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

2024-07-23

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精选11篇)

篇1: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篇目重点常考语句汇编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

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

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殊)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

15.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吴均)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王维)

17.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李白)1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1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岑参)2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韦应物)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22.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2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赵师秀)2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

2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2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2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陶渊明)3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3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3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34.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野望》 王绩)

35.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早寒江上有怀》3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3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崔颢)39.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李白)4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41.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鲁山山行》 梅尧臣)

4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4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4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4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4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48.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赠从弟》刘桢)

4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5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5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5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李商隐)

5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李煜)5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王安石)5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5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李清照)5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59.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刘方平)6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6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陆游)

6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破阵子》 晏殊)6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6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诗经))65.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杨炯)6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李白)

67.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杜甫)

6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6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李贺)70.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别云间》夏完淳)

7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72.描写桃花林中花草美景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73.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4.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75.写出莲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洁身自爱的句子:出淤泥于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76.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

77.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78.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79.写室主人淡薄名利、不受世俗影响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80.总写三峡春冬二季景色特点的语句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

81.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语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8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月下美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83.点明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84.表明作者能勤学不辍的原因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85.动静相结全写鱼的句子: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86.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抑郁忧伤的句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87.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语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

88.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89.赞扬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90.描写“山间之四时”景色的语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91.常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语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92.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93.体现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94.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95.陈述奖罚要分明的句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96.指出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二章》)

97.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又是课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98.孟子从反面论证国家“内忧外患”并不是一件坏事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99.曹刿请见鲁庄公原因的语句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100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篇2: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

1.《关雎》①《关雎》中的名句,说小伙子一般都喜欢文静美好而又贤德的姑娘的句子。②表达追求者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2.《蒹葭》由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引起对心上人思之心切,望穿秋水却难以相见的艰难情景的句子A。。B。。C。。3.《观沧海》中①表现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挺立、突兀鲜明的句子 ②与“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意思相近的句子。③最能表现诗人胸襟的博大,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的句子,。

4.《饮酒》(结庐在人境)①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的句子: ②表达诗人感悟人生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相近,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相反的句_____,_____

②劝慰即将离别的朋友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坚强的句子_____,6.《次北固山下》①描绘了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情景,勾画出北固山下长江壮阔的图景的句子。

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含有“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句子。

③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句 ?。7.《使至塞上》最能鲜明地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的句子是。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诗人李白想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句子是。9.《行路难)中化用典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期待从政的愿望的句子是。诗人幻想有朝一日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的句子是。

10、《望岳》表现由山势高管而又神奇观秀的句子是,表现由山势高管而又神奇观秀的句子是。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句子是

11.《春望》中痛切地传达出诗人优国伤时之情的句子是 诗人触景生情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是。描写诗人优万虑、推悴不的情状,表达诗人在连绵战火中忧国、伤时、思家的焦虑心情的句是。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诗人博大、宽广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表现诗人甘愿为他人献身的高尚品格、无私奉献的句子是。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洋溢着积极乐现的情怀,以春景写冬景的句子是。

夸张的写边地荒寒,使人不胜苦楚的句子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有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仿的句子是,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绘初春景象闪现的句子是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化用典故抒发物是人非,无限惆怅的句子是,尽显慷慨激昂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16、《观刈麦》中描写了炎炎夏日下壮丁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诗句 反映因沉重的租税而陷入饥荒的凄惨生活的诗句:,17、《钱塘湖春行》中叙写“早春禽事”的诗句:,描绘早春气息渐行渐浓的诗句:,2

18、《雁门太守行》中诗人用夏日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比喻战斗气氛十分凝重的诗句,:

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19,《赤壁》诗人大胆假设,提出异于常人的历史观,既是论古,又是借古人样发自已生不逢时,杯才不遇的感概之情的句子是,20、《泊秦淮》描写秦淮河上一片朦胧景象的句子是,抨击了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了诗人忧患意识的句子是

21、《夜雨寄北》想象来日重逢景象的句子是,22、《无题》表现爱情永远坚贞不渝,也用来形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23、《相见欢》浸润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痛切“离愁”的句子是

