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完型三个切入点

2024-07-07

考研英语完型三个切入点(精选6篇)

篇1:考研英语完型三个切入点

捋清思路和文章结构

大家做题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就是跳过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步骤,而是拿到题之后上来就做题。这样很容易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画地为牢,当然这样做出来的答案正确率一定不会高了。小伙伴们在拿到一篇文章之后,首先要快速浏览一遍文章,至少要知道文章到底讲了什么,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是真实报道还是故事,是正在发生的还是已经发生的。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之后的做题有很大用处,很多童靴做题时会栽在时态语态这些最简单的点上,而这都是因为没有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所造成的。

注意多义词汇和固定搭配的积累

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固定搭配的用法和积累。这个过程应该是长期的,没有捷径可取的。在平时的真题训练中,要注意固定搭配和高频词汇的收集和整理,而这些在应用中积累下来的琐碎知识点,我们才能记得更牢,同时,在平时的训练中肯定也会频繁地运用这些知识点,在运用中学习才会记得更牢。大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把高频的词汇和固定搭配整理到一起,然后统一复习,再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检验复习的效果。

提升做题速度

在考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在考场上考试时间不够用,你掌握再多的答题技巧,你复习得再扎实都是白搭。所以不光是对专业的训练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我们一样要去对付时间不够用这个人世纪难题。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尽量训练自己做题的速度,同时还得保证题目的正确率。提高了速度,节省下来的多余的时间我们需要分摊给最耗时耗力的阅读题型。所以说这也是一项艰苦的任务,童靴们可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篇2:考研英语完型三个切入点

在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院从抓住“三个切入点”入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推进,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以精心组织为切入点,明确主题教育目标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该院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每位干警必须按时参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保证课时,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二是把服务大局、保障民生、规范执法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三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争先创优促进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四是在活动中加强从严治检,以实际行动把执法为民真正落实到位。同时还要求每位干警要做到“三个围绕”、“三个检查”,即围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检查自身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从哪些方面进行整改,使执法理念有新的提高。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提出的建议和期望,检查自身在公正、廉洁、文明执法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思考今后如何更好地执法为民,使每位干警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有新的提高;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检查每位干警执法思想、执法作风和执法规范方面存在的差距,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为民执法水平,使干警的综合能力有新的提高。

二、以狠抓落实为切入点,确保主题教育不走过场

为了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党组成员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我党三代领导人的著作,学习中共党史,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并利用每周一次的党组中心组学习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院领导坚持做到“三个带头、三个表率”,即党组成员带头参加学习,在榜样方面做好表率;班子成员带头作专题辅导,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上做好表率;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调研、剖析问题,在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整改上做好表率。同时还要求各科室在组织学习、安排落实上做到“四个到位”: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位;学习内容时间、主讲人落实到位;学习方式、实践结合、有的放矢落实到位;学习效果、工作体现落实到位。为了确保活动不走过场,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开展,要求每位干警在学习教育中做到“四有”:即有会议记录、有学习笔记、有讨论记录、有心得体会。

三、以创新形式为切入点,确保主题教育扎实有效

为了真正使学习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该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组采取“六学”办法推进主题教育向纵深发展。即专题辅导“精学”,领导点题“深学”,政工部门“送学”,警示教育“悟学”,检查指导“督学”,定期考试“测学”。由于不断创新学习方式,“自选动作”与规定动作相结合,使学习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使主题教育扎实有效,院党组还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创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专刊,及时反映活动动态,促进内外交流;二是为每位干警发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学习资料,以增强学习效果,有的放矢;三是举办专题报告会,由检察长给干警作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专题讲座,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四是建立一个结队互帮平台,开展“一带一”结对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篇3:教读《窃读记》的三个切入点

关键词:《窃读记》,读,切入点

《窃读记》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记述作者童年因贫困买不起书而只能在书店“窃读”的经历。作为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它的出现,立刻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小女孩的叙述视角拉近了作品和学生的心灵距离,窃读的委屈和快乐,学生能感同身受;细腻生动地描写、充满张力的叙述方式,是七年级学生学写细节和布局谋篇的典范。如此好文,当然得好好研读,用心设计,让学生以此文为例文,学会生动地记事写人。

一、尺水兴波,体会“一波三折”之妙

通过反复阅读,我发现文中多次出现含有关联词“但”字的转折句,例如“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了”“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等等。这仅仅是作者的表达习惯吗?还是这样的句式背后隐藏着一种高明的设计?

