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2024-07-08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通用8篇)

篇1: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部机关及部属事业单位。

第三条  基本建设项目由规划财务司归口管理,负责权限范围内的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驻部纪检监察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基本建设项目实行审批制,包括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总投资估算在___万元及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单纯购置等国家规定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范围的建设项目,应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

第五条  投资___万元及以上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经我部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___万元以下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部规划财务司组织审批,其初步设计(概算)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部属事业单位办公楼建设项目,经我部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第二章 项目申报审批

第六条  根据相关规划,我部建立基本建设项目储备库。有基本建设任务的相关单位(以下简称“项目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基本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并申报纳入我部基本建设项目储备库。

第七条  项目单位应委托具备乙级及以上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与申报文件一并报送我部。

(一)项目建议书:项目单位根据国家相关规划、行业政策和自身发展需求,编制项目建议书。

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拟建地点、拟建规模、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项目单位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建设的必要性、选址及建设条件、规模及内容、工程技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能源节约评价、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建设周期和工程进度安排等。

落实各项建设和运行保障条件,并按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许可、审查意见。

(三)初步设计(含概算):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应对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的可靠性和投资规模的合理性进行优化和细化。

初步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的有关要求。

第八条  投资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估算总投资百分之十,或建设单位、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技术方案等发生重大变更的项目,应重新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九条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审批权限,规划财务司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对项目进行初审或审批。

总投资估算在___万元以下的项目,可直接编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

第三章 项目实施和监管

第十条  基本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的程序、质量、安全、进度、资金使用(结算)、决算和竣工等全过程负责。项目法人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组建项目实施机构,建立项目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基本建设项目执行招投标制。项目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材料设备采购等进行招标。

第十二条  基本建设项目执行工程监理制。按照有关规定,项目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

第十三条  基本建设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单位应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履行合同。

第十四条  项目单位应依法办理相关开工手续。基本建设项目开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按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完成施工图设计;

(二)投资计划和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三)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已确定;

(四)已取得属地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十五条  建立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制度。项目单位应于每年___月和___月将项目进展情况报规划财务司。

第十六条  项目单位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应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项目建设资金。违反规定使用项目资金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___第___号)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  项目单位应根据工程项目签订的各项合同和工程洽商协议等,经委托中介机构审核确认后,及时与施工等单位进行工程结算。

第十八条  项目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并报规划财务司,或由规划财务司转报财政部门组织竣工财务决算审批。

第十九条  项目单位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前,应进行项目档案验收。

第二十条  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单项工程验收,并按有关规定,办理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项目单位在完成项目单项验收后,应报请项目审批部门组织竣工验收,或由项目审批部门委托组织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单位应及时组织基建、财务、行政等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和落户手续,交付使用。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除以上各项规定外,项目单位还应根据所在属地有关管理规定,办理各阶段相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利用自筹资金建设的基本建设项目,适用本办法。

部属社会团体基本建设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环发〔___〕___号)同时废止。

篇2: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1、为加强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建设计划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宁乡县学校建设项目计划管理制度。

2、建设计划以提高全县教育改革发展水平为目标,以加强基础建设、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为保障,切实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建设,使项目学校成为省、市、县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

3、建设计划坚持“省市引导、县级政府为主、教育局实施”的原则,采取县政府、县教育局和项目学校分级管理的方式,以学校管理为基础,县级政府管理为主。同时,各部门、单位和社会有关方面有效参与和支持。

4、实施建设计划所需资金主要由县政府统筹。地方财政安排相应的经费予以支持。

第二章 管理职责

5、由教育局制定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规范要求,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等,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统筹指导建设计划的相关工作;

(二)制定相关政策、管理规定和绩效考核办法等;

(三)组织专家复核地方上报的项目学校名单、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书及项目建设进展报告等;

(四)按计划组织开展政策发布、业务咨询和培训等工作;

(五)建立项目建设信息采集与绩效监控系统,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六)协调、指导项目学校的项目建设工作,组织开展调研督查、检查、项目验收、挂牌表彰、成果宣传等。

6、县人民政府是项目实施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上级领导要求,组织本地区项目学校的申报、评审和推荐工作;

(二)负责指导、检查、监督本地区项目学校的项目建设工作,监督本地区项目学校按项目建设任务书完成建设任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负责统筹落实和筹集项目学校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四)向省市相关部门报送本地区项目建设阶段进展报告和项目完成总结性报告。

7、县教育局是项目学校的主管单位,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上级有关领导的要求,指导所属学校进行项目申请,确保落实相关政策;

(二)负责指导、检查所属项目学校的项目工作,监督项目学校定期进行自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按要求向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报送所属项目学校项目建设阶段进展报告和项目完成总结性报告。

8、项目学校法人代表为项目建设监督人。项目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本校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检查等工作,接受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检查和审计。

第三章 申报评审与组织实施

9、申报评审工作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公布的建设计划执行,包括核定申报指标、预审推荐、组织复核、统一社会公示、正式发文公布等环节。

(一)县政府、发改、财政、教育等部门核定申报指标申报的项目学校控制数。

(二)地方预审推荐。

教育局组织项目学校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和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有关文件要求,上报申报材料,提出基本建设思路、初步设想和计划方案。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预审,确定本地区拟推荐申报的项目学校,统一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三)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专家组,根据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对各地推荐申报的项目学校申报材料进行复核,根据需要对项目学校申报信息进行现场核查。

(四)统一公示。

复核结束后,在报纸或媒体、网站上公布拟立项支持的项目学校名单,公示期为___个工作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接受社会监督和质询。

(五)正式发文公布。

公示期满后,教育局会同县发改、财政等部门公布项目学校名单。

10、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根据已批准项目学校的重点建设任务等因素,下达财政专项资金总预算控制数及预算控制数。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据此组织项目学校及其举办者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并填写项目建设任务书,以及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管理办法。

