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2024-07-15

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16*找骆驼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1.当你丢失东西的时候,你会怎么寻找呢?本文就讲述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一位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帮助商人找到了骆驼。你知道老人是怎么凭借观察找到骆驼的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引导学生借助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3.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读完课文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商人找骆驼。)5.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商人到处找走失了的骆驼,在询问一位老人时,老人详尽地描述了骆驼的特征。

第二部分(第9、10自然段):写老人讲述自己知道骆驼特征的原因。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写商人照老人的指点,找到了骆驼。

三、理解课文,引导探究。

1.学生默读阅读提示,画出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故事里的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2)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征?(3)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征的?(4)自由完成下列研究性表格。

2.交流第一个问题:老人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并画出相关句子。出示:“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1)学生说,教师总结特点。

(骆驼的左脚有点跛;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缺了一颗牙齿。)(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理解“是的”“不错”“对极了”等词、句子表达的好处,理解“愤愤”(表现商人很生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那么老人又是怎么知道商人骆驼的特征的呢?

(1)找出相关语段。(第10自然段。)

(2)反复读第10自然段,并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4.边读边思考,老人是怎样分析、判断的?

(1)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指名说,接着自己练说,最后一起说说。)

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

(2)当学生每次用因果句式回答时,教师要追问学生是从哪一段知道的,并且为大家朗读那一段。

(3)带领学生体会商人与老人的心情、语气变化等。商人——焦急与气恼。老人——不紧不慢。

(4)带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分角色朗读。

5.老人作出如此精确的判断,那骆驼究竟怎样才能找到呢? 出示句子: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1)“究竟”你能换个词来说说吗?(换词理解“究竟”。)

(2)请说说为什么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是最好的方法。

6.师引读:照着老人的指点,商人——(生接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7.说一说,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冷静、稳重、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的人。)8.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句段解读。

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这段话是老人讲他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征的。从“看见„„知道„„”可以看出老人不是无根据的,而是通过细致观察才得出结论的。因为骆驼右边脚印深,一定是身体重量大多集中在右脚上了,推断骆驼左脚有点跛。路边啃过的树叶,都留下一颗牙宽的印而没被咬断,所以推断骆驼缺了一颗牙。

五、表演体会,体味“品质”。1.课本剧表演。

2.让学生分析老人为什么会这样了解丢失的骆驼呢?

(让学生体会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想象说话。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七、课堂小结。

多么心细的老人啊!他虽然没有看见过那只骆驼,却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看来,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的重难点也解决了。我利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商人和老人的心情,学生也明白了要学习老人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但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课堂气氛不活跃,而且太死板,不灵活。到最后我做总结时,没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而是自己一带而过,如果让学生再说说学习这节课的收获,我想效果会更好。整节课下来,学生没能透彻地明白:老人为什么看见树叶上的牙齿印,就知道骆驼缺牙齿呢?可以让学生试咬一下东西,或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样,理解就会更深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应变能力的锻炼。

篇2: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的 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 到商店调查三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与同学比一比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设计旅游计划。厨房铺地转的选择方案 制作七巧板。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说一说。

二、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三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尤其是男同学,学习基础也还比较好,但是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或者作业质量较差,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五、教学资源分析: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材通过数与计算、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通过上述的过程,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和交流。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突破了以往的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线索,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教材设立了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我的成长足迹、问题银行等栏目,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应更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 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七、促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篇3: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相传, 宋王朝举办绘画高等考试, 皇帝赵佶采用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万绿丛中一点红, 动人春色不须多”作为题目。结果某人大笔一挥:“丛林中有一小楼, 楼上有一凭窗美女, 唇上有一点口红。”由于红在“一点”上, 对比“万绿”, 更显得突出、可爱, 并因为“一点”而使整个万绿有了灵魂, 犹如一支乐曲的“导音”。于是此人位列第一, 金榜得中。

那么教学上是否可以寻得“一点”, 对比“万绿”?是否可以从关键词语切入, 进而研文品人, 成功破解教学疑难, 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合理统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叶圣陶先生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让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句句鲜明的句子, 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桥梁, 倾情交流。

【片段摘录】

师:李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 (异口同声) 神勇无比。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 文中直接告诉我们这个词语了, 谁能解释一下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神勇无比”就是像神一样的厉害。

生:“神勇无比”就是力气很大的意思。

生:“神勇无比”就是没有人能比过他的意思。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些道理。我们知道,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要想深刻理解这个词, 就要回到课文中去研读探究。请同学边默读课文, 边画出能够理解“神勇无比”一词的句子。

师:找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都有哪些句子。

生:“猛然间, 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 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连忙拈弓搭箭, 运足气力, 拉开硬弓。‘嗖’的一声, 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从这一段, 你体会到什么?

