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惠农补贴政策

2024-07-24

国家惠农补贴政策(精选6篇)

篇1:国家惠农补贴政策

关于执行“惠农补贴政策”的经验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谨代表共华镇财政所就我所在执行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方面谈谈几点经验,以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各位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全方位宣传,使政策深入民心。为了搞好农业,盘活农村,致富农民,近些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生猪补贴等。刚开始执行惠农补贴政策的那几年,由于青壮年劳力基本外出务工,留守农田的绝大部分不是上了年纪的白头翁,就是在家求学的少年郎。他们不是很理解惠农政策或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经常有人来到财政所大吵大闹。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所积极向他们宣传政策,让他们吃透政策,并努力争取他们成为惠农政策的宣传员,做到以点带面。后来,我们又对村里的会计进行了几次专项培训;并报请镇党委、政府对惠农补贴政策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多次出动宣传车辆,印发惠农补贴资料,上有惠农资金的性质、相关政策和内容,做到每户一份;要求驻村干部会同村支两委下到田间地头,做好田土面积核实清查工作和宣传工作,力争使广大人民群众熟知惠农补贴政策。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吃透了政策,特别是对自己所享有的政策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促使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增加他们对政策落实的监督效应。

二、积极汇报工作,使领导重视。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全面的落实,关键还在于领导的重视。我们共华镇党委、政府对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的态度是:要钱出钱、要人给人、要物发物。书记、镇长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说:搞好农村一个是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提高他们的收入,让群众感到在农村大有可为;另一个就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惠农贴政策,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只有领导重视了,措施得力了,督促检查到位了,资金下发准确及时了,群众才会真正尝到甜头了。

三、通过培训与督促,逐步提高村支两委的战斗力。村支两委既是农村的自治组织,又是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的核心战斗力量。惠农政策能否落到实处是检验村支两委战斗力的一个标准。我们除了对村里的会计进行专项培训外,对村里的其他工作人员也以开大会的形式,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特别是要解决好田土面积纠纷,协助会计搞好这一造福农民的大事。村支两委在要种植面积统计完成后,要召开队长会议进行情况通报,在村部或醍目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对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要及时核查、改正。我们在每年开春的会计会上交流惠农补贴发放工作的先进经验,探讨解决办法;还在每年末对村支两委执行惠农补贴政策的情况进行评比,并邀请少量村民代表为评分员,把评比结果上报镇党委、政府。这个评比结果会成为当年优秀村集体评选的重要评价指标。这样,村支两委不得不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规范操作。只有把村委两支建设成一个凝聚力强、战斗力高的队伍,各项惠农政策才能在农村落到实处,惠农资金才能不打折的兑付到农民手上。

四、召开联系工作会议,部门之间的指导与协作十分得力。财政所是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的重点部门,各种补贴的输机任务看似简单,实则量大而繁琐。我所的信息员对待此项工作认真而细心,充分发扬了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把各项数据准确无误地录入微机。借这个机会,我想对各位会计说:你们交上来的报表字迹请写得清晰可辨。所里的其他工作人员做好与其它部门的对接、核实工作。派出所协助我们做好农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的核查工作。经管站协助我们做好田土面积的核准工作。畜牧站协助我们做好了核实能繁母猪头数的工作。农商银行协助我们做好一卡通及惠农资金的发放与兑付工作。在政策的执行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与指导。如在工作对接中,民政所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农村的一些五保户和孤儿没有户口薄,也没有身份证,补贴资金无法通过农商银行进行正常发放。我们把情况汇报给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后,上级部门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化解了难题。正是因为有了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兄弟单位的帮助,我所近几年对惠农基础数据的申报、公示、审核、录入、汇总、上报实现了“零失误”,才促使了我所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

五、规范工作流程,公平公正操作。政策宣传到户后,就重在工作的落实。我们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操作,要求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存折发放到户、资金准时兑付到户,不得拖延补贴兑换时间,不得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农商银行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后期,我们主要是对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以实地走访和电话随访的方式为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查,责令整改。群众也可以拨打公示栏中驻村干部或镇主要领导的电话反映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论金额大小,一律做到从快从严处理。严格的监督检查工作,是执行惠农补贴政策的有力保障。

六、通过问卷调查,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估工作的硬性指标。惠农补贴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继发展而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因此,群众的满意是惠农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评估我们执行工作的硬性指标。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让群众满意”这个目标,在后期的监督检查中,我所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主要就是调查群众对政策的了解情况、村支两委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农商银行对资金的兑付情况,群众领到的各项补贴情况。以调查结果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工作机制与流程,使惠农补贴资金更准确、快捷、安全地发放到农户手中。

我们所的工作人员属于老、中、青三代结合。大家群策群力,较好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但是惠农补贴政策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而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因此还有少数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如田土面积的核准、公示张榜时间不足等。今后我们所决心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省市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研究并解决新问题,把惠农补贴工作做得更好,为本镇的可持续发展做实事、献力量。

篇2:国家惠农补贴政策

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我国实施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利民工程,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自国家实行粮食补贴政策以来,改变了过去对农民多“取”少“予”或只“取”不“予”的分配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自2004年国家实行粮食补贴政策以来,本人一直在基层财政所工作,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是国家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亲历者,在这九年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执行中,本人经常开会、进村入户询问、调查了解、重点走访、调解矛盾、迎接检查,对国家财政惠农补贴政策有一些认识与思考,就国家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谈一谈本人的观点。