24、《渔家傲·秋思》中①写出了战事紧张、激烈的句子,。

②既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又抒发了思乡和希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2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①最能抒发词人那一缕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的句子。

26.《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的句子,27.《江城子・密州出猎》①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词人化用了《三国志》典故,表现少年狂气的句子是。②汉文帝曾命冯唐持符节去云中敬免魏尚,这里作者以魏尚自比。化用《史记》典故希望朝廷再次重用自己的句子,!,③表达期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的句子。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①词人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 ?。②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的句子

③表达词人从宇宙中领悟的人生哲理,胸襟十分开阔的句子。

④表达词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29.《游山西村》表达诗人初时疑窦丛生,后又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的句子

3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夜里酒醉后还挑灯看剑;可见其念念不忘报国的句子是,写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的句子是。表达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但情感基调十分悲凉的句子是 31.《过零丁洋》以比喻的形式写国家危机和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巧用地名写出形势险恶、处境危险的句子是,32《天净沙 秋思》

三句话共写出九种事物,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其中荒凉的景象令作者产生悲秋心情,而小桥、流水、人家又触动了作者的思乡情怀的句子是,悲伤的画面,使读者想到游子凄苦的神情极悲凉的情感的句子是

篇3: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

“诗”与“歌”有着最天然的亲和力, 一个不喜欢读诗的人是不能真正懂歌和爱歌的, 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 有的本身就是“歌”, 如《诗经》。早期的词就是如此, 可以说中国的诗词原本就是起源于“歌”的, 所以中国的“诗”被称为“诗歌”。在它们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 自始至终存留着“歌”的烙印, 如它的平仄、押韵、结构形式、情感真挚的特点等, 无一不是“歌”特质的表现。因此, 一直以来, 乐坛上风靡着这样一种做法, 那就是为中国古典诗词配乐, 把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情感融入现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流行歌曲, 这些歌曲的歌词在学生的歌唱和聆听过程中被无意的识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歌唱形式来让学生记住古典诗词。直接引用的例子有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 歌词完全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晨中秋》;许小凤的《别亦难》, 取自李商隐的《无题》;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取自《诗经》中的《蒹葭》;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 歌词取自岳飞的《满江红》;类似的情况还有李煜的《乌夜啼》 (桃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 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 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 黄叶地……) 等等。这些著名的古典诗词编入歌词后既增加了歌曲的艺术魅力, 演唱时又能朗朗上口, 易于接受和传播。其中“整体引用”最为成功、流传也最广的就是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还有许小凤的《别亦难》, 这两首歌曲已经被广泛的传唱和接受, 许多人往往因为喜欢流行歌曲而爱好古典诗词, 这就使古典诗词在流传过程中脍炙人口, 从而提高自身修养。

另外, 我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 还会发现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第二个表现就是“部分引用”。许多流行音乐中虽然没有整体引用原文, 但是引用古典诗词中的部分内容, 这类引用在“整体引用”中也占有一定的数量。这类歌曲有很多, 我们所熟悉的小说家琼瑶就善于运用这种方法, 这就使她所谱写的歌词非常受欢迎。如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插曲《梦里》的歌词:“山无棱, 天地合, 你是我永久的天堂……”就是引自《汉乐府·上邪》中的“山无棱,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还有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部分来自李白的《静夜思》, 还有我们熟悉的《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句句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此类歌曲还有很多,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相信爱歌的人早就有所体会了。

篇4: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的难点与突破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难点;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制定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需要背诵的诗词篇数进行了重新调整,由以往的50篇提高为61篇。这一处改变不仅强调了古诗词背诵的重要性,也对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古诗词背诵的重要性

首先,古诗词的构思精巧、意境优美、画面感极强,对偶押韵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背诵,能够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诗词艺术的浸染,使其语言审美能力提升,想象力也更为丰富。古诗词所使用的对偶等技法,蕴涵着别致的文字之美,有益于学生诗词品鉴能力的提升,使其充分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之美。

其次,背诵古诗词有利于学生熟悉古诗词的形式,感悟字的凝练、句的整齐、节的匀称。同时,可以了解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的区别,知晓律诗的押韵、平仄、对仗等。

