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2024-07-15

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共8篇)

篇1: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1)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影响

1.1计算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

目前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地融入到了经济发展中,而通过计算机电子信息产业来研究经济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应用。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索罗教授通过实验证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由此创立了经济学著名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开始,知识经济不断蓬勃发展,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开始复兴。

当时著名经济学家罗摩、格鲁斯曼等都开始尝试,试图用新的理论对经济的增长做出解释,由此发展成为新增长理论。

这一时期的新增长理论认为,信息的发展和知识的增加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反之,还可以增进知识和信息的进一步累积。

人类可以通过完善或发展生产组织方式,或创造新产品或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信息和知识的累积。

通常而言,信息和知识可以通过溢出效应,在没有额外投资介入的情况下是可以反复利用的,并且可以缓解由于资金短缺而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1.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企业信息和经营环境

传统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企业业绩,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将会影响到企业执行力的大小。

在企业执行力大的企业,信息在其内部各组织部门将会实现快速传播,保证信息准确传达;反之亦然。

在传统企业中,信息指令都是通过口头形式下达的,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信息传递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最高领导层领导的指令经过内部的一系列传递后,难以保证信息的正确传达,不能在员工中达成统一的认识。

同时,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在传统信息传递结构下,由市场收集到的信息也难以准确、高效地传递到领导层,领导层的决策信息错误也就会导致错误决策。

在引入计算机技术后,通过高速的信息处理及传播渠道,可以实现信息高质、快速的传递,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同时也能保证领导层决策可以在下级部门正确的实施,并将下级信息直接反馈给领导层。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给传统的生产经营环境、目标等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同时企业在生产资源、组织文化等多角度的传统观念也都面临着改变。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先进技术大量涌现。

而新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发展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打破了原有传统制造工艺过程中技术汇众与工厂之间的界限,也能够保证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企业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并通过生产过程组织监控的信息传递、使用、管理等内容在原有工程系统重新进行建设,而这种以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并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等现代管理工程制造工业也是不断发展高技术体系的结果,是在不断发展理论、方法,加强制造企业营销信息共享等技术发展的中和体。

由此,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1.3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生产商与客户的直接对话,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目前,网络环境下,生产商与客户之间可以实现直接对话,避免了在传统模式下难以保持沟通畅通的难题,同时也就避免了生产商与客户之间容易出现的由于信息传递不当所造成的诸多问题。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计算机技术调价下的信息方式实现了网络经济的模式,生产商与客户之间实现直接对话,由此将会节省巨额的中间成本。

通过直观的沟通,企业会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样客户同企业这种直接的信息传递模式也给客户提供了更深入了解具体产品信息的机会,由此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信息,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步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应有的功能。

此外,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优胜劣汰更加快速,若企业不能够快速地适应市场需求势必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

而行业内部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也会达到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目的,并以此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

1.4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商业活动变得更加安全

传统商业活动中,双方的交易契约大多是通过面谈或电话交流形式进行的,而在这种条件下,双方很难凭借第一印象判断对方的信誉,因此商业风险较大。

此外,传统商业活动中的商业契约大多是通过书面或以实物形态来完成签订的,这种商业交流方式极易泄露个人隐私,同时商业机密也容易遭到窃取,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势必将造成财产损失。

而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各领域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在目前所形成的网络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发展潜力巨大。

网络商业活动与传统商业活动相比安全性更有保障。

网络安全问题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要加大对网络商业交易的安全处理,尽快建立起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体系,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来保证网络系统安全,保证网上商业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1.5计算机技术让企业更加强大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而对信息处理的效率也成为21世纪企业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信息处理、应用效率,以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真正为企业服务,并跟随历史信息化发展的洪流,在应用的过程中积极研究和探索能够适用于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对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决不能无动于衷,否则将被历史无情地淘汰。

二、保障计算机技术对经济发展促进和在经济研究中的良好运用的建议

2.1实现企业内部生产、学习、研究的一体化

企业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在利用科学技术创造经济价值的社会部门中,不应该存在拿来主义的做法,企业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筛选和总结,探寻最适合本企业的计算机技术。

同时,企业还应该重视加强对企业内部领导及员工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及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培训,不断强化员工业务技能,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效率。

此外,企业还可以保持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企业给高校提供资金支持,高校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积极地吸收先进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成果,实现企业内部生产、学习和研究的一体化发展。

2.2提高企业内部计算机技术应用平均水平

从企业的自身应用来讲,在一些较为成熟的`企业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同时还通过企业内部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及学习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计算机人才,这些人能够接受新思想、新技术,从而在计算机技术发生升级后,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效率。

而在大多数企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计算机技术并没有真正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领导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视还不足,限制对其资金的投入,在企业体制内和外部环境都受到恶劣影响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难以提高。

企业要提高内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平均水平应做到以下两点:

(1)统一性。

企业要提高内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平均水平,必须要具有统一性。

这是指企业客户端应用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管理系统的统一性,只有在这些条件都达成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够保证应用服务真正地服务到企业全体工作人员中,并保证全体工作人员能够从中得到能力提升。

(2)保证客户端简单化。

任何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只有在最简单的条件下才能够保证不同程度的全体参与人能够正确地立即使用。

2.3企业积极应对网络时代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时代,信息化、网络化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决定国家和企业兴衰存亡的根本大计。