于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时,我对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请你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所有的转斩句。

课堂上,学生和我再读文章,并将所有含有“但”“但是”“却”字的转折句全部挑出来,统计发现,全文直接使用转折句竟然高达16处之多。学生讨论激烈:文中的“我”在奔向饭店时转折,在找不到书时转折,在能窃读时转折,在下雨时转折,在饥肠辘辘时转折,在受屈辱后不再去书店时又转折,在被店员发现“我”窃读时转折……全文在转折中起笔:名为“窃读记”,开篇却从飘着香味的饭馆写起,然后突然转折——“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折中又折:中间插叙自己以前忍饥挨饿仍会窃读的经历;在转折中收笔并升华主题:“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可以说,转折句串联起整个故事的全部过程。更妙的是,“我”的心也随着事件中一次又一次的转折而忽而快乐,忽而失望,忽而兴奋,忽而害怕,就像在丛林中探秘般,起伏跌宕。

文似看山不喜平。看来,作者首先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她能将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讲得尺水兴波,起伏有致,自始至终让故事充满悬念,让语言充满张力,让读者愿读爱读并且读得有滋有味,凭的正是这种“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

二、咬文嚼字,体会“窃读”的滋味

再读课文,学生能很快找到作者直接表明“窃读”滋味的一句话,即文章第11自然段中的这一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但问题是,这种矛盾的滋味,这种细腻的感性素质,学生如何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甚至可以像作者这样入木三分地写出这种力透纸背的感觉来呢?如果此时,教师将这种滋味的两个对立面硬性分开,让学生分别去品味“快乐”“惧怕”并析其原因,必然会收获一堆味同嚼蜡的标准式答案,学生便会错失体会这种双重、甚至多重滋味融合在一起的细腻语感的良机。

好的文章耐读,高明的读者会读。单说“窃读”的“窃”字,便暗藏玄机,读者之所以能感受到那种既快乐又惧怕的滋味,不就是因为是一种“窃读”而非光明正大地读书方式么?对这篇文章的语言品读,与其让学生分别感受“快乐”和“惧怕”,倒不如让学生咬文嚼字,还原情境,原原本本地体会一把“窃读”的滋味。

在这个环节,我设置的问题是:窃读,就是像______似的读书。请你再读课文并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填空。学生找到的词语是“小偷”,而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惯贼”“偷窃”,也就是说窃读,就是像小偷似的读书。在品读“窃”字时,学生还发现文中多次出现了“装着”“装作”“隐藏”“藏”等词语,而这些词语透露出的正是一种因买不起书而不得不像小偷似的去蹭书店的书读的无奈和辛酸。进一步寻找和品味,学生找到了很多细节,例如:“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品读这样的句子,学生才能进一步感受到孩子的天真与狡黠,才能感受到所谓窃读的滋味,是大大的快乐中蕴藏着小小的惧怕,是小小的担忧中积淀着无限的喜悦,这种交织着快乐与惧怕的情感就在这些小小的细节中呼之欲出。

三、读写结合,切身感受成长的滋味

篇4:深入解读文本的三个切入点

关键词:文本;关键点;困惑点;审美点

切入点一:文本的关键点

所谓关键点就是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字、词、句甚至情节。以鲁迅的《社戏》为例,《社戏》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因为时代遥远,生活有距离感,所以有些文字颇难理解,但是如果能抓住关键点,就会纲举目张,发现鲁迅运用文字的深邃精妙之处。比如,文中有一处写小伙伴们偷罗汉豆,双喜和阿发在偷豆之前都有一个“跳”的动作:“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此时,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如果只是单纯流于文字表面,脑海中留下了也许只是双喜和阿发的对话,但是仔细深入地阅读就会发现,虽然双喜和阿发两个人都有跳这个动作,但是在跳的时间上有细微的差别,双喜是先跳后说,而阿发则是边跳边说。这两个不起眼的“跳”其实是很值得品味的,因为这个动作透露着两个少年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双喜性格沉稳、老道、严谨、心细、机敏、智慧,即便在匆忙的偷豆中,他也有条不紊、不慌不忙。阿发则略显急躁、老实、单纯,头脑简单。以一个“跳”字为切入点,能帮助我们把握文本的人物形象,进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入点二:文本的困惑点

