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天空》第三部《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2024-08-01

《国学的天空》第三部《老子的智慧》读后感(共9篇)

篇1:《国学的天空》第三部《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魁宝,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华夏儿女的精神食粮,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有所涉猎,其中滋味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国学所阐述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语言精辟,一针见血。再通过傅佩荣老师的白语化,和许多浅显的故事使亘古不变的真理变得通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又透着一些变通,这便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国学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即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的坐标。而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心灵快乐的生活对于我们现代人显得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傅佩荣老师的《国学的天空》,无疑是给我们这些在尘世忙碌奔波的人们送来的一碗碗心灵鸡汤。

首先,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再次,《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读完《国学的天空》这本书,使我幡然醒悟。其实儒家思想看似高深莫测,其实也并非如此,只是我们把事情过于复杂化,记得在一本说中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我想正是当今社会让我们趋于外延的太多,恰恰忽视了内涵,这就决定了现在人们的一个共性---过于浮躁。这本书也正是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调整心态,不要被世事所累,独善其身,拥有一份宁静而淡定的心情,坦然地面对一切人和事。如果达到这种境界了,快乐还会遥不可及吗?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每天都笑得那么灿烂,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拒绝快乐的感觉,而我是努力去寻找快乐,创造快乐。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所以这就是人生啊!不要

抱怨上天如何的不公,胸怀开阔,自然留给自己一片海阔天空。人生本来短暂,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篇2:《国学的天空》第三部《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今天终于达到诵读道德经100遍,总算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

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

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研究生,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直接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讨论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开心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顿时就懵了。毕竟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需要的是共鸣效果;忽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不时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

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按照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强挤一点“牙膏”:

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这是顾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句子之一。而我个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过来说,即“日益为学,日损为道”。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具体的道各式各样,也许是儒,也许是道,也许是佛,也许是基督,也许是心理学,也许是瑜伽,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也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是“道”的开始。

关于《老子》国学的个人观后感600字2

在如今这个喧闹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万变。比起像大众一样的随波逐流,我更愿意在一个惬意而又安静的下午,喝着亲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经》,去感受古人那时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出生在这么一个有底蕴的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华可以去吸收,有更多的历史可以去领略。读书无疑是一种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比起现当代的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小说,我更倾心于古典文学。毕竟那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难免使人们的心变浮躁了,于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吸收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可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直到那次去新华书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从此,我便沉浸在智慧的海洋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可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读着它时,仿佛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光便产生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智慧,还有那智慧带给我的心理的变化。以前的我,也许太年轻了,敢想敢做,没有目的地横冲直撞,结局总是头破血流。现在,我依然带着年轻的激情,依然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地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难免会孤独寂寞,难免会浮躁,我们应该找到那个照亮梦想道路的指明灯,让它指引着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地,执着地前进。所幸的是,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蕴含着千年智慧、为我及时照亮远方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时隔千年的智慧,令我感动。 我很庆幸有这么一本书,在我的成长中及时的出现,为我照亮通向梦想的道路。我相信它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我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彼岸!

关于《老子》国学的个人观后感600字3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关于《老子》国学的个人观后感600字4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关于《老子》国学的个人观后感600字5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篇3:老子“道法自然”的传统养生智慧

一、关于养生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论述过“善摄生者”的思想。“养生”在我国古代又称为“摄生”,所谓“摄”,即为“保养”之意,就是指保养生命。 保是护利御害,养是扶正祛邪,即是要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也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养生观在不断的发展中,内容逐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十项,即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室、反俗、医药和禁忌。其中的啬神、爱气、导引、养形就属于人的生命体的自我运动和锻炼方面的活动。可见,在中国的养生体系中,人的生命体的自我活动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形成了一套关于人体运动锻炼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体系。 它是运用人自身的运动锻炼手段,对人体生命功能进行强化或优化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身体运动是为养生长寿服务,即以养护生命使之达到最长期限为目标的体育活动。由于它以养生保寿为目标,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中国体育养生。

二、老子思想中透露出的积极的生命观

积极的生命观是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当笔者致力于探究老子思想与传统体育的关系时,发现老子思想中“贵人重生”的积极生命观对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生命的本源。老子认为,万事万物皆源于“道”。而人是天地万物之一,因此说,人的生命也源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道”虽然没有指明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但他在整体上认定了人是自然运动的产物,而这自然而然地就排除了上帝、 鬼神的支配作用,否定了天地鬼神的生命决定论,同时也截然不同于儒家“听天由命”的天命观。以“道”为本源的生命决定论,给了人们追求“长生”的希望。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便是植根于此,并逐渐生发出来的。

2.“贵生”的思想。《老子》在二十五章里说“:故道大,天大,地大, 人(或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或王)居其一焉。”据此,我们不难看出,老子把人同天地并列,表达了对人的地位的重视。同时,老子还提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将生命与名誉及财富进行了比较。进而得出生命是第一位的,比名誉和财富更加重要。至此,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深深的热爱与敬重之情。

