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总结

2024-07-1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总结(通用8篇)

篇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总结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辅导:西医操作总结

http:///home/newinfo?id=1513

1、请演示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

答: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请演示墨菲征(Murphy)的检查方法,并指出阳性的临床意义?

答:医师以人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

3、请检查触觉语颤的检查?

答: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的强度重复发“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常,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4、请演示对光反射检查?

答: A、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光源自外侧迅速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有无迅速复原。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B、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左手隔开两眼,光源自外侧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对侧瞳孔受检者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瞳孔有无迅速复原。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

5、请演示肺部的间接叩诊?

答: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

6、请演示肺部的直接叩诊?

答: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7、请演示肺部听诊并说出听诊肺部的内容?

①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②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部位同叩诊,前胸、侧胸在每个肋间,至少应听诊3个部位,后胸每个肋间至少2个部位),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③呼吸音:A.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和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音。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B.肺泡呼吸音:正常人除了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音分布部位外,其余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呼吸音增粗均为异常。C.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此种呼吸音为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④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正常人听不到啰音。⑤语音共振:嘱受检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正常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检查时要在两侧胸部对称部位比较听诊,如发现增强、减弱则为异常。⑥胸膜摩擦音:听诊胸膜摩擦音通常部位是腋中线胸部的下部,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

更多中医执业助理信息请点击:http:///home/newslist?t=14

篇2: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总结

2.题目不难,中医占的比重大,很多考生就此吃亏,花很多时间复习西医科目。估计出题的比例提前谁都不知道,即使非常简单的题目,没有个范围比例,无疑像大海捞针。要是知道考试比例;过关要容易些。但比学校的任何一次考试都难。

3.结合习题看书。对有价值的习题,要追根溯源,确实弄懂。选A对,那么为什么选其他是错误的。把相关知识点一铺开,怎么考都能过关。

4.要有重点,但不要偏科。

5.怎么样的练习题比较好?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里面有解释,不懂就看,而且题目难度和真题相似。考试重点仍然是以临床各科为主,尤其要把中医内科学好。西医内容比大家想象的少得多,针灸更没有考前估计的那样多。

6.看书一定要有重点,重点一定要看细,像走马灯一样的看,背条条记框框,做题时就会明白那是没有效果的。

二、我的助理经验

1.求理解。俗话说,欲要记,先要懂。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记忆效果就越好。因此,考生对于所学知识要搞清弄懂,特别是对那些重点、难点内容更是要耐心琢磨,反复品味,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

2.勤复习。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最好武器就是复习,要使复习取得好效果就必须注意:①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等遗忘殆尽后再“回锅”,就事倍功半了;②强化记忆。③重点强化错题,避免屡错不改。

3.巧记忆。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可分散难点,学练结合;自我回忆,尝试再现;抓住特征,展开联想;记住主要公式,进行类推;赋予机械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等。

4.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手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5.抓重点。立足于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抓“牛鼻子”。起“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6.善归纳。有条理的知识比杂乱无章的知识更容易记牢。在学习中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努力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知识系统,这对于保持记忆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轻敌。有些考生“底子”厚,于是不把执业医师考试放在眼里。其实,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不是单纯的考理论,而是专业知识水平考试,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执业的能力。因此,基础好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题型。

2.急躁。有些考生抱着“一次过关”的心理,这对其顺利通过考试反而不利。过于看重考试成绩,会加重心理负担,从而影响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相反,如果抱着通过考试提高水平的态度轻松上阵,能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考试。因此,不管最后的成绩如何,考生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3.信息闭塞。有些考生喜欢关起门来苦读,平时很少上网查询信息,也很少与人交流心得。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复习方法带来的结果是:他所用的教材可能已被淘汰,他的复习方法可能也早已落伍,而他沿着错误的道路正越走越远。

4.迷信。有些考生对自己没信心,迷信所谓的“培训班”,以为交了“银子”,“名师”就能搞定一切。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自己不努力,再好的名师也无法越俎代庖。还有些考生整天在网上搜寻别人的成功经验,殊不知,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只有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才是最适用的。

5.投机。有些考生对基础练习缺乏耐心,而是醉心于研究各种考试技巧,希望能够四两拨千斤。然而事实是,熟能生巧,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考试方法,如果投机取巧,最后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千万记住:技巧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熟练才是备考的真谛。至于搞什么类似传答案、替考等捷径,终究为人所不齿,一旦败露倒霉的还是自己。

6.犹豫。有些考生过于患得患失,总盘算着自己行不行、什么时候考最有利等问题,许多宝贵的复习时间就在犹豫中浪费了。还有些考生虽然定了复习计划,执行起来总是拖拖拉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临到考试才发现脑袋空空。对待考试的态度一定要果断,既然早晚是必须要考的,那就制定好复习计划,一鼓作气,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四、阶段复习法

阶段一:准备期 主要是配套教材和真题,这是成功的两个基本部分。没有教材,复习失去基础;没有真题,复习失去方向。后者可能许多人有所忽略。这一阶段是成功的基础。

阶段二:复习期 这是考试复习的主体阶段,也是成功的关键。复习的策略非常重要,先谈一下自己的复习方法:首先是对教材的熟悉过程,不必祥记,达到对教材内容基本清楚,理清大致脉络的程度即可。之后是对考试重点的研究,主要通过对考试大纲,考试真题,专家指导等考试重点内容的仔细研读,做到对考试重点心中有数,为复习明确方向。然后就是复习的主体阶段了,可采取重点内容重点准备,一般内容扎实掌握,冷僻内容大致清楚的策略进行应考准备。通过主体复习阶段,最后就可以对考试进行模拟,查漏补缺,完善所掌握的知识体系。

阶段三:应试准备期 这是应试顺利的保障 在考前准备考试时所需的各种要素,充分做好应试的准备,对可能出现的常见困难做好预备措施。

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因各人的时间状况和知识掌握基础而异,关键还是要自己有一个详细的复习方法。

五、复习经验总结

我是去年考过的,以下我的一点复习经验:系统复习的做法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 这话说得很精辟,它充分说明了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性。这也正是高考前总要有一个系统复习阶段的原因。具体说,系统复习可以让记忆重现,使知识得以巩固;可以查漏补缺,使知识更加完整;可以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完成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可以综合运用,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使知识实用化。那么,怎么进行系统复习呢?

