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应用

2024-06-25

绿色建筑应用(共9篇)

篇1:绿色建筑应用

绿色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应用论文

摘要:简述了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作用,以荷兰阿姆斯特太阳能村、德国邮政大厦、霍姆布什湾为例,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达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太阳能,环保

随着人类文明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越来越能感到能源的重要,但是建筑业作为一门能源消耗很高的行业,会造成很高的资源浪费,因此,节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绿色建筑设计被认为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案也逐步展开,绿色建筑的目的在于促进人、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协调一致,促进人类社会、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生态学、建筑学和其他科学的成果,我们可以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生机盎然没有污染的绿色环境。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告诉我们:21世纪是人类由“黑色文明”过渡到“绿色文明”的新时期,我们在尊重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提倡绿色建筑将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题。本论文通过对阿姆斯特太阳能村、德国邮政大厦、霍姆布什湾以及绿色建筑节能等相关内容,论述了绿色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1绿色建筑的节能

绿色建筑节能,是指减少资源利用,建筑设备节能是从建筑本体节能和环保材料的使用应用,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并在建筑上实现各种能源的高效利用,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其核心就是以保护环境为准则,追求低能耗、高环保、高效率进而确保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效益、安全文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绿色建筑就是要和周边环境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设计之时,一定要考虑和周边的环境、经济、文化气候等因素综合起来,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减少资源的浪费,最好是我们所用的材料可以本地取材,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减少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且对于建筑相关的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利用,尽可能节约资源。科学家们在设计和建筑的过程中,开发了多项节能及建筑新技术,并且至今还在进一步开发新技术及对原有技术成果进行监测。

2绿色建筑的应用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和适用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下面就根据太阳能在绿色建筑中的几种手段和结合实例进行分析。1)荷兰的阿姆斯特太阳能村。阿姆斯特太阳能村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居住区,于1994年建设,之后进行了数次改建与扩建,目前社区的面积已经为最初面积的3倍,建造了600多间房屋,吸引了600多户居民在此居住。

太阳能在绿色建筑中节能的第一种措施:使用发电系统对绿色建筑进行供电,该太阳能村由荷兰政府及能源公司发起,计划发电量1.5MW,该社区主要使用两种发电系统,即BMBP和BIPV系统,BMBP主要用于住户日常供电和居民生活用电,而BIPV主要用于公建供电,例如社区内的学校和商户用电。

社区绝大部分房屋的太阳能光板采集的电能都统一输进当地的普通电网,防止了绿色能源的流失。而第二种措施就是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分为单机和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而在这个居住村里主要为单机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这种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独立供水,管理方便,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因为其无可靠的回水系统导致了热水的浪费和管路众多与建筑结合不协调的问题。但小区内住宅内供冷供暖设备别具一格,地面和墙体的部分材料能根据天气的冷热释放暖气及冷气,保持屋内冬暖夏凉。

最后的则是导光照明系统,在该村住宅里,我们不难发现有多处利用室外太阳光,通过导光管将太阳光引入室内空间,其是真正的节能,环保,绿色的照明方式,但这种方式造价较为昂贵,目前国内采取这种方式照明的案例很少。

阿姆斯特太阳能村作为荷兰政府为国民“谋福利“的一个实验,虽然有很多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解决与优化,但却为世界各国的太阳能在绿色建筑应用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实验价值,作为荷兰的示范项目,它已经做到了许多它该做到的,反映的问题则是今后太阳能在绿色建筑应用的重要攻关的方向。

2)德国邮政大厦。考察绿色建筑的重要因素是能耗,一个优秀的绿色建筑不仅仅要有出色的绿色能量来源和利用,还要有一定的节能指标和能量利用率,德国邮政大厦建筑就是节能减耗的典范之作。该设计由Muerhy/Jahn设计,建成于,旨在创建一个更高效,更愉悦的办公环境。

该方案最成功之处是大厦采用了可操作的双层玻璃幕墙,便于通风,而这一巧妙的设计使得整幢大楼的能耗经济预算缩减79%。同时,幕墙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及太阳能智能控制系统,这些全智能设备通过相互协调配合,达到外部条件与内部舒适度之间的平衡并使所需技术设备最少化,模拟了适应人体皮肤的适应环境,使人们在工作中获得最佳的工作环境。

