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童心的作文

2024-07-23

寻找童心的作文(共4篇)

篇1:寻找童心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个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在整理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3万多个问题时发现一个怪现象——年龄跟孩子们提问的质量成反比。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我妈妈?鸬谋蛔颖冉舷?”“为什么做运算时都是先乘除后加减呢?”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甚至让人忍俊不禁,不知如何作答。而中学生提出的多是一些诸如“怎么杀毒?”“怎么发电子邮件?”等程式化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概念性的、纯知识性或答案唯一的,既没有新意,又不需要独立思考、鉴别和论证。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题,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我是一直被你囚禁的鸟,已经忘了天有多高......

——题记

我仰望的是一片浩瀚苍穹,人们却将我困在牢笼。孩子,你还记得我自由翱翔的日子吗?为什么你长大了反而将我囚禁?还是说,这个纷乱的世界,容不下我,容不下想象力?(依题开篇,连发三问,悬念迭起,直启下文,因人思考。)

孩子牙牙学语,爸爸说会叫的会飞是“bird"于是孩子看到池塘的呆鹅,兴奋地手足舞蹈“波的,波的”。妈妈告诉孩子每天接他去幼儿园的校车是黄色的`,于是当妈妈骑着自行车载他,他指着路旁的花草,嚷着“黄色的,黄色的!”孩子开始学习幼儿园的课程,一路上,他和每个伙伴打招呼:“小花好,小草好,小树好,小鸟好......”孩子长得很快,不知不觉,他已经读小学了,他依然对万物充满好奇,但是,在他眼里,苹果就是苹果,永远不可能成为香蕉。我开始害怕,孩子慢慢长大,他拽我翅膀的力气越来越大,他慢慢地只记得一些公式,我真的害怕,翅膀折断了,我就在也飞不起来了!(暗引龙应台作品的例子,盛赞孩子的想象力“我”的处境已从云端逐步跌入谷底。)

我可真羡慕于丹的孩子。住在这孩子身体里的鸟在天空中自由滑翔、欢乐舞蹈。飞翔,对他在平常不过,对我则是奢求。于丹的孩子在背诗的时候,时常串在了一起,于丹说:“这有什么,孩子的想象力,就应该让他飞一会儿。”我不由得想起,你背诗的时候战战赫赫,唯恐背错了挨批评,于是,你背了很多诗,可是那些文字都是死板的,都是牢囚!

也曾是个孩子,他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很小的时候,就会发明一些小东西,他的母亲很开明,任由孩子“任性妄为”,他们把我当宝物般地呵护有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发明的东西越来越有意义!我很骄傲的向世人说:“他从来都不把我拴起来,他总是让我飞,由我在他脑子里胡闹,每当我在他脑子里盘翔滑翔,他总是灵光一闪,开始他的新发明,他给我很多关爱,我也爱他,我很自由......”

然而,我害怕的,终究还是来了。

篇2:寻找童心的作文

——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启儿童语言的那扇窗

定海区沥港中心小学

***

Xiawei113@163.com 【内容提要】: 综观现在的小学生作文语言,越来越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在求‚分‛不求‚真‛的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文本化、成人化的语言表达让我们越来越难看到儿童在作文中用母语放飞自己的个性。写作教学似乎离《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的目标渐行渐远了。本文从阅读周一贯老师《‚儿童作文‛教学论》中受到的点滴启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从如何让学生敬重母语,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创新语言等方面谈谈如何开启儿童语言的那扇窗户。

【关键词】:

儿童作文

儿童语言

母语

多元评价

不知什么时候起,小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呈现模式化的倾向: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得不能不说是炉火纯青,成语、俗语、诗词越来越信手拈来,本来这是令人欣喜的进步,可是当这些表达成为习惯,成为固定模式的时候却让人莫名的感到一种悲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可是当你读到写事的文章开头千篇一律的‚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了,唯独这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写得更富有文采一些的则用上了比喻的修辞,‚这些事情像五彩的泡泡‛,‚这些事情像一串串珍珠‛等时,不得不感慨:难道写一件事情让人难忘就只有类似的表达了吗?难道大家对于一件事情印象深刻的感觉是一样的吗?难道不能写自己记忆中模糊的事情吗?在前不久杭州举行的小学语文‚千课万人‛中,杨中原老师的习作课《一道难题》就提到了相似的结尾,有7个同学在难题解决以后是这么写的:‚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天仿佛格外蓝,阳光仿佛格外灿烂……‛我尴尬地莞尔一笑。因为这样的作文结尾语言自己在平时的批改中也是屡见不鲜。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是怎么啦?孩子属于自己的语言究竟哪里去了?