1.通过看书、笔记、作试卷,围绕中心问题阅读一定要以考纲和课本为主,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领会。阅读前可尽量采取回忆的办法,阅读速度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边读边想,有了心得就及时记下来。总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俯而读,仰而思”,以思为主。

2.整理出系统的复习笔记整理复习笔记是实现知识由“繁而杂”向“少而精”转化的好办法。做得好,可以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页纸;把一个复杂的专题变成一张系统表;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或不易记忆的内容改造成醒目的图示。总之,把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表述,变成各式各样的笔记形式,如果再使用彩色笔标记各种特殊符号,就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了。有了系统的复习笔记,时常拿出来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强化记忆的作用。因为一看复习笔记,就能迅速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又由于是自己整理的,所以印象格外深刻。毫不夸张地说,系统的复习笔记是极难得的学习备忘录,为自己复习阶段或临考前的复习提供了很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此外,有了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复习起来会更专心,因为你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把已经形成的“知识网”,用最形象、最简明、最醒目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考虑本身就推动了复习时的思考。没有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系统复习时就容易分心。

3.练习阅读和整理主要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深入领会和进一步巩固的问题,当知识系统化以后,必须还要做一些练习题。通过做题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深入地读书钻研,而后再做题,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做哪些题呢?一般来说,基础好一点的兄弟也可以自己适当多找一些。但绝不是做题越多越好,题不在多而在精。每做一道题,都要反复思考题目的类型,解题时运用的概念、定理以及解题思路和逻辑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

三、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4.使知识的再现、表达和解题达到熟练的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不仅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练学习意志,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或杜绝时间上的浪费。按计划办事,就会使学习和生活很有规律,甚至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就不必为起不了床或睡不着觉再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学习和生活似乎完全达到了“自动”的境界:不起床就睡不着了;不睡觉就困了;不学习就好象缺点什么似的。有了计划的兄弟们一定知道,自己玩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上的哪些项目落空,所以他们对时间特别珍惜;而没有计划,一旦坐下来,往往还要为该干什么事而考虑半天。这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划与顽强意志长期结合的产物。

5.系统复习的做法及复习计划的制定六忌

一忌:复习无计划:考试科目多,知识范围广,因此复习时应有一定的计划。可是,有不少朋友复习时却没有计划,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常常复习不到“点子”上,考试时答不上题,后悔莫及。

二忌:临阵磨枪:复习功课,贵在坚持、及时、经常,宜早不宜迟,更不宜“临时抱佛脚”.尢期是考试前的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注意及时复习,总认为“来日方长”,“车到山前必有路”,临阵才去磨枪,那就为时已晚了。

三忌:平均使用力量:搞复习,应当抓住各门功课的重点、难点、特点和疑点,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解决“拦路虎”.可是,有些朋友在复习中“胡子眉毛一把抓”,分不清主次,虽然面面俱到,却没有抓住重点,遇到疑难问题,常常解决不了。

四忌:盲目陷入题海:复习功课免不了要做题,而且做的题目可能比平要多一些,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有的朋友却做过了头,整天埋头做题,成了“题海无边”,“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复习题、自测题、模拟试题,做得人眼花缭乱。

五忌:滥用参考书:有不少朋友没摆正执业医师应试指南与参考书的关系,弄得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各种复习资料铺天盖地,但大多编写重复,且良莠混杂,因此,在购买时应精挑细选,每门课最多选择一两本质量高,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书即可,切不可滥用。否则,不但浪费钱财,耗费精力,而且对学习有害无益。

六忌:劳逸失度:有些朋友考前复习时废寝忘食,睡半夜、起五更,虽然精神可嘉,但做法是愚蠢的,复习迎考,任务繁重,更应该劳逸结合,保持适当的娱乐、休息和睡眠。

6.记忆的“秘诀”

重复多次的学习和复习虽是必要的,但机械被动,奉命行事,不知其乐地死记硬背永远是事与愿违,毫无裨益的。

锲而不舍的顽强学习精神固然难能可贵,但已经疲劳到极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之时,继续“坚持”学习,无疑是自我折磨,自欺欺人。

要牢牢记住你学习的知识,必向其倾注你的全部感情,要像凝视你初恋的情永远不要埋怨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不要自叹“我的脑子不好”或“我老了,脑子记不住东西了”。应该记住:任何时候你脑子中的大部分地方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只要精耕耘,何愁不结累累果实?!人那样去“看书”,爱之越深,记之越牢。

好了,就写这么多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

六、如何整理复习笔记

1.复习笔记要尽量反映知识的系统性,特别应当把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反映出来,做到一看见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某个专题的知识,即可以把“知识网”展现出来

2.复习笔记要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力戒变成课本或课堂笔记的再现;