而另一方面,得益于双层幕墙系统和整体能源概念,大厦整体的通风系统平衡了大厦幕墙空隙和楼内空间的空气流动。办公楼层利用两个半壳之间的空隙实现通风,省去了送风井,节约了每年昂贵的`维修和保养费用。而该建筑使用的材料上,建筑师也别有用心的采用了最新的节能材料,例如幕墙外层玻璃后面装有风雨防护式遮阳装置,采用内部充氩双层低铁Low-e玻璃,在保证了高透明度的同时还能减少外部热辐射进入楼内,还能配合人工控制系统调节室内照明和温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3)霍姆布什湾。一个优秀的绿色建筑不仅仅需要有节能减耗的设计理念,还要在减耗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用地面积,使用高效、环保的建筑材料,才能在绿色建筑中脱颖而出,树立典范。悉尼奥运会主办方将奥运村设立在霍姆布什湾,为的是将奥运会全部体育场馆、运动员村、记者村、新闻中心集中在一个区域,由此一来,前来的运动员、记者及参观人员能够省去辗转各个场区的时间,还能将各个功能衔接,达到精妙配合的目的。但霍姆布什湾曾是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垃圾场,在这里囤积了900万m3的生活和工业垃圾,760hm2的土地里已有160hm2受到严重污染。所以在霍姆布什湾建设奥运村似乎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但后来悉尼政府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看走眼了。

政府使用了垃圾就地掩埋的方法,并用1m厚粘土层对污染实施无渗漏封闭,并种上许多种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很好的起到涵养水土,净化水质和空气的作用,并组织了植树活动号召全民参与。

这一举措最终解决了几乎全部奥运村的建设用地,节约了大量的用地资源,还变废为宝,治理了环境污染。而材料的环保耐用和回收利用是整个奥运区的另一大特色,大多数奥运场馆的设计都从建筑成本和坚固耐用的角度出发,使用了尽可能简洁的设计,减少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同时可拆卸的设计处理手段可以保证使用后不造成过多的浪费。而其他永久性建筑则兼顾了坚固耐用的特点,减少了维修费用,加大了使用寿命。奥运会的主会场的建筑材料均为其他建筑拆卸时留下的废料,这样大大缩减了成本,而射击中心的建筑木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废物利用。由此不难看出悉尼奥运村在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的21世纪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全,实际可行的参考方案。

3结语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是构成温馨家园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人类历史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一大证明,当今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个历史阶段出现的建筑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愿我们所有建筑学者,在这场绿色建筑发展的潮流里,保持对社会、对亲友、对自己负责的心态,积极参加提升自我专业技能培训,共创我们美好绿色的家园.

篇2:绿色建筑应用

摘要:公共建筑体量大、能耗高,在公共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贯彻生态建筑理念,能获得很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绿色建筑理念体现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各个阶段,主要体现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注重绿色施工管理,强调不降低建筑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关键词: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公共建筑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节约集约用地

一方面注重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在公共建筑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方案设计阶段,应结合城乡规划资料,实地勘察地址状况和周边环境,严格遵守建筑红线,合理布局,减少植被的破坏与土方开挖量,在保证公共建筑使用性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控制公共建筑的容积率;结合原有地形地貌,充分体利用场地表层土,同时设计复层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多样性景观;增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如设置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被浅沟等、雨水截流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水体等。另一方面注重营造适宜的外部风、热、光环境,提升外部生态功能。具体做法有保证公共建筑与噪音源有必要间距,如果条件限制,可设置屏障噪、绿植降噪、组合降噪等;合理设置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充分利用穿堂风,降低人为排热,增加绿地水体面积;减少玻璃幕墙有害光反射,合理设计夜景照明。

2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主要体现在公共建筑在设计时需严格遵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公共建筑能耗降低,一方面依靠建筑构造自身节能。如控制窗户太阳辐射,增加窗户传热热阻,适度提高外墙热阻,加强分户内墙及楼板的保温,适度放宽对居住建筑体形系数的限制;另一方面需要内部建筑设备节能。公共建筑多采用温湿度独立处理技术、变流量输送技术、全空气(一次回风)全年多工况调节、热回收技术等。另外在建筑照明系统中,应根据负荷容量选用较高的电压等级,合理设计线路,减少供配电线路上的能耗,应选用高效照明光源、灯具和电器附件,实施能耗分项计量,有条件的公共建筑,可采用BA系统控制[2]。最后公共建筑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如太阳能光伏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地源热泵技术等。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公共建筑节水主要有以下方式:采用节水器具与设备,控制末端出水水压;合理选择管材和配件,避免管网漏损;给水系统优化配置,合理设置绿化与景观用水。公共建筑应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如雨水利用—收集屋面、道路雨水,沉淀过滤处理后用于绿化、景观用水、道路浇洒等;中水回用—收集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杂用水。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公共建筑设计时注重采用节材结构体系,如独立钢支撑在节材型模板体系。公共建筑施工过程中减少建筑材料消耗,如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选用可重复使用隔断(墙)、鼓励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建筑注重开再生、再循环、再利用材料使用,如使用粉煤灰砖代替粘土砖,采用高性能材料,推广绿色材料,如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为保障良好的.室内声、风、光环境,可采取以下措施:墙体可采用轻质多孔材料、空气间层填充轻质多孔材料;门窗采用复合材料、夹板门空腹内填充吸声材料密封周边间隙;楼板分层,楼板面层铺设弹性软质材料楼板面层下设弹性垫层,或设置由弹性挂钩连接的吊顶棚;建筑设备选择低噪声设备,设备用房采取减震措施,管井井壁采用隔声材料砌筑;对公共建筑进行气流组织设计,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监控CO浓度、CO2浓度、室内污染物浓度监控系统;保证良好开阔的户外视野,尽量利用自然光。