再次,通过背诵古诗词,学生的感觉、情感和思维能与诗词作者相融合,能切实体味诗词作者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达。

二、初中古诗词背诵的难点

虽然古诗词背诵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初中生在古诗词背诵过程中却客观存在着一些难点,使得背诵停滞不前,甚至会成为学生的“噩梦”。

(一)古诗词数量繁多导致记忆困难

当前,初中阶段需要背诵的古诗词有61篇,但这只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的,课堂中教师还常常会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优秀的古诗词,可以说古诗词的数量较为繁多,学生记忆起来难度较大。

(二)字词表达与认知方面存在矛盾

初中生多为“00后”,他们的思维与认知是十分现代化的,与古诗词中文言的字词表达是存在矛盾的。例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这与现代表达习惯和学生的认知差异较大,学生在背诵时会感觉难度较大。

(三)背诵之后缺乏复习,容易忘记

背诵是需要遵循记忆规律的。初中生虽然当时能将所学古诗词背诵熟练,但是背诵之后却忽视了记忆规律,缺乏复习,导致已经到脑海中的诗句记忆不牢固,容易忘记。

三、初中古诗词背诵的突破

古诗词的背诵难点并非个案,可以说是所有初中生乃至高中生都久受其扰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归类,突破字词难点,强化古诗词温习,逐一突破古诗词背诵困境。

(一)对古诗词进行归类

虽然古诗词数量繁多,但是如果将其归类,就会比较清晰明了。而进行归类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按形式可以分为古诗、律诗、绝句;按内容可以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叙事诗等。当然,还可以按朝代归类、按作者归类,只要归类,就可以使诗词背诵的条理更为清晰。等到了初三总复习时,学生便可按照归类进行诗词的复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突破字词难点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一些字词比较生僻,或者用法与现代不同,或者语言表达与现代不同,因此会使学生背诵时感觉到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注意对古诗词字词的突破。比如,对于一些生僻字,教师可以将其含义、结构、古代的用法、现代的用法、其他古诗词中的运用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通过系统的讲解真正了解生僻字。这样一来,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就会感觉背诵难度降低,背诵的效率自然会提升。此外,还可以以字词为主线来提高背诵的效率,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三)强化古诗词温习

背诵古诗词同背诵英语单词有相似之处,就是不复习就会忘记。为此,教师应该不断强化学生古诗词的温习,使学生经过频繁的背诵将古诗词真正强化于心。对此,可以充分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本周所学,也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古诗词背诵小竞赛”,使学生每天都能诵读、背诵古诗词。当然,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回顾同类诗词,进行对比学习,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并加深诗词印象。

四、结语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历史的长河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篇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见,古诗词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背诵古诗词不仅是为了更进一步赏析古诗词的美,也是为了体味诗词作者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达。希望本文对于初中古诗词背诵的难点和突破策略进行的研究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和初中学生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突破难点,强化诗词背诵学习。

参考文献

[1]狄新华.初中语文课文背诵技巧分析[J].考试周刊,2015(92).

[2]司志琼.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2).

[3]高凤珍.浅谈“课外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基于《嫦娥》教学的反思[J].课外语文,2016(3).

[4]苏玉敏.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9).

篇5:高一语文的背诵方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

2.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践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3.提纲挈领法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4.求同存异法

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5.示范激励法

篇6:八年级语文上册背诵及重点字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朝代:宋代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杜甫诗三首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峡

朝代:南北朝作者: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

古诗十首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王绩(唐)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烈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 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 李白(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秋词 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鲁山山行

梅尧臣(北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

苏轼(北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篇7:高一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技巧

一、学习宗旨:牢固树立大语文观,扎实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应注重课外的积累、熏陶和感悟,以期能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阶段要求:高一、高二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拓宽知识面,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要放得开;高三的主要任务是适应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的要求,培养向高考靠拢的意识,要收得拢。

三、具体要求: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总的要求有九多,即多听、多讲、多看、多读、多背、多记、多写、多观察、多思考。下面分项做具体要求。

