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人才保障

2024-07-10

特色小镇人才保障(精选4篇)

篇1:特色小镇人才保障

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大部委局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特色小镇建设。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小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等,都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做出了规划部署,鼓励中医药企业开发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文化小镇。

2、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旅游风情小镇、森林小镇

日前,国务院下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森林小镇、低空旅游特色小镇。

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着重提到了旅游+城镇化。根据该规划,“十三五”期间,将支持发展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加快推进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建设。将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将大力拓展森林旅游发展空间,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国有林场等为重点,完善森林旅游产品和设施,推出一批具备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

3、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 | 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求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等负责推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同时,农业部于2013年出台的《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中,也涉及小镇建设内容。

4、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工业文化特色小镇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将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有序推进工业文化城市、园区和企业试点示范。

5、住建部:美丽宜居小镇

截至2016年12月28日,住建部已连续公布了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16年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在各地自愿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农委)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审查,确定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等95个镇为美丽宜居小镇示范予以公布。

6、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小镇

根据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申报流程汇总 1.申报条件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不具有镇一级行政管理职能,也不是产业园区、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各市选定上报的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规划建设、运作方式等方面,符合下列条件。

(1)产业方向:与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相衔接,聚焦支撑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地域传统特色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每个小镇需明确一个主攻产业,突出“一镇一主业”。

特色小镇 | 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2)空间布局:一般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周边及交通轴沿线等适宜聚集产业和人口的地域,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3)有效投资: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15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

(4)功能定位:立足特色产业,培育独特文化,衍生旅游功能以及必需的社区功能,实现功能有机融合。一般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建设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5)运作方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鼓励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主要在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服务。

(6)综合效益:有效投资、营业收入、新增税收、市场主体数量、常住人口等实现爆发式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创业平台。

2.申报材料

(1)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类别。

(2)建设计划:有分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以及相应的推进计划。

(3)业主情况:简要介绍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公司名称、实力、资金筹措计划等。可附上已建成运营项目案例。

(4)扶持举措:特色小镇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政府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

(5)基本情况:如实、完整地填写《特色小镇基本情况表》

3.分批审核

根据申报创建特色小镇的具体产业定位,坚持统分结合、分批审核,先分别由省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初审,再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联审、报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 3

特色小镇 | 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定后公布。对各地申报创建特色小镇数额不搞平均分配,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4.动态管理

特色小镇实行创建制,按照“宽进严定、分类审批”的原则推进。制定考核办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公布达标小镇,兑现奖惩政策;对连续2年没有完成建设进度的特色小镇,退出创建名单。

5.验收命名

通过3年左右的创建期,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镇标准要求的,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组织验收,通过验收的认定为省级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 | 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篇2:创新创业在特色小镇

为什么浙江会提出特色小镇?到底什么是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有哪些创新?特色小镇与传统意义上的小城镇有何区别?特色小镇模式能否复制推广?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浙江,通过与政府交流、专家访谈,结合现场实地踏勘,尝试揭开浙江特色小镇的神秘面纱。

尽管大部分特色小镇刚刚起步,但清新满溢的创新气息已经扑面而来。这种创新有产业转型升级模式的创新——构建新型产业生态链,有投资运营模式的创新——企业作为投资、建设和运营特色小镇的主体,有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创建制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更有规划编制模式的创新——建立开放、众筹式的“四划合一”规划体系。

更为吸引人的是激情四射的创业氛围,特色小镇里有高效而敬业的政府服务团队,有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精英创业团队,有探寻商机、渴求合作的基金投资团队,有深入探寻、跟踪采访的媒体记者团队,更有时走时拍、边看边问的考察学习团队。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之中。

本期专刊撷取精华以飨读者,借住建部、浙江省领导关于特色小镇的重要讲话作为开篇,特邀地方专家解读特色小镇出台的政策背景和规划建设管理创新,并对十个特色小镇进行了专题报道。