5运营管理

公共建筑使用部门应制定实施节能、节水与节材的管理制度,制定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建立绿色建筑物业管理系统。在绿化方面,制定实施绿化管理制度;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化学药品的使用保障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在垃圾管理方面,制定垃圾管理制度,设置密闭垃圾容器,生活垃圾袋装化存放,建立可生物降解垃圾处理房。

6参照评价体系,完善绿色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六类指标组成,分别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施工与运营管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评分项、创新项;其中控制项为绿色建筑必备条件,评分项为可选条件。依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公共建筑的设计、施工,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同时大幅度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确保工程项目实施的同时提高了公共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3]。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

[2]杨文滨,施展翔.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4).

篇3:绿色建筑应用

1 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控制指标是建筑的能耗, 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各个环节的能耗控制, 将其降到最低。绿色建筑需要控制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整个建筑总消耗指标; (2) 建筑相关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指标; (3) 建筑物面积或体积指标。绿色建筑主要表现为绿色能源的循环利用及研发, 目前绿色建筑中主要采用减少能耗的技术是遮阳技术、温室效应及余热回收等。

2 绿色建筑实际应用

2.1 工程概况

浙江职业建筑学院中心的行政楼属二类公共建筑, 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上8层, 总高度32米, 建筑总面积13380平方米。

2.2 本工程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整个建筑工程中使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 包括绿色建筑中经常被用到的遮阳一体化设计、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以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 (见表1) 。

2.3 本工程绿色建材的应用

本工程所选用的建材是依据《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选出的一系列绿色建筑材料, 选用的绿色建材燃烧等级均为A级标准 (见表2) 。

浙江职业建筑学院培训中心的建筑工程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在质量方面都是很高的, 高质量的管道建材可使用年限更久, 避免了管道过早损坏。绿色建筑中选用的灯具也都是具有一定功能的, 灯具的质量较一般灯具也要高出很多;这样可以做到对灯具进行集中控制, 也可以将灯具的能耗降到最低;室外管网选用的是钢塑复合管, 采用钢塑复合管可以有效保护水质不被锈蚀管道所污染;为了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 本建筑中采用的砌块为伊通砌块, 其具有非常好的保温隔热效能, 可更多地减少热力资源的浪费, 促进节能环保;最重要的是, 建筑的防火能力以及强度都提升了一个高度。修建完成后的建筑 (见图1) 。

3 绿色建筑评估机制

结合绿色建筑的实际情况, 我们发现, 我国现在的绿色建筑评估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建筑的评估指标在内容上还处在浅层, 并没有深入;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建设的理念主要是“四节一保”, 但是在对绿色建筑评估的实际情况中, 仅是将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定在建筑的节能效果、节能环保以及建筑的舒适度上了, 而其它方面则被忽略了, 建筑的管理机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2) 对绿色建筑评估的重点集中在了建设完成后, 而对建筑修建过程没有重视。例如, 在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 公共建筑需要在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评价, 这就导致公共建筑的评价重点放在建筑修建完成后, 而对公共建筑修建的过程忽视了。

4 结束语

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展, 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绿色建筑的发展也会给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带来一定的改进, 可以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也使得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摘要:文章着重对绿色建筑的相关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结合绿色建筑实际案例情况, 详细分析了绿色建筑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影响。与此同时, 还详细探讨了绿色建筑技术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材料,建筑理念,应用

参考文献

[1]Elena L.Nirlo, Neil Crain, Richard L.Corsi, Jeffrey A.Siegel.Field evaluation of fiv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Implications for green building decision making[J].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15, 211.

[2]杨彩霞, 尹波, 柯莹, 等.天津中新生态城宜居住宅低成本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及管理策略研究[J].绿色建筑, 2013, (1) :15-19.

篇4:建筑电气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绿色建筑;电气设计;节能

前言

电气方面的能源消耗属于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十分严重的部分。怎样减少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耗能问题是目前建筑行业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建筑业而言,我们设计人员应该全面考虑能源问题,做好绿色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从而实现我国绿色建筑的长久发展。

1.绿色建筑的含义与特征

绿色建筑作为新时代城市规划的产物,在建筑学层面上具备广泛的含义,其指的不是建筑中的绿化,而指的是很好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对环境无害还可以做到生态平衡的建筑,还可以叫做可持续发展建筑与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由建材制造至对建筑物的全面的设计、监管等内容均属于消耗不高的地球资源,同时它的建筑垃圾还很少,绿色建筑拥有下述几个特点:使用材料性较高;消耗资源不多;使用周期长;对环境产生污染小,绿色建筑于建造与使用的时候,充分使用了高科技的技术,同时妥善的利用资源,让建筑在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降至最低,同时尽可能选择本地材料,尊重当地的人文风情和气候条件。

