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影响

2024-07-20

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影响(精选6篇)

篇1: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影响

摘要: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要的阅读材料,从幼儿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关键词:早期阅读 兴趣 培养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生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的观念,需要通过阅读与书的对话,逐渐学习独立思考。因此,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

由于正规的阅读(包括成人和中小学的阅读)是以文字为基础的,因此,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想把它与文字联系在一起,把早期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对婴幼儿进行的识字教育;也有人认为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还有人认为,早期阅读就是看图讲述,因而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上常常混为一谈。很多人疑惑:幼儿这么小,又不识字,怎能阅读呢?其实,幼儿阅读与学龄阶段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也就是说,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近几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幼教界开始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问题,就是说学前儿童的阅读问题,已经成为幼教界关注的一个课题。于是,一些托儿所、幼儿园纷纷上马搞早期阅读,然而,由于在早期阅读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在幼教界形成趋向一致的认识,主张着自己对早期阅读的一些认识,从而导致了早期阅读问题上的种种误区。

一、早期阅读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早期阅读过程中,首先我们得明确早期阅读的重要作用。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孩子通过各种

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所以,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早期阅读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我认为早期阅读有以下四个方面作用:

1、促进幼儿良好的听、说、读习惯的养成。幼儿阅读不仅仅是能否认识几个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的问题,而好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幼儿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幼儿文学中,像《小兔乖乖》、《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故事,都非常形象生动,能很好的吸引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不管是自己在看书,还是在听老师或父母讲,都能全神贯注,养成一个听、说、读的良好习惯。此外,在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逐步形成观察、想像、思考、听读一整套方法。如: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渐无意识地将听到的语句、词、与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并在此过程,学会了正确的翻阅书本的方法等,锻炼了幼儿初步的独立阅读技能,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2、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一个原型不断向外扩充发展的过程,学前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1—3岁是幼儿学习语言发音的关键期,2—3岁是掌握基本语法和语句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大脑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以建立和稳定脑结构,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早期阅读是他们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效刺激物,有益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借助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促进幼儿学习形象化语言。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语句“春风吹绿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等等。这些语言清楚、准确,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对于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这种形象化的语言符合他们的认知思维特点,对他们有极大的魅力。很多幼儿在倾听故事时,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并逐步了解用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所产生的效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孩子们的谈话,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经常会很形象地描述那些故事、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这说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阅读 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形象化语言的过渡,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3、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早期阅读是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不仅丰富和扩展婴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也能够让婴幼儿在书中再认出他已经熟悉的事物,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的东西。同时可以丰富幼儿掌握的词汇,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现实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比如,在指导阅读时,通过让小朋友续编故事,或开展“小舞台”交流活动,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表演道具,幼儿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哑剧、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培养幼儿在集体中大 胆表现,勇于创新,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这些活动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策略

目前,幼儿园普遍开设了图书室或图书角,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一特定的环境,培养幼儿爱看图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有了这一特定的阅读环境,幼儿是否就能主动地学习了呢?许多教师都发现,幼儿对图书的兴趣远远不如对玩具的兴趣。幼儿来到图书角,总是翻翻这本,拿拿那本,阅读率相当低,而损坏率却很高。为此,有些

教师不愿更换图书,出现了书架成摆设的现象。怎样改变这一现状,让幼儿阅读活动的实效得到提高呢?

(一)组织幼儿早期阅读时,要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结合新《纲要》的理念,我们应该在阅读活动中提倡:在互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向幼儿提供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阅读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让幼儿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皮亚杰也曾说过:“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交互作用越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为此,我们应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1)提供适合的图书与阅读时间。阅读是以书面语言为对象的,但幼儿尚未具备阅读文字材料的条件,主要是从感观上了解事物。因此,早期阅读大多是通过图画故事进行的,图文并茂的图书是最好的工具。图书的选择要注意三点:一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画面美观、形象、清晰,色彩鲜艳,装帧结实牢固,并配有适当的文字,以帮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逐步地完成从画面到文字符号的过渡;二要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形象生动逼真,活泼可爱,能让幼儿有兴趣阅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三要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

(2)建立阅读活动区、图书角等。幼儿园开辟全园性的阅览室,提供帧精美的、配套的或大型图册,每周保证一定时间轮流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定期进行读物更换。各班教室设有小图书架、图书角等,根据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每天业余活动时间让幼儿去活动区角自由选择读物阅读。

2、充分发挥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阅读互动作用。

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交往等的相互作用。在阅读中,教师应多引导,采用师生共读同伴交流等多种方式。我们班上有位小朋友,从不喜欢看书,每次看书总把书给撕得不成样,后来通过老师与家长的引导,与他一起分享阅读图书,他逐渐地被丰富的 画面与语言幽默、想象力丰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现在看书兴趣很高。此外,同伴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可以经常开展“交朋友”活动——阅读大带小活动,大班与中班,中班与小班共同阅读活动,由幼儿选择自己家庭藏书,或讲故事给弟妹听,或帮助弟妹阅读图书,或和弟妹共同表演故事等,孩子们在这种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3、合理运用阅读指导方法。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个体的差异,指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画内容,听教师按画面的内容、故事情节进行讲述,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从而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在帮助幼儿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把理解的图画内容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出来。在模仿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创造性的编讲故事。此外,为提高 幼儿语言概括能力,在阅读中,还可以尝试让幼儿学着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概括内容或主题,如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幼儿给故事取名等等,让幼儿学会理解和概括故事内容。

