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组织委员职责

2024-07-18

大学组织委员职责(精选8篇)

篇1:大学组织委员职责

大学团支部组织委员职责报告

任职组织委员已近半年,工作时间已历两月。对于组织委员的职责有了或多或少了解,以下为本人对于该职位职责的理解。

组织委员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负责支部的组织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第一,了解和掌握支部的组织状况,根据需要提出党小组的划分和调整意见,检查和督促党小组过好组织生活。第二,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协助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收集和整理党员的模范事迹材料,向支部委员会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

第三,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情况,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提出发展党员的意见,具体办理接收新党员手续;做好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具体办理预备党员的转正手续。

第四,做好党员管理工作,根据本支部实际情况,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认真搞好评选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和优秀党员活动,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收缴党费,定期向党员公布党费收缴情况;做好党员和党组织的统计工作。不设纪律检查委员的党支部,有关纪律检查方面的工作,一般由组织委员负责。

第五:作为团干部,应该:接上级通知后,及时收交团费;做好对班级各团员的考核工作;配合团支书对团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掌握近期班级思想动态并及时向班主任报告;考察申请入团青年的基本情况,在团支部会议上宣读决议草案;积极配合团支书完成上级团组织交付的任务。

第六:作为班干部,应该:负责租借教室,组织班级同学参加各种活动,班级信息处理工作,协助班长,团支书开展各项活动:配合学院组织部工作。积极联系一些实践点,为同学们提供与社会交流的机会,并且开展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使班级渐渐成为一个和谐团结的集体。

作为一名组织委员,不但在工作中需要尽职尽责,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依然需要作到很多方面:

第一,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班干部的形象,争取在各方面做好表率作用。

第二,在平时与同学相处时,应与同学真诚的交往,避免使彼此之间产生距离感,拉近学生与班干部,团委的距离 第三,衣着得体,行为文明,维持在同学心目中良好的形象,谈吐得当,融入学生集体,以便于以后工作的展开。第四,配合领导,年级长。班长,以及其他班委,他发挥自己的作用的同时,还要适当的帮助其他班委,不但使班委集体凝聚力提高,而且提高整个班委群体的工作效率,第五,有高度的责任心,即“班级之忧而忧,后班级之乐而乐,”凡事有一种敢于负责的气概,作决定要稳重,沉着,机制,果断

第六,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两者兼顾。

很明显,我作为一名组织委员,不管是外界因素还是自身因素,我比上诉职责差的很远,很远,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尽量的改善自身,在外界因素约束的情况下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篇2:大学组织委员职责

2、对积极分子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根据需要与党员结构,向党支部提出本的计划发展名单。

3、提出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具体措施。

4、负责对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向党支部提出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意见。

5、对本支部党员的分布、构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未来三、五年发展计划。

6、在讨论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上,负责向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培养情况和审查情况。

7、具体办理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并保证填表合乎要求。

篇3:大学组织委员职责

关键词: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结构,职责,运作机制

在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一个负责全校课程的添加、调整和淘汰等各项课程事务的课程委员会。那么,课程委员会是一个什么组织?由哪些人组成?承担什么职责?如何运作?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的性质

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在章程或手册中阐述了其在大学组织机构中的地位及职责。基于各大学的自身特点,尽管章程或手册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论及课程委员会在大学中的组织属性。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课程事务评议委员会,是教师评议会内设的众多委员会中的一个,与教师事务委员会、教育公正和校园环境委员会、教师权益委员会、本科教育委员会等具有同等地位。爱达荷大学(Idaho U-niversity)在课程委员会章程中也明确指出:“课程委员会是教师评议委员会内部的一个委员会。”[1洪堡州立大学(Humboldt Stare University)教师手册说明:“综合课程委员会是大学评议委员会内部设立的一个常设委员会。”[2]富勒顿学院(FullertoCollege) 在其课程编制手册中提及:“课程委员会是教师评议委员会中的一个小组委员会,由来自每个部门的代表和来自每个社区学院的代表组建而成,负责促进课程编制和审批课程提案。”[3]罗得岛学院(Rhode Island College)的课程委员会则有所不同,其章程指出,课程委员会是罗得岛学院理事会内部设立的委员会,因此要遵从理事会所有的要求和规章。[4]

除了大学层次的课程委员会,很多大学的院系也有课程委员会,而一些多校区大学还建立了分校区课程委员会。院级课程委员会和分校区课程委员会的主席一般都是大学课程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有些学院课程委员会还设有分会,如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医学院课程委员会下属6个分会,即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课程主任委员会、临床课程主任委员会、计算机辅助教师委员会、评价委员会、教师发展和课程目标委员会。[5]

