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

2024-07-04

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共9篇)

篇1: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

马牧池乡中心小学

自主选课选修制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进学校特色创建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坚持办成“人人向往的好学校”的办学宗旨,结合我校的实际,以“社团建设”为平台,为每个孩子打造锻炼学习的舞台,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注重德育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实现孩子的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建设目标和功能

建设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学生社团,学校教师担任社团指导工作,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建立起比较科学、规范的学生社团的运行、管理和保障机制。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广大青少年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团建设工作,经研究,王老家小学社团建设领导小组:

任:高作堂(副校长)(负责“社团建设”全面工作)

副主任:董付进(教研室主任,负责“社团建设”日常管理工作及活动组织)副主任:马永强(中心联小负责人,负责活动组织及学生安全)

2.落实社团各项管理制度 1)社团招生制度

社团学员由各班学生自愿参与,向学校所开设的项目自主申报,项目负责人根据申报学员统筹协调。每个班学员数量一般5名以上。

2)社团活动班级管理制度

活动时间:校级社团每周一三五上午12:40-13:20。点名制度:

每次活动开始,辅导老师必须点名,有学生不到的,要查明原因,并报给班主任,有两次不到的,班主任要查明原因后报给年级组长。活动结束后安排学生做好场地卫生工作,关闭多媒体设备,最后关闭电源。请假制度:

所有社团不得无故停止活动,如老师有公出任务的,请提前两天告知。如有私事,请张主任请假,准假后也是提前两天告知。辅导老师不能随便将学生托付给其他老师。3)社团外出活动制度

社团学员外出活动,必须到教导处申请,校级社团由教研组长负责申请,年级组社团由年级组长申请,并且上交活动方案,由活动负责老师提前二天发告家长书,做好后勤服务等工作。

4)社团学员管理制度

社团活动招收的学员,一学年内不允许调换、分流、劝退。特殊原因,先向教导处申请,教导处同意后,方可另行安排。学员要遵守活动纪律,准时参加培训。要通知好家长,准时接送,注意安全。

5)社团安全管理制度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认真参加社团活动,活动期间听从辅导老师指挥。辅导老师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铃响开始活动就开始,下课铃响活动结束,不得无故提前下课。学生回到班级后由班主任组织放学。活动期间(包括两节课的课间活动和眼保健操)的一切安全事宜,由辅导老师负责。在活动中有学生受伤等情况,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班主任上报教导处和通知家长,情况严重的直接上报教导处,辅导员写明情况和班主任一起看望学生,并共同处理善后事宜。体育类活动社团,如篮球类社团,为保护教师和学生安全,辅导员必须与学员家长签订训练期间安全告知书,收好回执,交教导处备案。

6)社团评比制度

社团都要完成演出和展示的任务,社团有比赛的任务。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校级社团展示活动,展示社团发放开课证明。根据社团活动展示成绩、材料积累、活动报道等,每学期各社团评选出优秀学员。

7)社团档案管理制度

社团辅导老师按要求积累社团建设材料,如社团名称,社团管理章程,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机制,学员名单,学员学习情况,学员作品,活动过程,活动记录,活动照片,活动成绩,社团荣誉等,认真、精心策划每次社团活动、完成社团活动记录,9)校级社团管理制度

校级社团由教导处、教研组长负责管理,每次活动由教导处安排点名一次,巡视两次。如遇组内老师外出、请假等原因不上课的,由教导处负责安排代课。教研组长负责校级组社团使用资金申请和材料工具等发放回收工作,做好校级社团考核工作

篇2: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1、建立德育处、班级、兴趣小组三级管理网络,做到分层落实,德育处具体负责计划、安排、联系协调工作,大队部协同管理,班主任动员协调组织。

2、聘请校内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活动组的指导教师。

二、制度管理:

1、建立“六定”制度:社团活动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期检查、定期汇报,真正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2、抓好社团工作常规,每个社团学期初订计划,活动后,填写活动记录,期末有总结,适时进行成果展示。

三、评估管理:

1、活动成绩的评定,可以采用实践操作、活动成果展、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

2、对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的指导老师以及参加活动表现优秀、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与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3、班主任负责做动员工作,活动到位人数列入班级量化考核。

四、具体实施:

1、社团活动以发展个性,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热爱篮球,达到强生健体的效果。

2、活动内容为篮球练习,活动时间定位每个双周的星期三举行。

3、指导教师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不断学习有关理论及常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每次活动前,各指导教师须制订活动内容及操作规程,准备好场所、器具(械),向学生说明活动中的要求、要领。

5、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

6、指导教师须注意学生安全,要有严格的纪律,精密的组织,避免造成活动秩序混乱,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如有外出活动,需上报德育处。指导老师须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家校合一的活动模式。

