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长恨歌》中两个人物形象

2024-05-27

分析《长恨歌》中两个人物形象(通用3篇)

篇1:分析《长恨歌》中两个人物形象

长恨歌的人物分析

刚读完了《长恨歌》,心有余悸,还没从云山雾罩的感性世界里抽离,趁着这种余韵,想写点稍理性的人物评,不知是否合时宜。

这本书是以小说的形式包裹着散文诗的内心,用的不是小说体常用的语言和叙述手法,而是散文体,所以对人物的塑造有诸多留白和诗意的想像,但能挠到人的心里去,像起潮的天气,无法让人痛快地痛,也无法痛快地乐。

王琦瑶,小门小户小康的家庭出身,玲珑剔透,看起来认命,其实一直在跟俗世命运抗争,不走寻常路,甚至有点惊世骇俗。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她上着女子中学,面容姣好,紧跟摩登,过着结交小姐妹的小日子,她去电影试境,去参加“上海小姐”选拔获得第三名,她有一个死心踏地的备胎,她被高阀包养,成了金丝雀,却用心用情。这就是她的前半生。通篇很少提及时局,外面的大动静与上海的小日子无关;通篇也很少提及她的父母,但读者可以想见那是怎样的父母。

王琦瑶是虚荣的,这种虚荣又透着不甘心的上进,也来源于那个家庭,她在小事上是世俗而功利的,是落地于生活的,在大事上却是看透的,懂得认命和安份守已,但在大方向的选择上不够智慧。所以她对自己的评价也是“我王琦瑶在小事上是最最精明的,但是大事上却总是犯错,而且一错就是大错”。

这样的高起点,或者说,在起点时走岔了一些,遇到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也许还能扳回来,像她的女友们那样找个老实人嫁了,过上按部就班的生活,可是她没有。她身处闹市般的弄堂,却离群索居,她仍然貌美,虽然是内敛着的。可供选择的相亲对象只有教书先生,她却像被养刁了胃口,仍惦念过去的光影,也成了可供别人短期悼念的一点旧情和光影。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吸引力法则,在这期间她结识了严师母、萨沙、康明逊等人,这些人出身家第不俗,可都有些失意,也是对命运做不了主的。都是经历些事的利益中人,除了生计,感情也变成了你退我进的旁敲侧击和周旋,其实没有女人会喜欢这样的。三十岁的王琦瑶在面临人生的又一个岔路口时,她仍是选择了岔路。也许主路和岔路并没什么分别,只是选择不同因而风景不同而已,仅有的区别就在于走岔路更辛苦些。也许王琦瑶不够爱她自己,也许是因为看得太透,也许是因为不甘心。她在不可能结婚、没有将来的无望中开始了一段感情,并怀上了孩子,最终生下了她后半生唯一的亲人——女儿。

她的女儿很普通,跟她像姐妹,也像仇人,有时还像竞争对手,都不如外人知心。王琦瑶跟女儿的朋友们做朋友,尽力为女儿谋划工作和爱情,仍是孤独着的,带着旧光影,和旧时摩登。太孤独了,也太识趣了,让女儿的同辈们都心疼她的可怜。尤其是在女儿女婿出国后,那内心的孤寂是可以摧毁优雅的,她结识了“老克腊”和长脚,一位让她想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可终究用黄金都换不回,一位让她碧落黄泉,只为换来几块金条。这个结局看似随意和偶然,其实都是故意和用心的——在了无生趣处寻了个去处。

蒋丽莉是王琦瑶的女友中持续来往时间最长的一位,也是受王琦瑶半世的牵连,这种牵连是错结纠葛的。蒋丽莉家境殷实,父亲是富商,在外另立家室,长年不着这个家,母亲是父亲的发妻,是个愚钝的人。有优越的物质,却没有可以沟通管教自己的长辈,而自身又看了很多爱情小说,因此蒋丽莉长成了任性叛逆极端和梦幻的性格,这个性格可以说是毁了她的一生。她对朋友热心过头,她苦恋程先生,她跟不喜欢的人结婚,她狂热申请入党,而对自己小家的经营极其冷漠。她一辈子无论是做人行事,还是结婚交友都是走在狂热和冷漠的两极,好像从不知中庸为何物,也有一派天真在里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情商极低的表现。这也是她早早就得了肝癌的那个因。

