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餐酒文化比较

2024-07-18

中西餐酒文化比较(通用8篇)

篇1:中西餐酒文化比较

摘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很显然,吃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餐桌酒水礼仪也逐渐成为人们礼仪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吃已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的问题,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从中体现更多的是文化内涵。餐桌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时间,成为人生大舞台的精彩缩影,形形色色的剧情不断呈现。合适的餐桌举止很可能为你带来信赖一生的朋友,成功辉煌的事业,甚至美满幸福的婚姻。而各个国家对酒水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本文章就是来对这样的差异进行分析理解。

关键词:酒水,礼仪,文化,差异,2

目录

一、酒水的礼仪不同········································4

(一)选酒及取用············································4

(二)酒和菜的搭配··········································4

二、中西方文化的礼仪不同····································5

(一)进餐气氛不同··········································5

(二)宾客需求不同··········································5

三、酒水文化一些其他的不同··································5

(一)斟酒方式不同···········································5

(二)酒的存放···············································6

四、总结·····················································6

酒,不仅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也是各个民族认同的民片,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最好抓手。酒不断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对饮酒文化越来越讲究。如今西方的饮酒文化越来越深入我们国民的心,我们甚至喜欢上了西方的饮酒礼仪文化,以此为高雅。而我们应该好好的深究下中西餐酒水文化礼仪之间的差异,这有利于我们的学习。而中西餐酒水文化礼仪之间的比较,主要是从以下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的。

一、酒水的礼仪不同

(一)选酒及取用

吃中国菜时可以喝白酒、黄酒、药酒、啤酒。西餐时,可以选用葡萄酒或啤酒,而啤酒只有在吃便餐时才选用。

在中国,白酒是饮用最普通的酒,它可以净饮干喝,也可以用来帮助吃菜下饭,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药引泡药。白酒一旦和其他酒类如啤酒、汽水、可乐等饮料同饮,就很轻易醉。在正式场合最好用专门的“肚量不大”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这样就好“对付”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一饮而尽”、“酒满敬人”等不成文的规定。喝白酒时,不用加温、加冰,也不必用水稀释。

西餐却不同,它的用酒是要分饭前、进餐和饭后三类。

一类是饭前酒或称开胃酒,是在入席前请客人喝的酒类,常用的有:鸡尾酒、威士忌、麦亨登、浮毛斯、马丁尼以及啤酒等。另外还应预备果汁、汽水及可乐等饮料。开胃酒的目的是刺激食欲,喝得太多反而没有食欲,所以,不要多喝。

一类是进餐酒,是上菜时配合菜肴用的葡萄酒,常用的有:雪醴、白酒、红酒、香槟等,以及我国的黄酒、绍兴酒等。宴会中,假如是喝中国酒类,主人仅供给一种酒,客人无需选择。但最好多备几种酒,请客人自行选用。正式西餐,每上一道菜,侍者就会奉上一次酒,酒随菜不同而不同。常用的葡萄酒有雪醴酒、苦艾酒、香槟酒或鸡尾酒。

一类是饭后酒或称助消化酒,常用的有:白兰地、雪醴及薄荷酒等。

(二)酒和菜的搭配

在中国,我们在吃饭时都喜欢喝一些较为烈性的酒水,一般都是度数较高的白酒类,并且都要中国的好酒,如茅台,五粮液、汾酒、剑南春等,并没有特别的搭配,并且讲究劝酒,喝的越多大家越开心,最好是不醉不归,这样才最尽兴。

而西餐餐前酒喝出点气氛后,该挑选配菜的葡萄酒了。也可以餐前选用配制酒和开胃酒,而冷盘和海鲜用于白葡萄酒,肉禽野味选用于红葡萄酒,甜食要选用甜型葡萄酒或汽酒。酒和酒的搭配是:低度酒在先高度酒在后;有气在先,无气在后;新酒在先,陈酒在后;淡雅风格在先,浓郁在后;普通酒在先,名贵酒在后;白葡萄酒在先,红葡萄酒在后。原则上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在西方宴会上喝酒一般不会像我国中餐那样拼命劝酒、不醉不归。

二、中西方文化的礼仪不同

中西方对用餐有不同的一些想法文化,所以影响了她们的选酒和用酒的习惯。

(一)进餐气氛不同

中餐进餐喜欢热闹,席间相互敬酒敬菜、劝酒劝饭、碰杯夹菜是中餐一大特色,与之恰恰相反的西餐则比较讲究安静,席间宾客很少大声喧哗,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喝汤或咀嚼食物时都不能发出声音,相互之间干杯也只是意思一下,没有碰杯的习惯。

(二)宾客需求不同

中餐宾客就餐多讲究酒足饭饱,尽兴尽情;西餐则不同,宾客认为进餐应是一种享受,需要慢慢地品、静静地饮。加人白兰地、白葡萄酒;家禽、肉类加雪莉酒、麦台酒;野味及羊肉类加泡特红葡萄酒或麦色拉酒;烤火鸡、炯火腿以香槟提味;甜点心及水果点心加朗姆酒或利口酒。而且,用酒量也相当可观。如法式名菜红酒鸡,约1130克光鸡竞需加人红葡萄酒及白兰地酒约4500克。在中餐里,烹饪用料酒种类不多,常用的为绍兴黄酒,极个别菜肴也有用其它酒的,如金陵菜中的“贵妃鸡翅”就采用红葡萄酒调味调色,但用酒量亦不大,常在10克左右,在菜肴中主要起去腥去异的作用。此外,西餐菜肴用乳及乳制品作调味品亦十分普遍。如鲜奶、酸奶、鲜奶油,酸奶油、黄油、奶酪等,这些都是西餐菜点的调味品或主配料。而中餐里并不多见。

