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2024-06-03

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通用14篇)

篇1: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生活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教学上也没有遍行天下而皆通的妙法。只有融合了别人的优点,发挥个人的长处,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学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实惠。

小组学习在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渐渐归于沉寂。个别教师也只有在同行或家长听课时,才大张旗鼓地把学生分为一个个学习小组,课桌随人动,课桌摆出的样子千奇百怪,有的是不规则的圆形,有的是有棱有角的长方形、多边形……总之,五花八门。为了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有的学生甚至按照教师的要求背对黑板而坐,我们不能不产生疑问:这几个孩子能集中精力于所学的知识吗?这不是在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吗?我们暂时称这种桌椅摆放方式为“圆桌式”。小组合作的架势摆好了,课堂上小组竞争异常激烈、热闹。可随着听课教师和家长的离去,桌椅的摆放又恢复了原样,我们暂且称为“队列式”。

显然,“圆桌式”是给别人看的,“队列式”是自己用的。我们的教师更擅长哪种教学模式不言而喻,哪种方式更适合中国的课堂教学不言自明(当然,笔者无意否定小组教学,只是如何让小组教学落到实处,需要我们教师的务实做法与认真探讨)。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务实的教学思想支配着广大教师选择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哪个不想务实?那么,我们的教师既然不能很好地驾驭“圆桌式”,为什么还费尽辛苦让学生把桌椅搬来搬去呢?原来是务虚的思想支配了教师。是教师喜欢务虚吗?不是,实际工作中就是有这么多的无奈,教师们有太多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不顺应时尚,有的领导认为你不能与时俱进,有的家长认为你跟不上形势。教师们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表演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是遗憾、空虚,是时间的浪费,是失去自我,无法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在虚假的学习方式中,受伤最深的还是学生,且不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得到的知识有多少,单说教师弄虚作假这种行为本身对学生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就非常恶劣。

一位特级教师曾对做教师的朋友坦言:“可以不客气地说,我现在怎样教学都是对的,因为我是特级教师。与时俱进,可以说我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与众不同,可以说那是我的个人风格。我可以自如地采用我认为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你们不行,很简单,因为你们不是特级教师。”是的,这位特级教师道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你不投其所好,就失去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个“其”包括的范围太广了,有专家,有同事,有家长……上公开课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哪个名教师不是通过上公开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否则谁知道你是谁?正是功利性的思想意识,导致了教学的虚假;正是功利性的思想意识,把课堂变成了表演的舞台;正是功利性的思想意识,指挥着教师上着一堂又一堂没有多少价值的公开课。前不久,在广州听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获奖者巡回展示课,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教师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的声音富有磁性,他的语言非常华美,他的语调抑扬顿挫。但听完课后总有如鲠在喉的感觉,这位教师是在上课,还是在开朗诵会?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学到了多少?教师上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可喜的是有许多教师并没有随波逐流,执着地坚持走教学本真的道路,如支玉恒、于永正等,正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务实的教学道路,才走到教学领域的顶峰,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课堂。(不知他们年轻时是否也曾走过教学的弯路?)他们的教学语言或真挚感人,或幽默风趣,学生的内心激情荡漾,听课者也被课堂上洋溢的真情所打动。尽管课堂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不像某些公开课那样完美无缺,但那会心的笑声、赞叹的掌声,足以说明大家欢迎这样的课。听这些教师的课成为一种享受。

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的。

篇2: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我前几天到萧山南江公园去玩,在公园里我看见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在门口练习走路,当这个小孩扶着妈妈的手,小孩便大胆的向前迈步,当他妈妈把手拿开时,他便站在那不敢迈步,可孩子的妈妈没有去扶他,而是蹲在前面的不远处,一个劲的表扬他,说:宝宝真厉害,宝宝一定会走过来的,正在这时有一个旁观者看见了说:“那孩子那么小,怎么懂得赞美呢?这一招肯定不管用”,谁知过了一会儿,那个小孩在妈妈的鼓励下,向前迈出了小腿,慢悠悠的走了几步,然后一下子扑在他妈妈的怀里。

他妈妈说:“宝宝真棒!”,年轻的妈妈禁不住的赞美着自己的儿子,这个孩子咯咯的在妈妈的怀里笑着,我想;这个年轻的妈妈几句赞美的话,竟然能鼓起这么小的孩子的勇气,有他妈妈的称赞与鼓励,小孩子走的越来越远,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人又何尝不需要赞美呢?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只凭一句话,我可以多活三个月,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肯定,一种快乐,如果在工作中听到领导的表扬,我们生活便会特别的带劲,生活中听到朋友的赞美,心情会舒畅好几天,然而,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毕竟不如自己赞美来的容易,既然我们需要赞美,赞美也可以让我们更上一层楼助我们前进,那就让我们学会赞美自己吧!当自己画好了一幅好画,或者写好了一篇好文章,不妨也赞美几句,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叫好,不需要说出,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分享,只要一个会心的微笑,只要心里的一点点波动,这时就能体会到,拥有成功的喜悦,这不仅仅说对自身的欣赏和肯定,也是对未来的幸福,希望更加用自信再次扬起人生的帆船,像骏马一样奔跑在人生里,留下一丝丝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要用手去摸,不要用眼睛去看,只要用心去感触,体会一个真实的自己,那成功就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只要那么一瞬间,你便可以前途的光明。