三、老子哲学思想中折射出的传统体育养生的智慧及其影响

老子作为道家的奠基者,其思想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哲学思想的要义就在于天人合一、动静相生、负阴抱阳、无为而治、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等。老子思想中关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重在强调“动静结合“”身体交修”的活动,其内在特质与体育文化是一以贯之的。因此说,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精髓。而《老子》经文中所提倡的内心的“静”———养性积德的静功,肢体的“动”———强身健体的动功,以及气功中的“气”———呼吸锻炼的气功,就是对这一理论的深化。

1.老子“静动观”思想对传统体育养生的影响。老子说“:致虚极, 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静”被放在首位。他认为生命均以静态为根本,万物的生命始于虚静又归于虚静。只有将生命恢复到静根,才是最自然的状态,也才合乎常道。显然,老子秉持着一种“尚静” 的思想,但其并不否认动的存在及意义,他认为静是动的根本法则, 亦是动的最终归宿。正是这种“尚静”的“静动观”,为致力于传统体育养生的先辈们提供了深远的借鉴意义,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使活跃在传统体育养生领域的专家们对“静动观”的领悟又有了新的延伸。

传统的体育养生方法重在“调身、调息与调心”,即通过调整肢体动作、调整呼吸节奏以及调整意念等三部分来实现。而这三部分的实现都深受老子“尚静”思想的影响。“以静养心”就是强调利用“调心”来达到人体的“虚静”状态。在传统的体育养生中,为使人们达到心理放松的目的,常常通过默数自己呼吸次数的数息法以及意守身体某一部位的意守法来使人体进入“静态”。而这些理论和方法均得益于老子的 “尚静”思想。传统体育养生力求达到一种安逸自然的“静”的状态,在具体的操作中表现在呼吸锻炼上是要做到“深、长、细、匀”;表现在肢体动作上,要求匀速、柔和、缓慢,而这些都是一种相对的“静”的呈现。

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者们在继承老子“尚静”思想之后,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在实践中发现,无论你的呼吸多么细匀、肢体动作多么缓慢,在一呼一吸、一伸一屈之间,体现出 “静”只是相对的,其本质上还是在“动”。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者们, 经过不断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动静观,即“动静相生”。这一理论思想被普遍运用到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中。例如,行走这样简单的动作,要求摆臂与下肢要协调一致,方能呈现出自然的状态。行走的分解动作是迈出左腿,伸出右臂,接下来右腿对应的左臂,以此反复。以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行走这一动作中,上一步结束的 “静”成为了下一步“动”的开始,环环相扣而不乱,势势相连而不绝。 即使是“闲庭散步”,外在自然安逸的“静态”也无法掩盖身体内部气血涌动的“动态”。所以,在传统体育养生中“动静相生”的思想可谓是达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1]43。

2.老子“刚柔观”思想对传统体育养生的影响。“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提出的著名法则,从中不难窥见老子“刚柔”观中“贵柔”的思想倾向。《老子》七十六章写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意即人活着时身体柔软,充满活力,死后则变得枯槁僵硬。所以在老子看来,僵硬、刚强则表示接近死亡,而柔弱与韧性则可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在此,他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了“柔弱者生”的养生观点。而在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与方法中也处处彰显着这一“贵柔”的“刚柔观”, 并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有了更新的发展。

传统体育养生家们对于老子“柔弱胜刚强”绝对化的“贵柔”的思想理论,并未全盘继承。在体育锻炼的运动实践中,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家们逐渐发现老子“贵柔”思想存在的缺陷,对此思想进行了有选择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出了“刚柔相济”的思想,既不“贵柔” 亦不“尚刚”,而是提倡将二者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刚不是绝对的硬, 其中也包含着柔。柔也并不是仅包含软,运柔则成刚。“刚柔相济”,刚中带柔,柔中有刚;柔以克刚,刚以制柔。因此,刚与柔,二者相辅相成, 相伴相生。在传统体育养生的练习中,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对“刚柔相济”观点最完美的体现:肌肉的紧张谓之“刚”,肌肉的放松谓之“柔”。 例如,在锻炼中,为增大肌肉,一般都选择较简便的“举哑铃”运动。在举哑铃的过程中,举的动作是在刺激肌肉的紧张,放下的动作是实现肌肉的放松。而慢慢地举与慢慢地放对肌肉的刺激最深。在这一举一放中,机体根据动作变化的实际需要,适时地进行“紧张———放松———紧张”的反复,此间便是在进行着“刚柔相济”的运动[2]56。

3.老子的“气功”理论对传统体育养生的影响。《老子》养生气功, 精髓在于“气”。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炁,即气,下面的四点代表着火, 无火谓之气。气是“流动不居,周流六虚”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能量,也是使灵肉合一、心气柔顺畅达的内在精神。这种利用“心气合一”的方法,实现以气息修炼精神的目的,与老子“专气致柔”的原则不谋而合。

气功强调动静相宜,但重心在于“气”,即呼吸的锻炼。《老子》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言口鼻乃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之气,是孕育一切的源头,连绵不息地为人所用之不尽,以此来说明太和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皆受其润,若气通则觉体润泽而色光泽,耳目聪明,诸疾尽去。