篇3:国外中小学课间活动管理研究述评

一、课间活动的界定

大多数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都会安排课间活动, 但提法各异。例如, 英国的课间称为“游戏时间” (play time) , 一般是在4岁至11岁的学前教育和小学阶段实施;或称为“休息时间” (break time) , 一般是在11岁至16岁的中学阶段实行。美国则称为“课间” (recess) , 是指中小学校两节课之间的休息时间, 学生可在此时段放松身心, 到户外开展游戏等娱乐活动。

由于课间是学校一天当中教师没有特定安排的活动时间, 故有学者将其称为学校中的“非结构化时间” (unstructured time) , 相对应的课堂教学、集体活动、会议等则被归于“结构化时间” (structured time) [2]。另一个与课间相关的概念是“转换时间” (transition time) , 指“教学活动之前或之后用于变换活动类型的时间, 诸如准备文具、交作业等所花费的时间”。因此, 转换时间既可能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也可能是下课时间;而课间是专指介于两节课之间的时间, 学生可在此时段调整心态、准备学习用具和教材、变动座位或更换教室等, 因而也可以算是一种转换时间。

二、课间活动的功能

1. 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中小学课间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互动合作, 增强社交技巧,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这些都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息息相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学者的研究均发现, 学生的同伴关系不同于他们与教师或家长之间的关系, 同伴关系具有平等、合作、互惠、互助的特征, 学生可以在同伴互助中学习协商、沟通、冲突解决等社交技巧, 而学生之间在学校中深入交往的渠道主要通过课间活动[3]。

2. 提升学生的学业成效

为了探讨课间活动在学生学业发展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佩莱格里尼 (A.Pellegrini) 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发现课间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注意力, 进而提升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业成就[4]。课间活动中积极与同伴交流的学生, 会比仅选择与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因为与同伴互动的学生能积极运用各种认知和情感智慧, 而仅与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学生却只能由成人代为思考、处理相关问题。此外, 学生在课间尽情的玩耍和放松, 能够减少前一堂课的认知干扰, 从而更能专注于接下来的课程学习, 学业成绩随之提高。

3.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美国《卫生部长报告书, 体育运动与健康》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要求所有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必须每天开展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调查显示, 美国12岁至21岁的学生有一半从未参加过较为激烈的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锻炼的中学生从1991年的42%, 降低为2006年的32%。“疾病控制中心”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也指出, 每3名6岁至19岁的中小学生当中, 就有一位是肥胖者, 这个比例是20年前的三倍。为增强学生体质, 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呼吁学校应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学生多运动, 最佳时间则是安排在课间[5]。此外, 对心理上而言, 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 课间可稍微平复心绪, 并在心理上做好下节课学习的准备。同时, 学生也有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 如饮食、上厕所等, 课间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满足这些需求。

三、课间活动的风险性

1. 课间属校园安全事故高发段

美国的研究发现, 11岁至17岁学生的意外受伤事件, 有29%是在学校课间时段发生, 仅次于在家中发生的比例。瑞典学者门克尔 (J.Menckel) 等对该国79所中小学1036名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 平均一学年所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共1094起, 其中课间发生的占320起 (比例为29.25%) , 仅略低于体育课发生的377起 (比例为34.46%) 。美国部分中小学着手废除课间活动的重要原因便是担心学生在这段时间意外受伤, 导致家长对学校的起诉, 并要求学校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但美国许多家长明确反对, 例如, 一些家长发起“反对取消课间运动”, 全美家长与教师联谊会 (National Parent Teachers Association) 连同41个州的分会签名加入这项运动, 这些家长的声音引起广泛关注, 形成一场全美瞩目的社会运动[6]。

2. 课间易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校园暴力是指“一名学生遭受到来自于另一名或多名学生的负面行动”, 此处的“负面行动” (negative actions) 指试图从身体上、精神上或口头上伤害、排挤某人。而课间最有可能发生校园暴力, 尤其是时间较长的午休时间。许多国家, 例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西班牙、爱尔兰、芬兰、丹麦、瑞典等都曾调查校园暴力发生的高峰时间段, 其中在课间发生的校园暴力, 美国为19%, 芬兰为11.3%, 而爱尔兰和英国则分别高达49.8%和52.1%[1]。

3. 课间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

有学者担心在课间活动之后, 学生很可能不情愿回到教室上课, 也可能发生迟到或早退的情形[7]。中小学生回到教室之后, 也难以迅速调整心态与精力, 投入学习活动。换言之, 课间活动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及其效率。因此, 不同年龄和地区的教师对课间态度各异, 一般而言, 农村地区的教师提供学生的课间比郊区教师要多, 而郊区教师所提供的课间又比都市教师要多;教师的任教年级越高, 教学压力越大, 提供的课间越短。

