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岗位调整表态发言

2024-07-27

城市管理岗位调整表态发言(精选6篇)

篇1:城市管理岗位调整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刚才会上宣布了组织上对我的任命,在此我衷心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器重和厚爱。这次任职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认同和理解,更是一份期望和重托,让我有机会在一个新的平台,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城市管理工作牵涉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很多工作直接接触到弱势群体,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如何贯彻落实好上级的指示精神,完成街道党委、办事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又要取信于民,让全体居民基本满意,这就要求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我将把这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尽快进入新主角,勤勉尽职,扎实工作,有所作为。在此,我做四个方面的表态:

一是“勤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水平。在抓好自身学习同时,经常组织全梯队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努力践行“八荣八耻”。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对居民旨在提高文化科学、思想道德、社会公德、法规纪律等方面素质教育,营造好城市管理舆论氛围。到达全体队员爱岗敬业、社区居民用心参与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态势。

二是“务实”。坚持做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树立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紧密结合中心以及基地各项工作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坚持做到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始终持续艰苦奋斗、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甘于清苦,乐于奉献,多干实事,多创业绩。城市管理是维护广大居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联动工作站承担着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解决好居民的难事、急事,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居民在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要解决的急事、难事、麻烦事,我们将全力加于解决,尽力满足居民的合理要求,构成居民配合支持城管工作,城管用心解决居民难题的和谐局面。

三是“团结”。我作为城市管理联合工作站主任,要始终坚持班子团结,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原则,用心参政议政,为区域的整体工作着想,为主要领导分忧解愁,与班子其他成员坦诚相待、团结协作、有功不居、遇过不推、补台不拆台,尽心竭力做好分管工作。

四是“廉洁”。要自觉遵守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任职,时刻持续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我,自觉理解大家监督。

同时对于我个人的一些不足,期望领导和同志们随时批评提醒,我必须认真加以改善,绝不辜负组织、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期望和重托。

多谢大家!

篇2:城市管理岗位调整表态发言

为大力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全面提升深圳的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按照深圳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城管工作八字方针,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城市管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提高对城管工作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

(一)深刻领会“八字方针”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长期指导意义。许宗衡同志代表市政府在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八字方针,是我市城市管理的指导方针,它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符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客观需要。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认真领会“八字方针”,深刻认识“八字方针”的指导意义,在工作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

(二)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强化城管工作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优良的城市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工作对于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加强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优化双向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三)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提高城市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绩效评价中的权重。城市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要树立城市管理是我市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的工作理念。各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所辖区域城市管理工作的优劣,要成为该级政府绩效评价的重要量化指标。各级人民政府要有计划地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集

中力量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三大工程”,实现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跨越

三、加快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城市管理架构

根据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市政府确定2006年为“城市管理年”。为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年”活动,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以“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城市管理八字方针为指导,以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结合“基层基础年”,开展以“城中村”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程、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程等“三大工程”为重点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同时狠抓清理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和食品安全专项工程,力争通过一年左右时间,大幅提升我市的环境水平,并使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取得较大进展,“梳理行动”、“查违”、“清无”等专项治理行动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1.继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

(1)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控制和管理,明确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使用功能;坚决制止和清理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养殖场;按计划建设和完善截污治污工程。

(2)梳理完善排水管网,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

开展城市排水管网梳理行动(简称梳排行动),全面整治城中村、住宅小区排水管网,加大对污水错接乱排、超标

排放的整治力度,改造完善市政排水管网系统,逐步实现正本清源和彻底的雨污分流。将排水管网梳理行动作为“城市管理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分区分片分流域逐步推进。2006年固戍、沙井、龙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30%以上,南山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程、上洋污水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草埔、西丽、水头、葵涌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及滨河污水厂改造工程完成前期工作。

(3)开展流域综合整治,修复河流生态。

实施河流截污和河水生态处理工程,修复河流生态,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构建良性生态系统,整体提高水环境承载力。2006年深圳河治理三期工程、龙岗河截污工程完成,深圳河湾、布吉河、坪山河截污工程达到30%以上进度,大沙河生态化改造工程完成,福田河、新洲河、布吉河、深圳水库排洪河生态化改造前期研究工作完成,深圳河湾水系部分河段进行清淤,蒲芦陂水库深度处理工程启动,龙岗河、坪山河生态处理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4)合理调节城市河、湖生态环境用水。

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和政策,加快全市中水利用规划的实施步伐。优化城市供水网络,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在保障城市供水的情况下,对流经特区的河流适当补充生态环境用水,维系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强河面垃圾日常清理与管理,开展全市河流底泥疏浚规划,对重点河流、重点河段定期实施底泥疏浚。