你像喜欢一个棒球的小男孩,在生日的时候,得到一幅新的棒球他激动万分的大喊道,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他把球高高的扔向天空举起棒球,没有击中可是他不甘心,再次去击球,反而去打球摔了一跤,擦破了皮,可是这个小男孩不管怎样,第三次又站了起来,再次去击球这一次更差,连球也丢了,他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是不会放弃的”,接着拿了最后一个球又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

后来,你们知道吗,这个小孩既然成了世界上罕见的神击手,是自己的赞美给了他力量,是自己的赞美成了小男孩的梦想,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像这个小男孩一样登上成功的顶峰,那时在回首我们就会看见,通往凯旋之路的大道上,除了脚印,汗水和泪水之外,还有一个个驿站,那便是自己的赞美,也许有一

天,你也会迎来无数的鲜花和掌声,这时你会发现只有自己的赞美才是最真实的。

不管怎样,在今后的事业道路上,有多么大的困难,多大的失败,我想:“只要用自己的赞美去行动,一定会攀上成功的顶峰。

篇3:真实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先让学生回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然后让学生猜测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学生猜测是360度, 再过渡到操作与实践 (剪一剪, 拼一拼, 量一量) 这一环节, 学生都量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 四个内角刚好拼成一个圆周角, 经过证一证后“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说明了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经历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堂上热热闹闹, 学生始终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

在课后反思中, 总觉得在热闹课堂的背后缺失了什么!经过仔细思考后, 认为问题出在量一量这一环节, 我们知道实验操作是存在误差的, 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量出来的都是360度呢?一个“可怕”的猜测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 第一步, 在另一班级上课时, 在量一量这一环节做了如下调整, 要求同桌之间各量四边形的两个角, 再结合两位同学的测量结果计算四边形内角和, 从大部分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出他们的困惑为什么不是360度呢?第二步, 我再次问前面一个班级的几个学生, 你们是否真的测量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 学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书上说了是360度, 所以只量了

茺山东定陶县教研室

三个角, 第四个角是根据360度凑出来的。”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在热闹课堂的背后缺失的是课堂的真实性!

这引起了我的长久思考,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的课堂是否真实呢?课堂的真实, 首先是学生的真实。但是, 学生是否真实呢?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是真实的吗?———是他想说的吗?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经历的课堂才发现, 我们的学生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说自己想说的话, 他们只是在给我们一个我们想要的答案——他们是在说我们想说的话。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 真正属于他们的话语在哪里呢?如果他们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话语, 那么我们又能根据什么进行教育对话呢?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对话, 那么我们的教学又能有多大成效呢?

学生的失真, 源于老师的失真;老师的失真, 源于老师民主思想、独立人格、创新精神的缺失。当我们的老师一味照搬教参, 并奉之为金科玉律, 不敢越雷池一步, 同时又依仗师尊的威严, 肆意挥舞话语霸权的鞭子时, 学生集体性失语, 课堂沦为假面舞会, 就在所难免!

这样的假面舞会几乎在天天上演。

每次上课前, 老师都要精心地备课, 安排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环节,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甚至对课堂提问也“胸有成竹”。在所有人看来, 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 我们是否想过, 当老师早已把课堂的一切都预设好了, 我们又把

郑家存

学生摆在什么位置了呢?———学生所做的只能是乖乖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摆布。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人吗?在这种预设教学的规避和束缚下, 学生的主体性又怎能得到突现呢?其实, 老师在课前所做的“精心”设计, 大多只是一相情愿而已, 在现实的课堂上能否派上用场, 或者是否真的对学生适用, 实在令人怀疑。你确立的教学目标未必都是学生所希望的;教学的重点、难点会因人而异;教学问题具有现场性、动态性, 只能而且必须是由师生双方互动生成, 岂能是教师或教参所预先设定得了的?至于教学环节和教学用时, 更应该视课堂进展和学情的变化而变化, 哪有一成不变的道理?老师的备课是必需的, 但更应该重视现实的课堂, 能够运用自己的学养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上课遵循一定的模式也是必要的, 但更应该重视具体的教学情境, 视学生的关切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老师可以而且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但决不能先入为主, 更不能强加于人。

真实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真实意味着真情, 真味, 真知;意味着民主平等, 协作互动;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心态的开放, 个性的张扬, 创造性的解放。惟有在真实的课堂上, 方能现出知识独有的魅力, 也惟有在真实的课堂上, 才能实现求知、怡情、育人三者和谐共赢的根本目的。

我们热切呼唤真实的课堂!

