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2024-07-24

黄石市: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精选6篇)

篇1:黄石市: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黄石市: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   时间:2012年7月19日 嘉宾:湖北省黄石市市长

访谈摘要:黄石市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三大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7月19日,黄石市市长杨晓波作客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敬冉。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黄石市市长杨晓波。杨市长,欢迎您!

杨市长:各位网友大家好!

“3451”总体发展规划 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主持人:黄石市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黄石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也就是说,黄石要从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您认为这样的转变怎么进行?

杨市长:省第十次党代会上,鸿忠书记在会上作报告时明确指出,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同时,在省党代会之前,省委、省政府黄石现场办公会和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鸿忠书记指示:黄石要成为“全国示范、区域领先、跨越率先”。国生省长提出:黄石要打造全省“双加快”的试验田,“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中三角”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这些重要战略部署,既明确了黄石未来发展的方向、转型跨越的目标和路径、提振了全市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也标志着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进黄石转型跨越,是“国家战略、省级工程、黄石实施”,必将为黄石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性机遇。落实好省党代会和黄石现场会精神:

总的要求是:努力做到“全国示范、区域领先、跨越率先”。

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超六

十、跨双百、过双千、达一万”。“超六十”,就是城镇化率超过60%;“跨双百”,就是城镇建成区面积跨200平方公里、人口跨200万,形成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格局;“过双千”,就是打造有色和黑色金属两个千亿元产业、培育10家百亿元大企业、发展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达一万”,就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

发展战略是:“3451”。“3”,就是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即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战略;“4”,就是强化港口辐射、产业聚集、示范引领、生态宜居“四大功能”;“5”,就是建设建设现代产业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创新创富名城、矿冶文化名城、和谐幸福名城等“五大名城”;“1”,就是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重点举措是:四个突破。

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在发展现代型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发展“千亿元产业、千家规模企业”的目标,着力抓好大产业、大集团、大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设,重振黄石工业雄风,以工业经济的跨越,带动全市经济的跨越。同时,按照“集群化、高新化、低碳化”的要求,积极改造提升黑色、有色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物流、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等现代农业,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和生态建设,在强化枢纽型功能上实现新突破。以战略的眼光、“全域”的理念,站在武汉城市圈、全省、中部“中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大局,来谋划黄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真正把黄石建成“中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湖北省的门户城市和国内最具特色的城市。重点是加快推进“双百”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形态,实现多点支撑、组团发展。加快推进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建设,努力把黄石建成辐射范围广、集散能力强、水陆公铁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加快推进生态黄石建设,进一步加大沿江、沿山、沿路、沿湖绿化景观力度,深入推进磁湖、青山湖等“四湖”水生态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开山塘口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秀美宜人的城市风貌。

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创新示范型体制上实现新突破。一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始终坚持开放先导战略不松懈,以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桥头堡”为目标,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努力让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市场化、国际化的大潮中。另一方面,继续深入推进“大部制”、“两集中一代办”等改革,减少管理层级,加快形成精干协调、运转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构建共享型社会上实现新突破。主要是坚持“三个导向”,即:坚持民生优先的导向,就是在部署工作、谋划项目、推进建设时,首先想到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如何才能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坚持为民解忧的导向,就是从解决群众致富难、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子女上学难等具体问题出发,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坚持服务基层的导向,就是以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来提高人民的满意度,特别是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更大幅度地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

“依赖资源”发展向“超越资源”发展转变

主持人:嗯。“四个突破”分别从经济、环境、体制和民生方面重点入手,很全面也很有力度!黄石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这几年黄石的转型可谓是风生水起、成效斐然,获得了全国十大转型示范市,在国内国际网友心目中的形象也得到全面提升。杨市长,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黄石市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下开始转型的?

杨市长:非常感谢省政府门户网站和各位网友对黄石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我也很乐意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为大家介绍关于黄石资源城市转型的情况。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享有“矿冶名城”、“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秀”的美誉。黄石也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过去,我们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长期开山挖矿,也使黄石走到了“矿竭城衰”的边缘,特别是07、08年的时候,由于资源枯竭,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伴生问题陆续涌现,发展面临着“六大告急”。

一是矿产资源告急。到2007年,我们的优势资源煤、铁、铜的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不足三分之一,采掘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由最高时期的30%下降到不足11%,黄石“富矿城市”的优势基本殆尽。

二是产业结构告急。主要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的企业少。特别是传统工业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三高三低”突出问题,使黄石的经济发展一度陷入“低谷”。加之,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使黄石更是“雪上加霜”,曾一度有70%左右的企业减产停产。

三是发展空间告急。黄石是由一个滨江小镇发展起来的“狭长”城市,到08年市区剩余可用建设的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项目往哪里摆、增长点何处生?一度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最棘手问题。

四是生态环境告急。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给黄石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矿山、灰尘弥漫的山道、伤痕累累的土地,曾被誉为“光灰城市”,2007年黄石万元GDP综合能耗位居湖北省第一,减排指标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

五是民生问题告急。尤其是下岗失业人数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08年底,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

六是财力保障告急。一方面,因矿产资源枯竭,资源型企业“吃不饱”、甚至是“没饭吃”,导致税收收入大幅下滑;另一方,失业人员增多,困难群体增多。“一减一增”,导致财政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主持人:杨市长,刚才您以“六大告急”为黄石转型前的状况“画了一个像”,那么经过这几年的转型变化,能否为现在黄石的发展再“画一个像”?