3.复习笔记要适合自己使用,具备个人特点,掌握得好,记得牢的地方,笔记可以简单些,甚至只用

一、两个字表示即可;而自己掌握得不好,记得不牢的地方,要详细一些;以前理解不深或曾经有过错误的地方,就更要详细一些;因为是自己整理自己看,所以还可以用一些符号或简称,使笔记更加实用;

4.复习笔记是自己心血和劳动的结晶,又是知识的精华,一定要保存好,以便随时取用;经过多次使用,直到记熟为止。从这个意义上讲,整理和使用复习笔记,正是为了最终不要复习笔记。许多人正是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使笔记越来越精练,直到抓住知识的精髓,最后完 全离开笔记。

七、怎样制定复习计划

1.计划要全面。不仅要包括学习的整体安排和进度,还要包括锻炼身体的时间、集体活动的时间、充足的睡眠时间等,这样做才能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生活丰富多彩。

2.自己的复习计划应该是针对自己的特点,在某些方面拓宽和加深。

3.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长计划不能太具体,以留有修改的余地;短安排要分专题,以增强计划的系统性。

4.计划要有显著的“自我”特色。

八、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经验谈

第一,中医职业处境相当困难,但考试关却相当严,合格率不到50%.是资格考试中淘汰率最高的。

第二,现在某些教学机构的教学质量的确差。考生不能辨证,考生知识面不广,考生不用功,考试就想投机取巧。其实也可以理解,学校要生存,只有找到钱,我就可以使你毕业,至于你考不考到起资格,这就不是学校的事了。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现在的研究生只相当于原来的本科生,现在的本科生相当于原来的大专生,现在的大专生相当于原来的中专生。

篇3:中医医师执业范围的分析与探索

1 研究目的

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及专家座谈形式收集相关资料, 并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资料进行梳理, 进行中医师执业范围立法研究, 探讨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及中医医师自身特点的执业范围, 以加强对中医医疗人员从业的规范化管理, 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作为基础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师承教育的文献资料的查阅、搜集、梳理分析, 初步形成整体建构中医医师执业范围实施的理论框架, 为深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为整体建构中医师执业范围界定提供依据。

2.2 研究调查情况

2.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广东省内各级卫生管理部门中医药管理人员、医院的管理、临床人员, 分别对广州、深圳、佛山、汕头和潮州等地的中医院、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间中医师 (师承及确有专长者) , 进行现场调查和专家座谈会咨询。

2.2.2 问卷调查。

本研究共形成3份针对管理人员、临床人员、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等不同人员的调查问卷, 了解相关人员对目前执业范围的意见及对执业范围立法的意见。共回收108份有效问卷。问卷中, 各地卫生局9份, 省级中医院22份, 市级中医院26份, 县级中医院19份, 个体从医者32份。

2.2.3 专家座谈会访谈。

分别在广州、汕头、潮州、深圳、佛山等市开展了六次座谈会, 包括当地 (市级、区级) 卫生局、省、市、区级中医院、个体诊所等。了解相关人员对目前执业范围的意见及对执业范围立法的意见。参会人员包括中医药专家、管理工作者、民间中医师等人员, 共61人次。

2.2.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SPSS11.5 For Windows 、Excel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中医师执业范围现状分析

3.1.1 国家逐步立法规范中医师执业范围管理。

建国后, 国家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 对中医药进行一系列立法, 其中包括关系中医师执业范围的法规、条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 、《中医药条例》、《关于修订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的通知》等等。

3.1.2 目前中医师执业范围仍未明确界定。

目前, 与中医师执业范围相关的条例散见于各法规中, 如《执业医师法》将医师执业范围分为临床类及中医类, 中医类分中医、中西医结合、蒙医、藏医、维医、傣医等专业, 临床类分为内科、外科、妇科等等专业, 因此, 中医专业作为独立的执业范围与内科、外科、骨科等专业平行。又如《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指出, 医师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及其中一个相应的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从事执业活动。根据以上条例, 中医师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 如到内科、妇科、儿科等科执业即为超范围执业。但是, 目前各相关法规并未对中医师的执业活动进行明确的规定, 如能否运用现代医学诊疗知识、技术, 或者是运用到哪种程度则没有明文规定。

3.1.3 目前我国中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各地情况不一。

由于法律不明确, 各地对中医师执业范围的管理办法不一, 如在中医院, 中医师执业范围相对较宽, 只要经过相应培训, 可从事影像学检查、外科、麻醉科等工作;但在综合医院, 中医师执业范围多数受到程度不等的限制, 中医师一般只能在中医科执业。本课题对中医师正在或曾经从事的现代医学诊疗项目进行了调研, 发现中医师运用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现象并不少见:中医师曾经或正在从事的现代医学诊疗项目, 有西医处方药、开具验单、西医诊断、手术治疗及器官移植, 其中, 前四大项目使用频率在60%以上。

3.2 存在问题分析

3.2.1

中医师执业范围的不明确导致卫生执法困难重重。《关于修订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的通知》规定, 医师应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以及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但相关法律仍未明确中医师是否可从事现代医学诊疗活动, 具体是什么, 如中医师能否开具西药处方、开具检单;能否从事检验、影像学检查等工作;能否运用手术治疗手段等等。法律的不明确导致卫生执法中对非法行医、超范围执业认定困难。

3.2.2

中医师执业范围的不明确导致中医师在执业中产生困惑, 影响从业积极性。在我国, 中医临床类学生在校期间除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 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系统知识教育, 他们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考核中, 现代医学知识的掌握也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所以他们都习惯了运用两种思维模式诊疗疾病。但是执业范围界定的模糊使中医师在执业中缺乏法律依据和保护, 对可以从事的执业活动产生困惑, 即使熟练掌握了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 运用起来也是如履薄冰, 执业时备受制约, 影响了从业积极性。