老子在二十一章中说道“: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思说,幽深博大中有性情,而这性情又非常真实,有着足够的诚信。也即是说“气”就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给人真诚之感。因此,老子的气功博大精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祛病健身,修道积德。 在后人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创造出多种体育养生的实用方法。比如,养性积德的静功、强身健体的动功以及呼吸锻炼的气功[3]46。

篇4:《国学的天空》第三部《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我们看老子的军事智慧,简直就是反战的智慧。他对战争破坏性的揭露,对战争手段的厌恶,简直和他的对立派儒家的孟子异曲同工。孟子在战国时代,也就是主要靠战争来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时代,响亮地提出“善战者服上刑”,谁最能打仗,就判谁死刑,这种主张对于那个时代自然太离谱,没有一个统治者会听孟子的。但超越时代的局限,孟子的反战思想却表现出强大的人道力量和批判精神。请看他对战争残酷性的揭露、控诉和抨击:“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为争夺土地而打仗,杀死的人漫山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打仗,杀死的人充满城池,这都是吃人呀,死刑都不足以赎清他们的罪恶。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和老子说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不正是同样震撼人心的控诉吗?

孟子尽管是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反战人士之一(另一位著名的反战人士是墨子),但孟子也和老子一样,并不绝对地反对战争,例如他认为武王伐纣的战争就是值得肯定的正义战争。是不是正义战争,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是孟子认为从春秋到战国的战争都不是这样的正义战争,相反,都是统治者争权夺利、兼并土地,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非正义战争,他所提出的“善战者服上刑”,锋芒所向,正是这些非正义战争的发动者。即便在今天,我们对这样的善战者,当然也要谴责和打击,例如二战后世界正义力量审判和惩罚日本、德国的法西斯战犯。但孟子对正义战争的理解未免过于乐观。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上说的,不如没有书。孟子为什么发这样的议论呢?原来他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一段描述深表怀疑。这段描述说武王伐纣,仗打得十分惨烈,以至于“血流漂杵”。什么是血流漂杵?杵就是过去洗衣服时用来捣衣服的木槌子,又粗又长又重。“血流漂杵”的意思是说,血流成河,乃至捣衣服用的长木槌都飘了起来。孟子认为武王伐纣是正义战争,是“以至仁伐至不仁”,也就是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种极不仁道的人,仁者无敌于天下,武王所到之处,敌军肯定望风披靡,纷纷归降,怎么可能打得那样惨烈,乃至血流漂杵呢?

孟子显然忽略了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但他的动机和老子一样,都是希望哪怕在正义战争中,也应该尽量减少伤亡。这种战争中的人道关注是中国军事文化的优秀传统。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推崇的仁厚之心,好生之德。

老子对于战争则提出了更彻底的人道要求: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得意洋洋,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是不会得天下的。战争杀人众多,应该对它有一种哀痛的心情,即使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

对老子这个说法,自然要具体分析。当正义之师战胜了邪恶势力时,意味着灾难的结束,那么庆祝胜利就是十分正当的、合情合理的行为。例如唐朝安史之乱时,政府军战胜割据势力,平息了叛乱,杜甫的反应是“漫卷诗书喜欲狂”,谁也不能说杜甫就是喜欢杀人。八年抗战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抗日军民欢天喜地,上街庆祝,德国法西斯灭亡后,苏联红军脚踏法西斯的军旗游行,都是十分正当的、合情合理的行为,不能理解为胜利者的骄横得意。

但是,不能由此否定老子的人道情怀。战争毕竟是人类的互相残杀,毕竟是大规模的毁灭和破坏。

后来大诗人李白写诗说:“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就是在直接宣传老子的反战、厌战以及慎战的思想。

大诗人杜甫也写诗宣传老子的战争观:“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对外战争应该只限于保家卫国,制止侵略战争,不应该毫无节制地扩大战争,一定要搞得伤亡惨重。他的《兵车行》,更是千古绝唱,流露出深厚的人道情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写亲人上战场,家人送别的悲惨场面。生离死别,难割难舍,哭声震天……

杜甫又写战死的冤魂: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你看那古战场,多少阵亡者暴尸荒野,已经化成粼粼白骨。阴惨惨的天空,凄风苦雨,好像战死的冤魂在哭泣,在诉说……

唐朝另外一位诗人陈陶的一首《陇西行》更是令人痛断肝肠: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士奋不顾身,血染沙场,战死在无定河边的阵地上。可怜他的妻子独守闺房,还在日思夜想地盼着夫君回家团聚,一天,果然在梦中和自己的夫君团聚了。但是这位妻子哪里想得到,梦中相见的夫君,早已经化成了无定河边的白骨。

古话讲,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所谓乱世英雄起四方,英雄多,百姓苦,英雄越多,百姓越苦。就连大军阀曹操也写诗惊叹战乱造成的人间惨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兵车行》《陇西行》都是撼人心魄的控诉,都是欲哭无泪的同情,它艺术地体现了从孔子孙子老子墨子孟子开始的中华民族的人道主义、反战意识与和平精神。