生:可以看出李广力气很大, 因为他可以“拉开硬弓”。

生:我也觉得李广力气很大。因为猛然间, “嗖”的一声, 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在一刹那就快速射出白羽箭, 这个很难做到, 所以他很神勇。

师:你说得真好, 该怎么读知道吗?请你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知道, 要读得很快。 (生读)

师:谁还可以读得更快些?

(生快速地读。读成了“拈……拈弓搭箭”, 同学大笑, 纷纷指出)

师:一紧张难免会读错, 情有可原, 我们可以放松地多读几遍。试想, 李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犯错误, 也把“拈弓搭箭”这两个动作搞错。

生:不能, 因为慌乱了, 老虎就会扑上来。

生:不能, 因为李广是飞将军, 很神勇, 射箭射得很熟练, 不会出现慌乱的情况。

师:面对危险, 李广不慌不忙, 看出李广是个心理素质极好的人, 我们可以说他镇定自若、临危不乱。这大概就是他神勇的表现之一。

生:老师, 为什么是李广第一个拈弓搭箭, 随行的这么多士兵都没有发现啊?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来帮助他。

生:从“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可以看出李广的警惕性很高。

师:对, 这也许就是李广超出士兵, 神勇无比的原因之一。文中还有其他地方体现其神勇无比的吗?

生:课文最后一段讲“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可以看出李广的力大无穷。

师:假如这根教棒是那支白羽箭, 它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假如你们是士兵, 你们会怎么拔?

生:我会用两只手一起拔。

生:我会用脚蹬着石头拔。

生:我会先在箭上拴一根绳子, 然后找人一起拔, 就像拔河一样。

生:我会用两只牛拔。

师:方法很多, 结果怎样?

生:“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刚才我们想尽了办法, 可结果还是失败了。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夸张, 很离奇, 不可思议。

生:是。

师:夸张、离奇、不可思议恰恰说明李广的 (神勇无比) 。

师:“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试想一下, 将士们会怎么议论, 又会怎么去禀告将军李广?尝试写一写。

【反思总结】

《李广射虎》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 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 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基于此, 我采用“品词析句”的方法去学文品人, 学文悟诗。教学中, 我觉得以下几点处理得较为成功。

1. 在学情梳理中顺学而导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顾名思义就是课前预先确定好目标引导生成, 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学情的发展变化, 调整策略, 引导生成。教学开始, 我以“你们觉得李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来梳理学情。学生对“神勇无比”一词的理解还停留在旧知的基础之上。因此, 我根据学情变化, 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结合文段理解“神勇无比”一词,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独立学习实践的机会, 认识李广的形象。

2. 在细节捕捉中启发探究

教学中, 我抓住学生朗读“拈弓搭箭”一词的失误这一细节, 适时提出“试想, 李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犯错, 也把‘拈弓搭箭’这两个动作搞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在思辨中认识到李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神勇”之处。这告知我们, 不应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和偏差作简单的否定, 更不能认为这是课堂上“不和谐”的声音。相反, 有些“失误”“错误”会成为我们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为课堂教学创造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3. 在情境创设中活化表达

篇4: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关键词]古典诗词 想象 体验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8

传统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师将诗歌大意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逼迫学生将意境深远的诗词进行不切实际的肢解,而忽略了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诗人。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将学生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连接起来,才能使诗词教学由机械肤浅的层面逐渐走向丰厚灵动的境界。

一、在逐层诵读中明晰故事,感知词人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策略。很多古典诗词传达情韵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诵读过程中的音律、声调营造出相应的意境。因此,读得正确、流利、富有节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保底工程。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词人的故事,是学生读出古词韵味的重要方法。

在执教《如梦令》时,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以下诵读过程。

1.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正确流利,教师相机教学“兴”“藕”的读音。

2.以《人间词话》中“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的论述引领学生感受宋词的精妙和韵味。

3.标出此词节奏,依托注释掌握词中的故事。

纵观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对宋词的诵读并不只停留于篇数的累积,更不是枯燥单调地重复,而是有较强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诵读。

二、在想象体验中再现画面,揣摩诗人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古诗词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诗词中的画面进行想象体验,让学生逐步朝着诗词的内蕴出发。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李清照笔下生动的画卷。

1.词人乘着小船,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通过对“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关键词进行想象)

2.组织学生交流。

“溪亭日暮”:突出溪水潺潺和黄昏的景象,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描述,并激情诵读第一、第二句。

“藕花深处”:借助“深”字想象词人被各种形态的荷花所包裹的画面,体悟“人陷荷花中”的景象。

“一滩鸥鹭”:引导学生从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入手,感受别样的动态画面,并想象鸥鹭齐飞、双桨划水、词人叫笑的各种声音。