篇4:唯有真实的才是最美的

关键词 真实课堂 动态生成 美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的教育真谛。在新课改的指引下,语文课堂教学显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有内涵。但是,如果教师在实行新课改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将会使课堂变得华而无实,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师生之间好像是在演戏给听课的老师看,这种课堂就无真实可言。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说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

一、真实的课堂是有错误的

真实的课堂中学生随时可能犯错误。关键是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如何去利用。有智慧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呵斥,没有冷眼,也没有不理不睬,而是很幽默的把这种尴尬局面打开,一起改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着,没有心理负担。如支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时,组织了一个“实话实说”栏目,请了几位同学当嘉宾,进行“关于环境保护”的谈话。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扮演环保局局长。当主持人问她,对当地的环境保护有何打算时,该女同学一言不发;局面陷入尴尬境地。没想到支老师打趣儿地说:“哦,我明白了,身为局长,你实在不便于将还没公开的计划先泄露出来,你也有苦衷啊!好吧,不难为你了……”顿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多么机智的支老师!既为那位不说话的女同学解了围,又使课堂能顺利进展。这就是教学机智,这就是真实的课堂。

二、真实的课堂是平淡的

真实的课堂必定是内容大于形式的课堂,朴素一点,简单一点也无妨。课堂上的任何形式都是知识点的载体,如果那些形式只能带来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对孩子掌握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全无帮助,那这些形式就有哗众取宠之嫌,是应被摒弃的。

我有幸听了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的录像课,不禁暗暗叫绝。特别是听他没有经过刻意雕琢的常態课,真是极大的享受,叹为听止。在听后的好长时间里,我都抑制不住听课的那种激动与兴奋:平平淡淡是最真。它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也使我懂得了该怎样上语文课。最叫我动容的是当学生读书读得节奏不准、语气不好、感情没有读出时,于老师就轻轻地对学生说:“请你停下来。”及时地给以具体的指导,自己示范,让学生跟读,有时甚至十好几遍的重复,直到学生读对了读好了,再让学生继续往下读。就是这样,在读书的过程中于老师一点点地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品味词语的含义,学会体会句子的背后的意义,学会联系课文前后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于老师以课文为例子,将学法指导贯穿其中,教会学生读懂文章,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于老师切切实实地做一个“引导者”,在学生需要引导时给以及时的示范引导、鼓励和点拨,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进步。

三、真实的课堂是有“废话”的

课标提倡的“师生平等对话”并不排除课堂上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能性。课堂不需要那么严肃,轻松、活泼的课堂才会让学生喜欢学习。仔细听,一些特级教师的课上都有与课文无关的所谓“废话”,然而这些废话非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相反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支玉恒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上课开始时没多少人举手发言。他不着急吗?我想支老师肯定着急,不过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来了个激将法:“老师今天这个问题很难,看谁勇敢地举手?”还是没人举手。“难住了吧?”好不容易有一位学生举手,支老师兴奋地告诉他:“太好了,你是这节课上最勇敢的孩子。听好问题,”顿了顿,他神秘的问道,“今天这节课的课文标题是什么?”显然,这问题再简单不过了。支老师抓住机会问大家:“后悔了吧?”同学们都叹气表示后悔。“真可惜,你们没有抓住机会。课堂上发言是锻炼自我的好机会,而这机会是你自己创造的,别人谁也帮不上忙。”之后,支老师总是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要积极争取发言的机会。到后来,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你看,与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无关的话不是废话吗?看来,真实的课堂需要激励学生的“废话”。

四、真实的课堂是有动态生成的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交往,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我在教学第三册《识字1》时,有一个学生问:“识字1是描写秋天的,为什么第一个词不用秋天,而用金秋?”我抓住时机,说:“你真是一位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其他同学能告诉他答案吗?”问题抛出后,学生展开了大讨论。生1:因为秋天像金子一样美丽。生2:因为秋天到了,树叶变得金黄金黄的。生3: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稻子成熟了,金黄金黄的。面对不同的答案,我问提出问题的学生:“你能接受哪种答案?”生:“我觉得第三种答案比较好。”师:“老师和你也有同感。”从这一则案例中可以看出,这里学生的大胆提问,是我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但我并没有机械的执行教案,而是将学生生成的问题又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全身心的、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探索活动中去,最终通过思考找到了答案。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是真实而生动的。

篇5:点评整个课堂是真实的[推荐]

整个课堂是真实的,课堂上有学生真心地倾诉、有孩子们天真的回答,毫无掩饰,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烦恼都得到较完全地暴露。整体教学凸显着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转变,教学时效性强。利用课件视频播放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解决了教学中枯燥的现象。通过欢快的歌曲,让孩子喜欢课堂,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说明烦恼人人都有,从而引导学生鼓足勇气也说出自己的烦恼。借助医生来告诉学生烦恼多后所带来的危害,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明白有烦恼是正常现象,我们应正确对待烦恼,解决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师生小互动,利用网络让学生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更易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课堂气氛更融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课堂上通过大量的不同的事例来培养学生解决烦恼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如何面对烦恼,解决烦恼,不为烦恼所困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现场调查、激发矛盾冲突等方法将学生深藏在内心的烦恼充分暴露出来;再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讲授、谈话、激发矛盾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沟通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发泄和转移等一些摆脱烦恼的方法,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的转变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篇6: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胡文双,女,36岁,现任张家口市桥东区财政局国库股股长。从事财政工作来,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工作作风踏实上进,甘于奉献,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主要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一、精心组织筹划,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胡文双同志在财政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自己要求很严,凡她经办的事情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市局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接到此项任务,作为一名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她满怀信心,振奋精神,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局面,她潜心研究清查政策及软件操作,采取了“先搞试点,集中录入,稳步推进”的方法。圆满地完成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夯实和深化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

