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宝宝散文

2024-07-28

世纪宝宝散文(精选8篇)

篇1:世纪宝宝散文

世纪宝宝散文

半枝枯萎的荷出现在我季夏的梦里。我很少看花,找不出影响梦境的源头来,只好归根于是夏天的意象过于灼热所致。这是个噩梦,圆叶靡黄,芙蕖萎落,偏偏将死未死,蔫儿拉耷的半垂。旁观者想救而不得,正焦灼时一声响雷,好吧,夜梦惊醒的人反反复复地在床上难以入眠。快死的花是怎么个意思?想不明白,但看起来总归不是好事。

阴雨已经连绵地下了一星期,总是无声地瓢泼而至。半夜窗扇未合,信纸被打得潮湿柔软。墨水落时,容易晕开。这些句子被拆开的时候过去很多年了,一定已经被积尘压得干脆。或许梦境是在映射这件事――早点读,它容易湮灭,并且难以搭救。

信一定要写在纸上。多少年前的信使在诗歌中可以是沉鲤、飞舟、鸿雁、月华,甚至诗人葬身的大江。后来有车马,有网络,信息以瞬时的速度传达至故人身边。少了等待的环节,“将有信来”也不太值得期待。这是我所处时代一件极其令人难过的事。但我现在有机会写一封有去无回的信,这个概念思之浪漫又决绝,像季节过了,花色就决不肯回头。

信,或者说中国的信,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被当作文学的载体。用字缠绵的情书私语读之令人颜开,上表可以理解成需恭敬交予天子的.陈情信,诗词在古代也多有远递的寄托。如果以纸张诉以言辞的人越来越少,它最终会被岁月封存进老套的故事中。

在诗信中传唱最高的,迄今犹需提及辛弃疾。天不生稼轩,宋词何来醉里挑灯看剑之情怀!陈同甫读至可怜白发生时,约是掩卷而泣。再有《离骚》,《离骚》是问责苍天后土的泣血信,是寄往后人的陈情书。什么样的打击才能将人逼至狂呼“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一声尽后人气断,汩罗江依旧滚滚向前,这一天浪花激越,鱼龙四逃。只从此,玄黄大地有了补不尽的龟伤。

壮词之外,情书也必不可少。鸿雁传书四个字读来,像一段寒塘鹤影掠光振翅的灰调录像。“身无彩凤双飞翼…此情可待成追忆…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肯化春蚕思尽而死的李商隐。一身风骨埋进华章里,缠缠绵绵地供了国人几千年欲言相思道不尽的佳句。李清照站在西楼月下,痴等的也不过是一封云雁锦书。

你这时年少,也许会爱李白乱把白云揉碎的骄狂气。再大一些,应该读一读课文之外的文赋。我说表文也是信的一种,是因为它也有特定的收件人。古有读《陈情表》《出师表》应垂泪之言,但多数时候我们将它背下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会理解。惟有哪一日忽然翻开近代史那些以枪剑刻上的伤痕累累的痕疤,才懂了什么是孔明先生所叹息的“危急存亡之秋”。好的是,和平已经到来很久了。骆宾王能以“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叫女帝惊奇,也能以字字珠玑的逼问“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鼓动一番人心起伏。这是书信的作用,向你欲交递之人传你所想。

江流不肯止步,你猜测不到它在什么时候来一个巨大的转折。有很多东西,都已经在这泓长水中冲刷殆尽了。说来一封给未来的信难道当真能平和地送至谁的手上?时光无非就是,一支银箭射向另一支银箭,一朵芰荷来替另一朵芰荷。 但当你选择走进深山幽居一段时日,在苍茫的夜色下偶逢月满田径,或许能懂陶渊明不知是寄给世人还是寄给自己的“带月荷锄归”。

多年了,看看你所处的世界,与我与前人的已经大不相同,所幸文字的骨血始终烙印在你我灵魂之中。信函一去二十年,前路茫茫,须得自行珍重。

篇2:世纪宝宝散文

亲爱的宝宝:

时光机器的碾压让未来变成过往,十八年前的今天你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米阳光唤醒你睁开迷蒙的双眼。“腹中之娃”“跳”出母体狭小的空间,面对全新的世界,你隐隐感受到眼前世界的迷幻曼妙。也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你生命的时间节序被切割成三个维度:对你个人而言,你所面对的世界也就有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相对于你所生活的世界,也就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时间的淘洗可以带走很多,但被刻录在骨髓里面的历史印痕却永远无法磨平。积贫积弱,书写的是一段屈辱史;忍辱负重,彰显的是一段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内外交困,中华儿女负重前行。华夏一春雷,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时,百废待兴似久旱花木迎甘霖。历史由勤劳勇敢者书写,从一穷二白中走来,战天斗地的激情挥洒,旧貌换新颜。

带着伤痛,带着喜悦,怀揣着梦想,历史的滚滚车轮驶入新时代。新千年钟声的敲响是对过去的告别,更是对充满美好未来的畅想。希望变成现实,不是“守株待兔”的守候,而是需要脚踏实地“一犁一锄”的精耕细作;理想变成现实,不是坐享其成的旁观,而是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与民族,只有砥砺前行,并时时仰望星空,才能从山重水复中突围,才会迎来柳暗花明的别有洞天。

行走在路上,都希望能够一马平川,都渴望一帆风顺。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裂痕永远不可能弥合,个人的成长如此,国家的发展也不例外。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在世界大舞台上,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掌握了话语权。举世在奥运圣火的光环下狂欢时,大自然的愤怒让国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多难兴邦,灾难与困苦只是前行路上的绊脚石。无法抹平的伤痛不是让人沉沦,而是用果敢与勇毅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正是凭借不服输,不气馁的顽强拼搏,在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和综合国力的`护航下,浩淼宇宙才有了“神舟”家族的常客,浩瀚深蓝的大海深处才有了“蛟龙”的“龙宫寻宝”。“嫦娥”问天,“天宫”安家,外太空也留下五枚闪闪的星星和一面红艳艳的旗帜。随着温饱问题不再是人们纠结的主问题时,在举国奔小康时代洪流的冲击下,破旧低矮的草房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泥泞与坑洼也让位于水泥与柏油。贫穷,让国人吃尽苦头。面对发展的大蛋糕,只有让更多人分享,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融洽。