课程委员会作为一个教师常设委员会受教师评议会的领导。教师评议会由全校范围内的教师代表参与,负责对大学内重大学术事务提供咨询和审议。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文件规定,大学教师评议会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教师代表机构,在关于大学教育利益问题和牵涉到一个以上学院教师教育问题的所有事项上,获得法定授权。此外,评议会对可能影响到大学教育目标实现的所有事情上,被认可作为一个咨询顾问,对校长负责。[6]对于更多的大学而言,教师评议会更像是美国独立战争(1774~1789 年)期间的“大陆会议”,它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咨询和审议,而不是立法和决策。[7]教师评议会的性质,决定了其下属的大学课程委员会的组织性质和主要职责,即大学课程委员会主要是作为一个咨询和审议的委员会,负责全校课程的添加、更改和删除工作,协调各学院、分校区和学校的课程,既要保证课程达到学术标准,也要保证课程的开设价值,如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还要兼顾资源配置,如要有支持课程开设的人员和设备等条件。

二、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的结构

大体上,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是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课程专家代表、各行政管理人员代表等组成的合作体。

在2010~2011 年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课程委员会有27 名成员,而在2011~2012 年度和2012~2013 年度,该校课程委员会均有28 名成员。可见,不同时期该校课程委员会成员总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至少17 名委员是由各学院和几个主要的分校区选举的,另还包括2 名本科生委员、1 名本科生咨询委员会成员、图书馆馆长、研究生项目和课程咨询委员会主席等。课程委员会成员的任期一般为两年。行政代表和学生代表任期1 年,除非另有规定。在特殊年份,代表和章程委员会为了平衡成员之间的关系,会指派评议员在该委员会里任期1 年。只要有可能,委员会中超过一半的教师代表的任期应延长两年。评议员不能在一个给定的委员会中连任超过6 年,同时委员会主席不能连任超过3 年。委员会主席由代表和章程委员会在同教师评议委员会主席商讨的基础上,每年选任产生。[8]罗得岛学院课程委员会由24 名成员组成,包括14 个系的教师成员、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6 名行政管理人员、2 名本科生代表和1 名研究生代表,所有成员均享有平等投票权。[9]在课程委员会成员名额分配中,同一个学院在同一个时间段只能有1 名教师成员,但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不占用其所在学院的委员会成员的名额。[10]西彭斯堡大学(Shippensburg University)课程委员会由18 名成员构成,包括3 名院系主任、2 名本科生代表、1 名研究生代表和12 名教师成员。[11]

这3 所大学课程委员会成员构成总体上类似,都要适当权衡各学科领域、各利益团体的利益,但3 校基于各自校情又略有不同。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除主校区外,还有23 个分校区,因此要兼顾分校区的利益,几个主要的分校区均有1 名成员。

从课程委员会成员的来源看,与课程相关的人员,如教师、学生、课程专家、行政管理人员都包含在内。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一个联合教师、学生、课程专家和行政管理人员一起为课程而努力的理念。1966 年,为了描述学术管理的优化系统,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美国教育理事会(ACE)和高校管理委员会(AGB)联盟,公布了一个直到现在还在坚持的《关于高校管理的联合声明》。这一声明指出,“管理委员会、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其他人中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多多沟通,而且还要“联合规划和努力”。[12]课程问题上的决策,需要社会所有成员的参与,原因是课程结果会影响到所有人。课程的决策与整个团体越来越有关,且与整个团体有直接利益关联。因为课程不再是某些专家们完全操纵和享受的“秘密花园”。[13]

从课程委员会成员的构成比例来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主体组建大学课程委员会,让教师参与课程所有阶段的决策,赋予教师对课程编制的所有层面一定的权利,不管是涉及具体课程,还是更大范围上的培养方案。因为教师是参与决定学术事务的人员,他们是真正的管理者,而不仅是员工。[14]

从学生参与课程委员会来看,体现了大学对课程的基本受用者———学生权利的保障。学生,特别是在大学中间阶段的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实施的全部工作,因为他们是课程的主要或基本受用者。[15]大学因为学生而存在,大学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有目的地、深入地思考自身教育。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1)学生将更好地了解他们身处的大学教育、学术环境和教育决策的重要性;(2)在决策过程中,学生将在对大学课程和适当选择辅助课程仔细斟酌的基础上,制定个人的教育计划;(3)学生将更好地了解他们个人与所选择专业有关的学术特点,并调整和强化个人行为,以便成功完成所选的学术计划;(4)通过参与探索和决策,学生将增进、提高和发展他们在富有生产力的学术和专业生活方面的知识及潜力;(5)学生将认识大学课程委员会的基本运转,知道政策和程序是如何通过的,从而有效获取学术资源。[16]

校长通常不是课程委员会成员,但这并不意味着校长层次的管理者在课程运作中没有发挥作用。分析以下图表可以得知,级别高的行政管理人员在课程规划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主要负责学院层级的课程规划。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在资源、评估及调整方面的影响是最明显的。相反,教师直接参与具体课程的创建、编制、实施和评估,其任务侧重于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决策。在学院层面上,教师扮演的角色并不那么重要,虽然在一些高校,他们可能会协助收集资源和定义大学的使命。[17]因此,基于各种角色不同的职责限定,特别是在巨型大学,校长的职责相对于学术决策的制定来讲,更注重对外关系和筹款。[18]再者,许多学者相信最好的课程管理是实现最小的管理。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应学会放权,应全权委托教师去发展符合学科和个人利益的课程和培养方案。