一、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不足

不可否认,粮食直补政策是好的,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成效,但用“鼓励农民种粮,增加粮食产量和粮农收入”的政策目标来衡量,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土地流转渐濒繁,惠农政策补贴享受主体不明确

由于外出打工人数较多,一些农民把耕地转给其他农户,经营权发生转移,但承包权并没变化,领取补贴款的仍是耕地转出户,形成真正种粮的农户没有得到补贴,而有地没种粮的农户却得到了补贴。我们的做法是谁承包土地,惠农补贴就发放给谁,这样存在着实际种植户上访的现象。一是补贴范围界定困难。粮食直补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通过补贴的形式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种粮补贴”变成“土地补贴”。按理应以实际粮食种植面积为准对农民补贴,因为粮食种植面积是个动态的数据,核实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按计税面积进行粮食直补容易操作,却没有考虑当前农村

土地流转与土地总量变化的事实,出于种种原因,有的村有部分闲散地没有统计在计税土地范围内。农村税费改革后,这部分土地大部分都承包给了农民用于粮食种植,承包户向村集体上交承包费,应该属于补贴范围,但是上级认为这部分承包土地不属于计税土地不能享受粮食直补,这样做显然对种粮农民不公平,补贴受益者与实际种粮者脱节,“凭地领钱”这种直补方式违背粮食直补政策的初衷,没有充分体现国家对种粮补贴的精神。

(二)惠农补贴资金有限,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不够明显

粮食补贴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有限。虽然近年来出台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措施,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补贴力度小、标准比较低、各地差异大、操作方式不够规范等问题,补贴数额占粮食收入的比重极小,较少的补助,老百姓觉得无所谓,对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作用不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缓慢。本人所在地方大部分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在3~5亩之间;按每亩获补贴100元计算,户均获补贴300~500元,不及外出打工农民半个月的打工收入。多数农民认为目前的补贴标准偏低,农民虽然拥护国家的补贴政策,但是由于补贴金额偏少,还不够对其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对于主要从事种植业的农民而言,目前影响其增收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农业收成和农产品价格,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影响有限。

(三)财政惠农补贴政策执行成本高,影响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对惠农补贴项目逐年增加,基层承担惠农补贴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相关费用开支也相应增多。在惠农补贴工作中,面积的核实、汇总、上报、检查,车费、招待费、资料费等使原本就紧张的经费更加紧张。此外,由于粮食补贴政策规定“不得抵扣农业税及附加的尾欠和其他行政性收费”,使得一些纳税尾欠户特别是多年抗税不缴的“钉子户”也能领到粮食补贴款,补贴不仅没有起到调动

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反而引起广大农户的强烈不满。在补贴发放程序上,镇、村及财政干部要进村入户逐户登记、逐户核实、制订账卡表册,并张榜公示,还要层层报批、层层督查、层层验收,给基层干部增添了很大工作压力,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诸多麻烦。

(四)财政支农配套措施没有跟进,抑制了补贴政策效应

当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粮食生产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的瓶颈因素。在实际中,现在很多地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农业生产只能“望天收”。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村公益事业普遍呈现无人管、无钱办的格局,村干部经常陷入实际需要、上级希望、群众盼望却又筹钱无门、投劳无人的两难境地。以农田灌溉为例,相当一部分农田往往因缺乏最后1公里的末系排灌渠道而导致农作物受灾减产。

二、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建议

(一)确立补贴依据,建立惠农补贴的长效机制

这些年,中央惠农补贴确实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惠农补贴也存在项目多,基层工作量大,标准不高,单户享受的补贴规模不大,激励效益有限等,同时还存在实际种植面积大于承包面积,自留地等无法享受惠农补贴,农户上访等现象。建议国家以农户承包面积为依据固定连续补贴,一定几年不变。

(二)调整完善补贴政策,使惠农补贴政策协调一致

粮食补贴是上年度的面积,而良种补贴是当年的面积,基层政策的宣传与解释和农户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差距,容易混淆。粮食补贴与良种补贴又分财政商贸科与农业科两个科室负责,而往往又步调不一致,时间要求不一样,在实际工作中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建议惠农补贴时间一致,执行的部门协调一致,最好由一个部门负责。

(三)整合归并补贴种类,突出激励作用

针对近年来补贴种类繁多且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千差万别的现状,要逐步统一补贴标准和范围,简化补贴的操作程序,对相似的补

贴项目和同一品种的补贴进行适当整合。对相似的补贴项目(如小麦、水稻、油菜、棉花良种补贴等)和同一品种的补贴(早、晚稻补贴),可进行适当合并、整合,实行全年一次性一并发放。再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其计算依据相同,对一家一户的农民来说,享受的补贴数额基本一致,农民没有因此而受损,与其分开不如合并;通过对财政补贴的整合,可大大减少补贴的运行成本。