篇3:贵州山地特色小镇探索

关键词:精致;美丽;富裕;特色;途径

一、“精致者相”建设途径

从精心规划、精心设计与精心建设等方面入手,打造精致者相。在规划上精心塑造,构筑完善的规划系统,利于合理有效地指导者相城镇建设,总规完成后,及时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各类专项规划等工作。在城镇建设方面结合地方特色,潜心塑城,从公共设施配置、建筑控制、公共开放空间、慢行活動空间等方面入手。

(一)公共设施配置:完善各级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包括行政、医疗、教育等方面;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筑控制引导:镇区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点缀部分小高层,与周边峰林形成高低错落的特色天际线,形式上以现代中式为主,并注重提取布依族民族特色符号。建筑注重整体控制,以及与周围山体的融合,不同区域可选取局部建筑作为地标建筑。

(三)公共开放空间:山水空间的塑造。保护观山观镇观水视线,主要交通流线在视线朝向城镇和山体的重要观景路段,应保证视野开阔,充分展示城镇与山体轮廓线。对镇区周围保留的自然山林地,布置以风景林地为主的生态绿地,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限制安排城镇开发建设项目,保持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延续城镇山水格局。

(四)慢行活动空间打造:以出行产生点为核心,如居住小区等,打造和谐宜居的慢行街区。以出行吸引点为核心,如工作单位、学校、商业区等,打造富有亲和力的慢行空间。以公共交通场站为核心,形成方便快捷、安全友好的慢行通道。

二、“美丽者相”的建设途径

(一)绿色者相打造

(1)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的建立是生态者相建设最重要的保障措施,要把绿色生态镇建设搞好,必须对现有不合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整,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2)坚持生态立镇,注重环保优先。依托者相自身的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镇、环保优先,营造城水山林相融的生态空间。

(3)利用市场机制,增强环境管理能力。推进市场机制,把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资产、资本来经营,积极探索推行市场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模式,建立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体系。彻底改变生态环境保护由政府包揽的格局,改变生态环境保护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格局。

(4)加强生态镇建设的宣传。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镇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二)城镇功能品质提升

重点在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交通现代化和城镇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生态网络构建等方面加大力度,全面提升城镇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

(三)节约型城镇建设

侧重于转变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坚持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的理念贯彻到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领域。节约型城镇建设要与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家庭相结合,积极实施节地、节水、节能。

三、“富裕者相”的发展路径

(一)产业发展

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胆创新,努力探索规划建设的新思路;分析研究本镇的区域地位、职能及特色,合理确定城镇产业空间布局;注重镇区复合型功能布局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体现旅游服务型城镇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城镇结构形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城镇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逐步把者相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功能合理、生态良好,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名镇。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加快特色农业建设,在保障粮食供给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和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区域性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城镇定位和资源禀赋,重点发展为旅游服务的民族工艺品加工、特色农林牧产品深加工等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可以同康体娱乐用地以及相关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用地混合布置。充分利用其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镇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娱乐、休闲、餐饮及旅游服务业,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依托贞安公路构筑镇域南北向的区域联动发展轴,向北对接北盘江镇乃至关岭和安顺的旅游业和工业,向南对接贞丰主城区的二、三产业,形成一条区域产业联动发展轴,实行区域共享,提升者相的城镇集聚功能,使之提升转型为中心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建设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要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这才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富裕者相的基础。首先产业发展能创造就业机会,特别是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业机会才能带来人的城镇化。其次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更好地解决城镇化中人的问题,实现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一方面要在城镇规划设计时就融入产业配套的理念,让合理的产业布局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要合理引导产业转移,通过接纳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培育出自身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加强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供坚实基础,进而提升小镇的吸引力和吸纳能力,为推进城镇化进程贡献力量。

(三)体制机制创新

(1)创新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以市场机制为动力的城镇化进程要求劳动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以解决城镇化对劳动力需求的需要。全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城乡级劳动力资源和劳务需求信息库对内对外联网,再就业政策、就业指導、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等方面,使劳动力在城乡、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不仅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更重要地促进了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nlc202309081350

(2)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规模化、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要建立农用地内部流转,以便于实现规模经营。山区耕地要向特色化方向发展,这对农民增收、农民进城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农地制度创新,这种流转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将农用地通过村集体“反租倒包”方式或村民间私下租赁方式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经营。

