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管理方法

2024-07-09

文件管理方法(通用8篇)

篇1:文件管理方法

高效文件管理方法

文件管理

1.文件的储存管理

文件的储存管理方法:首先确定文件的储存方式(文件柜,文件兜,电子档等)a.文件柜储存管理方法:

首先做好文件柜的标识(如:IE工程文件柜,灯具车间文件柜等),并对文件柜进行层位标识及文件排列顺序号的标识,再设计文件放置定置图贴在文件柜上,内容包含(序号,文件类型,放置层次,放置序列号,文件管理人等),以便快速查找取用文件,同时为防止文件储存混乱,可做文件摆放标记线(斜线或V线),放置文件时严格按文件放置定置图,标识线的规划要求进行放置文件,放置在文件柜的文件夹要统一做好标识,(如:公司标志,部门,文件名称,文件在文件柜的排列号,字体颜色,标识线颜色)

b.文件兜储存管理方法

首先要做好文件兜的标识(如:作业指导书,QC工程图等)文件夹要统一做好标识(如:公司标记,部门,文件名称,文件在文件兜的排列号等),文件兜放满后要做好标记线(斜线),以便快速查找及取用文件,放回时按标记线放回排好,防止文件储存混乱。c.电子档文件储存管理方法

储存在电脑中的文件也同样要分类,主要按部门(公共类文件)姓名识别(私人类文件)d.四阶文件(记录表单)打包储存管理方法

对于生产中记录使用过的生产与质量记录表单,应做好定期的打包储存,打包时要进行分类整理(按表单类型,表单使用日期)后,打孔或打带装订,并贴上质量记录保存单(保存单内容:储存部门,文件类型,存入日期,保存期限,文件管理人的识别)。将装订好并贴好质量记录保存单的文件装入合适的纸箱,并在纸箱上贴上相应标识(如:灯具车间生产日报表),贴好后上架统一管理,当文件超出规定的保存期限后,对于三,四阶的文件由保存部门直接进行报废处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文控部门进行管理。

2.文件的分发管理

外来文件,内部文件的分发管理必须建立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发放日期,文件类型,文件名称,发放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回收文件名称,数量,回收人,回收日期等)记录填写必须规范,不能涂改。

通常在每个部门文员或文件柜旁需专门设置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对文件的发放进行登记管理。

陈翔

2010-7-28

篇2:文件管理方法

不少果粉都认为 iTunes 只能够管理照片、音乐、电子书和电影等文件,就连软件也只能管理苹果自己家的,但事实并非如此。锋友 justinwu 表示,使用 iTunes 传输文件的方式中,有一种方式其实被忽视了。

如上图所示,在连接好的 iPad 的应用页面中向下拉,有一个文件共享的窗口,它下面的列表就是 iPad 上的 App,我们可以在 App 的第一层文件夹中上传 Mac 本地的内容,包括文件夹和多层文件夹,我们只需要直接把文件夹拖拽进去就可以了。

这种管理方式的缺点是,我们无法进入 iPad 上 App 的子文件夹。

iFunBox

iFunBox 是一款很早之前就出现在 Mac平台上对 iPad 和 iPhone 文件系统进行直接操作的软件,不过可能果粉们并不是非常了解。这款软件的界面非常简单,能够上传文件或者下载文件哪怕是多个设备之间互相拖拽文件都可以。

遗憾的是,iOS 8.3 系统之后,用户应用程序这项功能被禁用了,但是文档部分各软件开放权限的都允许直接操作。

篇3:文件管理方法

一、加强各类经费的预算执行管理, 关键在于事前控制

目前, 国家审批的重大科研项目一经批复下达, 各单位即认真组织实施。每项科研项目都有各自的支出科目预算, 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的“科研业务费”科目预算、“实验材料费”科目预算等, 几项科目预算的总和为该课题经费总额。国家要求这类重大科研项目的支出明细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又如各省为支持某高校某学科发展而设立的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资助经费, 一经批复, 资金即以分期拨付的形式下达到该高校, 高校则自行组织审批支出明细计划。获得资助的高校内部各部门, 要认真制定支出计划, 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工作。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各类项目都有其严格的经费预算, 各实施部门应严格按预算花销。但是, 由于财务部门不能事前控制预算执行情况, 明细支出超预算的情况会经常发生, 使得项目承担部门在审计过程中非常被动, 同时发生了不应发生的费用, 因而, 如何才能及时掌握各类经费的执行情况, 做好事前控制, 避免应控制费用的发生, 是高等院校预算执行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也是预算执行管理的关键所在。

二、传统的预算执行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 传统的使用计划上报形式和执行方式

随着各高校校园网络的普遍应用, 校园办公网已成为高校师生工作学习的好助手, 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省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为例, 当学校要求获得资助的学科制定经费明细计划时, 目前习惯采用的作法是:有关部门在校园办公网上发布通知, 要求下载该项目“经费使用计划明细表”, 各项目负责人将计划表手工填写完毕上报学校有关部门, 经学校批复, 使用计划生效 (日后若有变化, 可定期进行调整) 。于是财务部门领导会收到经批复的各部门经费使用计划明细单 (一个项目一个批复单) 。当某项目报销费用时, 由财务领导找到该项目的批复计划单, 核对分类明细, 然后在批复计划中按明细分类逐笔登记, 以保证各类支出按计划花销, 并审批签字, 票据方可报销。为了更好地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 通常, 项目负责人手中也保存有“使用计划明细单”或“经费本”, 报销之后自己也登记一遍, 以便随时掌握课题明细的余额。