3.2.3

中医师执业范围的不明确导致管理部门无法可依, 管理难度大。中医师执业范围界定模糊不清, 医疗管理难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 这使各地卫生管理部门、中医院管理无可适从, 他们对中医师参与、运用现代医学技术的权限管理产生了疑惑, 各地中医师执业范围管理情况不一。

3.3 建议

通过立法或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适当修改, 明确中医师执业范围, 规范中医师执业范围管理, 使其适合中医药自身规律、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及人类卫生事业发展。

3.3.1

赋予中医师运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权利, 为构建人类完美医学而努力。根据《宪法》中西医并重原则, 从有利于中医药发展, 有利于人类卫生事业发展出发, 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 重新界定并明确中医师执业范围。中医师与临床西医师同是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应有权利及义务运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为构建人类完美医学而努力[2]。基于中医师的教育背景和所具备的知识储备, 应鼓励中医师在运用传统医药理论知识从事疾病的诊疗工作的同时,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本课题研究中发现, 大部分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中医师执业范围态度较为一致, 认为中医毕业生完全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结构及能力, 应允许其运用现代医学进行诊疗[3,4,5,6,7,8,9]。在问卷调查中, 认为“现代医疗项目哪些可以直接纳入中医执业范围”一题中, 开具验单 (89.47%) 、西医诊断 (85.52%) 、西医处方药 (84.21%) 以及影像检查 (78.95%) 。这四个项目都在75%以上。

3.3.2

明确中医师的执业范围, 确保中医师执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保护。明确中医师执业范围, 鼓励中医师结合现代医学进行诊疗的同时, 建立相应的准入、考核制度, 对权限、运用范围进行限定。如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证者, 可使用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诊断治疗 (即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 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经住院医师培训合格后, 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鼓励中医师使用其所注册专科范围内第二类医疗技术 (即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 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有涉及注册专科的第三类医疗技术 (即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 中医师则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考核准入后, 才具备使用资格。

3.3.3

适当修改相关法律, 保证中医师依法执业, 管理部门监管有法可依。根据以上提法, 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意见:《执业医师法》中, 中医师、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作为与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等并列的类别, 中医类别、中西医类别以下再分为内科、外科、骨科等, 与临床医学相对应, 体现中西医并重原则。使中医师可以到各相应专业如内、外、妇、儿等科就业, 发挥所长, 避免超范围执业的控诉。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等方式, 揭示中医师执业范围现状及存在问题, 认为目前中医师执业范围仍未完全明确, 导致中医师执业管理无法可依, 医师对执业产生困惑, 卫生执法困难重重。提出应通过立法或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适当修改, 明确中医师执业范围, 赋予中医师运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权利, 为构建人类完美医学, 以促进人类卫生事业的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晨.浅论中医药法的特点及我国中医药立法的问题与对策[EB/OL]. (2007-04-15) [2009-3-29].http://www.zkxww.com/PAPERS/lunwen/yiyao/yao/200903/89842.htm l

[2]王淑军.广东省中医院的改革探索, 给中国医学未来发展以启示--中西医融合, 构建完美医学[N].人民日报, 2008-7-24 (14) .

[3]记者王丽.科学修订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类别和范围[J].中国医药导报, 2009;6 (8) :5.

[4]余鹏程, 陈涛.现行中医执业类别及范围有关规定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J].中国医药导报, 2009;6 (10) :158-160.

[5]王世淳.我国医疗执业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6;17, (6) :1-3.

[6]赵含森, 游捷, 张红.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1-8.

[7]高新军.专家研讨中医药立法难点问题[N].中国中医药报, 2007-5-21.

[8]记者孙搏.米烈汉建议:加快我国传统中医药立法[N].各界导报, 2008-3-14.

篇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总结

【关键词】中医执业医师;诊所;意愿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45-02

Abstract:The attitude of practitione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o run a private TCM clinic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 private TCM healthcare offered.This work aims at reflecting the TCM practitioners attitudes by using questionnaires.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CM practitioners are willing to run private TCM clinic.And the greatest obstacle to running a private TCM clinic is the admittance qualific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And the majority of the surveys respondents are agreed to buying personal medical practice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accept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ractitioner;Private clinic;Attitude

个体中医诊所是最经济、最高效、又最符合非营利性要求的医疗机构类型,中医执业医师作为社会办医的重要力量,其对于开办诊所的意愿是社会办中医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解中医执业医师开业的意愿,课题组联合“医学界”杂志,利用腾讯微信平台,向中医执业师进行了专题调查。

1对象和方法

通过咨询专家,采用自编调研问卷《中医执业医师个体开业意愿的调查问卷》,组织全国各地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通过微信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回答不完整的问卷系统会自动排除,共回收有效问卷1581份。

在1581位被调查的中医执业医师中,住院医师占42.50%,主治医师占36.12%,副主任中医师占15.69%,主任中医师占5.69%,符合了医生层级结构的正态分布,即初级职称的住院医师人数最多,中级职称的主治医师占比约三分之一,高级职称的医师最少,且其中正高级职称又远低于副高级职称医师,这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次微信平台调研的客观公正性。

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年限上,3年以内的占27.26%,3~5年的占15.75%,5~10年的占22.77%,10年以上但尚未退休的占32.32%,已退休的占1.90%。因《执业医师法》是自1999年5月1日起才开始施行的,因此在没有设置15年以上这一类别选项。从构成比例上看,以获中医执业医师资格“10年以上但尚未退休”的人数最多,占32.32%,而这一部分也是最有医学和社会经验、最有可能会下海的医师人群,这组数据进一步反映了本次调研结果具有反映现实的意义。

