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日暮》赏析

2024-08-03

杜甫的《日暮》赏析(共19篇)

篇1:杜甫的《日暮》赏析

杜甫唐五言律诗:《日暮》原文: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日暮》参考注释:

篇2:杜甫的《日暮》赏析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译文:

牛羊们都从田野中回来,一扇扇柴门各自关闭着。

风月纵横,夜晚清新而美好,可惜此地并非故乡。

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

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

鉴赏:

湘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色: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秋夜,晚风清凉,明月皎洁,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丽如画,无奈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淡淡二句,有着多少悲郁之感。杜甫在这一联中采用拗句。“自”字本当用平声,却用了去声,“非”字应用仄声而用了平声。“自”与“非”是句中关键有字眼,一拗一救,显得波澜有致,正是为了服从内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达了怀念故园的深情。江山美丽,却非故园。这一“自”一“非”,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夜愈深,人更静,诗人带着乡愁的眼光观看山村秋景,仿佛蒙上一层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近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王夫之对杜诗的评语也恰好阐明本诗的艺术特色。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仿佛喜兆和自己根本无缘,沾不上边似的,这样写确实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更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相关试题阅读答案: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简析:本诗首联化用《诗经》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另创新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村寂静的图画。“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淡淡的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自然让人从阒寂冷清的村落想到家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隐隐透出诗人思乡恋家之情。

参考答案: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篇3:杜甫的《日暮》赏析

关键词:杜甫,王维,田园,荒凉,温暖

田园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姿态在唐代诗坛上久盛不衰,而唐代的许多诗人或是写出了有关田园的名篇佳作。杜甫和王维便是其中两位著名的诗人,但两人虽同处于唐代由盛转衰的进程中,却因其二人的生活际遇的不同,使二人在田园诗的表达中形成鲜明对比。如杜甫的《日暮》与王维的《渭川田家》异同并存,其原因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杜甫和王维田园诗的相同点

(一)从写作时间看。《日暮》作于杜甫在夔州瀼西东屯流寓期间,已处于杜甫晚年时期 ;《渭川田家》也同样是王维的晚年作品。由此可见,二人创作作品时都已饱经世俗的沧桑与磨炼,其想要表达的感情应是复杂的,其思想应是较为成熟的。

(二)从写作内容看,两首诗均描绘了日暮下的田园之景。杜甫《日暮》中的“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以及王维《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都采用用典的方式写出夕阳西下,牛羊徐徐归村,耕作的人们也都纷纷回到家中的情景,这一典故则来源于《诗经 · 王风 · 君子于役》中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杜甫和王维两位诗人运用这一典故,写出自己触景生情,虽二人所指的具体内涵不同,但均以“暝色起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日暮》中的“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以及《渭川田家》中的“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写出此时无论是村巷中万事万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安歇之处,从而激发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强烈的归宿感。

(三)从写作手法来看。两首诗都运用了用典、反衬以及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首先,除了之前所提到的用典的例子外,《渭川田家》中的“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来自 《诗经 · 邶风》中“式微!式微!胡不归?”,王维借此来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渴望 ;其次,杜诗中的“头白灯明里, 何须花烬繁”,以烛花闪烁的温暖感觉来反衬自己孤单零落的荒凉之感,王诗中则以“雉雊”、“蚕”、“田夫”等来反衬自己漂泊无依,只有空羡农家闲逸的状态,抒发自己渴望归隐的情怀 ;最后,两首诗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其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杜甫和王维田园诗的不同点

(一)从诗人角度出发。两人生活经历等许多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两人对同一题材诗歌不同的著写和诠释,杜甫在759年弃官入川,他虽因躲避战乱而拥有了相对稳定和平的生活,但他仍时刻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农民仍然过着苦难的生活的关注。而王维一生官路曲折,深谙世事, 对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十分厌恶,晚年对归隐尤其渴望。他虽有短暂的隐居生活,但却并未真正触及到下层劳苦人民真正的生活情境,因此王维笔下的田园诗通常都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景象,令人神往。

