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2024-08-31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共9篇)

篇1: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在广袤的国土上各族人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百多万年前开始的旧石器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巫山人(距今约200多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就已经能够使用一些用坚硬的矿物和岩石——燧石、石英与石英岩、板岩、石灰岩等制成的粗笨石器,砍伐树木,刮削木棒,切割兽肉,挖掘植物块根,扩大从自然界获取生活的来源。到了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我们的祖先,开始采用以矿物原料打制成的石镰和比石斧更薄的方形石器,在当地栽培植物、饲养役畜,并能够从事植物栽培、动物饲养供生活需要,同时也开始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的土地垦殖成为耕地,利用草原来放牧牲畜。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冶炼业成为社会生产发展重要物质基础。距今约5970年,大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便有了最早的用铜记录。由于大量矿物采冶生产知识的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就曾留下关于我国矿物资源分布的丰富记载。秦代秦始皇曾专设铁官管理全国的矿冶事业。汉晋时期,我国已懂得用天然气煮盐、从硫化汞中提取汞,还曾有陕西延长地区石油可燃现象的记录。到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用煤当燃料在我国已是相当广泛了。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海洋作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基地。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地利用海滩晒制海盐,并大力发展沿海捕捞。西汉时代便发展了海洋运输,与日本等国开展了频繁的海上交通往来。唐宋时代(618年~1279年),我国商船队已成为航行南海和印度洋海域最活跃的船队。明代我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航海船队,于1405年~1433年间,七下西洋,途经40多个国家,更为世界航海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迅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取得显著成就。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50年代中期,各省、自治区、市都相继成立了地质勘探及矿山开发的专门性机构,用于矿产勘探的钻探工作量,每年平均达二百几十万米,为1949年前最高年份万余米的数百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已从1948年的18种,激增至目前的148种;其中有些矿种如铁矿,30年代全国探明储量仅18万吨,而目前其探明储量几近500亿吨!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5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对我国辽阔海域所蕴藏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潮汐资源等作了专项调查。目前,除海洋捕捞、海盐生产(海盐年产量世界第一)和海运等产业继续有所发展以外,正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新兴的海洋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大规模地查勘大陆架海底油气资源,潮汐发电、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的研究试验工作,也都在蓬勃发展。

【开发利用尚有巨大潜力】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业绩,但由于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水平尚低等原因,目前总的来说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尚有巨大开发利用潜力。据统计,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20%左右,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仅4%~50%,化工原料的利用率仅33%,木材利用率为40%~50%,能源利用率仅33%,冶金行业有色金属冶炼中的总体利用率不到50%,含铁尘泥只利用了15%。按此计算,我国通过废水、废气、废渣每年排放的纯硫达33万吨,有色金属7.3万吨,铁80万吨,煤230万吨。

又例如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全国现有耕地的复种指数平均约为150%,长江中下游地区高达218%;但光、热、水条件比较优越的华南地区,按可能一年可以3熟甚至4熟,而实际复种指数却还只有195%;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一年可以二熟,复种指数也仅为148%。因而,假使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提高现有耕地的复种指数,实际就意味着扩大耕地面积,其农业增产潜力实是相当可观的。还有,我国现有耕地,大体是高、中、低产的耕地各占1/3,也就是说中低产耕地要占2/3。如果能改善生产条件,使高产地区保持稳产高产,力求稳中有增,中、低产耕地逐步提高单产,努力实现地区间平衡增产,则必将使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登上新的台阶。另据研究,在耕地保持18.45亿亩(1.23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在21.15亿亩(1.41亿公顷),灌溉面积达到10.35亿亩(0.69亿公顷)的前提下,我国粮食的理想生产能力约9.4亿吨,经土地质量综合订正后认为,全国粮食最大可能生产力约8.3亿吨,播种单产接近6吨/公顷(400公斤/亩),是现有单产的2倍多,粮食尚有1倍的增产潜力。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样也具有巨大潜力。例如海水养殖,仅我国沿海水深在15米以内的水面和滩涂就有0.13亿公顷以上。假使能利用其中的一半来发展海水养殖业,以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的平均生产水平计算,就可使其产量每年达到2000多万吨,全国人均每年即可获海产品20公斤。有人认为,如在渤海放养对虾苗50亿尾,即能使我国对虾产量翻一番,年创外汇收入可达数亿美元。

【资源浪费、破坏情况相当严重】

诚如上述,我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悠久历史,这一方面积累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产业经济活动,把自然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成了现实经济优势;但另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断变更居住地,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留下了原始农耕文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遗迹;以后又经历代统治者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战乱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在我国广袤国土上各项自然资源所遭受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1949年后,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善保护,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国民经济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局部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但因历史上对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缺乏应有认识,以及我们在政治、经济、人口等方面多次决策失误,先后造成了“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两次对自然资源的大冲击、大破坏。近些年来,有些地区贪图近利的短期行为,还在对自然资源搞掠夺式经营,乱挖滥采,造成了破坏性开发。例如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部分地区对土地长期搞集约经营,重用轻养,不适当地使用农药、化肥,绿肥种植面积和施用有机肥减少,水利等农用基础设施失于修缮,丢掉了传统的有机农业耕作模式,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农业减产;同时,城市工业迅速增长和不少乡镇企业盲目发展,使环境污染迅速蔓延,直接威胁农业增产。此外,城市(包括众多小城镇)和农村建设大量占用有限耕地;部分沿海地区,农村由于弃农从工经商,耕地荒废或被挪作它用,这就使原已十分紧张的人地关系,随人口压力不断增加而显得愈加严峻。

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失调,还使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地丘陵地带,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的116万平方千米增至约367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38.2%;据推算,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壤至少在50亿吨以上,相当于耕作层为33厘米厚的耕地116.7万公顷。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有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年生产的化肥总量。据不完全统计,40多年来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达270多万公顷,造成经济损失每年约100亿元!每年木材消耗超过林木生长量,赤字近1亿立方米;全国草原退化面积已达0.51亿公顷;沙漠化面积已从原先的13.7万平方千米增加到17.6万平方千米;陆地河流、湖泊也出现面积日益减小的趋势,势必对有些大江大河流域内洪涝灾害的形成起着加剧作用。

另外,还因为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管理不善,生产工艺落后,机械设备陈旧,也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如我国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耗煤量,比英、美高2.4倍,比原西德高3.6倍,比日本高4倍。全国造纸行业每年随废水排入江河的烧碱,等于全国烧碱产量的1/3。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大量物料和能源变成“三废”排入环境,意味着大量资源、能源遭到浪费,没有变成工业产品造福人民,反而变成环境的污染物危害当今和后世。

篇2: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1 科技资源的现状特征

1.1 科技投入绝对值增长迅速,但相对值停滞不前

近年来,我国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无论是对研究与开发(R&D)活动投入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是逐年递增的。,我国R&D的投入为481.9×10[8]元,比上年增加77.2×10[8]元;为897.7×10[8]元,比上年增加218.8×10[8]元[2](表1)。