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找到了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处”,国家的发展如此,个人的成长也是这样。过往充满了喜怒哀乐,但都随着泛黄日历的撕下而变成了记忆。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你展卷品读历史,感受前行的不易时,面对未来,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经营自己的生活与人生,决定了你人生的成色。在多梦的时代,每一个人都会播种下种子。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再到硕果累累,除了需要热情,更需要不忘初心的坚守。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恰似地上的路一般,只有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梦醒时没有了方向。”宝宝,人生需要仰望星空,生活更需要脚踏实地。跨进十八岁的大门,站在新的人生起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在搏击风浪中挥洒,你的世界才会绚丽斑斓!

xxx

篇3:世纪宝宝散文

关键词:地域文学,时代感,地域性

泰纳曾提出文艺发展的“三要素”, 即文学发展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力量所决定的, 这一理论在当下仍在使用。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 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 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在思考何以保持自身文化生命力的问题。当“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的观点达成了一种共识, 不少文艺工作者将视角投向了地域文化研究。2004年4月10日, 在陕西师范大学启动了中西部当代文学高层论坛, 展开了“区域/地域文学”、“中部文学”、“西部文学”等话题的讨论。会上, 刘川鄂提出“有必要澄清‘区域文学’与‘地域文学’的概念”, 并需“从区域文学理论的限制和一体化区域文学体制的不足中, 反思当代中国文学的外部环境, 反思当代中国文学的外部环境, 反思当代中国文学不高的原因”[1]的观点, 这实际上是他对区域文学的思考。同时, 关于地域文学研究已经在刘川鄂的脑中酝酿。由他主编的包括他在内的湖北大学几位中青年教师参与编撰的湖北文学研究丛书于2011年问世, 比较系统介绍和评述了转型期湖北文学各种文体的发展状况。

一.宏观上把握丛书

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 是一套试图基于湖北这一地域作家作品研究, 来“探寻区域文学与中国文学, 全球文学的多元复杂关系”[2]的丛书。中国的改革开放,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九十年代初, 市场经济政策的出炉, 更是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由此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 艺术等上层建筑的变动与发展。同时, 全球化、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各地域作家可以“以个体化方式从事审美创造”, “更自由更便捷地参与到跨地域的, 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文化 (文学) 思潮和创作中。”[3]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各地区文学共性越来越突出, 个性相对淡化, 这一现象也让人思考共性是否会逐步消解个性这一严峻的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全球化势头已是不可抵挡的事实, 作为中国文学一隅的湖北文学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如何来保持自身个性, 彰显独特的文学魅力呢?笔者认为, 保持地域文学的独特魅力, 有赖于地域文学写作者和地域文学研究者共同努力。世纪转型时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着力于关注在转型期这一特定的时间段, 湖北文学理论、小说、诗歌和散文的发展状况。将研究时间限定在转型期, 在于这一时期经济基础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 势必会造成文学等上层建筑的变动。事实上, 伴随九十年代经济体制变革, 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商品化、大众化的趋势。全球化不断地加深, 各种外来文学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输入, 使得中国文学理念愈益庞杂。作为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 湖北文学深受这些的影响, 为应对新的形式, 湖北文学写作者不同程度地调整自己的写作主题和方向, 从纵向上看, 呈现出与以往时段的文学发展不同面貌。同时, 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区域文化的交流增多, 写作者关注的话题趋近或趋同, 但各地区写作的视角仍有不同。从横向上看, 湖北大学研究者在关注同时代主题的同时, 仍然以自己的观察视角, 思考方式彰显这一地域文学的不同。通过以上两点,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丛书的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微观上分析丛书之散文问题研究

丛书分别对湖北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理论批评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这里, 笔者选取梁艳萍等著的《实际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作为批评分析的重点, 以呈现该书关于湖北地域散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此书主要关注的是纯散文的研究, 报告文学、杂文及小品文并未纳入到其中。全书分为九个章节, 以湖北不同时期和不同散文类型各行其章, 各章以作家传论成文。该书对散文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点:一是对老一代湖北文学家散文创作研究;二是对湖北散文主力军作家作品研究;三是对湖北先锋散文、新散文作家作品研究;四是对湖北学者散文、小说家散文、诗人散文研究;五是对湖北主题散文研究。由上观之, 此书对湖北散文所涉及的面是比较宽泛的。而能贯穿和统摄所有面的就是本书的时代感和思域性两个基本特征。

1.时代感。

正如本书导论所指出的那样, 湖北当代散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程, 它经历了“传承阶段”、“调整阶段”和“转换阶段”[4], 处于不同阶段, 不同时代的湖北散文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传承阶段”主要是指建国到1978年这一时间段, 与其他地方的散文创作一样, 湖北散文呈现出集体意识创作的倾向。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三大家成为了散文创作的典范。湖北散文也顺应这一潮流, 散文写作中趋于“以小见大”的艺术思维特征。不过此时的散文, 政治的声音比较强大, 以至于遮蔽了个人的声音, 导致了个人的严重缺失。真情实感难见其中。“调整阶段”主要是指八十年代以来, 湖北散文历经特殊时代, 主动地调整写作模式, 调整写作与商品经济、读者之间的关系的时段。我们可以较清晰地看见湖北散文写作由物—人—理的模式回归到真善美追求上俩=。散文写作重新找回了自我, 个体意识达到了复归。特别是在90年代转型时期, 商品经济时代的来临, 湖北散文适时调整写作题材和写作方法, 满足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但这并不是说湖北散文陷入了迎合读者、市场的境地, 相反, 湖北散文将九十年代商品经济所带来的问题作为写作的主题, 对时代和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对人的关注和当下写作的思考也嵌入到湖北散文创作中。胡发云的散文从个体生命出发进行情感的宣泄, 着意寻找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现代人的精神的栖息地。湖北先锋散文写作者刘继明, 对写作本身的思考, 对当下社会和时代的批判, 实际上, 显示出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担当。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末期兴起, 在九十年代获得比较大发展的文化散文。“文化散文”的旗帜是由湖北散文中坚王维洲最先高举的。文化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 显示出写作者借历史景观来思索社会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省和批判。读者从散文写作者的诗意表达中可以领会其思想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转换阶段”是指新世纪以来, 湖北散文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湖北学者、已出名的小说家、诗人纷纷将笔触延伸到散文领域, 进一步开拓这一问题的写作领域, 这些人以散文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思想、精神, 散文创作时代感十分强, 不论是转型前还是转型后, 湖北散文都保持与时代血肉关系, 尤其是转型后的湖北散文, 创作者个体意识复归, 热切地关注社会问题, 思考人的生存与发展, 彰显出湖北散文创作者与时代共命运、同发展的特点。

