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度行政工作总结

2024-08-03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度行政工作总结(精选4篇)

篇1: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度行政工作总结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行政工作总结.txt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肥最可怕的不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本文由ftjnbnw0p8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行政工作总结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行政工作总结 2005(2006.12)2006.12)2005-2006学,学院总结任期目标往年实施情况,积极围绕 学校的重点工作,对目标及时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并积极完成学 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往年基础上使任期目标得到进一步落实。现就 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科教学工作 圆满完成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1.圆满完成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 学院对评估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以及 材料整理小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政策、经费、管理等方面向 本科教学倾斜。全院教职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令行禁止,本科教 学的规范化管理有实质性改观,在校内评估中获得好评。在迎接教育 部专家的正式评估中,我院在课堂教学、试卷抽查、技能测试、实验 室参观、座谈各个环节精心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对待,专家对我 院教风、学风、科研、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及教学管理诸方面均予 以充分肯定,为学校迎评促建做出了贡献。通过评估牢固确立教学中 心地位。2.以评促建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以评促建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着力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重点抓 好以下工作: 以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推动全院的专业建设。“电气工程及其(1)以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推动全院的专业建设。自动化”和“自动化”两个专业通过校级示范专业建设计划,加强专

业内涵改造,强化专业特色;加大对“生物医学工程”新专业投入,重点加强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条件改善;(2)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课程建设工作 《电子技术基础》 系列课程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被批准为省 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4 门课程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完 成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为全部课程建立教学档案;我院教师主持编 写“十一五”规划教材 10 部。(3)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我院获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7 项,校级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我院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研究项目 11 项。获安徽省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 项,获校级教 学研究成果获二等奖 2 项、3 等奖 1 项;(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一批实习单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并在校内建立了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内外结合的实习新模式。(5)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认真抓好设计选题;加强对毕业设计 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规范本科毕业设计 过程的要求和检查,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上的投入已明显逐年加大; 加强对赴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学生的管理; 加强对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的管理;通过以上措施,毕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6)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强化质量意识 识;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通过 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院、系领导听课等措施,加强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二:学科建设工作

1、博士点申报取得重大突破 组织申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得成功,使我院的二级 学科博士授权点从一个增加到五个,学院的学科建设形成了国家重点 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体系,学科发展跨上一 个新的台阶。211”

2、“211”工程重点建设顺利完成 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学院组织得力班子,采取有力措施,项目负责人全力投入,顺利完成投资 1000 万元的 “211”工程重点 建设工作,所有建设项目在预算范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圆满通 过学院、学校组织的两级验收,所建成的“分布式发电平台”等已经 成为学校“211”建设标志性成果。三: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工作

1、科研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申报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资助的“111 工程”项

(1)

目——“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获得成功。“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学术大师、美国国家电力电子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泽元教授、长 江学者张榴晨教授等 10 名国际知名学者的加盟,使我院的科学研究 有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与国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有了更畅通的渠道;(2)组织申报了安徽省教育厅“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 “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并 与安徽省教育厅、中石化安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工程中心的协 议。

2、科研经费增长,科研成果突出 科研经费增长,(1)本新增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 重大项目等一批高层次课题。据不完全统计,新增纵向课题合同经费: 600 余万元,到帐经费 350 万元;新增横向课题合同经费:1600 余 万元;到帐经费 1000 余万元;(2)本发表论文总数:2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7 篇; EI 收录 15 篇;(3)在 2006 本校获得的 11 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中,我院学 院获得 5 项,其中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4)申请专利 15 项;获得专利 4 项。

3、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2006 年共招收硕士 129 人,博士 9 人;06 年毕业硕士 95 人,博 士 6 人;研究生培养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四:实验室建设

1、规范实验室教学与管理 围绕本科评建和学科建设,根据专业设置和新教学计划和大纲,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修订了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完善了实验教学 条件,实验开出率达到 10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门数 的比例达到 83%以上。加强了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工作,实行实验时 间弹性化。

2、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 本,我院在实验室建设计划中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 性实验仪器设备的自行研制,将一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的成果转化