11、教育局协同发改、审记、财政等部门组织专家对修订后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评审论证,复核并将通过评审论证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报送上级主管部门,达到要求的予以批复。批复后,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12、项目单位按照上级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组织实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过程中一般不得自行调整。如确需调整的,项目单位须报经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核准后,由省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核定。

第四章 资金管理

13、县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和筹集项目学校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14、项目学校应统筹安排使用不同渠道的专项资金,科学、规范、合理地编制本校建设项目的总预算及预算。项目预算是项目学校综合预算的组成部分,应纳入学校总体预算。

15、项目学校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提出的目标组织项目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加强资金管理。专项资金当年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16、专项资金按财政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支付,纳入项目学校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并设置单独账簿进行明细核算,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17、凡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经过招投标、集中采购等规范程序后方可列支。

18、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项目学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合理使用。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验收

19、建立省市监督检查、地方监管和项目学校自我监测的三级监控考核体系,对项目学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实行事前科学论证、事中监控指导、事后效益评价的全过程审核、监控和考核。

(一)县教育局负责指导项目的实施,检查和监督项目学校的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二)县财政切实履行各项资金及政策支持承诺,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与进度。

(三)项目学校负责项目建设日常工作和过程管理,设立专门机构,建立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评机制。

20、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中止或取消项目等处理。

(一)编报虚假申报信息,骗取项目学校建设权;

(二)项目执行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建设工作;

(三)擅自改变项目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

(四)项目经费的使用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

(五)无违规行为,但无正当理由未完成项目总体目标延期两年未验收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的行为。

篇3: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铁路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内容建成, 由验收机构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移交接管使用单位的整个过程。对促进建设项目及时投产, 发挥投资效果, 总结建设经验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局已竣工验收开通了一批铁路建设项目, 为完善中部铁路网络、缓解运输压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较好条件。但是, 在竣工验收环节未严格落实验收程序、问题整改不彻底、工程移交困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产项目的正常运营。本文主要从规范验收程序、落实验收问题整改、理顺移交关系探讨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以供有关单位参考。

1 规范验收程序[1,2,3,4,5]

1.1 基本要求

⑴在验收开展前明确接管单位。为避免验收、移交时设备接管单位不清、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建设单位应提前对各专业设备进行梳理 (特别是新型设备设施) , 在静态验收开始前2个月向路局上报关于明确建设项目工程设备固定资产接收、使用、维修单位的报告, 由路局总工室、劳卫等部门在验收前发文明确接管单位和管界划分。

⑵建设单位应坚持按照验收程序办事, 做到不具备验收条件的不仓促申请验收。为避免开通后再要点施工、减少其他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工作量, 对因工程建设和运输要求需分段开通的工程, 应按照全封闭、全立交、附属工程全部完成、路材路料清理干净的原则组织施工, 在达到开通基本条件后再向路局申请组织验收。

⑶凡是未经施工单位自验, 未向建设单位报验, 建设单位未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设备接管单位对口检查确认工程完成情况, 以及未完成技术资料移交的工程, 不得申请验收, 路局工程验收委员会办公室不得组织验收。

⑷消防工程应在工程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向铁路公安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 而不是等消防设施施工完毕后再去补充报审报验手续。

1.2 验收前准备

⑴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完工前15天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计划, 包括预计完工日期和开通日期、工程内容、开通所必需技术资料等。建设单位组织核对技术资料齐全、完整、准确无误后, 组织施工单位分专业向局相关站段、业务处室移交技术资料, 并办理移交签认手续。

⑵建设单位应按照验收标准的规定, 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单位工程验收, 并填写《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对急需开通达不到单位工程验收条件的, 需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中注明验收范围和未完工程项目等。

⑶施工单位经自验、向监理报验、取得合格意见后, 向建设单位报送专业工程验收申请表, 建设单位及时组织施工、监理、设计、设备接管单位, 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技术资料核对, 确认已具备验收条件后, 五方签署检查意见, 方可向路局工程验收委员会办公室报送验收申请报告。

1.3 申请验收

建设单位在确认具备验收条件后, 向路局工程验收委员会办公室行文申请静态验收, 并附全套的《专业工程验收申请表》。验收申请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建设情况, 明确验收范围, 具体说明申请验收的各专业情况、线路里程、主要设备等, 建议参验部门、单位和专业分组, 建议验收时间。建设单位在向路局申请建设项目验收的时候, 同时要联系地方主管单位对移交地方的上跨立交进行验收。

1.4 验收组织

路局工程验收委员会办公室根据验收申请, 确认静态验收条件, 编制静态验收总体实施方案, 并启动验收, 各专业验收工作组制订专业验收实施方案, 开展本专业的静态验收组织。静态验收实施方案包括工程静态验收的范围、任务、验收单位及人员组成、程序与计划安排, 各专业的参验部门和单位应细化到固资接管单位、养护维修单位、使用接管单位, 确保每项设备验收到位, 同时明确规范验收工作程序、搞好验收组织、落实问题整改、做好报告编制方面的具体要求。

对消防设施验收, 消防主管部门在组织消防专项验收时不仅参建单位参加, 接管使用和维护单位也应参加, 以便接管单位提早介入熟悉设备、做好设备接管工作。

2 落实验收问题整改[1,2,3,4,5]

2.1 提前介入工程验收

问题整改不到位是制约设备移交、造成移交周期较长的直接原因, 目前总公司已出台《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铁路局提前介入铁路建设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 建设单位应借此契机, 在工程建设后期, 邀请设备接管单位提前介入建设管理, 熟悉项目建设标准, 参与工程质量、设备质量检查与验收, 了解设备使用功能, 及早发现问题, 并抓住施工单位人员大量在场的有利时机全力整改, 避免大量问题在验收后处理。