(二)从写作内容出发。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五言古体诗,虽然同写日暮之景,但给人的感觉一个荒凉,一个温暖,二者截然不同。首先,杜甫的《日暮》描绘的应是荒凉寥落的深秋之景,而王维的《渭川田家》则是繁荣明媚的春天之景。两诗所描绘的田园风光所处在不同的季节,决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感情基调 ;其次,杜诗笔墨更多地放在日落之后,而王诗更多地描绘了日落之前的景色。《日暮》仅首联是日落之前牛羊归来,各家柴门关闭的情景,从颈联开始记叙夜晚的景色,清风拂面,月亮高高地升起,“我”孤身一人在这田园中独自神伤。而《渭川田家》整首诗都在描绘“我”在夕阳斜照时所看到的村落中的一切景象,牛羊结伴归来,田野间的老人正倚靠在柴门旁惦念着出门放牧的牧童,鸡叫声中麦苗正在成熟,蚕已经睡去,桑叶变得稀少, 种田的农夫扛着锄头归来。王维笔下的这一幅幅画面给人以温暖之感,将其自身对田园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其中。

(三)从思想感情出发。两首诗虽然抒发的都是一种“思归”的情绪,但二者“思归”的内容也是略有差异的。杜甫在《日暮》中因看到牛羊归圈,柴门闭户的情景,触景生情, 发出“江山非故园”的慨叹,不仅仅表达出他对家乡的思念, 更写出他对国家的担忧,隐含着自己渴望再次回到官场从而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求 ;而王维在《渭川田家》中则因看到田园安定和谐的情景而产生渴望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心情。

总之,不论是杜甫《日暮》中的荒凉,还是王维《渭川田家》的温暖,这两首诗都已成为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或肃杀冰冷,或温情平和,二者无所谓对错,只是不同的人所追求的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个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两位诗人的两篇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穿过漫长的时空隧道来到当代人的面前,使人领悟从前的田园带给现在的人们的荒凉与温暖。

参考文献

[1]陈鸿祥《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2]顾可久,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8页

[3]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4]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篇4:杜甫的《日暮》赏析

【关键词】杜甫 王维 《日暮》 《渭川田家》 衰丧 闲适

描写田家生活和山水风情的诗歌,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出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山水诗创作的萌芽。《诗经》里面的诸多作品,要么就以自然景物作比兴,要么就直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农家生活,例如《秦风·蒹葭》里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又如《诗经》收录的其他作品——《豳风·七月》等等,都出现了大量的对田家四季农时的劳动的叙述。《楚辞》里面同样出现了大量描写山水的句子,如《湘夫人》中的“洞庭波兮木叶下”写的就是萧瑟秋风,落叶纷纷的场景。虽说这一时期田园山水描写是局部的,不完整的,田园和山水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但是情景交融等书写艺术方式,对于中国田园山水诗创作的发展,仍然具有开拓性意义。到了建安时期,曹操的一首《观沧海》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然而山水诗真正形成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此时,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创作蔚然成风,并且出现了一系列此种诗歌派别的大家。如我国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以及田园诗鼻祖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在魏晋时期开始具有独立的价值。到了唐代,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高峰时期来临,山水诗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发展完善,唐之前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在唐代开始合并为山水田园诗,一大批山水田园诗人群星璀璨,共同活跃在唐朝山水田园诗坛领域,初唐时期诗人王绩,开创了田园诗中的山水诗,使南北朝分道而行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出现河流端倪;初盛唐之交的两位影响巨大的诗人——陈子昂和张九龄,留下大量名篇,如《感遇》、《滁州西涧》;盛唐时期出现了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盛唐之音并形成了以这两位诗人为中心的诗人群体,除此,李白借山明水秀来抒发自己的狂妄不羁和浪漫情怀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最高水平,成为典范;中晚唐时期,出现了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悯农情怀主题的诗篇。

山水田园诗从春秋战国时期发不断发展,到了唐代并未终止,继续向宋代以及宋代之后往前行进。在唐代,山水田园诗可以说达到一定水平,但是上述内容也提到,具体时代的山水田园诗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现在,就以杜甫的《日暮》和王维的《渭川田家》为例,对比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从而了解到具体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在两个不同时段各自具有的特点。