总之,课程委员会成员的构成既以教师为主体,又有行政人员和学生等的参与,从而既保证了课程的学术标准,又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使课程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的可能性。

三、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的职责

大学课程委员会提供课程提案审批过程的指南;监督课程审批过程的标准;审议、评价、批准或否决各院系提交的课程提案。同时,大学课程委员会通过指导、宣传和监督,确保课程反映学术进展、适应社会需求,以服务于大学的使命和目标,并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课程委员会的职责是审查、评估以及批准或否决所有的课程提案,其中包括来自各部门、各学院以及没有课程审议权的分校区所提交的课程提案,以此来限制课程注册。对于学术原因受限的提案,倾向于采取批准或否决的手段;对于资源原因受限的提案,倾向于协商或审查的手段。此外,课程委员会通过研究现行学科和课程,基于满足学生的需求、服务联邦的机会而为课程增改提供建议;制定学科和课程评估的标准,以及建议学科和课程提案的处理程序;监督下属的通识教育和写作等委员会的工作;保持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的联系,以利于课程程序的实施。[20]为了保证课程运作的顺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还要求各学院都要设立专门负责课程的职位,与大学课程委员会就课程相关事务保持紧密联系。各学院应指派一人作为联络员,负责与课程委员会的协调员进行联络,同时他也负责向学院教师传递课程信息和提供课程咨询。教师评议办公室应召开定期会议,还要通过事先指定的联络员更新程序和政策上的变化,并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大多数学院都有一位熟悉有关课程程序的成员,担任“课程事务助理”。他们对课程的审查过程有很大帮助。[21]

罗得岛学院进一步细化了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职责分工。尽管课程委员会每个成员都是某一领域的代表,但他们共同的职责是从整体上针对课程行使他们最好的判断力,成员在会议的讨论和表决中行使这一判断力。经验表明,为了更好地行使这一判断力,成员需提前“做功课”,在会议前阅读和消化材料。课程委员会成员在会议中努力建言献策。有时,成员需组成小组委员会进行讨论或进行专题研究。成员也发挥着联络的功能,既从整体联系着大学,又与自己领域紧密相连,这包括回答问题、提醒人们关心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协助不熟悉课程委员会运作程序的人们编制提案、确保课程提案包含研究领域的一些相关问题、随时关注自身领域的发展,等等。[22]

下面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门新课程的产生过程为例,更直观地阐述校、院、系三级课程委员会各自在其中的职责。由于一门课程或一个课程体系受学科的影响最大,因此,课程设置的第一个环节是系课程委员会对课程提案的审查,主要审查课程的具体内容,考虑更多的是课程的学术价值。第二个环节是学院课程委员会对课程的审查,在系课程委员会商讨的基础上,主要审查课程提案与学院战略性的课程目标是否一致,同时,确保新设课程不与学院其他系所设的课程重复和冲突。第三个环节是大学课程委员会对课程提案的审查,确认课程符合学校的要求,在整体上保证各学院或各校区的课程质量,保证学校层面课程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保证各学院的课程不重复,以及课程预期达到的目标、学院的教育目标和大学的教育目标三者间不互相冲突等。总之,不管是学校的课程委员会,抑或是学院的课程委员会,它们的职责都是为了确保所有课程的连贯性和质量,新提议的课程和现有课程不重复,并且有一个规范的课程审批程序来修改和创建新课程。[23]

四、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的运作机制

美国大学课程委员会本身有一套系统、成熟的运作机制,以保证其有效履行职责。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07 年的课程报告提及课程委员会的运作机制。课程委员会在一个学年中定期开会,通常是从9 月份到次年5 月份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课程委员会可能否决、保留或将课程提案退回原提议单位,以便在批准该课程提案之前获取更多额外的资料。在任何情况下,课程委员会的决定都将告知原提议单位。审批一项课程提案所需花费的时间,在常规学年里,课程委员会将会在两个月内对其进行评议。[24]非课程委员会成员的教师,甚至所有大学成员,都有资格参加会议,但座位是有限的。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赋予这些人话语权,但课程委员会通常会听取有益的建议。[25]

篇4:大学组织委员职责

关键词:大学;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党委权力;行政权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3-0015-04

依法治校与大学章程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完善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是依法治校和大学章程的核心问题之一。完善大学学术委员会就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学术委员会与党委的关系

学术委员会与党委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学术权力与党委权力的关系,涉及到学术自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称《高等教育法》)第42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评定教学与科学研究成果等学术事项。《高等教育法》第39条规定,在高等学校设立中国共产党基层委员会(以下称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称《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第10条第2项进一步明确规定,党委讨论决定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可见,党委和学术委员会都有权对学术事项进行管理。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学术委员会对全部学术事项进行管理,而党委仅对重大教学与科研事项进行管理;第二,学术委员会对学术事项的权力是“评定”,而党委对学术事项的权力是“讨论决定”。问题是“评定权”与“讨论决定权”有什么区别,更关键的问题是“重大学术事项”的边界在哪。