经历了这样的想象过程,学生才能深刻品悟词中的语句,才能还原词人真实直观的经历。

三、在资料介入中掌握背景,体悟诗人

古诗词由于其用词的语法习惯和蕴含的情感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给诗词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怎样才能让天真烂漫的孩童,洞察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韵,真正感受词人独特的心境呢?笔者在执教《如梦令》一课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词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整合处理,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

1.紧扣“兴尽”“沉醉”感受词人当时豪放豁达、开朗乐观的心境,从而推测感知词人是个怎样的人。

2.教师补充李清照的资料:少年家境富裕,且在父母的影响下能诗善词,生活优越自在,可在“靖康之耻”后,李清照背负着国亡家破的阴影,生活陷入孤苦凄凉之中。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朗读这首词作,特别指出由于作者年轻时的惬意悠闲已经不复存在,才用“常记”一词。

此时,词作中的语言文字已经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作者生命气韵的有血有肉的文字,从而为学生体验诗歌内在的情韵提供了帮助。

四、在比照阅读中辨析异同,洞察诗人

对比是生命个体认知事物发展过程的思维方法,是确定事物本质属性的最佳方法。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就是让学生补充相同主题或者内容相近的诗词、同一作者不同时间的作品,在学习教材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补充诗词进行比照性学习,从而触摸诗人的情感变化,明晰诗人生命的特质,真正与词人实现精神对话的过程。在执教《如梦令》时,笔者引出了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作《武陵春》。

1.教师出示《武陵春》,要求学生对比两首词不同的行数以及每行的字数,以强化学生对不同词牌名下词作的文体格式的认识。

2.扣住关键语句“载不动许多愁”引发学生对《武陵春》情韵的体验。

3.列举两首词的相同因素:舟——有乘兴之舟与载愁之舟;花——有勃发之花和败落之花;词人——一个是开朗豁达的少女,一个是愁绪满腹的老妇。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同样的事物,在人物不同的背景之下,蕴藏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拨开文字的藩篱,让学生直接与作者对话,实现精神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从诗词中汲取营养。

篇5: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

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难点:能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

教学准备:

1、西湖俯视图、西湖十景图片、西博会活动图片。

2、每位学生一份调查报告。

3、准备与家乡有关的民间故事、各种活动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家乡的山山水水,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今天,我们要试着当一回导游,不但要自己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风光,还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先看看丹西小导游是怎么做的?

二、第一站:风景线。

(丹西小导游手拿导游小旗,出场)

各位游客,欢迎光临我的家乡——杭州市。你们知道杭州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游客根据自己知道的回答)

今天我们到的第一站是“西湖十景”。小导游指着游览图,逐一向游客介绍西湖十景。游客可以随意向导游提问。

三、第二站:参观角

参观博物馆,介绍杭州的历史文化。

四、第三站:调查角。

1、小导游向“游客”展示一篇西博会上学生写的小文章。

2、小导游采访“游客”。

3、采访话题:

(1) 你的家乡举办过什么活动?

(2) 你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活动?

(3) 你喜欢哪些项目?为什么?

4、为家乡的活动出个金点子。学生讨论。

总结: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再见!

第二课时

一、了解课前准备情况。

二、试做一个小导游。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合作伙伴,整理搜集的资料。

2、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风光。

3、学生评议。

4、学生谈当小导游的体会。

三、试做一个好导游。

建议写一份调查报告。

篇6: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复习提纲

1、我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象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还有(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们我的祖国的首都是(北京)。

3、我国的第一大河是(长江),像个“(W)”字形,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第二大河是(黄河),像个“(几)”字形,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简称(中国)。她是中华民族世代居住的家园,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3位。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现有人口约(13)亿。

5、我国领海由(渤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海域 分布有众多岛屿,其中(台湾岛)最大,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台湾福建(乌龙茶);西藏(雪莲花);新疆(葡萄哈密瓜);浙江(西湖龙井茶);北京(烤鸭);天津(大麻花)。

7、我国最大的省市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8、我国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是:(黄山)。

9、五岳是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10、长江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级行政区。

11、黄河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级行政区。

12、人们为保护长江和黄河采取了行动?