最近,常常有学生家长问我:孩子快上五年级了,可作文却还是一点都不会写,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话,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应该让他多看作文书,背一些优秀的作文。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们。其实,对于作文书和那些所谓的优秀作文和范文我一向抱怀疑的态度。好作文是作文书教出来的吗?好作文是老师辅导出来的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从来都是否定的。因为儿童世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一个充满灵性的天地。这个世界的主人是儿童,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生活着,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快乐和哀愁,憧憬与企盼。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诉说他们眼中的世界。而一切试图改变儿童的语言或将成人的语言强行灌输给儿童的做法无疑是在扼杀孩子的语言,侵犯孩子的世界。改变孩子的语言甚至是孩子的世界不应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使命,可开启儿童语言的那扇窗,让孩子乐于用自己世界的语言描述我们生活的世界却是我们作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综观现在小学生写作,童心童真童趣越来越难以捕捉到,这和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求‚分‛不顾‚真‛,成人化角度的评价体系有莫大的关系。固定题目,统一要求,字数限定,有时甚至把用上几个好词,有几个比喻句都作为评定作文等级的依据。当学生一边写一边数着字数的时候,当学生一边写一边手中或脑中翻着作文书的时候,当学生一开始写作就跳入我们为他们设臵的条条框框时,当学生有意或无意被强调要按照各种套路按部就班时,作文也就越来越难真正成为放飞童心的自由之作了。

怎么样让儿童作文回归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用儿童自己的语言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周一贯老师在他的《‚儿童作文‛教学论》中有过系统、全面的阐述,我就选取自己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感触最深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敬重母语,规范文辞是前提

我们的作文是用母语表达的,作为儿童作文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敬重母语,学会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识字写字,遣词造句这些基本功必须扎实学好。可是,小学生写作基本功现状却不容乐观。错别字连篇,一逗到底,不知道分段分行,各种词语使用随心所欲,将语言规范抛诸脑后。随着电脑越来越普及我们的学习生活,一些网络流行词语也越来越充斥于学生的作文语言间。偶然读到学生的一篇作文,她用活泼俏皮的语言将失去友情的生活娓娓道来,结尾的那一句‚这样无聊的生活你hold住吗‛,那个‚hold‛将幽默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在班上读这篇文章时,还特地表扬这位同学‚hold‛这个外来词的使用使文章更平添了一份生气与活力。结果,却引来了学生的争相效仿,什么‚杯具洗具‛、什么‚浮云‛、‚给力‛,到后来,学生动不动就是‚考试考不好,回家被家里的母老虎KO‛,让我哭笑不得。这样做孩子也许是觉得挺简洁方便,幽默诙谐的,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但另一方面,老师如果引导不当的话,会使学生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是对母语纯洁性的伤害和干扰。处于起步阶段的习作更要强调从把字写端正、写好,妥帖地学好词语,写好句子,点好标点符号入手,为正确表达、自由表达、生动表达打好基础。

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不忘语言的规范性,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对学生书写、错别字、标点使用等方面的评价。特别设立‚最佳书写奖‛、‚无错别字大奖‛、‚正确使用标点奖‛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精神的自由表达和语言的规则写作相结合是儿童写作最基本的原则。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正确处理祖国语言文字与网络语言、外来语等其他新潮语言的关系,不断地从优秀的民族语言文化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二、引发兴趣,体贴童心是关键