2.绿色建筑设计的概述

(1)所有的设计师进行设计过程中均需宏观将努力遵循自然原则,全面的规划建筑。研究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有服从与确保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物周边的生态物种生存,还拥有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所以,当进行设计过程中需权衡维持生态的多样性与避免化学物质给四周环境带来的污染。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和谐共处,才可以使大自然与建筑物相一致。

(2)需节约使用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与潮汐能还有风能等。要想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应该服从大自然,参考通风与日照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充分的利用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以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为基础,于建筑选材部分尽量利用资源。

3.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措施与应用

3.1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3.1.1配电变压器的合理选择

针对供配电系统来说,配电变压器属于建筑里面关键的分配设备与电能转换设备,它自己就是能源消耗不小的设备。因此,选择好变压器型号与容量,就能够把配电变压器电能变为提升效率,把运行能耗减少。当进行电气节能设计时候,还需要权衡真实的负荷需求,对于变压器容量还应该必要的超过最优的负荷率,普遍而言,设置负荷率的时候普遍在约为70%是最妥善的。同时,挑选配电变压器时候,也应该挑选负载损耗不高、空载损耗不高的节能型设备。参考建筑行业自身的要求,针对某个系列以及某个型号变压器而言,新型号自身有的损耗需要比上一个型号小于10%。当设计电气节能过程中,需要尽量挑选高效节能型的配电变压器以代替常规设备,如此一来不单单能够减少变压器工作的能耗,把电能变为提高效率上,此外,还能够提高变压器生命。

3.1.2无功补偿策略的合理选择

选择合适的配电体系的无功补偿的方案,还能够实现系统线损减少与提高配电系统功率因数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基本目标。针对民用建筑供电体系而言,单相负荷有办公、家用还有照明等电器设备;三相负荷关键有风机、水泵还有电梯等设备。针对建筑而言,在低压配电体系的无功补偿关键是变电所内部实施集中式的补偿,根据单相分补还有三相共补等办法,提高供配电体系功率因数。当设计建筑电气节能的时候,需结合真实情况,努力考虑整体性的经济和技术,针对单相分补与结合共补等无功補偿模式实施妥善的规划。当下,设计建筑电气供配电体系的时候,单相与三相紧密联系和谐波整治一体化的无功补偿设备使用十分常见,它的经济效益与节能效果同样在增加,因此在节能设计中的无功补偿方式中受到了高度重视。

3.2照明系统的节能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哪些区域需应该设置什么照明,均应该参考建筑自有的特点与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确定。选择照明光源主要考虑下述因素:光效、色温、光源寿命以及价格。针对民用建筑而言,光源关键属于白炽灯与荧光灯。照明节能设计以确保不减少照明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照明电路中的耗能,才可以让充分使用能源,所以照明节能设计第一需权衡选择自然光与太阳能。

3.3空调用电系统节能

无论是住宅区,或者是普通的企业办公环境里,空调用电占据的份额最大。所以设计建筑电气节能的时候,空调节能是及其必要的。于建筑物内部选择的用电装置普遍归为为电动机、电热用具还有照明灯具等。当下,针对建筑工程而言,交流电动机得到了广泛使用,所以,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智能建筑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央空调控制节能的实力慢慢被挖掘出来,当进行使用时候还需要使用节能措施。

3.4动力设备系统节能

电动机属于动力源之一,不管是民用建筑设备还是家用电器,具备很大的使用范围,此外,其需要很多的电量。把电动机电能减少至最低,就能够根据电动机效率还有功率因数增加来实现,针对轻载电动机而言,能够根据降压运行模式,把启动消耗降低;参考负载的真实情况补偿电动机的无功功率,如此一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参考负荷变化改变设备,还能够选择调速电机,以及控制策略完善等等,以这些措施为基础,就能够提高动力设备的节能功效。

3.5能源的综合利用

妥善使用太阳能与风能。把太阳能发电和建筑材料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小区路灯等公用照明主要选择太阳能蓄电池供电方式,一般的市电供电为协助的供电模式,进而减少电能消耗。

4.结束语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中国的绿色建筑也有所发展。然而,我国的电力资源损耗和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建筑电气节能还可以发掘出更大的潜力,需要精心进行设计。针对当代建筑电气设计而言,与建筑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选择有效的措施,才可以增强建筑电气设计。

参考文献:

[1]高培松.浅谈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节能措施[J].科技致富导,2013(24).

