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工作意见

2024-07-27

商务工作意见(精选8篇)

篇1:商务工作意见

商务部关于加强商务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

(商秩发[2008]5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转变商务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现就加强商务行政执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行政执法是当前商务工作的紧迫任务

(一)重要意义。本意见中商务行政执法是指商务主管部门依法监督检查行政相对人的经营行为,并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整改或停产停业,取消资质等处罚的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是商务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在要求,是维护市场秩序,实现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净化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建设和谐商务,为民商务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商务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实施商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综合行政执法,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

(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教育引导为主,处罚与宣教相结合,坚持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逐步实现行业管理与行政执法相对分开;坚持权责统一,明确执法职责,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多方联动,综合治理,形成执法合力。

(四)总体目标。用3-5年时间,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商务行政执法体制: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执法队伍,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和制度。通过强化商务行政执法,使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二、加强商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五)健全行政执法队伍。要整合、充实、加强现有的执法力量,组建专职的商务行政执法队伍,做到人员、编制、经费三落实。落实人员编制暂时有困难的地方,要通过从内部调剂人员或实行委托执法的形式,保障执法力量,落实执法职责。

(六)健全执法人员资格制度。要全面实行持证执法制度,对现有执法人员进行统一清理。对没有相关证件和新充实的人员,要尽快核定身份,积极申报,办理行政执法证件。整顿商务行政执法队伍,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七)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要根据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优化执法人员结构,充实熟悉法律、管理和商务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加强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思想作风建设,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全面履行商务行政执法职责

(八)切实履行执法职责。要认真梳理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赋予商务主管部门的执法职能,逐项分解,明确职责,切实履行,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九)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制定政策、审批许可等行业管理职能与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职能相对分开的原则,逐步将分散的行政执法职能集中起来,交由综合性的行政执法队伍统一承担。综合行政执法可以从生猪屠宰、酒类流通等领域开始,逐步拓展到其他领域。

四、加大商务行政执法力度

(十)加强日常监管。要开展巡查、抽查,临检、暗访等执法检查活动,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死角,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及时查处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扩散蔓延。

(十一)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要针对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等领域市场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集中力量,迅速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十二)建立执法协作机制。按照法律法规关于执法职责划分的规定,与公安、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跨部门的信息通报、联合调查,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交司法部门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当事人拒不执行行政处罚的,要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十三)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建立以“12312”等热线电话、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共同发挥作用的举报投诉服务体系。将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正式更名为“12312”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在各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逐渐开通“12312”热线电话,统一受理本辖区内有关商务领域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举报投诉,提供咨询服务,形成商务系统的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举报投诉奖励制度。

(十四)加强知法、守法的宣传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多途径宣传商务法律、法规和规章,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商务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经营理念。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曝光典型案件,威慑违法犯罪分子。

五、规范商务行政执法行为

(十五)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健全立案、调查、听证、做出处罚决定、行政复议等制度,规范取证、鉴定、检测、查封、扣押等办案程序,做到流程清楚、规定具体、期限明确。

(十六)统一执法文书。逐步统一《立案审批表》,《询问笔录》、《现场检查(勘验)笔录》、《抽样取证凭证》、《证据登记保存清单》、《查封(扣押)通知书》,《行政处罚

听证会通知书》、《行政处罚听证会报告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结案报告》等行政执法文书的格式,规范填制方式。

(十七)建立案件统计管理制度。建立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一案一卷,文书齐全,手续完备:建立案件统计和重大处罚备案制度,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量化分析、目标考核和监督管理。

(十八)严格执行罚没款和执法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要端正执法指导思想,以教育、引导、规范行为作为执法目的,防止以罚代刑,为罚款面执法;要加强执法罚没款管理,防止瞒报截留、坐支挪用罚没款的现象。

(十九)健全监督与制约机制。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将执法职责和权限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执法人员,实行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严肃追究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执法人员的责任;建立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接受群众监督,提高自我纠错能力。

六、扎实推进商务行政执法工作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尽快明确主管处(室),统一部署全省商务行政执法工作,并指导、推动、协调落实;市、县商务主管部门也要明确主管处(室)、科(股),归口管理本级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抓紧落实商务执法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和执法装备。

(二十一)加强指导和支持。商务部将组织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对试点地方提供必要的支持。制定规范执法的相关制度,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文书。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商务行政执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有关建议请及时反馈商务部。