2.地域性。

“地域是一个空间的、文化的概念”, 因而“具有明确而稳定的空间形态和文化形态”[5]。在湖北, 所出现的文化形态之一就是地域文学。地域文学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地域性, 梁艳萍等著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这本书把握住地域文学的地域性, 试图从受楚文化影响的散文写作者的独特精神气质, 审美取向和受经济影响的写作者写作主题、取材等方面来展开讨。

独特的精神气质尤为突出的体现在老一辈文学家和转型期的湖北先锋散文写作者。老一辈文学家, 以胡风集团为代表, 包括胡风、绿原、曾卓等。他们坚守着独立人格, 在受到政治牵连后, 仍能保持自我铮铮铁骨。这样一种性格和气质, 体现在胡风的散文写作中就是对现实关注和抨击。绿原和曾卓都写过自己苦难生涯的散文, 可以说, 这是他们在特殊年代地下写作的主要成果, 平反后, 他们也都写过一些回忆性的散文。对苦难的抒写, 曾卓散文中透露出无限希望, 给其带来了一些精神上的慰藉。绿原散文中多思辨色彩, 从字里行间中能读出其刚性的性格。湖北先锋散文写作者以刘继明为代表。在转型期, 商业化、市场化的大潮中, 他仍能自觉地疏离喧嚣和浮躁, 保持自我, 以散文的形式清醒地审视现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 对现实展开思考与批判。同时他也关注写作在当下的困境, 思索着写作本身的问题。

受当地经济影响, 湖北一些散文写作者的写作题材而后主题也发生了变化。转型期的散文写作主题关注经济发展带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同时还将题材投向乡村或乡土写作。王维洲的文化散文散发出文化气息的同时, 也展开了对商品经济社会追逐经济价值而破坏环境的行为和现象无情的批判, 这些批判都是发人深省的。胡发云的散文关注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痛心与呼唤, 对乡村题材的抒写可以从席星荃和谭岩身上找寻到。谭岩作为民间写作者, 重视对乡村景物的描写, 他的作品常常折射出佛家似的禅机, 对人生、社会进行了哲理化的思考。席星荃的散文写作刻意避开经济快速发展, 繁华的都市, 试图从乡村记忆和乡土的切身体验来寻精神的栖息地。

从整体上将这本书能够把握住时代感和地域性, 反映出转型期湖北散文的新的变化和发展。每章以专论的形式可以清晰看到散文写作者完整的创作, 这对于我们认识散文写作者前后创作变化具有比较大的意义。但是这样一种写作的思路, 不太利于表现不同类型的散文具体情况, 比如说文化散文、历史散文、思辨散文在很多作家都有所涉猎, 要论及某一类型的散文在湖北的发展情况, 需要靠读者自己梳理, 归纳。总体上来说, 此书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目。

参考文献

[1]王贵禄.地域文学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5) .

[2][3]梁艳萍等.实际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总序.

[4]同上, 导论.

篇4:新世纪江苏散文创作扫描

关键词:新世纪;江苏散文;创新意识;思想深度

一向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江苏,是公认的文学大省。当代江苏文坛,活跃着一支老中青布局合理的散文梯队,与实力雄厚的小说军团悄然并行,享誉四方。

新世纪江苏散文创作队伍,总体看主要由小说家散文、诗人散文、学者散文这三个板块构成,从事专职创作者较少。小说家散文和诗人散文,以其特有的灵动飞扬活色生香,惊人的事象捕捉能力,异乎寻常的艺术感觉,让那些读惯了一本正经的“职业散文家”作品的读者大为惊奇。而学者散文的文化影响力和思想冲击力,则有目共睹。

江苏作家群直接推动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热”,对于当代文化散文、小说家散文的贡献不容忽视。《雨花》杂志作为文化散文和大散文的力倡者,推出了夏坚勇等散文名家,功不可没。《钟山》杂志长期开辟“非虚构文本”“江南风流”等专栏,持续刊发王彬彬、诸荣会等作家的历史随笔类文字。2012年1、2期则重点推出刘剑波的《疼痛》(即《姥娘》)、范培松的《南溪水》两部长篇散文,成为近年江苏散文的重大收获。夏坚勇以其不凡的散文创作成就,一度与余秋雨齐名;黑陶、庞培等的“新散文”影响一时;车前子、费振钟、叶兆言、黄蓓佳、苏童、范小青、朱苏进、赵本夫、毕飞宇等小说家或诗人、评论家尽兴挥洒的散文作品,显示出独特风貌。其他如董健、丁帆、王彬彬、王尧、汪政等学者的随笔,贾梦玮、姜琍敏、斯妤、山谷、薛冰、赵践、韩东、徐风、麦阁、苏宁、赵恺、梁晴、唐炳良、储福金、沈乔生、陆建华、诸荣会、王慧骐、吕锦华、陶文瑜、王建、赵翼如、傅晓红、晓华、胡弦、李风宇、胡竞舟、刘春龙、吴功正、吴光辉、韩开春、杜怀超、周荣池、张震、海波等的散文,以及金陵客、吴非、刘根生等的杂文,均各具特色,可圈可点。