篇5:绿色建筑应用

高层建筑工程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就世界目前的发展来看,建设高层建筑对人类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施工困难,难点在于社会问题。高层建筑存在热辐射、光污染、地面风流、空间压迫感、火灾危险性等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是无法避免的。但人类之所以还会青睐于这种建筑,主要是其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上所显现出的优势。同时,它们还美化了城市环境,使城市更为立体而具有层次感,逐渐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标志。而且住在高层的人们视野更加开阔、通风和采光也更好。以上种种就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在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日益显现下,绿色建筑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要视社会发展的情况而定,因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即使在高层建筑设计应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也会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法实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设计融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所以只有把生态理论彻底应用在建筑的各个学科中,才算是为绿色建筑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2自然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在节能减排,所应用的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无污染的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是高层建筑的设计初衷,所以要科学合理地规划选址、节能、结构、能耗等问题。绿色建筑所要实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要实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要想将绿色建筑设计与高层建筑设计的完美契合就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选材、材料的加工处理、废弃物再生处理的流程中始终都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贯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就要求必须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建筑主要从产生和使用两个基本方面来评估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量资源的消耗、全球变暖、酸雨、有毒物质、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

2.3人文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所打造的.是人、建筑、自然和谐发展的健康环境,这就不得不在设计中考虑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应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充分地融入到建筑中,使当地的文化能够从建筑中得以体现,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一大特色。

2.4技术环境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绿色建筑设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这也为绿色高层建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采用节能墙体材料或节能措施,使墙体的保温性能更加优良,降低建筑能耗。

(2)采用节能材料或节能措施的门窗,降低室内能耗。

(3)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以及回收用水系统和废水回收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4)加大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率。

(5)利用风压降低建筑能耗。

(6)利用屋顶、地下室、建筑立面等空间来增加绿化面积。

(7)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8)进行垃圾分类,防止污染。

(9)利用优质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增加优势能源的利用率。总而言之,更多的低碳环保型材料在高层建筑中得以应用,促进了高层建筑绿色设计的更好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降低高层建筑能耗

如何降低能耗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通常情况下,设计者会应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来确定高层建筑物的布局、形状、走向以及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室内设计等。高层建筑物的门窗、屋顶、墙体、室内外墙面的铺设都非常的消耗材料,这就需要在设计中进行选址、平面设计、材料选择等。绿色建筑所应用的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使用环保材料来实现建筑的低能耗。

3.2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往往使用一种模式就可以,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这种单一的固定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要与自然环境进行良好地融合,所以很多时候要选择多种模式同时进行,运用科学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来达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3.3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的力度也在不断扩大,对于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这就需要在房地产行业中大力提倡和宣传绿色建筑理念,从而节约资源,实现良性发展。特别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是在促进企业开拓绿色节能市场。纵观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人们的生活要求,都需要绿色建筑设计以自身强大的优势来吸引人们的关注,使得房地产市场焕发勃勃生机。这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节能环保型建筑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要当地地理特征、气候条件为依托,因地制宜、尽量使用当地建筑材料,实现建筑的地域化、生态化发展。这一点上其实在我国传统高层建筑物中就已经做得很好了,人们以当地的农作物废料作为房屋建设的原材料,这种房屋冬暖夏凉,而且还具有生态化。还有的地方科学地利用太阳能,使建筑物能够充分拥有日照。

4结束语

现如今绿色环保设计在高层建筑的发展中得以大力提倡,发展速度很快。大量实践证明,绿色环保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能耗,还实现了环保,使社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绿色建筑设计已然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人类社会会更好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作者:侯珊珊 单位:梅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思源.基于GBIM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信息流仿真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

[2]高巍.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篇6:绿色建筑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绿色节能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阐述了绿色建筑以及节能设计的内涵与特征,明确了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现代建筑绿色节能设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针对性措施。通过在空间组织、屋顶、墙体、门窗等设计中融入绿色节能理念,采用绿色节能材料与方式等措施,促进我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用绿色节能设计理念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应用

1引言

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增强了生态发展的思想意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现代建筑中体现绿色节能的设计受到了重视和支持。同时,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宣传和推广绿色节能设计,降低环境的影响,创造舒适生态的人文环境十分重要。

2绿色建筑及节能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篇7:绿色节能技术对建筑施工的应用

3.2施工现场流线组织与道路规划

为了达到绿色施工的目标,合理的对建筑用户进行规划与设计,并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本工程引入了BIM技术对施工现场流线组织与道路规划进行了优化,通过收集本工程的相关的数据输入到BIM系统中建立与本工程相关的可视化三维建筑工程模型。首先可以结合工程的施工工期、地形地貌、材料来源以及消耗计划,对工程的临时施工道路进行优化布置,不仅充分利用了既有道路,而且对长远期的施工路径进行了规划,有效的减少了重复修建道路导致的多次土方开挖情况。其次在临时道路的两侧设置了作业棚、材料储藏库等,减少了道路的辅路长度并缩短了施工的运输距离。最后利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了圈定,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型彩钢板材料对施工区域进行了围挡,避免现场的噪声、粉尘等对周边市区其他建筑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同时围挡周转重复使用率高达98%,减少了维护结构的资源浪费。