为实验设备:建成了“配电自动化实验装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装置”“数字化相控斩控电封闭直流调速系统实验装置”等 20 多、项实验装置;建成了低压电器控制、软启动器和变频器控制和 PLC 控 制 7 轴同步联动系统等 20 多套实习实验装置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建成 了“分布式发电实验系统”。

3、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工业实训中心 建成了美国、英国等多个公司联合共建 3 个高校实验室;积极参 加学校“工业实训中心”的国家级“双基”示范中心申报工作,并通 过了安徽省教育厅评审,已上报国家教育部审批。五:学生管理工作

1、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三年一次就业率达到 97%以上。2003、2004、2005、2006 连续四 年被学校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三年我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情况 届别 毕业 生人数 考取研 究生人 数 99.26 2004 2005 2006 405 463 458 88 103 119 314 % 348 324 % 前)% 97.41% 96.72 第三 第三(目 第二 % 22.25% 25.98 21.73 就业 人数 一次就 业率 就业率 全校排名 考研深 造率

三届综 1326 合

2、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310 986 97.74 —— % 23.38%(1)建立了“学生科技训练活动基地” 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基 地”,启动“大学生科技训练活动基金”,为学生提供灵活、开放的创 新实践平台,有 10 多位老师参与了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2)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在首届“挑战杯” 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选送的两件作品分别获 特等奖、一等奖,入选第九届全国“挑战杯”赛并全部获奖;参加第 一届 “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中获得三等奖;参 加第七届 “广茂达”杯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二金二银的好成 绩;参加“美亚光电杯”安徽省第一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一等 奖 1 项和二等奖 2 项;;第十届“斛兵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竞赛 05 年我院获得了学校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

3、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我院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多年被校党委评为 A 级达标学生会。学生 工作以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学生社团等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科技创新融为一体,做好学生的素质拓展工作。

4、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每年暑期组织两支队伍,深入企业、农村、学校,进行科技服务 和助学扶贫活动,每年被学校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青年

志愿者组织——阳光社在校内外开展了大量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活 动,与有关单位联合建立了义务家教、扶贫助学和 “爱心 1+1”等 活动基地。

5、加强学风建设 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契机,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加强学风建 设。通过三年努力,学院学风建设大有成效,为学校评估工作做出了 贡献。六:行政管理工作 几年来,学院重视单位内部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 30 余项规章 制度,规范了日常管理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有效地保证 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另外,学院近年新迁的逸夫科教楼、新装修的电机楼和科技楼微 电子研究所等科研、实验和办公用房,大大地改善了学院的办学条件 和环境,但办学条件仍显不足,本,学院注意内部挖潜,一方面 合理调配办学资源;同时,争取学校支持,新隔建若干公用房,部分 缓解了用房压力,进一步改善了学院用房条件。本,学院还能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安全、卫生、教职工住房 情况清查、拆违、学校60年校庆和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期间的宣传、接待、环境治理等工作,为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06年12月5日

篇2: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度行政工作总结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行政工作总结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行政工作总结 2005(2006.12)2006.12)2005-2006学,学院总结任期目标往年实施情况,积极围绕 学校的重点工作,对目标及时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并积极完成学 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往年基础上使任期目标得到进一步落实。现就 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科教学工作 圆满完成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1.圆满完成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 学院对评估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以及 材料整理小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政策、经费、管理等方面向 本科教学倾斜。全院教职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令行禁止,本科教 学的规范化管理有实质性改观,在校内评估中获得好评。在迎接教育 部专家的正式评估中,我院在课堂教学、试卷抽查、技能测试、实验 室参观、座谈各个环节精心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对待,专家对我 院教风、学风、科研、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及教学管理诸方面均予 以充分肯定,为学校迎评促建做出了贡献。通过评估牢固确立教学中 心地位。2.以评促建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以评促建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着力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重点抓 好以下工作: 以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推动全院的专业建设。“电气工程及其(1)以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推动全院的专业建设。自动化”和“自动化”两个专业通过校级示范专业建设计划,加强专