商务部

二○○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篇2:商务工作意见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将继续向纵深发展,我国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趋紧,国内市场的开拓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培育十分迫切,商务“保增长”任务将更为艰巨,商务工作面临进入新世纪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但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仍然具备很多有利因素和条件。商务财务部门应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决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资金统筹与政策协调,提高服务商务发展大局的能力,确保2009年各项商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2009年商务财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外经贸稳定增长和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线,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协调完善与商务发展相关的财税金融政策,增强资金保障能力,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和服务大局的水平,为促进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2009年商务系统财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商务工作发展形势

从目前情况看,主要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国内需求短期内实现根本转变的难度较大。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商务财务部门必须努力保持良好的工作传统,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和形势判断工作,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多下功夫,切实做

到“运行分析科学客观、形势判断准确前瞻、调查研究注重实效”。在具体调研工作中,商务财务部门要坚持抓重点、抓方法和抓成效,不断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情况,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发展演变的趋势和规律,准确评估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时分析形势发展对本地区商务工作的影响,积极研究提出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政策建议;要深入基层抓好专题调研,重点了解当前我国各项商务促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掌握重点地区、行业、企业和商品的发展状况,及早发现一些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及时将有关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二、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商务促进政策取得实效

2009年,商务财务部门要紧紧围绕商务“保增长”工作目标,将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商务促进政策的贯彻落实上来,转移到政策的创新与发展上来。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意见》和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批复精神,加快推动研究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保证政策落实执行不弱化、不走样,确保国务院的各项决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各地商务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商务促进政策的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商务促进政策的实施效果。根据商务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快政策制度创新,继续研究出台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商务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地方商

务促进政策体系,推动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中央关于“保增长、促发展”的精神,各地商务财务部门要抓紧清理妨碍“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对前期出台或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的财税、金融等不符合当前商务“保增长”要求的政策措施,要立即停止执行,或者加快调整完善。同时,各地要全面汇总清理地方外贸促进政策法规和制度,对一些容易导致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直接与出口挂钩的奖励和补贴政策,要加快修订、及时完善、确保规范,努力保证各项政策不违背世贸规则,为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协作沟通,形成促进商务发展政策合力

各地商务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商务政策协调牵头部门的作用,重点加强与财政、税务、银行、海关、外汇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构建和完善良好的部门协作机制。要努力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安排好地方配套资金,形成支持商务发展的政策合力,增强政策实施效果。

加强各地商务财务部门的协作与沟通,适时召开东部、中部和西部商务财务系统座谈会,研究交流商务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工作经验,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建立完善商务财务工作交流平台,继续办好《财务工作简报》,拓展简报功能,调动地方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将简报办成系统内沟通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网站,增强网站信息交流功能。

四、优化资金配置,保障商务工作全面发展

2009年,商务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紧紧围绕商务发展大局,加大部门协调工作力度,努力扩大支持外贸发展的财政资金规模,落实国家关于支持扩大消费的各项专项资金,加快完善使用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促进商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保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及外经贸促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外贸发展,提高基金使用的集中度。研究建立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来源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改进完善基金管理模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2009年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将主要用于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和优化出口结构,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发展境外营销网络,促进出口结构调整,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工作,促进区域外经贸协调发展,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努力改善我国贸易的外部环境。

用好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支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重点支持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面,实施农产品“农超对接”项目,支持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县乡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支持城市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双进工程”,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完善“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地方继续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推动早餐经营规范化、规模化,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商品商业代储体系,支持二手车市场升级改造。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以贷款担保费用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费补助等方式,支持中小商

贸企业获得信贷和保险支持,缓解其融资困难。

五、完善财务管理与监督机制建设,切实加强资金追踪问效进一步完善财务统计与管理制度,将重点联系企业财务信息统计调查制度和商务促进资金“四个统一”(即牵头统一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统一组织业务部门协商同级财政部门,统一牵头报送资金使用情况,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当前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进一步健全预算和财会制度体系,加快推进财务精细化管理,狠抓财会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规范、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平台,加强财务分析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与服务水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狠抓节约型机关建设。按照“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保障重点,勤俭节约”的要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内部审核与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使用安全。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积极探索对财政资金的量化评估和绩效考评工作。继续组织重大项目支出审计,加大对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内贸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地方商务促进资金的专项审计,重点加强对农产品贸易促进资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东桑西移专项资金等地方承担项目的审计工作,重点关注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继续做好部直属单位、社团组织和特办的财务巡视和收支审计,抓好重点单位检查审计和领导离任经济责任