杨市长:针对“六大告急”问题,近年来,我们“背水一战”,积极探索,抢抓列入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城试点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通过大力实施“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全方位推进各方面转型,长期制约我们的“城市发展无空间,工业发展无园区、产业发展无集群”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形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跨越式发展良好态势,主要体现为“三大转变”:

一是产业发展实现由资源产业“一业独大”向优势产业“多业并举”转变。主要体现为“两升一降”,即:机械、食品、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四大”接续替代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提升近10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比重下降近5个点。黄石先后被评为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二是城市格局实现由“沿江布局”向“两湖”(磁湖、大冶湖)融合、城乡统筹转变。黄石市区与大冶城区已经融为一体,以黄金山工业新区为主体,八个省级工业园联动发展态势已经形成,成为转型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城市形态实现了从“光灰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结束了半个世纪“光灰城市”的历史、结束了能耗持续攀升的历史、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历史,先后荣获水治理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以及国家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三是思想观念实现从“依赖资源”发展向“超越资源”发展转变。通过举办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黄石矿冶文化魅力不断彰显,“精神资源”与日俱增,干部群众“精神区位”持续提升,转型压力正转变为向体制机制创新要资源、要空间、要发展的强大动力。反映到经济发展指标上,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5亿元,同比增长15.8%,过去最好的年份年增长100个亿左右,去年增长超过200亿元;财政收入从71亿元到9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34.1亿元到54亿元,双双净增长20个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去年的增长量是前年的2倍;主要经济指标均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取得了“十一五”圆满收官和“十二五”良好开局。

“五项抓手”强化积累精神资源 提升转型水平

主持人:从刚才您介绍的情况看,黄石的转型成效显著,实属不易,那么我们整个城市转型的思路和路径是什么?杨市长您能给我们简要谈一下吗?

杨市长:好的。在推进城市转型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自然资源渐趋枯竭,精神资源永不枯竭”的理念,主动转型,积极作为,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三大战略”,明确转型路径。坚持着眼于从战略高度,结合黄石实际,适时提出并实施了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千方百计汇集一切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新资源”。同时,坚持“借助外力、凝聚内力”,近年来先后争取到9个国家级试点,尤其是通过成功举办中国?黄石首届矿冶文化旅游节暨建市60周年庆典活动,有力彰显了“包容、创新、唯实、自强”的黄石精神,将悠久的矿冶文化转化为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黄石的精神动力。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转型支撑。近年来,我们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坚持实施大招商、大项目、大投资、大建设,先后引进市外资金500余亿元,实施了新冶钢特钢等一批重大升级改造和延伸发展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和高新化。同时,大力发展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大生态建设,三年累计投入300多亿元,着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黄石的城市综合功能和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转型活力。坚持试点探索、示范先行,很多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比如,我们按照“横向大部制、纵向扁平化、全局资源整合”的思路,全面深化“两集中一代办”改革,全方位推进“撤街办、合社区、并机构”的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扁平、网格、便民、长效”的警务改革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打造“效率最高、收费最低、环境最优”城市;在税务部门和卫生医疗机构推行“同城通办”办税机制和全省首个“三卡通”(就诊卡、医保卡、银行借记卡)模式,更快更好方便群众;在全省率先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准备金制度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在全国首开统筹灾害治理与产业开发的“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先河,有力推进了生态修复治理。等等。

四是强化生态建设,提升转型水平。围绕“两型”社会建设,重点抓“三治”,即:治水。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7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实现处理排放;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启动总投资14亿元的城市内湖水生态治理项目,对环湖污水管网实行截流、集中处理。2011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治山。全面启动矿山环境治理、开山塘口治理和工矿棚户区、爆震区、塌陷区等改造工程,治理地质灾害面积1.37平方公里,解决了5万多人的安全问题;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11.8平方公里。如,完成了全国十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之一的板岩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成功摘除了悬在城区3万居民头顶上的重大隐患。通过环境治理,一批百年矿区“旧貌换新颜”,大冶铁矿废石堆积区已建成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采矿坑已建成国家矿山公园,并成为4A级景区,城区边缘20多个开山塘口全部披上了绿装,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治尘。主要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大力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对中心城区企业实行“退二进三”、搬迁改造,推行集中供热,关闭城区小锅炉50多座,关停“五小”企业1000多家,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两年达到320天。

五是保障改善民生,共享转型成果。针对老工业基地历史包袱重、民生欠账多的实际,我们牢记鸿忠书记提出的“六民”要旨,积极从制度安排上破解民生难题。在就业保障上,我们以创建国家创业促就业试点城市为抓手,建立了由15个政府部门参与,融“创业培训、项目选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金融投入”等为一体的全过程帮扶机制,近三年来,累计为2万名创业人员提供贷款7亿元,将最繁华的19个街区(园区)列为市级创业示范区实行集中扶持,共有近3万人实现成功创业,带动近10万人走上了就业岗位。在社会保障上,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五险参保对象达到近250万人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尤其是在全省率先实行药品采购集中配送改革试点,药价较之前下降了35%。同时,实行全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改革措施,切实让医改成果惠民为民。在住房保障上,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了广覆盖、促公平、可持续的“五个一”(一个篮子归并、一个口子保障、一个通道转换、一个平台汇集、一个杠杆调节)住房保障模式,目前开工改造棚户区70片,有近70%的居民迁出了棚户区,建设保障性住房156万平方米,解决了2.2万户家庭住房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择要》上总结了住房保障“黄石模式”,李克强副总理对《择要》作了重要批示。这个月的13日至14日,李克强副总理在我省调研时,专门听取了黄石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介绍。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建立了信访、综治、维稳、司法、民政等部门联动的“大信访、大综治、大稳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市财政五年累计投入155.28亿元,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主持人:听了杨市长全面的介绍和解析,相信网友们现在也深刻了解了黄石市在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过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划战略。我们对黄石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也是信心满满!今天的访谈也接近了尾声,我们再一次感谢杨市长作客在线访谈,谢谢您!