二、不断探求发展,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在工作中,她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每一项事务,认真做好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在担任国库股股长以来,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程序。7月,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拨管理,在总结近年来财政集中拨付方式益弊的前提下,对我区现行拨付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并下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拨管理办法》。同年9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清算改革工作,实现了财政预算资金以额度方式下达到预算单位,支付中心在额度内办理预算单位支付业务,代理银行先垫付资金,国库后清算。此种方式进一步缩短了资金周转时间,使我区财政国库改革向标准模式的转轨又迈进了一步。

三、构筑安全防线,提升财政资金安全系数

国库工作无小事,资金安全更是大事。在工作中,她始终牢记财政资金安全是财政管理的生命线。在制度方面,建章立制,形成内部制约机制;在协作银行方面,挑选资质力量充实,信誉质量较高的银行合作,并与之签订了《资金安全管理协议》,明确职责、化解风险、消除隐患;在财政内部,严格监守财务印鉴双人保管,拨款票据层层稽核。即使当日要拨的款再急、再多,她也总是一笔一笔认真、细致审核,确保所拨票据准确无误后方才交予出纳进行转票。每年经她手拨付的资金上亿元,均做到了零差错运转。

四、热爱本职工作,无怨无悔奉献

胡文双同志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有着极强的责任心,为了保证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为了能使工作做得更好,她经常加班加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进行企业改制工作期间,更是“五加二、白加黑”,晚上十一、二点你还能在会议室看到她在听取会计师事务所的同志汇报企业审计情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她的工作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以及上级部门的肯定,先后六年被区政府授予“嘉奖”称号,20和分别被省财政厅、市财政局评为资产清查工作先进个人。

篇7: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黑发不识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关注你所专注,放心你所用心。

千淘万漉虽辛苦,千锤百炼始成金。

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分数铸就辉煌,汗水凝聚实力。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想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你增我增大家增,团队发展舞春风。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播种劳动,收获成功。

今天明天,由我创造。

篇8: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纪录片从来不是以唯美和观赏为目的的艺术, 它有着明确的认知价值和宣教意义, 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但是在当今电视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冲击下, 拍摄方式技巧化, 拍摄手法唯美化只会让纪录片更加的远离它的本质意义。在这个社会转型期, 本身问题就层出不穷, 在这个时期如果纪录片采取闭门造车的办法故作姿态, 肯定会逐渐的成为自诩为文化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的玩物而已。如果真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的话, 随着当今社会栏目节目的多样化, 文化生活的逐渐娱乐化, 纪录片存在的意义会被我们自己打消掉, 存在的理由也会慢慢退去, 直到纪录片成为历史。

细节虽然细小, 但是它都能细腻具体的表达创作者赋予的作品的主题, 增加作品对观众的吸引力, 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现人物性格, 突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纪录片中, 有亮点的细节是不可或缺的成分。我们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体会, 有很多人, 甚至连朋友都算不上的路人, 我们可能都不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子, 但是在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总能记得他们带给我们的细小的感动。纪录片也是一样, 我们可能在很多年后忘记了片子的导演甚至忘记了具体的情节。但是有些感动的细节往往深入人心。在纪录片《平衡》中, 在可可西里无人区, 志愿者趴在泥坑边喝沉淀下来的水的场景让人过目不忘, 相信每个看的人都能被他感动,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所以, 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 细节是真实的前提, 是整个纪录片创作的基础。有了这些细节, 观众才能在其中读出真实的可能。

在展示鄂伦春人生活方式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鄂伦春人孟金福依然保留着最古老的生活状态和最原始的生活方式, 万物皆为神, 尤其是对于山神的膜拜更是深入骨髓。而这样的生活与现今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生活似乎格格不入, 但是老人那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却让我们不得不信服, 类似于给山神敬烟, 原始的生火做饭等等生活的细节都给我们展现了鄂伦春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在在惊叹于他们对山神乃至整个自然界敬仰的同时, 也更加信服于我们看到的真实的画面。

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 为了表现路中山区两位朴实的老人, 摄影家焦波运用了很多细节来展现他自己的双亲:俺爹俺娘第一次拍电视, 娘因为好奇, 或者说是从没有见过镜头, 更没有上过电视, 所以面对镜头的时候一个劲的往门后面躲;本来只是生活中走得几步路在镜头上爹娘也变的拘谨、约束, 需要重复很多遍才能完成一个镜头;还有在爹去世以后, 作者拿着报纸在坟前哭泣, 报纸上的大幅照片旁写着四个字:俺爹走了。这些细节的表现无不体现着记录着独具的匠心。

影视艺术最为独特的魅力就是它细节的真实性, 它的客观性不言而喻, 而纪录片的细节又具有了其他的拍摄方式和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有人说, 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 但不能没有细节。影视剧中人物造型的细节以及故事发展脉络的细节都是真实的, 虽然不是凭空捏造, 但是经过了编导和导演的进一步细化和提炼, 是生活的再现;而纪录片则不然, 编导们所提炼的细节是在生活中发生的细节的捕捉, 直接取自于生活。影视剧中除了提炼生活的细节外, 情节是需要导演和编导精心策划和编排的, 为的是从情节中展现每一个艺术形象, 引发人们在观看的同时感悟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而纪录片是不能够编排和虚构情节的, 那就只能从细节中来调动观众的情绪, 所以在纪录片中, 细节成为了观众感情“爆点”的一个个激发点, 因而它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就更加表现出来。而每一个感情爆点的激发也就奠定了细节在记录片中不可代替的地位。