审计。建立和完善审计情况通报制度,推动落实审计结果限时整改机制。

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内部建设和干部队伍培养

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与促进各项工作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与经常性党建工作相结合。

篇3:商务工作意见

近日, 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部署加快建设商务诚信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意见》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推动建立行政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设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逐步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建立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使用机制。二是引导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在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大众消费领域, 建立完善基于消费者交易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在批发、物流等贸易流通领域, 建立对入驻商户和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三是支持建立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价机制。鼓励信用保险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建立以应收账款为核心的企业交易信用评价机制。组织部分有上下游产业关系的行业商协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四是鼓励发展商业信用交易市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扩大内贸信用销售规模, 规范发展单用途预付卡市场, 支持商业保理行业发展。五是着力打造商务诚信文化环境。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意见》强调,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五个方面的支持保障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三是加强示范引领, 试点建立一批以行政管理记录、市场化综合评价以及第三方专业评价为主体的信用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加强组织保障。五是加强绩效考核。

篇4: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村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环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问题。

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环境,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维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2.统筹规划、创新发展。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区域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业支撑,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传统商业的业务流程,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础条件,认真研究分析,着眼长远,理性推进。注重发挥基层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县而异,探索适合本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4.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先行先试、集中力量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务求实效,对老少边穷地区要重点扶持、优先试点;总结先行地区经验,不断提升示范效应,形成推广机制。

(三)发展目标。

争取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子商务在降低农村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加农村就业、带动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二、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四)建设新型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

适应农村产业组织变化趋势,充分利用“万村千乡”、信息进村入户、交通、邮政、供销合作社和商贸企业等现有农村渠道资源,与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推动传统生产、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增强产、供、销协同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渠道下沉。加强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鼓励“万村千乡”等企业向村级店提供B2B网上商品批发和配送服务。鼓励将具备条件的村级农家店、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快递网点、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改造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加强与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共用,推动建立覆盖县、乡、村的电子商务运营网络。

(五)加快推进农村产品电子商务。

以农产品、农村制品等为重点,通过加强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农村产品品牌,提高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带动农民增收。与农村和农民特点相结合,研究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个性化、体验式的农村电子商务。指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供销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涉农残疾人扶贫基地等,对接电商平台,重点推动电商平台开设农业电商专区、降低平台使用费用和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实现“三品一标”、“名特优新”、“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进行网上分销,构建与实体市场互为支撑的电子商务平台,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探索开展网上批发交易。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城市邮政局所、快递网点和社区直接对接,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从大型生产基地和批发商等团体用户入手,发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优势,在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探索形成线上线下高效衔接的农产品交易模式。

(六)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

组织相关企业、合作社,依托电商平台和“万村千乡”农资店、供销合作社农资连锁店、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乡村快递网点、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并开展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推动放心农资进农家,为农民提供优质、实惠、可追溯的农业生产资料。发挥农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优势,将农资研发、生产、销售与指导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网络、手机等提供及时、专业、贴心的农业专家服务,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加强使用技术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宣传、应用和推广农业最新科研成果。

nlc202309021550

(七)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逐步增加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一网多用,缩小城乡居民在商品和服务消费上的差距。鼓励与服务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在不断完善农民网络购物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叠加手机充值、票务代购、水电气费缴纳、农产品网络销售、小额取现、信用贷款、家电维修、养老、医疗、土地流转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与城市社区电子商务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城乡互补和融合发展。

(八)提高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水平。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原则,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鼓励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搬迁人口发展电子商务。提升贫困地区交通物流、网络通讯等发展水平,增强贫困地区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销售,增加贫困户收入。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贫困老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到2020年,对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电商扶贫全覆盖。

三、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九)鼓励各类资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本加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支持快递企业“向下”、“向西”发展。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和拓展涉农电商业务。引导涉农信息发布平台向在线交易和电商平台转型,提升服务功能。

(十)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支持组建区域性农村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组织,成立专业服务机构等。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网店建设、品牌培育、品质控制、营销推广、物流解决、代理运营等专业化服务,引导市场主体规范有序发展,培育一批扎根农村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十一)鼓励农民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