一些文本,我们在读过之后,对其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或主旨不能透彻理解,这些就构成了文本的困惑点。抓住了文本的困惑点,才能拨开重重云雾见奇峰。比如,在教学《沉船之前》时,学生第一遍粗读完课文后,几乎能很轻松地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的两个小时里,三个音乐家在甲板上镇定自若地拉小提琴;老爵士拒绝穿救生衣,从容优雅地喝着白兰地;老船长艰难地返回驾驶室,与船同归于尽。这三组画面的共同点是他们在死亡面前都表现得从容不迫、临危不乱。这是学生的初步阅读感受,但是接下来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困惑:“面对灾难,明哲保身是人的基本反应,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选择?难道这些音乐家、老爵士、老船长真的不怕死?”这个问题非常有思考的价值,我顺势引导学生“填空”来品悟音乐家在灾难前依然驻足甲板忘我演奏的原因。

在________的时候,演奏没有停止;在_________的时候,演奏还是没有停止;在___________的时候,演奏仍然没有停止……

这个精心预设的填空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核去发现初读时没被思考和挖掘的问题。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深入研读,很快“妙悟”出来:

在一艘艘救生艇在他们眼前陆续离开的时候,演奏没有停止;在船体倾斜得越来越厉害,人群凄厉的哭喊声和哀号声在漆黑的夜空中响起的时候,演奏还是没有停止;在船体断裂沉入大海,海水汹涌而来的时候,演奏仍然没有停止……

音乐不但是心灵的镇静剂、营养品,而且还能在灾难时抚慰人们苦难的灵魂。即使沉船在即,四位音乐家还是想用手中的武器——音乐,诠释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安抚惊慌失措、无家可归的灵魂。富兰克林曾说:“以保持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音乐家以对音乐的热爱与执著诠释了生命的尊严。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所以苦难不仅提高我们的认识,也升华我们的人格。”经过填空和教师有效的点拨补充,学生理解了面对死亡时,四位音乐家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性美。

切入点三:文本的审美点

文本阅读归根结底是语言的阅读,是通过语言的审美和欣赏来完成的。作家通过语言把形象固定下来,读者依据作家的语言风格去唤起自身关于生活和情感的表象经验,从而把握文本形象,破解其中的人生精义和哲学思考。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词语虽然中间没有动词连接,但是组合在一起却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孤寂感和沧桑感,浪迹天涯的游子,形单影只,只有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与他相依为命,在秋日瑟瑟的寒风中,踏着干枯飘零的落叶,缓缓行进在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古道上。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之美,贵在文本本身,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挖掘美并展示美,带领学生一起畅游文本美的海洋。

总之,如果抓住了文本的关键点、困惑点、审美点,我们就能读出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避免了阅读的浅尝辄止、隔靴搔痒。

篇5:深入解读文本的三个切入点

所谓关键点就是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字、词、句甚至情节。以鲁迅的《社戏》为例, 《社戏》对于初一学生而言, 因为时代遥远, 生活有距离感, 所以有些文字颇难理解, 但是如果能抓住关键点, 就会纲举目张, 发现鲁迅运用文字的深邃精妙之处。比如, 文中有一处写小伙伴们偷罗汉豆, 双喜和阿发在偷豆之前都有一个“跳”的动作:“这边是你家的, 这边是老六一家的, 我们偷哪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 在岸上说。此时,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 让我来看一看罢。”如果只是单纯流于文字表面, 脑海中留下了也许只是双喜和阿发的对话, 但是仔细深入地阅读就会发现, 虽然双喜和阿发两个人都有跳这个动作, 但是在跳的时间上有细微的差别, 双喜是先跳后说, 而阿发则是边跳边说。这两个不起眼的“跳”其实是很值得品味的, 因为这个动作透露着两个少年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双喜性格沉稳、老道、严谨、心细、机敏、智慧, 即便在匆忙的偷豆中, 他也有条不紊、不慌不忙。阿发则略显急躁、老实、单纯, 头脑简单。以一个“跳”字为切入点, 能帮助我们把握文本的人物形象, 进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入点二:文本的困惑点

一些文本, 我们在读过之后, 对其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或主旨不能透彻理解, 这些就构成了文本的困惑点。抓住了文本的困惑点, 才能拨开重重云雾见奇峰。比如, 在教学《沉船之前》时, 学生第一遍粗读完课文后, 几乎能很轻松地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的两个小时里, 三个音乐家在甲板上镇定自若地拉小提琴;老爵士拒绝穿救生衣, 从容优雅地喝着白兰地;老船长艰难地返回驾驶室, 与船同归于尽。这三组画面的共同点是他们在死亡面前都表现得从容不迫、临危不乱。这是学生的初步阅读感受, 但是接下来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困惑:“面对灾难, 明哲保身是人的基本反应, 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选择?难道这些音乐家、老爵士、老船长真的不怕死?”这个问题非常有思考的价值, 我顺势引导学生“填空”来品悟音乐家在灾难前依然驻足甲板忘我演奏的原因。