2结果

2.1开办意愿与服务形式对开办中医诊所的意愿调查中,83%的受访者表示有独立或合伙开办中医诊所想法;还有82%受访者认为目前国内中医诊所过少,11%受访者认为数量适中,7%受访者认为数量已经过多。

在开办诊所困难的估计方面,4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制约民办中医诊所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卫生主管部门设置的准入门槛过高,其次是医保政策对中医诊所支持力度不足,还有27%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制约因素是优质的中医人才受制于人事制度,流动性低。

对中医诊所只能开展纯中医服务的信心调查,73%的受访者表示,对传统中医诊疗很有信心还是会考虑开办中医诊所。他们能接受“中医诊所只能从事传统中医诊疗,不得使用西药,不得开展手术治疗”的有关规定。对不同职称的中医执业医师的纯中医服务信心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称的中医执业医师的纯中医服务信心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职称越高的中医执业医师的纯中医服务的信心越高,如表1所示。

2.2开办条件的意向对诊所开办地的选择意向,部分地区的卫生管理部门要求中医诊所的用地必须是商铺或办公用地,而民宅不能用于办诊所。而受访者认为,如能自由选择办诊所之场所,41%会选择使用成本低的民宅,41%会选择办公用地,仅有18%会选择使用商铺。

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中医诊所必须配备护理人员,70%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中医诊所必须配备中药饮片区及中药师,66%的受访者觉得不合理,认为病人完全可以持中药处方在社会其它药店购药。

2.3责任保险与职业发展对于强制医师购买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83%的受访者认为必须购买,此举能与国际接轨,能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制度性的保障。17%则担心购买医疗执业责任险会增加经营成本,认为不应强制购买。

如果实行医师继续教育制度和资格证的考核和计扣分制度,76%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加强自律,24%的受访者则表示不同意,担心个人开业后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学习和参加考试。

2.4具体建议在开放性问答题中,回答中“需要政府”、“社会支持”两个词频出现得最多,词频达到259次,其次是“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程序”、“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保证医疗质量”、“医保支持”、“中西医公平对待”、“放开政策,简政放权”等。

3讨论

3.1中医执业医师对开办传统中医诊所的支持度高调查显示,中医执业医师对于开放社会办中医诊所的支持度很高,作为开办传统中医诊所的中坚力量,中医执业医师的支持能够使社会办中医得到有序良好的发展。而且大部分中医执业医师认为目前国家政策尚未落地,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社会上的中医诊所过少,说明中医诊所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积极推进。此外,对于开办只能使用传统疗法的中医诊所,七成的中医执业医师都还是对传统中医诊疗很有信心,认为即便只能使用传统中医药手段,仍有信心能解决患者的问题。中医执业医师的这一态度能够促进中医诊所与西医诊所分开管理,突出中医特色。

但是,部分的中医师还是希望中医诊所能够开展部分西医的诊疗项目,因为我国中医执业医师不管是在本科五年的学习过程中或执业资格的考取中,都需要经过西医理论和技能操作的考核,执业中医师具备开展西医诊疗活动基础。在这种现代医学教育的背景下,纯中医药的治疗方式被淡化。但是调查同时显示,职称越高的中医执业医师的纯中医服务的信心越高,说明纯中医药疗法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其诊疗效果是被肯定的。

3.2中医执业医师开业的主要顾虑对社会开办中医诊所的障碍认知调查中,“准入障碍”是最受诟病的。在卫生条件和设备配置上国家对中医诊所和西医诊没有区别要求,中医是经验医学,西医是实验医学,在诊所这一点就体现出极大的差异,如果政府不能在经营项目和定价收费上能体现出中医和西医的差别的话,就可以考虑在准入时体现差别,让中医诊所更容易申办,因为中医诊所具备了设备简单,环境污染低,废物少的许多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

医保没有对中医传统诊疗科目进行覆盖,对社会开办中医诊所造成障碍,因为很大一部分的患者会偏向于选择到有医保覆盖的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医保覆盖既是一种经济上的支持,也是一种对医疗机构诚信的一种认可。

中医人才流动障碍是社会办中医诊所的第三大障碍,优质的中医人才大多在公立医院任职,劳保、晋升、课题、职称等等事物已经将医生和医院捆绑在一起,医生无法自由流动,医生不愿放弃前途到民办机构来,民办医疗机构很难获得优质的中医人才,造成发展上的困局。

3.3关于经营场所的选择倾向租金是中医诊所经营成本的一个主要部分,特别是对于闹市中的商铺来说,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受访者都偏向于选择租金较低的办公用地或民宅来开办中医诊所。因为普通的中医诊疗活动设备简单,办公用地具有租金相对低廉,还配备公用的卫生间,保洁成本低等优势。而民宅的租金成本是最低廉的,受欢迎程度与办公用地一致。

3.4护理人员、中药饮片区及中药师配备非必须中医与西医相比,具有简、便、易、廉的特征,而且中医的发展一直都是以中医师为主体,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情,采用中药等传统手段进行治疗。而护理人员主要是西医学发展的产物,传统中医学里并没有这一学科,中医护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中医医院的成立,从中医医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1]。对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中医诊所,特别是还限制使用西药和输液的机构,护理人员的作用并不大,提请有关部门在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时应区别对待。