1.多听。①养成耐心听、善于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听的时候带上你的头脑,做一个聪明的听众。②多听电视、广播的朗诵材料,学会以欣赏的心态听诵读。③学会听课,带着头脑听课,积极应对老师的提问。

2.多讲。①在班级里要求一律用尽量标准的普通话交流;②能在公开场合大胆开口,能用简洁、高效而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③课堂上积极发言,遇到不明白或有不同见解的时候应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④每天一位同学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自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念,可以朗诵你认为优美的文章,时间要在5分钟以上,演讲内容不够者应在台上站足5分钟才可以回到座位。

3.多看。即多看书,广泛阅读,①养成每天看书、看报的习惯。除了读文科书籍外,理科书籍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②要求每位同学在高中阶段应读五本以上的中外名著,具体书目见附录。③假节日、周末多看好的电视、电影节目,如《焦点访谈》、《中国新闻》、《子午书简》、《考古中国》等等,看完后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力求每看完节目都能有所感想。

4.多读。即多朗读、诵读,凡课内外的优美散文、诗歌都应该大声诵读。要求每天能提前30分钟起床,每周一、三、五起床后读语文,每周二、四、六起床后读英语;每周二、四、六早读时间读语文,一、三、五早读时间读英语。

5.多背。①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及诗歌都应该会背,课内要求背诵的现代文也应该会背诵;②除课内文章外,课外如有优美的散文、诗歌都应在熟读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会背诵;

6.多记。①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应该准备专门的笔记本来做课堂笔记;②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记课外阅读的笔记,凡课外阅读中碰到自己认为是好的语段都应该记在笔记本上。要求每天要记2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要定时检查。③勤练字,每周要临摹两张钢笔字,每位同学都应该准备专门的钢笔字的临摹本。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技巧

1.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

2.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践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3.提纲挈领法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4.求同存异法

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5.示范激励法

一些功底深厚的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学生面前熟练而有表情地背诵一遍。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无疑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此外,由于人们的记忆力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学生开始练习背诵之后,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一方面进行背诵指导,一方面及时发现背诵课文“千里马”,并让这些“千里马”在全班同学面前作示范背诵,这样做,对于增加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背诵信心,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6.关联词提示法

并联词不但能体现复句关系和句群关系,而且也能体现议论文的内在联系,有人说,关联词是议论文的语言轨迹。因此,及时把握关联词这个“语言轨迹”,对背诵议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中有这么一段:“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查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段文字中含关联词“……而……使……则……使……则……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第二句中的“使……则……使……则”构成两对关联词,分别表示假设关系;第三句中的“故”连接上下两个句子,表因果关系;“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些关联词,弄清它们表示的关系,边想边背,句句衔接,环环紧扣,背诵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难了。

7.辞格勾连法

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皆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辞格的运用上自有独到之处。因此,从背诵课文所用的修辞格入手,采用上勾下连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诵效果。例如,背诵课文《口技》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声……声……声”,接着用“顶针”句式“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动地描写了发生火灾时人们惊恐万状的忙乱场面。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这种修辞格的句式特点逐句对照,上勾下连,背诵这段文字同样是不太困难的。

8.听录音背诵法

篇8: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

笔者曾就《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必背古诗词篇目做过一个调查, 调查15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小学只差一个月毕业的六年级学生, 没有一个可以全部背诵完70首的, 其中有10个没有听说过有这些背诵要求, 只有1个同学的老师要求他背诵, 4个同学听老师提过背诵要求, 但没有落实。

中小学的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这些必背古诗词对学生的影响, 也要从情感上喜欢这些优秀诗词。本文就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背诵要求抛砖引玉。

一、运用古诗词营造书卷气十足的班级文化氛围

一个班级有班级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 语文老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语言中恰当地使用诗句, 适机地讲述一些诗词创作的小故事, 这样既增添自己的课堂魅力, 也向学生传递一种文化信号———诗词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另外, 常常把诸如“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诗句用标语的形式来鼓励学生, 往往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人人配备一本《必背古诗词》