(四)统一对农民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改革补贴发放模式

按照直接受益和简单便捷的原则,简化补贴的操作程序,减少基层政府发放补贴的工作量,降低发放补贴的运行成本。为了加强对农民财政补贴资金的发放管理,统一、规范和简化补贴资金发放程序,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应建立科学统一的惠农资金管理办法,尽量减轻基层干部操作的工作量。在补贴资金发放方式改革上总体要围绕“整合资金、规范程序、集中打卡、社会化发放”的工作思路进行,具体改革模式可概括为“五个一”,即指标统一下、资金一户管、服务一站办、结算一线通、补助一折发。改进发放方式,通过统一的涉农补贴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监管水平。具体来说,就是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实行市财政统一管理,按期将财政涉农补贴资金指标统一下达到乡镇;对各种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分别由市财政统一划入支付中心,实行集中管理;乡镇设立“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机构”,搜集、审核整理各种涉农补贴基础资料,编制清册,公示到户;在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委托打卡发放前,由市财政支付中心将补贴资金集中统一打入信用社专用账户;各项补助资金统一使用一个存折,农户凭存折直接到信用社领取补助资金。

(五)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发展。

补贴资金分散,补贴效果不明显,补贴资金集中起来的确是很大一笔资金,但分散到户对农户增收意义不大。所以,惠农补贴资金这样使用对促进粮食生产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作用不明显,而农田水

利设施普遍存在年久失修、使用效益下降;新设施建设慢、配套工程跟不上;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匮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偏弱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种粮的隐性成本。本人所在的乡镇2010年遭受水灾直接损失1000万元、2011年遭受旱灾直接损失500万元,间接损失无法统计,如果用这几年的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建一座电排站,效果可能更好,就不会有如此大的损失,因此建议应调整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方向,财政惠农补贴的增量部分应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续建配套,尽快提高抗旱减灾水平,最大程度保证农民种粮的收益。

篇3:国家惠农补贴政策

2009年,中央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广东农机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安排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如何确保将这些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推动广东农业机械化迈上新台阶?这对于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来说是新的挑战。在不久前召开的2009年广东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厅厅长谢悦新就当前和今后广东省农机化工作的发展思路指明了方向:“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抓好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扩大国内需求。”做好2009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这一工作方向,省农业厅农机化办适时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求民本之真,务为民之实,结合自身特点,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各市农机管理部门也根据当地实际大力推进这项工作,亮点纷呈。据省农业厅农机化办黄颜军副主任介绍,截至5月19日,全省已经或即将审批申请购机补贴资金1亿多元,完成全年任务过半;共收到40多家企业资金结算申请4000多万元。佛山、河源、惠州、东莞、中山、清远、茂名等市已完成了过半工作任务,汕头、云浮、肇庆等市更是提前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一些地区在今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需求预计不足的情况下,已向省农业厅农机化办申请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指标。

加强领导提高工作效率

从全国下达的2亿元,到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770万元,预计可拉动全省农民投入近11亿元,受益农户超过3万户,广东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将迎来一片艳阳天。为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广东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通过紧密合作,早在2月16日就制定并公布了2009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和补贴产品目录,比去年提前了2个多月,为全省开展春耕春种提供强有力的农机装备支持。在此基础上,省农业厅通过会议、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编印政策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宣传农机购置补贴这一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农机节本增效的优势,形成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广大农户涌跃购机的良好氛围。同时,各地市还通过举办新机具作业演示会,组织县(区)、镇农机管理人员、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组织以及农民群众参观演示会,宣传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推广示范农机新机具。此外,有针对性地发放购机补贴目录资料,派发购置补贴申请程序的资料,使广大农户深入了解购买补贴机具的整个流程。

在提高时效性基础上,省农业厅通过合理精简农机购置补贴评审组的组成部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往年,全省要求各级成立由农业、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农机购置补贴评审组,每次召开评审会议的周期较长,农民从申请到审批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不仅影响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也拖慢了整个工作进度。今年,广东省要求各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评审组的组成部门减少至由农业、财政以及纪委驻农业部门纪检组三个部门组成,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大大地提高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各地基层农机主管部门特别是农民的充分肯定。

为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好地落到实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今年广东农机购置补贴扶持重点地区更加明确,重点向农机大市倾斜,向全省40个产粮大县倾斜,湛江、韶关、梅州、茂名、江门、阳江和惠州7市的补贴资金均超过1000万元,共占全省购机补贴资金的74.6%;与此同时,继续把发展水稻机插秧、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机械作为今年补贴的重点,同时兼顾其它机械的发展;此外,今年的扶持重点对象也更多,明确购机补贴的重点对象,包括农机大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农机专业化组织)、科技示范户以及“平安农机”示范户等。

因地制宜拓宽补贴范围

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从2008年的9大类18小类50个品目,扩大到今年的12大类38个小类128个品目,涵盖了种植业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畜牧、水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相关领导指出:广东农业机械化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因地制宜,坚持走广东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珠江三角洲重点发展园艺产业、池塘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东西两翼重点发展水稻、水果、蔬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粤北和粤东山区推进农产品加工和畜牧业养殖机械化,把适合山区使用的小型联合收割机、微耕机、开沟起垄机、植保机、喷淋设备等纳入购机补贴范围。这不仅符合广东省广大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迫切需求,更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机化发展。

因此,围绕会议精神,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推广补贴先进适用的新农机,广州市已率先开展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补贴工作,补贴量大面广,程序规范,效果显著。珠海市大力示范、推广各种适用于海水、淡水,封闭水域,具有绿色、环保、无公害化等特点的水产养殖领域新型环保养殖机械,其中,风光耕水机是该市当前大力示范、推广的新型环保农机具之一,该机具具有节能、节电,省料、省药,降淤、降污,低噪、安全和增产、提质等优点,已列入补贴目录。