现代企业在面临多重市场机遇的条件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原有经济体制下的改良和升级情况下,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地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在了一起。

发达国家的许多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其经济兴衰与信息技术的领先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国际化、信息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原有的信息复制、传递与使用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有跨地区、跨国家的要求,信息技术程序也成为了一种跨地域的交互式交流与合作。

网络不仅仅能用于单纯的信息发布,还可以帮助企业打破地理、时间的限制,实现在线交易。

2.4社会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人才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更丰富的世界,而同时也将人与电子技术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建设也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标准化建设及处理,以及多个行业。

而所有这些工作的实施都需要建立包括制定目标、组织规划的过程,在每一个过程中都不能够缺少专业人才,才能够保证知识经济的运行。

因此,为了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一支适合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2.5在高校等计算机人才培训机构中,着重加强硬件和软件的配套设置建设

在全社会共同认识到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后,大家也必然将这一重任落在了高等学校及培训机构的身上。

在培养计算机科学人才的过程中,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配套设施是教学的基础。

而高等学校在进行计算机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硬件设施如计算机试验机房、网络设备、专业教师配备等问题,不能够在教学中片面地以理论为基础,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纯理论化的教学是不科学的,必须要辅之以相应的实践操作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而与经济学专业教学关联来看,经济学专业学生一般计算机基础较差,若不能够接收到系统的计算机授课,对一些经济类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应用是有很大难度的。

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学授课中,也应该要避免纯理论的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到经济问题分析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合理解释是如何得来的。

此外,高效计算机科学教育也必须要重视软件的配套设施建设,如配备正版的经济分析软件。

因此,我国国内高校应该投入足够的资金保障硬件和软件的供应,使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途径得以畅通。

(二)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

1.1改变了传统企业信息和经营环境

传统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业绩,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执行力的实施情况。

一般来说,在企业执行力较强的企业,信息在其内部各组织部门将会实现快速传播,保证信息准确传达。

在企业执行力较弱的企业,信息在各部门传播也比较慢。

在传统企业中,信息指令都是通过口头形式下达的,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差错,并且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很慢,传播效果差强人意。

同时,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在传统信息传递结构下,从市场上收集到的信息也不能够很快速、很准确地传递给企业领导,会导致领导的决策不够准确,自然不利于企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而计算机技术可以通过高科技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处理方式来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既可以保证企业领导的决策指令快速准确地传达到各个部门的员工那里,又可以保证市场上收集的商业信息快速有效地传达到领导层,使其根据信息快速地做出反应,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传统的生产经营环境、目标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影响,同时企业在生产资源、组织文化等多角度的传统观念也都面临着改变。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新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但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产品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也比较畅通,工作行为和生产安全可以得到计算机信息监控体系的有力监管,从而逐渐打破了原有传统制造工艺过程中技术汇众与工厂之间的界限,也能够保证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由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1.2使产品的生产商和使用客户可以直接交流,提高了产品的反馈效率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在计算机信息网络覆盖的情况下,生产商和客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产品的交流与反馈,生产商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产品的使用情况,产品的优缺点,针对产品的优点加以发扬扩大,对产品的缺点加以有力的改进,也避免了由于生产商和客户之间由于信息交流的误会所产生的种种纠纷。

篇2: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农业经济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繁荣发展更是我国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如果粮食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埋下重大的隐患,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

当前,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农业问题有关,在农业发展上我国投入巨大的资源进行建设,虽然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自从我国农业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农业产量逐年增长,主要农作物产量每年都出现了产量增加。

同时,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农用机械使用比例逐年提高,包括播种机、收割机在内的多种机械大量出现在农田地头,而且农药化肥使用量也在增加,使得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减少了病虫害的威胁,增强了土壤肥力。

经过多年的投入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中科技应用水平也在提高,农业科技在种子培育、生物技术以及生物除草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并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不断推动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建立,通过组织生产与合作销售的方式,使得我国的农民生产的产品能够销售顺畅。

由于我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国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优惠措施,帮助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并通过粮食收购的保护措施,避免农民收入受市场变动的影响。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与国家倡导的现代农业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土地制度没有变革,影响了我国农业集约化生产,不利于大范围种植农作物,造成农业生产机械化难以进一步提高,当前,依然在很多地区农业生产还是以人力为主。

同时,我国城市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导致了我国大量农村土地被划入建设用地或农民住房建设用地,造成了耕种的土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影响了我国农业安全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也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农业生产在农药化肥的安全使用上存在滥用现象,造成农作物农业残留较为严重,化肥使用过量造成了土壤板结,影响了农业生产的长期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低

当前,我国依然存在着较大规模的农业人口,但这些农业人口受到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农业劳动力闲置。

由于我国城市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参与城市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以及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城市建设,在现阶段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这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农民工”。

这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农业人口大部分都是青年男性,而留守农村的人口多为老人、妇女或小孩,这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有限,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造成了我国农业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程度较低,人力资源的问题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在很多方面都难以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在农业生产科技普及推广时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虽然我国通过了多年的村内科技普及课堂教学活动,我国农村村民在农业科技接受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毕竟受教育程度有限,在农业科技接受程度上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农业科技的推动速度缓慢,而且许多现代化科技能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程度很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集约化生产程度较低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依然是以家庭生产为主体,这样的生产组织方式很难使得农业现代化科技使用的普及,其中包括农用机械以及大棚技术等,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受到我国农业土地管理制度的制约,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场难以建立,农业经营单位生产规模小,农业生产效率低,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而且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单一,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安全,不利于农业发展适应现代生产力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农业生产资源减少