二、酒水文化一些其他的不同

(一)斟酒方式不同

在西方,正确的斟酒方法是只倒半满的酒在杯子里,有时甚至是更少,并且在正式场合,除主人和服务员外,其他宾客一般不要自行给别人斟酒;而吃中餐

时,我们习惯于给客人斟满杯酒,表示对客人满满的敬意。服务员来斟酒,你不必拿起酒杯,但不要忘了向服务员致谢。假如是主人亲自斟酒时,必须端起酒杯致谢甚至是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致谢。也可以使用“叩指礼”,也就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表示谢意。

(二)酒的存放

在中国,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饭店,假如你以你的酒为荣,可以让客人看看酒签。假如不是名酒,最好放在一个漂亮的玻璃盛酒瓶里。

而西方红酒应该保存在温度低的房间,好的红酒要在餐前先打开瓶盖,让它呼吸一个小时的空气,口味会更好。假如在很冷的季节为客人上红酒,应该建议客人把酒杯握在手里几分钟,这样可以使酒快速升温。餐前,至少应该把白葡萄酒在冰箱里放两个钟头。假如你有冰酒器,在有冰块的水里放20分钟。要多预备一些酒杯,因为在用过的杯里倒另外一种酒,会使酒的味道改变。

四、总结

不过虽然中西方的酒水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文化是不分国界的,如今是经济开放的时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都已经逐渐的融入了各个国家的人民心中。我们如今也有西餐厅,在外国也有中国餐馆,大家都各自体验着各国的酒水,和饮酒水的文化,这样国家的酒水便有了国外这个大市场,这有助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1] 吴克祥《酒文化与酒水管理》

[2] 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 Jr(May16,1914–July 20,2009),美国人类学家,被称为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第一人。

[3] 林语堂《中国人》 [4] 酒水礼仪,百度百科

篇2:中西餐酒文化比较

题目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学生姓名学号院系 专业

二O一零十一月二十日

中西方酒文化的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麦类和葡萄酿的啤酒和葡萄酒。在酿造工艺上,中国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复式发酵法;西方以料为核心,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法。在酒文化的核心上,中国视酒为工具,意不在酒;西方视酒为艺术品,意就在酒。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物产、原料和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的不同。

关键词:酒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

在人类生活史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酒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酒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饮食中存在,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出现。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颇有意义。

一、酒的起源

说到酒的起源,最先想起来的必然是传说神话了。神话传说本就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折射,在传说中,中国酒的起源是人们无意间变废为宝的一个过程,而西方则倾向于就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也是丰收的象征。

中国古酒可分为两类,一为果酒,二位米酒。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历史文献记载的说法有几种。

①猿猴造酒说:唐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②仪狄造酒说: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一种说法

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梁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创始人。

③杜康造酒说 :相传杜康是位牧羊人,于放牧中不慎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竹筒复得,竟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杜康于是弃鞭停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售佳酿,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酒圣。而“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古书中说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杜康因此成为酿酒的鼻祖。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许多,大都把酒解释为神造的产物,是属于人类的神赐的礼物。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而希腊人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带到人间来的,是酒神赐给人们的礼物,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相传狄奥尼索斯是从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西姆莱所生,长大后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酒便在欧洲在陆上渐渐盛行起来。酒神带着他的随从四处流浪,所到之处便飘起了酒香。

二、酿酒的原料与品类

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黄酒、白酒,习惯上称作粮食酒;西方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白兰地以及以麦类酿造的啤酒。中西方酿酒原料及品种差异主要原因是地域及气候差异以及社会经济体系不同造成的,这些差异在文化全球化的现代才互相交流而传播开来。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温和,有良田沃土万顷,极适宜农作物的耕种,农业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农业大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人们便大量用粮食酿造出很有中国特色的白酒、黄酒。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酿酒原料主要取用北方所产的小麦、高粱和粟等;从宋代开始,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酿酒原料则主要取用江南等地大量出产的稻谷。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麦类,众多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远

古时代,巴比伦人就已用小麦制成啤酒,远古埃及人也有如何酿造啤酒的记载,且西方国家大多以畜牧业或者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许多地方的气和土壤等不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却对葡萄的生长非常有利,因而,在西方国家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都首屈一指。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的人们可以大量地用葡萄酿制并享用葡萄酒,所以古代西方盛行“啤酒和葡萄酒文 化”。

三、酿造工艺

在酒酿造工艺上中国主要以粮食为原料,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与半固态、复式发酵方法;西方主要以葡萄为原料,则重在讲究料为核心、桶和窖为保障,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方法。

