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

2024-04-17

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通用14篇)

篇1: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

篇一:急诊科业务培训学习计划

2013年 急诊科业务培训学习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科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对科室患者病情动态的了解,规范我科护理人员的医疗护理行为,保障医疗护理安全,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医疗环境。现制定2013年护理业务培训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的: 1.促使我科护理人员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诊断、护理要点、护理措施及其在整个病程中正确的健康宣教。

2.根据科室分工,熟练掌握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十知道”,以及为入出院患者提供正确的健康宣教。

3.加强我科护理人员对科室常见病种的掌握,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二.培训内容和安排:

(一)培训安排:

人员: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除出夜班的同事)。

地点:急诊科护士站或患者床旁

时间:每周四或周五下午15点开始(至少一个小时的授课)。

形式:根据科室人员调配,进行每周一次小讲课,每月一次护士长查房学习(小讲课的形式可分为:床旁学习和护士站个案知识讲解)。注:具体安排可议。

(二)培训内容: 1.如所分管床位有病危或病重患者,需就其患者的病情、护理诊断、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进行讲解。2.可就科室常见病种的病情、护理诊断、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进行讲解。

3.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或您遇见却理解不深刻的问题予以讨论。

三.考核方法

护士长不定期对分管床位的相关护理人员以及所授课内容进行抽考。篇二:2013年急诊科医务人员培训计划

2013年庆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培训安排

注:

1、参见人员为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包括轮转医生),不得请假、迟到、早退,无故不 到者视为旷工;

2、其余时间通过自学提高业务能力;

3、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

4、培训时间拟定为下午15:00—17:00; 医务科

5、考核由医务科主任高振东同志负责。2013年1月6日 篇三:急诊科医务人员培训计划

急诊科医务人员培训计划

总体目标: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能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和运用急救及重症监护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为急诊病人及临床各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护理。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思维能力、应对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和提高护士的临床带教能力。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制定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巩固护理专业思想,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的转换,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

2、掌握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理论、技能和仪器物品、药品的使用。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和院前急救的各项护理技术。

4、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5、熟练掌握急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指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

6、熟悉急诊科及院前现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二、培训时间专人带教3个月巩固提高3—6个月。

三、培训方法

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完成培训项目。

2、参加由人事科组织的岗前培训教育。

篇四:2014年急诊科专科培训计划1 2014年急诊科三基操作考核计划

如何做好急诊窗口服务形象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业务涉及急救调度、指挥,院前急救,急诊内外科,抢救室,急诊重症医学等专科,与社会接触面广,因此争创优质服务形象窗口具有重大意义。近日,急诊科连续召开全员会议,讨论争创优质服务形象窗口。会议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优质服务理念

医疗是党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承担着全市人民的急救调度、指挥,院前急救等重大责任,如何让工作有序、有效、优质的开展,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救治,首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优质服务理念,要加强全员政治学习,牢固树立、不断增强全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优质服务理念。

二、制定科室规章制度

在全面认真执行医院的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室规章制度,约束全科医护人员的言行和医疗行为,保障创优活动顺利实施。

三、规范医疗行为

严格按诊疗操作常规及临床路径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活动,努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以不断提升患者的入院满意率为最终目的。

四、加强政治及医疗业务学习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医疗知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五、努力降低医疗费用

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努力降低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入院满意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六、加强健康教育宣讲,以急救演练等方式,持续普及急救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的急、重症自救与互救能力,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2014.01 20 篇五:急诊科护士培训计划

急诊科护士培训计划

为了不断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更好的适应急诊护士的角色,胜任急诊抢救工作,具备急诊专科护士资质,适应当前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目标 1,培养护士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慎独敬业精神

2、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具有独立处置投诉的能力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及院前急救的各项护理技术

4、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急救护理与流程

5、掌握急诊科常见药物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6、熟练掌握急诊科各种仪器的操作流程 二.培训计划: 急诊科内培训,icu培训

1、理论知识学习:科内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两次

2、专科技能培训:每月组织专科技能培训两次

3、定期组织人员参加120院前现场急救演练 4、7月份起每月派2两名护士到icu学习

三.培训内容 理论培训

1、如何做好急诊窗口服务形象

2、医护沟通技巧的提升

3、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4、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与流程

5、脑卒中的急救护理与流程

6、成人无脉性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与流程

7、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护理与流程

8、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与急救

9、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

10、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急救

11、多发伤,复合伤的急救与流程

12、致命性哮喘的急救与流程

13、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流程 操作培训

1、心肺复苏(单人,双人)

2、静脉留置针

3、吸痰法

4、心电监护仪的操作

5、洗胃机的操作

6、心电图的操作

7、输液泵的使用

8、除颤仪的使用

9、呼吸机应用及保养

10、止血,包扎,搬运 培训时间 强化培训2个月,第一个月急诊课常见病种理论强化培训。第二个月急诊科专业技能强化培训。

考核方法:

采用单项考核、多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一方面考核护士的业务能力,一方面了解带教效果。1.单项考核

护士长协同指导老师,单独对培训者进行某一项指定的理论操作考核,如心电监护、呼吸机消毒保养、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急救车上的抢救药物及常见疾病的抢救程序等。2.多项考核

对培训者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价,通过个人鉴定、指导老师评价、医护人员反馈、病人及家属意见,综合考试考核成绩和护理工作实绩,确定培训者能否胜任急诊科工作。