在阅读活动后,可以开展“小舞台”交流活动,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表演道具,幼儿把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迁移到这种语言游戏活动中。这时幼儿将会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有表情地学说角色间的对话,边玩边说,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组织幼儿在主题综合教育中进行早期阅读

主题综合教育是以陈鹤琴先生的“整个教育法”为指导思想的一种课程模式,它能将各领域的知识与内容通过主题有机地整合,从而为幼儿各方面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1、主题综合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与幼儿一起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幼儿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在各区角环境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如阅读角陈列幼儿带来的、自己画的图书等,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小班主题

活动《小汽车》中,在活动“认识汽车”后,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一起布置了一块“汽车秀”墙饰,一辆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非常好看,吸引着孩子们来看看、玩玩、讲讲,过一段时间,孩子们还会发现,除这些小图片外,又添了好多不一样的图片内容,不断更换的新图片始终让幼儿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根据主题创设的一个个有趣的环境,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2、教师应充分挖掘主题综合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在主题综合教育活动中,幼儿所学的知识是有系统的,而不是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到各领域的整合,还要让园内园外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有系统且丰富的阅读内容。如在主题活动《春天》中,我们先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内寻找春天,将幼儿找到的春天记下来,回室后,让他们对于自己熟悉的环境进行介绍,每次幼儿都争着向大家介绍:“我在……找到了春天,它……”之后,我们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回来后请幼儿将自己看到的春天画出来,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主题墙饰,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讲述。

3利用主题综合教育中丰富的阅读材料,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每一个主题综合活动中,我们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在这些阅读材料中,有教师根据主题和

幼儿的兴趣而创设的,也有幼儿与家长共同提供的,如:实物、图书、网上的资料,对于这些材料,幼儿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具有故事情节、图文并茂的图书最能吸引幼儿,但孩子们在看书时往往出现这种现象:一下子翻到中间,又一下子翻回前面,看了些什么都有不知道。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针对这种情况,我挑选了几处短小、有情趣、画面色彩鲜艳的的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失时机地介绍图书,有意识地让他们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贯画页构成的,画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张一张仔细翻看。渐渐地,幼儿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技能,之后,我们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阅读前,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地去阅读图书。久而久之,幼儿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不断发展。

(三)组织幼儿阅读活动时,形式要新颖多样

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幼儿身上,促使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多类阅读活动。

1、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活动

在阅读活动中利用投影、录象、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拓宽信息渠道,全面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如孩子们关看了录象《猫和老鼠》后,我就问幼儿:“你喜欢老鼠还是喜欢猫?为什么?请你来说一段故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这下孩子们可来劲了,纷纷争着说,场面可以说非常的可观。

2、小小新闻角

——神州六号上天,获得圆满成功 ——我国禽流感疫情如何

你可别以为只有电视能播放新闻,我们的小朋友也能播放新闻。

三、进行早期阅读的注意点

近几年来,随着早期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其有关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于人一生发展的巨大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早期教育热。但由于对什么是科学的早期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因望子成“才”心切而置科学的早期教育于不顾,出现了一些无视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盲目进行所谓早期教育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一是小学化,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二是“揠苗助长”,对幼儿进行不适当的专长定向培养;三是只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游戏的价值,忽视了“寓教于游戏活动中”的幼儿教育原则;四是重视智力开发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体质和品德的健康发展。我觉得,无论你要教孩子学什么,做什么,正确的做法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具体而言,在早期阅读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早期阅读应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起点,很显然,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幼儿,阅读就会成为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家里买了好多书,孩子就是不爱看,只知道看电视,快成„电视迷‟了”。这种报怨在日常生活中不绝于耳。

如何让孩子爱看书呢?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给孩子多买些书,就可以缴发孩子爱看书的兴趣,其实不然,如何培养孩子爱看书,关键在于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开始时,可以给孩子讲些童话故事,让他们听懂;同孩子一起看书,并讲评其中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利用休息时间,多带孩子去书店转转,让孩子欣赏琳琅满目的图书,并告诉孩子,读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有研究发现,成人阅读活动的模式对儿童的影响很大,空闭时间常读书和常浏览报刊杂志的父母,更有可能使孩子对书籍感兴趣。有些父母,自己没有看书习惯,甚至沉溺于打麻将、看电视等娱乐活动中,却要孩子去看书,这对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和兴趣显然是不利的。第二,早期阅读应培养孩子的乐趣。

俗话说:只有乐在其中,才能其味无穷。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笔者的孩子5岁多时,特别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为了把孩子从电视上“拉回来”,他买来儿童版的《西游记》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书中人物和情节,孩子最后感叹到:太精彩了,书上描写的好多情节,电视上都拍不出来。

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看书的乐趣,对培养孩子喜爱看书的良好习惯很有好处。通过看书孩子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无形中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丰富了想象力,促进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日有所获,周有所得,年有所进,每一次学习,每一次阅读,都能使其产生:“这是我从书上学来的”、“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越来越聪明”诸如此类的愉快情绪体验,他(她)就不会视学习为一件“苦差事”,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不仅不会厌学,反而会在“苦中作乐”,“苦中求乐”。第三,早期阅读应符合可“接受性原则”。读书能使人明智,但这种阅读必须符合“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说阅读的内容必须高于儿童已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但经过儿童一定的努力,又必须能够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通俗地讲,犹如摘果子,让孩子跳一跳便能够摘到为最好。