中医药不分家,几千年来如此,中医诊所是否配备中药房,由开办者决定,但即便是配备中药房,也完全不需要强制配备执业中药师,而只需要配备一名药师即可。现今社会分工极细、市场极发达,处方的去向主办者是无法控制的,既然如此,就不需要将是否配备中药饮片区作为开办中医诊所的必备条件,也是另一种层面的对诊所准入门槛的降低。

3.5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需求大由于医疗的不确定性,在西方国家,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服务业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投医疗责任险的医生开业会冒风险。而在我国,因为一直以来医生都是体制内的人,发生了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通常都由医院出面处理,而不是医生个人,所以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发展。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出发,中医执业医师如果想开办个体中医诊所,失去了医院组织层面的保障,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的需求是很大的,本调查也显示中医执业医师对购买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的意愿是积极的。

3.6实行医师继续教育制度和资格证的考核计扣分制度支持度高全面开放社会资本办医,需要配套强化医师的专业技能及医保法律法规知识的持续学习和更新,改变既往“重准入,轻保质”的行政审批做法,可以学习香港、澳门的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制度,借鉴驾驶员驾驶证的考核和计扣分制度。医师通过继续再教育提高自身的技能,对于中医师自身的发展和中医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调查显示,绝大部分(76%)的中医执业医师接受执业后的继续教育模式,这种积极的态度对继续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此外,由于中医教育的特殊性,师承教育形式曾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也是中医中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因素[2]。目前,受到法律、政策承认的教育模式主要学院教育模式,师承制缺少广泛的承认与开展,不少中医师希望能通过受官方承认的师承模式,获得医疗技术的提升与发展,事实上国家卫生部2007年2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这反映了目前临床医师和诊所对政策的不敏感,也反应了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实现点对点的医政信息发布平台。

参考文献

[1]沈勤.影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65-267.

[2]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篇5:中医助理执业医师中医诊断试题十

91 症见面肢浮肿,少气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舌淡,舌苔红润有齿痕,脉细弱。属

A.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B.肺肾气虚,水湿内停

C.脾气亏虚,运化不力

D.肝肾阴虚,湿热留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92 症见畏寒肢冷,浮肿明显,纳呆,便溏,腰酸腿软。舌淡胖,脉沉细。属

A.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B.肝肾阴虚,湿热留恋

C.肺肾气虚,水湿内停

D.脾气亏虚,运化不力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93 症见眩晕,耳鸣,目干涩或视物模糊,口干咽燥,腰脊酸楚,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舌苔黄腻,脉弦细带数。属

A.肺肾气虚,水湿内停

B.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C.肝肾阴虚,湿热留恋

D.肝血亏虚,头目失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94 症见胸闷身重,口淡纳减,渴不多饮,小便不利,或有低热;舌苔白腻少津或舌苔腻略黄, 脉濡滑略数。属

A.湿邪阻滞,热重于湿

B.湿邪阻滞,湿重于热

C.寒湿困阻,脾运失健

D.暑湿内蕴,脾运失健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95 症见胸闷纳呆,口渴欲饮,腹胀,小溲短赤,大便不爽。舌红,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属

A.湿邪阻滞,热重于湿

B.湿邪阻滞,湿重于热

C.寒湿困阻,脾运失健

D.暑湿内蕴,脾运失健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96 症见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为甚,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暗。舌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证属

A.寒滞心脉

B.心血瘀阻

C.痰阻心脉

D.心气亏虚

E.心肾阳虚

答案 B

97 症见心胸痛如缩窄。遇寒而作,形寒肢冷,胸闷心悸,甚则喘息不得卧。舌淡,舌苔白滑,脉 沉细或弦紧。证属

A.心血瘀阻

B.痰阻心脉

C.心气亏虚

D.寒滞心脉

E.心肾阳虚

答案 D

98 症见心胸窒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粘。舌苔浊腻,脉滑。证属

A.痰阻心脉

B.心血瘀阻

C.寒滞心脉

D.心肾阳虚

E.心气亏虚

答案 A

99 症见胸闷气短,遇寒则痛,心痛彻背,形寒肢冷,动则气喘,心悸汗出,不能平卧,腰酸乏 力,面浮足肿。舌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

A.寒滞心脉

B.心血瘀阻

C.心肾阳虚

D.心肾阴虚

E.心气亏虚

答案 C

100 症见心胸隐痛,久发不愈,心悸盗汗,心烦少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

A.心肾阳虚

B.心肾阴虚

C.心气亏虚

D.痰阻心脉

E.心血瘀阻

篇6:中医助理执业医师中医诊断试题九

81 症见脘腹胀痛,泛吐痰诞,口淡无味,腹胀便溏,乏力肢软。舌淡红,舌苔白腻,脉濡滑或弦滑。证属

A.肝胃不和

B.脾虚痰湿

C.寒邪犯胃

D.脾胃虚寒

E.湿热壅滞

答案 B

82 症见胃脘灼热,嘈杂疼痛,口干咽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大便干燥。舌红绛或光红,苔剥 或少津,脉细弦或细数。证属

A.脾虚痰湿

B.胃热阴虚

C.胃热炽盛

D.胃阴亏虚

E.肝胃不和

答案 B

83 症见面色无华,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纳少乏味,舌淡,少苔,脉细弱。证属

A.脾阳虚

B.脾气虚

C.气阴两虚

D.气血两虚

E.阴血亏虚

答案 D

84 症见身目发黄,发热,口苦,胁肋胀痛,或胁下有痞块,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尿黄。舌红,舌 苔黄腻,脉滑数。证属