当然,历史的真实是,仁厚之心阻挡不住贪欲制造的残暴。战国末期,秦将白起俘虏赵军40万,除了240个老弱病残,其余的竟然都被他活埋了。秦末战乱,秦军20万向楚霸王项羽投降,后来竟然全部被项羽活埋。文明越进步,战争越残酷。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去了1600万人的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夺去了6000万人的生命。一次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兵力100万,打的完全是消耗战,消耗的是什么?是一批批年轻的生命,一个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一场战役下来,70万人命丧沙场,因此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二次大战,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夺去了1800万中国人的生命,仅南京大屠杀就杀害中国军民30万。苏联五年卫国战争中有多达2700万人被夺去生命,仅红军就阵亡近900万。由于牺牲者大多数是男性,造成苏联战后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战争狂人不仅给他们侵略的对象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就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人民,也饱受战争摧残。例如二战末期,日本法西斯分子居然逼迫本国的妇女儿童集体自杀,残暴到了极点。

这种战史上的罕见暴行,说明了道德要求在强权面前的脆弱。孔子孙子老子墨子孟子,都只有仰天长叹了!

说了半天老子的军事智慧,并不意味着承认《老子》是兵书,更不是承认老子是兵家,世界上哪里有老子这样反战的兵家?唐代那个王真说《老子》五千言句句谈兵,显然太夸张了,老子尽管有军事艺术的精辟论述,但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是老子谈论战争时的人道精神、和平主义。老子论战,着眼点恰好不在打打杀杀,而是一种令人感动的好生之德。

这种好生之德,更鲜明地体现于老子的政治智慧。

李泽厚师指出:“似乎只能说,《老子》辩证法保存、吸取和发展了兵家的许多观念;而不能说,《老子》书的全部内容或主要论点就是讲军事斗争的。作为道家代表的《老子》与记录、思索、总结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相关。这个‘道’不仅是军事,而更是政治。”

老子谈兵,就是要从军事智慧中引伸出政治智慧。下期将谈谈老子的政治智慧。

篇5:《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看似虚幻无边,其实蕴藏着许多实实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人生哲理。老子的智慧在管理、做事、做人、处世、修身等方面都能给人们以指导,让人们以平常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去解答那些看似复杂的人生难题,并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感悟、印证人生的成功。老子的智慧耐人品味,在如今人心浮躁的社会,让我们以一颗平常的心去感受老子的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中的核心之处,是老子最经典的智慧。如果说“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那么“无为”就是实现这个中心价值的原则性方法。“无为”按照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任何行动或作为。一般人脱离《老子的智慧》的语言环境和历史情况,很容易产生这样望文生义的误解。其实老子思想的“无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概念,而是“实有而似无”。他所阐述的“无为”不是绝对空无,而是有实际效果的,能够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才是老子眼中的理想境界。“无为”不是消极、无所事事、不做事情,而是强调不任意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要求人们的思想及行为顺应自然、符合自然,但又决不能消极的听任自然,而是认为人要在符合自然要求的情况下行动,才能在花费力气较少、遇到挫折较小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将这一管理智慧应用到现代管理中,就是强调管理者要顺应自然、顺应趋势、不违道、不随意而为,踏踏实实地寻找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联系自己的工作,在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顺应形势的要求,寻求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管理署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建立并完善各种制度,形成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使管理署的工作在“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轨道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上善若水”,《道德经》不少章节都是说水之善,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又该学习水的哪些品性呢?老子说“水善得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水滋养了万物,如人体就有大半水,但水却从不争上,生而不有,她是万物的主宰。水至柔,但水滴能穿石;什么都能改变水的形状,但“抽刀断水水更流”,一切改变都是徒劳的;积少能成多,水汇集江海成为百谷王,是其“善为下”的结果。这样看来,柔弱是胜于刚强的,这就是“柔以胜刚”的道理。

老子的思想中蕴含着很多做事的智慧,如:道可道,非常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等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老子做事智慧之一,就是要求做事要从根本做起、从小事做起。换言之,天下之事都必须从简单、细微处入手。所以想成就大事者,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这样大事、难事慢慢就会变成小事、易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老子看来,真正的智者应具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内敛功夫,如此既能在立身处世等方面表现的从容自若,有能避免事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一种大境界,要想做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方面要“修”,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看待世间人事;另一方面要“练”,注意积累经验,掌握、顺应事物的本质规律,不苛求抱怨,以自己的参悟身体力行。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有为民服务意识。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看老百姓对他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要俯下身子,用心做事,为民谋福。时常保持一颗平常心、公仆心,淡泊“官”念,不凌驾于群众之上。低调做人,会使人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会使人一次比一次优秀。高调做事,就是用心做事,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全力以赴,不只求完成任务、停留在一般水平,而力求把事情办得最完美,达到最高水平。高调做事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博大胸襟,也应是党员领导干部干事业的座右铭。高调做事首先要善谋事。思路决定出路。多谋才能善断,善谋才能事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善谋事,就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策划好总体的思路和出路。高调做事要有激情。激情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激情饱满的人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和充沛的创造欲望,能执着地争创一流业绩。高调做事要有责任。在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用一颗心,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竭尽全力去做。高调做事要有方法。做事的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主要矛盾、抓重大问题、抓重点工作,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中理出头绪,重点推进。领导干部只有廉洁从政,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党的宗旨,才能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篇6: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在傅佩荣教授的书中,国学指的是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孔子的仁政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孟子的向善,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构成了东方哲学体系.在这个影响下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就是它的一个投影.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氛围的现状,使得我们必须要从国学中建立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信仰.1.孔子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是孔子对自身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我们自身.当前情况下,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的教导我们的每一个孩子,要有堪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但同时也要有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所以,平日里,多读书,这是一条明路,多于学生交流,了解”教育市场”的需要,也是一条明路,多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所得所想,也是一条自我提升的明路.B.仁善