受到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我国农村大量的田地被城市建设或交通建设占用,导致了我国农业耕种用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少,在我国政府制定的农业耕种面积红线上波动,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隐患。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也较为短缺。

为了支持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很大部分的水资源主要供给给城市使用,农村在灌溉中引用的水量逐渐减少。

最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水资源的污染影响了农业用水,土地的板结、盐碱化以及沙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农用土地的安全,而且世界极端天气的出现,使得我国农业面临的洪涝灾害以及旱灾的机会在不断增多,这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程度,增强

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科技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过程中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当前,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研发、创新以及应用推广,通过各种政府扶持科研院所在农用科技研究中的人员以及设备的投入,并设立相应的基层机构负责农用科技的专门推广,提高农用科技在农村当中的普及程度。

国家应该鼓励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中的投入,并加强与农户的合作,通过农户与企业的合作,形成相关利益链条,由企业提供优秀的粮种以及生产工具,而产成品农户卖给企业,从而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

在农业从业人员上,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各种技术的使用能力以及转变过去落后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或待遇,吸引优秀的专业人员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者整体的能力。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业生产与气候因素联系紧密,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建设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水坝、灌溉系统以及水库等。

由于我国大部分耕种区域都是季风气候,遭受旱涝灾害的机会较多,所以水坝、水库等基础水利设施对于农业建设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除了农业必须的水利设施之外,还包括农村交通设施的建设。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由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建设便利的交通系统,方便农产品运送到市场,保障产品的新鲜程度。

(三)推动环保理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各行各业需要加强推进的`生产目标,当然包括农业。

随着我国环境的恶化,我国农业发展困难重重,包括土壤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以及病虫害灾害恶化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生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要注重环境保护,降低工业农药化肥的使用,增加生态化肥的应用,从而降低土壤过度肥力。

通过采用环境影响力较低的生态方式来解决病虫害的威胁,改变漫灌的灌溉方式而采用滴管或喷灌等节约水资源,防止土壤长期种植单一作物,以组合作物的方式降低对土壤的损害,也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参考文献:

[1]王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J].中外企业家,(32).

[2]余丽萍.试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3).

[3]郑艳东.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与解决对策研究[J].中兽医学杂志,(12).

篇3: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石油高校,地方经济,人力资源,支撑

一、重庆经济发展简述

重庆市201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45.00万人, 比上年增加26万人;户籍总人口3343.44万人, 比上年增加13.63万人, 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同时, 重庆既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又是制造业基地, 工业占全市经济比重大, 产业工人人数多、比重大, 产业工人的地位与作用对重庆经济发展举足轻重。此外,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内陆开放高地, 交通资源丰富, 渝北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微电园保税区创立了集研发、制造、结算为一体的内陆加工贸易模式, 开放型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两江新区成立后, 大量的资金投资和项目建设涌入, 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对招商引资起到推动作用。

在经济发展道路上, 重庆近年紧密围绕“314”总体部署, 大力发展经济, 全市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直辖之初的1360.24亿元, 增长到2012年的11459.00亿元, 增长了8.4倍。三大产业产值呈不断上升趋势, 2012年相对于2011年, 第一产业增加值940.01亿元, 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172.33亿元, 增长15.6%, 其中工业增加值5181.01亿元, 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4346.66亿元, 增长12.0%。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经讲到, 纵观重庆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 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总的看是抓住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彻底;一个是抓住了民生的正确发展导向。

二、重庆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源,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江泽民同志指出“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人才的竞争在现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和激烈。

近几年来, 重庆大胆探索人才管理的有效途径, 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步伐, 努力构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不断创新人才工作,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有力推动了重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一) 人力资源现状

1.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人才素质

在2007年重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3家, 高新技术产品597个;国家级创新企业11家, 市级创新企业38家, 全年引进留学博士在渝工作人员146人。

2. 人才队伍的供求矛盾

重庆市人才队伍的供求矛盾除党政管理人才因机构改革略有减少外, 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农村技术人才等都有所增加, 但与“314”总体部署和“富民兴渝”的要求和需求还相差甚远, 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现象非常突出。

3. 人才队伍素质有较大提高, 但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仍然缺乏

虽然最近几年全市人才队伍的素质有明显提升, 但按照建成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的目标来审视, 重庆市高层次人才总量还有较大差距。

4. 人才效益有所提高, 但人才当量总体仍然偏小

从三次产业创造百万GDP所需人才数量看, 重庆三次产业的人才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但从人才当量分析, 重庆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比较明显。重庆市从业人员中的人才当量仅为48万名本科学生, 仅为四川的2/5、陕西的2/3、北京的1/3、上海的1/2。

5. 城乡统筹改革转化了大量人力资源

正在进行的城乡统筹改革使大量农民转化为劳动力,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劳动力充足的同时需提高此部分人员的专业技能, 丰富后备专业型人力资源。