篇7: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科里亚的木匣》教学反思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的启发”的顺序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然后根据这三个部分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就降低了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难度。在体会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小孩时,我重点让学生找描写科里亚动作的词语,从而让学生体会词语的妙用。同样是描写科里亚动作的`词语,在埋木匣与挖木匣时却截然不同,埋木匣用的是4个不同的动词,可以看出科里亚对子的心爱的玩具是那样的细心,那样的喜爱。挖木匣时只有一个“挖”字,可以看出科里亚心理的着急。在学习科里亚思考过程的同时,不但使学生感悟到科里亚的聪明,而且使学生思维也得以开拓,并领悟到思考问题的方法。加深感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拓展部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读写训练。通过说写到练,深化道理,让学生明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一些道理,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篇8: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部分教师依旧围绕着已有的教材而教,学生依旧本着教材旧有的内容而学。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使信息技术教学返璞归真,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针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发掘学生的原有认知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有目的地解决真实问题。教学最终的目的着眼于学生真实的发展,即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将“设计教”的焦虑,转化为“设计学”的动力是每个学科的使命。但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数字化环境中的真实性学习,即以数字化工具来处理真实性任务。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取向所决定的教学取向,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素养目标所决定的“教”的价值观。将素养落实到学生培养,必然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引导真实性学习而发生,从而实现未来学习。

●实践探究

什么是真实性学习?真实性是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那么其在教学背后的原理我们可以理解为情境认知与实践共同体。它不是真实活动的植入,而是从真实情境的知识发生过程中提取关键要素,模拟出知识建构的真实性学习环境、真实性学习任务和真实性学习评价。具体到信息技术课程中表现为:对真实世界中的数字化学习专家(包括各行各业用数字化技术来解决本领域的问题的能手)的行为进行分析,核心是构建真实性任务、真实性学习环境,进而推进相应的学习活动。

1. 创真实性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将本学科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相结合,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到抽象的学科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将其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选用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能转化为鲜活的问题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多样的输入法》一课中,笔者在教学导入时紧扣“多样”这个教学基点,让学生在理解“输入法”的同时,重点体验了语音、手写等输入法,最后畅想未来的输入法。教学过程是在真实的环境中采用真实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体验不同的输入法的同时,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选择的环境,从而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的辩证法。

教学片段一

师:今天,很高兴由我和大家一起上一节信息技术课,初次见面我将以一种特殊的方法介绍一下自己,这是一部普通的手机,但特殊在哪儿呢?它会把我所说的话翻译成文字直接输入到手机里。请看大屏幕。

师:手机语音功能太神奇了,那么怎样在计算机中输入文字呢?你们平时是怎么把文字输入到计算机里的?

生:键盘输入。

师:除了用键盘输入外,语音输入可不可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出示课题:多样的输入法)。

设计意图:为了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笔者抓住如今人人都拥有的智能手机、i Pad等设备中的语音功能的特点,用语音输入的方式介绍自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一个知识点——语音输入,让学生在课前就进入了学习状态,这一导入环节设置得自然巧妙。

2. 定真实性学习任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真实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①嵌入在一定学习环境中的特定任务;②与真实世界密切相关;③结构包含大量次级任务;④具有复杂度,需要学生进行一定复杂度的探究;⑤为学生提供机会,从不同视角来探究任务;⑥提供合作和反思的机会;⑦跨不同学科领域;⑧整体性评价;⑨产生的结果是可重复的;⑩允许不同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例如,在《多样的输入法》一课中,笔者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完成用语音在写字板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及兴趣爱好、体验手写输入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畅想未来的汉字输入法三个任务。真实性学习任务的创设囊括了多种输入法,既具有代表性,又能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了“立足学生,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片段二

任务一:

(1)尝试用语音输入法。

教师讲解打开讯飞输入法中的语音输入功能。请一位学生演示操作,打开写字板。

(2)探究你在语音输入时遇到了哪些问题。

师:谁能说一说语音输入的优缺点。

任务二:

(1)尝试手写输入方法。

师: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我们来请教一下百度博士。百度博士在哪呢?(引导如何打开百度)

对于不会读的字,我们怎么输入到计算机里?(演示设置手写输入)

(2)巩固练习:体验手写输入法,通过百度了解词的含义。

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能大声告诉大家?

教师提供多个成语,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知道的成语的含义。操作快的学生可以多做几个。

设计意图:在设计真实性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情感需求,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或与之有关的事物,才能触发学生有话可说,这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

3. 设真实性学习评价——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真实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面对面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用说生生评价。大多数学生只是默默地听,由此丧失了积极思考的动力,因为“反正老师也不会提问我”。[1]教师对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和态度倾向也往往了解得不够准确,毕竟个别学生的回答不能量化到整体。

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应答器,进行实时的网络互动。这种互动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对刚学过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认真听讲。[2]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项进行同质或异质分组也很方便,而且趣味性强。另外,这种互动用来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也有更强的时效性。

例如,在《多样的输入法》一课中,笔者注重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每个教学环节后让学生对不同输入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刻理解每种输入法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辩证思维方法。最后在课堂小结环节,笔者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学生对汉字输入法的使用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想充分表达出来。这种师生交流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四种输入法的理解,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