篇9: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一、 重视新课的导入,坚信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课堂导入是用合适的方式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内驱力之一,由于学生饱尝欢乐,心情舒畅,当然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使课堂气氛不断升华,使认识逐渐深化。而数学源于生活,找准数学在生活中的素材,使数学亲近我们的学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性,我认为这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的一个动力。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要注意从数学学习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以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掌握他们的心理规律,利用知识与兴趣迁移,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教学质量就必然提高。

二、 多媒体的引入为数学课堂实现真正的高效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使学生手、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新奇感、形象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把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工具,就能接受约65%的知识,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做到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的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在运用多媒体的数学课堂中,动听的儿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课堂情境中;优美的版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视线集中到屏幕上;调皮的动画,触动了学生的视觉神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到学生面前。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学习难度大,需要有效的强化和直观的感悟,多媒体教学中,可用变换的图形、色彩、关键词、符号等展示给学生,引起有效的注意,使学生记忆持久、深刻。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显示出色彩鲜艳的太阳、月亮、地球三颗星球运行的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形象的动画把学生带进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的其他知识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可见用多媒体演示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数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只有在一个动静结合的课堂上,学生才能愉快主动地学习,而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真是实效的课堂。真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基础之上,新时代的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西城区华兴小学

篇10:这个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忠犬八公》观后感

姓名:张烨

专业: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班级:食工1003班

学号:100107716

《忠犬八公》观后感

《忠犬八公》这部电影我是在宠物饲养的选修课上老师放给我们看的,我不记得看之前是个什么状态了,可是我却很清楚的记得看后的泪水,以至于叫我震惊的是坐在我后面的男生也感动的落泪。据老师介绍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讲述一只叫做小八的秋田犬等待主人忠诚的故事。故事就这样在我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描:“一个教授努力的说服反对养狗的妻子而收养了一只被丢失了的流浪狗,并给他取名为「小八」,之后教授会试着教他一些技能,可是有一项技能是小八一直不肯做的那就是捡球。在此之后每天小八都会陪教授从家里走到车站算是送他去上班,还经常在傍晚的时候到车站去迎接主人下班一起陪主人回家。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在教授去上班的早晨小八终于做了他一直也不肯做的技能捡球,并且总是试图拦着教授不让他去上班,可是教授还是坚持去上班了。不知道是不是是狗狗有预感主人会出事,反正教授那天出门就在上课时心脏病突发去世了,然而小八也许心中明明知道却依然每天到车站去等候主人的归来,无论刮风下雨、下雪打霜,他都依然坚持着„„。其实他有机会可以和老教授的女儿一起过接下来舒适安定的生活的,可是他却坚持选择了无人照顾可能连饭都没得吃、可能没地方住的生活区等他的主人回来,也许在他的心里它的主人依然还活着。终于小八的忠诚感动了当地居民,他们会时不常的接济他吃的后来被记者报道后还有好心人给他捐款捐物,但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一条狗的思想,尽管人们不断捐钱捐物可是对于感情上的创伤又有谁能帮八公弥补呢,不

过无论怎么说世界上还是好人居多,好心人用他们的善举祭奠着八公,这就是如今我们还仍可看见人们为纪念它的忠诚而建立的雕像,站在涩谷车站的外面忠心等待主人回家„„。然而最令我动容的是影片的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却在风雪之中毅然选择走向车站。依旧是那个位置,它趴在那儿,有些疲惫的,缓缓地闭上了自己的双眼,恍然间,它仿佛看见了他的主人就像十年前一样,推开车站的大门,对它说“八公,我们回家”……真好,八公,你终于等到他了。”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份厮守终生的爱,这份爱看起来是那么的淡然,只是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主人,然而这份淡然一直延续到了尽头就变得伟大,成了一份厮守终生的爱。人也如此,尽管有时候你做的点点滴滴看起来是那么的普通,但那份关爱一直延续它终会成为一份厮守终身的爱。曾几何时看过一句话“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如果不看小八的故事我可能从来也没想过把一段狗的往事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因为我认为它的一生跟我的一生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仿佛只是一个点,可有可无忽近忽远,但当你真正的回想起这个点并慢慢靠近它却变成无限大,大到可以一口就把你吞噬掉!为了一份爱等十年,对于狗来说已近一生。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是在车站初见的寒夜里那抹温暖的微笑,还是之后数年如一日的悉心相伴,还是在他们彼此的心里已无人与狗的区别? 在这个世界里,付出忠诚才会收获忠诚,奉献爱才会享受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家人、身边的朋友、还是我们的同时,哪怕是一个陌生人,还是对自

己所在的组织,忠诚二字,刻骨铭心,浸入骨髓。也许此时此刻你的忠诚不能得到回报,但这必将是你终生的财富。是八公让我明白原来坚守也是一种幸福,感情的付出、不移的等待,我们总会问究竟什么才能算的上忠?或许忍耐、或许支持?生活在这个社会总是美好的,可忠诚却随之远去。总有人感动了中国却没有感动cctv、总有人感动了大家却没有感动法官、总有人感动了别人却没有感动自己。我不想抱有批判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却真的被八公感动、真的被八公批判。人类的坚守也许没有那么的执着,但面对八公我只有以泪洗面......春夏秋冬、九年的等待这是一种坚持、不悔的眷念,直到死去的那一刻、那一分、那一秒。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见,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