(二) “十二五”期间重庆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定位

2010年11月16日至17日, 重庆市市委召开了三届八次全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重庆“十二五”期间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实现“314”总体部署, 有四个具体目标。《建议》描绘了重庆“十二五”期间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 但同时发展任务非常艰巨。要贯彻市委三届八次会议精神, 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

(三) 加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助推经济起飞

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实现生产和经营管理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我国经济竞争的优势应体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是低廉的劳动成本, 这对人力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要把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各个阶段的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大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素质, 从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促进经济发展。可见,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推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石油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已经完成了从政府向企业的角色转变、从国内公司逐步向国际公司的转变, 并且在许多方面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相互竞争。同时, 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也逐步进入石油产业, 增大了竞争力, 并且竞争还会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 已成为石油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力资源放在核心地位, 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开发, 是石油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位于川渝的川庆钻探公司自2008年以来, 累计培训一线操作员工17.65万人次, 培训管理人员1.455万人次, 培训各类海外市场技术人才350人, 国际财务管理骨干、涉外审计骨干、PMP等专项培训25人。经过4年的努力, 川庆钻探公司目前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员工6526人, 技师以上员工1058人, 拥有集团公司、企业级技术专家64人, 拥有集团公司、企业级技能专家77人。人才的培养有效提高了该企业的竞争力。

三、石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策略

(一)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石油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基础。纵观世界, 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好, 教育发展也好;经济欠发达, 教育就会滞后。因此, 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 作为服务地方的石油高校应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另一方面,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又成为检验石油高校的重要标尺。高等学校的四大任务是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 这是石油高校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做好的工作, 同时也是地方政府检验石油高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石油高校应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 发挥各种优势, 打造专业品牌、学科品牌、科研品牌, 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展自身。

(二) 石油高校应主动适应石油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世界石油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石油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也更加凸显, 石油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石油专业学生不愁找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现在对石油人才的需求重在质量而不在数量。

石油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结构的要求更高, 不仅要看专业分数, 更要看开设了哪些专业课程, 考察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石油的油井建设、开采、运输一般都在偏远边区或西部地区, 一线职工往往需要常驻, 这对性别也提出了要求, 一般要求为男生;工作环境艰苦对人才也提出了能吃苦耐劳的要求;随着石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和国际的合作越来越多, 各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 这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外语水平要求, 需要一大批既熟练掌握外语又懂技术的人才。一些小语种如俄语、西班牙语也在石油企业中广泛应用。作为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 要十分注重职工的娱乐生活, 经常举办一些文娱活动和体育比赛, 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在人才层次上, 专科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少, 研究生比例有所增加。此外, 学生干部通过在学校的锻炼, 具有突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也是石油企业看中的人才, 获得了市级、国家级奖项的同学也列入了他们优先考虑的范围。

(三)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 改革高校石油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石油高校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把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与教育自身规律相结合, 转变思想, 要把目光转向社会, 增强学校活力, 避免课程结构不合理, 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教学内容不合理, 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不合理, 教学管理不合理等现象。坚持培养面向石油企业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稳得住、上的来”的专业人才。

1. 改革石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石油专业人才培养须考虑到市场需要和企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在培养定位上, 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进行;在培养模式上, 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实现与石油企业发展相结合培养的人才既能适应地方经济或石油行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静态需求, 又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行业变化对人才的动态需求。根据石油企业发展特点和用人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 确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 体现石油行业特点。例如, 重庆科技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思路:“立足重庆、背靠行业、面向世界、服务全国”, 积极以本地经济发展为背景, 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适合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这样的学校也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

2. 结合社会需求和石油企业发展, 合理设置专业

以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导向, 根据石油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 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 设置既与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 又满足石油企业发展应用性强、实用性高的专业, 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实用、高质人才, 同时也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与石油相关的专业很多, 其核心专业为石油工程, 其他还有油气储运、资源勘查、燃气工程、油田化学等专业。现在很多高校根据学生到石油企业就业的情况, 已经减少或停办石油相关专科专业, 对本科专业设置也进行了及时的调整, 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3. 建立石油工程实训基地, 生产教育相结合

石油专业教育必须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石油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 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建设校内石油工程实训基地, 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

实训基地的建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搭建了平台, 为学生了解石油行业现场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创造了条件, 有效弥补了实训项目单一、缺少企业氛围的缺陷, 展示了石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实力。

高起点、高标准的石油工程实训基地的建立可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 增加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办学活力;解决联系实习单位难的问题, 为每位石油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训机会, 提供了锻炼平台,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创造更多与石油企业联系的机会, 从而走向与石油企业联合办学之路, 通过实训基地, 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使学校能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 提高了学校和企业的相互了解和学校的知名度, 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经济收入。

4. 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石油行业人才需求相结合

根据石油企业行业特点, 培养受油田企业欢迎的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使学生在石油企业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调管理能力, 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具备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此外, 还应该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等素质的培养, 以适应石油企业对人才的多重要求。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2]宋爱芬.缩小三个差距:重庆经济发展的新挑战与新路径[J].重庆行政 (公共论坛) , 2011 (04) .

[3]重庆市人才资源现状研究课题组.重庆市人才资源现状研究[EB].豆丁网2007-11-27.

[4]韩学功.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07 (09) .

[5]中国石油新闻中心.川庆钻探开展多层面学习活动[EB].中国石油网, 2012-07-19.