表1 研究与开发经费变化情况

Table  1  Outla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0[8]元,%)

1995   

经费 348.7 404.7   481.9 551.1   678.9   897.7

GDP   0.5 0.6   0.64   0.66 0.8   1.0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虽然近年来我国R&D活动投入的绝对值是逐年增加的,但与经济实力增长相比,则R&D投入的相对值呈相对下滑和停滞不前的态势[3]。1989年至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达到22.31%,同期全社会R&D投入的年增长速度为14.6%,两者相差7.71个百分点。1989年以来,我国R&D/GDP一直徘徊在0.7%左右,1993年降到0.62%,尤其是在1995年和,R&D/GDP持续下降,只有0.5%和0.6%,回升至0.8%,20升至1.0%[1]。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但对R&D的投入相对不足。

1.2 R&D的人力资源居世界前列,但财力资源居世界落后地位

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人员总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表2),在19~2000年的5a间,全国科技机构增长20.5%;科技活动人员净增28.7×10[4]人,增长10%;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增长比例较大,净值12.7×10[4]人,增长率达23.2%。19我国在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科技类指标名次差异较大(表3),R&D人力资源居第4位,而R&D财力资源居第37位,其他指标位于20位~30位,综合排位第20位[4]。这说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居世界前列,但财力资源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表2 我国科技活动人员及科技机构数

Table  2  Number  of  persons  and  institutions  for  science  andtechnology  research  (×10[4]人,个)

项目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科技机构数 23610   22531   22151   22223   28461

科技活动人员 290.3   288.6   281.4   290.6   319.0

科学家与工程师 54.8 58.9   48.5 53.1 67.5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表3 九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状况排名

Table  3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science  andtechnology

美 日 芬 德 法 加 意 英 中

类别  拿 大

国 本 兰 国 国 大 利 国 国

R&D财力资源 1   2   9   3   4   13 19 7   37

R&D人力资源 1   3 15   5   6 8 19 14 4

技术管理状况   7 11   1 20 16 9 46 14 24

科学环境状况   1 13   4   7   3   16 41 26 29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 1   21   3   6 7 14 12 29

科技国际竞争力综合   1 2 6   3   4 9 35 14 20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4]。

1.3 科技资源来源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力量、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R&D投入中政府投入约占2/3;近年来这种单一结构形式有所改变,政府投入降到1/4左右(表4),但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高[5]。这种方式在科学事业初创阶段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后期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技术竞争

,单一的科技经费来源会限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科技资源来源结构单一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开发机构与生产企业处于分离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建设面向经济的进程,使得政府所属研究开发机构占去了大部分的研究与发展经费,而这些研究开发机构的科研潜力又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发展到能直接投身较大规模科技开发活动的程度,为了使科技实力能有相应程度的提高,由政府出面投资,建立各类研究机构,开展各种所需的研究开发及其他科技活动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表4 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

Table  4  Fund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10[8]元,%)

附图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1.4 科技资源内部结构失衡

R&D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组成,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问题。2000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44.8×10[8]元,应用研究支出147.1×10[8]元,试验开发支出705.8×10[8]元,分别占研究开发总支出的5.0%,16.4%和78.6%[2]。从比重来看,基础研究支出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15%~20%,而试验开发支出所占比重偏大。1997年我国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总数为83.15×10[4]人,其中基础研究人员7.2×10[4]人,应用研究人员25.27×10[4]人,试验开发人员50.68×10[4]人,分别占总数的8.6%,30.4%和61.0%,也是基础研究比重偏低,而试验开发比重偏高。这与国际通常的基础研究超过50%相比相差甚远[6]。

在基础研究内部,工科所占比重过大。1996年,我国高等院校研发课题经费中,工程与技术领域占74.7%,自然科学领域占12.7%,农业科学领域占4.4%,医学科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分别占5.6%和2.5%;课题项目数综合大学占13.1%,工科院校占50.9%,农林院校占8.3%,医药院校占20.1%,师范院校占7.1%,其他院校占0.6%;研发人员中,工程与技术领域占40.0%,医学领域占26.3%,自然科学领域占19.1%。可见,我国工程与技术领域是研发机构科技活动的主要领域[5]。

1.5 科技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较大

我国科技资源在地区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分布态势与我国的经济分布态势大致相同,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和西南逐渐减弱的规律。根据科技资源的分布态势,可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划分为3个类型区(表5)。

表5 1997年中国科技资源的区域分布

Table  5  Regional  distribut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n  China

附图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第一类型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10省市,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面积93.36×10[4]km[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0%;人口4.2×10[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3.4%。该区是我国科研重点分布区,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所属技术开发机构数、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53.0%和58.2%,科技经费筹集额和支出额分别占全国的63.8%和64.9%,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分别占全国的50.4%和52.6%。

第二类型区包括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12省;面积253×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6%。总人口6.2×10[8]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1%。该区科技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均居全国中等,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所属技术开发机构数和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数占全国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2.0%,39.2%和32.8%,科技经费筹集额和支出额分别占全国的29.3%和29.2%,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学家工程师占全国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0.5%,38.5%。

第三类型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省区。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而人口稀少的地区,面积585.6×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3%;人口2.0×10[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50%。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数和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4.6%,7.8%和9.0%,科技经费筹集数与支出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9%和5.9%,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学家工程师数占全国9.1%和8.9%,比例很低。

2 中国科技资源的管理

2.1 科技财力资源的管理

2.1.1 “供给制”管理 1949年到1985年,我国的科技财力资源以“供给制”管理,国家科委是组织管理机关。国家科委与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共同制定财政计划,负责分配和监督经费的使用。各地市以上的独立研究机构和开发机构的经费,靠政府财政按单位和人员编制予以调拨供给。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方式日显陈旧,表现为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财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生产力的转化[5]。

2.1.2 “市场经济制”管理 “市场经济制”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财力资源的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为:国家科委为科技财力资源惟一的管理单位,对国务院各部厅、中国科学院、科协、科委等的科技财力资源进行管理;改革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实行科研事业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化;建立新的会计制度,对各科研单位的科技资金来源进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5]。

自1986年科技财力资源管理实行“市场经济制”至今,我国科研机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①科技人员思想的变化,由过去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积极主动地向经费与科研单位的成果与贡献结合方向靠近;②形成了中央、地方、企业、金融界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资体系,同时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科技投资公司、创业公司、信托公司、科技合作家等科技财力资源机构;③技术市场得以发展,技术作为商品在技术市场上,通过技术转让,技术经济承包和创办科技经济实体等形式进入经济和社会的很多领域,促使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转换;④形成了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和经济、社会与科技之间有机的供需关系调整为

核心的新的科技运行机制。

2.2 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

2.2.1 科技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科技人员的基地,是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所在。目前我国已建成学科齐全,层次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并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表6)。