2.2 明确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销号比例

验收质量好坏, 问题整改销号是关键环节, 专家评审主要是对验收报告存在的遗留问题处理结果进行确认、评审。按照《高速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技术规范》质量问题整改方面的规定, 质量问题要按照是否影响动态验收和行车安全进行分类, 对影响动态验收和行车安全的质量问题, 必须在动态验收前完成整改和复验, 对暂不影响动态验收和行车安全的质量问题, 应在初步验收前完成整改和复验。然而实际验收过程中, 暂不影响动态验收和行车安全的质量问题一般在问题库中所占数量居多, 若不规定问题整改率, 易形成遗留质量问题比例偏大、数量较多的情况, 因此, 应在验收过程中补充规定静态验收阶段、动态验收阶段暂不影响动态验收和行车安全的质量问题的整改率, 同时所有质量问题应在初步验收前完成整改和复验。

2.3 实行验收存在问题整改结果签字确认制度

⑴实行验收存在问题共同签认制度。完成初步检查后, 各专业验收组组长要及时组织各验收成员参加的分组讨论会, 梳理、归纳发现的本专业问题, 明确整改措施、复验期限, 对同类问题进行合并归纳, 对发现的其他专业问题由其他相关专业汇总归纳, 上述情况要全部录入专业静态验收检查问题汇总表, 并须经相关处室、设备接管单位、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共同签认。对于验收中设备接管单位提出的超出设计标准的问题, 建设单位应加强和接管单位的沟通, 组织专题研究, 及早明确意见解决。

⑵实行整改结果销号共同签认制度。建设单位组织参建单位完成问题整改向专业验收工作组申请复验后, 各专业验收工作组负责对整改结果进行复验和确认, 在专业静态验收检查问题汇总表中填写整改结果, 并经组长及其他各方负责人共同签认, 结果未经组长签认视为未销号。

2.4 落实建设单位组织问题整改的责任

建设单位在验收存在问题整改中居主导地位, 问题销号情况与其组织是否得力紧密相关, 而设备接管单位是出具验收报告的单位, 由其根据问题整改销号情况决定能否给出合格结论、出具验收报告, 为保证验收计划的按期落实、促成项目尽早投产, 设备接管单位常常面临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无法出具验收报告的实际压力。因此, 可将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存在问题整改的责任纳入建设单位绩效考核, 同样, 也可将施工单位整改验收存在问题的责任纳入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考核。

2.5 做好质量检查回访

建设单位应将工程质量回访的有关要求纳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 督促参建单位按合同约定开展工程质量回访和工程保修工作。在建设项目交用一年或与施工单位清算质保金之前, 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质量回访, 对验收遗留问题整改、剩余工程完成情况、运营后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 分清责任, 按设计完善、施工质量、设备补强、维护质量等分类, 对影响安全的问题必须立即整改;对不影响安全的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 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闭环管理, 问题逐项整改销号后, 方可清算质保金。

3 理顺工程移交关系[1,2,3,4,5]

3.1 明确新型设备接管范围

设备由谁负责养护维修、由谁负责使用等设备接管范围在现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路局行车组织规则中有大体上的分工, 但像调度所、动车段、基础设施维修基地、客服信息系统等新型设施大量运用了综合技术, 仅按照谁使用谁接管的原则来划分接管范围, 容易造成养护维修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扯皮, 如动车段内的轨道桥和综合管沟, 消防综合控制室、调度楼综合监控室 (消防、安防、设备) 等, 因此, 按照专业管理、集中管理的原则对新型设备进行梳理, 在技术规程和行车组织规则中补充明确养护维修和使用单位显得尤为重要。

3.2 补充工程实体移交手续办理要求

工程移交包括竣工资料移交、工程实体点交和固定资产移交三部分工作。但现行竣工验收移交办法仅明确了对于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 接管使用单位应及时接管并办理有关手续, 工程实体移交无竣工验收交接记录表来证明施工单位向接管单位的交接情况, 因此, 可结合实际补充制订竣工验收交接记录表, 明确验交范围及工程数量, 设备接管单位对工程实体进行点交签认, 《竣工验收交接记录表》等相关工程 (设备) 移交资料一并纳入档案管理。

3.3 明确移交时限

按照现行验收办法, 完成安全评估后工程可以开通初期运营, 但由于没有明确工程移交时限, 一些工程开通使用后设备移交工作迟迟不能完成, 造成建设部门额外的负担和责任, 因此, 可补充明确工程移交时限和具体内容, 明确规定工程在安全评估之前必须完成施工单位的竣工资料移交、工程实体移交和固定资产初估入账手续。

3.4 强化公跨铁验收移交

目前总公司就加快办理公路跨越铁路立交桥移交手续已多次出台相关规定, 提出了新建项目在立交协议中明确接管单位、在验收前签订接管移交协议并完成移交的要求, 但开通铁路上跨公路立交移交地方手续未完成、安全责任未落实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因此, 可结合实际在路局验收细则中补充相关要求。

4 结语

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 检查设计、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审查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建设项目及时投产运营、发挥投资效益和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为达到竣工验收管理的基本要求, 竣工验收前准备是完成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 其质量和进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 因此, 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建单位尽早上手, 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而不是等施工完毕后再去补充资料。同时, 为确保竣工验收工作的质量, 分析竣工验收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也是必要的, 避免后期影响建设项目的投产运营。

参考文献

[1]铁建设[2012]107号.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办法[Z].

[2]铁建设[2008]23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Z].

[3]铁总建设[2014]91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Z].

[4]铁总办[2014]58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铁路局提前介入铁路建设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Z].