3.3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

1)建筑太阳能一体化技术:本工程所在区域的太阳能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引入了太阳能光热、光电一体化技术。前者利用在建筑工程的主要区域设置集热器来实现光热转换,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采暖和生活热水。同时集热器悬挂于15楼~21楼层的外墙,与建筑融合为一体,实现了太阳能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后者则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引入了BBLED照明系统,将太阳能发电作为建筑工程所需照明的DC直流供电,国家电网作为备用供电,有效节约了施工过程中的照明能源消耗。2)变频塔吊技术应用:所谓变频塔吊,就是在塔吊上设置了变频器,通过可调的直流电取代传统的调速模式,一方面降低了塔吊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另外一方面也减少了塔吊施工的高频机械故障问题。3)新风体系技术应用:本工程为商业办公楼,室内办公的人数较多,为确保建筑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同时减少对空调的使用频次。建筑工程还设置了新风体系,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在地面安装新风系统,对位于地面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并通过屋顶的排风口排出,有效的改善了办公楼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减少了对室内气流的扰动,减少了紊流的产生。新风体系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整个建筑50%左右的空调浪费,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

3.4建筑材料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材料方面,除采用系统化的管理系统对材料进行进销存管理,来避免材料浪费外,还重点对建筑能耗最关键的墙体结构进行了节能改造。在室内间隔墙方面,运用火山灰混凝土材料作为室内间隔墙的主要材料,利用较低的导热系数(<0.45)来增强室内的保温效果。在外墙方面,采用了玻璃幕墙绿色节能技术,利用玻璃幕墙的美观提升了建筑物的外观美感,结合玻璃材料高强度、阻热等性能,降低建筑室内外的热量交换,减少了对空调、采暖等高能设备的使用频率。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传统建筑施工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也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成本投入,提升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工作者应重视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施工技能,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兴华,苑庆涛,任余阳.我国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建筑技术,20xx,49(6):644—647.

[2]杜国恩.绿色节能施工技术于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xx,50(9):203.

[3]付建春,马骏,张雪斌,等.国瑞·西安金融中心绿色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xx,49(7):787—790.

[4]洪业隆.谈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J].山西建筑,20xx,42(26):189—190.

[5]沙萍,王国佐,李国建.苏州现代传媒广场工程节能减排绿色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xx,44(10):56—60,71.

篇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研究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情况

1 引言

截至2013年底, 全国共评出1260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其中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标识480个, 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标识530个,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312个。2013年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科技部共公示了17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公示项目) , 其中一星级179个, 二星级237个, 三星级102个。继2011年我国绿色建筑标识数量实现井喷式增长后, 2012年、2013年绿色建筑标识数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近年来,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不但数量增长快, 而且在规模上比国外绿色建筑大, 建筑面积平均在10万平方米左右。江苏、广东、上海三个沿海地区绿色建筑的数量遥遥领先, 山东、河北、湖北、浙江、北京、福建等地增速明显。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 各地的绿色建筑建设和评价标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多个省市获批开展所辖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已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可以开展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地区共33个, 分别为上海市、浙江省、深圳市、江苏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连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辽宁省、福建省、四川省、厦门市、山东省、天津市、湖北省、陕西省、湖南省、青岛市、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西省、重庆市、安徽省、山西省、北京市、青海省、广东省、河南省、甘肃省、贵州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

2 各地绿建评价标准发展状况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绿色建筑已经由最初的“浅绿”发展到现在的“深绿”阶段。在2006年, 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 对绿色建筑提出了许多明确要求。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地绿色建筑发展, 各省市纷纷出台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因地制宜地推动了中国绿色建筑进程, 且在公众认知性、项目综合效益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湖南、山东、广西、河北、香港等多个省市均编制了地方标准和细则, 并相继开始实施。目前的标准较多地延续了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同时进一步因地制宜, 结合城市区域、资源、气候、人文等各方面条件, 充实和丰富了绿色建筑的技术内涵。同时, 部分地方标准也细化了标准要求, 提高了各项标准的可操作性。随着新的国家标准的推行, 逐步丰富各地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指南, 完善地方标准中的适应性要求变得越发重要。

2.1 沿用国标类型

仍沿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体系, 对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两大类型进行区分, 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大体系;根据技术难易程度区分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 并根据一般项和优选项达标条数确定星级, 个别条文针对地方特点进行增减, 例如江苏省、上海市等省市指定的地方标准。

2.2 因地制宜区分类型

不拘泥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中对专业的分类, 如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 825-2011) 增加创新项、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T 14-082-2012) 增加建筑电气等, 通过条文和专业细化, 增加地方标准执行力。