表6 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校和毕业人数

Table  6  Numbe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postgraduates  on  both  enroument  and

graduates (×10[4]人)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在校大学生 302.1 317.44 340.9 413.4 556.1

毕业大学生   83.86 82.91   83.0   84.8   95.0

在校研究生   16.33 17.64   19.9   23.4   30.1

毕业研究生 3.79   4.65 4.7 5.5 5.9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我国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各部委科学研究基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科技人才专项培养,包括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原国家教委的“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事部和科委的“千百万人才工程”等。

2.2.2 海外科技人力资源利用 海外科技人力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培养留学生和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截至1996年,我国出国人数已近27×10[4]人,其中公派4.4×10[4]人,单位公派8.6×10[4]人,自费13.9×10[4]人。回国人员有9×10[4]人,其中国家公派3.7×10[4]人,单位公派4.9×10[4]人,自费4000多人[6]。近年来,留学生回国总数以大于13%的速度逐年增加[2](表7)。至2000年出国留学人员达3.9×10[4]人,学成回国9121人。

表7 我国近年出国留学人员情况

Table  7  Number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人)

类别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出国留学人员   20905   22410 17622 23749   38989

学成回国人员 6570   7130   7379   7748 9121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我国还通过经济部门、文教部门、科技部门及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等机构引进各级各类外国专家,1985年~1994年间共引进各类专家约1×10[4]多人次。另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协作与交流,鼓励国内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考察访问和合作开发研究等,大大激发了国内科技人员的潜能。

2.3 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

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1996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已达2631所,藏书量达3.36×10[8]册,工作人员4.64×10[4]人,高校图书馆达2080余所,藏书4.3×10[8]册,工作人员3.9×10[4]人。科研系统科学专业图书馆8000余所,文献总量10.8×10[8]册。我国科技信息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科技信息资源由富集趋向贫乏。我国图书情报系统中的30个优势图书馆,有6个位于北京,文献资源收藏量占30个馆总藏量的30.7%;4个位于上海,收藏量占30个馆总藏量的51.5%。但是我国目前还有250个县级或县级以上行政区无公共图书馆,这些行政区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在我国科技情报系统中,北京集中了信息经费的60%左右。部以上信息机构有40多个设在北京。这些机构信息功能类同,收藏重复,造成科技财力资源的浪费,并且远离需求人群,信息用户获取信息费用大,影响了科技信息的高效利用[5]。

3 中国的科技产出

1996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在三大检索系统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EI(Engineering  Index)、ISTP(Index  to  Science  and  Technical  Proceeding)源期刊上的论文27569篇,论文数排序居世界第11位。SCI上收录论文14459篇,位列世界第14位;EI收录论文9147篇,居世界第6位[4]。这反映我国基础研究还比较落后。

我国技术开发能力较弱(表8),2000年我国发明专利仅占专利授权量的12.0%,这与我国拥有近1000×10[4]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的庞大队伍极不相称。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专利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专利市场的.开放程度、市场吸引力及专利控制问题尚无足够的数据来定量地反映其发展趋势。这应当成为科技资源利用配置需要调整的一个方面。

表8 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及授权量

Table  8 Patent  applications  examined  and  granted  in  China (项)

类别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受理量 83045 102735   114208 121989 134238 170682

授权量 45064 43780 50922   67889 100156&nbs

p;  105345

发明   3393   2976 3494      4733 7637 12683

实用新型30471 27171 27338   33902   56368   54743

外观设计11200 13633 0   29254   36151   37919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篇3: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关键词:贵州省,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课程,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许多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短缺,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挖掘体育设施的开发、利用价值,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多功能作用。

1 贵州省地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一套是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调查问卷;一套是针对高校大学生问卷。随机选取了毕节学院、铜仁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安顺学院、遵义师范学院这5所,对着5所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针对贵州省地方高校普通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体育信息资源等进行调查。教师问卷,发放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29份有效,有效率为96.6%;学生问卷,发放360份,357份收回,回收率99.2%,355份有效,有效率9 9.4 3%。

1.1 人力资源匮乏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合理、科学的师生比例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前提。在对贵州省5所高等学校师生人数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师生比例最高的是1:600,师生比率最低的是1:212,甚至没有一所学校的师生比例与国家要求的1:150相吻合。体育教师资源缺乏必然会导致班级单位的学生过多或者老师的课时量。对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约有92.1%的体育教师每周都超过10次的超负荷工作,还有的学校教师超过14次/周。体育教师资源的严重缺乏,必然导致现有教师的工作强度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很容易导致体育教师的“力不从心”,正常体育教学的质量都不敢保证,更谈何体育资源的开发。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课的实施质量。在现阶段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大背景下,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体育课程开发与发展的需要。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约有88.3%的被迫继续学习,从而满足评审职称或者高学历的要求,只有不足20%的体育教师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或自己主动继续学习。从调查结果来看,贵州高等学校对体育老师的在培训以及体育教师个人主动提升能力与素质的意识有待提高。

1.2 体育设施资源不足

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贵州省5所学校自身的体育场设施几乎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大约40%的学生认为体育场地不能满足正常的学习和锻炼。一方面,由于学校的扩张导致学生数量的剧增,体育设施资源的建设比较缓慢,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深受学生喜爱运动项目的场地与现有的设施建设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比如说,篮球场“人满为患”,足球场“空空如也”。另外,室内体育馆大都面向体育专业学生开放或者只是体育课使用,体育馆的使用“供不应求”。

时空资源利用不合理。虽然说每个学校都可保证一星期两个学时的体育课程,但基本上体育课程都安排下午时间和上午的三、四节课,晚上和上午一、二节课都没有体育课程的安排。这就导致了部分时间内体育场地“人满为患”,不分时间段体育场地“空空如也”,体育课程的时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开发。

1.3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单一

随着选修课程的不断发展,在所调查的贵州省5所高校中都采用了必修项目+选修课程的教学,开设的教学内容也突破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基本上选修课程都在10项以上选修课程。除了篮球、足球、排球之外,学生们还比较喜欢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等。但是,在整体的情况上来看,体育课教学内容仍然比较单一,只限于传统的课程资源开发。对于新兴项目的利用和开发程度不够,对于新兴运动的引进意识尚待提高,只是限于几个比较简单运动的引入,而对于急需普及和较为流行的运动项目开发和引进程度较低,比如轮滑、瑜伽、网球等。

2 贵州省地方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2.1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措施与对策

首先,学校需要加快自身师资建设力度,通过过重措施,积极引进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每一所高等学校中,都是实现老师与学生1:150的合理、科学配比。加快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这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步。

其次,全面提升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想全面提升教学素质,必须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综合能力。老师不仅需要学习,而且需要长期进行学习。学校有责任和有义务组织体育教师定期的培训、学习,从而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鼓励体育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开发与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积极致力于体育教学事业当中,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卓越的贡献。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时刻本着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与时俱进的相应教育部门的要求,真正做一名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