篇4: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要点

关键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为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企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可从项目前期、项目实施与项目竣工决算管理工作三个阶段加强工作:

一、加强项目前期的财务管理

项目投资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统筹考虑,综合决策。项目投资决策应充分考虑其财务因素,即项目决策时的经济指标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在进行济效益分析评审时应重点审查项目的投资估算是否合理,经济上是否可行,引用的财务数据是否准确。预测的投资效益数据与历史数据、经验数据及同类项目实际投资效益的相互比较,判断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

二、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财务管理

基本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指设计批转后,工程项目开始组织施工,到工程完工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阶段。包括招投标、合同签定、工程物资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初验等五个环节。

1.加强项目招投标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为降低投资风险和节约投资成本,项目招投标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作法,使项目招投标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财务监控上重点应对参与竞标的设备厂家和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资质等级进行分析评价,确认竞标企业在设备供货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财务履约能力,以保证项目能够按合同约定工期完成,并能及时提供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确保双方能够顺利按合同约定及时办理结算。

2.加强合同签定及执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基建合同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确认投资成本,办理外部资金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成本控制环节。所以合同财务管理应重点关注合同文本中价格、付款条款、付款比例和设备采购清单构成等是否符合财务规定。同时应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应清楚掌握工程实际进度与合同付款申请是否匹配。应建立定期与业务部门核对台账信息制度,确保对外结算的及时性、安全性和财务核算的准确性。

3.加强工程物资管理,确保基建项目设备安全与成本核算完整。工程物资是基建项目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应掌握设备物资采购、保管、入库、发出、结存、退回等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应及时对合同、验收单、出入库单、发票等证据进行校对,定期不定期组织物资清查盘点,不应通过会计核算监督物资是否按照设计合理领用,监督施工单位物资损耗是否在设计规定的损耗范围,防止发生损失浪费。

4.加强工程施工阶段财务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由工程建设部门组织。工程施工财务管理应重点关注工程进度报告与合同的执行进度的匹对,防止工程建设部门虚报工程量。

5.参与工程项目初验,及时办理资产暂估入账。工程项目开通初验时,工程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并编制交付使用资产清单。财务管理重点应依据交付使用资产清单、项目开通通知书进行资产价值暂估与预转固。

三、加强竣工决算的财务管理

项目初验后应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编制初步竣工决算,并报审计部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在项目决算报告批复后,办理正式转固并将所属项目资产移交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四、加强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工作

1.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岗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建立基建财务管理队伍和岗位,定期组织通信业务知识培训,掌握新技术新业务的特点,熟悉项目实施过程的业务流程,准确、及时地制定相应的基建财务管理办法。

2.加强基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会计核算细则。同时应建立健全基建投资支出会计报表、统计报表制度,规范报表的编制内容、编制方法。要保证编制上报的基建报表,能准确反映年度投资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时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考核建设单位概算、预算执行情况。

3.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建财务的检查监督职能。按照内控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流程中成本核算、物资管理、工程进度、资金支付等流程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部门、个人职责分工。

4.强化建设资金管理,加强工程价款结算和监督。基本建设资金应实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基建工程账户与经营账户分离。基建资金只能用到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中,不得在未取得合同情况下先行对外办理资金结算。上级公司在对计划内建设项目保证资金供给的同时,将严格控制合同外建设项目或未经计划部门审批的基建项目资金支付。

篇5: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主讲老师

徐强

一、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1号),制定本规定。

解读:

第一条明确了本规定制定的目的和依据。在印发《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的文件中有这么一句话:“推动各部门、各地区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成本核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基本建设成本管理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我个人的理解是,当前我国仍然严重依赖以项目投资拉动GDP增长,而在经济结构上,又以垄断国企为核心,攫取了大量资源的同时,运营效率却难以提升,导致项目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才需要出台这么一个《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试想下,如果加入完全的是私人企业竞争环境,则根本不需要出台这么一个规定,市场的竞争必然能够让成本回归到合理的水平。

第二条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是指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其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以及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给施工单位的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

解读:

第二条定义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不包含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以及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

第三条

设备投资支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不包括工程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包括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

需要安装设备是指必须将其整体或几个部位装配起来,安装在基础上或建筑物支架上才能使用的设备。

不需要安装设备是指不必固定在一定位置或支架上就可以使用的设备。解读:

第三条定义了设备投资支出、需要安装设备和不需要安装设备的概念。本条的内容恰恰是被第二条定义排除在外的内容。

第四条

待摊投资支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应当分摊计入相关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和税金支出。主要包括:

(一)勘察费、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及项目其他前期费用;

(二)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土地复垦及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及其他为取得或租用土地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

(三)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船税、印花税及按规定缴纳的其他税费;

(四)项目建设管理费、代建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监理费、招标投标费、社会中介机构审查费及其他管理性质的费用;

(五)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各类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贷款评估费、国外借款手续费及承诺费、汇兑损益、债券发行费用及其他债务利息支出或融资费用;

(六)工程检测费、设备检验费、负荷联合试车费及其他检验检测类费用;

(七)固定资产损失、器材处理亏损、设备盘亏及毁损、报废工程净损失及其他损失;

(八)系统集成等信息工程的费用支出;

(九)其他待摊投资性质支出。

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建设资金存款利息收入冲减债务利息支出,利息收入超过利息支出的部分,冲减待摊投资总支出。

解读:

第四条定义了待摊投资支出的概念。具体列举了九大类待摊投资支出类目。还规定了在项目建设期间,建设资金存款利息收入、债务利息支出以及待摊投资总支出之间的冲减方法。

第五条

项目建设管理费是指项目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支出。包括:不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及相关费用、办公费、办公场地租用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含软件)、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竣工验收费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控制项目建设管理费。