杨市长:在即将结束今天采访前,我代表黄石市委、市政府再次对省政府网站表示感谢,也真诚的邀请记者朋友和广大观众,在9月21日—23日亲临黄石参加第三届国际乒乓节暨第二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共同体验黄石矿冶文化的独特风采,共同领略黄石山水宜居的独特魅力。

谢谢大家!

篇2:黄石市: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以湖北黄石为例

一、引言

我国有118座资源型城市, 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其中, 资源已经枯竭或濒临枯竭的40座, 已占到全部资源型城市的1 /3。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矿竭城衰”的严重威胁;即便那些资源产业尚处于稳产、成熟阶段的资源型城市, 也面临着经济增长缺乏后劲、就业再就业压力巨大、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矛盾积聚等等一系列越来越突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2008年3月17日, 国家正式确定甘肃白银、河南焦作、江西萍乡、湖北大冶、吉林白山、云南个旧、辽宁阜新、黑龙江伊春、吉林辽源、辽宁盘锦、宁夏石嘴山和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等12个城市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城市在现实压力和国家政策支持下先后进行了经济转型的有益尝试,不仅对新增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有着借鉴作用,对其他的矿产城市经济转型也起来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湖北黄冈人,我经常去的邻市黄石市就是国家第二批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并且其在经济转型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因此这里以黄石市为例,分析我国资源性城市的经济转型模式。

二、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

1. 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

2.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和谐社会建设。

3. 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4. 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

5.三、黄石市资源型经济发展的问题及转型

1.问题

黄石因矿而生、因矿而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探明的矿产资源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3大类78种,品种占全国的28%、湖北的55%,是全国第六大铜矿基地和十大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世界第一。上世纪50年代,黄石依靠丰富的资源宝藏,布局了一批大型冶钢、冶铁、水泥、有色金属企业,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资源型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度高达62%。上世纪90年代以前,黄石城市规模和工农业产值一直稳居湖北省第二位,一路书写着“黄老二”的辉煌。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黄石逐渐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各种伴生问题陆续涌现,加上前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城市发展陷入困境。

困境之一:矿产资源告急。资源储量大幅下降。到2007年,黄石煤、铁、铜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3%、23%、39.7%。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不低于30%的矿山,仅有大冶铁矿等14座。主体矿山进入衰退期,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服务年限都在逐年缩短。

困境之二:产业结构告急。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黄石产业结构以生产原材料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为主,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三次产业比重失衡,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每当宏观经济“转冷”时,经济发展随之陷入“低谷”,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困境之三:发展空间告急。黄石同全国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先有工厂,后有城市,形成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整个城市以工矿和企业为中心来布局,城市形态和设施配套不完善,缺乏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发展、工业发展均无空间。

困境之四:民生问题告急。矿产资源枯竭,带来相关企业关停,导致黄石涉及民生问题的“四个压力”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全市隐性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截止2008年,黄石市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社会保障压力加大。2005年以来该市每年新增退休人员8000余人,市内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5亿元。职工脱贫压力加大。2008年,黄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3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047元;市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36174人,低保金月平均标准仅为230元。城市建设压力加大。据统计,全市实施城市道路改造和基本的配套设施改造所需资金高达300亿元以上,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困境之五:生态环境告急。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给黄石生态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矿山、灰尘弥漫的山道、伤痕累累的土地、长满荒草的坑口。一是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占全省三分之二。二是地质灾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8年,黄石塌陷面积59.1万平方米,地面沉降1.4万平方米,滑坡335.7万平方米,发生采空区塌陷的矿井有34处,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三是环境污染严重。长期沿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三高一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大气、水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黄石由此戴上了“光灰城市”的帽子。2008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2.31吨标准煤,居全省第一位,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此外,随着资源型产业衰退,城市发展、民生改善、产业接续、生态补偿、环境修复等方面公共支出加大,黄石财政支付常常“捉襟见肘”。以2008年为例,黄石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为7.98亿元,根本无力承担资源枯竭带来的环境治理、企业搬迁、职工安置等巨大的资金需求。

2.转型措施

针对黄石市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等突出问题,我们大力推进城市功能的创新,对城市功能进行全面优化和升级。

1.1以调整城市规划布局为重点,着力完善城市功能

黄石先有工矿,后建城市,城市生活区与生产区混杂,不合理的规划布局结构是制约城市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必须抓住每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对城市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优化,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和基础作用。要按照“再造一个新黄石”的要求,着手规划建设黄石新市区,并在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完成城市旅游、园林绿化、公交客运、燃气等

专业规划,为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城市功能

过去黄石市城区道路主要是连接工矿企业的道路,等次较低,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必须以建设区域性大城市为目标,以道路建设为重点,多渠道投入资金,重点建设城市二环线、城市道路连接线、城区间快速干道等多项城建重点工程,从而拉开大城市建设的框架,形成城市组团间的快速道路交通网络,实现老市区与新城区对接,市区与郊区的对接。与此同时,加快电网、通信、排渍、燃气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扩大绿地面积,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