(二) 传统的使用计划上报形式和执行方式的弊端

以上传统作法存在一定弊端。因为就目前普遍采用的财务软件而言, 只能通过软件中“项目明细账”和“项目总账”查询总余额, 不能反映各科目的支出情况, 如实验材料支出多少、人员费用支出多少。而财务审批人手工登记支出, 也不能清楚地反映出各科目的当前余额, 需要定期计算结出余额。同时, 手工登记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容易漏记或误记, 使项目负责人掌握的余额和财务审批单上的余额不一致。

三、运用网络中共享文件的方法, 加强对高等院校各类经费的财务管理

要解决以上问题, 可以考虑开发财务软件, 增加预算管理功能, 通过财务软件控制各科目支出不能超预算。此种方法势必要求学校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 费用不菲。而运用网络中共享文件的方法, 简单又方便, 实现成本不高, 又能实现对各类经费的预算管理。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 在学校财务审批处设置电脑作为服务器, 各项目负责人使用的电脑作为客户端

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NT内核的操作系统, 客户端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协议使用NETBEU协议,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需要安装该协议。在服务器端新建一个共享文件夹将客户端需要共享使用的文件 (如“经费使用计划明细表”) 保存在该文件夹下, 有几个项目就形成几个文件。服务器端使用组或用户来管理客户端用户, 例如以学院作为组, 学院内部单位可作为用户, 将共享文件夹的使用权限赋予相应的组或用户。该方法的优点是:文件操作速度快, 实现成本低, 技术成熟, 使用简便。缺点是操作系统平台只能限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实现, 不具备跨平台能力;安全性不高, 例如需要各项目负责人由客户端将文件以其他形式 (如电子邮件) 发给服务器端管理人员, 由管理员将文件放入共享文件夹。客户端打开文件可以修改, 但不能删除文件。同时, 该方法不适用于拥有大量网络节点的网络 (通常客户端限制在200台以下) , 对网络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 服务器操作系统可以使用Windows NT内核的操作系统或类UNIX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可以使用Windows NT内核的操作系统或类UNIX操作系统, 客户端可以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或类UNIX操作系统。网络协议使用TCP/IP协议,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需要安装该协议。服务器端安装FTP服务器软件创建FTP服务器, 客户端安装客户端软件。在FTP服务器上使用FTP服务器软件创建用户并赋予权限到相应的文件夹。该方法的优点是技术成熟, 安全性高, 优秀的跨平台性, 适用各种规模的网路, 网络适应能力强, 对文件的操作更加细致。缺点是实现成本高, 需要专用的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用户使用成本高, 用户需具备使用客户端软件的能力。

(三) 使用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举例说明

这种方法可看作是第二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即各高校可使用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中提供了免费的FTP服务器端软件, 且该操作系统运行稳定, 安全性高, 成本投入少, 且日常维护、安装调试、性能调优简便, 而只对计算机管理员有要求。例如某高校申请到N个省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有关部门在校园办公网上发布通知, 并附上设计好的“重点学科经费使用计划明细表”Excel形式, 内容包括项目总额、各科目可支出额、实际支出、自动计算出的各科目余额等。各学科需将各自的计划填入Excel文档, 然后以E-mail形式将文档发给学校财务审批人处, 这里以邮件的形式发送, 可以避免病毒侵入共享文件夹 (如下所述) 。学校主管部门审批后, 该计划生效。在学校财务审批处, 管理员在服务器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并安装FTP服务器, 正确配置IP地址。创建N个文件夹, 创建N+1个用户。创建一个财务处用户CW1并赋予权限:对N个文件夹具有读写权限, 设置好密码。分别创建N个用户:N1、N2、N3、N4, 并赋予权限:分别只能对各自文件夹读权限, 设置好密码。管理员将N个重点学科提供的Excel文档放入相应的N个文件夹中。因客户端普遍使用已经正确配置网络的Windows操作系统, 所以不再使用专用的FTP客户端软件, 而使用IE浏览器代替。各个重点学科客户端, 只需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由管理员提供的FTP服务器地址, 便可连接到FTP服务器。待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 即可打开本部门相应的文件夹, 查看本部门的Excel文档。财务处用户使用相同的方法登录到FTP服务器, 可随时察看到N个部门的Excel文档。共享文件夹建立完毕。当某个学科来报销费用时, 财务审批领导审查完原始票据后, 打开该部门的“使用计划明细表”, 登记该笔支出的金额, Excel自动计算出该科目下一次可支出余额。由此可以看出, 运用以上方法, 项目负责人和财务审批人可通过共享文件的电子表格, 随时查看各科目当前余额, 避免支出超预算的情况发生。这就是运用网络中共享文件的方法, 使财务部门做到事前控制预算的执行, 真正实现了对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同时, 避免了双方手工登记出现漏记或误记时, 因不能及时发现而导致的结余不同。加强了对高等院校各类经费的财务管理, 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各类经费的预算执行管理, 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保证国家资金的高效运用, 实现各类经费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津.浅谈科研院所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 (会计版) , 2007, (2) .