2.2 充分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首先,积极加快高等学校自身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国家对于体育教学的经费投资,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与体育设施之间的相互协调,满足学生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娱乐的需求。其次,对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地应该充分提高有效利用率,本着布局合理、有效利用的原则,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无穷的力量;本着“一场多用”的原则与要求,充分使用学校的体育场地。比如说,不同的体育项目可以在同一场地进行,同一场地也可以开展不同的运动。可以撤掉网球场的网变成健美操、武术等项目的教学,在篮球场地上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出羽毛球场地和排球场地等等。

体育器材也可以“一材多用”。虽然说高等学校中现有的体育设施都是有限的,如果反复、长期的使用,学生们肯定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就可以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发“一材多用”。比如说,把长绳剪成短绳供学生们花样跳、双人跳,也可以把多条短绳接成长绳,或者用短绳做“两人三足”的游戏,还可以将短绳团成一团,进行“投准”联系,还可以把绳子做成圆圈,进行推拉游戏等等。从这个小案例就可以发现,只要是转化思想、积极开发潜力,任何体育器材都可以得到创新的使用。

2.3 充分开发贵州当地自然地理资源和民族民间资源,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首先,对现有的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合理的“取舍与改造”,这主要是针对田径运动、篮球运动和排球运动,对这些传统进行全新改造,改造器材和规则,最重要的是简化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和规则,从整体上降低难度。

其次,加快新型运动项目的开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精神追求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发挥传统竞技项目的优势,还需要积极引进学生喜爱的、新兴的运动项目,这些新兴运动项目需要开动脑筋、转化思想,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自然环境和地利环境资源非常丰富,而且,还有丰富的传统运动项目,比如说,民间地区的传统武术、高脚马,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蹴球、打陀螺、踢毽子等活动项目,这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就可以直接或创造性的拿到我们教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体育教学内容,而且,还是得传统的文化、民俗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利用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可以进行有氧操、慢跑、散布等耐力运动。利用阳光,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日光浴,促进学生身体、骨骼的健康成长。利用水资源,可以开展游泳等项目的教学。利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滑雪、越野跑步、沙滩排球以及春游、秋游等活动。利用我省的山清水秀宜远足漂流、奇山异洞可攀援探险、野外生存等方面的教学等等。因此,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自己学校与地区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创造性的为教学服务。

3 结语

贵州省高等院校的确存在着体育资源劣势,但也可以充分利用地区得天独厚的体育资源优势。贵州省是一个具有高山好水的省份,地理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而且传统体育项目众多,所以从贵州省地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校园周边自然地理环境,并挖掘整理贵州省地方传统体育项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吉峰,曹莉,解毅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

[2]陈丽,孙天明.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11).

[3]卢月强.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4]郭琼珠,黄景东,林建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2).

[5]张亮,熊静梅,肖宪平.湘鄂渝黔边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1(28).

[6]李世光,兰涛.对郑州市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9).

[7]胡达道,阳芸,袁晓智,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视角下田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10(5).

[8]周占军,刘军,钟全宏,等.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9]冉启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信息,2010(16).

篇4: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现状;对策

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我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淡薄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却对其中的某些新知识、新问题或是置之不顾,或是一笔带过,极少尝试去寻找资料或与学生共同探究文中的新资源,也不关注教材以外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2.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良倾向

教师不会挖掘学生拥有的课程资源除班主任之外,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往往只在课堂上,课外与学生的接触甚少。因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生活体验不甚了解,其教学就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学生做什么或怎样做,而学生会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意愿,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他们的兴趣等课程资源因得不到挖掘而白白浪费了。

3.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1)电教设施不完善,建校后班班通还没有及时安装到位。

(2)图书资源缺乏。

(3)教师之间单打独斗,校本课程资源缺整合

(4)学校对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二、应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1.加强校本教研,再生课程资源

(1)全程校本教研,为课改提供成功保障。我镇自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各学校执行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全程校本教研的决策:①在开学之前,备课组就把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摆出来,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认领内容。接到任务的老师利用假期充足的时间把自己认领的任务进行斟酌酝酿,并搜集各种资料,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导学案”初稿,形成雏形。②提前一至二周对所需教学的内容在备课组进行讨论修改,必须做到人人发言,主备老师执笔修改,不断加工冶炼,从而编制出最符合学生实际,收益最高的导学案。③课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一方面对所教学所疏漏的内容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能为以后教学提供前车之鉴。

(2)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由于传统的备课方式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高耗低效,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于是“导学图”就实行分工合作,备课组一人主备,集体讨论,集体修改,共同使用,让每位教师好的做法,充分体现在“导学案”上,真正做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这样首先就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再次整合,解决了教师之间业务水平差异问题,真正体现了深层次的教育公平。其次是整合了以教材为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务实,听课评课实事求是,既不过多美言优点,也不隐瞒不足。我要很快融入到了备课组老师中,迅速把握以导学图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机会,使自己快速的进步和成长……”

2.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学校资源。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不管条件多差的学校,只要善于发掘,它肯定也包含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利用好学校的资金,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建好微机室、完善多媒体功能、远程教学室;定购更多的图书,备好专门的阅览室,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加强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让班级、校园文化成为一种新生的课程资源,同时为学校营造好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2)以教材为核心,积极向课外拓展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都与现实生活与地方文化有很大的关联,那我们学校就应该从这些与学科有关联的又能有利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外资源,有计划地引入课堂学习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如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应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学校地方实际积极向课外拓展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好每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知识,形成能力;又可充分利用农村优势,开发利用农村中特有的自然资源,如让学生去观察春天的草、花、树的变化,感受春雨的绵长,学生便会明白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景物描写要生动形象。

(3)充分利用好家庭和社会资源。“不论现代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取代或否定家庭教育、家庭生活对于人的成长所具有的价值。”家庭生活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生活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家庭环境较之学校环境更为宽松,学生好游戏、好模仿,而又喜欢野外生活和集体活动。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或者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使他们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学会写,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在家庭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会了交往,丰富了经历,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着大语文。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平凡还是伟大,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是活生生的资源,语文教师应该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来教化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资源

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一个地名的来由,一种风俗民情,亦或是一片自然风光,一个流传的故事等等,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一定要深入挖掘。学校应该结合本地的实际,发动全体师生收集素材,根据学科特点编辑成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4.大力提高教师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师等各方面都有责任共同努力。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校本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是丰富的知识技能素质。要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以及教育专业知识。

三是勇于创新的能力素质。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方法,树立创新意识,注意发现、勇于创造和充分利用好的校本课程资源。

四是科学的教学管理素质。教师必须学好、掌握好现代管理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和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勤于捕捉,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农村的广阔天地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并以极大的热情充分利用现有校本课程资源和不断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崔允漷著

[2]《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 团结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3]《教育科研过程》.新疆大学出版社.杨章宏著