黄蓓佳的散文恬静清新,寄意遥深,发散着朝露般的气息和少女般的情怀;范小青的散文大气敞亮,人如其文,粗服乱头而风华自具,不假雕琢而楚楚动人;苏童的散文绵密通透,细腻优美;毕飞宇的散文大气锐利,显示出良好的语言质感、出色的文化感悟和独特的思想深度;赵本夫的散文朴素俏皮,充满哲理,体现出特有的乡村智慧;赵恺的散文随物赋形,联类譬喻,深得骈赋风致;夏坚勇散文追求黄钟大吕之响与惊涛裂岸之势,既具宏大气象,也重审美灵性的张扬;朱苏进的散文精心结撰,严丝合缝,蕴含着不动声色的爆发力,表现出强悍生命个性的奔突和对人类孤独本质的清醒认同;费振钟的散文随笔洋溢着现实关怀与人文追问,呈现出淡雅清丽亲切柔美的风格,凡叙事、写景、抒情均细腻到位,质地纯粹,堪称“江南散文”的典范,对于他,从评论到创作,这种高难度的跨越和转换犹如春梦无痕,令人惊奇。黑陶的散文浪漫奇异,惊采绝艳,暗合楚骚传统;其他如车前子散文的烂漫多趣、庞培散文的独抒性灵、苏宁散文的纯洁静美、麦阁散文的诗性忧伤等,均新人耳目。至于董健、丁帆、王彬彬、王尧、汪政等以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见长的随笔文字,则清通畅达,见性见情,重在普世价值的传播,不以文采见长,却蕴含着遒劲的思想冲击力。如是种种,营构出一幅纵横阔大的江苏散文长卷。

与一代散文圣手汪曾祺的情形相似,部分籍贯江苏但居于京沪或外省的散文家,如学者散文的代表人物杨绛、林非、卞毓方,艺术家散文的代表人物范曾,知名随笔作家李国文,军旅散文名家朱增泉等,皆可纳入新世纪江苏散文的考察视阈。

近十余年,小说家叶兆言表现出对非虚构类文本的钟爱,先后出版《杂花生树》等20多种散文随笔集,得专营“散文专卖店”之誉。身为中国文坛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作家,叶兆言有着良好的杂学基础和国学根柢,其行文取材广泛,侃侃而谈,不为知识、史料和经验、定见所奴役,娓娓道来,自在亲和,幽默、戏谑与悲悯兼备,具明清文人趣味,得英法散文美质。现实世界里的憨呆书生叶兆言,一俟行文,其神韵遂如风行水上,缥缈奇变,彰显地道的文章家风范。叶氏散文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充分打通明清小品、五四风尚、现代主义,成就跨文体写作的奇景。“林琴南翻译的速度很快,颇有些像今日的东方快车软件。”(《林琴南》)“他是文学界的成吉思汗,指挥着他的蒙古大军,在小说领域所向披靡。”(《想起了老巴尔扎克》)“做汉奸好比淫妇偷人,小偷偷东西,无论什么充足的理由,别人都不会同情。”“仕途这剂春药,对知识分子的诱惑实在太大,一旦沾上,和吸毒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周氏兄弟》)这样的行文,一似春梦无痕,不着气力,又如剥皮抽筋,不遗余力。尤其以某种拟市井口吻道出,显得张力十足,绰具格言警句特色。

“陈旧人物”系列文本是叶兆言散文中的精华。这类文字,似野史而非野史,似信史又多传奇,简约处一笔带过,丰富处不吝笔墨,力求还原现代知识者和文化人的人格、心灵与性情,藉此呼吁良好的人文生态。《吴宓》结尾写暮年吴宓在1978年被遣送回老家,住在他年老的妹妹那里,眼睛已经看不见,神志也一天天昏迷,他最后的声音只是渴了就喊饿了就叫:“给我水喝,我要吃饭,我是吴宓教授。”可谓英雄失路,万绪悲凉。《朱偰》写朱偰被打成“右派”前享受着高级知识分子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打成“右派”后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1968年7月,学究天人的朱偰因不堪受辱上吊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我没有罪!你们这样迫害我,将来历史会证明你们是错误的……这样的伤感,分明裹挟着黄钟大吕般的抗争之音。要之,叶兆言的散文自由穿越于现实和历史,将学养注入饱满结实的文字肌理,秉持文化与平民的双重视角,呈现出独有的节奏、弹性和语感,既有意思,更有意义。叶兆言的成功个案充分验证了,小说家致力于散文随笔并非不务正业,做得好,同样能够别铸辉煌,衣锦还乡。

董健教授的“跬步斋”系列文化随笔,犹如暮鼓晨钟,直逼灵魂,堪称江苏学者散文中的上品。《“读图时代”要读书》指出,文化传播中的图像化现象直接导致大众文化生活方式的畸变,尤其是读写能力的衰退、人文精神的式微、思考力与联想力的萎缩等,所以应警惕“图像霸权”,对媒体保持必要的距离。《“人文”不可无“文”》谈及当今人文学科精神萎缩的不良风气,斥责了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文艺学领域的造假现象,深切缅怀王国维、鲁迅、胡适、陈寅恪等前辈学人风范。《21世纪的“读书人”》呼吁读书人摆脱“工具的工具”的命运,努力建构自身的人文主体性,远离政治实用主义、经济实用主义和文化市侩主义。《告别“花瓶”情结》说:“花瓶是阔人的摆设,它是不懂真美的有钱人和权势者用来装潢门面的。……花瓶存在的惟一依靠就是‘主子’的赏识。”指出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当花瓶的传统,“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进而无情揭穿了时下某类作家的庐山真面目——他们戴着华丽桂冠,写着漂亮文章,自鸣清高,却以被赏识为荣;满嘴文化,可惜灵魂鄙俗。人格与文格的分裂,使其始终不可能拥有恢弘博大的气度,产生不了震聋发聩的力作。这种以被赏识为荣的心理,就是“花瓶”情结的典型表现。《何为大学之魂》探讨了大学之魂的生成和维系必需的一系列条件: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超越的精神、探求的精神,提请人们时时警惕新蒙昧主义、新专制主义、新奴才主义的死灰复燃。董健的随笔文字内容丰厚,包罗百态,质朴本色,洋溢着不枯的激情。作者健笔一枝,爽如哀梨,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仿佛汉廷老吏,又如百战健儿,通过对知识者透骨入髓的观照,对诸多文化现象鞭辟入里的解剖,体现出不俗的人文意识和卓立于当代文化潮流前沿的气魄。面对世风、士风、学风的腐败,品读这些饱蘸人文激情写下的文字,实不啻于一次精神的洗澡。