许多父母,都想帮助孩子,都朝着正确的方向鼓励孩子,但是划不清关心孩子和施加压力两者之间的界限,片面地给孩子层层加码,甚至有的父母为了夸耀自己的孩子有天赋,在盲目的攀比心理驱使下,一味地给孩子大量的刺激,硬性规定孩子每天要读多少页书,识多少字,做多少算术题目……,殊不知,适宜适量的刺激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利,而过量,极端的刺激,只能取起到相反的作用。它剥夺了孩子游戏、幻想和构思的时间。

玩是孩子的天性,最好不要剥

夺孩子玩的权利,应该鼓励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和阅读,要解放儿童,唯一的办法是还孩子以童年,这也是最明智的决择。第四,早期阅读要遵循“相似性原理”。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对文字的把握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持,即声音、图像、语义和符号,只有将这四者紧密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真正认识字。当孩子把事物的图像、声音、语义与文字符号整合到一起时,他们的头脑中就会建构起一个具有“自相似”、“自复制”、“相似块”,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旦接收到相似的信息刺激,那些已经内化了的“相似块”就会在大脑中自动地进行相似激活,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重组。第五,早期阅读要注重整合

早期阅读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纯粹的书面语言的学习存在,因而要注重将早期阅读与其他方面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让幼儿开展自编自画故事、听音乐编故事等活动。这些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进行不同于符号的相互转换,使幼儿将阅读经验迁移于其他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比如有这样一节教学活动《卡门》。老师让幼儿听音乐,听完后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故事,结果他们一起编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猫抓老鼠》的故事。在这过程中,使幼儿语言、想象、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早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经过探索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可行的,只要各种教育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幼儿早期阅读的开展是必行的,它对要而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

2、《上海托幼》

3、《幼儿教育》2002年第十期

4、《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第2~6期

篇2: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影响

罗玲

05-13班 2005421088

摘要

研究早期阅读以及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家长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幼儿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兴趣

能力发展

早期阅读“(early reading)儿童一岁半以后开始的阅读,主要由成人将儿童读物中的内容读给儿童听,儿童识字后,进入自己阅读。早期阅读是当代一些教育家主张提早对幼儿进行教育而提倡的。他们认为如果大脑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受到刺激,有些东西就永远丧失。接受刺激的最佳期是儿童早期,早到出生18个月时。他们还认为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影响不仅会持续下去,而且还会随着他们学历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这是《教育大辞典》对早期阅读的解释。我认为更确切的来说,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婴幼儿在最初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等,早期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是通向视野开阔、心灵丰富、头脑发达、聪明灵透的最佳途径。

早期阅读是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所以,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早期阅读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我认为早期阅读有以下三个方面作用:

1、促进幼儿良好的听、说、读习惯的养成。幼儿阅读不仅仅是能否认识几个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的问题,而好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幼儿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幼儿文学中,像《小兔乖乖》、《聪明的乌龟》、《三只羊》等,都非常形象生动,能很好的吸引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不管在看,还是在听,都全神贯注,养成一个听、说、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在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逐步形成观察、想像、思考、听读一整套方法。如: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渐无意识地将听到的语句、词、与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并在此过程,学会了正确的翻阅书本的方法等,锻炼了幼儿初步的独立阅读技能,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幼儿阅读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和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主动探索的能力,使之形成对阅读的积极态度,而且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纠正、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也为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较高的阅读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2、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幼儿阅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刺激物,借助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促进幼儿学习形象化语言。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语句“春风吹绿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等等。这些语言清楚、准确,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对于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这种形象化的语言符合他们的认知思维特点,对他们有极大的魅力。很多幼儿在倾听故事时,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并逐步了解用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所产生的效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孩子们的谈话,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经常会很形象地描述那些故事、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这说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阅读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形象化语言的过渡,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3、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早期阅读是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不仅丰富和扩展婴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也能够让婴幼儿在书中再认出他已经熟悉的事物,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的东西。同时可以丰富幼儿掌握的词汇,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现实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比如,在指导阅读时,通过让小朋友续编故事,或开展“小舞台”交流活动,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表演道具,幼儿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哑剧、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培养幼儿在集体中大胆表现,勇于创新,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这些活动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都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幼儿在形成自觉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关于早期教育的热点课题之一。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早期阅读已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早期阅读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早期阅读在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价值,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基本上达成共识。因此,幼儿园和家庭要重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但实践证明,在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家庭环境、家长的自身素质、教养态度、观念、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和左右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目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在认识方面以及方式、方法上出现了不同的差异,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在1998年开始的关于《早期阅读与幼儿家庭指导》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人曾对上海地区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现状进行过一定范围内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指导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幼儿早期阅读观:在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家庭已经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真正价值和涵义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缺乏科学的认识,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过分强调将阅读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或工具。不少家长认为“幼儿阅读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是有好处的”,但很少意识到早期阅读对孩子情感的发展、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甚至有些家长将幼儿阅读简单的等同与早期识字,从而造成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家长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机械的识字上,功利性的追求识字率,片面地进行知识性、学习性的“工具式”阅读,而忽视了对孩子整体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样的阅读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害的。

2、缺少科学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幼儿阅读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也开始尝试进行这方面的实践,然而从家长以及老师的反馈来看,除了少数家庭以外,大部分家长的阅读指导在孩子身上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长缺少正确的幼儿阅读观所导致的,过多地追求阅读指导的“结果”,使幼儿阅读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幼儿阅读阅读成了呆板的家庭教育行为,减弱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在于家长缺少对阅读过程的科学指导。在对家长阅读指导行为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的指导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个人情绪化现象严重,“兴致高时、情绪好时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发展特点认识不够,没有考虑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点,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无法有效的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提高阅读的质量,比如有些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图书时,仅仅只是照着书上的文字往下念,根本不去关注那些与文字相匹配的画面,也不去理会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来的问题和困惑,厚厚的一本书也许几分钟就给孩子读完了,对于图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却熟视无睹,那么孩子在这样一种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只是一些单一的信息,而没有真正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和价值。另外,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阅读特点和需求,在分析、评价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时,往往不能恰当地给予解析,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其行为,容易主观地作出评判,在某些情况下就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发展,从而使本应该和谐交流的亲子阅读变成负担式的机械阅读。