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和巾帼电商创业行动。以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巾帼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为重点,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切实发挥他们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指导具有特色商品生产基础的乡村开展电子商务,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引导农民立足农村、对接城市,探索农村创业新模式。各类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网点要积极吸收农村妇女、残疾人士等就业。

四、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加强农村宽带、公路等设施建设。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宽带中国”建设,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积极推动4G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建制村通硬化路为重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公交化改造。

(十三)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

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各部门和单位及电商、快递企业等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发挥好邮政点多面广和普遍服务的优势,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推动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的发展,建立完善农村公共仓储配送体系,重点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物流设施建设。

五、创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环境

(十四)搭建多层次发展平台。

鼓励电商基础较好的地方积极协调落实项目用地、利用闲置厂房等建设农村特色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园区或综合运营服务中心,发挥孵化功能,为当地网商、创业青年和妇女等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培训、摄影、仓储配送等公共服务,促进网商在农村的集聚发展。支持地方依托第三方综合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搭建区域性电商服务平台。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的结合,推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电子商务标准、统计制度等。发挥各类农业信息资源优势,逐步覆盖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全程,提高市场信息传导效应,引导农民开展订单生产。

(十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拓宽社会融资渠道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金。鼓励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提高利用效率。提高农村电商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研发适合农村特点、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供应链贷款等金融产品,加强有关风险控制,保障客户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加大对电商创业农民的授信和贷款支持。充分利用各地设计开发的“青”字号专属金融产品,或依托金融机构现有产品,设计“青”字号电商创业金融服务项目,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协调各类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简化农村网商小额短期贷款办理手续,对信誉良好、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村网商,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十六)加强培训和人才培养。

依托现有培训项目和资源,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各类培训机构、协会对机关、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等,进行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操作等方面培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专业的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努力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进一步降低农村电商人才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门槛。

(十七)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守法诚信经营。督促第三方交易平台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主体准入,遏制“刷信用”等欺诈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创业营商环境。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诚信建设。加强农产品标准化、检验检测、安全监控、分级包装、冷链仓储、加工配送、追溯体系等技术、设施的研究、应用和建设,提高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质量管控水平,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十八)开展示范和宣传推广。

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认真总结示范地区经验做法,梳理典型案例,对开展电商创业的农村青年、农村妇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商业模式等进行总结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地区间沟通与交流,促进合作共赢发展。

电子商务进农村是三农工作的新领域。各地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破传统观念和模式,大胆探索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水平,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篇5:商务工作意见

为此,两部门将依托自治区“访惠聚”活动住村工作组,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文化馆(站)等基层阵地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县级运营中心、乡村站点。

到2020年,我区将完成搭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平台、培育党建带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示范、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丰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功能等十项主要任务。

《意见》要求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重要载体,重点支持南疆地区、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鼓励邮政、供销、物流企业等参与农村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商品和服务,让农民平等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篇6:商务工作意见

一、2009年我科联

系内贸流通运行情况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10月,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1613亿元,同比增长19.4%。暂未完成州政府下达较去年增长20.0%的年度目标。

按销售地区:市完成28.1300亿元,同比增长18.0%;县完成41.1823亿元,同比增长20.1%;县级以下完成28.8490亿元,同比增长19.7%。

按行业分组:批发业完成9.4584亿元,增长9.7%;零售业完成63.8910亿元,增长22.1%;住宿业完成4.1763亿元,同比增长16.8%;餐饮业完成14.0191亿元,增长24.5%;其他行业完成6.6165亿元,同比增长2.5%。

按经济成分:公有经济完成27.7415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国有经济完成13.7613亿元,同比增长7.2%。非公有经济完成70.4198亿元,增长21.2%,其中:私有经济完成60.2752亿元,同比增加26.5%。

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五位的排名顺序是:个旧市完成18.8936亿元,开远市完成13.6592亿元,弥勒县完成11.625亿元,蒙自县完成11.5801亿元,建水县完成10.7365亿元。

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较大的前五位排名顺序是:蒙自县和石屏县21.0%,开远市20.7%,泸西县20.6%,弥勒县20.3%。