业内涵改造,强化专业特色;加大对“生物医学工程”新专业投入,重点加强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条件改善;(2)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课程建设工作 《电子技术基础》 系列课程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被批准为省 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4 门课程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完 成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为全部课程建立教学档案;我院教师主持编 写“十一五”规划教材 10 部。(3)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我院获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7 项,校级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我院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研究项目 11 项。获安徽省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 项,获校级教 学研究成果获二等奖 2 项、3 等奖 1 项;(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一批实习单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并在校内建立了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内外结合的实习新模式。(5)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认真抓好设计选题;加强对毕业设计 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规范本科毕业设计 过程的要求和检查,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上的投入已明显逐年加大; 加强对赴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学生的管理; 加强对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的管理;通过以上措施,毕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6)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强化质量意识 识;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通过 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院、系领导听课等措施,加强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二:学科建设工作

1、博士点申报取得重大突破 组织申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得成功,使我院的二级 学科博士授权点从一个增加到五个,学院的学科建设形成了国家重点 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体系,学科发展跨上一 个新的台阶。211”

2、“211”工程重点建设顺利完成 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学院组织得力班子,采取有力措施,项目负责人全力投入,顺利完成投资 1000 万元的 “211”工程重点 建设工作,所有建设项目在预算范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圆满通 过学院、学校组织的两级验收,所建成的“分布式发电平台”等已经 成为学校“211”建设标志性成果。三: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工作

1、科研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申报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资助的“111 工程”项(1)

目——“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获得成功。“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学术大师、美国国家电力电子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泽元教授、长 江学者张榴晨教授等 10 名国际知名学者的加盟,使我院的科学研究 有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与国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有了更畅通的渠道;(2)组织申报了安徽省教育厅“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 “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并 与安徽省教育厅、中石化安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工程中心的协 议。

2、科研经费增长,科研成果突出 科研经费增长,(1)本新增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 重大项目等一批高层次课题。据不完全统计,新增纵向课题合同经费: 600 余万元,到帐经费 350 万元;新增横向课题合同经费:1600 余 万元;到帐经费 1000 余万元;(2)本发表论文总数:2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7 篇; EI 收录 15 篇;(3)在 2006 本校获得的 11 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中,我院学 院获得 5 项,其中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4)申请专利 15 项;获得专利 4 项。

3、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2006 年共招收硕士 129 人,博士 9 人;06 年毕业硕士 95 人,博 士 6 人;研究生培养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四:实验室建设

1、规范实验室教学与管理 围绕本科评建和学科建设,根据专业设置和新教学计划和大纲,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修订了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完善了实验教学 条件,实验开出率达到 10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门数 的比例达到 83%以上。加强了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工作,实行实验时 间弹性化。

2、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 本,我院在实验室建设计划中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 性实验仪器设备的自行研制,将一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的成果转化

为实验设备:建成了“配电自动化实验装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装置”“数字化相控斩控电封闭直流调速系统实验装置”等 20 多、项实验装置;建成了低压电器控制、软启动器和变频器控制和 PLC 控 制 7 轴同步联动系统等 20 多套实习实验装置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建成 了“分布式发电实验系统”。

3、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工业实训中心 建成了美国、英国等多个公司联合共建 3 个高校实验室;积极参 加学校“工业实训中心”的国家级“双基”示范中心申报工作,并通 过了安徽省教育厅评审,已上报国家教育部审批。五:学生管理工作

1、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三年一次就业率达到 97%以上。2003、2004、2005、2006 连续四 年被学校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三年我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情况 届别 毕业 生人数 考取研 究生人 数 99.26 2004 2005 2006 405 463 458 88 103 119 314 % 348 324 % 前)% 97.41% 96.72 第三 第三(目 第二 % 22.25% 25.98 21.73 就业 人数 一次就 业率 就业率 全校排名 考研深 造率

三届综 1326 合

2、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310 986 97.74 —— % 23.38%(1)建立了“学生科技训练活动基地” 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基 地”,启动“大学生科技训练活动基金”,为学生提供灵活、开放的创 新实践平台,有 10 多位老师参与了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2)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在首届“挑战杯” 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选送的两件作品分别获 特等奖、一等奖,入选第九届全国“挑战杯”赛并全部获奖;参加第 一届 “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中获得三等奖;参 加第七届 “广茂达”杯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二金二银的好成 绩;参加“美亚光电杯”安徽省第一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一等 奖 1 项和二等奖 2 项;;第十届“斛兵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竞赛 05 年我院获得了学校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