孔子的”仁”,包括两个方面,真诚和主动,也就是”自觉”.“人是所有动物中,唯一可能不真诚的动物.”而孔子认为,真诚是”仁”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真诚”,知书达理,温文尔雅,都不是真的,这样的伪君子要比真小人更让人觉得可怕.儒家讲”仁”的真正目的,人活在世界上,从真诚开始,主动走正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生命跟大众的福祉结合在一起,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儒家的立场.儒家的善,主要含义是本善和向善.孔子对于善的解释并没有很明确的说清楚,只是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风毕偃.”当领导者体现出善行时,老板姓自然闻风而从,说明人有向善的共同趋向.但是孟子的主张却是”人性向善”.除了人性向善之外,孟子还有三乐.2.孟子的三乐

A.孟子: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意思是: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 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第一种快乐人人都可以珍惜,第二种快乐人人都可以实践,都可以自己选择.而第三种快乐,是我们目前最大的财富.我们都是最富有的人,没有之一.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的工作呢?

3.老子的无为

老子的主张有很多,其中就有”无为而治”.这个意思和孔子的”仁”差不多,就是一个高度的自觉下的”道”.孔子的仁政侧重于从管理者出发,从上而下的”行善”,而老子强调的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这是一种从下而上的”行善”.这个很类似于我们的学生自主管理.一直推行的学生自主管理,以前是老师做榜样带学生管理,现在是创造环境让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中

实现自我管理.4.庄子的逍遥

篇7:《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说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他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他是靠着努力向古代的圣贤学习,逐渐的温故知新,才能融会贯通取得今天的成绩。并且孔子在年轻时由于家里贫穷,做过很多的零碎的卑微的工作,但孔子却从来没忘记一件事,那就是学习,他利用一切的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他生活的时代,普通人家的子弟到十五岁就不再念书了,大学只是专门为一些贵族子弟开设的。孔子不仅自学了所有大学的内容,而且比一般的贵族子弟学的还好,以至于鲁国的贵族孟氏请孔子当家教。到了“三十而立”之后,孔子不曾被国家所用,未谋得一官半职,但孔子仍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仍然一如既往的珍惜时间,修炼自己。看到孔子对学习的那份执着,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卑微。曾想:自己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都在不停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觉得很枯燥,现在参加工作了心想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终于不需要再枯燥的学习了,然而孔子的教诲让我感到羞愧。审视自己,脑海中残存的只是大学里学习的那些理论性知识的的只言片语,要满足现在的教学工作需要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给孩子半桶水,首先自己就要有满满的一桶水。我要做的就是读书,博览群书,从书中来汲取各种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在《国学的天空》这本书中傅佩荣老师在桓公读书这一节讲了读书的真谛。在书中写到“对于桓公读书,轮扁提醒他,你不要光读死书,古人写的书是他思想的成果,而思想本身是灵活的,你要懂得怎么应用才行。”桓公读书的故事把千古以来怎么读书的道理都说出来了,书一方面要读,但要把书本上的智慧消化,必须自己亲手去操作,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有真正深刻的心得。有了心得之后,就不会再执着于表面上的文字章句了。所以我不要读死书,我要学会思考,学会应用,要把书读活。

“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话的意思我们都很明白,就是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要有结果。然而孔子却说: 然小人哉。光看字面的意思我们也许会吓一跳,难道说话守心也有错吗,孔子为什么会说“言必行,行必果”是小人物呢?傅佩荣老师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同时让我学到了做人要信与义兼顾。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甲刚买了一把猎枪,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乙来借用,他说下个月要去野炊打猎。甲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但就在这一个月里,朋友患上了忧郁症,有自杀倾向。时间一到,乙就来找甲现在把猎枪借给我吧,实现你的诺言吧。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言必行,行必果吗?把枪给他,他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不用负责吗?从这个小实例中我们看到现在到将来之间还有一段时间,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化,我们不能教条化要看各种实际情况的需要。我认为孔子不是教我们不守信,而是要让我们在守信的同时,不要忘记处事要有灵活的智慧与坚定的原则。孔子的学生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告诉我们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要符合道义,说话才能去实践。相反,如果约定的事情没有正当性,违背社会的礼仪和法律,就算说了也不能够实践。所以我们与朋友交往时,不要轻易的去说我答应你什么什么事,而是一定要考虑到是否符合道义,接近道义才能去实践,否则就算约定了也会失信。