五谷 杂 粮 是固体物质,不能直接发酵,必须通过对粮食的浸渍、蒸煮、加入水和酒曲等,使淀粉糊化后再进行糖化、发酵而制成酒。在中国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料为酒之肉,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它形象地说明了酿造粮食酒的三个关键:

其一 是 原 料。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发现,五谷杂粮与酒的品类、质量密切相关,如用糯米酿造的黄酒味醇厚、品质最好,用高粱酿造的白酒味很香,且酒精度和出酒率都比较高;而在白酒中,用玉米酿的甜,大米酿的净,大麦酿的冲。此外,人们还注意到,选用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原料,对酿造风味独特的名酒至关重要。如四川古蔺的郎酒,最理想的原料是当地出产的古蔺高粱,因为它皮薄壳少、颗粒饱满、淀粉含量大,能酿出高品质的郎酒。关键 之 二 是水。“美酒必有佳泉”,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酒的品质、风格等,为此人们特别注意识水性、知水味、选好水。如绍兴黄酒,常常用运水船到鉴湖中心取湖心水来酿造,因为这种水的水质清澈、硬度适宜、含适量盐类,是优质酿造用水。茅台、郎酒、沪州老窖则离不开赤水河及河边甘甜、清冽的泉水。

关键 之 三 是酒曲。它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与酶类,不仅是糖化发酵剂,而且能赋予酒特殊的风味和品质,是中国酿酒的重要而精妙之处。《齐民要术》记载道:制曲要选择七月甲寅日,让儿童穿着青衣来和曲、团曲,摊放酒曲的地方要画上吁陌街巷、摆上用面粉捏的曲人和曲王,摊完酒曲后要给曲王供酒脯等食品,并读三遍《祝曲文》。

有了 这 三 个关键因素作为基础,还需要酿酒师的妙手点化才能酿成酒。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就已经系统地总结出酿酒的6条原则:“林稻必齐,曲聚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忒。”即原料要充足、酒曲供应、制作要适时,浸泡、蒸煮要清洁,水质要清冽、无杂质,酿造器具要精良,蒸煮时的火力要适当。中国的酿酒技艺高超而精湛,巧夺天工,各种名酒各得其妙。

西方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与中国酒三个关键一样,葡萄酒的酿造也有三个很关键的地方,即葡萄品种的选择,橡木桶的培养及酒窖的存放和酿酒师的技术。

葡萄的品种和质量,决定着葡萄酒的品质、特色和主要香型。在西方国家,可以酿酒的葡萄数以千计,但真正能酿造出顶级、名贵葡萄酒的葡萄,只有十余种而已,著名的有赤霞珠、黑品诺、梅辘辄等。和中国选原料一样,原料的产地对葡萄酒的品质影响也很大。也就是说酿酒时对葡萄的选择,除了品种,还要看产地和年份,这意味着土壤、气候、产量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

在完成了对葡萄的精心选择后,葡萄酒的酿造大多进人葡萄去梗破皮、压榨、发酵、培养、装瓶等阶段,而起重要作用的是橡木桶、酒窖和酿酒师的技术。橡木桶是发酵和培养葡萄酒的最经典容器。其木材多孔,外界的氧气缓缓渗人,包括酒精在内的挥发物质部分蒸发,使酒变得更加细腻、芳香;橡木释放出的辛香和单宁酸,给葡萄酒增添华美复合的润饰,使酒质不断成熟、稳定。

酒成熟以后就必须离桶、装瓶,但无论装瓶前的培养阶段还是装瓶后的贮藏期间,只要没有饮用,酒窖都是葡萄酒最好的栖身之所,决定着葡萄酒的最终品质。任何好酒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藏酿,葡萄酒在橡木桶中的陈化不是全部过程,要达到最佳饮用状态,更需要继续贮存、陈化。酒窖的理想温度是IO`C-151C,湿度是70%左右,要求背光、阴凉、通风良好等,因此常常显得阴暗、潮湿。置身于酒窖中的葡萄酒,常用软橡木做瓶塞,瓶口稍微向下、横放在酒架上,以防止瓶塞干燥开裂,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在整个酿酒过程中,酿酒师的技术贯穿始终,其高超技艺主要体现在对原料演变过程中的最佳时机把握上。当葡萄成熟时,必须看准时间尽快采摘、精心挑选,然后压榨和取汁、使其直接发酵;而当发酵过的酒装人橡木桶培养以后,要定时、准确查看桶中酒质的变化,不能出现丝毫闪失;一旦发现葡萄酒在桶中培养成熟,就要立即装瓶、小心贮藏,同时密切注意酒窖的状况,为葡萄酒创造最好的贮藏环境。

四、酒文化核心差异

中国:醉翁之意不在酒。许多中国人认为, 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中国人虽然十分热爱它、经常使用它,但很少注重酒本身,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和品评、鉴别,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妙作用,在于“味外之味”,就像欧阳修说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即使是现在,网络上常有人

说“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因此中国酒,喝的不是它本身风貌,而是这个清醒到微醺过程里的韵味趣事。人们借酒只是为了或抒发自己清醒时不能或不敢抒发的情感,或忘却现世的烦恼,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或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再者中国的礼教也不允许人们饮酒采取豪饮、“牛饮”的方式,而是主张浅斟低酌,适可而止。