解读:

第五条定义了项目建设管理费的概念以及涉及到的具体类别。还要求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控制项目建设管理费。

这其实也侧面反映了国企凭借其垄断地位,在缺少市场竞争的情况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控制的现实。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建设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分据实列支。总额控制数以项目审批部门批准的项目总投资(经批准的动态投资,不含项目建设管理费)扣除土地征用、迁移补偿等为取得或租用土地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为基数分档计算。

建设地点分散、点多面广、建设工期长以及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等的项目,项目建设管理费确需超过上述开支标准的,中央级项目,应当事前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报财政部备案,未经批准的,超标准发生的项目建设管理费由项目建设单位用自有资金弥补;地方级项目,由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审核批准的要求和程序。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津贴标准比照当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差旅费标准执行;一般不得发生业务招待费,确需列支的,项目业务招待费支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不得超过项目建设管理费的5%。

解读: 第六条规定了项目建设管理费的管理办法,就是实行总额控制。同时,规定了特殊情况下项目建设管理费需要超过规定标准的,不同级别的项目,需要报不同级别的财政部门审核批准。还规定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差旅费以及业务招待费的标准。

第七条

使用财政资金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项目建设管理费,比照第六条规定执行。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性项目的项目资本中,财政资金所占比例未超过50%的项目建设管理费可不执行第六条规定。

解读:

第七条规定哪些企业需要参照第六条执行,哪些不需要。其衡量的标准就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性项目的项目资本中财政资金所占比例是否达到50%。如达到,项目建设管理费需要参照第六条执行,如未达到,则无需参照执行。

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国有资本未达到50%的项目,意味着建设成本会更加有效率,还是会更加浪费?

第八条

政府设立(或授权)、政府招标产生的代建制项目,代建管理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代建内容和要求,按照不高于本规定项目建设管理费标准核定,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实行代建制管理的项目,一般不得同时列支代建管理费和项目建设管理费,确需同时发生的,两项费用之和不得高于本规定的项目建设管理费限额。

建设地点分散、点多面广以及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等的项目,代建管理费确需超过本规定确定的开支标准的,行政单位和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事业单位中央项目,应当事前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报财政部备案;地方项目,由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审核批准的要求和程序。

代建管理费核定和支付应当与工程进度、建设质量结合,与代建内容、代建绩效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同时满足按时完成项目代建任务、工程质量优良、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概算总投资范围3个条件的,可以支付代建单位利润或奖励资金,代建单位利润或奖励资金一般不得超过代建管理费的10%,需使用财政资金支付的,应当事前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未完成代建任务的,应当扣减代建管理费。

解读:

第八条规定了政府设立(或授权)、政府招标产生的代建制项目的代建管理费的有关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高于本规定项目建设管理费标准核定。

(2)需要超过本规定标准的,需要按照项目本身的级别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核批准。(3)代建管理费的使用原则和奖惩措施。

第九条

项目单项工程报废净损失计入待摊投资支出。

单项工程报废应当经有关部门或专业机构鉴定。非经营性项目以及使用财政资金所占比例超过项目资本50%的经营性项目,发生的单项工程报废经鉴定后,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部门审核批准。

因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等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损失,由责任单位承担。解读: 第九条规定了项目单项工程报废的处理原则。如要把握的几点要求是:(1)报废净损失计入待摊投资支出。(2)报废应当经有关部门或专业机构鉴定。

(3)非经营性项目以及使用财政资金所占比例超过项目资本50%的经营性项目,经鉴定后,还需要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部门审核批准。

(4)属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责任的,由责任方承担损失。

第十条

其他投资支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项目设内容发生的房屋购置支出,基本畜禽、林木等的购置、饲养、培育支出,办公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支出,软件研发及不能计入设备投资的软件购置等支出。

解读:

第十条定义了未列入本规定上文所述的其他投资支出的概念,并列举了具体类目。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财政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财建〔2004〕300号)同时废止。

解读:

第十一条比较简单,就是明确了本办法的施行起始日,以及前款文件的作废。

二、项目建设管理费总额控制数费率表

解读:

项目建设管理费总额控制我们要关注三点:(1)计算建设管理费以项目概算为基准

篇6: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所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称项目或工程)的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预防贪污腐-败,根据有关法律和规章,结合本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所有基本建设项目适用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财政资金,包括单位自筹的资金、上级政府部门的拨款。

本制度所称基本建设项目,包括本所兴建的建筑及安装工程、室内外装修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电子智能化工程等。

第三条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尊重基本建设规律,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坚持深化前期工作,规范管理过程,加强事后监督,在注重程序规范的同时不影响效率的提高。

二、努力建立分工科学、主体明确、职责具体、权责统一、环节简化、程序规范、效率保证、监督到位、制约有力的管理机制和方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用、经济、牢固、美观”为项目设计定位的指导思想,兼顾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注意降低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运行成本和管理维护费用。

四、推行投资预算硬约束制度,实行限额设计。坚持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未经规定程序批准,不得擅自突破投资预算。

五、基本建设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安全、保证质量、控制工期、节约投资、保持廉洁,即质量、安全、工期、投资和廉洁“五控制”目标。

第四条基本建设程序主要为:

一、有关部门提出项目建议,必要时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申请,立项;

三、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

四、进行施工招标,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五、开工建设;

六、竣工验收、项目移交及造价结算。

需到上级政府部门审批或招标的项目,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 管理工作分工

第五条 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依照其性质及内在联系,分为前期工作、招标工作和施工阶段工作三大部分。根据分工科学、主体明确、职责具体、权责统一、环节简化、程序规范、效率保证、监督到位、制约有力的原则,在所长领导下,各个环节的工作采用“一个制度管理、一个机构招标、一个领导主管、一个部门主办”的模式,有关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依据本制度规定的分工和程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共同推进。