2.3 创新类型区分

打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中通过条文达标条数控制星级方式, 采取打分制进行绿建建筑等级判定。如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评价规范》 (SZJG 30-2009) 更接近LEED评价体系, 采用得分制并将绿色建筑分为铂金、金、银、铜四个等级。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 29-204-2010) 使用评价指标权重制, 并从创新点、推广价值、综合效益3方面设置加分项, 完善补充评价体系。

3 绿色建筑评价面临问题

“十二五”以来, 绿色建筑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底,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江苏、广东、上海、山东、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的绿色建筑项目个数和建筑面积均居于全国领先的局面。《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十二五”期间, 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

但目前我国获得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项目很少, 其中在2013年的518个绿色建筑标识中, 获得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项目只有50个。如何保证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能够按照设计要求交工并运营, 是绿色建筑面临的重点问题。

不容忽视的是, 绿色建筑在运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遮阳系统设计不合理, 运行1年, 约有30%的活动遮阳系统已无法正常调节;由于物业管理和绿化维护等原因, 导致可透水地面破坏严重, 植草砖内无草丛存活;不少项目并未认真落实节水灌溉设计方案, 运营过程中仍采用人工浇灌方式, 有的设备损坏严重;6.7%的可再生能源设备闲置, 10%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20%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不到位;部分项目的被动设计仅是为了达标而设计, 没有从改善空间舒适性的角度出发, 导致室内自然通风不畅、产生眩光等问题的存在。

4 结束语

在规范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和落实的同时, 还须关注绿色建筑从设计标识向运营标识的承接, 这是将绿色建筑落到实处的有利保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 加快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善

目前执行的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普遍存在使用时间过长, 不能满足目前绿色建筑发展日益增长需求, 加快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不断丰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 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监督

为扭转绝大多数绿色建筑只申报设计标识不进行运营标识评审的局面, 杜绝绿色建筑近停留在图纸层面的现象, 建筑部门和评审机构须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监督, 可推行绿色建筑立法, 实施绿色建筑责任制。

3) 加强对绿色物业的重视

篇9: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应用探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围护结构;采光通风;节能减排

当前现代高层办公建筑呈现出两种趋势:第一种是追求对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第二种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使用方便性。本文结合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讨论我国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中围护结构设计、采光通风设计、节能减排设计等几项绿色建筑技术在这两种趋势中的应用。

一、项目概况

深圳建科大楼是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办公楼,建筑总面积 1.8 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9.6 m,共 14 层,其中地上 12层,地下 2 层。建筑功能包括实验、研发设计、办公、学术交流、地下停车库、休闲及生活辅助用房等。建筑设计采用功能立体叠加的方式,将各功能块根据性质、空间需求和流线组织,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并针对不同需求的建筑外围护构造,形成由内而外自然生成的独特建筑形态。

二、建筑空间布局

绿色公共建筑可以进行混合功能设计,要考虑到立体的复合功能,通过功能的复合来节约能源、材料和城市空间资源。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不仅要强调使用功能、交通流线等基本要素,从一开始就应融入绿色理念。将建筑采光、通风、节能和使用者参与程度等方面因素作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设计除满足常规的办公功能、流线组织外,还设计大量的空中交流平台、屋顶花园等设施。设计将首层架空6m,形成开放的城市共享绿化空间。

在屋顶设置整层绿化花园,标准层的垂直交通也由开放的绿化平台相联系,共同形成超过用地面积一倍的室外开放绿化空间,为使用者提供大量的交流活动空间,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系统也减少了环境的热岛效应。

三、建筑节能技术支撑

在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中,不仅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很精确的通风、阳光、噪声指标,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设计,综合运用丰富的技术设计手段,使建筑室内外环境达到最佳。

(一)围护结构设计

1.外墙节能措施。在围护结构节能方面,建科大楼综合采用保温墙体、节能玻璃、创新外遮阳保温、绿化屋顶等外围护措施,实现65%的节能设计。大楼建筑采用了水泥聚苯板加聚氨酯泡沫喷涂材料复合墙板,复合墙板和外墙保温装饰板(聚苯板 + 铝板)的外墙保温隔热措施。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 0.69 W / ( m2·K)。5 层及以下外墙采用挤塑混凝土外墙板 + 喷涂聚氨酯泡沫内保温,7 层及以上外墙采用金属饰面 + 保温板 + 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的下半部墙面外挂混凝土墙板的内侧喷涂聚氨酯泡沫,将梁和柱包覆起来,虽属“外墙内保温”,但不存在热桥。建筑的上半部采用金属材料饰面 + 保温板形式的外墙外保温,可避免一般外墙外保温系统容易开裂的缺点。