西方:醉翁之意就在酒,在他们的文化里有“葡萄酒——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在不少西方人眼里,酒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而葡萄酒更是其中的代表。对于西方人而言,醉翁之意就在酒,在酒的“味内之味”。仅以葡萄酒为例,他们把酿造葡萄酒看成是在制造艺术品,把饮用葡萄酒看成是欣赏艺术品,认为每一种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温度、味道和与其搭配饮用的杯子、菜肴,只有相互间完美的搭配,只有仔细地观色、闻香、品味,才无愧于美妙的葡萄酒。受酒神文化的影响西方人喝酒方式往往是牛饮,追求的是速醉、醉昏,一种生命的狂欢与纵欲。

与中国的借酒忘欲不同,西方人更多的是借酒纵欲。这种酒文化差异折射东方人委婉含蓄的性格,而西方人则爽朗直接的性格。这就让人想起了有国外留学生说听不懂中国人说得话,就一句你累不累呀就整出几个意思。

篇3:中西舞蹈文化比较

―、中西方舞蹈在语言组合原则上不同

第一,西方舞蹈已经向人体艺术方面发展,注重展现人体美,偏重研究动作的抽象逻辑性和组合中的几何性;而中国舞多注重人们的情感表现力。

第二,西方舞蹈多为乐体化,音乐性很强,节奏偏快,发展出组合舞蹈语言;而中国舞蹈多为诗体化、诗意化,以起、承、转、合等观念语言组合成舞蹈语言,音乐含蓄内敛、雄浑苍劲,多配以中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第三,西方芭蕾交响乐的发展较好;而中国舞蹈在向中国戏剧借鉴的过程中,有较多板腔体的痕迹。

第四,西方芭蕾在运用人体语言的同时,注重舞台特技及灯光的效果,以达到情景合一;中国舞蹈则利用舞美布景的效果,推动剧情的发展,增加舞蹈的亮点。

二、中西方舞蹈在形态上不同

第一,西方芭蕾注重肢体表演,动作多围绕下肢腿部展开,如大跳、“阿拉贝斯”等动作都是靠下肢来完成的;而中国舞的上身肢体动作多于下身肢体动作,多以面部表情及道具(扇子、手绢花、水袖)等来渲染舞台气氛。

第二,西方芭蕾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纯粹舞蹈艺术,有着自己完善而规范的动作语汇;而中国舞蹈的戏剧性语言多于舞蹈技术性语言,许多传统舞蹈常常都是戏曲的组成部分,大量的舞蹈动作都是由戏剧动作演变而来的。

第三,西方芭蕾舞主动追求动作的外向性,人在一位站立时要尽最大可能做到外开180度,伸展、大跳、旋转呈现出放射状;而中国舞蹈主静,讲究拧、倾、曲、圆等,造型多于动作,其动作走向多是内向型的,舞者重心偏低,动作的雕塑感强。

第四,西方芭蕾舞蹈和中国舞蹈对于演员的审美条件、审美要求、审美角度不同。对于西方芭蕾,人们在挑舞蹈演员时会从下往上,从脚尖、脚背到头;对于中国舞蹈,人们在挑演员时则从上往下,从脸蛋到上半身再到腿。

第五,西方芭蕾讲究直线美、不对称美,无论造型还是动作,皆为直线走向。而中国舞多讲究曲线美、对称美,舞姿造型多为“三道弯”。当然这些也都是相对而言的。

三、中西方文化的艺术精神不同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第一,外射与内收。西方文化精神主外,一切思想意识与表现均以外在事物为追求对象,这种思想体现在芭蕾技术上并不意外,其动作多是离心的、放射的;而中国文化精神多是主静的,体现在舞蹈上也恰好与芭蕾相反,其动作特质是向心的、集中的,两腿弯曲且多交叉或盘坐,动作感觉是集中于中心一点的。这种内向的表现也符合中华文化精神,即以仁道为中心,具有内省之功夫。

第二,示形与示意。西方芭蕾基本是以示形为主,舞蹈动作与姿势基本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动作的意义是舞者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赋予的,其动作的形成是通过向外界模仿和演变而来的,以形式与技术为主,本身无含义;而中国舞以示意为主,舞蹈动作均有其表现意义,动作本身即为示意而形成,是将有意义的动作美化而成的舞蹈动作。

第三,中西方舞蹈的动作姿势在基本原理上有所不同。西方古典技巧对姿势的要求是以弧线为主,身体的线条均表现在圆弧上,而姿势的移动均以角度与直线为准,且表现在方正上,在动的形上有圆的感觉,在形的动上又有方的原理;而中国舞与之完全相反,在姿势的表现上是直接的,在姿势的移动与双臂的动作上又是弧线,在动的形上是方的感觉,在形的动上又是圆的路线。

第四,中西方舞蹈动作的重心感不同。西方芭蕾的动作重心比较高,使动作呈现出自由灵巧的感觉并表现动作的特质,尤其是脚尖的直立更具有上升感;而中国舞蹈动作的重心偏低,表现了平衡的特质。