篇4:经济影响与被影响的经济

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依赖度在不断下降,

而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在不断上升

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来,在一波三折的中日关系中,两国的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间交往和人员交流也逐渐增加,现在平均每天有1万多人往来于中日之间。改革开放以来,日本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直接投资国,同时又是中国政府间资金合作的主要伙伴。

到2003年为止,日本是我国连续11年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以后,欧盟和美国分别上升为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日本下降为第三大贸易伙伴,相反,中国(含香港)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尽管位次发生变化,但相互间仍然是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双边贸易总额仍在持续上升,2005年中日贸易高达1844.5亿美元,同比增长9.9%。2005年1-6月中日贸易总额达9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投资国,对华直接投资势头良好。2005年我国引进外资金额为603亿美元,同比为0.5%的负增长,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达65.3亿美元,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2.1倍,同比增长高达19.8%。截止2006年6月,日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过560亿美元,占我国引进外资总量的8.5%,超过欧盟25国对华累计直接投资的总和。2006年1-6月,日本对华投资虽有所减速,但仍达到22.4亿美元,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15%。

从1979年到现在,对华日元贷款累计总额已超过三万亿日元,约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一半左右。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日元贷款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元贷款一方面支援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建设,增进了国民感情;另一方面也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合作。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日本对华日元贷款已经大幅度下降,年度投资额已经从2000年的2144亿日元,降至2004年的859亿日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

综观30多年来的中日双边经贸合作的历史,虽然也出现了“东芝事件”、“两商社事件”、日方对华个别农产品设限以及日方抱怨中国相关法律、规章变化无常、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投资环境不稳定等各种摩擦和困难,但主流是好的。

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之所以得到健康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经济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相互间的依存度已达到很高的程度。中日之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日本经济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但缺少资源和市场,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高;而中国正处于发展和上升阶段,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相对比较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拥有广阔的市场,但缺少资金和技术。中日之间存在着更多的互补性,只是在少数领域存在竞争。从长期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依赖度在不断下降,而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在不断上升。1996-2005年期间,中日贸易占中国外贸的比重从21.5%下降至13%;而同期日中贸易占日本外贸的比重从8%上升到17%,如果再加上香港其比重超过20%。

想想看,小泉去职后,不论谁当权,敢拿20%的贸易市场和15%的对外投资市场开玩笑吗?

也许是命该如此,后小泉的日本

断不可能采取过分偏离亚洲的路线

日本的特殊地缘,资源的贫乏和市场的狭窄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即使经济上可行,政治和军事上也不可行。命中注定日本一定要依附于他国,相互依赖的经济利益将日本与其他国家紧紧地拴在一起。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战略伙伴的选择总是在亚洲和欧美之间徘徊。日本的国家战略先是从“脱亚入欧”转向“脱欧返亚”,继而又转为“脱亚入美”,现在“返亚”势头增强,日本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清晰地反映出日本的这种变化。在经济恢复阶段,日本主要从美国进口技术和生产设备,产出主要服务于国内需求,除了朝鲜战争“特需”之外,出口能力十分有限。高速增长时期,则主要是从亚洲和中东地区进口原料、燃料,从美国、欧洲进口技术和机械设备,向亚洲地区出口机械设备,向美国、欧洲出口耐用消费品。如表1所示,高速增长时期对亚洲的出口和进口大致保持在36%至30%之间。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成熟阶段,羽毛逐渐丰满,已经不甘心继续作亚洲的一员,开始采取“脱亚入美”政策,扩大对美、对欧贸易,对亚洲地区出口从1980年的38%下降到1990年的35%,进口从1980年的57%降至1990年的42%。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长期萧条;而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除金融危机的个别年份外,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为了刺激经济尽快复苏,日本在增加对亚洲地区直接投资的同时,也不断扩大对这一地区的出口。到2004年,对亚洲地区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51.4%,与战前(1934-1936年平均水平)相差无几;而从亚洲地区进口比例竟高达57.9%,远远超过战前水平。这说明,日本从“脱亚入美”转向“美亚并重”,而且在“美亚并重”的总格局下,在经济上更偏重亚洲地区。

历史总在与人们开玩笑,日本身在亚洲,却又不甘心与亚洲为伍,曾经试图脱亚入欧。但是,由于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迫使其不得不重返亚洲,这也许是命该如此。基于这一点,后小泉的日本断不可能采取过分偏离亚洲的路线。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日关系

好不到哪去,但也坏不到哪去

中日交往两千多年,有说不完的恩恩怨怨。但总体来看,友好的历史长于兵戎相见。日本孤悬于亚洲大陆之外,四面环海,自古以来便处于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大陆的影响之下,在当时,日本想逾越这个大国几乎是不可能,但又常常不甘心。到了近代,中国国势衰退,日本才有了可乘之机,上演了一场蛇吞象的丑剧,其结果尽人皆知,只能是一败涂地。

虽然历史已经证明,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日本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清算其历史。这也正是中国民众反感日本,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深层次原因。一个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历史的国家怎能有资格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呢。日本善变的文化给中国人的印象是没有是非感,并且在国际交往中惟利是图,毫无原则可言。这与中国人坚持正义,维护公理的理念是截然相反的。