从全国高校章程的实践看,大多数高校试图通过穷尽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以明确学术委员会与党委的权力边界。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章程(试行)(提请核准稿)》第31条列举了学术委员会审议科研计划方案等六项职责。《华中师范大学章程(提请核准稿)》第25条列举了学术委员会审定学校学术评价标准等七项职责。而《上海外国语大学章程》第15条更是列举了学术委员会评定重大学术奖励的申报推荐与重要学术组织任职的申报推荐等九项职责。这种详列学术委员会职责为大多数高校章程所采用,可能是因为《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第10条已经对党委职责详尽列举了八项,而《高等教育法》对学术委员会职责的规定仅列举了三项,且没有配套法规,不足于避免党委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过度干预或介入。

我们认为,党委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应当限于事后救济,党委行使监督权,对违法或不当的学术决议做出撤销决定,也就是说,“党委讨论决定重大教学与科研事项”的含义应当解释为对学术委员会做出的违法或不当决定予以撤销。这样,党委既尊重与支持了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又形成了对学术委员会的有效监督,符合其统一领导学校工作的职能,体现了党管大事的思想。这是因为,党委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国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实施的纽带作用,而大学发展的基本逻辑是学术本位。

二、学术委员会与校长的关系

学术委员会与校长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高等教育法》第41条规定,校长组织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可见,从法律规定看,校长没有学术权力的决策权,只能为学术活动提供管理与服务。不过,实践上,校长对学术事项干预颇多,出现了学术事务行政化的严重问题,没有切实落实教授治学和学术自治原则。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法律对学术组织成员的组成比例、任职条件、产生办法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留给了高校。高校大多受我国官本位思想影响,设置了有利于校长的学术组织与议事规则。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高校大多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将大学视为其附属事业单位,政府包揽高校的所有事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了强化学术权力,防止学术事项行政化,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学术组织中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专任教授(含副教授)的法定比例,还应当规定成员的资格、产生与任期、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追究等。可喜的是,教育部正准备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学术组织的组织规则加以规约。,当然,学术评价标准、学术奖励规则、学术发展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的制定权还是应当留给学术组织。这是为了激发学术力量并给予保护。不过,为了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校长像党委一样应当拥有对学术事项的适度干预权。校长干预学术事项的具体形式有:校长为学术组织的当然主席;校长参与制定学术组织章程或规程;校长聘任与解聘教授。

三、学术委员会与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关系

学术委员会与学位评定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学术权力的内部分工与制衡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称《学位条例》)第9条和第10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学位评定、授予、撤销等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称《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8条具体规定了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即审查通过申请学位名单,确定研究生考试事宜,作出授予或撤销学位决定,处理学位授予争议。可见,与学术委员会一样,学位评定委员会也属于大学内部学术组织。问题是学位评定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两者地位等同,还是学术委员会地位高于学位评定委员会,或者学位评定委员会地位高于学术委员会?对此,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从高校章程实践看,一些高校规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学术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例如,《武汉理工大学章程(提请核准稿)》第54条第2款就明确指出,学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这实际上承认了学位评定委员会从属于学术委员会的地位。而教育部刚刚公布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征求意见稿)》第3条与第17条更加明确地规定,学术委员会是高等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其可以就学位评定事项设立专门委员会。这实质上表明,学位评定委员会行使的学位评定职责是从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职责中独立或剥离出来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其他学术机构一样,也应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

不过,我们认为,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应当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第一,这是现行法律的隐含要求。《学位条例》和《高等教育法》都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没有上位法与下位法之分。从法律的文义、上下文和目的等来看,还不能从这两部法律中得出学位评定委员会从属于学术委员会的解释。第二,这是学术权力制衡的需要。与行政权力一样,学术权力不能完全集中到学术委员会一家之手,因为绝对的集中产生绝对的腐败。不仅行政权力要求分工与制衡,而且学术权力也应当适当分工与制衡。不过,学术权力的分工是指学术机构之间的权力分工,而学术权力的制衡主要是指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适度干预。第三,这已成为许多高校的普遍实践。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章程(试行)(提请核准稿)》第31条与第32条就没有区分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地位的高下,亦即,两者具有同等地位。简言之,学位评定事宜由学位评定委员专司行使,不受学术委员会的干预,学位评定事宜的议事规则则由行政权力作为制衡需要加以制定。

四、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关系

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学术权力的内部分工与制衡问题。《高等教育法》第42条规定,学术委员会审议教学计划方案,评定教学成果。不过,实践上,不少学校设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高校教育教学事宜。例如,《苏州大学章程(草案)》第67条,学校设立教学委员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咨询和审议机构。虽然现行法律规定,校长聘任与解聘教师,但没有规定其教师职称评审的权力,也没有明确学术委员会享有此项权利。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设立更多是来自大学的实践。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章程》第14条规定,设立教师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负责职称聘任事宜。简言之,教学委员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都来自高校的实践。