地处粤东的潮州,海洋养殖、茶叶生产、水果、花卉是其主要农业特色产业,潮州市除了需要水稻生产机械外,海洋养殖、茶叶生产及水果加工的机械需求量也很大。因此,潮州市农业局围绕本地特色产业急需的农业机械,有重点的进行宣传推广,一改以往农户购买农机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今年上半年该市购机补贴资金和机具数量均超过了去年全年,为进一步激发农户购机热情,该市还向省农业厅农机化办申请追加了中央财政资金140万元。

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模式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积极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稳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为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结算进度,缓解农机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垫资压力,今年,广东省采取了不定期受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结算申请的方式,农机供货方不定期地提出申请。在收到申请报告后,省农业厅及时进行审核,累积到一定资金额后送省财政厅办理结算手续,保证每个季度至少结算一次。同时,今年首次在实施补贴方案中明确,各地级市可以在所辖的项目县中对补贴资金计划进行调整,这将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好的实施。

为让农民切切实实享受到“真金白银”惠农政策所带来的实惠,珠海市创新性工作模式可谓走在全省的前茅,该市不断创新推广模式,通过与区、镇联合举办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机大户为主,农机主管部门为辅的模式举办推广现场会三场次,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既降低工作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宣传力度。同时,实行区、镇、村三级联合办公,现场受理农户购机补贴申请,实现农户购机补贴申请一站式服务;针对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研制开发珠海市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规范完善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过程中农户申请、农机部门审批、监管等环节,实现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和农机化统计工作、信息化管理。

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

由于广东省存在经销商数量较多,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象,在以往结算申请中,经常因为提供的结算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而影响了结算进度。为了方便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供货方的沟通,广东省利用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建立了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通过飞信的方式,把农机购置补贴的有关要求、工作进度、资金结算申请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告知农机供货方,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汕头市自2008年12月始就开始筹划2009年补贴工作,深入基层调研摸底,切实摸清购机农民的需求动态。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责任制,汕头市农业局在与省农业厅签订农机购置补贴责任书的同时,与各区县农业局也签订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管理责任书,使购机工作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在落实责任的基础上,该市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清楚了解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申请办理程序、资金计划指标、补贴机具和补贴金额等信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积极性。肇庆市农业局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的同时,结合农业科技下乡等活动,把宣传工作重心下移,采取印发《给农民的一封信》、补贴政策宣传单等形式,组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进村入寨,有针对性地对广大种植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宣传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改变以往到面不到点的局面。与此同时,利用举办科技咨询、农机演示会等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咨询服务,尤其是做好有关购机手续、补贴机型、补贴金额等相关信息等咨询解答工作。此外,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一方面,通过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搭建服务平台,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协助农机管理部门宣传与落实扶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求为广大农机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召开市内经省核定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加强学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相关规定,利用经销商做好一线政策咨询服务。

规范运作加强日常监管

为确保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有序开展,全省要求各地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切实加强对管理部门、补贴机具经销、价格、质量、服务以及农民使用补贴机具的监督管理,确保把这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2009年4月下旬,省财政厅、农业厅专门组成了检查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突击检查,省农业厅还组织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监督员在全省进行交叉检查。

汕头市农业局为保护农民利益,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有关工作的要求,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和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按照规定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具体工作程序逐项狠抓落实。首先由区县农业(农机)管理部门对有关申请购机补贴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核,严格把关,按照优先补贴条件确定申请补贴对象。在受理申报的过程中,实行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购买、自主选择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购机自主权。其次由市、县(市、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评审组对申请购置农机补贴者的有关资格条件和优选条件进行核实、筛选,公平、合理地确定补贴对象。最后,推行受益公示制度,通过在享受补贴对象所在村公告公示补贴对象姓名(或组织名称)、住址、申请购买的机具品种牌型、数量及其生产企业、机具价格以及补贴额等,接受群众监督。

肇庆市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在办理购置补贴业务过程中,规范操作,严格管理。今年1月,由市农业局莫海东、傅水波2名局党组成员带队,从局农机办、市农机推广站抽调主要骨干组成两个检查组,按一“听”、二“看”、三“查”、四“访”四个步骤进行,重点检查2006年以来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农民购置较大型的农机具(抽查数量不少于购机量的10%),检查跟踪机具质量和去向。市检查组听取了各县(市、区)农业(农机)部门的自查汇报,查看了购机申请表等有关的档案资料,并现场抽查部分大型机具,了解跟踪机具质量、去向等情况,未发现受益农民有违反购机合同的行为。

篇4:国家惠农补贴政策

关键词:农机补贴资金;监管;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69-1

1 当前农机补贴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机补贴资金的总量不断增大。资金的大量投放,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1 农机补贴资金不能足额发送到购机农户

资金的惠民效益大打折扣。现有补贴发放方式是将补贴资金补给农机具的生产厂家而不是直接补给购机农户。国家将每年的补贴资金拨付到省级财政,各基层农机经销商将农户购机补贴数报县财政局和县农机局审核,县农机局再将审核后的补贴数上报市局和省局,最后由省财政将补贴资金补给农机具的生产厂家。由于购机农户对补贴政策不是很了解,买者没有商者精,我们在农村调查时,碰到不少的购机户反映,不知道自己是否享受了农机补贴,享受了多少补贴。

1.2 套取国家农机补贴资金现有时有发生

通过几年的调查发现,在农机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补贴资金被套取问题。有的经销商在农机销售时,采取分拆销售、以小报大和虚报空套的方式,套取国家的补贴资金。