[2]程玉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与对策[J].事业财会, 2003, (5) .

篇4:文件管理方法

摘要:电子文件管理存在区域性与国家化冲突,整合是消解冲突的有效方法。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是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涉及体制、组织、标准、流程、技术等众多要素,需要新的理论与方法论支撑。本文引入计算机科学中面向对象方法论,解析其概念体系与思想内涵,构建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类树”,以揭示其在电子文件管理整合中的作用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面向对象整合类继承封装

Abstract:Theelectronicrecordsmanagement has conflicts between Regional and National aspect, integr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solve con? flicts.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integration is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including many ele? ments of many levels such as macro, meso and mi? cro. So the research on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 ment integra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theory and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object-oriented method? 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concept system and connotation, constructs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 ment integration class tree and reveal its role in the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integration.

Keywords:Object- oriented; Integration;Class; Inheritance; Encapsulation

大数据时代,电子文件作为大数据家族中的成员,其管理的视角也要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而发展。大数据时代强调数据的集成与整合,唯有集成与整合才能获得大数据分析的“全样本”。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与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控制力的要求,使得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成为当今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研究缘起

(一)电子文件管理的“区域性”与“国家化”存在冲突

综观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实践,呈现出以区域发达城市作为试点、鼓励其他中小城市积极自行探索的特点。但很多区域在探索时缺少国家政策、标准、法规等的宏观指导,多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现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式,如安徽模式、上海浦东模式、广东深圳模式等,形成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区域性”态势。

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提出使得电子文件管理“国家化”[1]诉求越来越迫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子文件管理“区域性”缺陷明显。尽管我国“区域性”管理模式存在着自身的优势,也不乏优秀的成果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但区域间在自由探索的同时沟通与协调不畅,区域电子文件管理的同质性与凝聚力辐射范围有限,只局限于本区域的共通与合作,不利于电子文件的统一管理、规划与信息共享,使得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整体呈现出格局的分散性、模式的多样性和质量的差异性,可能会导致“信息孤岛”与“信息烟囱”现象更加严重,而这促使国家顶层机构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电子文件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电子文件管理国际化需求加速。当今,电子文件管理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包括国际标准的使用、项目的国际合作、文件信息的国际共享、技术的国际同步等,都表明电子文件管理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起步较晚,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电子文件管理全球化的战略背景下,我们首先应该努力实现电子文件管理的国家化,在国家化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谈论国际化,以国家化推动国际化,提升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水平。

从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现状看,一方面是电子文件管理的统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国家化”目标,另一方面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分散性、局部性和短期性的“区域性”态势,显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冲突。

(二)整合是消解电子文件管理冲突的有效方法

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无处不在,冲突治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传统西方社会学观点视冲突为消极分裂的对象,帕森斯强调社会功能系统静态的均衡,倾向于认为冲突的破坏性与分裂性具有反功能的后果,是一种社会病态。[2]科塞反对帕森斯的这一理论前提,认为社会学对冲突的积极后果分析不足。他强调冲突在社会系统中的正面功能,即建设性功能、有益的功能。[3]科塞在强调冲突的正面功能时,已经将冲突概念作了泛化,并不特指社会冲突,并认为“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设具有激发功能,……变革常常作为冲突的结果而出现”。[4]从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可以看出,冲突暴露了问题,却能激发变革,因此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美国管理学家福莱特(M.P.Follett)提出了处理冲突的三种方法,一是压服,二是妥协,三是整合。前两种方法都是消极的,只有整合可以权衡冲突双方的利益,实现双方愿望而达到双赢。福莱特认为,整合是处理冲突的一种积极、创造性的方法,通过对冲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发现症结和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使冲突双方利益交融的解决方式,从而建设性地解决冲突问题,和谐地实现双方的目标。[5]总之,冲突促成整合,整合可以消解冲突。

由此可见,整合亦可是消解电子文件管理“区域性”与“国家化”冲突的有效方法。本文认为,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是指电子文件管理主体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技术与方法,使管理范围内电子文件的各种管理要素与技术指标达到融合与统一,并且管理主体对这些电子文件具有控制力,其整合要素主要有政策、法规与标准、软硬件平台及各种技术等。[6]

(三)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研究需要方法论支撑

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研究领域的新课题,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的系统工程,这些要素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解构,宏观要素如整合目标、结构体系、体制和文化;中观要素如管理组织、管理模式、合作平台、法规标准;微观要素如流程、系统、技术等。电子文件管理整合内容庞杂,迫切需要理论与方法论的支撑。

考察已有的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方法论,可发现其隐含着诸多管理整合思想,如集成论与后保管模式思想形成了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理念,文件连续体理论与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彰显了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整合,电子文件管理顶层设计与国家战略思想则指导着电子文件管理架构的整合等。[7]