一、两首诗所处的时代不同,作者的人生经历也各有千秋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年轻时游学长安,并且中进士,后遭贬谪,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涯,曾先后隐居在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后又再次进入仕途,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于辋川别业开始一种以禅参悟的生活直至上元二年卒于世。王维早年同样跟其他青年男子一样,追逐功名,对生活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曾到塞外当节度使,面对大漠的壮美,吟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边塞诗洋溢着状阔情思和雄浑气势,但是真正奠定王维在诗歌史上地位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描绘山水田园诗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清新空明的自然趣味,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营造山川秀美与内心安宁的氛围。就拿这首《渭川田家》来说,诗人描绘了一幅幅清新的画面:日落时分,牧童驱赶牛羊回村,麦苗在旺盛地生长,桑叶稀稀落落,远处传来了鸡的鸣叫声,农夫们时而劳作,时而倚着锄头惬意畅谈。整首诗中呈现了农家生活的简单惬意,作者最后也发出了:“及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的羡慕的感叹。

对比王维,杜甫的一生却没那么幸运,尤其到了晚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杜甫出生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歌犹如一面镜子,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改变。杜甫的青年时代,仍属于盛唐时期,因此杜甫也曾度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生活,然而随后的十载长安生活,杜甫考试落第,也无法在仕途受用。“卖药都市,寄食友朋。”长达十余年的长安生活,使杜甫饱经人生磨难,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更加关心百姓疾苦和国家存亡。因此,杜甫描写田园山水的诗歌自然没有了盛唐时期像王维、孟浩然等人那样的清芬明丽。杜甫的山水田园诗,绝大多数打上了混乱时代的烙印,描写山河破碎和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居无定所。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不同:一为衰丧,一为闲适。

这一点上述内容也有提及,从杜甫的这首《日暮》中,我们不难感受出全篇都充斥着一种冷清落寞,作者在诗里没有流露出刻意炼字的痕迹,但是对客观物象的描绘却构造出了一幅幅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悲哀画面,使人不禁有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之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处在乱世时期,过着迫不得已的四处飘泊、妻离子散的生活,夜深人静时寒冷的夜晚,诗人早已忘了月夜这般皎洁美丽的风景,投影到心里的,是对家乡故园的思念,对身世浮沉的无可奈何,晚年时期疾病缠身,使生活又增加了一层困难,心里也更加悲伤与无望。说杜甫的山水田园诗有一种衰丧之感,完全是情有可原的

总之,王维的《渭川田家》和杜甫的《日暮》虽说都是描绘山水田园,但是由于杜甫和王维两位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因此这两首诗在表达感情时就出现了不一样的风格,但是,这两首诗毫无疑问是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价值。对比研究这两首诗能丰富对山水田园诗的认识,在这两种不同的山水田园诗所体现出来的美中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与借鉴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手法,也能以小见大,从这两首诗所表现的内容中去了解这两首诗所处的时期的诗歌特点。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唐菀,“唐代山水詩略论”,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I卷第 3期

[3]李晓红,“试论田园诗与山水诗的区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8月低期第30卷

篇5:杜甫《日暮》译文及注释

《日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篇6:杜甫的《日暮》赏析

日暮江上

作者:许棠朝代:唐体裁:五律 孤帆收广岸,落照在遥峰。南北渡人少,高低归鸟重。

篇7:杜甫的《日暮》赏析

日暮碧云合

作者:许康佐朝代:唐体裁:五排 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重重不辨盖,沈沈乍如积。

林色黯疑暝,隙光俄已夕。出岫且从龙,萦空宁触石。

篇8:杜甫《登高》的诵读赏析式教学

诵读体味。读解诗歌的第一步, 首先要求熟读成诵;其次要读出诗的节奏, 把握平仄的韵律;再次要读出真情实感。朱熹提出读书“口到”“心到”, 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边诵读边体味, 增强阅读效果。

启迪新知。学生预习时,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杜甫的生平, 弄清楚写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九月重阳, 当时杜甫病居长江之滨的夔州, 时年56岁。长期颠沛流离, 生活困顿, 身体病痛, 又逢时局维艰, 致使他忧愤成疾。诗人重阳登台, 目接悲景, 耳闻悲声, 面临自然之秋, 引发人生之秋的悲叹, 加之伤世忧时的复杂感情, 形成了《登高》一诗的悲苦基调。这些背景知识是理解这篇诗歌的前提。