四、“特色者相”的建设途径

(一)特色产业引导

(1)近郊休闲观光农业。者相镇区近郊圈层,发展近郊观光休闲型农业,以水稻、蔬菜及部分特色果树种植为主,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食品。者相两大景区双乳峰及三岔河景区都分布在该圈层内,考虑到城景统筹,规划建议在景区主要旅游沿线上布局观光休闲农业,通过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特色农庄、农家乐的建设,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联合发展,将會大大提高旅游业的规模效益。

(2)山地特色农业经济。者相镇域东部圈层,规划结合各行政村实际进行特色农业和特色畜牧业布局,结合各村实际,建立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发展立体农业模式。规划结合特色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间休闲,建立部分特色农业旅游体验区,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作为三岔河-双乳峰旅游度假区的重要补充。

(3)绿色加工业。规划镇域应严禁布置污染性工业,工业主要布局在规划的这艾中心村附近,以发展农林副产品加工业为主;部分民族特色村寨如纳孔民族村等,可发展民族工艺手工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业等。

(4)特色旅游业。加强旅游景区品质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景区圣母文化内涵,从观光式向体验式旅游转变,打造著名旅游目的地。另外在北盘江沿线及部分旅游特色景点、村寨也设置小型服务设施。规划镇区南部以旅游服务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形成以互动发展的旅游吸引核、旅游服务聚集区、旅游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相关配套设施与延伸产业为支撑保障,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综合体。

(二)特色空间引导

(1)文化历史空间。从城市意象的角度来讲,城市是否具有文脉传承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实存景观因素的知觉记忆及视觉感受,这种人类对环境所产生的心理形象如中心、广场等,皆与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保持城市中有价值的显性因素是文脉传承的基础。但是对城市来讲其历史文化传统不仅表现在作为物质载体的古迹和建筑上。者相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社会文化形态众多,要针对者相镇域的文物古迹、区域内有代表性的遗迹以及文化形态进行研究,并在规划建设中得以展示及传承。

(2)民族文化空间。在镇域内选择若干区域,采用广面积、重自然的大手法建立布依民族村寨。为保持民族风格的原汁原味,可采用搬迁或复制民族风情保存完好的民族村寨,并与石漠化扶贫相结合。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和商旅结合。民族风情园是展示以布依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风情旅游、游乐的综合性公园。主要包括民族歌舞区、民族文学区、民族服饰区、民族节日区、民族风味区、地方特产等区域。 规划建设几条有特色主题的民族风情街,民族街区应以民族为标准进行划分,不同的民族街区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民族街区主要以经营地区土特产、名特优商品,旅游特色产品、名胜纪念品、DIY手工制品,民族特色服装、民族饰品、蜡染扎染、丝绸、编织、刺绣、民族包艺等为主,同时在民族街区可以开设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餐馆,让游览的人在购买民族特产的同时还可以品尝一下民族美食。 从城市意象的角度来讲,民族元素在城市中是否得以体现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实存景观因素的知觉记忆及视觉感受,城镇中广场、建筑、景观小品等的设计形式都能影响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感知与记忆,因此未来城市中对民族特色的建设应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特别是在镇区南部的旅游综合体内部,应该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

(3)山水空间格局。者相四周峰峦起伏,周边内部水系曲折,建成區要逐步改造完善,往西向三岔河靠拢,要以高质量、高品位的镇区标准来规划建设,依托穿城镇而过的明望河、绕城镇而过的纳么河等河流,衬托上周边三岔河水库、峰峦起伏的峰林、石林等优质背景;同时充分依托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情特色,形成水墨画般山水城镇形态和空间格局,建设民族风情山水小城镇。加强镇区水系的整治,在镇区段沿岸设置若干绿化膨胀节点公园,在镇区干路两侧建设绿带,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状绿化系统,与三岔河水库、农田、峰林、石林融为一体,构造山水画般的特色者相。

(三)人文精神塑造

(1)剖析历史传递的文化灵魂

水墨如画:者相镇自古以来就以商贸、历史文化而出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特色城镇。近年来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推进旅游产业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更使者相成为贵州省西南旅游黄金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目的地。