nlc202309032151

刘剑波的长篇纪实散文《姥娘》,文气充盈,笔力酣畅,再现了一位中国老人在时代裹挟下颠沛流离的身影,因其题材的普遍性和独特性而具备了惊心动魄的力量,引发读者对家庭、社会的一系列伦理思考。作者将小说技法适度植入散文创作,表达能力出众,艺术感觉不凡。全书以剖肝沥胆抉心自食般的巨大勇气,直面种种人性的冷漠、阴暗和自私,通过审丑意识、审父情结和审母情结,传达出生命不可承受之痛,凸显至真至纯至孝的情怀,并指涉了人性的种种微妙。作者写及自己的父母和亲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盼望90岁的姥娘快死,以获取某种轻松,本是血浓于水的家庭成员,关系竟变得如萨特笔下的地狱鬼魂般纠结如斯,这样怵目惊心的人性本真,彰显安特列夫、鲁迅式的阴郁。“孝道”的本义是各安本位,不必一定要突出哪一方;当某些程序出现差失时,孝道也便悄然背离了原意,成为一种重负。与此相关的,对于“养老”问题,国人向来缺乏通脱旷达的理念和规则,凡事喜欢在爱、义气、情分的名义下一锅烩,由是引发一系列人际冲突,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缺了一种真正的理性精神的引导。《姥娘》于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外,更有助于促进人伦关系的探讨。毋庸讳言,“姥娘”们的过去式,正是我们的现在式;而我们的现在式,则是他(她)们的过去式。都说长辈眼中的晚辈永远像孩子,晚辈眼里风烛残年的长辈们,又何尝不是孩子?不过已经是不那么“讨喜”的孩子了。《姥娘》启示出,“厌老爱幼”是人类的天性,“尊老爱幼”则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必然诉求和必定要求。“爱幼”是一种顺流而下的爱,自然而然,容易;“尊老”则是一种逆流而上的爱,要想做到并做好,不易。在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我们尤应克己复礼,遏制天性中的功利与自私,成全人伦和孝道,让长辈们有尊严地度过此生。

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范培松教授暮年发飙,推出自传体长篇散文《南溪水》,爆出猛料若干。作品以近于魔幻的手法,驱使天、地、人神四维互动,彰显时代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完成了对荒诞岁月的控诉。《南溪水》从长辈口中真实讲述的“长毛”造反说起,到改天换地的剧变,一直写到“文革”武斗的惨烈、身陷缧绁的困厄,对革命与杀戮予以大胆反思。读到这样的作品,首先应该感谢大历史的丰富馈赠。《南溪水》行文看似随意草率,实则浑然天成,耐人寻味。作品的妙处在于以局部照亮全部,彰显细节的魅力,一些精彩句式随时可见。如,跛脚的乡间配猪老头,脸圆头也圆,长得很像公猪,“似乎那公猪是他的儿子似的”;跳大神的乡村巫婆张莲英则“活像一只啄木鸟”。这样瘦硬精警的比喻,这样奇特而有力的修辞,直追北宋“江西诗派”宗师黄庭坚。而巫婆张莲英跳大神时的唱调,竟与国学大师钱仲联上课时吟诵古诗的腔调十分相似,如此反诗性的突兀比较,生成奇异的阅读效果。作者写自己课间向钱仲联教授请教问题时,钱回答“我说是香草就是香草!”这种可爱的霸道中所发散出的自负自信与真性情,令人难忘。《南溪水》移步换景,举重若轻,在对一己心路历程的剖析中,发散着独特个性。

女作家麦阁的散文主要收录于《再见,少女时光》一书。其文本沉静而热烈,内敛而奔放,感觉的变异与放大,意识流、蒙太奇等手法的植入,让人想起杜拉斯与伍尔芙。生活给了麦阁一颗慧敏的心,文学则赋予她明澈的性灵、向上的翅膀。她以清冽的语言,良好的语感,述说着喜悦与神秘,蜕变与成长,总体上呈现出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怀。麦阁笔下的春潮与夏昼,秋晚与冬夜,蓝炊烟、白太阳与青石板,河岸的空宅,树杈间的河流,梦中的父亲,黄昏的叹息,以及忧郁困顿而叛逆的青春期,总也走不出的青春阴影,内心深处排遣不开的孤独、恐惧、失落、悲伤、寂寞,至为动人。麦阁以女性所特有的感知方式,执着书写爱与痛、梦与醒、生与死,如杜鹃啼血,声声压抑,却也不乏粉墙黛瓦式的明朗。麦阁的文字充分印证了,文学是苦闷的象征,压抑的结晶,写作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倾诉,一种依托,一种灵魂寄存的方式。在她那里,苦难闪耀着诗性的光泽,每一个字都是她内心气质在纸上的延伸,都是从心底真正流淌出来的。