1.3以老区改造为重点,着力整合城市功能

过去黄石市工矿企业兴办了大量自我服务系统,随着企业改革和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整合和调整。要逐步将企业办的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和生活服务系统进行剥离和整合,统一纳入到城市功能配置体系之中,一方面减轻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对老城区改造不能搞简单的就地“复制”,而要着眼于整个区域的布局进行功能再造,始终坚持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的新路子。具体讲,一是要以兴建一批设计先进、配套良好、充满现代人文气息的新型住宅小区为载体。二是对位于市中心城区一些噪音大、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的工矿企业,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退二进三”,发展第三产业,这样不仅可以使原有土地资源得到盘活,而且可以使企业重现生机,同时,实现城市的合理布局,改变城市布局混杂的局面,促进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和基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黄石的产业大多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兴起,为了避免“矿竭城衰”的危险,保持城市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按照“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产业转型促进城市转型。

2.1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

主要是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针对传统产业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冶金、建材、机械等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对一些大中型企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使黄石市大中型企业主体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2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资源型城市要保持经济长盛不衰,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替代产业,必须坚持把发展替代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来抓,使黄石市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一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向经济强市跨越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大专院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

2.3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特色化

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关键。根据黄石实际,必须围绕把优势做大,着重发展四大系列的特色产业。一是纺织服装系列。二是食品饮料系列。三是医药系列。四是能源系列。

2.3推进城市环境创新,从生产型向生态型城市转变

有效解决环保问题是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黄石自然环境优美,城区襟江带湖,水绕山环,拥有西塞山、东方山、磁湖等众多集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风景名胜。但这些鲜明的特点在过去的产业开发中一直未能得以彰显。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城市环境创新的力度,使黄石市展现青山、碧水、蓝天、绿地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形象。

3推进城市功能创新,从单一生产性功能向综合配套的多功能城市转变

针对黄石市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等突出问题,我们大力推进城市功能的创新,对城市功能进行全面优化和升级。

3.1以调整城市规划布局为重点,着力完善城市功能

黄石先有工矿,后建城市,城市生活区与生产区混杂,不合理的规划布局结构是制约城市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必须抓住每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对城市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优化,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和基础作用。要按照“再造一个新黄石”的要求,着手规划建设黄石新市区,并在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完成城市旅游、园林绿化、公交客运、燃气等专业规划,为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一是坚持防治污染与保护生态并重。依法强化小矿山的采掘管理,果断炸封小矿山,取缔“十五小”污染企业,关停小选矿池、小洗矿点。对一些能耗大、污染重的大企业逐步实行高新技术嫁接或无污染产业置换。二是坚持新污染与老污染源治理并重。一方面,对新开工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另-方面,加大老污染的治理力度,对大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次扬尘等“三尘”以及市中心区火车噪音污染进行治理,创建市中心区50余平方公里的无黑烟区。三是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兴建污水截流工程、垃圾处理场等工程。同时一,加大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创建国家级、省级清洁无公害工厂。四是坚持依法治理与综合整治并重。出台关于山体水体保护的一系列地方规范性文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改善湖泊生态质量,共同美化家园。

3.3推进城市体制创新,从传统建管模式向市场化建管体制转变

资源型城市受传统旧的城市管理模式影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养不分的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按照“政企分开、权力F放、机制转换、市场运作”的思路,全面实施城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建设运行机制。

三、黄石市转型成效

经过近几年转型发展的探索,黄石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变化,确立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增创了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主要经济指标转好向上,综合实力逐步增强。2010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690.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3.7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4.0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7%、23.5%、38.19%、31%,总量比2007年分别增长42.4%、54.77%、1.64倍、79.01%。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竞争能力得到提高。2010年与2007年相比,二产业占GDP比重提高了1.8个百分点,采掘业及原材料加工业占工业的比重下降了6.04个百分点。2010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三大传统产业规模分别突破280亿元、340亿元、120亿元;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规模均突破100亿元,培育了劲牌保健酒、东贝制冷压缩机、登峰换热器、三环锻压数控机床等一批中国名牌产品。

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和开工,城市承载、聚集、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大冶市区与黄石市城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0%,比2007年提高1.59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33.4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5平方公里。

民生难题逐步解决,群众生活得到改善。近三年,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6.15万人。2010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7%,比2007年下降了0.1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控制在4.5%以内;2010年,全市“五险”参保总人数达到239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7年的11151元、3742元提高到2010年的15460元、5525元,年均增长11.51%、13.87%。

修复治理工程加快实施,生态环境逐步好转。近三年来,全市共完成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矿山废弃地复垦、增减挂钩等治理项目总面积21.9平方公里。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7年的2.18吨标煤下降到2010年的1.83吨标煤%;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由2007年的9.995万吨、3.34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7.6万吨、3.01万吨。2010年,磁湖水质Ⅲ类达标率达到83.7%以上,长江黄石段饮用水源断面及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两年达到320天,比2007年增加16天。

2011年1月,黄石被“中国经济论坛”评为“2010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此前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这颗江南明珠再次绽放璀璨光芒。

四、启示和建议

(1)成立专门的机构,做好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划,全面指导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根据城市发展和资源产业发展的规律,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和资源规划。科学编制各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规划和转型方案。

(2)加大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扶持力度,以政府财政税收和投资政策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在税收上减轻资源型城市税负,加大增值税、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的返还比例;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扩大资源型城市试点范围,积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尽快把资源型城市列入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加大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

型的外部推力。

(4)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广辟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一是扶持创办民营中小企业;二是资助自谋职业;三是对吸纳转型再就业者的公司给予特殊优惠;四是加强下岗职工新技能培训和再就业管理现代化;六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篇3:黄石市: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一、黄石市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