与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一样,教学委员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都属于学术组织。从法律规定看,教学委员会应当隶属于学术委员会,因为教学委员会的职责显然是从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中分离出来的。更关键的问题是,职称评审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从目前全国的职称评审标准看,评审标准既包括科研要求,也包括教学要求。从这个角度看,职称评定委员会似乎应当从属于学术委员会。不过,从权力制衡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看,教学委员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也应当独立于学术委员会。此外,若将教学委员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都设置为学术委员会下属的专门委员会,则容易将学术委员会异化为学术管理机构,而背离其学术评价的核心职能。由此,教学委员会应当专司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与计划方案、教学改革方案、教学质量评估、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名师与成果、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教学事宜的审议、评审和审定;职称评审委员会应当专司职称资格审查、职称评审标准与办法等职称事宜;而学术委员会专注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术道德等纯学术事宜。

五、学术委员会与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学术委员会与教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学术权力与民主管理权力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法》第43条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在高等学校设立教职工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原则对高校的基本要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在高校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第7条进一步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内分配方案、教职工聘任与考核、校内管理制度等享有听取报告权、提出意见与建议权以及讨论通过权。可见,教职工代表大会可以对学校的所有事务提出意见与建议,其中当然包括对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制度、学术发展规划和学术决议决定的建议与批评权。学术委员会与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实质上主要是民主管理权力对学术权力的监督。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术权力的提出意见与建议权,既保证了学术权力的相对独立性和高度权威性,又体现了教职工民主管理与监督权的具体落实。

六、学术委员会与学院的关系

学术委员会与学院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大学纵向内部治理结构问题。改革开放后,最早确立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高校可能要属吉林大学,其原因是新世纪的吉林大学是由六个高校合并而成的,是为了解决学校的内部管理与治理结构问题。这得到了许多高校实践的认可。学院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具体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事项,制订并组织实施学院发展规划,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实践中,有的高校,与校级设置类似,在学院也设置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例如,《苏州大学章程(草案)》第100条与第101条规定,学院设立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别行使学术评价权与学位评定权。在学院设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有机构臃肿和成员重叠度高的弊病。这种模式实质上是校级学术机构的翻版与复制,没有考虑学院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学校纵向治理结构的分工与平衡,也没有体现制度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有的高校在学院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将教授委员会作为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例如,《吉林大学章程》第37条与第38条规定,学院设置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术权力;设立教授会,履行教授治学与民主管理的职能。在这种模式下,教授会的学术职能与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交叉太多,其民主管理职能忽视了除教授外的教职工的利益诉求途径和民主权利,与学院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交叉过多。一些高校在学院仅设立教授会或教授委员会,主要行使学院的所有学术评价与发展职责,兼具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能。例如,《中国政法大学章程(暂行)》第37条规定,学院设立教授会,行使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师聘任、学术评议、学位评定、教学指导等审议与评定职能。这种设置避免了机构臃肿和职称交叉的问题,也理顺其与学院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种设置还厘清其与校级学术机构的关系,保障了学术权力的独立性,解决了学校与学院在学术事务方面的权力边界。学院设置的学术机构与学校设置的学术机构没有上下隶属关系,学院设置的学术机构在其学院学科与专业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学校设置的学术组织对学院设置的学术机构仅有业务指导的职责。

学术委员会是大学的法定重要内部治理机构之一,是依法治校与大学章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维护大学学术独立与自由的重要组织保证。完善大学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就要处理好学术权力与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的关系,就要合理界定其与其他学术机构的隶属关系与职能分工,就要理顺其与学院学术机构的关系。

篇5:党委组织委员职责

2.负责管理发展党员工作,制定新党员发展计划,对发展对象进行考察和培养教育,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及时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审查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严肃认真办理入党手续。

3.负责督促检查收缴党费、转接党员组织关系等工作,做好党员和党组织的统计工作。

篇6:党委组织委员职责

1、根据党委决议,协助党党委书记,做好总支换届改选的各项工作,并加强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换届改选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执行,熟悉换届改选的规定、程序和方法。起草候选人情况介绍材料,起草选举办法,做好包括准备选票、准备选票箱、布置会场等会务工作。总支组织委员还要负责指导各支部做好改选工作。

2、检查督促安排好组织生活。根据总支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委员要及时了解组织生活的情况,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并将有关情况向总支汇报。

3、负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正确掌握发展党员的标准,根据本总支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积极、主动、有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建立并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考察,及时将条件基本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送入党校学习。按照党章规定和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具体做好吸收党员的各项工作,认真做好预备党员考察工作,按时办理预备党员的转正。

4、根据上级组织决议,负责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集体组织工作。在开展评议工作之前,根据本总支党员的实际情况,拟定评议工作的重点,起草评议工作的计划。评议工作一般要经过学习教育、自我评价、民主评议、组织考察、表彰和处理等阶段。组织委员要知道督促党委认真开展评议工作,在评议过程中,协助党委书记对所属党员进行全面考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草拟对党员的组织意见,认真做好评议工作的总结,对党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整个评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

5、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督促党员认真履行义务和正确行使权力。做好总支在组织工作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