以上工作按照《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市水务局、各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

许宗衡指出,“城市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各区在工作作风上敢于攻坚碰硬、雷厉风行,在工作方法上扎实有效、勇于创新,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城市管理年”已取得了一个有利的开局。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强力的手段,将“城市管理年”的各项工作推向纵深,不达目的决不收兵。下一阶段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抓亮点。要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标准,加强规划、精心设计、严格管理,突出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将城市品牌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抓难点。要突出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验收工作;以实施暂住人员“居住证”制度等为契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继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坚决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严防乱搭建、无照经营等行为死灰复燃;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坚决消除乱摆卖等城市“顽症”;

———抓落实。各级领导必须下决心,尽心、尽职、尽责,采取强力措施,坚决把城市管理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成果经得起检验。年底凡是“城市管理年”工作方案中的任务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必须查清原因、严肃处理、坚决整改。

一、把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城市节约用水要做到“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抓紧编制和发布实施全省用水定额工作,实行城市用水定额管理。

要结合水资源状况,加强城市自备井和企业计划用水的管理,在年初下达用水计划基础上,对所有的企业进行测算,重新核定水量,对用水量大的企业要限量供水、定额用水。缺水严重城市要限期关停并转一批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建设和农业粗放灌溉。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的城市,在达标之前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并限制其新增供水工程项目的建设。

要强制压缩用水指标,从今年10月份至明年5月底,对城区内所有取、用水户,平均压缩10%的取用水量。对非生活用水继续实行计划用水以用超计划加价收费的制度,缺水严重的城市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计划用水量和用水定额,严格控制桑拿洗浴业和洗车业的用水,积极推广无水洗车技术;对高耗水和游泳馆、洗浴中心进行严格管理;对产水率低于50%的纯净水生产企业实行限期整改。加强市政设施和建筑施工用水管理,公园、绿地等市政设施取用水必须安装节水灌溉设施。建筑施工取用水必须办理用水手续,严格实行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

要强制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今后,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中,严禁使用

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现有公共建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建筑房屋中,已安装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必须限期全部更换。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节水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抓起,控制住生产和销售环节。

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城市供水

当前,要抓紧解决严重缺水城市应急工程措施的落实,多方筹措资金,广辟应急水源,千方百计增加城市供水。同时,要抓好城市供水、用水的管理。

一要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有计划地控制制农业用水,压缩工业用水,确保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二要加快对城市供水管网的查漏和改造,努力降低管网漏失率。中等规模以上城市的供水企业要在明年完成供水管网的普查堵漏工作,将供水管网漏失率再降低3%至5%。要健全供水管网技术档案,制定管网改造计划,限期完成管网更新改造工作。

三要建立科学的供水水源系统,城市用水要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打破过去一个水系、一个水库、一条河道的单一水源向城市供水的方式,采取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的方式,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

四要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建立河道闸坝放水调控制度,保证城市河道环境用水。严格限制城市自来水可供区域内的各种自备水源。今后,凡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自备井;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城市,严禁新建任何取用地下水的设施。要提高地下水资源费标准,逐步压减地下水取水量。

五要宣传和动员广大群众加强对用水节水的监督。省、市建设水利部门都要设立节水举报电话,认真查处各类窃水、浪费水现象,问题严重的要予以公开曝光,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经济处罚。

三、搞好水污染治理,强化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也是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一要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清洁。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严格限制保护区的各项开发活动,严禁一切排污行为。为城市供水的水库已被污染的,要尽快治理,恢复水质。环保部门要编制防治规划,严格控制在辽河流域内新建大、中型养殖场,已建成的中等规模以上养殖场,必须进行限期治理。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农药、化肥对河流水系的污染。

二要建立城市供水水质旬报制度。中等规模以上城市要在2002年前建立实施供水水源、地下水质旬报制度,并在环保重点城市实施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公报。地下水资源已经超采,出现海水入侵的城市,应划定超采区范围,向社会公布,并规划建设替代水源和实施

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

三要实现清洁生产,加强对工业水污染的治理,进一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是降低污染负荷、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加大“一控双达标”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既定的治理目标。“十五”期间要进一步实行再达标工程,使工业企业由主要污染物达标转向全面达标。

四要把处理生活污水问题放到市政建设的重要位置。按国家要求,“十五”期间,所有设市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到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该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都应不低于70%。

四、加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搞好跨流域调水要合理开辟水源,增强城市供水能力。各地要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郊区和城区统筹兼顾,积极开发水资源。大力兴建调蓄水库工程,增加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尽可能多地拦蓄丰水年和多雨季节降雨所形成的地表水,以供枯水年和干旱季节使用;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大搞绿化,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多功能渗水地面,增加城区地下水的补给。“十五”期间,要以大型控制性工程为重点,加快蓄水、引水、供水工程建设。