每次我说要写作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的反应就是:怎么又写作文啊?怎么写啊?可不可以不写啊?学生似乎总是对作文提不起兴趣来。综观现在语文教材中的作文主题很单调,枯燥,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更毫无快乐可言。就以四下年级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习作为例,看似内容很宽泛,表达可以很自由,让学生谈谈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让他们说说对生命的感悟,也可以写写综合性学习的体会,我在指导的过程中有无从下手之感。而看到习作指导上的那些优秀的范文便脊背发凉。这哪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啊。在第五单元还有供学生交流或习作时参考的资料:

2003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那些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千百个病人的康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

完全成人化的口号式的语言换来的就是学生一个个冷冰冰的故事:张海迪、雷锋、贝多芬……有高亢的呼号,却没有任何的童言稚语,因为那些文字仅来自资料,而不是学生内心的真实表达。倒是秦甜的‚到了今年,不知是谁发现了放在桌脚的它。我拿起一看,它又泛起了新绿,抽出了嫩芽,冲出干燥泥土的它,又死而复生了,真令我感到欣慰啊!‛这个完全来自于班级植物角的事例却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将抽象的‚感悟生命‛化为我们生活中小点滴,多么难能可贵啊!可是类似前者的大道理太多太多,而后者这样的小温馨太少太少。

如何把一个个抽象而笼统的题目化为具体可感,对我们老师而言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是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孩子呢?这样的题材对于起步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过于乏味,对于他们写作兴趣的培养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如果现在就让他们感到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那以后的写作只会越来越是一种折磨。怎么样让作文活起来,让学生的写作快乐起来呢?

一堂普通的阅读课渐渐拨开了我心头的乌云。那篇文章是梅子涵的《男孩的童年》。我和学生们一起读着。‚男孩的童年经常是拖着鼻涕和裤子没束牢……‛座下有几个女生咯咯咯地笑出声来。‚是上学的路上跟人打架,放学被留下来;前一天的作业没做好,放学又被留下来……‛‚对啊,对啊,你就是这样的!‛继续往下读:‚是‘恶毒’地说,那个女孩子和那个男孩子结婚,然后开心地哈哈大笑……‛读着读着,教室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种效果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在做完相关的习题后,突然有几个男生对我说:‚老师,这个太有意思了,我们也来写吧!”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从他们的嘴巴里说出‚我要写‛三个字,甚是意外。我不禁陷入了深思:是呀!这里面描绘的情景有很多对他们而言是多么的熟悉,很多男孩子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很多女孩子在其中找到了很多身边的男孩子。贴近孩子生活的活泼俏皮生活情景和语言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老师,不公平,有没有写女生的啊?‛男生开始抱怨起来。我故意卖起了关子:‚还没有哦,不如你来写写吧?‛男生一片雀跃,有的开始打量起身边的女孩子来,有的开始低下头思索起来,还有甚者追问起周围的女孩子来。这下可轮到女生们不乐意了:‚老师,他们把我们写得很坏怎么办?我们也要写他们!‛我趁热打铁:‚那你们可不要写得跟作者梅子涵一样哦,要写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心感受到的。‛不论男生女生都愉快地拿起了笔。

这次习作的成果,学生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女孩的童年就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穿妈妈的高跟鞋,照着镜子,想象自己就是美丽的白雪公主。‛‚男孩的童年就是没当上中队长,连小队长也没选上,孩子那里咯咯咯地傻笑,一点也不在乎。‛‚女孩的童年就是抱着洋娃娃,给它们穿最美丽的衣服,梳各种造型的辫子。‛‚男孩的童年是满地打滚,早上‘小白马’,下午‘小脏猫’。‛……

我似乎从中领悟出了些什么。要想孩子的作文写出童心童真童趣,就让作文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来,从他们生活中而来的作文题目、作文素材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开启他们语言的那扇窗户。

三、多元评价,贵在创新是保证。

写作应该属于个性化的活动,又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写作教学的目标。可是,当我按照一般的写作教学程序‚园地作文题目——作前指导——范文赏析——学生写作——批阅——评议‛下来,达到的往往就是两种极端。相似的内容,相似的构思,相似的语言,这是经过老师、家长指导过的;寥寥无数,词不达意,这是农村孩子的真实水平。记得有一次写母爱,全班43个学生有35个写我生病,妈妈带我去医院,3个写夏天妈妈整夜为我打扇子,还是仿照范文的,剩下5个属于一点都不会写的学生。批完真的有一种绝望之感,现在的孩子生活敏感度竟会迟钝至此,二十几年前我读书的时代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母爱是永恒的主题,难道母亲带发烧的我到医院看病是母爱永恒的主题吗?