泳涵文意。就是赏析《登高》过程中,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浸泡、泳动于诗意的蕴涵中, 像水仙花一样吸收诗意的养分。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提问学生, 教师评论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进一步分析物象与渗透诗人主观感情的修饰词:“急”写出了“风”的迅猛、强悍;“高”写出了天的辽阔、旷寂;“啸”是长声的吼叫, 与“哀”字相配合, 写出了猿声凄厉、哀愁, 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氛围, 催人泪下。“鸟飞回”是在急风中, 不住地回旋翻飞。突出“风”这个中心意象, 在“急风”的大背景中, 诗人感触到“天”被风刮高了, “猿啸”是风从深山刮出来, 因为“风急”才勾起诗人的悲凉情绪, 这样抓住“诗意”, 学生才能自然地融入诗中, 才能透彻理解诗。

引发灵性。诗歌是智慧的结晶, 培根说:“读诗使人睿智”, 教学诗歌关键是点燃学生的性灵火花。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先向学生提出, 这两句“落木”“长江”给你带来什么感触, 从诗的节奏体会大自然的脉动, 把握诗人感情的流程。意在启迪学生灵思, 领略夔州秋天典型特征, 从大处着笔, 写一种壮观的景致, “无边落叶”言空间阔大, “萧萧下”拟声动感。“不尽长江”道岁月绵长, “滚滚来”, 其气势磅礴, 气象非凡。着笔于秋意深沉壮阔的境界, 但由落叶勾起人飘零之感, 流水引起人迁徙之思, 从而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当理喻这些的时候, 学生进入诗的崭新认知层面, 这就是灵智的作用。

赏析联想。从解词析句而生发诗的意象。通过联想, 想象再造诗的意境。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学习时, 要从“作客”领会四层意思 (1) 作客, (2) 常作客, (3) 深秋作客, (4) 万里作客。这样就会认知, 客居他乡, 无家可归, 生活已够悲苦, 又是经常作客, 到处飘零, 再加之身临万木萧瑟的深秋, 还在万里之外的异地, 极生无限悲苦;从“登台”角度写悲, (1) 登台, (2) 独登台, (3) 多病登台, (4) 百年 (年岁大了) 登台。在这四层渐次加深的思乡感怀的内容中, 增入悲秋苦病的感情, 这是多么长久又浓厚的悲苦, 学生读到这里, 也生悲郁之情。

感悟升华。读诗要靠感悟, 这是窍门。解词析句, 要直觉领悟, 产生灵性。整合评述时, 要整体感知, 升华思想。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首诗字字悲, 声声愁, 人生愁苦固何在。学生能够感悟答案是“艰难”二字, 也能生发联想“艰难”的双重含义, 即自身艰难, 国运艰难。杜甫仕途失意, 年老多病, 固然艰难, 而社会动荡, 国难家愁, 重阳又因病断酒, 已霜染双鬓, 潦倒不堪, 更为艰难。“无限悲凉之意, 溢于言表”。 (《诗薮》)

篇9: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日暮意象赏析

一、以抒发诗人日暮思归怀人为主题

黄昏时分,是人们从辛苦劳作返回家园休憩的时候,充满着安谧和谐的家庭气氛。故黄昏,就成为诗人常咏不衰的题材。经过古代诗人长期的诗意想象,人文积淀就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一种“日之归”—“人之归”—“心之归”的潜在逻辑,使夕阳黄昏在人化的自然里成为回归家园的象征,使夕阳黄昏成为一个种族记忆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故太阳的回归也召唤着“牛羊下来”(《诗经·君子于役》),“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因此,“黄昏意象”不是一个普通的意象,它涉及到了文人寻找家园的深刻主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陶渊明现存的一百二十多首诗中描写黄昏意象的就有三十五首。这首诗是他刚离开彭泽令归田隐居不久后写的,夕阳中的惬意自适让厌倦官场生活的陶渊明体会到了难以言语的生命滋味,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富有诗意的黄昏成为诗人摆脱异化的理想追求。陶渊明之所以喜欢表现黄昏的田园,正在于自己的生存活动与田园暮归在结构上情感上的相一致。但当人们的生存活动与日暮人归结构相反时就形成了日暮人归的反命题,反命题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1.黄昏相思