四、课间活动管理研究的趋势

1. 课间活动存废的探讨

在国外, 中小学校应该维持还是废除课间活动是一项颇具争议的话题。英美和澳大利亚等国正在慎重评估,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延长课堂教学时间以提高教学成效, 同时避免课间活动衍生的意外伤害、安全事故和暴力行为等。然而, 废除课间活动是否真能达到预期效果?会不会牺牲课间活动在学生认知、身心和社交方面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能否控制课间活动的风险?得失之间需要深入研究。

2. 课间风险性游戏的变革

禁止学生在课间开展带有风险性的游戏, 通常是基于安全的考虑。课间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 期间难免发生意外, 特别是在进行激烈的身体运动或游戏时。有些学校担心学生受伤而引起家长不满甚至导致学校担负法律责任, 明文禁止学生开展有风险的游戏。例如, 美国马赛诸塞州维特小学禁止学生玩耍捉人、足球等游戏, 也禁止学生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相互追逐打闹, 这项禁令引起了美国各界的热议。有人站在学生安全角度赞成禁止风险性游戏, 尤其是当前中小学生体型差异较大、难以把握适当的力度和分寸, 很容易造成校园伤害事故;而也有学者认为学生难免跌撞和受伤, 这类课间游戏正好提供学生运动的机会,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开展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而非一味禁止[8]。

3. 课间活动方式的更新

国外学者对风险性游戏的关注, 主要是担心课间活动内容的教育性不足、危险性较大。因此, 应该教导中小学生学习一些失传的传统游戏[3]。例如, 2004年, 加拿大退休教师道伊 (J.Doyle) 发起“活跃的操场” (active playground) 运动, 从35所中小学各挑选4名学生参加每次2个小时、总共4次的游戏学习, 学习跳绳、国际象棋、四方格等传统游戏, 这些学生再在课间将所学游戏教给其他同学一起玩耍。

课间活动是中小学生能够自主把握的在校时间, 也是中小学教育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环节, 但其安排与管理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意蕴深长。基础教育改革通常是“成人主导之事”, 由教育领导、专家、教师、家长从成人的角度加以主导, 其焦点不外乎师资、课程、教学、经费等问题, 目的是为了追求绩效、效率、学业成就和竞争力, 却忽略了改革的成效最终归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性发展, 而课间活动正是学生自主把握的时空。因此, 课间活动管理研究的趋势是将其纳入基础教育改革的范畴, 重视学生的游戏权和娱乐权, 发挥课间活动的正向功能, 积极预防并及时管控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Schachter, R.The end of recess.District Adminstration, 2005 (8) .

[2]Schultz, K.On the elimination of recess.Education Week, 1998 (39) .

[3]Blatchford, P.The state of play in schools.Child Psychology&Psychiatry Review, 1998b (2) .

[4]Pellegrini, A.D.Recess:Its role i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Mahwah,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2005.

[5]D’Orio, W.Legislating recess.District Administration, 2005 (8) .

[6]Margaret, W.P.Schools, pressed to achieve, put the squeeze on recess.The Washington Post, A1, 2006.

[7]Dake, J.A., Price, J.H.&Telljohann, S.K.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bullying at school.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3 (5) .

篇4: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

关键词:小学社团 管理机制 问题 对策

“小学社团”指学校内的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因素,通过社团招募或自主选择而建立的组织。经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辅导,以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技能、全面发展的目的。但由于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辅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小学社团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活动开发管理不够,没有形成精品社团,没有形成学校特色

大部分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并没有重视社团活动的开发管理,对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要求不高,缺少审查和管理。对社团活动是否可行、是否有实效缺少研究,开展社团活动具有盲目性。这也就导致了社团活动没有吸引力,活动效率较低,往往虎头蛇尾,难以持续开展并形成学校特色。

(二)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活动质量较差

由于小学社团在短期内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为了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只重视社团的数量和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的规模,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活动前对社团的组织和宣传。导致一些学生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因为不感兴趣,参与热情不高,阻碍了社团的长远发展。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盲目性,学生对社团活动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浓厚,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

(三)管理制度缺失,部分社团活动逐渐衰退

一些社团一哄而起,但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没有监管而逐渐衰退。

(四)指导教师大包大揽,学生自主性和特长难以发挥

有些小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大包大揽,给予过多的指导和管理,学生没有自主组织活动的机会和平台,致使小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五)社团活动资金缺乏保障,设备和资源严重匮乏

由于社团活动资金缺乏保障,导致社团活动必需的设备和资源不能及时购置,社团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严重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六)社团活动时间没有保障,活动不能按时开展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对教学成绩高度重视,社团活动的时间经常被语数教学占用,活动时间没有保障,也影响了社团的发展。