学生作文的越来越模式化的改装套袭除了作文命题选材的局限性,还跟当前的评价机制有莫大的关系。当作文为考试、为分数、为交差而作时,自然越来越难见到思路出新的作文了。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窘境,除了从学生方面着手,鼓励学生勇于出新,善于想象,敏于发现,敢于创造外,还得改变如今的评价机制。不要拘泥于字数的限制,不要执着于结构的严谨,更不要抓着事情的完整性,语言的优美不放,多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创新,语言的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关注他们情感的需求,也许变‚不同的题目相同的表达‛的千篇一律为‚同一题目不同表达‛的百家争鸣不再只是写作教学遥不可及的梦想。

‚呜呜~~呜呜~~‛这是学生在作文中伤心的常见表达,‚哈哈!哈哈!‛这是他们兴奋之情不由自主地流露。‚

‛这些qq表情更是他们作文中表达喜怒哀乐的常客。当教师以同样表示心情的符号和语言与学生应和时,这已不仅仅是评价,更是与学生用语言文字甚至符号进行的情感的交流。作文评价的最高境界无疑就是情感的交流。前面提到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在作文中,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同样要谨慎,不可一味否定,尽量从正面的角度去评价,多挖掘其中的正面因素。而像‚躲得了十五,躲不了十六‛,‚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谁来救我离开热锅啊‛,‚锄禾日当午,上学真辛苦‛……将俗语、歇后语、古诗词等进行创造性改变,也是学生童真童趣的体现,不能片面地从语言的规范性进行评价,抹煞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创新精神。

另外,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极其重要。情感上的创新同样值得尊重和肯定。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的一则案例:描写石榴成熟裂开的样子,一个孩子写道:石榴裂开了,像在脸上划了一道道伤口,真让人难过。这一创造性的表达可谓是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却并未得到老师的赞同,老师给出的意见是,应该是石榴咧开嘴笑了。在心里暗笑这个老师的古板守旧之余也对自己的日常作文评价进行了反思,发现类似这样将自己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强加给学生的还少吗?如在评价学生‚感悟生命‛这一话题作文时,凡是看到学生在作文结尾没有对生命感悟的语言时,我都不忘提醒他们别忘了在文章的最后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无非就是‚生命是何其得珍贵,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使用生命,绝不白白地糟蹋生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之类的无病呻吟。如今看来,却发现自己当初真的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贵在创意,放飞心灵‛这同样是开启儿童语言那扇窗的重要助力。

真正地将作文还给儿童,让孩子在作文中尽情地挥洒属于自己的语言,将孩子的作文个性从应试求分、急功近利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尤其在作文的起步阶段,不可将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想法,孩子的个性,孩子的兴趣生生地扼杀在了萌芽状态。而其间如何于孩子的生活中挖掘出创作的题材和资源,让孩子于一种快乐的情绪中写作,如何更正确有效地对孩子的作文进行评价,这依然是我今后作文教学应该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

①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 宁波出版社

2005.01 【作者介绍】:

篇3:作文教学呼唤童心回归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童心意识, 了解童心思维的特征

首先, 教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童心。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活力无限的青少年, 加上语文是人文性浓厚的学科,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的工作是人与诗意相互交融的充满情趣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教师威严, 永葆青春, 有一颗纯真的童心。

其次, 教师要先了解和掌握学生进行童心作文时的心理特点。童心思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先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童心思维特征, 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其特征如下:

1. 童心是善良的。同情和怜悯是童心体味世界的基础情感, 也是孩子身上最为宝贵的品质。学生童心创作出于爱的本能。他们笔下的事物都具有生命力和情感。

2. 童心的表达受孩子的主观支配。童心认识世界不是以知识和逻辑观念为基础, 不为成人的理智观点左右, 而是受自己的性情支配。他们感受事物随心所欲, 喜欢按自己的思维构建自己的“理想王国”。正是这种任性决定他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新鲜的、奇特的, 并且在自由的状态下, 按自己的想法表现事物, 改造世界, 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自由表达正是进行童心作文的力量源泉。