3、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我院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多年被校党委评为 A 级达标学生会。学生 工作以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学生社团等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科技创新融为一体,做好学生的素质拓展工作。

4、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每年暑期组织两支队伍,深入企业、农村、学校,进行科技服务 和助学扶贫活动,每年被学校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青年

志愿者组织——阳光社在校内外开展了大量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活 动,与有关单位联合建立了义务家教、扶贫助学和 “爱心 1+1”等 活动基地。

5、加强学风建设 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契机,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加强学风建 设。通过三年努力,学院学风建设大有成效,为学校评估工作做出了 贡献。六:行政管理工作 几年来,学院重视单位内部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 30 余项规章 制度,规范了日常管理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有效地保证 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另外,学院近年新迁的逸夫科教楼、新装修的电机楼和科技楼微 电子研究所等科研、实验和办公用房,大大地改善了学院的办学条件 和环境,但办学条件仍显不足,本,学院注意内部挖潜,一方面 合理调配办学资源;同时,争取学校支持,新隔建若干公用房,部分 缓解了用房压力,进一步改善了学院用房条件。本,学院还能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安全、卫生、教职工住房 情况清查、拆违、学校60年校庆和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期间的宣传、接待、环境治理等工作,为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篇3: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度行政工作总结

2003~2004学年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在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本学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3~2004学年度院党总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为保证本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1、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按照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布置,制定了详尽的理论学习计划,把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高校第十二次党建工作会议和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及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在时间和人员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坚持教职工双周三下午时政学习制度,使院、系、所、室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对学习内容能深入领会,增进了学院上下对学校和学院发展目标的理解,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2、2003~2004学年度学院党总支为贯彻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校党委的部署,制定和完善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三年规划。在2003年发展党员72人,2004年上半年发展党员58人(其中研究生7人,教职工2人),在本学期末还将发展党员120人,使基层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得到壮大。

同时,根据校党委要求和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需要,院党总支在教职工及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中遴选了49位党龄较长、政治素质好的同志配备到本科生各班级任组织员,其中总组织员1名,组织员48名,使学生党建工作的力量得到充实和加强。

3、学院党总支还重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完成了低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党支部的组建,以及电工电子中心实验室党支部的组建和支部选举工作,并结合学校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后学院部分系、所人员变动情况调整了支部的组成,使每位党员在支部的学习、活动和组织生活得到了保证。

4、学院党总支一如继往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学校要求,为各本科生班级共配备班导师9人,班主任22人,已较好地开展工作。有些班主任、班导师利用双休日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学院党总支还特别重视稳定工作。在抗击“非典”及其它特殊时期,都及时按 学校要求,成立了“防非”工作领导小组和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做好校园稳定工作,保证了良好的教学、实验等工作秩序。

6、学院党总支还注重做党外人士的政治工作,重视群众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沟通和联系,政治上关心和信任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并大力支持党外领导干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外知识分子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群众工作方面,院党总支注重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全院广大教职工宣传学校和学院的工作及有关政策,增进广大教职工关心学校和学院发展的热情。并积极支持院工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认真组织进行2003年度“三育人”评选工作,增强了学院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二、行政工作方面,学院较好地完成了2003~2004学年度的工作目标,以学科学位建设为代表的各方面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果。

1、学科学位建设

学院领导班子将学科学位建设作为提高学院整体水平的龙头来抓,组织申报了“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批准,使学院初步形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部级工程研究中心(部级网上设计中心)——省级重点学科——硕士点”的学科建设框架;继续加大对优势学科的投入力度;在新的学科点申报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规划和组织工作。

学院目前学科建设情况:

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IC网上设计中心

省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工学硕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工程硕士点: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教学工作

(1)本年度招收本科新生496人,硕士研究生104人,工程硕士生36人,博士研究生12人。毕业本科生351人,毕业硕士研究生48人,毕业博士研究生5人。

(2)在研教学研究项目11项,其中省级重点2项,省级一般3项,校级项目 5项。

(3)继续推进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内涵改造。根据学分制要求,全面修订了本科专业的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对专业选修课进行了模块化组合,拓宽了专业方向,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加强了实践环节。

(4)组织各学科点对博士、硕博连读、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规范和改进了研究生培养工作。