(七)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学校不能对小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及时的检查、评价和激励,使一些优秀社团和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导致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参加的学生缺乏动力,活动积极性不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觉得要促进小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社团开发管理,使社团活动形成学校特色

在开展社团活动之前,对各社团活动的学生参与兴趣、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切实可行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社团活动。出品牌、出精品,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校特色。

(二)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社团活动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社团活动,最好是由负责体艺工作的校长负责,保障社团活动有序发展。对学生社团的规模和数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自主性、指导教师的胜任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门的管理。可以通过在校内选聘、社会招聘社团指导教师等多种形式,丰富辅导员的队伍,聘用确实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辅导员。对于新社团成立的申请审批要严格把关,设定标准,避免社团多而不精,同时要尽可能使一些优秀社团得以发展。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加强社团管理制度建设,促进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社团管理制度,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对社团的组建、管理、评价和指导教师的选聘要严格把关,明确社团成员和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定期组织各项活动与比赛。社团活动要做到学期初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活动过程有详实的记录、学期末有反思、有总结。并且要经常汇总社团活动情况,用制度规范社团活动。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社团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搭建平台,展示社团风采,如文艺汇演、家长会等活动,鼓励社团以各种形式,展示社团活动的成果。这样,不仅使小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兴趣得到了发展,也让家长了解了社团活动,从而获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五)保证社团活动经费

学校要及时添置社团活动必需的设备、器械,以满足学生社团发展的需要。如有必要,可根据学校情况,给予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社团开展活动和对表现突出学生的奖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六)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

时间有了保证,社团活动才能得以发展。所以,学校要保证社团有充足的活动时间。

(七)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活动积极性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社团活动评价机制,对一些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和表现突出的社团成员及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社团活动组织不力的指导教师和表现不好的学生要予以批评指导,以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社团有序发展。

三、结语

小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在社团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要加强社团开发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社团活动经费、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小学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在花.儿童社会智力[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于开莲,王银玲译.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梁鹏莉.以社团建设促进小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研究:以JM小学社团建设行动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2008.

篇5: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第一条 为规范我社团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实现学生工作开展的程序化、秩序化,提高工作效率,使社团举办活动有章可循和学生社团活动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特制定如下活动制度及执行措施。第三章

活动要求

第二条 社团开展活动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陶冶情操、繁荣并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培养能力的活动,不得宣扬封建迷信、淫秽、反动等内容。

第三条 每学期初社团要讨论确定工作指导思想,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提出要开展的各项活动,填写社团活动申请表,报与少先大队部批准。经审批同意后各社团才能执行活动计划。

第四条 各社团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会员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开展能调动会员积极性,符合大多数会员的兴趣和意愿的活动。并且每学期各社团开展活动不得少于三次,除会员大会以及干部例会。

第五条 社团开展跨校、跨地区的活动,必须持单位的书面意见交政教处处备案,由学校批准方可开展。对不履行上述手续,擅自开展活动的社团及其负责人,有关部门将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罚措施,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条 社团公开贴通告、通知、海报等宣传品,必须署以社团的正式名称,社团所需张贴的宣传品必须在小保卫处制定的地方进行张贴。

第七条 学生社团不得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对违反此规定的学生社团,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照学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相应处分。第三章

活动审批与实施 第八条 社团开展活动时,在活动开展前,写好《学生社团活动策划书》并填写《学生社团活动申请表》,待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展活动。第九条 学社联主席团和监察部主要负责人才有权审批活动申请。学社联每位成员有权并有责任负责参与协助活动,并监督社团活动有无按活动申请正常进行。

第十条 活动经费在一百元之内要有社团分管财务的副主席签字,三百元以内的需要社团主席和分管财务的副主席签字,三百元以上的还需要有校少先大队部的签字批准后活动方可进行。

第十一条 活动结束后,社团应及时上交本次活动总结、照片、新闻等相关资料,以及参与活动人员名单。

第十二条 社团需提前向学社联提出活动申请予以报批。活动大致报批时间:社团内小型常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报批;社团内大型活动及跨社团活动至少提前两周报批;与其他组织合办的活动至少提前两周报批;跨校活动至少提前一月报批。

第十三条 严禁任何人以社团名义进行纯商业性宣传和商业性活动。第四章

活动开展

第十四条 开展活动时,社团活动负责人务必对各种安全隐患及突发情况等不确定因素提前做好准备。

第十五条 在活动期间,学生社团负责人对所申请场地承担一切责任。第十六条 不得随意更改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若有特别原因需要更改需上报学社联监察部。