1.3 购机补贴目录信息不透明

购机补贴目录没有对购机农民公示,由于价格信息不透明,农民支付的价款与经销商上报的金额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农民在购机时心里无底,无从谈价,任由经销商喊价,这样,不仅无法保障农民谈价权,也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

2 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农机补贴资金监管

2.1 注重源头治理,改变补贴资金发放方式和渠道

农机补贴直接发给购机农户,农机经销商及厂家不得代办补贴手续。要把资金投放方式的改革规范作为源头治理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有效监管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各级政府对涉农资金投放要科学合理决策,对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慎重投放,避免决策失当。二是涉农资金投放尽可能打捆集中使用,避免范围广、项目杂、资金散、效率低。同时要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监管,突显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基层在资金(项目)上的自主权。三是减少和取消下级政府匹配资金,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避免基层弄虚作假、东拉西扯、截留挪用涉农资金问题的发生。四是上级的涉农资金最好通过统一渠道运作,项目通过统一部门审批,避免多部门、多渠道操作,以便于财政和相关部门监管。五是尽快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对涉农资金在财政、银行、信用社以及受用人之间运行过程进行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保证资金的效率和安全。

2.2 明晰管理责任,履行监管职责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纠风部门要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作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行业主管、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晰和落实涉农资金各部门责任,做到有权就有责、权责统一。一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监督负总责,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统一掌握、科学规划和合理调度辖区内涉农资金,做到情况清楚,责任明确;建立统一的涉农资金监督管理平台,组织整合各种监督资源,强化监督管理。二是主管部门的责任。涉农资金主管部門是管理监督责任主体,对资金有效安全负全责。必须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细化责任,落实措施,堵塞漏洞。三是监管单位的责任。如财政、审计是涉农资金监管的法定单位,要加强日常监管,适时开展审计监督和组织专项检查,认真进行问题整改。四是行政监察机关、纠风部门的责任。重点是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对法定机关和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促进制度建设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发挥主管部门监管主体作用,防止出现联合检查代替部门监管,造成责任主体不清、监督越位错位的现象。

2.3 创新公开形式,扩大社会监督

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一是在乡镇、村一级推广点题公开的形式,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直接公开群众点题关心的问题。二是当前可以重点探索电子网络公开形式,建立完善的中央、省、市、县涉农资金公开网上平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基层的自上而下的全节点公开,把资金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涉农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扩大社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规范主管部门权利动作,降低其工作的随意性,防止和减少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

2.4 强化工作问责,促进监督效果

一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监督的问责办法,为执纪执法提供具体政策依据。二是政府及各主管部门要严格兑现有工作目标的责任、考核落实现有的奖惩制度,强化现有制度纪律的约束力。三是纪检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纪律规定,严格执纪执法,敢于碰硬,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建立纪检部门、审计、财政部门、检察机关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增强监督效果,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率。

篇5:国家惠农补贴政策

关于贫困地区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惠农补贴政策是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惠农补贴让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因此发生了明显变化。笔者对国家级贫困县桑植县的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了解到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稳妥地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实施惠农补贴政策取得的成效

(一)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民负担得到减轻。随着惠农补贴项目不断增加,补贴标准逐年提高,农民收入也得到增加。据调查,桑植县共有农业人口37.35万人,自2008年至2011年,县财政共拨付发放强农惠农资金9.92亿元。从取消农业税到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这些补贴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让他们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新农合补贴有效的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危房改造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粮食生产稳步发展。自实施种粮补贴以来,农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与支持,坚定了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通过推广优良新品种,粮食单产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农资价格逐年上涨,致使农资购买力有所下降,农资综合直补畜牧频道:http://livestock.zg3n.com.cn/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民购买农资的困难;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实施,导致农民申请补贴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高涨,促进了农业机械装备总量的增加和农机结构的优化,推进了全县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鼓励农户对水源较为充足、地势比较平坦的田地进行复耕,引导农村耕地合理流转,有效促进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实现粮食连片种植,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惠农补贴资金犹如一剂“良药”,稳定了粮农的情绪,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三)党干群关系有所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和政府的形象得到了有效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笔者在基层调查时,亲身感受了农民对补贴政策的赞许,当得知我们是专程调查惠农补贴政策是否执行到位,各项补贴是否如数发放时,农民们无不感叹党的政策好,正如有位农民所说:“不用交税还给发钱,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好事,搁在以往想都不敢想。”

二、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补贴项目繁多,执行任务重。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各种补贴项目逐年增多,补贴标准也不断提高。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全县发放各种惠农补贴共10大类60多种项目,涉及到财政、民政、计生、农业、农机、林业、卫生等多个部门。由于惠农补贴项目多,缺乏统一规范管理,无形中增添了基层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尤其是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发放时间不统一,有的是年初,有的是年中,有的是年末,甚至每个发放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调查发现,很多农户因补贴种类繁多,不知道是补的是什么钱,也搞不清哪项是多少钱。因补贴的发放次数多、工作量大,而乡镇财政所和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一直较少,造成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据统计,全县39个乡镇(场)财政所工作人员仅有畜牧频道:http://livestock.zg3n.com.cn/