现在的书市、书店, 有各种各样的中小学必背古诗词版本, 有的是专门研究古诗词的专家学者所编, 里面有注释、插图, 还有相关的诗词知识、作者的故事等, 可谓图文并茂。小学语文老师应在自己任教的第一学期, 就布置学生配备好《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 (也可以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 , 初中语文教师则让学生准备好《初中必背古诗词50首》。这样, 学生便知道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有这样一项背诵的任务。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了, 行动上才会有表示。

三、合理安排吟诵诗词的时间

准备工作做好了, 关键就是抓学生的背诵落实。语文课堂教学任务本来就紧, 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课外古诗词的教学。其实, 老师们无须占用语文课, 只需要稍加安排即可。这些诗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准确, 初步理解意思, 能背诵下来”就可以了。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书上的注释来理解诗词的意思和境界,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些要求没有什么难度。老师可以安排早自习、午自习、家庭作业时间、寒暑假期让学生有计划地朗读、背诵诗词。笔者在小学任教时, 要求一年级学生学完拼音后便开始利用午自习背诗词, 每人一周只背两首, 同学间相互背诵, 负责背诵的同学在背诵过的诗词上做记号, 老师则不定时抽查。到三年级时,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全部把那本书上的诗词背诵完毕。现在笔者在少年宫的文学班任教, 每周每班只有两节课, 笔者就利用写作的前半节课让学生专门背诵诗词, 文学基础班同学一次背两首, 文学提高班同学一次背三首, 每次都是一个同学一首一首落实, 当然多背不限。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同学, 会利用课间来完成, 个别同学会回家后背好以备下次老师再查, 总之谁都不能“偷工减料”。学生目前只坚持了一个学期 (授课15次) , 基础班的学生人人超过了背30首, 而提高班的不少学生已经全部背完了80首。其中一个叫刘天健的学生特别积极, 每次都提前在家长那里背好了, 老师抽查时背得既流利又准确。笔者还补充让学生背诵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岳飞的《满江红》,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学生不仅能背, 还能体会其中的豪迈、悲壮与气势磅礴。可见, 学生的能力是不容低估的, 只要老师善于规划, 合理引导, 学生是完全可以达到或超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的。

四、设计精彩纷呈的诗词文化活动

学生背诵了古诗词, 老师还应该设计一些精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展示,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笔者曾经组织的学生诗词活动有:诗词吟诵比赛———把规定的诗词篇目放在一个箱子里, 学生抽签背诵, 背得出色的给予奖励;诗词配画展览———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 配上精美的画张贴在展示栏, 由学生评议, 最受欢迎的前十幅诗词画能得到一份奖励;集体诗词朗诵表演———在班级集体活动时排练集体朗诵节目, 并配好音乐, 安排几个同学领诵、伴舞;诗词大家唱比赛———自由收集可以唱的古诗词, 比赛谁的诗词唱得入情入境。事实证明,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学生可以将《静夜思》《阳关三叠》等歌唱得声情并茂, 可以将《春望》《别董大》等吟诵得感人至深, 也可以将诗词变成自己灵魂深处的言志、表情的载体。学生背诵古典诗词的热情高涨, 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学生自然是受益无穷。

篇9: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

关键词:课外古诗背诵 教学策略 诵读

古人云:诗贵言志,言以载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诗歌,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美学、伦理、道德等思想情感,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陶冶和文化价值的选择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翻开初中课本的最后几页,十首课外背诵古诗词无疑增添了我们语文书的厚重感。这便是当今语文教育对于“诗教”的一种回归,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我们教育下一代不忘中华文化,就应该倡导多读诗歌。这些诗歌宛如一个个美丽的花窗,帮助学生们去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让学生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有对中华文化的那种感念与认同。

但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们来说,“背诵”这两个字确实让他们颇为头痛,不仅背诵还要默写,写错一个字还得不到满分,这让学生顿时丧失了背诵这些古诗词的动力与信心。作为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汲取中国传统诗教的精华,帮助学生领略诗词风采,增强背诵的兴趣。