(二)成品油市场供应情况

截止2009年12月底,××州共有加油站303座,其中:社会加油站186座,占总量的61.6%;中石化加油站90座,占总量的29.8%;中石油加油站26座占总量的8.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由冷转暖的推动,我州成品油销售扭转了9月前大幅度减少的局面,从10月起开始出现增长。2009年1-11月,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共在我州零售、批发成品油57.71万吨,比上年增长6.22%,其中:汽油14.41万吨,比上年增长0.54%;柴油43.30万吨,比上年增长8.26%。

中石化、中石油成品油销售量的比重为83 :17。

中石化2009年1-11月共零售、批发成品油48.16万吨,同比增长4.31%,其中:汽油11.34万吨,同比减少0.03%;柴油36.83万吨,同比增长5.70%。

中石油2009年1-11月共零售、批发成品油9.54万吨,同比增加17.08%,其中:汽油3.07万吨,同比减少2.45%;柴油6.47万吨,同比增加25.58%

(三)生猪定点屠宰和活体猪储备情况

截至目前,我州共有66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2009年1-11月,在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范工作的同时,我州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严格实行《生猪定点屠宰条例》和操作规程,共屠宰、检查、检疫生猪55.72万头,比上年增长25.3%;检出病害猪5897头,比上年增加102.7%;进行无害化处理5427头,比上年增加96.2%;销毁有害生猪470头,比上年增加1.6倍,使我州实行定点屠宰区域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吃上了“放心肉”。

截至12月25日,我州在个旧市科学实验示范猪场储备活体生猪4621头,其中: 存栏限量以上育肥猪2474头,为省下达3000头储备量的82.5%;在泸西县东山火腿厂储备火腿169吨,为省下达80吨储备量的211.2%。

(四)“家电下乡”进展情况

自2009年2月我州正式启动“家电下乡”活动以来,通过州县两级商务、财政部门大量的宣传、推广、兑付工作,以及销售网点的千方百计地积极促销,我州“家电下乡”取得可喜成绩,前三季度我州销售总量曾名列全省首位。

截止12月31日止,我州共有“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577个,共销售9类家电产品6.9365万台、销售总额1.20016亿元。

全州全年实现的销售总额1.20016亿元,仅为省预拨补贴3861万元测算应销售总额2.97亿元的37.43%。

全州全年为已销售65326台家电产品兑付财政补1479.48 万元,仅完成省预拨补贴3861万元的38.32%。

我州销售数量、总额排名前5位的县(市)是:建水县、泸西县、弥勒县、开远市、蒙自县。

(五)“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情况

自2006年起,在巩固去年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我州“万村千乡市场

工程”的建设步伐,解决我州多数县(市)无承办企业,严重制约我州农家店大面积建设的“瓶颈”问题,2009年我州采取将商务部核准的弥勒县土产公司、泸西县兴中公司、金平荣联公司,作为我州跨县域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承办企业,在我州全面推进日用百货农家店建设。

该三户企业已在我州13个县(市)采取加盟形式,建设改造300个日用品农家店和4个配送中心,已通过了州县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验收。中央和省级的扶持资金已拨付到位。

2009年的这300个日用品农家店建成后,使我州4年来共在13个县(市)的84个乡镇(办事处)建设改造各类农家店887个(包括省属天盟农资、鸿翔药业建设部分),其中:日用消费品农家店359个,农资农家店199个,药品农家店29个。使我州的县市覆率达到100%,乡镇覆盖率达到62.3%。

(六)二手车交易情况

尽管从2009年1月1日起省发改委将中介服务费率从原来的3%下调至1.5%,但并未对我州二手车市场经营企业的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我州二手车流通秩序基本仍呈现出良好,平稳的状态。

2009年1-10月,我州5户二手车交易市场,共为6048 辆二手车交易提供交易中介服务,比上年增加12.2%;实现营业额8266万元,比上年增加25.5%。

(七)拍卖业运行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12月底,我州7户拍卖企业和4户州外拍卖企业,共在州内举行拍卖会28场,成交额达19481.72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我州部分有形资产公平合理地有偿再利用。

(八)典当业运行情况

2009年1-11月,我州4户典当公司共开展业务293笔,11月末典当余额3495.5万元,比上年分别减少4.6%、增长8.1%,为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应急融资提供了便利。