在________的时候, 演奏没有停止;在_________的时候, 演奏还是没有停止;在___________的时候, 演奏仍然没有停止……

这个精心预设的填空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核去发现初读时没被思考和挖掘的问题。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深入研读, 很快“妙悟”出来:

在一艘艘救生艇在他们眼前陆续离开的时候, 演奏没有停止;在船体倾斜得越来越厉害, 人群凄厉的哭喊声和哀号声在漆黑的夜空中响起的时候, 演奏还是没有停止;在船体断裂沉入大海, 海水汹涌而来的时候, 演奏仍然没有停止……

音乐不但是心灵的镇静剂、营养品, 而且还能在灾难时抚慰人们苦难的灵魂。即使沉船在即, 四位音乐家还是想用手中的武器———音乐, 诠释他们对生命的理解, 安抚惊慌失措、无家可归的灵魂。富兰克林曾说:“以保持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 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音乐家以对音乐的热爱与执著诠释了生命的尊严。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 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 所以苦难不仅提高我们的认识, 也升华我们的人格。”经过填空和教师有效的点拨补充, 学生理解了面对死亡时, 四位音乐家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性美。

切入点三:文本的审美点

文本阅读归根结底是语言的阅读, 是通过语言的审美和欣赏来完成的。作家通过语言把形象固定下来, 读者依据作家的语言风格去唤起自身关于生活和情感的表象经验, 从而把握文本形象, 破解其中的人生精义和哲学思考。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词语虽然中间没有动词连接, 但是组合在一起却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孤寂感和沧桑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形单影只, 只有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与他相依为命, 在秋日瑟瑟的寒风中, 踏着干枯飘零的落叶, 缓缓行进在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古道上。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语文之美, 贵在文本本身, 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所以, 教师要挖掘美并展示美, 带领学生一起畅游文本美的海洋。

篇6:科学教材处理的三个切入点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材 切入点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纽带,是学生与知识对话的载体。因此,科学、巧妙地处理教材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有效处理教材呢?笔者认为要巧抓思维点、紧绕重难点、做实拓展点,在这三点上下功夫,或突破重难点,或拓展延伸,或提升课堂品质,以点辐射,从点到线,由点到面,合理巧妙地进行教材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的有序学习助力,为课堂的实效增光添彩,更为出彩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一、巧抓思维点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小学生善于直观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对于有些生活现象虽然熟悉,但其中的科学道理并不清楚,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放到课堂上来研究,学生很难有兴趣。比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学生在三年级接触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生活中也有丰富的经验,这节课再来研究物体沉浮,不够新鲜,学生兴趣点较低。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创设情境是一个突破口。为此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借助视频资料,一只小蚂蚁在搬运食物过河,一不小心掉到水中,在这危急关头,飞来一只小白鸽,小白鸽会怎样帮助蚂蚁,由此启发学生联想到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浮的。学生根据经验能很快地想到树枝、木块等物体是浮的,接着教师先后出示两组不同的材料:第一组是石头和泡沫塑料块,第二组是大白萝卜和小回形针。当出示第一组材料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马上做出判断与选择,而第二组材料是学生拿捏不准的,因为这与他们“轻浮重沉”的前概念是冲突的。在这个矛盾点上,既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又为接下来如何正确把物体放入水中,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打下基础。

(二)抓住趣点,盘活思维

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用品都能够成为科学实验的道具与材料。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生活中的契机,将培养学生思考习惯渗透于课堂教学,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在教学导入部分一般都是倒一杯热水,在杯子里放一个不锈钢勺子,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勺柄会怎样,接着就揭题,展开新课教学。而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设计观察热传递过程与方向的实验。设计一个肉眼可见的热传递实验,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思路一时打不开。所以笔者对于这节课的处理是在让学生思考勺柄遇热几分钟之后的情况这一环节时,使用变色杯、变色勺,这个材料生活中有,也比较流行,让学生直观感受热量如何从杯底传递到杯口,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一方面为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另一方面为下一环节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作铺垫。