第六条前期工作阶段从项目建议起至取得施工许可时止,包括办理各项行政审批手续以及委托编制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承包等业务的对外发包工作。

施工阶段从工程发包之日起至竣工验收日止,包括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文明施工监督,以及合同管理、造价管理、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施工过程问题协调、工程款拨付管理、工程验收与移交保修管理等。

第七条各类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阶段工作的主管领导和主办部门按如下办法确定:

房屋建筑工程、道路、设备安装工程、室内外装修维修工程、园林建筑工程、信息化智能工程以及土石方工程等,主管领导为分管建设工作的所领导班子成员,主办部门为机关事务股。

第八条 项目主管领导对项目建设管理负组织领导责任,其权责如下:

一、负责制订项目的实施计划并组织落实;

二、主持项目有关会议

三、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协调有关部门关系,争取上级拨款;

五、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范高效率地开展工作;

六、主持工程验收和移交工作;

七、向所领导和班子会议报告项目工作情况。

第九条 项目主办部门是项目推进和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监督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如下工作:

一、根据本所发展要求或本行业工作需要,提出项目建议;

二、协助办理项目有关的行政审批手续;

三、筹备组织项目有关业务会议,负责会议记录,起草项目有关文件资料;

四、协助项目分管领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文明施工进行监督;

六、参与设计评审、工程招标和工程验收。

第三章 承包商资格管理

第十条 承接项目的承包商必须依照《公司法》登记取得企业法人地位,且具备国家资质主管部门规定的行业从业资质,无不良记录。

第四章 合同管理

第十一条 项目的所有承包业务必须依法签订合同。

第十二条 合同一般由机关事务股负责起草填制,送所办公室审核后,由承包商先行签署,再由机关事务股指定专人送项目主管领导签字和盖章。合同签署后,机关事务股应及时分送到财政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

第五章 施工管理

第十三条项目的施工过程必须委托监理公司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理。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是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项目主办部门和项目主管领导应各司其职,利用多种手段监督施工方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施工作业。

施工安全措施费用应当按照规定足额列入预算。

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按照本制度规定的分工范围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项目主办部门应当依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采取有效方法严格监督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检测不合格的,应当责令返工或者依照合同的约定处罚。

第六章 工程验收

第十六条工程验收按如下办法进行管理:

一、申请工程验收的基本条件:

1、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施工方自检合格;

2、竣工图纸及质量保证资料等准备齐全、规范;

二、验收组织办法:

1、工程验收由机关事务股组织,项目主管领导负责主持,参加单位包括运管所领导、所办公室、机关事务股、财务部门、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项目启用后的使用管理单位等。

2、工程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外观验收、质量保证资料验收、工程量计量和工程系统试运行四部分。有关参验单位应当各司其职,根据设计图纸和国家验收规范认真进行验收。

3、验收完毕应当召开总结会议,并制发会议纪要。

4、到区里报建的工程,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验收。

5、未经验收的项目,一般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即向使用单位或管理单位移交。

第十八条工程保修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属于施工承包方责任的,使用或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知项目主办部门,由主办部门督促施工方维修。施工方不履行保修责任时,依照合同保修条款严格处罚。

第七章 监督措施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项目主管领导应当向运管所领导班子会议作出书面说明:

1、出现不合格工程的;

2、拖延工期超过合同工期的三分之二以上的;

3、项目造价超出计划投资额的20%以上的。

篇7: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1997-7-4 【大 中 小】

发文单位:水利部

文号:水办[1997]275号

发布日期:1997-7-

4执行日期:1997-7-4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三章 工程档案资料的整理、汇总与移交

第四章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第五章 水利工程档案的竣工验收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抓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以下简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改建、扩建等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是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必须将其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相应机构或配专人做好这一工作。

第三条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产生于整个水利基本建设全过程,包括从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设计、决策、招(投)标、施工、质检、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使用)等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计算材料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各种历史记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大、中、小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同时也适用于各单位办公楼、宿舍楼等小型基本建设项目与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第二章 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五条 各级基建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共同抓好本单位和本系统的水利工程档案工作。

第六条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进程要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即所有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时,就应开始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签订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协议(合同)时,要对水利工程档案(包括竣工图)的质量、份数和移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检查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单元与分部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和工程验收(包括单位工程与阶段和竣工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程度与整理质量,并在验收后,及时整理归档。整个项目的归档工作,应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完成(项目尾工的归档工作,应在尾工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完成)。

第七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在各阶段工程质量评定和竣工时,水利工程档案(特别是竣工图)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能算完成施工任务,不得进行鉴定验收;

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归档任务的基本建设项目,不得评为优质工程。

第八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整理质量,应是衡量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研究、施工、监理等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关单位在未完成归档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前,建设单位不得返还其扣留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金。对于归档质量优良的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建设单位可予以适当的奖励。

第九条 工程技术人员应将本职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工程的各种材料按档案部门的要求进行收订、整理和立卷。各单位应加强对此工作的督促检查。未完成归档任务的,不算完成工作任务,更不能申报有关奖励(项目)。工作调动前必须交清有关档案资料(对于可告一段落的项目,还应按要求完成有关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否则,不能调动工作。

第十条 各有关单位(包括建设、管理、监理、施工、勘察设计等单位和工程现场指挥机构,以下同)必须有一位负责人分管档案工作。建设单位要对水利工程档案负全责,其他有关单位也要各负其责。大、中型建设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初期就必须设立档案室,落实档案专职人员,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有关工程建设的全部档案资料,并对有关业务部门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单位也应在组建初期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为接收工程档案资料创造条件。