第五,一元动作与多元动作。西方芭蕾的动作是一元的,不分男女,无论表现任何故事都是一组动作;而中国舞蹈则完全不同,男女各有不同的一系列动作,文舞与武舞也各不相同,都有自己基本的动作而不能混用。

第六,技术层次与独立表现。西方芭蕾动作是多层次的表现,技术在同一动作中有不同层次,由易到难有不同的技术层面;而中国舞蹈则是单层次动作技术的表现,每一动作只有一种做法。

第七,超现实的动作与生活中的动作。西方芭蕾舞的动作多是超现实的,在现实社会中不曾发生过,动作完全脱离了人的生活范围,在一个独特的表现领域中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中国舞蹈与之完全不同。中国舞蹈的动作完全来源于生活,也是在人类生活中自然产生和发展的。

篇4: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一、中國法律文化下法律与道德的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德主刑辅”、“为政以德”、“以德去刑”等德治思想。当然法治并不是第一位的统治手段,而是与道德相辅相成,协同并用,或把刑作为维护道德的工具。德的思想发展到先秦儒家时期使德治已从理论上的建国理念迈进到实践性的治国理念,德获取了更高的政治性的含义,从孔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至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德的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成为法律制定、执行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种对德的诉求,礼、德、刑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传统,即形成了以德为主的德礼刑三位一体的治国理念。

此外,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重婚是不受法律拘束的,是非常普遍合法的。而现如今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明确规定“禁止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且将重婚作为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及规定了无过错方有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可见,现行的《婚姻法》吸收了现代社会一夫一妻的道德要求,并且加大了对重婚处罚。

法律与道德在中国的发展其实并非水火不容。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它之所以能够获得认可,是在于那作为道德基础的社会共同经验。“硬约束”的法律与“软约束”的道德在社会与法律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很好地结合,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一)自然法学派的观点

自然法学派认为,所谓自然法是自然万物的理性法则,其实质是道德法则,它在人和社会中的充分实现便是法。因此,道德不但是法律制定和存在的最终依据,还是评价法律好坏的最高标准。古希腊最古典的自然法学家通常把法律与道德古希腊最古典的自然法学家通常把法律与道德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谈论,他们认为,法律与道德没有严格的界限,不存在独立的道德或独立的法律。

总之,无论是古典自然法学派还是新自然法学派,都没有孤立地去谈论法律和道德,而认为法律与道德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法律是与公平正义、人类的理性、上帝的神性、自然规律联系在一起的。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

以哈特和波斯纳为代表的法律实证主义强调法律与道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管法律有没有道德性,一旦制订出来,就成为法律,哈特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偶然联系,但在内容上并无必然的概念上的联系。所以道德上邪恶的规定有可能成为法律上有效的规则或原则。

(三)综合法学派的观点

以博登海默为代表的综合法学派既反对实证法学派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分离,又反对自然法学派的法律即是道德,提出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的观点。他针对“法律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道德支配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动机”的“新康德式理论”,提出“法律通常所关注的是一个行动受法律规范裁判的人的心智倾向”,同时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仍然是存在的,其目的就在于强化和确使人们遵守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

三、中国法律文化下的道德重建

(一)我国道德重建的原因

中国之所以需要道德重建,归根到底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自由或尊严必然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如果我们期望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向良性方向演进,那么,参与市场、社会活动的主体就必须具有基本的道德规范约束。这些道德观念为企业家的选择树立了一道篱笆,当其面对不合理的管制规则时,不会不假思索地采取贿买策略。相反,道德观念将会告诉他,贿赂官员是不正确的做法。这样,企业家如果要想从事自己认为正当的商业活动,就必须另想办法,那就是,致力于改变不合理的管制规则。

(二)我国法律文化下道德的重建

实际上,近些年来,中国已经悄然出现了一场道德重建与社会建设运动:民间人士积极推动儒家、儒教及其他宗教的复兴,法学界提出发育法律人共同体,企业家尝试商人自治,居民从事社区自治,各种NGO迅速发展,部分知识群体发出“新人文运动”呼声,尤其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推动的是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等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对启蒙的文化决定论话语的反动,“制度”成为经济学家、法学家及媒体评论家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这些制度决定论者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制度,也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制度改进。他们认为,道德与社会不过是制度的产物,在制度问题解决之前,谈论道德与社会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制度决定论否定道德与社会的内在价值,也就抽空了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于是,人们看到一种奇异现象:坚定主张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学家们,最后纷纷就转向了威权主义。

但强调道德重建和社会建设,不等于承认启蒙者所信奉的文化决定论,把道德、社会视为制度变

革的前置条件。相反,道德重建、社会建设、制度变

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健全的生活、优良的治理秩序及人们所向往的人的尊严与自由,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是可能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与社会、国家相互驯化,同步演进,不存在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关系。

这种演进是无所谓起点的,因为,人的尊严与自由本来就不是或者完整地有或者绝对地无的状态,而只能是一个自小到大渐进扩展的过程。因此,无须区分道德、文化或社会的新与旧,人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传统的边际上进行尝试、改进。而人们遵照道德规范展开的社会性互动,自然地会改进社会治理所需要的规则,从而推进社会组织与制度安排的变革。因而,哪怕是最卑微的民众的道德自觉与最底层的社会自治努力,都是道德重建与社会成部分,都足以构成那个增进人的尊严与自由的演进过程的起点和动力。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著.邓正来,姬敬武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7