日本做梦都想成为“普通国家”,成为政治大国。但要成为负责任的政治大国,除了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很重要的是参与全球事务、承担国际责任、赢得其他国家的尊敬和信任。这就要求政治家有博大的胸襟和超人的智慧。战后德国迅速成长为欧洲的政治大国,与几代政治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旧犹太人区大街上的一跪轰动世界,赢得了被害者的宽容与世人的尊敬。可惜,日本虽然竭力想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却鲜有能够支撑其政治大国地位的政治家。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仍旧生活在封闭的唯我独尊的民族保守主义藩篱之中,其整个社会思潮、国民心态和政治家的战略都缺乏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日本的后小泉政权恐怕也难以冲破这种桎梏。

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或者中强-日弱,或者日强-中弱。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基本上是日本人学习的榜样,中国对日本来说就是所要崇尚的“强者”。甲午一役,清军惨败,也让日本彻底放弃了对中国的崇尚。晚清以来,日本人眼里的中国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不断上升,而日本却陷入长期萧条,此消彼长,使日本对自己相对地位的下降难以忍受。中国的重新崛起,给日本人带来了危机感、恐惧感,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民族自卑感。日本人还没有习惯中国的重新崛起和强大,因此它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无所适从。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散布“中国威胁论”或者“中国崩溃论”,企图与其他大国联手遏制中国、诋毁中国。

篇5:影响智力发展发展的因素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和经验,皮亚杰把经验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3)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篇6: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中国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因素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挑战,能否实现产业的转型以及经济的进一步持续稳定地发展,是决定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槛,顺利跻身成为世界高收入国家之列的重要保证。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在3月19日刊登的一篇《中国的下一个挑战》文章就暗示了中国已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

文章称,中国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旧战略已经过时。据近期商务部网站发布的《国别贸易报告》显示,2013年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位列出口前三位,共占总出口产品的50.6%,而诸如纺织品,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仅占1%左右,德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与美国也相似,而反观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出口比重居然高达50%以上,中国的劳动性密集产业是占据了中国劳动力人口多这个优势,也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国在科技方面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难以与其他国家媲美。所以中国当下目标应是解决这个难题,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文章同时也指出,突然显现的住房泡沫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最大的威胁。这个住房泡沫,大家都应该深有感触。开发商疯狂购买土地大量建房囤房,同时把房价哄抬,房价曾经一度不受控制。人民手头没有能足够买房的钱,于是人们纷纷向银行借款,房贷收益也成为了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若国家进行市场干预控制房价增长,则会给银行和国家财政带来损失,可是若不控制,形式也将越演越烈,终将带来后患。期待中国政府能想出一条妙计化解这个危机。

篇7: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论文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1)

一、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资本自从被人们关注以后就迅猛的发展,它成为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又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出现以来,专家学者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各有不同,但都归结到社会资本的三个核心元素: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

首先,信任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前提,信任有利于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

社会信任关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

笔者认为良好的社会信任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于家庭和血缘关系。

在家庭和血缘关系亲近的群体之间,信任更容易建立。

第二,人们之间普遍的信任或社会资本来自志愿性社团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是这些团体推动了人们之间的合作并促使信任的形成。

第三,由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例如,宗教对信任度会有影响。

经济学家对于信任的来源认为,信任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在重复博弈模型中,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会导致信任的产生。

信任可以使联系密度更大,并且可以大大降低人们之间的交易成本。

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往往存在很大的风险,为了抵制这种风险,经济活动通常采用合同、担保和法律等手段来弥补本质上缺乏的信任,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而在一个充满信任的经济活动中,契约的签订与执行往往基于对对方的信任,无需另外的费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合作双方的成本,并且拥有高度信任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交易,在此基础上形成反复交易,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规范和社会网络能够进一步培养信任,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规范对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有约束作用,能够协调集体行动,减少交易费用。

规范可以约束个人行为,可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增加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在经济活动中遵守规范的经济主体会得到更高的声望和更多的信任,可以得到更多的交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会得到提升。

规范限制个人行为,可以减少个人行为所带来的负外部性。

规范在约束个人行为的同时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相互之间的合作,协调集体活动,增加组织内部的团结性,使组织内部保持一致性的集体活动,遏制制度供给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大大降低经济活动的风险,从而提高经济主体的信心。

规范在经济活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无形的动力,促进经济又快又稳地发展。

最后,社会网络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人际关系发挥作用,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对他人行为的了解,提高对他人的信任度,降低经济活动的风险,并且社会网络影响着资源配置,促进资源配置更快更好的进行,使经济发展更加快速高效。

社会网络为经济资源的配置提供管道,使很多经济交换嵌在经济网络之中。

数据表明,我国私有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是通过社会网络进入企业的。

这种现象不是中国社会所独有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林南通过多年对美国就业问题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即使是在美国社会,社会网络也是人们寻找工作的基本依赖。

他认为,他的这一发现是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的挑战。

但是无论怎样,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较美国人更具关系取向,因而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更大,中国经济是网络经济,似乎是无可置疑的。

社会网络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更容易产生信任,因为它有一个保障机制保证交易双方彼此合作,正是这种保障机制的存在维护着交易的进行和完成。

社会网络还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它利用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彼此信任,从而节省了协议谈判、拟订和执行时间、精力和费用。