篇8:《国学的天空》第三部《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关键词:老子,道,“上善若水”,人生智慧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 在其哲学体系中, 道具有多重含义:道既是宇宙的本体, 又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总根源;道既是自然的法则, 又是人生的法则。

一、道的品质

1. 道法自然。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下引《老子》只注章序) 老子认为, 道、天、地、人是宇宙间最重要的存在。人效法地, 地效法天, 天效法道, 道则自然而然, 即道以自己原初的那个样子、那种状态为法则。这表明道的品质就是自然而然, 因而道也是人生的最高法则。

2. 道是“一”“朴”“谷”。

“一”“朴”“谷”既是道的名称, 又是道的品质。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三十九章) 老子认为, 道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和总根据, 自古以来, 得到“一”即道的, 天得到了就清明, 地得到了就稳定, 神得到了就有灵气, 河谷得到了就充盈, 万物得到了就生长, 王侯得到了就能成为天下主。所以道就是“太一”, 就是混沌未分的状况, 是本然而然的状态。

“道常无名。朴虽小, 天下莫能臣也。” (三十二章) 意思是说, 道本无名, 若勉强取一个名字, “朴”也是道的名称之一。朴是未经人工雕琢的东西, 虽然细小, 然而天地却不敢支配它。因为道使万物产生而不主宰万物, 而是任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

老子又把道形象地比喻为“谷”“谷神”。山谷是空虚的, 惟其如此, 才能永远存在并具有神妙莫测的功能。道就如山谷一样, 其作用无穷无尽。

3. 道“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可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以其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三十四章) 老子以为, 大道流行, 可左可右, 无远不到, 无所不至。万物都靠着道而生长, 它却默无一言;它成就了万物, 却不居功自傲, 它养育了万物, 却不主宰它们, 而是任万物各随其性, 自生自长。它一直没有私心, 没有欲望, 隐微虚无, 可以说它很小, 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万物都以道为归, 而它并不主宰万物。正因为道不自以为伟大, 所以能够成就它的伟大。

4.“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老子认为, 道的变化、功用有一定的规律:“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 意思是说, 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 是道的运动, 柔弱是道的作用。

老子特别注意到物极必反的现象, 他说:“祸兮, 福之所依;福兮, 祸之所伏。”“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物壮则老”“强梁者不得其死。”“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举凡自然、社会、人生, 各种事物现象无不向相反的方向运行。既然如此, 柔弱往往会走向雄强, 强大往往会走向死亡。因而老子提出了“贵柔”、“守雌”的原则, 而“执弱守柔”、“知足不争”也正是道的崇高品质。

二、“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

老子论述道的种种品德, 最终是要落实到人生和社会问题。道的品质就是人应该效仿的品质, 也是人生的法则。老子非常崇尚水的美德, 提出了“上善若水”的命题, 因为水的品质接近于道的品质。

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在老子看来, 有道德的人, 就像水一样。水有三种特性:第一是能够滋养万物, 第二是本性柔弱、顺自然而不争, 第三是蓄居流注于人人所厌恶的卑下的地方。有这三大特性, 所以水是很接近道了。水处于卑下的地方, 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为人谦下;水渊深清明, 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虚静沉默;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 从不居功自傲, 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乐善博施而不求回报;水照万物, 各如其形, 诚实不妄, 有道德的人所言所行, 就像水一样至诚至信, 绝不虚伪。

“老子在自然界中最崇尚水, 在人中最崇尚婴儿, 所以常用水和婴儿来比喻道。水性柔弱不争, 婴儿柔弱纯朴, 这些特性正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人如果能效法水的不争, 就能产生‘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1]

2. 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 柔能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七十八章) 老子认为,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 但是攻克坚强的能力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 因为没有东西可以代替它。弱能够胜强, 柔能够克刚, 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 却没有人能够实行。老子看到柔弱之水可以冲决坚强之石, 新生的、弱小的事物最终能够战胜腐朽的、暂时强大的事物。他说:“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因此, 老子提出居弱守柔的原则和方法。正因为水柔弱不争, 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

3. 江海能为百谷王

正因为水甘心处于低下之处, 并具有谦下包容的品德, 所以才能使众流汇注, 从而成就其广阔深远。“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六十六章) 所以, 圣人想要居万民之上, 必定要对人民言语卑下, 处处冲和, 想要居万民之前, 必须对人民态度谦恭, 事事退后, 这样, 天下的人民都乐于推戴他。老子认为, 水的这种谦下包容的品质不仅人应该效仿, 而且在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时, 大国更应该效仿。他说:“大国者下流, 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故大国以下小国, 则取小国。”意思是说, 大国应该向江海一样处于低下的地位, 表现得像雌性动物那样柔弱, 成为天下人归结之所。大国若能对小国谦下, 就能取得小国的依附。反之, 如果大国逞强争胜, 小国固然要灭亡, 但大国也难以维持长久。因为恃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结果, 往往引起天下叛离, 最终不免于灭亡。