开放包容:者相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辛劳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语言、服饰、饮食、建筑等民族文化,同时受外来文化影响广泛,具有多民族文化交融荟萃的特征,人民群众普遍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和文化上的包容性。

安逸热情:由于地处民族山区,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者相有富集的山地资源、林业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给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丰富的生活基本品,导致者相表现出强烈的“安逸性”,因是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具有热情好客的风俗习惯。

(2)塑造与时俱进的现代者相精神。对于新时代的现代者相精神可以概括为:开放热情:刚柔相济、开放大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胸怀宽广,开放融合,在汇集、吸纳、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文明。诚信进取:厚德诚信、孜孜进取,敦厚诚实,信用至上,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孜孜不倦,自强不息,具有独特的坚韧精神。

结语:本文通过对色相镇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分析,大胆创新,努力探索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提出了精致色相、美丽色相、富裕色相、特色色相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了详细的建设途径,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可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罗应光. 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

[2]李如海. 贵州发展以民族与山地为特色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探索[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5,06:10-13.

篇4:特色小镇 灵魂在“乡”

前不久,我应绍兴漓渚镇镇长邀请,去该镇的三个特色村游览并与三个村的村领导交谈。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信息,被众多群友点赞,有些还问地址,说要去看看。漓渚镇谢镇长坦言:特色小镇培育,需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基础。节假期间,朋友圈晒的图文中,最多的是古镇古村等。北京一投资商国庆节期间,将要带领团队专门考察国内一些特色乡村。国务院一些委办也在纷纷举办特色小镇培训班。猴年中国大地掀起一阵特色小镇建设培育热潮。

这次国家几部委联合推出特色小镇培育规划,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二轮比较有规模的城镇化运动。注意这“培育”两字,即是要有基础的,而不是另起炉灶。特色小镇建设培育要防止陷入误区。即它不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城镇化,也就是说,要防止过度、过快的城镇化建设。比如上海市的崇明撤县为区,并不是要大规模进行没有郊區的快速城市化建设,而是把它作为上海唯一的以休闲旅游等为主的大都市郊区,成为有浓郁乡野气息的、以农林牧渔等为基础的现代化全域生态旅游休憩基地。

特色小镇建设的目的,是形成适宜人们居住、创业就业、游览、休憩等的美丽环境,让人能感受到与城市风貌不同的乡野风情。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打造和发展特色村,这些特色村,应具有以下五方面的要素:

看得见乡野。也就是说特色小镇的建筑风貌,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因地制宜改造,绝对不能照搬大城市的模式,到处高楼林立。要有镇中村,要有田野,要有果园等,要有当地的地形地貌。

听得见乡音。特色小镇建设不是拆掉原有的、建设一个全新的,也不是把原住民全部赶走。特色小镇,特点之一就是有各自的乡音。即使是自然或人文风景区,也要留有部分原住民。这样才能使小镇有特色,有本土音韵。

闻得到乡味。特色小镇纵使城镇化,也要有浓浓的乡味。这不仅要能从当地的土特产食物中感受到,更重要的是本镇的泥土气息要保留住。不能到处是钢筋水泥,要充分利用当地木、石、竹等建筑材质,进行低碳、绿色、生态建设。

摸得到乡趣。特色小镇要有体验性的生活、游览观光。现在的大城市每逢双休日、节假日、暑假等,大人携带小孩前往郊区度假、休闲的家庭日益增多,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之一。这就需要特色小镇要有留得住游客的乡趣。要发展或留有充足的乡趣空间,如采摘、收购、捕捞、骑射、攀登等,使特色小镇能为市民带来回归自然的感觉。

记得住乡愁。特色小镇建设一般适宜在具有一定历史底蕴的乡镇开展。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注重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注重对那些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可以开辟或保留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艺人工作室,包括书院、书场、戏台等。让镇民和游客能在袅袅炊烟中记得住乡愁。

上一篇:《如何调动女生的积极性》教学反思下一篇:社区干部展示党员风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