3、缺乏和谐的幼儿阅读环境: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阅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也愿意花钱到书店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图书,在家庭中也会为孩子创设一定的阅读环境。但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在究竟应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图书进行阅读,为孩子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更适宜孩子阅读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1)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阅读材料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调查发现75%以上的家长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择图书,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而且在为孩子选择图书的依据或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购书欲望;只有1%左右的家长在为幼儿购买图书时能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

(2)缺少足够的幼儿阅读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也在不断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已经占到家庭收入得30%左右,但在时间上的投入却越来越少,在调查中发现,每天能保持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家庭不足15%。

(3)家庭环境的布置不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还很差,行为和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维持孩子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调查中发现,能够真正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或单独置放孩子阅读材料场所的家庭微乎其微。另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家庭中能够有意识地为孩子准备书房、书橱、书桌的比例不足3%。

根据调查的现状和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概念及指导意义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幼儿阅读是一种准备性阅读,而不是成人的那种独立的看书、读报普通意义上的阅读,它是一种对图书、画报、色彩、音像、标志等多种读物的阅读习惯、兴趣和逐步阅读的过程,是为孩子的正常社会化做准备,更是为幼儿接触由文字符号组成的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准备。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家长和教师指导方法和技能的影响,在家庭中首先要建立一种家庭共同参与式的阅读环境,早期阅读主体不但包括幼儿,还包括父母,家庭中的早期阅读实际上是在父母的出声阅读、把抽象文字符号所包含的内涵转化成幼儿可以理解的口语氛围中,让幼儿在可以感悟的声音、图象中慢慢形成对书面语言文字的兴趣过程,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第二,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的阅读环境。

一、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期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1、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帮我早读书”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2、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选择图书。如有的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就可以选择《小猫钓鱼》的故事;有的孩子爱撒谎,可有意识地为他选一些有关诚实方面的书,如《木偶奇遇记》等。

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物或兵器,有的孩子则喜欢《孙悟空》、《白雪公主》,家长在选择图书时,要尽量满足孩子。选书时还要顾及孩子的特长,如有的孩子爱绘画,可为其多买一些精美的绘画书。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因此,购书时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些他感兴趣的书。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父母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成人的榜样是使幼儿形成自我强化的源泉,幼儿的早期阅读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父母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影响下,逐渐对图书产生兴趣的,如果父母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却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阅读”,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好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喜欢阅读,在家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孩子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开始时可以给孩子讲些童话故事,让他们听懂;同孩子一起看书,并讲解其中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因此说明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合理运用阅读指导方法。

一、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找答案,不断地对成人加以穷究、发问。面对这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家长应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问,切不该粗暴地加以制止或敷衍了事,平时,家长也可陪同孩子一起去书中查阅资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书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由于幼儿期正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一阶段,他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的感性经验,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的相关知识。因此,家长平时应注意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生活,丰富其直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阅读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给幼儿讲《猴子捞月亮》这一故事前,先引导孩子去认识倒影的话,那他在听故事时就很容易理解其内容了。

二、认真做好“讲、看、听、引”四个方面 “讲”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每天,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还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低幼读物,而且还应引导幼儿观看一些动画片之类的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也可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商店名称、马路路名等等,这些都是早期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听”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有时,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也可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交流时家长要注意倾听,及时帮助孩子引导话题,使之紧紧围绕主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应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并适当地进行复述故事。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还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闲暇时,家长应多带幼儿去图书馆或书店,诱导幼儿喜爱阅读的环境。

三、从多种角度看图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图书并非单一的文学作品园地,有许多幼儿画册是带有智力开发内容的,家长不但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智力题,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图书内容隐藏的各种资源,比如画面结构、色彩、线条、形象、物的数量等等。可以提问:“小房子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小鸡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图中有几个小动物?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仔细寻找,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许多教育孩子的素材,可以培养孩子数、形、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家长还可同幼儿一起合作,将幼儿自编的故事制成一本图书,幼儿绘画,家长配文字,这样不仅使孩子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也使幼儿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

上海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周舜培曾在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说“我认为阅读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因为阅读确实是孩子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人80%以上的知识要通过阅读获得,阅读能力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阅读能力主要依赖于幼儿时期的早期阅读教育,所以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贾国琳 韩仁玲:《为了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洁 :《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上海托幼》2002年1-6月刊第4期

篇3: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早期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专家经过调查发现,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好的阶段, 尤其是关于幼儿的早期阅读, 更能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 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站到终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视。《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把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 它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形式, 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 培养前阅读和书写的能力。”[1]由此可见, 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是为幼儿将来能更快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教育内容。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不稳定性, 他们的兴趣是随意的、脆弱且短暂的, 应特别注意培养和强化。

