细心引导重点示范,使学生正确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最终实现书写美观大方的预期目标。

两年来,我校《书法》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针对课题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整改方案,创新教学教法,从而使课题研究取得超出预期之外的成果。课题组郑清莲老师硬笔书法获泉州市二等奖,蔡正莹老师、郑清莲老师的校本课程研究论文收入中心校论文汇编;在参加书法竞赛中,我校的刘君萍、花雅婷、王晓婷、宋彪等分别获得中心校硬笔书法的一、二、三等奖;黄铬钦、陈婕获得中心校软笔书法的一等奖,其中黄铬钦参加南安市软笔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泉州市软笔比赛获得三等奖。

篇5: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及思考

经过调查,能把书法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学校仅为5%。调查中大部分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小学的语文课本中都有写字和描红,再单开书法课是多此一举。看来多数教师把书法教学和写字完全混淆。语文中的写字教学,教师注重的仅是字的笔画顺序练习,认为每周写一页楷书,把字写工整认真就是书法教学了,缺乏深层次写字文化的渗透,没有把字作为艺术品来进行欣赏和创作。少数学校的书法教学仅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出现的,且参加的人数少、活动不经常。整体看书法课程落实的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二、 书法教材的开发和编写

农村小学具有书法教材的学校不到4%,具有自己开发编写的教材就更少了,可以说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来开书法课,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抓手,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是一种形式,效果也不会好。同时,学校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也缺乏最有效的举措。我认为小学的书法教材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知识性和教育性。学校要开发具有本校特点,又能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书法教材。教材要从学生的坐姿、执笔方法、写字方法和姿势、字的六种基本笔画、字的结构、作品欣赏等内容进行编写,让学生从中能感悟到写字的规律。教材在突出理论之后,还要对字进行分类分析,选择典型的字作为示范字,突出重点字,突出难写的笔画,学生也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有了教材,我们就有了目标和凭借。可以说没有成熟的教材,书法教育就不会有普及性。

三、 师资情况及思想认识

农村书法教师的师资水平较差,经调查全区农村小学没有一位书法专业的教师,也没有专职书法教师。全体教师的整体书写水平也不高,不少教师的汉字书写基础较差,理论少,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不强。教师的字都写不好,要他们指导学生练书法确实很困难。学生只追求作业完成的速度,不顾及书写的质量,各科教师大多也只注重知识的对错,忽略了学生对字写得是否规范、美观的评价。我们教师首先自身要大练书法基本功,掌握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书法功底。这样,我们指导学生写规范字,练好书法,才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才具有实际的效果。

四、 学生写字状况调查分析

学生的近视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经实地调查分析,真正的原因不是因为作业多、看书多造成的。我分析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书写双姿不正确。我参观调查了25所农村学校和近百个班级,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不正确,缺乏教师专业性指导。学生写作业时各种姿势都有,大多是弓腰、埋头、执笔姿势不正确,右手写字左手不知所措,两脚乱动。可以说学生写字有点随心所欲,教师不能及时给以纠正,慢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坏习惯,想再纠正就很困难了,久而久之学生的视力逐步下降。所以,全体教师要从现在开始,每一节课注意纠正学生的双姿,逐步教会每一个学生书写汉字的方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迈进书法艺术殿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书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1. 激发学生书写兴趣。学校要高度重视书法教育,每学期要定时邀请书法专家来校讲学,现场为师生写示范字,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到写好汉字和学好其他学科一样能取得大的成就,同样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羡慕,从而无形中就能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

2. 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学校要发挥“书法专栏”“板报”“走廊文化”的作用,张贴悬挂教师、学生书画作品,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书法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对于班级的每期板报,建议要分组去办,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给每位同学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无形中促进了每位同学学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学习书法动力。同时,教师要抓住每一次书法比赛活动,把写字的过程当作育人的过程,让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获得兴趣,得到美的享受,从而美化学生的心灵,进入宁静而致远的境界。

3. 要有长远的观点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写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校要有长远的规划开好书法课、编好写字教材,可以设有专门的写字薄,并定期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评比,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鼓励。定期举行师生书法展,让全校师生具有持续的动力,养成良好的练字习惯。

篇6:浅析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农村;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35-01

汉语作为我们国家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更是我们每一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的课程,语文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因为我国较强的贫富差距,农村的语文教学水平整体较低,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就我们农村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作简要探讨。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语文教学自身素质不高

农村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即使有部分志愿去农村服务的高素质教师,也因为农村的艰困坏境,农村教师的低工资待遇而望而却步。所以目前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大多是 “文革”中的中师、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的专业文化知识已远远落后时代的步伐、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早已陈旧,根本赶不上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还有很多的教师已经丧失了敬业精神,对学生疲于应付,也就更谈不上教学质量了。

2、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是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大多是农村土生土长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老套。他们从事教育工作以后,尽管教材和课程都在不断的改革,但是很少有人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这些教师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年复一年的教学,对课改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任务都理解的不透彻,对新教材的一些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教学效果也就难尽人意。