2009年11月,我局初审同意上报审批的开远宝丰典当有限公司、泸西县天龙典当有限公司申报材料已获省商务厅审核通过,已上报商务部审批。

(九)蚕茧收购情况

2009年,我州6县市共发展桑园面积3.103万亩比2008年增加了23%。蚕科所共发蚕种8100张,同比增加25%。

美誉公司共收购鲜茧324吨,同比增长27%;蚕茧收购均价23元/公斤,同比下降5%;共生产生丝75吨,销售价格18.56万元/吨。

(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

1.乡镇集贸市场建设情况

2009年7月,省商务厅批准我州2009年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改造项目9个。即:金平县勐拉乡农村集贸市场,建水县南庄镇农贸市场,元阳县沙拉托乡农贸市场,泸西县白水集贸市场,××县甲寅乡农贸市场,河口县南溪镇铁路农贸市场,石屏县龙朋镇农贸市场,弥勒县朋普镇学海农贸市场,屏边县白河乡四寨农贸市场。

2009年底,这9个乡镇集贸市场建设造改项目已经完成。基本通过州县两级商务、财政部门验收,省财政给予每个项目30万元资金扶持已拨付到位。

2.“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情况

2009年9月,省商务厅批准我州屏边县农机供应公司农贸市场、蒙自县鸿鑫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果蔬市场为我省2009年“双百市场工程”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2009年底,这两个“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改造项目已完成。基本通过州县两级商务、财政部门验收,省财政给予每个项目50万元资金扶持已拨付到位。

(十一)2009年获取上级资金扶持情况

截至年底,中央、省级、州级财政共已下拨我科联系的内贸行业项目扶持资金5258.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884.5万元,省财政1354.2万元,州财政20.0万元。

具体下拨扶持资金的七大项目为:

1.“家电下乡”项目补贴4068.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0%)3276.5万元,省级财政(20%)772.2万元,州级财政20.0万元。即:

⑴13%的财政补贴3881.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088.8万元,省级财政772.2万元;

⑵州级财政下拨工作经费20.0万元;

⑶家电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187.5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补贴。

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项目补贴44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61.0万元,省级财政188.0万元。

3.生猪定点屠宰无害化处理项目补贴347.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补贴。

4.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补贴270.0万元,均为省级财政。

5.省级“双百市场工程”建设项目补贴100.0万元,均为省级财政。

6.商务部第二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县(个旧、泸西)补贴100.0万元,均为中央财政。

7.猪肉活体储备和火腿储备24.0万元,均为省级财政。

二、开展流通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一)行政执法情况

2009年以来,我州商务主管部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机构不健全、人员少、经费紧、无专职执法队伍等困难,在做好生活必需品市供应工作的同时,结合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假日的到来,依法加强管理,切实履行职责,多次研究、布置、开展流通领域行政执法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我州商务系统共出动7551人次,车辆2806辆次,检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27023户次,查处违法案件23件,取缔无证经营2户,罚款2.12万元,没收销毁假盐7.63吨、非定点屠宰猪肉2722公斤,货值8.24万元,投入经费16.3万元。

在宣传法律法规、促销政策方面,我州商务主管部门投入工作经费9.15万元,出动1423人次,车辆548辆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3.18万份。其中,食品安全方面投入工作经费4.26万元,出动836人次,车辆414辆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18万份。

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由于认真抓好内贸流通日常管理工作,2009年我州流通领域内的大型商场、市场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均未发生任何食品安全责任事故。

(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我州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取得重大推进,经省州商务部门初审同意,商务部办公厅以商办秩函200972号文件批准,我州的个旧市、泸西县已被列为商务部2009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第二批重点推进县。待通过验收后,个旧市商务局、泸西县经贸局已各获得商务部下拨的50万元经费补助。

三、2010年我科联系内贸工作初步设想

我科在做好日常业务工作和局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将按照省商务厅2010年全省商务工作会议部署,着重做好以下10各方面的工作:

1.在州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责任制,继续做好以生猪定点屠宰为主的食品安全,特别是各个节假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

2.在做好“家电下乡”网点备案工作的同时,要继续扩大“家电下乡”政策宣传力度,着重抓好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工作,大力推进2010年销售旺季促销工作,协助财政部门做好补贴兑付工作。