一、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

(一) 学会翻阅图书的方法。

幼儿一开始是不知道如何看书的, 拿到一本书就打开乱翻, 被里面的彩色图片吸引, 只要有图片就可以看。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呢? 应该从最基本的学起, 那就是让幼儿先学会如何翻阅图书, 学会看书的方法, 从而逐步培养阅读兴趣。要让幼儿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在平时的教育引导中先让幼儿认 识了1~10的数字, 再教他们按页码一页一页地往下翻, 使他们掌握看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其次让幼儿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顺序看书。 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亲身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 故事是要一幅一幅有序地接下去看的, 才能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要先从封面开始看起, 再一页一页地往后翻, 看完一页翻一页, 直到封底结束。我们可以把一本书比做一座房子, 封面是前门, 封底是后门, 页码是小房间。看书时要把前门打开, 走进小房间, 小房间里会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 看完故事就要从后门走出来, 最后把门关上。采用比喻的方法能让孩子更容易掌握翻书方法。

(二) 把握阅读的方法。

我充分利用每周开展的一次阅读活动, 让幼儿在共同阅读中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 获得阅读的经验。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 必然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我适度运用言语、动作、表情, 寓乐于学, 寓学于乐。如果将故事平平淡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则不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融入故事, 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 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 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 抑扬顿挫, 让幼儿如身临其境。适当时还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 再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具, 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 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通过老师的引导, 孩子感受画面与故事之间的联系。我在引导时考虑到问题的有效性, 巧设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如:用“他在做什么动作呢? ”等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角色的表情、动作等。用“你看到这些会想到什么呢? 说什么呢? ”让幼儿发挥想象, 主动将角色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为幼儿的独立阅读提供借鉴。创造丰富宽松的讲述氛围。在幼儿 初步理解阅读内容之后, 给予幼儿运用已有语言经验充分表达和锻炼的机会。幼儿可分组或一对一地讲述, 也可采用角色表演或围绕故事交流读书心得等,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巩固阅读经验。

(三) 创设幼儿感兴趣的阅读区。

除了利用好每周的早期阅读活动外, 还巧妙利用阅读区。由于阅读区角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参加的人数方面具有特殊性, 这是幼儿自由阅读的天地, 幼儿往往在其中能更放松地表现自己, 因此在区角中添置了许多能引起幼儿兴趣的书籍, 如《娃娃画报》、《婴儿画报》等, 诸如此类的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孩子面前, 幼儿对图书的阅读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 必须有可爱的动物、有趣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画面及与自己生活经验相似的内容, 这对他们无疑有难以抗拒的诱惑, 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四) 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

除了对图书进行定期的轮换、添置外, 还投放可操作的材料, 如指偶、头饰、桌面教具、图片等, 既让幼儿巩固学习的内容, 又鼓励其尝试将阅读的经验迁移到新的阅读对象上。为了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我还引导幼儿开展一些制作图书的活动, 如让幼儿当小画家, 将自己编的作品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制订成图书;提供一些废旧图片, 让幼儿将图片剪下来重新组成一本新故事等。为了增强幼儿阅读的有趣性, 我还引导幼儿运用木偶将文学作品的内容表演出来……

除此之外, 还可以创设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展示阅读的成果, 如利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请幼儿讲故事, 或举办“故事大王”比赛等形式, 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表现自己的成果。

二、家长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

孩子的早期阅读不能只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指导, 还要靠家长的配合指导。因此, 我们教师要多和家长交流, 把一些好的指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方法教给家长, 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早期阅读的观念。

(一) 家长要以身作则, 起带头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好模仿, 且大多数时间都与家长在一起, 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心底。不管家长是否爱阅读, 在孩子面前都要表现出对阅读有极大的兴趣与赞赏, 并且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阅读书本时一页一页往后翻;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等,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会模仿家长的这些行为, 同时也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爱上阅读。

(二)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影响非常大, 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就应该为孩子创设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 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对阅读的欲望。条件好的家庭, 家长可以在家的某一个地方为幼儿创设一个小小的阅读区, 孩子有自己的小书桌与小椅子, 有可爱的书架, 在阅读区随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前提是这个阅读区一定要具有充足的光线, 这样便于幼儿阅读。如果条件不允许, 也不要紧, 家长只要准备几块彩色的泡沫垫, 让幼儿想阅读的时候拿出来一铺, 既简单又方便, 也不占地方。

(三) 为孩子购买合适的图书。

选择图书非常重要, 关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不是任何图书都适合幼儿阅读的,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比如1~2岁的幼儿, 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不完善, 特别是认知能力, 他们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 而是拿着书玩耍,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选择“布书”, 怎么折腾都不会坏。2~3岁的幼儿随着语言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理解力不是很强, 所以要为幼儿选择一些平时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东西, 如小动物、食物等图片。3岁以后的孩子上了幼儿园, 理解能力、语言发展逐步增强, 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 因此, 为这一年龄的幼儿购买图书, 不仅知识性要强, 而且要带有一定的幻想性、探索性, 能促使孩子积极地思维。总之一句话, 等幼儿有了意识, 就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图书, 但是也要具有一定教育意思。《奥特曼》、《怪兽》等幼儿虽然很感兴趣, 但是不能接触太多, 幼儿容易模仿里面的暴力, 在同伴交往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家长可以少买或者不买。老师可以定时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幼儿年龄阶段阅读的书籍。