黄昏相思的常见模式是日暮倚楼,黄昏盼归。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情绪。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佳节重阳本应该亲友团聚,但丈夫不在,只好自己一个人黄昏后把酒对菊,这黄昏后的情绪浸透了作者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应该说这首诗集人与物的思想感情于一致,体现了主人公在黄昏时分对丈夫的牵挂之情。诸如此类的诗句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如李商隐《代赠》(选一):“楼上黄昏欲忘休,玉梯横绝月如钩。”写出了黄昏时分主人公倚楼眺望、盼望情人归来却又盼不归的闺妇相思怨别的形象。这些黄昏相思怀人之作,体现了古人的心态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漫漫求索。

2.斜阳羁旅

既然有了黄昏哀怨的闺中思妇,那么就有日暮未归的羁旅行人,无论是寻觅仕途的文人,还是远役他方的征夫谪戍,都有日暮思归的心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如此安谧而又生机盎然的所在,这位漂泊已久疲惫不堪的游子理应驻足投宿,而事实上却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当归却不能归,这是何等的凄凉悲伧啊!望着苍茫的暮色,浩渺的江水,崔颢也曾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的愁叹。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写出了游子羁旅思归的愁绪,将游子在外孤独落寞的情绪表现得令人愁肠寸断。实在是让人心酸、让人流泪。这些都是文人的思乡之愁。那些远役他乡的征夫之悲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群燕归家,征夫无计,思念家乡,萦念妻子,让人伤感,引人感喟!

3.日暮离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古典诗词写送别、离别场面多于黄昏时分,这正是利用现实与日暮人归的矛盾增加诗歌的审美张力。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离别之际正值暮色时分,骤雨乍停,深秋的寒蝉叫得悲切而凄凉,诗人的悲伤溢于言表。

二、以抒发文人的仕途情怀为主题

黄昏意象在诗词中凝结着特定的感情与双重的审美效应,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渴望建功立业

日暮黄昏暗示着生命机缘的有限、提示着个体生命不失时机及时的建功立业。这种情结在唐代边塞诗中体现的最深。如王昌龄《从军行》中:“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夜挑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充满了胜利后的豪情,表现了报国建功之志。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句,萧索酷寒中又有绚丽烂漫,可见诗人的豪迈乐观与积极向上之精神。

2.抒发怀才不遇的失意人生

古人把建功立业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但当诗人的才华得不到认同,英雄无用武之地时,诗人便会有生不逢时的感伤和惆怅,对社会、朝廷、时势便会失望,人生的失意、无奈、凄凉、孤苦都会融入自己的笔墨中。屈原《九章》:“曰黄昏以为期”(《抽思》),“与獯黄以为期”(《思美人》),正是屈原信而见疑,遭谗见疏,终于无望的政治生活的写照。

“黄昏”、“日暮”意象是抒情诗的“专利”,是“情感型”诗人的“专利”,它最能体现诗歌的本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握了这些意象也就能抓住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主题)。因此,把握意象对于诗歌鉴赏活动和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篇10:杜甫的《日暮》赏析

日暮自湖上归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我生本亦与人同,缘薄才疏剩得穷。

细水自鸣沙渚外,乱山时出雪云中。

僧归独趁残钟去,人散遥怜晚渡空。

篇11:杜甫的《日暮》赏析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篇12:杜甫的《日暮》赏析

杜甫画像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死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篇13:杜甫的《日暮》赏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 (公元764年) 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情景相生, 优美与壮美兼具, 喜悦与忧郁并存。“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 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上句, 以“黄”衬“翠”, 以“白”衬“青”, 色彩鲜明, 《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 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 ‘青’上方见得‘白’, 此说有理”。“翠”是新绿, 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 黄鹂的啼叫, 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而黄鹂居柳上而鸣, 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 下句则以白鹭的灵动之势写自然的生气:淡蓝色的晴空下, 一行白鹭振动翅膀, 翩翩起舞。一个“上”字, 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 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的意味。诗句有声有色, 色彩鲜明而不杂乱, 声音圆润而不嘈杂;静中有动, 静而有张力, 动而不失轻盈幽雅, 这正是一种优美的境界。那么, 这种优美的境界, 能给我们传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愫呢?大自然生机勃发, 诗人心有所动, 又怎能不颔首微笑, 发出愉悦的轻呼呢?