3.童心是真心。童心是宝贵的, 因为它“绝假纯真”, 只知道真诚。文学的美来源于真实的美, 真实纯洁的情感才是文学的灵魂。

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童心

1.选题。形式作文多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这样的写作命题, 违背了写作原理。古人云:“发愤著书”、“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就是说先有感受后有写作。命题作文反其道行之。教师先给作文题目, 围绕这个题目进行创作, 不问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情感体验。如果学生没有, 只有去瞎编乱造。童心作文认为学生是作文活动的主体, 在主题选择上学生有自主权。教师应尊重他们写作意愿,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自主选材, 写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最想表达的话。

2.选材。材料必须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的同学会说我一天学习生活下来感觉很平凡, 很乏味, 哪有什么独到的感受。那说明你还没有用童心和爱心去观察体味生活。如果用童心你把自然界的小草、小花、小鸟和小虫看成是有意思的、新鲜的、奇特的, 用心想他们在干什么;与人相处时体味人与人之间那细微的感觉, 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最好的写作材料。来看一首小诗:

妈妈

我每天放学回家

第一件事是找妈妈

看到妈妈

才算真正回家

这首诗, 就像早晨绿叶上的露珠, 晶莹剔透, 十分可爱。虽然全诗没有提到一个“爱”字, 但可从小作者放学急于见妈妈的心情中看到了浓浓的母子情。题材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情, 但经过纯真的童心过滤, 顿时变得有光彩。

3. 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同样又是人感情的载体, 所以作文语言就是真话实话, 只有说真话抒真情, 学生才可能写出好文章。有同学可能会说写作时总是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作文就是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思想, 心里有什么就写什么。只要你留心生活, 用童心看世界, 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精彩, 就能说出许多美妙的语言。来看一下初三学生何晔在《童心看世界》中的一个片段:

清晨, 我领着隔壁五岁的兰兰去散步。露水打湿了我的新鞋, 我很反感。小兰却显得异常兴奋。她一会看看花, 一会看看草, 最后指着露珠问我:“姐姐, 为什么花儿、草儿都哭了?他们昨天晚上是不是吵架了?”

这些孩子的想象是多么美妙, 丰富的联想又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思想。这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流露, 把他们的话语写在纸上就是一篇篇美妙绝伦的诗。

三.在作文评改中激励童心回归

篇4:寻找童心她在“还童派对”中赚钱

奇思妙想,她要靠“还童派对”来赚钱

今年30岁的李纹蓉是上海人,2006年6月的一天,李纹蓉去参加小学同学聚会。一番嘘寒问暖后,大家热烈地谈起了从前学校里的趣事。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无忧无虑的时光。有的同学还玩起当年最流行的游戏,气氛非常热烈。

聚会结束后,李纹蓉还久久地沉醉在欢乐之中。突然,她脑中灵光一闪:如果去搞“回到童年”派对,让人们在派对中玩童年时玩的游戏,让人们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是不是可以从中赚钱呢?为了验证搞“还童派对”的可行性,她开始有意识地找同事一起玩儿童游戏。看到同事们玩得兴致盎然,她增强了信心。

2006年9月初,李纹蓉辞去了工作,决定专门组织“回到童年”的派对活动。

第一次活动,挣了500元

怎么去招徕顾客呢?她印制了一批活动宣传单,去街头、写字楼等场所派发。然而事情却没她想象的那么容易,宣传单发出去后却没有下尊的。正当李纹蓉感到郁闷时,生意来了。浦东区一家叫华富的公司要举办一周年庆典,公司老总正为如何搞聚会发愁,恰好看到了李纹蓉的宣传单,就决定让员工去玩“还童派对”。

2006年国庆节前夕,李纹蓉领着华富公司20多名员工来到古城公园。她给每个员工发了一条红领巾。见这些员工早忘了怎么系红领巾,她便一个个地帮他们系好,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铁环、玻璃弹珠、香烟盒子、橡皮筋、小沙包等玩具发给他们。当大家拿到这些久违了的儿时玩具时,都兴奋地叫了起来。在李纹蓉的指导下,女员工们跳起了橡皮筋和“房子”,嘻嘻哈哈地就像小女孩一般,男员工们赛起了滚铁环,你追我赶好不热闹,有的则趴在地上抽烟盒……简直就是一群快乐的小学生!