(四) 多陪幼儿阅读。

一些家长认为, 只要孩子喜欢就给孩子买很多图书, 平时就把孩子一个人丢在旁边看书。其实这种做法是错的, 买再多的图书都不及陪幼儿阅读一本图书来得有用。家长应该多抽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 这样一来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 二来家长可以指导幼儿阅读, 了解幼儿的阅读水平,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家长应多抽空陪孩子阅读, 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也不是幼儿园或是家庭单方面可以完成的, 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平时一点一滴合作积累的。从小班到中班, 经过一年多的培养, 我们发现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 还发展了孩子的智力, 提高了孩子思维、想象、个性等综合素质, 大大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幼儿能做到说话较完整, 意思表达清楚, 形成良好的欲望。每个孩子都充满了自信, 愿意与他人交往, 也促进了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早期阅读对人生成长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要给予帮助和指导, 激发幼儿的兴趣, 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 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尽早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为他们成为终身阅读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绘本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

一、什么样的绘本适合幼儿阅读

1.可以从故事内容方面选择。

故事的取材要贴近孩子生活,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情节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独特的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和语言特色。但要有一些异于常态、常理、常情的变化,使儿童感觉到熟悉而奇特,新颖而有趣。故事的主题须合乎孩子的概念水平和生活经验。

如:《搬过来搬过去》,故事里长颈鹿住进鳄鱼家,碰到了一堆的意外,进门的问题:一进门就撞到了头。吃饭的问题:吃东西时,只能把头赛进鳄鱼家的烟囱里,连吃饭也都是问题。睡觉问题:睡觉时,只能把头伸到外面,一点也不安全。最后通过搬家,将问题解决了。在这个充满爱的故事里,矮小的鳄鱼和高大的长颈鹿,为了住在一起,可谓是困难重重,不过,它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大胆的创新,把问题一个个的解决。这本绘本中故事的语言浅近、具体、形象;句子单纯、短小、口语化;朗读时明快、活泼、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

2.可以从图画表现方面选择。

图画要富有视觉美,这样故事中的形象才会更感人,也更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

如:《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主人公大卫那椭圆型的大脑袋顶在细小的身子上,摇摇欲坠;占了面部三分之一大的咧开的嘴巴里有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鼻孔朝天;小小的眼睛、一高一低的两道短眉毛,似乎在向世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做出来的事情更让人胆战心惊。通过夸张、大胆的绘画手法,将绘本中的大卫调皮淘气、爱搞恶作的形象表现出来了。我觉得这种大胆的实践,更能使在咿呀学语的幼儿所接受。

总的来说,早期阅读选择绘本的基本要求是:应该以儿童为本位,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兴趣;应该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应该关注儿童心灵世界,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

二、教师应该如何合理应用绘本,来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1.采用不同方式引入故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故事的导入方式往往决定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1)从封面入手:每一本绘本的封面总是独具一格,总能深深吸引孩子。教师可以从封面着手,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的内容,并联系幼儿实际经验,展开一系列话题。

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是一本简单生动却寓意深刻的经典绘本,教育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习小蛇,啊呜一口吞下去,小肚皮要撑坏的。教师可以让幼儿聊聊封面上有谁?小蛇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小蛇在干什么呢?诶,小蛇怎么张着大嘴巴呢?以此自然地边观察边导入,让孩子帶着揣测和期待的心情来看故事,我觉得一定是别有一番风味。

(2)从标题入手:绘本故事的标题一般都比较醒目清新,能激起幼儿认读的兴趣,如果就从标题作为线索来展开,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

如:绘本《爸爸和我》,都是很大的图, 很大的字体.,简单的字,孩子很容易记住。教师不妨和幼儿一起用手指着那几个醒目的字大声地朗读,你会发现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跟着你念。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愿望,更能加深幼儿对绘本的印象。

(3)从角色入手:每个绘本故事中都会有极具个性的角色,教师可以从其中一个或多个角色来导入,猜想角色之间的关系,故事情节的展开,调动幼儿阅读故事的积极性。

如绘本《我的连衣裙》,可以直接从故事中的角色我展开,猜猜我的连衣裙怎么了。让幼儿猜猜他们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呢?这样幼儿会带着悬念和思考,会更有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

2.采用开放性提问,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开放性提问的时候,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比如在绘本《蚯蚓的日记》中,为了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我给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蚯蚓在日记里写了些什么?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围绕这些有趣的问题,引发幼儿积极地观察画面,分析思考,进而推测故事的多种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热情,广开思路,发散出各种狐狸与母鸡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3.整合多元化教育,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1)模仿动作。幼儿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大多数图书的内容都较幽默,可让幼儿学学模仿人物的表情、动作,让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加深体验,为理解故事打下基础。

如《一步一步走啊走》描述小男孩走路时发生的事情。在阅读中,幼儿学小乌龟爬、大白鹅踱步、小兔子蹦蹦跳、鸵鸟迈步的样子,了解了动物的特征、性情,加深了印象。

(2)自编歌曲。儿童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易记深受幼儿的喜爱。可将图书的内容,改编成简短易记,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选择一曲优美的旋律,提炼故事内容,进行填词,一首与故事配套的歌曲就诞生了。当然歌词也可以是故事中比较经典的对话,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的爸爸》就可以编成一首好听抒情的歌曲。在老师多次的示范下,幼儿有一定感知经验后,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创编,幼儿会感到其乐无穷,会有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绘画创作。绘画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老师可以根据大图书的内容,有选择和针对性的与绘画相结合。

当然,绘本形形色色,各具千秋,比如读《青蛙噗通跳》,可以学画连环画;读《逃家小兔》,可以续写故事;读《好饿的蚯蚓》,可以表演故事;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教师应该根据绘本本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方式,使孩子的阅读更轻松愉悦,对绘本的兴趣更加浓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阅读的习惯,提高早期阅读的能力。