研究还发现,其他相关学科中的一些方法论可以作为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研究的顶层指导理论。如系统科学中的系统工程论、整合协同论,管理科学中的博弈对策论,计算机科学中的面向对象方法论等。运用系统工程论可以使得本来不协调的区域电子文件管理通过整合变得协调,本来良好的部分变优,从而使国家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算、时间上省时,达到能够协调运转的最佳效果;整合协同论的运用在于可以在区域合作、优化空间结构等方面创新发展思路、开拓新模式;在电子文件管理区域内进行合作博弈,能促使弱势单位借鉴区域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中具有典型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管理范例,这也是博弈论中借势策略的运用。[8]相比之下,面向对象方法论有其独特的概念体系与思想内涵,运用于电子文件管理整合中,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面向对象方法论概念体系与思想内涵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简称OO)方法论也称作面向对象技术,尽管该技术始于计算机科学中的程序设计方法,但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层次及分层理论也促进了它的产生与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形式定义、设计方法学、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实时系统、数据库、人机接口、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并发工程、综合集成工程等。[9]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优越性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思想,面向对象方法论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对象、类、封装、继承等。

(一)对象与类

对象可以指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或事件,如一个学生或者一场足球赛。复杂的对象可以由相对比较简单的各种对象以某种方式构成,不同对象的组合及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我们要研究、分析和构造的客观系统。具有相同特性和行为(功能)对象的抽象就是类,即类是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事物的集合,对象是集合里的个体。类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对象是一个实体。在客观世界中,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常常按照事物的特征、行为或用途,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种类,面向对象方法论中的类就是将现实客观世界中的种类概念加以延伸而形成的新概念。

(二)封装与继承

封装就是把数据以及对象如何完成操作的细节放在类的定义中,这些数据和操作对外界是隐蔽的。封装并隐蔽数据的目的,一是为了安全性和可移植性,二是保证整体性和使用方便性。

继承是现实世界中对象之间独特的关系,它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和能力。因此,继承表述了一种对象类之间的相交关系,若类间具有继承关系,则类间就具有共享特征、细微的差别和层次结构。[10]类有不同的抽象层次,处在下一层次上的对象可自然地继承位于上一层次的对象的属性,上一层次的类称为下一层次的类的父类,下一层次的类称为上一层次类的子类。

综合来看,面向对象方法是从客观世界的实体出发,构造一个系统,用对象描述系统中的实体,将实体的属性与相关操作封装在对象中,用类来描述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组对象,以继承作为共享机制,对象之间以消息传递的方式进行通信。[11]

(三)类、继承、封装之间关系示例

一个具体的苹果实体是一个对象,而所有的苹果就抽象为一个类,红富士苹果是苹果的子类,苹果是红富士苹果的父类,水果又是苹果的父类,植物是水果的父类,父类与子类之间遵循树形结构特征。我们在抽象苹果这个类特征的时候,是把苹果的形状是圆的,味道甜中带酸等特性封装在类中,红富士苹果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但是苹果父类的特性红富士苹果子类都具备,也就是红富士苹果子类会继承苹果是圆的,味道甜中带酸的特性,但是也具有果面覆有鲜红色条纹,肉质细脆的独特特征。

封装含有主观的意图,比如农学家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得出种植产量高质量好的苹果的一些原理和方法,但让果农去种植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原理封装在种植苹果这个类中,果农不需要知道其原理,只需要知道如何做就行了,即原理对果农是隐蔽的。同时,种植红富士、国光、嘎拉等子类苹果都会继承种植苹果父类的原理。封装和继承是面向对象方法论思想的精髓。类与继承的关系如图1所示,封装与继承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事实上,电子文件元数据管理研究已经使用了封装技术,最明显的案例就是VERS的封装规范,即将文件与元数据封装为一个扩展名为EEO的文件,移交给档案馆长期保存[12]。封装对象区分为案卷型封装包、文件型封装包和修改型封装包,就文件型封装包而言,其封装结构类似一个“洋葱”,[13]封装着各种对象,含义就是将内容通过元数据整合在一起,打包成单一对象,从而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有效性、长期可读性。这是一个具体的技术实例,这种封装技术和思想可以扩展到更宏观的电子文件管理层次上。

三、基于面向对象方法论的电子文件管理整合应用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论可以构建客观世界的模型,如先分析大的框架(父类),然后逐步精确到子类,即自上而下的方法。下文以浙江省电子文件区域类以及国家电子文件管理“类树”构建为例来说明面向对象方法论的应用。

根据面向对象方法论的内涵,可以把某个区域或某个机构的电子文件管理看作一个对象,而与该区域或机构具有共同特征的机构集合称为类。同时,在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比较相似的“对象”中抽象出其管理的相似特征,构建电子文件管理父类与子类。

我们可以抽象出浙江省的电子文件管理特征并将其称之为浙江模式,即浙江省电子文件管理父类。在该类中,继承的含义是,如果某个地区或机构试图模仿浙江模式的做法,那么将它构建成浙江电子文件管理类的子类,就可以继承浙江模式的管理方法。在继承的同时,子类也可以创建自己的独特属性,比如某些地级市在继承省级层次的浙江模式管理方法时,发现这些管理方法比较宏观、不具备特殊性,则可以进一步细化。那么,这些地区就可以在继承浙江模式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地区特色,这时候在浙江电子文件管理父类下就可以构建杭州子类、萧山子类和绍兴子类等。