(一) 黄石市的低碳经济现状。黄石市近年来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不断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低碳绿色发展路径, 走在全省的前列, 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 黄金山工业新区低碳绿色发展探索更是走在全市的前列, 产业转型工程开始发挥作用, “两计划两工程”的实施, 淘汰掉高耗能企业, 部分企业已发展为省级成长型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也有不同程度增长。但是对于黄石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还不够, 在各方面还存在问题。

1.碳产出水平。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来看, 黄石的碳生产力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 属于低碳发展水平。但黄石市、湖北省、全国的单位GDP能耗分别为1.51吨标准煤/万元、0.59吨标准煤/万元、0.75吨标准煤/万元, 黄石市、湖北省、全国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1.77吨标准煤/万元、1.38吨标准煤/万元、1.96吨标准煤/万元;湖北省单位工业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为0.39吨标准煤/万元, 距离当前阶段碳生产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的目标值尚有一定距离。

2.低碳消费水平。黄石市的人均碳排放为10.81吨二氧化碳/人, 较全国平均水平5.47吨二氧化碳/人以及湖北省平均水平的4.42吨二氧化碳/人高出一倍。黄石人均碳排放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 一方面受制于能源结构, 黄石主要以矿产资源为发展媒介, 导致资源的日渐匮乏而致使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由黄石的产业结构所决定, 黄石以重工业为主, 碳消耗程度高。

3.低碳资源水平。黄石市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只有8.9%, 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比湖北省却份额偏低。黄石市由于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较大, 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38.4%, 活立林蓄积量553万立方米, 固碳64.47万吨, 约占全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的8.2%。碳汇资源相对丰富。黄石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 整个城市经济功能发挥都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 形成了建立在矿产资源基础上的封闭性经济循环体系, 这不仅导致了碳资源的消费水平急剧增长, 还导致了整个城市的碳资源储存加快消耗, 进而进入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经济状态。

4.低碳经济区发展落后。黄石市全力将其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山新区打造为武汉城市圈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 以此推动城市转型。园区十分重视低碳绿色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相结合, 及早进行前瞻规划, 为园区低碳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从2009年到2012年园区进一步编制了黄金山工业园区低碳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了创建黄金山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的具体措施。但园区起步较晚, 设施不完善, 其作用还不能很快凸显。

(二) 黄石市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目前存在的问题:黄石市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重工业占据黄石GDP的大头, 严重依赖矿产资源, 科技创新方面较为落后, 工业老旧, 产业布局不合理, 低碳管理和低碳政策不够健全, 尚未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黄石市存在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 没有合理和长远的经济规划是其最直接的原因。

1.政企问题大。黄石市工业中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 政府为保证GDP, 向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开绿灯, 这就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形成了单一的经济体系,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失衡。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引导企业的市场导向向生产导向转变,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黄石经济缺乏多样性和互补性的原因。重工业的独大使得新兴产业的发展极为缓慢, 若政府注重科技创新, 想必转型将会变得简单多了。

2.技术创新能力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 矿产资源已经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科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更便利的渠道。黄石市的部分支柱产业生产还是老旧设备和生产工艺, 技术的自给率低, 对外依存度高。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黄石市没有完善的自主创新机制, 技术改造投入普遍不足。

二、黄石市进行低碳转型的路径选择

(一) 低碳产业支撑体系。目前黄石应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为重点的低碳产业体系。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依靠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黄石以现有主导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 重点实施重大节能建设项目。推进新兴铸管生产线能量优化系统等重点节能项目。形成以新材料、光电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代表的低碳产业结构, 极大地促进黄石低碳产业发展。

(二) 开展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对于黄石而言, 既是加快发展的现实要求, 又是面对未来的必然选择。黄石市要进一步研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和拟采取的政策措施, 加大绿色投资, 倡导绿色消费, 促进绿色增长。要加快发展低碳能源和低碳产业, 建设低碳型工业, 进行低碳生产,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 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转型, 为黄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 如何实现根本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对于黄石而言, 既是加快发展的现实要求, 又是面对未来的必然选择。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作为协调经济发展, 保障能源安全, 提高环境质量的基本途径, 正在构筑黄石新一轮的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 这将成为黄石由传统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而这也是黄石发展低碳经济, 成为湖北省鄂东南崛起重要一环的决战机遇期。黄石抓住机遇, 发挥自身优势, 进行低碳领域技术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种植业和林业, 提高碳汇率, 调整第二产业, 减少碳排放。黄石也必将在后资源枯竭转型过程中翻开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具体来说,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主要有以下四条:

1.调整产业结构。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 当初与同样的技术水平时, 如果产业结构不同, 碳排放量可能也会有很大差距。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如信息产业、IT产业等第三产业碳排放和碳消耗是十分有限的, 对环境的影响也可忽略不计。黄石市应该调整布局产业比重, 积极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 让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慢慢替代重工业在黄石经济中的支撑地位, 以此来转型降低碳排放。

2.优化能源产业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中, 黄石对煤的依赖程度高, 黄石必须开发低碳产业技术, 将低碳技术融入工业生产中, 从而降低碳消耗和碳排放, 使第二产业高碳能源低碳利用。发展能源新技术, 燃煤技术, 余热利用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 交通运输节能技术等新技术,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建设低碳环保社会。资源型产业的限制生产虽然可以降低碳排放, 但对经济增长必然构成较大影响。着力向纵深延伸, 延长产业链, 致力于高、精、深产品的研发, 实现从源头生产降低和削减到深加工生产的低碳消耗转化增值, 找到减少碳排放和碳消耗保障经济增长的平衡点。