篇5:阅读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家长对孩子期望值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高低可以反应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是新时期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不断积累、升华师德,提升素养,使它成为推动幼儿教育前行的力量,用心对待幼儿,用心教育幼儿,同时让爱伴教育同行,做一名具有良好心理素养、快乐健康的幼儿教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师德师风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在教育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本文将主要阐述阅读对幼儿教师素质的影响,并结合自身读过的文字加以论证。关键词: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教授塞德兹曾说过:“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维形。”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是新时期对教师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多种途径,培训、学习、进修等等种类很多,更要重视自身的学习,阅读是自身学习最好的途径,既能拓展视野,又能查漏补缺。为此幼儿园书社应运而生,可以让教师在图书的海洋中快速成长,更能与同行交流、分享心得,受益无穷。

富兰克林说过:“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我们读书重点并非在数量的多少,也不是追求从头到尾通读文章,而是要挖掘内容的本质,引发思考与共鸣。

以前读过《茶花女》一书,通读了全文,只了解了内容的大概,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解之处,只是凭借故事情节吸引着我读下去,这就是读书中的浅读阶段,因为一直很喜欢文章情节,所以为了能真正读懂它,我又反复的读了几遍,慢慢的我可以对故事内容有了大概的把握,对于不解之处若有所思,进一步设身处地的思考主人公所思所想,也开始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读书中的交流阶段。慢慢的我体会到了文章更深层的含义,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美景尽收眼底。“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的次数多了,渐渐的我对于文章的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这应该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共鸣。

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教师工作负担有增无减,既要面对新科技带来的教学挑战,还要应对计划、报告、心得等多种工作,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外,还要在工作之余进修课程,或者参与教学研讨等,占据了大部分休息时间,面对不断增加的工作量,很多教师都放弃了阅读。幼儿园书社的创办,解决了幼儿教师没有更多时间走进书店或图书馆的问题,更多的教师加入了幼儿园书社,走进了知识的海洋。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发育和未来发展,教师自身压力过大会直接对幼儿心里造成危害,那么,如何才能缓解压力呢? 其实当我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工作问题时,不妨去书里寻找答案;当我们遇到情感问题时,除了找朋友谈谈心,也可以看看搞笑的书籍,让自己不再过多地想烦心事,或看一些励志的文章,想想自己的处境也没那么糟;当遇到解不开的生活琐事时,可以找些杂志读一读,书中自然有些生活实例或道理,可以借鉴。书社的好处不止在于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书社对于我们幼儿教师的心理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读书体会,谈一谈书社与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之间微妙的关系:

一、书籍是巨大的力量——更加热爱幼师“无私、博爱“的职业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为幼儿教师不仅是老师,还有更多的身份。幼儿教师是保姆,每天都有擦不完的鼻涕和系不完的鞋带;幼儿教师是法官,每天生活中总有处理不完的小官司;幼儿教师是孩子王,每天和孩子们嬉笑打闹;幼儿教师是演员,唱着和年龄反差极大的儿歌,做很多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幼儿教师是清洁工,害怕细菌危害孩子健康,玩具、地板、桌面无时无刻不在擦洗;幼儿教师是全能王,能唱能跳能说能写,只有样样通,才能更好的挖掘小朋友的潜力,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幼儿园教师是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孩子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在《这就是幼儿教师》一书中,列举了很多幼儿园中的发生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像在写我们自己,写出了幼儿教师的心声。从表面内容上看,像是在发牢骚,细细读来,却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的热爱,幼儿教师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孩子长大后,可能不记得幼儿园里的老师,但是幼儿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会一直伴随着孩子们的一生。

二、书籍是方向标——让我们客观理智对待一切

这几年,媒体报道的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事件,很多人对幼儿园老师的品德产生了质疑,对幼儿教师行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很多教师有了抵触情绪,不愿再从事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了。

因为一些负面新闻,就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质疑,不愿做下去,这种人大有人在。其实大千世界中,很多事物是我们不能理解的,通过阅读,可以带我们走进更丰富的世界中,可以了解到我们不为所知的一切。

《红楼梦》是我一直很喜欢的小说。描写了在封建社会中从毒霸一方的大势力走向灭亡的命运。让我们不仅见识到了人世间的善恶,还让我懂得了,人间不仅仅是美好的东西,也会有一些负面、丑陋的东西并存着。

了解到这一点,即使看到了与自己职业相关的负面报道,我们依然要保持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不会因为一点负面的东西就选择放弃、退缩。

三、书籍是前人的经验——让我们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全面的阐述了幼儿教师需具备的素养。幼儿教师不仅在专业素养方面要不断提高,更要注意平时的表现。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素养、需要怎样的智慧呢?这些问题书中都给出了答案。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单单只靠一股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的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爱心、真心、智慧、付出,更需要教师间的配合,也就是团队合作意识。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模仿。幼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影响,比课堂上的教育更有用。幼儿教师还要有一颗平等、宽容、友爱的心,更要有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放弃每个孩子,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宽容的对待他们。

每天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想不到下一秒将发生什么,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去预见问题,解决好一切突发事件,日常多多积累经验,多多交流心得事先做好预判,对每个孩子负责。

通过用心研读《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从自身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开始规范自己,从容应对工作中的种种。

四、书籍是一钟智慧——豁达对待得与失

“得失身外物,苦乐平常事”,这是我最爱的《读者》杂志中常提及的句子。我们身处在万千世界中,又能有多少人不在乎得失与名利呢,多数人在面对财富和地位的时候,都是自私的,很容易迷失自己。