要之,新世纪江苏散文创作题材广泛,手法多元,姚黄魏紫,各擅胜场。其不足和局限则在于尚缺乏自觉的文体意识、足够的创新动力与大无畏的形式探索勇气,表现于具体创作,往往呈现出不自觉的跟风倾向,鲜有能够自立门户、独成一体、金鸡独唱者。江苏散文创作总体上多的是纤细、婉约、清丽的笔触,少的是黄钟大吕般的史诗气魄和崇高之美,在思想深度和人文厚度方面不免有所欠缺,因之也便缺乏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贾平凹、周涛、张炜、潘旭澜、南帆、余秋雨式的散文重镇,亦缺乏王小波、筱敏、朱学勤、刘亮程、陈丹青、陈凯歌、章诒和等风格鲜明、绰具另类之美的散文名家,更未涌现出与朱自清、叶圣陶、瞿秋白等前辈江苏散文大家相比肩的人物。一些散文作家的可持续写作能力不强,亦令人遗憾。如上世纪90年代名动一时的夏坚勇,行文苍茫雄健,元气淋漓,注重在以古比今、托古讽今中渲泄激情,寄托心音,突显散文强大恣肆的本体,取得了预期的文化穿透效应;遗憾的是夏坚勇的总体散文创作量欠丰,近年尤其难以为继,表现方式也偏于直白袒露,往往理胜于情,质胜于文,以致搁浅了文本意蕴,影响了文本美感。他在当代散文领域的相对落寞和渐渐淡出,与此不无关系。

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江苏作家身上总有一股割舍不断的雅气、名士气、中产阶级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散文创作成就,致使文本的气象、格局有欠阔大,形成丘陵多而高峰少的散文创作生态。凡江河湖海中走得太快的船,因其载重量少,吃水必然不深。江苏散文创作如何突破细腻幽微抒写自我的躯壳,以天问般的胆识,以直面现实拷打灵魂的惨烈,昂然彰显正大庄严的王者气象,体现崇高美的要义,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一维。相信对于卓富实力的江苏散文创作来说,要想达到一个理想高度,并非难事。

另外,由于散文这一文体本身概念的含混,分类的模糊,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兼以创作面目的驳杂不一,先天性地决定了散文理论建构和言说的难度,涉足者往往不得要领,仿佛陷身无物之阵。尤其在学风浮躁的当下,种种原因,致使散文研究青黄不接,散文批评积弱积贫。我们平时读到的很多散文评论都是感想式、印象式、片断式的,篇幅上难得写长,质量上更难得写好。在国内散文研究和批评的力量总体较为薄弱的大前提下,关于新世纪江苏散文的研究和批评同样少之又少,与蓬蓬勃勃的散文创作颇不成比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文坛陆续涌现出吴周文(代表作《杨朔散文的艺术》《散文艺术美》)、范培松(代表作《中国现代散文史》《20世纪中国散文批评史》)、张王飞(代表作《朱自清散文艺术论》)、王尧(代表作《中国当代散文史》《询问美文》《乡关何处》)、沈义贞(代表作《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等一批有成就的散文研究和批评学者,但遗憾的是未能进一步做大做强。这种情状倘不改观,势必影响到江苏散文的繁荣。

需要提及的是,江苏一批为数不少的散文写手,专意炮制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体文本,颇为一些面向市民的晚报小报类媒体副刊所青睐。若干年来,此类以赚取读者的廉价泪水为目的的垃圾小品一直不见衰势,几成一种散文公害。其所显示的,更多的是非文学的品质、亚文学的特色。此种流水线、格式化、快餐化写作,客观上也把文字当成了媚俗和谋利的手段,值得警惕。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江苏改革开放30年散文创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8ZWD020)

篇5:一转身便是一个世纪抒情散文

清风徐徐,云朵给蓝天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稀疏的阳光从小缝隙中投射下来,拱桥侧,池塘边,凉亭里,处处是熟悉的围绕。独自一人走在这个似曾相识的地方,那个正当年龄的人似乎只活在了记忆里。绕过悠长的古道长廊,只见雕栏玉砌的侧影,听着檐角风铃在风中盘旋的唱和。

脚步轻盈,用手抚摸着留有古老痕迹的砖瓦,那青色是曾经存在的最好见证。曾几何时,细雨飞扬,雨点敲打着池中的莲叶,落在叶上的晶莹成就了梦中的回眸……

柔情的双眸看着深情的恋人,她慢慢地倒着往前走,背对着前方,细腻的雨丝偶尔滑落到了她的青丝,嘴角边的弧度清晰,她微笑着看着她深爱的人,似乎那水灵的双眼都在诉说着内心汹涌澎湃的爱慕。

没有音乐,但仍随风而舞,她灵动的身体俨然旋转在充满着古典气息的庭院,她和这里的唯美相互应和着,散发出一种引人入胜的`并让人沉迷的魅力。细长的发丝在风中飘荡,在空中回旋,发尾划过身前的时空,身影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模糊,她伴着清脆的笑声问了一句:我美吗?

她的恋人忍不住在原地潇洒地转了一圈,“美!”

篇6:半个世纪的等待散文欣赏

半个世纪的等待,却仅仅是一面之缘,不知道当初在伊甸园里你我的许愿有没有记载,是否还能在耶稣的姻缘册子里查到我们的前世相约。当初只知道那树上的青涩的果子是不可以偷吃的,于是,你我都恪守那个禁令,只是遥遥地望着那青涩发亮的的果子流着涎水,谁也没有去碰她,哪里想到,这究竟成了今生的一次缘分的错过,成了你我遥遥无期的思念和渴盼,成了今世不可挽回的遗憾,这遗憾将要等待到下一个来世!