第十一条 兴建国家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时,均应设计建设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符合要求的专用档案资料库房(具体标准可参见《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并为档案保管与利用配置必要的装具和设备;其他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也应为档案工作解决所需的库房、装具和设备。其费用可分别列入工程总概算的管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类和生产准备费中。第十二条 各有关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档案部门参加设备开箱工作,特别要做好引进技术、设备资料和图氏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对于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与引进技术、设备有关的档案资料也应及时移交给档案资料部门统一管理,以确保有关文件材料的完整与安全。

第十三条 建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登记制度,所有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单位均应按期向上级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报送《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登记表》(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第十四条 档案资料部门在加强收集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开展编研工作,完善提供利用手段与措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为生产一线提供服务,以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对于不能或暂不能公开的档案资料,应按有关单位提出的利用范围,做好保密工作;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水利工程档案,应按《水利部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进行鉴定、销毁。

第三章 工程档案资料的整理、汇总与移交

第十五条 水利工程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字迹清楚、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还要附以有关情况说明,所有归档材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和红墨水等易褪色材料书写(包括拟写、修改、补充、注释或签名)。

第十六条 水利基本建设前期工作(如勘测、设计、科研等)产生的档案资料,除依据合同必须向委托或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和有关成果外,其余部分均应向产生单位的档案部门归档。

第十七条 竣工图是工程的实际反映,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图物相符。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整理好变更文件(单独立卷),按规定及时编制好竣工图。所有竣工图必须由施工单位的图标上方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内容与规格详见附件2),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才能作为竣工图保存。竣工图的编制形式和深度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待:

1、凡按图施工,没有变动的,可利用原施工图作为竣工图。

2、凡在施工中,虽有一般性设计变更,但能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的,可由施工单位在原施工图(必须是新兰图)上注明修改部分与修改依据和施工说明后,作为竣工图。

3、凡结构改变、工艺改变、平面布置改变、项目改变以及有其他重大变更,原施工图不能代替或利用的,必须重新绘制竣工图。

第十八条反映建设项目过程的图片、照片(包括底片)、录音、录像等声像材料,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应按其种类分别整理、立卷,并应对每个画面附以比较详细的语言或文字说明。有关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从施工初期就应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记录并随时加以整理、注释。大中型建设项目,特别是重点工程的重大事件、事故,必须有完整的文字和声像材料,否则不予验收。

第十九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移交应履行签字手续,并按以下原则进行:

1、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总承包的,各分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分包范围内的档案资料,然后交总包单位汇总、整理,再统一向建设单位与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2、基本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各承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所包工程的档案资料,并由建设单位汇总,或由建设单位委托一个承包单位负责汇总、整理后,再向建设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3、基本建设项目实行监理制度的,由各有关单位按以上原则汇总、整理后交监理部门审查,经审查合格后的案卷,再向建设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第二十条 竣工图一般不得少于三套:一套交工程管理单位档案部门,一套交管理单位负责运行维护的业务部门;一套交工程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当建设单位就是管理单位时,可少交一套);凡关系到全国性或某些城市规划的重要项目,还需按国家档案局的规定,增交一套给有关档案馆。集资或合资兴建的项目,可由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竣工图的份数。

第四章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第二十一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应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附件3)。表中如规定需由若干单位保存的文件材料,只有一份时,则由工程(项目)的产权单位保存原件(多家产权的,由投资多的一方保存原件),其他单位保存复印件。

第二十二条 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在正式开工前,建设单位可参照附件3,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工程全过程将要产生的文件材料,规定出比较详细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直接印发给工程各有关单位,同时抄送给主管机关的档案部门。

第五章 水利工程档案的竣工验收

第二十三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竣工验收(包括初步验收,以下同),应在基本建设项目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以下同)的领导下,与工程(项目)验收同步或提前进行。第二十四条 各级水利部门在组织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时,要通知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作为验收委员会成员参加验收工作。国家重点工程由国家档案局和水利部档案部门参加;部属重点工程由水利部和有关流域机构的档案部门参加;水利部投资比例较大的省属重点工程由水利部或有关流域机构和省级水利厅(局)的档案部门参加;其他的省属重点工程由省档案局和各省级水利厅(局)的档案管理部门参加;一般的地方水利工程由有关地、市、县档案局和水利局的档案部门参加;小型水利工程等其他项目则由项目建成后的产权单位的档案部门参加。

第二十五条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管理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依据本规定对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特别是竣工图的编制与整理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并写出自检报告(具体内容参见本规定第二十八条),在申请工程(项目)验收时,一并报送给验收主管单位,并抄送验收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

第二十六条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应由参加验收的档案人员和建设、监理、管理、施工等单位的档案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档案资料验收组。大、中型建设

项目要在验收工作结束时写出验收专题报告(此报告应作为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的附件,并将主要内容反映到鉴定书中);一般工程也应在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中反映出有关档案资料的情况与评价意见。

第二十七条 档案资料验收组,应通过听汇报(工程建设与档案资料管理概况和竣工档案资料自检报告)、参观工程建设现场(了解工程结构及生产流程)、抽查有

关档案资料(重点抽查竣工图的质量)等多种方式进行档案资料的检查验收。其中抽查工程档案资料的比例:有关文字材料不得少于案卷总数的10%;竣工图不得少于总张数的15%.第二十八条 档案资料验收组的验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档案资料工作概况:档案资料工作管理体制(包括机构、人员等)和档案保管条件(包括库房、设备等)及有关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情况,其中包括项目单位、单项工程数和产生档案资料总数(卷、册、张)。

2、竣工图的编制情况与质量。

3、档案资料的移交情况,并注明已移交的卷(册)数、图纸张数等有关数字。

4、对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性的评价及档案资料在施工、试运行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情况。