课外古诗词背诵,可以布置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先把这些诗歌背起来,会默写。开学就来个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当然笔者会引导学生说:“这些古诗词可都是流传千年,备受历代文人赞誉,不仅是你们,许多古代名人都背过这些诗,而且大多6岁就能背诵了,你们已经十二三矣,是不是也该迎头赶上呢?”短短的导入或许能激起部分同学对于这十首诗词的兴趣,但真正要将诗教予人温柔敦厚的作用传承给学生,教师还要运用多种角度来教学。

一、巧用前言析重点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如何教这十首古诗词。按照新课标的规定,这些古诗都是必背篇目,那么就有可能在中考试卷中出现。试题形式主要是默写,那么教学重点便是背诵积累。教师们也都明白理解性的背诵能让学生记得又快又牢。面对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从古到今的诗话中对这些诗词进行了大量的解读与赏析,该如何抉择最好的精华作为教学内容,除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了解以外,不妨好好利用一下这些诗词前面的前言来确定重点。如七年级上语文课本《过故人庄》的前言:“‘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开轩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充满了回归自然的情趣。”这个前言从关键词入手,明确了《过故人庄》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点明了孟浩然诗歌语言“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特点,却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诗人抒发的感情也一语带过。《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前言:“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诗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着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描述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样类型的前言还出现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如梦令》《逢入京使》等诗词当中。

教师依据这些前言,再去寻找与这些前言内容相符合的诗话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与意蕴的理解,可谓事半功倍,既不会太深也不会太浅,还能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相适应,为学生打开学习背诵这些古诗词的大门。

二、自学为主诵诗歌

陈寿的《三国志》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阅读一本书,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这是一种通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自学者的钻研。学生学习课外古诗词也要以诵读为主进行自学。现在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朗读课文,教师要求齐读课文的时候,总能发现一些滥竽充数的学生,张着嘴就是不读出声音,甚至走神到千里之外,根本不知道所读何物。长此以往,即使到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威逼利诱”下背诵了古诗词,也达不到真正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将古诗词的意蕴了然于心。首先,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教师用示范诵读引领,唤起学生的诵读欲望,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每次教师均先提出具体的诵读要求,读后请学生交流诵读感受。例如诵读《龟虽寿》《泊秦淮》时,教师多次示范,学生跟着诵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教师还可让水平较高的学生领读,以激起更多学生的竞争热情,或根据具体的诵读材料,现场即兴点名,让学生诵读,或由学生自主选定诵读诗句,提高学生的诵读信心。多样化的诵读方式,将丰富语文课堂生活。当然如果教师本身具备吟诵的本领,也可以教学生们吟诵,让他们更进一步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洋洋大观。

其次,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师示范诵读和个体诵读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诵读技巧:

(1)语调方面。诗歌内容的改变和作者的情感流动都会带来语调上的改变。比如诵读《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应用较为醇厚的语调,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开始语调逐步上扬,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应到最高点,还要有酣畅淋漓之感。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深入研读的习惯,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把握诵读语调。

(2)语速方面。学生诵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时,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应表现得惊喜欢快些,语速中速偏快;而在诵读《逢入京使》一诗时,应表现诗人无法传递书信给亲人只能捎带口信的悲伤,语速应该慢一些。

(3)语言的节奏停顿方面。七言诗以四三或二二三节奏停顿,五言诗以二三节奏停顿等。

第三,可以采用小组展示,亮出学生有特色的诵读水平。教师可以不定期地组织诗歌朗诵会:可让学生自行组合,进行诵读展示活动,展现学生独特的诵读水平。

在不断地诵读中,学生理解了诗的含义,锻炼了语感,体会到了诗歌中的情感流动,自然也会爱上学习古典诗词。

三、积淀文化承传统

我们知道,这些古代诗、词、曲等文学作品都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综合来看,这些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词汇和语法。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呈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二是诗歌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古代文化常识。对这些常识,学生应有所了解,但这不是诗词学习的主要方面。

三是诗词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维方式。如李白奇特的夸张想象、朱熹的借景喻理等,无不体现出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思维。

四是古典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古代仁人志士的“志趣”。它集中表现为以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等。学习这些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学生的审美人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方面。