可是不要以为诗人的心情就此定格, 且看后面。“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这里, 诗人的视角进一步转换:从窗口望去, 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似乎近在眼前。一个“含”字, 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 望见的是否真的“西岭”?也许这并不重要。一说这是写诗人看到窗棂上早春的残雪, 联想到西岭上终年难化的积雪。再看门外江上, 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一个“泊”字, 写出船此刻停留未开。“东吴”, 是指船由东吴来, 还是到东吴去呢?这也许并不重要。有论者说,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 蜀中与东吴之间的商船已可通行, 也有说东吴是泛指江南一带。在这里, 引起我注意的是两个词语:“千秋雪”和“万里船”。“千秋雪”极言积雪之厚, 时间之久, 千年的积雪, 要何时才能融化?“万里船”极言行程之遥远, 空间之无限, 要想到达心中想望之地, 又谈何容易!如果说前面两句诗中, 黄鹂、翠柳、白鹭、晴空这一组意象给人的是优美的感受, 那么后两句中“千秋雪”“万里船”的意象带给我们的则是崇高感。崇高, 审美范畴的一种, 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 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 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 它使主体受到震撼, 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 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比较, 崇高与悲剧性相近, 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上文的“千秋雪”和“万里船”就其本身 (作为审美对象) 而言, 从数量上和空间上具有强大的威力;就审美经验而言, 他们带给主体一种“坚冰难化”的痛苦或“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沉重。那么, 与前两句相比, 这两句里, 我们体会到的还只是愉悦和轻松吗?李渔《窥词管见》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然二字亦分主客, 情为主, 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 非借物遣怀, 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在《绝句》 (其三) 中, 诗人着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图, 先写黄鹂、翠柳, 声色纷呈, 相映成趣;次写白鹭、青天, 飘逸出尘。然后诗人移步换景, 用蒙太奇的手法, 先让西岭雪山的千年积雪冲击我们的视觉, 震撼我们的心灵, 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停靠在浣花溪边的那艘船, 让我们去询问它来自哪里, 又将去向何方?或者会想起三国时那位奉命出使东吴的费某说过的一句话:“万里之路, 始于此桥。”诗人全篇并未有一个字的抒情或议论, 但我们分明可以觉出他情思的变化, 或惊喜, 或微笑, 或拈须, 或徘徊, 或沉吟, 或泪下。

这种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传统, 如《诗经》“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其实在杜甫的其他作品里也有这样的手法, 如《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前两句的景是美好的春景, 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杜甫诗歌的抒情方式是多样的, 正如梁启超所说, 杜甫是一个“情圣”, 他可以直抒胸臆, 如《望岳》, 也可以即景抒情, 如《登高》, 还可以寓情于景, 如《绝句》组诗。在《江南逢李龟年》中, 诗人用“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写往日的盛会, 转而用“又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来写今日的相逢。全篇没有直用“喜怒哀乐”之词, 而用“寻常”、“几度”, “又”几个字, 寥寥数语, 写尽无限的感慨, 而“落花”之“好”, 正反衬了落魄之人的失意与沧桑。这正是“老年识尽愁滋味, 欲语还休, 而今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啊。

篇14:走近杜甫,赏析《登高》

读诗先从语言入手,抓住意象,理解内涵,联系写作背景,走进诗人内心,既要作感性的把握,又要作理性的思考。本诗前两联选景典型,摹声绘色,动静结合,寓情于景。“风急天高猿啸哀”,风,即秋风,“一天比一天凉”,再加上一“急”字,使人感到锥心刺骨,这里不仅冷在肉体,更冷在心灵。“天高”,是以人作参照物,天越高,一个人显得越渺小,天越大,一个人显得越孤单。“猿啸哀”,不禁想起“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猿声悲悲,人心戚戚。“渚清沙白鸟飞回”,清的渚,白的沙,全是冷色调,是穷山恶水,是满目萧索。“鸟”,也许是一只觅食而不能得的鸟,也许是一只回家而忘了归路的鸟,还可能是一只无意飞散的鸟。这只鸟因风大而低飞盘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可见,它是有所留恋有所悲伤的。总之,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是诗人触景生情的感同身受,是诗人独自漂泊的真实写照。“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飘零,万木枯槁;落叶知秋,“何日是归年”;落叶归根,游子仍在旅途。由树及人,杜甫目睹落木,想到自己日薄西山,不言功成名就,只愿寿终正寝,“客死异乡”是诗人最大的心病。“不尽长江滚滚来”,面对江水,诗人想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会忘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还有那最能表现此刻心情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果说“萧萧”凸现了枯叶飘落的无奈,那么“滚滚”传出的是江水嘶咬的声音,一个“无边”、一个“不尽”,更突出了天地之悠悠、悲愁之绵绵。如果说“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的话,那“不尽长江”应是时间的无穷,人生仅百年,江山万古长青,两相对比,怎一个“愁“字了得?