(5)为迎接本科教学国家评估,学院通过大会和专题讲座形式在全院范围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学习评估文件,制定评估规划;成立了学院评估工作督导组,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

(6)加强了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和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已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达14人,另已签约在今年来学院工作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人。同时鼓励和支持在岗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在读博士20人。本学年内还引进教师9人,另签约待引进教师7人。另外,还继续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好“传、帮、带”工作,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讲课竞赛,以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青年教师张晨彧获得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3、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

本年度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总数112篇,其中国家级核心刊物52篇,被EI检索6篇,ISSN/CN98篇,国内会议6篇,国际会议9篇;出版专著1本,教材3本;获发明专利3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运行的纵向课题24项,其中有属科技部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的“集成电路IP核评测技术”、“大型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属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的“含绿色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基于平台的SOC设计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永磁多维机器人关节用球形电动机的研究”,合同总经费460万元;运行的横向课题28项,合同总经费600万元。

学院积极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和教学经验交流等学术活动;邀请了一批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通过与国外著名公司的合作和交流,改善了教学科研设备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实验室建设

为改善实验室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学院认真落实执行学校“十五”整体规划和学院“十五”整体规划,力争在“十五”末把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成国内先进的电气与自动化学科的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室在通过了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双基”实验室评估的基础上,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双基”示范中心验收单位。为2005年通过省级“双基”示范中心验收评定,争取申报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实验基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学院很好地执行了学校下达的年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建设的350万元经费,建设和完善了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其中,建成了面向全校学生的电工电子实验选课系统,新建电工原理实验室3个、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3个、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3个、电工学实验室2个、创新实验室1个,使我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在已成立的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中心实验室基础上,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化组合的作用,在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的同时,扩大了实验项目。

学院还很好地执行了学校下达的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经费195万元。建成了“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系统”、“DSP与信号处理实验系统”、“生物医学测量实验系统”。

学院完成了日本协力银行贷款实验设备申报工作,获准学校核准经费760万元;完成教育部老专业改造和新专业建设实验设备申报工作并获批准。

经过全院实验人员对设备的精心维护,实验仪器仪表工作正常,较好地完成了学生的实验、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实验任务,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工电子实验室完成了全校相关专业教学各项实验,专业教学各项实验开出率达100%,电气与自动化中心实验室完成自动化、电气工程、生物医学三个专业的专业课实验,实验开出率达95%。

5、学生工作

(1)认真做好03级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工作。主要针对学分制的实施做好大学生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重点进行了法制、校纪校规、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同时配合人武部和参训部队做好学生军训工作。

(2)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社会捐资奖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工作;配合银行做好03级在校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做到97、98、99级(已毕业)学生的贷款回收工作。

(3)进一步加强学院00级、01级中走读生的管理,对他们进行了重新登记。(4)认真做好贫困学生档案的建立和和调整工作,完善对他们的资助和帮助措施。配合学校勤工助学中心做好有关工作。

(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会、团总支分别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扩大了同学与社会的接触面。去年暑假学院选派的赴肥东和合肥少管所两支社会实践队分别被学校评为“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学院学生会被学校党委评为“A级达标学生会”;阳光社被学校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

(6)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去年99级一次就业率达到95.1%,院被学校评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的基础上,今年我院进一步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了就业形势分析和到基层,到艰苦地区,走尽快成才道路的教育,到目前,我院00级一次就业率已超过98%。

三、领导班子建设方面,通过学校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学院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新老班子工作进行了顺利的交接。新的学院领导班子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积极和切实的任期目标。领导班子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进行了严格的分工。各位成员都能在自身分管的工作范围内积极开展工作,并注重分工和协作相结合,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各位成员能做到勤政廉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学院继续实行院务公开,严格控制经费开支,注意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近期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前征集群众意见中,班子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四、在2003~2004学年度,学院还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按照学校的布置,组织完成了全院各类人员竞聘上岗工作,遴选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进一步凝炼了学科方向,汇聚了学科队伍,学院机关也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全院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同时根据竞聘上岗以后人员变动情况,调整、配备了系、所和实验室负责人及人员,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条不紊的开展。