继承封装好的管理模式将会让管理更加简便。例如,如果绍兴子类要继承浙江电子文件管理父类的管理模式,那么浙江父类的管理理论、方法、原则、技术、标准、法规等就可以封装成一个打包的整体。绍兴子类在继承浙江父类时,具体技术原理是封装起来的,这样绍兴地区在具体操作时就不需要了解太多技术细节,既保护了知识产权,又保证了安全性,同时也节省了下级单位的培训和管理成本。换句话说,绍兴地区可以不知道浙江父类的这些方法和原理的来龙去脉,而只要知道如何做即可。浙江省电子文件管理对象、类、封装、继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3表示,这是按照浙江省区域地理位置构建的类图,模拟的是区域类的继承和封装。

(二)全国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类树”构建

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电子文件管理类的构建,以区域作为类的构建依据,根据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的要求,全国区域类下可以构建发达地区子类和欠发达地区子类;发达地区子类又可构建城市群子类和企业集团子类,欠发达地区子类可创建西部子类和农村子类等;城市群子类又可以继续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子类、珠三角城市群子类、渤海湾城市群子类等。

同理,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整合中的各种要素也可以按不同规则构建成各种类,如技术类、法规类、组织类等,技术类又可以继续自上而下,逐步细化为格式子类、元数据子类、备份子类等。地区类和要素类可以结合应用,如在长三角地区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中抽取其相似点,分别将成熟的技术、标准等封装成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子类、标准子类等。

将类的构建技术应用于我国国家层面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根据整合的层次和要素的不同,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子文件管理“类树”,该树将会有很多“分支”,每个分支可以自上而下不断分解,最终形成枝繁叶茂的国家电子文件管理“类树”,如图4所示。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论可模拟现实世界的客观系统,电子文件管理整合属于社会系统工程,其整合要素可以抽象为类,在整合时能充分利用类的整体性、封装性和继承性,以及具体操作的隐蔽性优势。而且,面向对象的最大优点不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解决一批问题,可以用较少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收效。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区域—国家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1BTQ03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国家化”与“区域性”相对,主要指向“国家顶层控制”,要求统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

[2][3][4]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23,324,328.

[5]M.P.Follett.Creative Experience[M].New York:Pe? ter Smith,1924.

[6]于英香.“区域—国家”电子文件管理整合:内涵、原则与路径[J].档案学通讯,2013(2):58.

[7]肖春红.电子文件管理理论整合思想透析[J].档案学研究,2013(3):17-20.

[8]付航.电子文件管理区域化协作博弈之道[J].档案, 2012(5):36-39.

[9]黄永忠,陈新,陈海勇.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4-8.

[10][11]姜慧霖.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继承机制剖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33.

[12]Andrew Waugh. The design of the VERS encap? sulated object experience with an archival information pack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gital Libraries,2006(6): 184–191.

篇5:文件管理方法

如果资源管理器没有打开,按住Shift键的同时,右击任务栏上的资源管理器图标,选择“属性”

如果资源管理器是打开的,右击资源管理器图标,在跳转菜单中,右击“Windows资源管理器”,选择“属性”(其实资源管理器没有打开也可以这么做)

在“快捷方式’选项卡,“目标”一栏,默认的是%windir%explorer.exe

将其改为%SystemRoot%explorer.exe/n,::{450D8FBA-AD25-11D0-98A8-0800361B1103}则任务栏资源管理器默认打开“我的文档”

将其改为%SystemRoot%explorer.exe/E,::{20D04FE0-3AEA-1069-A2D8-08002B30309D}则任务栏资源管理器默认打开“我的电脑”(这正是我想做的)

当然你还可以改成其他位置。你想给别人添乱的话,把它改成回收站吧,只要在“目标”一栏填上%SystemRoot%explorer.exe/E,::{645FF0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

其他位置:

文档库

%UserProfile%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LibrariesDocuments.library-ms

默认浏览器

%windir%explorer.exe/n,::{871C5380-42A0-1069-A2EA-08002B30309D}

用户个人文件夹

%windir%explorer.exeshell:Profile

篇6:文件管理方法

国家电网基建〔2010〕165号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直流建设分公司,国网交流建设分公司,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

为推进“标准工艺”的深化研究与应用,推动工程施工技术进步和技术积累,加大成熟施工技术的交流与应用,持续提升公司整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公司组织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管理规定》,现予印发,请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二0一0年二月三日

主题词: 综合 工程 施工 输变电 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

2010年2月3日 印发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管理规定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典型施工方法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推进“标准工艺”的深化研究与应用,推动工程施工技术进步和技术积累,加大成熟施工技术的交流与应用,持续提升公司整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以下简称“典型施工方法”)是以输变电建设工程为对象,施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施工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第三条

典型施工方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以及公司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较好的示范、推广应用价值。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典型施工方法的开发、申报、评审、应用和成果管理。

第五条

公司鼓励所属单位及所属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施工企业)开展典型施工方法的开发、应用和交流。

第二章

典型施工方法编写

第六条

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分为变电工程类(含换流站工程)、送电线路工程类(含电缆输电线路工程)两类。

第七条

公司所属施工企业负责典型施工方法开发与编写工作。

第八条

典型施工方法的编写原则:

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证明,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应用等特点的施工方法。