游戏结束后,一个叫郝小玲的女孩高兴地说;“今天是我来上海工作后玩得最快乐的一天!”而李纹蓉则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了500元报酬。

返璞归真,儿时游戏受热捧

第一次“还童派对”成功后,李纹蓉信心大增。根据年轻人喜欢上网的特点,2006年10月上旬,李纹蓉在上海热线、东方网等本地网站的论坛发帖子推广自己的“还童派对”。帖子发出不久,跟帖的网友人数直线上升。除了跟帖外,一些网友还通过电话、QQ向她咨询。对这些咨询,李纹蓉总是耐心地作答。不到一个星期,报名参加派对的人数就达到了100多人。为了便于控制,她把每次派对的人数限制在50人左右,每人收取30元活动费她每个周末搞一次派对,每月就有近4000元的收入,这比她在公司上班的收入还高。

参加“还童派对”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除了在游戏中找到童年的乐趣、释放工作的压力,还结识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在“还童派对”活动中还发生了不少趣事。在虹口区和平公园的一次“还童派对”上,年近40岁的公司老总陆文斌和别人玩打纸板,玩得忘记了时间。快天黑时他的妻子找了来,见丈夫像小孩子一样趴在地上,不禁眼眶湿润了——他们是青梅竹马,此刻,她从丈夫身上想起了他们—起走过的青春岁月。此后,陆文斌常常带妻子来参加,还童派对,在游戏中感受从前的温馨时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口碑相传,“还童派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给李纹蓉提建议和意见的人也多了起来。根据顾客的建议,她在“派对”中增加了“上课”、“考试”等内容,还根据参与者的年龄,将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分开来举行不同的“派对”。另外在场地问题上,她把活动场所改在室内,避免了因天气变化造成的不便。经过不断地完善,李纹蓉的“还童派对”办得更加有声有色了。

羡慕吧!靠“还童派对”月赚万元

为了方便与顾客的交流和发布活动消息,2007年3月,李纹蓉创办了自己的网站“和我在一起”。很快她的网站就有了1500多名注册会员。为了让“还童派对”成为没有时限的活动,2007年3月中旬,李纹蓉在网站征集晚上开展“还童派对”活动的参与者,没想到应者如云。

3月21日晚上7点半,在一家名为“忘情”的酒吧里,李纹蓉组织了一次规模近200人的“还童派对”。为了把这次活动搞好,李纹蓉和她的助手模仿经典动画片的故事,把参与者按每10人一组分为“唐老鸭”组、“阿凡提”组和“花仙子”组等,每组选出一个小队长,大家围圈而坐。

“当,当,当……”上课铃声敲响,李纹蓉成了“老师”。她在台上高喊“上课”时,热闹的酒吧顿时安静下来。第一节是语文课,内容是成语接龙。课间休息时,大家又玩起了斗鸡、抬轿子、丢沙包等游戏,还要做眼保健操……因为有趣,这次活动大获成功,李纹蓉开启了晚上搞“还童派对”的大门,财源滚滚而来。

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李纹蓉又相继推出了有活动主题的“还童派对”,把“还童派对”分为游戏派对、春游活动和过家家等主题活动。

随着“还童派对”活动的推陈出新,李纹蓉的“和我在—起”的网站也声名鹊起,一些俱乐部和酒吧纷纷找上门来和她合作,为的是取得活动的“冠名权”。至今,已有52家俱乐部和酒吧与她达成了合作事宜。如今,李纹蓉的月收入超过了万元!

创业提示:

上一篇:中班上班级小结下一篇:门诊部优秀共产党员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