6、经常了解党员状况,向党委提出对党员进行批评、表扬或奖励的建议。经常了解本总支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尤其要关心在第一线工作的党员的情况,向下属支部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同时了解党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交总支讨论。

篇7:组织委员职责

1、了解和掌握支部的组织状况,根据需要提出党小组的划分和调整意见,检查和督促党小组过好组织生活。

2、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情况,组织好党课学习,做好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收集、整理党员的模范事迹,及时向党支部提出表扬党员的建议。

3、安排好党的组织生活,了解党员过组织生活和遵守纪律情况,帮助党员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宣传委员职责

1、了解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状况,提出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拟定学习计划和建议。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事实政治以及完成上级布置的学习任务,组织党课学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围绕支部的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鼓动工作和主题教育。指导本单位的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等。

篇8:老旧小区管理委员会组织之构成

一、准业主组织的妥当性

从全国范围来看, 老旧小区的管理主体主要有三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中心 (站/公司) 和小区管理委员会或者类似组织。

(一) 业主大会作为管理主体的妥当性分析

对于老旧小区来说, 改造后条件比较好的, 适合采用专业化物业管理的, 在当地政府物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由小区全体业主成立业主大会进而推举业主委员会, 由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为物业管理主体委托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实行这种物业管理的小区不但基础设施较好, 而且产权也比较清晰, 大部分是已经完成住房改革的房改房, 小区居民对于房改房拥有所有权。而对于基础设施和条件不好、产权比较复杂的老旧小区, 一般采用准物业管理, 而没有采用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为物业管理主体决定或负责准物业管理的做法。

需要分析研究的是, 为什么大部分城市在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中都没有选择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为物业管理的组织者和决定者呢?老旧小区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有没有可行性呢?按照物权法的一般原理, 业主作为物业的所有权人, 对于物业具有全面的权利, 而所有业主的集合体业主大会作为小区所有物业的权利人具有决定小区物业管理的绝对权利, 因而业主大会及其推举的业主委员会作为小区物业管理的主体是顺利成章的。但是这种模式是以全体或者绝大部分物业占有使用人就是法律意义上的业主为前提的, 而老旧小区由于其特殊性无法满足这一前提。

由于历史上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住房政策的原因, 同一老旧小区内的房屋所有权结构非常复杂, 除了有购买人拥有完全所有权的成本价房改房的情况外, 也有公有住房租给居民使用和居民拆迁回迁房, 及单位具有部分产权由职工购买使用的标准价房改房的情况。特别是公有租房承租人因单位职工等特定身份获得承租资格, 继而通过分期支付房租获得了永久承租权, 公有住房的承租权甚至可以继承, 也就是说公房承租人对于房屋已经具有了不同于一般承租人的特殊使用权。正是这一特殊状态造成了真正法律上的所有权人不使用这些住房而现实的使用人却并非法律上的所有权人的困境。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人虽然可以作为业主组成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进行物业管理, 但是由于这种所有权仅是一种历史上计划经济的遗留物, 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所有权, 所有权人对于房屋的权利非常有限, 也并不居住使用这些房屋, 因而其根本不具有进行物业管理的动力, 而且也不愿意承担物业管理的费用。因此, 除了个别产权改革比较彻底且基础设施比较好的老旧小区可以成立业主大会开展物业管理外, 对于大多数老旧小区而言, 将非法律意义上所有人的诸多老旧小区房屋的实际使用人排除在管理组织之外并不妥当。从这种意义上说, 大多数老旧小区不具备成立业主大会进而推举业主委员会的现实条件。这样一来, 业主大会不适合作为大多数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的主体。

(二) 物业服务中心 (站/公司) 作为管理主体的妥当性分析

根据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的规定和实践经验街道社区以及其成立的服务中心、服务站或物业服务公司作为管理主体, 是一种被普遍采用和接受的做法。北京、杭州、南京、郑州、合肥、淄博、哈尔滨等城市采用了这种做法。街道或社区作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主体的正当性在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由于老旧小区是一种建筑物、道路、治安等的综合体, 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因而物业管理在不同程度上承担了某些社会管理的职能, 如环保卫生、保安、消防以及因群居生活关系而产生的社区建设、社区秩序管理等。事实上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活动也超出了业主个人利益而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公共事务, 因此街道或社区介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这种意义上说, 街道或社区作为老旧小区管理主体是其履行社会服务或管理职能的体现。

街道或社区作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主体, 成立物业服务中心 (站/公司) 实施准物业管理, 仅收取低廉的物业服务费, 节省了老旧小区居民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成本, 同时也具有高效、便利、廉价的优势, 因此为老旧小区普遍接受和采用。客观而言,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旧小区管理难的问题。不过, 这种模式虽是历史遗留问题, 但与住房货币化的房改政策不符, 长此以往将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对于未享受此种福利的商品房小区居民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政府为何动用财政资金为特定居民而不是全部居民提供社会服务?同时, 从物权法角度审视, 老旧小区的专有部分基本上转化为私人财产, 私人财产当由私人进行管理, 而不应交由政府管理。哈尔滨市在实施社区物业服务站过程中, 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虽然社区物业服务站现在受到居民欢迎, 但它并不是一个物业管理的普遍模式, 它是为了解决老旧居民楼的卫生、治安、消防安全及对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关怀等问题成立的非商业的组织。政府给予属于低收入阶层老旧小区部分居民物业服务费补贴具有一定合理性, 但不能不加区分的对老旧小区居民全部给予物业服务费补贴, 更不能因此替代老旧小区居民自身承担的管理义务。从这种意义上说, 街道或社区服务中心 (站) 作为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的实施主体只能是权宜之计, 否则老旧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三) 小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主体的妥当性分析