●思考与总结

怀特海在他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脱离真实性情境的知识是‘呆滞的知识’——仅为人脑所接受而无法加以利用”。因此,在具有情境的课堂里构建知识,学生才能实现真实的发展;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依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真情境”,引出“真问题”,实施“真探究”,付出“真感情”,才能使学生习得“真知识”,生成“真智慧”,使信息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本次研究只是从小学信息技术学习者的视角考察了真实性学习的问题,其结果的概括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许多关于真实性学习在哪些方面影响课程学习的问题,还有待将来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备注:此课例被评为2015年浙江省省级优课。)

参考文献

[1]韩琴,周宗奎,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6):42-45.

篇9: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线索,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同学们,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到16课去找找答案吧!(出示课件: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来学习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啊,这是一个来自阿拉伯的民间故事,请同学们先欣赏课文(出示课件:课文朗读),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谁来说说(出示课件: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主要写了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

3、说得很简捷,但是如果能把故事的结果补充一下那就更清楚了。谁来试试呢?(出示课件:课文主要写了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这只骆驼。)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刚才同学们都说了,阅读提示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出示课件: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读读。

2、阅读提示当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课件: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我们一起来把这两个问题读一读。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读课文,学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4、我们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呢?你们能把骆驼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一说吗?(商人丢失的骆驼左脚有点跛,左边驮着面,右边驮着米,还缺了一颗牙齿。)

5、说得非常清楚。老人知道得可真够详细的,同学们,那刚才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一个部分找到答案的呢?(是商人和老人的对话中。)

6、接下来我们分角色读读商人和老人的对话吧!(出示课件:商人和老人的对话)

7、你们能从商人说的话中看出商人的心情是越来越怎样?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是的,不错,对极了。)

8、商人是越来越高兴了,这是为什么呀?(他听到老人说得这么详细,他认为老人知道骆驼的去向。)

9、很好,那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老人和商人的对话,要读出商人越来越高兴的语气。(男同学读老人说的话。女同学读商人说的话。)

四、再读课文,品味经典

1、接下来我们再来研究课文的第二个问题:(出示课件: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这是在课文的哪个部分来告诉我们的?(出示课件: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2、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吧。“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不慌不忙神态从容,胸有成竹,很有把握。)

3、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再读读这段话吧。

老人看到路上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怎么就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呢?老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呢?(骆驼左脚肯定有点跛,如果骆驼的左腿不跛,那么两边的腿印应该是一样深的。)

4、那么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的左边托着蜜,右边驮着面的呢?

5、那么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的牙齿缺了一颗呢?根据又是什么呢?

6、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呢?请大家再去读读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的那段话,读完后把问题的答案说给同桌听一听。

7、谁能说一说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呢?(出示课件:老人看到路上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老人看到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面,他就知道骆驼左边驮着面,右边驮着米,老人还看到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他就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

8、非常好,让我们再学着老人不紧不慢的样来,来读读老人说过的这段话吧。

9、读得非常好,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沿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终于找到了丢失的骆驼,这篇课文可真有意思,让我们回顾全文,把整篇课文连起来再分角色读一读吧。

10、刚才我们一起读了这篇课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11、这个故事的道理,你们体会得不错,还有其它的收获吗?

12、说得很好,老师相信,这些好词语会随着找骆驼这个故事一直留在你们的记忆中。

五、总结升华,拓展运用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四组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组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呢?(出示课件:我们学习了第十三课花钟,这课主要写了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的像钟面一样,组成了花的时钟;我们学习了第十四课蜜蜂,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的是法布尔证明了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实验的时候又周到又细致;我们学习了第十五课《玩出了名堂》,课文主要写了列文胡克通过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又通过显微镜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第十六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有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来在老人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这只骆驼。)

2、说得非常清楚。

3、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组课文主要是写在观察中去发现,去思考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观察,也会有发现。

六、作业:(出示课件: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附板书设计: 16 找骆驼

看见

脚印

左脚跛

又看见

蜜米

左蜜右米

还看见

齿印

缺颗牙

篇10: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的课文《春的消息》、《燕子》、《柳笛和榆钱》„„打开课本,扑面而来的是春风、春雨带来的春天的消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春天奏响春天的序曲,枝头吐出新绿、雏菊绽放笑靥,榆钱舞、柳笛飘,又是一年春来早,人们的脸上和心里更是春意盎然„„

这一篇篇目清新雅丽的新课文。读起来,我感觉被春天的气息感染了。多美的春天啊,多美的意境啊,字里行间,无一不把春天的特点展现在你的眼前。

学习这一单元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感受春天的美好,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体验、感受春天带给自然万物的变化和春天的勃勃生机。其次,更要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观察春天的不同视角,感受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现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