严家师母比王琦瑶长几岁,是个活得很明白、得乐且乐的人,她与王琦瑶之间的友谊很有意味,像个酒肉朋友、牌搭子,话说了很多,但都不说尽,重要的都不说,时而攀比较劲,时而围炉夜话,比亲人还亲,其实都只是凑在一起取个暖,一个风浪过来就各自散开,再过个十年半载,也许还能凑到一起说上几句,彼此都成了故人。“女人的友谊其实是用芥蒂结成的,越是有芥蒂,友情越是深”,这话虽并不完全认同,却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接下来该说说王琦瑶碰到的男人们了。人生的开头时碰到的人也许不一定能陪着到永远,但那纯那真却是永远的,影响也是永久烙在心底的。程先生就是王琦瑶开头时遇到的人,是众多待嫁少女及其父母争抢的婚配对象,因为他会是个“梳分头、夹公文皮包,到洋行去供职的家有贤妻的规矩男人”,而且他本人有主业,还有副业,副业是个新巧摩登的玩意——摄影,因此尽管他没谈过恋爱,却有种阅尽美人、千帆过尽的心态。可他还是遇见了王琦瑶,而王琦瑶只是把他当成了无可奈何时或可供选择的`退路。他痴心一片,无可动摇。或者说在中年王琦瑶那里,他还是有机会的,他也是这样幻想的,可他幻想的应该不止是“在一起”,而是“相爱”。所以当他最终确定那个他爱了半生的人对他只有感激时,他就决定再不出现,栖居在城市的高楼上,与世隔绝,直到一个夜晚命运要他像一片树叶一样,从高楼上坠下。

康明逊这个人就像作者对他的着墨一样,一开始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接着色彩淡去只字不提,注定是个过客,除了给王琦瑶留下个非婚生女——薇薇。康明逊是二妈生的,却跟大妈亲,对父亲、大妈、大妈生的姐妹都有求必应、服侍到位,因此是个在利益圈中打滚、心里很有计量的人,也是个自私软弱的人,但心思细腻,让女人感觉很贴心,像可着心剪裁出来的一样。王琦瑶之所以也能吸引到他,也是因为王琦瑶身上保留的旧时代的韵味。TA们虽然年纪都不大,却都像前朝遗老那样,寻找那点怀旧的情结。利益计量地多了,爱情就少了,像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一样,这样的两个人的相守得需要大时代的倾城造就,少一点都不成。就像严师母得感谢新中国的政权让她老公不能名正言顺地纳妾一样。

老克腊并不老,却是王琦瑶晚年灰暗孤寂生活中的一小抹亮色,虽然有些闹心,但毕竟能让死水微澜。两人年龄相差四分之一个世纪,一个念旧,旧是芯上的底色,一个怀旧,旧只是表面的装饰色;一个身怀底蕴,一个想探究底蕴。两人会短暂的靠近,会产生共鸣,但毕竟本质不同,那种共鸣也只能是隔着时代的河岸观火,思想也许可以相通,生活却无法相通。寂寞是深重的,不过是想找个人来陪,却在你来我往中变成好莱坞大戏的节奏,自己也当了真,演起了爱怨痴嗔,原来女人一把年纪也会天真,都是寂寞惹的祸。因寂寞产生的感情都是虚妄的,只会落得个更加凄凉的下场。但又不禁假想:如果王琦瑶老的只是面容,不是心,又或者王琦瑶老的是心,而不是面容,那能不能留住年轻的老克腊呢?

篇2:感受人物形象的两个手段

1. 抓住人物的语言, 感受人物形象

例如, 《西门豹治邺》一文, 西门豹作为主角, 他的语言极具特色。首先, 他调查时的问话, 简明而有层次, 直奔要旨。最精彩的要数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这个情节中的语言描写, 不仅显示了最高长官那种不可违背的气势, 同时句句又在情在理。“把新娘领来, 让我看看”, 似乎毫不经意, 很是随便, 无需人防范;“不行, 这个姑娘不漂亮, 河伯不会满意……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 过几天就送去”, 这是一片“好心”, 无可厚非;而“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 继而又“麻烦官绅头子去催一催”, 两首恶连半句托词也找不出, 无可奈何地被投入漳河自食恶果。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包括转述, 不仅是朗读训练的重点, 也是阅读、说话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 首先指导学生边读边悟, 边悟边议, 读议结合, 让学生悟出“话中之话”;其次指导学生打破段落界限, 以人物为经线, 由易到难地阅读文本, 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加以品析, 让课文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里鲜活起来。