5、档案资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8:基本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过程控制是造价管理的关键所在, 因为所有的的费用都是发生在过程之中的, 从招投标、签约一直到验收交工, 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费用、成本, 每一个环节都有成本控制和管理。通常我们所说的造价管理包括以下内容: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2 项目造价管理的控制原理

根据项目承包合同要求、工程特点、工程内容和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及项目造价管理要求, 分解项目成本控制目标, 并使其落实到每一笔支出费用的控制上, 并按照规定的进度报告制度, 联系每个分 (部) 工程或工序的费用预算, 测算其进度状况的费用发生情况, 而后对项目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保证项目实际成本与规划成本相符。

3 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和内容

3.1 以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作为控制对象

3.1.1 在工程最初的投标阶段, 首先应对工程的成本进行一个大致

的顾及和预判, 这主要是结合工程情况的相关介绍文件以及标书的情况来决定。

3.1.2 施工前期也就是准备的阶段, 管理人员应认真的查阅、会审

工程的图纸和地质勘探等各种相关资料,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再通过多个方案的比较, 将其中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选择出来, 以此为依据, 编制具体的陈本计划书, 并根据此计划来控制整个工程的成本。

3.1.3 施工阶段, 所有的费用开支均按照工程的各项预算执行, 对成本费用发生的每一环节严格控制。

3.1.4 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期阶段, 应对竣工验收过程发生的费用和保修费用进行控制。

3.2 以部门、施工队和生产班组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

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就是费用和损失。它们随时会发生在施工中的任何一个部门、施工队甚至是生产班组。所以这些也就成为了成本控制管理的主要对象。将项目总的成本责任制进行分解, 形成项目的成本责任系统, 明确项目中每个成本中心所承担的责任, 并据此进行控制和考核。

4 工程造价管理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

4.1 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4.1.1 在投标报价阶段的控制与管理

投标报价是第一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细致的分析、分解工程设计图纸和招投标文件的各个细节, 制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采取一些合理可行的投标报价策略, 为以后工程实施中的索赔作好准备。

4.1.2 中标后开工前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此阶段的任务是签定合同, 建立造价管理体系, 选择施工队、班组。在签定合同时, 造价管理的关键是研究合同条款, 尽可能的规避风险和转化风险, 为以后的索赔工作做好铺垫, 在合同中加进不可预见性因素条款和双方约束条款, 充分考虑施工阶段可能产生的成本增加点, 为索赔工作做好书面依据。

做好成本预测分析和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公司与项目经理编制目标负责书, 并采取了一定的奖罚措施。对项目进行详细的工程成本分析, 为工程承包和造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明确的责任目标强化了全体人员的成本意识, 做到了心中有数, 控制有据。

4.2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4.2.1 建立造价管理体系, 抓好制度建设

围绕工程项目, 企业从纵向上 (各层次) 和横向上 (各部门以及全体人员) , 根据分解的成本目标, 对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等全面负责。同时推行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工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奖惩制度等四制度。

4.2.2 进行造价管理培训和引导工作

在开工前对管理人员进行造价管理培训、开工后每个月的第一天召开造价管理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将上一个月的各项费用、开支等资料汇总整理, 计算出上月的工程成本, 以实际的成本和预算成本相互比对, 将结果加以分析, 看实际运行的结果是否与预算相符。如有偏差, 及时准确查明原因, 进行纠正偏差, 不把潜亏带到竣工后, 以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导致成本失控。加强造价人员的岗位培训, 严格财经纪律, 使企业的成本始终处于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之下, 以适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造价管理的要求。

4.3 做好安全、质量造价管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企业要想持续发展, 就要更新观念, 树立起“抓安全可以降成本, 安全生产也能创效益”的意识。在安全生产上加大投入, 不断总结提高,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不断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从而减少事故成本的增加。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不合格工程或业主不满意的工程将影响整个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要正确认识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间的关系。

4.4 间接费用的控制

精减管理机构, 尽可能一人多岗;采取费用包干、指标控制等方法, 最大限度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加强现场管理, 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堵塞浪费漏洞。

4.5 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前面已从节支角度论述了成本控制的方法, 这里再从增收的角度论述降低成本的途径。例如某项目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由于业主投标时采取了降造, 人工挖孔桩的价格仅为120元/m, 项目部经过对当地市场的多方调查, 发现当时行情为200元/m左右, 与投标价格差异较大, 且施工场地地下水充裕, 如采用原设计方案, 势必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 因此我方向业主提出变更桩基础, 协商变更为CFG桩或换填土--独立基础方案, 如此可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增加项目部收入。

4.6 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积极利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来管理工程项目, 建立起了较完善的电脑化控制系统和企业定额库。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控制的及时性, 提高传输效率和资源共享利用率。

4.7 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在此阶段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归档, 以确保工程竣工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最终向业主提供决算前, 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总分析, 以确定决算数是否大于造价成本, 决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 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在工程保修期间, 应由项目经理指定保修工作的责任者, 并责成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 (包括费用计划) , 以此作为控制保修费用的依据。

5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这一切都要求无论是什么企业包括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和生存都要以市场为导向,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建筑企业要想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一方面必须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建筑产品, 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要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即企业在工程施工中, 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来创造较大的价值, 获得较大盈利。因此项目造价管理就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不断探索工程造价管理新方法, 有效进行造价管理, 才能达到进度、质量、费用三者的优化, 企业

摘要:造价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控制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在工程保质保量的前提之下, 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 包括组织、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 保证在预定的成本下完成工程, 如果可能则尽可能的降低费用和成本。这种管理是一种依靠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多种手段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管理活动, 其根本的核心在于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增加盈利。

上一篇:集团常务副总裁辞职书下一篇:同学聚会致辞-三十年同学聚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