通过阅读可以让我们转变看法,不那么自私,爆出一种看轻得失的心态,理解得与失道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面对得与失不能豁达的看待,每天工作只在乎表面,追求利益,小之照顾不好孩子,大则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态。“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理是很纯真的,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健康心态的教师引导,那将会培养出多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人。

五、书籍是一盏明灯——厚实气质、底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你的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完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以为着教师须潜心研究钻研业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孩子的爱是最纯真最真挚的,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每天都有新的面貌、新的收获,用心体会工作的乐趣。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一书中提到:关注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发展,尤其是语言、行为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平时最多的交流是通过口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的不经意的只言片语,将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如今“让阅读融入生活”正在全面铺开,老师、孩子、家长一起走进经典,让书香弥漫在我们的生活,相信,爱阅读的人,一定会更有底蕴、更具气质。

徐特立曾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幼儿教师的天职是教孩子明理、给孩子希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不断积累、升华师德,提升素养,使它成为推动幼儿教育前行的力量,用心对待幼儿,用心教育幼儿,同时让爱伴教育同行,做一名具有良好心理素养、快乐健康的幼儿教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师德师风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是有益的!参考文献:

《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吴振宇2002、5 《个性心理学》高玉祥2002、1

《教育过程》 美 ` 布鲁纳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年版

《高尔基论青年》 苏 ` 高尔基

篇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探索

作者:林剑萍发布时间:2007-12-3 15:05:42单位:来源:《幼儿教育》关键字:早期阅读

在我国,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已从讨论其重要性发展为研究如何指导幼儿阅读。我们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研究始于1993年7月,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一、构建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体系

目标是教育行为的指南,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早期阅读教育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按美国课程专家瑞夫·泰勒的观点,教育目标的构建应从孩子的兴趣、认知、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考虑。

从早期阅读教育的特点看,它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阅读教育在语言教育中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构建目标时,应体现其特殊性,同时必须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结合赵寄石、楼必生教授主编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有关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及本园幼儿实际,确立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帮助幼儿认识语言符号和图画符号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阅读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观察、想象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据此,我们再确定分解目标及各年龄班的层次目标。

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和确立,使教师明确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所要达到的要求,使早期阅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教师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系统培养,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1.阅读活动(按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开展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为集中的教育活动)①大图书阅读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自制大型图画故事书,并利用这种图画故事书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按序仔细观察画面和将前后画页联系起来理解的阅读技能。(适合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②小图书阅读活动:同一内容的图画故事书幼儿人手一册,独立阅读,主要帮助幼儿掌握翻图书的方法,让幼儿在看书过程中自己感受、体会,不断获得独立阅读的经验。(适合分组活动、个别指导。)

③听赏活动:以听赏图画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主要让幼儿反复倾听老师的讲述,不断体验品味,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适合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指导。)

④排图活动: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幼儿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将图片按顺序排列起来,并表述排图理由,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有序思维能力。(适合分组活动、个别指导。)

2.以阅读为主的综合活动

①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诗配画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运用已有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将自己创编的故事、诗歌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的画面,编成图画故事书,培养幼儿将语言符号转化能力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②听音乐编构故事:这是阅读经验与音乐感受相结合的活动。幼儿通过感受理解音乐,将它转化成语言符号,进行讲述,并配上画面组成音乐图画故事书,培养幼儿将音乐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和绘画符号的能力并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能动建构、积累和同化阅读经验。教师给予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1.区域活动中提供阅读材料

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提供相应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让幼儿自愿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为专门性的阅读活动打下基础。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继续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或条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活动材料。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践,幼儿往往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再造想象力。

2.开设幼儿阅览室 我们开辟了幼儿阅览室,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读物,读物每月更换一次,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教育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将季节的变化、生活的特点、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同时,教师提供一定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阅读交流活动。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践,幼儿会自由选择合作办报;幼儿会兴高采烈地来到汉字角,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几句与之有关的小广告、小故事;幼儿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与墙面上的小动物、植物“交往”;有的幼儿还会把最新的消息告诉同伴、老师、阿姨。幼儿的阅读经验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日前交往中得到迁移,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三、实施早期阅读教育的方法

为保证幼儿早期阅读顺利进行,我们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规律和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六种方法。

1.自我感受

教师创设幼儿自己阅读的机会,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阅读内容,并获得有关信息。如让幼儿掌握有序地翻看图书这一方法时,教师先讲故事,然后为幼儿提供5~6册图书,请幼儿找出教师所讲故事的那本图书,最后请幼儿自己根据故事内容一页一页翻看图书。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了有序翻看图书的经验。

2.符号转译

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初步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时,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并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图画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合的对应关系。

3.开放式提问

即所提问题“大”、“活”、“深”。“大”即提问范围大,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从各个角度作出不同回答;“活”即提问从幼儿思维现状出发,顺着幼儿思路启发引导而不是按教师的意图要求幼儿回答;“深”指的是提问不局限于一幅画,而是着眼于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4.体验表现

在对故事重点情节或细节的把握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外显行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将静态画面与动态体验结合起来。实践中,我们为幼儿创设图画故事的情景,让幼儿在动态的情景中体验故事内容,并在情景中讲述故事、表演故事,让幼儿将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动态情景中。

5.假设想象

教师引导幼儿跳出常态下故事进展程序,让幼儿根据图画故事中提供的各种线索,通过思考、想象,假设出不同条件下故事进展顺序,为故事添上新的色彩。

6.经验迁移

教师创设或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条件,让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如春天到了,教师带幼儿到公园、校园欣赏春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将这些感受用图画故事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经验迁移的目的。

上一篇:亲情散文《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下一篇: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尖山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