[4]《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北京大学出版社.杨平,周广强主编

[5]《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篇5: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3.1 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林业部门应放宽林业政策,对林业的改革需要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双层经营模式,为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对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继承、使用、转让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始终坚持谁开发谁所有的政策,使开发林业资源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对林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加快林业发展的方法。确定林农在林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对林业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以及投资权的问题应该明确指出。林业部门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广大林农积极参与到林业的发展中来,推动林业资源的发展,使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应鼓励好、发挥好、保护好群众投入到林业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出“社会办林”的良好氛围,通过大力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优惠政策,使广大人民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办林”的热潮中,推动林业的快速发展。

3.2 始终坚持科技兴林,把林业产业做大做强 若想使林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必须要发展林业科技,把国外先进的林业新技术引进过来,在我国不断进行推广。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要始终把“科技兴林”放在首位,改善林业科技含量低的问题,把“三高”进行结合,即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为了推进林业的发展,应积极建设有利于林业综合开发的试验示范区基地。为了尽快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林业科技人员应加大对林业资源的培植。在开发林业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改变观念、

篇6: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吴翔宇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更对国家工、农业发展,自然生态改善有着长远的积极作用。

讨论“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可持续开发利用”。次之,我们需要明确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不同地区存在的围绕水资源引发的问题和矛盾。然后才能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能够长久、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案,最终达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一、何为“可持续开发利用”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具有权威性,即“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几项原则:

1.公平性原则: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这要求人们不能为了发展而损害其他地区或后代人的利益。

2.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3.共同性原则: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这一原则将世界各国联系起来。尽管各国情况不尽相同,但都要共同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丰富,包含了人类发展中面临的各项问题,其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指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以及各地区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为:

(1)水资源总量较多而人均水量很少。这与我国人口数量大有关。这一特点也从侧面反映出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限制人口的增长,来限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2)年降水量受季风气候影响较大,年际之间变化很大。这导致我国经常出现旱灾或洪涝,对农业产量以及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按照南方、北方和西部地区分类 南方: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资源丰富但土地较少。北方: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广阔而水资源短缺。西部地区:(西北)干旱、土地沙化严重。

(西南)水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限制较大。地表水多处于深谷,地下水则处于地下深层。

各地水资源问题不完全统计:

(1)季节性洪涝与干旱(南方)

(2)水污染严重:地表、地下、海洋等(全国范围)(3)地下水过量超采(北方)(4)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全国)(5)大量水土流失(西北)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需要治理人员首先找到其成因,发现问题的根源。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因地制宜,针对特殊问题制定专有的方案,力图彻底的解决问题。而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追求短期效果,敷衍了事。由于长久以来人们对科学发展的忽视以及对经济连年增长的过分追求,很多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但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持续发展,造成我国环境情况逐渐恶化。其中“水污染”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三、从“地表水污染”治理谈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

水污染现象是众多水资源问题中令人深恶痛疾的一类问题。水污染不仅让原本美丽的水域风光变成了臭水沟,还使本来已经短缺的可用水变成了没有使用价值的毒药。我国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是排污所致,来源主要为: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而我国水污染治理本身也涌现出的许多问题,主要包含:(1)治污成本过高,污染企业难以承受。

(2)污水处理技术有待提升,污水处理效率低。(3)治污整体效果差,污染源过多难以治理。

就水污染治理本身来说:水是流动的,水质的好坏与其流域的各个部分都关系密切,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体水域污染超标。因此,在制度层面应给予充分的支持: 1.流域附近的各个省市应当根据河流特点制定一个相同且有效的污水防治标准,来实现资金、技术和监督机制的协同合作。可以参考借鉴京津冀及其周边省区共同治理雾霾的政策。2.设立企业帮扶项目,并对污染企业加强监督和处罚的力度。3.考虑到水有自净的能力。未来如果技术允许,可以评估整个流域所能承载的各种污染总量,进而制定各地区的排放标准和总量,实现对整个河流流域所有污染源的综合控制和实时控制。

从实际运作角度考虑。工业: 1.为污染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部分资金,帮助其进行转型升级,减少污染排放种类和总量。对于缺少社会责任感的落后企业要及时淘汰。

2.规范污染物排放中的各个流程,将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如对尾矿坝进行严格的验收和定期检查,防止尾矿堆对环境再次污染。

农业:

农药过度使用是农业污染的原因之一。过剩的农药在雨水的作用下进入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水污染。因此,宣传农药过度使用的危害、指导农民如何适度使用农药是值得重视的。

生活:

城市生活污水需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所以管理城市污水需要对处理厂的处理设备、处理技术进行换代升级。并对大型城市制定更高的排污标准。

农村的污水大多直接排放,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许多村庄将生活垃圾倒入用于堆放垃圾的大坑或者河道两侧,对河流和地下水造成很大破坏。所以在农村建立污水处理以及垃圾回收设施能够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对水资源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篇7: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2001年世界茶叶产量达302.2万吨,出口总量达138.86万吨。随着各茶叶生产国茶叶产量的持续增长,茶叶产供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茶叶生产效益不断下降。为促进茶叶消费,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茶树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开发多元化的茶叶产品,特别是在茶深加工、综合利用及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更是蓬勃发展,使茶叶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现状

1、新型茶制品

(1)高γ-氨基丁酸茶

高γ-氨基丁酸茶是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试验场首次开发成功的新型茶,要求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必须达到150 mg/kg以上,高γ—氨基丁酸茶具有明显的降低人体血压的功效。因此高γ-氨基丁酸茶(商品名GABA)自1987年在日本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正在形成叶茶、袋泡茶和罐装茶等系列产品。该茶卖价比一般同级绿茶高1倍。目前,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也开始研究提高CTC红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我国也研制出高γ-氨基丁酸炒青绿茶。

提高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a.改变加工技术鲜叶先经氮气处理,然后用半发酵茶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b.用红外线照射加温处理茶鲜叶50分钟,可使其γ-氨基丁酸含量有明显提高。

c.用0.1-0.2mol/L的谷氨酸钠溶液处理茶鲜叶3小时,可使鲜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提高近1倍。

d.以上两种方法结合,鲜叶中的γ-氨基丁酸可提高75%。据此,日本提出一种新的加工工艺,该工艺的流程为:谷氨酸钠溶液处理鲜叶→搅拌、红外线加温→蒸热→粗揉→揉捻→中揉→干燥。经该工艺加工的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可较正常工艺加工的茶叶高1.7-2.7倍。

e.鲜叶先用微波处理(0.3-0.6kW处理10-20分钟),再加工成成茶。实验表明,以0.3-0.4kW微波照射20分钟的效果为最佳。

f.嫌气和好气条件轮流处理鲜叶,在10ºC温度下,先嫌气条件下处理3小时,然后好气条件下处理3小时,如此交替进行,处理5次。

(2)低咖啡因茶

低咖啡因茶是一种适于神经衰弱者、孕妇、老人、儿童等特定人群饮用的茶类,它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将茶叶中所含的大部分咖啡因脱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他的有效成分和风味,以满足上述特定饮茶人群的消费需求,使他们既能享受到饮茶的风趣,又尽可能减少因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而对睡眠和心脏跳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低咖啡因茶在欧、美市场上销售已较流行,均为低咖啡因红茶,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进行加工,而低咖啡因绿茶在国内外市场上尚未正式面市。据报道,意大利茶叶市场上低咖啡因茶的销量占30%左右(约4000吨),加拿大低咖啡因茶的销量占到茶叶总销量的4%,约为500余吨。德国的Halssen和Lyon Gmbh公司是德国唯一拥有多项低咖啡因茶生产专利的公司,生产多种低咖啡因茶系列产品;Plantextract饮料公司也生产低咖啡因茶。日本也于近年开发了低咖啡因绿茶产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经研究获得低咖啡因绿茶的加工技术,研制成功应用热水浸渍原理的茶叶咖啡因脱除机,茶叶中咖啡因脱除率为70%,其他有效成分则可保留90%以上。低咖啡因茶对妇女、儿童以及咖啡因过敏者是有益的,因而市场前景看好。