第十七条 所开展的活动应与所申报的活动内容相符合。

第十八条 活动开展应注意维护现场秩序,不得有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出现。

第十九条 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审批的活动原则上学校派专人对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社团需主动配合,若无理拒绝接受监督者依照情节,严肃处理。

第五章 活动总结

第二十条 每次活动结束后,社团将书面活动总结交至校少先大队部存档、第二十一条 对于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相关规定,请参照《城关三中财务管理制度》相关内容。

第二十二条 活动策划书和活动申请表都要一式两份,少先大队部审批后一份交由学校办公室存档并负责活动测评,另一份社团自己存档。

第六章

活动宣传

第二十三条 社团可以在校内指定的公告栏上公开张贴各种公告、通知、海报、横幅、启事等。

第二十四条 宣传内容简洁规范并如实反映活动内容,不得宣传与活动无关的内容或发布纯商业广告。若涉及商业广告宣传必须经少先大队部批准,否则后果自负。

第二十五条 学生社团活动坚持先审批后开展的原则,出广告、公告等必须署名,任何学生社团不得盗用指导部门或其他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

第二十六条 活动结束后,社团应积极上交一份关于本次活动的新闻通讯稿

第七章

相关奖惩制度

第二十七条 凡社团多次未递交活动申请表或总结,学校将对其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社团和社团负责人评优资格。第二十八条学社联将每学期对各学生社团进行综合评估,参考社团活动相关情况,依照相关项目进行加分或减分,评选优秀学生社团。第二十九条 在一学年内社团如若有半数以上活动不合格或没有活动,学社联无条件取消该社团评优资格;一学年内有1/3的活动被评定为不合格,学社联无条件取消该社团参评明星社团的资格;一学年内有4/5的活动被评定为不合格或未开展活动者,学社联有权注销该社团资格。

第三十条 以下活动被视为不合格活动:

活动参加人数不到预计人数1/3(含)者;活动中出现严重失误影响质量的活动;有重大违规现象的活动;其他不符合社团活动宗旨的活动。

第三十一条 以下情节将视为重大违规现象:

未向少先大队部通报私自进行外联运作的活动;活动内容与申报内容严重不符的活动;活动计划有更改,而未向学社联及社团会员及时公告的活动;未向学社联说明,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活动及财务违规现象。

第三十二条 对于违反《学校社团活动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的学生社团,取消其评优资格,并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书面检讨、警告、记过、记大过、强令注销等处分。

第三十三条 在一定活动数量基础上,若一年内有2/3以上的活动被评为优秀的活动,该社团在评优过程中酌情予以加分,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优先考虑。一年内有1/2以上的活动被评定为优秀,学社联将在活动政策上对该社团予以支持。

第八章 活动审批规则

第三十四条 活动是否合法:社团活动应在国家法律政策以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范围内开展,对超出上述范围的,学社联将不予批准;

第三十五条 活动是否符合主办社团的宗旨和章程:社团应严格遵照本社团的宗旨和章程来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否则,少先大队部不予批准;

第三十六条 活动是否有必要开展:社团举办活动应从全局出发,明确活动目的,遵循必要性原则,尽量避免与学生会及其他社团在同一时间重复开展类似活动,避免人力和财力上的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十七条 活动是否有可能开展:社团开展活动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考虑自身以及外部条件,对活动条件不成熟的,学社联将不予批准或待时机成熟时再予以批准;

第三十八条 活动是否涉外: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政策规定,学生社团应在校内开展活动,特殊情况需涉及校外单位或个人(含外籍人员),社团应慎重考虑,经学社联审批后,社团再报院少先大队部审核批准; 第三十九条 活动是否具有盈利性:社团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可开展正当活动积极筹备活动经费,但不得以任何名义为社团或个人牟取暴利;

第四十条 经费预算是否合理:社团本着“必要、节约、正当、量入为出”的原则使用经费,第四十一条 活动时间是否合适:社团活动应在会员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开展,并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也不可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举办的大型活动相冲突,否则少先大队部将不予批准;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篇6:小学团队活动制度

一、学校团队工作职责:

以学校及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服务学校德育教育为主题,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有计划、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阵地教育和典型教育,通过丰富多采的团队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党的事业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二、团队工作:德育处

三、团队管理:校长

团队负责: 马淑坤

学校团队组织在推行素质教育中肩负着培养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有思想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党的事业合格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更要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保证其健康成长的政治方向,学校团队工作在创新学校教育方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完善人格的需要和自下而上发展的需要,学校团队组织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阵地教育和典型教育,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服务队、参加体育、书法、舞蹈社团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愉悦身心,陶冶情操,锻炼才能,增长见识,维护权益,满足了学生需求,受到了学生欢迎。