{2}刘云林.论公民守法道德的养成[J],中州学刊,2003(2)

篇5:中西礼仪文化比较

摘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但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因中西方礼仪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交际中有可能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而产生各种问题,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些中外交际的隔阂呢?我们就得学习、解读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才能顺利地进行中外交流。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归根结底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礼仪的差异表现与交际语言不同、交往的方式不同、餐桌礼仪的不同与服装礼仪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方 差异 礼仪 文化 交际 语言 服装

0 引言: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1.1 礼仪差异的原因——文化差异

1.1.1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背景

西方的历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它短短200年的历史,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就是西方的魅力。而做为闻名宇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无疑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传承了上千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民族,没有之一。中国的礼仪,从奴隶制时期的夏商周就渐渐出现,兴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传承变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1.1.2中西方观念的差异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你的人品则大大的折扣。而在西方人们法制观念较强。在此前提下,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在家庭中,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观念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中西方礼仪从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1.2 交际语言的差异

总体而言,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日常寒暄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1.2.2 称谓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

1.2.3 告别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1.2.4 夸奖

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人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美意。1.3 餐桌礼仪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除此之外,在餐饮气氛、餐桌礼仪方面也有差异。

1.3.1 餐饮氛围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1.3.2 餐桌礼仪

中西方餐桌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1.4 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

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由于中西文化不同所以在服装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1.4.1 中西方服饰礼着重点及代表服饰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穿中山服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生活中,会穿休闲装、背心、短裤、牛仔等。1.5 其他方面差异

1.5.1 见面的礼仪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1.5.2 在礼品馈赠方面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 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而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惟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小结:

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西方既是世界上的文化主体也是世界上的经济主题。了解中西方礼仪的差异有益文化的融合和中西方人民的沟通,促进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中西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近几年来,笔者因专注于企业文化工作,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与西方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否可以从西方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实践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在把这个问题放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考察,结果发现对于企业文化的若干重要问题需要重新思考。谈几个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的基本认识不同

二、由文化假设决定的企业治理路径与管理模式不同

篇7:中西方文化比较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修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还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观念利意识,其中既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还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个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地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接受惨痛的教训。从而推进人类自身从低级向高级,社会从野蛮向文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

在文化进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着时间的长河,此消彼长,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平衡和现实主义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即平衡与现实主义,也反映了民族间观念、意识的差异。而这两种基本的文化特征,在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又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以稳重、平和、和谐及写意为特色;西方传统文化则以个性化鲜明、写实性强为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平衡,以稳重、平和、和谐为特征

追求平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小形成的—种特定的观念、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的制约,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随时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人们团结合作,建构一种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素:光照温度、防水等,都需要适宜,即“无过不及”。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功,强调刚柔并济,古人认为天地,阴阳,昼夜,都是相对,要保持他们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孔子对“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庙”。明代理学家对“中庸”作了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元过不及”。即为人处世个能左、右偏激,需沿着正直的方向发展和前进。这种为人处世正直的认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由此也养成了中华民族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的优秀品德。

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的。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且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将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与之相比较,因为西方生活工作节奏快,方便快洁的就餐方式和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成为主旨,也表现了现实主义在饮食上的差别。2.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现实主义

西方民族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观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现实主义,即注审现实。2.1 现实主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审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

西方民族在消费理念上的“超前消费”,即先消费,后还贷的作法,就是从现实出发.先考虑眼前的实际需要,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需求。至于下一步的还贷,也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现重复借贷的现象。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民族及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发明,近代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观念。“圆桌会议”,最早便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在举行国际会议或国内外政治派别的谈判时,用圆桌可以避免座次的尊卑、贵贱.亦无主、次之分,使与会各方感到地位平等。2.2 现实主义在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反映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统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同样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传统文化艺术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真实、直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很多。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等,英国作家狄更新的《老古玩店》、《双城记》等,法国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等,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诸多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丹麦作 家安徒生、德国作家格林创作的童话故事,都以现实为题材,或讴歌赞美.或批判、讽刺。

戏剧作品也是如此。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哈姆雷持》、《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还表现了作品真实地、直接地抒发感情。人的喜怒哀乐,喜好与厌恶的情感,直接流露于作品中。

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东方比西方早进入封建社会,它的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有许多辉煌灿烂的发明与创念,所以河东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可是西方后来居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先在西欧出现,并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就是这一历史变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当时科学、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涌现一大批时代的巨人.资本主义的文化亦随之取代封建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即所谓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让位于四十年河西的文化。这次让位是人类文化的一次伟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进步。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到了资本主义的后期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的基本矛盾更趋尖锐了,种种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到了垄断阶段,文化思想出现危机。

李政道博士在“中美文化交流研讨会”上,有一段发言.提到了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问题:“中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明显的。中国文化传统要求个人以社会为重,美国正相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的自由权力,这有利于激发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但这种观念也导致滥用自由。现在美国乱象从生,不能说与此无关。”

追求物质增长和生活享受已是现代人的主要人生目标在—些人那里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切都只是为了功利,为了纵情享乐。“文化危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在西方国家泛滥。