并且社会网络有利于对不合作者实行更严重地惩罚,对合作者实行更大的酬劳。

二、总结

总之,社会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已经不可忽视,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的关系都更加和谐更加紧密,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济运行效率。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资本内部的三个主要元素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规范和社会网络能够促进信任的建立,同时良好的信任更能够促进规范的实施和社会网络的形成,所以在经济活动中,社会资本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高水平的社会资本,使经济更快更稳地健康发展。

(二)

一、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中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1.低税的实现。

增值税全面下降,并不能够使所有企业都获得较低的税,这是由于新的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包括在所有新的扣除缴纳的增值税抵扣税范围内的,且额度必须比原有老企业低很多。

此外,不同行业内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存在差异,增值税的实施、税收负担等都会发生改变,因此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的税收负担,目前固定资产采购相对较低。

2.用综合收入收到钱。

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在计算时包含在按时返回项中,存在一个额外的资金流入,这就在降低企业的现金垫款的同时提高了资金使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用综合收入收到钱。

对于那些小企业规模这一利益的分配,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有积极的意义。

(二)增值税转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投资领域产生效应。

这是由于设备投资不再与输入的税收负担,从而促进企业在设备和技术改造投资中的积极性,形成投资。

而中国中部城市的增值税投资效应与中国东北地区有明显的不同: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产业支撑的效果是明显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是明显的。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般来说,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行业,享受增值税收入的差异也明显。

采矿和冶金工业等传统产业机械设备占固定资产逾大,装备制造业的高资本有机构成;而高新技术产业用机械设备少,其巨大的成本是不能输入的人,资本支出和研发费用扣除,从税收分配的直接效益不大,但增值税改革相关行业加强技术创新激励,增加高科技生产设备的市场需求,从而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二、促进中部经济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发展措施

(一)改革增值税税收制度,完善税收法制

依据我国的增值税转型的理论,增值税转型对我国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增值税影响政府收入、增量抵扣法影响了转型试点的实施效果、增值税对国民待遇的影响等。

有效解决增值税转型既要考虑到增量抵扣办法存在局限性、先抵减欠税及退税方式,又要加快实施降低纳税核算标准,消除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中的负面影响;公平合理设置税率,逐步规范减免税优惠;改革增值税税收制度,完善税收法制。

(二)加强税收征管,严格税收执法

1.严格执行税务稽查制度。

打击逃税的纳税人,加快完善登记制度的建立,包括负责人的姓名,公司名称,地址,经营范围主要为应纳税的具体应用;同时检查计算机,双方面对面考试督察,以确保及时、足额支付税收的解决方案。

2.加大系统的收集,管理和审计三方面的工作力度。

收集、管理、审计是税收征管的三项主要任务,分工与合作的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与未来发展方向。

因此,这三项工作应以维护其专业发展相互及时沟通,其中包括链接信息、对税收流失的手段和防治方法,整个系统的税收征管,确保其正常运行。

3.增加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

对偷税漏税:一方面我们需要依据有关税收法律明文规定来加大处罚的力度,加强法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也需要税收执法人员严肃执法,确保国家税收收入全额征收存储。

(三)降低纳税核算标准,消除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转型中的负面影响

在增值税转型过程后,适当放宽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把增值税纳税人最大限度地列入增值税专用发票链条式管理的范围。

相对来说,增值税容易征收,但条件是要有可信的、确实的财务制度,要鼓励小规模纳税人加强财务会计核算,建账建制,尽可能向一般纳税人靠拢。

在一般纳税人标准的确定上,应尽可能降低核算标准,将审查验证其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健全、能否准确核算增值税进、销项税金作为认定一般纳税人的主要依据,这样可以对更多的中小企业实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促进公平竞争。

同时大幅度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把小规模纳税人减小到最小程度,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中的负面影响。

(四)公平合理设置税率,逐步规范减免税优惠

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与世界各国比较,已属较高水平,且现行税制结构呈现的流转税主体现状已不利于税收调控职能的发挥。

此外,完善税制后,强化增值税内控机制,堵塞税收流失漏洞而增加的增值税收入,绝大部分归中央财政享有,因此该方案的实施成本应从中央财政收入增量中负担,建议调整税率。

目前,应尽快清理规范现行的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逐步将减免税产品控制在极少数最终的消费品上,对某些确实需要给与扶持的特定行业和特殊产品,可以通过财政返还的方式来解决。

三、增值税转型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的问题

加快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

生产型增值税抑制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意向,不利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因此,为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们应该选择适用消费型增值税,即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允许抵扣。

这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减少其偷逃税款的诱因;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调动了企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一)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不完全

以消费型增值税的情况下,固定资产进项税可以扣除企业采购,和目前的政策只允许设备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购买,不得扣除。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及其他固定资产增值税。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目前的征税范围较窄,主要是采矿业,制造业,电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征税。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

由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利润更大面积的经济效益很大比例,但也可能比减税更显著;与矿井生产能力设备生产企业消费的税收增加较少的地区的影响很大;在电力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减税,大面积的火电生产能力。

四、小结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在运行中暴露出很多缺陷和漏洞,而在世界各地,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