我知道,雅典娜原本就和维纳斯有不解的怨恨。可是我就偏偏爱上了你这个维纳斯。因为你是世界上最善最美的女神,是我心中最爱的人。只是上帝的眼睛没有睁开,在他的姻缘簿上点错了鸳鸯谱,才使你我都苦了半生,忍受了半生的孤寂和愁思,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才仅仅有那日思暮想的一面之缘。那两年前匆匆的相见,又匆匆的别离,如今,那相见相别的场景,牵动着我的魂在浩渺无边的空中飞舞,让我的魂魄都飞到了遥远的天边,梦里总在寻找着心中的`你,凝成了我无时无刻不在的思念。

忘不掉电话里你那如泣如诉的泪语,忘不掉电波送过来的甜美的笑声,忘不掉茫茫人海里我切切的等待,忘不掉车站里初见时你恬静的笑容,忘不掉你那举手投足的动作,忘不掉你呢喃轻语的低吟,忘不掉你那震颤心弦的让我陶醉春风,忘不掉落日后静看晚霞映照的灯火,灯火里你我的心里早已是热泪盈盈,忘不掉我千里迢迢,一路风尘地赶到你的跟前那个早晨,朝霞和你一起迎接我的情景。这些都已成了我心中的永恒。

半个世纪的等待,却园不了你我今生的梦。短暂的邂逅,我本想在你的海洋里享受一朵浪花的娟秀,可是你却和给了我铺天盖地的潮水;我只想欣赏到你的蓝天里一朵云霞,你却给了我一道笼罩天宇的彩虹;我只想在静静的夜幕里看到你一星闪烁,你却给了我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只想听到你一个美丽的音符,你却给了我一曲震颤苍穹的琴声。这铺天盖地的潮水,这笼罩天宇的彩虹,这一轮皎洁的明月,这震颤苍宇的琴声,成了我离别后无法斩断的情思,成了缠绵在我梦境中的牵念,成了我生命的永恒!

知道吗?你时时出现在我的梦中,我常常在梦里惊醒。梦境里,你我光着脚在海边的沙滩上拾贝,海浪撞击着海岸线,发出那醉人的音响,就是我和你相吻的轻吟;梦境里,晴空的阳光下,你打着那把粉红色的遮阳伞,我和你牵着手走在垂柳旁,柔嫩的柳枝轻轻地抚着你的脸,你的秀发在微风里轻轻地飘动;梦境里,你凝神谛举起那相机在偷偷地捕捉我的身影,无意间的一个快门,换取的是你那千古难得的笑声;梦境里,草坪间平坦的小路上,有你芊芊陌陌的背影,那背影贮存在我的相机里,你的身边花红草绿,蜜蜂嘤嘤;梦境里,你我诉说着自己的坎坷经历,携带着诙谐的童年往事,你含笑欲飞的凝神的双眼常常望得我泪眼朦胧;梦境里,灯火辉煌的都市里,石阶上你我手挽手相视无语,心中的幸福潮水在汹涌澎湃,忘记了身旁那流动的人群中有羡慕的眼睛。

你知道吗?分别时我的心已经被掏空,我的灵魂已经随风飘去。离开你的那一刻,我的步履有千斤的沉重,我的大脑已经失去了知觉,不知道了方向。我的眼前已经卷起了草原上的旋风,一辆黑色的轿车在风烟里疾驰,车后面卷起的烟尘迷住了我的眼睛,我踮起脚尖在茫茫的人群里寻觅,到处见不到我心中的那一束玫瑰,此时的我早已是泪眼朦胧,心里卷集着暴风骤雨,那滂沱的雨水浇灌着我跳动的心脏,涌入我的眼眶,挂满了我的腮旁,我在那狂风暴雨里颤抖,忘记了我的头顶上就是炽烈炎炎照射的太阳。

你知道吗?我已经魂飞魄散,我已经不属于我,我已经成了非我的精灵。梦境里,我无数次惊醒,醒来后,看到的是窗外静静无声的夜,我的思念的泪就像这夜里的月光一样朦朦胧胧。梦里醒来,伸手轻轻地触摸,我的身边却是空空的湿枕,我啧啧地问自己,我身边的爱人什么时候飞走了?为什么也带走了她的甜甜的娇吟和幸福如醉的酣容?闭上眼睛,两串清泪从眸子下滑出,就像一杯滚热的奶茶,从我的心里涌动,从眼眶里流出,又不断地凝结和缓缓的融化,在我的腮边蠕蠕地爬动,凝成我的思念之情。

篇7:跨越半世纪的师生情散文

父亲是中学教师,从20岁走上讲台,直至退休。每逢回家与父亲闲聊时,他对所教的物理关键章节点还稔熟于心。我曾问他退休将近,怎记得如此清晰,他淡然地说“心中始终有讲台”。这名学生的出现,让老父亲感慨万分,深受触动,深深体味到了教师这个至高无上的职业的荣耀感。

根据老父亲提供的电话号码,我回洛阳后打通了这位六旬老人的电话,远在上海的她一下子把自己拉回到50多年前,那时的她还是个小学生。

刘敬慈是山东省曹县梁堤头镇中刘村人,当年父亲在该村小学执教。那时家庭贫困的刘敬慈,所带的午饭是用红薯叶与玉米面制作成的窝窝头,面少叶多的缘故,几乎成了黑乎乎的红薯叶团。在父亲所教的班级中,刘敬慈的学习成绩很好,父亲对她的家境也知道得很详细。有很多次父亲拿着学校食堂的白馍,找到羸弱的刘敬慈说:“咱俩的馍换一下吃吧,你正是长智力的时候,别因为营养不良耽误了你的前程。”

说实话,电话这头的我听到此语,心中真的`是说不出来的滋味。当时,母亲带着我们兄妹,日子也过得相当清苦,能吃上白馍那是绝对的幸福。年少的我经常患病,母亲则驮着我穿行几个村去医疗所。那时,紧贴在母亲后背上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父亲对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学生能如此慷慨,毕竟父亲的口粮也是定量供应的。后来,父亲调到距家较近的学校任教,最小的妹妹便有口福了,她翘首等待着每个周末,因为父亲能从学校带回来他省下的两个烧饼。时至今日,兄妹之间开玩笑大多从烧饼开始。作为一名教师能将成绩优秀的学生视如子女,这种“望生成凤”的真情,作为儿子的我也是想想都醉了。