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编写,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应阐明本典型施工方法特点、工艺原理,并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佐证。

应符合国家关于建筑节能的有关要求,符合公司关于工程建设“两型一化”、“两型三新”的管理要求。

第九条

典型施工方法的选题分类

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符合本规定第三条规定。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通过技术攻关,研究并形成有效解决工程质量通病的施工方法。

对现有典型施工方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第十条

典型施工方法的编写一般内容应包括:

(一)前言:概括本典型施工方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典型施工方法应用及有关获奖等情况。

(二)本典型施工方法特点:说明本典型施工方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三)适用范围:适宜采用本典型施工方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典型施工方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四)工艺原理:阐述本典型施工方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必要时应进行技术论证。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典型施工方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附以必要的图表和反映本典型施工方法关键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的实物照片。

2.工艺流程要重点说明基本工艺过程,并说明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工艺流程宜采用流程图来描述,操作要点应简明扼要。

(六)人员组织:说明本典型施工方法合理的人员配置、职责划分、岗位要求等。

(七)材料与设备:说明本典型施工方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八)质量控制:说明本典型施工方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行业及公司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本典型施工方法涉及的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等。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说明本典型施工方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及公司规定等,应关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所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十)环保措施:指出本典型施工方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十一)效益分析:从工程(消耗的物料、工时、造价等)实际效果,综合分析应用本典型施工方法所产生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可与国内外类似施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十二)应用实例:说明应用本典型施工方法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结构特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并提供该典型施工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相关证明材料。一项成熟的典型施工方法,一般至少应有两个工程应用实例。

(十三)演示DVD:结合工程实例,采用视频、动画、解说等表现手段,对本典型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说明,要求画面清晰流畅、语言简洁明确。每个演示DVD的长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

(十四)按上述内容编写的典型施工方法,层次要分明,数据要可靠,用词用句应准确、规范。其深度应满足指导项目施工与管理的需要,做到相同作业条件和施工环境的项目可直接引用。

第三章 典型施工方法申报与评审

第十一条

典型施工方法的申报条件:

(一)施工方法的关键性技术应处于公司领先水平。

(二)施工方法经过工程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施工便利性等特点。

(三)施工方法的整体技术应紧密结合输变电工程建设实际,必须由申报单位自行开发或会同其它单位联合开发(目前广泛使用的成熟的施工方法,由公司基建部指定相关单位编制)。

(四)编写内容齐全完整。

第十二条

典型施工方法由施工企业申报,网省公司初审、推荐。公司直属单位可直接向公司申报。

典型施工方法申报表见附件。

第十三条

典型施工方法由公司基建部每年不定期组织评审。

第十四条

公司建立典型施工方法评审专家库,专家库成员以质量管理专家、施工技术专家为基本成员。专家库人员适时进行增补、更换。

评审专家应坚持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开展工作,评审专家应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负责,保证典型施工方法评审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十六条典型施工方法的评审程序:

(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典型施工方法评审组,负责评审工作。

(二)评审组审查材料,观看演示DVD。评审组讨论并提出评审意见。

(三)评审通过的典型施工方法由公司基建部审核,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以文件形式确认为国家电网公司典型施工方法,并公布。

(四)评审未通过的典型施工方法,评审组应书面反馈评审意见。评审组认为经补充完善可成为典型施工方法的,原编制单位补充完善后重新申报。

(五)对于不同单位申报的内容类似的典型施工方法,评审组可协调相关编制单位将其整合为一个典型施工方法,联合署名。

第四章

典型施工方法管理与应用

第十七条

公司基建部建立“国家电网公司典型施工方法库”,定期发布典型施工方法库目录清单及典型施工方法的具体内容。

典型施工方法统一编号,编号原则如下:

编号组成如下:

GWGF ×××(流水号)-××××(年份)-××(子类代号)-××(专业代号)

其中:

GWGF:为“国家电网公司典型施工方法”代号 ;

流水号:为某一年国家电网公司典型施工方法的顺序号;

子类代号:分变电工程、送电线路工程两类,分别用“BD”、“SD”表示。

专业代号:分变电土建工程、变电电气工程、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电缆线路工程,分别用“TJ”、“DQ”、“XL”、“DL”表示。

第十八条

对参与典型施工方法开发的单位和个人,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颁发证书。

施工企业应积极开发编制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

典型施工方法编制企业应注重技术更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适时对该典型施工方法进行修订,以保持典型施工方法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修订后典型施工方法应及时向公司基建部报送,基建部组织专家审定后,适时公布。

第二十条

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实际积极应用典型施工方法,组织进行施工方案编制,开展施工技术交底、培训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公司基建部负责执行监督及解释。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篇7:文件管理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分割文件及合并文件的方法,涉及Python针对文件的分割与合并操作相关技巧,通过自定义函数split与join实现了文件的分割与合并操作,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分割文件及合并文件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分割文件split.py如下:

#!/usr/bin/python########################################################################### split a file into a set of parts; join.py puts them back together;# this is a customizable version of the standard unix split command-line # utility; because it is written in Python, it also works on Windows and# can be easily modified; because it exports a function, its logic can # also be imported and reused in other applications;##########################################################################import sys, skilobytes = 1024megabytes = kilobytes * 1000chunksize = int(1.4 * megabytes) # default: roughly a floppydef split(fromfile, todir, chunksize=chunksize): if not os.path.exists(todir): # caller handles errors os.mkdir(todir) # make dir, read/write parts else: for fname in os.listdir(todir): # delete any existing files os.remove(os.path.join(todir, fname)) partnum = 0 input = open(fromfile, ‘rb‘) # use binary mode on Windows while 1: # eof=empty string from read chunk = input.read(chunksize) # get next part <= chunksize if not chunk: break partnum = partnum+1 filename = os.path.join(todir, (‘part%04d‘ % partnum)) fileobj = open(filename, ‘wb‘) fileobj.write(chunk) fileobj.close # or simply open().write() input.close() assert partnum <= 9999 # join sort fails if 5 digits return partnumif __name__ == ‘__main__‘: if len(sys.argv) == 2 and sys.argv[1] == ‘-help‘: print ‘Use: split.py [file-to-split target-dir [chunksize]]‘ else: if len(sys.argv) < 3: interactive = 1 fromfile = raw_input(‘File to be split? ‘) # input if clicked todir = raw_input(‘Directory to store part files? ‘) else: interactive = 0 fromfile, todir = sys.argv[1:3] # args in cmdline if len(sys.argv) == 4: chunksize = int(sys.argv[3]) absfrom, absto = map(os.path.abspath, [fromfile, todir]) print ‘Splitting‘, absfrom, ‘to‘, absto, ‘by‘, chunksize try: parts = split(fromfile, todir, chunksize) except: print ‘Error during split:‘ print sys.exc_info()[0], sys.exc_info()[1] else: print ‘Split finished:‘, parts, ‘parts are in‘, absto if interactive: raw_input(‘Press Enter key‘) # pause if clicked

合并文件join_file.py如下:

#!/usr/bin/python########################################################################### join all part files in a dir created by split.py, to recreate file. # This is roughly like a ‘cat fromdir/* > tofile‘ command on unix, but is # more portable and configurable, and exports the join operation as a # reusable function. Relies on sort order of file names: must be same # length. Could extend split/join to popup Tkinter file selectors.##########################################################################import os, sysreadsize = 1024def join(fromdir, tofile): utput = open(tofile, ‘wb‘) parts = os.listdir(fromdir) parts.sort() for filename in parts: filepath = os.path.join(fromdir, filename) fileobj = open(filepath, ‘rb‘) while 1: filebytes = fileobj.read(readsize) if not filebytes: break output.write(filebytes) fileobj.close() output.close()if __name__ == ‘__main__‘: if len(sys.argv) == 2 and sys.argv[1] == ‘-help‘: print ‘Use: join.py [from-dir-name to-file-name]‘ else: if len(sys.argv) != 3: interactive = 1 fromdir = raw_input(‘Directory containing part files? ‘) tofile = raw_input(‘Name of file to be recreated? ‘) else: interactive = 0 fromdir, tofile = sys.argv[1:] absfrom, absto = map(os.path.abspath, [fromdir, tofile]) print ‘Joining‘, absfrom, ‘to make‘, absto try: join(fromdir, tofile) except: print ‘Error joining files:‘ print sys.exc_info()[0], sys.exc_info()[1] else: print ‘Join complete: see‘, absto if interactive: raw_input(‘Press Enter key‘) # pause if clicked

篇8:文件管理方法

一、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的特点

(一)注重互动,强调团队合作

与理工类专业课程实验强调科学性、准确性和方法性相比,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更加偏重学生在课程实验中行为模式的建构与捕捉,其并不看重实验最终成果的好与坏[1],更侧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其他成员之间在课程实验过程中的体验与互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即通过实验去体会或感觉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的某些知识点或程序,教师在课程实验中的作用相对比较突出。其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应用文科专业大部分都是与社会管理实践活动相关的专业,锻炼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与应急反应能力成为课程实验主要训练的内容。

(二)注重过程,强调经验积累

应用文科专业大部分课程的实验都是对某种专业管理过程的模拟,如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课程实验。实验课的设置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提升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训练相关专业技能,还培养学生对某些专业实践活动过程的了解与感受。也就是说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不仅是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与演练的课程,更是教会学生了解、感受专业实践过程的课程。

(三)注重应用,强调学以致用

与理工科专业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与敏锐科学研究视角不同的是,应用文科专业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某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即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使学生具备某种专业技能,以此作为从事社会实践,生存于社会的资本。而课程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这种专业技能的一个环节。因此,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更加注重实验内容的应用性与实用性。

(五)注重引导,强调躬亲示范

应用文科专业的设置虽然侧重于社会应用,但更彰显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毕竟文科专业主要研习的是人文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现象,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引与指导。教师在课程实验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应用文科专业的特色之一,它扩大了传统文科专业实验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加强调教师躬亲示范对学生把握专业知识的引导作用。