A.肝胆湿热

B.肝胃不和

C.湿热蕴脾

D.肝阳上亢

E.心火亢盛

答案 A

85 症见胁胀作痛,腹胀食少,或纳食不化,便溏不爽,或便后痛减,情绪抑郁。舌苔白腻,脉弦细。证属

A.肝胃不和

B.肝郁脾虚

C.寒湿困脾

D.湿热蕴脾

E.脾不健运

答案 B

86 症见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腰膝酸软,少寐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

A.气血两虚

B.气阴两虚

C.肺肾阴虚

D.脾肾阳虚

E.肝肾阴虚

答案 E

87 症见畏冷肢凉,面色不华,腰酸,腹部冷痛,久泄久痢,或完谷不化,浮肿少尿,阳痿早泄。 舌淡胖,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属

A.肝肾阴虚

B.肾气不固

C.心肾阳虚

D.脾肾阳虚

E.脾阳虚

答案 D

88 症见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丝,胁肋痞块作痛,肢体不利,女子行经腹痛或经血有块。舌紫 或有瘀斑,脉细涩。证属

A.气虚血瘀

B.瘀血阻络

C.气滞血瘀

D.肝气郁结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89 症见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痛如针刺,痛处不移,舌淡暗,脉沉涩。证属

A.肝气郁结

B.气滞血瘀

C.气虚血瘀

D.瘀血阻络

E.脾气虚

答案 C

90 症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证属

A.气滞血瘀

B.气虚血瘀

C.肝经血瘀

D.肝气郁结

E.瘀血阻络

篇7:中医助理执业医师中医诊断试题三

21 痰白而粘稠,多属

A.燥痰

B.寒痰

C.热痰

D.湿痰

E.津液不足

答案 C

22 脉搏有胃气是指

A.沉取有力

B.从容不迫

C.和缓有力

D.节律一致

E.从容整齐

答案 E

23 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属于

A.芤脉

B.浮脉

C.虚脉

D.散脉

E.弦脉

答案 A

24 脉来弦长有力,沉取始得,是

A.实脉

B.牢脉

C.紧脉

D.弦脉

E.伏脉

答案 B

25 脉象细软,浮取可得,重按不显者为

A.细脉

B.濡脉

C.微脉

D.虚脉

E.弱脉

答案 B

26 沉涩之脉的.主病常为

A.肝郁气滞

B.水饮内结

C.寒凝血淤

D.脾肾阳虚

E.里寒过盛

答案 C

27 浮滑的脉象主病为

A.痰火内蕴

B.湿热内蕴

C.风痰上扰

D.食滞停中

E.痰热互结

答案 C

28 盗汗的病机主要是

A.肺卫失调

B.阴虚阳亢

C.阳气虚衰

D.正邪交争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29 瘀血阻络的疼痛特点是

A.冷痛

B.重痛

C.游走胀痛

D.固定刺痛

E.隐隐作痛

答案 D

30 血瘀证特有的症状是

A.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B.面色苍白,四肢不温

C.唇甲色暗,胸胁胀痛

D.面色青黑,少腹冷痛

E.面色淡白,身倦乏力

篇8: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总结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医医师从业管理也逐步规范化[2]。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政策、法规和规章,以规范中医师执业管理,相关条款散见于有关条例法规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中医药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医疗气功管理规定》、《“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

1.1 中医医师分类

1.1.1 从业务性质分。

根据《执业医师法》,国家制定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的暂行办法》,将执业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中医作为一个类别,进一步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蒙医专业、藏医专业、维医专业、傣医专业等。

1.1.2 从教育背景分。

根据中医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分为规定学历类和师承及确有专长类。建国后,我国重视中医人才培养,开办了中医院校,设立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院校教育的毕业生可按专业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核合格后经注册取得医师证书。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自古中医师就有大部分是通过师承、家传、自学等方式修习相关典籍、治病方法并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为规范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的执业管理,2007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为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提供了途径,形成一条不同于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师的道路。

1.1.3 从执业年资及编制等级来分。

从低到高依次为初级资格(医士、住院医师),中级资格(主治医师),高级资格(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3]。其中,住院医师自己具有独立执行医疗业务能力,但仍需受主治医师的督导和指示。

2 中医医师准入制度

2.1 一般医师资格及准入制度

我国将不同的学历、不同教育背景予以区分,进而制定了不同的考试方式。据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执业医师法》第八、第九、第十条规定,我国医师必须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而参加考试的要求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须“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十一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这一条使诸多的具有传统经验的民间中医有了执业准入的机会。

2.2 专科医师准入制度

我国将不同专科划入了不同的大类中去,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蒙医、藏医、维医、傣医等专业,每一位应试者每次考试只能选取一个类别中的一个专业。在参加临床医学专业初级资格考试时,即根据所毕业专业报考相关类别资格考试,并按照其所取得的资格证书执业类别进行执业。取得资格即为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民族医师,没有再按二级学科进一步分专科管理,所以严格地说,我国中医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科医师制度。

2.3 专业技术资格的取得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临床医学专业初、中级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评结合的方式。第六、第七条规定,临床医学专业初级资格的考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聘任医士职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聘任医师职务。中级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第十条规定,参加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已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机构的医师须取得该培训合格证书,并根据学历符合从事医师相应规定年限要求的。

3 现行中医医师执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医学以特有的思维方法指导临床实践,形成特色鲜明的理论学术体系,因此中医药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应当按照中医药的特点和活动规律来制定。根据以上对我国中医师执业管理制度的分析,目前我国中医医师管理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撑,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管理自成体系,根据人员背景不同,分门别类地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中医师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但是,在充分肯定我国目前中医医师执业管理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以发现并排除阻碍中医医师成长、中医药发展的障碍。