在刘敬慈老人的记忆中,历经50多年仍然清晰的还有一个细节:一天中午下雨,她没带干粮,蜷缩在教室一角,呆呆地望着阴沉的天空。不知何时,父亲悄然走到她身后,让她去办公室一下。是作业写错了?在她眼里,对于学习上的差错,父亲对她是近乎苛刻的。她在忐忑中跟随父亲走进了办公室,竟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桌上有一碗熬得金黄的小米粥,散发着袅袅热气,浓烈的粥香扑面而来……

再后来,她成了小学教师,在山东省曹县三小教学,同样,在粉笔声中直至退休。她的两个女儿是上海名校硕士,并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她退休后随女儿定居上海。

大都市的繁华挡不住她对昔日恩师的思念。“张老师现居何方?现在什么情况了?算来张老师也是近80岁的老人了。”她急切寻找、见到当年的恩师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她在上海开始了寻师之旅,通过电话查号台把父亲原来在山东教学的地方寻了一遍,听说目前人在河南省,她又往县教育局、乡教育组打电话查找,终于打探出了令她激奋的消息:恩师退休,赋闲在家。

篇8:世纪宝宝散文

余秋雨将文学与媒介结合,通过抒情主题和文化主题的双重表达,燃起了当时大众对散文的阅读热情。于是我们看到,从《文化苦旅》开始,到之后的《山居笔记》等,诸多散文精品闯入了人们的阅读生活。余秋雨携带着他的这些文化散文,在这个纯文学日益边缘化的时代里,意外地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但同时也引来了很大的争议。毋庸置疑,他的散文创作的风行与当时日渐开放的话语氛围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余秋雨本身的创作与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传媒的狂欢达成了某种契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众生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也为余秋雨散文创作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当时社会的市场化和传媒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感知世界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样也使作家的文学创作取向发生了改变。作家们开始用大众媒介来激活市场、激活大众。人们惊诧于当时大众传媒的活跃状态,这为余秋雨的散文得以刊行和出版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采取与大众媒介合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

传统作家的创作,从某种层面来说,属于一种封闭式的创作。作家与市场、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可以说是较远的。很多文学作品,包括古今中外的很多名著在内,绝大多数是在作家本人去世多年之后,才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才得以在市面上畅销。而当今大众媒介的出现,使得文学传播出现了新的形势。作家对市场、读者和媒介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余秋雨由戏剧理论领域转向散文创作领域之后,积极迎合了广大读者的需要和喜好,适应市场的要求,把精英文化与一般社会文化相融合,对人生大命题进行全面思考,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引领喧嚣时代里不愿思考的人坐下来认真打量我们这个时代,并满足了广大读者长期以来对散文文采和厚重感的双重要求。同样地,他也不排斥与报纸、电视媒体等大众传媒合作,为自己的散文作宣传。

就其身份而言,余秋雨当时已是著名戏剧理论研究者,同时还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这种文化优势使他能够将在戏剧理论研究中积累下的文化感悟与读者的市场需求相糅合,把戏剧理论解读与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思考相结合。可以说,余秋雨作为作家,不仅找准机会主动寻求与报社等媒介的合作,并积极主动地向优秀作家、作品靠拢。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余秋雨名声大噪。

可见,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媒介化取向是当代知识分子在市场冲击下的文化自觉的表现,也是余秋雨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的转制、社会文化诉求的强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使得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必然要建立在丰富的学识和厚重感的文化底蕴之上,同时还要兼顾到媒体的认可并且建立起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

客观来讲,当时知识经济时代的大众传媒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文学与传媒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代文学时空的关系场。从传播学立场出发,一种新的文学关系——“作家(文本生产者)- 传播者(媒介传播)受众(文本消费者)”应运而生。换句话说,就是作家从世界获取信息,写成文学作品,再通过媒介传播到读者手中。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媒介作用能不能实现,关键是读者需不需要、期不期待,由此就涉及到读者的“期待视野”的问题。

“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简言之,“期待视野”就是读者在以往的鉴赏活动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但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多元的时代,这种活跃,既体现为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体现为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市场开拓的多元性、大众阅读的多元性。而在文学创作领域,真正能打开读者市场的文学作品并不多。由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多元形态表现,使得受众特别需要介于纯文学和俗文学之间的文学样式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在这方面,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恰好迎合了读者这种品位的变化、这种期待视野的变化,将旅行与思考相结合,把感性的才情融入到理性的思维中去。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打破了传统散文或艰涩或通俗的弊病,作品既有强烈的议论又有深度的思辨,它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不乏历史的厚重感,是雅和俗的结合体,典雅中平易,通俗中有才情,这很好地迎合了读者的需求。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成功的,他最大的成功就是与媒介的无缝对接,与广大读者美好阅读欲望的良好对接。事实上,大众传媒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在市场的作用下,大众媒介成为文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平台。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纸质传媒开始向电子传媒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完全进入信息时代,大众媒介被高度重视。而大众媒介的异常活跃,使得文学作品传播形式呈现更多的可能性,如许多畅销书被改编成电视、电影,同时也有很多热播电视剧、电影转化为纸质文本在市面上发行。

随着文学与大众传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电视等媒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影像阅读逐渐取代了文字阅读,无形中使得文学作品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介得以广泛传播。于是,站在文化前沿的余秋雨很快找准了表达自我的平台,成为文化名人、学术明星,正如后来的易中天、于丹等。余秋雨深谙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于是积极主动寻求与媒体的合作。1999年,凤凰卫视邀请余秋雨作为主打嘉宾,一起拍摄纪录片《千禧之旅》。这种散文创作方式很独特、很新颖,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由于品牌效应,再加上全国知名电视台同全国学者的关注,余秋雨的名声大大提高,凤凰卫视也获得了高收视率。文化学者主动介入传媒,把散文创作与大众传媒相对接,面向大众,通过媒体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使自己名利双收,显示了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对文化的巨大影响。

客观来讲,余秋雨在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的确具有开拓意义,他能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化,自觉地与市场相结合,把文学置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考验下,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抓住时代脉搏,走文学创作与传媒相结合道路的典范。

上一篇:和父母一起看球赛作文下一篇:儿童睡前小故事文字版