本学年度,学院还遵照学校统一安排,积极准备和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搬迁工作。其中有,率先完成了学校对学院“逸夫科教楼”实验、办公用房9911平方米的规划和搬迁,改善了科研、实验和办公条件;完成了学校对学院新校区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975平方米的搬迁规划和新建工作;完成了电机楼3800平方米维修改造和科技楼7-9层科研用房的搬迁工作,并积极做好各种准备,迎接教育部对“光伏系统工程中心”的检查、验收。

本学年度,学院还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综合治理工作,并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努力为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篇4: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度行政工作总结

一、2004—2005学年工作总结

(一)、教学工作

2004—2005学年共开设专业基础课88门,同时为全院开设选修课两门,公共史论课1200多学时。在正常教学之外,为全院举办学术讲座7次,为本系学生举办专题讲座10次,组织课题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8次。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学术气氛,开拓了学生视野,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全系任课教师都是超工作量上课,课时最多者达800课时。上学期重点是新生教学,组织全系教师和新生见面,并通过小讲座的形式展示教师教学水平,同时组织全体新生到济南近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考察,以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下学期重点是毕业班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指导。其中毕业论文全部合格,一项优秀毕业设计被学院收藏,5篇论文被评为系优秀论文。42名毕业生有3人考上研究生。

(二)、科研工作

本学年在职教师共出版专著11部,论文16篇,其中《中国民艺采风录》荣获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等奖和省文联首届泰山艺术奖。参加学术讨论会7次,其中国际学术讨论会2次,入选论文7篇。部分教师参加了全国文联《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间年画》的调研;参加团省委《青年农民中的信教》社会调查等活动。3位教师被山东民间文艺家协会选为理事,2位被选为山东民俗学会理事。

(三)、教学管理工作

按照教务处要求,教学管理工作重点抓的是规范化教学,一是严格教师出勤制度,二是规范教案、教学日历的编写,三是教学档案的整理。从下学期开始,系里对每一门课都建立了教学档案,将教案、教学日历和学生作业全部整理归档。

(四)、党务工作

1、按照党委宣传部的学习教育计划,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好本部门的政治学习。及时传达落实院党委、院行政的有关会议精神及工作部署。

2、认真做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院党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制定、实施本部门的党建工作计划和党员教育发展计划,积极做好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和考验。严格履行发展程序,坚持党员标准,避免人情关,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好入关口。本学年共发展新党员23名,其中:教师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正9名,培养确定入党积极分子45名。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召开好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意见,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立健全了教工、学生党支部及党总支班子。

(五)、学生工作

1、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党、团总支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会议和座谈会,并聘请学院老领导和校外专家为学生开办思想政治教育讲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系学生会每周还安排两次专题影像放映,活跃学生的生活。

2、注重安全教育。邀请学院保卫处老师为04级新生做安全讲座,并举办“遵章守法,关爱生命”大型签名活动,提高同学们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注重对毕业生教育。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多次召开毕业生会议,进行有关诚信、安全和就业等方面的教育,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单位情况,使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二、2005——2006学年工作要点

(一)、教学工作

1、安排好新进教师在新校区的食宿和教学生活;

2、恢复班主任制度,使新校区每一个班级都配备一位班主任,辅助教学;

3、试行小课题和小讲座式教学,从大

一、大二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科研能力;

4、组织大二学生赴南京参观学习,进行传统教育和近现代革命史教育;

5、举办4-5次专题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气氛;

6、组织好毕业生教学实践活动,提前介入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选题。

(二)、科研工作

1、完成2-3个省级课题的调查与研究;

2、争取出版2-3部学术专著;

3、发表10篇左右学术论文;

4、在学生中建立科研小组,承接社会上一些小型课题;

5、举办一次民艺活动周。

(三)、教学管理工作

1、充实教研室,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教学科研作用;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学档案;

3、充实和完善系图书资料;

(四)、学生工作

1、做好05级新生报到接待、入学教育及04级学生的搬迁工作;

2、做好基层班级组织制度建设,指导05级学生成立班委、团支部;

3、继续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3-5次思想政治座谈会或讲座;

4、做好05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经济情况的调查分析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困难;

5、继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举办安全教育讲座;

6、继续做好学生党员的推荐、发展和继续教育工作;

7、做好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及毕业教育工作。

艺术学系

上一篇:网络技术应用下一篇:警务人员反邪教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