除上述做法外, 北京、天津、沈阳等城市还采用以小区管理委员会以及类似组织作为老旧小区管理主体的做法。这种做法主要发挥老旧小区居民的积极性, 实行居民自治。即:针对老旧小区产权状况复杂的特点, 在街道或者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 召开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小区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基本是热心公益、愿意为小区服务的社区居民。居民代表大会和小区管理委员会自主决定物业服务的提供方式及收费标准, 并通过居民公约实行自治管理, 定期公布准物业管理重大事项、财务收支状况、居民缴费情况等。由于老旧小区居民作为老旧小区物业的实际使用人, 物业状态和小区环境与其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因此, 由社区居民组成小区管理委员会能够切实负责地进行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此外, 由老旧小区居民组成的小区管理委员会对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事项进行具体决定, 确定物业管理费用标准, 有利于小区居民自觉缴纳物业服务费。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相当于业主委员会, 它是居民自发组织的管理团队。

从老旧小区的产权结构方面看, 除了商品房所有人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业主外, 房改房所有人、回迁房所有人、原售房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基本上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业主, 公房承租人则几乎等同于法律意义上的业主, 由他们全体组成老旧小区的管理人组织符合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理和相关法律规定。只是这一管理人组织的成员并不都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业主, 因而该管理人组织其实是准业主组织。据此, 需要适当改进目前实践中小区管理委员会制度。实践中, 老旧小区的小区管理委员会通常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根据北京市朝阳区的做法, 目前小区管理委员会的产生方式, 有的是在社区层面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小区管理委员会, 有的是直接在小区层面推举居民代表选举产生小区管理委员会。而居民代表大会往往没有包括原售房单位或者产权单位, 根据老旧小区产权结构的特点, 这种做法有所不妥, 忽视了一定条件下原售房单位或者产权单位的业主地位。这里所谓的一定条件主要是指两种情形:一是老旧小区存在标准价房改房或者公房承租的情形, 原售房单位作为标准价房改房共有人或者公房的所有人理应参与其财产的管理;二是原售房单位对老旧小区共用设施设备享有所有权的情形, 理应参与其财产管理。

二、小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老旧小区准业主组织的妥当性分析只解决了小区管理委员会可以作为老旧小区的管理主体问题, 但并没有解决其法律主体资格问题, 即小区管理委员会是不是法律主体的问题。实践中, 小区管理委员会缺乏法律主体资格的问题会使小区准物业管理的合法性受到一定挑战, 在收费时可能会受到居民的质疑, 物业收费可能会面临“名不正、言不顺”的困境。

小区管理委员会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 其承担老旧小区的管理职责, 必须明确其法律地位。如前所述, 小区管理委员会相当于新型住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而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也存在争论, 《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均含糊其词, 仅确认了其民事主体地位, 即可以进行民事活动。《物权法》第78条规定:“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 对业主具有约束力。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 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物业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 履行下列职责: (一) 召集业主大会会议, 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二) 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三) 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四) 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 (五) 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第16条:“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30日内, 向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上述规定确认了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8条和第10条确认了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 即可以进行民事诉讼。由此可见, 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资格当无疑问, 只是它为何种民事主体存在争议。这种争议同样存在于小区管理委员会。

(一) 小区管理委员会系其他组织

我国民事主体有三种类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小区管理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只能在法人和其他组织中作出选择。

1. 小区管理委员会不具有法人团体地位

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实践中, 不少人士主张赋予小区管理委员会法人资格。从小区管理委员会的现状出发, 主张就必须使其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 从而获得法人资格。我们认为并不妥当。《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独立人格、独立财产、独立责任。法人的成立,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 依法成立, 即欲成为法人的社会组织的设立必须合法, 它的设立目的和宗旨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它的组织机构、设立方式、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等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第二,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这是法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物质基础, 也是其得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保障;第三,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第四,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 (以下简称民非) 对小区管理委员会来说存在很多困难。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成立民非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有规范的名称和必要的组织机构;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有必要的场所。由此可见, 成立民非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 每个小区的小区管理委员会都登记成为民非, 既不现实, 也比较困难。我国对于社会团体成立条件的规定是: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 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住址;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 有三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由于社会团体成立的审批程序严格, 如果让每个小区管理委员会都登记成为社会团体也是不现实的。