2. 抓住人物的动作, 感受人物形象

很多课文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 写伯父救黄包车夫的经过, 通过“扶”、“蹲”、“跪”、“夹”、“洗”等一系列具体动作的描写, 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对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

3. 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 感受人物形象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 写的是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抓住课文中重点感人的细节描写, 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我是这样做的: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诵读, 找出自己最喜欢、最受感动的语段。如, 反映周总理生活简朴的有两处:一处是, “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另一处是,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 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接着组织学生讨论, 画出重点词语, 用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陈设进行对比, 用工作繁重与一夜工作后吃的简单食物进行对比, 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形象高大。然后结合学生的种种表现:吃饭挑食, 穿着赶时髦, 学习不刻苦, 怕动脑筋等等情况展开讨论, 谈心得, 说体会, 对学生进行说教。

二、紧扣主题拓展阅读, 感受人物形象

文章中人物所处的时代, 他们的生活方式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 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因此, 让学生搜集并阅读人物的相关资料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 知道人物的身份、职业等信息。

篇3: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两个误区

师: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来对小说的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形象进行探讨。哪位同学来谈谈,“别里科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别里科夫很封闭。

师:文中哪里体现了他的封闭呢?

生1:透过小说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不必说白天出外,即使晚上在家里,再热再闷,他也要关紧小得“活像一只箱子”的卧室的门,钻进帐子,“拉过被子蒙上脑袋”,仍然“深怕会出什么事”,以致“通宵做恶梦”。

师:嗯,确实能够感觉到一种“封闭”。然而“深怕会出什么事”好像不能体现出他的“封闭”吧?

生1:哦,这一点内容可以看出他的“胆小”与“多疑”。

师:嗯,确实不错,概括得很到位。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人,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

生2:对于这样一个封闭、胆小、多疑的人,我觉得我们应该持批判态度,从反面学习一些诸如“开朗”“勇敢”等积极向上的东西。

师:嗯,回答得很好。

上面这个课堂片段,是一个鲜活的小说教学,特别是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例子。从中我们不难梳理出目前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一般思路:概括——分析。首先是概括人物形象(含性格、心理、情感以及身份等内容,一般课堂不会有意辨析这几者的关系与区别),然后是结合课文内容印证概括内容。不能说这种鉴赏模式有多大问题。然而,经历了一些教学反思之后,笔者发现,在小说人物形象的一些教学细节处理上,教师一般有两个误区:

首先,以偏概全,不能聚焦。在小说人物鉴赏中,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只盯着人物的某一些特点,而忽视了其余的特点。如上面课例分析中,师生通过对话分析,得出了“别里科夫”“封闭”“胆小”“多疑”,实际上,笔者在细细品味文章之后认为,“怀旧”应该也是“别里科夫”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当下对小说人物形象赏析多“分散”,少“聚焦”,也就是说,一般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往往是抓住几句话或者几个细节,归纳出一个性格特点,然后再抓住几句话或几个细节,再归纳出一个性格特点……实际上,这样教学的结果会带来一个弊端:“零散化”,缺乏“聚焦”。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概念也仅仅停留在“散点”,缺乏系统性,久而久之,对人物形象很难建立起一个核心印象。就上面的教学案例而言,“别里科夫”的性格,无论是“封闭”“胆小”,还是“多疑”“怀旧”, 都仅仅只是他某一方面的特点的集合,并非一个“整体印象”。在小说人物形象鉴赏过程中,教师须要对学生进行由“散”到“聚”的引导和尝试。

其次,武断评判,脱离历史。任何一个人物形象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等原因。我们在评价人物形象的时候,切莫以当下的价值观去品评。上面教学案例中末尾呈现出的“批判”“反面”等字眼,便是“武断评判,脱离历史”的典型。“别里科夫”的性格虽然带有很多致命的缺点,然而,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眼光”,将他放置在整个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去定位思索,便不会轻易地对其进行“批判”了。因为,“别里科夫”是那个时代的思想、观念,甚至物质基础的产物,而非一个独立产生的个体。他的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历史味。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在历史中存具着缺陷的人物,我们除了从现代的价值观去“批判”外,更多的可能还要给予其“同情”。这样一种解读评判思维,是需要教师积极引导的。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小说人物形象以及其他事物均有益处。

上一篇:公务员申论经典句子下一篇:国际金融考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