二、立足重难点

(一)聚焦问题,厘清思路

上过《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一节课内容多,学生对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及读数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认真地示范操作,并一一指导,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但这一知识点对之后研究斜面等内容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思考,学生为什么不会测量,又是什么原因困扰着他们正确读数。笔者认为,此前测量重力是竖直向上拉相对比较简单,而测摩擦力需要水平拉,因为有前概念的困扰,学生会不习惯。另外,弹簧测力计在拉动的过程中会晃动摇摆,导致学生不知道怎么读数,什么时候读数。笔者的做法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困难的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通过播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操作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从自身的观察视角交流归纳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接着练习读视频中的摩擦力大小,从自主读发现测量摩擦力时要匀速水平拉动,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很难做到匀速,为此可指导学生看指针摆的值,并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获得摩擦力数据。通过这种聚焦学生普遍问题的情况,能够有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为之后知识点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挖掘实验,走近本质

科学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就是实验,每节课都会有实验,只是实验的形式、内容不同。实验操作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实验内涵,有创意、有新意地完成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光的反射》一课的教学,一般我们常规的做法是先组织学生用手电筒由易到难探究如何照亮书影中的小球,接着引出光的反射,感受了解反射光的特点,最后认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谈到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许多学生还是存在质疑的,因为他们并没有清楚地亲眼所见。而有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采用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进丁达尔现象,把镜子放在溶有粉笔灰、肥皂水的水槽里,实验时,把激光笔的光束照在镜子上,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光的反射路径,从而理解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这样的课堂是有深度且有趣的,也是我们大家努力追求的。

(三)巧借教具,简化难度

自制教具是每一位科学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创新的教具,可以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如《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这节课,通过玩气球认识反冲力,以此为动力组装气球小车,探究反冲力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最后对重力、弹力、反冲力进行总结学习。一节课教学内容充实,很难删减或改动。怎样突破,在哪儿突破,思来想去,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具上做文章——找一根窗帘轨道,一个带橡皮塞的小塑料瓶,连接瓶子与轨道的是光滑的铁丝,当时为了让瓶子冲得更快,笔者用铁丝穿过吸管,果不其然,打足气的塑料瓶在反冲力的作用下,像火箭那样冲出去,学生被震撼了,兴趣来了,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也跟着来了。

(四)细琢记录单,丰富信息

记录单是学生呈现实验结果的载体,更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但教材或作业本上的记录单并不是特别完美,往往在教学时,学生学情不同,对记录单的认识程度也就不一样,因此这也是处理教材的一个点。比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学生做白糖加热实验,教材中的记录单如下表。

大部分学生往往只关注颜色变化、状态变化,其他方面则被实验时激动的心情覆盖,可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充分对比白糖加热前后的变化,构建起化学变化的概念,所以为了能引导学生更全面地关注各个变化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对记录单进行重新设计。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陈述白糖特点之后,完整填写记录单,这样既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又能为学生的思维查漏补缺。

三、放眼拓展点

(一)找出矛盾,拓展思维

每节科学课都要经历一个问题的解决,另一个问题的诞生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探究无止境的信息,学生才会逐渐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习惯。如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给学生提供这些材料:直、弯管各1根,胶水1瓶,果冻1个,激光笔1支,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自主选择材料设计实验。直、弯管代表空间状态,胶水代表同一液体,果冻代表固体。实验现象也是很明显的,通过这样的处理,学生对光是直线传播的认识会更全面深入。在结课时,出示如图1这样的装置,让学生猜猜激光笔从一端射进,会有什么现象?很多学生一开始认为什么现象都没有,但实际一操作,发现光会拐弯,这与本节课的知识不是冲突了吗?那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由此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结束教学,期待下一次的探索实践。

(二)巧搭过渡,拓展内容

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地引领学生揭开科学谜团,其中环与环之间的过渡,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处理。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由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在问题的激励下寻找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教材中安排学生借助2根吸管、橡皮泥、装有水的塑料瓶等物品,利用空气将瓶中的水挤出来。实际操作时,学生中出现了方案想不出、无从下手、科学概念建模不成功等问题。其实,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不难发现,从导入到实验设计求证,学生的思维出现脱节、断层,这才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为此,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起过渡桥梁——“听话的乒乓球”实验(如图2、图3)。

学生往吸管中吹气,看到乒乓球慢慢沉到瓶底,当嘴离开吸管,感受一股气流从吸管内冲出,看到乒乓球慢慢上浮。学生通过动手体验,巧妙搭建思维桥梁,顺利地想出了如何让空气挤出瓶里的水的办法。

教无定法,同样,处理教材的方法也不一而足,但殊途同归,我们一直朝着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前进,我们一直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行进,相信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课堂会变得充满智慧,变得灵动,变得有生命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会得到不断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中秋假日玩乐的日记下一篇: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011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