篇11:真实的课堂是最美的

课后,这位英语教师依然一脸痛苦,懊悔万般地说:“课没讲完,真失败。”我问她:“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课没讲完,你认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她说:“学生在英语对话过程中,引用的例子五花八门,有些甚至超出了课文本身。还有,学生在合作探究环节讨论过于激烈,争辩的问题太多,占用了大量时间,所以最后当堂巩固环节,我就没有时间进行了。”接下来她表示,下次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公开课与优质课评选这么重要的场合,绝对不能再让学生这样肆无忌惮、毫无顾忌地争论了。之后又再三说,一定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我的回答令她惊讶:“我觉得没讲完是这节课的最成功之处。”

教师要面对真实的课堂

通常全校教师都参与听课的公开课,主讲教师都会格外重视。很多人会使出浑身解数,钻研教材,查找资料,请教同行,反复“磨课”,甚至会三番五次地找学生进行预演、排练,指示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按自己的设计行事,生怕在上课当天会出现任何的纰漏。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不一定是自己想说的、想做的,在很大程度上他的课堂成果实际上是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研组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一定是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只是教师提前安排好的话语和动作的再现而已,这样学生就变成了配合教师的道具和木偶。这样的课堂,其实就是表演和作秀。试想,日常教学中,有哪位教师一年到头能每天这样备课呢?

问题真实生成才符合学习规律

这位老师自己觉得,有些学生的对话脱离了课本,加上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议论过多、争辩过于激烈占用了大量时间,最终导致课没能讲完,这是一个败笔。在我看来,这才是本节课让人耳目一新之处,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的英语对话可以是简单的课文复制或者模仿,也可以是跳出文本本身而获取的新知识,只要合乎教材的知识框架,教师就不应当阻止。跳出文本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证明学生的真正能力,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至于因为学生讨论激烈,教师没有时间进行当堂巩固就更没有必要担心。“当堂巩固”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实学生在合作探究环节和激烈争辩的过程中,知识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巩固提高,不一定非要遵循那种传统的套路,也不一定非得通过“做题讲题”的形式,学过的知识才能得以巩固提高。

充分展示比得出结论更重要

这节课,教师没有因为顾虑教室后面坐着众多听课的教师、评委而畏首畏尾,而是一如既往地该点拨就点拨,该纠错就纠错,甚至在学生开小差时,还进行了善意的提醒和小小的幽默警示。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时候,教师能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进行激烈的争辩,引导学生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学生也全然不顾后面有很多老师在听课,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敢于争论,甚至在激烈争论中,认为自己正确的就勇于坚持,不轻易更改自己的主张。这样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尽情的释放,也可贵地再现了平时课堂的教学状态--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自主而又满腔热情地投入学习之中。

当然,这位教师对于课堂的控制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进一步思索课堂教学规律,我觉得这堂课留下的遗憾只是表面的。更加尊重学生,始终鼓励学生自由探究,正是这节课的价值所在。只要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并且有学习兴趣,获得了学习能力,有些知识性的东西,学生可以自己课下完成。教师也可以借鉴评书“且听下文分解”的形式,留有悬念,在下一节课开头时补充一下上节课没讲完的内容。这不是说每节课都不应讲完,每节课都要留下小尾巴才是好课,那样也很极端。教师的教学常态一般来说应该是每堂课之前认真准备,授课过程中按照教学计划,尽量当堂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但现实生活中如果偶尔出现那种讲不完课的现象,也是课堂的本来面目,这样的课比那种看似天衣无缝的表演课要好得多。只要尊重教学规律,并在随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补充和校正,这样的课堂就不会留下真正的缺憾。

篇12:感情是那么的真实高中作文

小时候,我一看见飞机在关空飞,心里就很羡慕。我多么想坐着飞机上天呀!今天,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我作为常州市小能人“创造怀”夏令营的营员,满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常州飞机场。我们将乘飞机.”鸟”瞰常州全貌,这是个多么难忘的时刻啊!刚到飞机场,我们就看;以泛长的跑道两旁,一架架银白色的飞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美呀!,我不禁轻声叫起来。我和其他营员一起登上一架“中国民航”白勺飞机,机身上半部分是银自色的,闪着光芒,下半部分是绿色的,衬托着银色的机身,显得格外矫健威武。 飞机启动了,螺旋桨飞快地旅转着,发出闷雷般的轰鸣,卷起了地上的灰尘草屑。飞机冲上跑道飞快地滑翔起来。片刻之后,飞机离地了,随着高度的增加,我产生了一种准以名状的感觉,就象坐在飞驰的汽车上冲下高坡一样,心里有点儿发慌。一位”老师”说:“只要看看外面的景色,心里就不害怕了。”