赋予小区管理委员会法人资格存在诸多优点。温州市赋予业主大会法人资格, 其优点就是小区管理委员会法人资格优点的最好注脚:第一, 维权方便, 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可以独立打官司;第二, 可以开设银行账户, 自己管钱;第三, 可以把车库、电梯、会所等公用设施都登记在其名下, 以避免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把业主共有财产据为己有, 侵占业主的利益, 进一步实现“自己的小区自己管”。尽管 (准) 业主自治团体法人化将会带来一定的益处, 但是小区管理委员会与法人在特征和成立条件等方面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 小区管理委员会无独立的财产和经费。老旧小区作为区分所有建筑, 专有部分归业主所有, 共有部分归业主共有,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共有部分归原售房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单独所有。这就意味着从老旧小区的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都存在所有人的角度而言, 老旧小区的产权人也是清晰的, 不存在无主的专有部分或者共有部分, 小区管理委员会不是共有部分的产权人。物业维修基金也是全体业主为了有效管理房屋, 按照购房款的一定比例缴纳的费用, 是全体业主的共有财产。那么小区管理委员会从哪里获取独立的财产和经费呢?

第二, 小区管理委员会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小区管理委员会没有完全独立所有的财产, 故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指出, 物业服务企业向业主委员会提出物业费主张的,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拖欠物业费的业主另行主张权利。这一规定表明业主委员会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与之地位相类似的小区管理委员会也应当如此。《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 (1994年) 第16条规定:“管委会经市政府社团登记部门依法核准登记后, 取得社团法人资格。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签发日期为管委会成立日期。”该规定在2004年修订时被删除, 管委会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恐怕是重要原因。由此可见, 小区管理委员会与法人在特征和成立条件方面都存在本质的区别, 不宜将小区管理委员会纳入法人范畴。

2. 小区管理委员会可纳入其他组织范畴

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和现实国情出发, 可以将小区管理委员会定性为非法人组织, 并归入我国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 赋予其相对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和当事人能力。具体而言, 小区管理委员会具备“其他组织”的基本构成要件。

第一, 合法成立。从北京市老旧小区管理委员会的实践来看, 均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 老旧小区产权人和使用人通过选举等方式产生的代表组成。这说明小区管理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组织。虽然北京市老旧小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均未履行登记程序, 但登记并非一个组织合法成立的必要条件。各种组织的成立要求和法律依据并不一样, 企业成立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社会团体成立需要办理民政登记;而有些组织, 如业主委员会,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 只要履行备案程序。因此, 法律并没有要求所有的组织必须履行登记程序才能合法成立。尤其像业主委员会、小区管理委员会这样的组织机构, 在现行法律并没有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登记的情况下, 我们不能以登记作为判断其是否合法的依据。

第二, 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在构成上, 非法人机构应为多人的集合, 依一定的目的成立和存在, 并拥有名称、机构及相应的代表人和管理人, 表现为团体形态。根据《朝阳区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工作指导手册》的相关规定, 小区管理委员会由9人组成, 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7人。同时, 对小区管理委员会委员的任职资格、权利义务、产生办法、工作职责以及小区管理委员会的议事规则等作出了较为详细规定。因此, 小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是健全与完备的。小区管理委员会可以形成独立于其成员个人意识的团体意识, 通过小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对外代表团体, 以团体的名义进行民事行为。

但是, 独立财产和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最多只是一个团体或组织具有法人资格的标准, 而并不是非法人组织或“其他组织”的必备要件。非法人组织并不要求有独自所有的财产或经费, 甚至允许其没有财产或者经费, 并因其财产的非独立性而由与其有法定责任关系的组织或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自然人之外的组织能否成为民事主体, 也应当以其是否具有独立意志这一标准进行衡量, 而不问其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为责任承担形式作为意志表示的一种后果, 其要解决的是, 一个主体实践其意志的后果是由一个还是一个以上的主体来承受的问题, 这本身是一种法律设计, 包含着立法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而是否存在独立意志要解决的是一个组织是否具备形成独立意志的机制、是否能为其他主体所辨识、能与其他主体区别开来、能被特定化的问题, 是一个事实判断, 因而与责任承担形式根本不同。

就法理而言, 小区管理委员会完全可以归入我国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 即非法人组织 (团体) 。同时, 我国关于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司法实践, 也佐证了小区管理委员会的非法人组织地位。2003年8月20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请示一案的复函》指出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符合“其他组织”条件,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2005年8月15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春雨花园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复函》指出,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 根据业主大会的授权对外代表业主进行民事活动, 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全体业主承担。业主委员会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的, 可以作为被告参加诉讼。究其原因, 赋予业主委员会当事人地位, 可以达到明确责任主体、简化程序、降低诉讼成本的效果。既然组织的法律地位选择属于法律设计的范畴, 我们就可以借鉴司法实践中业主委员会的定位界定与之相似的小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将小区管理委员会纳入其他组织的范畴不仅在理论上成立, 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可行的。因而, 建议通过相关立法确认小区管理委员会的其他组织地位, 建立健全小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规则, 为开展老旧小区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

上一篇:成本科学控制为目的下一篇: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