五、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标准

篇3:城市管理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调整

一、城市管理与政府职能调整的关系

政府职能是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政府的存在价值和本质属性,具有公共性、法定性、执行性、强制性、动态性、扩张性等特征。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的、变动的、发展的范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体现为: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从微观干预转向宏观调控;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体概括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逻辑起点,自然也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有力抓手。党的十七大报告早就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当“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从中可见,“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是“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必要前提,而“转变职能”又是“理顺关系”的前置条件。因此,政府职能是城市管理体系的首要要素,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完善城市管理体系的首要问题。所以,构建科学的城市管理体系,应当以对政府职能的反思和重整为基础,应当坚持把理顺和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完善城市管理体系的基本任务,以职能调整为使命,解决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实现职能调整和体制变革、机制变革、制度变革、方法变革的有机统一,使城市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充分地发挥应有效能。基于此,有必要全面审视城市管理所涉职能,对其职能框架进行科学评估,对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职能体系进行合理界定。本文将立足于政府职能调整,以南京市的大城管改革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我国城市管理体系中政府职能的调整方向进行分析。

二、城市管理体系中政府职能的基本结构

城市管理体系中的政府职能具有体系性、完整性,是一个多层次、多面向的结构。

首先,根据城市管理体系中行政机关处理的是行政内部还是外部的关系,可将政府职能分为外部职能和内部职能。外部职能指的是行政机关在处理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时所履行的职能,直接体现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部职能指的是行政机关在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时所履行的职能,它虽然不直接体现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却是实现外部职能所不可或缺的。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之间存在一定张力,可能引发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推诿等问题,同样需要在体制设计中认真对待。

其次,就外部职能而言,从行政过程论的视角,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包括了两个环节——管理和执法,因而可将外部职能分为管理和执法两种基本职能。管理职能包括对公物的管理和对城市日常生活秩序的管理,即在行政相对人没有违法行为、也不存在违法可能性时,对其权利义务的确认和分配,体现正常的行政秩序。执法职能是对可能违法或已经违法的相对人予以规制的行政职能在具体行政行为的类型上包括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等,其本质是在正常行政秩序被破坏或有破坏可能性的情势下,对违法的矫正和对秩序的恢复。

三、南京的大城管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南京市在城市管理方面不断进行着改革探索,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2002年8月至2009年1月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为主的阶段。二是从2009年2月至今的综合管理阶段。

2010年4月,南京实施“大部制”改革,对政府外部职能的改变包括:在大城管领域(即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管理职能仍相对分散,但相对集中了执法职能(但程度仍较低);在“小城管”领域(即通常意义的、狭义的城管,主要是市容管理),管理职能和执法职能相对集中,管执高度合一。

在内部职能方面,针对比较突出的协调问题,大城管改革在市一级增设了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城市管理办公室,市城管委作为议事协调机构主要承担协调职能,市城管办负责日常工作。在区一级未设置城管委,由区人民政府直接协调,区人民政府与区城管局之间是领导关系。

但是,南京市大城管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现有职能未调整到位,其不足之处较为明显。

首先,从内部职能的结构来看,协调职能和领导职能还存在虚化问题。市一级主要是协调职能虚化,主要表现在:

(1)市城管委运转不畅,协调不力,不能对一些反复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及时做出回应。

(2)市城管委的日常办事机构——市城管办尽管被赋予了规划、指导、协调、考评四大职能,但从运作实践来看,其工作重点不是协调,而是考核(由于市城管办没有真正纳入市城管局内,又在单独实施和市城管局同样的考核职能,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考核体系。但由于考核内容、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不统一,导致有时候两者对同一对象的考核结果不尽一致),偏离了设立宗旨。

(3)市城管局的角色模糊。一方面,由于城管工作的重心下移,市城管局仅保留6项行政处罚权,执法人员也仅有146名,难称综合执法机关。另一方面,市城管办与市城管局相互独立,市城管局缺乏对市政府其他部门和区街政府的协调能力,也难说是综合协调机关。再者,由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将最为重要的人事权和财政权赋予了区级党政和人大,市城管局所保留的仅仅是考核权等少量权力。

(4)市城管委运作效果不佳,没有形成常态机制,部门权限冲突缺乏常设协调者的问题继续存在。从区和街道这两级来看,则可能存在协调职能和领导职能双重虚化等问题:

一是区级政府协调职能的虚化。由于区政府事务颇多,能否很好履行协调职能存在疑问。

二是由于实质上形成了街道管理为主的体制(各区执法大队向街道派驻执法中队,实行区街双重管理,中队队员则分别挂钩到社区,实行城管服务进社区。有的区甚至将队伍的日常管理考核职责交给街道),区级政府(甚至区城管局)对本级城管执法队伍的领导职能被虚化了。

三是条块关系不畅,权责不尽统一。尽管区街城管执法队伍的人、财、物下放到各区甚至各个街道管理,“但出现问题却由市城管局承担”。换句话说,市城管局只承担指导职能,却要承担领导责任。

其次,从外部职能来看,原有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一是执法职能仍然不够集中,容易发生权限冲突。例如,南京市涉及城市管理的15个部门都拥有自己的执法队伍,有的部门内部还有多支执法队伍,南京市住建委内部有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10人)、市房产监察大队(8人)、市政公用监察大队(36人)、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16人)、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165人)、市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205人),此外,市交通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文广新局都拥有两支以上名目不一的执法队伍。二是服务职能难以落到实处,社会反响一般。

四、《治理条例》对南京市政府职能的调整

《治理条例》针对大城管改革中的遗留问题,以法治化为破题之解,按照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大力推行以民主、科学、法治为依归的“城市治理”理念,推动城市政府职能转变,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治理条例》的制度创新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变:一是由单纯管理转变为共同治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由党委、政府包办一切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转变;二是由防范性管理转变为服务性管理,“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三是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由仅仅倚靠刚性手段转变为更多地适用柔性手段,形成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这些创新亮点,体现了《治理条例》制定者的立法追求,是走出当下城管困局的示范性探索,符合当代行政法治发展方向和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治理条例》对南京市政府职能作了创新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内部职能方面,加强了协调职能、调整了领导职能、理顺了条块关系、统一了权责配置。具体来说:(1)加强协调职能,科学设计协调主体(在市一级设置城市治理委员会进行高位协调),合理配置协调权力,改善协调机制。城市治理委员会使得公民及社会组织得以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使行政机关的决策建立在权衡各种利益诉求和共识的基础上,降低了权力滥用的可能性。(2)改善领导职能,理顺条块关系,一是进一步明确执法队伍的领导关系,以块为主,突出块的领导职能——将大部分执法队伍划归街道领导,市城管局和区城管局只领导直属的少量执法队伍;二是不强求条条的上下对口,条对块(市城管局对区政府,区城管局对街道办)定位于指导职能或协调职能。(3)统一权责配置,将领导权的享有者与领导责任的承担者相统一。

二是在外部职能方面,深入推进综合执法,加强对综合执法的监督。多年来,我国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日趋深入,从相对集中处罚权到综合行政执法,为解决多头处罚、重复处罚、执法扰民、职权交叉、效率低下、机构膨胀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子。同时,对综合执法的监督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综合执法是对执法权力的高度集中,权力容易被滥用,滥用的后果很严重。

为此,一方面,《治理条例》专节规定了执法协同制度,强调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规定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程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责任网络,以消除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游之间的管理真空。另一方面,《治理条例》加强了对执法者的程序约束,完善了责任机制。

三是在程序约束方面,《治理条例》作了比较系统的制度安排。例如,第66条规定:“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统一受理举报投诉的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对收到的举报、投诉应当登记并在五个工作日内将处理情况告知当事人;案情特别重大或者复杂的,经批准可以延长处理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对于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在二个工作日内移送责任部门处理。”第68条第2款规定:“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提出商请后,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履行协助义务,不得推诿或者拒绝协助。因法定事由不能提供协助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请求部门并说明理由。”这里的“应当登记”、“五个工作日内”、“告知当事人”、“经批准可以延长处理期限”、“说明情况”、“二个工作日内移送”、“书面形式告知”、“说明理由”等等,都是行政程序规范,类似的行政程序规范在《治理条例》里还有很多,它们具有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功用。

四是在责任机制方面,《治理条例》第5章作了系统规定,例如“报告城市治理的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议考核”、“督办督察”、“责任追究”、“重大行政案件备案制度”、“责令改正”、“限期履行职责”、“直接撤销”、“检察建议”、“司法建议”、“舆论监督”、“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主动公开管理制度”、“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检举和控告”、“核实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追究刑责”、“公开道歉”等20多项监督救济制度,由此形成比较健全的责任机制,这是实现城市治理目标的法律保障。