(3)有机茶

有机农业始于17世纪,德国是开展有机农业最早的国家。有机茶出现于1983年,斯里兰卡是世界上开发有机茶最早的国家。目前,世界有机茶的生产量约为8100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0.27%,其中65%-70%是红茶,其次是绿茶,少量乌龙茶。

有机茶的世界销量为6000-6500吨,仅占茶叶总销售量的0.5%,主要销往欧洲、美国和日本。中国2000年有机茶产量约4000吨,2001年4500吨,出口2800吨,内销约1700吨。内销市场主要在北京、其次在上海、广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

2、茶叶深加工产品

(1)茶饮料

美国于1972年率先开发出茶饮料(冰茶iced tea)。冰茶是一种调味茶,以茶为基质,再调以糖、酸、风味物质等配制而成。冰茶与过去的汽水和果汁饮料不同,它是天然类型产品,并具有清新感、口感适中的特点,颇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美国的饮料行业把冰茶划入“新时代饮料”这个范畴。近十年来,冰茶在美国发展较快,1997年包装茶饮料已达300万t,约占饮料市场的2.2%,占世界茶饮料总量的30%。

日本伊藤园1981年以中国福建乌龙茶为原料试制罐装乌龙茶,1982年正式推向市场,是世界上最早研制纯茶饮料的国家。随后,茶饮料市场迅速发展。1985年仅有2.4%,1990年也不过13%的市场份额,2001年茶类饮料的总消费量为475万立升,占清凉饮料总体的30.2%的市场份额,在这15年间增长了10倍,而近10年间增长了3倍,已成为饮料领域的龙头。另外茶类饮料在不含糖的无糖饮料领域中占25.5%,仅此一项就大大超过了比大量用糖的乳性饮料的20.4%,含可乐的碳酸饮料的17.2%和果实饮料的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茶饮料的发展也相当迅速。1996年西欧茶饮料的消费量达150t,比1992年增长2倍。茶饮料在软饮料市场的占有率从1991年的0.7%提高到1997年的10.7%。茶饮料的品种以冰茶为主。我国茶饮料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产品为碳酸型茶饮料,但由于当时受国外可乐型饮料冲击,茶饮料在市场昙花一现。1995年,旭日升集团正式将调味茶饮料(冰茶)推向市场。以后,日本三得利、我国台湾的统一和康师傅、可口可乐、娃哈哈等公司先后在大陆投资兴建茶饮料厂。全国现有10余家企业生产茶饮料,1997年全国茶饮料不足20万t,2000年茶饮料185万t,2001年为约300万t。2000年国内茶饮料消费量居瓶装水(554t)和碳酸饮料(420t)之后,列第三位。当前茶饮料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避免茶汤沉淀的生成;二是香气的保持及增香。

(2)速溶茶

20世纪40年代,英国首先研制出速溶红茶,1943年获得发明专利。50年代,英、美等国工业化生产速溶茶并投放市场。70年代,美、英等国逐渐将速溶茶生产转移到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产茶国。目前上述三国已成为世界速溶茶生产大国,1997年其速溶茶的产量为4891t。速溶茶加工工艺有热提取和冷提取两种方法,热提取香气低,冷提取滋味淡。20世纪80年代以后,膜分离技术、酶技术等高新技术逐渐应用于速溶茶的制备,使速溶茶的滋味和香气有明显改善。但迄今为止,速溶茶主要作为茶饮料的原料,速溶茶消费远不如速溶咖啡普及。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速溶茶,目前全国速溶茶产量约为100t。

(3)超细微茶粉

20世纪90年代,日本将绿茶研磨成末茶应用于茶道和食品,制成茶豆腐、茶面包、茶酒以及其他茶叶食品,其后又应用于冰淇淋、糖果等食品中。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超细微茶粉,其种类有绿茶粉、红茶粉、乌龙茶粉等,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绿茶粉,其关键加工技术为:一是对鲜叶原料采用保绿手段,即在鲜叶中添加保绿剂或使用蒸青方式杀青,加工成色泽绿翠的干毛茶;二是使用超细微茶粉技术,将茶叶粉碎成300目以下(约60μm)的微细粉末,并保持茶叶原有色泽。超微粉茶因为粒度很细,添加于食品中,吃在口中不会有任何粒度的感觉,故可使食品中既富含茶叶的营养和保健成分,又使原来舍弃的纤维素等得以利用,同时还赋予了食品天然绿色,等于添加了绿色色素,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茶叶食品。

(4)鲜茶汁

国内1985年开始研制鲜茶汁,分为红茶鲜茶汁、绿茶鲜茶汁和乌龙茶鲜茶汁,其提取工艺

如下:

红茶鲜茶汁提取工艺:鲜叶→自然萎凋(18-20小时)→锤击粉碎机粉碎→发酵(约30分钟)→螺旋压榨(压强:1t/cm2)。

绿茶鲜茶汁提取工艺:鲜叶→摊放(18-20小时)→杀青→锤击机粉碎→螺旋压榨机压榨(压强:1t/cm2)。

乌龙茶鲜茶汁提取工艺:鲜叶→晒青→做青→杀青→锤击机粉碎→螺旋压榨机压榨(压强:1t/cm2)。

(5)茶酒

茶酒是一种含低度酒的碳酸饮料(一般不超过5%的酒基)。用干茶提取液,加入增甜剂、增酸剂和酒基直接配制,或者在茶叶提取液中加入酒母,进行发酵处理,产生酒香后,滤去沉淀物,再按配方加入其它的配料。成品具有酒味芬芳甘冽的香槟风味,一般酒度在2-5度,含糖8-9度,酸度在0.2-0.8度之间,要求具有酒质,色泽明亮,香味明显,甜酸适中,酒体协调,杀口感强等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生产研制的茶酒甚多。国外以日本众多,仅静冈县茶叶试验场便研制出红茶酒、乌龙茶酒、花茶酒和绿茶酒等品种。此系列茶酒,香甜可口,风味独特,酒度较低,又是天然植物的发酵酒,所以投放市场后深受老人、妇女的欢迎。英美等国家主要开发应用配制酒,例如滋补茶酒混饮、果味茶酒、茶酒冷混饮、朗姆茶酒热混饮、白兰地茶酒混饮。酒度高低不一,各具风格,特别是具有茶酒共同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2.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利用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利用研究。1976年从茶叶中提取出“7369”防辐射物质,经临床试验有效率在90%以上。80年代中期,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作为食品的天然抗氧化剂。随着提取技术的进步,茶多酚含量可达80%以上,制率在1.5%左右。茶多酚向医药拓展。成为商品的茶多酚制品有:(1)茶色素心脑健,用于防治动脉粥状硬化;(2)维多酚,作抗氧化保鲜用;(3)亿福林心脑健胶囊,用于防治动脉粥状硬化及冠心病。“八五期间”,提出了用一分茶叶原料同时制备茶多酚、咖啡碱、多糖和茶色素的系统分离中试工艺,生产的茶多酚含量达到95%以上,其中儿茶素含量超过60%,得率6.0%;咖啡碱含量达到80%以上,得率1.5%,通过脱色、结晶处理,纯度达到99.0%。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成功地分离出5种儿茶素单体,其中4种儿茶素单体的纯度达到97%以上。采用酶技术可将酯型儿茶素转化为非酯型儿茶素。茶多糖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抗动脉硬化,抗凝血,抗血栓的作用,因此,茶多糖可用于对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茶多糖含量随茶叶原料的老化而增加,乌龙茶中多糖含量为2.63%±0.27%,约是红茶的3.1倍和绿茶的1.7倍。茶多糖提取工艺流程:茶叶原料预处理→浸提→过滤→减压浓缩→沉淀→离心→干燥→纯化

3.茶树综合利用产品

(1)茶籽的综合利用

* 茶籽榨油

20世纪70年代提出茶籽榨油新工艺,通过精制的茶籽油可以食用;首次成功地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素。茶籽制油的工艺流程是:清理、脱壳、蒸炒、入榨、毛油压滤、饼粕浸出、毛油精炼,最后获得精炼油。

茶籽制油工艺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是:茶籽原料含水分≤15%;茶籽仁壳比(干重)为65∶35;茶籽入榨水分:2%-3%;茶籽入榨温度:110-120℃。

* 茶皂素提取与利用

茶籽饼中含有10%-15%的茶皂素,可提取利用,茶皂素的提取方法常用的有水浸法、有机熔剂法、水提-醇萃法和吸附树脂法。80年代以来,利用茶皂素的天然表面活性,先后研制出茶皂素石蜡乳化剂、茶皂素洗理香波、农药湿润剂等;根据茶皂素具有表面活性和很强的发泡特性,研制出茶皂素加气混凝土稳泡剂;研究发现茶皂素对含血红素的鱼类产生溶血作用,对含血兰素的鱼类没有溶血作用,根据这一特性,研制出对虾养殖保护剂等产品。

(2)茶花的利用

茶树在一年的生长发育中,除了芽叶生长外,还有大量的花。据测算,每公倾茶园可产花干300kg左右,茶花利用资源丰富。由于茶花中成分与茶花相仿,鲜茶花烘干后,可以泡饮。云南省还用茶花窨制红茶,窨制后的成茶,花蜜香浓爽持久。

(3)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

* 茶饲料的开发利用

废茶和速溶茶、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等生产后形成的茶渣,含有高达52%的动物可消化的营养物质,但将其作为动物饲料,必须经过发酵处理,使废茶和茶渣中的粗蛋白和多糖降解。具体方法是把废茶或茶渣烘干至含水分6%-8%,机械粉碎,然后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100℃下处理1h,除去木质素。然后用果胶酶或木霉菌在40℃下发酵3-4d,在70℃下烘干至含水量4%-5%,适当粉碎后即可包装备用。

茶籽饼中含有茶皂素,具溶血性,故将其用于饲料之前需经脱毒处理。

茶叶用于饲料,一般可加工成茶粉与其他饲料配合使用。茶制饲料不仅可为家禽、家畜等饲养动物提供营养,促进其生长,增强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改善禽畜产品品质、提高产量,能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辟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茶饲料的应用方法有茶叶入饲料育肥牛、使瘦牛复壮、增加奶牛的产奶量、茶叶配中草药滋补剂育肥猪、促进小鸡生长和改善鸡肉鲜嫩度、提高母鸡产蛋量和改善鸡蛋品质。

* 茶兽药的开发和应用

茶叶中的很多成分如多酚类、多糖类、生物碱类和维生素类,以及茶籽中的茶皂素等机能性成分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有抑菌、杀菌、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消化生长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据实验,将茶叶提取物(多酚类物质含量为20%)的片剂按每天1.5g剂量与牛奶一起喂饲10-30天龄的小奶牛,连续4周,发现茶叶可减轻奶牛腹泻。

目前茶兽药的应用方法有a.用于治牛感冒、牛鼻炎、牛前胃弛缓、牛厌食等;b.用于治猪感冒、猪痢疾、猪食盐中毒等,此外还可用于治疗兔、马骡及羔羊的疾病。

二、茶资源利用趋势

篇8: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1 调查

1.1 调查对象

依据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和英语教育教学现状, 随机抽取来自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扬帆班和普通班两个层次、文科班和理科班两种性质的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抽样学生在本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

1.2 调查内容

主要从课程资源的利用频率和课程资源种类 (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两个维度就本校英语课程资源的利用状况展开调查分析。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根据其他的角度还可划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等。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具体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辅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以及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

1.3 调查方法

调查过程采用了依据英语课程资源的定义与分类自行编制的问卷。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使用英语课程资源的种类和频率。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1.4 调查结果

1) 英语课堂上使用的物力资源主要还是传统纸质课程资源。物力资源在课堂中的使用状况严重失衡。课堂上使用的课程资源主要还是传统纸质课程资源, 如教科书、教辅等, 其中99%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使用教科书, 77.6%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使用教辅资料;课堂上使用的现代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磁带、课件, 其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本校现还没有语音室。其他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几乎处于没有使用的状态见表2。

%

2) 现代媒体课程资源和其他学习资源的作用在课外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物力资源在课堂外的使用状况也不容乐观。对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的媒体使用上, 学生中选择经常使用的都在6%左右;有15%左右的学生在使用英语电影、歌曲等趣味学习资源;对英语广告、说明书等标示类资源的使用频率普遍较低;学生在课外使用频率最高的课程资源还是教科书和教辅资料见表3。

%

3) 教师在课程资源利用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学生资源没有得到挖掘, 其他人力资源的利用几乎是空白。在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教师都能用英语组织教学, 能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而在课外, 教师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学生答疑解惑、检查作业、督促学生学习。但在创造学用语言机会、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兴趣的语言交流活动方面明显不足;对其他人力资源的利用几乎是空白, 这可能跟张掖市外语人才短缺有很大关系。