篇8:传媒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传媒经济对现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是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相联系的, 是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和成熟程度相联系的, 是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有序发展的状态相联系的。传播媒介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渗透力, 为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转变,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并起推动作用。传播媒介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运作使传播媒介与经济全方位结合。可以说, 当今世界企业的竞争, 实质上是信息的竞争, 谁控制了有价值的信息, 把握准、行动快, 谁就可以取得胜利。从深化经济改革的要求来说, 很多问题已超出经济活动本身, 更多地涉及到体制、思想观念、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上层建筑诸多问题。大众传播应紧扣经济建设的主旋律,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大众传媒所起的作用就是鼓动劳动者的生产热情, 保质保量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的计划指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国大众传媒走向市场, 自身内部从机构设置、栏目更动到宣传业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运行方式由以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变。中国经济的发展, 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大量的广告、大量的消费者和雄厚的物质力量。

传媒业是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 具有上层建筑性质。所以, 政策法规、制度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对传媒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面对目前中国传媒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的现状, 我们认为, 破除传媒经济发展的障碍、实现传媒业再次腾飞的关键是把我们的媒体运行体制改革和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相互协调, 互为促进。加快传媒业的改革步伐, 调整宏观管理体制, 打破条块分割, 促进传媒业结构转型, 规范传媒市场秩序, 完善传媒产业政策。组建跨媒体、跨行业的传媒集团, 鼓励传媒集团实行跨地区发展, 促进传媒集团做大做强。支持传媒集团走向世界, 对到海外办报、办刊、办台的国内传媒集团, 要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争取用五至十年的时间, 培育起几个世界级的传媒集团。

二、传媒经济对个人经济行为的影响

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 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的受众, 并且对受众的影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 影响社会决策, 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显然, 如果一个传媒能够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在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提供卓有成效的信息支撑、知识支撑和智慧支持, 那么, 这个传媒对于社会的价值就十分巨大了。总之, 传媒之于市场价值大小关键在于它通过受众所产生的对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大众传媒对个人消费行为的影响也具有重大作用。人们在挑选一种商品时有着复杂的心理行为, 如对产品质量的认可, 对生产厂家的认可, 对产品价值的认可, 而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 这些越来越被经济界人士所认可。所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 市场竞争就是通过大众媒介的心理战。人们的消费心理就是大众传媒的舆论诱导长期作用的产物, 正是这种个人的经济行为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民的高储蓄率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基础, 抑制了通货膨胀。

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互联网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 发展速度更为惊人。而移动传媒与互联网发展快速, 正在逐步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 而相较于此, 报业、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尽管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 但在总体产业格局中的比重正在下降, 整个中国传媒产业结构也正发生着改变。随着传播媒介数量的增加, 传播信息量的增大, 品牌节目、栏目的增多。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与人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人们从媒体上了解信息, 投资证券、房地产业等。媒体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潮流。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经济生活。传媒导向作用,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 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推进了中国的消费增长。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传媒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升级, 中国城市内部结构也会相应改变, 社区化的出现将会给传媒细分市场带来新的空间。依据特定地区、特定人群定位的新型报纸、杂志、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传媒的出现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三、传媒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从传媒经济本身出发, 粗略地分析一下制约传媒发展的经济因素,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资源布局、市场发育程度和容量、资本来源和规模等外围因素, 企业竞争策略、资源利用率、人才和技术支持等内部因素, 都影响着传媒经济的发展。而传媒经济通过对受众的巨大影响力, 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增长, 也进一步对经济整体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在一些国家, 与传媒相关联的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如在美国, 娱乐业和农业、航天业一道, 成为出口的重要部门, 早在1994年美国的娱乐业就已经在海外获得了80亿美元的收入。在传媒领域, 世界各国对美国的文化产品并不陌生, 美国制作的影片和电视节目在世界各地上映, 今天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在中国, 传媒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排名已跻身第四位, 传媒经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点。传媒业的快速发展, 加速了信息流的畅通, 使市场运行效率最大化, 资源配置最优化, 使宏观经济的整体效率显著提高。在21世纪, 资本盯上了正在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媒体, 于是资本开始涌进了传媒领域, 传媒成了国际市场上制造财富的新星。伴随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传媒机构在经历了初创期的摸索后, 其市场行为也日益成熟。媒体在跨产业、跨地域的多元化投资中, 资金筹措能力、资本整合运作能力越来越强, 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在坚持立足新闻主业的基础上, 通过扩大经营领域, 改变单一的传统传媒业务, 向多元化、集约化、集团化、全国化、跨媒体方向发展。传媒经济正以不可阻挡之势, 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传媒经济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 它所具有的无穷影响力和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世人所瞩目。虽然近三年来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 中国传媒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于GDP增速持续增长。根据截至2013年3月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推算, 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7 600.5亿元, 比上年增长13.4%。从整体趋势上看, 传媒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传媒产业的繁荣建立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现在是中国传媒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最佳时机, 一定要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和国家关于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把中国的传媒产业做强做大, 充分发挥传媒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总之, 传媒经济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随着传媒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这些影响和作用将会不断地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美]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2]周鸿铎.传媒经济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3]谭天.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J].国际新闻界, 2010, (7) .

[4]周鸿铎.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展望[J].传媒, 2011, (5) .

[5]聂洲.论传媒经济形态[J].经济问题, 2012, (10) .

上一篇:网络营销渠道冲突外文下一篇:北师大高中英语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