100人,另外从各单位临时抽调有44人;而乡镇农村信用社职工仅175人,发放惠农补贴仅仅是其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肩负着其他大量的工作。惠农补贴每个项目、每一分钱的发放,财政所都要从基础资料的搜集到编制发放清册,再到张榜公布,再进行清册审核,最后将资金打入涉农存折,多种补贴都要经过如此繁多的程序,加上各种临时性补贴的发放,无形中加重了涉农会计的工作量,财政所工作人员本来就少,在工作中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也将会影响工作质量。

(二)补贴涉及面广,审核难度大。惠农补贴大部分是由基层站所造册,乡镇财政所据册将钱打入农户的账户。而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补贴都是根据面积发放的,由于这些补贴涉及的面积广,基层站所工作人员不可能到丘块进行实地丈量,因而很难将面积真正落到实处,大部分面积数的统计主要是依靠村干部来完成的,一是凭村干部的估算,二是由农民自己申报,有的村组干部就直接按往年的计税面积上报。类似粮食直补都是以土地面积为基数进行补贴的,与生不生产粮食无关,有的农户将田土承包给别人种粮,但种粮人却并没有得到种粮补贴;有些人干脆抛荒外出打工,可仍然享受着种粮补贴。导致一些地方产生“得而不种”的现象,达不到推动粮食生产的直接效果。家电下乡补贴、新农合补贴也同样存在审核难的问题,有些城镇居民或国家工作人员借用别人的农业户口本,用别人的姓名买家电或住院,然后享受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而经办人又难以核实身份,不免让一些投机分子钻了空子。桑植县在近年来进行的退耕还林补贴清理中,共查出虚报冒领补贴问题6个,涉及资金137万多元。

(三)补贴程序繁琐,运行成本高。各种补贴发放的程序多、要求高,大都必须经过“初核、张榜公布、复核、再公布”这样的过程。每年在核实种植面积阶段,各级组织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村组先分阶段、分品种层层核实、统计粮食种植面积,将核实的面积统计表上报乡镇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在核实汇总后,分村编制成册并张榜公布,无异畜牧频道:http://livestock.zg3n.com.cn/

议后报上级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再转送县级财政部门,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种植面积及补贴标准测算出补贴金额,并将补贴资金全额拨付给县信用联社,由信用联社再拨付至乡镇信用社,再由乡镇信用社按照分村到户补贴清册打入农户的存折。据调查,桑植县财政每年仅用于发放各种惠农补贴的经费就达300多万元,收取、发放新农合要用去300多万元,收取、发放新农保的花费为100多万元,而目前惠农资金发放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致使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工作积极性和效率都不高。再加上补贴项目多,而单种补贴金额又相对较少,多则几百元,少的只有一、二十元甚至是几元,而乡镇信用社都设在集镇上,大部分农民居住地距集镇较远,领取补贴资金时难免耽误工时,有的还要搭上车费,这无疑造成了领取成本偏高。

(四)部分项目收取自筹基金,少数群众对政策存在困惑。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为体现农民的参与,需要其缴纳一定数额的基金,中央的政策是原则上自愿缴纳,而地方政府为达到参保率往往与政绩挂钩,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强制性,部分群众没有掌握透政策,因而不愿缴纳,这就形成收缴矛盾。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取。我县自2005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年至2007年个人缴纳部分为10元/人·年,到2009年增至20元/人·年,2011年为30元/人·年,2012年达50元/人·年,随着个人参合基金的逐年上涨,有些群众感到很困惑。虽然报销比例和额度在不断增长,但部分群众只认为自己缴纳的越来越多,慢慢超出承受能力,有的竟然对此持怀疑态度。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取。由于新农保是新事物、新政策,每人每年缴纳标准暂为100、200、300、400、500元5个等次,有部分群众还在持观望态度,没有参与进来,有的家庭成员多、经济困难,而每人每年至少交100元参保金实在难以担负。调查了解到,某农户全家有7口人,每年至少要交700元的参保基金,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新农保基金从16周岁起开始缴纳,至少要缴足15年,年满60周岁畜牧频道:http://livestock.zg3n.com.cn/

才能领取,许多农民对缴纳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对年满60周岁后享受新农保政策的确定性存在顾虑,担心时间长了国家的政策会变,怕交上去的钱打水漂。

三、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整体效能。国家要建立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把已经出台的政策切实用足、用好,给农民的各项补贴要一分不少地落到实处,对两免一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要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和提高补助标准,特别是种粮补贴一定要真正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要将其作为一项持久的、稳定的支农强农政策,并将各种补贴归口到农办或某个综合部门,实行专人专管,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政策的整体效能,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农民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让农民坚信党和政府重视“三农”的政策不会变。

(二)整合补贴种类,以少补免收取。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数项补贴同时推出,各项补贴的时效性要求很严,加上新农保、新农合等资金的收取,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在充分考虑乡镇财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难度的同时,统筹安排,集中操作,对各项补贴适当进行整合,将几项补贴合并为一项补贴或称粮食补贴,并将要收取的新农合、新农保等参保基金折算在补贴中直接扣除,以少补免收取,一次性完成相关程序,捆绑发放,简化操作程序,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消耗,补贴款的兑现会更加顺畅、简洁,工作效率会更高,也避免单项补贴、各自为战的局面。同时使广大乡村干部从经常性的资金发放和收取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生产、谋发展。