3.节约集约减碳。黄石市大部分工业生产老旧, 必须淘汰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关闭污染严重的水泥生产线, 结束“造灰大户”时代, 从而在生产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和碳消耗。应该坚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 引导企业走产业转型之路。把节能减排作为建设“低碳经济”的突破口, 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抓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通过引进节能减排技术, 提高资源回收率, 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4.建立低碳园区。黄金山开发的工业新区是引领“低碳生活”潮流的示范区。新区实行严格的环保和用地效益标准, 邀请省内外低碳经济研究领域专家制定园区发展规划, 同时紧跟低碳项目发展方向。建成示范区来推动全市的低碳发展, 同时用园区来吸引外资和国内外先进技术进驻黄石, 既推动了黄石的经济发展, 也有利于黄石本地企业的竞争。

三、结语

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作为协调经济发展, 保障能源安全, 提高环境质量的基本途径, 正在构筑黄石新一轮的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 这将成为黄石由传统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而这也是黄石发展低碳经济, 成为湖北省鄂东南崛起重要一环的决战机遇期。黄石抓住机遇, 发挥自身优势, 进行低碳领域技术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种植业和林业, 提高碳汇率, 调整第二产业, 减少碳排放。黄石也必将在后资源枯竭转型过程中翻开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潘嘉华.庄贵阳.郑艳.国家经济评论[J].低碳经济, 2010

篇4:黄石市: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关键词】 黄石;资源枯竭;产业转型

一、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困境分析

黄石市是以铁矿、铜矿、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产钢、铜、水泥等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资源型城市。目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逐渐进入后期,持续发展的上升空间受限,成为在产业和城市发展方面都遇到诸多困难的资源枯竭城市。为缓解资源性城市在当前或未来发展中可以面对的严重危机,国家制定并已经开始实施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2009年3月,黄石被列入全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就黄石市的具体情况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其一,黄石的主要工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是原材料的采掘输出和资源型产品的粗加工。这个定位也就决定了黄石经济结构上呈现“三多三少”状态,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由于经过了长期大规模的开发,目前黄石主要矿产资源均进入了开采晚期,保有储量大幅下降,煤、铁、铜、钴和金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25%、23.03%、39.68%、26.90%和39.52%,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型产业生产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导致城市发展失去资源收益的支撑。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并且最终会彻底的丧失这一传统优势,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在优势丧失殆尽之前培育出新的可以持续发展的新优势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其二,黄石的城市历史虽然悠久,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处于一个特殊的工业化背景之下,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突发性。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发展受到国有资源开发企业的诸多垄断控制和影响,具体表现为城市的企业化或企业的城市化。这一过程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配套设施不完善,黄石也存在相近的情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非合理分配。矿业企业发展态势好的时候反哺城市少,但当矿业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却遗留大量的历史成本需要城市来消化。截至2008年,黄石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因为资源枯竭关闭企业多、老企业多、中央省属下放困难企业多等综合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黄石现有离、退休职工13万多人,其中市区10.3万人,市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6亿元。

其三,资源开发积累了沉重的环境保护负担。在过去的资源开发过程中,开采模式粗放,技术水平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经过近60年的高度开发,黄石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占全省三分之二,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地质灾害严重,历年开矿形成了8.4平方公里塌陷区、29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7万余亩矿山废弃地,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此同时,矿山安全生产的压力也非常大。

二、黄石市经济转型的特色优势

尽管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境,也要注意黄石市的在一般共性之外的具体实情,尤其要注意产业共性中的特殊比较优势。黄石市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有黄石市近百年工业发展积累沉淀下来的扎实产业基础,以及黄石市在过去对企业进行改制,对城市进行改造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

其一,黄石有着其他资源型城市所不具有的产业传统和坚实的产业基础。黄石在商朝就开始了青铜的冶炼。19世纪末,两湖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建立大冶铁矿,由此谱写了近代中国冶金工业的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在黄石集中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使黄石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建市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黄石已形成包括冶金、建材、能源、服装、机械、化工、医药等14种主导产业在内的工业门类,拥有2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百年老厂、1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借壳上市),拥有工业产品5000多种、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湖北名牌50个。

其二,黄石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明显。一般性的资源城市都是因矿设厂,因厂设市,在建厂建市的过程中大都缺乏地理上区位优势的考虑。黄石则不同,黄石是国家134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106、315国道在黄石交汇,武九铁路贯穿黄石,把华中、华东路网连成一体。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5000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未来5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大物流园区(花湖、罗桥、棋盘洲)的交通和物流格局。在2007年,在湖北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其三,黄石改制转型的历史经验丰富。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工作。1996年黄石大力度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改组改制,直接消化企业呆、坏账6亿元,签订债转股协议6.38亿元,对企业实施封闭贷款2.45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0多亿元,使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1998年12月,黄石市委确立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大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发展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人民生活由整体脱贫向小康生活跨越。

三、黄石市实现产业转型的有效措施

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具体内容主要是指其结构性转换,即从主要依赖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向依赖非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其中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载体;城市功能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前提,是产业转型的基础保障。