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计:

第一,通过读文,让学生充分感受春的美丽!不仅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朗读、说话训练上去体会美丽的春天;再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从视觉上也能走进春天,从而试着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如诗如画的春天。

第二,让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朗读,通过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读、敢读、乐读,读出自己感受到的春天,让诗歌的课堂在学生的琅琅读书声中,想象春天更加绚丽多彩。

第三,学生寻春的脚步不会因为下课铃声的响起而停止,让学生通过课后当当小诗人,小画家,小歌手,小收藏员„„让课堂无限延伸,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快乐的寻找春天。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现代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感悟,注重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和疑问。新课程认为,对课程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相同。每一个人都在重新解读课程,把课程给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课程。教师是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学生也应该是课程的最终创造者,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和建设文本的机会。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人物品质是这单元的文化主题《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的提示了自然界的奥秘;《矿矿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研究、发现的意识意识形态《第一朵杏花》、《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的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一单元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提示又有自我意识的培养;阅读链结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方式,使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的内心世界,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其实,科学离我们很近。”在教学这单元时,首先要立足于文本的研读,把握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吧些科学精神和态度;同时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有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我在教学这单元的课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让我惊喜,学生咄咄逼人的质疑,也让我不知所措。从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例如: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它们能否回到蜂窝。我让学生了解了完成实验有哪些必要条件后,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法布尔来到陌生地方放飞时,看见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地推测?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假如我是法布尔,我会想,蜜蜂肯定回不了家。”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聪明,它飞得怎么低,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以便更快地飞回蜂窝。”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笨,飞得高才能看得远,才容易发现蜂窝。它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见两离多外的蜂窝呢?”这时依然有小手高举着,他自信地发表了自己的推测:“我猜,蜜蜂飞这么低是因为,空气太潮湿,空气中的小水珠粘在了蜜蜂的翅膀上,蜜蜂身体变重了,所以飞不高,它要飞回蜂窝一定很困难。”„„一个开放型问题,居然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独特的思考,这让我意想不到。这一单元的教学虽然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老师到底应该做多少课前准备才能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呢?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感受真情”。亲情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学生要通过文中的阅读进行体验与感受,“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一把倾斜的伞让我们感受到有的传递与延续;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用心;无人看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它让遇险的猎狗最终获得搭救„„

当今,孩子们不论是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就连上学,无一不在享受着亲人的爱与呵护,那么他们是否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幸福呢?他们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报这些爱呢?这几篇课文正恰到好处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我个人认为比较欣慰的几点:

1、朗读感悟: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由读、齐读,小声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以读代讲,达到了读中悟情,读中理解的效果。

2、爱的体验。让学生说说身边令人感动的事情,该练习既培养了学生表达的丰富性,又把本课情感目标进行内化,使关爱他人的种子在学生中慢慢地扎下根。

3、指导倾听。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引导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4、鼓励评价。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激励来更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11: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

2、比一比,说一说

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课件展示沙漠)

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沙漠探险呢?那就让我们加入“沙漠之旅”的队伍吧!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师:让我们学着小骆驼走路的摸样出发吧!

(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2、听一听,认一认

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学生自由回答。

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

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

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

3、走一走,唱一唱

(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学生自由练习。

(3)跟琴齐唱脚印谱。

(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听一听,说一说沙漠中的风沙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

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

(课件播放:2.1 | 2 — | 1.6 | 6 —)

走 啊走,走啊走

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

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

师:因为前面有绿洲,有草儿有花儿,还有清清的水。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

(课件播放:2 0 2 0 | 1 2 2 0 | 3 6 1 6 | 6 —)

前 面 有青草,前面有水 喝。

前 面 有歌声,前面有花 朵。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模仿,并说出原因,然后集体边走边唱。)

3、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上不同的脚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说一说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

(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

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

(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种强弱处理,大家唱一唱。)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

(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沙漠中的演出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沙漠中的演出

1、选一选,试一试

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慝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听听吧!(课件: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师:正好我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选好后,试一试,敲一敲。

2、唱一唱,演一演

师:小骆驼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它盛情地邀请你们加入它的骆驼队。(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

六、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篇12: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学反思

麻湾完全小学

李晓强 《旋转与平移》教学反思

《旋转与平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掌握图形位置变换的数学思维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这节课的教学我本着“让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进行设计。为此,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

现代教育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我从小朋友们最常玩的玩具风车和飞镖入手,运用学生常见到的物体运动现象来进行辨析;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寻找发现自己身边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通过欣赏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悟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所在。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不仅强化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体会。