2.外窗和幕墙节能措施。围护结构方面要主动节能,南方的建筑外遮阳,北方的建筑直接利用太阳能。中国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到了春天、秋天应该让建筑直接能够通风,可以大幅度下降建筑能耗。建科大楼外窗采用中空玻璃铝合金窗(内设遮阳百叶),以及中空玻璃断热铝合金窗。南立面和东立面部分采用透光比为 20% 的光电幕墙,同时,东立面和南立面均设计遮阳反光板等外遮阳措施。东、南、北三个朝向在距窗顶部下方的 500 mm 处设置反光遮阳板,既起到增强室内自然采光的效果,同时起外遮阳的作用。西向采用双通道幕墙的隔热构造做法,双通道幕墙的外侧幕墙采用太阳能光电幕墙,通道宽度 0.8 m,通道内自然通风良好。

3.屋顶和架空层节能措施。建科大楼的屋顶根据位置及具体情况采用倒置式屋顶、降温屋面、种植屋面和屋面遮阳等多种节能技术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低能耗和绿色建筑集成技术示范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 “华南地区绿色办公建筑室内外综合环境改建”的示范工程。屋顶采用 30 mm 厚倒置式隔热构造,同时部分采用种植屋面,屋顶花架安装光伏电池板和平板式太阳热水集热板可对屋面遮阳。采用倒置式屋面可使防水层和基层免遭热变形扰动,延长防水层的寿命。30mm 厚隔热层再加上种植屋面以及屋顶花架安装的光伏电池板和集热板的遮阳,隔热效果显著。

(二)自然通风设计

1.平面布局。建科院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偏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另外结合前面对建筑场地的自然通风环境的研究,通过计算机进行通风模拟,分析建筑空间布局情况下的自然通风设计。

2.根据风压分布优化各立面开窗方式。建筑设计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 根据室外风场规律,进行了精细化设计,根据所在楼层不同结合立面的做法分别采用平开窗、中悬窗、上悬窗等开窗方式。建科院建筑的窗户有很大一部分采用中悬窗形式,这种开窗形式通风性、打开方式、开启角度和防噪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结合采用遮阳导风板,同时外窗朝向和形式也考虑了外部噪声影响。基地周围有两条道路,立面及开窗设计必须考虑噪声环境影响。通过对周边噪声环境的实测和模拟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噪声给建筑带来的影响作专项处理,如门窗、楼板、地面、天花、室内隔墙均采用构造措施,并做隔音降噪处理。同时适度减少某些特殊位置的开窗面积,做到噪音防治处理的有的放矢。另外在建筑平面上,采用大空间和多通风面设计,实现室内舒适通风环境。

3. 建筑空间采用大空间和多通风面设计。如报告厅采用可开启的外墙,当外墙开启时,室内通风效果良好,可感觉较为明显的自然风拂过; 当需要引导风向或则关闭时,电动按钮控制关闭角度。另外还有自然通风的休闲平台和可通风楼梯间等。

(三)天然采光利用

平面布局使建筑进深控制在合适的尺度,以提高室内可利用天然采光比例。在外窗的窗台设置遮阳反光板适度降低过高照度的同时,将多余的日光通过反光板和浅色顶棚反射向纵深照域。室内面积采光得到改善,理想情况下可节约用电约6万度电。在地下室设置光导照明系统,光导照明系统包含采光器、导光管和漫射器三部分。通过屋顶的采光器捕获阳光,然后通过导光管的反射管道向下改道,透过不同的反射面,将自然光分布到建筑内部的区域。该系统基本不涉及能耗,符合建筑节能概念。管道设计采取可调设计,通过建筑结构的较小改变,使之满足安装需要。漫射器的反光镜面及扩散面可安装于天花板上,用作调整光线及控制室内光的传播。将光线引入均匀地向室内投射,而且将过多的紫外线、冗余的热量及粉尘阻挡在外。

四、公共绿色建筑节能物业管理

中央财政三年前就确定对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系统的示范城市给予补贴,对所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在线监测。再加上节能物业管理、节能服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两个建筑系统服务商,服务业的发展在建筑领域方兴未艾。

五、结语

由于政府节能补贴大幅度增加,适用的关键技术正在快速涌现,以及国际合作正在蓬勃发展,绿色公共节能建筑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从开始所遵循的思考方法就不同于以往,其中因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所表达出来的形态也不同于以前。当然,绿色建筑也不仅仅是做技术的简单拼接,而是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有机结合。遵循公共建筑的绿色节能应该首先应着眼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技术创新和精心设计,而且尽可能延长生命周期。绿色生活永不止步,设计也不会因大楼建成而停止,坚持使用中再设计的原则,建筑才能真正成为“既有建筑改造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典范。

参考文献

[1]胡南.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中外建筑,2010(8):154-156

[2]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技术,2010,41(7)

[3]史海疆.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助力公共建筑绿色节能[J].电气应用,2011(14)

[4]童春华.绿色低碳实践:释放城市未来生命力——2011中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高峰论坛综述[J].中国勘察设计,2011(12)

上一篇:难忘的小事作文下一篇:英语口语必备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