此种观念下,自然和科技只不过是达到人们某种功利和享受的环境、资源、工具和手段,可以不顾一切后果地去利用它、掘取它。甚至于连他人也和物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资源或手段,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而已。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被严重地扭曲了。这才是上述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与人关系疏远(或对立)急剧加深的深层根源之所在。这种短视的做法必将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必然更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新情况下,河西文化让位于比它先进的河东新文化,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高级,一次比一次进步,反映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人类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人和个人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要能不以大自居,不以小自卑。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的自我失落,大都来自与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协调,而其根子则还是在于自我本身,即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盲目尊大,也就是说,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如之明。

儒家的这一套人格发展形态在世界文明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儒家认为,个人的完成不能离开群体大众的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个人人格完成的过程,一方面,个人的精神要通过转化社会来完成自我,另一方面要通过身、心、灵、神这四个层面逐渐深化。

中国古代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中的—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这些是对西方文化思想危机的一种良药。

目前世界上一股学习中国佛教的热潮正在升起。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信禅学禅的人来说,它能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调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禅学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着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烦恼的主观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丁如何让自我从怨天尤人、授命于环境的被动中摆脱出来,而通过自我主动的努力去解除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

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存在和发展,从文化角度讲,它本身说明,东方掘起了一种社会主义文化,其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以及邓小平的建国理论,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新文化及其指导思想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巨大的威力和高度的创造性。在它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10几亿人口的大国相继取得了胜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析。从总体上来看。从伽利略以来400年中,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条分析的道路。

人权观点上,我国政府人权观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即人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生活,就应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中国的人权观是以社会为前提的,即以共性、整体性原则为前提,从全局和整体的利益出发,去阐明人的权利。

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现,则是以西方传统的自我中心意识为基础的。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权力。即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意志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强调和突出个性和个人的需要和欲望,所以西方社会的暴力犯罪、枪击事件不断.以及高离婚率、老人及儿童遭遗弃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且难以改变和扭转的。

因此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汲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科学精神,丰富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文明,融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东方文化将成为更先进与西方的文化。

总之,通过比较历史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我将在以后学习和认识东西方文化时将更具有针对性。

篇8:中西数字文化比较研究

一 、中西方数字的禁忌和喜好比较研究

1、中西方共同喜欢和禁忌的数字

中国人挺喜欢“三”这个数字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三生”、“三纲”、“三教”及“三清”等概念,并且还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说法,所以说三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同样也受到西方人民的厚爱,在英语中有No.3 is always fortunate来表达第三次,第三号是幸运的 ;在莎翁的戏剧中也出现过这样的经典句子“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一切好事都是与三有关 )。在德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Aller guten Dinge sind drei直译为“好事成三”。

中国人最喜欢的数字应该就是“八”了,不管是手机号还是车牌号,带八的号码在中国最抢手了。因为在汉语中八的谐音是“发”,在这个对财富追求如此疯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想“发”所以八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数字了。虽然在英语和德语中,八没有像在汉语中那样幸运拥有了那么一个美好的谐音,但“八”在西方也是一个吉祥的、受人喜欢的数字,这源于西方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文化,在《圣经》中记载,在大洪水时,有八个人凭借诺亚方舟而逃生,所以“八”象征幸运 ;又因耶稣的兄弟雅各有八个孩子,所以“八”也象征着家庭美满。

“九”也是一个中西方都喜欢的数字,在汉语中九与“久”谐音,寓意天长地久,来表达对夫妻之间长相厮守的祝愿。此外同英语中一样,汉语中的九经常用来形容多、高和大等带有褒义的概念,如“九五之尊”用来表示皇帝,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在英语中有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条命 ) 表示猫有着极其强盛的生命力 ; Dressed up to nines表示穿戴整齐、讲究 ; Praise to the nines表示赞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2、中西方数字喜好与禁忌的异同

谈到中国人喜欢的数字首先会让人想到的就是“六”了,不管是选电话号码、车牌、楼层、房间号等都喜欢选带有六的,并且越多越好。中国人用“六六大顺”来祝愿中年人生活幸福安康,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又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六”与“禄”同音,“禄”的意思是福气、福运,作动词是给予俸禄的意思。所以“六”在汉语中就成为受欢迎的数字了,意味着“财富”和“幸运”。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数字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圣经·启示录》第十三章写有“从地下上来的野兽,他的数字是六百六十六”3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六就代表着恶魔,代表着反对上帝者。据传言,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买过一套别墅,因为发现门牌号是666后,觉得太不吉利了,然后就换掉了。

中国人最讨厌、最要避讳的数字就是“四”了,因为“四”在汉语中的谐音是“死”,中国人民出于这种避凶趋吉的心理,总是不想与这个数字扯上关系。然而在西方对于四就没有什么特殊的避讳。

就像中国人讨厌数字“四”一样,西方人也有一个特别不受欢迎的数字,那就是“十三”,同样也是来自于《圣经》,据记载耶稣在受难前,与他的十二门徒进行了最后的晚餐,弟子犹大因为贪图钱财而把耶稣出卖给了犹太教,致使耶稣受难4。因为这一天是13个人在聚餐,日期也正好是13日,所以13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中就被当成了一个不幸的数字。所以现在的西方很多高楼大厦中就没有13层,医院中没有13号病房。而中国由于受基督教影响较小,没有此类的避讳。