篇2: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

篇一:急诊科培训计划

为更好地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降低医疗风险,加大急诊急救技术技能及“三基三严”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以考促学,狠练基本功。根据《医务人员分级培训计划》,以医学临床“三基三严”培训为中心内容,认真抓好医务人员分级培训工作,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制定20xx年急诊科急救技术技能及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

一、加强对急诊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及急救技术技能强化培训的认识。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技术技能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完成对全科室人员培训,培训覆盖率达100%,三基考试每月一次,三基考核合格率力争100%,急救技术要求人人过关。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

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急救原则,危重病人的营养、热量供应等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

知识。如: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急救技术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心肺脑复苏技术;

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及电除颤;

创伤的急救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务人员利用一切培训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

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第一季度:

1.心肺脑复苏其中包括危重病人的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及操作培训,通过对模具的模拟操作,进行相关方面的操作培训,对心肺复苏病人的复苏后处理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我院急诊科的急救水平。

2.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第二季度:

1.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2.培训各种药物及毒物中毒的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需明确掌握各种药物及毒物中毒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急救处理流程等知识。

第三季度:

1.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及电除颤;

2.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 第四季度:

1.创伤的急救技术;

2.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科室要举办相关医疗法律及法规的学习,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篇二:急诊科培训计划

一、目标

树立终生学习理论,强化在职教育,加强培训,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二、内容

1、复习巩固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急救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

3、护理专业理论临床教学及护理安全方面有关知识。

三、护理继续教育培训达标要求

1、护士“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80分)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

2、急救技能培训考试合格率100%。

3、全员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

4、每一年注册护士的培训累计大于15学时,要求护师以上护理人员Ⅱ类学分不低于15分。

四、实施措施

根据护士工作年限,资历层次,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形式有全员培训,专项培训。

(1)全员培训:参加护理部举办全院学术讲座。

(2)分层次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

①护师:进行专科知识与技能,每年给本科室护士讲课1次。

②主管护师:进行专科知识与技能,护理论文书写,护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培训,每年给本科室护士讲课或护理查房1次。

2、自学与学历教育

鼓励和支持本科室护理人员考取护士执业证书及资格证书的护士更进一步学历学习。

3、专项培训

①按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方法和评分细则,组织学习护理质控标准。

②加强基础护理术操作和专项技术操作技能训练。

③急救技能训练。

4、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①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使护理岗位操作技术培训100%,除护理部的理论及操作考核外,本科室每月操作考试1次,每半年理论考试1次。

②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工作,每月进行1—2项急救技能技术的培训考试。

五、继续教育培训考核计划参照“三基”培训考核计划。

篇三:急诊科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市居民医保工作为目标,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科室宗旨,为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科室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主要措施

1.医疗质量

要在巩固前两年急诊管理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等级医院复审整改工作,围绕“质量、安全、服务、价格”,狠抓内涵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专业队伍的设置,进行急诊医学知识的学习,了解急诊急救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稳进急诊急救队伍。完善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使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完善24小时急诊服务目录、急诊工作流程、管理文件资料、对各支持系统服务的规范。协调临床各科对急诊工作的配合。对大批量病员有分类管理的程序。立足使急诊留观病人于24小时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加强上级医师急救指导,加强三级会诊,加强与其他专科的协作配合,使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8%以上。

2.质量管理。

很抓“三基三严”,加强病史询问及规范查体、大病历规范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等专项培训力度。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依据病情优先获得诊疗程序。加强运行病历的考评,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完善定期检查、考评、反馈、总结的质控制度,坚持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对环节管理、凝难病历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的处理意见要重点监控,促进基础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3.设备管理

要强化对急诊设备的定期维护、监测并专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加强训练规范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安全运行,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严格院内感染。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使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4.服务态度

要抓优质服务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岗”活动,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强化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发生。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5.培训计划

要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加大在岗培训力度,有计划的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加大对各级医师培训效果的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的培训,强化全员职业责任意识。20xx年在院部的支持下希望能派出医生护士去上级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icu或ccu等相关专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业务。同时,树立一批医、德双馨的先进典型,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6.中医特色建设

要贯彻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突出优势目标,加强中医特色建设。制定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中医药理论、技术培训计划,加大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按照二甲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要求,要有本科常见病、特色病种的诊疗规范与特色技术的操作规程,使本科规范性文件不少三种。提高中医药在急症救治中的使用率,急诊专业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中西医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急危重症的中医药使用率,使中医药参与率在30%以上。

7.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要搞好医疗保险改革顺利推进,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个环节更加明细化。同时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的双赢局面。

8.重点研究课题

今年要着重学习和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急诊、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无创和有创性正压通气治疗、严重创伤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课题的研究,使我院急诊科急救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9.院前急救

篇3:浅谈急诊科护士职业素质培训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对于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职业培训是临床护理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最前沿阵地, 接诊的都是紧急危重患者, 大部患者遭受死亡的威胁, 医护人员专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是他们生命的保证。因此,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培训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可靠保障。以下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谈几点:

1 根据急诊科的患者特点, 制定培训方案及目标

1.1 培训方案

心理素质培训、急诊专业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急救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法律意识培养并参与综合模拟急救演练。

1.2 培训目标

通过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 抗压能力强、应急能力强、急救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