学校团队工作是依托学校和学生开展的,要保证学校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不能主次不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规范、方案,争取学校的最大支持,把握时机,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上水平、上档次、上台阶。学生是学校团队的工作对象,他们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团队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要把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维护他们的权益,满足他们的需求,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把学校团队工作做出实效,将学校团队工作做大做实。具体有六个加强: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学生道德品质升华的中转站。学生正处在思想观念的形成期,可塑性强,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品质。要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法律意识、文明习惯等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克服追名逐利思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

二是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成为学生掌握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站。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竞争、经济竞争、人才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都非常激烈,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键要靠科技、靠人才、尤其是年轻的优秀人才。要适应中小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坚持不懈地服务他们成长成才,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帮助广大学生学知识、学科技、学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三是加强创新教育,成为学生开动脑筋、智能发展的充电站。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要有重点地开展全国青少年“金点子”创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模仿、改进、联想、添减、组合、超前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方法,在日常生活、团队活动、课堂学习、科技文化等方面多出“金点子”,对他们提出的小建议、小设计、小发明、小创作,要利用板报、广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加以展示,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比赛,增加学生展示自我的园地、舞台,使广大学生从中不断受到启迪,增强创新意识,成为创新人才。

四是加强体验教育,成为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加油站。要广泛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生长规律、具有生动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各种体验活动,引导他们接触社会、接触生产、接触科技、接触自然。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少年儿童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学习一种本领,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养成一种习惯。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生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见识、锻炼身体、接受教育,培养吃苦耐劳、勤奋勇敢、考虑周到、遇事果断的素质,为日后全面发展打实基础。

五是加强典型教育,成为学生学有目标的领航站。学生形象思维活跃,模仿能力最强,利用典型教育,具体、生动、形象地将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表现出来,传播他们先进的价值观及其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中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通过每周一的国旗下演讲内容学习先进人物,尤其是学习发生在身边的真实可信的典型,可以引导和激励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增强见贤思齐、赶超先进的精神动力。

篇7:小学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学校组织的师生集体活动安全,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校园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集体活动项目

学校开展的集体活动是指在由学校组织的校内外集体活动,如六一庆祝等集会、运动会、实践活动等。

二.管理措施

1.加强学习和提高领导班子的重视程度,提高法制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2.学校各职能部门(大队部、教导处、总务处,卫生室,体育组,班主任等)应保持沟通。

3.每次活动前制定活动计划和安全管理方案、应急预案等,落实专人负责和具体管理人员以及车辆安排等。如果是由旅游公司承办的活动,要为参加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4.活动前、活动中对活动涉及的场所和设备器材(如学校建筑,专用设备,体育器材,教室门窗)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得到修理。

5.活动前利用广播,晨会,班会等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的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6.在室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并注意少数患有先天性,后天性或特殊体质学生的身体情况,注意运动项目,运动量和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加强保护措施。

7.在其校外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按学校制定的纪律和要求教育学生,并带领好学生进行活动。

8.每次活动中卫生员应配备必要的药品,随队活动。9.活动之后做好书面记录,整理相关资料。

小学

篇8: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

第一招:做到五定是基础

社团活动要真正收到实效, 必须做到五个定, 即定时、定点、定人、定教材、定内容。而在这五个定中, 笔者认为有两个定特别关键。

1.定时。许多学校开展社团活动, 是利用一周中的某几个中午或傍晚时间段开展的, 由于是额外增加的课务, 无论是教师和学生, 都会表现出一种疲惫应付感。有时, 学科教师还要额外辅导或完成作业, 直接影响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和活动效果。所以, 学校开展社团活动, 必须坚持把社团活动纳入课程, 以校本课程的方式编排到省定教学计划中。这样既能保证活动时间, 更能让辅导教师和参加活动的学生像对待其他课程那样对待社团活动课, 从而使社团活动既能正常有序地开展, 又能收到实效。

2.定人。在这点上, 学校应该采用单项指定与双向选择的方法。一些平时表现出来在某一方面有天赋的学生, 由学校建议他参加某个社团;而其余学生, 学校每学年下发告家长书,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长的意愿来选择申报相关社团, 以提高学生参加社团的兴趣度和积极性, 确保社团活动的实效。

第二招:项目设置是主线

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 练就学生技能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对于社团如何建设?怎么发展?需要有一个宏观规划。对于社团项目的设置, 笔者认为主要应该考虑三个方面。

1.学校需要设立的社团项目。这主要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和上级相关学生赛事配套, 设立一些相应的社团。比方说, 上面每年要举行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学校相应设立体训社团备赛;二是根据学校特色发展需要, 设立一些相应的社团。比方说, 农科技实践活动是学校的特色, 学校可相应设立百菜、百花、百果学生实践社团;如学校的特色是体育, 则可设立篮球、足球、兵乓球“三球”学生社团, 以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2.量师定做的社团。也就是说根据本校相关教师的专长, 设立相应的社团, 可以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自行申报。比方说, 学校里有某项器乐特别好的教师, 学校就可相应设立器乐社团;有民族舞蹈特长的教师, 则可设立民族舞社团;等等。