结合国内外资源枯竭性城市的转型实践来看,各国与地区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形采取针对性很强的措施,将具体的方针和策略细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企业的作用,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努力,实现资源枯竭地区或城市的和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对资源型城市采取“产业再开发”战略,即改造传统产业,又开辟新的产业途径,国家在休斯顿布点了宇航中心,带动了为它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使休斯顿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德国的鲁尔采取多元化转型战略,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日本九州,采取资源型产业整体退出模式,直接将该区域转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并制定鼓励该产业的政策,建立新的产业体系。法国为扶持老工业区发展,设立了地区开发奖金、工业自应性特别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多种形式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倾斜;还通过对行业税、劳工税、不动产转让税、公司税、所得税等税收不同程度和时间的减免来吸引外来企业进入老工业区。辽宁阜新把转型方向瞄准现代农业,初步形成八大农业产业化链条框架;黑龙江双鸭山也把农业作为重要的替代产业来发展,同时通过煤炭液化、失重式电子秤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在实施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黄石必须指定并实施具体的措施来贯彻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引导,积极管理;必须充分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各项政策和措施必须符合黄石市的具体资源禀赋实情、产业结构实情和生态环境实情;必须积极的借鉴经验,总结教训,结合实际,长远规划,高效执行。

针对矿产资源趋于枯竭导致的矿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危机问题:(1)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和非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正确发挥城市政策对需求结构的引导作用,坚持资源条件的可行性、产销双方的一致性、经济效益的择优性,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2)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高效循环的利用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接续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产品优势,形成特色的产业链优势,而且把利润转移到关联行业和其他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逐步减少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培育和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作为接替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3)要巩固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制定适当的扶持政策,改组改造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工业畸形发展和改制引起的沉重社会保障负担问题:(1)要积极有效的利用国家政府的财政转移性支付的帮助,通过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拓宽税收渠道,为改善目前大量低收入人群的经济状况提供政府财政支撑;(2)要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过去企业办社会的历史负担以及债务税收负担重等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3)注重就业转岗方面的培训。 改善下岗待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储备,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问题,要坚决贯彻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来规制企业的具体行为,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 社会责任。

四、结语

综合而言,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大都是共生,是环环相扣的,必须理顺各类不同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清不同问题和原因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比较分析黄石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性城市所面临的与其他同类城市相似相近的一般共性问题和黄石自身的特性问题,在一般问题上多借鉴,多吸收经验;在特性问题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长远规划,也要不断的自我修正,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根据客观实际培育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产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繁荣。

参考文献

[1]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l,21(6):96~99

[2]周多明,白银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追在眉睫[J].中国经贸导刊.2003,19(12):36~37

[3]刘玉劲,陈凡.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框架[J].东北大学学报.2004,6(3):184~187

篇5: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2003-10-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国内外许多资源枯竭的城市都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

焦作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近几年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使国民经济从低速徘徊中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焦作市2001年、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实现256.7亿和286.5亿元,增长11.4%和12.1%,增速分别居河南省第一位和第二位,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幅连续两年名列全省前茅。今日的焦作正在转型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具发展活力的,以工业为主,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型城市之一。

工业———

从资源主导转向科技主导焦作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全市许多行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矿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一度在80%以上。“九五”后期,随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资源型工业企业效益下滑、亏损严重,主导产业增长乏力。整个“九五”期间,在全国GDP年增长率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焦作GDP年增长率仅为3.5%,资源枯竭使焦作经济几乎滑入谷底。焦作立市的基础是工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也在工业。面对资源萎缩、产量下降、效益下滑的局面,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焦作及时作出了以“推进科技进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内容的第三次创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工业转型的目标,即到“十五”末全市主要行业、重点企业基本完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和高新技术产业雏形。围绕这个目标,焦作市对工业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调整。一是做强做大铝工业。焦作市先后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强化烧结法氧化铝、280KA槽电解铝等一批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使铝工业的优势地位很快突显出来。2002年,铝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1%,铝工业增长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目前,几个铝工业企业都在与国外大公司洽谈更大的合资合作项目,预计“十五”末全市可以形成150万吨氧化铝、46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各种适用技术对现有的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机电工业、建材工业及轻工业进行全面改造,基本实

现了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的转变,由原料化工向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的转变,由单一的煤矿机械向环保机械、粮食机械、汽车机械、特种电缆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转变,由水泥建材向新型建材、环保建材的转变,由一般轻工向出口炻瓷、稀土节能灯、林浆纸一体化的转变。在传统产业得到全面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培育壮大了一批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全市18户重点骨干企业的年销售收入绝大多数都较5年前翻了一番。2002年18户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9%,实现利税占全市工业企业的36.9%。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开发出了单晶铜、丙烯酰胺、纳米氧化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到2002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29家,高新技术产品已达到104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7%。四是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焦作市按照突出特色、建立支柱、扶持龙头的思路,瞄准农副产品发展近农工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粮食加工、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加工、皮毛皮革加工和林纸加工为主的四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小麦、玉米和四大怀药的年加工能力已分别达110万吨、95万吨和8000吨,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的问题,而且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资源工业。围绕牛羊资源发展起来的皮毛、皮革加工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全市皮毛、皮革加工企业出口创汇达6000万美元。利用黄河北岸90万亩的滩涂资源,实施了三年的大规模人工造林,形成了30万亩以三倍体毛白杨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并着手规划建设20万吨纸浆和20万吨浆纸项目。旅游业———

从地下矿山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

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独特的区位优势、地质结构以及气候条件,造化了焦作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但长期以来,焦作山水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焦作人开始认识到山水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制定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先后投资5亿多元,开发建设了2个4A、2个3A、1个2A景区,形成了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四大景区和十个景点的大旅游格局。旅游业的大发展,对全市第三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200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较3年前增长了39.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1.9个百分点。旅游业作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和富民兴市支柱产业的作用已经基本形成。城市———