三、对现代人的启示

“上善若水”的命题包含着深刻的生存智慧。“老子推崇的美德是见素抱朴、贵柔守雌、慈俭谦退、柔弱不争。”[2]老子的这一哲学思想对于现代人做人处事、生存发展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

1. 乐善好施, 奉献社会。

当今社会, 每个个体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个人做人处世必须有利于他人, 有利于集体, 有利于社会, 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更高层次上来讲, 一个人努力为善, 乐善好施, 奉献社会, 并积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 才能成就自己, 实现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故而才能成就水的美德。相反, 如果一个人只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想问题、办事情只从人一己私利出发, 只利己而不利人, 甚至损人利己, 见利忘义, 这样不仅个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而且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 谦虚居下。

谦虚是一种美德。常言道:“谦受益, 满招损。”谦虚的人能够虚心向他人学习, 不断进取, 不断地完善自己。谦虚的人居功不傲, 总是平易近人, 言语谦和, 从不盛气凌人。水能滋养万物, 荡涤污浊, 但从不骄傲自夸;江海善处于低下的地位, 所以才能使百流汇注, 成为百谷王。所以, 古今中外, 凡是真正成就大事业者无不是谦虚守下、虚怀若谷。相反, 如果一个人刚愎自用、骄傲自满、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最后必自取其祸。正如《老子》第九章所言:“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成身退, 天之道。”这是说, 一个人如果自满自夸, 不如适时而止, 因为水满就会溢出来, 过于自满的人, 必会跌倒。刚强则易折, 惯于咄咄逼人必易遭受打击。“金玉满堂, 却不能永久保住财富, 持富而骄的人, 最后必自取其祸。只有功成身退, 含藏收敛不自满、不自骄的人, 才合乎自然之道”。[3]

3. 宽厚包容。

天地包容, 承载万物;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正因为大海的宽大包容, 不拒细流, 所以才能成就其广阔与博大的胸怀。现实中的人和事千差万别, 各具特色, 只有具有包容心, 承认多样性、差异性, 才能达到统一协调, 促进事物的发展。古语云:“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只有包容, 才能取人所长, 补己之短;只有包容, 才能成长自己。宽容是一种美德, 宽容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4. 学会反向思维。

老子认为, 刚强的容易折断, 柔弱的反而能够保全。水性柔弱, 却无坚不摧, 无强不克。这个道理一般人虽知道, 但不能实行, 原因就在于这种常道, 表面看来, 完全和世俗的情形相反。老子善于从事物的反面、负面思考问题, 善于从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 而老子却能看到事物的里面;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正面, 而老子却能看到事物的反面。这正是老子哲学的深刻性与智慧所在。

物极必反。老子说:“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弊则新。”老子认为, 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温和就能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 谦虚就能使人不断进步。凡事知足, 使人处理任何事情不致过分,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举目当今社会, 一个又一个高官的落马, 无一不是骄奢淫逸, 贪得无厌, 最终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走向了死路。老子通过冷静观照, 看到逞强、富贵、暴力、权势、贪欲、奢侈、骄横等的负面。所以, 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是教会人们反向思维, 他推崇的美德是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知足不争。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大要吾人若欲如何, 必先居于此如何之反面, 南辕正所谓以取道北辙。”

参考文献

[1]余培林.生命的大智慧[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8, (第一版) .

[2]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第一版) .

篇9:老子的智慧

在“儒道互补”的中国文化中,能够与孔子相提并论的文化巨人,自然要数老子了。有学者曾把老子学派与孔子学派的对立,看作是南北文化的差异。如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就有“南老北孔”之说:

“北学务实际,南学探玄理;北学切人事,南学出世界;北学贵礼文,南学厌繁文;北学畏天命,南学顺本性;北学敬老年、重经验、尊先祖、守古之念重、保守之念重、排外之力强;南学不崇先王、不拘于经验、不屑于实际、观达于世界之外,乃至轻世玩世既而厌世。”

且不论这番总结能否囊括“百家争鸣”的南北特征,仅就对老子与孔子的区别而言,应该是大致不差的。与积极入世的孔子不同,老子采取了一种消极出世的超然态度,并以此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与儒家学派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道家学派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探究君臣、父子的关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道家研究人与天、天与道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方面,老子反对“人定胜天”的思想,不主张把人与自然看作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另一方面,老子虽然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服从和顺应,但从未贬低人的地位,把自然与人看作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主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

在老子看来,自然的发展是一个阴阳相生、相反相成的过程:“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老子·第二章》)人世间的事情也如此:“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老子看见了万物复杂的联系与辨证关系,因此他不像孔子那样单单推崇“仁义”,反而认为那是祸乱社会的根本,并提出了自己耸人听闻的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这种思想虽有其消极意味,但却独辟蹊径,开创了一派与儒家完全不同的道家学说。 

2

《史记》中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博学多识的孔子很想就周礼的问题,向当时掌管档案图书的老子请教乃至切磋一番,但是老子却并不把那些死人说过的话放在心上,而是以大智若愚等人生哲理将孔子数落了一番。有趣的是,孔子碰了一鼻子灰,却不失风度地给了老子极高的评价:"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 