3.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和相关学科发展方向确立一些社团。比方说, 写字提高社团, 阅读指导社团, 英语口语社团, 等等。学校可以根据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确立一定的社团, 以提升学生相关的学科素养。

当然, 在设立社团项目时, 还需要考虑相关社团辅导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如何做到年级对接、知识对接, 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社团辅导的知识体系, 也应是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着重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 可以从辅导教材的选择, 辅导方法的指导、辅导年级的编排等多个角度为相关年级的社团辅导确立一个辅导范畴, 以确保辅导年级、辅导知识的螺旋上升。

第三招:师能提升是关键

社团活动最后能上升到什么高度, 能取得什么成绩, 能为学校打响什么品牌, 作出什么贡献, 关键的因素是辅导教师。而提升辅导教师的辅导水平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笔者认为, 应努力从三个方面提升相关教师的辅导素养。

1.邀请专家、名师作相关指导的辅导讲座。比方说, 阅读指导如何开展, 可以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 邀请市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来校作辅导讲座。同时, 学校也可组织教师外出取经或组织校内教师经验交流来拓展教师视野, 开阔教师眼界。

2.鼓励相关社团教师自行申报专业技能培训, 学校予以相应的支持辅助。市内外每年都会有关于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如航模、抖空竹等。学校应该积极告知教师, 并指派教师参与, 予以时间、经费上的保证。

3.直接引进外聘教师。培养校内教师技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铺垫, 从另一个角度讲, 学校可根据自身需要主动出击, 邀请市内外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来校担任社团外聘辅导教师, 每周定期到校辅导, 提高社团活动指导实效。

第四招:成果展示是重点

社团辅导需要展现阶段性成果, 因为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 因而学校应多方创设平台, 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舞台。

1.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展示。校园的主人是学生, 校园环境的营造应处处体现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比如, 小记者社团学生作品可以上报;剪纸、书法社团作品进宣传窗;主持人社团进红领巾广播室;水墨绘画社团上展板长廊, 上墙壁;舞蹈、合唱社团作演出展示;写字提高社团办展览;体训社团参加比赛;等等。从而让校园每个角落都能让学生心灵放飞, 梦想展示。

2.与特殊节日、特殊活动结合展示。很多学校都会举办有特色的节日活动, 比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等。这些节活动的展开都为社团学生展示成果搭建了舞台。社团节目可以作为节日活动展示的主角;而在夏令营活动、假日学校活动中, 相应社团的学生也能发挥一技之长。

3.与地域特色结合展示。不少地方因其特有的地理风貌或物产物种, 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地域风情。如盖北的野藤葡萄开摘, 丁宅的桑葚的采摘仪式, 上虞的孝文化节……既是合唱、舞蹈等艺术社团展示的舞台, 也是小导游社团的用武之地。

第五招:评价激励是保障

如何让社团活动持续有效地发展, 评价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毋庸置疑, 学校需要设置一定的考核激励措施, 来推动社团的有序发展。通常的做法是学校结合各类奖教金及各类考核与社团挂钩, 或者利用企业冠名的方式拉社团专项赞助来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这里, 笔者特别想强调的是, 对于农村学校社团活动的评价激励, 需要采用两大策略。

1.过程重于终端。笔者认为, 学校设立社团, 特别是农村学校设立社团的初衷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在参与社团项目中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所以每一次社团辅导的扎实、有效应是我们社团评价的导向。学校需要在相应社团评比办法中特别注重过程监督考核, 而不应该把社团最终取得成绩作为社团考核的主要指标。

2.分层考核, 区别对待。学校社团因设立的方向、侧重有所不同, 社团本身的起点、参与人员的基础等等都会有所区别。如何公平公正地开展社团考核, 就成了学校考核社团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 分层考核、区别对待应是社团考核的一个趋向。学校可以根据自行申报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立若干精品社团, 和常规普通社团区别对待, 分层考核。对确立的精品社团分门别类地提出细化考核指标, 按最近发展区原则, 明确提出某个重点社团可根据现有基础, 在一学年里必须取得哪些成绩, 必须完成哪些指标, 按达标和不达标进行考核奖励。而其他社团则按常规考核办法予以考核奖励, 从而逐步形成以特色活动为主打, 精品活动为主体, 常规活动为辅助的社团活动模式。以此来推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社团持续有效发展。