3.1 执业中医师分类过于笼统,不利于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随着人类对医学科学认识的逐步深入,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专业的细化,医学科学的发展呈现出既综合又高度分化的趋势,但是,根据《执业医师法》,中医类别执业范围和专业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脱节,中医类别执业范围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蒙医、藏医、维医、傣医等专业,但是目前临床上,综合性中医院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科均按二级学科对科室实行分科管理,中医分内、外、妇、儿、骨等科,但没有实行针对医师的专科分类管理。由于中医执业范围较为笼统,没有根据专科界定,较广的执业范围让中医师有了较大的诊疗范围,可以全方位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中医师包治百病的现象,如内科中医师看外科病,骨科中医师看外科病等等,从而导致中医师专科水平不够,不利于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并由于病人对中医师执业范围的不了解,引发不必要的医疗投拆及纠纷。

3.2 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尚未建立,不利于中医人才的成长

随着医学科学向高度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某些专科服务需要经过严格专业化培训的专科医师来完成。这是当代卫生医学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总体趋势。我国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尚未建立,中医师通过考试、并按各就职单位相关制度考核通过,即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由于各地医院培训水平不一,考核制度全国没有统一、规范,这就造成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师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所以应通过建立专科医师制度,通过系统、规范的制度有效提高中医师水平,提高中医药水平。

目前,国际上建立专科医师制度是总体的趋势,2006年时任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卫生部专科医师准入研讨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开展专科医师准入制度的试点工作,认为建立专科医师制度势在必行[4]。在中医药走向现代化,逐步与时代接轨的今天,目前中医师的分类较为笼统,没有按专科分科执业,没有从制度上促使医师按专科化发展,不适应医学专业化、专业细化的发展趋势,不利于我国中医药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医疗人才的成长。在课题组分别在广东省五个城市:广州、深圳、佛山、汕头和潮州等地进行现场调查和专家座谈会咨询。调查对象为各级卫生管理部门中医药管理人员、医院的医政管理人员、临床人员,被调查的76名管理人员和临床人员中,有78.6%的管理人员和79.17%的临床人员认为执业中医师应该按中医二级学科进一步分类,并实行专科管理。顺应大卫生发展的潮流,走专业化方向、专科医师制度是大势所趋,是未来中医师执业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

4 建立中医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4.1 中医医师按专科分类管理的传统,为探索新型分类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中医分科始于周代,其医官职类分为五种,就是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宋代医学发展,常分十三科考医政,如大方脉、小方脉(儿科)、风科、眼科、疮肿兼折伤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等[5]。医官分科随历代医学的演变有所增损,但其分科类别与现代的内、外、妇、儿、骨伤、针灸、五官二级学科分类并无太大差异。各级医官专科肄业,各专一科。古代中医名家也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专,如李杲独重脾胃,钱乙偏于儿科,皇甫谧精于针灸。

4.2 综合性中医院按照中医二级学科分类管理的模式,为中医师分类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到现代,综合性中医院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医科也大多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的设置方式,按二级学科分科管理,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针灸科等,甚至更进一步按三级学科分科,内科分为心血管、消化科、呼吸科、肾科、神经科等,现代中医院的分科管理方式为实行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奠定基础。

4.3 国家卫生政策,为中医师分类管理提供政策支持

目前,国家已逐渐意识到中医走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国务院提出的中医“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政策,开展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打造中医名科,培养中医名家,就是中医走专科化道路的体现。

4.4 建立中医师分类管理制度顺应中医药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需求

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搞专科建设,培养专科人才是根本。建立中医师分类管理制度,加快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建设,培养专科特色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师队伍,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医疗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引导中医学教育健康发展和行业人才的规范化培养,实施中医师分类管理、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制度,是中医药实现现代化,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5 建立中医师分类管理制度,实行专科医师准入制度的建议

为规范中医师执业管理,提高专业水平,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我们建议,对中医师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在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后,实行专科医师准入制度。根据《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设定执业范围的专业宜粗不宜细的原则[6],中医师分类管理按二级学科予以划分。同时,根据中医以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特点,及我国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即在前几年是不分科的,所有学生都学习过了相当多的中、西医学基础知识,并且每一位临床学生在实习阶段都会到实习医院的所有科进行阶段实习,直到最后才确定在某一科进行实习[7]。中医医师所取得的执业证为通科行医执照。专科医师制度是在其基础上实行的,所以专科医师管理制度不会使执业范围缩小。住院中医师分专科进行住院医师培训,即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使其达到专科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能基本独立从事某一专科的医疗工作。在具备了向该专科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考试和评估,取得某专科医师资格证书和称号,成为临床专科中医师。将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取得与专科医师资格挂勾,中医师取得专科医师证书时,即同时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并可从事相应的更专业、更高级别的医疗活动。虽然专科中医师证书是法律上必具的行医资格,但是,我们通过相应的行业协会规定、医疗机构聘用、职称评聘、病人选择等因素影响、促使中医师参加专科中医师培训及考试,向专科中医师发展。

参考文献

[1]甄志亚.中国医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0.

[2]景琳.卫生管理学(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08.

[3]卫生部,人事部.《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S].卫人发(2000)462号.2005-11-21.

[4]国家将实行专科医师制度[EB/OL].(2006-12-28)[2009-11-15].http://hi.baidu.com/flyinginsky/blog/item/70f9d9a223c4b0adcbefd01b.html

[5]林品石,郑曼青.中华医药学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9.

[6]卫生部,中医药局.《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附件:《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说明[S].卫医发(2001)169号,2001-06-20.

上一篇: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2006年下一篇:乡镇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