2 存在的问题

第一, 从课程资源的分布来看, 东南部地区课程资源状况比中西部地区优越, 城市比农村优越。在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素材性课程资源其实是丰富多彩的, 主要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与能力。

第二, 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来看, 教师利用英语课程资源的意识淡薄, 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资源理念, 没有意识到开发与利用英语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坐”、“等”、“靠”的现象较严重。教学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

第三, 从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分析, 课程资源使用品种单一、形式单调, 英语课程资源利用程度与水平较低, 使用内容局限于课本、教辅资料等传统资源, 使用时间局限于课堂, 英语学习还停留在课堂、书本层面上。

第四, 从课程内容上看, 教材结构单一, 偏重知识资源的开发, 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相应学科知识的新发展和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融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五, 新课程实施中, 教师们一方面普遍感到课程资源的匮乏, 一方面又对课堂教学中蕴涵的丰富的学生资源缺乏认识, 忽视对学生资源的捕捉、利用与开发, 致使大量的课程资源流失。

3 建议

1) 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知识培训, 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观直接影响人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影响人们对课程资源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也影响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效果。因此, 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知识培训, 提高教师开发与利用多种资源的意识、水平与能力, 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念尤为重要;

2)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意识, 培养学生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学习的能力。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 但由于生活经验、学习经历、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他们难以意识到不同类型学习资源的功能, 不能判断不同资源的优劣, 缺乏利用多种资源学习的能力。因此,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教育是现阶段开发与利用英语课程资源的重中之重;

3) 大力宣传、广泛动员一切可能的力量参与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来。在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配置资源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利用好现有资源, 避免现有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我们应该树立“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课程资源”的观念, 动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群众等积极参与到课程资源开发中来, 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 为利用课程资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篇9: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

【关键词】广西贺州;竹子;资源;开发;利用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和能源的限制,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的使用是一对矛盾,我们的社会高速发展,但是却不得不面临环境的退化和资源的短缺。所以,对于“绿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论,推进自然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的重要课题,需要深度的实践和有效的行动。

一、贺州市竹子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竹子资源过剩。就目前的情况,贺州市的竹子资源过剩,但是这种过剩是一种相对的过剩,是因为对竹子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充分的一种过剩。在县城和村镇的土地上,随处可以看见茂密的竹林,但是对这些竹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很不充分,竹子属与速生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根据竹子的品种不同,慢时每昼夜高生长20-30cm,快时每昼夜高生长达150-200cm,2-3年的时间就可以成材,竹子生长超过五年没有砍伐,就会烧蔸或萎死。而贺州市的很多竹林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出现了资源过剩的情况。

(二)资源开发不足。目前,贺州市将竹子作为造纸的原材料被大量消耗,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实施,二万吨以下规模的小造纸厂已经关闭和转产,这使得竹子的使用量被大幅削减。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被造纸和其他行业消耗的竹子,只占全是可采伐量的20%不到。

(三)产业化程度低。当地农民将竹子作为农副产品,往往在农闲的时候用竹子材料编制各种竹席、箕箩、筐,或者制作竹椅、竹凳和其他竹制品,这种基础的民间加工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规模比较小,产品的产业化程度低。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很多塑料和其他材料的替代品出现,竹制品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竹工艺品在市场上也很少了。这就足见竹产品的产业化程度比较低。

(四)科技管理水平较低。当地种植竹子的历史也比较久远,但是与其他地区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比,竹产业的组织规模较小,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和系统的管理,尤其反映在农业科技水平上,竹产业的科技管理与技术培训水平较低,更加缺乏科技与产业化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和网络信息方面的人才,技术科技和产业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二、贺州市发展竹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贺州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具备了竹子种植的基础。全市竹林面积广阔,应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快贺州市竹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根据贺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地方政府要对竹产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贺州市发展的道路,明确提出贺州市竹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突出重点领域,制定促进竹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把竹子种植业的发展与当地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竹子种植业的发展与当地造林工程、沙化治理工程、江河防护林建设工程和低附加值农作物改造工程等紧密联系,探索一条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

(二)制定竹业扶持政策。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促进当地竹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发展竹产业,积极建设种植基地,设立竹产业专项基金。要对竹子种植业进行有效的直接补贴,专项资金要用于种苗、化肥和机器设备等竹农最需求的方面。积极争取当地金融部门的支持,对竹子种植基地和竹农给予资金贷款方面的优惠。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向竹产业投资。政府部门要有目的加大对竹子种植基地的公共投入,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优先建设竹子种植基的地道路和水利等工程,优化基础设施的条件。

(三)积极推广种植经验。在进行某品种竹子大面积推广之前,建议先由积极性高的竹农进行示范种植,在交通便利的村屯建立竹子种植示范田,便于其他竹农的参观和交流,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示范点的竹农提供免费的竹子种苗,并划拨专项的资金和经费进行支持。通过示范点的成功案例,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竹农进行竹子种植,稳步扩大竹子的种植面积。

(四)建立企业与竹农的良好互动。引导地方有实力的企业与竹农进行产销合作,企业与竹户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确定合理的收购价格,企业与商户协商制定竹子的最低保护价。这种模式不仅适应了市场体制的要求和变化,更是对现有机制的创新,共同保障了企业和竹农双方的利益,企业按照现代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了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农户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可以放心去发展竹子产业。

(五)大力发展竹产品加工业。竹子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应用在运输、食品、造纸、建材、轻工、医药、旅游和生物能源等多个方面。利用竹子为原材料,可以加工和生产各种竹产品,传统的竹子加工和竹制品业包括:竹家具和工艺品制造业、竹浆造纸和纸制品业、竹化学产品制造业和竹笋食品加工业等。市场上比较成熟的竹产品有:竹胶合板、纤维板、竹碎料板、竹材复合板、工艺品和竹家具等。竹筷、竹签对木筷、木签具有替代作用,在强调绿色生活的今天,这将成为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竹材人造板是以竹子为原材料的各种人造板的总称,可以代替现有的木质板材,其产品系列非常多,是建筑和装修行业所需的重要产品;竹胶板是良好的工程材料,刚度和强度都符合建筑的要求,性质优于一些常用的木质胶合板,也被应用在汽车工业领域,是竹产业中产值最大的;竹子的集成材料可以制作竹家具和竹制品,也可以用作室内装修中,也重要的经济价值;竹木地板在装修行业中已经比较流行,价格也普遍高于其他材料的地板。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实际情况,引导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六)重视农业人才建设。重视农业人才建设,一方面,培养和建立竹子种植和推广的技术员队伍,作为专职农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选择具有丰富种植和农业管理经验的竹农作为农业科技指导员,作为兼职的农业技术人员。通过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对竹农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提高全地区竹子种植的技术水平,地方政府要积极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待遇和薪酬保证,并对兼职农业技术人员给予必要的补贴,以保证和激励这些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

三、结束语

上一篇:心与世界作文下一篇:农办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