二、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的设计思路

(一)以能力为导向,增加实验课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首先,要对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内容进行拆解与细分,明确不同实验内容所针对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充分对实验内容的丰富程度与学生操作的难易度进行论证;其次,实验内容设计要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连贯性相一致,既要符合学生专业技能养成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知识吸收规律;再次,注重实验内容的层次性,难易结合,动手和思考结合,实验和实训结合。笔者在设计实验内容过程中,充分论证了学生对专业知识把握的程度,分门别类地对实验内容要求、考核标准与所包含知识点进行组配,设计了5组12类共25次实验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从文书撰写、制作到文书处理,再到文件归档整理,最后档案保存与利用的全过程,并通过实验与实验之间的衔接,打造了文件与档案管理实验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文件与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整体了解与培养。

(二)以职业为导向,凸显实验的专业性与职业性

应用文科专业的设置是以社会实践活动的职业分工为依据的,以职业标准为准绳。由此,准确的职业定位和专业的职业导向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首先,课程实验的设计要凸显职业性,即实验内容要与职业接轨,与职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其次,丰富实验课程的授课形式,突出专业的职业特色,如实验课程可邀请专业从业人员进行讲解与指导,或实验课程直接开设在专业的从业机构,进一步提升实验课程的仿真感;再次,定期利用实验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增强学生的专业感与职业感。

(三)以活用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课程实验设计要遵循“感受—理解—巩固—应用”四阶段的教学规律[2],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应用这一教学规律,使学生各种专业技能在不同课程的实验中得到均衡和协调的发展。首先,课程实验的设计要与理论授课内容相互吻合,并互为补充,要引导学生在课程实验过程中去验证和解答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养成学生专业思考能力;其次,课程实验内容的设计要具有实用性,能够与职业定位相结合,突出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再次,课程实验的设计要突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职业发展方向设计多样化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在专业实践范畴内自主选择安排实验,完成实验。

(四)以体验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应用文科实验要设计以专业体验为核心的实验内容,例如参观、考察、采访、座谈等方式,让学生直接与专业人士接触、对话和工作,这种职业体验的方式不但能够增进学生与一线工作者的交流,更能营造课程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笔者在课程实验中增加了对黑龙江大学档案馆、哈尔滨市档案馆和黑龙江省电子档案馆三种不同类型档案馆的实地参观和职业体验的实验内容,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不同类型档案馆档案管理流程与方法,还在与档案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提升了自身对档案职业魅力的认知,增强了其对档案学专业的归属感。

三、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开发与建设的策略

(一)实景模拟,现场互动

应用文科实验注重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即学生通过课程实验来体会、把握理论课讲授的知识点,但传统的文科实验课程相对枯燥、呆板,实验互动性不强,缺少一定的专业实践的真实性与层次感。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的设计要注重开发学生的专业认知潜力,通过模拟专业工作现场或搭建实景演练场所的方式,增强实验场景的逼真性,以此提高课程实验的质量。同时,教师在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互动,通过实景模拟和现场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率。如不具备实景模拟实验条件的课程,可采取专业实习或实践的替代方式融入相关课程的实验,以此弥补课程实验资源方面的不足。笔者在课程实验开发与建设实践中,尝试搭建模拟办公室环境,并采用学生分工协作的方式,模拟演练文书处理实验和档案整理实验,非参与学生对模拟过程进行挑错、打分的形式展开互动。

(二)丰富实验内容,注重课程间的衔接

在课程实验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课程实验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并分成相互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单节实验;其次,要对单节实验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分析,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把握实验课程之间的连贯性。笔者所讲授的“文书学”与“档案管理学”课程分为两个学期开设,“文书学”课程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最新的公文格式和教师提供的公文写作模板进行12—15次的不同文种的文件写作,第二学期“档案管理学”课程将对上学期制作的文件进行档案整理的一系列实验。同时笔者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将“档案管理学”课程实验细分为文件前期整理、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检索、档案编研与实地参观等7个专题实验,通过前后两个学期的实验,学生完全掌握了文件制作与处理和档案管理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个人与团队实验穿插,注重培养个人能力与团队意识

应用文科课程实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这种参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体参与和团队协作两种。所谓个体参与,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参与实验的过程;所谓团队协作,是指学生以3—4人的团队形式开展实验的过程。应用文科实验要结合实验内容,设计由个体参与和团队协作组成的课程实验体系,一方面通过学生个体参与,提高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转化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角色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就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团队的环境与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在学生个体参与的实验内容基础上,开发并设计了三个团队协作实验,即“文件收文与发文处理实验”“档案鉴定与销毁实验”“档案编研与出版实验”,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协作按照实验要求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学生参与程度高,反响较好。

(四)突破课堂界限,走向社会实践

应用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通过提高学生与专业社会实践领域的接触频率,让学生能较早地适应专业环境,并感知职业环境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为学生下一步就业计划的设定与未来职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前期心理基础。由此,笔者认为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要增加适当的社会专业体验环节,或者通过短期的专业实践,或者通过实地的走访与参观,或者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到专业活动领域,一方面通过现场的专业实训模拟验证并消化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的课程实验设计,丰富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自信心的培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实验与实践教学已成为应用文科专业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程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得当,实验内容是否符合专业知识研习要求,实验方法能否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需求成为应用文科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关键。文章结合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的特点,指出了在课程实验设计过程中应秉持的原则与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应用文科专业课程实验开发与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应用文科,档案管理,实验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宝秀,张景秋.应用理科、应用文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上一篇:成人仪式定稿下一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