2 心理素质培训

急诊科的大部分患者兼具“急、重、危”等特点, 如外伤休克、心脑血管意外、急腹症等。面对这部分患者, 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做到心中有数, 镇定有序的实施抢救。部分护理人员面对急救患者时, 可能会产生惊慌的、急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导致不能充分发挥操作技术, 甚至操作失误, 这将造成患者生命危险[1]。因此, 急诊科护理人员专业的心理素质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 专业理论知识培训

急诊科护理人员面对新就诊的患者, 结合自己专业护理知识, 应所到心中有数, 知道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以及护理处理措施以及禁忌处理措施, 以避免加重或延误患者病情。

4 专业技能培训

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需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操作方法, 技术精湛, 动作娴熟, 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2]。在某些情况下, 医师未到达之前需要护理人员做出常规预处理, 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和止血等。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抢救记录和执行强求措施的核对工作。

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对待特殊患者如酗酒闹事、急性传染病、服毒自杀等患者的急救工作。不仅要求护士及时、准确的观察、记录病情;还要做好个人防护与保护。服毒患者的呕吐物或洗出的胃内容物保存送检等。配合急诊医师实施抢救。

5 法律意识培训

随着国内医患者关系日渐复杂, 护理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随着经济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甚至把医疗等同于消费, 再加之患者医学知识的匮乏, 部分患者家属缺失了应具的尊重, 护理人员应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安全利益。另外, 在执行有风险操作且是治疗的必要措施时, 如:输血、气管插管等创作性操作时, 在严格操作规程的情况下, 要求急诊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做出解释, 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 争取他们的理解, 并签知情同意书, 以解除患者及家属顾虑, 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6 总结

综上所术,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 承担医院救死扶伤的最重要工作任务。急诊科护理人员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的护理学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 才能胜任此职。除此之外, 在紧张抢救工作中, 有时医疗纠纷不可避免, 所有护理人员除了做好自己本质工作外, 还需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 加强责任心, 增强自动性, 提高职业水平, 实现高质量的护理。根据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特点, 加强急诊护士思维的训练, 采取抢救配合分工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 使急救护理在各项操作中快速、准确, 急而有序, 行之有效的进行, 及时解除威胁患者的症状, 确保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为医师的诊断, 调整治疗措施, 为急诊手术提供良好的依据, 为患者后期康复创造良好氛围, 提高抢救成功率, 为促进急诊急救护理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护理中心.心理护理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篇4: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的现状分析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现状分析

急诊科所接触的大多是病情复杂、生命垂危的病人,这样的患者在送到医院治疗时,情况都不是很乐观[1]。对这几类病人的抢救是急诊科工作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自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在此对我院急救科护士的急救技能现状进行进行具体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我院XX名急诊科护士对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护士平均年龄为(27±15),最大的42岁,最小的27岁。职称:护士13名,占68.42%;护师4名,占21.05%;主管护师及以上2名,占10.53%。护龄从3年到18年不等。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调查表第一部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年龄、职称、护龄、学历;第二部分主要考察急救科护理人员对急救室物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2],有2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20分,12分及格。

1.2.2 现场考核现场考核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和对急救车内药品的熟悉程度,每月考核一个项目。急救技能主要包括: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外伤止血、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吸痰、给氧等。急救车药品考核主要包括:呼吸兴奋剂、强心剂、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止血药物等11种药品的分类、作用、剂量、用法。每名急救科护理人员随机抽取一项急救技能和三项急救车药品进行考核,急救技能一项20分,急救车药品考核一项10分,满分50分,30分及格。

2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如表一:

2.2急救技术以急救车药品掌握情況如表二

3讨论

3.1急救科护士的急救相关知识有待加强:从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护龄、职称以及学历与问卷结果得分是成正比的,工作时间越长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越深。近几年,年轻的护理人员越来越多,医院也需要新鲜血液的,从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对年轻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不足,问卷中所给出的都是平时工作中容易出现以及遇见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从平时工作时间中得到知识和经验往往是不够的。

3.2急救科护士急救知识不足方面分析:从此次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护士对急救室物品的熟悉程度不够,如负压吸引器吸痰时使用的负压值、气管插管的长度、对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的正确使用方面的得分都较低。由于平时理论方面学习不足,在紧急处理疾病的过程中出现临床症状判断失误、抢救程序混乱等情况。除了理论知识不够意外,低护龄也是影响护士业务水平的因素之一。在急救科中,护龄低于5年的护士占整个科室的一半以上,她们的急救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科室整体水平。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护龄低的护士多半是参加工作不久,她们的主要理论知识无非是从学校以及老师那里得来的,学到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参加工作时间又比较短,仅仅靠护龄年限的增加、累积工作经验来提升自身的急救水平是不利于年轻护士多方面获得急救知识,更加减缓科室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3.3针对调查结果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急救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对病人生命的抢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所体现出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定期给予急救科护士短时间的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是科室内的高护龄护理人员分享她们多年来的临床急救经验,以及将急救工作中急救措施的程序和药物分类、作用、剂量以及方法编辑成册,发给护士进行学习,不定时进行检查考试。亦可让护士外出学习,吸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能够更快积累临床经验,活跃临床思维,提高整体的急救知识技能水平。

4结论

急救科护士的急救技能的提升能够直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医院应重视对急救科护士急救技能的培训。

参考文献

[1]童宇平,王子秀;我国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现状[J];护理研究2010 年1月第24 卷第1 期中旬版(总第310 期)