2、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判断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转,不但让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认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数学。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何理解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了几格”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这一教学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游戏,并由此引出“看整图”这种判断平移距离的方法。通过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向学生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只看图形的某一部分来研究平移的格数呢?在这一个问题情境中,激发出学生急切想知道答案的愿望,我没有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出示三角形位置平移前后图,让学生观察三角形向上平移了几格?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学生中出现了几种可能,我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让学生拿出三角形和方格纸,通过移一移,动手验证“究竟三角形平移了几格”。接着,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先是对照三角形图说一说自己判断平移距离的方法,动手移一移,数一数,三角形向上平移了几格。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看对应点、对应边来判断平移的方法。通过学生试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出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由激发出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到自主探究,再到合作探究,并从中获取知识。这样的知识获得,学生就会印象深刻,并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借助学生的生成来展开教学略显不足。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

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加强估算的教学。

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时间》教学反思

1、备课要细致:

例如发给学生年历卡,不必四张全发,男、女同学可各发一张,避免有的同学手里卡片太多,而不知道看什么。再如,让学生验证闰年的年份是否都能被四整除时,不要给学生三个年份,毕竟是四位整数除以4,很多同学很不情愿进行这么复杂的计算,所以可以把三个年份,分别分给不同行的同学来验证,一行同学只验证一个年份即可。

2、把课堂上的发言权还给学生:

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先发言,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来说。

3、教师引导要明确:不管教师提出什么问题,应该非常明确。

4、提高教师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当教师发现一些同学看不明白年历卡时,应果断地将年历卡投影,讲明如何看年历卡,不应草率了事。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为了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整节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以制作年历为主线,层层递进,让“生活”走进课堂,把评价和游戏带进课堂,开放问题、开放教学形式、开放学习评价,时刻关注着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发挥了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始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与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意交融,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星期的循环和日期的连续性。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的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难点: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因此非常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同时作业也要注意层次性,教师在编排练习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搞“一刀切”和“齐步走”。避免差生吃不好,优生吃不饱。努力做到编排练习深浅适宜,分量适当,搭配合理,使学生在自己临近的思维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营造宽松环境,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课前导入中,我就以拍手游戏告诉学生:拍手需要左手和右手的合作,课堂也需要合作,有相互间的合作才能有成功。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种“安全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二)创设情景,举例生活化,感悟知识。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而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三)任务驱动,激活思维,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我把两张纸藏起来,告诉孩子们一张有4个格,一张有8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说4个格的大,有的说8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话,有8个格的面积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一定了。怎么办?我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规定统一标准进行的必要性。

(四)重操作,强化学生感知。

“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一剪1平方分米、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单元,感觉到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但从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本节课围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经历了“实验——猜想——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先引导学生尝试求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逐步产生形成猜想;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拼各种长方形进行验证,逐步归纳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测量。这样,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这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多次运用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我在这堂课中,四次运用小组合作。第一次是在学生尝试求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有的学生独立尝试,有的学生同桌合作)。第二次是在拼各种长方形来验证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第三次是在对实验形成的表格进行的小组讨论,讨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是不是正确时开展的。第四次是在解决玻璃被打碎这个实际问题时,同桌讨论这块玻璃的长和宽有哪几种可能。四次讨论各有各的作用,有的进行合作操作,有的进行方法的讨论。使学生在这些小组合作中提高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并在小组合作中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第一次的小组合作,就是在一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自发地产生合作的需求,并在合作中,使原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也学会了解决。同时,在合作中,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得好,解决问题的速度就快,小组合作得不好,解决问题的速度就会很慢,这在第二次小组合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合作得好的同桌,很快就填完了表格,合作得不好的小组,别人都填完了,他们才刚开始。

三、正确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理解新知。

在这单元中,我两次运用了迁移。第一次是利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知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进而猜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第二次是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将长方形渐变为正方形,从而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进行合理的猜想,从而为新知的形成创立了条件。

四、练习设计体现应用性与开放性。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先通过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估算,再进行精确计算,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又设计了花坛的练习题,让学生对面积和周长有了一个比较的过程,在比较中更深地认识了面积和周长。为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我还设计了开放性练习。如在这节课中,教师以面积是24平方分米的玻璃为例,让学生算算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其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明白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有多种情况,但应选择合适的长和宽,以使台玻璃的大小美观、实用;二是让学生思考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其中一条边,如何求另一条边,通过逆向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这样一道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的解决,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但在实际上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只让学生明白了当面积一定时,它的长和宽有多种情况,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和宽,使台玻璃的大小美观、实用。第二个设计意图则没有实现,这是我的失误,没有很好的利用好这道习题。

另外,在我的这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态太过严肃,在一些环节的处理还不够妥当,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努力。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时间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的。