3.继续推进我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巩固4年来已建成农家店的同时,争取省商务厅给予我州250个农家店和2个配送中心建设改造指标,将日用品农家店覆盖我州所有乡镇,督促承办企业进一步提高商品配送率。

4.在继续做好我州现有各类市场的调研工作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商务厅给予8个乡镇市场体系和1个“双百市场”建设改造指标,选择一批建设土地落实、建设资金落实、有一定辐射面、投资主体积极性高的集贸市场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我州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的建设改造工作。

5.按照省商务厅规定的限和质量要求,完成我州十二五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

继续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的联系,密切关注成品油供应情况和价格变化,做好我州的成品油供应协调工作。充分履行职责做好加油站年审和审批相关。

6.在2-4月份完成对我州拍卖企业、典当企业、二手车市场的年度审验工作。争取再申报设立1户典当企业。

7.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全州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开展品质检验相关证章的订制、更换工作。继续争取省级猪肉活体储备和火腿储备数量,搞好落实、监督、管理工作。

8.继续贯彻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的配套政策,在蒙自县蚕桑基地建设的示范带动下,帮助牵头企业大力推进开远市、屏边县、××县的蚕桑种植面积。

9.按照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省商务厅有关实施意见,继续做好我州酒类流通备案和酒类流通随附单的发放、使用工作。

篇7:商务工作意见

2009-09-17 21:09:25| 分类: 部门职责分工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商秩发[2009]437号

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技术管理水平落后,覆盖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尚未形成,对猪肉质量安全构成了较大隐患。为加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规划指导,严格准入门槛

(一)商务部将制定《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指导各地制定(修订)生猪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公安、财政、环保、农业、卫生、质检等部门,坚持“合理布局、控制总量、保证质量、适当集中、方便群众”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生猪养殖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市场消费需求等因素,抓紧制定(修订)生猪屠宰企业设置规划,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避免过度竞争。各地的生猪屠宰企业设置规划要在2009年底前完成,并报商务部备案。

(二)各地商务、财政、环保、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要建立会商机制,严格按照《条例》和商务部制定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及相关标准,逐一审核本地生猪屠宰企业,共同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对不符合设置规划、达不到规定条件和标准的生猪屠宰企业,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未达到标准的,要报请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取消其定点资格。对边远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型屠宰场点设置,各地要制定管理办法,在严格把握卫生、质量安全生产标准及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前提下予以审批。要通过全面审核、严格执行规划和标准,逐步建成符合行业技术管理要求,确保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满足和引导市场消费需求的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屠宰加工、销售体系。

(三)商务部将依据《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和《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按照相关屠宰加工、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等设备和工艺技术标准以及屠宰规模、质量安全管理状况等条件,制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实行分级管理,鼓励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强的生猪屠宰企业实行品牌战略,支持生猪屠宰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肉品安全水平,开展连锁经营和跨区域销售,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各地财政、环保、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要严格监管,大力支持,积极配合。

二、切实履行职责,实现全过程监管

(四)财政部门要支持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和“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

(五)环境保护部门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制度,强化污水处理设施等现场环境执法检查,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生猪屠宰企业,依法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

(六)农业部门要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加大对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及滥用兽药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严格做好防疫条件审查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工作,监督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指导生猪养殖场健全完善生猪养殖档案,积极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及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逐步提高规模化养殖的比重。

(七)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公安、环保、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不法行为,要监督生猪屠宰企业严格执行入厂检查验收、宰前静养观察、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肉品冷藏吊挂运输等制度;推行生猪屠宰企业和生猪养殖基地挂钩制度,扩大生猪屠宰企业自养或协议养殖生猪规模;推动生猪屠宰企业完善内部可追溯系统,如实记录从生猪进场到肉品出场全程信息。

(八)卫生部门要会同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组织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

(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销售私宰肉、无检疫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章猪肉的行为,发现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积极推行“场(市场)厂(屠宰厂)挂钩”和猪肉挂牌销售管理制度;监督肉品经营者执行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如实记录肉品来源和流向。

(十)质检部门要监督猪肉制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入厂猪肉等原料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坚决打击利用病害肉等不合格猪肉制售肉制品的行为,发现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十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监督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各类集体食堂,严格执行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妥善保存进货记录、票据等相关信息,确保所使用的猪肉产品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三、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十二)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猪肉卫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解决影响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的相关问题。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切实加强和实现对猪肉产销环节全过程的监管,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十三)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与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建成覆盖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猪肉流通环节的完整信息链条和监测体系。要加强配合,共同做好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工作,实现猪肉质量安全责任的全程追溯。