[2]梁玲,李衷美,刘英 ,何平;护士掌握急救技能及急救物品相关知识的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7年5月第7卷5期

篇5: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为提高我科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我科护士“三基”培训方案。

一、培训组织

组 长:刘艳副组长:凌洋

标范老师:何勇唐素华组员:全科护士

二、培训计划

时间:2011年1月——2011年12月

内容:

1、按护理处制定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计划,认真组织科内人员参与,成绩记入个人每月考核评分。

2、本科的护理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三基理论考试,以护理处安排的范围为准。

3、组织本科护理人员按计划进行三基技能培训并考核。内容为护理处基本操作项目及专科操作项目。

篇6: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2、掌握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理论、技能和仪器物品、药品的使用。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和院前急救的各项护理技术。

4、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5、熟练掌握急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指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

篇7: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4、督促检查本病区的护理质量,协助护士长进行病区管理。5、承担急诊科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及急诊科的带教工作。

6、能及时发现并熟练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对本病区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7、鼓励撰写论文培训计划

1、监督指导组内护士的工作情况,对本组护理工作及人员安排心中有数,及时按科内情况进行合理的二次分配。

2、通过多媒体或利用晨间查房时间学习并传授有关知识,指导护生工作,负责护生理论和操作授课。组织低年资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进行科内业务讲座,安排外出进修学习。

3、熟练掌握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及上报程序,协调科室工作。

4、参与安排、指挥情景模拟演练,提高组内及科室内护理人员的抢救意识及抢救能力,做好分工与合作。

5、随时检查组内护士的工作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参加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进行业务学习,每年书写护理论文一篇。

7、协助护士长工作,了解病房护理管理工作。

★ 急诊科护士心得总结

★ 急诊科护士自我鉴定

★ 急诊科护士竞聘演讲稿

★ 急诊科护士临床实践心得体会

★ 急诊科护士个人工作计划

★ 护士自我实习总结

★ 护士实习自我总结范本

★ 护士员工培训总结

★ 护士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篇8: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急诊科护士35名。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①请厂家工程师大讲课:我科从2004年开始请厂家的工程师不断到科内进行讲课, 使大家了解呼吸机的配置、工作原理、各键功能、各菜单设置、工作程序及维护保养原则等, 先让护士消除对它的陌生感。②请专科医生大讲课:请呼吸科医生详细讲解不同疾病时肺部的病理改变、各参数调节、病人带机过程中临床观察要点、监测血气分析指标的意义以及停机指证等专业知识, 使护士对呼吸机有专业的认识。③科内培训师小讲课:科内挑选骨干数名, 反复钻研学习, 经过考核成为科内呼吸机培训师, 利用晨会后的时间进行小讲课, 大家互动讨论,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记下再请教厂家工程师或专科医生, 下次小讲课时给大家正确答案。从而使大家养成多提问, 多钻研的习惯。

1.2.2 考核

培训前后进行呼吸机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主要是闭卷考试, 内容涉及呼吸机使用的基本知识, 常见报警信息、故障原因分析处理, 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使用后的消毒保养以及日常维护知识。操作考核在工作中进行, 考核内容有呼吸机管道、部件的连接, 正确开机, 讲述各按键功能、各英文菜单名称及意义、各参数调节、使用后消毒原则、病人病情观察、血气指标值及护理情况、对呼吸机常见报警信息、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考核均由护士长进行, 且培训前及培训后每年均进行的考核难度、内容相似, 无显著性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的病人特点就是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 随着近年来急诊危重病人的不断增多, 呼吸机在急诊科的使用日益增多, 对于急诊科护士而言, 能否掌握呼吸机相关知识, 能否正确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种报警信息, 对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缩短带机时间起着重要作用[1]。我科2003年购入德国Drager公司的Servina呼吸机一台, 大家都觉得很神秘, 不会用, 不敢用, 导致先进的机器长期闲置, 病人用的是旧式的机器。经过长期不间断的培训, 护士消除了对呼吸机的陌生感, 树立了信心, 现在我科共有呼吸机7台, 虽然厂家不同、牌子不同、型号不同, 但大家都能熟练使用。我科培训师曾多次受兄弟科室邀请讲解呼吸机相关知识及操作演示, 同时还经常为兄弟科室答疑解难, 获得了厂家工程师的好评及相关科室的好评。

呼吸机外部装置病源污染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原因, 加强呼吸机管路系统的消毒, 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也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2]。但以前护士在病人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只是单纯执行医嘱, 对于呼吸机的日常维护及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知识相当匮乏。因此, 我科在培训过程中, 也着重加强了呼吸机管路消毒、日常维护保养等知识的培训, 使大家不仅会操作呼吸机, 更会管理呼吸机。

本培训培养了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呼吸机相关知识的自觉性, 由被动变主动。鼓励大家多学习新知识, 给大家布置作业, 要求详细阅读呼吸机说明书、《ICU护士必读》及《呼吸机治疗学》等书籍、资料, 随时考核, 提高理论知识。为了促进护士的学习, 科内在管理方面也对护士施加压力, 考核结果与个人素质考评分值、奖金、评先进及晋升挂钩。同时还锻炼了大家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我科的呼吸机培训师已经有13名。全科护士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新同志入科后都主动向科内借阅说明书。在我院组织的急救监护护士资格证的考试中, 我科共有16名同志取得了资格证书, 占全院总数的20%。从根本上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急救能力, 提升了护理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秦英智.机械通气与心肺相互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17 (8) :449-451.