关于中西方对数字的喜好的异同还有一点值得补充就是,中国人偏爱偶数,西方人偏爱单数。中国人讲究对称,和谐之美,认为成双成对就是美好的,喜好双喜临门,追求好事成双。这种偏爱根植于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阴阳”二元说,即万事万物都是有正方两面组成的。5然而西方人就没有这样的民族心理,“从古希腊起,西方人信奉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的,故西方民族重对立,强调矛盾冲突,以不和谐为美。在数字上,西方民族视偶数为不祥,奇数为大吉。”6所以中国人说 :“好事成双”,而德国人却说“好事成三”;在英语中数字“二”(two)是不吉利的数字,它源于“die”(骰子)的复数dice,而die又有“死”的含义7,故最小的偶数就被看做是凶数了 ;还有许多能用偶数表达的词也被加上一而变成奇数,如a hunderad and one来表示许多。

二、中西方数字的虚指的异同

数字的虚指是指数字习语中的数字并不代表它本身的数量,而是脱离了数量实指,被环境所赋予了一种文化意义8。

在汉语中“三”以下的数字“一、二”,一般虚指少数,如“一毛不拔”、“一尘不染”等。数字“三”在汉语经常用来虚指,有时泛指多,如在“三生有幸”、“入木三分”、“一日三秋”和“垂涎三尺”等成语中 ;也有时用来泛指少,如“三寸金莲”和“三寸不烂之舌”。“三”以上的数字一般虚指多数,如在“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六亲不认”、“七嘴八舌”、“九牛一毛”、“九死一生”、“十全十美”等词语中,这些数字都是用来虚指多。除了单数外,汉语中还有许多虚指多的数字如“百”、“千、”“万”、“亿”等。

在英语中表示虚指的数字用法虽然没有汉语中那么普遍那么多,但也跟中文基本保持一致,三以下表示少的虚指,九、百、千虚指多如“one or two words (”三言两语)“seven hours”和“seven years”都并非实指而是指时间之久。a cat have nine lifes (猫生命力很强)、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一针及时省九针 ) 、one in thousand( 百里挑一 )。德语中数字“三”也有虚指多的情况如für drei不是三个的意思,而是很多。

三、中西方数字文化异同原因探究

就数字本身而言,只是一种普通的语言符号,每个数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好坏,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数字逐渐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有了受欢迎的数字、被讨厌的数字之分、有了不含感情色彩的隐喻意义。笔者认为产生这些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宗教信仰

西方文化主要有两个源头,就是所谓的“两希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基督教文明。

在西方国家,宗教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优势甚至可以控制整个国家的权力,宗教文化是西方民族文化的核心。他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数字文化也是逃离不了基督教的影响。西方国家中有关数字“三”、“六”、“十三”等的喜好和禁忌就是直接来自于基督教和他的《圣经》。同样中国的数字文化也受到宗教的影响,如“道教”的“三生万物”说法使中国人有对数字“一”的崇拜 ;“五行说”又影响了对“五”的崇拜。

2、谐音

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都是有限的,而客观对象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同音词,故谐音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9通过对前面章节中对中西方数字喜忌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有着十分博大的谐音文化,如对于数字“六”(谐“禄”代表财富)、“八”(谐“发”象征发财)“九”(谐“久”),这些数字由于其幸运的发音就成了中华人民最受欢迎的数字了。在西方国家其实也有这谐音现象,但这些词汇更多却用在网络语言中,如2可以代表too/two; 1可以代表one/want/when;4forget代表forget ;2gether代表together 419(for one night)成为一夜情的代号等等。

3、生产、生活活动

还有一类词的隐喻涵义就是来自中西方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了,包括物质文明活动如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也有来自精神文明活动如作家创作的经典作品,童话故事。如汉语中的“三顾茅庐”、“八仙过海”;英语中的“five it”、“four hundered”;德语中的“das fünfte Rad”和“mit Siebenmeilenstiefeln”。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数字的隐喻还在变化发展中,因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还在不停地进行中,如德语中最近出了出了个新词“5G”(Gierige Greichen gegen geizige Germanen)意为“贪得无厌的希腊人大战一毛不拔的日耳曼”表述了2015年初,深陷危机中的希腊向德国索赔二战赔款的事件。

结语

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数字喜忌文化,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总体而言,由于英语和德语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相似的文化背景,二者的数字文化大同小异,跟中国的数字文化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隐藏在这种差异背后的是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神话传说体系,不同的语言语音系统,以及各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活动。数字被赋予文化内涵,使得人类的语言更加丰富,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通过对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避免中外交流时不必要的误解,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深入认识不同民族的历史和心理,从而窥测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或不同的轨迹。

摘要:数字是人类用于表示数量或顺序的符号,原本在各民族语言中具有相同的意义。但在各民族独特的语境的发展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拟通过分析汉语、英语和德语三种语言中不同的数字喜忌文化、数字隐喻,进而探究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

上一篇:竞聘教导处德育主任演讲稿下一篇:叉车日常检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