五、结语

城市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要求相应调整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具体制度和方法体系。基于对南京城市管理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分析和反思,笔者认为,首先,我国城市管理中的政府职能调整要注重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两方面的优化,两者不可或缺,要共同推进。其次,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体制变革既有全国范围内的共性,也有各地各时的特殊性。前者为我们提供的是基本的分析框架,而后者则为我们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路径指引。为此,我们应当语境化地理解不同城市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的历史正当性和现实合理性,力求细致、具体地考察发现社会生活各方面对体制的塑造和制约,寻求新形势下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变动的方向。

篇4:城管局城市管理工作表态发言

根据大会的安排,下面我就城市管理工作作个表态发言。

xx年,我局将以“四城同创”工作为抓手,着重强化三种意识,抓实七项工作,切实加强城市管理。

第一,增强三种意识。

一是增强大局意识。城市管理关系到城市形象,关系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我们城管部门将站在推动全县发展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强化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城市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将尽心尽职,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增强苦干意识。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点多面广,我们将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累、坚韧不拨的城管精神,做到勇于担当,敢于吃苦,切实履行好城市管理工作职责。

第二,抓实七项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围绕“治脏、治乱、治堵”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对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乱停乱放,乱倒垃圾等城市“六乱”现象的整治,重点加大对濂江路的整治力度,打造濂江路精品示范路,并以濂江路为样板,对城区其他主次干道逐条进行整治,切实改善城区市容环境。二是全力抓好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清扫保洁做到作业时间、作业质量、作业能力三提升,同时进一步加强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垃圾的清扫,消除卫生死角。三是全力抓好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工作,一方面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管护制度,加大园林绿化管护力度,提升养护水平,另一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县城区街心花园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不断提高城区绿化面积,提升绿化品位。四是全力抓好市政设施的管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管护制度,及时修复道路、路灯等市政设施,同时严格道路开挖审批,严厉查处乱开挖、损毁城市道路行为,确保市政设施的完好;进一步加大对小街小巷的改造力度,年内完成洋龙段等一批小街小巷改造任务。五是强化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处理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六是强化宣传。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营造城市管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七是强化队伍建设。大力推行文明执法、人文执法,执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打造一支形象好、作风硬,效能强的城管执法队伍。

篇5: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表态发言

一、恪尽职守,塑造形象。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授权开展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我们的目标是把执法机关建成公正、廉洁、高效、为民的机关,把执法队伍建成思想好、作风硬、纪律严、业务精、服务强的一流队伍,在社会上逐步树立依法行政、执法文明、清正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无止境,为了不辱使命,我们将拿出干劲、拿出气魄、拿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断苦练内功,创新方法,增强素质,实现严格、规范、文明执法,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的完成各项任务。为我县创造良好的市容和投资环境,以一流的业绩回报社会,不辜负县委、县政府的殷切期望。

篇6:城市管理岗位调整表态发言

2011年*月*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学习株洲经验,推进**城管,我们社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社区地处******,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属地管理、守土有责。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我们深感城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做到思想同心,步调统一,行动一致,全力抓好辖区城管**相关工作。

一是抓好辖区综合整治攻坚战

我们将以这次城管**为契机,协助产权单位、配合职能部门美化临街立面。取缔辖区单位建筑物上依附商业广告,整改临街门店招牌。拆除影响市容市貌的遮阳棚、雨棚,清理乱贴乱画,清洗脏污墙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引导建设单位落实防止渣土污染措施。加大查违巡查防控力度。及时报告、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加快**集贸市场配套建设。铺设排水管道,安装卫生设施,确保市场划行归市,通道畅通。落实“庭院三包”管理。要求有条件的单位见缝插绿、拆墙补绿,保持院容整洁卫生,绿地景观良好。

二是抓好背街小巷卫生保洁保卫战

教育、引导辖区居民爱护环境,督促辖区单位配套建设垃圾房,确保单位、居民垃圾不上街。组织辖区居民对背街

小巷、居民小区开展大清扫、大清运活动,彻底清除辖区陈年垃圾、卫生死角。在**街道办事处领导下,加强社区环卫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严格检查考评,督促及时清扫、及时清运,确保垃圾不落地,不积存,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洁。

三是抓好临街单位“门前四包”持久战

落实“门前四包”责任,是实施城市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理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加强“门前四包”管理,要求临街责任单位配备“门前四包”管理员,及时发现、劝阻、制止责任区内违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管理规定的行为,带领城管执法人员、城市管理监督员纠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辖区内无乱丢垃圾、无占道经营、无乱停车辆、无损坏绿化等十无标准。

各位领导、同志们,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是我们社区干群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社区将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当好主体、做好主人、负好主责,迅速行动、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把各项整治工作抓紧、抓好、抓到实处,全力打好城管**各个战役,给组织和市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高中音乐音乐与人生下一篇:事件营销:400倍速王老吉成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