篇9: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

【摘要】急诊科护士 专业水平 临床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学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人们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专业技能知识是护士进行护理的基础,尤其医院急诊科的护士,更要熟练掌握各种急症急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国外对急诊科急救的专业技能有着严格的培训。现对当前我院急诊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培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出适应我院急诊科护士的培训措施。

1急诊临床技术的考核模式

1.1考核时间 急诊科护士培训前进行一次考核,参加培训后开展一次考核,通过两次考核成绩进行对比。

1.2考核内容 从急诊护士岗位应该掌握的技能进行分析,基本可以分为技术操作、仪器使用、抢救病例、现场急救四部分。技术操作与仪器使用是按照规范化的操作要求进行考核,抢救病例要从考试题库中选择,这些考核内容要涵盖所有急诊护理常规的操作与应急的反应处理。只有开展全面的考核,并提出有效的培训手段提高急诊护士的进步,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基本功和合格技能的急诊护士。

1.3成立考核小组 由急诊科护士长及高职护师、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开展考核工作。

1.4考核方法 对急诊科内所有护士进行考核,所有考生都要通过抽签决定主考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考试。分为三个考核站A、B、C,A站主要考核基本的技术操作和仪器操作;B站主要进行急救病例的考试,以2人配合开始;C站主要为急救现场抢救病例,也是2人配合。对基本理论、基础技能、仪器使用、药品使用、物品准备、抢救的配合、应急的能力、抢救速度等进行详细的考核评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地考核出护士真实的水平。见表1:

1.5考试成绩的分析 从培训前后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培训后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都要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急诊科护士大多是在内科和外科至少工作两年以上,才能参与到急诊科的工作。但是,现在普遍的情况就是护士一毕业就分进了急诊科工作,很多急诊科的一线护士由非专业的人员担任,而在急诊工作几年后的护士都已转为各科室临床的骨干。毕业生工作经验少,对急诊技能不熟悉,严重缺少重大抢救病例的判断和急救技能,所以一定要加强培训工作。

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进入急诊的工作状态,更好地在急诊科完成工作。有资历、经验丰富的护士要为新护士传授知识和技能,不能让新护士完全靠实践经验积累才能掌握急诊科的知识。护士既要将单项的技术掌握熟练,例如:抽血,要做到一针见血,准确、高效,为病人争取急救的时间。护士还要将单项的技术延伸为综合的技术运用,例如:抽血,还要能做到紧急配血、抽血气、套管针穿刺和深静脉插管等一系列的技能。

护士到了急诊科一定要有新的护理观念,要有急救的意识,掌握好急救的技能,努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技术综合能力,加强对单项仪器的使用转向抢救仪器组合的使用。急诊科对抢救物品的使用速度与准确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要做到果断处理,任何突变情况都能处变不惊,心态平稳、沉着冷静地进行最佳仪器的选择与组合,抢救病人生命。在培训中还要强化护士保管急诊抢救器材完好的观念,任何仪器都要能及时应用于患者的抢救,并发挥抢救的功能。对抢救物品的组合则要依靠培训中不断的训练,对抢救器材如何选择、如何使用、如何配合使用等问题进行重点的培训。

护士还要加强由单项病种的抢救转向多种病种组合的抢救训练,急诊科会涵盖所有临床的急症处理工作,无论是中毒、车祸、还是灾难的急救都需要全面的科室病理知识,所以一定要加强护士各病种的知识理论培训与各病种不同的急救知识培训,对护士之间的默契配合也要加强训练,可以使护士间实现能力的互补配合,更好地开展抢救工作,保证急诊抢救正常稳定的运转。

参考文献:

[1]徐建鸣.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3,5(2):50-52.

[2]冯凤,逯文巧.急诊科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89-91.

[3]成守珍,彭刚艺,刘华平,等.中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12,7(8):1-3.

[4]桂莉,陶红,陈亭.急诊科护士专业水平及培训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4(1):22-23.

篇10:急诊科新护士培训计划

一、目的

急诊科是危急重症病人就诊的必经之地,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质量。通过为期六个月的培训,旨在让新到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尽快熟悉业务,了解急诊工作特点及各项工作要求,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急救工作水平,为患者提供便利、快捷、专业化的急诊急救服务。

二、培训对象

新到急诊科护士

一、培训内容

(一)、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与实践应用以及安全管理。

1、熟悉环境、人员,仪器、物品、药品的放置位置。

2、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应急预案的学习。

3、急救专线电话的接听要求。

4、分诊工作及工作程序。

5、院前急救工作及工作程序。

6、抢救室工作及工作程序。

7、留观室工作及工作程序。

8、流水区、输液室工作及工作程序。

9、清创、手术室工作及工作程序。

10、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有关要求。

11、对特殊病人的接诊及医疗服务要求。

12、交接班与病人的转入转出。

(二)、理论知识

1、急诊范围、分诊、院前急救知识。2、心电图知识。

3、常用药品的作用、用途、禁忌。

4、内、外、妇、儿危急重症病人现场急救、途中监护、急诊专科有关知识与流程。(1)、各种急救药物的相关知识(2)、心跳停博病人的抢救流程;(3)、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4)、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流程;(5)、急腹症的急救流程;(6)、CO中毒病人的急救流程;(7)、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流程;(8)、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流程;(9)、电击伤病人的急救流程;(10)、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5、外伤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成批意外伤害急诊救治。6、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与实践。7、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三)、技能