显然,诗的首联、颔联,杜甫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景图。景固然悲,但悲而不哀。杜甫,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博大胸襟的知识分子,看到逝去的江水,不可避免有些惆怅,但这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花开花落是客观事实,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这是杜甫的高明之处。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以上四句写景,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字面上虽然没有悲秋,但处处传递着悲秋的信息。啼猿作为一种动物,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感情,但作为处在动乱时代的诗人听来,却凄厉悲惨,同样,那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无不起着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的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更何况眼前这一片荒凉衰败之景?诗人不由自主地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因景悲,而景愈悲。

篇15:杜甫诗歌的赏析

作者:杜甫【唐代】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鉴赏】: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唯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其实就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篇16:杜甫的《日暮》赏析

经杜甫旧宅

作者:雍陶朝代:唐体裁:七律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

千金无复换新诗。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篇17:杜甫的《江汉》原文赏析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篇18: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赏析

一、精工的格律美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其平仄、押韵、对仗十分讲究。其平仄显示如下:

就其平仄而言,这里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的,但律诗有个“一三五不论”的灵活性,因此并不犯忌,诗人没有因辞害意,用了平声字。第二句的第三字本应用仄声,但由于“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对句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即第三字必须变成平声字,在对句中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又叫“对句救出句”;三、四两句恰好相对。就押韵而言,除偶句末尾都押“ang”韵外,第一句和第三句也押韵,押“i”韵,音韵十分和谐。可见整首诗切合音韵,声调合拍,节奏均匀而多变,具有音乐美。

就其对仗来说,其对仗尤显精工。近体诗的对仗,意义要同类相对,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该诗中一、二句的“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草”,都是名词对名词;最后一字“丽”对“香”是形容词相对,三、四句的“泥”对“沙”,“融”对“暖”,“飞”对“睡”,“燕子”对“鸳鸯”,这些词性莫不一一相对,并且句式也相同。

可见,该诗的格律,几近完美。

二、诗意的绘画美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那么此诗可为例证。“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细细读来,短短的二十个字,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水碧山青,江边是多么美丽。和暖的春风轻轻吹拂着,送来花草的芳香。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造窝;沙子晒暖了,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慵可爱。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啊!经纶世务者看了,一定会起退隐之心;穷途失意者看了,一定会宠辱皆忘。

这又是一首多么富有画意的诗!这首诗一句一景,用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香味这短短的十个字,对大好的春光进行了概括的描绘,后两句还配以燕子和鸳鸯来点染。前两句写的是静景,后两句写的是动景,静中含动,动中有静,十分鲜活,使得这幅明丽的画面充满了动感,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幽美的画卷。使人感到读这首诗犹如在赏一幅画,赏画中又有无尽的诗意。

三、闲适的意境美

这首诗所选的意象都是一些极其平凡的事物,日、江、山、风、花、草等没有一个不是自然界、生活中触目可见的景物,但是经杜甫的大脑一组合,经杜甫的手一点拨,却显得平中见奇,所有的景物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在诗中,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透过这些意象,我们可感受到诗人那轻松、愉快、恬然、闲适的情怀。这些美化的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一一相通,构成了美妙的意境,反复诵读此诗,自然会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柔和春意和闲适的情怀,油然而生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四、和谐的物态美

杜甫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潦倒的一生。在他的诗中,所描绘的物态大多是那么凝重、沉郁,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等。但在这首诗中,山光物态却显得十分温馨与和谐。万物在春光下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融融的春光里,江山是秀丽的,花草是幽香的,燕子是自在的,鸳鸯是娇慵的,一切都那么协调,那么合拍,那么自然。明代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说:“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

篇19:唐代诗人杜甫望岳的赏析

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 、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 、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

上一篇:药监干部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下一篇: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