1、激趣导入,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妙处。

在上课的开始,就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读儿歌,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妙处,从而提示学生利用合作的形式探究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同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课堂学习氛围。

2、复习与思考。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同时设计成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生活,实践了课标中的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应用。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

3、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自己的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资料外,我还让他们用不同的单位计量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如:对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如课桌、写字台等;对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测量,如教室、住室等,测量后再分别计算出面积。

4、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学生探究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我把导入时的问题设计成第一道练习,将20平方分米直接转化成平方厘米,学生在这时已经可以解决了,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积极的将问题加以解答,是对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这种“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作业:1平方米=()平方厘米,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同时又是对原有知识的综合利用。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融会贯通,应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尽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学生每天学习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我从读教参和教材的理解中,感知到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在教学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内化知识过程,便匆忙收场。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这单元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因没有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读法,所以干扰一部分没有深刻了解小数读法的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的读法。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近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和以前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只涉及到一位小数的加减。

在课前对5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解时,全部学生都能说出0.3+0.9等于多少,并能列出正确的竖式。可见学生能把整数加减计算的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计算中,对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算理与算法都能比较容易理解掌握。

根据对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分析,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

例题是点心店买点心的情境。四种点心及其价格分别是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1.8元、面条-2.4元,通过提出问题求其中两种点心的总价和价格差引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间。在教学完例题后,我让学生思考“任意选两种食品,求它们单价的和与单价的差,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再让学生同桌合作,列出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

2、精心设计,提升计算练习的功能。

计算课往往给人枯燥乏味之感,其中计算练习单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课学习内容简单,所以我力求在练习设计上有所突破,希望在计算练习中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升。而书上的五道练习中,第1、2题是纯粹的计算练习,第3、4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第5题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总体来说都比较简单。经过思考,我合并简化了1、2两题,因为在课堂上大量练习竖式计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舍弃了解决实际问题,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计算,一些例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理解题意并进行变式练习,可以在下节练习课进行。同时重新设计了两个练习: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渗透加减计算的一般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3、创造一个有规律的数列,让学生在找规律中既能练习小数的加减法,又能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练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第二个练习在第2小题填中间数时对学生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这也是我自认为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导师却指出,这样的数列很容易产生歧义。像第1小题的两个数列,即使再多给几个数,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为了更严密些,可以尽量多给几个数或后面加个数进行验证。而第2小题填中间数,答案更是不唯一,在学生还没有“等差数列”概念之前,做这样的题目要“小心”。曾经听过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讲座,这一刻自己对此有了更深感受。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对所教知识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再巧妙的设计也会弄巧成拙。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课一开始创设这样情境4个苹果想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两瓶牛奶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揭示课题:一半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学王国里面的新朋友-----分数。接着设疑,蛋糕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是从中间切开,接着问为什么要这样分,在这样一问一答中引出“平均分”,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分蛋糕,揭示1/2的意义设计这个环节有三个目的:一是要让学生知道数字王国里除了整数之外还有分数,二是借助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体会分数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意义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新知识1/2时,我组织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从这一过程中形成1/2的表象,培养良好的数感。然后,让学生表述过程和表示1/2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折法不同,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其中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2。在生活中找一条彩带,让学生找出1/2在哪里,顺势引路,巧妙迁移,认识1/4,,我继续让学生用折一折、涂一涂地方法,折出图形的1/4,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让他们自己想、自己折、自主交流、合作。并鼓励学生大胆上台汇报。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只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们通过讨论明确了:对于不同图形,尽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1/4。经过手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练习中我分层联系:

1、课本做一做: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能用几分之一表示吗?练习中设计了一个没有平均分的图形,和一个是2/5的图形。加强对平均分和几分之一的认识。

3、先看一看,估一估,再填上适当的分数。在练习中渗透估算,培养生的数感

4、猜一猜,哪个图形比较大,让学生加强对几分之一意义的理解。几点不足:

1、在演示1/2,让学生感知的时候太急,学生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对于这个分数还是不理解,导致有的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无从下手。在今后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在这个阶段,1/2这个分数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中是模糊地,因此,让学生用剪刀进行直观操作,剪下一半,这一半就是这个蛋糕的1/2。

学生对1/2的认识仅停留在直观的一个蛋糕的1/2,1/2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让学生感悟分数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知识,再动手操作认识1/2,促进内化。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一直注重强调平均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忽视了,几分之一,涂色部分是这样的一份,的表述。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四分之一中,学生有的出现四分之二。

在今后教学中,在迁移中引出1/4时,让全班说意义,在学生展示作品时,师适当引导表述完整。

上一篇:送给情人的中秋祝福语下一篇: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