1、CPR(复苏囊的使用)。

2、口咽通气管的使用、三腔二囊管的使用、颈托的使用。

3、洗胃术、吸痰术、吸氧术、留置针技术以及护理其它基本技能。

4、外伤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

5、膈肌腹部冲击法。

6、环甲膜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后穹窿穿刺术的护理配合。

7、心电图机、监护仪、除颤器的使用与注意事项,以及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和呼吸机使用的护理配合。

(四)、具体安排

1、新护士入科日起前1个月为培训月,后2个月为加强月,第4-12月参与分层次培训。

2、培训地点:本院急诊科

3、指导老师:护士长、核心小组长(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科主任、高年资医师(副高以上职称)。

4、形式与方法:培训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跟人跟班逐渐过度。(1)、集中小讲课,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2)、示范培训。(3)、临床实践中讨论交流互动形式。(4)、书面资料发给自学形式。(5)、早会提问形式。

五、具体操作

1、第一周:培训内容

(一)1-12,(二)

1、2、3,(三)1、2、3。(杨华英)

2、第二周:培训内容

(二)4、5,(三)4、5。(石陆连)

3、第三周:培训内容

(二)6,(三)6,(舒艳红)4、第四周:培训内容(二)7,(三)7。(唐日红)

六、考试考核办法

1、理论考试:针对平时训练内容出题。

2、技能考试:由跟班老师、协助科室护理管理及院感控制组长、护士素质及安全管理组长、药品安全管理组长、护士长组成考核组,根据平时工作以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并抽考六项技能,必考三项(CPR、洗胃、心电图机)

篇11:急诊科医务人员培训计划

通过对急诊医护人员的培训,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和运用急救及重症监护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服务。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思维能力、应对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的分析解决能力。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制定的急诊科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巩固专业思想,理解工作的本质,适应急诊角色的转换,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

2、掌握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理论、技能和仪器物品、药品的使用。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和院前急救的各项技术。

4、掌握急诊患者心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5、熟练掌握急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指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

6、熟悉急诊科及院前现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二、培训时间专人带教3个月巩固提高3—6个月。

三、培训方法

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完成培训项目。

篇12: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

为了加快急诊科人才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及医疗质量内涵建设,以满足社会对医院急救医疗发展的需求,确保医疗安全,结合我科实际,目前科室医疗急诊抢救技术不能满足本县发展的需求,经科室研究确定,急诊科2014年进修人员如下:

选派于献泉到新疆医学院急诊外科专业进修3月。

篇13: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共分四个院区, 2015年4-12月, 全院在各院区急诊科轮训的N2护士共34名, 年龄22~26岁, 平均 (24.68±2.41) 岁;护龄3~5年;学历:中专7名, 占20.6%;大专23名, 占67.6%;本科4名, 占11.8%;其中妇产科4名, 儿科3名, 大内科15名, 大外科12名。

1.2 方法

1.2.1 制定培训计划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护士轮转培训, 保证轮转学习的质量, 护理部要求各院区急诊室根据接收和带教能力, 制定接收计划, 并填写《急诊科轮转护士接收计划表》, 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人员安排及护士需求制定科室轮转计划, 并填写《科室护士急诊科轮转计划表》。这两种表格分季度上报至护理部, 上报时间为每季度倒数第2周, 护理部根据科室计划安排轮转, 并于每季度最后1周公布下一季度轮转及接收计划。四个院区每期可接收护士共12~15名, 时间为3个月。培训前统一进行考核, 内容为急救知识如用急救药物的使用剂量、作用、不良反应及各项急救技术操作如吸痰、心肺复苏等。

1.2.2 确定培训内容

由护理部统一制订《急诊科轮转护士培训手册》, 明确每个阶段的培训及考核内容, 轮训者每人一册。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急诊科布局, 常用仪器如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使用及维护, 心肺复苏术, 各项规章制度,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观察, 护理病历书写, 交接班与转运流程等。

1.2.3 带教老师资质认定

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护士培训质量, 要求在急诊工作满5年以上, 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 并取得急救技能培训资质的护士[2]。每一批培训结束后, 轮训护士要填写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表, 提出意见及建议, 科室召开研讨会, 年终对带教老师进行综合评价, 不合格者取消带教资格。

1.2.4 实施系统化培训

1.2.4. 1 阶段培训

第一阶段:第1周进行岗前培训, 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讲解急诊科工作环境、急救仪器、药品、物品的放置与使用, 要求轮训护士熟悉各项制度与岗位职责, 以及急诊危重患者、留观患者护理表格的书写及要求, 交接班方法以及如何与120、ICU、手术室及病房交接等内容。第6天进行考试, 合格者第2周入科工作。第二阶段:第2周起至第2个月末, 实施一对一跟班带教, 带教老师随班讲解, 整个学习期间采取导师制。轮训护士跟随带教老师共同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 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带教老师要采取边工作, 边讲解, 边提问的方法带教, 并根据轮训护士的个人情况, 结合带教计划, 因人施教。第三阶段:第3个月开始至轮训结束实行双班制带教, 轮训护士与带教老师值相同的班次, 但要独立完成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及护理, 并独立书写护理病历。要求带教老师做好监督及指导工作, 轮训护士遇到的问题应及时请教带教老师, 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1.2.4. 2 多形式培训