找赶忙向机舱外看。呵,真美!市内一座座高楼变成了一个个火柴盒,小得可怜;一条条棋格似的马路,纵横交错把建筑群分割得井然有序;马路上,一辆辆汽车象甲虫一样在慢慢地蠕动;行人简直成了一只只”蚂蚁”,难以看出他们的打扮装束;再向市郊看去,一块块稻田绿油油的,被一条条田埂分成许多小块。京杭大运河象一条银白色的带子,向亩北两个方向延伸。这不是到了青龙港上空吗?许多船只整齐地停在港口,满载待发;一艘艘满载着建筑物资的轮船在河中如巨龙游动,还能看得见船舷两旁激起的波浪;一架架起重机伸出钢铁巨臂,把整箱整箱的货物吊起,又经轻地放下,整个青龙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噢,已经到了文笔塔上空,那古老的文笔塔掩映在绿树丛中,它多象一支巨笔,触着长空,仿佛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这些 “小能人”将来要用它饱蘸融湖、运河的浓墨,为古城常州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飞机绕城一圈,我看到了古城常州的全貌,而且是在夭上看到的古城新貌。 当我们走出机舱的时候,“小能人”们一个个议论开了。有的说:“我要回去讲给”爸爸””妈妈”听,我上过关了!,有的说:“我要先告诉”弟弟””妹妹”们,叫他们羡慕羡慕!” 我想,我应该把这难以忘怀的时刻写出来,让红领巾都知道 —我们这些“小能人”上了天!

〔名师精评〕

篇13:真实是学生习作的灵魂

一、激趣, 降低难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学生的习作兴趣一旦激起来, 就犹如决堤的洪水, 一泻千里。学生想写、乐写、敢写的劲头就能克服对习作的厌倦心理。只要肯写就能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 就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想写, 就应当给予他们鼓励, 肯定闪光点, 让他们有成就感。

二、我手写我心, 表达真实感受

学生生活中的感受是真实的, 只有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 才容易写出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 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我在指导学生写习作时, 引导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 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写出来, 抒发真情实感提供基础。

1. 悉心观察, 有所发现。

广阔的世界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源头。一个懂观察, 会发现, 勤思考的学生, 他的笔下是不愁流淌不出鲜活的色彩来的。平时, 我总是有意地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 用耳朵去倾听, 用鼻子去闻闻, 用手去抚摸, 用心灵去感受。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平凡的事物蕴含着神奇, 微不足道的小事会因为我们的关注而熠熠生辉。

案例:在写校园一处景物之前, 我事先安排学生到校园里走走, 看看, 听听, 摸摸, 看看对这个熟悉的校园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再来个真情的“我心中的校园”。学生有话说了, 把自己真实的发现, 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真真切切地诉说于笔尖。

“春风拂面而来, 树枝摇曳, 鲜绿色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 仿佛在说“春天真美, 校园真美。”

———《校园的香樟树》

“那高高的棕榈树犹如擎天柱, 又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天, 更似一把绿绒大伞, 为我们遮风挡雨。”

———《校园一景》

“女贞球树冠的形状是校工用大剪刀把它修剪而成的。看上去, 惹人喜爱。女贞球真会装扮自己。这真是:‘三分人才, 七分打扮’呀。”———《我爱女贞球》

只有让学生的五官动起来, 才能促进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 产生写的激情, 也有助于独立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才能具备深刻的个性, 产生活生生的语言。

2. 拥抱生活, 有所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生活, 而不是生活的点缀。”没有生活, 就没有作文, 因此, 我们要树立作文是生活的理念, 以生活作为学生练笔的课堂, 让学生在这个课堂中无拘无束地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情感, 在习作中表达情感, 体验情感。例如:在参加“蜗牛圈”的活动中, 学生的多种感官在活动中同时被调动, 思维和情感都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 倾注了学生的全部情感, 焦急、喜悦、激动、轻松、紧张。由于是自己亲身参与, 习作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是学生参加活动后写的习作, 摘记如下:

“快点跑出来!要不!我们组就输定了!哎呀……”———《我最爱玩蜗牛圈》

“这时候, 我已筋疲力尽, 可是, 看到对手把手中的球瞄准了我, 我不管那么多了, 我又不顾一切地拼命跑拼命躲开, 对自己说:就剩下你了, 勇敢地接球吧。”———《我组赢了》。

从习作中, 我看到了学生纯洁的美好的内心世界, 体味到学生真情的流露。

3. 展现个性, 写出独特感受。

人文精神的张扬和升华是作文的本质, 作文本来就是用书面语言表现自我精神, 抒发心灵体验的行为。所以在习作中不要束缚学生, 要大胆鼓励, 让学生在习作中敢于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让真情在文中自由流淌。让个性的锋芒再现光彩。

我时常鼓励学生要真实自由地写出心灵的感受。千千同学的一篇习作《纪定山, 我想对你说》。“纪定山, 你太不友好了, 太不尊重老师了。上体育课, 我和林娜等几个同学玩包的时候, 你来捣乱我们, 扔掉我们的包, 踩坏我们的分界线……后来我们都忍了。盘老师看到了, 批评了你, 你却跟老师顶嘴, 我觉得你这样做不尊重老师。我无法容忍你, 希望你能改正。”稚嫩可爱的语言却蕴涵着对老师无限的崇敬之情。学生的真情如一株株淡雅的雏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篇14:思维放飞是数学课堂最美的风景