从以上四个方面出发,教师就能很好地利用课外古诗词背诵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如笔者在教授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时,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李白与朋友交往情况的诗歌,学生纷纷背出了《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诗中佳句。接着笔者问学生,这些诗歌都有什么异同点。学生便开始议论,诵读着诗歌,说出了这些诗歌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季节,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情。在比较中学生还体悟到了友情的方方面面,比如对汪伦的感念,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对王昌龄的担心等等。此时笔者还介绍了古人折柳送别的传统,同学们便从心底感受到了中国古人折柳“惜别怀远”的款款深情。教授《逢入京使》时,对“龙钟”在不同诗句的意思做了介绍;《竹里馆》中“篁”的小篆写法,进而一起诵读屈原《楚辞·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感受屈大夫忧郁之情,一起领略文人墨客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小小诗词却蕴藏着如此巨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怎能不让人着迷?

课外背诵古诗词都是优秀的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词往往从多方面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诗歌是社会和人生的浓缩。学生通过背诵优秀的古诗词,就可以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生经验,从而提高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认识人、理解人的能力;加深认识自身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帮助他们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极大地丰富他们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使其知识面更宽,视野更广。

学习古典诗词,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这些绝美的诗句不仅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也让他们学到了观察生活、描写景物的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等,这些诗句则向学生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助于他们人格的成长。

教师应从多方面研究课外古诗词背诵的教学策略,努力将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一代传承者。

参考文献:

[1]王芳.诗教的课堂艺术[D].苏州大学,2006.

[2]谢娟萍,潘洪建.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行动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3,(22):76-79.

篇10: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

背诵默写文学常识复习

一、课文名句默写

1、独立寒秋,。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鹰击长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5、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6、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7、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8、携来百侣曾游。

9、复为,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0、看万山红遍,;,百舸争流。

11、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12、沉默啊,沉默!。

13、氓之蚩蚩。,来即我谋。

1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15、三岁为妇。。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6、恰同学少年,。

17、总角之宴。,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8、,哀民生之多艰。

19、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0、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所思在远道。

2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22、,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2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5、,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2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8、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来推测中国人的。

29、惨象,流言。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30、明明如月,?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31、,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32、,枉用相存。,心念旧恩。

33、,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34、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体无咎言。

3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天下归心。

37、。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8、还顾望旧乡,。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39、,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0、狗吠深巷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复得返自然。

4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毕至。,,映带左右。

4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桃李罗堂前。。。。。

4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4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6、,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7、。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4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9、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51、,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52、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二、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

2、我国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国策》相传是由汉代 ____________所编的一部 ____________体史书。

4、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 ____________,由战国时楚国人 ____________ 所作。

5、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 ____________,原题为 ____________,选自徐陵所编 ____________。

6、《史记》被鲁迅称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王羲之善书法,有____之称,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____________。

三、名著导读模块

1、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怠。

2、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

4、岁寒。

5、见贤思齐焉。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一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君子病无能焉。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是 ____________,小说写了____ _、________、_____

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

10、《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_____ 国____________

篇11:高一语文重点古诗词背诵

1.《七步诗》(三国·曹植)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做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秸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

2.《鸟鸣涧》(唐·王维)夜晚,人们都安静下来,只觉得桂花在春风中簌簌飘落,夜静悄悄的,山中显得特别空寂。月亮升起来了,惊醒了山里正在栖息的鸟,时而在山涧中鸣叫。

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清晨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

5.《石灰吟》(明·于谦)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

6.《竹石》(清·郑燮)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忽然间从剑外传来了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伤?我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就一直奔向洛阳。

8.《已亥杂诗》(清·龚自珍)要使中国兴旺发达,就得依靠像风雷一样能振奋人心的思想言论。全国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在是太可悲了。我希望老天爷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不要拘于一种规格,为人间降下各种各样有用的人才。

9.《浣溪沙》(宋·苏轼)游历蕲水清泉寺,寺临近兰溪,溪水向西流去。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布谷鸟的啼叫声。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流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不要再发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朋友踏上归途。如果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就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

上一篇:精简师德师风工作总结下一篇:服务器三方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