除了临床带教, 整个轮训期间轮训护士要随科室完成每周三的理论培训, 完成每个月的操作培训。临床带教要与集中讲座、观摩操作录像、护理查房、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有机的结合。有研究表明, 最受认可的护士培训方式居前3位的分别是示范练习、实地参观和角色扮演, 发放资料自学最不受认可[3]。

1.2.5 定期考核与讲评

阶段性考核由带教老师每两周组织1次, 了解各阶段学习的重点是否掌握, 并听取轮训护士的收获和意见, 以便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及方法, 达到最终的培训目标[4]。最后1周完成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 考核成绩均记入《急诊科轮转护士培训手册》。

1.2.6 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分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护理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护理病历书写5项。培训结束前1周进行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急诊案例情景模拟考核。理论考核由总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建立题库, 随机抽取题目进行考核, 理论成绩评价标准:≥8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核参照护理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对6项急救操作进行考核, 抽签方式决定考试项目, 共2项, 操作成绩评价标准:≥85分为合格。护理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从案例情景模拟考核中给予评分, 选取急诊科常见危急重症病例, 轮训护士随机抽取1个案例, 模拟案例现场还原, 包括医生、急救设备、患者自身情况, 甚至还有患者家属, 由护士现场处置, 考核护士急救意识、病情观察和应急能力。病历书写抽取独立护理患者时书写的最后一份护理病历作为考核的依据。同时以无记名方式调查轮训护士对急诊科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阶段安排的合理性、培训的具体形式及效果的满意程度;培训结束后2个月, 对受训护士所在科室的护士长及科主任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培训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轮训护士对培训方法、形式、内容及效果满意度为94.1% (32/34) ;轮训护士所在科室的护士长及科主任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为92.6% (63/68) 。轮训护士培训后急救意识、急救知识及技能显著提高, 与培训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3.1 培训可以提高护士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 急救护士的临床工作水平很大程度上需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5]。轮训护士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 奠定了急救基础知识, 锻炼和培养了急救意识, 规范了急救技能操作, 病情观察能力也得到提升,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也适应当今循证护理的需要[6]。表1结果显示, 通过轮训, 护士临床工作各项能力均有所提高。

3.2 提高各临床科室的病情观察和应急抢救能力

轮训护士返回科室后能学以致用, 在面对各种危急情况时, 不再手忙脚乱, 而是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对患者的观察也更加仔细, 能够发现问题, 并能为治疗提供合理化建议, 逐渐成长为各科室骨干力量。随着轮训人员数量的增加, 科室整体对危急重症患者病情观察能力和抢救应急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3.3 护士轮训可以减轻急诊科的工作压力

急诊科急危重患者多, 工作量大, 是全院最忙的科室, 轮训护士的加入, 补充了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 她们在轮训前基本都在内外妇儿大科轮训过, 有一定基础护理知识及经验, 她们在学习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急诊科由于人力不足造成的工作压力, 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从而提高急诊科室的护理质量。

3.4 N2级护士晋升护师前轮转急诊科培训的必要性

近年来, 由于医院的迅速的扩建, 各个科室的护理队伍日趋年轻化, 而急诊、危重患者却逐年增多, 这就要求护士有更高的急救技术、应急和病情观察能力。但参加培训的护士, 培训前作为N1级护士 (工作1~3年) 定科前要参加内外妇儿大科为期3年的轮训, 临床上主要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基础护理, 急救意识和抢救经验缺乏。定科后作为初级责任护士, 多为是从开始独立分管轻症患者到熟练应用专业知识执行整体护理的阶段, 必须具有应急抢救的能力, 及时处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紧急、突发事件。急诊科急危重患者多, 抢救的机会多, 有利于护士快速掌握急救技能[7], 让她们参与急诊科轮训是有必要的。医院早在几年前就有护士参加急诊轮训制度, 但因医院的扩建, 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 轮训制度没得到很好的执行。为了提高其培训的依从性, 护理部将职称聘任与培训相结合, 聘任护师岗位之前必须轮转急诊室3个月并取得合格证书, 使制度更好的落实。

N2级护士急诊科轮转培训是各科室提高护理质量, 尤其是急救护理质量的需要, 但由于理论轮训时间短, 实际操作机会也不多, 难以巩固实践操作技能。所以,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还需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 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 努力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提高急救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8]。

摘要:目的:探讨N2级护士实行急诊科轮转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N2级护士分批在急诊科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培训采取导师制, 一对一跟班带教, 并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方法。结果:34名轮训护士培训后急救意识、急救知识及技能显著提高, 与培训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轮训护士对培训满意度为94.1%, 轮训护士所在科室的护士长及科主任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为92.6%。结论:急诊科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急救知识及能力, N2级护士3个月的急诊科轮转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N2级护士,急诊科轮转,培训

参考文献

[1]董梅德, 吴玲, 马红.急诊科轮转护士系统培训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 (2) :126-128.

[2]曹艾斓, 王志稳.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19) :1624.

[3]陈丽, 冯先琼.我国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 2015, 29 (7) :2561-2563.

[4]王红, 黎瑞红.耳鼻喉科护士急诊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20) :27-28.

[5]陈莉萍.护士实行ICU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2) :136-137.

[6]白永菊, 付燕.ICU进修护士的带教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5) :428.