从黑色原貌转向绿色新颜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随着焦作经济的快速转型,焦作市的城市建设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昔日的煤炭工业城市正在向山水园林城市转型。焦作市在完成由煤炭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型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方向作出了新的定位,提出了在新世纪把焦作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开始了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功能、优化城市环境为重点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加大了城市治污力度,关停并转了30余家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规划建设了175个废气治理项目,笼罩城郭几十年的烟尘终于散去,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以绿色为主题,开展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美化活动,城市绿地面积达到两千余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363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9%和44.1%。开发水域面积2000多亩,建成了占地2000亩水域700亩的以现代休闲娱乐为主的龙源湖水城,建成了占地3000亩的集影视、文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凤凰山城,新建城区水体景观、音乐喷泉、雕塑亭台20余处,形成了中心城区的绿色园林特色。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改造。加大了城乡道路建设,相继建成了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及城区干道10余条,修建了县乡道路近600公里,提前8年实现了“乡乡通二级”和“村村通油路”的目标,焦温、新焦济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中,“十五”末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篇6:白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求索

2006-7-21

——解析“白银模式”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法国的洛林、德国的鲁尔、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等,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转型的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国共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矿业城市178座,这些市、镇为国家提供了90%的石油、93%的煤炭、80%的铁矿石、70%以上的天然气。但现实的问题是,有54座城市正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威胁。

作为新中国最早开发的铜工业基地,甘肃省白银市经过50多年的开发开采,有色矿产资源锐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然而,白银市没有怨天尤人,他们通过不断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以及招商引资,探索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路子,被业界称为“白银模式”。本报将通过一组系列报道,总结和解析白银市经济转型的有益经验、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他们所希冀的援助。马路宽了、市容美了、夜景更加亮丽了„„7月19日,前来白银市参加“乡洽会”(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东西合作贸易洽谈会)的八方来宾,面对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名优精品,恐怕鲜有人会想到,自己正身处一个面临资源枯竭之困的西部城市里。人们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有这样的“共识”:产业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日渐枯竭,人才大量外流,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和就业日益困难。白银市自我扬弃、自我否定和自我创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似乎正在越来越多地打破了这种“共识”。

一个最显然的例子是,今年上半年,白银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进展良好。记者从市招商局获悉,1至6月份白银市共完成签约项目110个,项目签约资金53.19亿元,开工项目96个,完成项目投资8.01亿元。

虽然经济总量居甘肃省第二位的事实证明,白银市并没有因为资源的枯竭而滞后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无法回避的现实困局是,白银市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难题已越来越尖锐。无铜可采的“铜城”

白银市位于丝绸古道,陇中腹地,南接陇西黄土高原,北临腾格里沙漠,是一座具有悠久采矿历史的城市。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白银铜矿,从1954年开始建设,1960年铜硫系统建成并投入生产,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和铜硫生产基地。50年来,已累计为国家生产有色金属470万吨,上缴国家利税150亿元。曾创造了连续18年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成绩。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白银工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铜、锌等主要资源的探明储量已日趋枯竭。1954年开发的白银铜矿,从上个世纪80年代年自产铜5万吨锐减到现在的1万吨;“七五”到“八五”期间投资新建的厂坝铅锌矿由于大规模群采的破坏,造成露天采场大面积塌陷,于1997年7月提前报废;境内的靖远煤业公司,其部分矿产资源也开始枯竭,已有3个矿井关闭,矿山治理困难重重。

“铜城”即将无铜可采。专家认为,这种尴尬现象在许多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其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开发。

如同“三农”问题一样,矿业、矿山、矿工、矿城的“四矿”问题,也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重视。在2005年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白银)论坛上,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中国科学院院士郑锦平率城市经济、矿产资源、锂氟化工、有色金属方面的专家暨企业家一行约20人,在白银市就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转型问题进行实地专题考察调研后提出,当前“四矿”问题以矿山、矿城的资源枯竭为导火线,已在我国经济转轨期集中爆发,这既是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突出的社会问题,既是个现实问题又是个战略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经济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难题

“这些城市的境遇可以从当地企业的变迁中表现出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秀生曾专赴白银市及白银公司调研,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银公司面临的窘境跟全市主导资源的枯竭和单一的经济结构有关。目前,白银公司自产铜资源仅能满足冶炼能力的10%左右,铅锌资源自给率也只能达到25%和40%左右,铝电解所需氧化铝全部依赖外购。

另外,资源枯竭导致与资源型产业密切相关的矿山基建、地质勘探、辅助生产系统纷纷陷入困境。为铜资源露天开采配套的400万吨/年运输、选矿能力大量闲置,与铜资源相关的中国有色二十一冶公司以及白银公司7个二级单位被迫破产。

程秀生表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还会累及相关产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大中型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流失,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镇人口增多等。在环境方面,白银已成为甘肃大气、水和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白银市如同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面临着如何寻找新的出路、如何转型的世界性难题。

转型之路:一手抓改造、一手抓培育

“实现城市、产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塑造一个适合经济发展、适宜人们居住的舒适环境。”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白银市从政府到市民已一致地将其视为该市的转型目标。

2001年来,白银市形成了“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革改制,一手抓替代产业培育发展”,以开放开发和项目带动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了转型的重点和方向,着力培育促进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

白银市的转型之路,可以概括为:产业发展由资源开采和原材料生产向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开发方式由自我开发向全方位开发转变;资金投入由依靠国家投资向大范围招商引资和多渠道筹措资金转变;生产力布局由相对分散向重点区域转变;企业发展由传统经营向创新体制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中共白银市委书记张景辉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白银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规划提出了加大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力度,改造提升有色金属、能源和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促进支柱产业多元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白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同时,还提出了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措施及一批重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接续替代产业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白银市市长袁占亭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说,白银市的产业发展已开始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业。

上一篇:土地由划拨变出让请示下一篇:安全月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