(三)以投入代补贴,强化基础建设。国扶县的基础设施大多都比较落后,国家虽然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很多项目实施都需要配套资金,大多数偏远山村因苦于没有配套资金而无法实施项目,这也使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调查中发现很多村集体的惠农补畜牧频道:http://livestock.zg3n.com.cn/

中国三农网http://.cn

贴都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些村集体没有收入,不惜违规向农户集资搞建设,桑植县减负办在农网改造资金清理过程中,就清退了 万元用于电网改造的违规集资款。国家每年在桑植县投入的强农惠农资金近2亿元,如果将这些分散的补贴资金集中,分批次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逐年分批解决不同乡镇的基础设建设,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补贴资金用在刀刃上,避免那些不会经营的农民将闲散的补贴乱花掉甚至用作赌资输掉,让农民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四)加强宣传与监督,建立约束机制。避免产生新的误会和矛盾。农补贴资金的分配、足额发放。同时,实行工作量化考核责任制,奖优罚劣,确保政策的保障性。

篇6:国家惠农补贴政策

佘集求 石文科

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5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纷纷出台,涉及教育、卫生、农机、畜牧、水利、农业、林业等各个方面。为了解农机部门在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现对新邵县农机局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工作进行调研,现整理调研报告如下。

一、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的基本情况

1.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内容:国家农机购置补贴。2.实施开始时间:2005年。

3.补贴资金的安排情况:2005年全县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万元,2006年35万元,2007年80万元,2008年200万元,2009年500万元。4.补贴资金的发放方式:购机农户向县农机局申请 → 签订《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协议》,明确补贴金额,由县农机局将购机信息录入“湖南省农机购置补贴系统” → 购机农户在定点经销商处购机(购机付款时,减去补贴金额),由生产厂家直接与省财政厅结算补贴资金。5.补贴的具体操作程序

①购机申请。购机农户,先到补贴机具定点经销商处看机、选机、确定机型。再持本人身份证(新版)原件、复印件及其它相关证件到县到农机局提出购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

②资格审查。县农机局根据湖南省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和《2009年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的要求,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确定购机者资格。

③签订协议。审查合格后,县农机局与购机者签订《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协议》。协议一式三份,协议中明确购机者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购机类别、型号、补贴金额、协议签订时间等。

④购机。购机者凭已签定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协议》,在有效期7天内到补贴机具定点销售商处商谈价格(价格不得高于2008年补贴机具的最高销售价或2009年企业承诺的最高限价),购买对应的农机具,并按市场价扣除补贴金额后的机具差价交款提机,并及时向经销商索取全价发票。

⑤登记、编号与上户。购机后,购机者持购机发票和已购机具的相关资料,及时到县农机局办理补贴登记、编号手续。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还应办理培训、发证和上牌上户手续。6.补贴落实情况

①2005年落实国家补贴资金15万元。全年共计补贴推广拖拉机56台,联合收割机7台,实现了新邵县联合收割机零的突破。

②2006年落实国家补贴资金35万元。全年共补贴推广水田耕整机20台,旋耕机10台,大中型拖拉机28台,联合收割机22台。

③2007年落实国家补贴资金80.2万元。全年共补贴推广水田耕整机135台,旋耕机2台,大中型拖拉机16台,联合收割机50台,SPW-480插秧机5台,盘式拖拉机55台。

④2008年落实国家补贴资金200.28万元。全年共补贴推广耕整机1013台,8-15马力拖拉机180台,20-80马力中拖24台,施耕机19台,机耕犁16台,插秧机12台,联合收割机13台,油菜植播机1台,植保机械200台。

⑤2009年截止至4月23日落实国家补贴资金120.692万元。已补贴推广耕整机559台,拖拉机83台,旋耕机14台,机耕犁7台,插秧机7台,收割机3台,碾米机143台,耕耘机5台,植保机械2台,增氧机2台。7.累计完成情况

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全县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30万元,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推广补贴农机具2709台。其中推广水田耕整机1727台,盘式拖拉机339台,大中型拖拉机103台,旋耕机45台,机耕犁23台,步行式插秧机24台,联合收割机95台,其它农业机械353台。

二、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大大激发了农户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尤其是大型配套农业机械。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

1.调动了农民购买及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2005年来累计国家财政补贴资金830万元,带动农民和农业经营服务组织的农业机械化投资3071多万元,国家财政资金与农民自筹资金的投入比例是1∶3.7。

2、提高了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优化了农业装备结构。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推动了我县农业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全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据统计,200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为15.9万千瓦,2006年为16.5万千瓦,2007年为17.3万千瓦,2008年为19.7万千瓦,平均每年增幅约5.8%,2008年增速显著,2008年与2005年相比,四年时间上升了23个百分点,2008年底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3%,四年时间上升了16个百分点。陈家坊镇、小塘镇、新田铺镇、严塘镇、巨口铺镇等农田集中的地方,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导向,先后引进了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中拖旋耕机、插秧机、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水稻播种机、农田改造机械、养鱼机械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在我县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农业生产耕、种、收各环节机械化得到全面发展,并逐步走向协调发展,农民“耕田不用牛,种田不弯腰”的愿望已逐步成为现实。