篇8:商务工作意见

1 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仓储是以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为目的,依托仓库设施、利用信息技术对货物存储、加工包装、分拣配送等进行有效计划、管理和执行的物流活动,是物流一体化运作和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仓储业快速发展,仓储设施明显改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服务水平与作业效率有所提高,出现了地产类仓储、金融类仓储、自助式仓储等新的经营业态,一批功能完善、融入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现代仓储企业脱颖而出。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仓储业的传统经营方式还没有根本性改变,仓储自动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造成我国流通企业商品库存时间过长、占压资金过多。2007至2011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8.2%下降到17.8%, 而保管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由5.8%上升到6.1%。

加快仓储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仓储企业由功能单一的仓储中心向功能完善的各类物流配送中心转变,由商品保管型的传统仓储向库存控制型的现代仓储转变,是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降低社会库存、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

2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2.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流通效率为宗旨,以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延伸服务链条为主线,以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方向,进一步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促进各类仓储企业健康发展,加快仓储业转型升级。

2.2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坚持促进发展与加强规范相结合,加大对仓储设施升级改造的支持力度,强化标准规范,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坚持服务流通产业与加快行业发展相结合,要适应流通方式转变和流通产业升级的要求,拓展仓储服务链条,加快行业发展;坚持创新经营模式与利用仓储资源相结合,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仓储资源,转变经营模式,主动开拓市场,实现转型升级。

2.3 发展目标

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仓储中心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在服务方面由仓库出租向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加工包装、分拣配送、质押监管等多功能增值服务发展;在技术方面由平面堆放、人工操作向立体化存储、单元化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操作发展;在管理方面由分散、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标准化与信息化发展。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加工配送率达到40%,仓储服务达标率提高到40%,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仓储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加快,流通环节仓储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显著下降。

3 主要任务

(1) 支持仓储企业创新经营模式。鼓励仓储企业适应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要求,开展供应链库存管理、加工包装、分拣配送等供应链一体化服务。鼓励仓储企业通过联盟、重组、托管经营等方式,发展网络化仓储配送。支持有条件的仓储企业规范开展质押监管等供应链融资监管服务。

(2) 引导仓储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提高仓储作业效率。推广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强仓储技术装备的研发与推广,鼓励企业采用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技术设备。

(3) 加强仓储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仓储企业购置或自主开发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有条件的仓储企业要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支持仓储企业与连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生产企业等建设信息对接系统,实现数据共用、资源共享,提高仓储企业的供应链服务水平。

(4) 提高仓储企业标准化应用水平。指导仓储企业在仓库建设、仓库设计、仓储服务、仓储作业绩效考核等方面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大标准推广力度。支持仓储企业进行技术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鼓励仓储企业使用标准化托盘,积极参与托盘共用系统建设。

(5) 鼓励仓储资源利用社会化。鼓励仓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仓储联盟、共同配送、管理外包、建设仓储资源交易平台等方式,有效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鼓励企业内部仓储设施对外开放和经营,整合仓储资源,促进仓储资源社会化。

(6) 加大冷库改造和建设力度。适应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要求,指导企业对现有冷库进行技术改造,并利用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冷库,促进我国冷库由原来大批量、小品种、存期长向小批量、多品种、多流通形式转化。加强冷库系统管理,提高运作效率,鼓励节能减排。

4 保障措施

(1)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快出台行业管理部门规章,规范仓储业经营秩序和企业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研究出台仓储设施改造、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财税政策,引导仓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 完善行业监测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仓储市场监测指标体系,通过仓库租金、仓库利用率、行业发展指数等信息发布,引导仓储市场的有序竞争与协调发展。完善仓储作业规范、服务规范、安全规范、质押监管业务规范等标准体系。统一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计量标准、技术标准和数据传送标准等。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仓储从业人员的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和发挥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研究将各类专业仓储从业人员的培养纳入教育体系。

(4) 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统计、标准拟定与宣传贯彻、课题研究、咨询服务、资质认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增强行业协会在诚信体系建设、行业自律,服务企业等方面的功能。

上一篇:安委会表态发言下一篇:办公自动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