的确,老子是一条龙,一条潜伏在浓云密雾、幽潭古涧之中的文化之龙。这条神龙偶尔露出一鳞半爪,便叫世人叹为观止、为之动容。自秦、汉以降,老子便声名日隆,民间传说老子因修道而养寿,曾活到160岁至200岁之间。学界也将老子与黄帝并列,合称“黄老”。自道教创立以来,教徒们便尊老子为教主,也就是今日我们在道观中常看到的“太上老君”。 到了唐代,李氏皇族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代,便不断加封这位姓李的祖先,于是老子便有了“太上玄元皇帝、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等等美称。相比之下,最高只做过“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子不免有些小巫见大巫的味道了。

然而,与这些非理性的神化不同,思想家对老子的分析则冷峻得多。朱熹认为“老子心最毒”,因为他在老子“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论中看到了一种处世的老辣与为人的奸滑。鲁迅在《故事新编·出关》中反复描写“老子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因为他在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言论里看到一种消极避世的世界观……应该承认,这些不同的评论各有各的道理,它们都客观地揭示了老子学说的某一侧面。然而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如何理解老子老于世故、老谋深算的哲学思想与其平和简朴、与世无争的生活准则之间的矛盾,我们还必须解释:在老子的内心深处,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层面,究竟哪个更为重要、更为真实?不然的话,我们虽然可以看到巨龙的外貌,却仍然无法理解巨龙的精神。

3

事实上,类似的矛盾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自己的周围,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两类人:一类人张口闭口“真没劲”、“看透了”、“人生就是那么回事”,摆出一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样子,然而一到利害关头、升迁路口,他们却从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努力,并暗中使出千般伎俩。在这些人身上,“无为”的人生哲学只不过是掩盖其“无不为”之生活准则的烟幕弹,使竞争者对其放松警惕。另一类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在竞争之前摩拳擦掌、枕戈待旦,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然而一旦竞争失败,他们立即宣称这是“闹着玩”、“无所谓”、“我才不把它当回事”,装出一派超然的模样。在这些人眼里,“无为”的人生哲学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那样,是一帖“疗伤”的心理良药……

也许正是从这些“类似”的现象出发,有人便认为:老子不是个伪君子,就是个失败者。说他是伪君子,是因为老子一方面宣扬消极避世,一方面又著书立说,用自已的思想来影响世人、干预社会;说他是失败者,是因为老子所宣扬的确实是一种弱者的哲学、避世的哲学,即通过否定胜利者的意义来为失败者辩护的哲学。然而在我看来,这两种看法,多少都有些“以小子之心度老子之腹”的嫌疑。

如果说《老子》五千言仅仅是一个失败者的言辞,那又如何解释它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至于人们常常将其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一事实呢?至于说到主张绝学无忧的老子为何还要著书立说的问题,《史记》中早有答案:“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所终。”由此看来,老子著书本不情愿,是在尹喜的强迫下完成的,是其出关的条件。当然,司马迁的记载也并非“无一字无来历”,但至少在这一点上,我却宁愿相信其所书不谬,因为这正好符合了我对老子的理解。

在我看来,老子之为“老”子,是因为他对人生的险恶经历得太多,理解得太深了。在那个礼崩乐坏、人欲横流的年代里,老子看够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权力角逐。看多了,理解了,也就悟透了,所以他才有了那套世事洞明的学问。倘若按照他的学说来为人处世,什么隐忍、滑头、装傻、阴毒全有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阴谋家也确实从老子那里学会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然而人们从老子那里学到了什么是一回事,老子本来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是另一回事。假如老子仅仅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世故老人,仅仅能教会人们如何保全自己、算计别人,那么他顶多也就是一个阴谋家罢了。然而老子不仅“老”得知道怎样去做,而且“老”得不屑去做了。如果凭借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入世的话,老子绝对会达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地步,然而在他看来,即使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取得了实际的利益,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才有了他那套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他看穿了,悟透了,隐逸了,出走了,不再待价而沽了,而“莫知其所终”了。感谢尹喜强迫他留下了那部《道德经》,不然的话,我们也许至今还不知道老子为何人呢。老子出走了,正是在出走的那一刹那,他将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升华了。他像幽闭了多年的巨龙,终有一日破壁而出,莫知所终……

4

老子走后,许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子的智慧。比如说韩非子吧,他虽然写过《解老》、《喻老》等文字,却没有接受老子的人生哲学。明知宫廷的险恶、仕途的艰难,却还是不厌其烦地向君王奉献着他那套比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君人南面之术”。结果咎由自取,那些狠毒的统治者最终将这些手段反过来用在了他的身上,被无缘无故地毒死在狱中。除韩非之外,像商鞅、吕不韦、李斯……哪一位不是才华出众、智慧过人呢?而又有哪一位能够颐养天年、得以善终呢?这一切,睿智的老子似乎早已预料到了。他不愿作这些人的榜样,于是潇洒地出关而去。

上一篇: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下一篇:民宿申请补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