一、自由氛围——数学思维放飞出和谐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兴趣。师生的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才能让思维变得灵活敏捷,想象力变得丰富多彩,学生才能行走在自由思维的路上,产生和谐之美。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应该把教学的着眼点从“重教”转到“重学”上来,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和特长;相信每个学生都乐意接受新生事物;相信每个学生只要按其认知规律给予适当的点拨,他们都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现象,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参与、主动地思考,他们才善于别出心裁,充分展示自己的天赋,发挥个人的才能,在饱尝成功的喜悦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增强自尊感、自豪感、不断完善自我,数学思维中的和谐美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开放方式——数学思维放飞出动态美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合作意识的同时能展现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动态美。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开放、自由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去操作、去交流、去分享、去体验,思维的自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更美。

1.动手实践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数学美在动态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我们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认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边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它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这条边与其它三条边一样长,说明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尽管有些学生操作不够规范,有些学生表述不够准确,但是教师在及时纠正的同时也要给这些学生鼓励与表扬。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这种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逐步使数学学科的动态美得以展现。还有些知识的学习和本领的获得也适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验,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后,可设计一道实验题:设法测量一块土豆的体积。实验前先要求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将土豆切成规则形体估计体积、将土豆煮熟再压成长方体来计算或将土豆浸没在盛水的量杯中看水面升高来计算体积等。然后,再根据提出的方案进行实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验探究的过程,既是体验过程,也是释放动态美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学得轻松愉悦。

2.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该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美的。教师在在探索过程中只起点拨引导作用,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的,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总之自主探索要成为学生的主动要求。一系列的自主探索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让主动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好习惯。例如教学“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你懂得了哪些知识?把学生重新带回到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情景中去,然后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图,进行动态演示它们各自的展开图,要求学生说出它们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特征,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们根据自学要求积极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获取了新知。学的自由自然会将思维真正放飞,自然会让学生感受到身心愉悦,自然会看到过程中的动态之美。

3.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有利于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集体中展现,有利于让个别学生的智慧火花影响一个集体,有利于让大家感受和分享数学独有的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各抒己见,广泛交流,养成会合作的良好习惯。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在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初步认识”后,可以准备多种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并用分数来表示,看谁得到的分数多,然后由小组长汇报大家的想法和操作过程。有的说,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米的1/10,2份是1米的2/10……;有的说,把8个方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4,2份是2/4……,在此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以及单位“1”的意义,再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得到的分数,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分数,逐步形成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整个学习的过程渗透在合作交流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得到升华。

4.全面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正确合理的评价也是形成“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良性循环的保障。为了达到评价目的,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改进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做到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特点、解题的策略和合情的推理能力;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评价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通过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评价形式上,除了采用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各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质疑问难——数学思维放飞出严谨美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会引起思考,才会引发创新的火花,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质疑问难中锻炼思维的缜密和严谨。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难,让学生不断怀疑,否认已有的东西,提出疑问,使之更完善、更合理,是放飞数学严谨美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敢于创新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呢中,教师要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会质疑问难,并且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如果学生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能搪塞,而应坦诚地给学生说明和解释,以保护学生敢于提问的积极性。

1.培养质疑习惯

敢于质疑。对于学生来说,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发现一种新的解题思路或方法,都是思维严谨和创造能力的体现。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质疑”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学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后,提出:“大家有什么问题或想法要和老师、同学交流吗?”学生问:“还有求最大公约数的最佳方法吗?”这一质疑激起千层浪,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快同学们就探讨出了“求最大公约数”的最佳方法:在短除法后,还可以用最后的商除原来的数。又有学生说出“求最小公倍数”也可以在短除法后,把最后的商与原来的数交叉相乘,取其任一个积即可。可见教师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毫无顾忌地敢于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课堂上呈现学生独有的魅力和数学本身的美。

乐于质疑。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对创新学习、自由思维、乐于质疑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喜欢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是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任意驰骋,自由放飞自己的猜测和想法,真正体现出数学独有学科之美。

善于质疑。乐于质疑问难的学生说明正积极参与新知学习,这样的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教师就要为学生做如何提问的示范,并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学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学生会提问:“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度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再如学习了“比”的知识后,“比的后项不能为0”就与学生在观看各种球类比赛“比分的后项是0”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于是学生的问题由此产生:“在什么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我们所学的比与球赛中的比是一回事吗?”……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学生就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是一种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当这种习惯形成后,数学课堂自然就会不断散发出“美”的意味。

2.形成质疑品质

首先要富于思考。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于一些数学知识的理解总是适可而止,不愿意进行更深入思考,看似对知识已经学会,其实不然,当遇到稍难一点的问题时,只会束手无策,不会灵活运用。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每个问题都要学会多思善想。每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想问个为什么,总想找到问题的根源,总想弄个水落石出。

其次是敢于挑战。小学生具有一种盲从心理,当老师或同学率先提出一个假设或得到一个结论时,他们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去遵从别人的结论,对于别人的结论是否正确,自己的结论是否有独到之处,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有何不同,从不去思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别人的做法敢于质疑,树立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信念。

最后敢于表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见解、结论往往不敢表达,也不善于表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找出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他们认可自己,说“我能行”。只有这样,当他们在质疑中有了自己的见解时,他们才会敢于表达出来,遇到不同的意见时,才会据理力争。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树立“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的意识,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热情,使学生在质疑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审美和求真的统一。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数学是美的,数学是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理想的数学教育应该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浓厚情感,迫切地去探索和研究,认真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沿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实践美、创造美。

上一篇:卫生工作会议演说词下一篇:班级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