[7]刘玉兰.急诊科轮转护士急救技能的培养与管理体会[J].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 (6) :567-568.

篇14:急诊科技能培训计划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灾害医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训练[1],应系统地进行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提高我国的灾害救援整体水平。

灾害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必需重视灾害医学的学术理念,本文就加强基层急诊急救人员对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提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加速灾害医学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做简要综述。

基层医疗机构灾害医学教育与救援技能现状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还很不健全,医学院校的课程开设主要是医学理论和技能在临床各专业方向的教育。基层医务人员也未能接受灾害医学的继续教育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对灾害医学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仍然是空白。大部分临床医师缺乏灾难医学知识和灾难救援技能训练。其次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涉及灾害医学救援方面的管理机制不畅,缺乏先进的救援装备,救援手段落后,缺少健全的法制体制,救援预案不完善和不配套,没有成立灾害应急救援医疗队。同时,社会性急救知识也未能够得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动员起来的社会上诸多方面救援力量,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使得现场的救援效益不高。而作为现场医疗救治主体医务人员所掌握的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非常有限,势必会影响救治效率,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多灾环境下对救援工作的需要,难以及时应对一些区域性的灾害伤亡事故的发生。也很难做到灾害现场高水平、高效能,大救援的急救特征。

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灾害医学是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型学科。灾害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人员伤亡。灾害救援有它的特殊性:①灾害救援组织机构的临时性;②工作环境的危险性;③救援对象的复杂性;④救援工作的协同性;⑤灾害医学的社会性。其内容涵盖了医疗救治,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特殊的救援设备和技术,伤员分类输送,流动医院建设,疫情防控,公众心理危害等方面。医护人员工作性质是抢救生命,减少人员死亡和伤残,技术上要求熟練掌握输液、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抗休克、心肺复苏、气道管理、解毒等急救技术,他们的表现对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伤残率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急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救援知识和过硬救援技能,方能胜任救援任务,必须加强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是防灾救灾降低损害的根本保证,掌握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是急救人员的必备条件。“救人”-“治病”的一种专业思路与对策。面对灾害群体时,要采用专业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快速检伤分类,使现场救援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救治更多的人。目前在我国灾害医学无论从认识还是到实践都尚属起步阶段,为适应当前及今后应急救援形势的需要,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救援技能培训这一新课题,应尽快实施到实际工作上来,特别是在灾害多发的区域或基层的急诊急救人员显得尤为必要。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及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建设与建议

加强灾害救援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和预案,但其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给予灾害医学立法,对我国灾害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有极重要意义,使得在紧急救援工作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更好地协同社会化救援。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完善灾害救援的各种规章制度,建全监管体系,规范紧急救援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是灾害医学事业的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

灾害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标准化、现代化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一套适宜本地区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高效的组织管理和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是能否实施有效救治的关键。平时也就需要有预见地制定相应的灾害急救计划。整合、优化区域性的卫生急救资源,加大资源配置,建立区域性灾害救援队伍,组建高效、现代的区域性应急救援医疗网络。高效的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管理需要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灾害指挥体系。建议在灾害发生的区域由当地政府牵头,调动公安、武警、消防、急救医护人员及可组织的社会上的人员成立救援队,统一指挥调度;成立搜救队、营救队、医疗队、转运队和后勤保障队等,各队伍要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协同作战,快速机动,善于攻坚等特点,目标是灾害现场救人。建立平战结合,专兼结合,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精准高效的灾害救援医疗体系,才能适应医疗救援的需要。才能对本地区域内各种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进行紧急救援。

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急救医护人员对灾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现场医疗救援的水平,建议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尽早开设灾害医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尽快培养出实用人才,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要重视和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医学院校进行短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级灾害医学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医学院校的教授或上级医疗救援机构的专家到当地医院进行灾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术讲座,建立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机制。同时依托多媒体网络中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建立地方灾害救援中心网络,实现信息源共享,开展灾害医学的远程网络教育[2]。组织人员到省级的专业救援中心进行短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模拟灾害现场实施对伤病员的救护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使急救人员更好地掌握预案的流程,使预案逐步完善,规范和科学,最终形成制度化。不去反复演练的预案那只是“纸上谈兵”。灾害救援工作需要全社会,多学科的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当地消防、交警、森警、矿工、通讯等单位举行灾害救援合练,提高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依托当地医院急诊科为培训基地主体,承担区域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建议建立院前、院内紧急救援联动、预警模式:即院前急救小组在现场收集到的伤员信息:①主要伤情;②对伤情的评分;③预计送达医院的时间;④院内必须准备的急救措施等现场信息,立即报告给院内救治组值班医师,确保伤员到达医院后能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实施针对性的救治。还要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医学急救知识,提高民众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自救互救认识水平。“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急救”[3],只有经常强化灾害救援意识,长期不懈地进行灾害医学知识学习和救援技能的培训与演练,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桥梁,才可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使广大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综合应急救援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充实和提高,使救援队伍的工作效能达到灾前防灾,灾时救灾,灾后减灾的实际理想效果。

综合上述,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政府、社会、学校及工作单位对灾害医学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才能提高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救援水平,有效地保护和救治生命,也是适合我国当前及今后灾害救援形势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绵宁,李华强.灾害对医疗救援人员的素质要求[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12-14.

2杨学东,郑伟,李红玉.构建灾害医学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362-365.

上一篇:城子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下一篇:账簿启用和交接要办理会计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