篇9:小学艺术类社团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关键词:小学 社团活动 组织 管理

艺术类社团活动是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它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几年来,我校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开发潜能”为宗旨,先后成立了“金色阳光”合唱社团、“可爱天使”舞蹈社团、“巧手作坊”手工社团、“泉水叮咚”器乐社团、“校园芳菲”课本剧社团等艺术类的学生社团。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努力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现结合学校实际,谈谈我校在学生社团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社团组织建设领导机构

每学年初,我校都要召开专门的领导班子会,集中商讨学生社团组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学生的兴趣需要、师资的配备、指导教师激励办法、社团活动时间等。在统筹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成立学生社团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为主抓艺术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副组长为德育处主任、少队辅导员;组员为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学校领导的重视,是学校社团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保障。

二、制定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组建学生社团

为了让社团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收到实效,在社团组建之前,我们都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目前,我校已组建的学生社团有十个,呈现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支撑学校“书香校园”特色读书活动):

“新雨阁”文学社:对学生进行写作、阅读技能指导及相关训练,由语文教师负责指导。

“翰墨飘香”书法社团:软、硬笔书法技能指导及相关训练,由学校写字基本功过硬的教师担任指导。

第二梯队(支撑学校德育特色活动):

“童音主播”广播社团:学习播音、主持、采访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并在学校红领巾广播台、升旗仪式及各项大型活动中接受实践检验,由少队辅导员负责指导。

“亮眼睛”小导游团:学习导游技能技巧,并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做新农村小导游,由综合实践教师负责指导。

第三梯队:(支持学科拓展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兴趣、展示才能的平台):

“太阳花”英语社团:英语学科拓展活动,包括欣赏外文动画、电影、歌曲、了解外国文化等,由英语教师负责指导。

“启明星”科普社团:科学学科拓展活动,包括百科知识学习、小制作、小发明、头脑奥赛活动等,指导教师为科学老师。

“小荷尖尖”美苑:美术知识学习、绘画创作等,美术教师为其指导教师。

“巧手作坊”手工社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手工艺品创作等。

“可爱天使”舞蹈团:学习、排练简单舞蹈动作。

“金色阳光”合唱团:进行合唱知识学习,合唱技巧训练等。

“开心体育”俱乐部: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等。

“信息之窗”社团:主要进行摄影、信息技术作品创作等。

每学期初,在学生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社团辅导老师确定社团成员名单,争取让所有对社团活动感兴趣的学生都能成为社团成员。

三、明确指导教师任务,健全奖励机制

我校的社团活动指导教师都是根据社团活动需要、每位教师的特长及所教学科来确定的。学校在每学期社团开展活动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指导教师会议,征求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意见及建议,明确教师职责及奖励办法。目前,我们对指导教师的奖励,主要体现在绩效工资上,凡是有社团指导任务的教师,我们在教科研奖励一项上给予其高于其他教师2%的绩效奖励。其实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更主要源于他们内心深处对学生的那份热爱,但是学校奖励措施的跟进,学校领导的认可,无疑更有益于激励教师的工作干劲,促进学生社团活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四、教师指导,“社长”协助,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我们的社团活动主要由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确定每次活动的内容及具体方式。每个社团都由其成员自发推荐一名学生为该社社长,指导教师要对本社社长进行培训培养,使其除了能够协助指导教师开展活动之外,还能够负责社团活动的记录、社团成员考勤记录等。指导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订立本社章程,亮出本社团的特色。这种教师、学生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促其身心健康成长。

五、灵活安排社团活动时间,满足学生兴趣需要

我校社团活动时间,采取固定时间与不固定时间相结合的形式,即每周四下午16:20——17:00为社团成员固定活动时间,而每天中午、下午的课余零散时间,学生也可自愿到学校指定的社团活动地点开展活动。时间上的灵活安排,为满足学生兴趣需求提供了保障。

六、切磋技艺,搭建展示平台

为了促进各个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我校充分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上的才艺展示环节,每年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以及“六一”儿童节及教师节等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等,为各学生社团提供亮相展示、交流切磋的平台。例如,在今年的艺术节展演活动中,我校课本剧社团表演的穿越剧《再遇小萝卜头》,让学生感动之余,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金色阳光合唱团演唱的歌曲《登鹳雀楼》,让师生再次沉浸于校园书香文化中。手工社团的剪纸、篆刻、烙画作品,让人赏心悦目。艺术类社团的活动成果,成为了我校艺术节展演活动中的精品与亮点。

以上是我校在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如果说“艺术教育”是一盏指路明灯,那么,学生社团活动则是这盏灯发射出的一道璀璨的光辉。它令孩子们拥有更加健康、快乐、充盈的人生。今后,我校将不断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主人。让艺术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亮点所在。

上一篇:拉萨的太阳教案下一篇:2022年县残疾人工作会议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