3、农村教学资源短缺,实施不齐全

教学资源不足,设施不齐全,是阻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限制性因素。农村本就贫穷,政府能给学校的投入也非常有限,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的教学设施太过寒酸。近些年来,虽然国家一直在扶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在资金拨付方面都是从上而下。这样就导致越靠近城镇的地方,得到的投入越多,学校设施越齐全,而越偏远的农村,由于消息闭塞,道路不通,设施越是落后。有的农村学校用的教学设备都是从比较先进的城里学校淘汰而来,甚至到目前,我国还存在连课桌椅都不齐全的学校。教育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教育的大多数人口都在农村,所以农村小学的教育更要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希望全社会都要关注我们农村孩子,改善我们农村孩子的教学实施,提高我们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素质。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1、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

作为教师,在现代教学中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需要更高的专业知识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有崇高的为教育献身的精神,要真正的热爱教师这个行业。当前,我国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只接受过中等师范教育,缺乏基本的理论素养,知识层面低,专业知识技能匮乏。有一少部分教师不懂英语,也不懂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的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上课就用方言授课,使得很多孩子长大后都不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总的来说,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教师。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村教师走出“教书匠”的行列,走上“教育科研之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农村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人才。

2、转变农村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现在许多老师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依旧采用以前的“五环节”方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这种模式只注重了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在的教育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等都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当代我国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接受现代教育的思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但是也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教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为教学找到更多的实用的新方法。

3、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添置教学设施

我国的农村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贫困和落后,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在农村,除了没有一批强大的师资力量,而且教育基础设施还很落后,没有足够的课桌和椅子,很多孩子共用一个桌子,而且桌子还很破烂;没有图书室,学生学到的知识只局限在课本上,知识面太过窄小;没有电教设备,学生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眼界窄小,思维狭小。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逐渐增大,越来越重视农村的教育。为了给农村添加更多的基础设备,教育部会给农村地区拨款,国家也倡导城市帮助农村,为农村捐资助学,建造教学楼和图书室,购买图书资料,配备电教设备,建造计算机教室,引进多媒体教学。国家以后一定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把农村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切实做到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一切为了教育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陈庆松.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J].长丰教育信息网,2010,( 6).

[2] 管理员.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云南教育,2010,(12).

篇7:浅析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 现状 对策

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的步伐,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展和创新。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直接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的获取和拓展,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但受地区性差异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别较大,农村微机室现状是:计算机数量不多,大部分学校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网络计算机的机房,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故障率很高,维修困难,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从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素养来看,城乡差别更大,城镇学校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都能很熟练地使用电脑了,但农村孩子不用说使用,甚至大多都没有摸过电脑,更甚至有的孩子只在电视上看到过。

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很多学校的软、硬件环境还跟不上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的不平衡使得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在硬件设施上已经存在了严重的不平衡性,而随之而来的教师资源配置同样也未能避开“倾斜的杠杆”,这就使得我们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失去了硬件设施,而且也失去了许多较好的信息技术老师。

2. 学校或者说教师本身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包括某些信息技术教师)把它等同于计算机课程(电脑课程),认为中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中(高)考课程的学习上,要尽量少的接触计算机。殊不知,正是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才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3. 校领导方面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少,只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同起来,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计算机教育,只要教会学生打字、上网、聊天、打游戏就算完成任务了;有的校领导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认为信息技术离他们还很远,不够重视;有的校领导甚至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的根源,会使学生变坏,干脆一棒子打死,不开信息技术课,让学校机房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

4. 师资方面

农村中小学中,能够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小学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学校的现任教师中,无一人通过正规渠道学过计算机知识,为设立信息技术课程只好临时雇用信息课教师,由于学校按政策不敢再乱收费,为此付给他们的工资很低,根本不够日常开销,有能力的很少久留。

5. 学生方面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生是既好奇又充满求知欲的。然而学校不能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广大学生不知信息技术为何物,只是在街头巷尾的网吧产生了第一认识:“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就是上网,就是用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娱乐的。”于是部分学生沉湎于网吧,美其名曰“学习信息技术”;部分学生则不愿学习信息技术,怕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它失去了兴趣。

三、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改革的应对策略

1. 多渠道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首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采取多种模式,定期举办培训班,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要针对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教学,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其次,乡镇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信息技术课教师定期外出,到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一些具体的课例展示,让教师亲身感受成功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好处,以增强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欲望和信心。另外,学校内部要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示范研讨,带动更多的教师自觉投身于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之中;要不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营造一种信息化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工作中处处离不开信息技术,主动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 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上好信息技术课

首先,要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畏惧感。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是我们手中的一种学习、娱乐工具,就像家中的电视、VCD一样;如果有了故障,找老师处理就可以了,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操作计算机。其次,要充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3. 先练习后讲解

农村的学生接触计算机不多,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也非常少,计算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奇而神秘的事物。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就是采用了“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尝试教学法。先让他们学玩几个有趣的教学游戏软件,如“警察捉小偷”“吃苹果”“打地鼠”“flash鼠标游戏”“英语单词速填”等。一方面,有趣的游戏软件可消除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熟练地运用键盘和鼠标。

上一篇:实践教学十三五规划下一篇:东北财经大学在读证明模版(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