3.促进了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发展。由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2008年以来,我县经工商注册成立了巨迎、新塘、曙光、惠民、愈强5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新发展了雀塘镇塘垅村周辉耀、粮食局何玉生等农机大户,他们在全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据调查:周辉耀购买了插秧机4台、播种机1台、小型耕整机4台、“404”中拖1台,承包农田1000余亩;县粮食局何玉生等人购买了5台中拖,承包了农田1200余亩,进行集中统一耕作,还计划购买两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4.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土地产出。实践证明,农机作业可以减少耕作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产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2008年我县水稻生产为例:人力畜力耕田需150元/亩,育秧插田需120元/亩,打禾需200元/亩,人畜力耕、种、收合计470元/亩;机械作业旋耕100元/亩,软盘育秧40元/亩,机插60元/亩,机收120元/亩,机械化耕、种、收合计320元/亩。两相比较:机械作业直接节省生产成本150元/亩。据此计算,全县约15万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面积,全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250万元。同时,据我县巨口铺镇栗坪村曾志龙机插秧项目示范点测产结果表明,机插秧增产约50斤/亩。此外,农民从事农机作业服务,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增加了服务收入。新田铺镇大路村陈分配一台504中拖一年可获利4万余元;巨口铺镇栗坪村曾志龙五台农业机械(2台收割机、2台中拖、1台插秧机)一年可获利8~12万元。

5.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促进了农民致富。实践证明:1台中拖平均机耕面积15亩/日,可抵10个劳动力 + 10条耕牛;1台联合收割机平均机收面积20亩/日,可抵80多个劳动力;1台插秧机平均机插面积20亩/日,可抵30个劳动力。全县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面积达33%,约10万亩,按每户平均2亩水田计算,机械化作业可代替5万户农民的人畜力劳动,可转移5万农民到非农产业工作,按每人每年创造1万元收入计算,全县每年因农业机械化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可创收入5亿元。例如:巨口铺栗坪村2008年的500亩耕地实现机械化作业,200余名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当年该村打工收入达300万元。

三、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五年来,县农机局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过程之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未卡扣,无乱收费,但在实施过程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机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具,工作内容方方面面,要求从政策宣传、部门协调、组织实施、示范演示、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给农民提供方便和服务,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尽管地方政府安排了一部分,但缺口仍有10多万元,上级业务部门没有安排专项经费弥补。因此,对农机推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农机推广队伍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健全。自1996年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镇乡农机站归口于镇乡人民政府管理,其农机人员被挪作他用,致使县、乡两级农机服务体系基本脱节,就是县人民政府将农机推广工作以责任状的形式下达到各镇乡人民政府,个别镇乡人民政府的农机推广工作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另外,县农机推广部门,也存在部分干部的公益性管理职能待遇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积极性,加上部分推广人员的素质不高,实践经验少,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个别补贴产品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农民的购机热情。目前,旋耕50亩田地更换几十片旋耕刀片者有,新拖拉机跑几百公里路断主轴者有,新拖拉机没开几天坏水箱、坏油泵、进电焊冷作店者有„„个别列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其质量令人担忧。个别生产厂家的产品进入补贴行列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4.个别基层领导对落实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机科技推广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县个别镇乡、村领导对落实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机科技推广的认识不够,农民的农机科技观念不强,个别基层领导甚至认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种商品推销行为,尚未认识到农机推广工作是科技兴农、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举措。

5.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影响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2008年,国家燃油税改革后,农业燃油补贴仍然列入到粮食综合补贴中,按田亩面积由地方财政直接补给承包田地农户,而农机作业机械与道路运输车辆实行同价供油、同窗口供油,农田作业时如果提高服务收费,农户又接受不了,结果,应该给予燃油补贴的农机户没有得到补贴资金,占有田地的农户就是不用机械耕种也有农用燃油补贴,造成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形成了“农田作业的机械也承担起了公路养路费”的事实,加重了农机户的负担,严重损害了农机户的利益,影响到农机具的进一步推广,影响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也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有关规定。

6.农村机耕道建设严重落后影响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我县的机耕道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自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机耕道建设陷入停滞和退废状态:一方面是机耕道数量逐渐减少,宽度变窄;另一方面是随着农村运输机械的增长,年久失修的机耕道破坏相当严重,路况变差。据统计,全县现存的大部分机耕道宽度都在3米以下,部分道路甚至不足1米。近几年来,通过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和部分镇乡局部农田综合改造,部分机耕道有所修缮,但大部分仍达不到质量要求和群众需求,并且在机耕道修建当中,缺乏农机技术人员参与规划设计和监督验收,机耕道修建欠规范,从而制约了大中型农机具的引进和推广,影响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

7.银信部门在支持农机购置补贴信贷工作上没有真正落实。2008-2009年,县农机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及时与县信用联社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支持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通知》,分别发放到全县各个乡镇,可是效果甚微。由于现在的银信部门属商业性质,广大农民未能全面地享受到信贷政策的支持与优惠。据反映:农民贷款手续繁锁。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对购买补贴机具的贷款利率可下浮20%,而目前农民用于购机贷款的利率和其它商业性质的贷款利率相同。

四、针对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建议

为更好地做好今后的购机补贴工作,在此,提出以下六点工作建议:一是建议上级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专项经费;二是强化县农机主管部门对乡镇农机站的业务指导职能;三是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的扶持力度;四是将农用燃油补贴工作交给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去落实,使落实农用燃油补贴成为促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推力,更好地发挥农用燃油补贴的应有作用;五是严把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准入关”,加强对农机具生产厂家的监督与管理。六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贷部门在支农惠农项目方面的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佘集求 石文科)

上一篇:幼儿评价下一篇:公告离婚的判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